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污水处理厂恶臭产生机理成份

城市污水处理厂恶臭产生机理成份

城市污水处理厂恶臭产生机理成份
城市污水处理厂恶臭产生机理成份

城市污水处理厂恶臭产生的机理及成份研究摘要:城市污水处理厂作为一种复杂的空气污染面源排放形式,排放大量挥发性恶臭物质而产生恶臭气味,其中包含大量复杂的恶臭挥发性有机物(mvoc),易引发呼吸道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多种疾病,本文选取广州市典型污水处理厂,应用吸附法,采集恶臭样品,然后经过热解吸,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污水处理厂的挥发性恶臭成份,对城市污水处理厂恶臭的产生机理及成份进行了初步研究。

关键词:污水处理厂、恶臭、机理

前言:随着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数量和规模亦不断增长,作为一种复杂的空气污染面源排放形式,该类污染源排放大量挥发性恶臭物质而产生恶臭气味,经常成为周边居民的投诉热点。在这些恶臭污染物中既包括氨和硫化氢等无机气体,也包括了大量复杂的恶臭挥发性有机物(mvoc)。长期高浓度的恶臭污染空气环境还会引发呼吸道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多种疾病,甚至诱发“致癌、致变和致突”等三致病症;另外,mvoc物质主要包括挥发性的含氮、含氧和含硫有机物,它们还是形成光化学烟雾和气溶胶等大气复合污染的重要前体物。为此,城市污水处理厂的mvoc恶臭产生的机理和主成份值得研究。

恶臭的定义及危害

1.1恶臭的定义

恶臭是指大气、水、土壤、废弃物等物质中的异味物质,通过

焦炉加热燃烧时氮氧化物的形成机理及控制

焦炉加热燃烧时氮氧化物的形成机理及控制 燃气在焦炉立火道燃烧时会产生氮氧化物(NOx),氮氧化物通常多指NO和NO2的混合物,大气中的氮氧化物破坏臭氧层,造成酸雨,污染环境。上世纪80代中期,发达国家就视其为有害气体,提出了控制排放标准。目前发达国家控制标准基本上是氮氧化物(废气中O2含量折算至5%时),用焦炉煤气加热的质量浓度以NOx计不大于500mg/m3,用贫煤气(混合煤气)加热的质量浓度不大于350mg/m3(170ppm) 。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焦炉排放氮氧化物的危害也日益重视,并准备制订排放控制标准。本文将对氮氧化物在焦炉燃烧过程中的形成机理及控制措施进行论述。研究表明,在燃烧生成的NOx中,NO占95%, NO2为5%左右,在大气中NO缓慢转化为NO2,故在探讨NOx形成机理时,主要研究NO的形成机理。焦炉燃烧过程中生成氮氧化物的形成机理有3种类型:一是温度热力型NO;二是碳氢燃料快速型NO;三是含N组分燃料型NO。也有资料将前两种合称温度型NO。 1 温度热力型NO形成机理及控制 燃烧过程中,空气带入的氮被氧化为NO N2+O2 = 2NO NO的生成由如下一组链式反应来说明,其中原子氧主要来源于

高温下O2的离解: O+N2 = NO+N N+O2 = NO+O 由于原子氧和氮分子反应,需要很大的活化能,所以在燃料燃烧前和燃烧火焰中不会生成大量的NO,只有在燃烧火焰的下游高温区(从理论上说,只有火焰的下游才积聚了全部的热焓而使该处温度最高,燃烧火焰前部与中部都不是高温区),才能发生O2的离解,也才能生成NO。 关于燃烧高温区的温度,综合有关资料,选择以《炼焦炉中气体的流动和传热》的论述为依据,当α = 1.1,空气预热到1100℃时。焦炉煤气的理论燃烧温度为2350℃;高炉煤气理论燃烧温度为2150℃。一般认为,实际燃烧温度要低于此值,实际燃烧温度介于理论燃烧温度和测定的火道砌体温度之间。如测定的火道温度不小于1350℃,则焦炉煤气的实际燃烧温度不小于1850℃,而贫煤气不小于1750℃。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中对NOx的生成机理及控制有所论述,并列出了NOx的生成量和燃烧温度关系图表2-5。该图表显示,气体燃料燃烧温度一般在1600~1850℃之间,燃烧温度稍有增减,其温度热力型NO生成量增减幅度较大(这种关系在有关焦炉废气中NOx 浓度与火道温度之关系中也表现明显。有资料表明,火道温度1300~1350℃,温度±10℃时,则NOx量为±30mg/m3左右)。燃烧温度对温度热力型NO生成有决定性的作用,当燃烧温度低于1350℃时,

感生电动势和动生电动势要点及例题解析(答案)

1 [典型例题] 例1 如图1所示,在竖直向下的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中,有两根水平放置且足够长的平行金属导轨AB 、CD ,在导轨的AC 端连接一阻值为R 的电阻,一根质量为m 的金属棒ab ,垂直导轨放置,导轨和金属棒的电阻不计。金属棒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若用恒力 F 沿水平向右拉导体棒运动,求金属棒的最大速度。 分析:金属棒向右运动切割磁感线,产生动生电动势,由右手定则知,棒中有ab 方向的电流;再由左手定则,安培力向左,导体棒受到的合力减小,向右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当安培力与摩擦力的合力增大到大小等于拉力F 时,加速度减小到零,速度达到 最大,此后匀速运动,所以, m g BIL F μ+=, R BLV I = 2 2)(L B R mg F V μ- = 例2 如图2所示,线圈内有理想的磁场边界,当磁感应强度均匀增加时,有一带电量为q ,质量为m 的粒子静止于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中间,则此粒子带 ,若线圈的匝数为n ,线圈面积为S ,平行板电容器的板间距离为d ,则磁感应强度的变化率为 。 分析:线圈所在处的磁感应强度增加,发生变化,线圈中有感生电动势;由法拉第电 磁感应定律得, t B t nS n E ????==φ ,再由楞次定律线圈中感应电流沿逆时针方向,所以,板间的电场强度方向向上。带电粒子在两板间平衡,电场力与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电场力竖直向上,所以粒子带正电。 B qns E q mg ?= = q n s m g d t B = ?? [针对训练] 1.通电直导线与闭合线框彼此绝缘,它们处在同一平面内,导线位置与线框对称轴重合,为了使线框中产生如图3所示的感应电流,可采取的措施是:

