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古代文化专题共6种(小字)

中国古代文化专题共6种(小字)

中国古代文化专题共6种(小字)
中国古代文化专题共6种(小字)

中国古代的文字和书籍

一、中国古代的文字

1、汉字的起源

关于中国古代文字的的产生,古书上有“仓颉作书”的传说。“作书”就是创造文字。《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淮南子》等文献中都有这方面的记载。以《说文解字·叙》记载较细:“黄帝之史仓颉(也作苍颉),见鸟兽蹄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周易·系辞下》也说:“上古结绳以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书”是写,“契”是刻。这说明文字是古人继实物记事、符号记事、图形记事之后创造出的一种更先进的记事工具。文字从产生的那一天起就具有记录和传播的功能。但由于仓颉也好,圣人也好都已无法考知他们的具体生活时代和造字情况。所以,目前也无法确定汉字到底产生于何时。一个比较合乎情理的说法是,汉字的产生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是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生活实践的成果,非一人一时一地所造。在汉字产生之后,又经过了长时期的发展、演变,才形成我们今天所使用音、形、义相结合以方块字为特征的汉字基本格局。伴随着汉字的出现,又逐渐形成了以研究文字的起源、发展、演变体系,性质,文字形、音、义的关系以及其它与文字有关的总是的专门学问,我们称之为文字学。古人习惯上称它为“小学”。这是因为古人八岁入小学,首先要学文字。因而以小学一词代称关于文字的学问。隋唐以后,人们把音韵学、训诂学和文字学范围都归入“小学”范围。当今许多学者仍以“小学”一词来称呼清代以前的语音、文字,训诂几方面的学问。我们这里只是重点了解一下汉字学发展,变化方面的知识。在汉字产生之后的漫长发展过程中,有些汉字形式在汉字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有些汉字形体在我们现代印刷出版业和自己用,平时用电脑打字时也还不断碰到这些名称。下面就来介绍一下这些汉字字形名称的意义。

(1)六书:这是汉代学者归纳总结出来的关于汉字造字的六种方法。“六书”之名始见于班固的《汉书·艺文志》。它们是: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郑众《周礼解诂》列六书为: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许慎《说文解字·叙》中称六书为: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后世学者多采用许慎所称的名目和班固所列的顺序,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后人有时也称“六书”为“六体”。六书之中,象形造字法产生最早,是汉字最基本的造字法。它的描摹实物形状为主。如等,指事是在象形基础上,再加上一些象征符号来表示意义造字法。如等;会意是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象形,指事字,依照事物的情理进行组合来表达一种新的意义的造字法。如:

等;形声字是指由一半形符(即意符)一半声符组合用来表示新的意义的造字方法。如木为树的总称,都可以木表示。但树的种类很多,为了加以区别,再加上表示的部就代表不同的树了。如:桃、樟、椿、松、柏等。形声字的造字法是六书中功能最大的一种造字法。它的出现,大大推动了汉字的发展,有利于大量造汉字,直至今天,我们还在利用形声字的造字原理不断地创造新字和改造已有的汉字,(如简化汉字)。前四者,是六书中较易理解的造字法。后两种转注和假借较难理解。许慎《说文解字》中也解释得不清楚。因而后代众说纷纭,有人说它们不是造字法,而是“用字法”。一般理解转注是指同一部首内,两个意思相近并且互相解释泊字。如考、老同属老部,且都有“年岁大”的意思。故许慎列它们为转注。而假借则指当没有一个相应的字用来表达一个新的意思时,先借用一个读音相同的字来表示这个意思的方法,这和一般的通假不同。如:“来()”原指麦()穗,后借作往来的的来。“又”本意是右手,后借以表示“又一次”的又。“亦”本意腋下,后借以表示副词亦。等等。“六书”理论对我们了解汉字本意,认识、区分和改造汉字都有重要意义。

(2)甲骨文:我们现在所说的甲骨文主要是指十九世纪后期在河南安阳市西南郊的小屯村陆续挖出的一些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经学者们的研究断定,这些文字是商朝后期从盘庚迁都于殷到纣亡期间的占卜记录和一些与占卜有关的文字。它是我国大陆上至今为止所发现的最古老的一种文字。并且断定河南安阳西南小屯甲骨文出土处是商朝后期的都城殷的遗址。因而又称这些甲骨文为殷墟甲骨卜辞。在殷墟先后共出土了有文字的甲骨共十万余片。整理出单字约四千五百余个。其中有两千余个已经破译认识。这些文字从结构上看已由独体趋向合体。并且有大批形声字,因而人们断定甲骨文已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从王懿荣在1899年发现甲骨文并断定为商朝文字,刘鹗在1903年编出第一部著录甲骨文的研究著作《契文举例》。1908年罗振玉首先确证甲骨文出土的准确地点并与王国雄一起考定殷墟为商朝后期都城,并对甲骨文进行全面地清理和研究,使之成为文字学领域中一门专门的学问,称为“甲骨学”。

但甲骨文并非商代所独有。二十世纪中后期,我国考古工作者又在黄河中游发现了西周时期的甲骨文字。特别是1979年,在陕西省岐山县扶风县等处发掘出了属于西周时期的甲骨共一万七千多片。其中有字甲骨290多片。共有单字900多个。其内容也多为卜辞,反映商朝灭亡,西周建立前后一段时间统治者征伐,祭祀,出行等活动情况是研究商周历史的重要文献资料。也使用“甲骨学”的研究范围扩大了。可参看,中科院历史所胡厚宣等人编的《甲骨文合集》。

(3)金文:泛指铸刻在先秦至汉代各种青铜器皿上的文字。由于先秦时期曾把铜称为“金”、“吉金”,故人们习惯上称这些文字为金文。又由于这些铜器中以礼器、乐器居绝大多数,而礼器中以鼎为最多,乐器中以钟为最多。故人们又称金文为“铜鼎文”。合称以前的金文的内容多为与祭祀、征伐有关的文字。战国后的金文内容多为督造者名或铸工名,器名等。金文字体是直接由甲骨文发展而成的。商末周初的金文与甲骨文很相似。只是由于金文中,浇涛在铜器上的,因此原来的直线折笔变成了屈原圆粗的线条,笔划也比较粗肥丰满,有的甚至变成了一个黑点或黑块。西周中期以后,金文的笔划变细,甚至出现了刀刻的金文。线条平直均匀,更具符号化的特点。金文的字数由几个到几百个不等,一般受器物的大小限制。现今所见文字最多的一件铜器是西周后期宣王时的“毛公鼎”,共有497个字。另外,懿王时的“鼎”423字,厉王时的“散氏盘”350字,孝王时的“大克鼎”290字,恭王时的“墙盘”284字。都是金文中的珍品。有人对金文单字进行过统计。共有四千余个。与甲骨文单字差不多,现今也只认识了近半数。因此,研究金文、在文字学,文献学、历史学等方面都具有突出的意义。

(4)籀文,石鼓文:传说周宣王时的太史籀曾编过一部供小儿识字的读本叫《史籀篇》,班固《汉书·艺文志》有著录。其书早已失传。其字体原豸当然也不可知。许慎《说文解字》中收录称名“籀文”的有223字。一般认为这是春秋战国时期通行于西土秦国的文字。字体比小篆繁复,所以将它归入大篆范围。有人直称它为大篆。另外,唐初于当时大兴县三时原(今陕西宝鸡市南)发现了十个刻有文字的石鼓。内容记录君王游猎情况的四言诗。学者断为春秋末战国初时的秦国文字,属籀文大篆类。唐时,杜甫、韦应物、韩愈等大诗人都写有《石鼓歌》,叙写此事。石鼓历尽沧桑,今藏故宫博物院,文字多录筛不清,中一鼓已不存一字。石鼓文字不仅是珍贵的文字学资料,也被书法界视为瑰宝。

(5)蝌蚪文、鸟虫书:都是先秦时期的书体,属大篆类。实物均已不存。传说先秦时人们用漆书写,下笔处粗重,行笔时纤细,其字体头粗尾细,形似蝌蚪,故名之蝌蚪文。鸟,虫书是篆书的变体,春秋战国时已出现,大多用在兵器上,字体呈鸟形或虫形图案或鸟形虫形杂见,这种字体难写难认,可能是当时装饰性的艺术字,并不流行。《说文·叙》说它:“所以书幡信也”当时正确的。后代的瓦当、印文、织品的边角等处还能看到这类文字。

(6)篆书:篆书一般分为大篆小篆两种。关于大篆,所指范围尚有争议。有人将秦统一全国以前的文字统称大篆。它包括甲骨文、金文、籀文、六国古文等。有人将春秋战国时期通行于各诸侯国的古文称为大篆。也有人仅将秦籀文称为大篆等等。说法至今不统一。公元前221前,秦国统一天下,随行便统一文字,推行一套由丞相李斯等人以原秦国文字为主体,参照各国文字而写定的规范字体。后人称之为小篆,当时有李斯编的《仓颉篇》,赵高的《爱历篇》,胡毋敬的《博学篇》三种识字本,都用小篆写出,供人学习。小篆的笔画比大篆减少了。象形的程度降低了,字体更加符号仳。现在发现的小篆文字,大多是刻在山崖、石碑及一些青铜器上的文字。比如著名的《泰山刻石》、《琅牙台刻石》据说是李斯的手迹。其风格虽仍保持弯笔圆笔居多,但线条、粗细、疏密匀称。字体呈长方形,秀美整齐是书法界的珍品。

(7)隶书:《说文解字·叙》称:“秦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殳书,八曰隶书。”可见“隶书”在战国时已经存在。据学者考证,战国时期,各国为了应付大量的公文抄写工作,官府中任用了一批隶人(专门负责处理官狱公文的下层小吏)做抄写工作。他们为了运用毛笔书写方便迅速,将篆书圆转的笔画写成方折,形成一种比较草率简捷的字体。统治阶层中人将这种字体称为徒隶之书。相传秦时狱吏程邈曾经把社会上流传的隶书写法进行搜集整理,编订成册。故后世有程邈创造隶书的说法。秦统一文字后,小篆与隶书,并行,但民间更喜欢隶书的简便,因此至汉代无论官方公文还是私人文字都普遍采用隶书了。从汉字发展来看,隶书的出现是汉字形体演变中的一大转折。文字学中称为“隶变”。如果说小篆还属于古文字的话,那么隶书则可视为今字的开端。小篆还有些象形化,而隶书则彻底改变了象形在汉字形体中的残迹,使之基本成了象征符号。书写风格上也变篆书的圆笔、弧笔为方笔折笔。横平竖直,基本上具备了汉字的点,横、竖、撇、捺、钩、挑、折八种笔法,字体呈扁方形,字字有波磔,个个有棱角。一般说来隶书形成初期,人们为了书写迅疾,字体比较草率,不太讲究笔势。同时也保留了较多的篆书形迹,西汉后期,人们在用隶书写字时,逐渐讲究撇、捺的波势和上挑,把它艺术化。后来人们常用“蝉头燕尾”形容这种字。并称这时期的隶书为“今隶”或“汉隶”,以区别西汉以前的古隶。直至今天,隶书仍是书法爱好者爱写的一种字体,现代印刷业和当今的电脑排版时也有隶书一体。

8、(草书)草书是一种在隶书通行后而产生的为求书写快捷而连笔草率书写的字体。它打破了隶书的结构和笔画,大量使用连笔,减少了部分笔画。一幅字中每个字大小不一,有的字一笔拉得很长,可占据好几个字的位置,有时却几个字连在一起写象一个字。草书又可分为章草、今草、狂草三种。章草产生于西汉末,是一种草率的隶书,往往还保留着隶书的“波势”,字与字之间没有连笔。现存章草如吴皇象《急就章》松江本。今草是在摹草的基础上写得更加草率。写起来往往一笔到底。偏傍互相假借,字字相连。一气呵成。书写虽快却难辨认。书法界一般将王羲之的《初月》、《得示》等帖作为今草的代表。唐代的书法家张旭有《肚痛帖》怀素(《自叙帖》)等人把今草写得更加狂放任意,笔势连绵回绕,粗细随意,大小不一,犹如龙腾凤舞,人们称它为狂草。这种字只在书法界具有艺术观赏价值,而在社会上却失去了实用价值。

(9)楷书、行书:楷书产生于东汉时期。它也是在隶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魏晋以后开始通行,一直使用到今天。从字体结构上看,楷书把隶书波、挑笔势改为横平竖直的写法,纠正了草书漫无标准的体制。字形端正匀称。唐以前,楷

书又叫“真书”“正书”,唐以后才通行叫楷书。楷书对隶书的形体略有改进,使之完全成方形。使汉字彻底完成方块字的形体构建。其点画清晰,搭配合理,四平八稳,整齐美观,易写易认。其缺点也同隶书一样,书写较慢。为了书写便捷又不致于象草书那样难认,于是出现了一种介于草书与楷书之间的字体叫行书。它比楷书写得快,有连笔,但又比草书容易辨认,基本上保留了楷书的结构框架。风格如行云流水,丝丝不断,因此,为广大书写者所喜欢,两千年来,它是最通行的一种字体。平时我们所写的字也大多属于行书。王羲之《兰亭序》堪称行书杰作,后世书家纷纷临摹。楷书和行书比较实用,是至今仍是人们使用最广泛的两种字体。

(10)宋体、仿宋体:宋体字和仿宋体是专用于印刷品的字体。一般认为,唐代出现雕版印刷术,至宋代广泛流行,印刷业发达了,为了配合印刷的需要,雕版的方便,刻工们采用了一种类似楷书的方正匀称的字体。经过元、明时期刻工的发展,成为笔道横细竖粗,人们叫它仿宋体。这两种字至今仍是中国书报的主要印刷体。电脑排版中也是采用最多的字体。

二、中国古代的书籍:

由于对书籍的含义界定不一,因而对我国古代书籍产生的时间说法也不一致。我们认为,广义的书籍是文字产生以后,人类用以记录文字,记录人类文明知识的载体,理应包括纸张发明之间的简册,缣帛,甚至甲骨、青铜、陶器、石器等各种书写材料,但甲骨、青铜、陶器、石器等“书籍”的存在,有时并不一定是为了传播知识,交流经验,并且也不象现代书籍一样连缀在一起,有时仅仅是一种信仰寄托或档案记录纪念作用。因此,它们只能算是书籍的原始状态,不能算正式的书籍。简册和缣帛被用作文字记录的载体。它已初步具备了现代书籍的传播知识,交流经验,长篇记录,成页成册等条件,但由于材料本身的制约,使它的书籍功能受到很大的限制。因而我们只能说简册是书籍的雏型。只有当纸被发明并且被用作书写的主要材料之后,现代意义上的书籍才正式出现了。因此,狭义范围内的书籍指的是纸写本。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幻灯胶片、电子光盘都济身“书籍”行列,具有书籍的功能。我们这里重要介绍一下我国古代最重要的书籍、简册,缣帛和纸写本的有关情况。

1、简册:

简册又叫简策,简牍、方策等,是指长条形的竹片或木片以及方块形的木版。(也有人认为长条称简,方块称牍,连缀后称册或策,罄竹难书,连篇累牍)简牍被用作书写材料,到底始于何时,学术界说法不一。有人认为商周时期就已经使用简册了。可惜无实物佐证。但至迟春秋战国时已有简册。秦汉时期盛行,成为当时主要的书籍形式。直至东晋时逐步约定俗成。据现已出土的简册实物和文献记录可知,长简一般用作写法律,经书,短简写传记、书信、杂文等。秦汉时用作写经典的简策大多长二尺四寸(汉尺合今0.23米)。王充《论衡·谢短》语:“二尺四寸,圣人之语,朝夕讲习”;《论衡·书解》中说:“诸子尺书,文篇具在可观”;郑玄注《论语序》引《钩命决》云:“诗、书、礼、乐、春秋,皆长二尺四寸,孝经谦半之,论语八寸”汉代律令都写在三尺长的简上,所以汉人称法律为“三尺法”。

简册的制作有一定方法。制作简时先把竹子劈成竹条,剖削平整,然后放火上烤炙。除去竹子的水份,使之不易霉烂虫蛀。这道工序即所谓“杀青”,也叫“汗简”,“汗青”。制木简也是先将木劈成片、刮、平,叫版或椠。若是一尺见方的版则叫方牍,劈成木条则叫木简或札。然后就可以写字了。书写时一般用毛笔沾墨在上面写字,写错了,就用小刀把字迹削刮掉重写。这种刮简的刀在当时也叫“削”。司马迁说孔子修《春秋》时,“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所以秦汉间称从事文字书写工作的小吏为“刀笔吏”。解放后的地下文物发掘中,多次发现有简策连同毛笔,削刀伴出的情况。以往有人认为刀是用来在简上刻字的,其实不对。

