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垂体瘤是怎样检查出来的

垂体瘤是怎样检查出来的

垂体瘤是怎样检查出来的
垂体瘤是怎样检查出来的

垂体瘤是怎样检查出来的

垂体瘤是一组从垂体前叶和后叶及颅咽管上皮残余细胞发生的肿瘤。诊断主要依据病史,体格检查,临床症状及体征、垂体影像学检查主要通过做核磁共振确诊。垂体瘤是怎样检查出来的?

脑垂体出现肿瘤的时候内分泌功能就会发生改变,人体的代谢以及相应的脏器就会发生一些病理变化,这个病理变化就会带来一些临床症状,肿瘤可以包裹脑垂体,也可以从脑垂体体内生长出来,挤压脑垂体,导致脑垂体功能异常。

一、垂体瘤的诊断

垂体瘤病人的早期症状往往轻微,容易漏诊或误诊。如老年无功能性垂体瘤导致的垂体功能低下,视力下降;儿童及青春期垂体腺瘤出现视力下降或生长发育迟缓;男性泌乳素腺瘤所致阳痿;女性泌乳素腺瘤所致月经紊乱等。这不仅需要神经外科、内分泌科医生重视,而且需要相关科室如眼科、妇产科等的重视,应加强各科对相关疾病与垂体腺瘤的鉴别诊断。其中 MRI检查及内分泌激素测定是提高垂体瘤早期诊断的重要手段。

二、内分泌检查

由于多数垂体瘤具有分泌激素的功能,在临床表现不明显,影像学尚不能提示有肿瘤时,垂体瘤激素已经发生改变。一些垂体瘤病例单纯靠内分泌检测即可做确诊。例如ACTH细胞腺瘤,多数病例从影像学上看不到肿瘤。罕见的移位垂体瘤位于胸腔内,腹腔内等部位,主要依据内分泌来诊断。垂体瘤是怎样检查出来的?

三、影像学检查

1、头颅X线平片:这是比较原始的诊断方法,根据蝶鞍骨质的变化、鞍区钙化等变化判断有无肿瘤及鉴别诊断。

2、 CT扫描:仅对大型垂体瘤有诊断价值,微小垂体瘤容易漏诊。不能作为诊断垂体瘤的主要工具。

3、 MRI检查:是诊断垂体瘤最重要的工具,可以清楚地肿瘤的大小,形态,位置,与周围结果的关系。即使直径2-3毫米的肿瘤也可以显示出。但还有

部分肿瘤的信号与周围正常垂体组织近似。两者难以区分,还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和内分泌检查进行诊断。

四、垂体瘤应和以下几种疾病想鉴别:

(1) 颅咽管瘤:多发生在儿童及年轻人,发病缓慢,除视力和视野障碍外,还有发育停滞,性器官不发育,肥胖和尿崩等垂体功能减低和丘脑下部受累的表现,体积大的肿瘤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影像学表现多数病例肿瘤有囊变,钙化。肿瘤多主题位于鞍上,垂体组织在鞍内底部。

(2) 鞍结节脑膜瘤:多发生在中年人,,病情进展缓慢,初发症状为进行性视力减退伴有不规则的视野缺,头痛,内分泌症状不明显。影像学表现肿瘤形态规则,增强效果明显,肿瘤位于鞍上,垂体组织在鞍内底。

(3) 拉司克裂囊肿:发病年龄年轻,多无明显临床表现,少数出现内分泌紊乱和视力减退。影像学可见,体积小的囊肿位于垂体前后叶之间,类似"三名制"馅饼.大型囊肿垂体组织被推挤到囊肿的下、前、上方。该病最易误诊为垂体瘤。

(4) 生殖细胞瘤:又称异位松果体瘤,多发生在儿童,病情发展快,多饮多尿,性早熟,消瘦。临床症状明显。影像学表现病变多位于鞍上,增强效果明显。

(5) 视交叉胶质瘤:多发生在儿童及年轻人,以头痛,视力减退为主要表现,影像学表现病变多位于鞍上,病变边界不清,为混杂信号,增强效果不明显。

(6) 上皮样囊肿:青年人多见,发病缓慢,视力障碍,影像学表现为低信号病变。垂体瘤是怎样检查出来的?