延迟裂纹机理

1、什么是延迟裂纹 延迟裂纹是冷裂纹的一种,是由于塑性储备、应力状态以及焊缝金属中氢含量等综合作用而产生的焊接裂纹。延迟裂纹不是在焊接过程中产生的,而是在焊后延续一段时间产生的。延迟裂纹主要发生在低合金高强钢中,主要与焊缝含扩散氢、接头所承受的拉应力以及由材料淬硬倾向决定的金属塑性储备有关,是三个因素中的某一因素与相互作用的结果。焊接后经过一段时间才产生的裂纹为延迟裂纹。延迟裂纹是冷裂纹的一种常见缺陷,它不在焊后立即产生,而在焊后延迟几小时、几天或更长时间才出现。 所谓“有延迟裂纹倾向的材料”,就是焊后容易出现焊接冷裂纹的材料,也即是可以焊接的低合金高强度钢。用低合金换取高强度,当然好;但随着合金元素增加,强度的升高,也带来了延迟裂纹倾向问题,增加了焊接难度,拖延了无损检测时间。所谓“增加了焊接难度”,用老的焊接术语说,这些材料的可焊性较差或差;用今天的术语来说,这些材料属于焊接难度较难或难的等级。 2、延迟裂纹的产生机理 对于确定成分的母材和焊缝金属,塑性储备一定,产生延迟裂纹的孕育期长短,取决于焊缝金属中的扩散氢及接头所处的应力状态。同理相应于某一应力状态,焊缝含氢量高,裂纹孕育期短,裂纹倾向大。当应力状态恶劣,即使含氢量低,在很短孕育期内会产生裂纹。但是决定延迟裂纹产生与否,存在一个临界含氢量与临界应力值。若氢低于临界含氢量,拉应力低于强度极限,则孕育期将无限长,实际上不产生延迟裂纹。 现代的延迟裂纹理论认为,焊缝金属中的含氢量、接头承受的应力水平以及接头金属的塑性储备,三者对延迟裂纹产生的作用是相互联系的。焊缝高含氢量在低应力下就会诱发出裂纹,而低含氢量需要高应力下才达到诱发裂纹状态。含氢量及应力都低时,在长时间才能达到裂纹产生条件。材料的塑性储备起到调节作用,当材料的变形能力高,缺口敏感性低时,只有在更高应力更多含氢量下才能产生延迟裂纹。 在焊接接头中,由于焊缝一般含碳量低,缺口敏感性小,而近缝区由于晶粒粗大,过饱和空位浓度高,应力集中程度高等不利条件,使近缝区易于产生延迟裂纹。 3、怎样判断哪些材料是“有延迟裂纹倾向的材料”? 目前流行的,有两种方法: 1)合金元素的碳当量法

材料疲劳裂纹扩展设计研究综述

材料疲劳裂纹扩展研究综述 摘要:疲劳裂纹扩展行为是现代材料研究中重要的内容之一。论述了组织结构、环境温度、腐蚀条件以及载荷应力比、频率变化对材料疲劳裂纹扩展行为的影响。总结出疲劳裂纹扩展研究的常用方法和理论模型,并讨论了“塑性钝化模型”和“裂纹闭合效应”与实际观察结果存在的矛盾温度、载荷频率和应力比是影响材料疲劳裂纹扩展行为的主要因素。发展相关理论和方法,正确认识影响机理,科学预测疲劳裂纹扩展行为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目标。指出了常用理论的不足,对新的研究方法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温度; 载荷频率; 应力比; 理论; 方法; 疲劳裂纹扩展 1 前言 19世纪40年代随着断裂力学的兴起,人们对于材料疲劳寿命的研究重点逐渐由不考虑裂纹的传统疲劳转向了主要考察裂纹扩展的断裂疲劳。尽量准确地估算构件的剩余疲劳寿命是人们研究材料疲劳扩展行为的一个重要目的。然而,材料的疲劳裂纹扩展研究涉及了力学、材料、机械设计与加工工艺等诸多学科,材料、载荷条件、使用环境等诸多因素都对疲劳破坏有着显著的影响,这给研究工作带来了极大困难。正因为此,虽然对于疲劳的研究取得了大量有意义的研究成果,但仍有很多问题存在着争议,很多学者还在不断的研究和探讨,力求得到更加准确的解决疲劳裂纹扩展问题的方法和理论。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人们已经认识到断裂力学是研究结构和构件疲劳裂纹扩展有力而现实的工具。现代断裂力学理论的成就和工程实际的迫切需要,促进了疲劳断裂研究的迅速发展。如Rice的疲劳裂纹扩展力学分析(1967年) ,Elber的裂纹闭合理论(1971年) ,Wheeler 等的超载迟滞模

型(1970年) ,Hudak等关于裂纹扩展速率标准的测试方法,Sadananda和Vasudevan ( 1998年)的两参数理论等都取得了一定成果。本文将对其研究中存在问题、常用方法和理论模型、以及温度、载荷频率和应力比对疲劳裂纹扩展影响的研究成果和新近发展起来的相关理论进行介绍。 2 疲劳裂纹扩展研究现存问题 如今,人们在分析材料裂纹扩展问题时最常用到的是“塑性钝化模型”和裂纹尖端因“反向塑性区”等原因导致的“裂纹闭合效应”理论。而它们是否正确,却一直在人们的验证和争论之中。 根据现有的研究结果,有学者提出,若按照“塑性钝化模型”理论,强度高的材料应具有较低的裂纹扩展速率,但实验结果却不能证实这一预测。另外,该“模型”认为的“裂纹尖端的钝化是在拉应力达到最大值时完成的”这一观点在理论上不妥,也与实测结果不符。观察结果表明,裂纹尖端钝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钝化半径与外载荷大小成正比。 而疲劳裂纹在扩展过程中的“裂纹闭合效应”在什么情况下存在,能否对材料的裂纹扩展速率产生重要影响,考虑“裂纹闭合”的实验室数据能否用于工程中等问题也一直在人们的争论之中。由于“裂纹闭合效应”理论推出的结论是:“对载荷比的依赖性不是材料的内在行为,而是源于裂纹表面提前闭合后应力强度因子幅(△K) 的变化”,所以早在1984年S.Suresh等人就指出[1],“裂纹闭合”不是一个力学参数,它受构件形状、载荷、环境和裂纹长度等因素的影响。因此,除非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测量构件的裂纹闭合情况,否则在实验室里做出来的试验结果不能用来预测构件中的裂纹扩展速率。1970年,Ritchie研究钢中裂纹扩展的近门槛值时发现:在真空环境下,应力比R对门槛值几乎没有影响,首度质疑了裂纹闭合的存在性和所起的作用。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美国海军实验室的