简上的字数多少并不一定,但同一篇文章的各简字数大致相同,每支简上一般只写一行,也有写数行的。如汉代撤藩的如令就是双行写在一尺一寸的简上。绘地图和写书信一般都用一尺见方的木版。所以,后人常以“版图”表示国土范围,以“尺牍”代称书信。

单支的简用柔细的丝绳或麻绳在简与简之间交拧一下,与今天的打竹相似,编绳的道数也二、三、四、五不定。

简册是先写后编,还是先编后写?许多人认为应先编后写较合理,否则,先后次序容易弄乱。(可参看曹三《中国古籍版本学》)。

每部书写在简上的,一般把书题、篇题写在第一支简上。有时第一、二支简的正面不写字,叫赘简,瑞赘简背面写上篇名、书名。当整篇简册连缀好后,从尾部及卷至第一板简,赘简背面的书名,篇名正好露在外面,以便查阅,这就相当于书的封面。古人习惯于从右向左读,因此,卷册时从左向右卷,简策都是卷起来存放的,因而,古人常用“卷”作为统计简册的单位。短文有一卷数篇的,长文有一篇数卷的,大凡卷与篇的分别在于篇以内容为单位,卷以若干简数可以编卷成册者为单位。成卷的简册外面还常常用绸布袋包裹保护。这种绸、布袋称为帙,古人卷帙并称。

自古至今都有大量的简册实物出土。比较著名的有如下几次。

(一)西汉武帝时,鲁恭王在孔子旧宅的墙壁中发现了一批战国时抄写在竹简上的儒家经典书籍,内容与汉代流传的本子(今文经)有出入。被称为古文经,进而形成古文经学。

(二)西晋太康2年(公元281年),在汲县(今河南省汲县)魏襄王墓中发现了数十车竹简,世称汲冢竹书。《竹书纪平》、《穆天子传》便是这批竹简中的一部分。

(三)1930年在甘肃省额济纳河流域出土一万多支汉代木简,内容主要为当时的官府公文和器物贴簿等。遂知此处于汉武帝时曾经设置过许多烽燧亭障作为边防哨所。七十年代又于原处再度挖出两万多支汉简,多为当时政治、军事、经济方面的宝贵史料。

(四)1959年,在甘肃省武威县出土了三百多支东汉木简,其中有《仪礼》九篇。这是简册中保存较完备的一部儒家经典。

(五)1972年,在山东临沂银雀山出土四千四百余枚西汉竹简。第一次发现《孙膑兵法》。另外还有《尉缭子》《六韬》等。

(六)1975年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中挖出1155枚秦代竹简,内容为战国末至秦始皇时的政治法律文书。

(七)1986 年11月至1987年7月湖北荆门王场村仓山楚墓。

(八)1993年10月湖北荆门郭店楚墓得竹简804枚。其中有字简共730枚,多为道家著作和儒家“思孟学派‘的著作。

2、缣帛

古文献中常常“竹帛”并提。例如《墨子·鲁问》“书于竹帛,镂于金石”,《明鬼》和《尚贤下》都有“书之竹帛,传以遗后世子孙。”的话。《韩非子·安危篇》中有“先王寄理于竹帛”,《晏子春秋》卷七有“著之竹帛”。《吕氏春秋》有:“故使庄王功迹著乎竹帛,传乎后世”等等。可见,帛作为书写材料已有很长的历史,至迟在春秋战国时已与简册并行。帛就是我们今天讲的丝绸。从甲骨文的记载中可知,在殷商时期,我国的养蚕、丝织业已相当发达了。丝织品有帛、缯、缣、素等,主要用于缝制衣袍、袋子、车篷、帐篷等,由于丝织品轻、软、体积小,易藏易带。比简册轻便而且幅大。因此人们也在上面写字抄书,特别是绘制图画。后人称之为帛书,帛画。

缣制的幅宽初无定制,一般依原素制宽度,至汉代,一般幅宽二尺二寸,帛书长短一般是依内容多少截取的,写完了再截。也有少数帛很长。抄完一种书,还可以再抄第二种的。两书之间画一些记号,如黑方块,用以隔开。有些帛上还画有黑色或红色的界栏,称为“朱丝栏”“乌丝栏”,有点类似今天稿纸上的行格线,在栏中写字,整齐醒目。

帛书、帛画也从古墓中发现多次,其中比较重要的有两次。第一次是1942年9月,在湖南长沙东郊子弹库的纸源中(又名王家祖山)的一座战国古墓的木椁里发现的一件帛书,墨书古文字小楷948字,内容为四时、天象,月令式的文字,周边有彩神怪图,极生动。此物后被美国掠走,现存美国。第二次是1973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中发现的大量帛书。帛书原藏在一个长方形漆奁中,多数折叠成长方形,少数卷在木板轴上。经专家整理,这批帛书总共包括28种图书,从内容、字体,避讳等方面考知,其抄写时间是战国末到汉文帝初期,书写字体是篆书和早期隶书。其中《老子》、《易经》、《战国策》(或称《战国纵横家帛书》)等著名古籍,文字,体制多与流行本异。为我们研究这些古籍提供了新资料。这为我们研究小篆到当隶的发展过程,战国到汉初的文字变化,特别是楚国的“古文”写法提供了实物资料。

3、写本。即手写书。印刷术产生之前的一切书皆靠人工抄写,因而,甲骨、简册、缣帛等纸产生前的书皆为早期写本。这类书应以两晋以前为限。纸产生并运用后,印刷术发明前也靠人工抄写。这大致是两晋至隋唐。唐以后,雕版印刷产生,至宋元而盛行。但手写本仍同时存在。直至当今的所谓“手稿”皆可归入“写本”范围。因此,“写本”是书籍中从古至今广泛存在的一大样式。

纸写本是写本中的主要部分。作为书写材料,竹木简易得但笨重,缣帛轻便但贵重。缺点都很明显,只有当纸被发明被用作书写之后,书籍的发展才开始飞跃向前,才开始出现现代意义上的书籍。

纸,又写作、、,原指缣帛,一说指漂丝遗下的沉淀物叫“氏”,故纸从“”据地下发掘,西汉武帝时已有纤维纸存在,叫“灞桥纸”,“金关纸”等,但纸质差,不能用于书写。至东汉蔡伦总结前人经验,造出可以用作书写的“蔡候纸”,才使纸成为文字的主要载体。但其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纸并未写上盛行起来,而仍是简册,帛书,纸书并行。纸书处于次要地位。《三国志》里面,江曹操注《孙子兵法》仍用竹简,政府公文也用简、帛。至东晋后期,桓玄称帝(东晋元兴三年,公元404年事)下令:“古无纸,故用简,非主于敬也。今诸用简者,皆以黄纸代之”(《初学记》卷十一引《醒公伪事》)。从此,纸书开始盛行,简册、帛书渐渐退出历史舞台。南北朝隋唐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纸写本发展的高峰阶段。此时抄书之风盛行。“洛阳纸贵”的贼就是说晋代豪贵抢购纸张,抄写左思《三都赋》的事。

本时期,政府大多设有抄书官。民间抄书也名人辈出。“书法”日渐讲究起来。出现了一些被后人推荐的书法家。另外,佛经、道藏等也用纸抄写。敦煌遗书三万余卷,大多是这一时期的写本。现存最早的纸写本就是1924年在新疆鄯善出土的《三国志》残卷。专家认定属晋代写本。唐宋后,雕版印刷渐渐发展,但除了官方或豪富人家大量印书外,个人平时行文读书还是喜欢手抄。因为手抄比较简省。备足文房四宝即可。同时还可通过抄写练习书法,熟悉内容,一举多得。因

而宋代以后,手写本仍很多。如文献史上的两部鸿篇巨制:明代的《永乐大典》22877卷,目录60卷,共约3.7亿字,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类书。其正本和副本都是人工抄写而成的。(《永乐大册》原有11095册,正本抄成于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副本于嘉靖四十一年至穆宗隆庆元年(1562-1567)凡六年抄完。明末战火使此书毁损近半,至清乾隆间仅8600余册,光绪26年(1900年)八国联军进北京,此书遭焚烧劫掠,亡佚殆尽,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虽经多方搜求,仅得730册,现藏北京图书馆。)我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丛书,清代的《四库全书》收书3503种,79337卷,36304册,就是清政府先后任命360名大小官员,运用3826名抄书工,历时十年(乾隆37年至乾隆46年即公元1772年-1781年)编纂、抄写而成的。后又用三年时间,三部副本加上原本共四部分藏:文渊阁(原故宫,今藏台湾)、文源阁(原圆明园、毁于八国兵火)文津阁(原藏承德,现藏北京图书馆)文溯阁(原藏沉阳,今藏甘肃省图书馆),此所谓“北四阁”。从乾隆四十七年七月到乾隆五十二年(1782年-1782年)又抄了三部分藏江南文宗阁(镇江)文汇阁(扬州)和文澜阁(杭州),此所谓“南三阁”。《永乐大典》和《四库全书》由于工程浩大,抄写中难免错、漏,这大大降低了它们本身的文献价值,但不管怎么说,它们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两部手写本书籍,其功绩是多方面的。

4、雕版印刷书籍

雕版印刷的发明时间,历来聚讼纷纭。张秀民先生的《中国印刷史》一书中列了七种观点。最早的是东汉说,最晚的是宋代说。学术界基本认可唐朝说。张秀民先生的唐初贞观说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学者的赞同。

雕版印刷的发明与我国古代的印章和捶拓石经的方法有关。考古学家在河南安阳殷墟中发现了三方商代印玺。说明至迟在殷商时期已有治印技术。周代的青铜印、秦代的篆文印,都有印章实物出土,汉代印章技术很高,各字体印章盛行。至魏晋有了多字印。葛洪《抱朴子·内篇》提到一种“黄神越章之印”四寸见方。印文长达120字,钤印出来,简直就是一篇短文了。唐代以前,有过三次较著名的契刻石经。其一为东汉熹平石经。(175年)其二是魏正始石经,其三为后蜀广政石经。可惜这些石经今仅存。残破零块。至今仍完整地保存着的是唐文宗“开成石经”(836-840年)这些刻在石上的经书成了文人们学习的范本,为了诵读方便,文人们发明了捶拓法。将印章的反文和石经的捶拓相结合就相当于雕版印术了。

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1966年在朝鲜半岛东南庆州寺一座佛塔中发现的《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经文,据专家考定,它是我国唐代的雕版印品,其刊行时间约为公元704-751年间。尚能考知其出版时间为唐代的印刷品还有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前后刻印的《陀罗尼经咒》,唐文宗太和九年(835年)刻印的历书;唐懿宗咸通六年9865年)前后刻印的《唐韵》、《玉篇》,咸通九年9868年)王介刻印的《金刚经》。(此经为敦粕残卷中的珍品,卷子用七张纸粘连而成。长约16尺,卷末有“咸通九年四月十五王介为二亲敬造普施”字一行。此经为英国人掠走,现藏英国。)等十余种。唐代刻书以蜀中为多,江苏、浙江次之,长安、洛阳也有。唐人刻书,主要印历书、佛经、韵书、隶书、宋书等。五代时期,雕版内容扩大到儒家经典。宋以后,雕版印刷进入了鼎盛时期,官方私家和坊刻书都有。官方主要刻书机构是国子监,所刻书称为“监本”。较著名的坊刻主有临安陈起,建阳余氏等,当时的临安、建阳、成都、汴梁等都是刻书中心。所刻书籍内容广,质量好,后人提到版本,往往推崇宋元旧刊就是这个道理。尽管活字印刷在宋代已经发明,但由于印出的书籍质量不如雕版印刷的书籍,因此,明、清时期,直到西方现代印刷方法传入我国之前,雕版印刷一直是我国印刷书籍的主要方式。它在我国书籍印刷史上是非常重要的一页。

纸被用作书写以后,特别是雕版印刷发明之后,书籍越来越多,如何装订成一本书也是人们不断追求,探索的一个重要问题。在长期的装订实践中,古代书工探索出了卷轴装、旋风装、经折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等,书籍装订形式。下面作些简单介绍。

1、卷轴装:其形式大致象卷席子一样将长幅字、画等卷起来,以便收藏。敦煌遗书三万余卷,大多是这种收藏形式,故又称作敦煌卷子,或简称卷子。早在以简册、缣帛为书写载体的时候就用这种装订形式。在纸出现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大致从汉魏到隋唐、五代,卷轴装是纸书籍的主要装订形式。宋以后,其他装订形式渐渐取代了卷轴装,特别是线装形式出现后,卷轴装就更少了。但它一直没有消失,至今,有些书法、绘画、图纸仍然沿用这一装订形式。因此,它是书籍装订史上产生时间最早,使用时间最长的一种书籍装订形式。简册卷子已无实物,缣帛卷曾在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过。现在所得看到的实物主要是纸卷子。下面就以纸卷子为例细作介绍。它主要由五个部分组成,分别是卷、轴、襟、带、签。卷就是将若干张纸粘连成长幅纸(俗称长卷),短则数尺,长的可达几丈,并无定制;轴即是用一短本棒或竹棒做成,用以缠绕纸卷的“心子”。也叫“根”。考究一点的可用象牙、琉璃、玉柱为轴;襟也叫仓头。指卷子尾部再粘上一层厚纸或绢帛,卷上时恰好在外层,可以耐磨损而保护其中有字的卷子。当今字画的“裱”即由此而来;带是襟端的丝带,用以最后捆扎书卷、签指系在轴头或襟端的用以书写书名的小牌子,有些卷子没有签。书卷卷起时都是从左往右卷,即从尾向前卷。书卷好,用丝带扎好后,插在书架上,随时取阅。有些爱惜书卷的文人又在书卷外套一绢袋,称“帙”。或一卷一袋,或数卷一袋。此时签便挂在“帙”的外面了。

2、旋风袋。一般认为旋风袋出现于唐代后期。现故宫博物院藏有《唐写本王仁句刊谬补缺切韵》一轴,据考证即为古人多次著录的唐代著名抄书手吴彩鸾所抄《唐韵》。欧阳修称它为“叶子”;宋人张邦基及清代钱曾称它为“旋风页”,元代

王恽称它“龙鳞楷《韵》,……鳞次相积”,故有人又称旋风袋为龙鳞袋。从实物看,它的具体装方法是:以一长卷子作底,首页单面书写。整页粘在底纸右端。从第二页起全部双面书写,以每页右边无字的边缘鳞次相错地粘在底卷上,错叠相积。收藏时从右向左卷起,与卷轴装相反。卷起仍象卷轴装。但阅读时,除首页外,能逐页翻动,两面阅读,与现代册页书近似。故有人称旋风装是由卷轴装向册页装过渡的形式,开启了后世册页装的先河。

3、经折装。经折装多用于佛折装帧,故名。是唐后期有人受“贝叶经”(印度佛经用贝罗树叶作纸,上下用木板夹住,打孔穿绳贯串称贝编,俗称贝叶经。)装订方式的启发,把长卷子向左右均匀反复折叠成长方形,就象折纸扇一样。再在前后加两张硬纸作封面。它要求书写时行距均匀,才不致将字折成两部分。它主要的功夫在折叠,故又称其为“折子”。经折装简单易操作,易展读。但其折叠处常因磨损而断裂。后代文人为了便于诵读常用经折抄记要背诵的内容,随便携带,时时诵读。明清时,大臣向皇帝上奏章时,为便于展于展读,也常用经折装,这就是平常说的递“折子”,“上折子”。

4、蝴蝶装:简称蝶装。装订方法是将每一页有字的一面向里对折,然后把折缝粘连在一张大纸(底纸)的中央,最后将大纸过来就成为前后封皮了。也有另加硬纸作封皮的。这种书一翻开好似片片蝴蝶,展翅欲飞,故有其名。这种装订形式大约始于五代,盛行于宋代。由于它版心向内,单口向外,因此,书背保护较好,不易污损文字内容,其缺点是每读一页,就得连翻两页,多有不便,且单面有字,即浪费纸,装订在一起也不好看。但这咱装订形式已非常接近现代书籍的装订形式了。

