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理论文章:特色小镇发展的七大趋势

理论文章:特色小镇发展的七大趋势

理论文章:特色小镇发展的七大趋势
理论文章:特色小镇发展的七大趋势

特色小镇发展的七大趋势

201X年关于特色小镇的发展趋势,预计将会出现以下几个变化:

一、特色小镇的产品线将更加清晰

经过201X年的产业发展趋势分析及产品模型研究,特色小镇建设始终坚持产业先导原则已成为业内共识,而产业的发展前景和特色性直接决定了未来小镇的活力。

所以,选择特色小镇的战略发展方向是产业研究的核心。经过一年的探索实践,特色小镇的产品线已逐渐明朗,具备行业前瞻性的开发商已抢先发布自己的小镇发展白皮书,为抢占特色小镇高地绘制了宏观发展蓝图。根据我们的行业观察及深度研究,我们认为无论未来小镇开发主体如何变化,特色小镇将围绕以下几个最有前景的产业方向进行突破:

1、以康养为主要产业的康养特色小镇

2、以生态农业为主要产业的田园特色小镇

3、以体育运动为主要产业的体育特色小镇

4、以教育为主要产业的教育特色小镇

5、以文化旅游为主要产业的特色旅游小镇

6、以高科技研发为主要产业的特色科技小镇

综上所述,特色小镇未来将围绕健康、旅游、体育、文化、农业、高科技等几个主要产业方向发展。

二、特色小镇的先锋方阵初显雏形

如果将201X年看成特色小镇的发展元年,经过201X年的深度摸索和产业规划,201X年将迎来一批特色小镇的落地实践。具备长远战略规划和产业资源优势的地产开发商、产业运营商等社会资本将进入特色小镇的先锋方阵,引领中国特色小镇的发展。

根据我们的服务经验来看,华夏幸福、绿城集团、绿地集团、华侨城集团、碧桂园、万科、恒大、保利、新华联、新城控股、正荣集团等品牌开发商都已制定了明确

的特色小镇发展战略并正加速推进,一批具备产业及运营优势的诸如华谊兄弟、中青旅、棕榈股份等也将以产业为龙头,积极推进特色产业小镇的布局。

三、缺乏产业资源及运营战略将提前退场

通过我们201X年的服务实践及行业交流,想搭载特色小镇之风以期分享政策红利、产业红利的社会资本不在少数,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开发商已经意识到,没有足够的资本支撑、没有优势的产业资源、没有产业招商及运营的能力,要想参与特色小镇的开发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使获得开发机会也是一种无畏的冒险。

在目前宏观政策背景下,带着传统房产开发思维力求通过住宅去化回笼资金来反哺产业初期运营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如果没有清晰和长远的产业规划和战略发展思路,这样的小镇将不具备可持续发展潜力更无特色可言。

只有牢牢把握特色小镇的核心是产业,开发的核心是产业运营,运营的效益是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等综合效益的结合,方可在业内树立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如果依然坚持用地产的开发逻辑来运作特色小镇,没有从根本上去建立产业运营的发展战略,没有足够的资本为未来产业运营做支撑,这部分开发商将不得不提前退场。

市特色小镇发展研究

市特色小镇发展研究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鲜明、产城融合、充满魅力的特色小镇,成为适应经济新常态、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加快推进我市特色小镇建设,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促进我市经济转型升级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特色小镇的发展背景 (一)特色小镇的概念内涵 特色小镇顾名思义即为有特色的较小的城镇。从目前特色小镇发展现状来看,国家鼓励支持建设的“特色小镇”有两种类型: 一是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联合发文《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建村〔2016〕147号文)所指的特色小镇。这类特色小镇一般为县城关镇以外的建制镇,主要特点是有特色鲜明的产业形态、和谐宜居的美丽环境、彰显特色的传统文化、便捷完善的设施服务、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 二是浙江省模式的特色小镇。根据浙江的经济结构、地域产业关系,浙江版的特色小镇具有独特的发展模式和定义:既不是行政区划单元上的“镇”,也不同于产业园区、风景区的“区”,而是按照“五大发展理念”,结合自身特质,找准产业定位,科学进行规划,挖掘产业特色、人文底蕴和生态禀赋,形成“产、城、人、文”四位一体有机结合的重要功能平台。 综观全国各地的实践和国家三部委的文件精神,我们认为,特色小镇是一个具有包容性的概念,可以包括不同模式的探索。它是指依赖某一特色产业和特色环境因素(如地域特色、生态特色、文化特色等),打造的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特征和一定社区功能的综合开发体系。它不是单一的旅游景区或产业园区,也不完全是建制镇,而是旅游景区、产业聚集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区三区功能合一、产城乡一体化的新型城镇化模式。 (二)浙江特色小镇的特征和建设经验

特色小镇详细攻略(全方位解读)

特色小镇详细攻略(全方位解读) 特色小镇是指依赖某一特色产业和特色环境因素(如地域特色、生态特色、文化特色等),打造的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特征和一定社区功能的综合开发项目。是旅游景区、消费产业聚集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区三区合一,产城乡一体化的新型城镇化模式。 (一) 特色小镇的发展架构 1、以特色产业为引擎的泛产业聚集结构 特色小镇主要聚焦自身优势的特色产业;延伸产业链,形成“产业本身+产业应用+产业服务”的相关产业集群机构。 2、以旅游为引擎的泛旅游产业聚集结构 以特色产业为基础,发展旅游产业;以旅游的十二要素为内容,打造泛旅游产业集群结构。 3、旅游目的地架构 特色小镇不完全是旅游,但又必须是旅游;每一个特色小镇都是一个以4A景区为主导的旅游目的地。 4、新型城镇化架构 人口聚集,带来城市居住及配套服务的发展,进而形成城镇化架构。

