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江民营企业的跨国经营及其国际竞争力提升

浙江民营企业的跨国经营及其国际竞争力提升

浙江民营企业的跨国经营及其国际竞争力提升
浙江民营企业的跨国经营及其国际竞争力提升

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年第7卷第3期

浙江民营企业的跨国经营及其国际竞争力提升□陈竹丽

【摘 要】民营企业发展较快是浙江经济的一大特色,也是浙江体制和机制优势的集中体现。随着浙江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和“走出去”战略的进一步实施,民营企业进行跨国经营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如何有效提升浙江民营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着眼点。为此,浙江民营企业应充分挖掘自身的竞争优势,积极走出国门,开展跨国经济活动。【关键词】浙江民营企业;国际竞争力;跨国经营

【作者单位】陈竹丽,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浙江民营企业在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转变过程中逐渐放眼全球,从打拼国内市场上升到拓展海外市场,从利用国内资源升级到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形成了一幕浙江民企百舸争流、逐鹿海外的壮阔景象。在我国已成功加入W T O与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浙江民营企业如何顺应经济发展趋势,发展跨国经营,从而提升国际竞争力已成为当前一个极具现实意义的课题。

一、浙江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现状与特点

浙江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前阶段主要是境外贸易。从1999年开始,浙江民营企业的出口一直保持30%~40%的增长速度,2003年其外贸出口列全国第四位。2007前三季度,浙江省民企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千亿美元大关,外贸总值排名广东、江苏、上海、北京之后,位列全国第五,外贸增幅仅次于北京,位居全国第二。境外贸易的迅速发展为浙江民营企业实现跨国经营作了必要的准备,设立海外分公司、建立境外加工装配企业已成为浙江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基础。迄今为止,浙江正泰集团已在国外设立了5家分公司,3个商务代表处和25个独家代理和代理经销商,在低压电器领域,名列世界第五。奥康集团于2003年2月14日,与意大利鞋业著名品牌GE OX公司签约,开拓了我国制鞋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新模式等。同时,通过建立、并购、参股境外公司,浙江民营企业跨国经营又迈出了成功的步伐。浙江万向集团从一个小农机修理厂起家,成为中国屈指可数的特大型民营企业。万向集团已先后在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等欧美国家设立、并购、控股了31家公司,构建起涵盖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营销网络,成为通用、福特等跨国公司的配套客户,走出了“资源外部化、产业国际化”的道路。

总之,浙江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经过20多年的发展,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态势,又使处于跨国经营初级阶段的浙江民营企业面临严峻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浙江民营企业素质不高。企业素质的高低从根本上决定企业开拓跨国经营的深广度和力度。“散”“小”企业仍是浙江民营企业的主体,质量低劣等表现在少数行业和企业中仍屡有出现。大量中小民营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学历层次低,管理水平不高,结构性和素质性矛盾相当突出,缺乏开展跨国经营业务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对国际通行的理念与竞争比较陌生,不能很准确地把握国际市场动向,失去了很多进入市场发展的机会,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一些专业研究人士将之归纳为“三多三少”,即经验决策多、科学决策少,日常管理多、战略规划少,传统管理多、现代管理少。

(二)浙江民营企业的科技开发和技术创新能力较低。浙江民营企业主要以日用消费品、纺织品和普通的五金、电器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投资数额不大,技术含量较低,附加值不高,缺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众多企业还处于模仿抄袭阶段,产品缺乏创意。犹如温州民谚形容当地鞋业的模仿能力所说的:“一天看样,两天学样,三天出样”。在全球经济模式下,日本、意大利等发达国家服装、化妆品、饰品、鞋行业是设计先导,拥有设计核心技术,中国的工厂只是加工厂,赚取一些基本的加工费而已。而在手机、汽车、摩托车、空调等其他制造业,关键的核心技术依然掌握在发达国家。我们取胜的关键在于产品的低成本,这是靠牺牲质量和产品同质化、技术含量低为代价的。因此,我们屡遭世界贸易规则的排斥。虽然随着生产要素的不断紧缩以及利润的快速下降,经过多年粗放型发展的民营企业已经从“不想创新”的梦中醒来,但现实的“创新遏制症”使得民营企业“不敢创新”又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提升。

(三)浙江民营企业的经营策略和经营手段落后。浙江民营企业在跨国经营上刚刚起步不久,还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偶然性,付出的成本较高。对国际市场的游戏规则缺乏深入研究,缺少完整的发展战略等问题影响民营企业、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的组织和引导尚不到位;民营企业缺乏获取国际市场信息的规范、快捷、有效的渠道。

二、跨国经营对提升民企国际竞争力的推动作用

(一)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内涵及特征。企业国际竞争力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应以系统的观点,从企业创新的角度出

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年第7卷第3期

发进行研究。它应以技术创新为支柱,以管理创新为保证,通过营销创新来实现,并依靠知识创新来维持与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就是企业在技术、管理、营销以及知识等各方面的创新能力。具备了这些创新能力,企业就具备了相对于竞争对手在设计、生产和销售产品与劳务等方面的优势,就有了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获胜的可能。

11技术创新是企业竞争力的支柱。因为当前国际竞争主要是经济竞争,而经济竞争的核心是技术竞争。在国际资本相对过剩、人才流动日益频繁的条件下,在市场容量、资源、环境的约束更为强烈的今天,一个国家的形象,一个企业在竞争中的地位和优势,主要取决于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规模、范围和效果。技术创新已成为一个国家、一个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第一推动力。

21管理创新和营销创新是培育和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关键点。企业只有根据自身的特点,在原来管理模式的基础上进行扬弃,在现有的基础上创新,才能保证企业机构合理、管理规范化。这样,企业在竞争中才具备真正意义上的核心竞争力。否则,如果不注重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的创新,核心技术就会被别人赶超或模仿。如此一来,企业不仅核心技术不保,恐怕连竞争力都将失去。到那时,企业不光失去了原有的市场,还失去了生存发展的能力和企业的未来。企业的各种创新必须通过向市场提供一定的产品或服务才能体现出来。而这种体现都要通过采取一定的营销行为后,使产品和劳务进入市场来实现的。营销创新就成为培育和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又一个关键点。

31知识创新是培育企业竞争力的土壤和源泉。一个国家只有保持知识创新方面的优势,才能为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并保持经济发展的领先地位。同样,一个企业若想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取得成功,就必须具有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而各种创新(技术、管理、营销创新)的产生、维持和提升,必然要有其基础、源泉和动力。在知识经济的今天,知识创新便担当起这一重任。目前,浙江民营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与发达国家还是有很大差距的。尤其突出表现在企业规模小、管理人员素质低、在国际市场上经验不足,产品以劳动密集型为主,投入大产出小经济效益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不够、企业品牌意识不强,企业从开发、生产到营销的价值链上缺乏独特的竞争力。这些问题均说明浙江民营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还处于较为低下的水平,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这将直接影响浙江的国际竞争力。