5、包背装:这装订形式约始于南宋,盛行于元代。装订方法是:将书页无字的一面朝里对折,有字的一面朝外,然后把与折缝相对的边缘粘连在一张厚纸上,最后将厚纸向内折好。步骤与蝴蝶装相似,所不同的是,蝴蝶装将有面一面向内,将折缝粘连在底纸上;而包背装则是将有字的一面向外,将书页一边的边缘粘连在底纸(厚纸)上。这样就避免了蝶装书每读一页,须连翻两页的不便。到明初期,人们改粘连法为在书页边栏空白处打孔,然后用纸捻穿订,最后加上包背封面,这样比粘连要牢固,且基本与线装书一样了。

6、线装书:一般认为线装书始于宋代。通行于明中叶,至清代而大盛。我们现在所见到的大部分古籍都是清人印刷装订,或前代印刷,清人重新装订的。因此,多为线装书。因而有人甚至以“线装书”代指古籍。它是我国古代书籍装订形式中最进步的一种。其实,它只是对包背装的改进。具体方法是:先将每张书页有字的朝外对折,然后按页叠好在前后加空白页一至两页再以书口折缝(版心)为准戳齐;然后在版心对面边栏打孔。用纸捻穿订;此为草订。再在前后加两张单页厚纸做书衣(封面);用刀把书口之外的三面截齐,用砂纸磨去毛边,再重新打引线孔,穿线订牢,一般的以书为四孔,多则六孔。最后在书衣正面贴上书签就完成了。线装书比包背装结实不易脱落,且书皮旧,破时可以重装,但多次重装,针孔多了,易损坏原书。在长期的线装实践中,人们摸索出了一套非常讲究的技术程序,使线装书又美观又牢固,这种技术在当今的古籍整理工作中仍在使用。近几年,有些印刷厂为了仿古,也重新以线装形式装订图书,总之,线装书的形式至今仍在小范围内延续使用。

列表以示说明:

“文房四宝”漫谈

“文房四宝”是个传统的称呼。指的是笔、墨、纸、砚四样文具。它们是我国古代文人写字和绘画的主要工具。各自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民族风格,并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一.笔

这里指的是传统的毛笔,而不是自来水笔(钢笔)、圆珠笔、铅笔、签字笔等。在我国,毛笔的产生和使用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处于原始社会晚期的仰韶文化陶器上(距今五、六千年)有许多美丽的花纹图案、线条匀称、色泽鲜明,专家认为很可能是用一种类似毛笔的软性书写工具画的。可以断定,当时即使没有现代意义上的毛笔(完善的、定型的)也有了近似毛笔一类的软性涂画工具。

商代的甲骨文中已经有“笔”字了。一般写成“”象一只手拿着东西在书写,经考证大部分甲骨文是用刀直接刻在龟甲、兽骨上的,也有小部分卜辞是先用红色笔写在甲骨上,然后刻出的。这表明,商代肯定已有毛笔存在。

1954年,在湖南长沙市,左家公山一座战国古墓中发掘出一支毛笔实物。这支笔长21cm,直径0.4cm,竹制笔杆,全身套在一个小竹管中,笔头为优质兔箭毛。夹在劈开的竹杆一端,用丝线缠牢,外面涂上漆。同时出土的还有一些竹简和几把铜刀。据考证,战国时人已直接用笔蘸墨将文字写在竹、木简上,如果写错了,就用刀刮去重写。因此,战国及秦汉间人就将从事文字书写工作的小吏称为“刀笔吏”。这支出土的毛笔和铜刀、竹简正好向我们展示了一套完整的战国时人的书写工具。近百年来,我国各地不断出土发现的一些战国的竹简、帛书、帛画(帛书、帛画则只有用毛笔、无需用刀)陶器、漆器上都绘有一些文字符号或图案,这说明在传说中的“蒙恬造笔”之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毛笔已被人们普遍使用。且制造技术已相当不错。战国时各诸侯国对笔的称呼也不相同,在楚国叫聿,燕国叫弗,吴国叫不律,只有秦国叫“笔”。

传说中的造笔祖师蒙恬是秦国的将军,《史记》中有《蒙恬列传》。据说,他造的笔用柘木做杆,鹿毛、羊毛做笔头。1975年,在我国湖北云梦县睡虎地古墓中出土了三支秦笔,它们都用竹杆做笔杆,制作方法上已大有改进,将笔头插入竹杆一头的内腔,与现代毛笔制法已接近。这同将笔头夹在劈开的杆中相比,的确是划时代的进步。如果蒙恬是这一进步的发明人,的确功高无比,无愧于“笔祖”称号。但从理论上讲,这也仅仅是对战国时毛笔在制造技术上的改进。并非对笔的完全创造。

汉代的制笔技术更加完善了。1931年在西北古居延泽(今甘肃省额济纳旗一带)出土的木杆(北方少竹,以木代之)“汉居延笔”。和1925年湖北江陵凤凰山汉墓中出土的竹杆笔实物都证明了这点。当时还出现了错金笔杆,镶饰笔套,好的笔值价百金。朝廷还规定一些郡县要按时向皇帝进贡御用上等兔毛用来造笔。

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著有《笔经》,讲了笔的制造方法。北魏农学家贾思勰在农书《齐民要术》中介绍了魏晋时期一些书法家兼制笔名家的制笔经验。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文学、艺术大发展的时期,文人们已开始自觉进行创作,用抒发自己在乱世的性情。出现了曹植、陶渊明、谢灵运这样的文学家,出现了书圣王羲之及其子王献之这样的大书法家,出现了顾恺之这样的大画家,这些文人都是靠笔成名的,可以想见,当时的造笔技术肯定已相当成熟且高超了。

唐宋期间,是我国封建社会中政治、经济、文化最为繁荣的时期,随着科举制度(始于隋文帝开皇7 年,587年)的实行和文化教育的普及,文人的队伍不断壮大,毛笔对文人的重要性更为明显。我国制笔史上的一些著名产地,著名品牌就是在唐宋间奠定基础,创出名声,且达到前所未有水平的。

在唐代,最著名的制笔城是宣州(今安徽宣城)。它是唐代制笔业的中心。在那里集中了一批制笔名匠。其中以陈氏和诸葛氏两家最著名。特别是陈氏笔,据说用上等兔毫制成,每只兔子身上只取得十几根健毫,制一支笔需用数十只兔子取毫,经很复杂的工序,耗时月余方能制成。一年仅制得很少几只笔,每支陈氏笔价值十金(十两金子)而当时普通笔仅3-5个钱一支。据载,唐代大书法家柳公权曾向陈氏求笔,也只得到了两支。足见其尊贵。唐代宣笔最出名的叫“紫毫笔”,以紫色兔毫为支,杂以其他兔毫制成。其制作技巧高超,称誉全国。著名诗人白居易有《咏紫毫笔》诗:“紫毫笔,尖如锥兮利如刀,

江南石上有老兔,吃竹饮水生紫毫。

宣城之人采为笔,千万毛中选一毫。”

此种笔一般文人很难得到,每年都作贡品献给皇帝。文人们将它视为笔中珍品。白居易外,韩愈、薛涛、耿韦等文人

都有诗盛赞紫毫笔。

唐代有一批宣州笔贩特有经济头脑,他们从笔匠处购得一些健毫笔专在乡、省、殿各考场前叫卖,价格比平时高出十倍,凡有考生购取,贩便记下考生姓名、家址,这叫定名笔。张榜时,若发现该生员取中,便前去讨赏钱,考生家人高兴之下,往往慷慨布赏,其资又高出笔资多倍,此称谢笔,这一现象说明毛笔跟科举这一文化现象发生关系。(还有“祭笔”,“供笔”。)

毛笔还是唐代对外交往中的文化使者,唐皇帝常用宣笔赏赠蕃邦。公元八世纪,日本高僧空海大师特意将中国制造毛笔的技术带到日本,现在日本奈良正全院还藏有中国唐笔多支,有斑竹管和象牙管的多种。北宋时,出名的仍是宣城毛笔。尤其是诸葛氏的制笔技术世代相传,不断提高。北宋著名文人欧阳修、苏轼、黄庭坚等人都有诗文称颂诸葛氏毛笔。据说苏轼最喜欢宣城诸葛氏的齐锋笔。用起来得心应手,随意缓急。宋代四大书家都是北宋人,他们都惯使宣州毛笔。

后来很出名的“湖笔”是南宋以后才发展起来的。南宋迁都临安,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随之南移。许多原在中原的世家望族,能工巧匠也一起南迁。制笔中心也由宣城而移至浙江吴兴县一带(现湖州一带),元以后,吴兴笔逐渐出名,元代吴兴县属湖州路,当时称“湖笔”。明、清后便有“湖笔甲天下”的说法,湖笔水平已稳居全国第一,直至现在。

湖笔的制造中心在吴兴善琏镇,善琏镇一称“蒙溪”。这是为纪念蒙恬而取的名。镇上有一座蒙恬祠,内有蒙恬塑像。当地人非常尊敬他。距蒙恬祠不远有座永胜寺,据说,在隋代,王羲之的七世孙智永和尚曾在此居住多年,智永不仅是位大书法家,而且是制笔能手,他改进了制笔工艺,对传统的紫毫笔、羊毛笔创出了许多新制法。蒙恬祠外林中有智永题碑的“退笔冢”,据说里面埋了五大筐废笔头。

湖笔有四大优点:“尖、齐、圆、健”,被人们称为四德,尖指笔毫有锋芒,泡含墨汁时,锋芒仍尖,齐指把笔铺开,内外毛长短一样齐。圆指选毛纯净,经缚扎后,笔头圆浑匀称;健是说笔毫富于韧性、有弹力。元代书法家赵孟頫即湖州人,平时就用湖笔,最后在书法艺术上自成一家。

现在,虽然形形色色的笔很多,但跟我国传统的书法艺术和国画艺术紧紧结合的毛笔仍有不可取代的地位,现在产毛笔的地方除湖州、宣州两地仍很出名外,北京、苏州、杭州和湖南的长沙、衡阳、湘潭、湘阴、零陵等地的制笔业也很发达。毛笔已远销到世界各地。这一中国特有的文化用品正为世界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现代毛笔分类

按用途分有书写笔,绘画笔和工业用笔三类。

按笔头原料分为羊毫、紫毫(野兔毛)、狼毫和兼毫笔四种。

1.羊毫:产量最大使用最普遍品种最多的一种,按笔头大小形状书写方式不同分为楷笔、对笔、提笔、抓笔等。

楷笔分大、寸、中、小四种。大、中、寸用于写大字、中字、标语字;小楷用于一般人书写行书,皆竹管制成。

对笔笔型与大楷笔相似而略粗大。笔头大小分1-6号,多用于写对联。故称对笔。

提笔,现已少见,特点为有“笔斗”。笔斗用牛角车制而成。笔头安在笔斗上,有点象自来水笔,规格为1-6号。

抓笔,现已少见,特点是用手抓握笔杆进行书写,(有点象油画笔握法)笔头用长羊毫、猪毛配制,笔碗、笔杆用檀木车制而成,有的笔碗用牛角车制。

2.紫毫笔:

紫毫笔的笔头用兔毛配制,笔杆用细竹管制成。

3.狼毫笔

主要用黄狼尾、香狸尾毛制成,笔杆为细竹,笔头较长,分为大狼毫和小狼毫,为笔中较贵者。

4.兼毫笔

兼毫笔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兽毛配制而成,主要有紫羊兼毫(野兔毛、羊毛)和狼羊兼毫两种。因各自配制比例不同而性能不同,一般羊毫较硬,狼毫次之,兔毫最软。品种有紫羊类:七紫三羊、五紫三羊、五紫五羊。狼羊类:大白云、中白云、小白云。

另外说一下:

A.水彩画笔一般为羊毫,规格1-6号,金属包项,木制笔杆。

B.油画笔用猪鬃制成,扁齐形。笔项也用金属包成,笔杆木制,杆有长短之分。长杆有1-12号共12种、短杆有0、2、4、6、8、10、12、14、16等几种。

C.工业用笔。一般为排笔,竹杆羊毫串制而成,宽度不定,狼毫紫毫则主用于印花、陶瓷绘画、印刷修版等。

毛笔使用与保养

新笔使用前要先开笔,一般浸水中,先开一半,笔头部分不要一下子全部泡开。使用过程中笔头吸墨,自然疏开。特别是紫毫和兼毫笔更不能一次泡开,用完后用笔套上保湿或用清水涤尽,用笔帘卷上,保形。

特别是对笔、抓笔、提笔、排笔、水彩笔用完一定要洗净,将毛理顺。备用。

油画笔用前,先放清水中泡一下笔头。笔头变软即可,不要等笔毛全散开。将笔头在纸上划几下抹干笔毛、挑去浮毛。

用完洗净晾干,短时不用也要泡入清水中,因油墨极易干涸。

另外,毛笔还怕虫蛀、霉烂和风干,宜放在有一定的湿度又不易生虫之处保存。

二.墨

墨是着色用品,是我国古代文人写字和创作水墨画的主要文具。也是后世印刷术的重要生产资料。在历史上,墨不仅仅是一种工具型物品,其本身也是一种艺术品,历代文人喜欢在墨上镌刻图画文字。一块高质量的墨,往往集绘画、书法、雕刻、制墨造形等高超的技艺于一体。再加上盛放墨的贵重的木漆盒上的艺术,裱衬着的锦缎上的艺术,实在是一件综合性极强的精妙的艺术鉴赏品。另外,传统中医中,墨还是一味治疗疾病的中药哩。

墨的产生应与毛笔的产生时间差不多。新石器时期的陶器和崖壁上的许多符号、图号、线条、色泽黝黑发亮,这表明,四、五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已使用黑色素来写、画了。那些黑色是取自黑土、炭灰或赭石、乌金土、紫金土等低级矿物作材料,濡水而成。自然,这些黑土,炭类还不能算墨,但已是墨的前身了。

对墨的产生,民间有“邢夷造墨”的故事流传。据说,邢夷为周宣王时期(-827—782年)人。有一天,邢夷在小溪边洗手,发现一块木炭漂在水中,当他拣起木炭时,手被染黑了,他得到了启发,就用木炭捣成细灰,并用稀粥一类粘性物拌和,搓成一块圆饼状的墨,这就是最早的墨了。

先书后刻的甲骨文,有朱书,也有墨书,据化验,朱书为朱砂,墨色为碳素。这就证明三千多年前的商朝,是肯定有墨了。

《礼记·玉藻》中有“卜人定龟,史定墨”的话,说明古人占卜时先由卜人选出要用的龟板,再由史官画上墨纹(也有释成,由卜人用龟占卜,并作出解释,由史官将这些解释写刻在龟、甲上。)

《墨子》云:“书于竹帛,镂于金石。”

《晏子春秋》:“著之于帛”都是指在竹简,缣帛上书写文字。

《管子》、《庄子》中更是直接提到笔、墨。显然,春秋战国时,笔墨使用已相当广泛。这点已在解放后的许多地下发掘文物中得到证明。(如1975年,湖北云梦县睡虎地出土的秦文物中就有一块古墨,属战国后期之物,是现存最早的墨了)。

据文献记载,汉以前的墨都是用天然的石墨如煤炭等制成,古人称石墨。

许慎《说文解字》释“墨”:“书墨也。从土从黑。”

应劭《汉官仪》记述汉代:“尚书郎起草,月赐隃麋大墨一枚,隃麋小墨一枚。”隃麋汉时属三辅的右扶风(今陕西千阳县)与计然《万物录》说:“石墨出三辅,上石价八百”通。

石墨在使用时用研石在砚中将它磨成粉末。再兑水稀释成墨汁(这是最古老的墨汁)1975年,湖北凤凰的汉墓中出土了一套文具,其中有数块碎墨,还有石砚、研石各一件可证。

西晋陆云曾发现曹操藏于洛阳三台的几十万斤石墨。他的《与兄平原书》中说:“今送二螺”,螺是指圆螺形石墨。

曹植诗:“墨出青松烟,笔出狡兔干。”说明汉末魏初已有松烟墨。

三国时期,石墨与松烟墨同时并存。解放后在河南陕县刘家渠东汉墓中曾出土了松烟墨和松烟、油烟掺混而成的墨共五锭。说明东汉已有松烟墨和漆烟墨都已产生。

三国后,制墨技术有了飞跃性发展,石墨基本上被淘汰,松烟墨占据主导地位。

宋代晁说之《墨经》说:“古用松烟,石墨二种,石墨自魏晋以后无闻,松烟之制尚矣。”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中专门讲述了合墨制法,总结了制墨技术。