5、智慧化与互联网引擎 以通信和信息技术为支撑,以游客互动体验为根本,以便捷优化管理为保障的智慧化旅游,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因此,特色小镇是以“双产业”即特色产业与旅游产业为主,“三引擎”即产业引擎、旅游引擎、智慧化及互联网引擎相协调,“三架构”及产业链整合架构、旅游目的地架构(景区)、城镇化架构共同支撑的发展架构。 (二) 特色小镇的总体特征 1、以特色的产业及环境资源为基础 产业资源是特色小镇打造的前提;环境资源是特色小镇打造的重要依托;资源如何转化为面向市场的核心吸引力是其核心指向。 2、以坚定的政府政策及投融资支持为依托 以产业为引领,实现“产业+文化+旅游+社区”的四重功能;各功能之间并不是简单的大糅合,而是相互之间有机的整合与融合。 3、以产城一体化综合开发为手段 主要表现为产业的综合发展;功能的综合配置;土地的综合开发;配套的综合建设;目标的综合打造等方面。 4、以泛旅游为引擎与目标归宿 拥有完善的城镇及旅游配套设施;拥有超越一般景区的较高品质的服务(包括旅游服务于公共服务)。 5、以产业链开发及房产开发为盈利核心 土地一级开发:直接获利,享受升值效益;房产开发:房产销售、房产回收经营;项目开发:经营收益等。 (三) 特色小镇的关键在于产业培育 特色小镇的产业为双产业为主,即“特色产业+旅游产业”。 其中自身特色产业主要指新兴产业或传统经典产业,诸如信息经济、环保、健康、时尚、金融、高端装备等新兴产业;茶叶、丝绸、石刻、文房、青瓷等传统产业。泛旅游产业主要是“旅游+农业”、“旅游+乡村”、“旅游+工业”、“旅游+健康”、“旅游+体育运动”、“旅游+科技”、“旅游+教育”等方面内容。

特色小镇建设现状及持续发展路径研究

特色小镇建设现状及持续发展路径研究 引言:特色小镇并非行政区划概念,而是在一个限的空间范围内,由一个或若干个企业牵头建设的经济体,其基本特征是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三生融合”,有产业、有文化、有旅游、有社区的“四位一体”,最终目标是建成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形态小而美、机制新而活的新型发展平台。 一、X特色小镇建设现状 当前X特色小镇建设主要集中在北区和南区,主要有: (一)X北区的X特色小镇,该镇总规划面积X平方公里,将建成以X为轴心的X小镇,建成后将成,项目一期总投资X亿元,目前已投入使用。发展目标是承当地优秀历史文化、提升集镇文明形象。 (二)XX南区的XX特色小镇项目,总投资X亿元,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该项目计划通过X年时间,建成一个涵盖多种文化复合的文化体系,具有XX文化特色的景区。 (三)XX南区的XX特色小镇,是以农、旅、文、商、康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规划面积X平方公里,总投资X亿,占地面积X亩。发展目标为实现现代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贸易、农技服务、乡村旅游与美丽乡村建设的有机融合,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 二、特色小镇建设存在的问题

XX特色小镇建设的成绩需要肯定,但同样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特色小镇名不副实。由于特色小镇是新生事物,对其概念的理解及实际建设需要有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存在概念混淆和负面舆论、对产业论证不到位,主导产业的特色不鲜明、规模小、链条短、技术差,缺少主导领军企业,没有形成集聚效应等问题。 二是特色小镇质量不高。特色小镇应当结合当地实际,采取多种形式、类型多样的小镇,农业、康养、文旅等产业类型的小镇是必要的,但并不是绝对的,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顺应市场需求来建设,数量过多则可能出现同质竞争和资源浪费。 三、特色小镇持续发展路径研究 推进特色小镇健康有序发展,必须正确认识特色小镇建设的初衷,赋予特色小镇应承担的使命,正视特色小镇建设的成效和问题;在此基础上,确立特色小镇发展目标,并制定有利于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举措。 一是高站位,坚持问题导向。要从发展大局和发展大势出发,进行分析和理解。当前外部最大问题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特别是中美经贸摩擦,内部最大问题是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也就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最重要的是在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下,坚定不移地推动经济高

特色小镇规划建设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以及建设思路

特色小镇规划建设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以及建设思路 当前特色小镇建设热情高涨,各级政府也推出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政府、企业和相关支持部门在对特色小镇的概念、基本特征、建设意义、设置原则等方面的认识上存在一定偏差,使得在建设过程中存在规模数量、政企地位与职责、产业定位、后期运营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我们需要回归特色小镇的价值本位,深刻理解特色小镇的基本内涵和特殊意义,从“产城人文”四位一体的视角出发,秉承四大发展理念,坚持五大基本原则,系统性设计特色小镇的支撑架构,有效促进特色小镇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小镇、特色、系统、叠加、鲜明 一、特色小镇的内涵 1.1特色小镇的概念 特色小镇并不是一个行政意义上的城镇,而是一个大城市内部或周边的,在空间上相对独立发展的,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聚焦信息经济、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等新兴产业,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功能、社区特征的空间载体。 “特色小镇”的“特”指的是小镇要有特色,要有“一招鲜”,特色小镇在建设的过程中要规避城市建设中风格趋同的现象;“色”指的是小镇的外观形态较为动人和缤纷,即特色小镇要有宜人的风貌与宜居的环境;“小”指的是规模,与大城市的大规模建设相对,将占地面积控制在1~3km2的范围内(对于旅游型的特色小镇规模可根据需要适当放宽),范围虽小,但小而美、小而专。特色小镇的"镇",不是简单的行政区划概念,而是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和一定社区功能的发展空间平台,是旅游景区、消费产业聚集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区三区合一、城乡一体化的新型城镇化模式。 因此,特色小镇概念中最为关键的“特”字,强调其“特”在形态:独特的小镇风貌与错落的空间结构;“特”在产业:特色产业融入旅游产业;“特”在功能:产业、文化、旅游与社区四大功能叠加;特在机制:以政府为引导、以企业为主体的市场化开发运营机制。

