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郝跃骏:影视人类学的历史、现状及理论框架(1988)三

郝跃骏:影视人类学的历史、现状及理论框架(1988)三

郝跃骏:影视人类学的历史、现状及理论框架(1988)三
郝跃骏:影视人类学的历史、现状及理论框架(1988)三

郝跃骏:影视人类学的历史、现状及理论框架(1988)三

三、影视人类学的理论框架构想

如上所述,尽管影视人类学在国外已有近百年的实践历史,并取得相当的成就,但至今似仍未开成一套较明晰、完整的理论体系。我国少数民族影片的摄制工作虽也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但它所走的一方面是一条以追求审美、观赏价值为主线的民崐族风情片的道路.这条道路与本文构想中的影视人类学相距甚远;另一方面是已经形成一种僵化固定模式的,经历了风风雨雨、道路曲折而今已经停步,非有新的学科理论指导就难以再继续发展的“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科学纪录片”(民族志影片)。那么,正象其它学科目前正在急切撞击着固有框架,导觅一系列新的诞生那样,在打破五十年代后期以来民族志影片的固有模式之后,探索中国影视人类学自己的理论框架,以及在实践中怎样利用现代影视观和现代表现手法去纪录、再现并揭示影视人类影片内容中的人类学内核,拓展新的影视表现形式,以期达到与世界影视人类学

的同步发展,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的新课题。下面,我们从影视人类学的定义、基本特点、目的、功能、方法论诸方面提出我们粗浅的看法。

1.影视人类学的定义、基本特征及原则

影视人类学是运用人类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并用现代影视技术和表现技巧,对人类学研究的对象、范围进行科学综合观照的一门新兴边缘性学科。它对现存人类社会中的可视性社会、文化现象进行系统搜集、拍摄、分类以及剖析研究,最后制作成能揭示其人类学内涵的、具有科学性、真实住、视听综合全息性特征的影视纪崐录片。作为这门学科成果载体的影视片,其基本特征及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科学性

科学住是影视人类学概念及学科能够成立的大前提。就是说,影视人类学的研究和摄制必须具有严格的科学性。它表现在两个不同的层次中。第一,选题。对之所以拍此不拍彼的唯一依据是看选题是否具有人类学的价值和意义;看是否能够通过影片揭示人类学对象实体中所蕴含着的人类学内涵;第二,理论方法。影视人类学影片的制作、研究以及影片总体结构设计的理论方法必须具有人类学学科的科学性。

②真实姓

真实性是影视人类学影片赖以存在的基础。影视人类学影片所再现或表现的真实与被再,现。被表现的客观真实永远存在着一种严格的对应关系。这种真实性是一种内容上无任何假定意义的事实的真实,而不是那种以心理的合理性为依据的“真实”。这是影视人类类学影片的一个重要原则。影片所纪录的必须是生活的原版,所再现的对象必须真实,所展

示的时空必须真实,事构必须真实,反对任何形式的编造。那些大量用演员扮演,并给人物规定好情景动作,具有明显人工导演痕迹的民族影视片是与影视人类学影片的原则相悖的。同时,影视人类学影片所强调的真实性原则不仅仅只把摄影机看作是纪录客观存在,有闻必录,浮光掠影,罗列现象的工具。影视人类学影片所强调的真实不仅是现象的真实,影片本身逻辑的真实,还必须是客观事物本质的真实。必须是对客观现实作出具有人类学深度的提炼概括,提出问题,分析研究,揭示现实生活中的人类学内涵。

③视听复合的全息性

视听复合的全息性是它的一个重要特征。正如我们所知道的那样,一篇学术论文或论著是运用逻辑思维完成的。读者需要借助自己的知识结构及自己的经验和联想,也运用逻辑思维进行对照鉴别,得出结论。而影论视人类学则主要靠综合性视听形象诉诸观众的眼耳,银幕再现的事实有形象、有造型、有音响,具体明确,它给观众带来的是一种直接的,身临其境的视觉、听觉的复合信息。一方面,它运用的是形象思维,然而,由于影现片结构和蒙太奇思维的特性,加上具

有深刻研究性质的解说词,因此,它所展现、提供的复合信息,带有相当严密的逻辑性,实炼上是集形象思维、逻辑思维为一体的思维过程。这种双管齐下的思维力量较之以文字为载体并用一般逻辑推理所得出的结论,更直接,更逼真,更感人,更具有说服力。

当然,影视人类学最根本的特征还是它的包容性特征。这是直接由人类学、影视学这两门综合性学科的交叉所造成的。人类学家面对着的是整个人类社会,影视人类学也同样面对整个人类社会,它不仅能把人类学的所有分支学科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几乎所有研究对象囊括进来,也可以最充分地把影视理论变为自己的东西并为之服务。这样,一方面是人类学理论、方法与影视理论及表现技巧的兼容,另一方面作为影视人类学成果栽体的电影、电视本身就是一种综今媒合的兼容体。正如加拿大著名大众传播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认为的那样,多种学科理论、媒介的集合、交叉与混合,以及它们的再度兼容,就象聚变能释放出新的巨大力量。影视人类学这种巨大的包容性及相互作用,其结果必须产生出一系列新的功能。

2.影视人类学的目的及功能

如前所述,影视人类学的对象、内容就是人类学的对象和内容,所不同的是它们远用的手段,以及研究载体和成果形式各异。然而它们的学科大目的是一致的。

影视人类学作为一种刚从潜科学状态中苏醒起来的学科,用现代影视技术手段和人类学理论方法纪录、分析.研究人类社会所获得的视听综合信息,同古老的文字语言资料相比,具有更直观具体、更形象生动、更真实可信的特点。它以其现代科学手段不仅开创了人类学研究的新领域,而且将与文字、图片、音响磁带、计算机等等多种技术手段一起,开辟人类研究空间和构成一整套人类学全息性信息资料系统,实现对人类学大学科体系的立体补充和完善,把人类对自身的研究推向一个更新的全方位境界,这便是我们构想中的影视人类学的目的。

那么,影视人类学的功能是什么呢?我们认为,其他社会科学具有的一些主要功能都可在影视人类学功能中得到体现和发挥。但影视人类学还具有一些较其他学科功能更为优化的功能。下文就其主要的三大基本功能作一点简略分析。

其一,全息搜集、研究、保存人类学信息的功能。影视人类学通过摄影(像)机、感光乳剂材料、电子光电磁转换产生的视频信号、同步录音方式等对人类社会、文化现象进行活动的、连贯的,逼真的纪录,它几乎可以将某一具体环境中的所有视听信息——无论是形象的,画面的、音响的、文字语言的——纪录下来。然后,通过对这些视听综合信息的分析研究、组合剪辑,和配以必要的电子特技字幕、计算机图表、照片资料,动画处理等等,加上解说词,构成一种全息性的综合信息成果。比加,拍摄、研究某一民族的原始舞蹈时,影片可在同一时间内纪录(并在将来成果中展现)舞蹈形体动作、节拍鼓点声、喊叫声、脚步声、现场音乐声等等视听信息,这种效果是难以用文字加以注释的。在研究某一民族居住的生态环境时,影片可同时向人们展示这种生态环境和系统中的山林、水源、动物植物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等

