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1.SDCORS系统的网络RTK测量

2011.SDCORS系统的网络RTK测量

2011.SDCORS系统的网络RTK测量
2011.SDCORS系统的网络RTK测量

接入SDCORS系统的网络RTK测量

山东省CORS站 2011-06-28

为保证用户使用SDCORS系统获得精度可靠的数据,根据《GB/T2009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和《卫星定位城市测量规范CJJ\T 73-2010》,编制作业操作规程,就作业过程中的各项操作加以正规化。

一、网络RTK测量前准备

1、设备设置

1)正确设置接收机内的各种参数。

2)进行观测前应按照SDCORS运营中心提供的有关参数,对手簿控制器、通讯模块进行设置。

3)进行接收机、手簿控制器及网络控制中心之间的数据链接与传输检查。

2、转换参数求取

SDCORS系统的基准坐标是采用的 CGCS2000坐标,用户在作业前,应根据项目设计的指标,进行转换参数的求取.

通过已有控制点的平面坐标(80或54坐标)和经过三维约束平差的经纬度坐标求取,如C级网坐标成果等。

进行点校正(或转换参数的求取)。点校正选用的控制点必须覆盖测区且不少于4个,点校正后的平面坐标转换的残差≤2cm,对于

高程转换的残差根据“网络RTK测量,水平精度高,垂直精度低”的特性,高程转换的残差≤3cm(为平面坐标转换残差的1.5倍)。?

二、网络RTK测量

1、初始化要求

1)初始化时应符合下列条件:

PDOP值≤6;?

卫星高度截止角≥15o;?

有效的观测卫星数≥6颗;?

GPS接收机、手簿控制器及网络控制中心之间的链接正确;?

观测站不宜在隐蔽地带、成片水域和强电磁波干扰源附近;?

2)初始化时问题的处理

在长时间不能获得固定解时,应断开通讯链接,重启GPS接收机再次进行初始化操作。重试次数超过3次仍不能获得初始化时应取消本次测量,对现场观测环境和通讯链接进行分析,可选择现场附近观测和通讯条件较好的位置重新进行初始化操作,同时将现场情况向SDCORS运营中心通报。用户可采用静态测量的方式,至少观测10分钟时间,进行静态数据后处理。

3)在测量前,要坚持“首次固定不记录,二次固定再记录”。避免流动站接收机首次锁定卫星获得初始化后,获得错误的整周模糊度,影响测量结果。

2、不同等级控制点的要求

1)原则:

测量时要整平对中,控制点测量时采用摆设脚架,基座对中整平,碎步点可以采用对中杆对中整平;?

每个点至少采用一个测回的测量次数;?

每个测回应进行独立初始化,每测回的历元观测数不少于10个,且取其平均值作为该测回的观测值;?

测回间的间隔超过60S;?

测回间的平面坐标分量较差≦2cm,垂直坐标分量较差≦3cm。? 2)一、二级控制点观测要求

利用网络RTK技术施测一、二级GPS控制点时,必须采用脚架对中的方式;?

天线高的量测应精确到毫米,?开始作业前天线高应重复量测两次,两次较差小于3mm取其平均值,否则重新对中整平仪器。测后应再次量测天线高,量测值与测前平均值较差大于3mm时,必须重新进行观测;

所有的观测均应在RTK固定解稳定收敛后进行。执行“首次固定不记录,二次固定再记录”?;

每点应观测四个测回,每测回应观测两次,每次需重新初始化,每次至少采集数据30个历元;?

观测点的最终成果为各测回的平均值;?

3)图根控制点观测要求

利用网络RTK技术施测图根控制点时,应采用脚架对中的方式;

?

所有的观测均应在RTK固定解稳定收敛后进行。执行“首次固定不记录,二次固定再记录”?;

每点应观测2个测回,每测回应观测两次,每次需重新初始化,每次至少采集数据15个历元;?

观测点的最终成果为各测回的平均值;?

4)碎部点观测要求

利用网络RTK技术施测碎部点时,流动站对中杆的圆气泡必须严格稳定居中;?

所有的观测均应在RTK固定解稳定收敛后进行。执行“首次固定不记录,二次固定再记录”?;

每点需观测一个测回,每次至少采集数据15个历元;?

观测点的最终成果为各测回的平均值;?

三、质量检查方法

1、外业检查

RTK控制点很大程度是为满足图根导线布设需要,所以在应用

中 ,我们建议采用全站仪作为 RTK测量结果检测的辅助观测手段进行。全站仪观测 RTK对点的边长、高差以及 3个点以上互为通视时的夹角。外业检验采用相同精度的检验方法,检验比例及各项精度指标按相应规定的要求执行。

2、内业数据检验

非WGS84系统作业时系统转换的正确性检查(转换点的选取及坐

标正确性检查、系统转换残差的检查);?

初始化卫星数、PDOP值的检查;?

天线高输入的正确性检查(天线类型、天线高量取方式以及天线高量取位置输入的检查、测前、测后天线高较差检查);?重复观测记录数据内符合情况检查。?

四、资料整理和上交

控制点观测应整理并上交以下资料

观测原始数据记录文件。?

坐标转换参数精度分析?

测量成果表?

测量检核资料?

技术总结、控制点测量示意图等?

拓普康产品在SDCORS中的成功应用

1. 项目背景

SDCORS项目是山东省基础测绘“十一五规划”的重点项目,旨在山东全省范围内建立一个高精度、高效率、实时快速的卫星定位连续运行综合应用服务系统,为社会各行业提供多功能、多用户、开放式的公共定位信息服务。

SDCORS项目由山东省国土资源厅统一规划和组织建设,由山东省国土测绘院具体负责实施,经过项目前期的调研,于2007年10月正式启动。经过3年的系统建设,于2010年9月建成并投入试运行,并于2011年2月顺利通过了以陈俊勇、宁津生、刘经南等院士组成的专家组的公开验收。SDCORS验收后,正式对外开通网络RTK、DGPS及参考站原始数据等服务。

SDCORS系统以“共建共享”为原则,在全省新建48个参考站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已有的城市CORS网和行业CORS网,成功纳入了省内气象、国土、规划等单位已建成的53个站,从而构建了一个均匀覆盖山东全境的大型综合应用参考站网系统。

SDCORS系统的建成,不仅可以向各行业用户提供网络

RTK/DGPS等定位数据服务,而且建立和维持了山东全省的连续、动态、高精度的三维空间基准,可以实现全省范围内各级控制点的快速建立与更新。

图1 SDCORS的Web界面

2. 项目技术特点

SDCORS在建设之初,面临如下几个难题:

1)不同CORS网、不同参考站设备的兼容问题;

2)气象专网、各地市CORS的VPN网等不同结构的通信网络,如何接入到SDCORS数据中心也是一个问题;