特色小镇6大盈利模式分析

特色小镇6大盈利模式分析 特色小镇,作为产城乡一体化的新型城镇化模式,它是一个集合产业、文化、旅游和社区之功能于一体的一个新型部落体,是以产业为核心,以项目为载体,相互融合发展生产、生活、生态的一个特定区域。特色小镇的开发与建设绝不是单一的项目,它是综合产业链体系。在这条产业链体系之上,如何盈利一直是众人关心的问题。特色小镇能够作为创新平台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培育信息、环保、健康、旅游、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加速产业升级;也能通过大型集团企业长期投资、吸引聚集特色产业、改造历史经典产业等方式推动产城融合、产城互利,改造、改进当前我国小城镇的面貌。 据统计,第一批特色小镇中部分小镇的平均投资额达65 亿元(浙江省规划每个特色小镇投资原则上不低于50亿元),按照住建部规划,到2020 年,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的小镇,那么到时候总投资将远超万亿。根据各地方政府出台的特色小镇建设规划,到2020年特色小镇总计建设1900 个左右,按照省份、经济条件等具体细拆,总投资至少4.8 万亿元。 六大盈利模式 一、工程收益-建造收益是开发的前提 这里主要是指土地整理和公共基础设施的工程建设收益。公共基础设施包括公共道路、供电厂、供排水厂、供热网络、通讯设施等基础设施;学校、医院、公园、广场、文化体育设施、综合服务区、游客接待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 如华夏幸福受政府委托对小镇范围内的土地进行统一的征地、拆迁、安置、补偿,并进行适当的市政配套设施建设,变毛地为熟地后,通过政府回购,获得盈利。 二、土地升值-区域开发是小镇开发的基础和核心 这里主要指一级开发,也就是由政府主导的方式。

特色小镇的发展成熟必将带来周边土地的溢价,政府通过土地财政可以获得大量收入。 除了这些财政收益以外,特色小镇将为地方带来更多无形的收益,如城市环境的优化、民生的改善、城市影响力的提升、产业生态圈的形成、就业增加和更多高素质人才的聚集等等,这些难以用金钱衡量的社会经济环境改善,是政府大力推动特色小镇开发的重要动力。 以玉皇山南基金小镇为例,该小镇根据金融人才国际化、精英型的特点,坚持市场化运作、产业链招商、生态圈建设的模式,通过联合政府性行业组织、龙头企业和知名中介,开展海内外招商及合作业务,快速推动私募金融集聚发展,一批涵盖股权投资、商品期货、固定收益等方面的金融精英汇聚小镇。自2015年玉皇山南基金小镇正式揭牌之后,已经有1000多家对冲基金和私募基金在小镇注册,资金管理规模达5800亿元(约合840亿美元)。由于一般的基金公司都可以得到30%的税费补贴,更增加了其吸引力,玉皇山南基金小镇现在已然成为上海、北京和深圳之外中国最大的对冲基金聚集地。2015年税收超过4亿元,而2016年第一季度税收就超过了3亿元,实现了爆发式增长。 其与杭州云栖小镇一样都是由政府主导开发和经营环境,通过特色产业(玉皇山南基金小镇以对冲基金为主导产业,云栖小镇以云计算为主导产业)培育、主导产业企业聚集、产业优惠政策和优质环境塑造,使小镇经济迅猛发展,税收猛增,并带动小镇及周边土地的溢价。 三、房产收益-房地产是产城,一体化中必需的蛋糕 这里主要指二级开发,即企业通过地产销售和自持物业经营获利。包括工业地产租售、居住地产租售、商业地产租售、休闲地产租售。 虽然在特色小镇的建设过程中,以地产运作的理念去打造小镇是为人排斥的,从企业角度来看,这的确是一个快速实现投资回报的模式,且通过特色小镇政策可以获得土地,这也是不少房地产等开发商进入特色小镇开发的原动力,因此这也是一种较为重要和普遍的盈利模式,更多的是由地产商或地产主导的投资商操盘,在开发地产的同时,配套度假型项目实现盈利,由于休闲度假市场和传统商业地产之间存在利益博弈和磨合,所以这类小镇在中国还处于起步阶段。阿那亚是此类型的典型代表,通过地产销售以及后期多元度假活动业态消

关于特色小镇产业发展路径的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ed1924517.html, 关于特色小镇产业发展路径的思考 作者:詹泽楠 来源:《西部论丛》2020年第02期 摘要:培育特色小镇是我国当前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的战略举措,同样也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路径选择。由于特色小镇的“特色性”,其产业发展的路径规划尤为重要,本文结合广东河源古竹小镇的规划及发展路径中的具体做法,以期对我国特色小镇的建设规划有更为全面的认识。 关键词:特色小镇;整体规划;发展路径 一、特色小镇建设背景 (一)国家政策 2016年2月,国务院提倡加快中小城市和特色小镇的培育工作,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同年7月,住建部、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同年10月中旬,住建部发布了首批127个中国特色小镇,10月底,发改委发布《关于加快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特色小镇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成为了当前产业、城市、经济升级的一个重要抓手。至此,特色小镇的培育及其建设工作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开展,一大批特色小镇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 (二)建设思路 2016年评选公布的第一批127个全国特色小镇,主要包括休闲旅游、现代农业、工业发展、历史文化、商贸物流及其他特殊发展类型(如基金、金融、文创小镇等)。特色产业的选择、导入和培育,是特色小镇开发的关键性难题。坚持“以产立镇、以产带镇、以产兴镇”,促进从小镇资源到小镇经济,小镇经济到小镇产业,小镇产业到小镇经济,小镇经济到小镇发展,最终实现产镇统筹和协调发展,为中国特色小镇提供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和支撑。[1] 但特色小镇的创建,追求的不是面面俱到的全产业体系,而是聚焦于某个优势产业。因此需要确保某个产业在小镇中的主导地位,围绕其来打造完整的产业生态链,这是激活小镇经济,形成小镇特色的重点工作。基于特色小镇产业培育现状,本文以第一批特色小镇——广东省河源市江东新区古竹镇为例,审视及思考特色小镇的发展路径规划。 二、古竹特色小镇规划概况 (一)整体规划

特色小镇开发模式

本文汇总了在探索特色小镇开发过程中总结出的特色小镇的综合开发结构与运营模式。 1 特色小镇的本质解读 特色小镇是指依赖某一特色产业和特色环境因素(如地域特色、生态特色、文化特色等),打造的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特征和一定社区功能的综合开发项目。是旅游景区、消费产业聚集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区三区合一,产城一体化的新型城镇化模式。 一特色小镇的发展架构 1、以特色产业为引擎的泛产业聚集结构 特色小镇主要聚焦自身优势的特色产业;延伸产业链,形成“产业本身+产业应用+产业服务”的相关产业集群机构。