等。这种独特的搜集、研究功能是其他任何学科的任何载体的功能难以做到的。从而为有目的的抢救、研究保存那些正在不断消逝或演变中的人类社会的文化资料提供了有效的

手段和条件。这样,它的成果可作为一部活化石和历史性的崐视听“文献”载入“史册”,存入图书馆、博物馆等。当某种文化消逝变化后,影视人类学影片可以为后代提供它消逝前的真实完整的摸式,使后人对其先辈们的生活有所认识,乃至对其社会文化的优良传统的延续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影视人类学影片还可为人类学、历史学、社会学、民族学等不同学科的科研,为包括电影、电视艺术界、文化界以及其他广泛的领域提供第一手视听复合资料和成果。

其二,流畅的信息释放传播功能。影视人类学以最易为人们理解的符号——形象为主要传播媒介,它的语言——蒙太奇是非常通俗的,甚至文盲也能理解,几乎地球上每个角落的人们都能明白基本的影视语言,并感受到一些共同的视觉效果。因而,它避免了普通人类学成果载体往往受语言障碍而难以直接在其他语种、其他民族中传播的局限,避免了仅能在某一文化层,就是说仅在一个较小的受过高等教育的群体内传播的局限。因而影视人类学较之其他学科也就更易形成一个较为通畅的传播渠道。其成果可以通过如人类学,民族

学博物馆、各大学的人类学系或人类崐学研究机构,大众影视传播系统,甚至可通过被称为家用“录相教科书”等传播网崐络和渠道,向全社会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来。人类学家的辛勤劳动成果也就能充分地崐奉献给社会。例如,影视人类学可以为高等教育、成人效育,职业教育、甚至以后为中小学教育提供人类发展演变的形象化教材;可以向大众普及社科知识,增强人们对人类自身的认识,可为政府职能部门的决策者和研究人员了解民族、人种群体以及各种社会现状,制定符合客观现实的政策提供参考;同时,影视形象作为一种能超越国界的通用的“国际语言”,也可通过国际传播渠道走向世界,对促进国际崐文化交流,促进国际间不同种族、不同社会的彼此了解,都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再从传播的授体一方来看,由于影视人类学成果向人们提供的是一种视听复合的综合信息,它具有强化记忆、理解的功效。一组视听复合信息(形象面面与同期音响以及配音解说)同时在人们的脑际相互渗透、补助、交错存在,使人们更易于接受,记忆与理解。例如心理学家曾经作过这样的分析,人用眼睛接收的信息约占总的接收信息的80%,在记忆保持率方面,只用眼睛看,三小时后记忆为原来的70%,三天后保留记忆为80%,但如果是视听复合同时作用,接收率达

90%,三小时后记忆为85%,三天后仍达65%。这种功效从另一方面促使了传播渠道的畅通。

其三,复线双向型信息反馈功能。以文字为载体的人类学研究通过其成果载体将成果输送到学术界,这种传送方式是单向直线型的,学术界只能以文章是否能自圆其说为原则来到断其研究成果。如图一所示:

〔图一)

(图二)

在这里我们不难发现,这种单向直线的传送方式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即,学术界对其个人到偏僻地区进行田野调查所获材料的真实性程度几乎无法判定,另一方面,由于研究成果的理论和语言障碍使成果难以传送到被研究对象那里,难以得到这方面的反馈,因而,其成果难以得到研究对象的验证的认可。

而影视人类学的研究成果,排除了上述单向直线型系统的局限,学术界可直接通过实录影视象材料对其结论加以验证;由于它使用的是一套形象语言,因而较易于将成果输送到被研究对象那里,得到他们的批评和认可。如图二所示:

很显然,影视人类学所独具的双向复线型反馈系统功能优于传统单向直线型系统功能,从而提高了人类学研究的科学性和严密性程度。

人类学史复习题

人类学史 名词解释: 古典进化论学派:是19世纪中叶西方出现的第一个人类学理论流派,它活跃于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这30年间。他主要研究人类社会文化的起源和发展的过程,认为人类的社会文化和生物进化一样,也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向高级逐渐地发展。这种循序的进化过程是全世界所有文化的普遍发展规律,造成了这种普遍性的原因在于人类心里的一致性。起主要代表人物有:巴斯蒂安、斯宾塞、泰勒、摩尔根。 英国功能主义学派:是在20世纪20年代在英国形成的人类学学派。该派对进化论学派都持批评的态度。认为人类学研究的主要任务是要把文化作为一个有机的统一体来考察,弄清楚这个有机统一体中各个组成部分对整体所做的贡献,以及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代表人物有:马林诺夫斯基、拉德克利夫布朗,形成了英国较有影响的功能派队伍,为人类学民族学的研究提供了一套实地调查方法。 播化学派: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的人类学学派。其基本理论是直接与进化论相对的传播论,反对进化论学派的方法,主张从空间上研究文化,认为民族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研究文化基本内容的文化传播和文化圈。分为德奥播化学派和英国播化学派。 法国社会学年刊学派: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1897年在巴里创办了《社会学年刊》后形成的学派,故又称“法国社会学派”或“杜尔干学派”。它既是社会学的学派,又是人类学的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有:迪尔凯姆及其继承人莫斯,为巴黎人类学研究所培养了大量的人类学家。 美国心理学派:20世纪30年代初,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的影响下,美国一部分人类学家和民族学家转向文化与个人关系研究。他们认为,文化塑造了民族的“基本人格”,而“基本人格”又决定了这个民族文化的命运,各民族文化的差异正是由于“基本人格”的差异造成的。文化是抽象的东西,个人才是真正的客观现实,因此,研究某个民族的文化,必须从研究这个民族的个体开始。 历史特殊论学派:美国历史学派形成于20世纪初。该学派是在批判古典进化论和播化学派的基础上形成的。该派以实证主义为其方法论的哲学基础,主张对具体的文化现象进行详细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研究,不主张过早地做理论概括。其代表人物是:博厄斯。 人类学:以人类群体之间的共同性和相异性为研究对象,对人类群体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的科学。 文化人类学:是人类学的两大部分之一,他研究的是特定的人类文化及一般意义上的人类文化的基本模式。 格雷布纳:德国人类学家。主要代表作有《大洋洲的文化圈和文化层》(1905)、《民族学方法论》(1909)。 反对用进化论的眼光看待人类的社会文化现象,认为民族学研究的唯一主题就是文化现象的传播和借用。 佩里:史密斯的学生。主要著作有《印度尼西亚的史前巨石文化》(1918)、《太阳之子》(1923)等。认为古埃及人是航海民族。 博厄斯:美国著名人类学家,历史学派的创始人。主要著作有《孩子的成长》(1896)、《原始人的心理》(1911)、《文化和种族》(1913)、《原始艺术》(1927)、《人类学与现代生活》(1928)、《普通人类学》(1938)、《种族、语言和文化》(1940)。他认为,人类学的基本任务是研究社会生活现象的全部总和,这种研究构成了包括一切民族在内的人类历史。提出了“文化区”概念和“文化相对论”。 迪尔凯姆:在社会学、人类学、哲学和教育学等方面都有研究。著作有《社会劳动分工》(1893)、《社会学方法论》(1895)、《论自杀》(1879)、《宗教生活的原始形式》(1912)等。在宗教研究主张任何宗教崇拜对象都不过是统治人类的社会力量的化身。在社会组织研究方面认为先有原始群,然后才有氏族,而氏族又是先有母系后有父系的。家族则是在氏族之后才出现的。 莫斯:迪尔凯姆的继承人,与他人组织建立了巴黎民族学研究所。著作有《民族学概论》(1947)、《社会学与人类学》(1947)得出社会生活是受物质条件决定的结论。 本尼迪克特:美国著名的女人类学家,曾到印第安人和新几内亚、非洲等地的许多部落中进行实地调查。著作有《文化模式》(1934)、《菊花与剑》(1946)、《祖尼印第安人的神话》(1935)等。在《文化模式》一书中认为,人格是由文化决定的。 米德:美国著名的女人类学家,曾到印第安人、萨摩亚人、新几内亚等地区进行实地调查。著作有《萨摩亚人的成年》(1928)、《三个原始部落的性别与气质》(1950)等。她认为人格是由文化决定的,用种族差别、生理差别、地域或饮食差别以及自然选择都不能完全地解释人格差别的原因。 二.列举 1、人类学四大分支:体质人类学、语言人类学、考古人类学、民族学。 2、地理大发现和文艺复兴后对人类学学科有重要贡献的思想家: 拉菲托(.1670--1740)、G·B·维柯(1688--1744)、孟德斯鸠(1689--1755)亨利·霍姆(1696--1782) 3、列举E·迪尔凯姆的代表作: 《社会劳动分工》(1893)、《社会学方法论》(1895)、《论自杀》(1879)、《宗教生活的原始形式》(1912) 4、播化学派代表人物: 格雷布纳(1887-1934)、施密特(1868-9154)、史密斯(1871-1937)、佩里(1887-1949)

