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西哲学区别、学习意义 (1)

中西哲学区别、学习意义 (1)

中西哲学区别、学习意义 (1)
中西哲学区别、学习意义 (1)

中西哲学的区别与联系、学习哲学的意义。

给大家提供7种不同的观点,供大家参考。2本参考书:《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学哲学,用哲学》

1、李大钊明确道出:“东西文明有根本不同之点,即东洋文明主静、西洋文明主动是也。”但无论是陈独秀对西方文明的总结,还是李大钊对中西文化的概括,都没能建立起一个明确的具有很强的解释功能的原则,未免失之含混。为此李大钊在他所指出的“东西文明根本之异点”之外,又列举了十几对东西文化相异之处作为补充,但这样一来,使得前面提出的原则更加混乱,反而降低了其解释功能。

2、梁漱溟指出,象“直觉与理智”、“空想与体验”和“灵与肉”等概念,很难用“动邢静”的范畴来进行解释。在这种情况下,梁漱溟提出了“世界文化三路向”说,认为世界上基本存在着三种性质上相异的文化,即西方文化、中国文化与印度文化。他从哲学的高度对三种不同的文化进行了概括。梁漱溟认为,以往的文化问题的讨论与研究者,其错误完全在于以某一种文化作为全世界文化的唯一绝对的价值标准(如中体西用论者、国粹派人士和西化派)。他指出,实际上世界存在着不只一种类型的文化,而且每一种文化皆是作为一个有生命的整体而存在,因而具有这个生命体独特的价值标准。这样,梁漱溟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正式建立了具有文化相对论意义的文化类型理论,开创了中国近代思想史上中西文化讨论中一个新的时代。《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的出版,无论在当时还是对后人都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3、任厚奎:“东方哲学浅论”,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1期

二、东方哲学的特点

由于其特殊的环境、历史条件等等因素,东方哲学相对于西方而言,具有自身的特点,古代哲学格外绚丽多彩;哲学的内容和形式均属继承保持型;哲学同宗教保持亲缘关系;注重人生研究,非理性主义倾向显著以及特殊的哲学范畴等等。

(一)东方古代哲学内容丰富、绚丽多彩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西方奴隶制、封建制社会进程较短,资本主义制度发展较早、较充分,最具典型性,东方国家古代社会则经历了漫长的时期,而且发展比较充分,但资木主义发生发展却较晚也不够充分。所以,西方近代哲学相对繁荣,东方古代哲学光辉灿烂。当然不容否认古希腊哲学也是绚丽多姿的,但它并未超过东方哲学,唯物论没有超过印度的顺世论,亦未超过中国的苟子哲学;辩证法没有超过佛教辩证法,更何况中国的《老子》、《易经》、《孙子兵法》。西方的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

士多德等堪称古代俊杰哲人,然而中国的诸子百家、印度六师亦不愧为古代圣哲可与之媲美。但东方中世纪哲学则远远超过了西方。

(二)东方哲学是继承保持型哲学

西方哲学重批判,好自立门派,常常师出同门而主义各异,因此,从古及今,派别林立,体系繁多。东方哲学重继承,尊师童道,哲学派别一经形成便数百年、数千年保持其派别基本不变。中国的儒家持续二千多年。日本的佛教哲学、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达一千多年。印度的各派哲学均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吠檀多派哲学则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至今仍有活力。在朝鲜哲学中,佛教思想、儒家思想无不是一千多年持续发展。阿拉伯哲学自伊斯兰教产生之后不久,便有凯拉姆派、苏非派、精诚同志社、亚里士多德主义等派别,直至阿拉伯帝国灭亡,七百多年哲学派别基本不变。

(三)东方哲学同宗教保持亲缘关系

西方哲学除中世纪外,都是在一定程度上反对和摆脱宗教栓桔而独立存在的。东方哲学则不同,首先,东方各国哲学几乎都是在宗教的怀抱中孕育形成的。中国最早的阴阳、五行学说是在崇拜天帝、虔信先王祖先等神灵中,透过宗教、巫术、卜笠等文献发掘而来的。印度最早的六大派正统哲学,都源出于婆罗教的《吠陀》、《奥义书》,誊那教哲学、佛教哲学、印度教哲学等,都是在宗教的旗帜下谈哲学。其次,东方哲学在发展过程中长期未能同宗教彻底分离。日本、印度如此,阿拉伯如此,朝鲜也是如此,即使中国也未能例外,至少长期统治中国封建后期的宋明理学,是儒释道三者融合的产物,其肌体中饱含佛教、道教的血液。

(四)东方哲学注重人生研究

西方哲学重自然,哲学同启然科学结合,东方哲学虽然也研究自然,但重点在于研究人生,研究人生行为规范、道德实践、人生幸福、人生归宿以及人们赖以存在的社会、国家、致治生活等等。印度哲学中有两个重要命题,“梵我同一”、“轮回解脱”,目的在于引导人们摆脱苦难获得解脱,得到幸福。佛教自诞生时起就在于教导人们认识人生如何苦难、寻求苦难根源,引导人们到达绝对宁静的涅架境界,获取人生最大的幸福。阿拉伯哲学十分重视亲近真主,追求永恒的幸福。苏非派和精诚同志社以禁欲和“爱”作为手段实现幸福,法拉比主张通过知识、道德、技能途径达到幸福;巴哲和图斐利主张采用离群索居谋求幸福。中国哲学讲“天人关系”,主张爱人。荀子主张“制天命而用之”,董仲舒讲天人感应,天人合一,在人类社会把国家关系、社会道德关系、家庭、夫妇关系、父子关系用“三纲”“五常”统一起来,于是把哲学、政治、道德融为一体,充分体现出哲学政治化、伦理化的特征。其实,中国哲学史上无论天人关系、名实关系、神形关系、知行关系、古今关系等等,都圃绕着人这一主体而展开。中国哲学的这个特点,同样影响着朝鲜、日本、越南等国家。

朝鲜的佛教哲学同样以引导人们进入涅桑境界为目的。在儒家思想熏陶下,先是宣扬家国,一致、忠孝一致,到李朝时代朱子学占居统治地位,由李况

提出的“四端七情说”,长时期展开“四七论争”,这是哲学与政治伦理结合的“天理”与“人欲”之争的一种变态形式。越南的陈仁宗提倡佛、儒、道相结合,认为生、老、病、死理之常然,求佛学禅是为了避免。

(五)东方哲学具有浓厚的非理理性主义倾向

理性主义的根木特征是强调知识、重视理性,而非理性主义则强调内省、直观、神秘主义的个人体验,否定哲学认识的作用。西方哲学理性主义浓厚,无论古代和近代哲学基本上都是重理性的,现代西方哲学「一户虽然有非理性主义思潮流行,但理性主义仍占主流。东方哲学则相反,非理性主义十分突出。印度古代称哲学为“见”,即洞见,就是一种启示灵魂感应的视力,靠神秘灼直觉沉思了川导真理。商翔罗的“智”就是一种直觉知识,通过亲证超越主客体,达到“梵我同一”以得到完全解脱,该传统直到_近代.,辨喜认识道路之一就是直觉,是“主观默然看见内在的东西”。中国的老庄讲“静观玄览”,玄览即心居玄冥之处览知万物,也就是神秘的直观。就连荀子也讲究“虚壹而静”,排除杂念精心专一而进入“大清明”境界。玄学家郭象为满足“超然心悟”的需要,以直观的方法达到“冥”的境界内不觉其一身,外不识有天地,“游心于绝冥之境”(《逍遥游》)。中国佛教禅宗讲“顿悟”,豁然贯通,立地成佛。就连唯物主义者张载也主张“德性所知,不萌于见闻”。以道德修养而“穷神知化、与天为一”(《正蒙·神化》)。阿拉伯哲学家几乎都具有非理性主义倾向,其认识论的最高成就—“双重真理论”也肯定了真主启示的作用,甚至认为科学知识离开了真主的作用便不成其为真理。

(六)东方哲学有其独特的范畴和表达方式

东方哲学最主要的是中国哲学和印度哲学,其它一些国家的哲学多受该两国的影响。中国主要哲学范畴多在先秦的各派哲学中早已奠定基础.,诸如阴阳、五行、《易经》的卦、丈、奉否、.吉凶、得失、乾、坤、震、哭、坎、离、良、兑;《孙子兵法》的天时、地利、迁直、、屈伸、主客、敌我、众寡、强弱、奇正、攻守、进退、虚实、胜败、佚劳、治乱等;儒家的天命、仁、德、诚、性、中庸、良知、良能等;道家的道器、精气、太极、有无、静动、正反、静观、玄览等;墨家的名实;法家的法、术、势等等‘、秦汉以后的心、物、玄、理、,纲、常、忠、孝、仁、义、礼、智、信等等。

印度各派哲学具有独特的哲学范畴,如婆罗门哲学的梵、自我、业、再生、摩耶、无明、解脱等,省那教哲学的苦行、戒杀等;佛教哲学有佛、法、蕴、因缘、般若、涅架等。.上述范畴常被后继者沿袭,有的被不同派别互相承认或借用,有的则赋予不同的含义,东方哲学的表达方式有一种特别突出的特点:以注疏先哲的著作表述自己的哲学观点。

中国先秦以后的哲学是如此,朝鲜、日本哲学是如此,印度公元四世纪以后的哲学是如此,阿拉伯的亚里士多德主义正是以注释亚里士多德著作而著称的。

4、贺来:中国哲学、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信念层面的对话,《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

“知识”、“方法”与“价值信念”三层面的对话

不同哲学形态之间的对话,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基本层次,一是“知识”层面,二是“方法”层面,三是“价值信念”层面。

回顾历史,我们看到,自从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西方哲学传入中国以来,中西马哲学之间并不缺少“对话”与“沟通”。20世纪不同时期的哲学家在不同程度上都进行过融合中西马哲学、探求现当代中国哲学发展的新道路、开辟现当代中国哲学发展方向的种种努力。不过,这种努力主要是在两个层面上进行的。

其一,在“哲学知识”的层面。自从西方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传入中国以后,这一层次上的对话和沟通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中,中国传统哲学与西方哲学的概念范畴、各流派和人物的思想观点、哲学史的演化逻辑等等,都已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阐发自身内容时不可缺少的重要背景和参照;在西方哲学研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些基本观点、理论原理也曾经占据重要地位和产生过很大影响;在中国传统哲学研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西方哲学所提供的概念框架与基本原理在阐释和理解中国哲学时扮演过重要的角色。因此,在“哲学知识”的层面上,中西马哲学的对话与沟通是一个长期存在的事实。

其二,在“哲学方法”的层面。中西马哲学相互吸收和借鉴彼此的哲学方法,来对各自的理论传统进行阐释,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学术现象。运用西方哲学的语言分析方法、现象学方法,或者借助生命哲学、存在主义哲学的视角等,来阐释中国哲学;用中国哲学的“天道观”来比附现当代西方哲学的某些流派和哲学家;运用马克思哲学的辩证法、唯物史观等来阐释中西哲学,等等,这些都是许多哲学研究者以各种方式所做过的尝试。因此,从“哲学知识”和“哲学方法”的层面来看,在现当代中国哲学中,中西马哲学之间的对话事实上一直

没有间断过。

既然如此,那么,为什么我们今天还一再呼吁中西马哲学的对话与融合,并仍然把这种对话与融合当作重大课题来关注和讨论呢?这种吁求所包含的深层意义和目的究竟是什么?实际上,这种吁求所呼唤的是对话的更高层次、更深入的方式和更开放宽容的心态。而在这一方面,哲学对话的第三个层次,即价值信念层面的对话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精神世界和社会生活产生影响。对于现代社会的这一特点,罗尔斯称之为“理性多元论的事实”。在此意义上,历史上中国哲学、西方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三者在价值信念层面所出现的分歧和冲突乃是世界“祛魅”的必然后果,并且是与中国现代性探索和建构过程相伴相随的。价值信念的争执与对立,是最深层的、最尖锐的冲突,其中所贯注的是不同民族和文化最深刻的情感、想象与憧憬,因

而它们的相遇,总是不可避免地产生一种带有根本性的激动与紧张。中西马哲学相遇之前,三者各自呈相对独立的发展态势,各自表达着生活在不同时空条件下的人们的生活理想和人生信念,凝聚着不同民族和文化的智慧、体验和情感,规定着人们对世界的感受方式、体验方式和情感态度。但是,随着中国进入现代社会,本来属于不同生活世界及其生命经验的异质性价值信念在同一个时空中汇聚,由此所产生的争执和冲突难以避免。如何处理这三种哲学形态及其所代表的价值信念之间的关系,凸显为一个前所未有的具有挑战性的课题,摆在我们面前。

