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八课 《英国的制度创新》教学设计

第八课 《英国的制度创新》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课题:英国的制度创新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对象:高一学生

教学目标:

1、通过观看视频,了解《大宪章》颁布的背景、意义,并沿着时间轴理清君主立宪制确立的过程,分析其影响。

2、阅读课本,知道责任内阁制的形成的过程,能够理解并掌握责任内阁制的特点。

3、结合本课所学的知识,总结归纳君主立宪制的影响

4、阅读知识链接,了解两党制概况。

教材分析:本课教材主要介绍了西方内阁制、两党制等现代政治制度的起源极其发展,英国作为起源地,其新制度产生的条件及不断发展的结果和影响。

教学重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教学难点: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教学方法:情景设置法、讲授法、问题法、讨论法

教学工具:多媒体(图片、视频)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第七课的内容我们就复习到这里,接下来我们进入新课的学习,《第八课英国的制度创新》,请同学们看标题,这里的创新,新在何处呢?(君主立宪制)我们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就是君主立宪制从确立、发展到完善的过程。

讲授新课:

师:同学们还记得英国1640年-1688年发生了什么事吗?

学: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师:没错,就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那同学们知道,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的标志是什么吗?

而为了维护这一成果,又颁布了什么文献吗?

学:“光荣革命”,《权利法案》

师:那《权利法案》的颁布,确立了什么制度?

学:君主立宪制

师:没错,就是君主立宪制。君主立宪制是有英国率先创立的制度,因此我们也可以说是英国的创新。即我们的标题《英国的制度创新》。本节课的重点,就是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发展到完善的过程。

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一)君主立宪制确立的原因:

君主立宪制的背景,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看,即历史传统,还有经济、思想、政治四方面。

我们首先通过一段视频来了解英国确立立宪制的历史传统上。找出视频中的关键信息。

视频中主要是介绍了《大宪章》签署的背景(英国国王不断削弱封建割据、加强中央集权。)内容(限制王权,保障封建贵族的权益。)它第一次明确了国王必须服从法律,王权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但是到了1261年约翰王死后,继任的亨利三世撕毁了《大宪章》。到1264年,孟福尔领导一部分贵族,依靠骑士和市民的支持,击败了国王。到了1265年,召集有僧侣、骑士和市民代表参加的大会议,创立了英国议会的雏形。英国议会刚开始之时,它的组成是怎样的呢?

英国议会的开端(1265年)

过渡:注意这里的上院是由国王任命的,而下院则是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这是早期的议会组成,使得英国形成了早期的议会政治传统和召开议会决定重大事宜的制度,为近代君主立宪制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国王渐渐退出了议会,至14世纪,英国就形成了两院制的议会制度。但是国王退出议会后,却是不断插手议会事务,激化了国王与议会间的矛盾。

上面我们主要讲了两个知识点,归纳起来就是:

1、历史传统:《大宪章》形成有限君主传统;议会限制王权。

师: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那同学们知道君主立宪制是什么性质的制度吗? 生:资产阶级性质的。

师:没错,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是资产阶级

2、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14、15世纪,圈地运动、殖民掠夺、手工工场是三大杠杆)

材料:“我的茅屋子,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洛克

欧洲的启蒙运动,最初开始于英国,代表是洛克(1632-1704)

提出“天赋人权”学说来反对“君权神授”思想,在政权形式上赞成君主立宪制

4、理论基础:英国早期启蒙思想家的声音

5、政治保障:“光荣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年)

我们前面有提到,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议会中的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而国王在14世纪便渐渐退出了议会,议会成为独立在王权之外的机构,但是国王却不断的插手议会的事务,进入17世纪,英国国王与议会发生尖锐的冲突。这里典型的是A、詹姆斯一世与B、查理一世,两人都标榜“君权神授”,干预议会事务,最终导致议会与国王间的冲突不能调和,(提问)以1640年苏格兰人民起义为导火线,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爆发了。

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领导的议会最终获得胜利,国王被押上断头台,1649年成立共和国。共和国之后又发生了什么事呢?请同学们看书本35页中间的部分。

直到1688年贵族议会发动政变,因是一场不流血的政变,而称为“光荣革命”。战争后邀请玛丽公主及其夫威廉执政为英国女王和国王,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过渡:资产阶级革命完成后,为了维护这一革命的成果,资产阶级贵族与议会颁布了《权利法案》,《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2、《权利法案》(1689年)——确立君主立宪制的标志(提问)

(1)时间、目的:限制王权,保证议会权利

(2)内容:

A、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立法权)

B、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征税权)

C、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再和平时期招募或维持常备军(军事权)

D、设立审理宗教事务之钦差法庭之指令,以及一切其他同类指令与法庭,皆为非法。(司法权) 议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选举权)

议会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议会之外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询问。(司法权) 为伸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维护法律起见,议会应经常集会

(集会权)

总结:通过上述法案内容,我们知道《权利法案》就是以明确的法律条文,保证议会的立法、财政、司法和军事等权力,从而确立了(议会主权)提问。

思考:《权利法案》究竟有什么意义?确立了议会主权、法律至上原则,标志君主立宪形成

吸取了《大宪章》的什么思想?同时又有何发展与局限?