滚动阻力成因分析与影响因素分析

滚动阻力的成因分析与影响因素分析报告 车辆1203班第2组 汽车在水平道路上等速行驶时受到的道路在行驶方向上的分力称为滚动阻力,主要有车轮的弹性变形、路面变形和车辙摩擦等。本文主要针对滚动阻力的成因和影响因素研究分析。 一、滚动阻力的成因分析 近代摩擦学关于滚动摩擦的理论认为:滚动体在力的推动下滚动,在赫兹接触区内除存在赫兹正压力外,还存在切向力,从而使接触区被分为微观滑动区和黏着区,在黏着区内只有滚动而无滑动,微观 滑动区内还存在着滑动,认为滚动摩擦阻力由 以下四个因素构成:弹性滞后、黏着效应、微 观滑动、朔性滞后。 但在车轮滚动过程中,热弹性滞后、黏着 效应、微观滑动、朔性滞后引起的能量损失所 占比例很小,因此,主要原因在于弹性滞后。 当弹性轮胎在硬路面(混凝土路、沥青路)上滚动时,轮胎的变形是主要的。由于弹性材料的粘弹性性能,弹性轮胎在硬支撑路面上行驶时,加载变形曲线和卸载变形曲线不重合导致能量损失,此能量系损耗在轮胎各部分组成相互间的摩擦以及橡胶、棉线等物质间的分子间摩擦,最后转化为热能消失在空气中,是轮胎变形时做的工不能全部收回。这种损失称为弹性物质的迟滞损失。(如右图) 这种迟滞损失表现为一种阻力偶。当车轮不滚动时,地面对车轮的法向反作用力的分布是前后对称的;当车轮滚动时,由于弹性迟滞现象,处于压缩过程的前部点的地面法向反作用力就会大于处于压缩过程的后部点的地面法向反作用力, F相对于法线前移这样,地面法向反作用力的分布前后不对称,而使他们的合力z

一个距离a, 它随弹性迟滞损失的增大而变大。即滚动时有滚动阻力偶矩 T Fz f a =? ,阻碍车轮滚动。(如下图) 由此可见,滚动阻力的作用形式为 f f f T F Wf F r == 。 另一方面,当轮胎在松软的路面上滚动时,轮胎的变形很小,主要是路面下凹变形,在车轮前方实际形成了具有一定坡度的斜面,对车轮前进产生阻力。还有车轮轴承内部也存在着磨擦,这些磨擦和变形都要损耗发动机的动力,从而形成了汽车行驶中的滚动阻力。车轮行驶在不平路面上时,引起车身振荡、减振器压缩和伸长时做功,也是滚动阻力的产生来源。 由上可知,汽车的滚动阻力主要是由轮胎和路面的变形引起的,而轮胎和支撑面的相对刚度决定了变形的特点。 二、滚动阻力影响因素分析 由滚动阻力的作用形式 f f f T F Wf F r == 可知,滚动阻力主要与滚动阻力 系数有关,试验可知,滚动阻力系数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 路面环境 不同路面的滚动阻力系数不同。总的来说,路面状况越良好,摩擦因数越小,滚动阻力越小。 柔性路面(土路、草地、沙土、雪地)比硬性路面滚动阻力大。因为还需要克服附加滚动阻力,具体包括接触面材料被压缩和移动行程的车辙阻力和车辙与轮胎之间的摩擦力。

温度裂缝产生机理及特征

温度裂缝产生机理及特征 混凝土浇筑后,在硬化过程中,水泥水化产生大量的水化热。由于混凝土的体积较大,大量的水化热聚积在混凝土内部而不易散发,导致内部温度急剧上升,而混凝土表面散热较快,使得混凝土结构内外出现较大的温差,这些温差造成内部与外部热胀冷缩的程度不同,使混凝土表面产生一定的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极限时,混凝土表面就会产生裂缝,这种裂缝多发生在混凝土施工中后期。在混凝土的施工中当温差变化较大,或者是混凝土受到寒潮的袭击等,会导致混凝土表面温度急剧下降,而产生收缩,表面收缩的混凝土受内部混凝土的约束,将产生很大的拉应力而产生裂缝,这种裂缝通常只在混凝土表面较浅的范围内产生。 温度裂缝的走向通常无一定规律,大面积结构裂缝常纵横交错;梁板类长度尺寸较大的结构,裂缝多平行于短边;深入和贯穿性的温度裂缝一般与短边方向平行或接近平行,裂缝沿着长边分段出现,中间较密。裂缝宽度大小不一,受温度变化影响较为明显,冬季较宽,夏季较窄。高温膨胀引起的混凝土温度裂缝是通常中间粗两端细,而冷缩裂缝的粗细变化不太明显。此种裂缝的出现会引起钢筋的锈蚀,混凝土的碳化,降低混凝土的抗冻融、抗疲劳及抗渗能力等。 2.影响因素和防治措施 混凝土内部的温度与混凝土厚度及水泥品种、用量有关。混凝土越厚,

水泥用量越大,水化热越高的水泥,其内部温度越高,形成温度应力越大,产生裂缝的可能性越大。 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其形成的温度应力与其结构尺寸相关,在一定尺寸范围内,混凝土结构尺寸越大,温度应力也越大,因而引起裂缝的危险性也越大,这就是大体积混凝土易产生温度裂缝的主要原因。因此防止大体积混凝土出现裂缝最根本的措施就是控制混凝土内部和表面的温度差。 2.1 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的选用 (1) 尽量选用低热或中热水泥,减少水泥用量。大体积钢筋混凝土引起裂缝的主要原因是水泥水化热的大量积聚,使混凝土出现早期升温和后期降温,产生内部和表面的温差。减少温差的措施是选用中热硅酸盐水泥或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在掺加泵送剂或粉煤灰时,也可选用矿渣硅酸盐水泥。再有,可充分利用混凝土后期强度,以减少水泥用量。改善骨料级配,掺加粉煤灰或高效减水剂等来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 (2) 掺加掺合料大量试验研究和工程实践表明,混凝土中掺入一定数量优质的粉煤灰后,不但能代替部分水泥,而且由于粉煤灰颗粒呈球状具有滚珠效应,起到润滑作用,可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从而改善了可泵性。特别重要的效果是掺加原状或磨