元代陶宗仪《辍耕录》说:“上古无墨,竹挺点漆而书……”不妥,许多人因此误解,其实,上古漆墨黑三字通,“漆书”即“墨书”。

晋代开始在墨中加胶调制,并做成丸粒状。

西晋陆机所书《平复帖》距今1600多年,仍字迹清晰醒目。这是世界上保存下来的写在纸上的最早的墨迹了。

魏晋后,开始出现记录一些有名有姓的制墨能手。

如曹魏时的韦仲将,刘宋时的张永,技术超过皇帝御用墨。

制墨的繁荣期仍在唐宋以后。唐代制墨业发达区是陕西、山西、河北。北方出现了祖敏、奚鼎、奚鼐、奚超等制墨巧匠,有的被召入朝中任“墨务官”。朝廷雇人抄书,按季发给上谷墨。太府每季给上谷墨336丸。上谷即今河北易县。

安史乱中,奚超举家南迁至江南歙州,这里茂密的松林、优质的松木是制墨上好材料。奚超重振旧业,北方的制墨技术从此传至南方。奚家制墨技术世代相传,不断提高,曾受南唐后主李煜赏识,封官并赐姓李。奚超之子李廷圭在制墨时,以松烟为主料,加入珍珠、玉屑、龙脑、生漆等,并一定要捣够十万杵,述材料皆成粉末。因此,他成了本时期制墨高手的代表,名声很大。据说他制的墨泡水中三年不坏,能收藏保存五、六十年。

跟笔一样,好墨同样成了唐代诗人歌颂的对象。

李白《酬张司马赠墨》:“上党碧松烟,夷陵丹砂末。兰麝凝珍墨,精光乃堪掇。”

李商隐:“试墨书新竹,张琴和古松。”

宋代以后,歙州制墨业进一步发展,并向周围辐射,加上当时墨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歙州很快成为全国制墨业的中心。北宋末,歙州改称徽州,从此,“徽墨”名扬天下,号称全国第一,直至现在。

宋代制墨业发达,制墨能手也众多,见诸古书记载的六、七十人。北宋哲宗时歙州潘谷的墨誉称“墨中神品”与赵文秀的笔并重。被苏轼赞为“墨仙”。

宋代不仅松烟墨盛行,还开始出现相油烟烧制而成的油烟墨。

1978年,安徽祁门一座北宋墓中出土一锭长8.3cm,刻有“文府”二字的古墨,形状丝毫未变。可见质量之高。

元代时间较短些,制墨业多仿古而少创新。也有象朱万初这样的制墨高手。

明代,价钱较低的桐油烟,漆烟被广泛运用。制墨业开始出现雇工生产的作坊,一些对笔墨文具有特殊癖(嗜)好的文人士大夫也开始倾心钻研制墨业。文人制作的墨不是为了出售获利,而是为了赠友或鉴赏取乐,因此出现了花色墨。万历间歙县人潘一驹、汪仲淹就是其中代表,潘墨质地坚细,其边如利刃,可用来裁纸,汪氏墨“山龟轻烟”“龙香剂”都很出名。

专业制墨名人有歙派罗小华、程君房、方于鲁,嘉靖时人。休宁派汪中山、邵格之、吴叔大等也是嘉靖、万历时人。

前者重质地,罗墨一螺值万钱,程墨大受董其昌称赞,方于鲁的“寥天一”、“孔鼎图”墨,罗小华的“象”墨程君房的“荔枝香”墨都流传至今。藏于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等地,号称艺术珍品。

方于鲁和程君房二人还分别编有《墨谱》、《墨苑》二书辑录他们所制的墨三、五百种。

后者除质地外,还以“集锦墨”为特色,又称“瑶函墨”、“豹囊丛墨”将各种形状墨配成一套,上绘名山大川,人物,花草虫鱼,题辞等等,再配以锦缎、楠木匣倍觉珍贵。

清代徽州制墨业有四大名家,曹素功、汪运圣、汪节庵、胡开文。

曹素功歙县人,为清初秀才。一直未能做官。只在家乡经营制墨业。他研制了二套大小不一的黄山三十六峰图墨,拼起来便是一幅完整的黄山图。康熙南巡时,他献上这套集锦墨,很受赏识,赐墨名“紫玉光”,从此曹素功名声更大了。直到现曹素功墨还是锭墨和墨汁的名牌。

汪近圣的儿子汪雅高曾任乾隆时“制墨教习”。名声也因朝廷显。

汪节庵(也为歙州人)制的“兰陵书画墨”“新安大好山水墨”常被选入贡。

胡开文是乾隆时人,不仅制墨技艺高超,而且经营有方,是四大家中最好的。晚清后,墨业萧条,惟他家独旺。他所制“御园图墨”共64锭,或作长方或椭园,有钟鼎壶嚼,有山水、建筑、纹理细致,分装四函楠木漆盒中,每函四屉,衬以黄绫,函面考金隶书题“御园图墨”四字,其乃极品,又有“十二生肖墨”、“手卷墨”、“骊龙珠”、“古麋”、“乌金”都很精妙,1915年,其“地球墨”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但这已经是墨业余波,本世纪后,随着国门洞开,西方人的书写工具如铅笔、自来水笔、圆珠笔相继进入我国,并很快以其便利性而为广大国人接受,传统的制墨业真正受到致命一击。如今,墨锭主要用于观赏、收藏,作为高级馈赠之礼品,其品种主要是集锦墨,作为锭墨之支流至今仍在用的是墨汁、墨水。

墨汁原在石墨时期就已出现过,但一直未被作为一种成品墨被大量生产。直到晚清时期,部分文人鉴于考试时研墨耗时费力,而且砚中墨汁夏易干,冬易冻的诸多不便,利用制墨技术,创制了液态的墨汁,使读书人可以摆脱研墨之苦,因而很快流行开来,北京的“一得阁”墨店是当年最早研制墨汁的作坊,至今“一得阁”墨汁仍被称为“墨大王”。

制墨的主要原料是高级炭墨、骨胶、冰片、太古油、铬酸钠,墨汁原料是墨灰、骨胶、纯碱、石炭酸、太古油、冰片、樟脑油等。骨胶用来吸附墨灰,使灰料匀均悬浮,防止沉淀,纯碱催化骨胶溶解,碳酸防骨胶腐败。太古油起匀、染渗透作用,使墨汁润光。冰片、樟脑增加香味。

墨汁宜在0℃以上,30℃以下保存。

墨水用于自来水笔的书写液制法从国外学来的,基本原料跟墨汁并不一样,主要有酸性墨水蓝(蓝色素)单宁酸没食子酸,硫酸亚铁,硫酸(稳定剂)树胶和软水辅助料有:甘油(润滑剂)碳酸或福美林(防腐)亚砒酸(防浊、防虫蛀)高级墨水还加石油磺酸(防腐)和香精,并把据色不同加酸性大红(纯蓝、红墨水辅料)墨水红(红墨水主料)盐基品绿(绿墨水料)酸性毛元(黑墨水料)和墨灰(碳素墨水主料)。

三.砚:

我国古代的砚一般是与毛笔、墨配合使用的。又叫“砚台”(原有脚)“研池”、“研盘”等。前面已介绍过,早期的墨是一种叫“石墨”的天然矿物颜料。人们把它先放在砚中研成细末,再兑水溶化使用,所以早期的砚台都伴有研石——一细长坚硬之石(1975年在湖北云梦睡虎地的秦墓出土的一付由鹅卵石加工而成的石砚,研石各一件,当属战国后期产品)。

至于石砚最早产生于何时,目前学术界尚有争议。70年代末在陕西临潼姜家寨、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了一块石砚,上面还有石盖,砚中还有一支石质磨棒,砚旁还有黑色颜料数块,灰色陶质水杯一只。有人据此认为五千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我国就有了石砚。孤论毕竟难以使人信服。要推断石砚的确切产生时间尚需更多的资料。但是,至迟,在战国及秦汉间已有石砚应是可信的,上述秦墓石砚造形已相当精致。本世纪来,从汉墓中出土的文物中就有不少石砚、石研。如1975

年湖北江陵凤凰山的汉墓中出土了属于西汉文帝时期的用细砂岩制石的石砚和用石英砂石制成的研石,平整光滑。另现藏洛阳博物馆的一方西汉石砚外绣有鸟兽图案雕饰,现藏安徽博物馆的一方东汉石砚不仅边缘有花纹,而且砚盖上还有镂空的双螭纹。呈圆形,有三足。由于天寒石砚中的墨水易结冰,所以汉代学童,每年冬十一月后,便不再练写字,改读《孝经》、《论语》,在正月以后天暖了,再练字。

为了探索质料制砚最好,墨水不易冻,从汉代开始人们就开始了尝试,据现有资料可知,除石砚最普通外,汉代有过皇帝用的玉砚和陶砚(安徽巢县出土一汉代双足陶砚),还有过木砚,宋苏易简《文房四谱》引汉傅元《砚赋》云:“木贵其能软,石美其润坚。”到了魏晋时期,有人制出了瓷砚,铜砚、银砚、漆砚、铁砚等等。

制砚业的发达当也在唐宋以后。唐代,最盛行的是陶砚。后来的“四大名砚”就是在唐代奠定基础,(端砚、歙砚、洮河砚、红丝石砚或澄泥砚)最后名扬天下的。

(一)端砚

端砚出产于广东肇庆市,隋唐时这里属端州,故名。当地有一座斧柯山,山下有端溪水逶迤流过。端砚即于此取材。端石属于水成岩中的辉绿凝炭岩。所谓水成岩,就是火山喷发物、生物遗骸等经过一系列物理的、化学的作用。在水中长年沉积固结而成的岩体。它的石质比歙石柔润细腻。其中以紫色为佳。若紫中透出红润或夹着青气,更是珍品。古人讲的猪肝色即此色。

端砚有发墨快,不损害笔毫,砚中墨汁不易干燥、冻结等优点。且砚石中自然含有硫、磷成份,研磨时化在墨汁中,更能使墨色油润生辉(磷),虫蚊不蛀墨迹。

据说,端石有“石眼”,这是石的纹理显现出来的,也有人认为是虫体的化石,它们象动物眼睛一样,有的还有“瞳孔”,或者四周成青绿黄三色,映衬在深紫色的砚石上,晶莹可爱。“眼”是端石特有的,人们根据眼的颜色,给它们起了许多名称,如猫儿眼、鸲鹆眼、丹凤眼、绿豆眼等,据说现今存世有一方“端石百一砚”是北宋雕造,奇特处是砚底镂雕有10个长短不齐的小石柱,每个柱端都有一个淡黄色石眼,此砚历来被收藏象视若珍宝。

另外,端砚中还有蕉叶白,胭脂晕、鱼脑冻、冰纹等名色,还有一种特别绿端石砚,赵孟頫就喜用这种砚。

二.歙砚

唐代歙州府所辖的歙县祁门、休宁、婺源等县所产本地歙石所制砚,世称歙砚。其中以龙尾山石质最佳歙砚又称龙尾砚。

歙石也属于水城岩(水成岩是火山喷发物生物遗骸经数亿年的化学、物理作用后形成)是水成岩中的粘板岩。含有碳质,粘土、云母、石英、硫化银、硫化铅、硫化铜、铁等矿物,形成距今有十亿年以上。歙石一般色泽黝墨,略显青碧,石质坚润。用歙石制成的砚研磨的墨汁也细腻,有光泽并不易干。优质的歙石有几十种,如粗细罗纹,刷丝罗文,金星、金晕、眉子等。其中以古犀纹,对眉子纹最为珍贵、罕见。歙砚中最常的金星、金晕,它们是硫化铁的点滴物,大的仙豆,小的如鱼子。这些金星硬度大,既容易锉黑,又容易损伤笔毫,本不宜制砚,但高明的砚工巧妙地利用金星、金晕做饰物,砚堂掭笔处避开它们而在砚背,砚面四周布满金星、金晕,这是上品的歙砚,金星、金晕也是歙砚区别于其他砚的标志。

歙砚在唐代开始出名,五代时南唐在歙州专设砚务官,宋代歙砚最兴旺,名色繁多,欧阳修、苏轼、蔡襄、黄廷坚等人都有诗文赞美歙砚,由于宋代歙石开采过多,没注意保护洞穴,至元代许多开采歙石的坑洞相继崩塌,从此歙石停止开采达500余年,明代无歙砚,直至乾隆年间重新征调工匠开坑取石,所制歙砚大多作贡品献给皇帝,以后没有大规模开采过,因此,传世的歙砚很少,至为珍贵。七十年代近中在江苏昆山发现一块清代的巨大歙石砚,大如桌面,呈正方形,边长77cm,厚6.5cm通体黑色,石质纯细,重一百多公斤,砚背刻有清代大书画家郑板桥“难得糊涂”的题辞和跋文一篇,字体刚劲,如此巨砚自古罕见,为砚中珍品。

(三)澄泥砚

澄泥砚原为陶土砚、瓦砚。魏晋后一些追求古纸,好古成癖的文人喜用秦砖汉瓦改制成砚,但由于质地疏松,容易渗水,不利于使用。据说曹操造铜雀台所用砖瓦,由于制法特别(先将泥土澄滤,再加胡桃油掺和而成)质地十分坚实,紧密,是制砚的上好材料。制成的砚贮水数日不干,因此《文房四谱》(宋、苏易简作)中说后人多有在铜雀台遗址发掘古砖瓦用来制砚者。但这毕竟有限。澄泥砚便是聪明的砚工受此启发研制而成的。据载澄泥砚有两种制法:其一,将细绢袋放在河里,一年后,袋内充满沉泥,用来制砚。另一法:将泥土放入绢袋内,然后在水盆中摆动,于是细泥渗出袋外,沉于盆底,取泥加入铅丹(由黑铅、火硝、硫黄、食盐、石矾等)再经澄滤多次,制成砚形,再经晒烧,蒸等十几道十序才最后完成。因而产量也极少。唐时称此种砚为“陶砚”似还没有澄泥砚一名,初时的产地也集中在邺城(今河北临漳县西南)一带。唐时的篪州(河南灵宝)的澄泥砚已很出名。

宋代澄泥砚很出名,产地由虢州,相州扩大多山西绛县,山东柘沟镇及河北滹沱河沿岸地区都产澄泥砚。

明以后的澄泥砚由于所取土色不同而名目繁多,加上饰的名家题刻,使之便具艺术鉴赏价值。慢慢取代红丝砚而与端砚、歙砚,洮河砚并列为四大名砚。

四.洮河砚是指产于甘肃临潭县洮河内的洮河石制成,宋代列入四大名砚。

五.红丝石砚,产于青州(山东淄博一带)的水层岩,制成产量极少,元明后停采,宋时列入四大名砚。

六.菊花石砚,产于湖南浏阳县一带大河中的上有菊花纹的化石制成的砚,曾于1915年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奖。

七.金星砚产于江西,星子县驼岭山,青石岩中含有粒粒大金星,此石深埋于几百米深处,象采煤一样艰难,宋时采石制砚极有名气,米芾、朱熹、宋徽宗都曾盛赞金星砚。

八.漆砚

前文提过西晋人尝试制各种质地的砚,其中有漆砚后代砚工的生漆调合金刚沙制成砚,具有重量轻,写楷带不损伤笔毫,易发墨等优点。至清末,扬州漆工卢蔡生还以制漆砚著名于世。

当今出土,传世的古砚的陶制砚为多,端砚,歙砚很少见。历史上制砚名家也多湮没无闻。如清代乾隆间端山黄纯甫及罗赞、罗宝兄弟,及苏州顾二娘所制端砚都蜚声全国。今故宫博物院藏有一方顾二娘制的端砚,为一级文物。

随着墨汁的流行和其他书写工具的普及,四宝中的砚似乎较早(第一个)退出文坛,如今,除了作为一些收藏家的藏品外不再有其他之价值,至八十年代末,中国已不再有正规的国营砚厂,文具店也很难觅到它的踪影,倒是在一些陶器店,小摆设品店时而能见到。但那已不是实用的砚了。可以说,历史发展到今天,砚台已基于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而将发展文化的接力棒交给其他文具了。

四.纸

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发明造纸术的国家。但在“文房四宝”中,它却是出生最迟的老么(小弟弟)。

尽管学术界通过研究地下发掘的文物证明至迟在西汉武帝时,宣帝时已有植物纤维纸(麻纸),但这种纸质地粗劣,不能用于书写。(迄今有四次出土过西汉麻纸上面都没有写字)

直到东汉和帝时,宦官蔡伦总结了前人经验,改进了造纸技术,将树皮、麻头,破布、鱼网等“打浆”,提取出纯正的植物纤维,制成色较白,少杂质,可以写字的纸,时人称为“蔡侯纸”。蔡伦被称为植物纤维纸的发明人。

