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章第三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学设计

第四章第三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学设计

第四章第三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学设计
第四章第三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学设计

课时教案

课时教案

课时教案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案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案 知识与能力:学会分析海陆分布、地形地势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学生结合实际生活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知科学世界和生活世界的统一。 重点:学会分析海陆分布、地形地势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难点:地球运动对天气、气候的影响。 课前自主预习案: 同纬度地区,夏季海洋上气温较,陆地上气温较,冬季相反。 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是全球气温变暖。 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和人类活动都是影响气候的因素。 一般来说,坡降水多,坡降水少。 我国x疆地区气候干旱,其影响因素是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因素D、洋流因素 点拨:x疆身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少,气候干旱。 活动一:海陆分布与气候 海洋和陆地的物理性质是:陆地升温快、降温快:海洋

升温慢,降温慢 读课本83页黑体字,并完成活动。 读图4-24,填写相关内容。 活动二:地形地势与气候 小组探究: 读图4-27,看安第斯山东西联测景观有什么不同? 东侧:西侧: 为什么景观会有如此的的差异? 提示:分析原因时,可以画图表示哦! 活动三:人类活动与气候 小组组织分析:全球性的人类活动对气候的负面影响:学生自主学习“地球在变暖”。 课后练兵: 海南岛比黑龙江省温暖的主要原因 A、纬度因素 B、地形因素 c、海陆因素D、人类活动因素 防止全球变暖的的最好措施是 A、禁止使用煤、石油等矿产资源 B、大力植树种草,扩大绿化面积 c、通过科技手段大量投放制冷物质调节气温D、开发新能源或者减少能源使用量 “山前桃花山后雪”主要反映了

A、地形因素的影响 B、纬度因素的影响c、海陆因素的影响D、洋流因素的影响

第三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学案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第一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气候现象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太阳辐射及决定太阳辐射强弱的因素。 2、了解地球自转产生的自然现象及对天气变化的影响。 3、掌握地球公转时太阳直射点的运动规律以及地球上的五带。 [教学重点]: 1、学会分析地球形状、地球运动对气候的影响。 2、了解地球运动对天气、气候的影响。 [教学难点]: 地球的公转对天气、气候的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现在是冬天,我们感觉很冷,但由于气候不同,远在我国北方的黑龙江早已经下雪了,而我国南部的海南岛还是风和日丽。这是同一时间不同地方的气候不同,同一地点的不同时间气候也不同,比如今天早上很冷,中午温暖了一些,晚上又将会很热。一年中气候不同,春天温暖、夏天炎热、秋天凉爽、冬天寒冷。那么是哪些因素引起了气候的不同呢? (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海陆的分布、地表的起伏等。) 过渡: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很多,今天我们主要来学习地球的形状和地球的运动对气候的影响。板书: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一地球的形状与气候 二地球的运动与气候(3分钟) 过渡:请同学们认真的预习教材P78—P82,并完成导学案预习反馈部分。(5分钟) 检查预习情况(2min) 过渡:那么地球的形状与地球运动到底是怎样影响气候的呢?请同学们看到导学案探究展示部分,请同学们分组讨论,第一组讨论一,第二组讨论二…第七组讨论七。(8分钟) 展示、质疑、点评(18~20分钟) 教师补充地球自转对气候的影响。 课堂小结 随堂演练 板书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一) 一地球的形状与气候 地球的形状为不规则球体,使各纬度的太阳高度不同,从而影响气候 二地球的运动与气候 1、地球的公转 a 四季的变化 b 昼夜长短的变化 c 五带的划分 2 地球自转 昼夜交替——一天天气的变化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案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案 知识与能力: 学会分析海陆分布、地形地势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学生结合实际生活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知科学世界和生活世界的统一。重 点:学会分析海陆分布、地形地势因素对气候的影响。难 点:地球运动对天气、气候的影响。 前自主预习案: 、同纬度地区,夏季海洋上气温较 ,陆地上气温较 ,冬季相反。 2、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 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是全球气温变暖。 3、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 、 和人类活动都是影响气候的因素。

4、一般来说, 坡降水多, 坡降水少。 、我国x疆地区气候干旱,其影响因素是( )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地形因素 D、洋流因素 点拨:x疆身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少,气候干旱。 活动一:海陆分布与气候 海洋和陆地的物理性质是:陆地升温快、降温快:海洋升温慢,降温慢 读本83页黑体字,并完成活动。 读图4-24,填写相关内容。 活动二:地形地势与气候 小组探究: 、读图4-27,看安第斯山东西联测景观有什么不同? 东侧: 西侧:

2、为什么景观会有如此的的差异? 提示:分析原因时,可以画图表示哦! 活动三:人类活动与气候 、小组组织分析:全球性的人类活动对气候的负面影响:2、学生自主学习“地球在变暖”。 后练兵: 、海南岛比黑龙江省温暖的主要原因( ) A、纬度因素 B、地形因素 、海陆因素 D、人类活动因素 2、防止全球变暖的的最好措施是( ) A、禁止使用煤、石油等矿产资源 B、大力植树种草,扩大绿化面积 、通过科技手段大量投放制冷物质调节气温 D、开发新能源或者减少能源使用量 3、“山前桃花山后雪”主要反映了(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 《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是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2013年6月版)第二章第二节 的教学内容,是在学习了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夏季普遍高温”“东西干湿差异显 著”“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后,对气候知识进行的总结和提升。即在解决“存在什么 现象”后,进行“为什么存在这些现象”的分析。 气候是我国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要素,气候也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知识点。对于初二 的学生来说,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是相对抽象和复杂的。所以,在教学设计中,尽量联 系生活实际,化抽象为具体;尽量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注重把 握难度,不能过难。这是教学设计中重点考虑的三个方面,以期学生上完课后“有所得, 有所乐,有所感”。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会联系中国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征来分析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能看季风气候 成因示意图,并简单分析我国季风气候的形成过程;能清楚的辨别我国不同地域气候差异 产生的主要因素。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图(气候图、景观图),并用地理的方法进行分析,获取信息,归纳总结出结 论;通过课堂讨论和交流,让知识更加丰富,视野更加开阔;通过具体事例的分析,体会 地理知识同生活的紧密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讨论过程中体会与人交流的乐趣;在联系现实生活事例中培养“关注生活,热爱地 理”的情感。 三、教学准备 1.准备好多媒体课件(收集当地最近一段时间有关天气的图片;拍摄学校周一升国旗的照片) 2.准备水果(暖温带水果苹果和石榴,亚热带水果柑橘,热带水果火龙果) 3.调查班上有没有位于我国其他省区的学生。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首先,分别让家乡在台湾和泰国的同学谈谈自己的家乡景观,与东莞这里有什么不一 样?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差异?泰国的同学谈到当地天气很热,很多人不穿鞋子,可能是 因为泰国比我们这里纬度很低。台湾的同学谈到他们那里很多树林。再让这两名同学看看 投影上的图片,选出与自己家乡最接近的景观。让学生有各地景观、人们生活差异的直观 印象。 2.“找家乡”活动,活跃学习气氛,产生问题 让学生从袋子中随机摸出一种水果,在投影的中国气候图中找出这种水果的主要分布 地,找对了,该水果就奖励给这位学生。学生都很兴奋地参与,但是不一定都能找对,教 师可以提醒,学生也可以帮忙。找完四类水果(苹果、石榴、柑橘、红龙果)的主要分布 地后,进一步分析,为什么不同的水果分布地不同呢?因为它们要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生 长。我国各地气候复杂多样,才会生长着各种各样的水果。而使得我国各地气候特征明显 差异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呢?学生回答出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三个主要的影响因素。 3.分组讨论:三个因素在我国各地的具体影响。 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三个因素是如何影响中国各地的气候(气温和降水)的,产生了什么差异,对当地产生了什么影响(可以从建筑、饮食、衣着、农业生产等方面去考虑)?提醒大家尽量用自己的切身体验,用实际的事例进行说明,并且进行一定的归纳总结。教师可以举例:我国黑龙江北部现在(10月份)已经下雪了,但我们这里穿着短袖还嫌热,气温差异明显,这是纬度位置的影响,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在学生讨论过程中,如果发现有些学生不知如何进行的,可以进行指导,鼓励。学生讨论完后,让学生谈谈讨论的结果。许多学生能够结合具体事例进行分析,内容包括我国各地人们衣、食、住、用、行各个方面,原因分析包括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三个内容,学生思维比较发散,这正是想要的效果。

锋面与天气教学设计

. 《锋面与天气》教学设计 设计思想 以风、霜、雨、雪等生活中常见的天气现象为载体,联系相应的理论学习,并加以归纳、总结,学为己用。教学过程中应时刻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这一理念,注重提高学生动手、动脑、读图、析图能力。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和既定的范围展示所学成果,教师及时进行适当的总结归纳。课前应尽可能全面地将各知识点以不同的形式在学案上体现,学生或讨论、或展示、或交流,进而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益。 教材分析 整个第二单元的教材,都是紧紧围绕大气环境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关系这一主线上的,其中前两节主要介绍大气的受热、运动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本节课是在前两节的基础之上,从生活实际需要出发,分达到让学生弄懂析了影响我国天气变化的几种常见的天气系统。为了适应课堂容量,学会,我将本节内容分成两节课来讲授,本次说课主要研究锋面系统 学情分析 学生虽然对一些天气、气象术语有一定的了解,但是上升到理论的层面,理解的难度可想而知。教师应充分引导学生参与各项活动,让学

生有话说,有事做,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提高听课效率,而且也有助于教师在实践中体现新课标的理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记住影响我国天气的主要天气系统:锋面系统。 ②理解锋面系统的分类,掌握它们对天气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阅读冷锋、暖锋、等各类图,提高学生阅读识图能力。 ②通过阅读天气形势图,使学生学会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阅读各类图形,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 理解冷锋、暖锋过境前后天气变化特征。 ;. . 教学难点冷锋、暖锋与天气的关系。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实例分析法和启发探究法。 教学过程设计

七年级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及反思 本

热带雨林气候分布最广的大洲是 热带草原分布最广的大洲是。 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最广的大洲。亚洲是世界上气候,气候

温带海洋 性气候温带大陆 性气候 温带季 风气候读图4.19,亚欧大陆40°N—60°N附近气候差异

甲乙 有人去南美洲旅游,在安第斯山A,B两处分别拍下了两张照片。过了些日子,他记不清哪一张是A地,哪一张是B地了,你能帮他辨别清楚吗?