(二)跨国经营对提升民企国际竞争力的推动作用。企业的发展遵循着这样一个规律: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转变中逐渐放眼全球。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须走向国际化。世贸组织已经为企业在全球的扩张制定了具有普遍性的规则,可以说,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只有能够参与全球竞争的企业,才是能够实现可持续成长、有效提升国际竞争力的企业。

11有利于浙江民企学习国际先进的技术研发手段。当今国际市场竞争的实质是科技的竞争,只有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企业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浙江民营企业由于资金力量薄弱、人才储备少、对市场研究和产品的投入很少,造成民营企业很少有自己的品牌,大多是贴牌生产、来样生产或定牌生产。浙江民营企业通过跨国经营、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具有最新技术的企业合作或合资,直接学习和利用国外的先进技术,了解和掌握国际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动向与趋势,使企业的创新能力与水平得到迅速提升。同时还有利于及时了解国际市场需求的信息,加速产品更新换代步伐,研究和开发适应国际消费者需求的新产品。

21有利于浙江民企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浙江民营企业管理水平普遍落后,普遍存在的家族化管理模式阻碍了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影响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虽然家族式的经营管理模式在企业发展初期,由于解决了因为信任问题而产生的风险,有利于企业的快速发展,但也有现代化管理水平低、信息不灵等缺点,无法适应现代化大企业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企业在制度转型和管理模式创新两个方面有根本性突破。而通过到境外投资,特别是发达国家开展投资合作,能有机会学习到发达国家先进的管理模式、管理技术和国际标准体系,将企业的组织、研发、生产、质控、物流、营销和环境管理等各个环节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建立适应国际化的人才资源开发机制,实现企业标准、运作、方式和组织形式的国际化。

31有助于浙江民企提高产品质量。实现产品质量与国际接轨,产品质量是决定企业国际竞争力的一个直接因素指标。由于产品质量标准建设滞后,出口产品附加值低,行业协会作用缺失,产品标准体系、环境标志与质量认证体系不健全等原因,浙江民营企业产品出口所受影响尤其严重。企业要开展跨国经营,通过出口和对外直接投资等方式将自己的产品投入国际市场,产品质量是关键中的关键。要使产品达到国际认证标准,企业跨国经营时主要采取三个方面的措施: (1)质量保持体系的国际化;(2)产品认证的国际化;(3)检测水平的国际化。可见,通过开展跨国经营,能有效地促使企业狠抓产品质量,努力使产品质量和标准达到国际上通过的高质量和高标准。

三、浙江民营企业以跨国经营来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随着浙江民营企业在跨国经营领域的迅速崛起,众多问题也逐步显现,对此,我们应当从宏观的政府政策和微观的企业经营两个层面来采取对策,多方位、多角度地推动浙江民营企业跨国经营,从而促进浙江经济全面发展。

(一)宏观政府政策层面的对策。

11彻底转换各级政府职能,为民营企业跨国经营服务。政府部门应顺应形势,切实转变职能,为企业走出国门服务。要减少政府对企业活动的干预,努力发挥市场要素对经济决策的作用,同时,政府要灵活运用各种政策手段来影响企业的经济活动。一是要加快改革境外投资外汇管理体制、投融资管理体制,适当加大财税支持力度,进一步完善促进对外投资的政府和社会公共服务体系。二是要进一步增强驻外使领馆的商务职能,扮演好“国际市场信息提供者”、“跨国经营服务者”角色,多层面、多渠道地向民营企业提供国际市场政治、

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年第7卷第3期

经济、法律、社会文化、自然环境、基础设施等信息。三是要在W T O体系下为民营企业创造更为宽松的跨国经营环境。要积极推进国际多边合作,为我国企业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要配合国家放宽境外投资审批限制的政策,制定出不同类型的企业“走出去”和到境外投资的近、中、远期目标和计划,初步建立起对企业“走出去”具有指导意义的宏观规划。

21发展完善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金融服务体系。融资难是浙江民营企业跨国经营发展的一大瓶颈,当前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要不断强化银行系统对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支持。鼓励商业银行扩大对民营企业跨国经营贷款;拓宽国家进出口银行对民营企业跨国经营服务的领域从而扩大“走出去”企业的信贷资源;一方面建议商业银行适时建立企业境外投资的风险评估体系,帮助企业分析风险,并以此作为提供信贷的依据;另一方面,伴随我国入世和金融业对外开放力度的加大,浙江企业应利用外国在华投资银行以及国际资本市场的信贷资源为自己“走出去”、发展规模经济服务。

31完善监管体系。在鼓励浙江民营“走出去”的同时,要加强政府的监督与管理职能,这是“走出去”战略健康实施的保障。既要加强管理,又要防止政府过度干预。对投资的后期监管应予加强,主要是建立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和对外投资企业逃税的机制;要完善对外投资统计制度和海外企业信息的披露制度,要求海外企业必须向政府部门公开和披露法定信息,便于政府对对外投资宏观情况进行监管;加强外汇监管,建立用户资料库,科学管理外汇的使用和回收,做到既方便企业用汇,又有利于国家外汇储备增加;加强政府部门之间的协调,减少政策之间不匹配现象;建立政府、行业协会等多层次的组织协调功能,制止恶性竞争和欺诈行为,维护经营秩序和我国企业整体商誉和形象。

(二)微观企业经营层面的对策。

11加大科研开发力度,积极培育企业核心能力。从产业发展格局和产品的价值链看,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环节中,生产环节的利润贡献最低,因此浙江民营企业的跨国经营不应仅仅停留在加工贸易和贴牌生产上,而应努力培育企业的核心能力,从而获得跨国经营的持续竞争优势。在企业的价值链中,只有某些特定的环节才能真正创造价值,而企业的核心能力就是提升这种创造价值的能力。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条件下,企业进行跨国经营的核心能力不仅包含核心技术,价值链上的任何一个环节,如销售能力、低成本生产、综合经营能力等均可以成为跨国经营的核心能力来源。浙江的民营企业,在进入国际市场的初期没有能力也没有必要像大型跨国公司那样创造企业的全球价值网络,其现实的选择就是根据企业已有的能力系统和外部环境选择价值链上的一两个关键环节,集中资源,培育核心能力,建立相对竞争优势。

21创新用人机制,树立唯“才”是举。人才不足是浙江民企扩大国际化经营规模、提高国际化管理水平的主要制约因素。发展国际化经营管理,不仅需要金融、法律、财务、技术、营销等方面的专业人才,更需要有战略思想和熟悉现代企业管理的经理人才。在目前国内比较缺乏熟悉国际规则和东道国市场法律人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招聘优秀的国际人才来弥补靠自身培养的不足。另外,跨国公司经营人才本土化也是一种趋势。因此,浙江海外企业实行人才本土化,揽四海英才为我所用,也是一项明智之举和行之有效的发展捷径。只有拥有了大量既懂企业生产技术,又熟悉国际经贸规则;既了解东道国市场环境,又能把握企业经营目标的综合型人才,民营企业才可能把握住时代脉搏,实现跨国经营的成功。