原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e02386040.html,/ctl/2015/0717/225641.html?pc_hash=tcQEwP

垂体瘤---垂体瘤常见护理问题

垂体瘤---垂体瘤常见护理问题 来源:本站整理作者:佚名 垂体瘤常见护理问题有:①自我形象紊乱;②舒适的改变;③感知改变:视觉;④潜在并发症——垂体危象。 (一):自我形象紊乱:有功能垂体瘤分泌过多激素。 【主要表现】巨人症、肢端肥大症、库欣病伴黑色素沉重、侏儒症等。 【护理目标】1、能正确认识现存的身体外表改变。 2、能使用恰当的应对机制。 【护理措施】1、与病人交谈,鼓励病人表达自己的感受,给予正面的引导。 2、鼓励病人保持经常进行修饰的习惯和改善个体形象的方法:恰当的衣着、恰当的修饰。 3、鼓励病人加强修养,提高自身的内在素质,敢于面对现实。 4、帮助病人适应日常生活,参与社会活动及人际交往。 【重点评价】病人能否恢复正常的社会活动及人际交往。 (二):舒适的改变:头痛 【相关因素】:肿瘤压迫垂体周围组织。 【主要表现】持续性头痛,位于前额、双颞侧、眶后等处,也可呈胀痛伴阵发性加剧。 【护理目标】1、病人头痛缓解。 2、能运用有效的方法缓解疼痛。 【护理措施】1、嘱病人卧床休息,保持室内环境安静、室温适宜,尽可能减少不良因素的刺激,便于病人睡觉和放松。 2、协助病人满足生活需要。 3、指导病人使用缓解疼痛的技术:①想象;②分散注意力技术;③放松技术。

4、头痛加剧时立即报告医生。 【重点评价】1、头痛减轻的程度。 2、病人头痛时有无伴随症状。 (三):感知改变:视觉 【相关因素】肿瘤压迫视神经、视交叉及视神经束。 【主要表现】视力减退、视野缺损、眼底改变。 【护理目标】1、病人不发生外伤。 2、日常生活能自理。 【护理措施】1、向病人详细介绍病室环境,提供适当的光源。 2、把水、餐具、呼叫器等常用物品放在病人视力范围内。 3、移去环境中的障碍物,室内用物相对固定,如用物摆放位置发生改变要告诉病人。 4、避免让房门半开,一定要全开或全关。 5、保持床位低水平,床边有扶栏。 6、当病人行走时要搀扶,提供适当的辅助用具并练习使用。 【重点评价】1、病人视觉恢复的程度。 2、在视力障碍下所具备的能力。 (四):潜在并发症——垂体危象 【相关因素】1、垂体瘤压迫正常腺垂体,引起腺垂体功能低下。 2、感染、呕吐、腹泻、手术、饥饿、寒冷、外伤及使用各种镇静、安眠药等应激状况。【主要表现】精神失常、谵妄、高热、低温、恶心、呕吐、低血糖症、昏厥、昏迷等。