此前,中国人曾用过陶器、甲骨、青铜器、石器、竹木简、缣帛等作为书写材料。

不过蔡伦发明造纸术后,由于技术仅存于宫中,外传较少,因此,并未很快流行开来,当时只有少数图新鲜,好新奇的文人用纸写字,而多数人仍在竹、木简或缣帛上写字,曹操注孙子兵法,用竹简数万片,蜀汉、孙吴等国也多用简策。纸作为主要书写材料完全取代简是东晋以后的事。《晋书》载:桓玄称帝时曾下令:“古代没有纸,所以用简牍……今后凡时用简牍的,都改用黄纸代替”这对纸的普及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尽管桓玄很快覆灭,但带头改用纸张录写公文的风气却由此开始。《隋书经籍志》载,宋武帝刘裕称帝后“收其图籍,府藏所有才四千卷,赤轴青纸,文字古拙”。

晋王羲之曾把会稽郡库藏的九万张纸送给谢安。

西晋左思写《三都赋》,洛阳豪贵竟相用纸誊抄,一时“洛阳为之纸贵。”

可见,两晋南北朝,用纸书写已开始普遍。

年世纪初在敦煌莫高窟等处也发现了大批北魏至隋、唐、宋等时期写的纸写经卷更是明证。

东晋后,晋都南移,造纸业随之由北而南,由洛阳四散传播。南方造纸发展迅速,因南方得天独厚,原料充足,当时北方纸与南方纸各具特色。“北纸用横帘造,纸纹必横……南纸用竖帘造,纹必竖。若二王真迹,多是会稽竖纹竹纸”。(宋·赵希鹄《洞天清录集》)。

造纸的原料比蔡伦时更扩大,竹子、古藤、楮树都可打浆造纸,北魏楂勰《齐民要术》中介绍楮树载种技术。

造纸技术也更高,东汉末就有一位叫左伯的人很善于造纸,其纸质量很高,人称“左伯纸”《宋书·张永传》中的张家“有巧思,纸及墨皆自营造”造的纸比蔡伦纸好。东晋葛洪也掌握了用黄櫱染纸防虫蛀的技术。

到唐代造纸业全面繁荣,纸的名类繁多,李肇在《唐国史补》中说:“纸的有越之剡藤苔笺;(皮日休诗云:“宣毫利若锋,剡纸光明”)”蜀之麻面、屑末、滑石、金花、长麻、鱼子、十色笺、扬之六合笺,韶之竹笺,蒲之白薄,重抄,临川之滑薄。还有上文提到过的楮树皮纸,时称“广都纸”日本东京帝国大学还存有我国唐代楮皮纸实物。

当时文人中还流行“薜涛笺”。(薜涛、字洪,原为长安人,随父入蜀,后为乐妓,善诗,居成都浣花溪,以芙蓉花创造粉红,深红小笺录诗,其诗情调伤感,多赠人之作。)

在众多的纸类中,最出名的当然是安徽宣纸。

宣纸出产于安徽泾县一带,由于它多集中宣城销售,人们习惯于称它宣纸。有关宣纸的产生,在泾县有一个民间传说,蔡伦的一个徒弟叫孔丹,东汉时即在今安徽南部一带造纸为生,为了表达对师傅的怀念之情,他很想造出一种上等白纸替蔡伦画像,修谱。有一次,他在山中偶然发现有些檀枝倒在山涧水溪旁,由于长年被水浸泡,腐烂发白了。他受到启发,就用这种青檀树皮做主要原料,反复试制,终于造出了质地很白的宣纸。宣纸具有纯白、细密、均匀、柔软、经久不变色于优点。用宣纸书写绘画,润濡性能好,又耐搓折,有了宣纸,中国的书画艺术才得以表现出绝妙的艺术神韵。宣纸的优越性能得益于它的原料和工艺,首先是主料青檀树,青檀树属榆科落叶乔木,与楮树桑树很象。所以有人误以为宣纸是楮、桑皮造的,楮桑皮也能造纸,但质量绝对不如青檀树皮,只有泾县太平、宣城几个县的部分地区才生长檀树,因此,也只有这一地区才能造出优质宣纸。其次,当地终年长流清冽纯净的山泉也是保证宣纸质量的条件,当然,一整套精湛的制作

技术更是必不可少的。宣纸的制造过程包括浸泡、灰掩、蒸煮、洗净、漂白、打浆、水捞、加胶、贴烘等十八道工序,一百多道操作要求。一张宣纸要经过一年多的时间才能制造出来。

在唐代宣纸已有生宣、熟宣之分,生宣是用纸帘把纸浆抄书后,经烘干直接使用的纸,熟宣是生宣填粉、加蜡、施胶处理。一般熟宣施墨不晕,宜写字和画工笔画、图谱、生宣渗墨易晕,宜画水墨写意,随意渲染,空蒙漂渺。

南唐李煜的专门机构造宣纸,藏于澄心堂,世称“澄心堂纸”北宋时视为纸中极品,当朝文趋之若鹜,以得一笺为荣,因而宋出现了仿澄心堂纸,也为珍品,据证欧阳修撰《新唐书》、《新五代史》画家李公麟《五马图》《醉翁图》等都用澄心堂纸。仿澄心堂纸据说是由墨工潘谷仿制的。

宋代宣纸中除了仿澄心堂纸外,还有泾县的金榜、画心、潞王、白鹿、卷帘、歙州的碧云春树笺,龙凤印边三色内纸,印金团花纸及各色花笺,休宁的玉版、观音、京帘、堂答等。

唐宋时,不仅安徽宣纸名扬天下,四川浣花溪的麻纸,浙江竹纸,江西白藤纸都很著名,这些纸不仅纸质好,而且染色,印花再加工,当时有一种石磨砑花即是用碾磨纸,碾上先刻有山林、人物的鸟兽图。一磨,使纸光滑有暗花纹,有的还着色,非常精美。

明代造纸业也很发达,除宣纸久负盛名,花色繁多外,明末还出现了一种“毛边纸”很受世人欢迎。毛边纸并非纸的边缘有毛不光之谓,而是晚明,常熟富户毛晋(凤苍)在大量刻印宋元旧版书时(藏汲古阁)选用嫩竹,石灰处理后,捣料成浆,再用竹帘抄造而成的特种纸,这种很丰滑均匀,利于托墨吸水,有宣纸的部分优点,而价比宣纸便宜得多,这些纸的边缘都印有一个“毛”字为记号,故人称“毛边纸”。现在的毛边纸虽已不印“毛”字,但其特色保留下来,很受一般初学书画者的欢迎。

清代宣纸分为棉料、皮料、净料三大类,并且有单宣、夹层宣、罗纹宣等二十多种,其中泾县人汪六吉所制宣纸享誉最高,世称“江苏六吉纸”。直到清末,洋纸(机器纸)大量涌入中国,一般的手工造纸业大受影响,纷纷倒闭,而宣纸以其在中国书画界无可取代的作用顽强地生存下来。直到解放后,宣纸生产得到政府扶持,至今不衰。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欧洲人一直认为植物纸是德国人或意大利人发明的,后来他们不得不承认纸是阿拉伯人传过来的,而阿拉伯的纸则是由中国传过去的,现在全世界已一致公认纸是中国人首先发明的)。

中国古代礼制和宗法

一、礼学的内容和意义

(一)内容:辞海缩印本(P1576)对“礼”解释有6种

①所谓敬神,引伸为表示敬意的通称。

②为表敬意或隆重而举行的仪式(不同时代不同阶级的道德观念,习俗不同而不同,如婚、葬礼)。

③泛指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贵族中的等级规范和道德规范。

④礼物,请客送礼。

⑤姓,春秋时卫有大夫礼孔礼至。

⑥礼指三礼中的《仪礼》。

这六个解释都不能如人意,我们还得从头考察。

《礼记·礼运》:“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从燔黍捭豚,汙尊而杯,饮蒉桴而土鼓,犹若可以致其敬于鬼神。”由此可知,古礼始于原始祭祀,但详情已难知。

古书上说周公“制礼作乐”,大概周公旦是对上古之礼进行系统整理和发展的第一人。我们已知,西周是有完整系统的礼制的,“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后世之形形式式之礼,大多以周礼为依据和渊源。研究礼,也只有从周礼开始研究。

周礼的内容很丰富,大致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①以等级制为特色的社会典章制度及官制、刑法等。

②平时待人接物,为人处世的行为道德规范、仪式、道德规范等。

这便是“古礼”的内容,章太炎《检论》中说:“礼者,法度之通名,大别则官制、刑法仪式是也。”

春秋末的孔子大谈的“礼”的内容应是周礼,即上述内容。大致在秦汉以后,官制、刑法逐渐从“礼”中分离出来,礼便多指仪式类的内容了,这就与近现代人所说的礼的概念渐趋一致了。

我们所要讲的即此仪式礼。

据《周礼·大宗伯》载,仪式方面的礼共有五类:吉、凶、军、宾、嘉。古人惯称“五礼”(有时古人也以“五礼”通称古代礼制),下面简述之:

1、吉礼,据《周礼》:“祭祀礼也”。此为国之大事,列为首。

书中列:上帝,日、月,星辰,司中、司命,风师、雨师,社稷,五谷、五岳、山林川泽,四方百物之神的祭祀。

2、凶礼:一般专指丧葬礼,王崩、公薨、诸侯卒,士民死亡,用此礼。

也指对天灾人祸之哀吊,饥馑,战败,寇乱,所以举行的哀悼仪式。

3、军礼,主要指战事之礼,还包括若干动员了大量人力的活动。如田猎、修城等,具体有校阅,田猎,出师、乞师、致师,献捷、献浮等仪式礼。

4、宾礼,指诸侯朝见天子,诸侯之间会盟之礼。诸侯朝王,王聘诸侯,锡命,公朝大国,大夫出聘之仪。《论语·侍坐》:赤(公西华)说:“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5、嘉礼,内容最多。主要有婚礼、冠礼、笄礼、燕礼等。燕礼包括诸侯间的祝贺,朋友间的交往之礼等。

二、意义

1、上古之礼包括典章制度,是立国之本。

2、秦汉以后的礼,以礼仪规范为主,是立身之本。

孔子说过“君子礼以坊德、刑以坊淫,命以坊欲”“夫礼,先生以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故失之者死,得之者生。”

“夫礼必本于天,殽于地,列于鬼神,达于丧祭、射、御、冠、昏、朝聘,故圣人以示之,故天下国家可得而正也。”——《礼记·礼运》

三、礼学和礼书

礼学是由孔子首创经历代儒生不断发展而成的一门专门阐释,研究礼的学问,在封建历史上和人民心目中有很高的地位和广泛的影响。

所有礼书皆本于“三礼”(儒家十三经中的三部书,包括、仪礼和礼记。)

《周礼》是西汉前期发现的古籍,汉景帝二年(-155年),有李氏献《周官》一书给河间献王,书原有六篇,李氏只有前五篇,献王悬赏千金,未能凑齐最后一篇,只好用一种内容相似的古籍《考工记》来代补,这样,周礼的内容共六部分,就是:《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考工记》。详述周代的职官和各种典章制度。《周官》是它原名,《周礼》的名字是西汉末列歆校理秘书,将它收入《七略》时定的名称而沿用至今。由于这部书没有明确师传,历代很多学者对它的真伪加以怀疑,争论不休,经清人考证,基本确认它是先秦典籍。

《周礼》是探求研究古代各种制度的必备书。在后世影响巨大,最明显的如王莽改制,宇文泰的改革官制,王安石变法及“戊戌变法”都以《周礼》为理论依据。

后为儒家“十三经”之一。有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清孙诒让作有《周礼正义》86卷,皆属佳本。阮元翻刻的《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有缩印版,较易得到。

《仪礼》也是一部残缺不全的书,《史记·孔子世家》、《汉书·儒林传》都说它是孔子采集周代残留的礼而编成的。原名《礼》因其中所讲多为“士”阶层的礼,故汉人称之为“士礼”。汉武帝时立为学官,是当时“五经”之一,故又称《礼经》。到晋代,又因其所讲皆为仪式礼,不是礼的全部意义,方称为《仪礼》。

全书17篇,内容包括冠、婚、丧、祭、射、乡、朝聘等方面的基本仪节。为历代王朝制定礼仪的重要依据。

其中《丧服篇》中的“五服”制度和“亲亲、尊尊、长长、男女有别”精神在后世的影响十分深远。流行的版本也以

《十三经注疏》本为好。

《礼记》是儒家礼学的一种论文集。汉代礼学有大戴(德)、小戴(圣)、庆氏三家。他们都汇编了说礼的论文集。这些论文都出自孔子弟子及其后学之手,故各篇的写作时间不同。早的属战国时作,晚的至西汉前期。据文献载,最早收集礼学论文的人是河间献王。他收有131篇;后刘向增至214篇;至戴德给其分类,编缉为85篇,称为《大戴礼记》,传至今。戴圣又加以删节去重,成46篇。后有马融补进3篇,称《小戴礼记》,共49篇,现今的《礼记》指的就是此礼。

由于是论文集性质,故其内容较杂。有专记某项礼节的如《奔丧》、《投壶》,有专为说明《仪礼》的《冠义》、《昏义》,有杂记丧服丧事的如《擅弓》、《杂记》,有记述各种礼制的如《王制》、《玉藻》,有儒家专门论文如《礼运》、《学记》、《大学》、《中》,有所谓孔子言论的如《坊记》、《儒行》等。所以它总的内容比较复杂,但基本可概括为四个方面。即:伦理观念、宗法制度、阶级关系、儒家各派的思想。

通行本为郑玄注,孔颖达疏的《十三经注疏》本。

四、礼俗介绍

(一)冠礼

《礼记·曲礼》:“男子二十,冠而字”。二十而冠称弱冠,标志着、进入成年。古人很重视。

《仪礼》第一篇即“士冠礼”,后世又称“成丁礼”在家庙中,由父兄主持择日举行,前后加冠三次:

①缁布(黑麻布)表示有治人特权。

②皮弁(形如瓜皮帽)意味着要服兵役。

③爵(音雀)一种红黑相杂的平顶帽,颜色与雀头同,故名,用丝帛做成,标志着有权参加祭祀。

束发物,冠,贯也

唐:一至三品三梁;四、五品两梁;六至七品一梁。

与冠有关的巾、帽、帻、乌纱。

巾,覆物拭手的手巾,始于汉头巾,士人冠,庶人巾,三国时盛,文士将帅都戴,袁绍、崔豹、周瑜。

帽、冠之前之头巾,一说蛮夷为小儿所戴为御寒物。

乌纱:始于东晋,原为宦官所戴,其后贵族臣民于宴私场合皆戴之,至唐时遂为官员礼服。《唐书·舆服志》:“乌纱帽者,视朝及燕见宾客之服也。”晋时,为高筒帽,高贵的用白生丝,白纱制作,低官用黑布,初用藤编架子,里垫草,外蒙纱,再涂漆。五代以后去藤,纱布涂漆,宋以后“平施两脚,以铁为之”称硬翅,文以圆,武以方。

笄礼,贵族女子十五岁许嫁时加笄礼,即盘发髻。与男子冠礼相应。

(二)婚礼

婚礼,《仪礼·士昏·昏义》中有载。

纳采:男方家长向女方家长献纳聘礼。

问名:询问女方名字,(包括生辰)为归卜于男方家庙。

纳吉:男方卜得吉兆,派人告知女方,另加礼。

纳币(徵):宣告订婚,得到法律、社会认可,送一大笔订金,视女方等级而定。士聘礼《仪礼·婚礼》,“玄熏束帛,俪皮”。

红黑、浅红帛共五匹,鹿皮两张,后用财物代替,故又叫纳财。

请期:把迎娶日期告诉女方。

亲迎:新郎亲自上门迎娶,天子不亲迎,余皆类。五送雁,往来不失节时,成行成列有序,另有同牢(合卺)礼。

《仪礼·昏义》“妇至,婿携妇以入,共牢而食,合卺而肴,所以合体、同尊卑以亲之也”。

卺,瓢也,瓠,葫芦也,后以杯代,谓交杯。

见舅姑:次日,新妇做林枣肉膊等,献公婆,表示勤劳、孝敬。

舅姑回敬以钥匙,然后从西阶(宾位)下,新妇从东阶(主位)下。

婚姻:昏因。昏,暗也,因,亲也。

嫁:适,归也。

娶:取也。

夫:顶天立地也。

妻:齐也

媵:《仪礼·士礼》:古者嫁女必侄娣从,谓之媵

五品以上有滕。(《唐律》)

