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激光共聚焦图像系统与免疫荧光双标记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中ICAM_1表达定量分析

激光共聚焦图像系统与免疫荧光双标记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中ICAM_1表达定量分析

激光共聚焦图像系统与免疫荧光双标记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中ICAM_1表达定量分析
激光共聚焦图像系统与免疫荧光双标记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中ICAM_1表达定量分析

基金项目: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90563-1)3通讯作者

文章编号:1007-4287(2006)09-1036-03

激光共聚焦图像系统与免疫荧光双标记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中ICAM 21表达定量分析

刘景臣1,赵立君2,杨小玉13,孙 庆1,殷兆阳1,张善永1,段德生1

(1.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骨科,吉林长春130033;2.吉林大学体育学院运动医学)

摘要:目的 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与免疫荧光双标记进一步探讨实验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IC AM 21的表达变化规律。方法 采用Z inin 法建立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以荧光探针Fluo23PAM 负载后,通过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InsightplusI Q Meridian ,US A )检测脊髓微血管内皮细胞表面IC AM 21mRNA 荧光强度。结果 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下,可以清晰地观察IC AM 21微量表达于脊髓微血管内皮细胞表面,而单纯缺血不引起IC AM 21表达。再灌注后损伤区IC AM 21表达先后发生了改变;再灌注4h ,IC AM 21mRNA 表达量明显升高,再灌注12h 其在单位微血管面积上的荧光强度约比单纯缺血组增加了1/2。提示脊髓损伤后微血管内皮细胞初始IC AM 21表达增加是由再灌注损伤激发,其后延迟递增性规律性表达增强,说明IC AM 21参与了脊髓再灌注损伤的炎症病理过程。结论 应用激光扫描共聚焦图像分析与免疫荧光双重标记技术能对黏附分子进行精确的定位定量研究。IC AM 21可做为评判脊髓损伤程度和脊髓

I/R 后炎症反应程度的监测指标。

关键词:细胞间粘附分子;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免疫荧光测定中图分类号:R65112

文献标识码:A

Q u antitative Analysis of ICAM 21in the Ischemia/R eperfusion of the Spinal Cord I njury U sing Confoca I Laser Scanning Mi 2croscopy And Immunofluorescence T echnique LIU Jing 2chen ,ZH AO Li 2jun ,Y ANG Xiao 2yu ,et al.(department o f orthopaedics China 2Japanese friendship Hospital ,Jilin univer sity ,Changchun 130031,China )

Abstract :Objective T 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change and its regularity of IC AM 21after spinal cord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Methods T o set up spinal cord ischemia/reperfusion m odel.The expression of vascular endotheliocytes IC AM 21mRNA in spinal cord injury was detected through the adoption of LSC M and immunofluorescence technique.R esults It can distinct observed that IC AM 21have expressed on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The expression of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 olecule was not increased in the normal group and the ischemia group.But the expression of cytokines and adhesion m olecules in ischemia area after reperfusion were changed successively.The expression of IC AM 21mRNA was increased after reperfusion for 4hours ,which was about twice as much as that of the comparative groups.It peaked after reperfusion for 12hours.A fter reperfusion for twelve hours its fluorescent intensity on microvascular area per unit was increased about one second m ore than that of the ischemia group.Conclusion Using C on focaI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y And immunofluorescence technique can undertake location and its quantitative study of spinal cord injury.IC AM 21can become a judge target m onitoring target of the spinal cord injury.

K ey w ords :intercellular adhesion factor 21;spinal cord ;ischemia /reperfusion ;immunofluorescence

(Chin J Lab Diagn ,2006,10:1036)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1aser scanning con focal mi 2

croscopy ,LSC M )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结合激光扫描、计算机自动分析与显微镜技术的新技术、新仪器[1,2],具有图象清晰、特异性高、敏感性强、可精确定量等优点。本研究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图像分析系统免疫荧光组化双标记技术染色,将在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IC AM 21分别标记篮、黄荧光素。这两种不同波长的荧光素被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上的激光管激发后,它们荧光数量的变化可以被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自带的计算机分析软件采集分析,从而准确定性定量反映脊髓组织IC AM -1表达变化,因此可以动态的监测脊髓损伤变化规律。

在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级联病理反应过程中,细胞间黏附分子21(Iintercellular adhesion m olecule 21;IC AM 21)作为启动重要因素,在引起继发性脊髓神经元凋亡过程中居重要作用[3-5]。因此调控IC AM 21对于脊髓神经元损伤作用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I 2C AM 21作为跨膜蛋白,应用常规蛋白质结构研究方法如x 线晶体衍射、多维磁共振等方法存在着困难,

6301—Chin J Lab Diagn ,September ,2006,V ol 10,N o.9

也是当前分子生物学和结构生物学的重点。因此我们尝试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免疫荧光双重标记技术对单个蛋白质分子2IC AM1黏附蛋白在脊髓微血管内皮细胞膜上的分布进行定性定量研究,明确其变化规律和病理生理意义,能否将IC AM21作为脊髓损伤程度监测的有效指标。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动物与试剂

Wister大鼠,雌雄不限,体重:220-320g,(来源于吉林大学医学动物中心)。

1.2 主要试剂 十二烷基肌氨酸钠(Sarcosy1),对硝基酚2β2纤维二糖苷(pNPC),焦碳酸二乙酯(DR2 PC)(SIG M A公司,美国);异硫氢酸胍,AM V反转录酶,T aqDNA聚合酶(PROMEG A公司,美国);B2巯基乙醇(S ANG ON公司,加拿大);抗大鼠IC AM21单克隆抗体IgG(ISEROTEC公司,英国);免疫组化染色SPT M试剂盒(ZY ME D公司,美国);EITC标记的羊抗小鼠IgG,RT2PCR试剂盒(JACK S ON公司,美国)。113 主要仪器设备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O LY MPUS FV500型。包含两个通道,第1通道FITC(异硫氰酸荧光素),最大吸收光谱488am,最大发射光谱520nm,荧光色为苹果绿色;第Ⅱ通道Cy3,最大吸收光谱550am,最大发射光谱570am,荧光色为红色。荧光相差显微镜(ix270Olym pus公司,日本)。

1.4 方法

1.4.1 实验动物采用单存随机抽样方法,分为正常对照组、单纯缺血组(阻断血流60min)和缺血再灌组(根据所需时间点设计脊髓缺血30min后再灌注4,9,12,24h)。总计6组30只鼠。手术方法采用Z ivin法复制模型[4]。分别取损伤段脊髓标本,标本量802100mg,剥离脊髓组织外膜,迅速冻存于-196℃液氮保存,备用。

1.4.2 免疫荧光FITC染色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 冰冻切片,丙酮固定,P BS冲洗,抗IC AM21单抗(1A29)孵育1h,FITC标记的羊抗小鼠免疫球蛋白孵育1h,流水冲掉未结合的标记物。每张切片任意选择10个视野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下定量测定内皮表面IC AM21表达。阴性对照组以小鼠IgG 代替抗C AM21单抗。

1.5 统计处理 数据以 x±s表示,采用团体t检验,应用美国社会科学统计程序包SPSS8.0。

2 

结果

图1 正常对照组微量表达ICAM21 图2 缺血30min组量表达ICAM2

1图3 缺血再灌注组ICAM21表达量呈现逐渐递增趋势

7

3

1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6年9月 第10卷 第9期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断层扫描的信息用SFP选项进行彩色三维重建,重建图像的各种信息均可在屏幕上显示。图像上可见双重荧光染色IC AM21表达于脊髓微血管内皮细胞中,呈现点状或簇状蓝色、黄色荧光颗粒分布于细胞周缘,为典型的细胞膜分布,其表达量的变化由色带标识清晰可见(见图1-3)。这些图像可在X、Y和z轴上任意角度旋转显示。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对单位血管面积上I2 C AM21荧光强度的定量检测结果(见图1-3)。