垂体瘤病人的护理

垂体肿瘤病人的护理 一、概述 垂体腺瘤是常见的良性肿瘤,人群发生率一般为1/10万,有的报告高达7/10万。在颅内肿瘤中仅低于脑胶质细胞瘤和脑膜瘤,约占10%。垂体腺瘤好发年龄为青壮年,多见于30-40岁,对病人生长、发育、劳动能力、生育能力有严重损害,并造成一系列社会心理影响。 二、垂体腺瘤的危害性 1.垂体激素过量分泌引起一系列的代谢紊乱和脏器损害; 2.肿瘤压迫使其他垂体激素低下,引起相应靶腺的功能低下; 3.压迫蝶鞍区结构,如视交叉、视神经、海绵窦、、脑底动脉、下丘脑、第三脑室,甚至累及额叶、颞叶、脑干等,导致相应功能的严重障碍。 三、垂体腺瘤的分类?按形态分 1.微腺瘤(直径小于1.0cm) 2.大腺瘤(直径大于1.0cm) 3.巨大腺瘤(直径大于3.0cm) 四、垂体腺瘤的临床表现 (一)、功能性垂体腺瘤的临床表现 1、泌乳素腺瘤:主要以泌乳素增高雌激素减少所致女性闭经-溢乳不育,男性阳痿, 性功能减退。 2、生长激素细胞腺瘤:由于生长激素持续分泌过多,早期数毫米微腺瘤可致代谢紊乱,引起骨骼、软组织和内脏过度生长等一系列变化,病程缓慢,进行性发展,在青春期前,骨骺尚未融合者,表现为巨人症,成年人骨骺融合者,则表现为肢端肥大症。 3、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腺瘤:由于垂体腺瘤持续分泌过多ACTH,引起肾上腺皮质增生促使皮质醇分泌过多,即皮质醇增多症,导致一系列物质代谢紊乱和病理变化,并出现许多临床症状和体征。 4、甲状腺刺激素细胞瘤:罕见。由于TSH分泌过多,T3,T4增高,临床表现甲亢症状。另有继发于甲低(如甲状腺炎,同位素治疗后)负反馈引起TSH腺瘤。腺瘤使蝶鞍扩大,鞍上发展,出现视功能障碍。 5、促性腺激素细胞腺瘤:罕见。由于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激素(LH)分泌过多,早期可无症状,晚期有性功能减低,闭经,不育,阳痿,睾丸萎缩,精子数目减少。肿瘤长大可出现视功能障碍。 6、无分泌功能腺瘤:多见于中年男性和绝经后女性,以往称垂体嫌色细胞腺瘤,缺乏血浆激素水平而临床症状不显著。 (二)、头痛早期约2/3病人有头痛,主要位于眶后,前额和双颞部,程度轻,间歇性发作,多系肿瘤直接刺激或鞍内压增高,引起垂体硬膜囊及鞍膈受压所致。当肿瘤突破鞍膈,鞍内压降低,疼痛则可减轻或消失。晚期头痛可因肿瘤向鞍旁发展侵及颅底硬膜及血管和压迫三叉神经而引起。少数巨大腺瘤鞍上发展突入第三脑室,造成室间孔或导水管梗阻,出现颅内压增高时头痛较剧。 (三)、视力视野障碍在垂体腺瘤尚未压迫视神经交叉前,多无视力视野障碍,仅个别微腺瘤病例可出现视力减退,双颞侧视野缺损,随着肿瘤长大,约60~80%病例可因压迫视通路不同部位,而致不同视功能障碍,典型者多为双颞侧偏盲。 (四)、其他神经和脑损伤如肿瘤向后上发展压迫垂体柄和下丘脑可出现尿崩症和下丘脑功能障碍,累及第三脑室、室间孔、导水管,可致颅内压增高。向前方伸展至额叶,可引

垂体瘤护理常规

脑垂体瘤护理常规 [病情观察] 术前:1脑积水与顾内压增高:大部分病人垂体瘤伴有脑积水,其成因包括脑肿瘤的所在位置直接梗阻脑脊液循环所致梗阻性脑积水以及脑脊液的生成与吸收紊乱造成的交通性脑积水两种情况,脉络丛乳头状瘤病人临床所常见的颅内压增高征与脑积水的发生有直接关系,当然,肿瘤的占位效应亦是颅内压增高的重要原因。婴幼儿颅内压增高表现为头颅增大和前囱张力增高,精神淡漠,嗜睡或易激惹。在较大儿童及成人则可表现为头痛、呕吐及视神经乳头水肿,甚至可出现阵发性昏迷。 2垂体瘤局限性神经系统损害症状观察:局限性神经系统损害的表现因肿瘤所在部位而异。肿瘤生长在侧脑室者半数有对侧轻度锥体束征;位于第三脑室后部者表现为双眼上视困难;仿于后颅凹者表现为走路不稳、眼球震额及共济运动障碍等。个别位于侧脑室者可表现为头部包块。垂体瘤临床上见有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史。肿瘤多位于脑室内,有的可移动,故有些垂体瘤病人表现为头痛突然加剧缓解。少数有强迫头位,这可能因肿瘤移动后突然梗阻了脑脊液循环通路所致。