西方史学史重点概念名词解释及简答论述

西方史学史复习资料 一、导论 (一)史学史概念 史学史以历史学自身作为研究对象,其主要人物是研究历史学科的发生与发展史,揭示它的演变规律,预测它未来的发展方向。历史学家对历史和历史学的认识和解释,应当成为史学史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西方史学史概念范畴 西方史学史以总结与评价西方史学的发展进程为宗旨,研究西方史学发生和发展的历史,研究人民(主要是历代史学家)对历史发展的客观进程所做出的种种思考,从而在西方历史学发展的长河中,疏凿源流,抉隐钩沉,辩证因果,探求原委,以寻去西方史学自身发展的规律。范畴:1、历史哲学2、历史编纂学3、史料学4、史学方法论 (三)西方史学史发展的过程、重大转折 1、过程 (1)古典史学,即古希腊罗马史学。 从追溯神话史诗的前希罗多德时代至公元5世纪“古典世界”的终结,共计一千年,形成了诸多影响后世的史学优良传统。 (2)中世纪史学 公元5世纪至14世纪初的文艺复兴运动,基督教神学史观制约史学,史学发展相对迟缓。 (3)近代史学 14-19世纪,14世纪以来人文主义史学、理性主义史学、浪漫主义史学、客观主义史学、实证主义史学相继发展,19世纪进入兰克时代,史学发展成独立学科 (4)现代史学 进入20世纪后,新史学出现。 2、转折 (1)西方史学史的创立,发生在公元前5世纪时的古希腊时代。 希波战争刺激了希腊人对古老东方文化的巨大兴趣,希腊编年史由此进入“古典时代”,这也是古希腊人理性觉醒的时代,希罗多德、修昔底德成为代表,后来罗马人继承了古希腊人的史学遗产,古典史学的传统一直延续了一千年之久。 (2)公元5世纪前后,西方史学从古典史学的人本主义转向基督教的神学史观。 罗马帝国覆灭,西方式会奴隶制终结,封建制开始。基督教史学企图用基督教的神学史观改造古典史学的人本观念,圣奥古斯丁的《上帝之城》为代表。罗马时代古典文化为基督教僧侣垄断,史学发展速度缓慢,沦为神学附庸。

历史学科教学论

一、名词解释 1、隐性课程:指学生在学习环境(包括物质环境、社会环境、文化体系)中学习到的非预期性或非计划性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学校教育中,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构成了学校的实际课程。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中,隐性课程有着重要的作用。重视隐性课程的作用,就需要创设宽松、自由、富有创造性的教育环境和情境。 2、历史课程:狭义的历史课程是指历史学科和历史活动的总和,包括历史教学计划、历史教材、历史教学活动等。广义的历史课程指的是学校教育中为学生提供和重建的人类历史知识和历史经验的总和。 二、论述题 1、什么是“课程”?20世纪70年代以后“课程”这一涵义有何新的发展趋势? “课程(curriculum)”最早是由英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斯宾塞在1859年首先提出来的,意指“教育内容的系统组 织”。“curriculum”一词的词源是拉丁语currere,是动词“跑”的意思 ,而“curriculum”则是名词“跑道”的意思,更多的是强调静态的“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相比较,currere 一词的原意“跑的过程与经历”则更能体现教育过程中师生之间活生生的经验和体验。 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现代课程改革的深入,课程的内涵发生了重要变化,其主要趋势有: (1)从过分强调学科内容到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 (2)从强调目标计划到重视学习过程本身的价值。 (3)从单一强调教材重要性到重视教师、学生、教材、环境诸因素的整合。 (4)从只强调显性课程到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并重。 2、新中国建立后,我国的历史教育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过程?

(1)1950-1952年:初高中开设历史课,内容上实行小循环制。 (2)1953-1957年:加强了教学的计划性,编写出新的历史教科书,重视教学法的研究。内容上实行大循环制。 建国初,历史教学的特点:照搬前苏联教育的制度和经验,重视系统的历史知识的传授,重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严格地进行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历史教学的质量。 存在的问题:历史教学水平不高,历史教师队伍参差不齐。 (3)1956年:开始探索适合自己国情的历史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修订历史教学大纲,重新编写历史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恢复小循环制。 (4)1957年至1960年:历史教材更加突出政治性,历史课时减少,小学和高中取消了历史课。 (5)1960年至1965年:历史课程的新的探索时期。重视历史基础知识,教学方法有了新的发展,调整了新教学计划。小学设历史课两年,教古今中外的典型史实;初二学中国古代史,初三学中国近现代史;高三学世界史,每周2课时。 (6)1966年至1976年文革时期:历史教育完全沦为政治斗争的工具,历史教学的系统性和规律性遭到全面破坏。 (7)1976年至1986年:中学历史教学开始空前繁荣和活跃。 A.历史教材的编写形式更加活跃。 B.提出了历史教学的三大任务: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 C.历史教学研究开始与国际接轨。出现了有关历史教育心理学、历史教育学等课题。 (8)20世纪80年代晚期以来:教材编写方面有了突破性的变化。 A.大一统的教材体制开始转向多轨制,出现了3套不同的课程标准