其表达量的变化结果:正常组(180.22±32.00) V,单纯缺血组(164.21±2.00)V,再灌4h组为(316.90±26.00)V,再灌6小时组(361.40±18.00) V,再灌12h组(406±23.00)V,P<0.01;t= 0.4103。

3 讨论

本研究充分利用共聚焦显微镜免疫荧光双重标记联合应用于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中,该方法能够精确地对IC AM21的作用点进行了定位,为进一步研究IC AM21在脊髓损伤作用机制奠定形态学基础。初步研究发现:损伤前IC AM21微量仅表达于脊髓微血管内皮细胞膜上;但在一些炎症介质刺激下,它们在血管内皮细胞的表达明显升高;于再灌注后4h创伤区脊髓微血管内皮细胞IC AM21表达开始增多(P<0.01),分别于再灌注损伤后6h和12h脊髓内呈现延迟递增性高表达效应,于24h达高峰。提示IC AM21早期表达增加是由原始创伤激发;作为损伤因子,再灌注诱导了IC AM21基因及活性蛋白的表达按损伤时间延长放大损伤效应。IC AM21表达规律与时间的平行关系说明,脊髓再灌注损伤时黏附分子和炎症反应有联级相关性,提示缺血在灌注后C AM21参与了脊髓炎症病理过程[5-10]。

本实验结果还表明,脊髓缺血再灌注损害后微血管内皮细胞IC AM21mRNA表达增高,除能使血管内皮细胞的黏附力增加外,更多的涉及到中性粒细胞在血管内面的滚动过程,其配体为中性粒细胞膜上的一种糖蛋白,使IC AM21和中性粒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间牢固黏附。这些跨膜蛋白相互联络,在细胞膜上形成复杂的网状层,具有动态变化的特点。当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后产生细胞内信号,引起细胞骨架重新排列,构成了血管内皮细胞黏附性增加,并保持高粘状态,使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液滞留聚集大量的中性粒细胞引起血管阻塞,导致细胞膜通透性增高,血管源性脊髓水肿。因此,I2 C AM21在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表达规律,我们认为,可作为脊髓损伤监测的有效指标。

4 结论

I/R损伤后细胞间黏附分子IC AM21的迟发表达增多,在促进白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黏附、脊髓微循环障碍及血脊髓屏障通透性增加,加重脊髓损伤后缺血、水肿、炎症病理过程,在继发性损伤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认为IC AM21表达与脊髓损伤的严重程度相关,用其监测脊髓创伤后继发性损伤,评估脊髓损伤严重程度,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简介:杨小玉(1959-),女,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骨科教授,博士生导师,医学博士。研究方向:脊柱外科;刘景臣, 42岁,男,博士学位,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脊柱外科基础与临床研究。

参考文献:

[1]李 楠.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术[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1992:3-81

[2]戴维德,王 雷,刘凡光,等.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成像术研究光

敏剂亚细胞定位[J].中国激光医学杂志,2004,13:12.

[3]Farhood A,M cG uire G M,M anning AM,M iyasaka M,Smith CW,Jaeschke

H.Intercellular adhesion m olecule1(ICAM21)expression and its role in

neutrophil2induced ischemia2reperfusion injury in rat liver[J].Leukoc Bi2 ol.199557(3):368.

[4]Z ivin JA,DeG irolami U.S pinal cord in farction:a highly reproducible

stroke m odel[J].S troke,1980,M ar-Apr:11(2):200-202.

[5]S teidl U,Haas R,K ronenwett R.Intercellular adhesion m olecular1on

m onocytes mediates adhesion as well as trans2endothelial migration and can be downregulated using antisense olig onucleotides[J].Ann Hematol.

200079(8):414.

[6]I onescu CV,Cepinskas G et al.Neutrophils induce sequential focal

changes in endothelial adherens junction com ponents:role of elastase[J].

M icrocirculation.20033,10(2):205.

[7]K asama T,Muramatsu M,K obayashi K,Y ajima N,Shiozawa F,Hanaoka

R,M iwa Y,Negishi M,Ide H,Adachi M.Interaction of m onocytes with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synergistically induces interferon gamma2in2 ducible protein10expression through activation of specific cell surface m olecules and cytokines[J].Cell Immunol2002;219(2):131.

[8]T an Y R,Qin X Q,Regulatory peptides m odulate ICAM21gene expression

and NF2kappaB activity in bronchial epithelial cells[J].Sheng Li Xue Bao.200325;55(2):121.

[9]Fan Jingyu,Zhu rui,Expression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CD295in the rat

spinal injury[J].China clinical rehabilitation2002,6(20):3052.

[10]Wu Y a2min,W ang Zheng2guo.Application of the experiment m odel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spinal cord injury[J].China clinical rehabilita2 tion,2002,7(16):2344.

(收稿日期:2005-08-18)

8

3

1

—Chin J Lab Diagn,September,2006,V ol10,N o.9

免疫荧光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免疫荧光技术是在免疫学、生物化学和显微镜技术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项技术。它是根据抗原抗体反应的原理,先将已知的抗原或抗体标记上荧光基团,再用这种荧光抗体(或抗原)作为探针检查细胞或组织内的相应抗原(或抗体)。利用荧光显微镜可以看见荧光所在的细胞或组织,从而确定抗原或抗体的性质和定位,以及利用定量技术(比如流式细胞仪)测定含量。 紫外光激发荧光物质放射荧光示意图 免疫荧光实验的主要步骤包括细胞片制备、固定及通透(或称为透化)、封闭、抗体孵育及荧光检测等。细胞片制备(通俗的说法是细胞爬片)是免疫荧光实验的第一步,细胞片的质量对实验的成败至关重要,原因很简单,如果发生细胞掉片,一切都无从谈起。这一步关键的是玻片(Slides or Coverslips)的处理以及细胞的活力,有人根据成功经验总结出许多有益的细节或小窍门,非常值得借鉴。固定和通透步骤最重要的是根据所研究抗原的性质选择适当的固定方法,合适的固定剂和固定程序对于获得好的实验结果是非常重要的。免疫荧光中的封闭和抗体孵育与其它方法(如ELISA或Western Blot)中的相同步骤是类似的,最重要的区别在于免疫荧光实验中要用到荧光抗体,因此必须谨记避光操作,此外抗体浓度的选择可能更加关键。最后需要注意的是,标记好荧光的细胞片应尽早观察,或者用封片剂封片后在4℃或-20℃避光保存,以免因标记蛋白解离或荧光减弱而影响实验结果。 由于操作步骤比较多,同时在分析结果时无法像WB那样可以根据分子量的大小区分非特异性识别,所以要得到一个完美的免疫荧光实验结果,除了需要高质量的抗体,以及对实验条件进行反复优化外,还必须设立严谨的实验对照。总之,免疫荧光实验从细胞样品处理、固定、封闭、抗体孵育到最后的封片及观察拍照,每步都非常关键,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流程中每个步骤的质量,才能最终达到你的实验目的。 基本实验步骤:

免疫荧光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免疫荧光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免疫荧光技术是在免疫学、生物化学和显微镜技术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项技术。它是根据抗原抗体反应的原理,先将已知的抗原或抗体标记上荧光基团,再用这种荧光抗体(或抗原)作为探针检查细胞或组织内的相应抗原(或抗体)。利用荧光显微镜可以看见荧光所在的细胞或组织,从而确定抗原或抗体的性质和定位,以及利用定量技术(比如流式细胞仪)测定含量。 紫外光激发荧光物质放射荧光示意图 免疫荧光实验的主要步骤包括细胞片制备、固定及通透(或称为透化)、封闭、抗体孵育及荧光检测等。细胞片制备(通俗的说法是细胞爬片)是免疫荧光实验的第一步,细胞片的质量对实验的成败至关重要,原因很简单,如果发生细胞掉片,一切都无从谈起。这一步关键的是玻片(Slides or Coverslips)的处理以及细胞的活力,有人根据成功经验总结出许多有益的细节或小窍门,非常值得借鉴。固定和通透步骤最重要的是根据所研究抗原的性质选择适当的固定方法,合适的固定剂和固定程序对于获得好的实验结果是非常重要的。免疫荧光中的封闭和抗体孵育与其它方法(如ELISA或Western Blot)中的相同步骤是类似的,最重要的区别在于免疫荧光实验中要用到荧光抗体,因此必须谨记避光操作,此外抗体浓度的选择可能更加关键。最后需要注意的是,标记好荧光的细胞片应尽早观察,或者用封片剂封片后在4?或-20?避光保存,以免因标记蛋白解离或荧光减弱而影响实验结果。

由于操作步骤比较多,同时在分析结果时无法像WB那样可以根据分子量的大小区分非特异性识别,所以要得到一个完美的免疫荧光实验结果,除了需要高质量的抗体,以及对实验条件进行反复优化外,还必须设立严谨的实验对照。总之,免疫荧光实验从细胞样品处理、固定、封闭、抗体孵育到最后的封片及观察拍照,每步都非常关键,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流程中每个步骤的质量,才能最终达到你的实验目的。 基本实验步骤: (1) 细胞准备。对单层生长细胞,在传代培养时,将细胞接种到预先放置有处理过的盖玻片的培养皿中,待细胞接近长成单层后取出盖玻片,PBS洗两次;对悬浮生长细胞,取对数生长细胞,用PBS离心洗涤(1000rpm,5min)2次,用细胞离心甩片机制备细胞片或直接制备细胞涂片。 (2) 固定。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固定剂固定细胞。固定完毕后的细胞可置于含叠氮纳的PBS中4?保存3个月。PBS洗涤3×5 min. (3) 通透。使用交联剂(如多聚甲醛)固定后的细胞,一般需要在加入抗体孵育前,对细胞进行通透处理,以保证抗体能够到达抗原部位。选择通透剂应充分考虑抗原蛋白的性质。通透的时间一般在5-15min.通透后用PBS洗涤3×5 min. (4) 封闭。使用封闭液对细胞进行封闭,时间一般为30min. (5) 一抗结合。室温孵育1h或者4?过夜。PBST漂洗3次,每次冲洗5min. (6) 二抗结合。间接免疫荧光需要使用二抗。室温避光孵育1h.PBST漂洗3次,每次冲洗5min后,再用蒸馏水漂洗一次。 (7) 封片及检测。滴加封片剂一滴,封片,荧光显微镜检查。 (一)细胞准备 用于免疫荧光实验的细胞可以是直接生长在盖玻片上的贴壁细胞,也可以是经过离心后涂片的悬浮细胞或者是将取自体内的组织细胞悬液离心后涂片。贴壁良好

免疫标记技术讲解

课程名称: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课题名称:免疫标记技术 组员:朱恩鹏拉巴卓嘎 张燕培汪婷婷

免疫标记技术 免疫标记技术指用荧光素、放射性同位素、酶、铁蛋白、胶体金及化学(或生物)发光剂等作为追踪物,标记抗体或抗原进行的抗原抗体反应。藉助于荧光显微镜、射线测量仪、酶标检测仪、和发光免疫测定仪等精密仪器,对实验结果直接镜检观察或进行自动化测定,可以在细胞、亚细胞、超微结构及分子水平上,对抗原抗体反应进行定性和定位研究;或应用各种液相和固相免疫分析方法,对体液中的半抗原、抗原或抗体进行定性和定量测定。因此,免疫标记技术在敏感性、特异性、精确性及应用范围等方面远远超过一般免疫血清学方法。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基础免疫学和免疫化学等学科的发展以及现代高新技术建立的仪器分析的应用,免疫标记技术也不断完善和更新。各种新技术和新方法不断涌现,至今已成为一类检测微量和超微量生物活性物质的免疫生物化学分析技术,在医学和其他生物学科的研究领域及临床检验中应用十分广泛。 根据试验中所用标记物的种类和检测方法不同,免疫标记技术分为免疫荧光技术、放射免疫技术、免疫酶技术、免疫电镜技术、免疫胶体金技术和发光免疫测定等。 第一节放射免疫技术 放射免疫标记技术是将同位素分析的高灵敏度与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相结合,以放射性同位素作为示踪物的标记免疫测定方法,由于此项技术具有灵敏度高(可检测出毫微克(ng)至微微克(pg),甚至毫微微克(fg)的超微量物质,特异性强(可分辨结构类似的抗原)、重复性强、样品及试剂用量少、测定方法易规范化和自动化等多个优点。因此,在医学及其他生物学科的研究领域和临床实验诊断中广泛应用于各种微量蛋白质、激素、小分子药物及肿瘤标志物等的分析与定量测定。 (一)放射免疫测定(RIA) 放射免疫测定(Radio immunoassay , RIA)是1959 年Yalow 和Berson 首先创建的经典放射免疫分析技术,用于血清中胰岛素含量的测定。30 多年来,由于此项技术灵敏、特异、并已制成多种标准试剂盒,使用方便,应用范围十分广泛。目前国外已成功地应用RIA检测的物质多达300余种,国内研究的被测物质也达百余种,试制的RIA试剂盒已有60余种,是测定各种微量物质不可缺少的手段。 (二)免疫放射测定(IRMA)

免疫荧光方法

(2)实验方法 (1)用PBS浸洗准备好的细胞涂片3次,每次3min。 (2)0.1%的TritonX-100(用PBS配制)处理涂片5-10min。 (3)PBS洗净载玻片上的TritonX-100,加0.1%的牛血清白蛋白BSA溶液(用PBS 配制)孵育固定好的细胞30min。 (4)弃去BSA,滴加0.1%BSA稀释的一抗(1:200),即软骨多糖诱导48hH22细胞免疫的小鼠血清,免疫湿盒中4℃过夜。同时用正常小鼠血清作对照。 (5)用PBS浸洗细胞涂片3次,每次3min,以确保一抗清洗彻底。 (6)避光条件下滴加BSA稀释的荧光标记的山羊抗小鼠IgG二抗(1:200),然后室温、暗室中孵育1.5-2h。 (7)PBS洗净荧光二抗,用荧光显微镜观察。 为了防止由于一抗未洗净带来的假阳性现象,实验中同时设置一组阴性对照,涂片染色操作步骤同上,把一抗换成PBS。 3.4.1.1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抗原、抗体结合情况将H22鼠肝癌细胞制成细胞涂片,分别以空白组小鼠血清、模型组小鼠血清和免疫组小鼠

血清为一抗,经荧光二抗染色后得到免疫荧光检测结果,并计算各组细胞的阳性表达率,结果如图3-1所示。 (a) (b) (c) (d)*P<0.01vs模型 组,#P<0.01 vs空白组图3-1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抗体生成 Fig.3-1 Theimmunofluorescent staining for antibody test图3-1中(a)、(b)、 (c)一抗分别为空白组小鼠血清、模型组小鼠血清、免疫成功小鼠血清, (d)为免疫荧光阳性表达率。从图3-1中可以看出,一抗为空白小鼠血清的荧光极弱,一抗为模型组小鼠血清的荧光仍然不强,而一抗为治