面对这种价值信念层面的争执和冲突,一种有代表性的方式是“拒斥对话”。这意味着异质性的价值信念各自把自身绝对化与中心化,由此出发,必然会排斥其他价值信念作为对话主体的地位,并把遏制其他价值信念视为理所当然,于是,价值信念之间的争斗便变得不可避免。以此为前提,必然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对话与沟通,无论对于哲学、文化还是社会发展,都将带来严重的后果。正是在此意义上,对以“同一性思维”为核心的形而上学的批评和解构,已成为现当代哲学的根本性主题之一,阿多诺等哲学家已经深刻地指出,“奥斯维辛之后”,任何同一性的价值信念,任何唯一的人性理解,任何绝对性的生活原则,都可能是因包含着“形而上学的恐怖”而导致社会生活的灾难。o前述在历史上曾经出现的不同哲学都试图以自己为中心,建立一个价值等级体系并由此派生出的种种问题,即是这种处理方式及其后果的体现。对于已进入现代社会的中国人而言,其生活世界与生命经验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西马哲学所反映的生活世界及其生命经验在同一个时空中交织在一起,使中国人的生存状况和生存方式不再单一和均质,而是充满了异质性、丰富性与复杂性。在此情况下,坚执一种价值信念而拒斥对话,必然导致对这种生活世界及其生命经验的抽象化和片面化。因此,“拒斥对话”的方式是与当代中国人的生活世界与生命经验完全相悖的。如何超越价值信念上的自我中心主义而逐步达成不同形态的哲学间的良性对话格局,是当代中国哲学进一步发展所必须面对的“现代性课题”。

这一课题之所以重要,首先因为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的价值信念层面的良性对话,是中国哲学、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三者之间进行一种真正开放和深入的沟通与融合的前提条件。只有以此为前提,中国哲学、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才能以一种平和的姿态展开建设性的对话,否则就有可能堵塞了真正对话的通道。哲学解释学的代表人物伽达默尔曾就对话成为可能的前提条件作过深入的探讨,他指出,“善良意志”是一切真正意义上的对话和沟通的前提条件,所谓“善良意志”,就是克服自己的狭隘性和有限性以理解他人的意志,它意味着愿意开放地面对和倾听“他者”所要说的一切东西,并在此过程中让对话双方跨越彼此之间的沟壑,从而使人们之间达成创造性的共识。?哈贝马斯在与伽达默尔颇为相近的意义上,把“真诚性”、“真实性”与“正确性”视为“对话”或“商谈”的规范性要求。

按照这种思路,西方哲学代表着“哲学”的正统形态,它的基本问题、概念框架与思维方式规定了“哲学”的方向和正途,在阐释和研究中国哲学和马克

思主义哲学时,必须无条件地依照这种问题结构、基本框架和思维方式来展开。其后果,就如同余英时先生所感慨的那样:“今日之谈文、史、哲学诸学者,大抵即谈西方某一流派之学者也。”o正是出于对这种立场的不满和反驳,中国哲学界才有了“中国是否有哲学”的讨论及对“中国哲学合法性”的辩护和捍卫,马克思主义哲学界才有了“探索当代中国哲学的思想道路”和创造“有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声音。

第三种形式是用一种简单、教条的态度来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表达的价值信念,并以此来褒贬和剪裁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在一段历史时期,人们曾用“唯物论”与“唯心论”、“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的简单框架来勾画中西哲学的演化图景,用“进步”与“反动”、“革命”与“反革命”、“腐朽没落阶级的哲学”与“先进阶级的哲学”等抽象的两极对立模式来给中西哲学家和哲学流派“盖棺定论”,用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观等几大板块来理解诠释全部哲学,并把中西哲学丰富的思想内容都人为地塞进其中,如此等等。所有这些做法,都武断地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人类文化发展的优秀成果割裂开来,把马克思哲学的基本原理抽象化与绝对化,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地位简单化为拥有对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终极的裁判权。

从以上描述不难看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下,中西马哲学之间形成一种健康开放的良性关系,对于三者成功实现真正内在的对话具有十分重要的前提性意义。只有自觉地认识到这一点,才有可能为我们克服历史上有关此问题的种种误区,实现中西马哲学更深层次的对话打开一个新的视野。

价值信念层面的对话:推动当代中国哲学发展必须面对的“现代性课题”

上述中西马哲学在价值信念层面对话所遭遇的困难不是偶然的,它是在中国特有的现代性语境中产生的一种典型的“现代性现象”。众所周知,正是在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才有了西方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入,才有了中国哲学、西方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人精神生活空间的同时“在场”,因而也才提出中西马哲学的对话这一任务。在传统社会,中国哲学所表达的价值信念毫无疑问占据着绝对统治地位,但是,随着中国逐渐从传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中国哲学的这种“独尊”地位失去了社会制度与生活基础的支撑,与此同时,西方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进入了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世界,于是,三种哲学形态所表达的价值信念之间的争执和冲突就成为一个现实的课题。

马克斯.韦伯曾这样概括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的不同,认为现代社会区别传统社会在于它是一个“祛魅”的世界,世界的“祛魅”意味着前现代社会那种“唯一必然之神”的消失,并由此使得“价值的多神化”与“诸神的争斗”变得不可避免。在韦伯看来,“价值的多神化”必然导致“价值的争斗”,人们坚执自己选定的价值信念,必然就会排斥其他人的价值信念,你“侍奉这个神,如果你决定赞成这一立场,你必得罪所有其他的神”,这里有“不同的神在相互争斗,,那些古老的神,魔力已逝,于是以非人格力量的形式,又从坟墓中站了起来,既对我们的生活施威,同时他们之间也再度陷入了无休止的争斗之中”。这表明,现代

社会必然是一个多种多样的哲学、道德、宗教学说和思想体系等同时并存的社会,这些思想体系和理论学说都在谋求自己的接受者和拥护者,并寻求对人学,所表达的都是对人的“生活样式”的自我理解,集中凝聚了一个民族和社会的希望与梦想,构成了人们思考、生存与行动的终极依据,就此而言,价值信念总是具有“终极关怀”和“终极眷注”的性质。

其次,它具有“特殊性”,马克思曾言:人民“最精致、最珍贵和看不见的精髓”都集中体现在哲学之中,但不同民族和社会对这种最精致、最珍贵和看不见的精髓的领会总是与其特殊的生存环境、生存历史与生存命运内在关联在一起的,海德格尔曾言,在对形而上学的基本问题即“存在”意义的追问中包含着西方的精神命运,哲学与“民族历史的本真历程生发最内在的共振谐响”,o因此,不同的哲学形态所表达的价值信念不可避免地具有区别于其他民族和社会的“特殊性”。

第三,它具有“完备性”或者“全整性”(Comprehensive)。这一概念借用于罗尔斯,意指任何一种价值信念都具有把自身普遍化的本性:“完备性的学说或教义,无论是宗教的还是世俗的,意在涵盖生活的全部”,虽然“它并不能够真正地涵盖一切,但是其目的就是要涵盖一切”。?“终极性”、“特殊性”与“全整性”,哲学所表达的价值信念所具有的这些特点注定了价值信念天然具有逃避对话甚至拒斥对话的倾向。正因为如此,与“知识”、“方法”等层面的对话相比,“价值信念”层面的对话要显得艰巨与匮乏得多。“知识”与“方法”由于其“工具性”意义而相对容易获得认同并被接受。但在“价值信念”层面上,人们则往往倾向于相互戒备、怀疑与拒斥,经常有意无意地选择回避,甚至导致价值等级上的对立和冲突,从而使中西马哲学之间的深层对话变得困难重重。

回顾历史,这种价值信念层面的冲突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表现。我们可以相对地把它区分为三种形式。

第一种形式把中国哲学所表达的价值信念置于价值等级的最高位置,由此出发,来评判其他哲学形态。在它看来,在中西哲学关系上,必须以中国哲学为本,后者代表着最高的价值理念。像梁漱溟、熊十力、唐君毅、牟宗三等哲学家,虽然也承认西方哲学有其优点,但在基本的价值评判上,他们始终认为中国哲学在根底上要高于西方哲学,尤其对于人类文化的未来,

担负着拯救威望、开辟新路的职责。例如梁漱溟先生就明确说道:“近世西方人的心理方面,理智的活动太强太盛。实为显著之特点。然而他们精神上也因此受了伤,生活上受了苦,这是十九世纪以来暴露不可掩的事实”,与此不同,中国儒家哲学则因其对生命精神的独特体认,可以克服西方文化之弊,因而“世界未来文化就是中国文化的复兴”;再如唐君毅先生以道德理性为根据,把中国哲学和文化的根本精神概括为“人文精神”,而把西方哲学和西方文化的精神概括为“非人文和超人文的精神”,前者可以涵盖后者,后者则由于“人文精神”的匮乏因而是无根的,因此结论便是:“世界人类人文思想的主流,在中国,不在西方”,“中国文化之精神于立本以持末,求绝乱于机先,以拨乱反正,长治久安之

道,实高于世界任何民族之文化”。很显然,这种立场只在“用”和“器”的层面上承认西方哲学与文化的地位,一旦涉及价值评判,就非得为中国哲学争得一个优越地位,而视西方哲学文化为价值上的“他者”。

第二种形式则是把西方哲学所表达的价值信念置于价值等级的最高处,以此为出发点来评价其他哲学形态,这种倾向,用余英时先生的话来概括,便是:“视西人若摆帝天,视西籍如神在我们看来,中西马三种哲学形态虽然表现各异,但同作为“哲学”,它们都是以一种理性的形式所表达着对于人的生命本性的自我理解和自觉意识,都内在地蕴含和表达着对于人的生命价值的反思以及其通过这种反思所形成的信念。冯友兰先生曾言:“哲学,就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梁漱溟先生认为:不同的哲学在根底上是对人的生命“意欲”或生命精神的不同表达样式和路向。哲学之区别于实证科学,在于它“超验”的“形而上”性质,当它研究宇宙并表现为“宇宙观”时,哲学不是要提供关于宇宙的物理学知识,而是在其中贯彻着对“人在宇宙中地位”的领会;当它研究人的认识并表现为“认识论”时,哲学不是要提供关于人的心灵的心理学知识,而是在其中表达着对于人的自我反思和自我意识;当它把“存在论”或“本体论”作为自己的研究领域时,在它对“存在”的悬设中,所投射的是关于人的理想生命形象的憧憬;当它研究“社会”和“历史”发展时,哲学不是要提供关于社会和历史的社会学或历史学知识,而是在其中贯注着对人在社会与历史中意义和价值的理解。可以说,虽然不同哲学在思想路径、理论重心、表现形态等方面各异其趣,但是其中都凝聚着人们对于生命价值、人生境界和人生态度的觉悟。

在此意义上,中西马三种哲学形态,虽然内容与形式有着重大区别,但它们都是不同民族文化立足于其生活世界和生命经验,对生活意义、生命价值与理想生活的自我理解,正是这一点构成了中西马哲学在其异质性与差别性之中的共同性与相通性,也正是有了这种共同性和相通性,才使得三者的对话具有必要性与可能性,否则三者就只能是封闭在自己的话语系统中的独白。哲学对于价值信念的表达与宗教神学等有着重大不同,它是以一种理性的、反思意识的方式来展开和呈现这种价值信念及其内容的,这种价值信念及其内容凝聚在中西马哲学家所创作和留下的哲学著作与思想文本中。

哲学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它所表达的价值信念不是非理性的、只可通过个人的精神信仰来体证的神秘之物,而具有公共性和开放性。毫无疑问,价值信念不是知识,不是现成的工具性物品,因此,它总是带有“终极关怀”的性质,但这种“终极关怀”是哲学家发挥意识能动性,以理性反思的方式所获致的,而且这种思考所获得的成果被哲学家用语言文字的方式“对象化”到了经典文本中,成为向他人敞开的、可供他人阅读、阐释和理解的精神世界。这就意味着,哲学所表达的价值信念不是纯粹私人的隐秘体验和“价值直觉”的对象,后者由于不具有公共性与开放性,所以它是封闭和排他的,“独白性”而不可对话性构成了其根本特质。与之不同,哲学所表达的价值信念凝聚在中西马哲学家用语言所表述的文本中,正如伽达默尔所言:“能够被理解的存在就是语言”,能够被理解的东西,

就是达乎语言的东西,“语言是那种根本上沟通一切世界打交道方式的东西”,?因此,哲学所表达的价值信念是开放的,是能够被理解的。这一特点为中国哲学、西方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价值信念层面的对话提供了充分的可能性。