影视人类学作业

影视人类学作业 《鬼子来了》观后感——浅论中国国民性姜文执导的电影《鬼子来了》讲述了河北抗战的故事,在一个叫挂甲台的小村落里,老百姓无知愚昧地固守着自己

的善良,却悲惨得被鬼子集体屠杀,而且屠杀发生在日本天皇签署投降书以后。 那么这一系列悲剧的始作俑者是谁呢?拿起屠刀的毫无疑问是日本人,屠杀了挂甲台老小的是日本军队,杀害了马大三的是花屋小三郎。问题迎刃而解,但是果其然哉?非也。 影片开头,祸从天降,正在云雨的马大三被扔了一个包袱:两个俘虏,送来的人在暗处,只用刀枪说话,问其姓名,只回答一个“我”字。在此出现了本片最大的一个悬念,“我”是谁?从某个角度,一切的悲剧都是这个“我”造成的。而“我”是谁呢? “我”是谁?这一带有哲学性的命题,同时也是一切悲剧的源头,“我”究竟是谁?在此我提出几点猜想: 一、以挂甲台为代表的中国农民,国民的劣根性。 在任何一种语言中,“我”都代表自己,造成挂甲台悲剧的就是挂甲台村民自己,进一步是国民劣根性造成的结果。 (一)懦弱,血性的丧失 鲁迅说过:“中国人有两个时代,一个是坐稳了奴隶的时代,一个是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中国的老百姓,向来是不惮于反抗的,只要你给他们地种,让他们活,他们就像陷入沼泽的人,只要鼻子还露在外面能喘气,就不愿意动一

动,中国人,只要坐稳了奴隶就知足了。真是万劫不复。”(鲁迅《鲁迅全集》)处于日本人奴隶统治下的中国人,无疑是坐稳了奴隶的时代,虽然有被打的风险,被杀的可能,但是无疑还活着,于是麻木不仁,懦弱不堪,“爱国”只是个虚幻,活着才是现实,避免惹祸上身才是大事。中国农民只要有土地,哪怕是被人骑到了头上,都不会有半点反抗,顶多是在心底阿Q式骂一句,今天可被孙子打了。在电影中也确实是这样做的,村民被吃鸡的日本人打后,跑到地窖中,疯打没有反抗能力的花屋。血性不是对弱者的践踏,而是对残暴的反抗,对弱者的不是勇气,而是懦弱。 懦弱,神经质的恐惧,对其他人权利甚至自己权利的漠视。在遭受损失的时候,常听到中国人说的便是:“算了算了。”而大事化小,小事化无,明哲保身也是中国人最为推崇的品质,而稍一出头,对方还未有如何表示,自己一方便都觉得此人太不懂“事”(但何谓“事”)刺头一个,赶紧隔离。老北京有一句话:“睡不着眯着。”中国人也就在眯着的时候失去了血性。影片中溜出碉堡的日本兵想要吃鸡,老兵对新兵说:“对付支那猪,只有手中的枪最管用。”这种神经质的恐惧,是滋生暴君和暴官的最好温床,是侵略者最容易奴役的顺民。 电影中,编导将中国人与日本人做了鲜明的对比,在村民的审判席上,为了活命的汉奸董汉臣与军曹花屋构成了鲜

历史人类学:在学科与非学科之间

历史人类学:在学科与非学科之间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赵世瑜 “理论与方法:历史学与社会科学的关系及其他”笔谈(9) 《历史研究》2004年第4期 近年来,历史学与人类学的联手逐渐取得较大影响,这种联手似乎因为有“历史人类学”这个国际上已经认可的冠名(无论是在人类学界还是在历史学界)而迅速变得名正言顺。同时,这种冠以历史人类学之名的学科合作,产生了除理论之外的一些重要的具体研究成果,在这方面,按我个人的看法,其目前的实践效果要好于其他类似的新交叉学科,如计量史学、心理史学、历史社会学等。 但是对历史人类学究竟做何理解、历史人类学是人类学还是历史学的分支等等,学者间还有不同意见。人类学家张小军批评历史人类学的“学科性”误解,又称历史人类学是被史学“抢注”的;历史学家符太浩明确指出,历史人类学“只能是文化人类学的分支,而决不是史学的分支”。在两部书名中出现历史人类学字眼的著作中,人类学家王铭铭认为:“为了克服功能主义对历史的漠视,显然要求新一代的社会人类学者在他们的民族志文本中重新提出处理历史与他们的研究主题一一文化一一之间关系的方案”,为了这个目标而进行的探讨,即“人类学的历史化”,即历史人类学。他把历史人类学定义为一种“学术风格”,其特点在于“在人类学的跨文化视野中强调学者对于多种线路的历史的跨越”;历史学家张佩国则声称:“运用社会人类学方法整合经济史、社会史、法制史、文化史等学科领域的学术资源……这就是我所提倡并付诸实践的历史人类学方法……历史人类学不是单向度的学科,而是一种开放性的方法论体系”。①除了明确表示历史人类学是人类学内部自我反思之结果的观点外,其他人大都小心谨慎地避免把历史人类学收于某一学科的麾下,尽管如此,他们似乎还是认为历史人类学的方法和问题意识应该是人类学的。 —————————————————— ①张小军:《历史的人类学化和人类学的历史化一一兼论被史学“抢注”的历史人类学》,《历史人类学学刊》第1卷第1期(2003年4月),第1—28页;符太浩:《溪蛮丛笑研究》,贵州民族出版社,2003年,第3页;王铭铭:《逝去的繁荣一一一座老城的历史人类学考察》,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1页、“前言”第4页;张佩国:《近代江南乡村地权的历史人类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73页。 无论其学科归属如何,历史人类学都是历史学和人类学以及其他学科的学者都在使用并且付诸实践的概念,但我们还是无法脱离学科去讨论它,因为一旦一个学科形成了它的一套比较规范的、同行认同的方法论体系(即所谓“范式”),尽管可以是开放的和不断变化的,它也就

中山大学人类学历年真题(1)