细胞免疫荧光步骤

细胞免疫荧光步骤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方法一: 1.首先需要把细胞养在玻璃片上(悬浮细胞需要用多聚赖氨酸包被过的玻 璃片) 2.然后在4%PFA里面室温下固定30分钟,PBS洗两次,0.1% TX-100室 温下作用1-2分钟使细胞膜通透。 3.接下来进行荧光标记,需要在一个大的容器(面积大,扁平状的,比如 大的培养皿)里面,放一张用水打湿的滤纸,以保持湿度。 4.剪一片合适大小的parafilm,在上面滴上稀释在1%BSA/TBS中的一抗 (稀释倍数依具体抗体而定),每个玻璃片30ul足够,把玻璃片盖在上面(细胞面朝下),室温下孵育30分钟,然后在PBS里洗三次。 5.接下来二抗孵育步骤同上。 6.最后,在载玻片加上mounting medium(大约每个玻璃片加10ul),把 玻璃片放上去(细胞面朝下),37度30分钟,然后就可以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了。 7.抗体很重要,不能有非特异性结合。你可以先做WB检测一下你的抗 体,看看有没有杂带。 8.双标的话,可以把两个一抗一起加或者分别标记两次(可以都试一下看 看那种方法合适)。如果一个抗体需要二抗,一个是直接荧光标记的,可以把荧光标记的那个和另外一个的二抗一起加。 方法二: 1.选取一抗时要来源于两种不同的动物,我用的是来源于rabbit和rat 的抗体,二抗则是不同荧光信号标记的,我用的是donkey anti- rabbit-FITC(绿)和donkey anti-rat-Tex-Red(红)。 2.我的做法是两种一抗同时孵育,然后两种二抗同时孵育。抗体浓度、孵 育时间要仔细摸索,我感觉一抗4度孵育过夜比较好,背景比较清晰。 3.我的阳性对照用的是阳性组织切片,阴性对照则分别是家兔和大鼠的 IgG,荧光标记物对照是PBS+荧光标记物。 4.封闭血清与二抗来源动物一致,我用的是10%的正常donkey血清。 5.其余步骤同一般免疫荧光单标操作。 方法三:

细胞免疫荧光实验步骤

细胞免疫荧光实验步骤 细胞免疫荧光实验步骤 简单实验步骤如下: 1.漂洗血清蛋白H7.2-7.4 37度 PBS 2小时. 2.-20度甲醇固定20分钟后,自然、干燥 10分钟 3.PBS洗净:3min*3 4.1%Triton:25min-30min.配成50ultriton+5mlpBS 5.PBS洗净:2*5min 6.羊血清封闭:37度,20分钟 7.一抗,4度过夜,一般要大于18小时或者37度1-2小时 8.4度PBS洗净,3min*5次 9.二抗37度小于一小时 10.37度PBS洗净,3*5min 凉干封片(封闭液PH8.5) 活细胞免疫荧光技术-流式细胞仪标本的制备 (一)制备活性高的细胞悬液(培养细胞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胸腺细胞、脾细胞等均可用于本法) ↓ 用10%FCS RPMI1640调整细胞浓度为 5×106~1×107/ml ↓ 取40μl细胞悬液加入预先有特异性McAb(5~50μl) 的小玻璃管或塑料离心管,再加50μl 1∶20(用DPBS 稀释)灭活正常兔血清 ↓4℃ 30min 用洗涤液洗涤2次,每次加洗涤液2ml左右 1000rpm×5min

↓ 弃上清,加入50μl工作浓度的羊抗鼠 (或兔抗鼠)荧光标记物,充分振摇 ↓4℃ 30min 用洗涤液洗涤2次,每次加液2ml左右 1000rpm×5min ↓ 加适量固定液(如为FCM制备标本,一般加入 1ml固定液,如制片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 视细胞浓度加入100~500μl固定液) ↓ FCM检测或制片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 (标本在试管中可保存5~7天) (二)试剂和器材 1. 各种特异性单克隆抗体。 2. 荧光标记的羊抗鼠或兔抗鼠第二抗体,灭活正常兔血清。 3. 10% FCS RPMI1640, DPBS、洗涤液、固定液(见附录)。 4. 玻璃管、塑料管、离心机、荧光显微镜等。 (三)注意事项 1. 整个操作在4℃下进行,洗涤液中加有比常规防腐剂量高10倍的NaN 3,上述实验条件是防止一抗结合细胞膜抗原后发生交联、脱落。 2. 洗涤要充分,以避免游离抗体封闭二抗与细胞膜上一抗相结合,出现假阴性。 3. 加适量正常兔血清可封闭某些细胞表面免疫球蛋白Fc受体,降低和防止非特异性染色。 4. 细胞活性要好,否则易发生非特异性荧光染色。 附: 1. DPBS (×10, 贮存液)

细胞免疫荧光步骤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方法一: 1.首先需要把细胞养在玻璃片上(悬浮细胞需要用多聚赖氨酸包被过的玻璃片) 2.然后在4%PFA里面室温下固定30分钟,PBS洗两次,0.1% TX-100室温下作用1 -2分钟使细胞膜通透。 3.接下来进行荧光标记,需要在一个大的容器(面积大,扁平状的,比如大的培养皿) 里面,放一张用水打湿的滤纸,以保持湿度。 4.剪一片合适大小的parafilm,在上面滴上稀释在1%BSA/TBS中的一抗(稀释倍数 依具体抗体而定),每个玻璃片30ul足够,把玻璃片盖在上面(细胞面朝下),室温下孵育30分钟,然后在PBS里洗三次。 5.接下来二抗孵育步骤同上。 6.最后,在载玻片加上mounting medium(大约每个玻璃片加10ul),把玻璃片放上 去(细胞面朝下),37度30分钟,然后就可以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了。 7.抗体很重要,不能有非特异性结合。你可以先做WB检测一下你的抗体,看看有没 有杂带。 8.双标的话,可以把两个一抗一起加或者分别标记两次(可以都试一下看看那种方法 合适)。如果一个抗体需要二抗,一个是直接荧光标记的,可以把荧光标记的那个和另外一个的二抗一起加。 方法二: 1.选取一抗时要来源于两种不同的动物,我用的是来源于rabbit和rat的抗体,二抗则 是不同荧光信号标记的,我用的是donkey anti-rabbit-FITC(绿)和donkey anti-rat-Tex-Red(红)。 2.我的做法是两种一抗同时孵育,然后两种二抗同时孵育。抗体浓度、孵育时间要仔 细摸索,我感觉一抗4度孵育过夜比较好,背景比较清晰。

第八章荧光免疫技术

第八章荧光免疫技术 FluoreSCenCe ImmunoaSsay 第一部分目的要求和教学内容 一、目的要求 掌握:荧光免疫技术原理、类型及临床应用,常用的荧光物质;熟悉:荧光免疫技术 的技术要点;了解:荧光标记物的制备与保存,镧系稀土元素标记物的制备,荧光免疫技术主要类型的技术要点。 二、教学内容 1.荧光标记物的制备:荧光和荧光物质,荧光标记物的制备。 2.荧光免疫显微技术:基本原理,技术类型,技术要点,方法评价,临床应用。 3.荧光免疫测定技术: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基本原理,技术类型,技术要点,方法评价和临床应用);荧光偏振免疫测定(基本原理,技术类型,技术要点,方法评价和临床应用)。 第二部分测试题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A型题) 1.如下有关荧光免疫技术正确的提法 A.直观性检测抗原和抗体 B.直观性检测抗原 C.直观性检测抗体 D.间接检测抗原或抗体 E.间接检测抗原和抗体 2.荧光素易受温度影响,操作时通常选择较佳的温度 A.10~15℃ B.15~20℃ C.20~25℃ D.25~30℃ E.30~35℃ 3.荧光抗体保存3~4年,应选择 A.小量分装、4℃ B.瓶分装、4℃ C.瓶分装、-10℃ D.瓶分装,-20℃ E.小量分装、-20℃ 4.下列组成荧光显微镜的结构中,与普通光学显微镜相同的是 A.光源 B.聚光器 C.目镜 D.物镜 E.滤光片