31要尽快形成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强大企业集团。当今时代,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集中体现在该国大型企业集团的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上。例如,美国就依靠福特、波音、杜邦及其他许多跨国公司,韩国则依靠现代、大宇等10多家大型企业集团。我国在未来国际经济秩序中的地位,取决于我国大型企业集团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因此,浙江民企应努力通过兼并、收购、战略联盟等多种方式,运用市场化和国际化手段,增强与外国跨国公司平等对话的实力。尽管浙江民企目前在家电、纺织、石油化工、汽车、民航、有色金属、钢铁、外经外贸、商业、电信、金融等行业已初步完成或已开始组建企业集团,但国际竞争力还尚待提高。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指的企业集团不仅要“大”,更重要的是要“强”。

41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股权多元化。改革开放以来,浙江民营经济在规模扩大的同时,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也在推进,企业规范化程度不断提高。但面对加入W T O之后应对国内国际双重竞争的新形势,加快建设现代企业制度的迫切性更加突出。据调查,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比例在浙江民营企业中占了大部分,但很多企业承认他们的本质仍然是家族企业。目前,很多民营企业的产权结构单一,对于实行股份有限公司的企业来说,表现为“一股独大”,导致家族式经营。虽然,家族式经营在目前环境下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对于跨国经营来说却是弊大于利。其一,单一的产权结构使所有者承担的风险太大,降低了其跨国经营的积极性。其二,海外经营的复杂性对经营者提出了更高要求,这是传统的家族式管理所不能驾驭的。因此,对于具备一定规模的浙江民营企业,要在明晰产权的基础上,进行股份制改造,实行股权多元化,完善企业的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适应跨国经营的需要。

【参考文献】

11南正花.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思考与建议[J].国际经济合作,2001,4

2.俞建国.中国小企业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2

3.刘迎秋.民营企业如何“走出去”[N].经济参考报,2003,3,20

4.刘小云、韩朝化.中国企业民营化.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

5.陈乃醒.中国中小企业发展与预测[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0

6.Dunning,J.H..The Theory of Transnati onal Cor porati ons.Lon2 don:Routledge,1993

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调研报告

.精品文档. 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调研报告一、实践调查内容 (一)引言企业文化具有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功能、作用,但能否真正发挥这种作用,还要看企业文化是否正确反映企业的性质和内外环境的变化,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因此,企业文化的创新对于企业文化建设及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企业文化创新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跨国公司大发展的背景下,经济逐步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中,企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面对激烈的竞争和挑战,企业只有培养、塑造企业核心能力,才能够保持长期的竞争优势。核心竞争力是竞争对手无法模仿的竞争能力,是相对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具有独特性和不可模仿性等重要特征。能力、、人才、技术、知识、制度、流程无论如何先进,具有竞争优势,只是一家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反映或表现,而非核心竞争力本身和动力源。那么,驱动技术、、人才等的力量源泉就是企业文化的创新或优秀的灵活适应的企业文化。企业核心的竞争力是建立于企业文化创新力之上的一种“合力”。它来源于企业独有的创新力(包括:管理创新力、组织创新力、制度创新力、知识创新力、技术创新力、产品创新力、营销创新力等)。从动态的经济理论来看,在经济增长

过程中,企业能够在实现利益相关者平衡发展的同时提升竞争力,其关键的解决方法是企业文化创新。企业文化创新是培育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保证一个拥有优秀企业文化的企业所体现出的市场竞争力是竞争对手难以超越的。因为优秀的企业文化不但塑造和丰富了良好的品牌形象,而且还能极大地提高企业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员工的团队精神和企业的凝聚力,使员工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地挖掘。一方面,在企业文化中弘扬创新精神,使全体员工在极强的创新精神的鼓舞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就能使企业各种得到最佳配置、效用得到最好发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自然会发挥到最强。另一方面,通过不断地学习借鉴,来改善和丰富企业文化的内容,实现企业文化的创新,使企业更具活力和竞争力 (二)公司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具有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功能、作用,但能否真正发挥这种作用,还要看企业文化是否正确反映企业的性质和内外环境的变化,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因此,企业文化的创新对于企业文化建设及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企业文化创新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跨国公司大发展的背景下,经济逐步融入经济全球

企业国际化经营的一般原则

企业国际化经营的一般原则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企业国际化经营也在不断发展,很多的企业已经迈出了从国内经营到跨国经营,再到国际化经营的“三级跳”。回顾中国公司国际化经营的历程,既有喜悦也有辛酸,既有经验也有教训,尽管成功的案例还不是很多,经营规模还相对的微小,但总的来说,国际化经营是一种趋势,是我们完全融入国际市场的必经之路。当然国际化经营也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遵循了这一规律,成功的可能就大,就有可能在优胜劣汰中争得一席之地;否则,我们很难驾驭竞争无处不在的国际市场,即使有机会走出去了,最终也将会退回来,使国际化经营变作一句空话。 一、国际化经营的必要性 关于国际化经营的必要性,很多专家学者均进行过多次阐述,政府有关部门也有明确的解释,概括来说有五个方面:一是全球经济一体化,中国是全球市场的一部分,不能独善其身,置之度外,你不走出去,别人也会进来,不参与国际竞争已不可能,与其被动应对,不如主动出击。二是国际化经营可以转让国内成熟的产品和技术,加快自有设备技术的转型与更新换代。三是国际化经营可以消化国内过剩的劳动力,减轻国内就业压力。四是国际化经营可以充分利用国外资源和技术,并降低生产成本。五是国际化经营可以学习到别人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二、国际化经营的特点 国际化经营面临全新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政治经济形势,它至少在以下六个方面与国内经营不一样:第一是所处环境不一样,在一个陌生的国度从事经营活动,面临着不同的人文环境、社会法律环境等等。第二是服务对象不一样,我们的顾客是外国人,外国人的需求与中国人有着很大程度的不同。第三是竞争对手不一样,国际化经营,竞争来自全球的同业者,竞争更为激烈。第四是标准要求不一样,不同的国家在产品的规范、标准上有各自不同的要求,要了解和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才能够吸引消费者。第五是合同条件不一样,面临不同的法律体系,有不同的合同条件,只有充分理解当地的法律法规,才能保护自己的正当利益。第六是后勤保障体系不同,在国外经营,国内的法律保护不了我们,总部很难提供及时的后勤保障服务,必须独立组织,自主决策,利用好当地的政策,合理地应对好各方面的竞争和阻力。 三、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中的问题 从目前来看,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中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经营规模小,且比较分散,中国企业的经营领地分布在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90%的企业投资规模不到100万美元,