价值信念层面对话的匮乏:中西马哲学对话的重大缺失

价值信念层面的对话是哲学对话的深层维度,同时也是最为困难和艰难的维度。这一点是由哲学的特殊性质所决定的。如同以其他方式所表达的价值信念一样,哲学所表达的价值信念具有如下几个基本特质。首先,它具有“终极性”。无论是中国哲学,还是西方哲学和马克思主他们所强调的都是价值信念的开放与包容对于建设性对话所具有的重要意义。这就启示我们,中西马哲学之间要进行深度的、富有成果的融合,离不开价值信念层面的沟通与对话。更重要的是,价值信念层面的对话是立足于当代中国人的生活世界,推进当代中国人生命存在的自我理解、建构当代中国哲学形态并生成我们民族“哲学自我”的重要内容与根本途径。

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中国传统哲学一直是中华民族占据主导地位的哲学形态,它立足于传统社会中国人的生活世界与生命经验,凝聚着人们对于生命价值、人生境界与人生态度的自我理解与自觉领会,是人们理解世界、把握社会历史、领会人生意义的内有根据。就此而言,中国传统哲学表征着民族的自我认同,代表着民族的“哲学自我”。但是,中国传统哲学所对应的社会生活基础主要是前现代的传统社会,随着近百年来中国逐渐从传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它所表达的关于人的生命存在的价值信念在一些方面与现代中国人的生活世界已不相适应。与中国传统哲学不同,西方哲学对人的意识能动性的强调、所包含的理性主义精神、对个人主体性价值的弘扬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关于社会公共生活的现代性价值理念等,是中国传统哲学所欠缺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传统哲学所代表的价值信念在当代社会失去了其积极意义,相反,它对人生命内在的道德能动性与创造性的自觉,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毫无隔碍、生机盎然的和谐境界的领悟等,同样是西方哲学所欠缺的。这即是说,中西哲学各自代表着对人的生命自觉理解的不同向度与侧面,二者所表达的价值信念各有其优长与不足。

马克思哲学在哲学史上的重大贡献在于它为理解人的生命存在、实现人的生命发展与完善提供了现实的基础,并从中升华出一种高远而通达的价值信念。马克思指出:“一个种的整体特性、种的类特征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1在此,“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所指的就是人的实践活动,通过对象性的实践活动,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否定性的统一,实现人的自然生命与超自然生命、个性与社会性的辩证和解,最终达到“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就是说,作为一个总体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o的全面发展境界。因此,一方面,区别于传统西方哲学对意识能动性的“抽象发挥”,马克思强调感性实践活动所具有的比意识活动更为本源和基础的地位,也区别于中国传统哲学对道德能动性的偏重,马克思强调通过现实实践活动去追求和实现人的生命解放;另一方面,马克思并没有否定意识能

动性与道德能动性,而是视它们为实践活动的内在环节,认为意识能动性与道德能动性只有以实践活动为基础,并通过实践活动才能得到落实与实现。

可见,中西马哲学都源于对人的生命价值的自我理解和自觉领会,它们从不同视域出发,对合理的生活样式和理想的人生境界提供了其独特的生命智慧与价值理念,这是它们所贡献的最为重要的思想财富。因此,从价值信念的层面进行中西马哲学的对话与融合,将为我们今天立足于中国人的现实生活世界,创造性地综合三种哲学形态的生命智慧与价值理想,拓展和丰富我们对于人的现实生命存在的自我理解,开辟关于人的生命价值创新性的思想视域提供内在的结合点与深层的基础。我们相信,通过价值信念的对话,在中西马哲学彼此向“他者”的不断敞开中,在三者不断深入的辩难、沟通和融合中,将在当代语境中为探索和形成当代中国哲学的新形态,重构民族的“哲学自我”提供最为真切的途径,而这,正是我们强调从价值信念的层面来进行中西马哲学对话和融合的根本旨趣。

5、张世英:略论中西哲学思想的区别与结合,《学术月刊》1992年3月1日

王阳明说:“盖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其发窍之最精处,是人心一点灵明。”“人心是天渊,心之木体无所不该,原是一个天,只为私欲障碍,则天之本体失了。洲天地鬼神万物,离却我的灵明,便没有天地鬼神万物了。我的灵明,离却天地鬼神万物,亦没有我的灵明。如此,便是一气流通的,如何与他间隔得?”(<<传习录>>)这几段话可以看作是王阳明天人合一说最简要的说明。我这里不打算讨论他这几段话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只想借用他的这些话,谈谈我所要讲的天人合一思想中的两个问题:一是人与天地万物“原是一体”的含义问题;二是原本合一的天人一体是如何“间隔刀的问题。

中国哲学史上关于人与夭地万物原是一体的含义有几种:一是道家的无道德意义的“道”与人合而为一,即所谓“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二是儒家的道德意义的天与人合而为一。这里又分两类:一是董仲舒的“人副天数”的天人相类说,二是孟子首创、宋儒阐发的天人相通说,其中有两派:一是朱熹所代表的天理体现于人心,即所谓人受命于天、“与理为一”,二是以陆王为代表的“人心即天理”、致人心之良知即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我比较同意道家的“道”之无道德含义,同意王阳明的人心即天地万物之心。

人生在世,总得与世界、与天地万物打交道。所谓“打交道”,按海德格尔的说法,分为与物打交道和与人打交道两类,具体地说,就是指“制造、办理、嫌避、疏远、自卫”等等。若按狄尔泰的说法,就是指他所说的“经验”、“生活”,亦即人与万物之间的“作用与反作用”。狄尔泰认为,人与万物之间的关系就是“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狄尔泰和海德格尔都用“纠缠在一起”、“扭在一起”这样一些字眼来形容人与世界之间的这种关系。其实,这些字眼所表达的,如果用王阳明所讲的天人合一(当然,要去掉其道德内涵)来说明,也许能更亲切地把握其含义。王阳明的“一气流通”、“原只一体”同狄尔泰和海德格尔所说的人与万物“纠缠在一起”、“扭在一起”,正可以相互发明,都是对天人合一的最生动

的描述。这里,我们也许会想到“实践”这个词。但“实践”按我们现在的一般用法,主要是指人对世界的有目‘的的改造,与认识相对待,往往不包括情感、本能和下意识的活动在内,所以,它远不足以涵盖人与万物打交道的全部内容,远不足以表达人与万物“一气流通”、“纠缠在一起”或“扭在一起”的丰富含义,一句话,远不足以穷尽生活的无比深厚的内涵。至于把“实践”仅仅限定为革命的实践,这种用法就更加狭窄了。

人的生活,人与万物“打交道”、“纠缠”,决不是我们平常所认为的那样,仅仅限于认识,也不限于认识加实践。它是认识、情感、意志、包括本能的和下意识的活动等方面的整体。天人合一应该是指作为这些方面之整体的人与万物“一气流通”、“纠缠在一起”的合一:人不仅是作为认知的人与天地万物打交道,而且是作为有情感、有意志、有本能的和‘一「意识的活动的人与天地万物打交道。我们平常仅仅把人与世界万物的关系看成只是主客二分的关系:人站在世界万物之外,对事物进行认识;即使是在实践中,也只是一种从事物之外进入到事物之内的活动,人与世界仍然是在主客二分的模式之中。天人合一的内容和意义比起主客二分式来要丰富与深刻得多了。狄尔泰曾明确告诉我们:“我们理解的总是比认识的多。”1他所说的“理解”,是指在人与世界“扭在一起”、“相互作用”过程中的一种体验,不同于主客二分式的认识。世界是人与之交往、与之相互作用的世界,外此则世界无意义。人既然是上述诸方面的整体,因此,世界就不只是被认识的世界,而且是被情感、意志、包括本能的和下意识的活动所把握的一世界。世界的内容如此丰富,为什么要把这一切全都纳入主客二分模式和认识的范围之中呢?

当然,作为上述诸方面的整体,人在与世界打交道的过程中,有时会突出这一方面,有时突出另一方面,有时这一方面占主导地位,有时另一方面占主导地位,这是应该承认的。但是除了尚无自我意识的婴儿阶段还谈不上认识之外,在人的一生中,上述诸方面总是以这样或那样的形式结合在一起,可以说,每一生活经验都包含有这些方面。以上这些,就是天人合一的具体含义和具体内容。

是什么使原本合一的天人一体发生“间隔”的呢?王阳明从具有道德含义的天人合一的观点出发,认为是由于“私欲障碍”。这是我所不能同意的。我以为天人合一之所以被破坏,是由于主客二分的发生。这可以分两层意思来说明:一是指婴儿成长到了有自我意识的阶段;另一是指有了自我意识以后,抽象地把原本合一的天人一体分离、割裂为主体与客体两个独立的实体,然后为了使两者统一,便使用认识的手段(不管它是感知、或者是思想概念、或者是两者的结合)把两者联结起来,从而突出了认识的地位,甚至把认识的方面从情感、意志等等方面所构成的整体中抽离开来,孤立起来。天人一体和丰富生动的生活就这样地被割裂、“间隔”为干巴巴的、无血无肉的单纯认识之物,而我们还自以为这是最真实的所谓客观真理。天人一体被“间隔”为主客两个实体的另一结果,是把世界撕裂成了碎片。在主客二分式的认识(包括通过一般所谓实践进行的认识)过程中,人只能一个片面、一个片面地认识。所谓认识的全面性只能是相对的,永

无绝对全面的认识。这样,单纯在认识领域中生活的人,便只能是片面的人,抽象的人,即是说,他的生活只能是片面的、抽象的。我认识到这朵花是红的,那朵花是黄的,这是正确的,那是不正确的,这是真理,那不是真理,事情是这样而不是那样,如此等等,所有这些区别,其实都有各式各样的条件,所谓有条件,就是将整体加以割裂,就是实行抽象,好像在科学实验室里一样,总是要隔绝一些因素,要先让“ot从rthingobeingeqoal”,然后才能进行试验。我们的实际生活也都是首先假定了“Ot五ert五i鳍5beingequal”,然后才能说这是红的,那是绿的,这是真理,那不是真理。只不过在日常生活中,这种条件是自然地被假定的,往往不为我们所觉察,我们甚至以为永远如此,绝对如此,只有等到“。七五erthi-ngsbeingequal”被自然地打破了,条件自然地改变了,我们才认识到原先认为是这样的变成了那样的,原先以为是真理的变成了非真理。我们就是这样永远处于有条件的、被割裂了的生活之中,或者说,永远处于相对认识之中,即使这种片面性越来越缩小,全面性越来越扩大,也不能改变这种有条件的、相对的、片面的本性。说我们的日常生活是有条件的、片面的、被割裂了的,决不是说日常生活是主观虚构,那只是单纯地用主客二分式对待世界的结果。它也是生活的一个方面,甚至是必要的方面,但仅仅是一个方面。如前所述,人对待世界不仅是作为认识的人,而且是作为有知、情、意、包括有本能的和下意识的活动的人而与世界“纠缠在一起”的,这才是生活的全面。所以,人要获得全方位的、多层次的、活生生的生活,就要超越主客二分式,超越那种单纯用认识(包括通过一般所谓实践进行的认识)对待世界的态度,而达到高级的天人合一的境界,达到作为上述诸方面的整体的人对待世界的境界。

人们在讨论中西思想文化传统之比较时,谈到这样几种区别:中国的思想文化传统重人生和精神之探讨;重本末、源流之区分,重直觉、了悟的方法;重道德和善的追求;重义轻利,等散西方的思想文化传统重认识、重自然之研究;重现象与实在之分;重推理、分析的方法,重真理之追求;重功利,等等。我以为,所有这些区别实则都可用天人合一与主客二分之别来说明。天人合一与主客二分,既是人对世界的两种关系,也是两种人生态度,它们的不同决定着中国与西方两种思想文化的不同。可以说,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是天人合一的息想文化传统,在西方,占主导地位的是主客二分的思想文化传统,这便是中西文化思想传统之首要区别。

中国哲学史上的天人合一说所强调的是人与世界之融合。无论道家的天人合一,儒家的天人合一,天人相类的天人合一,天人相通的天人合一,朱熹的天人合一,王阳明的天人合一,都是以此为最高理想。在天人合一这个基本观点的支配下,人们很自然地强调世界与人不可须臾分离,重视人、重视人生,就成了天人合一说之必然。中国天人合一说的这种重人生与精神之探索的特征,在西方反传统的现代哲学家狄尔泰那里倒是表现得更为直接、鲜明。他贬低西方主客二分的旧传统,他所提倡的实际上是天人合一,尽管他的天人合一思想与中国的夭人合一说有很多区别,但强调人与世界之融合这个基本点则是共通的,而且他对

子这种融合的阐释比中国哲学史要细致得多,其融合的程度也更为深刻,含义也更丰富。正是基于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他干脆把自己的哲学说成是生活哲学。这样,一个反西方旧传统的现代哲学家在客观上便画龙点睛地道破了中国旧的思想文化传统之所以重生活、重精神之探索的秘密。可以说,中国古代哲学史占主导地位的是生活哲学,这是天人合一的根本思想所决定的。