5.下列哪项方法不属于荧光免疫显微技术类型 A.直接法 B.夹心法 C.间接法 D.补体法 E.双标记法 6.荧光抗体染色标本的观察时间 A.当天 B.第二天 C.第三天 D.1周内 E.5天 7.荧光抗体闭接法应标记 A.抗原 B.抗体 C.补体 D.抗抗体 E.抗体及补体 8.荧光显微技术常用于检验血清中各种自身抗体和多种病原体抗体的方法是 A.直接法 B.间接法 C.双抗体夹心法 D.补体法 E.双标记法 9.荧光抗体间接法可检测 A.抗原 B.抗体 C.补体 D.蛋白质 E.抗原和抗体 lO.在荧光显微镜检查中直接影响检测结果的是 A.抗原荧光染色 B.抗体荧光染色 C.补体荧光染色 D.特异性荧光染色 E.非特异性荧光染色 11.主要用于测定各种激素、蛋白质、酶、药物及病毒抗原的技术 A.荧光偏振免疫测定 B.荧光免疫显微技术 C.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 D.底物标记荧光免疫测定 E.流式荧光免疫技术 12.临床药物浓度检测的首选方法

免疫荧光双标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在同一组织细胞标本上需要同时检测两种抗原时,需进行双重荧光染色。双重免疫荧光标记法(double immunofluorescence labeling method)也分为直接法和间接法。 (1)直接法双重免疫荧光标记:将标记有两种不同荧光素的抗体(如抗A 和抗B)以适当比例混合,滴加在标本上孵育,然后洗去未结合的荧光抗体,在荧光显微镜下分别选择两种相应的激发滤片观察,即可对两种抗原进行定位和定量。直接法简便可靠,但灵敏度较低。 (2)间接法双重免疫荧光标记:用未标记的两种特异性第一抗体孵育组织或细胞,洗去多余的第一抗体后,再用两种不同的荧光素分别标记的第二抗体孵育组织或细胞,洗去多余的第二抗体,后在荧光显微镜下分别选择两种相应的激发滤片观察,从而对两种抗原进行定位和定量。使用此法应注意两种特异性第一抗体必须来源于不同种属,且荧光标记第二抗体的种属必须与第一抗体的种属相匹配。 免疫荧光双标技术中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 一、免疫荧光技术中标本制作的基本程序近似于酶免疫组化,不同点如下: 1、免疫荧光不需要使用双氧水处理,封闭和一抗孵育与其相同。 2、免疫荧光的二抗使用不同荧光标记的二抗孵育,孵育时间根据抗体的工作浓度确定。 3、二抗孵育之后充分洗片后即可贴片、封片和观察。 4、免疫荧光在封片时常使用专用封片剂或甘油:0.01M PBS (1:1)。条件许可,建议购买抗淬灭的封片液,使标本可以保存更久。

5、荧光抗体的孵育以及后续处理需要避光。 6、荧光抗体染色假阳性可能会多,需要分别设定阳性和阴性对照。 二、注意事项 1、荧光染色后一般在1h内完成观察,或于4℃保存4h,时间过长,可能会使荧光提前衰退。 2、每次试验均需设置以下三种对照: (1) 阳性对照:阳性血清+荧光标记物; (2) 阴性对照:阴性血清+荧光标记物; (3) 荧光标记物对照:PBS+荧光标记物。 三、免疫荧光双标的经验之谈 1、选取一抗时,要求来源于两种不同的动物,我用的是来源于家兔和大鼠的抗体,二抗则是不同荧光信号标记的,我用的是donkey anti-rabbit-FITC(绿)和donkey anti-rat-Tex-Red(红)。 2、我的做法是两种一抗同时孵育,然后两种二抗同时孵育。抗体浓度、孵育时间要自我摸索,我感觉一抗4℃孵育过夜比较好,背景比较清晰。 3、我的阳性对照采用的是阳性组织切片,阴性对照则分别是家兔和大鼠的IgG,荧光标记物对照是PBS+荧光标记物。 4、封闭血清是二抗来源动物的正常血清,我用的是10%正常donkey 血清。 5、其余事项同免疫荧光单标操作。 免疫组化双重染色方法和步骤 在生物医学和临床研究实践中,经常需要检测两种不同物质是否在同一

免疫荧光双标法

免疫荧光双标记在心肌石蜡切片中的应用 陈绪军肖明第吕志前卢成宝薛松袁忠祥徐根兴 作者单位:200080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外科 细胞性心肌塑型术(cellular cardiomyoplasty)用于缺血性心肌病的治疗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1],在证实移植的人干细胞在缺血/损伤的环境中分化为人心肌细胞方面,免疫荧光技术的运用逐渐增多,但多用的是新鲜冰冻切片,在石蜡心肌切片中应用较少,而且多是单一抗原的荧光标记[2]。有研究表明,酪胺信号放大( tyramide signal amplifications, TSA)技术可以提高反应的灵敏性[3]。为此,我们以人心肌石蜡切片标本为例,运用TSA-免疫荧光法与常规间接免疫荧光法分别对人心肌连接蛋白(connexin-43,Cx-43)蛋白及肌凝蛋白(myosin)进行标记,旨在为心肌石蜡切片建立一个免疫荧光双标记的方法。 一、材料与方法 1. 主要试剂:兔抗人肌凝蛋白(myosin)多克隆IgG抗体购自美国Chemicon 公司,标记异硫氰酸酯荧光素(FITC)的驴抗兔多克隆IgG抗体与标记有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的驴抗小鼠多克隆IgG抗体均购自美国Jackson Immunity 公司, 小鼠抗人Cx-43单克隆抗体、碘化丙啶(PI)与牛血清白蛋白(BSA)购自美国Sigma 公司,酪胺 (tyramide)-coumrian 结合物试剂盒购自美国PerkinElmer公司。 2.标本的取材、固定、切片及抗原修复: 人心肌取自一例6岁先天性心脏病小孩右房耳,中性福尔马林固定,4°C过夜固定,梯度酒精脱水,石蜡包埋,5 μm石蜡切片。石蜡切片常规脱蜡、梯度酒精浸泡后行抗原修复:浸入0.01 mol/L的柠檬酸缓冲液(pH 6.0)中,95℃,浸泡30 min, 室温冷却10 min。 3.Cx-43的免疫荧光标记:采用TSA-免疫荧光法[4],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磷酸盐缓冲液(PBS)室温洗涤2次,每次5 min。置入3% 过氧化氢/甲醇溶液中,室温,孵育10 min。再室温PBS洗涤3次,每次5 min。 3%的BSA室温孵育30 min。加入小鼠抗人Cx-43单克隆IgG抗体,4℃孵育过夜。TnT缓冲液(0.1 mol/L Tri-HCI, pH 7.5, 0.15 mol/L NaCl, 0.05% 吐温-20)室温洗涤3次,每次5 min。加入标记有HRP的驴抗小鼠IgG抗体,室温孵育1 h。TnT液室温洗涤3次,每次5 min。配制酪胺-coumrian 工作液:将酪氨-coumrian 结合物加入放大缓冲液中配成酪胺-coumrian 工作液(1∶50),避光,室温孵育15 min。再次TnT液洗涤3次。 4. Myosin的免疫荧光标记:接上一步。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5]。兔抗人肌凝蛋白多克隆IgG抗体(1∶20), 37°C孵育1 h,PBS洗涤3次。加入标记FITC的驴抗兔多克隆IgG抗体(1∶100),避光,室温孵育1 h。PBS室温洗涤3次,每次5 min。 5.PI染细胞核:加入碘化丙啶(PI/PBS,1 μg/ml),室温避光孵育3 min。PBS室温洗涤3次后甘油封片。 6.荧光显微镜观察:运用带有3通道的AX-80型Olympus 荧光显微镜镜检:绿通道中观察FITC信号;蓝通道中观察coumrian信号;红通道中观察PI信号。图像的编辑采用Advanced SPOT 软件。 二、结果 在3通道的AX-80型Olympus 荧光显微镜中红、绿、蓝通道中分别可以观察到PI、FITC 及coumrian的信号,再经Advanced SPOT 软件叠加得到图1~4,红色代表PI标记的人心肌细胞核,绿色代表FITC标记的人心肌肌凝蛋白蛋白,蓝色为coumrian标记的人心肌Cx-43蛋白。图1显示为未加myosin抗体而加Cx-43抗体的人心肌石蜡切片; 图2中均加myosin 抗体与Cx-43抗体; 图3中加myosin抗体而未加入Cx-43抗体;图4均未加入 myosin抗体与Cx-43抗体。 三、讨论 1.心肌石蜡切片的免疫荧光双标记:在本研究中,图1与图2相比,人心肌石蜡切片中,不加myosin抗体的心肌纤维不着色,而加了myosin抗体的心肌纤维呈绿色,这表明心肌纤维被成功地标记上抗人myosin抗体,而且特异性高。Cx-43蛋白位于心肌细胞的周围,在本研究中由图1、图2与图3可以观察到,加Cx-43抗体的人心肌Cx-43蛋白呈