中山大学1998年试题:科目:人类学概论专业:民族学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系谱分类法 2 民族共同语 3 游群(band) 4 参与观察 5 交表婚 6 双系继嗣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谈谈语言发展的原因? 2.为什么说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 3.请评述你读过的一本人类学论著 三.问答题(每题20分,共40分) 1.你为什么报考本专业的研究生,入学后的学习计划怎样? 2.试论宗教的社会功能? 1999年科目:人类学概论专业:人类学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 民族共同语 2 语义 3 文化区 4 毕摩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克罗式亲属称谓制。 2.简述文化人类学的参与观察法。 3.为什么说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4.怎么样理解劳动创造了语言? 三.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结合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际,论述你对涵化的理解。 2.试论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2000年科目:人类学概论专业:人类学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 1.萨皮尔—沃尔夫假说2单系继嗣 3 主干家庭 4 《萨摩亚人的成年》5 聚落考古学二.简答(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怀特的新进化论。 2.简论文化相对论 3.简述哈里斯的文化唯物论 三.论述(共45分) 1.评述你所读过的一本人类学名著(20分) 2.试举例说明文化变迁与文化适应(25分) 中山大学2001年人类学试题科目:人类学概论 二.简答题(6*10) 2.1什么是体质人类学? 2.2试述文化相对论? 2.3什么是亲属称谓? 2.4试述现代人类的体制特征。 2.5简论新进化论代表人物怀特的能量进化理论。 2.6简论刘易斯的“匮乏文化”。 三.问答题 3.1试论文化涵化理论并举事例说明。(20)

什么是人类学纪录片

什么是人类学纪录片 [内容摘要]在中国纪录片发展面临内容和主题的深化、表现手法的更新之际,人类学纪录片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新的天地,国内的一些先行者在这方面已取得了成功,实现了与国际接轨。那么什么是人类学纪录片?人类学纪录片又有几种类型?请参阅本文。 [关键词]人类学;人类学纪录片;文化 “人类学纪录片”顾名思义,它显然包括两个方面——人类学和纪录片,两者密不可分。但它既不等于人类学的传统文字表达方式,也不等同于人们日常熟悉的纪录片。就内容而言,人类学纪录片是人类学的、理性的,属学术成果,在这个意义上,与人类学书面著作等同,而与一般纪录片有异。从表述形式来看,人类学纪录片则又是鲜活的、形象的,与人类学书面著作的表述方式完全不同,而与一般纪录片相同。由此可以说,人类学纪录片是科学成果与艺术形式的完善结合,是纪录片手段用于人类学研究,其纪录片是外在的表现形式,人类学是内在的表述内容,是人类学家研究成果的产物,也是纪录片中的一类特殊类型。“人类学”和“人类学纪录片”都是从西方引入我国的。“人类学”较早,本世纪初就已传入我国,而“人类学纪录片”就很晚了,直到“1985年,当时担任国际影视人类学委员会主席的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埃森·巴列克西教授(Asen Balikci)来我国访问,这个片种才被介绍到我国”。① 在英语里,西方国家对人类学纪录片有若干种不同的称呼。一般称为Anthropologic Documentary(人类学纪录片),或Ethnologic Documentary(民族学纪录片)。也有的人把其中单纯记录某一民族的文化现象,但很少或不加任何解释和评价的影片称之为Ethnographic Documentary(民族志纪录片)。这些不同的命名多少有些差异,但并没有实质性的区别,一般情况下可以兼容,这主要是在人类学界使用。而影视圈内,一般把这类影片通通归于纪录片,仅仅认为它是纪录片中的一类,并没有赋予它比一般纪录片更多的含义。 当今世界,人们的交往越来越多,形成了多元文化的社会,人类学纪录片可以把不同的文化传递给人们,并促使人们开展对话,让人们分享世界上不同地区的不同文化,从而唤起人类对自身深刻而积极的感受。在世界人类学第9届大会上,与会人类学家通过了《关于影视人类学的决议》,决议写道:“电影、录音带和录像带在今天已是一种不可缺少的科学资料的源泉。它们提供有关人类行为的可靠资料,……它们能将我们正在变化着的生活方式的种种特征保存下来,留传给后世。我们所处的时代不只是一个变化的时代,而且是同一性增强而文化大量消失的时代。为了纠正这一过程可能导致的人类的短视行为,按现存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记录人类遗产就非常必要。”②这已成为许多国家影视人类学家们的共识。 一、人类学纪录片的起源 人类学纪录片是随着电影的诞生而出现的。据著名的影视人类学家保罗·霍金斯(美国)的文章称,第一个拍摄人类学纪录片的人是瑞格纳特(Felix-louis Regnault),他于1989年在法国巴黎举办的非洲民族学博览会上用电影记录了非洲沃洛夫妇女制作陶器的过程。“毫无疑问,这是第一部民族志电影”。 最初,人类学纪录片在人类学界不受重视,它只不过是作为人类学研究中的附带产物,而并没有作为必不可少的研究工具和研究成果中用以引用的重要部分。直到本世纪30年代,格利哥利·本特森(Gregory Bateson)和马格丽特·米德(Margaret Mead)改变了这种状况,他们将人类学和电影结合到一起。 本特森曾在新几内亚东北部的色皮克河沿岸的雅特木耳人中间进行过田野调查工作,并写了本题为《耐温》(1936年)的专著。米德则在萨摩亚和新几内亚做过田野工作,他曾写过大量的专著和文章,并早已由于他的人类学著名通俗易懂而著称于世。本特森和米德于1936年—1939年在一个巴厘人的小村庄一起从事研究工作,他们的这一项研究对人类学的重要贡献就是:将电影和照片运用到人类学研究中去,并将它们有机地结合到一起。他们用摄影手段来弥补早期各自工作中的不足,例如生动的可视性图像可以使本特森非人格化的抽象分析更加丰满;再比如纪实性的纪录片可以使米德对人类行为的广泛描写更加生动和深刻,纪录片就像他们的人类学著作一样,描写了人们的行为,并展示了人类学研究的结果。在纪录片的“许多地方集中表现了小孩儿之间以及小孩儿与成年人之间的相互行为。譬如他们在影片中表现了巴厘人挑逗小孩儿的这样一种行为:用手触摸刺激婴儿,使他达到近乎兴奋最高点时,突然停止与婴儿的接触,这对研究成年的巴厘人没有高兴奋点的…稳定状态?来说,是很重要的,他也以生动的形象表明,这一点在纪录片中可以很好地被表现出来。”③

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

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 导读:本文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 素养1:时空观念时空观念是指对事物与特定时间及空间的联系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知道特定的史事是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联系的;能够知道分割历史时间与空间的多种方式,并能运用这些方式叙述过去;能够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建构历史事件、人物、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能够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理解历史上的变化与延续、统一与多样、局部与整体,并据此对史事作出合理解释;在认识现实社会时,能够将认识的对象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 素养2:史料实证史料实证是指通过严格的检验获取可信史料,并据此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知道史料是认识历史的唯一桥梁,了解史料的多种类型,掌握搜集史料的途径与方法;能够通过对史料的辨析和对史料作者意图的认知,判断史料的真伪和价值,并在此过程中体会实证精神;能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作为重构历史的可靠证据,并据此提出自己的历史认识;能够以实证精神处理历史与现实问题。 素养3:历史理解历史理解是指将对史事的叙述提升为理解其意义的情感取向和理性认识。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努力理解各种历史叙述及其语境的含义;能够对历史具有同情理解的态度,即依据可靠史料设身处地认识具体的史事,对历史境况形成合理的想象,更好地感悟和理解历史上的各种事物;能够理解历史叙述与历史事实之间的差异;能够在同情理解的基础上尽可能实事求是地建构自己的历史叙述;在对历史和现实的认识中,能够体现出尊重和理解他人、客观处理问题的态度。 素养4:历史解释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能力。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区分历史叙述中的史实与解释,知道历史解释可以不同形式出现在历史叙述中,并能对各种历史解释加以理解和评析;能够客观论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能够认识历史解释的重要性,学会从历史表象中发现问题,对历史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作出解释;面对现实社会与生活中的问题,能够以全面、客观、辩证、发展的眼光加以看待和评判。 素养5:历史价值观历史价值观是对历史的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辩证统一,是从人文研究的真、善、美追求中凝练出来的价值取向。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对历史的价值判断是以史实为基础的,但又是依据一定的价值观对史实做出的主观评判;能够认识到分辨历史上的真伪、善恶、进步与倒退,以及公平、正义与否,是学习历史的重要目的;能够将对历史的认识延伸到对自身成长和现实社会的认识上,能够从历史中获取有益的养料,从实践的层面体现历史的价值。