与此相反,西方旧传统所强调的是主客二分,人作为认识的主体站在世界之外研究世界,研究客体,故有重认识、重自然科学之研究。只是到现代,尼采、狄尔泰、海德格尔等人才基于他们各自不同的天人合一思想,反对把人生的研究屈从于自然科学的研究,而把人生的研究提到首位,认为哲学若无关人生,则什么也不是。中国哲学讲本末、源流、根枝之不同,乃是与天人合一说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老庄以“道”为本,而最终是落实到人与“道”合一,达到“知常”、“袭明”或“以道观物”、“万物与我为一”之境界。朱熹以‘理”、“太极”为本,最终也是要落实到“圣人与理为一”的境界。王阳明以“心”为本根或“天地万物之主”,是一种更透彻的天人合一的观点。

西方传统重视现象与实在之分,认为现象是表面的,实在才是真实的,其中大多数哲学家认为实在超乎现象之外,在现象的背后。这种区分乃是主客立分模式的产物。主体把客体看成是外在的东西而加以认识,这就必然产生表面认识与本质认识之分,‘前者是现象,后者是实在。这样区分的极致就是把实在看成是超乎现象之上、在现象背后的超感性的世界即形而上学的本体世界。西方传统形而上学就是这样产生的。这里涉及到中西思想文化传统的另一组区别,即中国哲学史上占主导地位的、从孟子到朱子的儒家传统是一种道德形而_L学,而西方传统特别是西方近代哲学传统是一种主体性形而上学(参阅拙文“中西哲学史上的形而上学”与“西方主体性形而上学”,“尼采与李蛰”等)。孟子、朱子均赋予人的道德意识以形而上学的根据,认为人的道德意识得之于天,这种形而上学我称之为道德形而上学,这是以孟子、朱子为代表的天人合一说所导致的。西方的主体性形而上学虽然也有道德含义,但远不及中国儒家形而上学的道德含义之突出。主体性形而上学是主客二分的产物,是以主体与客体间的认识关系为基础的,所以主体性形而上学轻视、甚至抹杀人的生活。尼采、狄尔泰都曾对西方传统的仁体性形而上学作过这样的判定。

而中国的孟子、朱子所主张的形而上学的世界—“天”或“天理“,实际上是将人的道德意识独立化、客观化、绝对化的产物。这种形而上学可以反过来看作是中国传统重人生(重道德)的表现,也可以说是以形而上学的形式讲形而下的人生。(当然,如果以此为由,便简单否认有中国式的形而上学,那也是不符合实际的,至少是片面的。)不过这里有一点需要说明,即我们虽然说中国式的形而上学是重人生的一种表现,但这个说法只是就其与西方传统形而上学相比较而言,就其重道德意识而不像西方传统形而上学那样重抽象的本质概念而言。实际上,中国的道德形而上学所讲的道德是一套封建的道德原则,它以天理灭人欲,大不同于西方现代哲学特别是现象学之重视人生、重视人的情感、欲望的思潮。

中国传统所注重的直觉、了悟,乃是天人合一过程中对人生的一种体验,它是不以知为主的如、情、意等等方面相结合的一个整体;离开天人合一,离开知、情、意等等方面的整体,就不可能懂得直觉、了悟的含义。在天人合一与知、情、意等等方面相结合的整体中,直觉所提供给我们的总是一次性的东西,或者说是唯一的东西。中国哲学往往揉理与情为一,重思与诗的结合,哲学家亦兼诗人,其为文多富审美创造性,其原由在此。

西方传统所注重的推理和分析,完全是主客二分式中主体对客体的认识方法,这种方法所提供给我们的,是普遍性的、常住性的东西,它所追求的是知识,是普遍真理,而不是直觉中对生活的一次性的体验。这里不禁使我们联想到中国传统思想文化重人生之自得其乐、自满自足刘西方传统思想文化之重进取、重无穷追逐的特点。后者似乎是由主客二分式中对普遍真理的无穷认识、不断追求的意识所致,前者似乎是由天人合一中直觉的唯一性和审美意识的愉悦性所造成的。儒家所提倡的孔颜乐趣,庄子的“天和”、“天乐”,不就是他们各自所理解的天人合一境界中通过直觉所达到的某种自满自足和审美愉悦吗?歌德的浮士德不就是西方近代人孜孜不息、不断进取的一个典型形象吗?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西方人重功利,中国人重义而轻利。西方近代哲学的主客二分式重认识、重自然之研究,乃是西方近代科学发达、物质文明昌盛的哲学根源,西方近代人重功利是其必然结果。当然,说他们重利决不等于说他们轻义。至于说中国人重义轻利,这主要应是指儒家传统而言。墨家虽然贵义,但更重利。道家则对义和利均抱超然态度,谓道家轻利,固然完全正确,但道家对义亦表漠然。就儒家与道家而言,谓中国传统轻利,可以说是符合实际的。为

什么轻利?究其心、淇根源,也可以归之于中国的天人合一。从理论上讲,天人合一的思想不像主客二分式那样追问存在者是什么,不管有无独立的存在者,更谈不上对存在者兴占有和攫取的意愿,这也就是说,无功利之心。从中国哲学的史实来看,道家如《老子》的理想人格是在天人合一的境界中“绝巧弃利”、“绝仁弃义”:(《(老子》第19章)庄子的理想人格是在天人合一中“死生无变于己,而况利害之端乎?”(《庄子·齐物论》)死生利害均置之度外。宋代道学家颇有道家的天人合一意味,认为“君子喻于义,贤人也;小人喻于利而已。义利兼忘者,唯圣人能之。”(《皇极经世观物外篇》)儒家如孟子的“天”本有道德含义,即所谓义理之天。天人合一正是教人“集义”,以生“浩然之气”,使行无“不谦于心”。(《孟子·公孙丑上》)程朱的理学与陆王的心学都主张天人合一,都认为人的道德意识即宇宙本根,本根之理即道德准则,一也就是义;行义正是天人合一的表现。故朱子说:“义利之说乃儒者第一义。”(《与延平李先生书》)。

西方的思想文化与宗教紧密联系在一起,而中国传统则缺乏宗教,这一人所熟知的差别,也是主客二分与天人合一之别的表现。主客二分式很容易导致两个世界的观念,即此岸世界与彼岸世界之分离。西方宗教上的上帝和哲学上的超越性本体世界都是主客二分式把世界分裂为二的产物。主客二分式既可促进科学认识,又可产生宗教信仰,这乃是西方传统既重科学又重宗教的哲学根源。西方

民族既有神学、上帝主宰一切的中世纪的历史,又有科学昌盛的近现代历史;西方许多大科学家往往同时笃信宗教,其故亦在此。宗教的根本要义是彼岸的意识,而中国传统主天人合一,无此岸与彼岸之分,也就是说,无彼岸意识,因而也缺乏宗教.中国之缺乏宗教与科学不甚发达两者并行,同西方之宗教发达与科学昌盛两者并行的现象,正好形成鲜明对比,其根源就在于中国重天人合一,西方重主客二分。

我在其他论文中多次说过,从个人精神意识发展的阶段性来看,大体上是从原始的天人合一状态经过主客二分状态再到高级的天人合一状态,从整个人类哲学思想的主导原则的发展过程来看,大体上也是从原始的天人合一的原则经过主客二分即主体性原则再到高级的天人合一的原则。粗略言之,西方哲学史在古希腊早期哲学中,似乎以原始的天人合一原则占主导地位,人的知、情、意等等方面尚结合为一个整体,这是一个神话尚占重要地位的阶段,神话就是上述诸方面的整体。柏拉图以后,特别是从笛卡尔到黑格尔的西方近代哲学,则是以主客二分原则为主导的哲学,知(认识)被人们从上述诸方面的整体中抽离出来,认识诊,理性主义、主体性形而上学在这个阶段中占了统治地位。

黑格尔以后,西方现代和当代哲学如人文主义思潮的现象学、存在主义,甚至还有不少分析哲学流派,大多反对主客二分,人文主义思潮中的尼采、狄尔泰、海德格尔等人所主张的实际上都属于天人合一的思潮,我们也许可以称之为后主体性的天人合一。在这个阶段中,人的知、情、意等等方面又回复到一个更高级的整体,认识论、理性主义、主体性形而上学统治一切的时代渐成过去,审美意识似乎代替科学与宗教而成了人生的最高追求。中国哲学史在明清之际王船山以前,占主导地位的大体上是以原始的天人合一为原则的哲学,也许可以称做前主体性的天人合一。在这个漫长的时期中,中国哲学虽然也有重认识和知识的思想派别,但发挥、论证不够,在历史上也不占重要地位。有的哲学派别虽然也讲认识和知识,甚至要求超乎认识之上,但这样的思想很零星、甚至是暗含的、不鲜明的,不能说已达到了以主客二分或主体性为哲学原则的高度。只是到了明清以后,才缓慢地、但似乎比较明确地走上强调科学认识、强调类似主客二分式的原则的道路。

总起来说,中国哲学史缺乏主客二分思想和主体性原则,而以前主体性的天人合一思想为主导,西方现代哲学中的一股重妥思潮则是在认识到主客二分模式的弊端之后,极力倡导天人合一。我以为西方哲学发展的前景也许是继续申述和扩展天人合二的思想,而中国哲学则需要吸取西方近代哲学史上主客二分的思想,把中国古代哲学与西方现代哲学结合起来,使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提升到一个崭新的高度。中西哲学的结合点也许就在这样一个共同的公式中,前主体性的天人合一主客二分或主体性原则弓后主体性的天人合一。

6、王天成:中西哲学思维方式的区别与内在联系,《江海学刊》1999年4月刊

中西哲学之间存在许多区别,而思维方式上的

区别是最基本的。哲学作为文化的核心,无论在中国

还是在西方,其根本任务大致是一致的,即都是要处

理人的安身立命问题,关怀人的价值的终极基础。没

有这终极关怀,哲学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中西方哲

学形态的强烈反差以及哲学观念的一系列分歧,不

是由于这终极关怀的不同,而是由于处理这问题的

思维方式不同。为了寻求中西方哲学交汇的可能性,

我们需要首先弄清它们在思维方式上的区别所在。

一般人们往往把西方哲学归结为逻辑性思维而

把中国哲学归结为体悟性思维,粗略地看这是不错

的。西方哲学的确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精细

的逻辑理论并以此指导和训练着自身的思维,从而

使其显现为一系列逻辑体系的建构过程。人的安身

立命之本、人对价值基础的终极关怀则作为逻辑体

系的基本理念而存在。或者说,这基本理念展示自身

为一逻辑系统。西方哲学家大多数是在逻辑系统中

思考这理念,实现着自身的终极关怀。中国哲学的致

思方法与西方不同,它不是先把对象分解为不同的

逻辑规定,然后再用逻辑规则将它们连成一个逻辑

系统,而是在保持对象整体性的前提下体悟其总体

精神内蕴,主张一物我、和天人。在西方以理念形式

存在的终极对象在中国哲学中则以澄明之境的形式

存在着。中国哲学家是在这形而上学的境界中实现

着自身的终极关怀。由上述可见,中西哲学在思维方

式上的区别在于一为体悟的而另一为逻辑的。

但我们不能对上述区别作简单化的理解,以为

它们只有区别而没有联系。长期以来人们之所以无

法合理地说明中西哲学交汇的可能性,主要是因为

过于强调了二者在思维方式上的对立而忽视了它们

的内在联系。人们一方面期望着中西哲学的内在融

通,同时又固执于二者的区别,这就使“融通”成为可

望而不可及的事情。实际上,如果我们对中西方哲学

思维方式的内在意义进行深入考察,就会发现它们

的内在联系。

思维方式并不是单纯的形式或特点,而是具有

某种特定模式的活生生的思维活动。任何思维活动

都是逻辑与直觉、与心悟的统一。一方面,思维是成

知的逻辑活动,产生不同的概念逻辑规定并反思它

们的关系,从而构造一个以逻辑关系联结起来的概

念知识系统。但另一方面,思维活动又是一种直接的

显现活动。主体在这显现中直接拥有他的显现物。因

此思维在进行成知之逻辑活动的同时,必伴随相应

的直觉或体悟。它觉解着成知活动产生的概念逻辑

规定的内在意义。一般说来,思维的成知活动与体悟

活动总是相互缠绕和渗透着。悟为知中之悟,知亦为

悟中之知。无悟之知,无直觉之逻辑活动,不能成立。反之亦然。从这个角度看,中西哲学的思维方式都既

离不开逻辑也离不开直觉,既离不开知也离不开悟。

只不过中国哲学侧重于直觉而落脚为体悟,西方哲

学侧重于逻辑而落脚为知识。

就中国哲学说,它的主干是以儒家为主的儒道

两家的合流。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都强调一种天道

与人道相合一的直觉体悟境界。但同时,它们又都构

造了各自的天道与人道的概念逻辑体系。在先秦哲

学中已经有了天道和人道的概念体系的萌芽,如孔

子有关人伦之道的系统,《易传》中关于“太极生两

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宇宙生成论系统,等等。随着哲学的发展,这概念体系越来越精细和全