企业战略-民企竞争力特征约束与提升

★★★文档资源★★★ 内容摘要:大多数民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往往是昙花一现,淘汰率极高。有资料统计,中国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2.9岁,比中国企业的平均寿命6.5—7岁短了3倍多,与世界500强企业的平均寿命40—50岁相比,要差十几倍。究其原因,有多方面的因素,但其中都有缺乏核心竞争力的共性。因此,我国民营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从企业制度、技术、文化、资源和政策环境五个层面上进行创新,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特征制约因素 据调查统计,目前我国民营企业总数已突破300万家,注册资本达到18212亿,从业人数近9000万人,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达60%,民营企业已经成为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增长点和科技创新的主要载体。但是,目前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态势却不容乐观。大多数民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往往是昙花一现,淘汰率极高。有资料显示,中国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2.9岁,比中国企业的平均寿命6.5—7岁短了3倍多,与世界500强企业的平均寿命40—50岁相比,要差十几倍。究其原因,有多方面的因素,但其中都有缺乏核心竞争力的共性。核心竞争力是支撑企业发展的动力,我国民营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当前中国民营企业竞争力特征 家族制与竞争力无明显的因果关系 据调查,约90%的民营企业财务管理控制在家庭成员手中,中高级人员约40%左右是朋友或家庭成员,其中,80%的股东会成员兼任总经理,股东会成员中兼任副总经理的比例也很高,为33.44%。调查表明,民营企业竞争力与家族制之间几乎不存在后者决定前者的特定关系。不仅如此,在中国现阶段还存在另外一种相反的情况,即竞争力指数较高的民营企业(最高为100),家族制企业所占比重最大,而竞争力指数为40—50和10—20之间的企业中,也是家族制企业所占比重较大。这就是说,在我国现阶段,民营企业的竞争力水平并不必然与其产权结构、企业治理结构的现代化水平成正相关关系。 规模与竞争力指数无明显正相关关系 平均而言,多数大型民营企业的竞争力指数并不高。中国社会科学院民营企业竞争力课题组评定的中国民营企业竞争力50强的平均竞争力指数仅为38.3,比中小民营企业平均竞争力指数仅高出0.56个百分点,只占微小优势。这种情况说明,虽然中小民营企业的规模竞争优势明显弱于大型企业,但从资产收益率、利润增长率等反映成长性的指标看,中小民营企业的竞争力指数却是相当高的,特别是在剔除了一些低成长企业后,更能显现出中小民营企业较强的成长竞争优势。这也是为什么成长性好的中小民营企业能够从小做到大、从弱做到强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各国企业发展的一个普遍规律。 外部政策环境与竞争力呈明显正相关关系 调查显示,除在政府是否已经颁布和出台过促进民营企业发展政策和政府部门领导是否经常与民营企业家进行沟通两个问题上,XX表现出比XX较好的制度与政策环境外,在其他所有问题上,均是XX高于其它省。这种情况充分说明,外部制度和政策环境较好的地区,

浙江茶叶出口国际竞争力的现

青岛农业大学 毕业论文 题目:浙江茶叶出口国际竞争力的现 状、影响因素和对策 姓名: 7673 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班级: 2010级4班 学号: 20105736 指导教师:陈晓明 二O一四年六月十日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 II 前言.. (1) 一、浙江茶叶出口国际竞争力的现状分析 (2) (一)浙江茶叶出口的现状 (2) 1.浙江茶叶出口的金额现状 (2) 2.浙江茶叶出口的数量现状 (3) 3.浙江茶叶出口的价格现状 (4) 4.浙江茶叶出口的国别现状 (4) (二)浙江茶叶出口国际竞争力比较 (5) 1.浙江茶叶国际市场占有率(MPR)比较 (7) 2.浙江茶叶出口贡献率比较 (8) 3.浙江茶叶净出口指数(NE)比较 (9) 4.浙江茶叶贸易竞争力指数(TC)比较 (10) 5.浙江茶叶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比较 (11) 6.浙江茶叶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CA)比较 (12) 二、影响浙江茶叶出口国际竞争力的因素 (13) (一)优势因素 (13) 1.人力优势 (13) 2.自然优势 (13) 3.位置优势 (14) 4.历史优势 (14) (二)劣势因素 (14) 1.绿色壁垒加深 (14) 2.出口市场单一 (14)

3. 国际品牌缺失 (14) 4.市场无序竞争 (15) 三、提高浙江茶叶出口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15) (一)加强茶叶监测体系建设 (15) (二)执行法治化管理 (15) (三)加强品牌建设 (15) (四)发挥茶叶行业协会作用 (15) (五)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15) 结论 (16) 参考文献 (17) 致谢 (18)

加强技术创新工作,全面提升企业竞争力

加强技术创新工作,全面提升企业竞争力 山东兖矿轻合金有限公司隶属于兖矿集团有限公司,由兖矿电铝分公司行政代管。兖矿轻合金的铝工业型材项目,是兖矿集团三大支柱产业之一的煤电铝产业“向上游拓展、向下游延伸、实现产业升级”战略规划的重要项目,是目前中国乃至亚洲规模最大的工业铝型材项目。公司工艺先进、装备一流,整体配置达到国内领先、国际一流水平。 公司以高质量的核心技术产品去开拓和占领市场,以顾客完全满意为目的,全面提升企业竞争力。 1、加强技术管理 技术创新是经济和产业发展的要求,其原动力更多是由客户需求驱动的。在确定技术项目时,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哪些技术有助于实现企业发展目标,其实技术管理更重要,更应强调如何辨别、选择,获取并管理技术,如何确保技术最终得到有效应用。只有这样,才可以很大程度上保证科技投入能够有效实现其商业价值 2、创新文化建设 企业在长期的技术创新工作中充分认识到,创新文化竞争成功才是企业长期成功的保证。因此,必须建立起企业内部技术创新文化和氛围。而建设优秀的企业技术创新文化,关键是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从某种意义来说,企业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企业良好的创新文化。 3、创新队伍建设及激励机制 人才是企业获得核心竞争力的根本保证。为了实现建设工业新高地的战略目标,加快各类人才队伍,特别是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通过企业内在机制的建立和外部环境的改善,充分发挥市场对人才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吸引和凝聚各类优秀人才,在企业内部形成优秀人才在数量、结构和综合素质等方面具有相对优势的人才高地,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组织保证。 加大紧缺人才的引进力度,引进具有本科学历以上人才的同时,并高薪聘请了多名国内知名公司的经营或技术岗位负责人,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市场化的人才竞争机制。 4、认真研究总结国内外提高企业竞争力的经验教训,制订科学而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 为了提高企业竞争力,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是很重要的,过去我们主要是研究外国的经验,其实我们自己也有经验,包括反面的经验即教训。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们出现了一大批比较有竞争力的企业,它们的经验很值得总结。 在总结国内经验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既要总结经验,也要总结教训,好的典型和坏的典型都要总结;二是时间要长一点,这样便于发现规律;三是不要就企业总结企业,而是联系产业、地区以及国家竞争力进行总结;四是不要仅罗列一堆素材,而是尽可能加以提炼,提到理性的高度;五是不应仅仅为了宣传自己,而是为了掌握规律、解决问题、进一步提高竞争力。 5、设备、技术、管理共同决定了企业的竞争力 良好的管理最为重要,而管理背后则是人员素质问题,也就是说,企业运行方式的好坏归根结底是由人的因素决定。企业还需要一大批精干的中层部门主管,以及可以完成基本工作任务的熟练操作工。只有这些主管、操作工和职业经理人精诚合作,企业才会充满活力,保持过人的竞争力。

