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物理运动快慢的描述同步练习2

高一物理运动快慢的描述同步练习2

高一物理运动快慢的描述同步练习2
高一物理运动快慢的描述同步练习2

运动快慢的描述 速度 同步练习

1.试判断下面的几个速度中哪个是瞬时速度

A .子弹出枪口的速度是800 m/s ,以790 m/s 的速度击中目标

B .汽车从甲站行驶到乙站的速度是40 km/h

C .汽车通过站牌时的速度是72 km/h

D .小球第3s末的速度是6 m/s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相等时间内的位移相等

B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都相等

C .任意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相等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D .如果物体运动的路程跟所需时间的比值是一个恒量,则此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3.下面关于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若物体在某段时间内每时刻的瞬时速度都等于零,则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等于零

B .若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零,则它在这段时间内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一定等于零

C .匀速直线运动中任意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等于它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

D .变速直线运动中任意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不等于它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

4.用同一张底片对着小球运动的路径每隔101

s 拍一次照,得到的照片如图所示,则小球运动的平均速度是

A .0.25 m/s

B .0.2 m/s

C .0.17 m/s

D .无法确定

5.短跑运动员在100 m竞赛中,测得7s末的速度是9m/s ,10s 末到达终点时的速度是10.2 m/s ,则运动员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为

A .9 m/s

B .9.6 m/s

C .10 m/s

D .10.2 m/s

6.一辆汽车以速度v 行驶了2/3的路程,接着以20 km/h 的速度减速,后以36 km/h 的速度返回原点,则全程中的平均速度v 是

A .24 km/h

B .0

C .36 km/h

D .48 km/h

7.一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前一半时间以速度v 1匀速运动,后一半时间以速度v 2匀速运动,

则该物体的平均速度为 ;另一物体也做单向直线运动,前一半路程以速度v 1匀速运动,后一半路程以速度v 2匀速运动,则该物体的平均速度为 .

8.图示为某物体的s —t 图象,在第1 s内物体的速度是 ,从第2 s至第3 s内物体的

速度是 ,物体返回时的速度是 ,4 s内通过的路程是 ,位移是 ,4 s内物体的平均速度是 .

9.火车从甲站到乙站的正常行驶速度是60 km/h,有一列火车从甲站开出,由于迟开了300 s,司

机把速度提高到72 km/h ,才刚好正点到达乙站,则甲、乙两站的距离是 km.

10.某质点沿半径R =5 m的圆形轨道以恒定的速率运动,经过10 s运动了21

圆周.该物体

做的是________速运动(填“匀”或“变”);瞬时速度大小为________ m/s;10 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________ m/s;质点运动一周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 m/s.

11.相距12 km 的公路两端,甲乙两人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的速度是5 km/h ,乙的速度是

3 km/h ,有一小狗以6 km/h 的速率,在甲、乙出发的同时,由甲处跑向乙,在途中与乙相遇,即返回跑向甲,遇到甲后,又转向乙.如此在甲乙之间往返跑动,直到甲、乙相遇,求在此过程中,小狗跑过的路程和位移.

12.一位同学根据车轮通过两段钢轨交接处时发出的响声来估测火车的速度,他从车轮的某

一次响声开始计时,并同时数车轮响声的次数“1”,当他数到“21”时,停止计时,表上的时间显示已经过了15s,已知每段钢轨长为12.5 m,根据这些数据,你能估算出火车的速度吗?

参考答案

1. ACD

2. ABC

3. AC

4. B

5.解析:题目中的“7s 末”“9 m/s ”和“10.2 m/s ”都是多余的条件,100 m竞赛中当然是变速运动.“100m”和“10s末到达终点”才是根据定义式求平均速度的必要条件:10100==

t s v m/s =10 m/s

答案:C

6. B 7.解析:第一种情况:设前后两段时间均为t ,则,总位移s =v 1t +v 2t ,总时间为2t ,则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2221111v v t t v t v v +=+=

第二种情况:设总位移为s ,则前后两段位移均为2s

,物体经过前后两段位移的时间分别为

11122v s v s t == t 2=2222v s v s

= 则在整个过程中物体的平均速度为

212

121212222v v v v v s v s s t t s v +=+=+=

答案: 22

1v v +;21212v v v v +

8.解析:由s —t 图象知,物体在第1s内沿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位移为s 1=1 m,速度为v 1=1 m/s ;从第1s末至第3s末,物体静止,位移为零,速度v 2=0;第3 s末至第4s末,物体返回(沿负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位移s 3=-3 m,速度v 3=-3 m/s. 物体在4 s内的路程为

s ′=1 m+3 m=4 m;在4 s内的位移为s =s 1+s2+s3=1 m+(-3) m=-2 m,4 s内的平均速度为

t s

v = =-0.5 m/s.

答案:1 m/s ;0;-3 m/s ;4 m;-2m;-0.5m/s

9.解析:设两站间的距离为s km 则由36003007260+=s s

解得:s =30 km

答案:30

10.解析:物体沿圆轨道运动时,虽然速度大小不变,但运动方向不断变化,所以仍是变速

运动.由于质点的速率恒定,故它沿圆形轨道运动的速率为

v =105

14.3?=t R

πm/s=1.57 m/s

质点的瞬时速度大小为1.57 m/s.

10 s内物体的位移为2R =10 m,所以其平均速度为

v =t s =1010

m/s =1 m/s

质点运动一周位移为零,所以平均速度也为零.

答案:变;1.57;10

11.解析:两人相遇所用的时间即为小狗跑动所用的时间,这段时间与速率的乘积即为小狗

的路程,不管小狗往返了多少次,路程等于速率与时间的乘积.

