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五单元 下肢静脉疾病

第十五单元 下肢静脉疾病

第十五单元 下肢静脉疾病
第十五单元 下肢静脉疾病

第十五单元下肢静脉疾病

一、A1

1、下肢静脉曲张并发溃疡的最积极治疗方法是

A.有效抗生素

B.积极换药

C.弹性绷带

D.植皮

E.手术治疗静脉曲张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患者有局部组织坏死,提示内科保守治疗欠佳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原则:

(1)非手术治疗:主要是采用弹力绷带包扎或穿弹力袜,使曲张的静脉处于萎陷状态。同时注意休息,抬高患肢,避免久站,以减轻症状使静脉曲张不再发展。但非手术治疗仅能改善症状,不能达到治愈的目的。主要适用于:①病变局限,症状较轻或无症状者;②妊娠期妇女;③年老体弱或重要脏器功能不良,不能耐受手术者。(2)硬化剂注射疗法:硬化剂注射疗法是将硬化剂注入曲张静脉内,使曲张静脉产生化学性炎症,进而使曲张静脉闭塞。主要适用于:①曲张静脉轻而局限,深浅静脉瓣膜功能良好者;②术后残留的曲张静脉;③术后复发者。常用的硬化剂有5%鱼肝油酸钠、3%14一烃基硫酸钠及50%葡萄糖溶液等。

(3)手术治疗:手术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根本的有效方法,凡深静脉通畅、无手术禁忌证的患者均可手术治疗。最常用的手术方法为大隐静脉或小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结扎功能不全的交通静脉。

【该题针对“下肢静脉疾病知识点”知识点进行考核】

2、下肢静脉曲张的主要原因是

A.长时间站立

B.静脉软弱和静脉压增高

C.髂股静脉血栓形成

D.妊娠子宫

E.盆腔内肿瘤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答案B

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是一种常见病,多见于持久站立工作或高强度体力劳动者。下肢浅静脉过于伸长、迂曲呈曲张状态,病因主要是静脉壁软弱、瓣膜有缺陷和静脉内压力增高所致。长期腹压过高、长期站立工作、重体力劳动等,使瓣膜承受过度的压力,而变松弛,形成关闭不全。静脉瓣膜和静脉壁离心越远,强度越差,而静脉压力是离心越远越高,所以曲张静脉在小腿远比大腿明显。

3、判断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闭塞部位的准确方法是

A.肢体位置试验

B.静脉注射硫酸镁10ml

C.仔细检查肢体各动脉搏动情况

D.行交感神经阻滞

E.行动脉造影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青壮年的动脉和静脉的一种周期性、节段性炎症病变。病变本多数发生在四肢血管,尤其是下肢为常见。病理改变首先是血管内膜增厚,随后有血栓形成,以致最后血管完全阻塞。通常病变首先出现于肢体动脉远端,如胫后、胫前、尺、桡、足弓、掌弓、趾、指等动脉,病变进一步发展才累及股动脉和肱动脉等。病变节段和正常部分之间的界线非常分明,伴行静脉常同时受累,一般都较轻。晚期,血

管周围有纤维组织增生、硬化。

因此这个疾病以累及动脉多见,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不一样,故选择动脉造影

【该题针对“下肢静脉疾病知识点”知识点进行考核】

4、下肢静脉曲张的主要并发症是

A.深静脉血栓形成

B.深静脉瓣功能不全

C.小腿溃疡

D.小腿丹毒

E.足部溃疡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下肢静脉曲张时,病变静脉周围组织的微循环亦由于静脉压的增高而发生障碍,引起营养不良,导致纤维细胞的增生。病变部位的皮下组织弥漫性纤维变性并伴水肿,水肿液内含大量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又可引起纤维组织增生。静脉淤滞使淋巴管回流受阻,淋巴液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又加重了组织纤维化。如此恶性循环的结果是局部组织缺氧,抗损伤能力降低,因而容易发生感染和溃疡。

【该题针对“下肢静脉疾病单元测试”知识点进行考核】

5、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行高位结扎及剥脱术的禁忌证是

A.浅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B.交通支瓣膜功能不全

C.深静脉阻塞

D.小腿慢性溃疡

E.小腿色素沉着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下肢静脉曲张高位结扎及剥脱术

[适应症]

1、下肢浅静脉曲张明显,伴有小腿痛和肿胀,色素沉着,慢性复发性溃疡。

2.大隐静脉及交通支瓣膜功能不全者。

3.既往无深静脉血栓形成病史,且深静脉瓣膜功能良好者。

[禁忌证]

1.年老体弱,有心、肺、肝、肾等重要器官的疾病,手术耐受力较差者。

2.深静脉有阻塞者。

3.合并有急性静脉炎或全身化脓性感染。

【该题针对“下肢静脉疾病单元测试”知识点进行考核】

二、A2

1、患者,50岁。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心房纤颤二十余年。除颤治疗中突然出现右下肢麻木疼痛。继之出现运动障碍。查体:患肢苍白,皮温明显降低。股动脉以下动脉搏动消失。最可能的诊断是

A.心肌梗死

B.癔症

C.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

D.下肢动脉栓塞

E.腰椎间盘突出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下肢动脉栓塞是其他地方的血栓脱落(房颤心脏内的血栓脱落),流到下肢动脉,阻塞动脉血管,引起5P”征:疼痛(pain)、麻木(parasthesia)、无脉(pulselessness)、苍白(pallor)和运动障碍(paralysls)。