术后:术后患者术后安返病房,密切观察患者神志、瞳孔、生命体征及尿量。保持呼吸道通畅。从患者语言、睁眼、运动3方面来评估患者的意识障碍程度。昏迷者按昏迷患者常规进行护理,做好基础护理,确保无护理并发症,教会陪护人员为患者测量尿量,护士要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护理措施] 术前: 1心理指导的目的是消除病人恐惧、焦虑的情绪。应及时向病人解释手术的目的,列举手术治愈的病例,安排已接受过手术且疗效好的病人与之交谈,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做好家属的工作,使家属克服悲观情绪,鼓励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以乐观、积极的心理状态配合治疗护理。 2皮肤准备:经蝶窦手术病人需剪鼻毛、动作轻稳,防止损伤鼻黏膜而致鼻腔感染。观察有无口鼻疾患,如牙龈炎、鼻腔疖肿等,如有感染存在,需改期手术。另外,还要行右股内侧备皮10cm~20cm,以备手术中取皮下脂肪填塞蝶鞍。手术前1d的22:O0开始禁食禁水。术前保证充足睡眠,如有失眠可口服药物催眠。术晨护士为患者插尿管并肌注术前针。 3为预防术后伤口感染应做激素准备:经蝶窦垂体腺瘤切除病人,术前3d常规使用抗生素,朵贝尔液漱口,用0.125%氯霉素眼药水及新麻液滴鼻,4次/d,每次2滴一3滴,滴

垂体瘤病人的护理

垂体肿瘤病人得护理 一、概述 垂体腺瘤就是常见得良性肿瘤,人群发生率一般为1/10万,有得报告高达7/10万。在颅内肿瘤中仅低于脑胶质细胞瘤与脑膜瘤,约占10%。垂体腺瘤好发年龄为青壮年,多见于30-40岁,对病人生长、发育、劳动能力、生育能力有严重损害,并造成一系列社会心理影响。 二、垂体腺瘤得危害性 1。垂体激素过量分泌引起一系列得代谢紊乱与脏器损害; 2。肿瘤压迫使其她垂体激素低下,引起相应靶腺得功能低下; 3、压迫蝶鞍区结构,如视交叉、视神经、海绵窦、、脑底动脉、下丘脑、第三脑室,甚至累及额叶、颞叶、脑干等,导致相应功能得严重障碍。 三、垂体腺瘤得分类 按形态分 1、微腺瘤(直径小于1、0cm) 2.大腺瘤(直径大于1、0cm) 3、巨大腺瘤(直径大于3、0cm) 四、垂体腺瘤得临床表现 (一)、功能性垂体腺瘤得临床表现 1、泌乳素腺瘤:主要以泌乳素增高雌激素减少所致女性闭经—溢乳不育,男性阳痿, 性功能减退。 2、生长激素细胞腺瘤:由于生长激素持续分泌过多,早期数毫米微腺瘤可致代谢紊乱,引起骨骼、软组织与内脏过度生长等一系列变化,病程缓慢,进行性发展,在青春期前,骨骺尚未融合者,表现为巨人症,成年人骨骺融合者,则表现为肢端肥大症、 3、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腺瘤:由于垂体腺瘤持续分泌过多ACTH,引起肾上腺皮质增生促使皮质醇分泌过多,即皮质醇增多症,导致一系列物质代谢紊乱与病理变化,并出现许多临床症状与体征。 4、甲状腺刺激素细胞瘤:罕见。由于TSH分泌过多,T3,T4增高,临床表现甲亢症状。另有继发于甲低(如甲状腺炎,同位素治疗后)负反馈引起TSH腺瘤。腺瘤使蝶鞍扩大,鞍上发展,出现视功能障碍、 5、促性腺激素细胞腺瘤:罕见、由于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激素(LH)分泌过多,早期可无症状,晚期有性功能减低,闭经,不育,阳痿,睾丸萎缩,精子数目减少。肿瘤长大可出现视功能障碍。 6、无分泌功能腺瘤:多见于中年男性与绝经后女性,以往称垂体嫌色细胞腺瘤,缺乏血浆激素水平而临床症状不显著、 (二)、头痛早期约2/3病人有头痛,主要位于眶后,前额与双颞部,程度轻,间歇性发作,多系 肿瘤直接刺激或鞍内压增高,引起垂体硬膜囊及鞍膈受压所致。当肿瘤突破鞍膈,鞍内压降低,疼痛则可减轻或消失。晚期头痛可因肿瘤向鞍旁发展侵及颅底硬膜及血管与压迫三叉神经而引起、少数巨大腺瘤鞍上发展突入第三脑室,造成室间孔或导水管梗阻,出现颅内压增高时头痛较剧。 (三)、视力视野障碍在垂体腺瘤尚未压迫视神经交叉前,多无视力视野障碍,仅个别微 腺瘤病例可出现视力减退,双颞侧视野缺损,随着肿瘤长大,约60~80%病例可因压迫视通路不同部位,而致不同视功能障碍,典型者多为双颞侧偏盲。 (四)、其她神经与脑损伤如肿瘤向后上发展压迫垂体柄与下丘脑可出现尿崩症与下丘脑功能障碍,累及第三脑室、室间孔、导水管,可致颅内压增高。向前方伸展至额叶,可引起