2、以旅游为引擎的泛旅游产业聚集结构 以特色产业为基础,发展旅游产业;以旅游的十二要素为内容,打造泛旅游产业集群结构。 3、旅游目的地架构 特色小镇不完全是旅游,但又必须是旅游;每一个特色小镇都是一个以4A景区为主导的旅游目的地。 4、新型城镇化架构 人口聚集,带来城市居住及配套服务的发展,进而形成城镇化架构。 5、智慧化与互联网引擎 以通信和信息技术为支撑,以游客互动体验为根本,以便捷优化管理为保障的智慧化旅游,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因此特色小镇是以“双产业”即特色产业与旅游产业为主,“三引擎”即产业引擎、旅游引擎、智慧化及互联网引擎相协调,“三

架构”及产业链整合架构、旅游目的地架构(景区)、城镇化架构共同支撑的发展架构。 二特色小镇的总体特征 1、以特色的产业及环境资源为基础 产业资源是特色小镇打造的前提;环境资源是特色小镇打造的重要依托;资源如何转化为面向市场的核心吸引力是其核心指向。 2、以坚定的政府政策及投融资支持为依托 以产业为引领,实现“产业+文化+旅游+社区”的四重功能;各功能之间并不是简单的大糅合,而是相互之间有机的整合与融合。 3、以产城一体化综合开发为手段 主要表现为产业的综合发展;功能的综合配置;土地的综合开发;配套的综合建设;目标的综合打造等方面。

心得体会:我国特色小镇发展的现状、方向及路径(最新)

心得体会:我国特色小镇发展的现状、方向及路径(最新) 随着X云栖小镇、基金小镇、梦想小镇等一批典型特色小镇的推出,特色小镇引起了自下而上的的关注,各种利好政策纷纷出炉,2016年7月三部委发布了《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计划到2020年培育1000个左右特色小镇,特色小镇建设在各地如火如荼的开展建设,2016年10月份公布了首批127个特色小镇名单。 一、我国特色小镇的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的特色小镇主要集聚在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大城市集聚区域,特色小镇的开发与经营对城市资源的依存度较高。纵观我国特色小镇多以旅游业为主,旅游的核心是消费,尽可能吸引有“财”的人来流动消费;产业发展的核心的生产,是尽可能吸引有“才”的人来创业就业,长期定居。目前特色小镇产业聚焦于信息经济、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制造等。 特色小镇是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产业竞争力的一种重要载体,也应该成为中国新时期产业升级的主要载体之一。纵观发达国家,很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都聚集在

小镇而非中心城市。美国最有竞争力的产业有两个:一是金融,二是高科技——格林尼治的对冲基金小镇聚集了500多家对冲基金,占到全美的1/3;加州的门罗帕克小镇是美国风险投资基金聚集地,纳斯达克一半以上的高科技公司都是这个镇上的风险投资基金投资的;美国的硅谷是一连串小镇聚集而成的。斯坦福大学附近的帕罗奥图,是硅谷的孵化中心;苹果公司所在的库比蒂诺人口五万多;英特尔总部所在的山景城七万多人口。在欧洲,英国的剑桥大学在剑桥镇,人口约10万,却是英国教育和科技创新中心。英国目前最先进的产业是航空发动机制造,世界著名的航空发动机公司罗伊斯·罗尔斯总部就在Sinfin小镇上,中间是办公和核心工厂,周边是绿地和低密度住宅区。德国著名的高端汽车品牌奥迪全球总部和欧洲工厂都集中在英戈尔斯塔特小镇,这里被称为“奥迪之城”。 二、特色小镇发展方向分析 X新区的设立要重点打造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这也为其他全国大城市发出了信号,如何疏解城市功能,作为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是每个城市都要面临并思考的问题。北京作为中国首都的特殊性,X新区的规模相对较大,而特色小镇的发展为其他城市疏散城市功能提供了重要契机。随着大众创新万众创业被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国内外特色小镇作为产业集聚区的实践证明特色小镇在一定程度市承担

特色小镇发展水平评价体系

特色小镇发展水平评价体系 2016年7月,住建部、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公布《关于开展特色小城镇培育工作的通知》,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特色小城镇培育工作,到2020年争取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镇。经济研究人员通过对特色小镇发展水平构建评价体系,将对以后特色小镇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特色小镇发展水平评估框架构建 经济研究人员从特色小镇的内涵出发,将其发展水平评价体系分为4个维度,分别为产业维度、功能维度、形态维度和制度维度;将发展理念和内涵进行交叉构建,得到评估框架。 1.产业维度,特色小镇的产业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特色性,并且能和周边产业或者自身形成一定长度的产业链,发展绿色低碳型产业,产业的经济开放性和生产效率较高。 2.功能维度,特色小镇的功能应具有一定的集聚度及和谐度,经济、社会和生态等各功能之间协调发展,功能结构合理,公共服务功能均等化程度较高。 3.形态维度,特色小镇就是要全面体现“特色”,除了特色产业以外,在空间上也要体现明显的特色,建筑、开放空间、街道、绿化景观和整体环境都要体现相应的特色,具有较为统一和鲜明的风貌特征,城乡空间形态和环境质量协调发展,投资的空间环境品质较好。 4.制度维度,特色小镇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一个特殊政策区,应围绕特色小镇的发展目标,建立起与其发展相适应,设计能激励相应产业、资金和人才进驻的制度,以及保障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治理和收益共享的机制。

图一特色小镇发展水平评估框架图 特色小镇评价体系 特色小镇评价体系总的设计思路是紧紧围绕国家关于特色小镇的政策文件精神,把握特色小镇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的定位,采用产业+(加文化、旅游)模式设计统计监测指标,突出“产业”,兼顾“文化”、“旅游”。经济研究人员在具体设计中主要考虑了以下原则: 1. 先易后难、先粗后细原则。可根据小镇规划建设创建期、成形期、成熟期来不断加以完善。在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初期,指标数量不宜过多,否则有些指标数据很难收集,甚至个别小镇无法提供。 2. 进程和结果并重原则。既要反映建设进度,又要反映发展成效和成果。 3. 共性和个性相结合原则。既包含共性指标,具有可比性,便于指标比较,又包括个性(特色)指标,可以反映“特色”建设进展和成效。 4. 需要与可能相结合原则。既要满足考核评价的基本要求,同时也要考虑数据统计的可能性。对制度所涉指标必须要有清晰的指标定义,数据可获取。 5. 数出有据便于检查的原则。为保障统计数字质量,防止虚报统计数字,在相应的统