2、男,55岁。直肠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后第3日,左下肢出现均匀性肿胀,伴隐痛,查体:皮温正常,末梢微循环充盈时间正常。胫骨前凹陷性水肿,最可能的诊断是

A.药物过敏

B.肾功衰竭

C.大隐静脉曲张

D.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E.下肢浅静脉炎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诊断

1.多见于产后、盆腔术后、外伤、晚期癌肿、昏迷或长期卧床的患者。

2.起病较急,患肢肿胀发硬、疼痛,活动后加重,常伴有发热、脉快。

3.血栓部位压痛,沿血管可扪及索状物,血栓远侧肢体或全肢体肿胀,皮肤呈青紫色,皮温降低,足背、胫后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或出现静脉性坏疽。血栓伸延至下腔静脉时,则两下肢、臀部、下腹和外生殖器均明显水肿。血栓发生在小腿肌肉静脉丛时,Homans征和Neuhof征阳性。

4.后期血栓吸收机化,常遗留静脉机能不全,出生浅静脉曲张、色素沉着、溃疡、肿胀等,称为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分为:①周围型。以血液倒灌为主。②中央型。以血液回流障碍为主。③混合型。既有血液倒灌,又有回流障碍。

5.血栓脱落可致肺栓塞。

6.放射性纤维蛋白原试验、多普勒超声及静脉血流图检查,有助于诊断。静脉造影可确定诊断。

三、A3/A4

1、男。45岁,于3个月前自觉右足麻木,发凉、怕冷,曾去当地医院诊断为“末梢神经炎”。经治无效。于l个月前始.走路时自觉右足疼痛.停下来休息自觉疼痛慢慢缓解。虽服中药亦无明显效果。故来我院。既往有十余年吸烟史。查体:一般情况尚佳.BP:120/80mmHg.P:68次/分.心肺未见异常。左肢发凉,皮肤温度低.皮肤苍白,足背动脉搏动减弱.亦可见浅表性静脉炎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1>、此病人正确诊断为

A.末梢神经炎

B.动脉硬化闭塞症

C.血栓闭塞性脉管炎(Buerger病)

D.肢端动脉痉挛症(Raynauds症)

E.结节性动脉周围炎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2>、本病最恰当的治疗措施应为

A.营养疗法

B.溶栓疗法

C.中药疗法

D.手术疗法

E.免疫疗法

【答案解析】:

<3>、此病治疗最不好的后果是

A.皮肤发绀

B.静息痛

C.肢体坏疽

D.软组织感染

E.射精障碍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2、男。36岁。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发现左下肢小腿内侧静脉曲张。呈蛇样迂曲、扩张,后逐日加重.静脉呈迂曲而股内侧亦有曲张之静脉。于3个月前走路有酸胀不适感、沉重、微痛.小腿内侧皮肤萎缩,脱屑.并出现湿疹。故来我院求治。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1>、此病人考虑为何种疾病

A.原发性小隐静脉曲张

B.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

C.继发性大隐静脉曲张

D.继发性小隐静脉曲张

E.下肢深静脉无瓣膜症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原发性静脉曲张是由于下肢浅静脉瓣膜功能不全,静脉壁薄弱,长期站立,重体力劳动,引起浅静脉内压升高而发病。

继发性大隐静脉曲张系指深静脉血栓形成或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后果。

<2>、应采取哪种最有意义的检查方法

A.特伦伯格(Trendelenburg)试验

B.普腊特(Pratt)试验

C.佩特兹(Perthes)试验

D.奥克斯纳-马霍纳(Ochsner-Mahomer)试验

E.施瓦茨(Schwartz)试验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3>、该病应采取哪种最有效的手术方法

A.小隐静脉结扎及剥脱术

B.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及剥脱术

C.小隐静脉结扎术

D.大腺静脉结扎术

E.静脉瓣膜成形术

【正确答案】:B

3、男。36岁。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发现左下肢小腿内侧静脉曲张。呈蛇样迂曲、扩张,后逐日加重.静脉呈迂曲而股内侧亦有曲张之静脉。于3个月前走路有酸胀不适感、沉重、微痛.小腿内侧皮肤萎缩,脱屑.并出现湿疹。故来我院求治。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1>、此病人考虑为何种疾病

A.原发性小隐静脉曲张

B.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

C.继发性大隐静脉曲张

D.继发性小隐静脉曲张

E.下肢深静脉无瓣膜症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四、B

1、A高位结扎术

B静脉剥脱及切除术

C筋膜下交通支结扎术

D硬化剂注射疗法

E忌做有关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手术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1>、深部静脉功能试验。提示深静脉阻塞应行

A.

B.

C.

D.

E.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下肢静脉曲张手术疗法:一般施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并同时施行静脉剥脱术。后一措施对于交通枝瓣膜功能不全者是必要的。有的手术终了时并行硬化剂注射法。对妊娠期、有深静脉阻塞、心力衰竭等病人,应禁忌手术。小腿有湿疹、溃疡等改变者应暂缓手术。

<2>、静脉剥脱术后患腿仍有小范围残余曲张静脉应作

A.

B.

C.

D.