答案:9 km ;7.5 km

12.解析:火车在15 s的时间内通过了20根钢轨,则火车的速度为

v =t s =155

.1220?m/s=16.7 m/s

答案:16.7 m/s

高一物理运动的描述课件

第1次课专题复习—运动的描述 一、知识点(考点、难点) 1.参考系(A) (1)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2)在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即假定为不动的)另外的物体,叫做参考系。 对参考系应明确以下几点: ①对同一运动物体,选取不同的物体作参考系时,对物体的观察结果往往不同的。 ②在研究实际问题时,选取参考系的基本原则是能对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得到尽量 的简化,能够使解题显得简捷。 ③因为今后我们主要讨论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所以通常取地面作为参照系 【例1】敦煌曲子中有这样的诗句:“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是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是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考系分别是 ( ) 【例2】A. 船和山 【例3】B. 山和船 【例4】C. 地面和山 【例5】D. 河岸和水流

【例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参考系是为了研究物体运动而选取 B. 宇宙中的物体有的静止,有的运动 C. 只能选取不动的物体作为参考系 D. 同一个运动对不同的参考系,其观察结果一定是不同的 2.质点(A )(1)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2)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3)物体能看做质点的条件 a) 平动的物体(或者转动可忽略) b) 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可忽略 【例7】 在下述问题中, 能够把研究对象当作质 点的是( ) 3.路 程和位移(A ) (1)位移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化的 物理量。路程是质点运动A .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所需的时间 B .研究发球效果对乒乓球旋转情况的影响 C .把一枚硬币用力上抛,猜测它落地时正面朝上还是反 面朝上 D .评判花样滑冰运动员的动作是否达到优秀

高中物理直线运动专项训练100(附答案)

高中物理直线运动专项训练100(附答案) 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直线运动 1.倾角为θ的斜面与足够长的光滑水平面在D 处平滑连接,斜面上AB 的长度为3L ,BC 、 CD 的长度均为3.5L ,BC 部分粗糙,其余部分光滑。如图,4个“— ”形小滑块工件紧挨在一起排在斜面上,从下往上依次标为1、2、3、4,滑块上长为L 的轻杆与斜面平行并与上一个滑块接触但不粘连,滑块1恰好在A 处。现将4个滑块一起由静止释放,设滑块经过D 处时无机械能损失,轻杆不会与斜面相碰。已知每个滑块的质量为m 并可视为质点,滑块与粗糙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tan θ,重力加速度为g 。求 (1)滑块1刚进入BC 时,滑块1上的轻杆所受到的压力大小; (2)4个滑块全部滑上水平面后,相邻滑块之间的距离。 【答案】(1)3sin 4 F mg θ=(2)43d L = 【解析】 【详解】 (1)以4个滑块为研究对象,设第一个滑块刚进BC 段时,4个滑块的加速度为a ,由牛顿第二定律:4sin cos 4mg mg ma θμθ-?= 以滑块1为研究对象,设刚进入BC 段时,轻杆受到的压力为F ,由牛顿第二定律: sin cos F mg mg ma θμθ+-?= 已知tan μθ= 联立可得:3 sin 4 F mg θ= (2)设4个滑块完全进入粗糙段时,也即第4个滑块刚进入BC 时,滑块的共同速度为v 这个过程, 4个滑块向下移动了6L 的距离,1、2、3滑块在粗糙段向下移动的距离分别为3L 、2L 、L ,由动能定理,有: 21 4sin 6cos 32)4v 2 mg L mg L L L m θμθ?-??++= ?( 可得:v 3sin gL θ= 由于动摩擦因数为tan μθ=,则4个滑块都进入BC 段后,所受合外力为0,各滑块均以速度v 做匀速运动; 第1个滑块离开BC 后做匀加速下滑,设到达D 处时速度为v 1,由动能定理: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瞬时速度可以看成时间趋于无穷小时的平均速度 B .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和物体在这段时间内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大小的平均值相等 C .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的大小就是平均速率 D .物体做变速运动时,平均速度是指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解析: 当时间非常小时,物体的运动可以看成是在这段很小时间内的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平均速度等于瞬时速度,故A 正确;平均速度是位移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比值,而不是各时刻瞬时速度大小的平均值,故B 错误;根据定义,平均速度的大小不是平均速率,故C 错误;平均速度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而平均速率是路程跟时间的比值,故D 错误. 答案: A 2.在下列各种速度中表示平均速度的是( ) A .赛车飞跃某栏杆时的速度为80 m/s B .火车由北京到天津以36 km/h 的速度行驶时为慢车,快车的速度可达100 km/h C .远程炮弹射出炮口时的速度为2 000 m/s D .某同学从家里到学校步行速度为 m/s 解析: 平均速度对应的是一段时间.赛车飞跃某栏杆时的速度为80 m/s ,对应的是某一时刻的速度不是平均速度;火车由北京到天津以36 km/h 的速度行驶时为慢车,快车的速度可达100 km/h ,对应的是一段时间,因此是平均速度;远程炮弹射出炮口时的速度为2 000 m/s ,对应的是某一时刻的速度不是平均速度;某同学从家里到学校步行速度为 m/s ,对应的是一段时间,因此是平均速度. 答案: BD 3.对速度的定义式v =x t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v 与运动的位移x 成正比,与运动时间t 成反比 B .速度v 的大小与运动的位移x 和时间t 都无关 C .此速度定义式适用于任何运动 D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及方向的物理量 解析: v =x t 是计算速度的公式,适用于任何运动,此式只说明计算速度可用位移x 除以时间t 来获得,并不是说v 与x 成正比,与t 成反比. 答案: BCD 4.列车沿平直铁路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列车的位移越大,其速度也越大 B .列车在单位时间内的位移越大,其速度必越大 C .列车在任何一段时间内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保持不变 D .列车在任何10 s 内的位移一定等于任何1 s 内位移的10倍 解析: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任意一段时间内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是相等的. 答案: BCD 5.对于平均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与速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平均速度的大小等于平均速率 B .平均速度的大小一定等于初速度和末速度的平均值 C .瞬时速度的大小叫瞬时速率,简称速率 D .很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可认为等于瞬时速度 解析: 要抓住平均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与速率的定义进行比较、理解.平均速度的大小等于位移的大小与时间的比值,平均速率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而位移的大小不一定等于路程;平均速度不一定等于初、末速度的平均值,只有速度均匀变化时才满足这种关系. 答案: CD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第6课《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第6课 《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同步练习题及答案学校班级姓名 一、填空题 1.按照运动的快慢,把下面交通工具1小时内通过的距离排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运动的快慢就是常说的_____________,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内通过的________________来测量。 3.龟兔赛跑的故事说明:在距离一定的条件下,所用的_____________,速度______________。如果兔子不睡觉,当它到达终点时,乌龟还在路上呢。这就说明在相同时间内,所走的________________,速度________________。