特色小镇发展方向及十种战略布局

特色小镇丨特色小镇发展方向及十种战略布局 在城市化建设向城镇化建设转变的大背景下,未来城市格局将由摊大饼式的巨无霸城市过渡为矩阵式、网状性的城市群落,而特色小镇建设将是这些城市群落的有机、基础细胞,同时也是推进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未来的特色小镇,将成为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推手,从而建立更和谐的社会群落关系,而且它也将成为推动供给侧改革和新经济增长的重要抓手。 特色小镇不是一种很大、很遥远的课题,大城市有大城市的功能转移,小城市有小城市的特色产业。在微观的层面上,特色小镇就在我们身边。 追逐国家特色小镇的战略,寻找开发企业的机遇,首先,我们就要分析,当下各方对特色小镇的几个观点。 国家层面产生特色小镇的基础定义:上下倡导、破解城乡、驱动升级; 产业建设者如幸福基业、产业中国的项目等:特色突出、规模集聚、产业引擎; 开发商拓荒者如桃李春风、越剧小镇等:文化旅游、第二居所、养老地产; 西方国家如美国格林尼治基金小镇、英国剑桥镇等:特色引领、活力绽放、未来趋势; 原生态开发如我国贵州仁怀市的茅台小镇等:独特风貌、历史底蕴、城市本质。 特色小镇的灵魂是什么? 有人说产业是灵魂,有人说人才是灵魂。如果思考者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考虑这个问题,那么得到的答案无疑是片面的。实质上,特色小镇这个名字本身并不重要,叫不叫特色小镇也无所谓。包含生产、生活、生态的“三生融合”的开发理念和代表城镇化的发展趋势才是最重要的,只要按照这个理念开发的区域,都可以叫特色小镇。 任何问题,真正解决的方法都是在它的上一个层面。走出地产,走出小镇,只有“细分”,才会在大系统中找到特别的机遇。 方向一以产业为驱动 就是以产业园为核心动力区,定位准确产业功能式、升级式聚集,加进人的居住、生活、商业等,然后形成产城一体化的特色小镇。 此方向中开发商机会:产业驱动地产开发,依托稳定人群,衍生出相应的居住、商业等需求。 方向二以人群为核心 就是只有房地产原始需求,然后是根据人群进行配套的特色小镇。如桃李春风,以第二居所、同城养老为基础,配合生态农业、医疗教育、老年大学、社群经济等。 此方向中开发商机会:先去开发、培育人群,然后专业团队去做,依托社群形成核心动能。

心得体会:特色小镇发展的两种模式(最新)

心得体会:特色小镇发展的两种模式(最新) 建设特色城镇是中国特色城市化的战略性选择,可以帮助发展时受到资源制约的大城市实现功能转移,并在推动城乡共同发展,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解决三农问题,推进经济改革,增加农民收入及打造区域经济发展增长极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如何建设特色小镇,政产学研各界正处于积极的探索中。在此背景下,吸收借鉴国外小镇建设和国内特色小镇先进经验具有重要意义。经过对众多国内外案例的分析,笔者认为,特色小镇的发展模式和路径选择,主要分为基于特色资源或特色产业两大类型的小镇建设模式。 一、基于特色资源的小镇模式 此种发展模式下的特色小镇,围绕其特有的生态资源或历史文化资源做文章,通过发展生态休闲、旅游、文化创意等领域,满足日益增长的生态和文化需求,将资源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例如,以自然资源为主要发展优势的特色小镇建设,并不将自身发展局限于对自然资源的依赖,而是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并向高端领域衍生发展。 法国依云是个只有约7500名居民的小镇,它背靠阿尔湖,对面是瑞士洛桑,法

国人休闲度假的好去处。依云镇独特的地理构造成就了依云水,来自高山融雪和山地的雨水在阿尔卑斯山脉腹地经过长达15年的天然过滤和冰川沙层的矿化形成了依云水。根据依云水对一些疾病的显著疗效,1902年,一个专门的依云水治疗中心成立,1984年,这个中心被改建为设施一流的依云水平衡中心,按摩浴缸里游客可以尽情放松,并有专业的按摩师根据病痛部位为游客进行全方位的按摩,装满依云天然矿泉水的游泳池更是前来SPA中心的人们喜欢去的地方。据此,依云小镇逐渐形成了依云水、旅游、疗养等主导的文化旅游目的地,目前小镇70%的财政收入来自于依云水文化相关的领域。 而以历史文化资源为主要特色的特色小镇建设,则依托民俗文化、民族文化、历史遗产等类型资源,深入挖掘文化内涵,融入新型文化旅游业态,打造旅游目的地。例如,XX的黄酒小镇,按照X市政府确定的“一镇两区”创建模式,东浦片区以“创新黄酒产业、发展黄酒文化旅游、打造黄酒养生社区”为定位,打造融生产观光、展示体验、文化创意、休闲旅游为一体的特色小镇。作为世界三大最古老的酿造酒之一,至今,东浦黄酒依然延续着千百年来的传统工艺,街头巷尾、民家院落随处可见酒缸、酒坛、榨酒石等酿酒器具,古镇内依然保留了孝贞酒坊、云集酒坊、谦豫萃酒厂旧址等一大批黄酒历史遗迹,积淀了深厚的酒文化。黄酒小镇建设共分为四大片区12个

心得体会:特色小镇的发展问题与调适路径(最新)

心得体会:特色小镇的发展问题与调适路径(最新) 一、特色小镇发展所存在的问题 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推动下发展迅猛,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运动化”趋势明显 在政府评比纳入名单和各类激励政策的推动下,各地区特色小镇建设已经成为政府的重点工作,有些地区甚至有专门的特色小镇数量、投资规模、产值、人口等考核指标。 (―)功利性较强 各级政府把特色小镇作为投资平台打造,希望利用特色小镇招商引资,带动当地固定资产投资和经济增长,只要投资商承诺投资就是特色小镇建设的资源,缺乏必要的引导、规范和统筹规划。 (三)建设园区化