免疫荧光实验步骤大全(精华版)

免疫荧光染色大全(精华版) 组织免疫荧光法 (1)将待染组织切片置于65摄氏度恒温箱烤片1h,脱蜡 (2)1×PBS 洗涤 3 次,每次 5min。 (3)0.5%Triton X-100(PBS 配制)室温通透 10min (4)1×PBS 洗涤 3 次,每次 5min。 注意:步骤(3)和(4)用于检测细胞核抗原,细胞膜抗原直接跳过此步骤(5)抗原修复:使用柠檬酸盐缓冲液进行抗原修复,微波炉微波高火3min,后转成低火 15min。 (6)1×PBS 洗涤 3 次,每次 5min。 (7)3% H2O2,室温孵育30min,目的是灭活内源性过氧化物酶。 (8)1×PBS 洗涤 3 次,每次 5min。 (9)使用1% BSA进行室温封闭 30min,用于封闭非特异性抗原表位。 (10)按抗体推荐使用说明书孵育特异性一抗,4°C 湿盒中静置过夜。(11)次日取出切片,室温下复温 30min。 (12)1×PBS 洗涤 3 次,每次 5min。 (13)选取相应的免疫荧光二抗滴加于血管组织上,37°C避光孵育30min。(14)1×PBS洗涤 3 次,每次 5min。 (15)避光条件下,DAPI 染液染细胞核,浓度和时间根据试剂说明书使用(16)1×PBS洗涤 3 次,每次5min。 (17)在血管组织上滴加抗荧光淬灭剂进行封片。 (18)使用荧光显微镜进行观察拍照。 贴壁细胞免疫荧光法 (1)在培养板中接种的带染色的细胞爬片用PBS泡洗3次×3min (2)4%多聚甲醛固定细胞爬片15min (3)1×PBS洗涤 3 次,每次5min。 (4)0.5%Triton X-100(PBS配制)室温通透10min (5)1×PBS洗涤 3 次,每次5min。 (6)1%BSA室温封闭30min (7)弃掉封闭液,细胞爬片滴加适量稀释至适当比例的一抗,4℃孵育过夜(8)1×PBS洗涤 3 次,每次5min。 (9)细胞爬片滴加稀释至适当比例的荧光二抗 (10)1×PBS洗涤 3 次,每次5min。 (11)DAPI染细胞核,浓度和时间根据试剂说明书使用 (12)1×PBS洗涤 3 次,每次5min。 (13)用抗荧光淬灭剂封片 (14)荧光显微镜下观察采集图像 细胞免疫荧光(悬浮细胞方法一) (1)收集悬浮细胞,细胞在冰浴中冷却,然后用台式离心机于4℃以800 g 离心5 min,吸去培养液并以4℃ 1×PBS重悬细胞。

石蜡切片免疫荧光染色方法

石蜡切片免疫荧光染色方 法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对于石蜡切片: 1、烤片:60℃ 60分钟 2、脱蜡:二甲苯中Ⅰ脱蜡15分钟→二甲苯Ⅱ脱蜡15分钟→无水乙醇Ⅰ5分钟→无水乙醇Ⅱ5分钟→90%乙醇Ⅰ5分钟→90%乙醇Ⅱ5分钟→70%乙醇5分钟 →蒸馏水5分钟→蒸馏水5分钟。 3、抗原修复:高压修复,事先烧开锅中的水,修复盒中加入l柠檬酸钠,(柠檬酸三钠 3g,柠檬酸 0.4g加入1000ml蒸馏水中),上汽后加热10分钟,关火。修复盒取出,放入装有自来水的瓷缸中缓慢冷却至室温。 2. 去除内源性酶:玻片取出放入湿盒,加3%H 2O2 2 (2ml H 2 O2 2 加入18ml蒸馏 水中,现配现用,避光),室温孵育10分钟,PBS洗3次,每次5分钟。(也可不用去除内源性酶)。 3. 封闭(Blocking) 加10%正常驴血清(原液100ul+900ulPBS,1ml够用30张片子),室温孵育封闭30分钟。如果背景较高,可以4℃封闭过夜。不用洗,用滤纸吸干周边水分。从封闭开始所有的步骤,一定要注意样品的保湿,避免样品的干燥,否则极易产生较高的背景。 4. 一抗孵育(Primary antibody incubation) 参考一抗的说明书,按照适当比例用(10%山羊血清PBS或1%BSA-PBS)稀释一抗。 立即加入稀释好的一抗, 4℃过夜,第二天取出复温45分钟。PBS洗3次,每次5分钟。 5. 二抗孵育(Secondary antibody inucubation) 按照适当比例用稀释荧光标记的二抗,立即加入稀释好的二抗,室温或4℃在侧摆摇床上缓慢摇动孵育一小时。

