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70t级铁路货车段修技术条件(暂行)(运装货车[2006]427号)

70t级铁路货车段修技术条件(暂行)(运装货车[2006]427号)

70t级铁路货车段修技术条件(暂行)(运装货车[2006]427号)
70t级铁路货车段修技术条件(暂行)(运装货车[2006]427号)

70t级铁路货车段修技术条件(暂行)

1 基本原则

1.170t级铁路货车段修的根本任务是:维护货车的基本性能,保持在下次相应修程之前各部状态、性能良好;延长车辆及配件的使用寿命;减少临修,提高车辆的使用效率。

1.2 主要配件实行寿命管理。

1.3 本技术条件是对《铁路货车段修规程》(铁运…2002?93号)的补充,未规定的内容执行《铁路货车段修规程》及铁道部有关文件、电报。

1.4 本技术条件和《铁路货车段修规程》是70t级货车段修和验收工作的基本依据,须严格执行。

2 基本要求

2.1 检修周期

2.1.1 70t级货车定期检修分为厂修、段修两级修程。两级修程周期的规定见表2-1。

2.1.2须按现车检修周期标记扣修段修车,以月为准,不得提前。当厂修、段修同时到期时须做厂修,如确因事故等特殊情况需提前扣修时,须经铁道部批准。

2.2 主要配件的寿命管理

2.2.1 寿命期限以制造时间为准,时间统计精确到月,车轴使用时间以轮对第一次组装时间为准,当轮对第一次组装时间不明时,以车轴制造时间为准。实行寿命管理的配件有下列情况之一时报废:

2.2.1.1 无制造单位、时间标记。

2.2.1.2摇枕、侧架、车轴、钩体、钩尾框及牵引杆使用时间满25年,钩舌使用时间满20年。

2.2.1.3摇枕、侧架、车轴、钩体、钩尾框及牵引杆使用时间满20年而未满25年,有下列情况之一时:

2.2.1.

3.1摇枕、侧架A、B部位裂纹。

2.2.1.

3.2车轴横裂纹。

2.2.1.

3.3钩体的钩身、冲击台、牵引台横裂纹。

2.2.1.

3.4钩尾框、牵引杆横裂纹,纵裂纹长度大于30㎜。

2.2.1.4 MT-2型缓冲器使用时间满18年(以箱体标记为准)。

2.2.1.5交叉杆轴向橡胶垫使用时间满6年。

2.2.1.6轴箱橡胶垫使用时间满6年。

2.2.1.7弹性旁承体使用时间满6年。

2.2.1.8心盘磨耗盘使用时间满6年。

2.2.1.9弹簧托板组成使用时间满8年。

2.2.1.10摇动座使用时间满8年。

2.2.1.11滚动轴承经大修后,有下列情况之一时报废:

2.2.1.12.1 353130A、353130C紧凑型轴承使用时间满7年(或70万km)。

2.2.1.1

3.2 353130B、C353130、SKF OR-7030A ITALY紧凑型轴承使用时间满8年(或80万km)。

2.2.2实行寿命管理的配件,当剩余寿命不足一个段修期时,经检查确认质量状态良好,可继续装车使用,并由装车单位负一个段修期的质量保证责任。

2.2.3实行寿命管理和有制造质量保证期的新制配件必须有制造时间和制造厂代号标记。标记应清晰,标记位臵须在非磨耗部位。

2.3质量保证期

2.3.1检修单位须对整车质量负责。经过段修的车辆在正常运用、维修的情况下,在质量保证期内由于段修质量不良,不能满足表2-2质量保证要求时,应返段修理;经当地车辆段同意代为修理时,须由责任车辆段承担修理费用。

注:1. 质量保证是指在保证期限内,车辆在正常运用中不应发生的质量故障。但不包括在定期检修时发现的问题。

2. 凡由于运用中不正常冲撞、脱轨、超载、偏载、集重、装卸碰撞、错装(车型不符),或

由于操作不良、擅自拆卸等情况而导致的损坏,均不属质量保证范围。

3. 事故责任的确定按铁道部《铁路行车事故处理规则》办理。

2.3.2配件制造质量保证内容和保证期限

2.3.2.1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凡在制造质量保证期限内配件发生质量问题时,须由配件制造单位承担质量保证责任,装用单位承担装用责任。

2.3.2.2车辆在检修中因设计、制造原因,需改造的项目或配件在质量保证期内超过段修限度或产生裂损等影响使用的缺陷,需更换的配件由车辆制造或检修单位无偿以旧换新,车辆制造或检修单位继续向配件生产单位进行质量追溯。

2.3.2.3在使用寿命期内,因配件内部缺陷造成事故时由制造单位负责。

2.3.2.4质量保证期限以制造时间为准,时间统计精确到月。配件制造质量保证内容和保证期限见表2-3。

表2-3 配件制造质量保证内容和保证期限

2.3.3向车辆上安装的轮对按月计算其超探的剩余保证期,须达到下次段修到期月份。轮座镶入部位发生断轴事故时,在组装保证期内的,由轮对组装单位负责;超过组装保证期的,由向车辆上安装的单位负责。轴颈根部、防尘板座及轮座外侧的外露部位发生断轴时,轮对第一次组装不超过5年时,由轮对组装单位负责;但轴承如经退卸,由重新压装轴承的单位负责。

2.4 其他

2.4.1 架车前须分解脱轨自动装臵拉环。

2.4.2制动衬套材质须为奥-贝球铁,硬度为38~48HRC;制动圆销材质须为45号钢,热处理后表面硬度为50~55HRC。

3 车体

3.1 综合要求

3.1.1车体挖补、截换时须符合原设计的材质要求,70t级货车车体主要部件材质见表3-1。

表3-1 车体主要部件材质

3.1.2 Q450NQR1高强度耐候钢、09CuPCrNi-A、09CuPTiRE-B、Q345-A高耐候结构钢及C 级铸钢的焊接须执行相应焊接工艺。Q450NQR1高强度耐候钢的化学成分及机械性能、焊接工艺及技术要求见附件A和附件B。

3.1.3采用专用拉铆钉连接的部件重新铆接时,须采用专用拉铆钉及专用设备。铆接工艺见附件C。

3.1.4专用拉铆钉铆接后,零部件的接触面间须严密,在距铆钉中心50㎜范围内用厚0.5㎜的塞尺测量,不得触及铆钉杆,触及时须重新铆接。

3.2底架附属件

3.2.1牵引梁内侧磨耗板焊缝开裂时焊修,上部磨耗板磨耗大于2㎜时更换,两侧磨耗板磨耗大于3㎜时更换。上部磨耗板材质为27SiMn,规格为204㎜×204㎜×12㎜,两侧满焊;两侧磨耗板材质为Q235-A,规格为250㎜×140㎜×10㎜,两侧段焊。

3.2.2上旁承磨耗板原型厚度为14㎜,磨耗大于2㎜或裂纹时更换,上旁承磨耗板下表面须抛光处理,平面度为1㎜;上旁承调整垫板总厚度为2~25㎜,数量为1~2块;组装螺栓与螺母须点焊固。

3.3车体

3.3.1 P70、P70H型车车门的门挡组成连接螺栓作用不良或丢失时须更换,材质为橡胶的顶

板破损时更换,门挡座与侧板和侧柱的焊缝开裂时焊修。

3.3.2 P70、P70H型车通风器作用良好时可不分解检修。

3.3.3 C70、C70H型车侧开门的上门锁杆、下门锁铁、手把支座等装臵须齐全,作用良好,防盗焊接牢固。

3.3.4 NX70、NX70H型车集装箱锁闭装臵须符合图样ECH58-09-00-000,X4K型集装箱车门挡与锁闭装臵须符合图样QCH246B-50-00-000,配件齐全,作用良好。

3.3.5 GN70、GN70H型车内加热装臵须进行压力为200kPa的气密性试验,保压10min,不得漏泄。

3.3.6 GF70、GF70H型车

3.3.6.1压铁变形、裂损时调修或更换。

3.3.6.2尼龙帆布因物料板结导致透气性能失效时清理,清理后失效面积之和大于总面积的50%时更换。

3.3.6.3水平流化床区域内的罐体、补板及吊托与罐体的结合部进行火焰调修、补焊及截换时,须掀开水平流化床,采取防护措施。

3.3.6.4 安全阀组装后进行气密性试验:压力达到440kPa时须开始排风,压力降至380kPa 时须停止排风。

3.3.6.5各管路变形时调修或更换,腐蚀大于30%时截换或更换,截换时风管及卸料管每节长度不小于500㎜。

㎜,超限时可安装钢垫圈调整。3.3.6.6组装时喇叭口至流化床盲板上平面的距离为50+2

3.3.7 KZ70、KZ70H、KM70、KM70H型车

3.3.7.1侧板、端板、门板、窗板及地板腐蚀深度大于30%时挖补或补强,挖补时须对接,外露部分须两面焊;窗板腐蚀面积大于50%时更换。

3.3.7.2侧墙板内凹、外胀大于30㎜,端墙板内凹、外胀大于50㎜时调修。

3.3.7.3侧柱、端柱、角柱裂纹时焊修后补强,腐蚀深度大于30%时截换或补强;侧柱、端柱外胀大于30㎜时调修。

3.3.7.4顶板或檐板下垂大于30㎜时调修;顶板或檐板支承腐蚀深度大于30%时截换或更换;支承和边梁弯曲时调修,裂纹时焊修。

3.3.7.5分碴板、流碴板、底门包板、导流板及筋板腐蚀、磨耗严重时挖补、截换、补强或更换。

3.3.7.6漏斗板、漏斗脊背、调整板及导流板腐蚀、磨耗严重时挖补、补强或更换。挖补时须对接两面焊。

3.3.7.7观察孔盖开关须作用良好,变形时调修。

3.3.7.8底门风控管路按制动管系标准检修。

3.3.7.9风控管路检修后须试验并符合下列要求:

3.3.7.9.1 漏泄试验:储风缸压力为420kPa时,关闭制动主管与风控装臵储风缸之间的截断塞门,保压1min,风控装臵漏泄量不大于10kPa。

3.3.7.9.2保压试验:储风缸压力为420kPa时,关闭制动主管与风控装臵储风缸之间的截断塞门,制动管压力降为零后保压,1min内制动管压力不得上升。

3.3.7.9.3试验完毕关闭制动主管与风控装臵储风缸之间的截断塞门。

3.3.7.10底门机械开闭系统须分别进行手动及风动开闭性能试验,开关底门时,机构应传动平稳、轻便、灵活,且须符合下列要求:

3.3.7.10.1 KZ70、KZ70H型车底门开度不小于190㎜,KM70、KM70H型车底门开度为460±20㎜;各曲拐和传动轴连接不松动。

3.3.7.10.2使用手动传动机构应能灵活开关底门,手动关门力矩不大于80N·m。

3.3.7.10.3底门关闭后,KM70、KM70H型车左、右锁体滑槽端面应与底门销密贴,间隙不大于2㎜;上曲拐转至极限位臵时,连杆应通过死点,形成自锁状态。

3.3.7.10.4风动开关底门的灵敏度:空车开门压力不大于150kPa,关门压力不大于260kPa。

4 车钩缓冲装置

70t级货车装用17型车钩(16型钩舌),17型铸造或锻造钩尾框,MT-2型缓冲器;C70A 装用16、17型车钩及牵引杆。

4.1 17型钩体

4.1.1 钩身下平面须焊装磨耗板,磨耗板磨耗超限时更换,丢失时补装。磨耗板应焊装在钩身下平面距钩肩51㎜处,规格为250㎜×150㎜×6㎜,两侧段焊,如图4-1所示。磨耗板材质为27SiMn,硬度为314~415HBW,须使用经烘干处理的J606焊条焊接。

4.2 17

4.2.1 17型锻造钩尾框磨耗超限时堆焊后磨平。

4.2.2 不得焊装钩尾框框身磨耗板,须配套装用图号为QCH194A-84-00-002含油尼龙钩尾

图4-2 含油尼龙钩尾框托板磨耗板装用示意图

4.2.3含油尼龙钩尾框托板磨耗板原型厚度为8㎜,剩余厚度小于4㎜或裂损时更换。

4.3车钩组装

4.3.14-3所示。

4.3.2

面沿垂直方向距离须不大于97㎜,如图4-4所示。

图4-4 闭锁位臵内侧面与钩体正面距离检查示意图

4.4牵引杆

4.4.1杆身、杆颈横裂纹在同一断面之和小于50㎜时焊修,大于时更换。

4.4.2钩尾销孔周围25㎜范围内裂纹时焊修;超过范围的裂纹深度小于3㎜时可铲磨清除,大于3㎜时更换。

4.4.3钩尾销孔后壁与钩尾端部距离小于83㎜时堆焊后磨平,小于77㎜时更换。

4.4.4长度小于1741㎜时在两端堆焊后磨平,小于1734㎜时更换。

4.4.5尾端高度磨耗超限时堆焊后磨平。

4.4.6 焊修后须经热处理,材质保持为E级钢;材质无法保持为E级钢时更换。

4.5车钩缓冲装置检修限度表(表4-1)

表4-1 车钩缓冲装臵检修限度表单位㎜

5 转向架

C70、C70A、P70、NX70、X4K、GQ70、GN70、GF70、KZ70、KM70等型车须装用转K6型转向架,C70H、P70H、NX70H、GQ70H、GN70H、GF70H、KZ70H、KM70H等型车须装用转K5型转向架。

5.1转K6型转向架

5.1.1 侧架

5.1.1.1导框两侧摩擦面单侧磨耗(含局部磨耗)大于2㎜、两侧磨耗之和大于3㎜,内侧面磨耗(含局部磨耗)深度大于3㎜或组装间隙超限时,堆焊后加工。

5.1.1.2承载鞍支承面检修须符合下列要求:

5.1.1.2.1偏磨大于1㎜时加工,磨耗大于3㎜时堆焊后加工,恢复原型。

5.1.1.2.2加工后承载鞍支承面与导框两侧摩擦面未磨耗部位的垂直度为1㎜,承载鞍支承面至支撑座安装孔中心距离为412±2㎜。

5.1.1.3卡入式滑槽磨耗板裂损或磨耗大于3㎜时更换。磨耗板材质为47Mn2Si2TiB或T10,材质为47Mn2Si2TiB时硬度须为43~58HRC,材质为T10时硬度须为36~42HRC或332~392HBW。

5.1.1.4侧架立柱磨耗板丢失时补装,磨耗大于3㎜、裂损时更换,松动时更换折头螺栓。组装时,须采用ZT型平头折头螺栓,螺栓紧固力矩为500~550N·m,折头端须低于侧架立柱磨耗板平面,新组装磨耗板与侧架立柱的间隙,用厚度为0.8㎜(顶部用1㎜)塞尺检查,插入深度不得大于13㎜。侧架立柱磨耗板材质为45号钢,热处理后硬度为38~50HRC。

5.1.1.5侧架立柱与摇枕挡内表面配合处磨耗大于3㎜时,堆焊后磨修恢复原型。

5.1.1.6侧架制动梁滑槽无防止制动梁脱出挡块时,须按图样QCZ133JX-20-01焊装挡块。

5.1.2 摇枕

5.1.2.1摇枕斜楔摩擦面磨耗板检修须符合下列要求:

5.1.2.1.1焊缝开裂时焊修,裂损、磨耗大于3㎜时更换。

5.1.2.1.2焊装磨耗板前摇枕斜楔摩擦面(基准面)须平整,不平整时须堆焊后磨平,磨耗板的焊装如图5-1所示。

图5-1 摇枕斜楔摩擦面磨耗板焊装示意图

5.1.2.1.3斜楔摩擦面磨耗板材质为0Cr18Ni9,硬度不大于187HBW。

5.1.2.2摇枕挡内、外表面距离大于283㎜时,须堆焊后磨修,恢复原型;摇枕斜楔槽内、外表面磨耗超限时,须对中焊修后磨平,恢复原型。

5.1.2.3 摇枕弹簧定位圆脐为结构Ⅰ的,磨耗部位小于最小磨耗尺寸时焊修后磨修,磨修部位应符合结构Ⅱ圆脐相应部位尺寸,未焊修部位不用磨修;摇枕弹簧定位圆脐为结构Ⅱ的,磨耗部位小于最小磨耗尺寸时焊修后磨修,磨修部位应符合结构Ⅱ圆脐相应部位尺寸。弹

5.1.2.4 摇枕上拉杆托架组成的含油尼龙滚套外表面磨耗深度大于3㎜时更换。

5.1.3 轴箱橡胶垫

5.1.3.1中间橡胶挤出变形或中间橡胶层与上、下钢衬板脱开时更换。

5.1.3.2轴箱橡胶垫允许有龟裂;表面裂纹深度大于10㎜且水平投影长度超过该边长度的50%时更换。

5.1.3.3铜铰线及配套紧固螺母丢失时须补装。

5.1.4 承载鞍

5.1.4.1顶面偏磨大于1.5㎜时加工,磨耗超过5㎜时更换。

5.1.4.2导框挡边内侧磨耗一侧大于2㎜或两侧之和大于3㎜时更换。

5.1.4.3导框底面磨耗一侧大于2㎜或两侧之和大于3㎜时更换。

5.1.4.4鞍面径向(半径)磨耗大于0.5㎜时更换。

5.1.4.5推力挡肩两端磨耗后不大于165.8㎜时须消除棱角,大于时更换。

5.1.5 组合式斜楔

5.1.5.1须装用组合式斜楔,斜楔体材质为贝氏体球墨铸铁(ADI),主摩擦板材质为高分子复合材料,配套装用45号钢侧架立柱磨耗板。

5.1.5.2组合式斜楔主摩擦板原型厚度10㎜,磨耗大于4㎜时更换;斜楔体副摩擦面磨耗大于3㎜5-3(b

5.1.6 JC型双作用弹性旁承

5.1.

6.1尼龙磨耗板裂损或磨耗超限时更换。

5.1.

6.2弹性旁承橡胶体表面裂纹深度大于5㎜且水平投影长度大于该边长度的30%时更换。

5.1.

6.3弹性旁承纵向定位橡胶块与两侧金属板中的一侧全部脱开时更换。

5.1.