4.两位同学沿直线行走,但是出发的时间和出发地点都不相同,这样比较快慢就用________________来比较,也就是________________。 5.气象台在发布台风预报时,除了有时间、风速、风级以外,还强调________________,因为知道了它的________________,才能准确地知道对我们有没有影响,才能减少台风对我们的袭击。 6.利用物体运动的时间和距离,能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即________________。 二、判断题 1.要想比较两个物体运动的快慢,只能比较它们在相同距离内运动时间的长短。() 2.测量速度的单位一般用千米/时,也可以用米/秒。() 3.当两个物体从不同地点不同时间开始运动时,无法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 4.要想比较两个物体运动的快慢,只能比较它们在相同时间内运动距离的远近。()

高一物理上册期末考试试题_( Word版含答案)

高一物理上册期末考试试题_( Word 版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小明同学在水平面上用水平恒力推动木箱做与加速直线运动.小明在思考,怎么样才能使木前的加速度变为原来的2倍( ) A .将水平推力增大到原来的2倍 B .将阻力减少到原来的 12 C .将物体的质量增大到原来的2倍 D .将物体的推力和阻力都增大到原来2倍 2.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在水平拉力F 作用下,沿粗糙水平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 ;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物体的质量减为原来的一半,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 ',则( ) A .a a '< B .2a a a <'< C .2a a '= D .2a a '> 3.放假了,小明斜拉着拉杆箱离开校园。如图所示,小明的拉力大小为F ,方向沿拉杆斜向上,与水平地面夹角为θ.与拉杆箱竖直静止在水平地面且不受拉力相比,此时拉杆箱对水平面的压力( ) A .减少了sin F θ B .增大了sin F θ C .减小了cos F θ D .增大了cos F θ 4.两根长度不同的细线下面分别悬挂两个小球,细线上端固定在同一点,若两个小球以相同的角速度绕共同的竖直轴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两个摆球在运动过程中,相对位置关系示意图正确的是图中的( ) A . B . C . D .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B.当物体浮在水中时,所受重力比在地面上时要小 C.形状规则的物体其重心一定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D.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 6.某中学举行秋学期运动会,在100m竞赛中,测得某一运动员5s瞬时速度为10.4m/s,10s末到达终点的瞬时速度为10.2m/s。则他在此竞赛中的平均速度为() A.10.2m/s B.10m/s C.10.3m/s D.10.4m/s 7.如图,滑块以初速度v0沿表面粗糙且足够长的固定斜面,从顶端下滑,直至速度为零.对于该运动过程,若用h、s、v、a分别表示滑块的下降高度、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t表示时间,则下列图象最能正确描述这一运动规律的是() A.B. C.D. 8.如图所示,小孩用玩具手枪在同一位置沿水平方向先后射出两粒弹珠,击中竖直墙上M、N两点(空气阻力不计),初速度大小分别为v M、v N,、运动时间分别为t M、t N,则 A.v M=v N B.v M>v N C.t M>t N D.t M=t N 9.如图是某物体沿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则它的运动情况应该是() A.先加速,后减速

高一物理机械运动加速度

高一物理 第4单元 机械运动 加速度 一.内容黄金组 1.本课学习内容是第二章直线运动的第1节——第5节,即机械运动;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速度改变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2.本课学习目的是以下四点: ⑴ 理解关于机械运动的基本概念:参考系;质点;位移和路程,时间和时刻等。 ⑵ 知道直线运动的t s -图象和t v -图象的意义,并知道公式和图象都是描述物理量之间关系的数学工具,它们各有所长,可以相互补充。 ⑶ 理解速度的概念。知道速度是表示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知道它的定义、公式、符号和单位,知道它是矢量。理解平均速度,知道瞬时速度的概念,知道速度和速率以及它们的区别。 ⑷ 理解加速度的概念,知道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知道它的定义、公式、符号和单位,知道加速度是矢量,理解加速度和速度的区别。 二.要点大揭秘 1. 关于机械运动的基本知识. (1)参考系 为研究物体的运动,常需假定某一物体是不动的.这个被假定为不动的物体被称为参考系.正在行驶的汽车中的人,若以路边树木为参考系,可认为自己和汽车一起运动;若以汽车或他自己为参考系,则可认为自己是静止的,而路旁的树木在后退.因此,选择不同的参考系,观察结果往往不同,在研究地球表面及其附近物体的运动时,我们常以地面为参考系.今后,我们在说某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如不特别指明是相对于某物的运动,则通常是以地面为参考系的. (2)质点 一个具有一定质量而没有大小和形状的物体称为质点.判断一个物体能否视为质点,不能只看其几何尺寸的大小,而要看物体的形状,大小对所研究的物体运动有无影响.地球虽然很大,但研究其公转时,完全可视为质点;原子虽小,但研究核外电子的绕核运动时,却不能视为质点.通常在下列两种情况下,我们可视研究对象为质点:①研究作平动的物体的运动时;②物体的大小与所研究的运动范围相比可忽略不计时.