3)SDORS与各地市CORS的参考站坐标基准的统一问题;等等当时国内并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在不断摸索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完成了设计目标,而且也形成了自己的技术特点。

2.1 参考站兼容了多个品牌、多种型号的接收机

参考站是CORS系统重要的基础设施,担任卫星定位数据的连续采集任务。SDCORS目前有101个参考站,其构成的卫星定位网络均匀覆盖了山东省全境。具体参考站点组成见下表:

表1 SDCORS站点组成

SDCORS以拓普康TopNET+软件为中心GNSS数据处理软件,整合了拓普康、天宝、徕卡三个主流品牌的多个型号的参考站,具体接入的方式有直接从参考站接收机接入和通过数据中心软件转发两种。

2.2 通信网络采用MSTP专线

通信网络非常重要,只有参考站1Hz数据实时稳定及时的传回数据中心,数据中心及时将生成的差分数据播发给流动站,流动站用户才能连续、可靠、高效的进行定位测量。

在最初方案设计中,各个新建站通过本地SDH专线就进接入气象SDH业务专网,省气象局及各地市CORS通过SDH专线接入SDCORS数据中心。这样的话,将有6条SDH专线接入SDCORS数据中心,为线路接入及以后扩容带来了困难。

经过多次调研及反复论证,最终选择了基于SDH的MSTP 专线方式,其应用优势如下:

a) 采用MSTP,把多条专线集成为一个网络设备,简化了网络的设计和管理,并使得网络提速、升级扩容非常方便,新扩网点时,网络中心端不需要再增加物理线路,仅需要对路由器进行配置即可。

b) 联通两条光缆同时下户,可以起到双路由保护的作用,大大提高了网络的安全和稳定性。

图2 SDCORS网络拓扑图

2.3 坐标基准采用国家CGCS2000

2008年7月1日我国正式启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英文名称China Geodetic Coordinate System 2000,简称CGCS2000。这既是适应“数字中国”建设的需求,也是与国际接轨的大势所趋。目前全国各地建立了许多CORS系统,随着所提供的定位数据服务的应用越来越广,逐渐成为当地统一的高精度空间定位基准。因而为了与国家

坐标系统一,各级CORS系统最应该首先采用国家CGCS2000

坐标,而不是IGS的ITRF 2005、ITRF2008框架。

SDCORS在坐标联测及数据处理时,曾经分别解算了参考站的CGCS2000坐标及ITRF2005框架坐标,但最终仍以国家CGCS2000坐标基准进行数据服务发布。

至于各地市CORS的坐标基准,既有采用CGCS2000的,也有采用ITRF2005框架的。即使同样采用CGCS2000坐标基准的,但由于不同时期分别解算的原因,具体的参考站坐标与SDCORS新解算的CGCS2000坐标仍有些微差别。在以后的一段时间内,还需要对各地市CORS的坐标基准及参考站坐标进行规范、统一。

3. 系统测试

SDCORS建成后,山东省国土测绘院组织技术人员,进行详细、系统的测试,内容包括定位精度测试、系统覆盖范围测试、日可用性测试、流动站设备兼容性测试等等,均达到或优于设计要求。特别是网络RTK定位精度测试,在山东省范围内均匀选择了313个已知点进行了网络RTK精度测试,经实测达到了平面精度优于2厘米,高程精度优于3厘米的水平,大大超过了平面3厘米、高程5厘米的设计指标。

图3 SDCORS精度测试

4. 结束语

SDCORS的成功建立,实现了山东省传统基础控制测量向新一代的动态的、高精度的、实时的、无级别的测量方式的变革,也为作业方式、作业时效等带来全面升级。在大地测量、摄影测量与遥感、野外地形数据采集及成图、界线测绘、工程测量、浅海滩涂测量等方面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

此外通过加强系统管理和经营,开展多层次的服务,不断开拓市场、发展用户、提高数据服务的质量,SDCORS必将在国民经济建

设的多个领域发挥巨大的作用,为国土资源管理、气象预报、城市地面沉陷监测、水利整治、交通管理、农业、林业等方面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全方位服务。

SDCORS简介

作者: SDCORS 时间:来源:卫星运营中心山东省卫星定位连续运行综合应用服务系统(ShanDong Continuously Operating Reference Station System,简称SDCORS)的建设在不同应用领域之间搭建了一个技术与服务平台,不仅向测绘用户提供统一的、动态的、连续的、高精度的时间和空间基准,还可以向社会各需求部门提供各种地理空间信息数据服务,是“数字山东”的基础设施之一,也是我省一项重要的空间数据基础建设工程。

该项目由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和山东省气象局合作建设。山东省国土资源厅主持,山东省国土测绘院具体组织实施。以“共建共享”的方式,纳入地市和行业已建CORS系统,实现在山东省境内的定位服务,项目于2007年正式启动,于2010年09月系统一期建成,11月底系统全网试运行。 SDCORS工程由参考站网子系统、系统控制中心子系统、数据通信子系统、用户服务子系统四个子系统组成,各子系统通过计算机网络连接,形成省市两级系统数据共享、协同运行的多中心有机整体。 SDCORS建设的意义在于:为山东省的大地测量、国土测绘、城市规划等应用提供了统一的空间数据参考框架;向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的实时定位服务;进一步发展了省级系统的设计方法、标准化、系统联网等技术。

最新.sdcors系统的网络rtk测量汇总

2011.S D C O R S系统的网络R T K测量

接入SDCORS系统的网络RTK测量 山东省CORS站 2011-06-28 为保证用户使用SDCORS系统获得精度可靠的数据,根据《GB/T2009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和《卫星定位城市测量规范CJJ\T 73-2010》,编制作业操作规程,就作业过程中的各项操作加以正规化。 一、网络RTK测量前准备 1、设备设置 1)正确设置接收机内的各种参数。 2)进行观测前应按照SDCORS运营中心提供的有关参数,对手簿控制器、通讯模块进行设置。 3)进行接收机、手簿控制器及网络控制中心之间的数据链接与传输检查。 2、转换参数求取 SDCORS系统的基准坐标是采用的 CGCS2000坐标,用户在作业前,应根据项目设计的指标,进行转换参数的求取. 通过已有控制点的平面坐标(80或54坐标)和经过三维约束平差的经纬度坐标求取,如C级网坐标成果等。? 进行点校正(或转换参数的求取)。点校正选用的控制点必须覆盖测区且不少于4个,点校正后的平面坐标转换的残差 ≤2c m,对于高程转换的残差根据“网络RTK测量,水平精度高,垂直精度低”的特性,高程转换的残差≤3cm(为平面坐标转换残差的1.5倍)。? 二、网络RTK测量 1、初始化要求