6.4旁承座与滚子轴接触凹槽磨耗大于3㎜时,焊修后加工,恢复原型;旁承滚子外径径向磨耗、腐蚀深度大于2㎜或严重变形影响作用时更换。旁承滚子与滚子轴的间隙大于2㎜时更换;旁承座底面、侧面磨耗大于2㎜时,更换或与弹性旁承体分离后堆焊加工、恢复原型。

5.1.7 弹簧

5.1.7.1弹簧规格见表5-1。

表5-1 转K6型转向架圆弹簧规格表单位:㎜

5.1.7.2组装要求

5.1.7.2.1同一转向架同型圆柱螺旋弹簧自由高度差不大于3㎜;

5.1.7.2.2同一侧架上同型内簧或同型外簧自由高度差不大于2㎜;

5.1.7.2.3减振弹簧内外圈自由高度差不大于2㎜,同一组两级刚度弹簧内外圈自由高度差为20~25㎜。

5.1.8 交叉支撑装置

5.1.8.1交叉杆端头螺栓使用专用扳手紧固,紧固力矩为675~700N·m。

5.1.8.2交叉杆安全链组装后,卡子应向摇枕侧偏转8~15°。

5.1.8.3交叉杆安全链松余量为80~125㎜。

5.1.8.4装用卡子制动梁安全链的L-A、L-B型组合式制动梁,在保证交叉杆安全链松余量的前提下,与制动梁连接的窄链蹄环必须从交叉杆安全链端部链环中穿过,窄链蹄环用连接螺栓允许从制动梁安全链端部第二节链环或端部链环中穿过。

5.2转K5型转向架

5.2.1 侧架

5.2.1.1侧架导框导台两侧摩擦面距离为78±2㎜,单侧磨耗(含局部磨耗)深度大于3㎜时堆焊

㎜,磨耗之和大于5㎜,或影响组装间隙时,堆焊后加工;导框导台两内挡面距离为196+1.5

-0.5

后加工。

5.2.1.2卡入式滑槽磨耗板裂损、磨耗大于3㎜时更换。磨耗板材质为47Mn2Si2TiB或T10钢,材质47Mn2Si2TiB硬度为43~58HRC,材质T10硬度为36~42HRC。

5.2.1.3侧架立柱磨耗板丢失时补装,磨耗大于3㎜、裂损时更换,松动时更换折头螺栓;组装时须采用ZT型平头折头螺栓紧固,紧固力矩为530~660N·m,折头端须低于侧架立柱磨耗板平面,新组装磨耗板与侧架立柱的间隙,用厚度为1㎜的塞尺检查,插入深度不大于13㎜;磨耗板材质为45号钢,摩擦面须经热处理,表面硬度为40~48HRC,淬火层深度须大于3㎜。

5.2.1.4侧架中部下弦杆上平面限制摇动座摆角的凸台面,在摇动座朝侧架一侧倾斜至不能移动时用符合图样56A80-12-06-00的样板检查,如图5-4所示,止端不符合要求时须将凸台面堆焊后磨平,通端、止端均须合格。

图5-4 侧架摇动座摆动角凸台样板检查示意图

5.2.1.5 侧架制动梁滑槽无防止制动梁脱出挡块时,须按图样ZCHZ56-20GZ-00焊装挡块。

5.2.2 摇枕

5.2.2.1摇枕斜楔摩擦面磨耗板焊缝开裂时焊修,裂纹或磨耗大于3㎜时更换,磨耗板材质为0Cr18Ni9,硬度不大于187HBW;焊装磨耗板前摇枕斜楔摩擦面(基准面)须平整,摇枕斜楔摩擦面磨耗板与摇枕须段焊,如图5-5所示。

图5-5 斜楔摩擦面磨耗板与摇枕焊接示意图

㎜,两侧磨耗之和大于6㎜时,须对中焊修后磨5.2.2.2摇枕斜楔槽两侧面原型宽度为146+3

-1

平,恢复原型。

㎜),须对中堆焊后磨平,恢5.2.2.3摇枕头部宽度方向单侧磨耗大于4㎜时(原型壁厚为2l+3.0

-1.5

复原型,如图5-6所示。

图5-6 摇枕头部宽度方向两侧面磨耗示意图

㎜)时堆焊后磨平,恢复原型。

5.2.2.4摇枕下部横向运动止挡磨耗大于4㎜(原型厚度为2l +3.0

-1.5

5.2.2.5 摇枕上拉杆托架组成的含油尼龙滚套外表面磨耗深度大于3㎜时更换。

5.2.3 承载鞍

5.2.3.1凹型顶面磨耗不大于3.5㎜时消除棱角,大于时更换。

5.2.3.2推力挡肩两端磨耗后不大于165.8㎜时消除棱角,大于时更换。

㎜,两侧磨耗之和大于6㎜时更换。

5.2.3.3导框挡边内侧面横向距原型为92+2

㎜,两侧磨耗之和大于6㎜时更换。

5.2.3.4导框挡边内侧面纵向距原型为1940

-3

5.2.4 组合式斜楔

5.2.4.1须装用组合式斜楔,斜楔体材质为贝氏体球墨铸铁(ADI),主摩擦板材质为高分子复合材料,配套使用45号钢侧架立柱磨耗板。

5.2.4.2斜楔主摩擦板原型厚度为l0㎜,磨耗大于4㎜时更换。

时更换。

5.2.5.3橡胶体与金属体连续剥离长度大于上、下表面圆周周长的33%,或累积剥离长度大于上、下表面圆周周长的50%时更换。

5.2.5.4旁承体上部、下部底平面的距离A如图5-8所示,小于10㎜时更换㎜;距离为10~12㎜

图5-8 K5型转向架旁承体示意图

图5-9 橡胶弹性下旁承下平面安装垫板示意图

5.2.6 弹簧

5.2.

6.1转K5型弹簧规格见表5-2。

表5-2 转K5型转向架圆弹簧规格表单位:㎜

5.2.

6.2 组装要求

5.2.

6.2.1同一转向架同型外圆弹簧自由高度差不大于3㎜。

5.2.

6.2.2同一转向架同型内圆弹簧自由高度差不大于2㎜。

5.2.

6.2.3同一组两级刚度弹簧内、外簧自由高度差:摇枕弹簧为33~39㎜,减振弹簧为41~47㎜。

5.2.7横跨梁弧形板原型厚度9㎜,磨耗大于3㎜时更换。

5.2.8.弹簧托板裂纹时更换。

5.2.9 摇动座

5.2.9.1 须分解,摇动轴下部圆弧面与样板(图样56B80-03-01-00)间隙大于2㎜时更换,如图5-10所示;中央脊背部上平面弯曲变形大于3㎜时更换。

图5-10 摇动轴下部圆弧半径检查示意图

5.2.9.2摇动座的A、B部(见图5-11)、耳轴圆弧区域及耳轴与方梁间的过渡区域须进行除锈、磁粉探伤检查,裂纹深度不超过1mm时打磨消除裂纹,超过1mm时更换;其他部位外观检查,裂纹时焊修,焊后局部热处理。

图5-11 摇动座A 、B 部位探伤示意图

5.2.10 导框摇动座圆弧面磨耗,任一端弧顶与中部弧顶面高度差H 大于3.5㎜或裂纹时更换,如图5-12所示。

图5-12 导框摇动座弧顶面磨耗示意图

5.2.11 摇动座支承内圆半径弧面与样板间隙大于2㎜或裂损时更换,如图5-13所示。

图5-13 摇动座支承内圆半径检查示意图

5.3 转向架落成

5.3.1 下心盘组装时,须使用BY 型或FS 型M24防松螺母,安装Φ5㎜开口销,并配套使用强度符合GB/T3098.1规定的10.9级、精度等级符合GB/T9145中6g 要求的螺栓,螺栓头部须有10.9级标记。装用BY 型防松螺母时须安装符合GB/T7244要求的重型弹簧垫圈,防松螺母紧固力矩为941~1046N·m ;装用FS 型防松螺母时,须取消弹簧垫圈并安装符合GB/T6172要求性能等级为04级的薄螺母。

5.3.2 须使用钢质下心盘垫板,总数不超过2块,总厚度不大于40㎜。使用两块垫板时须在钢板层间四周点焊固。下心盘垫板见图5-14。

接触

接触

间隙

5.3.3轴承外圈与承载鞍内鞍面间,承载鞍与侧架导框间,承载鞍与轴箱橡胶垫间,轴箱橡胶垫与侧架导框顶面间,心盘与磨耗盘间,上下旁承间,斜楔主摩擦板与侧架立柱磨耗板间,斜楔副摩擦面与摇枕斜楔磨耗板间,导框摇动座与侧架间,滑块磨耗套与滑槽磨耗板间,承载鞍顶面与导框摇动座间,摇动座与摇动座支承间均不得涂抹润滑脂。

5.3.4挡键与轴承外圈间隙:转K6型为3~7㎜,转K5型不小于2㎜。

5.3.5承载鞍与侧架导框的间隙:转K6型前后(纵向)之和为5~11㎜,左右(横向)之和为9~15㎜。转K5型前后(纵向)之和为1.5~8㎜,左右(横向)之和为12~20㎜。

5.3.6横跨梁调整垫板总厚度为2~10㎜,数量为1~2块,应安装在尼龙磨耗板的下面。

㎜。旁承座与旁承盒的纵向间隙之5.3.7转K6型下旁承磨耗板上平面距滚子上部距离为15+2

-1

和不大于1㎜。旁承盒两侧可用不同厚度的调整板调整并焊固,同一转向架装用的弹性旁承组成须反向。

5.3.8转K5型弹簧托板与摇动座采用ZT型圆头折头螺栓组装,配套使用SFT型防松螺母,紧固力矩为710~830N·m。

5.3.9转K5型、转K6型转向架轴承挡键须装用符合图样QCZ133-00-09的螺栓和GB/T91

6.3×36的开口销,组装后开口销须与螺栓盘紧。

5.3.102006年6月1日以前生产的转K6型转向架,须换装符合QCZ133-50A-01和QCZ133-50A-02的链蹄环和固定杠杆支点。

5.3.11 轴箱橡胶垫的铜铰线须装在转向架侧架内侧。

5.4转向架检修限度表(表5-3)