高一物理曲线运动测试题及答案

--精品-- 曲线运动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总分41分。其中1-7题为单选题,每题3分;8-11题为多选题,每题5分,全部选对得5分,选不全得2分,有错选和不选的得0分。) 1.关于运动的性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B .变速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 C .曲线运动一定是变加速运动 D .物体加速度大小、速度大小都不变的运动一定是直线运动 2.关于运动的合成和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合运动的时间等于两个分运动的时间之和 B .匀变速运动的轨迹可以是直线,也可以是曲线 C .曲线运动的加速度方向可能与速度在同一直线上 D .分运动是直线运动,则合运动必是直线运动 3.关于从同一高度以不同初速度水平抛出的物体,比较它们落到水平地面上的时间(不计空气阻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速度大的时间长 B .速度小的时间长 C .一样长 D .质量大的时间长 4.做平抛运动的物体,每秒的速度增量总是( ) A .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B .大小不等,方向不同 C .大小相等,方向不同 D .大小不等,方向相同 5.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质量之比为1∶2 ,转动半径之比为1∶2 ,在相等时间里甲转过60°,乙转过45°,则它们所受外力的合力之比为( ) A .1∶4 B.2∶3 C.4∶9 D.9∶16 6.如图所示,在不计滑轮摩擦和绳子质量的条件下,当小车匀速向右运动时,物体A 的受力情况是( ) A .绳的拉力大于A 的重力 B .绳的拉力等于A 的重力 C .绳的拉力小于A 的重力 D .绳的拉力先大于A 的重力,后变为小于重力 7.如图所示,有一质量为M 的大圆环,半径为R ,被一轻杆固定后悬挂在O 点,有两个质量为m 的小环(可视为质点),同时从大环两侧的对称位置由静止滑下。两小环同时滑到大环底部时,速度都为v ,则此时大环对轻杆的拉力大小为( ) A .(2m +2M )g B .Mg -2mv 2/R A v (第11题)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1.3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物体运动的速度.知道速度的意义、公式、符号、单位、矢量性. 2.理解平均速度的意义,会用公式计算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认识各种仪表中的速度. 3.理解瞬时速度的意义. 4.能区别质点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等概念. 5.知道速度和速率以及它们的区别.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描述方法的探索,体会如何描述一个有特点的物理量,体会科学的方法,体验用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 2.同时通过实际体验感知速度的意义和应用. 3.让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说明平均速度的局限性. 4.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逐渐领会瞬时速度与平均速度的关系,同时初步领略极限的思想并初步领会数学与物理相结合的方法,进而直接给出瞬时速度的定义. 5.会通过仪表读数,判断不同速度或变速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介绍或学习各种工具的速度,去感知科学的价值和应用. 2.了解从平均速度求瞬时速度的思想方法,体会数学与物理间的关系. 3.培养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由简单到复杂.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4.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坚定学习思考探索的信念.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速度、瞬时速度、平均速度三个概念,及三个概念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 对瞬时速度的理解. 教学方法: 探究、讲授、讨论、练习 教学手段: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新授课(2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师:为了描述物体的运动,我们已经进行了两节课的学习,学习了描述运动的几个概念,大家还记得是哪几个概念? 生:质点、参考系、坐标系;时间、时刻、位移和路程.