A、吸取:运用法律对国王的权力进行限制;

B、发展:王权受议会限制;国家由国王个人统治发展为集体统治;由人治发展到法治。

C、局限:国王仍把持行政权

(练习巩固)

过渡:《权利法案》没有解决国家的行政的决策和执行问题,议会未能掌握国家的行政权,但是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他们必然要求获得更多的权力,为了解决这个局限,内阁便逐渐独立出来,英王逐渐成为一个“统而不治”的君主,而责任内阁制的逐渐形成,使得君主立宪制有了一个新的发展。

二、君主立宪制的发展

1、责任内阁制

(1)内阁的含义:

内阁的原意为密室,早期是国王与顾问和助手开会的地方,后逐渐成为最高行政机关。

内阁向议会负责的制度,称为责任内阁制。

“光荣革命”后,国王逐渐退出内阁,成为“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这个开端,是从乔治一世。看书本36页右边小字部分。不懂英语,对英国事务不感兴趣,开创了国王不参加内阁会议的先例。国王的行政权逐渐转移到内阁,内阁制由此得以形成。

这就给内阁竞争权力的过程中提供了一个机会,内阁权力增大,内阁事务由首相主持,首相掌握内阁权力,协调各部门工作,演变为独立的行政机构。

A、罗伯特·沃波尔:1721年上台成为英国的第一任首相,往后连续担任21年

首相,但此时的首相,与现在的首相的上任方式不同,因为当时国王退出内阁后,内阁中必然要有人上来担当领导的责任,而作为财政大臣的罗伯特·沃波尔,在这特定的环境下,就担任了首任首相。

而现在的首相卡梅伦,与首任首相上台方式不同,那他究竟是怎样成为首相的呢?

加入保守党或是工党→通过选举进入议会→成为所在党的领袖→所在的党成为多数党→首相→组阁

责任内阁制形成后,在不断地自我发展与完善,直到18—19世纪,形成了以下几条原则:

(2)原则(或特点):

①内阁职责: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②内阁与议会的关系:内阁对议会负责。如果议会通过了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下台,或者首相向国王提请解散议会,国王同意后宣布解散议会,重新大选,由选民决定内阁是否继续执政。

内阁与议会的关系简图

③内阁由下院多数党单独组成,内阁大臣必须是下议员,下院多数党领袖为内阁首相,他负责挑选内阁成员并拥有免职权。

过渡:我们在第一单元第4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中知道,中国明朝也建立了内阁,那中国的内阁与英国的内阁,究竟有什么本质区别呢?

中国内阁:内阁权力很轻,只负责日常事务。君主专制,大权独揽。——皇权专制的产物。

英国内阁:内阁掌握实权,不对君主负责。君主统而不治,虚有其位。——政治民主化的产物;

过渡:这里有个多数党这个名词,那怎么会有多数党呢?这个我们要追溯两党制的起源。

2、两党制:

材料:议会下院共有652个席位。

半数:326个席位

保守党:306个席位

工党:258个席位

自由民主党:57个席位

其他小党:28个席位

——《现代快报》

如果未能成为多数党,该怎么办?

与其他小党派联合,席位超过半数,成为多数党。

过渡:君主立宪制的发展我们就讲到这里,大家对君主立宪制的运行方式可是都懂了?接下来我们通过一张君主立宪制运行机制图,来分析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1)英国君主立宪制以代议制为基础,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

解释何为代议制?(课本37页小字部分)

(2)是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物。

(3)国王:是国家元首,实际上“统而不治”,是国家的象征,国家最高行政首长是首相。

(4)国家的权利中心在议会,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

过渡:议会政治初期是由当时经济实力比较强大的大贵族控制。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工业资产阶级迅速壮大,英国的民主政治也在不断自我完善,自我发展。1832年英国的议会改革使得英国的政治更加民主化。君主立宪制也得到了完善。

三、君主立宪制的完善(知识扩展,简单介绍)

1、1832年议会改革:新兴工业资产阶级获得选举权

A、背景:工业革命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工业资产阶级迅速壮大

B、内容:通过议会改革法案,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取得更多席位。

D、作用:推动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2、普选权的发展:

(1)19世纪后半期,成年男子获得普选权,

(2)20世纪初,非贵族出身的议员在下院中首次超过半数。

(3)20世纪,女子逐步获得普选权。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影响:

(从封建的君主制,变为具有民主性质的君主立宪制,这有什么意义呢?)

1、推动了英国资本主义发展;

2、结束了封建专制,为英国政治民主化开辟了道路

(议会有立法权,内阁对议会负责,议会监督政府行为)

3、各派可以通过议会斗争,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使社会稳定;

想一想:当今除英国外,哪些国家实行君主立宪制?

欧洲:英国、挪威、瑞典、丹麦、荷兰、卢森堡、西班牙

亚洲:日本、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尼泊尔

4、是今天议会制度的渊源,许多国家采用这种模式

板书设计:

英国的制度创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