企业战略如何推进民营中小企业外向国际化发展

企业战略如何推进民营中 小企业外向国际化发展 Ting Bao was revised on January 6, 20021

★★★文档资源★★★ 摘要:伴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我国的民营中小企业也在逐步地走向世界。本文首先回顾了民营中小企业及其外向国际化的发展历程,以此总结出民营中小企业的五大特点;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在我国民营中小企业外向国际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民营中小企业外向国际化国际化方式 民营中小企业外向国际化发展历程 中小企业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其数量占工业企业总数量的%,创造了工业总产值的2/3、产品销售额的%、提供了高达%的就业岗位。而在中小企业总数量中,民营企业占到了%,它们对拉动经济增长和吸纳社会就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如表1所示。从表1中可以看出,民营经济在GDP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呈逐年上升趋势。 新中国建立之初,沿海有些民营中小企业维持着与海外企业的经贸联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当时有些民营中小企业是存在一定的外向国际化特征的。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开始尝试国际化经营,出口和对外投资增长迅速,民营企业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上升,具体数据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2000年以来,民营经济出口的增长率超出了国有经济出口的增长率,成为拉动我国出口增长的主要力量。 我国民营中小企业的特点 规模较小,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天生弱势。工业行业中的民营中小企业资产总额一般在4亿元以下,批发和零售业中的民营中小企业销售额一般在亿元以下,住宿和餐饮业中的民营中小企业销售额一般在亿元。因此在市场竞争中,它们既无法同资金雄厚的民营大型企业分庭抗礼,也无法同具有国家背景的国有企业平分秋色,处于天生弱势地位。 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采用低成本竞争方式。受自身规模的****,民营中小企业一般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主要产品为居民日用消费品、纺织品和普通的小五金、小家用电器等。这些产品的生产成本较小,技术含量低,易于进入和模仿。同时,它们一般采用量多价廉的低成本竞争方式,靠低价格取胜,产品质量有时难以保证。 经营灵活,转换业务较易。民营中小企业虽因规模较小而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天生弱势,但在某种程度上规模小也恰恰成为其经营管理中的优势。所谓“船小好掉头”,因为规模小,企业组织管理简单,使得民营中小企业经营灵活,转换经营业务比较方便,能够快速、敏捷地抓住商机,把握机遇。 多采用贴牌生产方式,没有自有品牌。民营中小企业一般进行贴牌生产,很少创立自有品牌,这导致民营中小企业的营利空间很小。如温州是名副其实

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实践报告

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实践报告 一、实践报告背景 企业文化具有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功能、作用,但能否真正发挥这种作用,还要看企业文化是否正确反映企业的性质和内外环境的变化,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因此,企业文化的创新对于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及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企业文化创新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跨国公司大发展的背景下,中国经济逐步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中,中国企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面对激烈的竞争和挑战,中国企业只有培养、塑造企业核心能力,才能够保持长期的竞争优势。核心竞争力是竞争对手无法模仿的竞争能力,是相对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具有独特性和不可模仿性等重要特征。能力、资源、人才、技术、知识、制度、流程无论如何先进,具有竞争优势,只是一家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反映或表现,而非核心竞争力本身和动力源。 二、实践报告主要内容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概述 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是单一的某项能力或者技术,是协调各种技术以及整合资源后形成的核心技术或者能力。基于该解释,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詹姆斯(Rod Coombs 1996)认为,技术竞争力和组织竞争力是核心竞争力的两大要素,核心竞争力不仅包含核心技术能力,同时也包括能有效的整合这些核心技术的组织管理能力企业核心竞争力=F (技术能力,管理能力,整合能力)。根据他研究,其将企业核心竞争力中的技术能力划分为三个层 次:1)科研人员所具备的获取或创造新技术的研发能力;2)工程人员所具 备的以现有成熟技术为基础,生产制造客户所需的、具有特定交织的产品或服务的能力;3)具体作业人员所拥有的具有核心竞争里特征的作业能力。赵国浩对管理能力的定义是广泛的,他认为在向客户提供产品或服务的各个环节所体现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特征的市场调研、研发管理、生产管理、销售以及售后服务管理能力,都是核心竞争力中管理嗯哪管理的范畴。对于整合能力他则认为主要包括信息能力、决策能力和执行能力。将技术、市场、信息、观点整合起来的能力,可以快