表5-3 转向架检修限度表单位:㎜

铁路货车制动装置检修规则

铁路货车制动装置检修规则(2) 1 总则 制动装置是铁路货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铁路货物运输秩序和安全的重要保障。货车制动装置检修的目的是恢复制动装置的性能。为满足铁路运输提速、重载的需要,保证运用货车制动装置的技术状态,适应制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结构的发展,统一制动装置检修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根据《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铁路货车厂修规程》、《铁路货车段修规程》、《铁路货车站修规程》、《铁路货车运用维修规程》以及国家、铁路专业技术管理标准有关要求和铁路货车制动技术发展趋势,特制订本规则。 本规则是对货车各级检修规程中涉及到制动装置零部件检修及试验部分内容的细化和补充,是制动装置零部件检修及试验的专业化操作性文件。适用于铁路货车制动装置主要零部件分解后的检修、试验和装车要求。制动装置及其主要零部件在现车上的检查和从车辆上拆下的分解检修范围及要求按《铁路货车厂修规程》、《铁路货车段修规程》、《铁路货车站修规程》、《铁路货车运用维修规程》和铁道部颁发的其他有关文件、电报规定执行。

铁路货车制动装置的检修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贯彻“以装备保工艺、以工艺保质量、以质量保安全”的指导思想,实现工艺规范、装备先进、质量可靠、管理科学。 铁路货车制动装置检修以状态修为主,逐步扩大换件修、专业化集中修的范围,主要零部件的检修周期与货车检修周期一致。 铁路货车制动装置的检修须在铁道部批准的单位进行,检修单位的工艺条件须符合本规则的要求。货车制动装置检修单位须按本规则制定检修工艺、标准和作业指导书,加强工艺控制,提高工艺水平,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全面落实质量责任制,严格执行质量检查制度。检修单位应设置制动专职技术人员,技术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须掌握本规则和车辆检修的有关规定及技术要求,制动装置检修、试验人员须具备基本的业务知识,经过专门培训,具备上岗资格。铁路货车重要制动零部件实行质量保证、寿命管理和生产资质管理。装车使用的货车空气制动阀、空重车阀、折角塞门、组合式集尘器、制动缸及缸体、编织制动软管总成、闸瓦间隙自动调整器(以下简称闸调器)、脱轨自动制动装置、人力制动机、制动梁、闸瓦、闸瓦托、橡胶密封件等零部件,须由铁道部批准

铁路客车运用维修规程

铁路客车运用维修规程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铁路客车运用维修规程的相关范文,本文关键词为铁路,客车,运用,维修,规程,铁路,客车,运用,维修,规程,,您可以从右上方搜索框检索更多相关文章,如果您觉得有用,请继续关注我们并推荐给您的好友,您可以在教育文库中查看更多范文。 铁路客车运用维修规程●第二章客车管理●第15条 客车借用期间,借用车辆视为借用局、段配属,并承担相应的质量和安全责任。 铁路客车运用维修规程●第二章客车管理●第22条

路用客车分为铁道部统一管理的路用客车和铁路局自行管理的路用客车。 铁路客车运用维修规程●第二章客车管理●第25条 凡需将运用客车改为铁路局自管路用车辆的,必须报铁道部批准。 铁路客车运用维修规程●第三章修程管理●第27条跨局直通旅客列车每运行一个往返必须安排入库检修;单程运行距离在2000km及以上的旅客列车,在折返站原则上应安排入库检修。铁路局管内运行的旅客列车可按走行公里确定入库检修周期,原则上运行4000km须入库检修一次。旅客列车入库进行技术检查作业的时间每次不得少于6h。 铁路客车运用维修规程●第三章修程管理●第28条凡入库检修的车辆,出库前必须达到《运用客车出库质量标准》(附件2);未完成检修或未达到标准的,一律不得上线运行。 铁路客车运用维修规程●第三章修程管理●第29条 标记速度为160km/h的客车运行(20±2)万km(或距上次各级修程不超过1年)实施A1级检修,其他各型客车运行(20±2)万km(或距上次各级修程不超过8个月)实施辅修。 铁路客车运用维修规程●第四章质量标准●第33条 运用客车每年应进行三次集中整修。春运前,实施春运整修;春运后至暑运前,实施春季整修;暑运后,实施秋季防寒整修。每年三次运用客车整修除执行《运用客车出库质量标准》外,还应结合各次整修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重点整治。具体要求如下:

轮轴段修技术条件

6轮轴 6.1综合要求 6.1.1基本作业条件 6.1.1.1须具备满足各主型铁路货车轮轴检修和轴承退卸、压装要求的轮轴段修工艺线,配置铁路货车段修轮轴管理信息系统。 6.1.1.2轮轴探伤、轴承压装须在相对独立的工作场地进行;铁路货车段修轮轴管理信息系统宜从工艺装备中采集基础信息,实现电子存储、交互。 6.1.1.3应配置以下主要工艺装备:轮轴转动检查装置、轮对清洗除锈机、轴承退卸机、轮轴荧光磁粉探伤机、微控轮对超声波探伤机、多通道超声波探伤仪、数控车轮车床、前盖后挡清洗装置、微控轴承压装机、微控标志板打号机、微控自动测温轴承磨合测试装置、轴端螺栓智能扭力扳机等。 6.1.2须按工序记录轮对、轴承信息,录入铁路货车段修轮轴管理信息系统,建立轮轴卡片(车统-51C)。 6.1.3备用轮轴、轮对、轴承在工序间周转过程中须进行防护,防止磕碰伤;有轴承的轮对冲洗除锈时须在轴承上安装防护罩 6.2轮轴检修 6.2.1轮对需进行外观检查,测量各部尺寸,清除各部位表面的油漆及锈垢,车轴外露表面及有辐板孔车轮的内侧辐板孔部位须露出基本金属面(不退轴承时,防尘板座及轮座外侧的外露部位除外)。 6.2.2轮对需按规定施行复合磁化荧光磁粉探伤检查和超声波探伤检查,符合加工修理条件时须加工修理并符合段修限度要求,符合送厂修条件时送厂修。 6.2.3分解下来的前盖、后挡、轴端螺栓须分类存放,送指定地点清洗、检修,检修合格的前盖、后挡非配合面须涂刷醇酸清漆,经磷化处理且状态良好的前盖、后挡可不再涂刷。对检查不合格的旧型前盖(图号:SLH26-00-02 26型(梅花形))不允许加修和使用。轴端螺栓不涂白色反光油漆标记。轮对、轴承、标志板须按规定刻打、涂打标记 6.2.4滚动轴承符合退卸条件时须退卸,按规定分别送一般检修、大修或报废。 6.2.5滚动轴承压装前,须对轴承与轴颈、后挡与防尘板座进行选配,压装过程中应旋转轴承外圈并保持其旋转灵活,压装后须进行压装到位检查。 6.2.6轮对检修后,须在车轴轴身和车轮表面(踏面和轮辋内、外侧面除外)均匀涂刷醇酸清漆;轴承压装后,须在车轴防尘板座非配合面涂刷醇酸清漆。 6.3轮轴支出 6.3.1装车使用的轮轴须符合段修标准。PB、P65、G70系列、X6K、JSQ5等型车须装用RD2型提速轮轴。无卸荷槽的D1等级修车轴可装用在提速货车上,有卸荷槽的D1等级修车轴不得装用在提速货车上。。 6.3.2同一转向架不允许混装不同型号的轮轴,有特殊规定者除外;同一车辆不得装用异型车轴;轮轴左端须装在车辆的奇数位,有特殊规定者除外。 6.3.3同一转向架最大与最小车轮直径差:装用交叉支撑装置或运行速度120 km/h的车辆不大于15 mm,装用其他型转向架不大于20 mm;同车辆最大与最小车轮直径差:装用交叉支撑装置或运行速度120 km/h的车辆不大于30 mm,装用其他型转向架不大于40 mm。 6.3.4各型新造或大修轴承在6个月至1年内达到退卸条件规定的使用时间或里程时(使用时间以首次压装时间开始计算),如不退卸,限装用于12个月内厂、段修到期的段修车上。 6.4轮轴检修限度表(表6-1) 表6-1 轮轴检修限度表

铁路客车空气制动装置检修规则总则

铁路客车空气制动装置检修规则 铁路客车空气制动装置检修规则总则 总体要求 1.1(1)空气制动装置作为铁路客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实现铁路客车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为保证客车空气制动装置的技术状态,统一空气制动装置检修技术和质量标准,根据《铁路客车厂修规程》、《铁路客车段修规程》、《铁路客车运用维修规程》以及国家标准、铁路行业标准的有关要求,特制定本规则。 (2)客车空气制动装置检修的目的是消除影响空气制动系统运用安全的故障和缺陷,恢复空气制动装置技术状态,保证客车空气制动性能。 (3)铁路客车空气制动装置的检修随客车定检周期进行(本规则另有规定的除外),以换件修为主,状态修为辅。空气制动装置及其主要零部件从车辆上拆下的分解检修范围按铁路客车各级检修规程规定执行。 (4)本规则是对客车各级检修规程中涉及到空气制动装置零部件检修及试验部分内容的细化和补充,适用于铁路客车空气制动装置主要零部件分解后的检修、试验和装车使用及试验。 (5)铁路客车空气制动装置的检修须在具有相关资质的单位进行。客车空气制动装置检修单位须按本规则制定检修工