漫画反映了当前人类普遍关注的问题。这一问题带来的后果是 造成此问题的人为原是

小结: 世界的气候 气候类型的分布 气候与人类活动影响气候的因素 热带气候 温带气候 寒带气候高原山地气候 互相影响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地形因素 气候的两 大要素 气 温 和 降 水 《影响气候的因素》教学反思 一、教学设计的反思 在新课程标准中对本科的要求是: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三大因素对气候的影响。列举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根据这一要求我做了深入的教材分析及学生学情分析,并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影响气候的三大因素:纬度、地形和海陆。 2、举例说明三大因素对于气候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1、结合实际生活、各类地图、景观图,并要通过读图和实例分析自己得出,分析影响气候的各种因素。 2、通过演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他们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人类活动和气候要让学生以身边的实例来说明他们之间的相互影响。电子白板与引导、启发,讲解相结合。使学生达到认知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统一。 地理课程标准的含义是国家对基础教育地理课的基本规范,具体体现在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的三维目标要求上。将课标上的这一要求细化为具体的三维目标,使得教学目标更为明确。三维目标紧紧结合课标要求的“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三大因素对气候的影响”这一目标展开,突出本课的重点,又指出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方向,一举两得,在实际教学中也证明了这一点。

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教材分析: 知道我国气候的主要特点,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气候复杂多样。理解我国气候复杂多样和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能在气候类型分布图上读出各种气候的分布,知道季风的含义,了解季风气候的范围和特点,能利用气温和降水量图,说出季风对气候的影响,认识雨热同期的特征是促进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因为雨热同期是季风气候的明显特征。明白气候复杂多样反映了我国气候要素的空间差异性和我国自然环境复杂性。 教学教法 引导学生回忆我国气温和降水的特征及造成原因,并提供相关气候资料,引导、启发学生思考,通过其分析逐步归纳概括气候特征,并分析这种气候对国民经济生产的影响,特别是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让学生学会分析、归纳、概括,总结,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学会对比,切记结论性的灌输。了解气候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人地观。 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并学会分析气候特征的方法,明确我国优越的气候资源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培养学生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分析能力和综合归纳概括的能力, 3、通过认识我国气候的有利因素对农业生产的促进作用,使学生了解到我国农业生产的优越条件,对祖国的优越自然地理环境增强认识,产生自豪感。 教学重点: 1.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2.我国气候为农业生产提供的有利条件。 教学难点: 分析、归纳、概括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教学媒体:我国温度带和干湿区挂图或投影片,几个城市的气温曲线图、降水柱状图。 课时安排:计划授课1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前几节我们讲了中国的气温和降水等知识,请同学们回忆两个问题: (1)我国冬季和夏季气温分布的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 (2)我国年降水量在地区分布和季节分配上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 〔导入新课〕知道了我国气温和降水的一些特点,我国气候有什么特征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归纳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我国气候对农业生产

《各种各样的天气》教案

《各种各样的天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 知道并会区分阴晴雨雪风等天气现象。 会用语言描述天气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2、科学探究目标: 能根据图片所表现出的天气特征正确地判断天气。 能运用恰当词语描述天气特征。 3、科学态度目标: 能对各种天气现象产生探究兴趣。 愿意倾听他人的看法,乐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乐于同学间的合作学习。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能根据天气情况,合理安排学习和生活。 有保护动植物,热爱自然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并会区分阴晴雨雪风等天气现象。 教学难点:能结合自身经历,用自己的话描述天气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各种天气卡片5套、课件(图片和视频) 学生准备:科学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下面我们就来开动脑筋猜一猜吧! 1、千条线万条线,掉进河里看不见。(雨) 2、一个金球圆溜溜,夜里人人看不见,除非下雨和刮风,天门天山家家到。(太阳) 3、像花花园不种它,花儿刚开就落下,春夏秋季它不长,寒冬腊月开白花。(雪) (分别指名猜猜谜底,教师给予引导说明) 师:同学们,我们有时会看见太阳高高地挂在天空、有时也会看到下雨或下雪的现象,它们都代表不同的天气情况,那么关于天气你又了解多少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各种各样的天气》(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知 1、说说我们知道的天气 师:同学们都知道有哪些天气呢? 先同学间互相交流再指名回答(教师板书) 2、区分不同的天气 师:不同的天气表现出的现象是不同的,同学们能根据各种现象来判断不同的天气吗?下面我们就来试试吧!(给各组分发天气卡片) A、学生分组活动:根据卡片判断天气,并把天气名称写在卡片的反面。 B、全班交流:分别指名选择卡片来说说是什么天气,并说明理由。(学生回答的同时教师把图片贴在板书相应位置) C、共同交流质疑,补充板书:对于同学们有质疑的图片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比较,并加以明确和补充天气名称。 D、拓展练习:完成活动手册第五课“拓展活动” 学生独立完成后再共同订正。 3、天气对我们的影响 师:天气总是在不断的变化,也时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不