师:当物体做直线运动时,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描述物体位移的? 生:用坐标系.在坐标系中,与某一时刻t1对应的点x 1表示t l时刻物体的位置,与另一时刻t1对应的点x2表示时刻t2物体的位置,则△x=x2一x l,就表示从t1到t2这段时间内的位移.师:我们已经知道位移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能不能说,物体的位移越大,物体运动得就越快? 学生讨论后回答,不能.因为物体的运动快慢与运动的时间有关. 师:那么,如何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教师指导学生快速阅读教材中的黑体字标题,提出问题:要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本节课将会学到哪些概念(物理量)? 学生通过阅读、思考,对本节涉及的概念有个总体印象,知道这些概念都是为了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而引入的,要研究物体运动的快慢还要学好这些基本概念. (板书)§1.3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新课教学] 一、坐标与坐标的变化量 教师指导学生仔细阅读“坐标与坐标的变化量”一部分. [讨论与交流] 以百米赛跑为例,你参加赛跑的跑道是笔直的,你能说明“坐标”与“坐标的变化量”有何不同,又有何联系? 学生讨论后回答 生:坐标用来表示位置,坐标的变化量表示位移,比如,我在起点的位置、我在终点的位置或我在全程中点的位置(50 m处)等,都可以在建立坐标系后用坐标上的点来表示,而在我从起点跑到终点的这段过程中,我的位移可以用起点和终点间的坐标变化量来表示. 课件投影图1—3—l,让学生观察,用数轴表示坐标与坐标的变化量,能否用数轴表示时间的变化量? [思考与讨论] 1.图1—3—l中汽车(质点)在向哪个方向运动? 2.如果汽车沿x轴向另外一个方向运动,位移Δx是正值还是负值?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探究,积极思考,然后每四人一组展开讨论,每组选出代表,发表见解,提出问题. 教师帮助总结并回答学生的提问. 生:汽车在沿x轴正方向运动,图示汽车从坐标x1=10 m,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到达坐标x2=30 m 处,则Δx =x2-x1=30m一10m=20m,位移Δx >0,表示位移的方向沿x轴正方向.师:我们的这种数学表述是与实际的物理情景相一致的,比如,汽车沿笔直的公路向东行驶,我们可以规定向东作为x轴的正方向,来讨论汽车的位置和位移. [课堂训练] 教师用课件投影出示题目,并组织学生独立思考后解答: 绿妹在遥控一玩具小汽车,她让小汽车沿一条东西方向的笔直路线运动,开始时在某一标记点东2 m 处,第1s末到达该标记点西3m处,第2s末又处在该标记点西1m处.分别求出第1s内和第2s内小车位移的大小和方向.(对应的时刻怎样表示) 答案:小车在第1 s内的位移为5m,方向向西;第2s内的位移为一2m,方向向东.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第5课《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第5课 《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同步练习题及答案学校班级姓名 一、填空题 1.在相同距离下,所用的时间越(),物体运动得越快;所用的时间越(),物体运动的越慢。 2.在“龟兔赛跑”的故事中,乌龟先到达终点,说明它在相同的距离内运动得(),3、猎豹、兔子和羚羊赛跑,第一名是(),第二名是(),第三名是()。 二、判断题。 1.从杭州到广州的列车,用的时间越短,运动得越快。() 2.在研究小球远远的快慢时,应尽量让小球沿着直线运动。() 3.在比较小玩运动快慢的实验中要注意分工合作。() 4.大石头从山坡上滚下去是滚动。() 5、物体运动的快慢只与运动的时间有关。() 三、选择题。 1. 从甲地到乙地,甲用了32分钟,乙用了40分钟,丙用了36分钟,( )运动得最快,( )运动得最慢 A.甲 B.乙 C.丙 2.下列选项中,奔跑速度最快的是( ),最慢的是( )。 A.蜗牛 B.小朋友 C.猎豹

3.在学校的100米知足比赛中,小旭用时19.5秒,小龙用时20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龙比小旭跑得快 B. 小旭比小龙跑得快 C.无法判断谁跑得快 4.在两条一样长的轨道上比较不同小球运动的快慢,关于这个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两条轨道只要长度一样就可以,材料可以不同 B.两条轨道的坡度需保持相同 C.记录时间时要多测量几次 四、实验探究 小枫同学在比较不同小球在相同的轨道上运动快慢的实验中得到三个不同的数据,他随意选了一个实验数据作为最终测量数据,这样的做法正确吗?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五、实验探究 为了比较不同小球在同一轨道上运动的快慢,四名同学组成一个实验小组,在实验过程中,同学们用秒表测量不同小球运动相同距离所用的时间,并记录下来,除小球不同外,其他相同。 1.请你帮四名同学分一下工,你认为同学们在实验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2.根据下面的实验记录表你有什么发现?为什么?

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高一物理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共8页,共100分,最后一题为附加题(在满分100分之外占1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分别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2. 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 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对应区域内,不能写在试题卷上;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笔和其他笔,做图可用2B铅笔。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共4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位移只能用来描述直线运动,路程可用来描述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B.亚里士多德将理想斜面实验通过合理推理否定了伽俐略关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这个观点 C.在力学范围内,国际单位制中的三个基本单位是:牛顿、米、千克 D.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2.下列物理量中是矢量的有 A.力F B.加速度a C.时间t D.质量m 3.2010年1月4日,在中国海军护航编队“巢湖”舰、“千岛湖”舰护送下“河北锦绣”、“银河”等13艘货轮顺利抵达亚丁湾西部预定海域.如 图所示,此次护航总航程4500 海里.若所有船只运动速 度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4500海里”指的是护航舰艇的位移 B.研究舰队平均速度时可将“千岛湖”舰看作质点 C.以“千岛湖”舰为参考系,“巢湖”舰一定是运动的 D.根据本题给出的条件可以求出此次航行过程中的平均 第3题图速度 4.某学习小组的同学从网上找到几幅照片,根据照片所示情景请你判断他们对这四幅图的理解正确的是

高一物理 机械运动、位移 典型例题

高一物理机械运动、位移典型例题 [例1]甲、乙、丙三架观光电梯,甲中乘客看一高楼在向下运动;乙中乘客看甲在向下运动;丙中乘客看甲、乙都在向上运动.这三架电梯相对地面的运动情况是[] A.甲向上、乙向下、丙不动 B.甲向上、乙向上、丙不动 C.甲向上、乙向上、丙向下 D.甲向上、乙向上、丙也向上,但比甲、乙都慢 [分析]电梯中的乘客观看其他物体的运动情况时,是以自己所乘的电梯为参照物.甲中乘客看高楼向下运动,说明甲相对于地面一定在向上运动.同理,乙相对甲在向上运动,说明乙对地面也是向上运动,且运动得比甲更快.丙电梯无论是静止,还是在向下运动,或以比甲、乙都慢的速度在向上运动,丙中乘客看甲、乙两电梯都会感到是在向上运动. [答] B、C、D. [例2]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体积很小的物体都可看成质点 B.质量很小的物体都可看成质点 C.不论物体的质量多大,只要物体的尺寸跟物体间距相比甚小时,就可以看成质点 D.只有低速运动的物体才可看成质点,高速运动的物体不可看作质点 [分析] 一个实际物体能否看成质点,跟它体积的绝对大小、质量的多少以及运动速度的高低无关,决定于物体的尺寸与物体间距相比的相对大小.例如,地球可称得上是个庞然大物,其直径约为1.28×107 m,质量达到6×1024kg,在太空中绕太阳运动的速度每秒几百米.由于其直径与地球离太阳的距离(约1.5×1011m)相比甚小,因此在研究地球的公转运动时,完全可以忽略地球的形状、大小及地球自身的运动,把它看成一个质点. [答] C.