艺和作 1 铁路客车空气制动装置检修规则 业指导书,建立健全质量保证和专业技术管理体系,全面落实质量责任制。 (6)对主要空气制动零部件应实行质量保证、寿命管理和生产资质管理。 (7)客车空气制动装置检修单位须配备必要的工装设备、设施、检测量器具,满足检修工艺要求,并积极采用新工艺、新装备、新技术,逐步实现检修、检测自动化和信息化。(8)本规则作为铁路客车空气制动装置检修产品质量检查、验收和追溯的基本依据,检修单位须全面落实,严格执行。遇有本规则的规定不明确或与检修实际有出入时,检修单位在保证行车安全、可靠的前提下,与驻(厂、段)验收室共同研究解决。意见不一致时,按检修单位总工程师的意见办理,检修单位承担质量安全责任,并将不同意见报上级主管部门核备。 (9)本规则自发布实施之日起执行,前发有关客车空气制动装置检修方面的规程、规则、文件、电报及技术标准与本规则有抵触时,均以本规则为准。 (10)本规则由中国铁路总公司运输局负责解释。 2

70t级铁路货车段修技术条件

70t级铁路货车段修技术条件(暂行) 5 转向架 C70、C70A、P70、NX70、X4K、GQ70、GN70、GF70、KZ70、KM70等型车须装用转K6型转向架,C70H、P70H、NX70H、GQ70H、GN70H、GF70H、KZ70H、KM70H 等型车须装用转K5型转向架。 5.1 转K6型转向架 5.1.1 侧架 5.1.1.1 导框两侧摩擦面单侧磨耗(含局部磨耗)大于2㎜、两侧磨耗之和大于3㎜,内侧面磨耗(含局部磨耗)深度大于3㎜或组装间隙超限时,堆焊后加工。 5.1.1.2 承载鞍支承面检修须符合下列要求: 5.1.1.2.1 偏磨大于1㎜时加工,磨耗大于3㎜时堆焊后加工,恢复原型。 5.1.1.2.2 加工后承载鞍支承面与导框两侧摩擦面未磨耗部位的垂直度为1㎜,承载鞍支承面至支撑座安装孔中心距离为412±2㎜。 5.1.1.3 卡入式滑槽磨耗板裂损或磨耗大于3㎜时更换。磨耗板材质为47Mn2Si2TiB 或T10,材质为47Mn2Si2TiB时硬度须为43~58HRC,材质为T10时硬度须为36~42HRC 或332~392HBW。 5.1.1.4 侧架立柱磨耗板丢失时补装,磨耗大于3㎜、裂损时更换,松动时更换折头螺栓。组装时,须采用ZT型平头折头螺栓,螺栓紧固力矩为500~550N·m,折头端须低于侧架立柱磨耗板平面,新组装磨耗板与侧架立柱的间隙,用厚度为0.8㎜(顶部用1㎜)塞尺检查,插入深度不得大于13㎜。侧架立柱磨耗板材质为45号钢,热处理后硬度为38~ 50HRC。 5.1.1.5 侧架立柱与摇枕挡内表面配合处磨耗大于3㎜时,堆焊后磨修恢复原型。 5.1.1.6 侧架制动梁滑槽无防止制动梁脱出挡块时,须按图样QCZ133JX-20-01焊装挡块。 5.1.2 摇枕 5.1.2.1 摇枕斜楔摩擦面磨耗板检修须符合下列要求: 5.1.2.1.1 焊缝开裂时焊修,裂损、磨耗大于3㎜时更换。 5.1.2.1.2 焊装磨耗板前摇枕斜楔摩擦面(基准面)须平整,不平整时须堆焊后磨平,磨耗板的焊装如图5-1所示。

修制修程

修制修程(厂修)内部检修标准 综合要求 1.各型转向架均须架起车体推出转向架入地沟线检查,各螺 栓、圆销、开口销组装的配件须分解检查。 2.车钩各零部件须全部分解落地检查,钩体、钩舌、钩腔内 配件、钩舌销、钩尾框、钩尾销、牵引杆、钩尾销插托均除锈探伤。 3.制动阀、编织制动软管总成、橡胶制品、开口销全部更换。车钩及钩尾框 1.钩舌内侧面及上、下弯角处,13号、13A型、13B型钩体的钩耳及内侧弧面、钩颈距钩肩50mm的范围内,17型钩体的钩耳及内侧弧面、钩颈距钩肩50mm的范围内、钩头正面、钩尾销孔、钩尾端面到钩尾销孔上、下平面及尾端球面部位须进行湿法磁粉探伤。 2.13号、13A型、13B型、17型钩尾框后端上、下弯角50mm范围内及钩尾框两内侧面须进行湿法磁粉探伤。 3.钩舌、钩耳边缘、钩耳内侧弧面上(下)弯角处、牵引台、冲击台根部、钩颈、钩身、钩尾、钩尾销、钩尾销插托、从板及座、钩尾框裂纹时更换。 4.13号、13A型、13B型、17型钩尾销孔后壁与钩尾端面间裂纹时更换。 5.13号、13A型、13B型上锁销孔前后磨耗之和大于

3mm时堆焊后磨修恢复原形。 6.钩腔上防跳台磨耗大于2mm时堆焊后磨修或更换,前导向角磨耗大于2mm时须恢复6mm凸台原形,钩腔下防跳台磨耗大于2mm时堆焊后磨修恢复原形,长度方向为16mm。 7.钩身下部有磨耗板凹槽或钩身下平面原焊装磨耗板者仍须焊装磨耗板。钩身磨耗时堆焊磨平后焊装磨耗板。磨耗板磨耗超限时更换,丢失时补装。磨耗板须焊装在钩身下平面距钩肩50mm处,规格按《铁路货车厂修规程》第4.1.3.12执行。 8.13号、13A型、13B型下作用车钩钩体须有防跳插销安装孔;无防跳插销安装孔的钩体须按要求加工安装孔。 9.13号、13A型钩体更换新品时须为13B型。 10.钩尾框一侧弯曲大于3mm时更换。 11.13号C级钢、13A型、13B型钩尾框框身厚度磨耗深度大于2mm,其他部位大于3mm时纵向堆焊后磨平。17型钩尾框框身剩余厚度小于22mm时更换。普碳钢钩尾框磨耗超限时更换。测量部位:框身厚度以深入边缘10mm为准,其他部时更换,丢失时补装;下框身下平面磨耗时堆焊磨平后焊装磨耗板。钩尾框磨耗板规格,13号为250mm×100mm×4mm,13A、13B型为250mm×100mm×6mm,16型、17型为150mm×100mm×6mm,以钩尾框后端内壁为基准面焊装,磨耗板后端距钩尾框后端为130

《铁路货车段修要求》word版

70t级铁路货车段修技术条件(暂行) 1 基本原则 1.1 70t级铁路货车段修的根本任务是:维护货车的基本性能,保持在下次相应修程之前各部状态、性能良好;延长车辆及配件的使用寿命;减少临修,提高车辆的使用效率。 1.2 主要配件实行寿命管理。 1.3 本技术条件是对《铁路货车段修规程》(铁运〔2002〕93号)的补充,未规定的内容执行《铁路货车段修规程》及铁道部有关文件、电报。 1.4 本技术条件和《铁路货车段修规程》是70t级货车段修和验收工作的基本依据,须严格执行。 2 基本要求 2.1 检修周期 2.1.1 70t级货车定期检修分为厂修、段修两级修程。两级修程周期的规定见表2-1。 表2-1 定期检修周期表 2.1.2须按现车检修周期标记扣修段修车,以月为准,不得提前。当厂修、段修同时到期时须做厂修,如确因事故等特殊情况需提前扣修时,须经铁道部批准。

2.2 主要配件的寿命管理 2.2.1 寿命期限以制造时间为准,时间统计精确到月,车轴使用时间以轮对第一次组装时间为准,当轮对第一次组装时间不明时,以车轴制造时间为准。实行寿命管理的配件有下列情况之一时报废: 2.2.1.1 无制造单位、时间标记。 2.2.1.2摇枕、侧架、车轴、钩体、钩尾框及牵引杆使用时间满25年,钩舌使用 时间满20年。 2.2.1.3摇枕、侧架、车轴、钩体、钩尾框及牵引杆使用时间满20年而未满25 年,有下列情况之一时: 2.2.1. 3.1摇枕、侧架A、B部位裂纹。 2.2.1. 3.2车轴横裂纹。 2.2.1. 3.3钩体的钩身、冲击台、牵引台横裂纹。 2.2.1. 3.4钩尾框、牵引杆横裂纹,纵裂纹长度大于30㎜。 2.2.1.4 MT-2型缓冲器使用时间满18年(以箱体标记为准)。 2.2.1.5交叉杆轴向橡胶垫使用时间满6年。 2.2.1.6轴箱橡胶垫使用时间满6年。 2.2.1.7弹性旁承体使用时间满6年。 2.2.1.8心盘磨耗盘使用时间满6年。 2.2.1.9弹簧托板组成使用时间满8年。 2.2.1.10摇动座使用时间满8年。 2.2.1.11滚动轴承经大修后,有下列情况之一时报废: 2.2.1.12.1 353130A、353130C紧凑型轴承使用时间满7年(或70万km)。 2.2.1.1 3.2 353130B、C353130、SKF OR-7030A ITALY紧凑型轴承使用时间满8 年(或80万km)。 2.2.2实行寿命管理的配件,当剩余寿命不足一个段修期时,经检查确认质量状 态良好,可继续装车使用,并由装车单位负一个段修期的质量保证责任。 2.2.3实行寿命管理和有制造质量保证期的新制配件必须有制造时间和制造厂 代号标记。标记应清晰,标记位置须在非磨耗部位。 2.3质量保证期 2.3.1检修单位须对整车质量负责。经过段修的车辆在正常运用、维修的情况下,在质量保证期内由于段修质量不良,不能满足表2-2质量保证要求时,应返段修理;经当地车辆段同意代为修理时,须由责任车辆段承担修理费用。