1)初始化时应符合下列条件: PDOP值≤6;? 卫星高度截止角≥15o;? 有效的观测卫星数≥6颗;? GPS接收机、手簿控制器及网络控制中心之间的链接正确;? 观测站不宜在隐蔽地带、成片水域和强电磁波干扰源附近;? 2)初始化时问题的处理 在长时间不能获得固定解时,应断开通讯链接,重启GPS 接收机再次进行初始化操作。重试次数超过3次仍不能获得初始化时应取消本次测量,对现场观测环境和通讯链接进行分析,可选择现场附近观测和通讯条件较好的位置重新进行初始化操作,同时将现场情况向SDCORS运营中心通报。用户可采用静态测量的方式,至少观测10分钟时间,进行静态数据后处理。 3)在测量前,要坚持“首次固定不记录,二次固定再记录”。避免流动站接收机首次锁定卫星获得初始化后,获得错误的整周模糊度,影响测量结果。 2、不同等级控制点的要求 1)原则: 测量时要整平对中,控制点测量时采用摆设脚架,基座对中整平,碎步点可以采用对中杆对中整平;? 每个点至少采用一个测回的测量次数;? 每个测回应进行独立初始化,每测回的历元观测数不少于10个,且取其平均值作为该测回的观测值;? 测回间的间隔超过60S;?

RTK测量使用方法

RTK测量技术 一、RTK测量技术原理 RTK(Real Time Kinematic)实时动态测量技术,是以载波相位观测为根据的实时差分GPS(RTDGPS)技术,它是测量技术发展里程中的一个突破,它由基准站接收机、数据链、流动站接收机三部分组成。在基准站上安置1台接收机为参考站,对卫星进行连续观测,并将其观测数据和测站信息,通过无线电传输设备,实时地发送给流动站,流动站GPS接收机在接收GPS卫星信号的同时,通过无线接收设备,接收基准站传输的数据,然后根据相对定位的原理,实时解算出流动站的三维坐标及其精度(即基准站和流动站坐标差△X、△Y、△H,加上基准坐标得到的每个点的WGS-84坐标,通过坐标转换参数得出流动站每个点的平面坐标X、Y和海拔高H)。分电台模式和网络通讯模式。 电台模式图: 基准站移动站

二、RTK使用说明 1、设置项目 2、设置坐标系统参数 3、GPS和基准站主机连接 4、设置基准站 5、设置移动站 具体仪器操作步骤如下:1、设置项目 1 打开iHand手簿软件,在一个新 测区,首先新建一个项目,存储 测量的参数,将其设置均保存到 项目文件中。如图1 图1

1 手簿打开 打开HI-RTK电源显示图1界面 图1 2 双击HI-RTK ROOD进入图2界 面 图2 3 点击GPS进入图3界面图3

4 点击连接GPS进入图4界面,波 特率选择19200 图4 5 点击连接进入图5界面(随便定 一个机头当基准站,放三角架子 上的,选中机头底部的蓝牙编号 点击“连接”)(当有外挂大电 瓶时,移动站需要装内置电池, 基准站不需要) 图5 6 蓝牙连接后,回到图3界面图3

RTK测量1

RTK测量 一、RTK的技术概述: 实时动态(RTK)测量系统,是GPS 测量技术与数据传输技术的结合,是GPS 测量技术中的一个新突破。RTK测量技术是以载波相位观测量为根据的实时差分GPS 测量技术,其基本思想是:在基准站上设置1 台GPS 接收机,对所有可见GPS 卫星进行连续地观测,并将其观测数据通过无线电传输设备,实时地发送给用户观测站。在用户站上,GPS 接收机在接收GPS 卫星信号的同时,通过无线电接收设备,接收基准站传输的观测数据,然后根据相对定位原理,实时地解算整周模糊度未知数并计算显示用户站的三维坐标及其精度。通过实时计算的定位结果,便可监测基准站与用户站观测成果的质量和解算结果的收敛情况,实时地判定解算结果是否成功,从而减少冗余观测量,缩短观测时间。 RTK测量系统一般由以下三部分组成:GPS 接收设备、数据传输设备、软件系统。数据传输系统由基准站的发射电台与流动站的接收电台组成,它是实现实时动态测量的关键设备。软件系统具有能够实时解算出流动站的三维坐标的功能。 图1 RTK作业模式示意图

二、RTK日常检验与维护: RTK在日常工作中,不可避免的有损坏的可能,一般的检验步骤如下: 1、将基站架设在空旷无干扰的场地。 2、移动站开机,连接到基站,手薄显示固定解。 3、移动站架设在一个已知点上,然后校正仪器。 4、将移动站移动到另外一个已知点,测得此已知点的坐标、高程,与该点的已知坐标和高程对比,得到其误差。 5、如果误差较大,则再次校正、测量、对比,通过第二验证,误差还未达到规范要求内,证明仪器有损坏,应立即将仪器送到专业的测绘公司修理、校正,校正好以后再继续使用。 三、RTK静态测量: 1、RTK静态测量主要用于导线测量和导线复测,使用RTK进行导线测量比传统全站仪、经纬仪导线测量有以下优点: 通视要求低。全站仪等仪器在导线测量中,导线点间必须良好通视,人为误差较大等。测站距离远。RTK静态测量模式,在15 km 范围内,其定位精度可达1~2 cm。测量效率高。RTK静态测量模式时,三台仪器每站测量一点,四台仪器每站测量两点,以此类推,提高了测量效率。 2、RTK静态测量的步骤如下: ①导线点的布设。RTK导线点布设,导线点附近应无高压线、信号塔等电磁干扰。导线点间距应相等,差距不能过大。导线应连接成一个闭合的三角形,以正三角形最好,三角形最大内角不宜大于120°,不宜小于30°。 ②测量过程。A将仪器架设在已知导线点上(至少三台仪器、三个已知导线

RTKGPS测量的工作原理

R T K G P S测量的工作 原理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GPS RTK测量技术的设置步骤和作业方法由于本工程水深较深,施工现场涌浪大,地形条件差,为了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我部采用最先进,精度最高的GPS测量定位系统:实时动态相位差分技术(RTK测量技术)以及配套的全自动数据处理软件。本工程采用的是国产广州中海达HD-8900N型GPS接收机和数据处理软件。 一、工作原理 基准站上安置的接收机,对所有可见GPS卫星进行连续观测,并将其观测数据,通过无线电传输设备(也称数据链),实时地发送给用户观测站(流动站);在用户观测站上,GPS接收机在接收GPS卫星信号的同时,通过无线电接收设备,接收基准站传输的观测数据,然后根据相对定位原理,实时地解算并显示用户站的三维坐标及其精度,其定位精度可达1cm~2cm。 二、GPS定位技术相对于传统测量技术的特点 1、观测站之间无需通视。传统的测量方法必须保持观测站之间有良好的通视条件,而GPS测量不要求观测站之间通视。 2、定位精度高。我们采用实时动态相位差分技术(RTK技术),其定位精度可达1cm~2cm,测深仪精度为:5cm+%。 3、操作简便、全程监控。只需GPS与电脑联接,开机即可,无须架仪器和后视,能实时监控定位的全过程。 4、全天候作业。GPS测量不受天气状况的影响,可以全天候作业(夜间、雨天都可以工作)。