妾:偏房、侧室,如夫人

罪人妻女,贫家卖子女。

聘为妻,奔为妾。

媵妾区别:(1)来源不用

(2)地位不同

(3)滕礼制允许,合法,妾不允许、不合法、偷偷地纳。

七出(七去):不顺父母,出;无子,出;淫僻,出;嫉妒,出;恶疾,出;多口舌,出;偷盗,出。

三不去:

一、妻曾为公婆持三年丧。

二、娶时男方贫后富,不能出。

三、有所娶,无所归

十恶:

自隋代《开皇律》始,历代不改。

今据长孙无忌等撰《唐律疏义》。

(1)谋反。

(2)谋大逆,企图毁坏皇帝的山陵宫阙。

(3)谋叛,叛国。

(4)恶逆,殴打、谋杀祖父母、父母、叔伯母、兄、姐、外祖父母、夫之祖父母等。

(5)不道,制造传播蛊毒,用魇魅邪法害人。

(6)大不敬,偷盗御用物,对皇帝直呼其名。不尊重皇帝使臣。

(7)不孝,告发、咒骂父母长辈。

居父母丧而嫁娶,歌舞作乐。不着孝服,闻死讯而不发丧,诈言父母死。

(8)不睦,谋杀、殴打、告发、尊属。

(9)不义,杀死所属府之刺史县令、受业师等。

(10)内乱,与父祖之妾通奸。

九拜:《周礼·春官·大祝》。

稽首:顿首、空首、振动、吉拜、凶拜、奇拜、褒拜、肃拜。

坐:脚背朝下,臂坐踵上。

跪:身耸直,臀不着跟。

拱:两手合抱,始于周,盛于汉魏,左手在外,右手在内。

揖:拱手为礼。

居:蹲。

箕踞,不恭之坐,立勿跛,坐勿箕(《礼纪·曲礼》)。

五、人际交往中的各种礼俗形式

1、举止礼俗

2、称谓礼

(1)站立礼和跪拜礼

站立礼有拱手、作揖、长揖、打恭(躬)、叉手五种。

这几种礼节都有一个主要动作,即一手半握,另一手拢其上抱拳。握拳时左手拢右手,然后加上手臂、头,上身动作组成。

A、拱手:双腿直立,两手抱拳揖拱,礼意最轻。

向陌生人问路,不明对方身份,行拱手礼

街头卖艺之人,为表示对围观者尊敬,并希望多多关照行拱礼

习武之人开打“先礼后兵”

《儿女英雄传》第六回“讲那打拳的规矩,各自站了地步,必是彼此把手一拱,先通一个“请”字,招呼一声那拱手的时节……”

行礼讲究身份地位、需尊卑合体,卑者行较重之礼,尊者略答礼表示回敬。如不懂,则不得体。下面再讲。

B、作揖行礼,两手合抱拱起再按下去,同时低头,上身略微前屈,由其身、眼视自己鞋头。《训蒙法》:蒙童学揖,低头屈腰。礼意比拱手稍重。

有身份且地位相当的人相见,互访见面时,行揖,进门时主人让进,客人回礼示敬,入堂室,让座客再客气一番,官场士大夫中常见。叫“揖让”。宴会间,宾主之间,熟人之间,让座,敬酒,向人致谢,托人办事,祝贺,甚或道歉,都可行作揖礼。此礼用处最广。

(以下略)

中国古代汉民族的传统节日琐谈

传统节日属于民俗学研究的范畴。我国古代传统节日很多,而且因时间、地区、民族的不同而各具特色,各不相同。这里主要介绍流传到今天而且在今天人们的生活中还发挥着重要影响的一些汉民族的传统节日。

这些节日我们把它分为三大类:

(1)农事节令型的节日,如24节气(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其中最早形成的是所谓四立、二分、二至)这是岁时节令。

月时节令:朔(初一)“上日”“元日”“元旦”

望(十五)前后。三元(上、中、下):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

日时节令:上辛(正月上旬的辛日)

上巳(三月上旬的巳日)

上弦,初七前后,下弦,廿二前后。

(2)祭祀祈福型的节日,春社(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在春分前后),花市,寒食清明,端午,七夕,中元,中秋,重阳,秋社,腊八,小年夜祭灶,除夕(过年)。

这是先民在万物有灵的思想影响下产生的原始宗教信仰的一种简化形式,祭祀的对象包括:天帝、神灵、祖宗、英雄等。在众多传统节日中,这类节日活动形式最为庄严肃穆。

(3)社交游乐型:

这是晚起的一种节日,其形式很象今天的交易会。汉民族古代有固定的日子进行斗牛、社戏、歌会等,具体时间因朝代不同而不同。这些活动有时又往往附合在其他节日中,如祭祀节日中。比较典型的社交游乐节,在汉民族如山东潍坊一带的风筝节,浙江金华一带的斗牛节(春秋两季)和各民族的歌会。

这类节日流传到今天大多已经走样。现在很多民俗仪式在发掘整理过程中。

以上分法只是就这些节日最初形式的情况而论。到后来,已不可能很严格地划分。特别解放以后,在经历了几次破四旧,破除封建迷信和轰轰烈烈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后,传统的节日不能采用传统过法,一切都新事新办,许多传统节日习俗已自然泯灭。20世纪80年代以后,改革开放,宗教信仰自由,有些习俗得到恢复,这样,在农村,往往拿盖学校的钱去造寺庙,拿买机器的钱去塑菩萨,婚丧嫁娶、红白喜事越来越讲究个“礼数”,“礼多人不怪”的说法又抬头,那些从旧时代过来的老人凭着记忆,修复传抪一些旧的习俗,在传抪过程中有两种情况值得注意,①他们往往进行创造性的传抪;②把分属于各节日的一些礼俗,拉杂运用,奉行礼多人不怪,使很多原属于单一型内容的节日,变成综合型节日。使流传到今日的许多节日,如春节(过年)、元霄、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节日,变成了带有多种功能的综合性节日。

今天我们来介绍一下有关这些节日的来源,习俗方向的知识,并不是要求大家以后去当节日的司礼,去弘扬这些习俗,只是让大家作为中文系毕业的学生,了解一些这方面的常识,知道一些最低层、最大众化的民俗常识,而不致于对社会上许多做法茫然如坠五里烟雾,不知其所以然。

一、“年节”的习俗(过年)

这里讲的过年包括从农历腊月二十开始至次年正月二十左右将近一个月时间,除夕、春节、元霄等主要节日的许多礼俗,这是一个综合型节日,是汉民族传统节日中,最大最隆重的一个节日。

先解释一个下“年”的由来。

①据传说,年本是太古时代的一种怪兽,头上生有触角,十分凶猛,每逢寒冬将尽,春天来临之际,就要出来捕食吃人,人们为了防御它,一到这段时间,就大伙聚在一起,燃起冓火,投入一根根竹子,使其发出劈劈拍拍的爆裂声,把年吓跑,这就叫驱年、除年、过年,夜去天明,大家平安无事,便高兴地相互祝贺,拿出最丰美的食物一起吃,日子久了,

就形成了一个节日叫“过年”。

②《春秋谷梁传》上说:“五谷大熟为大有年”,年含有谷物成熟的意义,年节便是庆祝谷物成熟丰收的节日。

年跟春节连在一起。春节是农历新年第一天,在古代叫“元日”“端日”“元辰”“元朔”“朔日”“元旦”“三元日”等,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谓之“三元”。1911年辛亥革命后,全国改用公元纪年叫阳历,公元纪年以耶酥基督诞生之年为公元元年,为目前世界上最通行的纪年法。为了与阳历元旦相区别,将农历正月初一改称“春节”。而不叫“元旦”,我国目前是农历和阳历并用的纪年法,官方用阳历、农村很多地方仍习惯用阴历,因此就有了两次过年,两个“元旦”。但是旧历的年底毕竟最象年底,中国人已习惯了过旧历年、农历年,官方在旧历年底规定放假三天。在民间,这个节日仍旧是最为热火的一个节日,下面我们讲一些民间过年的习俗常识。

大约从旧历腊月二十左右,民间便进入过年阶段,一般的学校也都在二十前后开始放假。人们忙忙碌碌开始围绕着春节做一些事情。有一首民谣说:“二十三灶腊,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去杀鸡,二十八去插花,二十九去打酒,大年三十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大体反映了这个准备过程。现在的农村,许多地方还是依这个次序来准备过年的。在这些准备活动中比较有特色的是祭灶、扫尘、贴桃符三项活动。

祭灶:是年终腊祭之一,腊古读(zhà),是祭祀种类名称,古人在年终祭祀百神,感谢它们一年来的庇护,并为来年祈福,祭灶是其中一个较重要的项目。灶是指灶神(灶君),民以食为天,而食是通过灶烧出来的,这样,灶自然被神密化了,人们认为有一个来自天界的神灵,掌管着灶,这位神灵也要在年底回天界向天帝汇报,因此,民间便在他回宫之前几天(一般在廿三、廿四,每年廿四称小年夜)祭祀灶君,祭祀时,摆五谷浑素供品,于锅灶前设灶君神位(主),对联书写“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之类的话,用香烛、纸马在村口烧化,送灶君上天。

②扫尘,一般在腊月廿到廿四间,也有提前到腊月十一日的。其俗的起源于古代人民年终驱除病疫的宗教活动,后来慢慢演变成一次春节前的大搞卫生活动。包括掸尘扫房子、洗澡、理发,换洗新衣裳等项目。江南农村,每到年底,都要由壮劳力扎一个大掸子(用竹枝或麦桔杆扎成),穿上衣笠帽,从房梁开始,掸扫烟尘,而能移动的桌椅板凳和坛坛罐罐都移到塘边、河边,由妇女汰洗,这是掸尘扫房子。古人洗澡不太方便,尤其是冬天。有钱人家一般在柴房用炭炉加温,以大森桶、温汤沐浴。一般人家在冬天只是到年前定要洗个澡,烧些温水,再用新娘出嫁时娘家陪嫁的大脚盒洗架。有些旧式理发店称年前理发为“割红稻”,并要贴出:“年常旧规,工钱加倍”的条子。再穷的人家到年底也要为小孩添置一点新衣服,为姑娘买件新饰品,平常,特别靠近年边,若有人送来新衣服,做爸妈的总要说先省省,放到过年穿等等,扫尘,取除旧布新的意义。

③换桃符,贴对子,贴年画

王安石有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说的就是年底换桃符的情况。

关于桃符,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据《山海经》记载:东海中有座很大的度朔山,山上有株,很大的桃树,根枝向四周伸展,方圆三千里,东北一头有根树枝呈拱形挂到地面,就像一扇门。度朔山上住着各种魔怪,常出来为害人类,每次出来必经此桃树门,天帝派神荼、郁垒二神将把守此门,如有魔出来,皆抓去喂虎,以保民安(民间至今有以虎画,虎符镇邪的习俗,略源于此)。

后来,民间就用桃木雕出二神像装饰在大门两旁再以镇压邪恶,后来简化为在两块桃木板上画二神像,又简为只写神荼、郁垒二神名,又简为用两纸或画其像或书其名字,或其他吉利话,此为桃符。

贴对子,是由桃符发展而来,据《宋史·世家·西蜀,孟氏》载,后蜀主孟昶令学士辛寅逊题桃符板庆新年,“以其非工”,自命笔题曰:“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我国最早的春联。明代以后,由于朱元璋的提倡,春联之风盛行起来。

贴年画,年画是伴随农历春节“喜庆祈福”和“驱凶避邪”活动产生的,其中以门画最早。门画旧称门神,《荆楚岁时记》:“正月一日,绘二神贴户左右,左神荼,右郁垒,俗谓之门神。”又据民间传说,李世民病时,寝宫中闹鬼,李世民梦见故大将秦琼、尉迟敬德,一持剑、一执钢鞭,守于门边,鬼不敢入,得也安寝,病也好了。李世民醒后就让吴道子画出其形象。尔后民间遂盛,内容也翻新,无非福、禄、寿、喜。有门画,四季屏,斗方等形式,传统年画多木刻水印,线条

中国古代物质文化专题

后母戊鼎(也称“司母戊鼎”) 中蕴含的中国古代文化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仅创造了灿烂的精神文化,而且也创造了灿烂的物质文化。物质文化生产既是精神世界的源头,又是精神文明的参与者,由此形成兼具物质与精神双重特性的文化现象。直到封建社会中期,在古代物质文化的几乎所有方面,中国都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后母戊鼎(也称“司母戊鼎”)、川菜、汾酒、长城、故宫等物质文化就是最为显著的代表。这些物质文化也被称为文物,它们受到了重点的保护,这体现出我们国家对于保护和发扬我国古代物质文化是相当重视的。而对于我们这些新世纪的年轻人来说,熟悉古代物质文化将会对一个人的历史文化素养的提高有着重大意义,也对于传承华夏悠久璀璨的历史文明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一、文物特征 华夏文明起于商周,商周文明也被称为青铜器文明。后母戊鼎(也称“司母戊鼎”)厚立耳(其中一耳为后配),折沿宽缘,直壁深腹平底,腹部呈长方形,下承四中空柱足。器耳上饰一列浮雕式鱼纹,首尾相接,耳外侧饰浮雕式双虎食人首纹,腹壁四面正中及四隅各有突起的短棱脊,腹部周缘饰饕餮纹,均以云雷纹为地。足上端饰浮雕式饕餮纹,下衬三周凹弦纹。腹内壁铸有“后母戊”(一说为“司母戊”)三字。字体笔势雄健,形体丰腴,笔划的起止多显峰露芒,间用肥笔。该鼎是商王为祭祀其母“戊”而作,造型厚重典雅,气势恢宏,纹饰美观,铸造工艺高超,亦是已发现最大的商代青铜礼器。 二、文物价值 它是迄今为止所有出土的鼎中最大最重的。鼎重832.84公斤,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宽78厘米,足高46厘米,壁厚6厘米。鼎大得可以做马槽,所以人们又叫它“马槽鼎”。 后母戊鼎(也称“司母戊鼎”)纹饰美观庄重,工艺精巧,一向为世人所钦羡。它的价值因此而更高。鼎身四周铸有精巧的盘龙纹和饕餮纹,增加了文物本身的威武凝重之感。饕餮是传说中好吃的野兽,把它铸在青铜器上,表示吉祥、丰年足食。耳廓纹饰俗称虎咬人头纹,这种纹饰是在耳的左右作虎形,虎头绕到耳的上部张口相向,虎的中间有一人头,好象被虎所吞噬。耳的上面还有两尾鱼形。足上铸的蝉纹,图案表现蝉体,线条清晰。 后母戊鼎(也称“司母戊鼎”)是中国殷代青铜器的代表作,标志着商代青铜铸造技术的发展水平。后母戊鼎(也称“司母戊鼎”)是世界上罕见的青铜器贵重文物。

电大本科汉语言文学《中国古代文学专题1》试题及答案3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1) 试题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唐代孔颖达主持撰定的70卷的《》集唐前汉学之大成,是《诗经》研究 史上《毛传》、《郑笺》之后又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 2.“二南独立说”认为“二南”当从《诗经·国风》中独立出来,单列一类。这里的“二南”指的是《》《 ___》。 3.《秦风.》是《诗经》中最能体现同仇敌忾、抵御外侮的战斗精神的诗篇,诗日:“岂日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4.许穆夫人是《诗经》作品中少数几位留下了姓名的作者之一,《诗经·都风》中保存了她的作品《____》,诗中表达了对故国卫国灭亡的哀伤,也对阻止她回国吊唁的许国大夫进行了谴责批评。 5.“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是《诗经·卫风.一》一诗中的句子,诗中用桑叶的凋落来暗示了女子的年老色衰。 6.“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是《诗经·王风.____》-诗中的句子。 7.现存最早的《楚辞》本子是东汉王逸的《____》,他在《叙》中表明所依据的底本是刘向的辑本。 8.《____》一诗是屈原的绝笔,全诗最后说:“宁溘死而流亡兮,恐祸殃之有再”, 表明了诗人以死殉志的悲壮之情。 9.“首虽离兮心不惩”、“魂魄毅兮为鬼雄”是屈原《____》一诗中的句子,诗歌赞颂勇武刚强的将士,充满了慷慨悲壮的英雄气概。 10.南朝齐诗人____对山水诗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进作用,“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即是他描写山水的名句。、 11.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诗风以清淡著称,但他《临洞庭》中的名句“气蒸云梦泽, ”却气势壮阔。 12.中晚唐很多诗歌关注民生疾苦,如诗人____ 的《橡媪叹》一诗就反映了老百姓在官吏的横征暴敛下只得以橡实充饥的惨剧。 13.周邦彦怀古词名作《西河·金陵怀古》化用了唐代诗人____ 的《石头城》和《乌衣巷》中的句子,但却没有斧凿的痕迹。 14.唐代大诗人杜甫伤悼诸葛亮的绝句《____》结尾写道:“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表达了对诸葛亮功业未竞的无限惋惜。. 15.建安时期的咏物诗多借咏物来寄托情志,其中诗人的《赠从弟》其二“亭亭山上松”颇具代表性。 1

小字打印版重点总结.