七年级地理上册 4_3 影响气候的因素教学案 (新版)湘教版

第四章第三节影响气候的因素(1) 【教学目标】 1.知道太阳直射与斜射下太阳辐射强弱的差异,能分析地球形状对气候的影响。 2.了解地球的运动对气候的影响。 【课前预习】 1.用手电筒按照不同的角度照射墙壁:先直射,后斜射(注意观察墙壁上光线的明亮程度),你观察到什么现象?这种现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2.完成课本79页活动①、②、③,通过这三个活动题,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3.阅读课本79页正文部分,说明地球的形状对气候有什么影响? 4.我们已经知道,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想一下这一现象对气候有什么影响? 5. 认真阅读课本80页“地球公转示意”(图4-21),结合79-80页的正文部分,思考以下问题: (1)地球公转轨道是什么形状? (2)地球在公转时地轴的倾斜角度。 (3)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变化。 (4)春分:____月____日,太阳直射在____线,北半球昼____夜____。 夏至:____月____日,太阳直射在____线,北半球昼____夜____。 秋分:____月____日,太阳直射在____线,北半球昼____夜____。 冬至:____月____日,太阳直射在____线,北半球昼____夜____。 6.总结地球公转对气候有哪些影响? 【课堂突破】 对初中学生来说,学习本节内容具有一定难度,特别是地球运动这一教学难点的突破需要教师运用模拟实验法和演示法、图解法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巩固。 1.模拟实验法:课本中出现两个模拟实验,一是“探究太阳直射与斜射下的温度差异”,二是“探究海陆温度的差异”。学生在做实验的过程中会自主地感悟到其中的奥秘。 2.演示法:教师可以借助地球仪、手电筒、多媒体动画等演示。

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教案《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2013-2014学年山东省安丘市东埠中学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教案:《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1(湘教版) 安丘市东埠中学个性化主题备课课时教案 课题名称课型讲解讨论型序号 1 授课时间2013年12 月 2 日主备人孙永强共享人初一地理组教学 目标 及重 点难 点教学目标板书设计地球的形状与气候 1太阳高度 2地球形状决定各处太阳高度不同 3直射:太阳高度最大,太阳辐射强 斜射:太阳高度小,太阳辐射弱 教学 环节集体备课个性化修 改与反思一、 定 向 预 习 明 确 目 标什么是太阳高度? 什么是正午太阳高度? 太阳光线垂直照射的地方,太阳高度(),太阳辐射()。当太阳光线垂直照射赤道时,随着纬度的增高,太阳高度变小,太阳辐射的强度逐渐()

地球表面是一个球面还是平面? 地球各处太阳高度是否一样?二、 互 动 共 享, 深 化 认 知 小组共享,收集问题。 可能出现的问题:太阳高度概念不理解,具体解决的办法是从日常中举例说明。 2.集体共享,完善问题。 可能出现的问题:太阳高度大小与气温关系不明,具体解决的办法是用手灯演示。 三、 精 讲 点 拨, 完 善 共 享重点和难点的点拨: 由于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所以在同一时间内,各地获得的太阳辐射也不一样:低纬度地区太阳高度大,获得的太阳辐射多;高纬度地区太阳高度小,获得的太阳辐射少。因而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四、 分

层 达 标, 全 面 提 升 从早晨到中午再到晚上感受到的气温变化怎样? (早晨冷、中午热、晚上冷。) 为什么早晨、晚上冷,中午热? 想一想早上我们影子的长短和感觉到的气温高低与中午时有什么不同? 动手在练习本上画出近似为平行直线的太阳光照射到球面上,观察每条光线与球面交角的大 小。 (平行的太阳光照射到球面上时,各地的太阳高度角不同,获得的太阳热量不同,气温高低 不同。) 5、观察居民楼顶上太阳能装置:怎样在冬、夏季节都获得最佳的太阳能量?五、 反 馈 评 价, 归 纳 总 结

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教案

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知道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②会通过读图分析影响我国的海陆因素。 2.过程与方法:①结合中国的地理位置,地形特征和季风气候成因示意图进行初步分析,说出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②结合生活体验及典型区域对比,举例说明气候的区域差异对当地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读图分析,增强学生的读图技能,养成读图、用图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对季风分布示意图和相关图表数据的分析。【教学难点】季风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教学资源】教科书、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初课导入 回顾上一节课内容,重温我国气温的南北差异、降水的空间差异及我国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的划分与分布。 设问:我国的气候有什么特征?又为何会形成这样的气候特征呢? 通过设问引起学生对新课的兴趣。 二、新课教学 (一)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1.幻灯片展示《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提问:我国气候的两个