有的地区为了迎合特色小镇建设的指标考核要求,简单把产业园区戴帽为特色小镇,内涵和外壳依然是产业园区,营造的发展环境也是园区发展生态,有的特色小镇甚至连一个居民都没有,完全颠覆了对传统小镇概念的理解,和特色小镇的发展理念相距甚远。 (四)追求短平快效果 出于任期考核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有的地区不顾特色小镇的要求,过于追求短平快效果,盲目引进各类投资商特别是房地产商进行开发,使得房地产商得以利用特色小镇建设的名头,获取建设用地从事其房地产投资和建设。虽然短期内投资可以上去,但导致部分特色小镇演变为了房地产项目,由于小镇缺乏特色产业支撑,极容易演变为“空心镇”和“人为造镇”。 (五)简单模仿复制 有的地区不顾自身条件盲目模仿其他地区特色小镇的成功样板,如基金小镇、康养小镇、互联网小镇等名目多样的特色小镇比比皆是。有的甚至一张规划图即

可复制,使得特色小镇建设面临着千镇一面等问题。应保持小镇宜居尺度,不盲目盖高楼,不盲目拆老街区,不盲目搬袭外来文化。 二、特色小镇发展应坚持的调适路径 (一)坚持创新导向,高标准培育特色小镇 创新培育特色小镇的理念、思路和方法,防止“新瓶装旧酒”、“穿新鞋走老路”。适当提高创建要求,不搞区域平衡、产业平衡和数量限制,不搞“运动式”部署推进。 (二)坚持因地制宜,差异化打造特色小镇 从实际出发,发掘特色优势,防止照搬照抄、一哄而上。根据区域要素禀赋和比较优势,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农则农,宜游则游,打造具有持续竞争力的独特产业生态,防止“千镇一面”。 (三)坚持以人为本,高起点创建宜业宜居宜游特色小镇

广西加快建设特色小镇的发展思路探讨

广西加快建设特色小镇的发展思路探讨 发表时间:2018-09-12T15:54:42.48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2期作者:罗文成 [导读] 摘要:特色小镇作为城乡一体化的新型城镇化模式,其是一个集合产业、文化、旅游和社区之功能于一体的新型部落体,是以产业为核心,以项目为载体,相互融合发展生产、生活、生态的一个特定区域。 梧州市城乡建设规划设计院广西梧州 543002 摘要:特色小镇作为城乡一体化的新型城镇化模式,其是一个集合产业、文化、旅游和社区之功能于一体的新型部落体,是以产业为核心,以项目为载体,相互融合发展生产、生活、生态的一个特定区域。为了充分发挥其作用,本文以广西特色小镇为例进行分析,首先概述了特色小镇,阐述了特色小镇建设要求以及广西特色小镇建设的概况及其意义,对广西加快建设特色小镇的发展思路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特色小镇;建设要求;广西;意义;发展思路 广西加快建设特色小镇既能助推地方经济实力,繁荣当地服务业、旅游业、商贸业,丰富当地民族文化内涵,传承民俗特色瑰宝,又能充分满足人民的消费要求,提高当地百姓的生活水平。因此落实并加快建设特色小镇,是广西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推动城乡建设可持续发展作出的一项重大举措。以下就广西加快建设特色小镇的发展思路进行了探讨分析。 一、特色小镇的概述 特色小镇发源于浙江,2014年在杭州云栖小镇首次被提及,后2016年住建部等三部委力推,这种在块状经济和县域经济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创新经济模式,是供给侧改革的实践。特色小镇是在新的历史时期、新的发展阶段的创新探索和成功实践。2016年,住建部、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国将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等特色小镇。 二、特色小镇建设要求的分析 特色小镇建设是依托自身区域的产业、环境、文化、人口和公共资源的优势,充分把握区域分工和社会分工带来的发展机遇,找准特色,坚持和把握小城镇发展的特色并且要突出特色。(1)“特色”是特色小镇的灵魂。特色小镇的特质在于“特色”,魅力也在于“特色”,其生命力同样在于“特色”。因此保持小镇“特色”的鲜明性,是打造特色小镇的首要原则。因地制宜,找准特色、认识特色、挖掘特色、放大特色、凸出特色,定位并保护特色小镇的特色,是重中之重。(2)要走出传统的城市建设发展思维。城市的功利性、商业性让城市建设趋于标准化,整体布局、土地规划、区域划分都遵循一定的模式,特色小镇要走出这一模式,从“复制”转为“唯一”。特色小镇要从“打造”转为“营造”。(3)特色小镇要从“精英”到“大众”,特色小镇的建设要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参与,尤其是原住民,而不是仅仅是精英规划师和领导们,只有真正了解小镇的人参与其中,才能建设出富有特色、三生相融、有人情味的小镇。打造一批富有特色和活力的特色小镇,在城市与乡村之间找到平衡点。 三、广西特色小镇建设的概况及其意义 1、广西特色小镇建设的概况。随着特色小镇的综合效应日益明显以及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很多省市争相开拓本地资源,推动了特色小镇建设发展。为了顺应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发展战略,广西也出台了《广西百镇建设示范工程实施方案》,计划将统筹推进100个经济强镇、特色名镇、特色小镇建设。据相关报道,2017年广西推出的首批健康产业重点招商项目共有130个,其中康养小镇、特色小镇项目23个,总投资496.926亿元,特色小镇建设已经成为广西重点打造的项目之一。 2、广西特色小镇建设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1)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由于目前国内旅游消费的需求主要倾向于“景区环境+城市设施”与“旅居一体化”并存的形式,广西旅游业也面临多重的挑战与机遇,特色小鎮的建设正是发展新型旅游模式和服务形态的新载体。特色小镇通过采取民居生活-生态旅游-产业发展为重要途径的“三位一体”模式,打造多种性能、多种业态和多种结构的集散地和生态场所,成为推进现代旅游业和服务行业的新型模式。(2)推动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特色小镇与现代产业规划统筹相结合,为农、林、牧、渔业、工业制造业、加工、贸易产业链拓展了广阔空间。在优化多种资源配置方式的基础之上,又为旅游业、服务业、商贸业和现代农业等产业链共同参与创新创业、建立利益共享长效机制和分享持久共生的成果提供了更宽广的平台和多元化的道路。(3)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旅游带动活跃的商贸业,充分融合特色农副产品贸易、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基础设施、生态环保、公共服务、民生保障等领域共同寻求突破。特色小镇通过打造多元化发展,做好产业文章,培育服务业成为经济增长点,注重消费拉动,扩大开放合作,因此也是拉动经济、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重要抓手。 四、广西加快建设特色小镇的发展思路分析 1、明确特色定位以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特色小镇发展需要充分发挥民族风情多样的独特优势,将独有的自然风貌、乡土气息和民族习俗相互融合,保持独特的地域特色;从当地农业、林业、渔业、服务业和商贸业等产业当中深挖出特色产业,着力培植支柱产业,与特色小镇的发展融合在一起,凸显优质的产业特色;以打造绿色生态为目标,在建筑设计、环境规划,资源整合和利用、循环经济方面均体现生态元素,保留鲜活的生态特色。着力完善城镇各项功能,健全城镇服务体系,加强城镇公共文化建设,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满足发展特色小镇的需求;提升城镇的市政设施、交通设施建设和管理服务水平,增进特色小镇的综合配套服务能力。 2、加快建设特色小镇发展需要遵循因地制宜与规划引导。建设特色小镇需要因地制宜将当地优势农产品做成特色产业、利用当地资源开发观光生态农业。坚持规划引导,科学布局,合理定位,明确特色小镇的选址,发展总体规划,确保规划具有科学性;统筹规划好空间组织形式、土地用地布局、环境风貌建设,加快与周边城镇、乡村规划的衔接,确保规划的可实施性性;系统规划公路、铁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各个产业链相互承接,公共配套服务设施建设,确保规划的操作性;体现特色性,打造亮点,展现蕴含特色的乡土风貌,有针对性地进行开发和宣传,通过具体的项目建设将少数民族特色和民俗文化深入传承和展现,确保规划具有特色性;将绿色发展作为灵魂和核心,融合和体现在具体项目建设中,打造便捷高效、低碳循环、紧凑集约的生态区域,确保规划的可持续性。 3、加强创新以及高效运营。加强特色小镇发展,需要加强创新,以创意设计、创新制造、高端商贸、多元文化为主题的创意理念,充分融入特色小镇建设发展;加快建成商贸旅游一体的创新创意产业集群,着力推进特色小镇创意经济发展,抓紧建立商贸发展平台,打造智慧型特色小镇;注重当地民俗文化传承与创新相辅相成,在凸显文化底蕴基础上体现新颖性,建设现代与传统相互结合的创意风貌。大力整合资源配置,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推动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并轨运行,建立以市场化为主的运营模式;大力培育发展社会组织,实行