E.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慢性静脉疾病的分类

1慢性静脉疾病的分类 1994年由一个国际静脉疾病研讨委员会提出的CEAP系统是一个综合分析评价慢性静脉疾病的分类法,有利于在病例报告和评价不同的诊断和治疗方式方面统一化,对外科治疗具有指导意义。该法于第二届泛太平洋静脉疾病研讨会(1997)得到确认,现已在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广泛使用。CEAP法由临床分类、病因分类、解剖分类和病理生理分类四部分组成。临床分类采用0~6级,将各种静脉疾病的临床特征包括在内,如毛细血管扩张、静脉曲张、水肿、皮肤改变、溃疡等,级别越高提示症状和体征越严重。病因分类为先天性、原发性和继发性。解剖分类为三个系统(浅静脉、深静脉和交通静脉系统)18分段,比较完整地概括了下肢静脉系统。病理生理分类为返流性、阻塞性和返流阻塞合并性[1]。依据CEAP法可对下肢静脉功能不全进行评分,从而判断下肢静脉功能状况,为外科治疗提供依据。 2下肢静脉曲张和交通静脉功能不全的外科治疗 20世纪初,Homans提出按病因不同将下肢浅静脉曲张分为单纯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前者指隐-股静脉功能不全,血液从股总静脉返流入大隐静脉,逐渐破坏大隐静脉中所有瓣膜,使下肢浅静脉曲张。后者由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而导致浅静脉代偿性扩张,并提出对单纯性者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抽剥术。Linton提出对溃疡形成者应作小腿部交通静脉结扎术。近一个世纪以来这些术式一直成为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的传统手术方式[2]。80年代初,Kistner提出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概念后,许多研究转而集中于深静脉瓣膜功能修复

上,大家都比较注意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所导致的下肢静脉曲张。近年来,对于浅静脉功能不全在慢性静脉功能不全中所引起作用得到重新重视和强调。Hanrahan等[3]利用多普勒超声技术检查95例静脉性溃疡病人,发现16.8%仅有浅静脉功能不全,另外19%为浅静脉功能不全合并交通静脉功能不全,也就是说,有35%的肢体仅施以简单的隐静脉抽剥、曲张静脉切除手术即可治愈。Bergan等[2]对58条严重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患肢进行的研究中发现:17%的肢体仅有浅静脉返流,另有近30%肢体的慢性静脉功能不全主要是由于浅静脉返流所致。沿着大隐静脉的血液返流可通过交通静脉重新进入深静脉而增加深静脉系统负荷,最终引起深静脉扩张和延长、瓣膜功能损害。大隐静脉抽剥、曲张浅静脉切除可以打断这种返流,对改善深静脉功能有极大的好处。 然而,传统手术方式仍有一些缺点,如临床上常遇到小腿部有极度曲张静脉的病例,范围广泛,或迂曲状或蔓状改变,不能顺利插入剥脱探条行静脉抽剥。多切口分段抽剥或长切口大块剥离皮瓣切除曲张静脉,既不能完全消除广泛的静脉曲张,且在小腿上留下许多手术疤痕,影响美观。1979年,Straith等提出曲张静脉的环形缝扎术,同年我院陈国锐等在此技术基础上进行改进、发展,在临床上开展了经皮浅静脉连续环形缝扎术(percutaneous continuous circumsuture,PCCS)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病人。术中常规将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大腿段静脉曲张行剥脱术至膝关节处,膝以下曲张静脉施以PCCS予以闭塞。大腿段如静脉曲张严重而难以抽剥者亦可用此术缝

下肢静脉曲张资料

下肢静脉曲张

静脉曲张病理及治疗方法 一、什么是静脉曲张? 中医学将下肢静脉曲张称为筋瘤,形成小腿溃疡称为臁疮。历代医家对其认识有以下几种:《灵枢~刺节真邪》;“有所结,中于筋,筋屈不得伸,邪气居其间而不反,发为筋瘤”《外科正宗~瘿瘤论》对筋瘤的描述:“筋瘤者、坚而面紫、垒垒青筋、盘曲甚者、结若蚯蚓。”西医学则认为,血柱的重力以及任何增加重力作用的后天性因素,如长期站立工作、重体力劳动、慢性咳嗽等都可以使瓣膜承受过度的压力逐渐松弛,使瓣膜正常关闭功能受到破坏,而导致下肢静脉曲张的发生。 西医上认为:静脉曲张俗称“炸筋腿”是静脉系统最常见的疾病,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先天性血管壁膜比较薄弱或长时间维持相同姿势很少改变,血液蓄积下肢,在日积月累的情况下破坏静脉瓣膜而产生静脉压过高,是血管突出皮肤表面的症状。静脉曲张多发生在下肢,其它阴囊精索,腹腔静脉,胃部食道静脉等也会发生静脉曲张。(可以简单的记:血管瓣膜受损,血液回流受阻,血液蓄积下肢,造成曲张现象出现)。 二、静脉曲张的发病原因 寒邪治病为主因 《黄帝内经》认为,寒主收引,寒性凝滞。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其性凝滞;湿为重浊之邪,其性粘滞。是故寒湿侵袭,易致气血凝滞,脉络痹阻不通,阳气不能通达于四末,肢体失其濡养而发生静脉曲张。