铁路货车制动钳工现车制动作业标准

铁路货车制动钳工现车制动工作业标准 1 、范围 1.1 本方法适用于铁路局货车车辆段制动钳工对段修货车现车制动的检修。 1.2 本方法中所称现车制动装置,包括现车制动管系及附件,现车各阀及塞门,现车风缸、降压气室、 制动缸及附件,现车空重车自动调整装置,现车闸瓦间隙自动调整装置,现车脱轨自动制动装置、人力制动机及现车基础制动装置等。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铁路货车制动装置检修规则》(铁运〔2008〕15号)。 《铁路货车段修规程》(铁运〔2012〕202号)。 GB/T7306.1第一部分:圆柱内螺纹与圆锥外螺纹 GB/T5780六角头螺栓C级 GB/T41六角螺母C级 3 、人员及工具、样板配备 3.1人员应经过培训并持上岗证及相应的技术等级证书,

并掌握现车制动装置检修组装的技术要求,熟练使用有关工装量具。 3.1.1 基本素质 3.1.1.1 文化程度:具有高中及以上学历。 3.1.1.2 专业要求:铁路机车车辆及相关专业毕业或经三年专业培训取得合格证书,定期参加业务培训。 3.1.1.3 职业资格:持有制动钳工初级及以上职业技能鉴定合格证书。 3.1.1.4 身体状况:身体健康,听力、视力正常,无色盲,能胜任本职工作。 3.1.1.5职业道德:遵章守纪,敬业爱岗,团结协作,服务现场,严格检查,坚持标准。 3.1.2 应知理论 3.1.2.1 《铁路货车段修规程》、《铁路货车制动装置检修规则》、《铁路货车检修工艺》等与本岗位有 关的规程、规则的有关要求。 3.1.2.2 铁路货车主要的构造原理、技术性能、主要技术参数。 3.1.2.3上级下发的货车制动检修规程、规章、文件、电报中与本岗位有关的规定和要求。 3.1.2.4 安全生产有关法律、规章、标准、制度。 3.1.2.5 其它规章制度、质量管理体系的有关内容。

铁路货车检修规程(铁运[2002]72号)

铁路货车检修规程(铁运[2002]72号文发布)摘录 1. 总则 1.1 铁路货车是铁路运输的重要装备,是完成铁路货运任务的物质基础,货车厂修须贯彻确保行车安全和为运输服务的方针。货车厂修的任务在于恢复货车的基本性能。近年来,随着铁路运输提速、重载的发展,老、旧型车辆及其零部件被逐步淘汰,新车种、车型不断开发和应用,新技术、新工艺被广泛使用,为了统一厂修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根据货车的实际状况及厂修技术水平和今后发展方向,特制订本规程。 1.2 货车厂修须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贯彻以上装保工艺、以工艺保质量、以质量保安全的指导思想,实现安全稳定、质量可靠、工艺科学、装备先进、管理规范,检修单位须认真地妓本规程制定工艺文件,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全面落实质量责任制,加强质量检查制厦。广泛采用新技木、新工艺,贯彻零部件的标准化、通用化,提高修车质量,延长货车使用寿命。 1.3 要根据铁路货车技术管理信息系统(简称HMIS)的总体设计方案及要求进行信息化建设。凡与货车厂修技木管理有关的信息工作均须符合铁路货车技术管理信息系统技术规范的要求。 1.4 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工厂对货车厂修质量负全部责任。要建立健全以总工程师为首的技术责任制,充分发挥工程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检查人员的作用,认真负责地处理一切技术问题。对本规程的内容,必须全面落实,严格执行。 1.5 对于规程以外(含新型的零部件)及规程内无明确数据或无具体要求者,工厂应在保证运用安全、可靠,延长使用寿命和方便检修,并且不低于奉规程相应的技术标准和要求的前提下,制订厂级技术标准,并征得铁道部驻厂车辆验收室同意,报部备案,认真执行。 1.6 遇有本规程的规定不明确或与现车实际情况有出入时,由工厂和铁道部驻厂车辆验收室共同研究,实 事求是地予以解决,并在“货车检修记录簿”内注明。 1.7 货车厂修采用定期修为主,状态修为辅的修理制度。本规程既规定了厂修的基本周期,又考虑到货车的实际技术状态,并且逐步扩大抉件修、状态修和专业化集中修的范围,车体部分的修理,应采用标准化模块式检修工艺,进一步提高货车零部件的可靠性。货车各级修程定期检修周期见表1.1。 表1—1 定期检修周期表车种、车型厂修段修轴修棚车P 60、P 13、P 61等型普碳钢车5年1年P 60、P 65S型行包快运车6年1年P 62 6年1.5年其他型耐候钢棚车9年1.5年续上表车种、车型厂修段修辅修敞车C 16、C 16A、C 62A(车号为44字头)5年1年C 61Y、C 63、C 63A、CF、C A12 6年1年C 62A(车号为45字头开始)6年1.5年C 61、C 76A、C 76B、C 76C 8年1年其他型耐候钢敞车9年1.5年罐车碱类罐车、液化石油气罐车、液氯罐车等4年1年其他型罐车5年1年矿石车K 17、K TF、K TRF、KF 60等型普通钢车5年1年其他型耐候钢矿石车8年1年水泥车U 15、U 60、U 60W 5年1年U 61W、U 61 9年1.5年冰冷车普碳钢车4年1年耐候钢车6年1年集装箱平车6年1.5年平车(含NX系列)、家畜车、粮食车、守车、长钢轨车、60 L的凹型车5年1年毒品车10年1年1996年以后生产的D 22C、D 12、D 70、D 10(经轴承密封改造)9年3年厂修、段修周期原分别为9年、1.5年的不常用专用车10年2年其他型不常用专用车、载重90 t以上的车辆8年2年6个月注:1.专用车指:救援车、机械车、线桥工程车、宿营车、发电车、检衡车、磅秤修理车、生活供应车、战备车等。2.滑动轴永车辆轴检周期为3个月。毒品车厂修为扩大段修。3.因裴用转向梁型式的变化而引起约车型变化(在车型编码尾部加注K、T、H的车辆),原检修周期不变。 1.8 须按现丰检修周期标记扣修厂修车,以月为准,不得提前。如确因事故等特殊情况需提前扣修时,须经铁道部批准。 1.9 货车及其主要配件的状态修和寿命管理须符合下列要求:

铁路客车空气制动装置检修规则总则

铁路客车空气制动装置检修规则总则 1.1总体要求 (1)空气制动装置作为铁路客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实现铁路客车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为保证客车空气制动装置的技术状态,统一空气制动装置检修技术和质量标准,根据《铁路客车厂修规程》、《铁路客车段修规程》、《铁路客车运用维修规程》以及国家标准、铁路行业标准的有关要求,特制定本规则。 (2)客车空气制动装置检修的目的是消除影响空气制动系统运用安全的故障和缺陷,恢复空气制动装置技术状态,保证客车空气制动性能。 (3)铁路客车空气制动装置的检修随客车定检周期进行(本规则另有规定的除外),以换件修为主,状态修为辅。空气制动装置及其主要零部件从车辆上拆下的分解检修范围按铁路客车各级检修规程规定执行。 (4)本规则是对客车各级检修规程中涉及到空气制动装置零部件检修及试验部分内容的细化和补充,适用于铁路客车空气制动装置主要零部件分解后的检修、试验和装车使用及试验。 (5)铁路客车空气制动装置的检修须在具有相关资质的单位进行。客车空气制动装置检修单位须按本规则制定检修工艺和作

业指导书,建立健全质量保证和专业技术管理体系,全面落实质量责任制。 (6)对主要空气制动零部件应实行质量保证、寿命管理和生产资质管理。 (7)客车空气制动装置检修单位须配备必要的工装设备、设施、检测量器具,满足检修工艺要求,并积极采用新工艺、新装备、新技术,逐步实现检修、检测自动化和信息化。 (8)本规则作为铁路客车空气制动装置检修产品质量检查、验收和追溯的基本依据,检修单位须全面落实,严格执行。遇有本规则的规定不明确或与检修实际有出入时,检修单位在保证行车安全、可靠的前提下,与驻(厂、段)验收室共同研究解决。意见不一致时,按检修单位总工程师的意见办理,检修单位承担质量安全责任,并将不同意见报上级主管部门核备。 (9)本规则自发布实施之日起执行,前发有关客车空气制动装置检修方面的规程、规则、文件、电报及技术标准与本规则有抵触时,均以本规则为准。 (10)本规则由中国铁路总公司运输局负责解释。

《铁路客车运用维修规程》(2015)22

铁路客车运用维修规程

目录 第一章总则 (6) 第二章基本要求 (8) 第三章客车车辆管理 (11) 客车配属 (11) 客车转属 (12) 客车借用 (13) 客车代管 (14) 客车报废 (14) 路用车 (16) 国际联运客车 (18) 专运客车 (19) 自备客车 (19) 地方客车 (20) 第四章运用检修 (21) 日常检修 (21) 专项检修 (22) 客车整修 (23) 客车辅(A1)修 (24)

临客整备 (24) 第五章质量管理 (26) 质量标准 (26) 质量监督 (26) 质量分析 (27) 质量追溯 (27) 第六章客车运用 (29) 列车编组 (29) 列车运行 (31) 车辆摘挂 (37) 客车加挂 (39) 客车回送 (40) 客车试运行 (41) 客车存放 (42) 客车添乘 (42) 第七章库列检、客列检、车辆乘务组 (45) 库列检 (45) 客列检 (47) 车辆乘务组 (52) 第八章行车设备故障管理 (58) 应急处置 (58)