主要特征是什么? 总结:我国有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两大气候特征。那么,导致我国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有哪些? 2.提示学生结合书本第39页的《中国温度带的划分图》以及《山地的垂直变化示意图》,并分组讨论导致我国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有哪些,给予学生的自主讨论的时间,激发其主动性与积极性。 总结:我国南北跨纬度大,自南向北,得到的太阳光热越来越少,气温越来越低。且我国地处世界最大大陆的东部,濒临世界最大的海洋,海陆热力差异最显著。地形也是影响我国气候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地势高低悬殊,使得我国的气候更加复杂多样。受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和地形因素的共同影响,导致了我国的气候复杂多样。这也是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二)影响我国的冬季风与夏季风 1.幻灯片展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导致季风的形成》示意图,并提出问题:什么是季风? 总结:季风是指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因季节变化而风向相反的风。我国地处世界最大大陆的东部,濒临世界最大的海洋,海陆热力差异最显著,它的形成是主要是受海陆位置的影响。 2.提问:季风分为夏季风和冬季风,它们有何不同呢? 幻灯片展示“中国的冬季风和夏季风示意”图,分析冬季风和夏季风各自的发源地、风向、性质。 总结:在冬季时,由于西伯利亚、蒙古,位于亚欧大陆内部,气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学设计说明

教材分析: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从影响全球气候的基本因素—太阳辐射入手,总结出了,由于地球在宇宙中的状态(形状、运动)造成了各地太阳辐射的不同,进而出现了从低纬度向高纬度气候的纬度变化规律;知识处理上,主要采用地图和思考题相结合的形式,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与分析能力,避免提供给学生枯燥的结论。 设计理念: 摆脱通常的教学模式,不再是单纯的地理课,而是在学科中穿插了物理、化学课中才有的实验,综合了物理、化学、数学等学科知识,充分体现新课程的学科整合和关联。 从学生身边的环境切入,把抽象的问题变成具体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让学生感受到地理知识无处不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课堂设计以实验、小组讨论为主,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在满足学生表现欲的同时,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意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分析地球形状、地球运动、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地势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2、了解地球运动对天气、气候的影响,并能举例说明。 过程与方法: 结合实际生活分析影响气候的各种因素。在教师的演示中培养观察能力和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认知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统一。 2、了解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树立气候变化的全球观念及关心环境从我做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重点: 学会分析地球形状、地球运动、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地势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了解地球运动对天气、气候的影响,并能举例说明。 教学难点: 地球运动对天气、气候的影响。 教学时间:5课时 1---3课时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出示“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说出赤道和两极气温和降水方面的不同。(赤道地区气温高降水多;两极地区气温低降水少。)设问:大家想一想,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世界气候的千差万别呢? 一、地球的形状与气候 目标要求:让学生明白正是由于地球的形状导致了各地太阳高度的不同,从而造成了纬度位置不同的地方获得太阳辐射的不同,则气候条件不同,如果地球为一平面则不

4.3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学案(七年级湘教版上册)

春分3月21日—太阳直射赤道,北半球南半球昼夜等长。 夏至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北半球越往北白昼时间越长,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南半球越往南黑夜时间越长, 南极圈以南出现极夜现象。 秋分9月23日—太阳直射赤道,北半球南半球昼夜等长。 冬至12月22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昼长夜短,北半球越往北黑夜时间越长,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南半球越往南白昼时间越长, 南极圈以南出现极昼现象。 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气候终年炎热。 热带23.5°S——23.5°N 温带:没有阳光直射现象和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 北温带23.5°N——66.5°N 南温带23.5°S——66.5°S 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气候终年寒冷 北寒带66.5°N——90°N 南寒带66.5°S——90°S 2.海陆分布对气候的影响: 气温: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海洋气温高陆地气温低。 海洋(临海地区)冬暖夏凉,温差小,最热月8月最冷月2月出现晚。 陆地(内陆地区)冬冷夏热,温差大,最热月7月最冷月1月出现早。 降水:距离海洋较近且迎风地区降水较多,远离海洋的地区降水少。 3.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 气温:向阳坡气温高,背阴坡气温低。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平均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降水:迎风坡多地形雨,背风坡降水稀少。 4.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①温室效应: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使全球气温升高,旱涝等灾害频繁。 ②排放的氯氟化合物破坏高空的臭氧层,导致地面紫外线辐射增强。 ③热岛效应:人口密度大,工业集中的城市,城市中心区气温比郊区高,风速比郊区 小,上升气流显著,雾和低云较多 二、友情提醒 地球的运动对气候的影响:地球自转形成昼夜交替,地球公转对气候造成的影响是产生了昼夜长短的变化(赤道地区除外),使各地获得的热量不同,使中纬度地区产生了明显的四季更替,主要原因是地轴与公转轨道面的交角是66.5度。 三、中考必会—夯实基础 1. 赤道地带和极地地区的气候特点不同,是由于 A.纬度位置的影响 B.海陆分布的不同 C.地形差异 D.洋流的影响不同2.某山顶气温为-2 ℃,山麓气温为22 ℃,则该山顶与山麓的相对高度大约为 A.2400米 B.4000米 C.1440米 D.3333米 3.海南岛比黑龙江省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因素B.地形因素C.海陆因素D.人类活动因素北寒带北温带 热带 南温带 南寒带 90°N 66.5°N 23.5°N 0°23.5°S 66.5°N 90°S