[例3]下列各种情况,可以把研究对象(黑体者)看作质点的是[] A. 研究小木块的翻倒过程 B. 讨论地球的公转 C. 解释微粒的布朗运动 D. 计算整列列车通过某一路标的时间 [误解一] 小木块体积小,远看可视为一点;作布朗运动的微粒体积极小,当然是质点,故选(A)、(C)。 [误解二] 列车作平动,车上各点运动规律相同,可视为质点,故选(D)。 [正确解答] 讨论地球的公转时,地球的直径(约1.3×104km)和公转的轨道半径(约1.5×108km)相比要小得多,因而地球上各点相对于太阳的运动差别极小,即地球的大小和形状可以忽略不计,可把地球视为质点,故选(B)。 [错因分析与解题指导] 物理研究中常建立起一些理想化的模型,它是物理学对实际问题的简化,也叫科学抽象。它撇开与当前观察无关的因素和对当前考察影响很小的次要因素,抓住与考察有关的主要因素进行研究、分析、解决问题,质点就是一个理想化的模型。[误解一] 以为质点是指一个很小的点。但在小木块的翻倒过程中,木块各点绕一固定点转动,各点运动情况不同,不可看作质点。至于作布朗运动的粒子,尽管体积极小,仍受到来自各个方向上的液体分子(具有更小体积)的撞击,正是这种撞击作用的不平衡性使之作无规则运动,也不可把布朗运动粒子视为质点。[误解二]以为火车在铁道上的运动为平动,可视为质点。而本题实际考察的是经过某路标的时间,就不能不考察它的长度,在这情况中不能视其为质点。 [例4]关于质点的位移和路程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位移是矢量,位移的方向即质点运动的方向 B. 路程是标量,即位移的大小 C. 质点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通过的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 D. 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等,位移可能相同 [误解]选(A),(B)。

【物理】物理直线运动练习题及答案含解析

【物理】物理直线运动练习题及答案含解析 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直线运动 1.2022年将在我国举办第二十四届冬奥会,跳台滑雪是其中最具观赏性的项目之一.某滑道示意图如下,长直助滑道AB 与弯曲滑道BC 平滑衔接,滑道BC 高h =10 m ,C 是半径R =20 m 圆弧的最低点,质量m =60 kg 的运动员从A 处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加速度a =4.5 m/s 2,到达B 点时速度v B =30 m/s .取重力加速度g =10 m/s 2. (1)求长直助滑道AB 的长度L ; (2)求运动员在AB 段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的I 大小; (3)若不计BC 段的阻力,画出运动员经过C 点时的受力图,并求其所受支持力F N 的大小. 【答案】(1)100m (2)1800N s ?(3)3 900 N 【解析】 (1)已知AB 段的初末速度,则利用运动学公式可以求解斜面的长度,即 2202v v aL -= 可解得:2201002v v L m a -== (2)根据动量定理可知合外力的冲量等于动量的该变量所以 01800B I mv N s =-=? (3)小球在最低点的受力如图所示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2C v N mg m R -= 从B 运动到C 由动能定理可知: 221122 C B mgh mv mv =-

解得;3900N N = 故本题答案是:(1)100L m = (2)1800I N s =? (3)3900N N = 点睛:本题考查了动能定理和圆周运动,会利用动能定理求解最低点的速度,并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求解最低点受到的支持力大小. 2.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当直升机悬停在离地面224m 高时,运动员离开飞机作自由落体运动,运动了5s 后,打开降落伞,展伞后运动员减速下降至地面,若运动员落地速度为5m/s ,取210/g m s =,求运动员匀减速下降过程的加速度大小和时间. 【答案】212.5?m/s a =; 3.6t s = 【解析】 运动员做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为221110512522 h gt m m ==??= 打开降落伞时的速度为:1105/50/v gt m s m s ==?= 匀减速下降过程有:22122()v v a H h -=- 将v 2=5 m/s 、H =224 m 代入上式,求得:a=12.5m/s 2 减速运动的时间为:12505 3.6?12.5 v v t s s a --=== 3.某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速度为108km/h ,司机发现前方有障碍物时,立即采取紧急刹车,其制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5m/s 2,假设司机的反应时间为0.50s ,汽车制动过程中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求: (1)汽车制动8s 后的速度是多少 (2)汽车至少要前行多远才能停下来? 【答案】(1)0(2)105m 【解析】 【详解】 (1)选取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有:v 0=108km/h=30m/s ,由v t =v 0+at 得汽车的制动时间为:003065 t v v t s s a ---= ==,则汽车制动8s 后的速度是0; (2)在反应时间内汽车的位移:x 1=v 0t 0=15m ; 汽车的制动距离为:023******* t v v x t m m ++?= == . 则汽车至少要前行15m+90m=105m 才能停下来. 【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学公式和推论,并能灵活运用,注意汽车在反应时间内做匀速直线运动. 4.如图所示,一圆管放在水平地面上,长为L=0.5m ,圆管的上表面离天花板距离