面,在宋明时期已成为集宇宙、天道与人性为一体的

完善的哲学概念系统。所以简单地说中国哲学缺乏

逻辑或概念思维是不合适的。的确,中国哲人敏锐地

意识到了建立在语言文字上的逻辑活动具有固定

性、分别性,不能表达形上意义之总体,这就需要超

越语言逻辑的片面性,去体验语言逻辑所象征的内

在意义,即通过直觉体悟达到一种“无言之境”。但应

注意的是这并不等于说中国哲学要取消语言文字和

逻辑分析,而是说逻辑分析只是达到“天人合一”的

最高境界的中介环节,没有独立存在的价值。王弼有

关言意关系的论述精确地表明了这一点。王弼曰:

“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周易略传·明象》)一般人往往只注意其中的“忘象”和

“忘言”,而不注意“言以象尽,象以言著”。其实,“圣人之意”经“立言”方能传于后世(如“圣人立言以垂教”),这是中国哲学家历来所承认的。所以,“得象忘言”、“得意忘象”之“忘”,并不是指全盘否定,而是指“扬弃”。中国哲学家针对语言逻辑讲的“破执”、“解弊”、“废言”等等,也都是指消解语言逻辑对形上境

界的遮蔽,而不是要取消语言逻辑。由此可见,中国

哲学的思维是一由直觉出发中经逻辑又回归为直觉

的直觉—逻辑统一体,或由悟出发中经知又回归为

悟的知—悟统一体。简言之,它是一种“知中之悟”。

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不同之处在于它是一种以

逻辑为出发点和归宿的直觉—逻辑统一体,是以知

为主的知—悟统一体。从早期希腊开始,西方哲学已

透显出重知、重逻辑之倾向。这主要表现在巴门尼德

的思想与存在同一性的解释和赫拉克利特的逻各斯

学说中。随着哲学的发展,这种重知、重逻辑的倾向

发展成了西方思维的定势。西方人的思维大多数是

以获取合乎逻辑的知识为最终目的的。重视逻辑之

知必首先高扬知性分析,因为逻辑发端于概念或规

定,而知性分析恰是概念或规定能以产生的基本活

动。黑格尔曾有言其“逻辑真理”的第一个环节就是“知性”,道出了西方人致思的基本特点。如果固执于这种知性分析就会发展出知性逻辑。以知性逻辑为

模式进行哲学思考会把哲学的对象分解为不同的部

分而离间其整体的精神内蕴。一般说来,西方人的思

维具有知性分析的特点、以知性逻辑为模式。但是,

我们切不可由此而断定西方哲学的思维方式仅仅是

逻辑思维而不包含直觉和体悟的环节。从总体上看,

西方哲学每当逻辑分析占上风而遮蔽了人的本真状

态、肢解了人的安身立命之本的统一性时,必产生以

直觉体悟为哲学官能的对逻辑及其知识的消解。即

使是黑格尔创造的强调分析与综合统一的辩证逻辑

也未能摆脱此种命运。西方哲学思维运动的总体线

路是:一方面以逻辑思维建构着自己的概念逻辑体

系,另一方面又在直觉思维中不断消解着这逻辑体

系。直觉思维的消解作用是包含在西方哲学思维方

式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只不过它只是作为一个中介

环节而存在。它往往只是为了建立新的逻辑大厦清

理地基、铺平道路,最终还是要建立逻辑体系。从这

个意义看,西方哲学的思维方式是以逻辑统摄直觉

的逻辑—直觉统一体,是以知为主的知—悟统一体。

简单地说西方哲学仅作逻辑思维缺少直觉体悟不合

适,也不符合历史事实。

综上所述,中西哲学思维方式均以逻辑与直觉、

知与悟的相互关联为其基本环节,只不过前者是以

直觉体悟统摄逻辑之知,后者是以逻辑之知统摄直

觉体悟。二者虽立于两端,但都建基于逻辑与直觉、

知与悟的关联之上,因而在对立中又存在着内在联

系。以前人们探讨中西哲学的交融,忽视了二者在思

维方式上的联系而固执于它们的区别,这就容易走

盲目排外或全盘西化的极端,或者把中西哲学的“融

合”理解为中体西用、西体中用等形式的外在“嫁

接”。其实,中西哲学的真正融合需建立在对中西哲

学思维方式的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全面思考之中。

它将显现为一种既不像中国传统哲学那样驯服于直

觉体验、又不像西方哲学那样驯服于语言逻辑的更

为合理的哲学理性。它的特点是以中正平和的心态

在直觉与逻辑、知与悟的交融渗透中进行哲学思考。

7、李瑞环:学哲学,用哲学,终身受益

曾看到这样一段话,作为一个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有两本书必须读:一本是国学,因为国学浓缩的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优秀文化,读之可以丰富国人的精神世界,增强民族凝聚力,协调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的关系,能够促使人把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技术用到造福于人类的正道上来;一本是哲学,因为哲学是一门智慧学,只要花一点时间阅读,就可以让人对哲学的趣味有所领略,对平淡的生活世界多一份惊奇、多一份关爱,亦可使人拓宽视野,锻炼心志,获得启发,受益终生。

哲学,似乎是很枯燥、很乏味、很无趣的一门学科,从高中到大学的一系列政治课程虽然根本无法算得上哲学的入门,但在学习与哲学相关的某些原理时就已经增加了心中的畏惧,因为太深奥,无法理解,用处甚少。也从未想过会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地去读与哲学有关的书籍,但当断断续续翻看完一遍《学哲学用哲学》这么一本书时,才发现自己犹如井底之蛙一般目光短浅,原来哲学还可以这么有趣、生动,甚至读完之后回味无穷,受益匪浅。

《学哲学用哲学》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于2005年9月出版的。作者李瑞环同志是我们党第三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之一,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全书共分上、下两册,55万3千字,选自作者自1981年至2004年在天津和中央工作期

间的有关文章和讲话的摘编。摘编是本书一个较为特殊的体例。如果把领导同志的文章和讲话全篇收录进去,作为文献来说,好则好矣,但作为普通读者来说,读起来比较累。摘编就是砍头去尾,把文章和讲话中最有意义、最有特色、最精华的部分摘录出来,按照若干专题,编在一起,这样就比较集中,比较简练,比较引人入胜。全书除开头、结尾两部分谈学哲学用哲学的道理外,共分十个专题:一、从客观实际出发;二、坚持实践的观点;三、重视总结经验;四、掌握辩证分析方法;

五、注意研究特殊性;六、坚持发展的观点;七、坚持生产力决定论;八、坚持群众观点;九、弘扬中华民族“和”的思想;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这本书反映了李瑞环同志在天津市主政,在中央分管宣传思想、统战、民族宗教、政协工作23年间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真实面貌,书中叙述哲学原理时经常用我们熟悉的历史经验,用我们曾经经历的工作,用具体的工作实践,用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来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还有很多例子都是改革开放以来每个中国人都能感受和经历的事情。而且因而,读起来不枯燥、不艰涩,犹如重温历史,使人感到哲学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日常生活中,倍感亲切。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长期以来,作为一门理论基础,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给人一种很神圣、很正统、很严肃的感觉。这本书结合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实践,结合具体的工作实际谈哲学,使哲学原理的运用,深入浅出,易懂易记,读后使人有一种豁然开朗的亲切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主动学习的亲和力。这本书是把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的典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典范。李瑞环同志从一个木匠成长为党和国家的领导人,被人们称之为“平民领导人”。这本书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平民读本”。这种平民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读本自然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许多人自费购买本书,曾出现一度脱销,一再重印的情况。更难能可贵的是,李瑞环同志将本书获得的稿费全部捐献给天津市家庭生活困难的学生。近十年来,他已累计捐款助学达53万元。李瑞环同志给我们树立了一个学用结合、知行统一的楷模。

《学哲学用哲学》这本书中李瑞环同志的肺腑之言和切身体会系统地告诉读者什么是哲学、怎么学习哲学、学习哲学有什么用三个大问题。他在书中说到:“有人说,由一个普通农民、工人,一步步走到党和国家最高领导层真不简单,这其中一定会有一些奥秘、诀窍,应该总结一下。要我说还是那句老话: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产物,当然也不能否认个人的努力。光靠努力还不行,还要得法,得法就是要学习哲学。我这一生对我帮助最大的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我常讲,一个人要成长进步,要有所成就,有所建树,离不开上进心、求知欲、责任感这三条,这是无法代替的。重要的是学了哲学,掌握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武器,养成分析综合、归纳概括的习惯,这样就不会吃糊涂亏、占糊涂便宜,避免和少走弯路。陈云同志讲过:“学好哲学,终身受用。这完全是经验之谈,我非常赞成。”这些发自内心的讲话,对我们树立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信念是有很大帮助的,对学好称之为智慧学、明白学的哲学是很有示范作用的。

在谈到怎样学好哲学时,李瑞环同志提出“学哲学主要是学好基本观点”,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意义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意义 【摘要】:(1)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根本的目的在于培养和确立科学的世界观 (2)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帮助我们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认识工具 (3)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增强我们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 (4)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增强我们签别各种理论和路线是非能力 (5)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帮助我们提高理论思维的水平和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新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基础过学习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思想理论素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认真学习 【正文快照】: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意义心得体会 (1)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根本的目的在于培养和确立科学的世界观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根本的目的在于培养和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一是培养精神境界,“化理论为德性”,二是训练理论思维能力,即“化理论为方法”,归结到一点就是改造世界和实现自我,用中国传统哲学的话说就是“成物”和“成己”。(2)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帮助我们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认识工具 克思主义哲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哲学来源于实践,又为实践服务,能从实践的沃土中不断吸取营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个开放的体系,随着科学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向前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在同形形色色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中不断战胜对方、完善自己。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它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邓小平哲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发展,是当今时代精神的精华.xx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是面向新世纪创造性运用唯物史观的重大成果,是在新的时代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我们行动的指南.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同样离不开正确的思想路线。我们只有自觉地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才能坚持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事业稳定、健康地向前发展。

中西比较哲学的意义

掀开英语背后的文化纱幕,了结百年误解 田辰山 北京外国语大学东西方关系中心主任 本文旨在提出一个在人文教育与英语教育关系上能够引起人们关注的议题,即:英语教学与“中国思想传统-英欧思想传统”比较的极其重要性;中西方思想比较应成为英语学习的必修课,原因是英语后面有一层纱幕尚未掀开。这是个具有深思远虑战略眼光的议题,中国英语教育朝着这个方向改革,势在必行。 生活中,人们之间由于语言沟通不畅发生误解十分常见。同样道理,国家民族之间由于语言不同发生误解更是不可避免。真正理解,往往需要很长时间。所以,在今天全球化条件下,不同国家民族空前频繁接触,为减少误解,对语言文化差异的意识,显得尤其重要。中西语言之间(如汉英语之间)存在需深刻理解的结构性差异,它就是那层始终尚未掀开的纱幕。 我自己的亲身感受是,我到美国后读了不少英文原著,发现西方、美国中国研究学者有许多,但真正将中国搞得比较准确的极少。我们急需将中国的思想文化传统比较准确地介绍出去。这种介绍必须是在

对中西方思想传统基本结构差异比较了解的情况下,才能作得可信、准确和适当。 约翰?霍布森(John Hobson)教授的发言包含着十分重要的意见,非常值得认真考虑。这就是他提出的“欧洲中心主义”这个概念。我注意到许多西方学者对这个话题已经讨论了很久。重要的是霍布森教授为这个话题提供了有意义的、实在的历史事实。 我是个政治学或政治理论学者。我的领域是中国和西方现代政治思想比较。文化比较作为英语教育的先决条件。这是我认为必须认真对待的题目。因为不管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翻译人员,还是学英语的人将来会在他的专业和学术工作岗位派上什么用场,对中国与英欧思想传统的比较都极为重要,都应作为英语教学的必修课程。 正像许多中西方比较研究学者已认识到,而且越来越敏感,西方思想传统的结构性差异(特别是现代“欧洲中心主义”)起到的阻碍作用,给西方人对中国(和东方)了解的努力造成的误解和歪曲。这个问题不仅仅存在于西方对中国的理解,而且由于是强势的,它已经渗透到中国的很多话语当中,尤其是在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的话语。其中不仅包括中国对西方的认识和解读,也包括中国人对自己的“反思”。