七年级地理上册_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_公开课教案

七年级地理上册公开课教案 课题:《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学会分析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 2、了解地球运动对天气、气候的影响。 3、培养学生读图、填图、析图、绘图的能力,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达到灵活运用 掌握的目的。 [二]过程与方法 创设情境,目标问题化,通过教师启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运用读图分析法,讨论法,归纳法,解决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达到教学目标 [三]德育目标 1、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爱科学的探索精神 2、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树立气候变化的全球观念及关心环境从我做起的情感态度价 值观 二、教学重点 地球运动对气候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 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 四、教具准备 板图课本插图地球仪手电筒 五、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通过前面两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世界各地气温与降水的千差万别。那么大家是否考虑过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些差别呢?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第二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板书) 一、地球的形状与气候(板书) 1、请同学们回顾一下:从早晨到中午再到晚上感受到的气温的变化是怎样?(早晨冷中午 热晚上冷) 2、设问:为什么早晨、晚上冷,中午热呢?(早晨、晚上,中午太阳的照射角度不同) 3、用手电筒按照不同的角度照射墙壁:先直射,后斜射,引导学生观察墙壁上光线明亮程度 的不同,问: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墙面上光照明暗程度不同,直射时光束明亮而集中,斜射时光束分散而暗淡) 4、有谁观察到或能解释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差异?(手电筒照射的角度不同) 5、利用P67图4-15 、4-16,让学生比较阳光照射角度的不同对地面所获得的热量的影响。 6、教师在此引出并简单介绍什么是“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 7、活动:做教材P67活动第二题: 8、总结:太阳光线垂直照射的地方,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强;太阳斜射的地方,太阳高度 小,太阳辐射弱。 9、强调:由于地球是个不规则的球体,所以在同一时间内各地获得的太阳辐射不同:低纬度 地区太阳高度大,获得的太阳辐射多,高纬度地区太阳高度小,获得的太阳辐射少,因而从低纬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 10、课后活动:指导学生做教材P68活动题“太阳高度与气温”。 二、地球的运动与气候(板书) 1、出示表格如下,引导学生回顾已学地过的知识讨论“地球自转运动”和“地球公转运动的 不同” 2、分析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 ①做教材P68活动题“演示昼夜更替现象”,强调地球自转形成昼夜更替是关键。 ②完成该题中的第3题。 ③设问:地球自转对气候造成什么影响? ④提问:大家每天都要经历清晨—正午—傍晚—子夜—清晨的连续变化,其中能感受怎样的天气变化? 3、分析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 根据教材P69“地球公转示意图”,设置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观察: ①地球公转轨道是什么形状(近似圆的椭圆) ②地球在公转时是直着身子,还是斜着身子转?(斜着身子转) ③设问:地轴与公转轨道面的夹角是多少?观察教材P69图4—20得出结论(66.5°)

二年级科学上册《天气的影响》教案

二年级科学上册《天气的影响》教案 【教学目标】 .关注天气变化给生活带来的影响,意识到不同行业的人都要关心天气。 .知道恶劣天气会给生产生活带来危害,意识到采取积极的防御措施可以减少损失。 .会制作晴雨花,知道晴雨花可以反映空气湿度。 【教学重点】 天气变化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种种影响。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关注恶劣天气所带来的危害。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PPT、氯化钴泡制的晴雨花。 学生材料:每组剪刀1把、喷壶1个、铁丝1根,浓盐水、蓝色皱纹纸各若干。 【教学时间】 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交流天气变化对自己生活的影响 .今天的暑假,你出去旅游了吗?去了哪里?一位家在南京的同学他正准备和家人一起去哈尔滨旅行,你觉得他应

该准备些什么? .如果这位同学没有充足的准备,到了哈尔滨,他会面临什么? .天气的变化,在我们身边经常发生,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如果你遇到这样的状况,你会有什么感觉? .为了避免这种状况发生,你应该怎样做? .天气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着很大的影响!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天气的影响》。 [设计意图:从学生自身生活经验入手,通过学生讲述自己经历过的尴尬天气,引出天气的变化会影响我们的生活。] 二、交流天气变化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为了避免天气变化的难堪,我们需要关心天气,还有谁需要关心天气了? .图片上的人在做什么?你知道他从事的是哪种职业吗?他们的工作和天气有什么关系? .你用什么方法可以让农民避免损失? .图片上是从事什么职业的人?他们在做什么?他们这个工作和天气有什么关系? .为了避免受伤,他们在运动之前应该怎么做? 重复:——天气预报可以起到预防的作用,为我们更好的生活提供服务。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学案