高中物理:《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教学设计

高中物理:《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教学设计【知识目标】 1.理解速度的概念,知道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知道速度的定义。 2.知道速度是矢量,知道速度的单位、符号和读法。了解生活实际中的某些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数据。 3.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知道平均速度的定义式,会用平均速度的公式解答有关的问题。 4.知道瞬时速度的概念及意义,知道瞬时速度与平均速度的区别和联系。 5.知道速度和速率以及它们的区别。 【能力目标】 1.运用平均速度的定义,把变速直线运动等效成匀速直线运动处理,从而渗透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等效的方法。 2.培养迁移类推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解决一些问题,而向复杂问题过渡,使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 2.通过师生平等的情感交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教学方法】 1.通过例题和实例引导学生分析如何辨别快慢。 2.通过讨论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教学重点】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概念及区别。 【教学难点】 1.怎样由速度引出平均速度及怎样由平均速度引出瞬时速度。 2.瞬时速度与平均速度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及在运动中瞬时速度是怎样确定的。 采用物理学中的重要研究方法──等效方法(即用已知运动来研究未知运动,用简单运动来研究复杂运动的一种研究方法)来理解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教师通过举例,让学生自己归纳比较快慢的两种形式。 2.通过实例的计算,得出规律性的结论,即单位时间内的位移大小。 3.教师讲解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意义。 【教学过程】

结论: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可以有两种方法: 1)一种是在位移相同的情况下,比较所用时间的长短,时间短的物体运动快,时间长的物体运动慢; 2)另一种是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比较位移的大小,位移大的物体运动得快,位移小的物体运动得慢。 问题:位移和时间都不同,如何比较运动快慢? 一、速度 1.定义:位移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用v 表示。 2.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3.定义式: 4.单位:国际单位:m /s (或m ·s-1)。 常用单位:km /h (或km ·h-1)、cm /s (或cm ·s-1)。 5.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 说明:速度有大小和方向,是矢量。 小组讨论 问题一: △x 越大,v 越大吗? 问题二:两辆汽车从某地沿着一条平直的公路出发,速度的大小都是20m/s ,他们的运动情况完全相同吗? 二、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如果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在相等的时间里位移是否都相等?那速度还是否是恒定的?那又如何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呢? 问题:百米运动员,10s 时间里跑完100m ,那么他1s 平均跑多少呢? 回答:每秒平均跑10m 。 百米运动员是否是在每秒内都跑10m 呢? 答:否。 说明:对于百米运动员,谁也说不来他在哪1秒破了10米,有的1秒钟跑10米多,有的1秒钟跑不到10米,但当我们只需要粗略了解运动员在100m 内的总体快慢,而不关心其在各x v t ?=?x v t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3节 运动的快慢 同步练习(含答案)

运动的快慢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客车速度是80km/h,这句话的意义是() A.客车每小时运动的速度是80km B.客车每小时通过的路程是80km/h C.客车每小时通过的路程是80km D.客车通过的路程是80km 2.关于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公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的速度v与通过的路程s成正比 B.物体运动的速度v与通过的时间t成反比 C.物体运动的速度v和路程s成正比,与时间t成反比 D.物体运动的速度v不变,与s、t的大小无关 3.我国复兴号动车组列车,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动车组列车。复兴号动车组列车行驶的速度比一般动车组列车行驶的速度(约为200km/h)快得多,复兴号动车组列车标准时速为350km/h,则复兴号列车行驶的速度接近于() A.50 m/s B.100m/s C.300m/s D.600m/s 4.某同学步行的速度约为1.2米/秒,他从家步行到校门口所需的时间约10分钟,他家到校门口的路程约为()

A.12米 B.72米 C.720米 D.1200米 5.小球从左向右运动,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所得到的照片如图,其中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B.C.D. 6.A、B两个物体同时同地自西向东做直线运动,甲、乙两个图象分别描述了A、B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根据图象得出的下列信息中错误的是() A.A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 B.B物体作变速直线运动 C.以B为参照物A向东运动 D.B物体运动1.5s通过的距离是3m 7.甲、乙两车从相距20米的A、B两点同时相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两车的s-t图象分别如图(a)、(b)所示,速度分别为v甲、v乙.经过时间t后,两车相距10米。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v甲=v乙,t可能为10秒 B.v甲>v乙,t可能为30秒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 速度加速度定义与图像知识点

描述运动的物理量 一、质点、参考系 1.参考系:在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即假定为不动的)另外的物体,叫做参考系. 对参考系应明确以下几点: (1)对同一运动物体,选取不同的物体作参考系时,对物体的观察结果往往不同的. (2)参考系可以是运动的物体,也可以是静止的物体,但被选为参考系的物体,我们假定它是静止的. (3)因为今后我们主要讨论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所以通常取地面作为参照系. 2.质点 (1)定义:忽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把物体简化为一个有质量的物质点,叫质点. (2)质点是一种科学抽象,一种理想化的模型,实际并不存在。这种忽略次要因素、突出主要因素(质量)的处理方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 (3)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取决于它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问题中是否可以忽略不计,而跟自身体积的大小、质量的多少和运动速度的大小无关. (4)一个物体能否被看成质点,取决于所研究的问题的性质,同一个物体在不同的问题中,有的能被看作质点,有的却不能被看成质点. 二、时间与时刻 1.时刻:指的是某一瞬时,在时间轴上用一个点来表示.对应的是位置、速度、动量、动能等状态量. 2.时间:是两个时刻间的间隔,在时间轴上用一段长度来表示.对应的是位移、路程、冲量、功等过程量. 三、矢量和标量 1.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叫做矢量.像位移、力、速度都是矢量. 2.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量叫做标量,像温度、质量、压强、电流都是标量 注意:矢量和标量的本质区分不是看它们是否有方向,而是在于它们所遵循的运算法则不同,矢量遵循矢量运算法则(矢量运算是一种几何算法),标量遵循代数运算法则. 四、路程和位移 1.路程: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2.位移: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是从物体运动的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