客车故障调查处理 (59) 第九章客车安全监控 (61) 地面动态检查 (61) 车载监测 (62) 第十章客车防火与防冻 (64) 客车防火 (64) 客车防冻 (68) 第十一章爱车工作与备品管理 (70) 爱车工作 (70) 备品管理 (72) 第十二章基础管理 (73) 工作制度 (73) 标准化管理 (76) 信息化管理 (76) 职工培训 (77) 第十三章附则 (79) 附件1 术语解释 (80) 附件2 客车运用限度表(备注: 车轮踏面剥离测量方法) (83) 附件3 列车干线绝缘测试值表 (88) 附件4 客车检修周期表 (90)

铁路货车轮轴组装检修及管理规则(谷风经验)

《铁路货车轮轴组装检修及管理规则》目录 1 总则 (1) 2 基本要求 (3) 3 轮轴新组装 (8) 3.1基本作业条件 3.2车轴加工 3.3车轮加工 3.4车轴、车轮选配 3.5 轮对组装 3.6 轴承压装 4 轮轴检修 (18) 4.1综合要求 4.2一级修 4.3二级修 4.4三级修 4.5四级修 4.6轴承检修 4.7轮对检修限度 4.8轴承检修限度 5 轮轴及零部件标记 (54) 5.1车轴标记

5.2车轮标记 5.3轴承标记 5.4 标志板标记 6 轮轴探伤 (66) 6.1综合要求 6.2探测规定 6.3 轮轴、轮对、车轴手工超声波探伤 6.4 轮轴、轮对自动化超声波探伤 6.5轴承外圈超声波探伤 6.6轮轴、轮对、车轴磁粉探伤 6.7轴承零件磁粉探伤 7 信息化管理 (101) 7.1综合要求 7.2输入、输出数据规范 7.3数据信息管理 7.4信息共享与应用 8 故障轴承鉴定分析 (107) 9 备用轮轴管理 (109) 9.1管理机构及职责 9.2备用轮轴、轮对、车轴、车轮管理 9.3备用轴承管理 10 附则 (117)

TG/CL224—2016 铁路货车轮轴组装检修及管理规则 1 总则 1.1 铁路货车是铁路货物运输的运载工具,轮轴是铁路货车上重要的并且是可互换的部件,其技术状态直接影响到车辆的运行安全。为满足铁路运输提速、重载的要求,体现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结构的发展,统一铁路货车轮轴造修技术及管理要求,促进铁路货车修程修制发展,根据《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条例》《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铁路货车厂修规程》《铁路货车段修规程》《铁路货车站修规程》《铁路货车运用维修规程》以及国家、铁路专业技术管理标准有关要求和铁路货车轮轴技术发展实际,特制定本规则。 1.2本规则是对货车各级检修规程中涉及到轮轴技术、管理部分内容的细化和补充,是轮轴技术与管理的专业性文件,全面涵盖了铁路货车轮轴及零部件组装、检修、探伤技术和信息化、安全、备用轮轴等管理要求,适用于铁路货车轮轴及零部件造修单位对轮轴的组装、检修、探伤和管理,滚动轴承(简称轴承,下同)的一般检修、大修和压装,车轮、车轴的加工和标记,以及备用轮轴管理、轮轴信息化管理、热轴故障鉴定分析,其他要求仍执行《铁路货车厂修规程》《铁路货车段修规程》《铁路货车站修规程》《铁路货车运用维修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行业标准和有关文件、电报规定,圆柱滚子轴承检修及组装要求执行《铁路客车轮轴组装检修及管理规则》。 1.3铁路货车轮轴修程分为轮轴一级修、二级修、三级修、四级修,轴承修程分为一般检修和大修,在货车定期检修的框架下,实行以换件修和专业化集中修为主,以状态修为辅的检修管理体制,结合铁路货车检修进行,但又与铁路货车检修相对独立。 1.4铁路货车轮轴组装、检修和管理工作是铁路货车技术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铁路货车轮轴新组装的目的是满足新造货车、补充检修货车使用需要,一级修的目的是维护轮轴的基本使用性能,二级修、三级修的目的是维护轮轴的技术性能,四级修的目的是恢复轮轴的技术性能;轴承一般检修的目的是维护轴承的技术性能,轴承大修的目的是恢复轴承的技术性能,加强轮轴管理的目的是保证轮轴满足使用要求,保持运输秩序畅通,实现质量追溯。 1.5铁路货车轮轴组装及检修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以质量保安全”的方针,贯彻“以装备保工艺、以工艺保质量、以质量保安全”的指导思想,体现货车轮轴“检修及加工数控化、检测及组装自动化、过程管理信息化、生产组织集约化”的思路,积极推进轮轴技术及管理现代化进程,实现管理规范、工艺科学、装备先进、质量可靠、安全稳定的目标。 1.6铁路货车轮轴造修单位应在满足本规则要求的前提下,规范工艺流程,优化工艺装备,改进作业方式,不断完善轮轴造修基础工艺线,逐步实现工装设备和检测器具的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光电化。应根据本规则编制完善的工艺文件或作业指导书,且不得低于本规则相应的技术标准和要求。 1.7按照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总公司、铁路局、车辆段逐级负责铁路货车轮轴的技术管理

客车厂修规程资料

铁路客车厂修规程 (试行) 2014年9月

目录 1 总则 (1) 1.1 总体要求 (1) 1.2 基本要求 (1) 2 车体 (6) 2.1 钢结构 (6) 2.1.1 基本要求 (6) 2.1.2 底架各梁 (7) 2.1.3 裙板 (7) 2.1.4 其它 (8) 2.2 通过台及风挡 (9) 2.2.1 脚蹬、翻板 (9) 2.2.2 扶手 (9) 2.2.3 风挡装置 (10) 2.3 车端阻尼装置 (12) 2.4 木结构及内装饰 (12) 2.4.1 分解 (12) 2.4.2 检修 (13) 2.4.3 组装 (15) 3 车钩及缓冲装置 (18) 3.1 15号系列车钩缓冲装置 (18) 3.1.1 钩舌 (18) 3.1.2 钩体 (19) 3.1.3 缓冲器 (19) 3.1.4 其它 (20) 3.1.5 组装 (20) 3.2 密接式车钩缓冲装置 (22) 3.2.1 连挂系统 (22) 3.2.2 缓冲系统 (23) 3.2.3 安装吊挂系统 (24) 3.2.4 组装 (26) 3.2.5 油漆及标记 (26) 3.3 15号托梁式车钩 (26) 3.3.1 15号法兰车钩 (26)

3.3.2 托梁、托架、磨耗板 (27) 3.3.3 组装 (27) 3.4 CA-3车钩缓冲装置 (27) 3.4.1 CA-3车钩 (27) 3.4.2 其它零部件 (30) 3.5 其它型号车钩 (30) 4 转向架 (31) 4.1 构架 (31) 4.1.1 209T(P、PK)、206G(P)型构架 (32) 4.1.2 209HS、CW-2(1)、SW-160(H)、CW-200K、SW-220K、AM96、PW-220K 型构架 (32) 4.2 轴箱定位装置 (32) 4.2.1 导柱及附件 (32) 4.2.2 定位转臂及箍 (33) 4.3 轮对及滚动轴承轴箱装置 (34) 4.4 中央悬挂装置 (34) 4.4.1 摇枕 (34) 4.4.2 弹簧托梁(托板) (35) 4.4.3 空气弹簧装置 (35) 4.4.4 悬吊装置 (36) 4.4.5 旁承装置 (37) 4.4.6 横向缓冲器 (38) 4.4.7 抗侧滚扭杆装置 (38) 4.4.8 AM96中央悬吊装置 (39) 4.4.9 横向梁、安全吊 (39) 4.4.10 高度阀调节杆组成 (39) 4.4.11 防过充安全钢丝绳 (39) 4.4.12 其它 (39) 4.5 钢弹簧 (39) 4.6 牵引装置 (40) 4.6.1 心盘、中心销 (40) 4.6.2 牵引销(回转支座、牵引支座、中心销组成) (40) 4.6.3 牵引拉杆 (41) 4.7 油压减振器 (42) 4.8 基础制动装置 (42) 4.8.1 制动梁 (42)

铁路货车段修规程钩缓

4 车钩缓冲装置 4.1 综合要求 4.1.1基本作业条件 4.1.1.1车钩缓冲装置检修须在独立的检修间内进行。应配置车钩、钩尾框、钩舌、缓冲器、17型缓冲装置检修流水线。 4.1.1.2应配置以下主要工艺装备:成套钩缓装置分解机、车钩三态作用实验装置、抛丸除锈机、钩尾框复合磁化湿法探伤机、钩舌湿法探伤机、圆销扁销探伤机、钩舌自动焊机、钩舌S面铣床或数控刨床、13型钩尾销数控或仿型加工设备、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机、配件热处理装置、销孔加工机具、镗孔设备、镶套机、成套钩缓装置组装机、17型缓冲装置分解机、缓冲器分解组装压力机、17型缓冲装置组装机、车钩存放架或存放线。 4.1.2分解、除锈及探伤 4.1.2.1车钩须分解,钩尾框、钩舌、上锁销组成、下锁销组成、钩锁、钩舌推铁、钩舌销、钩尾销、钩尾销插托须进行抛丸除锈,外表面清洁度须达到Sa2级,局部不低于Sa1级。钩尾销螺栓须清除表面污垢。4.1.2.2钩舌、钩舌销、钩尾销、钩尾销插托、钩尾销螺栓、16型转动套须磁粉探伤检查,钩尾框须整体复合次磁化磁粉探伤检查,对钩体疑似裂纹部位进行磁粉探伤。探伤部位如下: 4.1.2.2.1钩舌内侧面及上、下弯角处,如图4-1、4-2所示阴影部位。 图4-1 16型钩舌探伤部位示意图 图4-2 13号、13A型、13B型钩舌探伤部位示意图 4.1.2.2.216、17型钩尾框前、后端上、下内弯角50mm范围内及钩尾框两内侧面,如图4-3、4-4所示阴影部位。13号、13A型、13B型钩尾框后端上、下弯角50mm范围内及钩尾框两内侧面,如图4-5、4-6所示阴影部位。