5、水深测量的平面定位和水深测量完全同步,无须水位测定。传统的水深测量平面定位和水深测量是相对分离的;一、平面位置和测深不同步;二、受涌浪影响大,水尺观测和测深时涌浪情况不一至。GPS无验潮测深法,可以解决上述问题,即无须观潮和水位改正,测量时不受涌浪影响。 6、成图高度自动化。配套的数据处理成图软件具有自动成图和计算功能。能自动计算各层间面积和方量,计算各断面总抛量和未抛量。 三、RTK测量技术的作业方法 〈一〉基准站设置 基站可设在已知点或非已知点上,连接完毕后用PSION采集器进行参数设置,进入碎部测量取得单点定位坐标,再进入菜单的基准站设置功能上进行坐标输入、设制RTK工作模式、发射间隔、设成基站工作方式即可,设置成功时主机和电台上的Tx/Rx灯应该闪烁。 〈二〉求转换参数 GPS系统采用世界大地坐标系统WGS-84,工程建筑一般采用地方坐标系统或工程坐标系统,为能将GPS所测坐标直接在PISON采集器或电脑上显示为地方坐标或工程坐标必须进行坐标转换。求取坐标转换参数的办法是:启动基准站,用流动站到测区另外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已知点上进行碎部测量取得单点定位坐标(参考坐标),然后进入PSION采集器的求转换参数功能,按提示输入各点参考坐标和已知坐标进行自动求取。 〈三〉施工测量 1、GPS实时定位测量控制

GPS(RTK)静态控制测量实习报告

GPS(RTK)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通过实习进一步深入了解GPS原理以及在测绘中的应用,巩固 课堂所学的知识.熟练掌握GPS仪器的使用方法,学会GPS进行控制测量的基本方法并掌握GPS数据处理软件的使用方法 . 二:实习地点:扬州环境资源职业技术学院 三:实习内容:测量学校 四:实验原理:GPS定位的原理是GPS 卫星发射的测距信号和导航电文,导航 电文中含有卫星位置的信息,用户用GPS接收机在某一时刻接收三颗或三颗以上的GPS卫星,测出测站点(GPS天线中心)到卫星的距离并解算出该时刻卫星的空间位置根据距离,并解算出卫星的空间位置,根据距离交会法求测站点坐标.其基本思想为:在基准站上安置一台GPS 接收机,对所有可见卫星进行连续观测并将其观测数据通过无线电传输设备实时地发送给用户观测站,用户站在接收GPS卫星信号的同时,通过无线电接收机设备接收基准站传输的观测数据,实时计算测站点的三维坐标. 五:实验过程: (一). 参考站要求 参考站的点位选择必须严格。因为参考站接收机每次卫星信号失锁将会影响网络内所有流动站的正常工作。 1..周围应视野开阔,截止高度角应超过15度,周围无信号反射物(大面积 水域、大型建筑物等),以减少多路径干扰。并要尽量避开交通要道、过往行人的干扰。 2.参考站应尽量设置于相对制高点上,以方便播发差分改正信号。 3.参考站要远离微波塔、通信塔等大型电磁发射源200米外,要远离高压输电线路、通讯线路50米外。 4.RTK作业期间,参考站不允许移动或关机又重新启动,若重启动后必须重新校正。

根据以上要求在校园里选择合适的已知点,将天线架设是该点做为基准站,同时开机.打开主机和电台,主机开始自动初始化和搜索卫星,当卫星数和卫星质量达到要求后(大约1分钟),主机上的DL指示灯开始5秒钟快闪2次,同时电台上的RX指示灯开始每秒钟闪1次。这表明基准站差分信号开始发射,整个基准站部分开始正常工作。 (二).移动站要求 1.将移动站主机接在碳纤对中杆上,并将接收天线接在主机顶部,同时将手簿夹在对中杆的适合位置。 2.打开主机,主机开始自动初始化和搜索卫星,当达到一定的条件后, 主机上的DL指示灯开始1秒钟闪1次(必须在基准站正常发射差分信号的前提下),表明已经收到基准站差分信号。 3.打开手簿,启动工程之星软件。工程之星快捷方式一般在手簿的桌面 上,如手簿冷启动后则桌面上的快捷方式消失,这时必须在Flashdisk中启动原文件(我的电脑→Flashdisk→SETUP→ERTKPro2.0.exe)。 4.启动软件后,软件一般会自动通过蓝牙和主机连通。如果没连通则首先需要进行设置蓝牙(工具→连接仪器→选中“输入端口:7”→点击“连接”)。 5.软件在和主机连通后,软件首先会让移动站主机自动去匹配基准站发 射时使用的通道。如果自动搜频成功,则软件主界面左上角会有信号在闪动。如果自动搜频不成功,则需要进行电台设置(工具→电台设置→在“切换通道号”后选择与基准站电台相同的通道→点击“切换”)。 6.在确保蓝牙连通和收到差分信号后,开始新建工程(工程→新建工程), 依次按要求填写或选取如下工程信息:工程名称、椭球系名称、投影参数设置、四参数设置(未启用可以不填写)、七参数设置(未启用可以不填写)和高程拟合参数设置(未启用可以不填写),最后确定,工程新建完毕。 六.进行校正: 利用控制点坐标库(设置→控制点坐标库)求参数.

HNCORS网络RTK测量技术规定(试行)

HNCORS网络RTK测量技术规定(试行) 1 总则 1.1 为制定HNCORS网络RTK测量技术规程,向全省推广应用,拟在全省范围进行生产试运行,特制定本规定。 1.2 本规定制定了采用网络RTK技术进行城市平面一级、图根和碎部点平面测量以及图根和碎部点高程测量的技术标准。 2 引用标准 1.CJJ8-99《城市测量规范》 2.CJJ73-97《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 3.GBT/T18314-2001《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4.CH8016-1995《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型接收机检定规程》 5.ZCB/001-2008《GPS-RTK测量技术规定》(试行版) 3 一般规定 3.1 在湖南省的行政区域内,HNCORS系统均能有效地覆盖,网络RTK测量不宜超出此区域。确有需要在湖南省以外进行网络RTK测量时,应适当进行检测。 3.2 HNCORS网络RTK测量直接获得的是WGS 84大地坐标,并视为CGCS2000国家大地坐标。 3.3 HNCORS网络RTK测量使用地方独立坐标系、1980西安坐标系或1954年北京坐标系等坐标系统时需进行坐标转换。 3.4 HNCORS网络RTK测量使用1985国家高程或1956黄海高程等高程系统时需进行高程转换。 3.5与上述各坐标系统相关的地球椭球的基本参数如表3.1:

3.6 GPS高程测量按作业过程应分为高程异常模型的建立、GPS测量和高程计算三部分。高程异常模型可利用已有模型或根据需要单独获取。湖南省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模型可直接应用于GPS高程测量。关于高程异常模型的确定本规程不做规定。3.7 HNCORS网络RTK平面测量等级分为一级、图根和碎部。测量技术要求应符合表3.2的规定。本规定定义的一测回是指流动站接收机在重新初始化之后所成功完成的一次网络RTK测量。 表3.2 HNCORS网络RTK平面测量技术要求 3.8 HNCORS网络RTK高程测量等级分为图根和碎部。测量技术要求应符合表3.3的规定。 表3.3 HNCORS网络RTK高程测量技术要求

GPS-RTK测量步骤

GPS-RTK测量步骤 RTK由两部分组成:基准站部分和移动站部分。其操作步骤是先启动基准站,后进行移动站操做。 一.基准站部分 1.架好脚架于已知点上,对中整平(如架在未知点上,则大致整平即可)。 2.接好电源线和发射天线电缆。注意电源的正负极正确(红正黑负)。 3.打开主机和电台,主机开始自动初始化和搜索卫星,当卫星数和卫星质量达到要求后(大约1分钟),主机上的DL指示灯开始5秒钟快闪2次,同时电台上的TX指示灯开始每秒钟闪1次。这表明基准站差分信号开始发射,整个基准站部分开始正常工作。 注意:为了让主机能搜索到多数量卫星和高质量卫星,基准站一般应选在周围视野开阔,避免在截止高度角15度以内有大型建筑物;为了让基准站差分信号能传播的更远,基准站一般应选在地势较高的位置。 二.移动站部分 1.将移动站主机接在碳纤对中杆上,并将接收天线接在主机顶部,同时将手簿夹在对中杆的适合位置。 2.打开主机,主机开始自动初始化和搜索卫星,当达到一定的条件后,主机上的DL指示灯开始1秒钟闪1次(必须在基准站正常发射差分信号的前提下),表明已经收到基准站差分信号。 3.打开手簿,启动工程之星软件。工程之星快捷方式一般在手簿的桌面上,如手簿冷启动后则桌面上的快捷方式消失,这时必须在Flashdisk中启动原文件(我的电脑→Flashdisk→SETUP→ERTKPro2.0.exe)。 4.启动软件后,软件一般会自动通过蓝牙和主机连通。如果没连通则首先需要进行设置蓝牙(工具→连接仪器→选中“输入端口:7”→点击“连接”)。 5.软件在和主机连通后,软件首先会让移动站主机自动去匹配基准站发射时使用的通道。如果自动搜频成功,则软件主界面左上角会有信号在闪动。如果自动搜频不成功,则需要进行电台设置(工具→电台设置→在“切换通道号”后选择与基准站电台相同的通道→点击“切换”)。 6.在确保蓝牙连通和收到差分信号后,开始新建工程(工程→新建工程), 依次按要求填写或选取如下工程信息:工程名称、椭球系名称、投影参数设置、四参数设置(未启用可以不填写)、七参数设置(未启用可以不填写)和高程拟合参数设置(未启用可以不填写),最后确定,工程新建完毕。 7.进行校正。校正有两种方法。 方法一:利用控制点坐标库(设置→控制点坐标库)求四参数. 在控制点坐标库界面中点击“增加”,根据提示依次增加控制点的已知坐标 和原始坐标,一般至少2个控制点,当所有的控制点都输入以后察看确定无误后,单击“保存”,选择参数文件的保存路径并输入文件名,建议将参数文件保存在 当前工程下文件名result文件夹里面,保存的文件名称以当天的日期命名。完成 之后单击“确定”。然后单击“保存成功”小界面右上角的“OK”,四参数已经 计算并保存完毕. 方法二:校正向导(工具→校正向导),这时又分为两种模式。 注意:此方法只在此介绍单点校正,一般是在有四参数或七参数的情况下才通过此方法进行单点校正。 a.基准站架在已知点上 选择“基准站架设在已知点”,点击“下一步”,输入基准站架设点的已知坐标及天线高,并

RTKGPS测量的工作原理

GPS RTK测量技术的设置步骤和作业方法由于本工程水深较深,施工现场涌浪大,地形条件差,为了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我部采用最先进,精度最高的GPS测量定位系统:实时动态相位差分技术(RTK测量技术)以及配套的全自动数据处理软件。本工程采用的是国产广州中海达HD-8900N型GPS接收机和数据处理软件。 一、工作原理 基准站上安置的接收机,对所有可见GPS卫星进行连续观测,并将其观测数据,通过无线电传输设备(也称数据链),实时地发送给用户观测站(流动站);在用户观测站上,GPS接收机在接收GPS卫星信号的同时,通过无线电接收设备,接收基准站传输的观测数据,然后根据相对定位原理,实时地解算并显示用户站的三维坐标及其精度,其定位精度可达1cm~2cm。 二、GPS定位技术相对于传统测量技术的特点 1、观测站之间无需通视。传统的测量方法必须保持观测站之间有良好的通

视条件,而GPS测量不要求观测站之间通视。 2、定位精度高。我们采用实时动态相位差分技术(RTK技术),其定位精度可达1cm~2cm,测深仪精度为:5cm+0.4%。 3、操作简便、全程监控。只需GPS与电脑联接,开机即可,无须架仪器和后视,能实时监控定位的全过程。 4、全天候作业。GPS测量不受天气状况的影响,可以全天候作业(夜间、雨天都可以工作)。 5、水深测量的平面定位和水深测量完全同步,无须水位测定。传统的水深测量平面定位和水深测量是相对分离的;一、平面位置和测深不同步;二、受涌浪影响大,水尺观测和测深时涌浪情况不一至。GPS无验潮测深法,可以解决上述问题,即无须观潮和水位改正,测量时不受涌浪影响。 6、成图高度自动化。配套的数据处理成图软件具有自动成图和计算功能。能自动计算各层间面积和方量,计算各断面总抛量和未抛量。 三、RTK测量技术的作业方法 〈一〉基准站设置 基站可设在已知点或非已知点上,连接完毕后用PSION采集器进行参数设置,进入碎部测量取得单点定位坐标,再进入菜单的基准站设置功能上进行坐标输入、设制RTK工作模式、发射间隔、设成基站工作方式即可,设置成功时主机和电台上的Tx/Rx灯应该闪烁。 〈二〉求转换参数 GPS系统采用世界大地坐标系统WGS-84,工程建筑一般采用地方坐标系统或工程坐标系统,为能将GPS所测坐标直接在PISON采集器或电脑上显示

(整理).SDCORS系统的网络RTK测量.