宋人灾害记忆的历史人类学考察_张文

宋人灾害记忆的历史人类学考察 张文 [摘要]对宋代灾害问题,以往多从实证角度进行研究。从文化创伤的角度看,灾害对于社会造成的影响相当广泛,值得从更为广阔的领域进行相关解读。宋人对灾害的记忆具有明显的阶层性,士大夫一般将责任归结为官吏失范,而民众则将责任归结为富民失德。两种不同指向,反映出两者对灾害导致的社会紧张与文化创伤采取了不同的宣泄途径,其终极目标也大异其趣,分别指向国家权力重建与地方社会共同体重建。从文化意义上看,体现了“体制失范”与“阶层违和”、“大传统”与“小传统”的二元分立。 [关键词]灾害记忆;士大夫;民众;文化创伤 中图分类号:C9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26(2014)10—0015—06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慈善通史”(11&ZD091)子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宋代的贫富差距与收入再分配问题研究”(12AZS005)、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课题“宋代乡村社会保障模式研究”(11YJA770068)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张文(1963),男,陕西西安人,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中国古代社会史与区域民族史。重庆北碚400715 近年来,受一系列重大灾害事件的影响,人类学界对灾害问题的关注持续发酵,产生了一系列有影响的研究成果,详见李永祥《灾害的人类学研究述评》一文。[1]不过,迄今为止,中国大陆人类学界对灾害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引用西方灾害人类学(或灾难人类学)理论进行汉语语境下的基本理论建构,或用于分析现实中灾害(或灾难)问题的社会或文化后果。实际上,中国自古以多灾多难著称,对灾害或灾难自有一套话语体系和独特逻辑,值得加入到人类学关于灾害(或灾难)的讨论中来,或许可为中国大陆人类学界关于灾害人类学(或灾难人类学)的理论建构提供一些本土化的思路。因此,便有了本文的尝试。 关于灾害问题的历史研究,以往中国史学界主要以实证性研究为主,即关注那些可以证实的事件本身,并寻找所谓规律性的东西,以期直接发挥历史学经世致用的功效。基于此,关于宋代的灾害研究也基本遵循了这一研究思路,即注重实证性研究并力争总结出相关规律。例如,对灾害进行分类、比对,对救灾措施进行归类、分析,对历史经验进行提炼、总结,诸如此类,不一而足。本文作为一种尝试,打算以宋人对灾害的记忆为切入点,来观察灾害作为一种群体性的文化创伤对宋代社会的影响。如此一来,我们发现,宋人对灾害的记忆至少存在两种不同的类型,即士大夫阶层与普通民众的记忆大不相同,其文化创伤的宣泄途径也有不同指向,反映出灾害对不同社会群体的文化影响是不同的,文化创伤具有显著的阶层性。 一、上天警示与官吏失范:宋代士大夫的灾害记忆 对于灾害的认识方面,宋代的士大夫中尽管也有理性的声音,但主流还是传统的天人感应理论。在他们看来,灾害是上天对人事的警示,以此要求帝王自省,纠正政治错讹。南宋赵汝愚所编《宋朝诸臣奏议》共搜集北宋历朝大臣所上论灾害的文章,凡9卷86篇,涉及地震、彗星、雨雪、亢旱、火灾、蝗虫等灾害和异象,开篇所论,基本皆言灾害系为上天警示。如田锡《上太宗论旱灾》:“然自今岁以来,天见星祆,秋深雷震,继以旱暵之沴,可虞馑饥之灾。此实阴阳失和,调燮倒置,上侵下之职而烛理未尽,下知上之失而规过未能。所以成兹咎征,彰乎降鉴,或天文示变,或沴气生祆。”[2](P.365)朱台符《上真宗应诏论彗星旱灾》:“臣闻皇天无亲,王者无私,上下合符,有如影响。若王政缺于下,则天谴见于上,自然之理也。”[2](P.366)苏舜钦《上仁宗应诏论地震春雷之异》:“凡朝廷政教昏

人类学史复习提纲

人类学史复习提纲 一、名词解释 1、人类学-是自然史的分支,是研究人类和人类种族的学问"。更简明地说,人类学可以称为"人的科学"。它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研究自然人,第二部分研究人与人的关系,换句话来说,是研究社会人的科学。 人类学可以划分为广义的和狭义的。广义人类学的观点一般以英、美两国和其他英语国家的学者为代表,他们认为人类学就是研究人类的科学,其研究领域应包括人类的体质、心理、文化、社会、语言、民族、民俗等方方面面,内容十分庞杂。在他们那里,传统上习惯于将人类学划分为两大部分,即研究人类自身体质特征的体质人类学和研究人类社会文化特征的文化人类学。狭义人类学是在欧洲大陆的一些国家,如德国、法国和俄国,人类学一词传统上却仅指体质人类学,日本的一些人类学研究机构也仅限于研究人类的体质。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他们从狭义的角度来理解"人类学"这一概念,认为人类学是专门研究人类体质的学问,同时也包括对人类的近亲---灵长类动物的研究。 2、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生于公元前384年,死于公元前322年。他不仅是用"人类学"这个名词的第一个权威,而且在上古时期,对于人的研究在亚里斯多德那里达到了顶点。他奠定了动物学的基础,创立了"生物阶梯"的思想。按照他的这一思想,一系列生物体的地位逐渐升高,呈阶梯状排列。亚里斯多德是绝对没有进化论思想的,但是他提出的生物以阶梯形式排列的原则对于后来18世纪进化论学说的发展却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亚里斯多德在确定人类在自然界中的地位的问题上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他的著作中存在着许多涉及人与动物之间形态特征差异方面的论点。但是在对人手作用的评价上,他认为人之所以有手是由于智慧所致,从而明显地表现出其唯心主义的世界观。 3、"地方性的知识"-这是美国著名人类学家格尔兹提出的一个概念。他写了一本叫做《地方性知识》的书。这种"地方性知识",以区别于其它知识形态,特别是实证论者假定的"普遍性"知识形态。在格尔兹看来,知识的性质是地方性的、多元的,因为人们生活所凭借的符号系统是特定的、地方化的、分殊性的,借助这些符号系统的作用,意义结构才得以形成、沟通、设定、共享、修正和再生。这个系统的作用,是甄别日常行为的意义和类别,地方性知识力图维持这些特定的意义系统,并根据它去组织行动。 4、体质人类学-是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研究人类的体质变化的一门科学,包括研究过去和现代人体的一切发展和变异 5、赫胥黎-达尔文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其是一位杰出的英国博物学家,他在动物学、比较解剖学、生理学和生物学的许多领域都具有很深的造诣。他通过大量的研究,证实了达尔文关于类人猿接近于人类的正确判断,并且重点探讨了人类在动物界中的位置问题,在实践中发展了达尔文主义。赫胥黎在人类起源认识史上首次提出了"人猿同祖论"的观点,向宗教神学提出勇敢的挑战。 6、新达尔文主义学派-以德国生物学家魏斯曼、奥地利遗传学家孟德尔和美国遗传学家摩尔根等人为代表的学派。该学派的学者提出了种质选择论,强调对遗传变异的选择作用,因而是对达尔文选择原理的一个重要的说明。达尔文主张生物的渐变进化,而新达尔文主义者在广泛的实验中发现了自然界中的另一种进化方式---骤变进化。这一概念的引入,对达尔文进化论是一个重要的补充。另外,该学派还创立了基因论,在一定程度上提示了生物遗传变异的机制,使进化论研究有可能深入到细胞实验的层次。但是,由于新达尔文主义是在个体水平上研究生物进化的,而实际上进化是群体范畴的问题,因此,该学派在解释生物进化时,在总体上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局限性。