提升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策略研究

2013年2月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Feb.,2013 第31卷第1期JOURNAL OF SOCI AL SCIENCE OF JIA MUSI UNIVERSI TY Vol.31 No.1 提升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策略研究 尚东昌1 ,曹耀辉2 ,于学刚1 ,王素梅 1 (1.佳木斯大学,黑龙江佳木斯154007;2.绥化学院,黑龙江绥化152061) [摘 要]随着改革浪潮的进一步推进,中国经济呈现出强劲的增长趋势,其中民营企业贡献功不可没。在我国的国民经济构架中,民营企业是不可或缺的部分,而核心竞争力又是民营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基础,对其发展有着极为关键的意义。 [关键词]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882(2013)01-0070-02 改革开放的30年是我国民营企业产生、发展和壮大的30年,经过成长和历练,我国民营企业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新的增长点,其在促进生产力发展、加快产业结构优化、扩大劳动力就业、扩展地方财源、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诸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面对国际市场国内化、国内竞争国际化的局面,民营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并获得可持续发展,则必须打造独特的比较优势,必须要在自身所处的价值链中打造独特的核心竞争力。 所谓企业核心竞争力就是指企业长期形成的,蕴涵于企业内质中的,企业独有的,支撑企业过去、现在和未来竞争优势,并使企业在竞争环境中能够长期取得主动的核心能力,包括正确的决策力、强劲的支持力和有效的执行力等。 一、民营企业打造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 (一)打造核心竞争力是民营企业拓展市场的基础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市场把握着民营企业的命脉,只要占领市场,民营企业就有了发展繁荣的空间,而要实现这一战略目标,民营企业就必须积极打造并拥有独特的核心竞争力。众所周知的阿里巴巴之所以能成为I T 行业的一匹黑马 中国最大、世界第二大网络公司,就是源于企业领导者把长期积累起来的研发能力和市场资源重新整合,寻找到了新的竞争突破口,明确了主攻方向,形成了独具自身特色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得以完胜。 (二)打造核心竞争力是民营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源泉 对于民营企业而言,核心竞争力是其最基本的竞争力,在企业的发展进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它的强大与否将直接关系到企业能否保持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能否获得超额稳定的利润。越来越多的企业兴衰事实证明,现代企业竞争的优势并不在于其生产出的产品有多么 的先进,而取决于其是否拥有支撑其产品的核心技术能力。 (三)打造核心竞争力是民营企业保持强劲增长的动力 民营企业要想做大、做强,核心竞争力是关键的因素和增长动力。第一,经过多年的市场运营,民营企业的产品、形象、价值观念和企业文化等核心因素容易被消费者认知和接受,因此它也成为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第二,民营企业因其具有规模小、类型多、创新性强等诸多特点,可以有效地避免竞争者对其进行模仿,从而使其保持独特的自身优势和能力,即核心竞争力。第三,民营企业受政府政策、发展规模、经营模式和思维理念等多方面的影响,在经营发展中需要更为努力、更为灵活,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在狭路中取胜,这就需要企业拥有和保持正确的决策力、强劲的支持力和有效的执行力等。 二、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发展现状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民营企业拥有其自身优势和特色,但也存在问题,而核心竞争力的缺失就是其中一个突出问题。 (一)主导业务和发展方向不明晰 民营企业要想持续发展就必须有明确的发展方向,这事关企业未来的战略规划、目标定位、实施计划等。但从目前来看,大多数民营企业仍然存在着目光短浅、过分看重短期利润的激增,盲目多元化、忽视长远发展目标等一系列病垢,主导业务和发展方向不明晰。 (二)科技研发经费投入不足,创新能力有所欠缺国内外众多企业的成功经验一次次证明,科技研发经费占销售额5%以上时,企业的竞争力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而要是低于1%,企业将难以生存,而当下,我国民营企业的研发费用占销售额的比重仅为0.4%。企业对研发投入的严重不足,致使技术改革和创新工作举步维艰,严重削弱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70 [收稿日期]2012-11-20 [基金项目]2011年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面上项目: 构建我省民营企业具有区域特色和竞争优势的经济格局研究 (12512331) [作者简介]尚东昌(1978-),男,黑龙江佳木斯人,硕士,佳木斯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处讲师,主要从事企业管理研究。

浙江省旅游业国际竞争力分析【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浙江省旅游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旅游业即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服务业,也不是一般的第三产业,它是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经济文化环境效益好的综合性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第三产业中处于一个产业群的核心地位,发挥着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核心作用。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业竞争力越来越多地成为各国学者研究的热点。 1.旅游业国际竞争力国外研究状况 1.1 旅游产业竞争力的概念研究 从市场的角度来看,旅游业竞争力是指旅游目的地不但能保持其已有的市场地位和份额,而且能随着时间不断提高其市场地位和市场份额的能力(Hartserre,2000)。其还应包括目的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以保证该地获得长期优势并使目的地利益相关者均衡地获得回报的能力(Buhalis,2000)。旅游业竞争力最重要的是旅游部门增加其产品价值,是指一个国家创造增加值和通过管理资产、生产过程、吸引物、侵略性和亲近性,并将它们之间的关系融入到一个考虑到目的地的自然资本以及对下一代的供给能力的经济和社会模式中,带来国家财富增加的能力(Ritchie,1999)。从决定因素的角度来看,旅游竞争力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包括了价格的差异加上汇率变动、旅游业各组成部分的生产力水平和影响旅游目的地吸引力或其他方面的定性因素。而特定的目的地的成本针对汇率变化的相应调整是影响目的地整体海外旅游市场的重要经济因素(Dwyer,2000)。在旅游规划的框架下,旅游业竞争力是能够系统地分析和比较处于竞争中各旅游目的地不同特征的评价技术和方法(Pearce,1997)。 1.2 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的研究 分析旅游业竞争力影响因素时,许多国外学者主要针对了不同目的地进行了研究。首先,他们认为旅游价格是影响旅游需求的主要因素,中长期内,目的地相对价格的增长和它的每一个海外客源国的市场份额的下降是相联系的(Edwards,1995)。其次,环境作为旅游发展的依托体对旅游者的旅游选择起着重大影响。有学者认为一个旅游目的地要变得有竞争力,其发展必须是时刻持续

文献综述---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策略研究

题目:浙江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策略研究 一、引言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民营企业在市场竞争的大浪中尽管已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的创业奇迹,但是自身管理机制及经济运转等方面仍然存在非常突出的问题,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民营企业应该利用过程观念、环境观念、层次观念、功能观念和结构观念来寻求合适的国际化经营的模式,并不断强化这些观念的指导来实现自身进化,提升国际竞争力。民营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不仅要挖掘内部潜力,还要开辟国际空间;不仅要利用国内市场和资源,而且要实施“走出去”战略,充分利用国外的市场和资源,积极寻求国际化经营之路。作为浙江省新兴的汽车企业——吉利,在今年3月成功并购沃尔沃使我们看到了浙江民营企业运用并购这种国际直接投资的国际化经营方式积极地走出国门,面向世界。 “浙江60%的税收和投资、70%的出口、近70%的GDP及全社会捐赠的80%来自民营企业,他们还解决了全省90%的就业率。”浙江民营企业对于浙江经济发展贡献巨大。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浙江省生产总值21486.9亿元,比上年增长10.1%。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总收入分别为3730亿元和1933亿元。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和财政总收入均居全国第四位。全省生产总值的70%、税收的60%、新增就业岗位的90%来自非公经济,民营企业出口占全省外贸出口总额金的近70%。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浙江民营经济发展迅速,成为浙江经济的“发动机”,并且浙江民营资本已然成为中国资本市场一股最引人瞩目的力量。截止2008年底,全省有私营企业68.1万家,户均注册资本达207万元。在最新公布的全国民营企业500强中,浙江占据1/3以上的席位。但以出口型、加工型为特征的浙江民营经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首当其冲。 本文通过分析浙江民营企业不同国际化模式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提出有利 于浙江民营企业国际化的对策,从而为相关部门提供理论或应用方面的参考。 一、国外相关理论的研究 (一)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英国跨国公司问题由专家邓宁提出,一个企业具有以下三个特点就可以进行 对外直接投资。 1.所有权优势。主要指一国企业拥有或能够得到别国企业没有或很难得到的 要素禀赋、生产工艺、发明专利、管理技能等特殊资源和技术所有权。 2.内部化优势。主要指发展中国家民营企业虽然规模较小,资金资源有限, 经过长期发展已形成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如果组成企业群,进行“集体化”对 外投资,就可以充分利用产业体系提供的配套服务,共享经营策略,从而获得相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现状、问题和趋势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现状、问题和趋势[内容摘要]当前,经济全球化正在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题,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我国企业的跨国经营顺从趋势,不断发展。从改革开放的初期至今,我国海外企业从无到有,迅速发展并且形成了一定的规模。21世纪初始,随着我国“引进来,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我国的跨国经营进入了空前发展的新时期。我国进行跨国经营的企业数量逐年增长,规模不断扩大。对外直接投资总额不断提升,而且投资分布的地区日趋广泛,投资的主体也呈现多元化趋势。虽然我国对外投资的起步晚,但是发展迅速,规模日益壮大。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 跨国经营;对外投资;国际经济合作 [ABSTRACT] At present, economic globalization is the them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world,In the trend of global economic integration,China's transnational operations compliance trend of continuous development.Far from the early stages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ina's overseas business from scratch and developed rapidly and formed a certain scale.In the start of 21 century, as China's "bringing in and going out"strategy, China's transnational operations into a new era of unprecedented development.Transnational companies operating in China has increased each year, and it have been expanding.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rising, and increasing investment in areas of distribution of a wide range of investment has diversified the main trend.Although foreign investment in China started late, bu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growing scale. It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China [KEY WORDS] transnational operations; Foreign Investment; Internat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最新-中国移动分公司全面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 精品