动生电动势公式的推导及产生的机理

动生电动势公式的推导及产生的机理 摘要:在本文中,应用导数的知识推导出动生电动势在各种特殊情况下的表达形式,并进一步探究了动生电动势产生的机理。揭示了产生动生电动势的实质是运动电荷在磁场中受到洛伦磁力的结果。 关键词:电磁感应定律;动生电动势;洛伦磁力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告诉我们,只要通过回路所围面积中的磁通 量发生变化,回路中就会产生感应电动势。由公式 s B dS φ=??可知,使磁通量发生变化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从本质上讲,可归纳为两类:一类是磁场保持不变,导体回路或导体在磁场中的运动;另一类是导体回路不动,磁场发生变化。前者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称为动生电动势,后者产生的电动势为感生电动势。在本文中,主要对动生电动势公式的推导及其产生的机理作浅显的阐释。 一、动生电动势在各种特殊情况下的表达形式 在磁场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导体回路或导体运动而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称为动生电动势 (一)、在磁场中运动的导线内的动生电动势 例1,如图1所示,一个由导线做成的回路ABCDA,其中长度为l 的导线段AB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以速度V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AB、V和B 三者相互垂直,求运动导线AB 段上产生的动生电动

势。 解析:由题意可知,导线AB 、V 和B 三者相互垂直。若在dt 时间内,导线AB 移动的距离为dx ,如右图所示,则在这段时间内回路面积的增量为dS ldx =。如果选取回路面积矢量的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则通过回路所围面积磁通量的增量为: d ΦB S Bldx ==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知,导线AB 内所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1] d Φε dt =- 其中,负号代表感应电动势的方向。所以,在运动导线AB 段上产生的动生电动势的表达式为 dx εBlv dt Bl =-=- 即运动导线AB 段上产生的动生电动势的 大小为:Blv ,方向:B A →. 例2、如图2所示,在方向垂直纸面向 内的均匀磁场 B 中,一长为 l 的导体棒 OA 绕其一端 O 点为轴,以角速度大小 为ω逆时针转动,求导体棒OA 上所产生 的动生电动势。 解析:设导体棒OA 在t ?时间内所转过的角度为θ?,所扫过的扇形面积为: 212 S l θ=?

浅析混凝土裂缝产生机理及防治措施

浅析混凝土裂缝产生机理及防治措施 发表时间:2019-06-18T10:16:03.460Z 来源:《建筑细部》2018年第23期作者:钱涛 [导读] 运用混凝土裂缝产生机理等相关理论进行阐述、分析,为工程实例提供参考。 武汉市汉阳市政建设集团公司湖北武汉 430000 摘要:本文以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原因为基础,运用混凝土裂缝产生机理等相关理论进行阐述、分析,为工程实例提供参考。 关键词:裂缝产生机理;温度裂缝;收缩裂缝;防治措施 前言 目前,中国正处于城市化加速和工业化时期,建筑业将在较长时期内保持快速发展。混凝土作为建筑材料的一种,具备原材料来源广泛、抗压强度较高、耐久性良好、可塑性及浇筑性好等优势,广泛运用于土木、水利、桥梁、隧道工程中。但是,作为影响混凝土结构的适用性、安全性和耐久性的重要因素之一——混凝土裂缝,当裂缝数量和尺寸达到一定程度时,其性能指标都会相应的降低,从而影响混凝土的安全和使用,所以混凝土材料防裂问题需要加强足够的重视。 针对混凝土裂缝的研究,也有不少研究成果:许多科研人员已经对混凝土裂缝分类、产生的机理及成因有了完善系统的总结[1-4],同时,对于裂缝发展的稳定性及建筑物结构安全影响、查找裂缝的方法、预防及处理裂缝的措施等方面研究较为深入[5-7]。大量工程实践表明,混凝土材料的裂缝主要由温度、干缩及不均沉降所引起的变形引起的,以下将从这几方面对混凝土变形裂缝的产生机理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提高混凝土施工的质量。 1.混凝土裂缝分类 (1)按裂缝形成形状划分 纵向裂缝、横向裂缝、斜裂缝、网状裂缝以及不规则裂缝等。 (2)按裂缝形成深度划分 表面裂缝、深层裂缝和贯通裂缝。表面裂缝是指混凝土表面形成较浅且细微的裂缝,这类裂缝对结构的承载力影响不大,但影响其外观质量;深层裂缝是指混凝土表层形成深而长的裂缝,并易扩展为贯穿裂缝;贯通裂缝是指裂缝穿透了整个结构断面,结构整体性收到破坏,后两类裂缝严重影响到混凝土结构的安全及使用性能。 (3)按裂缝表现形式划分 静止裂缝、发展中裂缝和活动裂缝,静止裂缝是指对于其尺寸大小、形态和数量的发展趋势保持不变,发展中裂缝是指其形态、尺寸和数量还在发展,活动裂缝是指其形态、尺寸和数量易受到荷载和非荷载因素影响,而始终不能达到稳定状态。 (4)按裂缝形成原因划分 荷载裂缝和变形裂缝,荷载裂缝是指由于混凝土材料的非均质性,在荷载作用下,在某些部位产生大于材料所能承受的拉应力并逐渐有裂缝的产生。直接应力裂缝和次应力裂缝作为两种主要的荷载裂缝形式。同时,由于施加在混凝土的荷载可形成直接和次生应力,在此两种应力作用下所产生的裂缝分别称为直接应力裂缝和次应力裂缝。变形裂缝的种类有自身变形裂缝和结构变形裂缝,变形裂缝是由于温度变化、收缩变形、不均匀沉降等引起的裂缝。 2.混凝土裂缝的产生机理 在实际工程中,变形裂缝是混凝土裂缝中较为常见的一类裂缝,变形裂缝的形成机率相对于荷载裂缝更高,为了更好地采取适宜的预防措施,下文将对温度、干缩、不均匀沉降三种变形裂缝的产生机理进行分析。 2.1温度引起的变形裂缝分析 温度引起的变形裂缝是由于混凝土随着温度的变化而产生的膨胀或收缩,并受到自身或者外部约束,当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低于其内部产生的温度应力时,便有温度裂缝的形成。水泥的水化热、比热容、导温系数、导热系数等热性能参数,和环境介质的温度可决定混凝土的温度变化情况。作为引起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温度改变的重要因素——水泥水化热,由于混凝土材料在凝结硬化过程中,伴随着水化反应所产生的大量水化热量快速提高混凝土内部的温度。由于材料本身较低的导热系数及体积较大,水化热量短时间内无法全部释放,因此混凝土内外温度差异变得较大,形成温度应力和温度变形裂缝。 2.2收缩引起的变形裂缝分析 混凝土的收缩主要由干缩和凝缩两部分组成。凝缩是指混凝土在初凝前,其表面水分蒸发导致内部水分由内向外逐渐转移,形成体积收缩变形,该变形发生在混凝土的塑形阶段,因此称作塑形收缩。在高温度及低湿度的施工条件下,内部向外转移的水分不足以抵抗外界的蒸发,混凝土表面就会因失水干缩形成收缩裂缝。干燥收缩是指水泥水化产生具有大量的微细孔隙的硅酸钙胶体,混凝土内部孔隙水消耗时引起的毛细管引力,毛细孔内由于外部水供给不到位形成负压现象,受压缩的孔隙使混凝土的干燥收缩加重,形成干燥裂缝。 2.3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变形裂缝分析 当地基基础承载力不均匀或混凝土结构在不同部位的荷载悬殊时,就会导致混凝土结构不均匀沉降,从而引起其约束变形,一旦内部拉应力超过允许抗拉应力时,就会形成不均匀沉降裂缝。不均匀沉降裂缝多为深层或贯穿裂缝,呈现宽度大、数量少的形态。 3.混凝土裂缝的预防和治理措施 3.1混凝土裂缝的预防 (1)合理选择混凝土原材料。依据设计要求,尽可能选择高标号水泥,减少水泥用量,选取中热、低热水泥,达到减少干燥收缩和降低水化热效果;按需选择适当减水剂、膨胀剂等外加剂,减少水泥用量和用水量;选择粉煤灰、矿渣等掺合料取代部分水泥用量,从而降低水泥用量,减少水化热。 (2)优化混凝土材料的配合比设计。骨料(粗、细)及砂率的选择要合理;由于混凝土的干燥收缩在相同的水泥用量下正比于水的用量,因此在施工中,混凝土用水量要降低。