历史人类学

《历史人类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历史人类学 Historical Anthropology 课程类别:选修课编 号:学时: 3 主编姓名:张应强单位:人类学 系职称:教授 主审姓名:麻国庆单位:人类学系职称:教授授课对象:本科学生专业:人类 学年级:二年级 编写日期:2007年6月20日 一、课程目的与教学基本要求 历史人类学是人类学与历史学的理论方法相互借鉴和整合的产物,是有历史学背景的人类学者和有人类学背景或兴趣的历史学家,在他们共同关心一个具体的地方社会的相关课题时,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研究取向。它强调将历史关怀与田野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增进人类学对社会文化事象观察和分析的洞察力和有效性。在本科生中开设此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观察、了解、分析和解释复杂社会文化现象的基本能力。为此,在教学中,要求学生除了全面学习和掌握历史人类学研究的有关理论与方法外,还要对历史人类学兴起的学术脉络以及在社会生活空间和生活方式中产生和呈现出来的种种历史文化现象进行学习和讨论;并培养学生对社会变迁、时间和纪年重要性的普遍的认识,从而对中国历史、社会和文化达致一种整合的、具备深度和广度的理解和解释。 二、课程内容 本课程暂时尚无合适的教材,主讲教师广泛收集和引用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正在编撰《历史人类学导论》作为本课程选用的教科书。本课程授课内容和学时安排如下: 第一章绪论 本章安排10学时,授课内容有五节:1)什么是历史人类学;2)历史人类学的理论背景;3)历史学视角与人类学视角;4)历史人类学研究取向;5)关于“华南研究”。重点讲授历史人类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以及从历史人类学“由下而上”和地方性关怀的基本取向,并扼要介绍历史人类学在中国的研究实践。 第二章历史人类学的兴起 本章安排12学时,授课内容包括三节:1)学科的分野与连接;2)对历史的摒弃和社会史的倡导;3)科际整合:历史学与人类学。重点讲授历史人类学兴起的社会历史背景,以及历史学领域的年鉴学派和人类学领域的结构功能主义对历史人类学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影响,探明人类学与历史学等相邻学科的互动过程。第三章历史人类学的基本概念与问题

人类学10大理论

杜尔克姆 尔干 杜尔凯姆 文化人类学10大理论流派 ●第一节古典进化论 文化人类学史上的第一个理论学派,成熟标志是泰勒的《原始社会》与摩尔根的《古代社会》的问世。 进化论学派运用比较的方法探索人类社会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人类社会文化和生物进化一样,也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逐步发展。全世界所有的文化都要经历这种循序进化的阶段,造成这种普遍性的最终原因在于人类心理的一致性。 一、产生背景 1、人类学知识的增长和研究组织的成立 2、殖民贸易的促进 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到蓬勃发展,殖民贸易和殖民地统治达到空前的程度。 除殖民贸易和殖民统治官员的需要这一主要社会经济因素之外,殖民当局的官员和传教士将他们在当地所见所闻报导给国内,也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因此,学者研究的方向也为之一变,转向比较语言学、比较宗教学、民族文化风俗的人类学研究。 3、进化论思想的催生 古典进化论学派产生的思想根源,是19世纪进化理论的提出。达尔文首次详细阐述了生物进化的机制,并给予了科学的论证。《物种起源》一书概括了达尔文的主要思想,即物种不是永远远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化的;在变化过程中,生物的自然选择机制与高度的变异性起着重要作用;自然选择就是把有利的变异保存下来,把不利的变异淘汰掉,从而使自己能适应不同的环境并生存下来。 第一个建立社会进化理论的是斯宾塞。在一切进化理论中,斯宾塞最系统地阐述了这一问题。他第一次使用进化这个词是在1850年;1857年斯宾塞描述了整个宇宙的进化过程;1862年,斯宾塞给出了进化的明确定义:“进化是通过不断的分化与整合,从不确定、不连贯、同质向确定、连贯、异质的的变化。”斯宾塞进化理论的最大缺陷是将生物进化与社会进化视为本质相同的事物。 二、泰勒的文化人类学理论 1、生平与著述 泰勒(Edward Burnett Tylor,1832—1917),英国文化人类学奠基人,古典进化论的代表人物。自学成才,1871年出版《原始文化》而驰名世界。 泰勒是第一个从科学意义上给文化下定义的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民族学意义来讲,是一复合体,包括知识、信仰、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一切能力与习惯”。 2、泰勒的进化论观点 所有研究社会与文化的进化论各有特点,但在以下三个问题 上基本持相同看法,这就是: 第一,用人类本质的一致性观念来说明文化发展的单一性。 第二,各族文化都循同一路线向前进化,目前各个社会发展的不同程度,实际上代表这条路线的各个阶段,各阶段在程序上是固定的,但在时间上并不一致,有快慢的差别。 第三,整个世界是依自然法则运行的。泰勒主张,一方面,自然科学已经证明整个自然