弹性变形的本质(材料的弹性行为) 弹性变形是指外力去除后能够完 全恢复的那部分变形,可从原子间结合力的角度来了解它的物理本质。 原子处于平衡位置时,其原子间距为r0,位能U 处于最低位置,相互作用力为零,这是最稳定的状 态。当原子受力后将偏离其平衡位置,原子间距增大时将产生引力;原子间距减小时将产生斥力。这 样,外力去除后,原子都会恢复其原来的平衡位置,所产生的变形便完全消失,这就是弹性变形。 弹性变形的主要特征是: (1)理想的弹性变形是可逆变形,加载时变形,卸载时变形消失并恢复原状。 (2)金属、陶瓷和部分高分子材料不论是加载或卸载时,只要在弹性变形范围内,其应力与应变之间都保持单值线性函数关系,即服从虎克(Hooke )定律: 在正应力下,s = Ee , 在切应力下,t =Gg , 式中,s ,t 分别为正应力和切应力;e ,g 分别为正应变 和切应变; E ,G 分别为弹性模量(杨氏模量)和切变模量。 弹塑变形:当外力大于σe 后,除了弹性变形外,开始发生均匀塑性变形(既有弹性又有塑性变形)。 这时若去掉外力,弹性变形部分恢复,但留下了永久变形,即塑性变形。 断裂:当外力达到σb 之后,试样 开始发生不均匀塑性变形,产生缩颈,变形量迅速增大,最终发生断裂。 上海交大教材的164页下部图5.2中通过原子的结合能及结合力来给金属材料的变形以微观的解释.

对这样的一个图应该有所了解.也成为考查的重点内容. 1.2高分子材料的变形特点. 高 分子材料的变形特点及其拉伸过程应力应变曲线在上海交大教的220页的上部及221页的中部.尤其图5.83. 滑移带,滑移线与滑移系: 将抛光的单晶体棒试样经良好抛光后进行适当拉伸,使之产生一定的塑性变形,即可在金属棒表面见到一条条细线,通常称为滑移线,事实上它是一系列的台阶,用电镜观观察会发现它由许多更细的线组成,这些细线我们称为滑移线.宏观所看到地滑移线事实上是滑移带. 塑性变形时位错只沿着一定的晶面和晶向运动,这些晶面和晶向分别称为“滑移面”和“滑移方向”.一个滑移面和此面上的一个滑移方向合起来叫做一个滑移系.面心立方中12个,体心立方中48个,密排六方中3个. 滑移线是位错运动到晶体表面所产生的台阶。当一条位错线移动到晶体表面时,便会留下一个原子间距的台阶。同一滑移面上若有大量的位错线不断地移出,则滑移台阶就不断增大,直到形成显微观察到的滑移线(带)。 合金的塑性变形与纯金属的变形基本一致,只是由于合金元素的加入而使金属晶体结构发生了变化,从而改变了基体金属的变形拉力,使材料机械性能发生了显著变化。这对工程上的塑性加工和强化金属有重大意义。 单相合金:有一种相组成的合金位向改变的结果,使φ角增大,λ减小,故随着滑移的进行,不仅滑移面转动,且滑移方向也在旋转。原来处在软位向的滑移系,变形阻

中国古代文化专题03(75.2分)

1. 《尚书》孔传:“月经于箕则多风,离于毕则多雨。”成语箕风毕雨 即来源于此。 2. 称“皇帝” 由秦 朝开始,直至 辛亥革命 才结束。 3. 金陵是南京 的古名,扬州的古名叫 广陵 。 4. 古代室内的四角有专名,西南角叫奥 ,西北角叫 屋漏 ,东北角叫 宦 ,东南角叫窔 ,其中以 奥 为最尊。 5. 清人张之洞撰写的《书目答问 》是指导初学者的目录学著作。 6. 三桓即孟 桓、 叔孙 桓和 季 桓。 7. 六部 是隋唐以后主要的政务部门。 8. 历代的古籍目录著作,大体有三种类别:史志目录 、 官修目录 、 私家目录 。 9.

黄钟宫确定下来后,按三分损益的方法,可以产生五音,加上变宫和变徵,就是七音。五音指的是 宫 、 商 、 角 、 徵 、羽。 10. 杜甫《登高》:“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诗中的“浊酒”指的是浇愁 的酒。 11. 堂的正面没有墙,堂前有两个阶梯,称东阶和西阶。古人在室外尊左,因此西阶是宾客走的。 ?√ ?× 12. 墓志也是一种碑刻。汉朝时就有墓志。古人在坟里埋上一块石头,或长或方,上面记载着死者的事迹,其性质与碑刻一样。 ?√ ?× 13. 秦汉时期有“九卿”之说,“九卿”是对中央各部门长官的一种尊敬的称号。君主家事与国事不分,政治事务与宫廷事务混杂在一起,是秦汉九卿的重要特点。 ?√ ?× 14. 帞头后代音转称为幞头。后来幞头又在脑后扎成两“脚”,自然下垂,再往后取消了前边的结,后面的两“脚”用金属丝扎起,衬以木片,称为展脚幞头,为文官所戴;后面的“脚”向上在脑后相交,称为交脚幞头,为武官所戴。幞头通常用青黑色的纱制成,所以也叫乌纱,后代俗称乌纱帽。

小学必背古诗70首-小字-1张A4纸打印稿

1【江南】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汉-两汉乐府 2【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南北朝-北朝民歌 3【咏鹅】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唐五代-骆宾王 4【风】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唐五代-李峤 5【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五代-贺知章 6【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唐五代-王之涣 7【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唐五代-王之涣 8【春晓】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唐五代-孟浩然 9【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唐五代-王翰 10【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唐五代-王昌龄 11【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唐五代-王昌龄 12【鹿柴】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唐五代-王维 13【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唐五代-王维 1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唐五代-王维 15【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唐五代-李白 16【古朗月行】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唐五代-李白 17【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唐五代-李白 18【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唐五代-李白 19【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唐五代-李白 20【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唐五代-李白 21【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唐五代-李白 22【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唐五代-高适 23【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唐五代-杜甫 24【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唐五代-杜甫 25【绝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唐五代-杜甫 26【江畔独步寻花】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唐五代-杜甫 27【游子呤】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唐五代-孟郊 28【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唐五代-柳宗元 29【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 山中,云深不知处。 唐五代-贾岛 30【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唐五代-张继 31【渔歌子】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 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唐五代-张志和 32【塞下曲】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唐五代-卢纶 33【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 唐五代-刘禹锡 34【浪淘沙】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唐五代-刘禹锡 35【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唐五代-白居易 36【池上】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唐五代-白居易 37【忆江南】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唐五代-白居易 38【悯农】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39【悯农】 春种一粒粟, 秋成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唐五代-李绅 40【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唐五代-杜牧 41【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唐五代-杜牧 42【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唐五代-杜牧 43【乐游原】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唐五代-李商隐 44【蜂】 不论平地与山尖, 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 为谁辛苦为谁甜? 唐五代-罗隐 45【小儿垂钓】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唐五代-胡令能 46【江上渔者】 江上往来人, 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 出没风波里。 北宋-范仲淹 47【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北宋-王安石 48【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北宋-王安石 49【书湖阴先生壁】 茅檐长扫静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北宋-王安石 50【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北宋-苏轼 51【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北宋-苏轼 52【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北宋-苏轼 53【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北宋-苏轼 54【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北宋-李清照 55【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南宋-陆游 56【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三万里河东入海, 八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南宋-陆游 57【四时田园杂兴】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南宋-范成大 58【四时田园杂兴】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唯有蜻蜓蛱蝶飞。 南宋-范成大 59【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南宋-杨万里 60【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南宋-杨万里 61【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春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南宋-朱熹 62【题临安邸】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南宋-林升 63【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南宋-叶绍翁 64【乡村四月】村居即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桑蚕又插田。 南宋-范成大 65【村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清-高鼎 66【墨梅】 我家洗砚池边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 只留清气满乾坤。 元-王冕 67【石灰吟】 千锤万击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明-于谦 68【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韧, 任尔东西南北风。 清-郑燮 69【所见】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清-袁枚 70【己亥杂诗】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清-龚自珍

8073中国古代文化专题模拟题

8073中国古代文化专题模拟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根据古代的历法,每月最后一日叫做“”,最初一日叫做“”。 2.唐代诗人骆宾王《在狱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西陆指,诗中借指。 3.六世纪初隋炀帝下令开凿的是从和两条运河。 4.秦朝的行政区划分为和两级。 5.清朝实际任宰相之职的在康熙时期是“”,雍正以后是“”。 6.监官和谏官,古代并称,亦通称。 7.魏晋以后,汉代原先的察举制发展为。 8.由朝廷用公开考试的方法来甄别选用士人始于。 9.中国古代男子二十岁行礼,女子十五岁行礼,是作为成年的标志。 10.在唐太宗时传入中国的基督教,当时称作“”。 11.杜甫《春望》:“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簪在古代的作用是。 12.我国的图书目录工作和目录学研究的奠基之作是和。 13.金星晨见于东方为,昏见于西方为。 14.古人用干支纪日。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组成六十个单位,称为。 15.黄钟宫确定下来后,按三分损益的方法,可以产生五音,加上变宫和变徵,就是七音。五音指的是。 16.贾谊《过秦论》:“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文中山东指以东的地区。《汉书·儒林传》:伏生得《尚书》二十九篇,“以教于齐鲁之间,齐学者由此颇能言《尚书》,山东大师亡不涉《尚书》以教。”文中山东指地方。 17.汉武帝后,宰相的职权转到尚书台,其长官叫。 18.清人孙诒让所作86卷内容丰赡,是研究《周礼》最好的本子。 19.道教的经典文献叫。 20.成语“连衽成帷”、“举袂成幕”中的衽是,袂是。 21.到了才逐渐出现了精美的文人画,其影响延续至今。 22.最早的书,要算以竹木作为书写材料的。 23.清人张之洞撰写的《》是指导初学者的目录学著作。 二、单选题(每择2分,共10分) 1.泉州、无锡和松江的古名分别叫()。 A温陵梁溪广陵B梁溪云间金陵 C温陵梁溪云间D温陵云间梁溪 2.传统的观点认为礼分“五礼”,即()。 A吉礼凶礼军礼冠礼嘉礼 B吉礼凶礼军礼笄礼嘉礼 C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 D吉礼凶礼军礼仪礼嘉礼 3.六部是隋唐以后主要的政务部门,其确切名称是()。 A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B吏部户部礼部法部政部工部 C政部官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D学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医部 4.秦汉九卿的重要特点是()。 A区分君主家事与国事,政治事务与宫廷事务不相混杂。

中考化学专题试题汇编:化学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无答案)

1.(3分)(2019?岳阳)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成语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刻舟求剑B.滴水成冰C.钻木取火D.掩耳盗铃 2.(18牡丹江)成语是中华民族语言的瑰宝,下列成语中蕴含着化学变化的是() A.木已成舟 B.火上浇油 C.量体裁衣 D.滴水成冰 3.(2018·郴州)下列成语涉及物质化学变化的是() A.大浪淘沙 B.花香四溢C.死灰复燃 D.水乳交融 4.(2018·威海)描述物质变化的成语有:①滴水成冰;③死灰复燃;③木已成舟;④火烧 赤壁;⑤沙里淘金;⑥火上浇油;⑦百炼成钢;⑧花香四溢;⑨玉石俱焚,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②③④⑤⑥⑦ B.④⑤⑥⑦⑨ C.①③④⑤⑧⑨ D. ②④⑥⑦⑨ 5.(2019·锦州中考)(1分)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词句中蕴含化学变化的是() A.木已成舟 B.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C.百炼成钢 D.日照香炉生紫烟 6.(2018·南充)诗词是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下列著名诗句所反映的物质变化主要与化学变化相关的是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D.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一江水。 7.(2018·广东)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C.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8.(2018·宜宾)(2分)下列经典诗句所表达的意思中不涉及燃烧反应的是()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9.(2019·荆州中考)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下列诗句中隐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A.千锤万凿出深山 B.蜡炬成灰泪始干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0.(2分)(2019?潍坊)诗词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 是() 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完整word版)三国演义知识点大全

1、三国中有“三绝”,“义绝”是关羽;“奸绝”是曹操;“智绝”是诸葛亮. 2、三国中有很多人物都有绰号,如“水镜先生”是司马徽“伏龙”是诸葛亮;“凤雏”是庞统;“小霸王”是孙策;“美髯公”是关羽;“常胜将军”是赵云。 3、曹操曾两次梦见“三马同曹”,前三马是指马腾、马超、马岱;后三马是指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 4、三国中的人物被塑造得栩栩如生,其中有些人物已成为不朽的典型,好像还活在人群中,所以人们常把有智慧的人赞为诸葛亮;把奸诈的人骂做曹操;把量窄的人谓为周瑜;把性烈的人叫作张飞;把忠厚的人称为鲁肃;把昏庸的人说是刘禅。 5、三国中有两匹千里马赤兔马、的卢;最后的主人分别是关羽、刘备(此两处有争议) 6、三国中有三位名士被称为一龙,他们是华歆、邴原、管宁,华歆和管宁分别是龙头和龙尾。 7、在军阀混战中,刘备曾先后依附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刘表。 8、魏国历代皇帝是曹丕、曹睿、曹芳、曹髦、曹奂。

9、三国中被称为三杰的是孙权、刘备、司马懿。(莫名其妙,不知是何原因) 10、与赤壁之战有关的事件有草船借箭、蒋干盗书、借东风、苦肉计、连环计。(还有其他) 11、《三国演义》中素有“千古奇策”之称的是隆中对。 12、孔明笑曰:“士元非百里之才,胸中之学,胜亮十倍。”士元指的是庞统,他冠以凤雏之称,与他有关的一个故事是庞统巧设连环计。 13、《三国演义》中,为救阿斗在长坂坡杀了魏军七进七出的将军是赵云,长坂坡头退曹军百万兵的将军是张飞,使曹操割须弃袍的将军是马超。 14、《三国演义》中最能体现“宝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英雄人物是关羽。 15、《三国演义》中具有独家绝活的两个人是左慈、管洛。 16、“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诸葛亮写给周瑜的信中的内容。 17、刘备在长坂坡时说:“子龙从我于患难,心如铁石非宝贵所能动摇也。”这里的子龙指的是赵云。 18、“三英战吕布”中的三英指的是刘备、关羽、张飞。

中国古代文化专题02(68.7分)

古代驾车以四马 马为常。 2.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宰相之职,分属于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所以三省的长官并称宰相 。 3. 王勃《滕王阁序》:“星分翼轸”的翼轸分别指 天上的方位 和 轸两星宿的分 。 4. 《诗经》:“东方未明,颠倒衣裳。”其中衣指裤子 ,裳指 上衣 。 5. 以朔望月为单位的历法是阴历,以太阳年为单位的历法是阳历。中国古代的历法不是纯阴历,而是阴阳合历 。 6. 春秋初年齐桓公 设大谏,为谏官设置之始。 7. 监官和谏官,古代并称台谏 ,也通称 言官 。 8. 北魏、北齐设置的昭玄寺 ,以大统、统为长官,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掌管佛教的专门机构。 9. 古人以牛 、 羊 、 猪 为三牲。

古人用干支纪日。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组成六十个单位,称为六十甲子 。 11. 今天北京的八达岭长城是秦始皇修筑的。 ?√ ?× 12. 殷代称一旬以内的未来日为“翌”,一旬以外的未来日为“来”。 ?√ ?× 13. 郭沫若先生取名的缘由大概是因为沫、若是两条河流的名称。沫水就是今天的大渡河,若水就是今天的雅砻江以及与雅砻江合流后的一段金沙江。郭老是四川乐山人,就在沫水之滨,离若水也不远。 ?√ ?× 14. 魏晋以后,历代宗室和功臣的封爵大多以王、公、侯、伯、子、男为号。 ?√ ?×

苏轼《江城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中“天狼”是井宿中的星组。 ?√ ?× 16. 杜甫《赠卫八处士》诗中说:“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参,参宿。商,心宿。参在西,商在东,不能同时出现在天空。所以拿“参与商”来比喻“人生不相见”。 ?√ ?× 17. 《论语?季氏》:“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后代据此称内讧为萧墙之祸。萧墙,就是围墙。 ?√ ?× 18. 周代贵族有姓氏,而一般平民没有姓氏。在贵族中,女子称氏,男子称姓,这是因为氏是用来“别婚姻”的,而姓是用来“明贵贱”的,两者作用不同。 ?√ ?× 19.