湿性趋于下故下肢、精索部位更明显,更容易受邪。因此寒湿的因素是发生静脉曲张的重要因素。 什么叫寒,打个比方中焦脾胃的血脉,因为受寒过后,立即收缩,气血郁滞不通,局部马上作痛。那种感觉像刀绞一样,有人会说揪着疼,如果你没得过再比如冬天寒冷,冻得打哆嗦,浑身蜷缩在一起,这就是寒邪的收引。中医里有一种方法叫取类比象,再看看静脉曲张,腿部的弯弯曲曲收缩成团像什么,此为寒主收引的具体表现。精索静脉曲张呢,一个道理,阴囊居下焦之极,厥阴之地,阴寒易袭之,气血为之凝塞,故基本病机为寒邪侵袭、凝滞于肝经。具体表现以肝经循行部位冷痛为主证。肝经的循经绕阴器抵少腹,寒邪凝滞肝经,气血运行不畅,故少腹及睾丸阴囊冷痛、畏寒喜暖、痛连少腹、坠胀,并互相影响牵引股侧。这种痛患处必然不红不肿,发凉怕冷。寒为阴邪主收引,寒邪侵袭则筋脉拘急,气血凝滞,不通则痛,故疼痛拒按或遇寒加剧得温则缓。 男性阴囊处的疼痛尤为突出,若严重起来,冷得疼痛不堪,患者根本直不起腰来。这里面肝肾亏虚是本,寒凝经脉为标,此为虚寒证。肝经,作为一条和生殖有着密切关系的经脉,千万别受寒。那些平时生活中隐隐感到睾丸胀痛,或者走路一长就有些疼痛的人,更应该及时就医,查一下精索静脉曲张的问题。 西医上按人群的发病分为以下几种: (1)先天原因:患者的瓣膜可能天生有一些小问题,加上后天压力,便形成了静脉曲张;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疾病护理常规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疾病护理常规 一、定义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地凝结、阻塞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致病因素有血流缓慢、静脉壁损伤和高凝状态三大因素。 二、临床表现 1、小腿深静脉血栓形成(周围型) (1)小腿肌肉静脉丛血栓是原发于小腿肌肉静脉丛的血栓形成,常见于手术后、长期卧床和外伤所引起。因病变范围小,未累及下肢主干静脉,症状表现往往不明显,病人仅有轻微小腿胀痛、肿胀。 (2)腘静脉血栓形成是指腘静脉及其以下主干静脉的血栓形成,临床上并不少见。无任何发病诱因,病人突然出现小腿剧烈胀痛,难以忍受不能行走;小腿广泛肿胀,紧硬饱满,呈弥漫光亮,压痛明显,拒按,手不可触及。全身反应不明显,可有低热。 2、髂股静脉血栓形成(中央型)发病急剧,突然发生髂凹部、大腿内侧(股三角区)明显胀痛,或下肢广泛性胀痛,随后迅速出现整个下肢广泛性明显肿胀、粗肿,同时伴有下肢浅静脉怒张、曲张;由于皮肤毛细血管(细小静脉)扩张,皮肤上出现广泛蓝色微细的网络(网络瘀血)。因髂股静脉血栓形成,在股三角区常可扪及股静脉呈硬索条状,有压痛。整个下肢饱满紧韧感,尤其是小腿更明显,压痛,Homans征阳性。血栓向远侧逆行扩展而累及全下肢,发生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人有轻度全身反应,发热不超过38.5℃。 3、股青肿的症状股青肿是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混合型)的严重类型,整个下肢深静脉系统广泛血栓形成而完全阻塞,下肢静脉血液回流严重障碍,同时引起肢体动脉痉挛,出现下肢血液循环障碍(肢体瘀血和缺

血同时并存)。但临床上很罕见。股青肿发病急骤,患肢剧烈胀痛,整个下肢广泛性严重肿胀,呈青紫色,伴有瘀斑、水泡、肢体发凉,股动脉搏动减弱,足背动脉和胫后动脉消失。而且全身反应严重,发热39℃以上。由于大量的血浆、组织液贮留在患肢,引起。同时,可以发生静脉性肢体坏疽,并发全身多脏器功能衰竭,病情危重,导致死亡。 三、护理诊断∕护理问题 1、焦虑与患病后心理压力所致有关 2、疼痛与静脉回流受阻有关 3、便秘与长期卧床、生活习惯改变有关 4、潜在并发症肺栓塞与血栓脱落有关 出血与应用抗凝药物有关 四、观察重点 1、密切观察患者心理状态及配合治疗的态度。 2、密切观察患肢周径及颜色的变化。 3、严密观察患者有无胸闷、心慌、气短、呼吸急促等肺栓塞症状。 4、密切观察全身有无出血倾向及监测凝血机制。 五、护理措施 1.心理护理:患者常因患肢肿胀、疼痛、不能下床活动、治疗时间长而担心预后,易产生焦虑和悲观心理,护理中应注意观察患者情绪变化,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向患者介绍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病因、治疗方案、预后及注意事项,有条件时请治愈者现身说法以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 2、疼痛护理: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患肢宜高于心脏平面20~30cm,同时膝关节微屈15°,可促进静脉回流并降低静脉压,减轻疼痛与水肿。

慢性下肢静脉疾病诊断的争议和共识(全文)

慢性下肢静脉疾病诊断的争议和共识(全文) 一、概述: 慢性静脉疾病(chronicvenousdiseasesCVD)是指因静脉的结构或功能异常而致静脉回流不畅、压力过高而致的临床综合征。CVD是血管外科最常见疾病,占60%以上。在中国,下肢静脉疾病的患病率为8.89%,其中静脉性溃疡占1.5%。CVD纳入了疾病早期的患者,对早期治疗及延缓疾病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导致CVD的发生因素: (一)静脉返流: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二)静脉回流障碍:近端静脉阻塞(DVT、PTS、IVS、BCS等);(三)先天发育异常:K-T综合征等;(四)遗传因素:目前未发现明确的遗传特定因素,但家族聚集现象表明CVD与遗传有关;(五)其他因素:静脉壁薄弱和腓肠肌泵功能不全。 三、发病机制 CVD的主要病理生理改变:(一)静脉高压1、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占70%~80%):瓣膜本身的病变:伸长、撕裂、变薄及瓣叶黏附等,以及静脉壁结构改变,静脉管壁扩张所致。2、静脉回流障碍可由先天性或后天性因素导致。3、腓肠肌泵功能不全腓肠肌的收缩可排出超过小腿总容量60%的静脉血。(二)炎症慢性炎症反应,导致静脉瓣膜、静脉壁和微循