中国移动分公司全面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文章标题:中国移动分公司全面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中国移动___公司是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移动)在___设立的全资子公司,并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直接领导和管理。 ___是经济大省,交流大省和人口大省,___移动公司的客户数和运营收入在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已连续9年稳居第一,客户规模超过5000万。 2019年,中国移动___公司提出了“国际化理念,本土化创新,中国式管理”的创新理念,积极构建通信企业系统化的创新体系,开展“跨部门跨公司.跨行业”的创新活动,营造“人人有创新企业有专利”的创新文化,全面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为公司推进移动信息专家战略转型实现从优秀到卓越的新跨越提供了良好支撑。 创新体系构建与实施背景一、国家提出自主创新发展战略国家提出了“坚持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颁布实施了《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将自主创新提到国家战略层面.提出“十一五“时期着力自主创新.并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十一五“时期的”六个必须”之一。 二、我国信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将严重影响行业发展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将信息技术作为国家创新的重点突破领域.但目前我国信息产业的整体对外依存度过高.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国际竞争力较弱。 最为明显的表现就是.国外通信企业已在国内申请大量运营业务专利未来将直接影响到我国通信企业的发展。 三、复杂的外部环境要求通信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从渐趋复杂的外部环境来看.技术变革、竞争环境和客户需求的变化.传统语音业务的萎缩和增量不增收.数据业务发展压力的加大.信息化发展的大势.3牌照的发放等.都要求通信企业必须进一步加快创新步伐.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开发更多的新业务.推出更多的信息化产品.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客户需求,提升企业价值。 四、通信企业的创新能力现状呼唤系统化的创新体系从目前来看,我国通信企业缺乏系统化创新体系已成为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瓶颈。 主要体现在:①创新缺乏统一战略.统一理念.统一规划和整体推进,企业的创新往往是分散的,创新工作.创新资源难以整体协调,降低了资源的利用率;

传统产业中小型私营企业走向国际化经营

传统产业中小型私营企业走向国际化经 营 --东艺鞋业的成长历程 60年代以来,随着各国对外投资的增长和国际贸易的开展,工商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已成为一种潮流,特别是跨国公司的国际市场营销活动,其规模和范围更是日益扩大。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际贸易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成为了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式之一。与此同时,我国企业的国际市场营销活动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众多企业纷纷走上了对外经营的道路。近年来,随着我国国际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企业一方面在思考"狼来了"的威胁,另一方面也更多地在积极挖掘"春天"到来以后的机遇。显然,在当前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企业的市场范围必将不再限于国内,需要在更广阔的国际市场上寻求新的生存空间和发展机会,但也必将面临着更为复杂的营销环境和更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为此,对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已成

功走出国门并打人国际大市场的企业的国际营销活动进行详细地分析,是极有借鉴意义的。基于这种目的,我们剖析了温州东艺鞋业有限公司(以下简"东艺鞋业"或"东艺"),因为东艺是一家通过国际市场营销而获得企业快速发展和成功的企业,而且它身处我国的传统产业,它的成功为我国众多身处传统行业的小企业冲出国门、走向世界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东艺鞋业的前身,是成立于1986年6月的温州东风工艺皮鞋厂,当时的注册资本只有4.6万元,十来个职工,日生产皮鞋20多双,产品无名无牌,仅是一个家庭小作坊。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东艺凭着一股执著追求的信念和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开创了东艺闯天下的成功"五步"之路。首先,东艺敢向计划经济发起冲击,坚决打破"票券"销售的枷锁,力争走自产自销的营销之路,极力把产品推向市场。目前,东艺鞋业已建立了庞大的营销网络,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营销模式--"外销为主,内销为辅,内外结合,两腿走路"的格局,出口外销量为全国同行业之首。其次,东艺敢于打破单一所有制的陈规。1991年9月,东艺引入外资,成立了东艺鞋业有限公司。经过增资扩股,注册资金增至60万美元,总投资额达85万美元。目前,东艺鞋业已经改变了过去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的困境,拥有了2万平方米的厂房,固定资产高达1.l亿元。第三,东艺敢向传统工

