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祥达煤矿防止煤与瓦斯突出专项设计

祥达煤矿防止煤与瓦斯突出专项设计

富源县祥达煤矿

富源县祥达煤矿

二〇一二年五月

第一章矿井概况 (4)

第一节井田概况 (4)

一、位置及交通 (4)

二、地形地貌 (5)

三、气象及气候 (5)

四、水系 (5)

五、地震裂度 (6)

六、电源 (6)

七、水源 (6)

第二节地质概况 (6)

一、地质构造 (6)

二、煤层 (11)

三、煤质 (15)

四、水文地质 (20)

五、工程地质 (23)

六、其他开采技术条件 (24)

第三节矿井瓦斯情况 (25)

一、瓦斯参数 (25)

二、瓦斯涌出量状况 (27)

第四节矿井设计概况 (32)

一、井田境界及储量 (32)

二、设计生产能力和服务年限 (34)

三、开拓方式 (35)

四、井下开采 (36)

五、矿井通风 (36)

六、压风系统 (39)

第二章局部防突措施设计 (39)

第一节采煤工作面浅孔卸压抽放 (39)

一、钻孔深度 (39)

二、钻孔间距 (40)

三、抽放时间 (43)

四、钻孔直径 (44)

五、钻孔抽放负压 (44)

六、钻孔布置方式 (44)

七、钻孔施工顺序 (45)

第二节回采工作面局部防突措施效果检验 (45)

第三节掘进工作面局部防突措施 (46)

一、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 (46)

二、局部工作面消突措施 (46)

三、区域措施效果检验 (48)

四、区域验证 (48)

第四节采煤工作面区域综合防突措施 (49)

一、区域防突措施 (49)

二、区域措施效果检验 (50)

三、区域验证 (51)

四、过构造工作面防突措施 (51)

五、工作面措施效果检验 (52)

第三章石门揭煤的防突设计 (52)

第一节揭煤工作面区域防突措施 (53)

一、揭煤工作面区域防突措施孔布置 (53)

二、揭煤工作面区域措施效果检验 (54)

三、区域验证 (55)

第二节揭煤工作面局部防突措施 (56)

一、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 (56)

二、揭煤工作面防突措施 (56)

第三节安全防护措施 (57)

一、距煤层法距20m的技术方案 (58)

二、突出危险性预测 (58)

三、距煤层法距5m的技术方案 (60)

四、防突措施效果检验 (60)

五、揭开煤层 (61)

六、安全防护措施 (61)

第四章工作面回采时瓦斯治理方案设计 (62)

第一节高位钻孔 (62)

一、高位钻孔瓦斯抽放技术原理 (62)

二、设计方案 (62)

第二节采空区埋管 (63)

一、采空区埋管抽采上隅角瓦斯的原理 (63)

二、设计方案 (63)

第五章保障措施与建议 (65)

第一节组织机构、队伍保障 (65)

第二节技术与装备保障 (65)

第三节建立完善瓦斯抽采系统 (65)

第四节建议 (66)

第一章矿井概况

第一节井田概况

一、位置及交通

祥达煤矿地处富源县大河矿区,地理座标:东径104°19′00″~104°20′00″;北纬25°35′15″~25°36′30″,面积2.05 Km2,煤矿北以拐点9、10连线为界;南以拐点1、2、3、4、5、6、7、8、13、14连线为界,东以拐点10、11、12、13连线为界;西以拐点8、9连线为界。矿井走向长约2.33Km,倾斜宽约0.54~1.68Km,面积约2.05 Km2。矿区拐点坐标如下:

拐点坐标表格

祥达煤矿位于富源县城南东131°、距县城直距约11Km处,富源——兴义公路纵贯矿区西测,从瓦窑山及大河两地均有简易公路直达矿区,约3Km,距大河洗煤厂约7Km。交通较为便利。

二、地形地貌

矿区地貌属低中山区,地形及地貌特征主要受制于地质构造。总体上,由两个高低不同的山脊(梁)和两个沟谷相间排列组成,山脊和沟谷的延展方向与地层走向基本一致,总体呈近南北向。山脊高地由下三叠统永宁镇组的泥灰岩组成,其两侧陡坡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砂页岩及少量泥灰岩组成,稍小山包定向排列相互连接构成次级山脊或台地,多为下三叠统卡以头组砂页岩组成,缓坡及低凹山脚主要为上二叠统煤系地层组成。