环进一步受损,加重静脉反流,使静脉压力持续增加。(三)静脉微循环受损,静脉高压传递至微循环,致毛细血管床变形以及内皮间隙增宽、通透性增高,组织间隙液体、代谢产物等聚积,引起皮肤病理性损害。(四)遗传易感性1、家族发病的聚集现象双亲有CVD病史的,后代发病率可高达90%;单亲有CVD病史的,后代发病率为25%;而无家族史的,后代发病率仅20%。2、目前还未发现明确的遗传特定基因。 四、诊断 主要依靠病史和体检,有时需要借助于无创、有创检查,包括:超声、静脉体积描记、CTMR、静脉造影、测压等,这些辅助检查对于鉴别病变类型、评估严重程度、解剖部位、血流动力改变、指导治疗意义重要。 下肢返流性静脉疾病的诊断 (一)诊断方法 1、病史询问和体检: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检,了解疾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2、功能试验:包括大隐静脉瓣膜功能试验(Trendelenburg试验)即屈氏试验,用来判定隐股静脉瓣膜、大隐静脉瓣膜功能。深静脉通畅试验(Perthes试验)即潘氏试验,用来判断深静脉是否通畅。交通支瓣膜功能试验(Pratt试验)。 3、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是下肢静脉疾病首选的辅助诊断手段,能够明确有无静脉阻塞和反流,为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

慢性下肢静脉疾病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资料

慢性下肢静脉疾病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1、慢性下肢静脉疾病发病情况及治疗现状 慢性下肢静脉疾病是常见的血管病和多发病,其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 2008年,国际血管学杂志发表的《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下肢慢性静脉疾病治疗指南》指出慢性静脉疾病( chronicvenous diseases ,CVD) 是因静脉的结构或功能异常而使静脉血回流不畅、静脉压力过高导致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为特征的综合征,以下肢沉重、疲劳和胀痛,水肿、静脉曲张、皮肤营养改变和静脉溃疡为主要临床表现。 国内对慢性静脉疾病常用CVI 的概念,慢性静脉功能不全( chronic venous insufficiencv ,CVI)即指静脉系统功能异常的慢性进展性疾病。CVD与CVI 的区别在于,CVD纳入了更多处于疾病早期的患者,这些患者可能无症状或(和)体征,或者症状较轻。CVD概念的引入对患者早期治疗,延缓疾病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静脉疾病约占血管外科疾病的60%,常发生于下肢。在中国,下肢静脉疾病的患病率为8.89%,即近1 亿患者,每年新发病率为0.5%-3.0%,其中静脉性溃疡占1.5%。2011 年由国际静脉联盟( UIP)组织的迄今为止静脉领域最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50 岁左右的下肢不

适人群中,CVD的发生率为63.9%,其中C3-C6的CVI患者占24.3% 目前,我国对CVD的诊疗还有待规范,根据静脉分类系统即CEAP ( clinic ,etiologic ,anatomic and pathophysiologicalclassirication ),不同分级的患者缺乏统一的治疗方案建议。 CVD早期阶段,医患对疾病的认识不足,对疾病早期治疗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诊断率和治疗率低,当患者处于CVI 阶段后,又出现诊断标准不统一、手术不规范、治疗过度、药物治疗疗程不足、疗效评价标准不统一等问题。 本专家共识文件是在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血管外科学组领导下,组织国内血管外科专家,历时1 年半,认真分析国内外循证医学的证据,由吴庆华教授写成初稿,再召开深圳、北京、无锡、广州四次专家专题研讨会并征求部分地区专家的意见,经过充分讨论反复修改,达成共识。 2、CVD病因及发病机制 2.1 病因 根据病因可将CVD分为3 类:原发性、继发性及先天性,以原发性居多,约为66%;继发性25%,先天性不足1%,其他8%。导致CVD发生的因素存在以下几种: 1)静脉反流: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引起的血液逆流导致下肢静脉