接入SDCORS系统的网络RTK测量 山东省CORS站 2011-06-28 为保证用户使用SDCORS系统获得精度可靠的数据,根据《GB/T2009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和《卫星定位城市测量规范CJJ\T 73-2010》,编制作业操作规程,就作业过程中的各项操作加以正规化。 一、网络RTK测量前准备 1、设备设置 1)正确设置接收机内的各种参数。 2)进行观测前应按照SDCORS运营中心提供的有关参数,对手簿控制器、通讯模块进行设置。 3)进行接收机、手簿控制器及网络控制中心之间的数据链接与传输检查。 2、转换参数求取 SDCORS系统的基准坐标是采用的 CGCS2000坐标,用户在作业前,应根据项目设计的指标,进行转换参数的求取. 通过已有控制点的平面坐标(80或54坐标)和经过三维约束平差的经纬度坐标求取,如C级网坐标成果等。 进行点校正(或转换参数的求取)。点校正选用的控制点必须覆盖测区且不少于4个,点校正后的平面坐标转换的残差≤2cm,对

于高程转换的残差根据“网络RTK测量,水平精度高,垂直精度低”的特性,高程转换的残差≤3cm(为平面坐标转换残差的1.5倍)。? 二、网络RTK测量 1、初始化要求 1)初始化时应符合下列条件: PDOP值≤6;? 卫星高度截止角≥15o;? 有效的观测卫星数≥6颗;? GPS接收机、手簿控制器及网络控制中心之间的链接正确;? 观测站不宜在隐蔽地带、成片水域和强电磁波干扰源附近;? 2)初始化时问题的处理 在长时间不能获得固定解时,应断开通讯链接,重启GPS接收机再次进行初始化操作。重试次数超过3次仍不能获得初始化时应取消本次测量,对现场观测环境和通讯链接进行分析,可选择现场附近观测和通讯条件较好的位置重新进行初始化操作,同时将现场情况向SDCORS运营中心通报。用户可采用静态测量的方式,至少观测10分钟时间,进行静态数据后处理。 3)在测量前,要坚持“首次固定不记录,二次固定再记录”。避免流动站接收机首次锁定卫星获得初始化后,获得错误的整周模糊度,影响测量结果。 2、不同等级控制点的要求

GPS-RTK测量手册

GPS RTK测量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GPS RTK Surveys 1 总则 1.1为了GPS RTK技术在治黄测绘及其它相关领域内推广应用,统一RTK作业方法、仪器使用要求、数据处理方法,特制定本规程。 1.2本标准参照与引用的标准 1.2.1《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1);1.2.2《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CJJ73-97); 1.2.3《公路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JTJ/T066-98);1.2.4《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型接收机检定规程》(CH8016-1995)。 1.3本规程适用于四等平面以下、等外水准控制测量、放样测量、地形测量(包括水下地形测量)、断面测量,以及当采用RTK技术辅助水文测验、河道冲淤监测时亦可参照本规程。 2 术语 2.1全球定位系统(GPS)Global Position System GPS是由美国研制的导航、授时和定位系统。它由空中卫星、地面跟踪监控站、和用户站三部分组成,具有在海、陆、空进行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GPS系统的特点是高精度、全天候、高效率、多功能、操作简便、应用广泛等。

2.2实时动态测量(RTK)Real Time Kinematic RTK定位技术是基于载波相位观测值的实时动态定位技术,它能够实时地提供测站点在指定坐标系中的三维定位结果,并达到厘米级精度。在RTK作业模式下,基准站通过数据链将其观测值和测站坐标信息一起传送给流动站。流动站不仅通过数据链接收来自基准站的数据,还要采集GPS观测数据,并在系统内组成差分观测值进行实时处理。流动站可处于静止状态,也可处于运动状态。RTK技术的关键在于数据处理技术和数据传输技术。 2.3观测时段Observation 测站上开始接收卫星信号到停止接收,连续观测的时间长度。2.4同步观测Simultaneous Observation 两站或两站以上接收机同时对同一组卫星进行观测。 2.5天线高Antenna Height 观测时接收机相位中心到测站中心标志面的高度。 2.6参考站Reference Station 在一定的观测时间内,一台或几台接收机分别在一个或几个测站上,一直保持跟踪观测卫星,其余接收机在这些测站的一定范围内流动作业,这些固定测站就称为参考站。 2.7流动站Roving Station 在参考站的一定范围内流动作业,并实时提供三维坐标的接收机称为流动接收机。 2.8世界大地坐标系1984

HBCORS网络RTK测量技术规定(试行)

HBCORS网络RTK测量技术规定(试行) 1 总则 1.1 为制定HBCORS网络RTK测量技术规程,向全省推广应用,拟在全省范围进行生产试运行,特制定本规定。 1.2 本规定制定了采用网络RTK技术进行城市平面一级、图根和碎部点平面测量以及图根和碎部点高程测量的技术标准。 2 引用标准 1.CJJ8-99《城市测量规范》 2.CJJ/T 73-2010《卫星定位城市测量技术规程》 3.GBT/T18314-2001《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4.CH8016-1995《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型接收机检定规程》 3 一般规定 3.1 在湖北省的行政区域内,HBCORS系统均能有效地覆盖,网络RTK测量不宜超出此区域。确有需要在湖北省以外进行网络RTK测量时,应适当进行检测。 3.2 HBCORS网络RTK测量直接获得的是WGS 84坐标,并视为CGCS2000国家坐标。 3.3 HBCORS网络RTK测量使用地方独立坐标系、西安80坐标系或北京54坐标系等坐标系统时需进行坐标转换。 3.4 HBCORS网络RTK测量使用1985国家高程或1956黄海高程等高程系统时需进行高程转换。 3.5与上述各坐标系统相关的地球椭球的基本参数如表3.1:

3.6 GPS高程测量按作业过程应分为高程异常模型的建立、GPS测量和高程计算三部分。高程异常模型可利用已有模型或根据需要单独获取。湖北省似大地水准面精化模型可直接应用于GPS高程测量。关于高程异常模型的确定本规程不做规定。 3.7 HBCORS网络RTK平面测量等级分为一级、图根和碎部。测量技术要求应符合表3.2的规定。本规定定义的一测回是指流动站接收机在重新初始化之后所成功完成的一次网络RTK测量。 表3.2 HBCORS网络RTK平面测量技术要求 3.8 HBCORS网络RTK高程测量等级分为图根和碎部。测量技术要求应符合表3.3的规定。 表3.3 HBCORS网络RTK高程测量技术要求 3.9 网络RTK控制点的选点应满足以下要求:

GPS_RTK测量方式及其原理

GPS_RTK测量方式及其原理 GPS作为一项现代空间定位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在越来越多的行业领域,取代的是传统和常规的光学或电子测量仪器。而从20世纪80年代以后,GPS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实现了与现代通信技术完美地结合,可以说是现代空间定位技术走出了具有革命意义的突破,从而更进一步拓展了GPS空间定位技术的应用范围与作用。以GPS-RTK测量为例,主要分析GPS-RTK的测量方式及其原理,对于指导实际工作有一定的意义。 1、GPS-RTK测量的工作原理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lobalPositioning System,简称“GPS”)是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研制,并主要希望用于军事部门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经历20年和耗资200多亿美元,分为三个阶段研发,于1994年底全面完成初建并被陆续投入使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是基于空间无线电波传输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其系统具有全能性、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即时性的精密三维导航及空间定位功能,同时拥有良好地抗干扰性和信息保密性。因此,全球卫星空间定位技术被率先在大地测量、工程测量、航空摄影测量和海洋测量和城市测量等测绘领域普及应用,同时逐步外延至军事、交通、通信、资源和管理等领域展开了大力研究并拓展应用。全球卫星空间定位技术的定位功能是依仗测量中的距离交会定点工作原理予以实现。如果假设在待测点Q处设置一部GPS接收机,而在某一时刻tk同时可以接收到三颗(或三颗以上)卫星S1、S2、S3所发送的电波信号。然后通过后期数据处理与计算,可以求解得到该时刻该GPS接收机天线中心(测站点)至空间卫星的距离ρ1、ρ2、ρ3。根据空间卫星星历可以查询到该时刻三颗卫星的空间三维坐标(Xj,Yj,Zj),j=1,2,3,从而由公式求解得出Q点的空间三维坐标(X,Y,Z),完成初步测量,最后由修正得到结果。GPS -RTK 测量技术是以载波相位观测量作为基础的实时差分GPS定位测量技术,它能够实时获得待测站点在指定空间坐标系中的三维坐标,精确度可以达到厘米级。GPS-RTK测量系统主要由一个基准参考站点、多个97DOI:10.16503/https://www.doczj.com/doc/e62526182.html,ki.2095-9931.2013.09.030交通标准化交通信息Traffic Informatization 流动站点和数据通讯系统三个部分组成。在GPS-RTK的作业模式中,基准参考站点可以通过数据链将其观测值和待测站点的坐标信息一同传送至流动站接收机中。流动站点接收机不仅仅可以通过数据链接收来自于基准参考站点的数据,同时还需采集GPS系统的观测数据,并在系统内部组成差分观测值,然后进行实时地处理与计算,最终给出厘米级的定位数据结果,一般用时不超过1s。流动站点接收机可处于静止状态,也可处于运动状态,完成周模糊度的搜索求解任务。在未知数解固定之后即可进行每个历元的实时处理工作,只要能够保持四颗以上卫星的相位观测值跟踪以及必要的几何图形,同时保证良好的空间测量环境,这样一来流动站接收机就可以随时给出厘米级的定位数据结果。GPS-RTK技术的应用关键在于对空间卫星的数据传输和处理技术。 目前,GPS-RTK数据处理是在卫星运动中快速求解整周模糊度的算法OTF已能在1min 之内实现整周模糊度快速准确求解,能够较好地解决GPS信号失锁状态下快速重新初始化。而数据传输则要求RTK定位时基准站接收机实时地把观测数据(伪距观测值,相位观测值)及已知数据传输给流动站接收机,数据量比较大,一般都要求9 600的波特率,这在无线电上不难实现。 2、GPS的系统构成 GPS 主要由空间卫星星座、地面监控站及用户设备三部分构成。GPS空间卫星星座由21颗工作卫星和3颗在轨备用卫星组成。24颗卫星均匀分布在六个轨道的平面内,轨道平面

GPSRTK测量技术作业手册新

内部资料注意保密Trimble GPS RTK线路定线测量 技术作业指导书 编着:张志刚张冠军 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勘测设计分院 2004年6月天津

目录 前言RTK技术简介 (1) 1什么是GPS RTK技术 (1) 2 GPS RTK技术应用范围 (2) 3 GPS RTK的组成 (3) 4 GPS RTK的工作流程 (4) 5作业测区的确定 (5) 6 坐标系统转换参数的求解 (5) 一TSC1简介 (8) 二BASE(基准站) (11) 1 BASE硬件 (11) 2 TSC1设置基准站 (12) 三ROVER(流动站) (16) 1 ROVER硬件 (16) 2 TSC1设置流动站 (16) 3 流动站点校正 (18) 四RTK测量 (18) 1 测量点 (18) 2 放样点 (18) 3 放样道路 (22) 4 其他测量功能 (23) 5 结束测量 (23) 五GPS RTK线路定线测量 (24) 1 线路设计 (24) TSC1线路设计 (24) TGO Roadlink线路设计 (26) 2利用TSC进行中线测量 (32)

交点、中线控制桩测量 (32) 加中桩测量 (33) 3 数据处理 (33) 附录TSC1菜单 (36)

前言GPS RTK技术简介 1 什么是GPS RTK技术 GPS RTK技术(Real-time kinematic)是建立在实时处理两个测站的载波相位基础上的。它能实时提供观测点的三维坐标,并达到厘米级(±1cm+1ppm)的高精度。常规的GPS测量方法,如Static(静态)、FastStatic (快速静态)、Postprocessed kinematic(动态)测量都需要事后进行解算才能获得毫米或厘米级的精度,而RTK是能够在野外实时得到厘米级定位精度的测量方法,它采用了载波相位动态实时差分(Real - time kinematic)方法,是GPS应用的重大里程碑,它的出现为工程放样、地形测图、各种控制测量带来了新曙光,极大地提高了外业作业效率。 高精度的GPS测量必须采用载波相位观测值,RTK定位技术就是基于载波相位观测值的实时动态定位技术,它能够实时地提供测站点在指定坐标系中的三维定位结果,并达到厘米级精度。在RTK作业模式下,基准站通过数据链将其观测值和测站坐标信息一起传送给流动站。流动站不仅通过数据链接收来自基准站的数据,还要采集GPS观测数据,并在系统内组成差分观测值进行实时处理,同时给出厘米级定位结果,历时只需1epoch。流动站可以处于静止状态,也可处于运动状态;可在固定点上先进行初始化后再进入动态作业,也可在动态条件下直接开机,并在动态环境下完成周模糊度的搜索求解。在整周末知数解固定后,即可进行每个历元的实时处理,只要能保持五颗以上卫星相位观测值的跟踪和必要的几何图形,流动站就可随时给出厘米级定位结果。 RTK技术的关键在于数据处理技术和数据传输技术,RTK定位时要