哲学认识论练习题及答案

第六课练习题(哲学认识论) 1. 从1962年开始,以美国为代表的多个国家前后十多次发射了火星探测器。1997年美国“火星探路者”号发回火星表面有远古水痕的照片,2002年美国“奥德赛”号发现火星北极区域可能含有大量“冰冻水”。2008年美国“凤凰”号第一次“触摸和品尝”到火星上的水,这对于多年来以找水为主要思路的火星探测来说,具有里程碑意义。这表明 ①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的活动②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③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④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主要标准 A. ①②④ B. 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④ 2、英国作家惠兹里特说:“一个除了书本以外一无所知的纯粹学者,必然对书本也是无知的。”与这句话蕴涵的哲理相一致的名言还有 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②“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③“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④“读有字的书,不如去读生活这本无字的大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 3、为了应对互联网的迅速发展,针对第一代互联网数据包传送格式设计时的局限性,世界互联网工程组织设计并正式发布了面向下一代互联网的数据包传送格式。这表明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C.真理具有客观性绝对性 D.认识推动事物发展 4.如果人站在月球上,眼睛看见的地球是一个球体,无法分辨出细节;如果用放大2000倍的光学望远镜,可以看到地球上的楼房;如果用放大亿倍的纳米扫描显微镜,可以看到泥土里的沙粒。这一事实说明 A.人们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 B.新的认识工具和手段能够推动认识的发展 C.实践中的新问题会推动实践的发展 D.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和扩展 5.我国月球探测近期规划共分为“绕”、“落”和“回”三个阶段。目前我国月球探测的所有工作都在围绕“绕”这一目标进行。围绕“绕”这一目标进行科学实验,体现了实践是A.客观的物质性活动B.有目的、有意识的能动性活动 C.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D.社会性和历史性的活动 6.亚里斯多德有句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这就是说 ①真理是相对的有条件的②只要敢于反对权威,就能树立创新意识 ③要敢于否定,树立革命的批判的精神④要不唯书、不唯上,抛弃旧有知识 A.②③④B.①②C.③④D.①③ 7.促进和谐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的重要任务。“没有和谐文化,就难以建成和谐社会”。这一观点说明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B.社会意识的变化决定社会存在的变化 C.认识对实践有能动的反作用 D.矛盾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发展 8.华夏文明五千载,历经无数内忧外患,中华民族并没有屈服,更没有倒下,而是斗志弥坚,愈挫愈勇,愈挫愈奋,一次又一次地从艰难困苦中挺了过来,仍然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不屈不挠地实现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再次验证了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多难兴邦!这表明 ①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②真理是永恒不变的w.w.w.k.s.5.u.c.o.m ③认识具有无限性④人们只有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教育哲学学习心得

周浩明版 导言部分 哲学并不是超越时空的,它是时代精神更高层次的概括。它的发展一方面取决于自身的逻辑延伸的力量,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取决于研究主体自身的文化特质与思维敏感性,取决于自身的现实“生活方式”。 1963年英国教育学家彼得斯在伦敦大学接任里德讲座时发表《教育就是传递》 60年代之前的教育哲学研究特征: 第一,从研究方法上说,在演绎与经验归纳之间摇摆。就演绎方面看,它求助于一般的哲学理论(甚至包括社会学、心理学),从中抽绎出一系列原理,如关于世界和人性的假定,关于真善美的假定,当做大前提,从而导出教育上的一系列结论。从经验归纳方面看,他将多种习传已久的教育经验用学术的语言不加论证地提供给读者。 第二,从目的上看,它总是试图为教育工作开处方、下指令,力图规范实践。分析教育哲学 把哲学当做动词而非名词使用,即对教育中的概念与判断进行分析、批判,为教育理论提供明晰的思维工具,但并不提供某种综合的。规范的、演绎的体系。 谢夫勒,分析是目的 彼得斯的“伦敦路线”,分析只是手段,教育哲学研究的独立性与自主性才是研究的最高目的 如何确立教育哲学研究的独立性与自主性,关键问题在于如何理解教育 彼得斯的理解,教育是由教育人员和受教育人员共同参与、相互作用的活动过程。在此过程中,教育哲学应该致力于探究哪些活动是有价值的。在此要求下,诞生了伦敦新教育哲学。该学派认为,“分析”只不过是力求理解教育的手段,而理性地

重建教育过程的新秩序才是目的。从本质上说,是把眼光深入到教育过程的内部,探求教育过程的内在价值及价值标准,为一种活动是否是教育活动进行合理性阐释和辩护。 二者的分别在于视界上。传统的研究是对外在于教育的目的和功能做了研究,而新的研究则将目光转移到了教育过程上。 第一编教育 谢夫勒关于给教育下定义的三种方式:规定性定义、描述性定义、纲领性定义 第一章教育意义的探寻 方法论选择“专家集团—历史—语言分析” 第一节意义与语境 现实的客观性为指称意义做了意义真值的标准。 19世纪末,戈特洛布·弗雷格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整体性原则”,一个语词只有在语句的语境中才有意义。 一个语词,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名称,第二是指称,第三是意义。 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只有命题才有涵义;只有在命题的语境中,名称才有意义” 图式论,语言就是事实的图式表达。语词的意义在命题之中,而有意义的命题又是事实的逻辑图式。 两项工作:1.将不能图式化地表现事实的命题清除出思想之中,即“抵斥形而上学”;2.整理现代语言使之净化,最终废除日常语言,铸造人工语言。 维特根斯坦后期推翻前期结论,指出,意义在于用法。 抛弃本体论的提法,语言是有规则的,是约定性的。 从哲学的角度理解教育,应该追求教育的“意义” 第二节常识与理论

哲学的意义和价值

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统一起来的科学世界观。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恩格斯说:“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是在于它的物质性”。(《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83页)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意识是高度发展的物质——人脑的机能,是客观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是按照它本身所固有的规律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事物矛盾双方又统一又斗争,促使事物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因此,事物的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的规律,是物质世界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最根本的规律。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客观物质世界的运动京戏化在人脑中的反映。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既唯物地又是辩证地解决了人的认识的内容、来源和发展过程的问题。它认为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可以变成物质,而这种主观和客观辩证统一的实现都必须通过实践。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认识来源于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就是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无限发展的过程。因此,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辩证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就座,是无产阶级政党中战略和策略的理论基础,是无产阶级和主大革命人民科学地认识世界和革命地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它是马克思主义的本源、灵魂和根本理论基础。马克思和恩格斯用唯物主义改造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用辩证法改造以前的唯物主义,并辩证唯物地概括了当代的自然科学成就和总结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实践经验,创立了最完备的彻底唯物主义的新型哲学——唯物辩证法(即辩证唯物主义),它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哲学的价值 罗素的《哲学的价值》(张丰乾主编《哲学觉解》第34——39页》一文阐释了哲学的功用与价值。哲学对于追求物质利益的“现实人”来说是无用的,因为它不提供物质食粮。而对于追求精神发展的人来说,哲学非常有用。它能够为人的心灵发展提供心灵食粮,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在罗素看来,“只有在心灵的食粮中才能找到哲学的价值;也只有不漠视心灵食粮的人,才相信研究哲学并不是白白浪费时间”。 哲学虽然和别的学科一样,也要获取知识,提供一套科学统一体系的知识,但它对它的问题提供确定的答案的功用很有限。相对于各种科学能提供确定的答案而言,哲学的很多问题没有确定的答案。可以说,不确定性是哲学的重要特点。哲学的责任就在于研究这类不确定性问题,“使我们觉察到它们的重要性,研究解决它们的门径,并保持对于宇宙的思考兴趣,使之蓬勃不衰,而如果我们局限于可明确地肯定的知识范围之内,这种兴趣是很容易被扼杀的。”。哲学的价值就在于在不确定性中追求真理。也就是说哲学的研究要有很强的问题意识。“哲学虽然对于所提出的疑问,不能肯定地告诉我们哪个答案对,但却能扩展我们的思想境界,使我们摆脱习俗的控制。因此,哲学虽然对于例如事物是什么这个问题减轻了我们可以肯定的感觉,但却大大增长了我们对于事物可能是什么这个问题的知识。”,给我们指点出人们所不怀疑的各种可能性。 哲学不能局限于追求本能兴趣的个人世界,而应关注整个外部世界,思考人生、世界中的重大问题,罗素称之为哲学的主要价值。要摆脱个人狭隘的视野,实现哲学的价值,出路是哲学的冥想。真正的哲学冥想是通过沉思去扩大客体的种种知识,拓展精神的视野,获得精神的满足。一个自由的心智是不受习惯的信仰和传统的偏见所束缚,它能恬淡地、冷静地、以纯粹追求知识的态度去看事物,把知识重成是不含个人成分,纯粹可以冥想的东西。与来自感官的知识相比,自由的心智更关注抽象的普遍的知识。 关于哲学价值的讨论,罗素作了如下的总结:哲学之应当学习并不在于它能对于所提出的问题提供任何确定的答案,而在于这些问题的本身;原因是,这些问题可以扩充我们对于一切可能事物的概念,丰富我们心灵方面的想象力,“通过哲学冥想中的宇宙之大,心灵便会变得伟大起来,因而就能够和那成其为至善的宇宙结合在一起。”。

中西哲学对比

中西哲学对比 在很多人的观念中,哲学是从西方传来的一个学科,而中国并没有真正的哲学。但这种看法是错误的,中国历史上其实也有很多出色的哲学思想,只是可能与西方哲学形式不太相像,而研究问题的重点有所不同而已。 一、西方哲学简介 公认的西方哲学史起源于古希腊时代,而最早的哲学家是泰勒斯,他的所有哲学观点基本可以用一句话来表述:万物是水。而且对于这个观点的论证也比较粗糙,但他被认为迈出了对这个世界作理性思考的第一步。之后,西方的哲学史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①公元前6~公元5世纪,称为古希腊哲学;②公元 5~15世纪,称为中世纪哲学;③15世纪中~19世纪40年代,称为近代哲学;④19世纪40年代以来,称为现代哲学。 [1] 西方哲学研究的问题主要可分为三类,即宇宙论——研究世界的道理(A Theory of World);人生论——人生的道理(A Theory of Life);知识论——知识的道理(A Theory of Knowledge)。此外还有一些别的分法,如孟太葛认为哲学的三部分是方法论,形上学和价值论。[2]但其实其中形上学与宇宙论内容相似,价值论与人生论相似,方法论与知识论类似。所以,西方哲学的内容大致可分为公认的这三个部分。 而在发展的过程中,涌现了很多不同的流派,他们的主张千差万别,在一些问题上有着截然不同的观点。 在西方哲学家中我了解的比较多的是柏拉图和尼采,读过《理想国》和《权力意志》。虽然好多地方都没有彻底读懂,但他们的观点在很多地方是截然不同的。但是,相同的是他们对于自己的观点都进行了逻辑严明的证明,这一点其实是西方哲学的一大特点,后文会详细论述。 二、中国哲学简介 正如前文所说,好多人认为中国根本没有哲学。的确,哲学这个词是从西方传过来的,而在这个词在中古出现以前,中国也的确没有自觉的哲学这一学科。但是,这并不代表中国没有哲学。中国古代其实产生过许许多多优秀的哲学思想,只不过中国哲学可能与西方哲学研究的重点不同而已。 中国的哲学可以说是起源于春秋战国时代,也就是当时的诸子百家的学说。此外,中国魏晋人所谓的玄学、宋明人所谓的道学以及清朝人所谓的义理之学研究的内容其实也与西方所谓的哲学大致相同。[3]这些都是中国的哲学。 比如对应于西方哲学中的宇宙论,庄子和老子的学说中就有很多对于宇宙的认识与思考。庄子学说中最著名的一个观点就是事物的相对性,大小、远近、长短都是相对的,这一观点其实是对于主观认识和客观存在这两者的分离。此外,更深刻的观点还有对于宇宙规律的认识,如老子曾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句话的意思是天地是没有感情与道德标准的,在它的眼中包括人在内的世间万物都是完全相同的。这个观点其实就是唯物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 而对应于西方哲学中的人生论,其实中国哲学的大部分内容都在探讨这个问题。不论是儒家的克己复礼,墨家的兼爱非攻,农家的全民稼穑,实际上都是在探讨一个人应该以怎样的态度、怎样的行为准则去为人处世。 三、中西方哲学的主要差异