周围血管疾病试题.doc

常见周围血管疾病考核试题 1、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表现( ) A、大腿内侧及小腿外侧静脉曲张 B、大腿内外侧静脉曲张 C、全下肢内后侧静脉曲张 D、下肢内侧和小腿后侧静脉曲张 E、大腿内、外侧静脉曲张并向腹壁延伸 2、假性动脉瘤为( ) A、血管壁全层局部扩张 B、血管壁部分由纤维组织构成的局部扩张 C、动脉粥样硬化性动脉瘤 D、检查时有震颤并可听到连续性杂音 E、压迫动脉瘤出口部出现血压升高,脉压缩小及脉率缓的现象 3、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特征是( ) A、没有间歇性跛行 B、游走性血栓性浅静脉炎 C、累及内脏 D、肢体皮肤正常 E、与酒精中毒有关 4、下肢静脉曲张的主要并发症是( ) A、深静脉血栓形成 B、深静脉瓣功能不全 C、小腿溃疡 D、小腿丹毒 E、足部溃疡 5、判断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闭塞部位的准确方法是( ) A、肢体位置试验 B、静脉注射硫酸镁10ml C、仔细检查肢体各动脉搏动情况 D、行交感神经阻滞 E、行动脉造影 6、男性,35岁,稍长距离步行后感右小腿疼痛,肌肉抽搐而跛行,稍休息后症状消失,平时感右足发凉,怕冷,有麻木感。右足背动脉搏动减弱。应考虑( ) A、血栓性静脉炎 B、深静脉血栓形成 C、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营养障碍期) D、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局部缺血期) E、动脉粥样硬化症 7、男性,30岁,右下肢近窝处被刀刺伤后出现搏动性肿块,逐渐增大伴右下肢麻木,查右下肢苍白,窝部搏动性肿块大小的5cm×4cm,附近有收缩期杂音,诊断为( ) A、动脉开放性损伤 B、动脉闭合性损伤 C、动静脉瘘 D、动脉假性动脉瘤 E、以上都不是 8、某女,40岁,教师,右下肢静脉迂曲扩张15年,长期站立有酸胀感,近2年右足靴区颜色加深,肿胀,大隐静脉瓣膜功能试验(+),深静脉通畅试验(-),诊断可能是( ) A、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 B、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C、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D、动静脉瘘 E、血栓性浅静脉炎 9、某男,56岁,患冠心病多年,3小时前突然出现双下肢剧烈疼痛,行走困难,局部皮肤苍白,查双下肢股动脉搏动消失,双股以下皮温低,肌力4级,诊断为( ) A、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B、髂股动脉栓塞 C、动脉硬化性动脉闭塞症 D、糖尿病性动脉闭塞 E、大动脉炎

慢性静脉疾病(CVD)的CEAP分级

慢性静脉疾病( CVD )的CEAP 分级 CEAP 分类法是用于规范下肢慢性静脉性疾病(CVD) 的诊断标准,国外学者已经应用多年,但还没有引起国内学者 的高度重视和推广应用。CVD 是最常见的周围血管静脉性疾病,据报道在我国人群患病率高达27 %,年新发病率为 0.5 %-3.0 %。病因有先天性,原发性或继发性。静脉血流动力学改变为下肢静脉反流和/或伴有近端静脉阻塞。病变范围可涉及浅静脉,交通静脉,深静脉或累及整个下肢静脉系统。CVD 的临床表现包括下肢浅静脉扩张或曲张,腿部乏力,沉重,胀痛,水肿,皮肤营养性改变,静脉性溃疡等,可以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由于CVD 临床表现多样,病理生理改变复杂,因此象CEAP 分类的标准对于规范诊断及治疗将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这里我们与大家一道从新复习CEAP, 并谈谈在我国推广应用中的一些修改意见。 一、CEAP 分级法的历史 1994 年美国静脉论坛国际专家特别委员会提出了CEAP 静脉分类系统(clinical-etiology-anatomic-pathophysiologic classification system , CEAP)[1,2] ,10 年来已为世界各国学者广泛接受,并已应用于临床诊断、分类,病例报告及疗效评估。此分类系统是

将CVD 根据临床表现(C) 、病因学因素( E) 、病变的解剖定位(A)和病理生理改变(P)进行分级,简称CEAP 。并根据受累的解剖节段数、症状和体征的等级以及功能障碍情 况等3 个要素进行病变程度评分。 在之后的若干年中,又有很多国内外学者对CEAP 提出了不同的意见和建议,如:Perrin 等在1998 年巴黎的一次国际共识会议上提出了复发性静脉曲张(REVAS) 的分级法[3]。 2000年, Rutherford 等和AVF 特别委员会发表了关于原发性静脉病变程度评分标准的改进版[4] 。 Meissner[5] 等和Kakkos[6] 等评价了新的病变程度 评分标准的有效性,Perrin 等报告了398 位法国血管外科医师对该标准的评价[7] 。 Uhl 等根据CEAP 分级法建立了欧洲静脉疾病登记系统( European Venous Registry) ,并指出不同的观察员做出的CEAP 临床分级存在明显差异,因而有必要完善C0 至C6 分级的定义[8] 。 2001年罗马的一次国际共识会议发表了“CEA分P 级 中 的C 分级”,建议完善临床分级的定义[9]。 2002年4 月,AVF 指定了一个CEAP 特别委员会,对该分级法进行重新评估,该委员会于2004 年对CEAP 提出

慢性静脉疾病(CVD)的CEAP分级

慢性静脉疾病(CVD)的CEAP分级 CEAP分类法是用于规范下肢慢性静脉性疾病(CVD)的诊断标准,国外学者已经应用多年,但还没有引起国内学者的高度重视和推广应用。CVD是最常见的周围血管静脉性疾病,据报道在我国人群患病率高达27%,年新发病率为0.5%-3.0%。病因有先天性,原发性或继发性。静脉血流动力学改变为下肢静脉反流和/或伴有近端静脉阻塞。病变范围可涉及浅静脉,交通静脉,深静脉或累及整个下肢静脉系统。CVD 的临床表现包括下肢浅静脉扩张或曲张,腿部乏力,沉重,胀痛,水肿,皮肤营养性改变,静脉性溃疡等,可以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由于CVD临床表现多样,病理生理改变复杂,因此象CEAP分类的标准对于规范诊断及治疗将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这里我们与大家一道从新复习CEAP,并谈谈在我国推广应用中的一些修改意见。 一、CEAP分级法的历史 1994年美国静脉论坛国际专家特别委员会提出了CEAP 静脉分类系统(clinical-etiology-anatomic-pathophysiologic classification system,CEAP)[1,2] ,10年来已为世界各国学者广泛接受,并已应用于临床诊断、分类,病例报告及疗效评估。此分类系统是将CVD根据临床表现(C) 、病因