第三节《影响气候的因素》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并能举例分析海陆分布、地形地势、人类活动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2、培养学生的探究、小组合作精神,树立“气候变化的全球观念及关心环境从我做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重难点】 重难点:学会分析海陆分布、地形地势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学习过程】 ●情境导入 活动一:自主学习 (一)海陆分布与气候:(完成下列表格) 散热快 一年中,北半球中纬度地区,陆地月平均气温最高一般出现在月,最低出现在月,而海洋则分别出现在月和月。由此得出: 海洋的最高月份和最低月份比陆地出现的_______(早、迟)。 (二)地形地势与气候 1、屏障作用:阴坡气温湿度,阳坡气温湿度小。 2、阻挡作用:迎风坡降水,背风坡降水。 3、垂直作用: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每升高100米约降低摄氏度,导致高山高原气温,平原气温。 (三)人类活动与气候 1、影响局部气候:如人工造林、和工程,可以使当地气温变化趋于缓和;如果任意砍伐森林,可以使当地气候。 2、导致气候反常:等温室气体的增加产生温室效应,使全球气温,

旱涝等灾害频繁。排放的氯氟化合物破坏高空的,危及人类健康。3、城市热岛效应:中心城区的气温比郊区气温,风速比郊区,上 升气流显著,和低云增多。 活动二:合作探究 1、结合图,思考:纬度相同的地方,一年内,靠近海洋的地方,和远离海洋的 地方,哪里温差大些?为什么? 2、某山山脚下温度为22℃,山顶温度为10℃, 这座山相对高度为() A.600米 B.3666米 C.200米 D.2000米 3、看图,安第斯山脉南段东西两侧的景观差异大。为什 么? 【达标检测】 1、小青从北京到新疆玩,火车上看到沿途有草原、沙漠的景观变化,这是() A.海陆位置差异的结果 B.河流差异的结果 C.地形差异的结果 D.纬度差异的结果 2、“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说明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是() A.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 C.地势影响 D.季风的影响 3、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因素 D.人为因素 4、将下列气候现象与其相应的影响因素连起来: 气候现象影响因素 江西庐山是夏季避暑胜地:纬度位置 海南岛是我国南方旅游避寒胜地:海陆位置 天津的年降水量比乌鲁木齐多:地形地势 安第斯山南段西侧降水多于东侧:人类活动 ●拓展提升 地球变暖的结果是:海平面,热带风暴猖獗,干旱面积,生物多样性的良性平衡受到威胁。 【反思与收获】 静下心来思考一下这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点,简单的写一下。

天气的影响教学设计(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第2课天气的影响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天气有晴、阴、雨、雪等变化,能列举天气变化对动植物和人们的生活有影响的实例。 2.多角度分析不同天气对人们的活动方式的影响。查阅整理天气对动植物的影响资料。 3.激发学生关心天气的兴趣。 4.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意识到观察和长期的记录是有用的,有助于我们学习更多的关于天气的知识。 二、教学重点 天气变化对动植物和人们生活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 多角度分析不同天气对人们及动植物的影响。 四、教学准备 观察记录天气现象记录本,各种关于天气的图片、音频、视频资料。 五、教学时间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听一听。故事导入,激发学生对学习 的兴趣。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好听的故事,故事 的名字叫《要下雨了》,故事里藏着一些科学现象 呢,大家要认真听哦。 小白兔弯着腰在山坡上割草。天气很闷,小 白兔直起身子,伸了伸腰。 小燕子从他头上飞过。小白兔大声喊:“燕子, 燕子,你为什么飞得这么低呀?” 燕子边飞边说:“要下雨了。空气很潮湿,虫

子的翅膀沾了小水珠,飞不高,我正忙着捉虫子呢!” 是要下雨了吗?小白兔往前边池子里一看,小鱼都游到水面上来了。 小白兔跑过去,问:“小鱼,小鱼,今天怎么有空出来呀?” 小鱼说:“要下雨了。水里闷得很,我们到水面上来透透气。小白兔,你快回家吧,小心淋着雨。” 小白兔连忙挎起篮子往家跑。他看见路边有一大群蚂蚁,就把要下雨的消息告诉了蚂蚁。一只大蚂蚁说:“是要下雨了,我们正忙着搬东西呢!” 小白兔加快步子往家跑。他一边跑一边喊:“妈妈,妈妈,要下雨了!” 轰隆隆,天空响起了一阵雷声。哗,哗,哗,大雨真的下起来了。 (二)考一考。了解下雨前小动物们的行为。 师:故事听完了,老师要考一考大家。要下雨了,小动物们都有什么表现呀? 小白兔为什么要直起身子不割草了呢? 生:天气很闷。 师:“天气很闷”时会让小白兔感到怎样? 生:由于空气潮湿,小白兔感到不舒服 师:小白兔看见燕子和平时一样吗?(小燕子平时飞得高)小燕子为什么飞得低呢? 生:小燕子要捉虫子。 师:同学们,虫子的翅膀比鸟的翅膀小多了,薄多了,就像透明的纱一样,沾上了小水珠,就像人背上了一个大铁球一样沉重,自然就飞不高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复习课学案