电磁感应原理

? 什么是电源
电源是通过非静电力做功把其他形式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 什么是电动势
如果电源移送电荷q时非静电力所做的功为W,那么W与q的比值
W W E = ,叫做电源的电动势。用E表示电动势,则: q q

一、感生电场与感生电动势 感生电场与感生电动势
由电磁感应可知: 由电磁感应可知 闭合电路位于变化的磁场中必然引 起电路中磁通量的变化,从而产 生感应电流。
磁场变强
思考:导线中的电荷此时定向 变化的磁场会在空间激 移动形成电流,那么一定有力 移动形成电流 那么 定有力 发一种电场,这种电场对 使电子移动,这个力究竟是什 电荷会产生力的作用 么力呢?

一、感生电场与感生电动势 感生电场与感生电动势
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在他的电磁场理论中指出
? 变化的的磁场能在周围空间激发电场,这种电场叫感生 电场 ? 由感生电场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称为感生电动势.也叫感 应电动势。

一、感生电场与感生电动势 感生电场与感生电动势

一、感生电场与感生电动势 感生电场与感生电动势
例2、如图所示,一个闭合电路静止于磁场中,由于磁场 强弱的变化,而使电路中产生了感应电动势,下列说法中正 确的是( AC ) A.磁场变化时,会在在空间中激发一种电场 B.使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力是磁场力 C.使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力是电场力 D.以上说法都不对
磁场变强

一、感生电场与感生电动势 感生电场与感生电动势
? 例3:如图面积为0.2 m2的100匝线圈处在匀 强磁场中,磁场方问垂直于线圈平面,已知 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B=(2+0.2t) T,定值电阻 定值电阻R1=6?,线圈电阻 线圈电阻R2=4?,求: 求: (1)磁通量变化率,回路的感应电动势; (2)a、b两点间电压Uab

铝合金焊接接头产生裂纹特征及产生机理分析

虽然已经应用铝及其合金焊成许多重要产品,但实际焊接生产中并不是没有困难,主要的问题有:焊缝中的气孔、焊接热裂纹、接头“等强性”等。由于铝及其合金的化学活泼性很强,表面极易形成氧化膜,且多具有难熔性质(如Al 2 O3的熔点为2050℃,MgO熔点为2500℃),加之铝及其合金导热性强,焊接时容易造成不熔合现象。由于氧化膜密度同铝的密度极其接近,所以也容易成为焊缝金属中夹杂物。同时,氧化膜(特别是有MgO存在的,不很致密的氧化膜)可以吸收较多水分而常常成为焊缝气孔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铝及其合金的线胀系数大,导热性又强,焊接时容易产生翘曲变形。这些也都是焊接生产中颇感困难的问题。下面,对在试验过程中产生比较严重的裂纹进行深入的分析。 1铝合金焊接接头中的裂纹及其特征 在铝合金焊接过程中,由于材料的种类、性质和焊接结构的不同,焊接接头中可以出现各种裂纹,裂纹的形态和分布特征都很复杂,根据其产生的部位可分为以下两种裂纹形式:(1)焊缝金属中的裂纹:纵向裂纹、横向裂纹、弧坑裂纹、发状或弧状裂纹、焊根裂纹和显微裂纹(尤其在多层焊时)。 (2)热影响区的裂纹:焊趾裂纹、层状裂纹和熔合线附近的显微热裂纹。按裂纹产生的温度区间分为热裂纹和冷裂纹,热裂纹是在焊接时高温下产生的,它主要是由晶界上的合金元素偏析或低熔点物质的存在所引起的。根据所焊金属的材料不同,产生热裂纹的形态、温度区间和主要原因也各有不同,热裂纹又可分为结晶裂纹、液化裂纹和多边化裂纹3类。热裂纹中主要产生结晶裂纹,它是在焊缝结晶过程中,在固相线附近,由于凝固金属的收缩,残余液体金属不足不能及时填充,在凝固收缩应力或外力的作用下发生沿晶开裂,这种裂纹主要产生在含杂质较多的碳钢、低合金钢焊缝和某些铝合金;液化裂纹是在热影响区中被加热到高温的晶界凝固时的收缩应力作用下产生的。 在试验过程中发现,当填充材料表面清理不够充分时,焊接后焊缝中仍存在较多的夹杂和少量的气孔。在三组号试验中,由于焊接填充材料为铸造组织,其中夹杂为高熔点物质,焊接后在焊缝中仍将存在;又,铸造组织比较稀疏,孔洞较多,易于吸附含结晶水的成分和油质,它们将成为焊接过程中产生气孔的因素。当焊缝在拉伸应力作用下时,这些夹杂和气孔往往成为诱发微裂纹的关键部位。通过显微镜进一步观察发现,这些夹杂和气孔诱发的微观裂纹之间有明显的相互交汇的趋势。然而,对于夹杂物在此的有害作用究竟是主要表现为应力集中源从而诱发裂纹,还是主要表现为脆性相从而诱发裂纹,尚难以判断。此外,一般认为,铝镁合金焊缝中的气孔不会对焊缝金属的拉伸强度产生重大影响,而本研究试验中却发现焊缝拉伸试样中同时存在着由夹杂和气孔诱发微裂纹的现象。气孔诱发微裂纹的现象是否只是一种居次要地位的伴生现象,还是引起焊缝拉伸强度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因素之一,亦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2热裂纹产生的过程 目前关于焊接热裂纹理论,国内外认为较完善的是普洛霍洛夫理论。概括地讲,该理论认为结晶裂纹的产生与否主要取决于以下3方面:脆性温度区间的大小;在此温度区间内合金所具有的延性以及在脆性温度区间金属的变形率大小。 通常人们将脆性温度区间的大小及在此温度区间内具有的延性值称为产生焊接热裂纹的冶金因素,而把脆性温度区内金属的变形率大小称为力学因素。焊接过程是一系列不平衡的工艺过程的综合,这种特征从本质上与焊接接头金属断裂的冶金因素和力学因素发生重要的联系,如焊接工艺过程与冶金过程的产物即物理的、化学的与组织上的不均匀性、熔渣与夹杂物、气体元素与处于过饱和浓度的空位等。所有这些,都是与裂纹的萌生与发展有密切联系的冶金因素。从力学因素方面看,焊接热循环特定的温度梯度与冷却速度,在一定的拘束条件下,将使焊接接头处于复杂的应力-应变状态,从而为裂纹的萌生与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 在焊接过程中,冶金因素和力学因素的综合作用将归结为两个方面,即是强化金属联系还是弱化金属联系。如果在冷却时,焊接接头金属中正在建立强度联系,在一定刚性拘束条件下能够顺从地应变,焊缝与近缝区金属能够承受外加拘束应力与内在残余应力的作用时,裂纹就不容易产生,焊接接头的金属裂纹敏感性低,反之,当承受不住应力作用时,金属中强度联 铝合金焊接接头产生裂纹特征及产生机理分析 谢辉 (广东省第二农机厂,广东广州512219) 摘要:近40年来,由于焊接技术的进步,高效率和高性能的焊接方法得到了推广,铝及铝合金在车辆、船舶、建筑、桥梁、化工机械、低温工程和宇航工业等各种结构方面的应用在不断扩大,但国产化的铝合金和铝合金焊接材料均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对铝合金焊接接头产生裂纹的特征及产生机理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几点防范措施。 关键词:铝合金;焊接接头;裂纹;机理 —116—