04-NBCORS网络RTK测量技术规定(试行)

04-NBCORS网络RTK测量技术规定(试行) D

表3.1 各坐标系统相关的地球椭球的基本参数 1954年北京坐标系 1980 西安坐标系 WGS84 2000国家 大地坐标系 椭球名称克拉索夫斯基1980大地坐标系WGS84 CGCS2000 椭球类型参考椭球参考椭球总地球椭球总地球椭球建成年代50年代1982 1984 2008 长半轴a(m)6378245 6378140 6378137 6378137 短半轴b(m)6356755.2882 6356863.0188 6356752.3142 6356752.31414 扁率f 1/298.257 1/298.3 1/298.257223563 1/298.257222101 第一偏心率平方e20.00669438499959 0.006693421622966 0.00669437999013 0.00669438002290 第二偏心率平方e 20.00673950181947 0.006738525414683 0.006739496742227 0.00673949677548 地球引力常数GM (m3s-2) — 3.986005×1014 3.986005×1014 3.986004418×1014自转角速度ω(rads-1)—7.292115×10-57.292115×10-57.292l15×10-5 3.6 GPS高程测量按作业过程应分为高程异常模型的建立、GPS测量和高程计算三部分。高程异常模型可利用已有模型或根据需要单独获取。宁波市规划区似大地水准面精化模型可直接应用于GPS高程测量。关于高程异常模型的确定本规程不做规定。 3.7 NBCORS网络RTK平面测量等级分为一级、图根和碎部。测量技术要求应符合表3.2的规定。本规定定义的一测回是指流动站接收机在重新初始化之后所成功完成的一次网络RTK测量。 表3.2 NBCORS网络RTK平面测量技术要求 等级时 段 数 总测 回数 观测历 元数 同一时段测 回间平面互 差 时段间平 面互差 一级 2 4 ≥30 ≤2cm ≤4cm 坐标 系统 地球 椭球

GPSRTK图根控制测量规范标准

GPS RTK图根控制测量规范 本标准是根据我国现阶段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RTK)测量的技术水平制定的。本标准内容涉及目前应用广泛的单参考站RTK测量技术和基于CORS系统的网络RTK测量技术。 本标准是在GB/T 18314《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CJJ 73《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GB50026《工程测量规范》的基础上,结合生产实际的情况制定的。 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RTK)定位测量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规范的规定。 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RTK)测量 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利用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实施平面一级、二级、三级控制测量和五等高程控制测量、地形测量的技术要求、方法。 其他相应精度的定位测量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2 引用标准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8314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CJJ 73 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

CH/T 2008-2005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连续运行参考站网建设规范 CH 8016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型接收机检定规程 GB 50026 工程测量规范 GB/T 14912 1∶500 1∶1000 1∶2000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程 3 术语 实时动态测量(RTK) Real Time Kinematic RTK测量技术是全球卫星导航定位技术与数据通信技术相结合的载波相位实时动态差分定位技术,它能够实时地提供测站点在指定坐标系中的三维定位结果。在RTK测量模式下,参考站通过数据链将其观测值和测站坐标信息一起传送给流动站,流动站不仅采集卫星观测数据,还通过数据链接收来自参考站的数据,并在系统内组成差分观测值进行实时处理。 天线高 Antenna Height 观测时接收机天线相位中心至测站中心标志面的高度。 参考站 Reference Station 在一定的观测时间内,一台或几台接收机分别在一个或几个固定测站上,一直保持跟踪观测卫星,其余接收机在这些测站的一定范围内流动作业,这些固定测站就称为参考站。 流动站 Roving Station 在参考站的一定范围内流动作业的接收机所设立的测站。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 China Geodetic Coordinate System 2000

RTK一年级点与图根点测量要求

R T K一年级点与图根点 测量要求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一级GPS点观测 3.2.1观测方式确定 本项目一级GPS控制点采用GPS-RTK方式测量。RTK作业使用绍兴CORS系统。采用2台双频GPS接收机分别对控制点进行RTK测量。 鉴于RTK测量方式在作业方式的简便性、高效性,其应用越来越广泛,并且RTK技术也越来越成熟。绍兴市已于2009年建成了绍兴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系统(即CORS系统,核心为网络RTK技术)并投入试运行。经过一段时间的试运行,表明在CORS系统覆盖范围内其测量精度均衡稳定、作业简便高效,完全可以满足一级GPS点的精度要求。 3.2.2仪器要求 GPS-RTK观测采用双频GPS接收机,使用的接收机应在检定有效期内,出测前须对仪器进行相关检查。RTK接收机标称精度(动态)应符合:平面≤ 10mm+2×10-6×d,高程≤20mm+2×10-6×d。 用于本项目测量的GPS-RTK系统须具备通过通信网络连接绍兴CORS系统的能力。 3.2.3一级GPS点观测技术要求 一级GPS点的测量精度应符合应符合CJJ8-99和CJJ73-97的要求。 GPS-RTK平面测量精度上应符合两次观测点位互差≤3cm,两组观测值的点位互差≤5cm。高程测量精度应符合两次高程互差≤3cm,两组观测值的高程互差≤4cm。

观测时必须检测周边已有同等级以上控制点。平面检测高等级控制点时,其点位互差≤5cm;检测同等级控制点时,其点位互差≤7cm。高程检测高等级控制点时,其高程互差≤4cm,检测同等级控制点时,其高程互差≤5cm。 由于技术的发展,CORS系统采用的虚拟参考站技术(VRS)可在保证精度的情况下流动站与基准站距离可达70公里,且在CORS系统控制范围内测量精度均衡。故本项目RTK测量时与基准站的距离不受《浙江省GPS-RTK测绘技术规定》表5.2.1限制,流动站测量距离按绍兴CORS系统设计规定控制。 测量控制手簿设置控制点的单次观测的平面收敛精度应≤1.5cm,高程收敛精度应≤2cm。 控制点平面和高程成果在限差之内取各次观测成果的平均值。 3.2.4RTK转换参数的确定 WGS-84坐标系与绍兴城市坐标系、1954年北京坐标系、1980西安坐标系间求转换参数的参考点应采用5点以上的两套坐标系成果,所选参考点应分布均匀,且能控制整个测区,不得外推。当需测定高程时,参考点应适当增加。转换时应根据测区范围及具体情况,合理采用四参数(二维)或七参数(三维)的数学模型。GPS-RTK参考点等级及转换残差要求应符合下表规定。 GPS-RTK参考点等级及转换残差要求 本项目RTK转换参数可参考采用2009年绍兴市城市控制网改造时的GPS平差计算结果。高程观测值宜对RTK数据进行后处理,按本地高精度似大地水准面精化模型求插值方法求得高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