中西方哲学比较文献综述

中西方哲学比较文献综述 丁岩 目录 摘要 (1) 一、前沿 (2) 二、中西方哲学比较文献回顾 (2) (一)中国传统哲学不注重知识论和逻辑方法论,而西方哲学是以“认识论” 为基础或核心的 (2) (二)中国哲学注重强调“是什么”,而西方哲学注重强调“为什么” (3) (三)中国哲学源于“一脉分张”,而西方哲学源于“诸流竞汇” (3) (四)中国哲学强调“天人合一”,西方哲学则强调“天人对立” (3) (五)中国哲学的时空观是以时间为第一,为主导;而西方哲学的时空观,是以空间为第一,为主导 (4) (六)中国哲学在价值观上推崇中庸、中和,而西方哲学则偏向绝对极端 (4) (七)中国哲学在自然观上强调不以人为中心,而西方哲学的自然观则强调人的作用 (4) (八)中国哲学为让人遵行之现世哲学,而西方哲学则使人信服之彼岸哲学 (5) (九)中国哲学注重德性与德行合一,而西方哲学强调德性与德行分开 (5) (十)中国哲学的特征表现为一种封闭的自我发展,具有稳定性,而西方哲学则表现为多方面融合哲学-科学文化 (5) (十一)中国哲学的主流强调继承传统,而西方哲学则具有具有科学精神和不断超越的特点 (6) 三、中西方哲学比较文献思考 (7) (一)哲学不是真理 (7) (二)哲学不一定包含“本体论”和“认识论” (7) (三)哲学之任务与目的 (8) 四、结束语 (8) 参考文献 (9)

摘要: 近年来,国内对哲学问题的争论日渐激烈,哲学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显现也越来越明显,什么是哲学,这已被广大民众所急盼。本文主要通过对中西方哲学比较,概述其几个方面的差异,从而得出哲学不是真理、哲学不一定包含“本体论”和“认识论”和哲学之任务与目的三个结论。 关键词:中国哲学西方哲学文献综述

论教育哲学对教师的重要性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e62702115.html, 论教育哲学对教师的重要性 作者:陈影 来源:《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7年第06期 [摘要] 如今的教育界普遍认为教育哲学是理论学科,只是适合指导实践,可有可无,并 没有认识到教育哲学的实践性。本文通过论述教育哲学的概念以及特点,以明确教育哲学的性质,从而明确教育哲学对教师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应的策略以提高教育部门、学校以及教师对教育哲学的重视,从而更好服务教育事业。 [关键词] 教育哲学;教师;重要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7) 06-0032-02 一概念界定 (一)教育哲学 1 教育哲学的概念 教育哲学的概念有很多也存在着歧义,但是如黄济先生所说的“大家公认的教育哲学的研究对象,应当是用哲学的观点和方法来分析和研究教育中的根本理论问题”,王坤庆在其书中将教育哲学定义为:“教育哲学是运用一般哲学原理去探讨教育道德基本问题,或者将教育的基本问题上升到哲学的高度进行分析的一门理论学科”,在本文中笔者运用的是王坤庆对哲学的定义。 2 教育哲学的特点 第一,教育哲学具有实践性。所谓教育哲学的实践性就是指教育哲学为教育实践服务,也要为社会实践和个人生活实践服务。因为教育是一种生活,是个体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一部分,要受到个体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制约,所以也要为社会生活和个体生活服务。这样才可以真正理解教育生活。 第二,教育哲学具有反思性。教育哲学具有反思性,主要是因为教育哲学是一种“反思性的知识”,它既不能指导人们的实践也不会增加人们的认识,它的作用在于唤醒人们的意识,使人们重新审视自己已有的认识框架和行为模式,从而改变自己原有的生活,提升自己生活的质量。 (二)教师 1 教师的含义

中学生学习哲学的必要性

中学生学习哲学的必要性 一、中学生对学哲学的误区 中学生普遍认为哲学很难,哲学有点抽象,不容易理解,从来没有接触过哲学,哲学似乎成了神秘、抽象、思辨和空谈的代名词。学习哲学根本就没有想过拓展我们的理性思维,培养自身的哲学素养,学习哲学也是持放任自流的心态,觉得看几本哲学书籍是在浪费时间,学哲学只是为了参加高考,应付考试罢了。 二、如何上好哲学课 如何上好一堂哲学课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老师们,不能让学生在还没有开新课之前就对它产生恐惧,所以第一堂哲学课非常重要,这也关乎学生对哲学的兴趣。 首先,找一些与生活密切相关,但又能充分反映哲学原理的事例,让学生深刻体会我们身边存在的哲学,既要让学生了解教材,也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使二者相结合。 其次,可以简单介绍《生活与哲学》教材,让学生从总体上把握教材,介绍哲学的根本任务以及哲学的研究对象: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让学生知道我们学习哲学的目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再次,要向学生讲哲学史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读史可以明鉴,以史为鉴,可以知古今。学习哲学要学中西方哲学史,例如从哲学的起源——第一位哲学家泰勒斯开始讲,到苏格拉底认为“哲学是一种辩论”、柏拉图认为“哲学起源于惊讶”等。还可以讲述他们与生活有关的趣事,引导学生从身边的事情感受生活中处处有哲学。 最后,引导学生从身边的事情感受生活中处处有哲学。比如,古代的寓言故事“拔苗助长”,要求我们尊重客观规律;“刻舟求剑”,要看到事物的运动等。中国的许多成语都包含了哲学原理,需要我们细细体会。 三、中学生学习哲学的重要意义 马克思和恩格斯说:“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对哲学问题的追溯和思考离不开人类的生活。生活和实践使我们进入哲学殿堂。中学生学习哲学会对世界社会人生的思维有明显改变,有助于提升自身的抽象思维能力。学习哲学也可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这对于中学生未来道路的选择有积极意义。

教育哲学关于人性的思考及意义

教育哲学对人性观的思考及意义 人性论是关于人的本质问题的学说,是人生哲学建立的理论基础。它是中国古代哲学史和教育史中争论最多、涉及范围最广的问题之一。从先秦时期开始一直争论到近现代,由于对这一问题的不同理解,对人的本质和发展有着不同的见解,因而在教育上也就有着不同的主张,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几乎没有不谈人性的问题的。从各种不同的主张中,就其大者而言,人致有性善说,性恶说,性无善无恶说,性有善有恶说,性三品说等。由于儒家思想在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占有着主导地位,而孔孟的思想又是儒家思想的正统,因而性善说便成为人性问题中的主导思想 教育哲学关于学校育人目标离不开对人性观的思考。根据教育目的观和教育价值观的要求,在充分体现学校特色基础上而确定的育人目标。通俗地讲,就是把学生培养成一个什么样的人。学生是学校存在的理由,也是教师存在的理由,培养学生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因此,育人目标是学校教育哲学的核心。任何一所学校都要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要完成全面发展教育的任务和要求。任何一所学校都由不同的教师和学生组成,其教育环境都有地域上的差异。因此,在育人目标问题上,任何一所学校既要考虑共性的全面发展教育的任务和要求,促进学生在智力、体力、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精神、道德和审美方面的全面发展;又要注意特色的体现,使学校培养的学生具有与其他学校不同的个性特色。许多校长都喜欢讲:“我希望从我们学校走出去的学生,在不带校徽和不穿校服时,由于他们良好的行为举止,能够使公众马上就想到这些学生是我们的学生。”这就是希望学生具有与众不同的个性特色,育人目标的个性就体现在这一点上。总之,在育人目标这个问题上要考虑共性 和个性的统一。 教育意义的核心是促进人性发展世界因为有了人才有了意义。而人之为人的关键在于人性。教育的意义就是教育对于人的意义,其核心是对于人性发展的意义。没有人性发展的人的发展是没有灵魂的发展,而不能促进人性发展的教育必然沦为非人的教育。教育之于人的意义在于引导和帮助受教育者获得人性完整和谐的属人的发展,使人更具有人性,更象人。教育要通过发现、发展、提升、成就人性而实现自身的意义。具体而言,教育要善于发现受教育者的遗传基因与素质中所蕴含的各种潜能和可能性,帮助受教育者认识它们,学会以此为基础通过自身良好习性的养成、秉性的塑造、共性的培养,天性的发挥,创造条件使它们在人生实践中获得发展、提升,最终成就自性的圆满,实现自身属人的发展与价值。教育是“使人成人”的事业,我们只有把目光转向以学生人性的发展为核心开展教育活动,才有可能克服当今教育严重“物化”的现象,使知识教育、能力发展、品德培养、人格塑造真正具有生命的内涵,富有生命的意义,真正有助于学生成就作为人的独特生命价值。扈中平先生曾强调教育目的定位于培养“人”更合理,因为这更能体现教育目的的终极性、普适性和丰富性。i[32]我们可以说,只有立足于人性发展才能调和多样化的教育目的观之间的矛盾,拓展教育对生命关怀的广度与深度,彰显教育的独立意义。

学习哲学的意义

学习哲学的意义 哲学是一门源于人们对自身和世界的追问的学科。在人类文明进程中,哲学不管是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或是充当传播各种各样的理论学说的工具的角色,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是人类文明、智慧的精髓。换言而说,哲学是一切文化、科学,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的精神基石,是一个民族得以存在、民族文化得以发展的基础,它可以使人“知而能识,学而能思”。从个人的进步和提高来讲。人们要提高自己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就必须学习哲学。哲学是"明白学",许多事情只有学了哲学才能真正明白;哲学是"智慧学",学了哲学可以使人变得聪明,脑子活、眼睛亮、办法多。不学哲学,天赋再好也不能算明白人。不懂哲学的领导者就不可能是一个清醒的领导。我自认工作很努力,天赋也不差,就是在这点上不肯下功夫,工作上常常干糊涂事、吃糊涂亏、占糊涂便宜。当然,一个人要有所作为,需要多方面的知识,而哲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运用这些知识。哲学不能代替具体的科学,但是哲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掌握和运用具体科学。一个自然科学家,一个专家,一个对某些方面业务知识比较熟悉的同志,被提拔为领导干部,那么他过去的学识、经验和阅历,能否成为他今天搞好领导工作的有利条件,能否成为他作为领导者认识和改造世界能力的积

累过程,关键在于他能否对过去的专业知识和实际工作经验进行哲学的概括,把个别上升到一般。有了这种概括和上升,原有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就有助于他适应新的工作、增强驾驭全局的领导能力。认识来源于实践,是就认识的根源讲的,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认识的水平与实践的次数成正比。具体到每个人,能否进步和进步大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在于能否善于使自己的感性认识变成理性认识,使具体经验上升为一般,能否在理论指导下实践,能否用理论总结实践经验,赋予工作经验以理论的意义,这是所有人能否做好工作,不断进步、提高的一个共同性问题。从这个意义上看,学习哲学,也是提高人的素质的一项重要措施。 自古以来哲学就与人生、生活密切相关。在西方哲学发源地的古希腊,苏格拉底就认为,哲学是关于人生知识和道德行为的一种学问,学哲学就是学做人;柏拉图认为哲学是研究理念的一种学问;亚里士多德认为,哲学要研究“形而上学”问题即经验之后的实在的问题。“希腊三哲”都非常强调哲学追问人生的意义,注重道德践履。现代西方哲学家认为学习哲学对于人安身立本、探究生活意义和价值至为重要。新托马斯主义认为,哲学的任务是帮助建立一种基于信仰的真理,对神学的神秘部分进行解释,对坏的信仰的谬论进行驳斥,这是一种精致的神学;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哲学研究的对象是社会,哲学的真正社会作用在于批判现存

境界与实体——论中西传统哲学的一个差异(1)

境界与实体——论中西传统哲学的一个差异(1) 在本文中,我首先试图讨论的观点 是:存在着超语言的思想--对这种思想而言,我们必须超越语言才可能获得对它的真正理解;所谓超语言,并非是指它与语言无关,而是说语言只能在某种程度上接近它,而无法真正地触及它,它站在语言的边上。在我看来,这里的“思想”一词的含义用中国哲学的术语说,就是“境界”。“境界”是中国哲学的核心概念。在此基础上,我将试图通过对西方哲学中“实体”概念的简略检讨,指出中西哲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差异--境界论与实体论的不同。 一 冯友兰先生在“贞元六书”之《新原人》(1943年)中提出了境界说:“人对于宇宙人生在某种程度上所有底觉解,因此宇宙人生对于人所有底某种不同底意义,即构成人所有底某种境界。”【注一】“就大同方面看,人所有可能有底境界,可以分为四种: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注二】在我看来,冯先生可谓目光如炬,他对中国思想和宇宙人生之觉解也深湛,故其言之也透辟。叹服而外,我只好另寻他途来思考境界问题。在我看来,这种虚实交融、超名言之域的“境界”或“意境”是孔子以降中国哲人的“正眼法藏”。 “境”、“境界”、“意境”是中国古代文艺批评的基本概念,而且我以为是核心概念。王国维说:“言气质,言格律,言神韵,不如言境界。”【注三】就对象而言,有物镜,有情境,有心境。就性质而言,有实境,有虚境;有幻境,有妄境;有常境,有异境。就层次而言,有佳境,有妙境;有神境,有化境。就旨趣而言,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注四】就创作而言,有缘境,有取境,有造境。严格说来,“境”不是概念,我们对它可以描绘而不可以定义,因为境中所存在的是象--有气象,有景象,有意象,有兴象;可以体味而不可以分析,因为“境界”并不具备可供分析的结构--主客体的结构、逻辑映射的结构,等等;可以分析的是居于其中的一部分概念。我在下面将谈到,中国哲学的境界说与西方哲学的实体论是不同的思想方式和工作平台,在我们对它们分别作出较为清晰的描述之前,先不要随随便便地进行“对接”。首先让我们来讨论一下词义的演变。 境界或省作境,《诗·大雅·江汉》:于疆于理。郑玄笺:“召公于