材料的疲劳性能

材料的疲劳性能一、疲劳破坏的变动应力 材料在变动载荷和应变的长期作用下,因累积损伤而引起的断裂现象,称为疲劳。变动载荷指大小或方向随着时间变化的载荷。变动载荷在单位面积上的平均值称为变动应力,分为规则周期变动应力(或称循环应力)和无规则随 1 /2; min) 2 应力; ②不对称循环:σm≠0,-1σm>0,-10,r=0,齿轮的齿根及某些压力容器承受此类应力。σm=σa<0,r=∞,轴承承受脉动循环压应力;

④波动循环:σm>σa,0

②疲劳破坏属于低应力循环延时断裂,对于疲劳寿命的预测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 ③疲劳对缺陷(缺口、裂纹及组织)十分敏感,即对缺陷具有高度的选择性。因为缺口或裂纹会引起应力集中,加大对材料的损伤作用;组织缺陷(夹杂、疏松、白点、脱碳等)将降低材料的局部强度。二者综合更加速疲劳破坏 出现两个疲劳源。 (2)疲劳裂纹扩展区(亚临界扩展区)? 疲劳裂纹扩展区特征为断口较光滑并分布有贝纹线或裂纹扩展台阶。贝纹线是疲劳区最典型的特征,是一簇以疲劳源为圆心的平行弧线,凹侧指向疲劳源,凸侧指向裂纹扩展方向。近疲劳源区贝纹线较细密(裂纹扩展较慢),远

NOX形成机理,如何控制NOX浓度

NOX形成机理,如何控制NOX浓度 1、NOx的危害: 氮氧化物(NOx)是重要的空气污染物质,其产生的途径为燃烧火焰在高温下氮气与氧气的化合,以及燃料中的氮成分在燃烧时氧化而成。氮氧化物的环境危害有二种,在阳光的催化作用下,氮氧化物易与碳氢化物光化反应,造成光雾及臭氧之二次空气污染;此外氮氧化物也易与水气结合成为含有硝酸成分的酸雨。 2、NOx生成机理和特点 2.1 NOx生成机理 在NOx中,一氧化氮约占90%以上,二氧化氮占5%~10%,产生机理一般分为如下3种: (1)热力型NOx,燃烧时,空气中氮在高温下氧化产生,其中的生成过程是一个不分支连锁反应。其生成机理可用捷里多维奇(ZELDOVICH)反应式表示,即 O2+N→2O+N, O+N2→NO+N, N+O2→NO+O 在高温下总生成式为 N2+O2→2NO, NO+0.5O2→NO2 随着反应温度T的升高,其反应速率按指数规律增加。当T<1 500 ℃时,NO的生成量很少,而当T>1 500 ℃时,T每增加100 ℃,反应速率增大6~7倍。 (2)快速型NOx,快速型NOx是1971年FENIMORE通过实验发现的。在碳氢化合物燃料燃烧在燃料过浓时,在反应区附近会快速生成NOx,由于燃料挥发物中碳氢化合物高温分解生成的CH自由基可以和空气中氮气反应生成HCN和N,再进一步与氧气作用以极快的速度生成NOx,其形成时间只需要60 ms,所生成的NOx与炉膛压力的0.5次方成正比,与温度的关系不大。