特色小镇发展路径:IP资源的植入与打造

近期,“特色小镇”受到了极大关注。无论是中央、地方政策的密集出台,还是各地开发商的众多尝试,都把这个全新的概念推到了聚光灯下。 特色小镇开发企业比较关注的问题是,哪些IP可以应用到开发过程中 ?有哪些方式可以将IP有效利用?在选择IP时需要考量哪些因素 ?本报告将重点从植入和打造方面展示IP资源在特色小镇发展路径中的应用案例,并给出操作层面的建议。 以京津冀区域为例,特色小镇尚处于发展初期,大多数竞争企业在特色小镇领域处于摸索阶段,当前仅华夏幸福、碧桂园和蓝城等少数几家企业系统性的进入此领域。对于系统性的进入战略,特色小镇的发展路径是其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特色小镇主要的发展路径有: 依托IP/大项目带动 依托产业园升级发展 依托重点镇发展 依托中心城市辐射发展 四种发展路径对于空间和产业的依赖程度不尽相同,其中,由IP/大项目带动的发展路径对于产业的依赖程度最高。和“特色小镇”一样火的还有“IP”一词。狭义的IP 指的是“知识财产(Intellectual Property)”,然而这个火热的概念早已超出了它原有的含义。 高力国际认为,在特色小镇领域,IP 指的是具有以下特征的一类文化载体: 具有知名度,市场对这类资源有较强的认同 具有势能,因此具备较强的变现能力以保障资金回笼速度 具有生命力,这种生命力的基础是IP 的粉丝群体,它们 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圈子 是相关衍生产品开发所依赖的文化内核 怀 柔 延庆 昌平 房山 大兴 通州 顺义 平谷 密云 门头沟 重点镇数量国家级特色小镇 宝坻 蓟州 北辰 东丽 西青静海 津南滨海新区 武清 宁河 特色小镇总数培育类特色小镇数量创建类特色小镇数量 省级特色小镇总数培育类特色小镇数量创建类特色小镇数量 北京天津 承德 秦皇岛唐山 廊坊 保定 沧州 衡水 邯郸 石家庄张家口 ★北京特色小镇地理分布 天津特色小镇地理分布 河北特色小镇地理分布 图1 京津冀区域特色小镇分布 图2 特色小镇的发展路径及其特征(实线代表现状基础,虚线代表未来发展) 主要发展路径 其他路径 空间依赖减弱,产业依赖增强 特色小镇发展路径图

工作研究:加快培育特色小镇的对策思路

加快培育特色小镇的对策思路 创建特色小镇是创新推动转型升级的重要实践,是加快探索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举措,是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相互交融提升效益的必然产物,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载体。2016 年6 月发布的《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务实、分批推进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力争通过3~5 年的培育创建,建成一批产业特色鲜明、体制机制创新的特色小镇。同时公布《福建省特色小镇创建指南》。漳州市“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按照“田园风光、滨海渔村、文化旅游、特色村落”等类型,打造不同类别的富美乡村建设模式。漳州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提出:推进角美国家级“小城市”和杜浔(古雷)省级小城镇试点,培育一批特色小镇。目前,特色小城镇建设在全国已经成为热潮,并得到各个层面的重视。漳州市如何培育好特色小镇,是一个重大而迫切的战略性课题。 一、明确特色小镇的发展理念 一是以人为本的生态理念。要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道路。我国古代的小城镇建