西方哲学论文—中西方哲学差异

浅谈中西方哲学差异以及对当代中国的借 鉴作用 ——西方哲学史专题结课论文 ****** ******

摘要:中国从近代魏源的睁眼看世界开始就有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观点,西方在综合国力,人口素质,思想文化等各个方面都无疑已经领先了中国,而到了现代,为了适应改革开放和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更是要从各个方面借鉴西方。为什么拥有更加悠久历史和文化的中国到了近代却大大落后于西方呢?在我看来为人们提供最基本的世界观和从事各种活动的方法论的哲学占了很大的原因。西方哲学从古希腊的起源开始就已融入西方文明的血液之中。因而我们就要了解研究西方哲学,并与中国哲学进行横向对比,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

一、哲学的定义 哲学是以人类的实践活动为直接对象的思想认识活动,是能够从世界万物中发现、界定、彰显和产生人类思想认识活动这个本源事物,获得本源事物和非本源事物的知识,建立事物一元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高人类的思想认识能力、满足人类的生存发展需要的本源事物。 二、西方哲学来源 哲学(philosophy)是从希腊字“Φιλοσοφ?α”转变而来,意思为“爱智慧”,或是比较少用的“智慧的朋友”。在汉语中“哲”这个词是聪明、智慧的意思,中国古代把聪明而有智慧的人称为哲人,所以,中国近代以来,就把关于智慧的学问称作哲学。哲学是难以被定义的,因为有众多分歧的观念都被视作为哲学。皮尔金哲学辞典中定义哲学为“有关思想,行为,与实在中最基本与普遍的概念。”皮尔金百科中提到哲学与科学的差别在于,哲学问题的答案不能仅由经验证据来得到。无论如何,这些观点都被牛津哲学辞典所挑战:“二十世纪晚期...偏向于将哲学思考视为对于任何一种智识探索的最好实践”。的确,许多早期哲学家在自然哲学方面的观察最后都形成了现代科学对于众多课题上重要的基础。 希腊历来被认为是欧洲文明的摇篮,是欧洲乃至西方哲学的故乡。希腊哲学的最早流派米利都学派约产生于公元前7或前6世纪,在此之前,古希腊哲学也有一个漫长的孕育时期。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古希腊哲学的前提是古希腊神话。古希腊神话包括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部分。在最古老的神话中,讲到了天地的开辟、众神的诞生、人类的起源等。在古希腊人的想象中,神具有人的形象和人的感情。神和人不同的地方,在于他们是永生不死的,他们比人更高大、更有力量,而且主宰着人间的祸福和命运。奥林匹斯山的12个主要的神实际上就是自然力的化身。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古代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的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正确对待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正确对待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正确对待进与退,得与失,名与利,从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因此,哲学的任务,就是寻找光明,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三、西方哲学家的哲学观点 柏拉图指出:“thauma”(惊奇)是哲学家的标志,是哲学的开端。柏拉图满蕴深意地说:“iris”(彩虹,虹之女神,宙斯的信使)是“thauma”(惊奇)之女,并无误溯其血统。“Iris”(彩虹)向人传达神的旨意与福音,哲学是由惊奇而发生,在其注目之下,万物脱去了种种俗世的遮蔽,而将本真展现出来。由此,它把自己展现为一种真正解放性的力量。 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说:求知是所有人的本性。人都是由于惊奇而开始哲学思维的,一开始是对身边不解的东西感到惊奇,继而逐步前进,而对更重大的事情发生疑问。

我所理解的教育哲学

我所理解的教育哲学 上了薛忠祥老师的教育哲学这门课近有两个月了,在这里,来说一下我上了这两个月的教育哲学课后,自己所初步形成的教育哲学观。 第一,简单的总结归纳一下薛老师所传授的知识:教育哲学,显而易见,从这四个字中,我们首先就能意识到,这是一门既与教育相关,也与哲学相关的学科。其两大基本属性就是教育性和哲学性。至于在这门学科中,教育与哲学这两者,何者所占的比例更重,我的观点则是:在教育哲学这门学科中,学者应在思维上,持哲学性的理性思考,但对于这门学科所想要解决的问题或所想达成的目标,则应从教育性的特性出发,并且最终回归教育性。也就是说,此时的我们,应该时时刻刻思考“为什么”和“意义何在”,而不再将自己的视野及思维停留在“是什么”和“怎么办”。其实到这,我们就很容易理解,教育哲学这门学科中的另外两个特性了,即“批判性”和“现实性”。我认为,在一个理性思考的思维中,当我们去看待一项事物,去思考一种现象时,首先就要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俗话说,空谈误国,事实上,空谈还误教育。其实,我们只要是想解决问题或解释现象,这个问题和现象首先就得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可能有人会说,不是说要有远见吗?远见、构想难道还是现存的吗?这种想法其实就是极端了,因为远见也好、构建也好,其目的是为了不出现问题,而问题必然是从现实出发的。例如我国乃至全世界一直都在攻克的一个教育难题:教育公平问题,教育公平的现实意义就在于这个问题不论国籍、不论性别、甚至不论经济发展到何种程度,、不论社会的哪一阶层群体,这个问题都存在,这就是这个问题的现实性。只有领悟到了这个问题的现实意义,我们才能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现象?”,当出现一个解决方案时,我们也就能进一步去想“为什么要选择这个解决方案”了。到这个时候,“批判性”也就自然而然的体现出来了。因为不同的人的思维的多元性和差异性,以及不同的人看问题的切入角的差异性,所以对于不同的解决方案,不同的现象,会有两种完全相反的声音。那么在这个时候,一种批判性的思维就体现出来了,而这种批判性的博弈所导致的结果-------让人们意识到主观和客观的存在以及客观的重要性。其实我认为,人们之所以认为客观理性是很重要的,是因为人们发现当独立思考时,自身容易陷入主观性,即所谓“当局者迷”。而怎样能够让自己保持清醒呢?就是不同的声音,当不同的观点不同的想法出现,有了对比,人才会进行反思。在教育中,这种“批判性”的自我反省自我抨击式的思考则尤为重要。因为教育本来就是以人为主体的一项社会性活动,其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也十分特殊,他们俩普遍还是以有偏向性的,在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即使受教育者可能有不同的想法,他也可能会介于教育者的权威性而不敢发声甚至自我否定。那么,此时教育者自身的“自我批判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以及难能可贵了。 第二,再来说一下,教育哲学中的最后一个特性-----建构性。简单来说,我的理解就是,在教育哲学中,如果把教育哲学比作一栋建筑,“哲学性”和“教育性”是这个建筑的地基,“批判性”和“现实性”则是这栋建筑的泥砖,而“建构性”则是这栋建筑的钢筋,也就是说,“建构性”的存在一方面保证了教育哲学的稳定,另一方面,使教育哲学的思想得以凝聚,而不是以一种散乱的状态呈现。而且建构性,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认为是可以帮助教育哲学的学者来延伸和拓展自己的思维的,并且这种延伸拓展是有效的。 综上所述,这就是我现阶段对教育哲学的理解以及想法的总结。 张洁瑜201321083010

学习哲学的意义与指导作用

学习哲学的意义与指导作用 法学院6班 00 哲学是一门源于人们对自身和世界的惊异和追问的学科。在人类文明进程中,哲学不管是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或是充当传播各种各样的理论学说的工具的角色,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是人类文明、智慧的精髓。换言而说,哲学是一切文化、科学,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的精神基石,是一个民族得以存在、民族文化得以发展的基础,她可以使人“知而能识,学而能思”。是个人提高自我的综合素质的文化底线。中国作为一个有五千年文化的文明古国,从古就有许许多多的哲学思想,尤其是在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出现了无数优秀的哲学家,他们为后人留下一笔不可以以数字计算的哲学财富。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里,儒家一直占统治地位。直到近代,“西学东渐”以后,中西哲学思想发生了激烈的冲撞,而后出现融合的趋势。各种哲学思想被引入中国,尤其是马克思主义。 哲学是什么?这是一个问题,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问题。我们说它简单是因为它应该是哲学这门学科最基本的规定,但凡学习哲学的人都要从这个问题开始,如果一个学习或研究哲学的人说他不知道哲学是什么,那似乎是一件很可笑很滑稽很不可思议的事情。然而,这的确是事实。我们说它复杂就是因为迄今为止它仍然是一个问题,而且很可能永远是一个问题。 为什么要提倡学哲学,或者说学哲学的意义有哪些?我想,起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认识。 第一,从理论意义上讲。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理论,它揭示的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最一般的规律。世界上的事物纷纭复杂,哲学的意义就在于,任何事物的运动规律都逃不出它的范围。学好哲学,掌握了一般规律,有助于认识特殊规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的最一般的规律,是指导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最基本的思想武器。在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理论基础。不学习哲学,不研究哲学,不懂得哲学,就不能很好地理解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也不能在实践中更好地发展这两门理论。我们提出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什么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现代化建设相结合。不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就谈不上结合,也就谈不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第二,从现实意义上讲。实现我们的中国梦的奋斗目标,必须借助马克思主义哲学。小平同志讲,要冷静地总结过去、思考未来。总结经验,是一个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要真正实事求是地总结人民群众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历史活动,必须做到在估价成绩和失误时,不因成绩巨大而忌言失误,也不因揭露失误而抹煞成绩;在对待具有顽强生命力的新生事物幼芽时,既肯定、保护、扶植,又不忘去掉附着在它身上的旧事物残片;在处理两难选择的问题时,既要果断又要瞻前顾后,使之对全局产生有利影响,并为今后的发展作一些铺垫。所有这些,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个伟大的认识工具。 第三,从个人的进步和提高来讲。人们要提高自己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就必须学习哲学。哲学是"明白学",许多事情只有学了哲学才能真正明白;哲

中西哲学的比较2000字_哲学论文集

中西哲学的比较2000字_哲学论文集 虽然今年的毕业生已过了写论文,但是明年的毕业生还是需要写毕业论文的,下面请根据小编提供的仅供参考哦! 论中西方哲学的异同点 内容摘要:一般认为,西方哲学的主要特征是逻辑的、分析的,而中国哲学的主要特征是体验的、综合的。 传统的中西方哲学比较研究也是基于这个认识的,但对于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应当从中西方哲学智慧,内容以及他们的相同之处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中西方哲学智慧 哲学可谓博大精深,虽然这个学期已经学习了一个学期的西方哲学,但仍只是略懂皮毛, 也可以说是只知道了一些大家都懂得的那些简单的哲学思想,对于那些复杂一点的哲学思想仍然是不理解。 现在就我的那一点理解来谈谈对中西方哲学的看法。 中华民族的哲学。 它致力于研究世界的本原和古今历史演变的规律,形成了自己独具民族特色的自然观、历史观、伦理观、认识论和方法论。 而西方哲学是拥有相同历史传统和统一概念体系的统一的哲学体系。

公元前5~3世纪,人类文化史上出现了一大奇观,中西方文明几乎同时达到了一个新高峰。 中方哲学以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繁荣为标志,而西方哲学则以古希腊科学文化的昌盛为特征。 中西方这一时期的哲学和科学传统对于后来东西方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下面将从以下几方面谈谈中西方哲学的异同点。 一、中国哲学的神秘主义与西方哲学的理性主义 泰勒斯是西方自然哲学的开创者,也是第一个用理性的目光审视自然的先哲。 他认为自然界的万物总是由某种最基本的东西构成的,它就是世界的基始或本原。 泰勒斯对自然的解释是“水是生命的源泉,万物的基始是水”。 这个观点为人类认识自然开创了一条可贵的理性认识之路。 它引导人们从自然本身去解释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避免了用主观意志或凭个体好恶解释自然带来的任意性和神秘性。 虽然古代西方人对构成自然界万物的本原的认识有各不相同的看法,但他们都是通过理性方法来解读自然。 其意义在于人类对自然开始有了理性思考,推动了哲学思维和科学理性思维的发展,这对西方后来科学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基础意义。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西方理性主义。 中国的自然哲学创始人是老子。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显然,在老子的道家学说中,“道”是构成万物的本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