区内地势总体上东高西低,中部高、南北低。最高点位于鹦哥咀山峰,海拔2091.40m,最低处为硐山矿北的山沟,标高约为1800m,相对高差291.40m。

三、气象及气候

矿区为北亚热带半湿润气候区,冬寒夏凉,据富源县气象站常年观测统计资料:气温:最高气温34.9°C,最低气温零下11°C,年平均气温13.8°C,无霜期240天。

雨量:年平均雨量1093.7mm,其中雨季(5~10月)降雨量占全年降水量的86.5%。冬春干燥,夏秋多雨湿润。

风向:主导风向为东南风。

区内灾害性气候频繁,主要有霜冻、冰雹、干旱、洪涝、低温等。

四、水系

矿区内无地表水系,仅矿区外西南有打羊沟和黑路山煤矿广场沟谷有小溪,但水量很小,干旱时则干枯,是排泄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主要渠道。

从大的范围上论述,矿区属珠江水系。流经矿区南侧(直距2Km)的大河(块择河上游),海拔1688m,汇集喜旧溪河后注入南盘江。由于矿区内周围区地势较高

(1800m以上),各沟谷小溪流量受大气降水量限制。

五、地震裂度

矿区内无直接地震记录资料。据历史记载,邻富源城区200Km范围内,曾先后于1537年、1833年和1856年发生过三次5级以上的破坏性地震。近十余年来,无破坏性地震也时有发生,仅1978年上半年就曾发生三次小地震(2月6日罗平2·7级,2月14日富源城北2·7级,6月10日富源北西3·1级)。富源被划为地震裂度7度区。根据云建抗(1993)年

44号文,区内地震烈度按7度进行设计。

六、电源

电源从大河变电站架10KV输电线至本矿,双回路建设按富源双回路总体规划实施。

七、水源

本矿井生活用水取自附近的山泉水,生产用水取自沉淀处理后的井下水。

八、矿井生产建设情况

富源县祥达煤矿一号井属富源县祥达煤矿有限公司下属企业,属新建矿井,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15万吨/年,2009年1月8日前全部通过竣工验收,投入正常生产。矿井斜井开拓,有主斜井、副斜井及回风斜井三条井筒,两个进风井,一个回风井。

现目前井下有一个综采面(110703南翼综采面),三个掘进工作面(1625运输石门和1620回风石门间歇作业,1575运输石门和1570回风石门间歇作业,110901南翼运输巷)

第二节地质概况

一、地质构造

地层

矿区及周围出露的地层由老到新有上二叠统峨眉山玄武岩组(P2β),龙潭组

(P21),长兴组(P2C)和下三叠统卡以头组(T1k),飞仙关组(T1f),永宁镇组(T1y),局部地段沉积了第四第系(Q)堆积。由老到新叙述各地层特征:

1、上二叠统(P2)

峨眉山玄武岩组(P2β):主要出露于黑路山煤矿之南沟谷中。仅出露上部部分,厚度不详。主要岩性为暗灰绿色致密块状玄武岩和杏仁状玄武岩。

2、龙潭组(P21)和长兴组(P2C)

出露于矿区西南隅及矿区外东南及西南部。总厚度为254.39——311.95m,平均288.65m,为一套以陆相碎屑岩为主,含少量海相白云岩薄层,底部夹少量火山碎屑岩的含煤岩系。据其沉积、岩性和含煤变化等特征,从下往上划分为龙潭组和长兴组,前者又划分为一、二两段。各组、段特征如下:

(1)龙潭组(p21):厚度156.22——199.41m,平均178.96m。从下往上划分为龙潭组第一段和第二段,与峨眉山玄武岩组呈假整合接触关系。

龙潭组第一段(p211):从煤系地层底界起至M16煤层顶界止。厚度88.02—97.20m,平均93.18m。主要为灰色、深灰色、灰绿色,风化后呈浅灰色、灰白色、黄褐色,薄至中厚层状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细砂岩夹薄层状菱铁岩层,含可采煤层2-3层。