(3)燃料型NOx,指燃料中含氮化合物,在燃烧过程中进行热分解,继而进一步氧化而生成NOx。由于燃料中氮的热分解温度低于煤粉燃烧温度,在600~800 ℃时就会生成燃料型NOx。在生成燃料型NOx过程中,首先是含有氮的有机化合物热裂解产生N,CN,HCN等中间产物基团,然后再氧化成NOx。由于煤的燃烧过程由挥发份燃烧和焦炭燃烧两个阶段组成,故燃料型NOx的形成也由气相氮的氧化和焦炭中剩余氮的氧化两部分组成。 2.2 NOx生成特点 在这3种途径中,快速型NOx所占的比例不到5%,在温度低于1300℃时,几乎没有热力型NOx。对常规燃煤锅炉而言,NOx主要通过燃料型生成途径而产生。由NOx的生成机理可以看出,NOx的生成及破坏与以下因素有关:⑴煤的燃烧方式、燃烧工况,其生成量依赖于燃烧温度水平;⑵煤种特性,如煤的含氮量,挥发份含量等; ⑶炉膛内反应区烟气的气氛,即烟气内氧气,氮气,NO和CHi的含量;⑷燃料及燃烧产物在火焰高温区和炉膛内的停留时间。 3、降低NOx的主要控制技术 降低NOx排放措施分为一级脱氮技术和二级脱氮技术。一级脱氮技术主要是采用低NOx 燃烧器以及通过燃烧优化调整,有效控制NOx的产生,从源头上减少NOx生成量;二级脱氮技术则是利用各种措施,尽可能减少已生成NOx的排放,属于烟气脱硝范畴,目前主要有两种成熟技术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和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SNCR)。 3.1、级脱氮技术 3.1.1、气分级 3.1.1.1、根据NOx的生成机理,燃烧区的氧浓度对各种类型的NOx生成都有很大影响。当过量空气系数α<1,燃烧区处于“缺氧燃烧”状态时,抑制NOx的生成量有明显效果[6]。根据这一原理,将燃料的燃烧过程分阶段完成,把供给燃烧区的空气量减少到全部燃

对铆接疲劳裂纹产生机理的探讨

对铆接疲劳裂纹产生机理的探讨 【摘要】自冲铆接的微裂纹会在铆接孔中产生,这主要是由于材料内部组织的不均匀性及铆接模具的结构、形状造成的。本文对接疲劳裂纹产生机理进行了探讨研究。 【关键词】自冲铆接;微裂纹;裂纹扩展;疲劳强度 0.引言 自冲铆接技术是采用一个铆钉连接两个或更多部件的方法,它实行冲铆一次完成。半空心铆钉自冲铆接工艺的铆接过程铆钉在冲头的作用下,穿透上层板料,在凹模和铆钉外形共同作用下空心铆钉尾部在下层金属中张开形成喇叭口形状。自冲铆接除了可连接上述点焊所难于连接的材料外,自冲铆接和点焊相比还具有许多点焊所不具备的优点:能连接不同材料,能和粘接复合连接,无发光,发热少,疲劳强度较高,快捷等。 1.自冲铆接疲劳破坏方式 自冲铆接的疲劳扩展最易在铆接孔处扩展,且在宏观上裂纹扩展方向垂直于载荷方向,且裂纹宏观方向通过铆接孔中心,在裂纹扩展末期的瞬断时形成剪切唇,剪切唇与载荷成大约45o,这其实是由于强度不足所致。 有的时候自冲铆接疲劳裂纹不在铆接孔发生,而有可能在铆接孔附近靠近铆钉头部的地方萌生和扩展,这主要由于铆钉在受载时会对板料有一个弯曲作用。在有的时候,比如自冲铆接和粘接复合连接时,或材料缺陷情况下,疲劳萌生和扩展还可能发生在板料的其他部位。 2.自冲铆接微裂纹的产生 铆钉可用钢材或硬铝等制作,一般经热处理来适当提高其韧、硬度,这主要取决于被铆接材料特性如强度、硬度、厚度等。被铆接的材料常有钢板、铝板或铝合金、塑料、铜或铜合金、高分子材料及复合材料等,一般其硬度不能太高,否则铆钉将难刺穿上板料,若采用更高硬度的铆钉,但这样铆钉在刺入板料和张开时易开裂,且增大了刺入力。 由于铆钉刺进板料时,板料内部强度、硬度、结构、相分布、原子结合力不均,晶粒、晶界性状不一等原因导致板料的铆钉孔孔壁有毛刺、微裂纹,这些将是导致自冲铆接失效的重要扩展源。 下面阐述裂纹不在铆接孔中产生的情况。金属中常见的有面心立方晶格、体心立方晶格、密排六方晶格等多种结构,它们具有多种滑移系和滑移方向,晶体是各向异性的。在其受力时可沿着受载最大或最弱的、抗力最小的晶面和晶向滑

4关于动生电动势中洛伦兹力的在认识

感生电动势和动生电动势问题探讨 物理科郑生 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选修3-2第四章第5节电磁感应现象的两类情况”中,讲述了感生电动势和动生电动势问题,在讲到动生电动势中的非静电力问题时,讲了这样一句话:“非静电力与洛伦兹力有关”,这句话讲得很含糊,到底非静电力是不是洛伦兹力,如果不是,那么非静电力又是什么力?教材未作进一步阐述,笔者查阅与教材相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后发现,教材这样处理“主要是为了降低难度”,这是可以理解的,然而,这却导致了学生对这一问题产生了疑惑,搞不清非静电力是什么力,从而也搞不清动生电动势是如何产生的、非静电力是如何做功的、棒中能量是如何转化的、安培力与洛伦兹力之间是什么关系等问题。针对目前的现状,笔者认为有必要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本文先回顾相关内容,再澄清错误认识。 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导体框架,宽L=0.50m ,接有电阻R=0.20Ω,匀强磁场垂直框架平 面向里,磁感应强度B=0.40T.一导体棒ab 垂直框边跨放在框架上,并能无摩擦地在框架上滑动,框架和导体ab 的电阻均不计.当ab 以v=4.0m/s 的速度向右匀速滑动时,求: (1)ab 棒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大小; (2)维持导体棒ab 做匀速运动的外力F 的大小;υ 1 F 1=q υ1B F 2=q υ2B υ2 υ1F 1=q υ1B F 2=q υ2B υ2F 合F 外

υ1 F 1=q υ1B F 2=q υ2B υ2 +++ E F 电=q E 二、内容的回顾 1.教材中的内容 教材选修3-2第四章第5节在阐述“电磁感应现象中的洛伦兹力”问题时,给出了一个栏目“思考与讨论”,内容如下: 图1如图1,导体棒在匀强磁场中运动。 (1)自由电荷会随着导体棒运动,并因此受到洛伦兹力。导体棒中自由电荷相对于纸面的运动大致沿什么方向? (2)导体棒一直运动下去,自由电荷是否总会沿着导体棒运动?为什么? (3)导体棒哪端的电势比较高? (4)如果用导线把C 、D 两端连接到磁场外的一个用电器上,导体棒中的电流是沿什么方向的? 在这一栏目之后,教材未作阐述就直接给出了结论:导体棒“相当于一个电源”,同时指出:“非静电力与洛伦兹力有关。”可见,教材中的阐述较简单。 2.某些资料中的内容 笔者翻阅了一部分教辅资料后发现,关于动生电动势中洛伦兹力的认识有错误,不妨列举两例: (1)在“创新方案?高中新课标同步创新课堂?物理(配人教版选修3-2)”中是这样说的:“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叫动生电动势,它是由于导体中自由电子受到洛伦兹力作用而引起的,使自由电子做定向移动的非静电力就是洛伦兹力。” 该表述中的错误之处是:非静电力就是洛伦兹力。 (2)在“教材解析?高中物理?选修3-2”中是这样说的:“产生动生电动势的导体相当于电源,其中所谓的非静电力就是洛伦兹力,”“电动势的大小等于移动单位正电荷时洛伦兹力所做的功。” 该表述中的错误之处是:非静电力就是洛伦兹力,洛伦兹力做了功。 综合以上回顾可见,关于动生电动势中洛伦兹力的认识,现行教材进行了淡化处理,而部分教辅资料中则存在错误,加上部分教师对此也有模糊认识,从而导致教学中出现混乱局面,搞不清是怎么回事,教师如不及时澄清,势必影响后续知识的学习。 三、认识的澄清 1.洛伦兹力与非静电力的关系 -----F 外