学因素( E) 、病变的解剖定位(A)和病理生理改变(P)进行分级,简称CEAP。并根据受累的解剖节段数、症状和体征的等级以及功能障碍情况等3个要素进行病变程度评分。 在之后的若干年中,又有很多国内外学者对CEAP提出了不同的意见和建议,如:Perrin等在1998年巴黎的一次国际共识会议上提出了复发性静脉曲张(REVAS)的分级法[3]。 2000年, Rutherford等和AVF特别委员会发表了关于原发性静脉病变程度评分标准的改进版[4]。 Meissner[5]等和Kakkos[6]等评价了新的病变程度评分标准的有效性,Perrin等报告了398位法国血管外科医师对该标准的评价[7]。 Uhl等根据CEAP分级法建立了欧洲静脉疾病登记系统( European Venous Registry) ,并指出不同的观察员做出的CEAP临床分级存在明显差异,因而有必要完善C0至C6 分级的定义[8]。 2001年罗马的一次国际共识会议发表了“CEAP分级中的C分级”,建议完善临床分级的定义[9]。 2002年4月,AVF指定了一个CEAP特别委员会,对该分级法进行重新评估,该委员会于2004年对CEAP 提出了修改意见。AVF另外还设立了一个国际特别委员会,以保证该分级法的持续而广泛的应用。二、CEAP中的术语

慢性下肢静脉疾病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全文)

慢性下肢静脉疾病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全文) 慢性下肢静脉疾病是常见的血管病和多发病,其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 2008年,国际血管学杂志发表的《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下肢慢性静脉疾病治疗指南》指出慢性静脉疾病(chronicvenous diseases,CVD)是因静脉的结构或功能异常而使静脉血回流不畅、静脉压力过高导致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为特征的综合征,以下肢沉重、疲劳和胀痛,水肿、静脉曲张、皮肤营养改变和静脉溃疡为主要临床表现。 国内对慢性静脉疾病常用CVI的概念,慢性静脉功能不全(chronic venous insufficiency,CVI)即,指静脉系统功能异常的慢性进展性疾病。慢性静脉疾病(CVD)与慢性静脉功能不全(CVI)的区别在于,慢性静脉疾病(CVD)纳入了更多处于疾病早期的患者,这些患者可能无症状或(和)体征,或者症状较轻。慢性静脉疾病(CVD)概念的引入对患者早期治疗,延缓疾病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静脉疾病约占血管外科疾病的60%,常发生于下肢。在中国,下肢静脉疾病的患病率为8.89%,即近1亿患者。每年新发病率为0.5%~3.0%,其中静脉性溃疡占1.5%。2011年,由国际静脉联盟(UIP)组织的迄今为止静脉领域最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50岁左右的下

肢不适人群中,慢性静脉疾病(CVD)的发生率为63.9%,其中c3一c6的CVI患者占24.3%。 目前,我国对慢性静脉疾病(CVD)的诊疗还有待规范,根据静脉分类系统即CEAP(clinic,etiologic, anatomic and pathophysiologicalclassification),不同分级的患者缺乏统一的治疗方案建议。慢性静脉疾病(CVD)早期阶段,医患对疾病的认识不足,对疾病早期治疗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诊断率和治疗率低,当患者处于慢性静脉功能不全(CVI)阶段后,又出现诊断标准不统一、手术不规范、治疗过度、药物治疗疗程不足、疗效评价标准不统一等问题。 本专家共识文件是在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血管外科学组领导下,组织国内血管外科专家,历时1年半,认真分析国内外循证医学的证据,由吴庆华教授写成初稿,再召开深圳、北京、无锡、广州四次专家专题研讨会并征求部分地区专家的意见,经过充分讨论反复修改,达成共识。 慢性静脉疾病(CVD)病因及发病机制 一、病因: 根据病因可将慢性静脉疾病(CVD)分为3类:原发性、继发性及先天性,以原发性居多,约为66%;继发性25%,先天性不足1%,其他8%。导致慢性静脉疾病(CVD)发生的因素存在以下几种: (1)静脉反流,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引起的血液逆流导致下肢静脉高压。

单纯下肢静脉曲张中医诊疗方案(精)