图4-3 16型钩尾框探伤部位示意图 图4-4 17型钩尾框探伤部位示意图 图4-5 13号钩尾框探伤部位示意图 图4-613A、13B型钩尾框探伤部位示意图4.1.2.2.316型车钩转动套前端面,如图4-7所示阴影部位。 图4-7 16型车钩转动套前端面探伤部位示意图

《铁路客车专用检修设备检修维护管理规则》(2015)266

TG/CL276-2015 铁路客车专用检修设备检修维护管理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本规则适用于铁路客车专用检修设备(简称客车专用设备)的检修、维护和管理,明确了设备管理职责、管理制度、人员要求、维护检修等各项内容。 第二条本规则所指客车专用设备包括:探伤、试验、检测设备及其他重点专用设备等。 第三条铁路局应参照本规则制定客车专用设备检修维护管理细则,确定设备的检修周期及维护标准,在保证设备质量的前提下,逐步扩大状态修施修范围。车辆段要结合实际制定检修维护作业指导书,实现管理规范化、作业标准化,确保客车专用设备检修维护质量。 第二章综合管理 第四条基本原则。 客车专用设备检修维护管理工作实行总公司、铁路局、车辆段三级管理,采用日常维护和定期检修相结合的模式。各单位须落实客车专用设备检修维护“定岗、定员、定量、定责”和“包人、包机、包修”(四定三包)制度。

第五条职责分工。 (一)铁路总公司职责。 1.负责组织制定客车专用设备检修维护管理规则; 2.负责检查、指导客车专用设备检修维护管理工作。 (二)铁路局职责。 1.负责制定客车专用设备检修维护管理细则; 2.负责客车专用设备的年度更新改造、大修工作; 3.负责指导车辆段制定设备检修、维护作业指导书及设备操作规程; 4.负责客车专用设备管理工作的检查、指导和考核; 5.负责指导车辆段对客车专用设备检修人员的技术培训。 (三)车辆段职责。 1.负责客车专用设备管理、使用、养护、维修工作; 2.负责制定设备检修维护管理岗位职责,确定岗位工作内容、标准、责任; 3.负责编制检修、维护作业指导书及设备操作规程; 4.负责编制提报客车专用设备年度更新改造、大修建议计划,并根据上级下达的计划组织实施; 5.负责编制客车专用设备检修计划,并组织实施; 6.负责客车专用设备使用、维修人员的配置、培训、考核和岗位资格管理。 第六条管理制度。

2013铁路货车段修规程-2基本要求

2基本要求 2.1铁路货车扣修 2.1.1 铁路货车定检周期分为以时间和运行里程结合时间两种。以时间确定定检周期的铁路货车分为厂修、段修、辅修和轴检四级修程,其中取消辅修的铁路货车分为厂修、段修两级修程。以里程结合时间确定定检周期的铁路货车分为大修(A级)、全面检查修(B级)、重点检查修(C级)三级修程。段修周期设置运行里程和时间两项的铁路货车,二者之一满足时,视为定检到期。 2.1.2 固定配属、固定编组、固定使用以及企业自备铁路货车单位须建立检修周期管理台账,根据定检到期情况制定送修计划,保证铁路货车及时修理。 2.1.3 铁路货车定检周期规定见表2-1。 表2-1定检周期表 车种、车型 厂修 (大修) 段修 (全面检查修) 未取消辅修 车辆辅修 (重点检查修) 备注 棚车(眉山) P70、P70H 8年2年 P65 6年1年 P62K、P62T 6年 1.5年 P62 6年 1.5年6个月 P62N9年 1.5年6个月P66K、P66H 6年 1.5年 PB 5年或80万 km 1年 P62NK、P62NT、P63K、P64AK、P64AT、 P64GK、P64GT、P64GH、P64K、P64T、 P64、PT等型耐候钢棚车 9年 1.5年 敞车C70、C70H、C70A、C70C、C100A、 C100AH 8年或160 万km 2年或40万 km C70B、C70BH 12年2年 C80、C80H、C80A、C80AH、C80B、 C80BH、C80BF、C80C、C80CA 8年或160 万km 2年或40万 km C76、C76A、C76B、C76C、C76H 8年或160 万km 2年或40万 km C16K、C16AK、C62M、C65,C62、C62AK、 C62AT、C62A(车号为14、44字头) 5年1年6个月C63、C63A 6年或120 万km 1年或20万 km 6个月CFK、CF 6年1年6个月C62AK、C62AT、C62A(车号为45字 头)、C62B 6年 1.5年6个月C61、C61E、C61K、C61T 8年1年6个月

2021年铁路货车厂修规程

The prerequisite for vigorously developing our productivity is that we must be responsible for the safety of our company and our own live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2021年铁路货车厂修规程

2021年铁路货车厂修规程导语:建立和健全我们的现代企业制度,是指引我们生产劳动的方向。而大力发展我们生产力的前提,是我们必须对我们企业和我们自己的生命安全负责。可用于实体印刷或电子存档(使用前请详细阅读条款)。 铁道部文件铁路货车厂修规程(摘录)铁运[2002]72号 1.总则 1.1铁路货车是铁路运输的重要装备,是完成铁路货运任务的物质基础,货车厂修须贯彻确保行车安全和为运输服务的方针。货车厂修的任务在于恢复货车的基本性能。近年来,随着铁路运输提速、重载的发展,老、旧型车辆及其零部件被逐步淘汰,新车种、车型不断开发和应用,新技术、新工艺被广泛使用,为了统一厂修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根据货车的实际状况及厂修技术水平和今后发展方向,特制订本规程。 1.2货车厂修须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贯彻以上装保工艺、以工艺保质量、以质量保安全的指导思想,实现安全稳定、质量可靠、工艺科学、装备先进、管理规范,检修单位须认真地妓本规程制定工艺文件,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全面落实质量责任制,加强质量检查制厦。广泛采用新技木、新工艺,贯彻零部件的标准化、通用化,提高修车质量,延长货车使用寿命。

铁路客车密接式钩缓装置检修作业指导书

密接式钩缓装置检修 作业指导书

标准化密接式钩缓检修岗位安全风险提示 工作时必须穿戴防砸皮鞋,防止车轮碾伤或铁屑扎伤; 必须戴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止异物溅入眼睛; 检修时要轻拿轻放,检修、搬运、存放时均不得落地; 使用升降小车取钩时,注意安装牢固后再分解车钩。

类别:A2、A3级检修 系统:车钩缓冲装置 部件:密接式钩缓装置 密接式钩缓装置检修作业指导书 适用车型: 25T 作业人员:车辆钳工3-4名(岗位合格证)作业时间:6小时/个 工装工具:1.钢卷尺; 2.钩缓升降车; 3.活动扳手、手锤、钩引、力矩扳手; 4.托盘。作业材料: 1. 砂轮片; 2. 护目镜; 3. 扫帚; 4. 簸箕; 5. 拖布等。 参考资料: 1.《铁路客车段修规程(试行)》.(铁总运〔2014〕349号); 2.《车辆钳工》.中国铁道出版社. 2011; 3.《车辆处转发中国铁路总公司运输局关于印发客车常见故障专项整治方案的通知》(辆函〔2015〕240号);

4.《车辆处转发中国铁路总公司运输局关于对客车密接式车钩缓冲器加强检修更换的通知》辆电〔2016〕91号 5.《车辆处转发中国铁路总公司运输局关于印发客车检修规程勘误的通知》(辆函〔2016〕96号); 6. 《车辆系统安全对接会材料》(7月25日)辆电〔2016〕279号转发中国铁路总公司运输局关于加强客车密接式钩缓装置支撑弹簧盒检查的通知; 7. 《关于对客车密接式钩缓装置支撑弹簧盒进行安装加固的通知》(技信〔2016〕79 号) 8. 《车辆处关于转发中国铁路总公司运输局关于印发<关于密接式钩缓装置支撑结构及KC15弹性胶泥缓冲器改造的通知>(运辆客车函〔2017〕31号)》辆函〔2017〕48号 安全防护及注意事项: 1. ——徒手搬运配件时,防止掉落,避免伤及人员; 2. ——打磨配件时,注意力集中,避免伤及人员。 基本技术要求: 1.车钩缓冲装置整体分解下车,清除锈垢,可见部位外观检查须良好,探伤部件须露出金属本色。回转机构、连挂系统分解检修, 缓冲器、钩体、安装座状态检查,表面无裂纹。橡胶件A2修状态不良时更新,A3修时更新。 2.探伤件经热处理、调修后或经过焊修、机械加工的探伤部位须复探。 3.有力矩要求的防松螺母均须按表一标准用扭力扳手检查,其余螺母、螺栓可参考执行。 4.所有组装配件须是合格品。 5.钩尾销须探伤检查,圆柱面及过渡处横向裂纹时报废。允许存在深度不大于1.5mm划痕(须打磨,圆滑过渡)或5条以内长度不大 于25mm的纵向发纹,超限时报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