免疫荧光通用操作规程

免疫荧光通用操作规程 冰冻切片的免疫荧光 1,动物组织直接OCT包埋,或灌流后的组织30%蔗糖溶液4℃过夜后,OCT包埋。-20℃保存3月,-80℃长期保存。请勿保存于液氮。2,冰冻切片机切片至少10um,空气干燥2分钟后,-20℃储存 3,切片从-20取出后,在通风橱放10-30分钟以去除水汽,4%PFA 固定15分钟,或-20℃丙酮固定15分钟置通风橱2小时 4, 1XPBS清洗玻片,3X5min 从此请保持玻片湿润 5,有时,抗原修复3小时会得到更好的结果。为此请:选用稳定的抗原修复方式(真空负压.微波修复.高压修复.隔水加热.电炉加热)…关注修复的温度,时间(抗原修复时在有效的温度范围内所持续的时间),抗原修复液必须遵循自然降温规律,使用足量的抗原修复液…选择不同PH值的修复液(A液枸盐酸缓冲液PH6.0,B液EDTA-Na缓冲液PH8.0,C液枸盐酸缓冲液PH4.5) 6,室温封闭1小时 封闭液:5%BSA+10%二抗种属来源的正常血清in 1xPBS 条件封闭液:1%BSA+3%二抗种属来源的正常血清in 1xPBS(细胞因子,无需封闭的蛋白

7,一抗4℃过夜 请用封闭液稀释一抗 8, 第二天Wash,1XPBS, 2x1min 9,二抗,1:1000 (alexa系列)1:300(dyelight )in封闭液,避光室温1小时 10, Wash,1XPBS, 3x5min 11, DAPI 染核5min, 12,DDW Rinse 13,抗淬灭剂封片,(避免气泡)避光置于通风橱过夜 14,干片后4℃保存 石蜡切片的免疫荧光 1,动物组织取出后经固定-脱水-包埋(见随后操作步骤),制成石蜡包块 2,组织学染色切片厚度2um,免疫荧光染色切片厚度至少6um,切片复水:58℃20min- xylene 2x10min- 100%EtoH2x10min 95%EtoH2x10min- 70%EtoH10min-,DDW5min

免疫组化染色操作步骤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原理和操作步骤 一、免疫组织化学原理 免疫组织化学(IHC)又称免疫细胞化学,是根据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应用带有可见标记的特异性抗体作为探针,检测组织和细胞中抗原性物质的一种技术。免疫组化技术主要有直接法和间接法:直接法是以标记的一抗孵育标本以检测其中的抗原成分;间接法则先后加入一抗和二抗,形成抗原—一抗—二抗复合体以达到检测该抗原的目的,该法因二抗的放大作用而具有较高的敏感性。间接法常用的有过氧化物酶—抗过氧化物酶(PAP)法、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ABC)法和链霉亲和素—过氧化物酶(SP)法。 PAP法一抗和二抗均不标记,避免了标记过程对抗体活性的影响,但需要制备过氧化物酶的抗体,与适量过氧化物酶混合形成PAP复合物(含3个酶分子和2个抗体分子),染色时依次加入一抗、二抗、PAP 复合物孵育标本,最后用H2O2和二氨基联苯(DAB)为底物显示过氧化物酶,即可检测标本中的抗原成分。 生物素为含硫的杂环单羧酸,可通过其羧基与蛋白质中的氨基结合,从而标记抗体和酶。亲合素又称抗生物素蛋白,与生物素有很高的亲合力,1分子亲合素可结合4分子生物素,ABC法即在此基础上建立。ABC法与PAP法相似,一抗不标记,二抗用生物素标记,染色前按一定比例将亲和素与生物素标记的过氧化物酶混合,制成ABC复合物,并使亲合素分子上至少空出一个生物素结合位点。在标本孵育过一抗和二抗后,再加入ABC复合物使其结合到二抗的生物素上,最后加入DAB 进行显色。ABC法的敏感性较PAP法更高。

图1. 免疫组织化学基本原理示意图(引自八年制《组织学与胚胎学》) SP 法与ABC 法相似,其不同于ABC 法之处在于用 生物学特性与亲和素相似的链亲和素标记过氧化物酶。 在标本孵育过一抗和二抗后,加入链亲和素标记的过氧 化物酶使其结合到二抗的生物素上,最后加入DAB 进行 显色。与亲和素相比,链酶亲和素的结合力与亲和素相 似而非特异性结合较亲和素低。SP 法简化了操作步骤, 同时也减少了非特异性背景,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免 疫绥化染色技术。 二、实验准备: 1. 标本准备 ①石蜡包埋组织切片:由病理室常规处理 ②冰冻组织切片:由病理室常规处理 ③细胞爬片:将无菌盖玻片置于六孔板中,接种细胞,待细胞生长达到60%以上后取出玻片,4%多聚甲醛固定2 h 。 2. 试剂准备 ①抗体选择 单克隆抗体针对单一表位,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但在该表位破坏后将得不到阳性结果;多克隆抗体表位针对多个表位, 可避免单克隆抗体图2. SP 法原理示意图

免疫荧光染色

荧光免疫染色和DAPI染色实验 1.实验原理 免疫染色的实验原理类似于Western Blotting,两者都是运用抗体的特异性识别作用来显示目的蛋白,但是由于免疫染色需要在原位进行,而且蛋白没有经过富集,因此其实验难度较高。 实验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固定剂(通常是甲醛或多聚甲醛)将细胞固定,使得细胞膜的通透性大大增加,并且利用Triton-X-100使得一部分膜蛋白变性,从而使通透性进一步加强。利用正常羊血清封闭,可以令许多蛋白先与血清内的非特异性抗体结合,而特异性的抗体由于动力学的关系可以通过竞争性的反应与目的蛋白结合,这一过程可以保证抗体识别的特异性。二抗可以特异性识别一抗的Fc区域,利用二抗连接不同的荧光基团,就可以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不同的荧光,从而显示目的基因的表达情况。 另外,免疫荧光实验由于其较高的敏感性可以显示出基因表达的亚细胞情况(核内,核外,膜上以及一些较大的细胞器上),所以通常被用来作为基因定位的方法。 DAPI的中文名称是4,6-联脒-2-苯基吲哚,是一种常用的荧光染料,其作用机理与溴化乙锭(EB)等染色剂的机理类似:它们与DNA双螺旋的凹槽部分可以发生相互作用,从而与DNA 的双链紧密结合。结合后产生的荧光基团的吸收峰是358nm而散射峰是461nm,正好UV (紫外光)的激发波长是356nm,使得DAPI成为了一种常用的荧光检测信号。 Jagielski M. et. Al在1976年首次运用该技术检测细胞培养中的支原体感染。后来随着技术的进步,该技术被运用于各种微生物的检测、生长监测,胚胎发育过程的检测,细胞周期的检测和各种核定位的实验。 本实验就是利用DAPI染色标记细胞核的位置。 免疫染色实验方法和步骤 免疫染色(immunol staining)包括免疫荧光(immunol fluorescence)、免疫组化(immunol histochemistry)、免疫细胞化学(immunol cytochemistry)等,可以参考如下步骤进行操作。 1. 样品准备(Sample preparation) 对于贴壁细胞: 可以直接用多孔板,例如6孔板、24孔板等,培养细胞,然后到预定时间时进行固定等后续操作。 也可以用洁净的盖玻片,70%乙醇中浸泡后,用无菌的镊子放置到6孔板内,然后用无菌的生理盐水、PBS或培养液洗去残留的乙醇。这时就可以种入细胞进行培养,待细胞贴在盖玻片上生长良好后,即可进行固定等后续操作。 对于悬浮细胞: 把细胞先在固定液中固定,然后把细胞滴加在载玻片上,干燥后细胞会紧贴在载玻片上。然后就可以进行后续操作。如果细胞的粘附能力不佳,可以在载玻片上用PDL等物质进行处理,以增强载玻片的粘附能力。 对于冷冻切片: 切片放置在载玻片上后,可以直接进行固定等后续操作。 对于石蜡切片:

免疫荧光技术的实验方法及其分类

免疫荧光技术的实验方法及其分类 一、免疫标记法及其分类 1.荧光免疫法 原理是应用一对单克隆抗体的夹心法。底物用磷酸-4-甲基伞形酮,检测产物发出的荧光,荧光强度与Mb浓度呈正比,可在8min 内得出结果。结果以Mb每小时释放的速率表示(△Mb)表示。该法重复性好,线性范围宽,具有快速、敏感、准确的特点。 以双抗夹心法为例,首先将特异性抗体与固相载体连接,形成固相抗体。除去未结合抗体,然后加受检标本,使其中的蛋白抗原与固相抗体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洗涤除去未结合物,接着加入荧光标记的抗体,使之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形成抗体—抗原—抗体复合物。最后根据荧光强度,即可对蛋白抗原进行定量。 传统的荧光免疫法受本底荧光的干扰较大,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法是以具有特长寿命的稀土金属如铕,作为标记物,加入正常液后激发测定,能有效去除短寿命本底荧光的干扰。

2.放射免疫法 放射免疫法是以过量的未标记抗原与放射性物质标记的抗原,竞争性地与抗体结合,形成有放射性的抗原—抗体复合物与无放射性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并有过剩的标记抗原与未标记的抗原。然后通过离心沉淀等方法,将抗原—抗体复合物与游离抗原分离,分别测定其放射性强度与标准曲线比较,即可对未标记的待测抗原进行定量。 RIA法测定血清蛋白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可准确定量到ng/ml 水平。但早期的方法操作麻烦,耗时长,且有放射性污染。近年来,随着单克隆抗体的应用,RIA的灵敏度又有了较大提高,且操作大为简化,并已有商品试剂盒供应,使用方便。 3.酶联免疫法(ELISA) ELISA法有竞争法和夹心法两种。竞争法是基于标准或血清Mb 和微孑L板上包被的Mb竞争性地与单克隆抗体相结合的原理而建立,该法的最低检测限为10μg/L,线性范围达1 000ug/L。夹心ELISA 法与EIA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92)。ELISA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精密度好,操作简单,适用于多份标本的检测,不需特殊仪器设备等优点,易于推广普及。但不适合急诊的快速检测。

免疫荧光步骤(精)

胞免疫荧光步骤: 1.细胞爬片;首先是玻片的处理,普通的盖玻片用砂轮划成自己要的大小的小方块,先用洗衣粉洗干净,用水冲静烤干,然后泡酸过夜,捞酸后流水洗净,烤干,置于器皿中高压灭菌,然后再烤箱中大约8小时烤干备用。 爬片可以在培养皿六孔板或24孔板中都可,我选择在培养皿中爬。一为节约经费(培养皿可以重复利用)二来觉得培养皿口大,操作比较方便。培养皿消毒同上,消毒时记得消两把镊子 具体操作是:用胰酶消化好细胞,充分吹打,使之成单细胞悬液(注意:这一点很重要,关系到将来爬出来片子的质量) 取出消毒的培养皿,可以先加少量培养基(以使玻片与培养皿紧密接触),将玻片小心放入摆放其中,然后将单细胞悬液一滴一滴的滴到玻片上。最后盖上培养皿置于37度5%CO2的暖箱中培养,根据细胞生长状况,24小时或更长时间适时取出爬片。 爬片置于37度PBS中洗三次,每次3到5秒钟,然后在4%多聚甲醛中固定15分钟,然后再用37度去离子水将甲醛冲干净,注意手法轻柔,要不然掉片很厉害。同时操作过程中注意玻片的正反面,要不然真的是前功尽弃。 将做好的爬片置于滤纸上晾干,然后用中性树胶粘在载玻片上。注意一定要等中性树胶彻底干了之后才能做后续实验,要不然玻片会掉下来的,就又是前功尽弃了做好的细胞爬片可以放在-20保存备用,具体能保存多长时间不太清楚,当然尽量早用。 2.4%多聚甲醛固定10min(固定细胞器用预冷的70%甲醇+30%丙酮); 3.PBS漂洗5min; 4.0.5% Triton 穿孔15min(丙酮固定法不用透化处理); 5.PBS漂洗2次,每次5min; 6.1%BSA封闭30min; 7.加入1%BSA稀释的一抗,于37℃杂交2h; 8.PBS漂洗2次,每次5min; 9.加入1%BSA稀释的二抗,于37℃杂交1h; 10.PBS漂洗2次,每次5min; 11.5ug/ml DAPI染色2min; 12.抗淬灭封片剂封片。

免疫荧光双染

免疫荧光双染 在同一组织细胞标本上需要同时检测两种抗原时,需进行双重荧光染色。双重免疫荧光标记法(double immunofluorescence labeling method)也分为直接法和间接法。 服务说明 冰冻切片荧光tunel+免疫荧光双标实验步骤 1、冰冻切片固定:冰冻切片从冰箱拿出来复温,晾干水分,冷丙酮固 定10min,待丙酮完全干后于PBS(PH7.4)中在脱色摇床上晃动洗涤3次,每次5min。 2、修复:切片稍甩干后用组化笔在组织周围画圈(防止液体流走), 在圈内滴加蛋白酶K工作液(蛋白酶K储存液用PBS 1:9稀释)覆盖组织,37度温箱孵育30min。将玻片置于PBS(PH7.4)中在脱色摇床上晃动洗涤3次,每次5min。 3、破膜:切片稍甩干后在圈内滴加破膜工作液覆盖组织,常温下孵育 20min,将玻片置于PBS(PH7.4)中在脱色摇床上晃动洗涤3次,每次5min。 4、加试剂1,2:按片子数量和组织大小取tunel试剂盒内适量试剂 1 (TdT)和试剂2(dUTP)按2:29混合(试剂1,2为现配现用),加到圈内覆

盖组织,切片平放于湿盒内,37℃恒温孵育2小时,湿盒内加少量水保 持湿度。 5、BSA封闭:将玻片置于PBS(PH7.4)中在脱色摇床上晃动洗涤3次,每次5min,在圈内滴加用3%BSA均匀覆盖组织,室温封闭30min。 6、加一抗:轻轻甩掉封闭液,在切片上滴加PBS按一定比例配好的一抗,切片平放于湿盒内4°C孵育过夜。(湿盒内加少量水防止抗体蒸发) 7、加二抗:玻片置于PBS(PH7.4)中在脱色摇床上晃动洗涤3次,每次5min。切片稍甩干后在圈内滴加与一抗相应种属的二抗覆盖组织,避光室温孵育50min。 8、 DAPI复染细胞核:切片用PBS(PH7.4)洗涤3次,每次5min。去除PBS 后在圈内滴加DAPI染液,避光室温孵育10min。 9、封片:玻片置于PBS(PH7.4)中在脱色摇床上晃动洗涤3次,每次5min。切片稍甩干后用抗荧光淬灭封片剂封片。 10、镜检拍照:切片于尼康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并采集图像。(紫 外激发波长330-380nm,发射波长420nm;FITC绿光激发波长465-495nm,发射波长515-555 nm;CY3红光激发波长510-560,发射波长590nm) 石蜡切片荧光tunel+免疫荧光双标实验步骤 1、石蜡切片脱蜡至水:依次将切片放入二甲苯Ⅰ15-20min-二甲苯 Ⅱ15-20min-无水乙醇Ⅰ10min-无水乙醇Ⅱ10min-95%酒精5min-90%酒精 5min-80%酒精5min-70%酒精5min-蒸馏水洗(冬天脱蜡时间稍微延长)。 2、修复:切片稍甩干后用组化笔在组织周围画圈(防止液体流走), 在圈内滴加蛋白酶K工作液(蛋白酶K储存液用PBS 1:9稀释)覆盖组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