筋瘤(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 中医诊断依据: (1)在下肢,尤其在小腿可见静脉扩张、隆起、弯曲,在站立时更为明显。 (2)病症逐年加重,静脉扭曲成团,结若蚯蚓,隐隐作痛,患肢皮肤粗糙作痒、颜色加深。 (3)后期患肢可出现肿胀疼痛,尤以小腿为重,因营养不良小腿下1∕3内侧可出现溃疡。 (4)静脉呈硬索条状,有触痛时,应考虑并发血栓性静脉炎。 (5)静脉瓣膜功能试验:患者仰卧、抬高患肢、使曲张静脉中血液回流排空,后在大腿上1∕3处扎止血带,并用拇指在腘窝处压迫小隐静脉近端,然后站起。如果放开止血带(不放开拇指压迫),排空的静脉又迅速充盈,表示大隐静脉瓣膜机能不全,血液由股静脉逆流回来,如果只放开拇指压迫(不放开止血带),静脉又迅速充盈,表示小隐静脉瓣膜机能不全,血液由腘静脉逆流所至。如果止血带和拇指皆不放开,半分钟内排空的静脉又充盈,表示深浅静脉间交通枝瓣膜机能不全。 (6)深静脉通畅试验:患者站立,在大腿上1∕3处扎止血带,后做膝部伸曲运动10—15次。如果曲张静脉的充盈程度减轻或消失,并无下肢胀感加重,则表示深部静脉通畅。 (7)多普勒超声检查:大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或同时伴有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8)下肢静脉造影:静脉造影显示大隐静脉迂曲扩张、瓣膜功能不全,或同时伴有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2. 西医诊断标准: (1)在下肢,尤其在小腿可见静脉扩张、隆起、弯曲,在站立时更为明显。 (2)病症逐年加重,静脉扭曲成团,结若蚯蚓,隐隐作痛,患肢皮肤粗糙作痒、颜色加深。 (3)后期患肢可出现肿胀疼痛,尤以小腿为重,因营养不良小腿下1∕3内 侧可出现溃疡。 (4)静脉呈硬索条状,有触痛时,应考虑并发血栓性静脉炎。 (5)静脉瓣膜功能试验:患者仰卧、抬高患肢、使曲张静脉中血液回流排空,后在大腿上1∕3处扎止血带,并用拇指在腘窝处压迫小隐静脉近端,然后站起。如果放开止血带(不放开拇指压迫),排空的静脉又迅速充盈,表示大隐静脉瓣膜机能不全,血液由股静脉逆流回来,如果只放开拇指压迫(不放开止血带),静脉又迅速充盈,表示小隐静脉瓣膜机能不全,血液由腘静脉逆流所至。如果止血带和拇指皆不放开,半分钟内排空的静脉又充盈,表示深浅静脉间交通枝瓣膜机能不全。 (6)深静脉通畅试验:患者站立,在大腿上1∕3处扎止血带,后做膝部伸曲运动10—15次。如果曲张静脉的充盈程度减轻或消失,并无下肢胀感加重,则表示深部静脉通畅。 (7)多普勒超声检查:大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或同时伴有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8)下肢静脉造影:静脉造影显示大隐静脉迂曲扩张、瓣膜功能不全,或同时伴有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D-二聚体在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治疗中的指导作用

D-二聚体在深静脉血栓溶栓治疗中的指导作用 任庆帅1,张小勤,孙建明,陈以宽2(400010 重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血管外科)[摘要] 目的探讨D-二聚体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溶栓治疗中的指导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184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临床资料,分析血浆D-二聚 体的变化与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治疗效果之间的关系。结果首次应用尿激酶后D-二聚体较溶栓 前有显著升高的患者,继续使用尿激酶,治疗效果较好;应用尿激酶后D-二聚体无显著增高的患者, 继续使用尿激酶,远期疗效无显著优势。结论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可通过监测D-二 聚体水平评估溶栓治疗的必要性。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二聚体;溶栓治疗 [中图法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 A The role of D-diamer in directing thrombolytic therapy of deep vein thrombosis Ren Qingshuai, Zhang Xiaoqin, Sun Jianming, Chen Yikuan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Chongqing,40001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ole of D-diamer in directing thrombolytic therapy of deep vein thrombosis. Methods: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clinical data was performed in 184 cases with deep venous thrombosis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09 to January 2012.The relationship was analysed between treatment effect and the D- dimer level peri-thrombolysis. Result: When thrombolytic therapy continued, the treatment effect was better for DVT patients whose D-dimer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fter the initiating thrombolytic agents. However, no significant advantage was observed for patients whose D-dimer was not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Conclusion: D-dimer can be used to evaluate the necessity for thrombolytic therapy of patients with deep venous thrombosis. [Key words] Deep venous thrombosis, D-dimer, Thrombolytic therapy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70398);重庆市卫生局(2012-2-025) [通讯作者] 陈以宽,E-mail: cyikuan6688@https://www.doczj.com/doc/ec2128704.html,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ower extremity-DVT)是临床上常见的血管外科疾病,急性期可并发肺栓塞,严重可导致患者死亡;慢性期则导致血栓形成后综合症(post-thrombosis syndrome, PTS),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能力。近年其发病率及致死率逐年增高,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重视。临床及时、有效、合理地治疗DVT显得十分的重要。深静脉血栓形成最主要的是抗凝治疗,其次为溶栓治疗。2012年美国胸科医师学会ACCP抗栓治疗指南(第9版)中指出:抗凝治疗为强烈推荐,置管溶栓为普通推荐,系统溶栓为一般建议[1]。临床上常用的溶栓药物如:尿激酶、链激酶、rt-PA等, 只对新鲜静脉血栓有效,静脉血栓的最终吸收、溶解主要依赖于机体本身的慢性自然溶解机制[2]。溶栓可显著增加抗凝治疗过程中的严重出血风险[3-4],同时对预防PTS发生尚不明确。因此溶栓治疗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治疗的必要性存在着一些争议[3]。血浆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降解产物之一,为纤溶过程中特有的代谢物。D-二聚体对DVT 的敏感性可达94%~99%[5]。DVT的患者D-二聚体水平的高低可直接反映体内纤溶系统的状况[6],但就目前尚少见关于D-二聚体指导DVT溶栓治疗的相关报道。本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184例早期(包括急性期和亚急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临床资料,均为住院患者,治疗前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或静脉造影提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症状出现在急性期(14 d以内)138例,亚急性期(15~30 d)46例。男性97例,女性87例,平均(42.2±0.5)(21~76)岁。左下肢157例,右下肢27例。术后102例,产后23例,恶性肿瘤1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