滚动阻力成因分析与影响因素分析

滚动阻力的成因分析与影响因素分析报告 车辆1203班 第2组 汽车在水平道路上等速行驶时受到的道路在行驶方向上的分力称为滚动阻力,主要有车轮的弹性变形、路面变形和车辙摩擦等。本文主要针对滚动阻力的成因和影响因素研究分析。 一、滚动阻力的成因分析 近代摩擦学关于滚动摩擦的理论认为:滚动体在力的推动下滚动,在赫兹接触区内除存在赫兹正压力外,还存在切向力,从而使接触区被分为微观滑动区和黏着区,在黏着区内只有滚动而无滑动,微观滑动区内还存在着滑动,认为滚动摩擦阻力由以下四个因素构成:弹性滞后、黏着效应、微观滑动、朔性滞后。 但在车轮滚动过程中,热弹性滞后、黏着效应、微观滑动、朔性滞后引起的能量损失所占比例很小,因此,主要原因在于弹性滞后。 当弹性轮胎在硬路面(混凝土路、沥青 路)上滚动时,轮胎的变形是主要的。由于弹 性材料的粘弹性性能,弹性轮胎在硬支撑路面 上行驶时,加载变形曲线和卸载变形曲线不重 合导致能量损失,此能量系损耗在轮胎各部分 组成相互间的摩擦以及橡胶、棉线等物质间的 分子间摩擦,最后转化为热能消失在空气中, 是轮胎变形时做的工不能全部收回。这种损失 称为弹性物质的迟滞损失。(如右图) 这种迟滞损失表现为一种阻力偶。当车轮 不滚动时,地面对车轮的法向反作用力的分布 是前后对称的;当车轮滚动时,由于弹性迟滞现象,处于压缩过程的前部点的地面法向反作用力就会大于处于压缩过程的后部点的地面法向反作用力,这样,地面法向反作用力的分布前后不对称,而使他们的合力z F 相对于法线前移一个距离a, 它随弹性迟滞损失的增大而变大。即滚动时有滚动阻力偶矩 T Fz f a =?,阻碍车 轮滚动。(如下图)

物理从一道电磁感应习题谈两种电动势的能量问题

从一道电磁感应习题谈两种电动势的能量问题 张平昭 (江阴市青阳中学,江苏 214401) 对于感生电动势和动生电动势的产生机理,一般学生都能理解,但对于它们的区别大部分学生不能正确地认识。很多参考书在处理此类题目时,都是采用感生电动势加动生电动势等于总电动势的方法帮助大家快速处理问题,这样导致很多学生认为这两个电动势只是分别由磁场变化和回路面积变化而产生的,而没有从能量转化上进行本质地辨析。 电动势是一个能量的概念,它的定义为:非静电力把1C 的正电荷在电源内从负极移送到正极所做的功。所以我们在讲两种电动式的区别时,应把握住在电源内部是什么力在推动电荷做功,能量的来源是什么。感生电动势是:变化的磁场产生非静电场,由电场力推动电荷做功,将磁场能转变为电势能;而动生电动势是:随导杆运动的电荷受到洛伦兹力,从导杆一端移动到另一端,是一个与洛伦兹力有关的非静电力做功,将其他形式的能变为电势能。可见这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但在处理很多题目时,并不涉及到这两个电动势的本质,基本只要将两个电动势相加减就可以了,学生也觉得没有理解上述问题的必要。 如何找到一个情景能让学生很好的认识到这个问题呢?也许让学生在做题时碰到困惑,他们才能体会到吧!笔者在教学中发现下述这个题目的情景可以从能量角度帮助学生理解这两个电动势的不同。 【例】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有一个固定的两根光滑金属杆制成的37°角的导轨AO 和BO ,在导轨上放置一根和OB 垂直的金属杆CD ,导轨和金属杆是用同种材料制成的, 单位长度的电阻值均为0.1Ω/m ,整个装置位于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 磁场中,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为B =0.2t T ,现给 棒CD 一个水平向右的外力,使CD 棒从t =0时刻从O 点处开始向 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运动中CD 棒始终垂直于OB ,加速度大小为 0.1m/s 2,求(1)t =4s 时,回路中的电流大小;(2)t =4s 时,CD 棒上 安培力的功率是多少? 【分析】本题与2003江苏高考第18题很相似。属于动生和感生同时存在的情况,正如前文所说,大部分同学将两个电动势相加很快可以求出第(1)问I=1A 。但在第二问的求解中出现了如下两种情况: 一是利用W at ktIl BIlv v F P CD 192.0===?=安安; 二是利用W R I P P 24.02===电安。 同学们都知道第一种情况肯定是对的,但第二种情况错在那里呢?而我们在大部分电路问题中都讲过安培力的功率数值上就等于电路中的电功率。其实这就是学生对两种电动势能量问题不够理解的表现。 我们讲安培力的功率等于回路中产生的电功率实际是仅在动生的情况下提出的,即通过克服安培力做功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但在本道题中不仅仅有动生电动势同时还存在感生电动势,也就是说电能的来源不仅仅是由与洛伦兹力有关的非静电力搬运电荷做功(在宏观上表现为克服安培力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还存在由磁场变化产生的非静电场力搬运电荷做功将磁场能转化为电能。所以在上述两种解法中,第二种情况的值大于第一种情况就是由于这个原因造成的。 到这里笔者原以为学生应该已经理解这个问题,但突然有学生提出在第一种情况中电流I 是两个电动势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这个功率也应该是总功率。这个问题马上引起似是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