设,大多都是抱持着以人为本的自然理念,以有机生长的自然态势逐渐扩大的。要注重尊重现有的地形地貌、水系、动植物种类,完善生态链,同时也要注重对镇区的古老建设格局的继承与发扬。二是地域特色的文化理念。要求地区的规划、建筑要体现出本地区所独有的地域性和文化性。漳州是闽南文化的核心区,闽南文化是漳州特色小镇建设的灵魂。三是持续发展的科学理念。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处理好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塑造好特色小镇的形象,尤其把治理水环境污染作为重点,提升旅游服务功能,完善配套设施,共同创造优美的环境,促进规划区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找准特色小镇的发展思路 特色小镇的发展思路可概括为“四个一”,即一镇一个产业,特色小镇必须是产业特色明显、自然资源丰富或历史文化悠久的地区,在全省乃至全国同行业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并将其打造成为产业集中、专业化强、富有特色的地方特色产业集群。同时,注重引进资本、技术改造,不断提高产品档次与竞争力。一镇一个主体,每个特色小镇均应明确投资主体,投资主体可以是国有投资公司、民营企业或混合所有制企

关于特色小镇建设的思考和建议

关于特色小镇建设的思考和建议 2011-12-30 大如小城,小如街市,远离都市繁华,却不乏市井里弄的韵味,虽偏居一隅,却从不乏人气,这是世界各地特色小镇留给乐游者们的最深印象。由于特色小镇设施齐全、景色动人,又各自蕴涵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它作为一种人类居住形态和生活方式呈现的同时,它还被视为一种宝贵的旅游资源和文化形态,备受青睐,引得游人纷至沓来,乐而忘返。小镇强劲的旅游功能及由此带来的自身发展,极大地刺激了区域经济的繁荣。 受此吸引,近年来,国内许多省市开始看好特色小镇带来的综合效应,纷纷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借助国家城镇化建设的政策东风,先后启动特色小镇工程:四川中法风情小镇——白鹿镇,六月开始迎客;牡丹江市与房企合作,投资百亿的综合性、多功能的旅游小镇——镜泊小镇,进展迅速;北京,在2011年,把特色小镇建设列入“十二五”规划,纳入城乡统筹发展总体思路加以实施,等等。值此背景下,如何利用“现代化生态岛”建设和落实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大好时机,打造一批具有崇明产业特点的生态型特色小镇,助推海岛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增强海岛发展后劲,已成为当前摆在政府面前的一大课题。社会各界也予

以广泛关注。为此,我们民进崇明县委专门组织力量,就此深入调研。在充分调查研究、外出考察学习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成功经验和崇明“十二五”规划纲要精神,形成了初步设想,以供政府决策参考。 一、特色小镇在崇明生态岛建设中的独特意义 当前,崇明生态岛建设的成效已逐步显现,社会经济发展稳健。但尚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例如:生态岛建设的长期性与人民群众迫切希望改善生活水平之间的矛盾解决缓慢,海岛经济产业发展空间狭小问题依然存在,产业支撑相对乏力,海岛经济发展缺乏持续后续力等。特色小镇的建设,对崇明发展的影响将是深远的,尤其是在现代化生态岛的打造中,将会起到缓解突出矛盾、增强发展后劲、丰富发展内涵的独特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改善居住环境,提高生活品质 崇明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留存小镇众多,但这些小镇大多有着外貌破旧,功能配套不全,各类设施不完善,商业不发达,周边环境差等缺陷,与群众理想中的居住、生活状态相去较远。 特色小镇的建设,由于高标准规划,高起点打造,无论是环境设计、建筑外观、功能布局、能源利用,还是生活设施、现代服务,都从现代化、人性化的角度着手建设,这必将大大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高生活品位,真正让群众感受

特色小镇项目建设实施方案

特色小镇项目建设实施方案本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使用

第一章项目总论 一、项目基本背景 (一)项目范围 项目区域南与湿地保护区隔水相望,东距某某市中心20公里,北至G205高速公路出口15公里,可建设用地:约19.1平方公里。 (二)研究内容 按照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的要求,本项可行性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项目背景分析;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项目建设的依据;项目建设条件分析;旅游市场现状及预测分析;项目建设的内容和规模;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项目建设进度安排;项目组织运作;项目的国民经济效益分析;项目的社会效益分析;项目的生态效益分析及评价。 二、项目建设必要性与意义 鼎翔风情小镇项目的建设是生态环境资源综合开发和利用的需要,是旅游景区发展到的必然趋势。小镇的建设直接带动当地人文氛围的活跃,带动房地产经济的发展,带动其他旅游外部经济的发展,对于地方旅游与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一是能进一步提升鼎翔生态旅游区的核心吸引力,为壮大某某市域旅游提供强有力的支撑,鼎翔风情小镇项目以人居、养生文化为主题,湿地生态环境为特色的,将后现代主义与自然主义从风格上融合,是以商务、度假、居住及景点四

大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地产项目,在旅游由长线旅游向中短线以及郊外旅游的趋势下,本项目能为某某市城郊的重要休闲度假基地。 二是加快小城镇建设,促进新型城镇更快转向特色与专业城镇和现代化城镇意义重大,该项目的开发要摆脱单纯景点建设的套路,将区域所有资源纳入旅游资源体系,构建特色旅游区域,形成对不同消费群体的吸引,通过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通道开拓,形成旅游深层次开发,突出以旅游带动主导产业的优势产业,强化房产、休闲、渔业、旅游等各行业在产业链中的连带关系,从而强力带动村镇的城市化进程。 三是能迅速集聚人气,实现城镇的中心化和整体土地价值的升值,将景区开发深化为区域发展的策划思路对于处在城乡结合部的旅游区也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城乡结合部的开发区既有乡村的自然环境,又有城市的生活便利,如果借区域旅游开发进行新镇完善功能的建设,利用城市扩张的大环境,迅速打通产业链,打造有特色的旅游新镇。 三、研究工作依据 本项目可行性研究编制依据以下法律、法规及标准等进行编制: (一)相关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