法国人类学纪录片实录

重要的是问题而不是答案2005-11-28 ——法国人类学纪录片实录 [关键词]:人类学纪录片影像anthropology documentary [内容摘要]本文作者在组织《法国人类学纪录片》展映活动中,通过与法国著名影视专家的交流,对人类学纪录片的历史,与影像的关系,与一般纪录片的异同作了介绍,并表达了自己对几部片子的思考。 [关键词]人类学纪录片;影像;客观性 1999年10月26日——31日,上海音像资料馆与法国国家科研中心影视部在上海共同举办了“法国人类学纪录片展映”活动。作为合办方,此次法国人类学纪录片的展映活动得到了法国国家科研中心影视部驻华专员范华(中文名)先生的大力支持。另一位法国知名人类学纪录片导演、人类学博士娜丁女士专程由法国来上海出席活动。 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影视部主任铁里·巴杜先生为活动写来了贺信。信中巴杜先生简要地表述了他本人对于人类学纪录片的一些见解。他认为:人类学家始终与影像有着一种特殊的和得天独厚的关系。人类学家们是最早将摄影机和放映机纳入到科学研究行为中的人。这一切无疑是因为人类学是一门观察和如何观察的科学。人类学家在看待他所研究的社会时,要力求摆脱个人的局限、个人的成见,以及任何民族中心论和价值范畴的不同划分。这样一来,摄影机(还有与其不可分离的放映机或录像机)的作用则显而易见了。它们可以让人类学家重返拍摄地点,显示拍摄的图像,也即他观察到的这个社会的形象。换言之,这既是被研究的社会的画面,同时也是科学研究的成果;是一种实地考察或实地检验。 无论是巴杜先生,还是范华先生,还是娜丁女士,他们都将人类学纪录片纳入到科研领域之中,影像的记录服务和服从于人类学的研究,用影视人类学来界定他们的工作也许更为贴切。而引进如此专业性很强的影视作品,对于上海的影视纪录片创作、文化理论研究,以及上海音像资料馆自身又有什么意义呢?就连娜丁女士开始也提出了类似的疑问。 对此,上海音像资料馆馆长陈湘云女士在开幕致辞中作了这样的表述: 音像资料馆的功能在于,以音像资料作为媒体,在空间上达成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间的文化认知与交流;在时间上构筑起人类文明与发展的音像史志。这与人类学纪录片致力于利用影像形式来记录、保存和研究人类历史和文明的宗旨有着很多的相通之处。而举办这样一次“法国人类学纪录片展映”活动,一方面是介绍和展示法国人类学纪录片的成果,法国是世界电影的诞生地,人类学的研究也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威望。一方面也想借此推动中国人类学纪录片创作与研究的发展,激发中国的纪录片编导,自觉承担起历史的责任与时代的使命,记录上海、记录中国,记录华夏民族生生不息的发展足迹。

历史学科重要概念阐释

历史学科重要概念阐释 必修一重要概念阐释 1.禅让制:传说远古社会,黄帝以后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采用民主的方式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 2.王位世袭制:指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父子相传或兄终弟及。 3.赋役:赋税和徭役的合称。赋税指历代统治阶级用强制方法向人民征收的实物、银钱等;徭役即历代统治者强迫人民从事的无偿劳役,包括军役、力役、杂役等。 4.郡国并行制:又称郡国制,汉朝时在推行郡县制的同时又推行封国制。 5.禁军:帝王封建时代,帝王直辖,担任护卫帝王或皇宫、首都警备任务的军队。因时代、文化与地域的不同,有其他异名同义的名称,如禁卫、亲卫、近卫、御林军等不同称呼。 6.宰相:宰是主宰,相是辅助之。它是国君之下辅助国君处理政务的最高官职。夏商是巫史,西周春秋是公卿,战国以后是宰相。 7.明朝的内阁: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无决策权;是君主专制下的产物,维系了君主的绝对权力;内阁对皇帝负责,直接听命于皇帝,内阁大学士的权力来自皇帝的支持与信任。 8.英国的内阁:是君主立宪制下的最高行政机构,对议会而不是君主负责,要执行的是议会的法律而非君主的意志;内阁是国家的权力重心,君主不干涉内阁,更不能任意撤换内阁。 9.票拟权:指内阁辅臣在奏章上根据自己的意见用黑笔写上批示,然后经过皇帝首肯之后,才由皇帝用朱笔批上去(或者是批阅同意等字眼),再加盖玉玺方才生效。 10.君主制:以君主作为实际上的或名义上的国家最高统治者的政体。 11.贵族制:统治阶级中的一部分人掌握政权的政体。作为一种集体领导,多实行任期制与选举制。 12.寡头制:指极少数人执掌政权。 13.债奴制:是公元4世纪初期古日尔曼人建立法兰克王国后,开始实施的一种土地和奴隶相联系的制度,具体内容是大量平民因为破产而沦落为各个封建领地的领主的奴隶,无偿为领主服劳役与土地都成为了封建领主的附庸,债奴制到了后期由于土地的大量兼并而瓦解。 14.罗马法:指公元前6世纪末至公元7世纪古代罗马制定和实施的全部罗马法律。它随着罗马国家的发展而发展,呈现出较为明显的阶段性。15.习惯法和成文法:习惯法又称为不成文法,指由国家认可其具有法律效力的法律。而成文法是指由国家机关制度和公布,以成文形式出现的法律,又称制定法。 17.君主立宪制度: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一种政体,它保留君主,君主的权力受宪法限制,也称为“有限君主制”。 18.内阁制亦称责任内阁制。资本主义国家由内阁总揽国家行政权力的政权组织形式。内阁由获得议会多数席位的一个或几个政党组成,经国家元首任命。内阁以总理或首相为首脑,下设有阁员,称为部长或大臣。内阁通常只对议会负责,并受议会监督。 19.国家制度,包括国体与政体,即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国体(国家的性质),就是国家的阶级本质,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政体: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指统治阶级采取何种形式去组织自己的政权机关,它与国家的阶级性质相适应。 20.资本主义: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剥削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社会制度。所谓资本主义国家是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革命胜利后建立的国家,是维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的工具。 21.联邦制:即“联合的国家”,是一种国家结构形式,联邦制国家由各个联邦成员组成,各成员单位先于联邦国家存在。联邦成员国在联邦国家成立之前,是单独的享有主权的政治实体;加入联邦之后,虽然不再有完全独立的主权,但在联邦宪法规定的范围内,联邦成员的主权仍受到法律的保护。 22.邦联制:即“国家的联合”,是指若干个独立的主权国家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如军事、经济方面的要求)而组成的一种松散的国家联合。邦联制比联邦制松散,是主权国家的联盟,通常根据条约组建。 23.共和制:是指国家的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政权组织形式。共和政体区别于君主政体,包括总统制共和制和议会制共和制。 24.总统制共和制:是资本主义民主共和制之一。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总揽行政权力,统率陆、海、空三军,行政机关(政府)和立法机关(议会)相互独立;由当选的总统组织政府。 25.代议制:是一国统治阶级从各阶级、阶层、集团中,选举一定数量能够反映其利益、意志的代表组成代议机关,并根据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决定、管理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重大事。代议制度,是间接民主的形式,包括议会主权形式(以英国为典型)和人民主权形式(以美国为典型)。我国实行的人民代表大会制是社会主义性质的代议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