(按川教版体系)全国各地2020年中考历史试题汇编 七下 第九学习专题 中国古代文化(下)

中国古代文化(下) 第15课 印刷术、指南针与火药(三大发明) 第16课 建筑奇观(大运河、明长城、赵州桥、北京故宫) 第17课 科技巨著与史学巨著(《天工开物》、《本草纲目》、《资治通鉴》) 第18课 唐诗与宋词(唐诗、宋词) 第19课 明清小说 (明清小说) 第20课 石窟艺术宝库 (石窟) 第21课 书法与绘画(书法、绘画) 一、选择题 ◆(2020·广东茂名)6.北宋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用胶泥刻字……火烧令坚……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此材料反映的是哪一科技成就? A.蔡伦改进造纸术 B.华佗制成“麻沸散” C.张衡发明地动仪 D.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2020·广东汕尾)2.右图内容记载的科技成就是 A .造纸术 B .活字印刷术 C .造船技术 D .指南针 ◆(2020·贵州黔西南)8.下列属于我国四大发明的是 ①火药 ②地动仪 ③印刷术 ④造纸术 ⑤筒车 ⑥指南针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⑥ C .①③④⑤ D .②③④⑥ ◆(2020·湖南衡阳)3.《宋史》记载“……有造突火枪,内安子窠,如燃放,焰绝然后子窠发出,如炮声,远闻五十余步。”它描绘的是我国“四大发明”中哪一项的应用? A .造纸术 B .印刷术 C .指南针 D .火药 ◆(2020·江苏连云港)31.“每当人们在中国文献中查找任何一个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要焦点就在宋代。”以下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①发明活字印刷术 ②改进造纸术 ③普遍使用指南针 ④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020·山东莱芜市)1.美国学者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说:“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宋朝“创新和文化繁盛”的是 A .出现了最早的纸币 B .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C .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D .形成了词创作的繁荣局面 ◆(2020·天津市)1.活字印刷术最早出现在 A.汉朝 B.唐朝 C.北宋 D.元朝 ◆(2020·天津市)2.北宋时制成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的发明是 A.造纸术 B.印刷术 C.火药 D. 指南针 ◆(2020·海南省)2.在2020年6月召开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大运河与丝绸之路双双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历史上,大运河开凿于 A.秦朝 B.隋朝 C.唐朝 D.元朝

南开100题填空题问题

1、请补充fun函数,fun函数的功能是求n的阶乘。 注意:部分源程序给出如下。 请勿改动主函数main和其它函数中的任何内容,仅在fun函数的横线上填入所编写的若干表达式或语句。 2、请在函数fun的横线上填写若干表达式,使从键盘上输入一个整数n,输出斐波纳契数列。斐波纳契数列是一种整数数列,其中每数等于前面两数之和,如:0 1 1 2 3 5 8…… 3、请补充函数fun(char *s),该函数的功能是把字符串中的内容逆置。例abcde->edcba。 4、请补充函数fun,它的功能是:计算并输出n(包括n)以内能被3或7整除的所有自然数的倒数之和。例如:在主函数中从键盘给n输入30后,s=1.226323。 5、给定程序的功能是求二分之一的圆面积,函数通过形参得到圆的半径,函数返回二分之一的圆面积。例如:输入圆的半径19.527,输出为s=598.949991。 6、给定程序的功能是计算并输出下列级数的前N项和S N,直到S N大于q为止,q的值通过形参传入。 S N=2/1+3/2+4/3+…+(N+1)/N 若q的值为50.0,则函数值为50.416687。 7、函数的功能是:统计长整数n的各位上出现数字1、2、3的次数,并通过外部(全局)变量c1、c2、c3返回主函数。 例如当n=123114350时,结果应该为c1=3,c2=1,c3=2。 8、请补充main函数,该函数的功能是:从键盘输入一组整数,使用条件表达式找出最大的整数,当输入的整数为0时结束。 例如:输入1 2 3 5 4 0时,最大的数为5。 9、给定程序的功能是分别统计字符串中大写字母和小写字母的个数。 例如:给字符串输入AaaaBBb123CCccccd,则输出upper=5,lower=9。 10、请补充main函数,该函数的功能是:从键盘输入3个整数然后找出最大的数并输出。例如输入:12,45,43,输出为45。 11、给定程序中,函数的功能是:把形参s所指字符串中下标为奇数的字符右移到下一个奇数的位置,最右边被移出字符串的字符绕回放到第一个奇数位置,下标为偶数的字符不动(注:字符串的长度大于2)。 例如:形参s所指的字符串为abcdefgh,执行结果为ahcbedgf。 12、请补充函数,该函数的功能是将字符串tt中的大写字母都改为对应的小写字母,其他字符不变。 例如:输入“Do you come from Sichuan?”,则输出“do you come from sichuan?”。 13、请补充函数,该函数的功能是判断一个数是否为素数。该数是素数时,函数返回字符串yes!,否则返回字符串no!,并在主函数中输出。 14、请补充函数,其功能是:依次取出字符串中所有小写字母,形成新的字符串,并取代原字符串。 15、给定程序的功能是判断字符ch是否与串str中的某个字符相同,若相同什么也不做,若不同插在串的最后。 16、补充函数,其功能是:判断一个年份是否为闰年。 17、给定程序的功能是将n个人员的考试成绩进行分段统计,考试成绩放在a数组中,各分段的人数存到b数组中:成绩为60-69的人数存到b[0]中,成绩为70-79的人数存到b[1]中,成绩为80到89的人数存到b[2],成绩为90到99的人数存到b[3],成绩为100的人数存到b[4],成绩为60分以下的人数存到b[5]中。 18、str为一个字符序列,补充函数,其功能是:查找str中值为x的元素,返回找到值为x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试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2)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 1.元代剧作家_________创作的《赵氏孤儿》是一部著名的历史悲剧,剧中表现了屠岸贾的残暴奸诈,突出了程婴等义士赴汤蹈火的牺牲精神。 2.明代剧作家________创作的传奇《宝剑记》写林冲被逼上梁山的故事,具中的《夜奔》一场至今仍在曲场经常上演。 3.《大雅堂乐府》是明代_______创作的杂剧,剧中写四个古代的风流遗事,表现了文人的雅兴和情调。 4.明代作家_______的剧作很注意对诙谐的追求,他的《博笑记》就是一部演“可喜、可怪之事”,“俱可绝倒”的作品。 5.孟称舜的《_______》描写了崔护和叶茶儿的爱情故事,体现了他关于婉丽风格的理论。6.延寿马和王十朋分别是南戏《_______》和《_______》中的人物。 7.明代剧作家_______《邯郸记》和《南柯记》都是借梦表现现实的黑暗的作品。 8.明代剧作家_______的“渔阳三弄”,借张建封、杨慎、杜默三人的遭遇,表现了对个性和自我的追求。 9.明代剧作家王衡的杂剧《_______》写唐代大诗人王维科举考试的经历,表现了对 科举制度的批判和反思。 二、简答 1.简述《梧桐雨》一剧的艺术成就。 2.简述梁辰鱼《烷纱记》在中国戏曲史上的价值。 3.宋元时期的话本小说有什么样的基本特点? 4.《儒林外史》中的真儒形象有什么特点和局限? 5.举例谈谈《西游记》充满谐趣的艺术风格。 三、论述题(1,2题必选一题回答,3,4题必选一题回答,若二题都答,则只给前者判分。每题20分.共40分) 1.试析《牡丹亭》中的杜丽娘形象。 2.以剧本为例,分析关汉卿杂剧的文人色彩。 3.《水浒传》在思想上取得的独特成就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4‘举例分析《红楼梦》人物描写的特色。 答案: 一、填空 1.纪君祥 2.李开先 3.汪道昆 4.沈璟 5.桃源三访 6.宦门子弟错立身荆钗记 7.汤显祖

2012年三级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上机南开100题库word版

☆题目1 请编写一个函数jsV alue(int m,int k,int xx[]),该函数的功能是:将大于整数m且紧靠m的k个素数存入数组xx 传回。 最后调用函数writeDat()读取10组数据,分别得出结果且把结果输出到文件out.dat中。 部分源程序存在文件prog1.c中。 例如:若输入17 5 则应输出:19,23,29,31,37。 请勿改动主函数main()和写函数writeDat()的内容。 int isP(int m) { int i; for(i=2;i0;m++) if(isP(m)) { xx[s++]=m; k--;} } 题目2 已知数据文件IN.DA T中存有200个四位数,并已调用读函数readDat()把这些数存入数组a中,请考生编制一函数jsVal(),其功能是:如果四位数各位上的数字均是0或2或4或6或8,则统计出满足此条件的个数cnt,并把这些四位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存入数组b中。最后main( )函数调用写函数writeDat()把结果cnt以及数组b中符合条件的四位数输出到OUT.DA T文件中。 void jsVal() { int i,j,qw,bw,sw,gw; for(i=0;i

中国古代文化史专题总结

中国古代文化史专题总结

一、儒家思想的形成和演变及儒家学说的现实意义 1.儒家思想的形成和演变 (1)春秋时期: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奠定了儒家思想的基础。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仁就是“爱人”,就是“克己复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主张“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使百姓“足食”,国家“足兵”,取得“民信”。 (2)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经过孟子、荀子的总结和改造,体系更加完整,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①孟子把孔子“仁”的学说发展成为更加系统的“仁政”学说,并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在伦理观上,主张“性善论”。 ②荀子认识到人民力量的巨大,提出“君舟民水”的观点,主张“性恶论”。 (3)汉代: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它也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董仲舒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他大力宣扬“君权神授”的思想,还提出“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提出“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

标准。 (4)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儒学发展出现了危机。 (5)隋唐时期儒学的发展:吸收了佛教、道教的精华,三教合一,我国儒学发展进入一个 辉煌的时期。 (6)宋代:儒学从佛、道之中汲取了有益的内容,完成了更为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成 为新兴的儒学。 ①二程认为,“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天理”是万物的本原。二程把天理和伦理道德 直接联系起来,认为“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二程认为仁是与万物俱生的。 ②朱熹提出“理气论”和“心性论”。 (7)明朝:王阳明是明朝中期儒学的代表人物,他把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号称“心 学”。王阳明宣扬“宇宙便是吾心”“心即理也”“心外无物”等主观唯心论的宇宙观。 王阳明还提出“致良知”的学说,认为“良知”是人所固有的善性。 (8)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三位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思想的批判继承,促 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2.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 (1)儒家强调“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的教育思想,对我国当代教育事业 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有积极作用。 (2)儒家提倡“孝”、“仁义”“诚信”等道德伦理观,有助于构建和谐人际关系,促进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儒家强调“正身自省”,“修己安人”,加强道德修养,有助于约束和规范市场经济 主体的交易活动和行为,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正常、有序地进行。 (4)儒家提倡的“仁”“德治”“民本”思想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5)儒家主张的“大一统”思想有利于巩固中华民族的统一,在今天更具有现实意义。 二、儒家、法家、道家政治思想及其关系 (1)思想特点 ①儒家提出德政、礼治和人治,强调道德感化。当国家稳定,步入正常轨道后,宜用儒家 路线。儒家思想构成了传统文化中的人道主义精神。 ②法家提倡法治,主张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在动荡年代,实现全国大一统法家 路线能收到奇效。法家思想成为历史进步思想家改革图强的理论武器。 ③道家提倡顺乎自然、“无为而治”。大动荡后,与民休息,恢复和发展生产,以道家路 线为宜。道家思想构成了封建传统思想中的哲学基础。 (2)关系:三者具有很大的互补性 ①经过秦、西汉初年的治国实践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在动荡年代,军阀割据,难以用儒 家路线实现全国大一统,而法家路线却能收到好的效果。 ②在动荡结束之初,人口凋敝,生产破坏,应该实行道家无为政治,与民休息,以恢复和 发展生产。 ③当国家稳定,走上正常运行轨道之后,不能再实行严刑峻法的暴力统治,而以儒家路线 为宜。三者之间表现出了互相融合的趋势。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不敢忽视的小字 《一个小农家的暮》整体赏析

不敢忽视的“小”字——《一个小农家的暮》整体赏析 刘半农《一个小农家的暮》选入人教版高中语文《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编者在“导读”部分提出了一个探究话题:“地上人多心不平,天上星多月不亮”这话有什么深意?许多教者采用了参考书上的观点——这两句普通的江阴民谚,如果说单从孩子的口里唱出来的话,只能说明它是一种流传的歌谣,孩子只是把它哼唱出来。那么,从字面上,从传播的广度看,它代表大众的心声,对地上苍生的艰难生活的申诉。另外,也体现出诗人当时大力提倡写作民歌、儿歌,从各地方言中吸取精华用于诗歌创作的诗歌理念。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感觉到这种理解完全脱离了文本,和作者的创作意图大相径庭。 首先,我认为这两句话在这首诗歌中没有什么深意。从全诗看,作者描摹了三幅画面,一幅是“妻子晚炊图”,另一幅是“丈夫暮归图”,最后一幅是“孩子观月图”。这两句话属于“孩子观月图”的一部分。这群孩子着实太小,他们对数字的认识是错乱、颠倒的:“孩子们在场上看着月,还数着天上的星:‘一,二,三,四……’‘五,八,六,两……’”细心的老师首先能抓住这节诗歌里的标点符号启发学生:八个数字孩子们并列读出,应该用顿号,作者却用了逗号,为什么呢?因为孩子太小,对简单的数字一时半会想不出来,停顿时间长,用逗号隔开符合孩子数数时的神态。同样的道理,“四”“两”后面用了省略号,也是由于孩子太小,一时想不起下面的数字。更为有意思的是上一句用了“二”,下一句用了“两”,说明这些孩子不明白“二”和“两”表示相同的数目,足见其“小”。这些小孩子天真无邪,无忧无虑,淳朴自然,率真可爱。刘半农用了数星星表现这些天真烂漫的孩子可算是笔墨省俭,数语传神。 最后一节写孩子们唱歌,这句“地上人多心不平,天上星多月不亮”乃江阴民谚。说句老实话,这个民谚是有学问的。从表现手法上说它“比中有兴”前一句是本体,后一句是喻体,说明白点就是“地上人多心不平”好似“天上星多月不亮”一样,这是个典型的比喻句;“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按照民歌惯例,先言自然之物,以引起所吟咏的生活之物,如《诗经*氓》中“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就是这种写法。那么这两句的顺序应该是“天上星多月不亮,地上人多心不平。”才符合常理。如果江阴民谚按常理排序,刘半农在这里让孩子们倒着念还是为了表现他们记忆的错乱,显示其“小”,一看见皎洁的月亮,首先就想到了“天上星多月不亮”,后来又觉得忘了前一句,接着就补上了“地上人多心不平”,至于什么“比兴”手法他们不懂。在大人们的意识里“地上人多心不平”的确是有深意的,人多了互相攀比,羡慕嫉妒恨就多了,心里哪会平衡呢?孩子们吃饱穿暖,就知道玩,哪管人心平与不平?他们唱歌来自于模仿,目的是取乐。他们把高深的用于教育人的一本正经的谚语,用作蹦蹦跳跳,无拘无束的唱歌素材,这种选材上的反其意而用之正是刘半农的高明之处,它更能表现孩子们的天真无邪。你如果看到牙牙学语的孩子把“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世上只有妈妈好,没妈的孩子像根草”唱成“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根草……世上只有妈妈好,没妈的孩子像快宝”,你不会觉得可笑,反而觉得可爱。有个笑话说妈妈教育儿子男子汉应该一个人睡,儿子说爸爸是男子汉咋和妈妈一块儿睡。多么天真无邪,多么朴实可爱。 综上所述,这一句话的理解不能断章取义,他是孩子们唱歌的内容,刘半农只是用它作为素材,表现可爱的孩子无拘无束的生活,通过他们的活动营造安谧静寂的农家生活的,只不过是个典型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