学科:地理年级:初一编制者:徐红红备课组长签字:主管部门意见: 学习内容第四章世界的气候 第三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班级组号姓名 学习目标1.分析地球形状、地球运动对气候的影响; 2.理解海陆分布、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 3.了解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树立气候变化的全球观念及关心环境从我做起。 学习策略自主学习法图文结合法 归纳总结学习法合作讨论学习法 学习任务一、自主学习 (一)太阳高度和地球运动 1.太阳高度:太阳高度是的夹角,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 2.地球的运动: 概念:地球绕_______的旋转 方向:自_____ 向_____ 周期:_____天(约_____小时) 地球意义:昼夜_______;太阳_____升_____落。 概念:地球绕_______的运动。 方向:自_____向_____ 周期:_____年 地理意义:太阳____点的移动;正午太阳____、昼夜____的变化及____的划分。(二)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1.地球形状 ①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_____,气温_____; ②太阳高度角小,太阳辐射_____,气温_____; ③当太阳垂直照射赤道时,纬度升高,太阳高度________,太阳辐射,气温逐渐。 2.地球运动 ①夏至日,太阳直射_____________,北半球太阳高度______,昼_____夜_____。 ②冬至日,太阳直射_____________,北半球太阳高度______,昼_____夜_____。 ③五带划分的依据:地表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以及是否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现象。 3.海陆分布 ①同纬度地区,陆地与海洋气温不同: 夏季,大陆气温_____,海洋气温_____;冬季,海洋气温_____,陆地气温_____。 ②同纬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_____,内陆地区降水_____。 4.地形地势 ①同纬度陆地,气温随海拔升高而_____。海拔每增高100米,气温下降_____; ②阳坡气温_____,阴坡气温_____; ③迎风坡降水_____,背风坡降水_____。 5.人类活动 ①改变地面状况,影响局部气候;比如人工造林、____________。 ②城市热岛效应;城区中心气温_____,郊区气温_____。 ③全球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大气中____________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 自主评价: 地球自转 地球公转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案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三节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第一课时)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知道太阳直射与斜射下太阳辐射强弱的差异,能分析出地球形状对气候的影响。 2、理解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的规律、四季更替、极昼和极夜现象、五带的形成,能分析出地球运动对气候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创设情境,目标问题化,通过教师启发,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生活和相关图片独立思考,培养学生从图片中获取有效地理信息的能力和分析地理现象的能力。运用读图分析法、讨论法、归纳法,解决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达到教学目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科学世界和生活世界统一,培养其对地理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知道太阳直射与斜射下太阳辐射强弱的差异,能分析出地球形状对气候的影响。 2、理解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的规律、四季更替、极昼和极夜现象、五带的形成,能分析出地球运动对气候的影响。 难点:

理解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的规律、四季更替、极昼和极夜现象、五带的形成,能分析出地球运动对气候的影响。 三、教具准备 板图、课本插图、地球仪、手电筒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通过前面两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世界各地气温与降水的千差万别。那么大家是否考虑过,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些差别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第四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板书) (一)地球的形状与气候(板书) 1.请同学们回顾一下:从早晨到中午再到晚上,感受到的气温的变化是怎样?(早晨冷、中午热、晚上冷) 2.设问:为什么早晨、晚上冷,中午热呢?(早晨、晚上和中午太阳的照射角度不同) 3.用手电筒从不同的角度照射墙壁:先直射,后斜射,引导学生观察墙壁上光线明亮程度的不同。问: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墙面上光照明暗程度不同:直射时光束明亮而集中,斜射时光束分散而暗淡) 4.有谁观察到或能解释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差异? (手电筒照射的角度不同) 5.读太阳光照图,学生自主探索纬度、太阳辐射、气温之间的关系教师在此引出并简单介绍什么是“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与地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学案

第3课时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的气候特征。 2、学会分析气候特征的方法。 3、知道我国是个灾害性天气频发的国家,明确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使人和环境相互协调 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学习重点】 学会根据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分析气候特征。 【学习难点】 根据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分析气候特征。 【学习过程】 【自学导航】认真阅读教材,你能独立解决下列问题! 学法提示:采用读图与课本内容相结合的方法: 阅读课本38页内容和图2.24完成: 1、我国气候的两个主要特征。 2、能在图上指出我国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3、完成课本39页活动,认识我国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 4、阅读课本40页,说出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5、纬度因素是如何影响我国气候的? 6、读图2.28完成: (1)亚欧大陆内部,冬夏季气压分布有什么不同? (2)风向有什么不同?

(3)冬季风和夏季风的源地分别是什么地方? (4)冬、夏季风各有什么特点?总结季风气候特点。 7、说明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交流展示】同桌或小组交流学习结果 【合作探究】师生共同研讨解决:完成教材40页到41页活动题。 【我的收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说出来与同学们交流 【学后质疑】你还有哪些不能解决的问题,说出来大家帮你一起解决 【同步演练】你对本节课的知识掌握得怎么样,快来检测一下 双基训练 一、选择题 1、某山以北树木成林、桃李芬芳,以南稻田处处、橘园飘香,这条山脉是() A.天山山脉 B.昆仑山脉 C.秦岭 D.南岭 2、影响我国的夏季风来自于() A.北冰洋和太平洋 B.大西洋和印度洋 C.大西洋和太平洋 D.太平洋和印度洋 3、能给我国带来大量降水的季风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