高一物理(匀速直线运动)单元测试题

匀速直线运动测试题 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 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通过的路程不同,但位移可能相同 B .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通过的路程就是位移 C .物体的位移为零,说明物体没有运动 D .物体通过的路程就是位移的大小 2.雨滴从高空下落,由于空气阻力作用,其加速度逐渐减小,直到为零,在此过程中雨 滴的运动情况是( ) A .速度不断减小,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小 B .速度不断增大,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大 C .速度一直保持不变 D .速度的变化率越来越小 3.一个运动员在百米赛跑中,测得他在50m 处的速度为6m/s ,16s 末到达终点时速度为 7.5m/s ,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 A .6m/s B .6.25m/s C .6.75m/s D .7.5m/s 4.某物体运动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在第1s 末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B .物体在第2s 内和第3s 内的加速度是相同的 C .物体在4s 末返回出发点 D .物体在6s 末离出发点最远,且最大位移为1m 5.在平直公路上,汽车以15m/s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从某时刻开始刹车,在阻力作用下,汽车以2m/s 2 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刹车后10s 内汽车的位移大小为( ) A .50m B .56.25m C .75m D .150m 6.一列火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一人站在第一节车厢前端的旁边观测,第一 车厢通过他历时2s ,整列车厢通过他历时6s ,则这列火车的车厢有( ) A .3节 B .6节 C .9节 D .12节 7.一个物体从某一高度做自由落体运动,已知它第1秒内的位移是它落地前最后一秒内 位移的一半,g 取10m/s 2,则它开始下落时距地面的高度为( ) A .5m B .20m C .11.25m D . 31.25m t/s -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典型例题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典型例题 [例1]一列火车沿平直轨道运行,先以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15min,随即改以15m/s的速度匀速行驶10min,最后在5min内又前进1000m而停止.则该火车在前25min 及整个30min内的平均速度各为多大?它通过最后2000m的平均速度是多大? [分析]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算出所求时间内的位移或通过所求位移需要的时间,即可由平均速度公式算出平均速度. [解答]火车在开始的15min和接着的10min内的位移分别为: s1=v1t1=10×15×60m=9×103m s2=v2t2=15×10×60m=9×103m 所以火车在前25min和整个30min内的平均速度分别为:

因火车通过最后2000m的前一半位移以v2=15m/s匀速运动,经历时间为:所以最后2000m内的平均速度为:

[说明]由计算可知,变速运动的物体在不同时间内(或不同位移上)的平均速度一般都不相等. [例2]某物体的位移图象如图所示.若规定向东为位移的正方向,试求:物体在OA、AB、BC、CD、DE各阶段的速度. [分析]物体在t=0开始从原点出发东行作匀速直线运动,历时2s;接着的第3s~5s内静止;第6s内继续向东作匀速直线运动;第7s~8s匀速反向西行,至第8s末回到出发点;在第9s~ 12s内从原点西行作匀速直线运动.

[解]由s-t图得各阶段的速度如下: AB段:v2=0; [说明]从图中可知,经t=12s后,物体位于原点向西4m处,即在这12s内物体的位移为-4m.而在这12s内物体的路程为(12+12+4)m=28m.由此可见,物体不是作单向匀速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与路程不等. [例3]图1所示为四个运动物体的位移图象,试比较它们的运动情况.

泸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 7.2《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同步练习(简单)(含答案)

7.2 怎样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同步练习 知识点回顾: 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 : ①相同路程比时间。时间越短,说明运动得越快。 ②相同时间比路程。通过的路程越长,说明物体运动得越快。 物理学中采取“单位时间比路程”(即“速度”)。 2、速度.. (v ) ①定义.. :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做速度 ②公式..: s v t = (S 表示路程,单位是m ;t 表示时间,单位是s ) ③单位..:速度的国际单位是m/s (米每秒) 常用单位有km/h (千米每小时) ④单位换算....:1m/s=3.6km/h 注:1m/s 的物理意义.... :物体在1s 内通过的路程是1m 。 ⑤变形公式....:s=vt v s t = 注:多段路程求平均速度的问题。要明确是求哪一段路程或哪一段时间的速度。 火车过(桥、山洞、隧道)的问题:火车通过的路程等于车长+桥长。 3、运动的分类: 4、匀速直线运动...... : ①定义: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②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 同步练习: 1、体育考试中,甲、乙两个同学跑1000米所用的时间分别是3分30秒和3分50秒,则( ) A 甲同学的速度大 B 乙同学的速度大 C 甲、乙两个同学的速度相同 D 无法比较谁的速度大 2、两个做匀速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速度大的物体通过的路程长 B 在相等的时间内,两个物体所通过的路程一定相等 C 通过路程长的物体,所用的时间一定长 D 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时间短的物体速度大 3、水中游的最快的旗鱼,速度可达108km/h ,陆地跑得最快的猎豹,每秒可跑40m ,空中飞行最快的褐海燕,每分钟能飞行5km ,比较它们速度的大小,下列正确的是( ) A.猎豹最大 B.旗鱼最大 C.褐海燕最大 D.三者一样大 机械运动 直线运动 曲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