企业国际化经营

第1讲认识国际化经营 【本讲重点】 什么是国际化经营 国际化经营的主体 国际化经营的四个阶段 国际化经营所要研究的问题 国际化经营的基本战略(上) 国际化经营的实质 什么是国际化经营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大家非常关注国际化经营问题,都希望在新的形势下,创造新的业绩。那么怎么研究企业国际化经营呢?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国际化经营产生的背景。国际化经营的产生背景涉及两个问题:1.国际流动及其壁垒2.避开国际流动壁垒,促使国际化经营产生。 1.国际流动及其壁垒 国际化经营的产生是伴随着不同公司间的国际交易而产生的,它包括国际流动。国际流动主要指货物、劳务、资本、人口、技术、信息等国际间流动。例如,现在有两个不同国家的公司——X公司和Y公司,这两个公司本来面临的是各自的国内环境和国际环境,而现在,这两个公司需要合作,需要交流,那么两个公司之间需要一些货物、劳务、资本、人口、技术、信息方面的国际流动,但是,这样的国际流动是不太容易的,因为在流动过程当中,必然面临一些障碍和阻力,这些障碍和阻力就是贸易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壁垒,包括关税、配额、外汇管制等等。 图1-1 国际流动及其壁垒示意图 2.国际化经营的产生 为了更加快捷、更加自由地实现国际流动,国际商业界都在研究怎样避开这些壁垒,所以,国际流动也成为国际化经营当中需要研究解决的重要问题。在研究过程中,大家就想,能不能借助一些国际机构来解决这些事情。这些国际机构包括世界货币基金组织、外汇市场、国际金融市场、欧洲市场和多国组织等等。他们在解决国际化经营和国际资源流动过程当中的壁垒问题时,起着非常大的作用。我们借助于这些国际机构,就能够更加快捷、更加自由地实现国际资源流动,两个不同国界的公司就能正常开展合作,从而产生国际化经营。 图1-2 国际化经营的产生 国际化经营的实质 3.国际化经营的概念 (1)国际化经营的基本概念 在与本国不同的各种环境条件下,本国总公司为实现经营目标,经营资源的基本流动而进行的有计划、

民营企业如何提高核心竞争力

民营企业如何提高核心竞 争力 Final approval draft on November 22, 2020

中国民营企业如何提高核心竞争力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深进的发展,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仅促进了国家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增加税收,同时有利于增强我国市场经济的活力,促进我国现代化的实现。然而我国民营企业整体上规模比较小、实力比较弱、抗风险能力比较差,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并获得可持续发展,企业必须具备一定的比较优势,要拥有这一优势,企业应在其自身所处的价值链中打造独特的核心能力,即形成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那么如何培养和提高民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成为理论界和实际工作中不可回避的重大现实问题。 关键词民营企业/市场竞争/可持续发展/核心竞争力

China's private enterprise how to improve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ABSTRACT Development which enters deeply unceasingly along with our country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the private enterprise in the national economy plays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Not only promote national economic growth and expand employment, have the tax increased, and it is helpful to the enhancement of the market economy of our country, and promoting energy modernization. But in private enterprises in the whole relatively small size, strength is weak, the ability to resist risk more bad, want to be in the fierce competition in the market survival and ge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enterprise must have certain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to have that advantage, the enterprise should be at its own locates in the value chain of the unique ability to build core; it forms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enterprise development. So how to cultivate and improv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private enterprises became the core of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work in the world can not be avoided major practical problems. KEY WORDS Private enterprise,Market competition,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ore competence 目录

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国际经济与贸易 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1、选题背景 随着世界贸易的迅猛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大格局正在形成,国际竞争日益加剧。自我国加入WTO九个年头,我国在享受各种权利的同时,也必须承担放开本国市场的义务。作为我国重要的服务贸易行业——旅游服务贸易,正面临着更为复杂的竞争格局。外国旅游企业越来越多地进入我国,以其雄厚的资金、优秀的人才、先进的管理、良好的服务抢占国际旅游市场份额。在21世纪,既要正确认识加入WTO对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各种影响,抓住难得的机遇,又要迎接严峻的挑战,促进旅游服务贸易向国际化方向发展。 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内外学者对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进行了诸多的研究。但总的来说,国内外学者对于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研究绝大部分都以一个特定国家作为研究对象,而以国内一特定地区为研究对象的较少。且在分析某个区域旅游服务贸易的状况时,只是侧重分析当地的历史、地缘等传统旅游优势,对于当前全球服务贸易一体化格局下该地区旅游服务贸易的新发展较少涉及。但随着我国加入WTO后对开放市场承诺的进一步履行,我国的旅游服务贸易更是经历着与过往不同的竞争、挑战、改革与创新,更为开放的国内外旅游市场也给我国的旅游服务贸易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在这种情况下,以浙江为例,研究当前服务贸易自由化背景下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2、选题意义 在中国,服务贸易自由化背景下,旅游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更为复杂,国内外学者对当前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新形势进行了诸多的研究。但总的来说,国内外学者绝大部分都以一个特定国家的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作为研究对象,而以国内一特定地区为研究对象的较少。因此,本文从浙江省当前的服务贸易自由化的现状出发,具体结合浙江旅游贸易自由化程度,分析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不仅丰富了现有的关于浙江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研究文

创新采购方式提升企业竞争力

创新采购方式提升企业竞争力 精品文档,仅供参考

创新采购方式提升企业竞争力 创新采购方式提升企业竞争力 【摘要创新发展,抢抓机遇,降本增效,是企业保生存、求发展的唯一出路。按照宣钢挖潜增效的总体要求,以创新优化采购管理思路、创造采购效益为宗旨,改变工作管理思路,创新性地实现了以网上阳光采购电子平台为手段,结合计划的定额管理为基础、扩大招标比价比例、材料备件库存超期计息使用管理、战略合作等方式的采购优化组合方案,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采购成本。 【关键词阳光采购采购计划定额管理战略合作 1.创新采购方式的必要性 在国内,劳动力、土地、能源、资源等要素价格上涨已呈长期化趋势,成本推动上游原料价格上涨的压力持续存在;同时,受产能过剩影响,钢材的市场价格持续走低。物资市场价格的不确定必然存在,主要表现在:①所采购物资价格的不确定性,某些物资市场价格出现波浪式的起伏;②所采购物资市场价格的不均衡性;③某些物资市场供应出现阶段性的紧张,如油品、化工、特殊设备备件等;④主要供应商资金原因形成供应不及时或断档等情况;⑤承兑汇票贴息率的不确定性带来的经营风险。因此,在这种背景之下,多种创新管理思路便应运而生。为保证生产所需和缓解采购资金短缺带来的极大压力,宣钢物资供应处通过改变工作管理思

路,制定出了适合自身发展的采购管理优化组合方案。根据杠杆作用,采购成本每下降1%,相当于利润增长5-10%。因此,如何降低采购成本是企业首要解决的问题。 2.创新采购管理方式的实施过程 2.1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阳光采购电子平台 网上阳光采购是指企事业单位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和质量优先,价格优先的原则,从供应市场获取产品或服务作为自身资源的行为。重点解决以下管理难点: (1)宣钢现有的erp系统,实现了采购定价结果的全部记录和供应商信息的管理,但不能完整记录定价过程。 (2)erp系统不允许供应商登陆进行操作,因此对于供应商报价需要手工进行维护,令供应商对价格保密性持怀疑态度。 (3)供应商管理未实现系统化操作,供应商信息维护数据大,不利于纸质保管。 (4)系统上线前的招标、比价、商谈等定价过程均为纸质操作,资料的保管及保密工作难度较大。 (5)实现多方面的统计功能,系统将支持相关数据的统计。 2.2充分利用信息化办公系统,强化计划管控的定额动态管理 (1)强化计划的严肃性、准确性、及时性,严格按各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