腺垂体功能减退的护理查房

护理查房 时间: 2016-5-19 16:00 主持人:刘丽 地点:内分泌科会议室主讲人:谢盼盼 主题:腺垂体功能减退症 护理查房 (√) 查房形式:个案(√)疑难() 教学() 护理病例讨论:( ) 病例类型:死亡( ) 出院(√)在院( ) 一、查房目的:1、评价责任护士的护理效果,2、了解病人的需要,对护理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正意见。3、介绍先进的护理,指导下一步护理工作。二、病例介绍 基本资料:患者,女性,55岁,公务员,因垂体瘤放疗术后18+年,咳嗽咳痰1周,加重伴乏力、呕吐1天,于2016-4-20 12:23入院。 既往有“乙型病毒性肝炎”病史,否认结核、疟疾病史,否认高血压、心脏病史,否认糖尿病、脑血管疾病、精神疾病史,否认外伤、输血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患者于2014年12月8日因尿频、尿痛、纳差、乏力1周第一次入住我院我科。诊断为:1.腺垂体功能减退症垂体危象 2.垂体放疗术后 3.低钾、低钠、低氯血症 4.尿路感染 5.病毒性肝炎乙型慢性,入院后,予补钠、补充糖皮质激素(氢化可的松50mg),“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 4.5g Bid”抗感染,“泮托拉唑钠注射液 40mg QD”抑酸护胃等对症支持治疗,曾因发生垂体危象转ICU治疗,予以抗感染、补充激素、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预防应激性溃疡等对症支持治疗后,患者神志、反应能力较前好转,复查电解质示血钠、血氯大致正常,改“醋酸泼尼松片2.5mg*口服*Qd”替代激素治疗,患者病情好转,生命体征平稳,后转入我科,继续予以口服“醋酸泼尼松龙5mg每日清晨顿服”、“左甲状腺素片 25ug 口服每天1次”替代治疗。 体格检查:体温36.3℃脉搏74次/min 呼吸17次/min 血压140/90mmHg发育正常,营养良好,正常面容,神志清楚,精神尚可。 入院诊断: 1.腺垂体功能减退症垂体危象? 2.垂体瘤术后 3.咳嗽咳痰查因:肺部感染? 4.病毒性肝炎乙型慢性 病情及治疗过程:1、完善常规检查。2、告病重,暂予以注射用兰索拉唑护胃、维生素C注射液+维生素B6注射液补液、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化痰、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4.5g静滴Q8h抗感染治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