本段与下伏地层呈现假整合接触关系。

龙潭组第二段(P212):从M16煤层顶界起至M7煤层顶界止。厚度68.20—105.08m,平均87.78m。岩性为灰色、灰绿色、灰褐色薄至中厚层状粉砂岩、细砂岩和互层状泥质粉砂岩、菱铁岩夹泥岩、煤层等,含可采煤层3—7层,为主要含煤段,所含煤层数量从南往北增多。该段底部常为一套厚20—28m的灰色、灰褐色中厚至厚层状细砂岩、粉砂岩夹泥质粉砂岩等,岩性坚固,比较稳定。

本段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关系。

(2)长兴组(p2c):从M7煤层顶界起至煤系地层顶界止。厚度98.17—118.10m,平均107.34m。岩性主要为灰绿色、灰色、深灰色,风化后呈黄灰色、浅灰色,薄至中厚层状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夹细砂岩、泥岩和薄层状菱铁质粉砂岩、菱铁质泥岩、煤层等,含可采煤层3—5层。

该组与下伏龙潭组呈整合接触关系。

2、下三叠统(T1)

(1)卡以头组(T1k)

出露于马大湾至三个脑包一线东西两则。厚度81.51—139.56m,平均132.55m。主要岩性为灰绿色、黄灰色薄层状粉砂岩、细砂岩、泥质粉砂岩夹粉砂质泥岩等。底部夹1—2层厚0.03m至0.05m的粉砂质泥岩或泥质粉砂岩,含大量海豆芽、瓣鳃类动物化石,一般化石种属单调、个体小,保存完好,全区稳定,定为标志层。

本组与下伏长兴组呈整合接触关系。

(2)飞仙关组(T1f)

主要出露于矿区中部,构成鹦哥咀向斜核部及两翼。厚度352.97 —400.89m,平均373.92m。主要为一套紫红色、紫灰色的碎屑岩,大型交错层理发育,含较多瓣鳃类、腕足类化石。根据岩性等特征。与下伏卡以头组呈整合接触关系。

(3)永宁镇组(T1y)

出露于鹦哥咀向斜的核部。厚度259m左右。岩性明显分为二段性,下段为浅灰色、灰色中厚至厚层状灰岩夹泥灰岩;上段为灰色、灰绿色薄至中厚层状泥质粉砂岩,钙质粉砂岩等碎屑岩夹紫红色泥灰岩。

本组与下伏飞仙关组呈整合接触关系。

3、第四系(Q)

主要分布于洼地、沟谷、山坡等处。厚0—20m。以黄褐色、紫灰色松散亚粘土、砂、砾等残坡积物为主,次为洪、冲积和人工堆积物等。不整合覆于各种基岩之上。

总之,本区内上述地层出露齐全,总厚近1000m。煤系的基底为晚二叠世峨眉山玄武岩;含煤地层属晚二叠世的近海型大羽羊齿煤系。其以短暂的间断,平行不整合覆于玄武岩基底之上;煤系盖层以早三叠世的海相红层及过渡层为主,厚达500余m。

地质构造

1、区域构造

据1/20万盘县幅区调报告,本区区域构造处于南岭东西复杂构造带西段北缘的中偏南部,构造形迹属北北东向新华夏系构造带,主体构造线呈近南北“S”型展布,并有向北收敛,向南撒开之势。

2、矿区构造

煤矿区地处大水沟——营上断裂(即F16断裂)与龙潭头——新街断裂(即F18断裂)夹持间之北段。主体构造线由大水沟——营上断裂(F16)、龙潭头——新街断裂(F18)、跑马梁子背斜(B1)和鹦哥咀向斜(S1)组成,均呈近南北向展布。其它几条断裂散落其中,组成勘区构造骨架。地层走向大致与主体构造线平行展布,地层倾角一般10°—30°,且表现为南部地层倾角稍陡,20°—35°间;北部地层倾角变缓为10°—15°,属缓——中倾斜煤层,含煤地层沿走向、倾向的产状有一定变化。综上所述,勘探区内构造属中等类型(第二类)。

矿区内共发现褶曲1组(即B1、S1),大小断裂8条,其中,地层断距小于50m 有6条(即F17、F52、F53、F54、F55、F78),地层断距大于50m者2条(即F16、F18),该2条断裂构成矿区东西边界;隐伏断裂5条,其中造成煤层重复者2条,造成煤层缺失者3条。

(1)褶曲

1)跑马梁子背斜B1:在矿区内延伸长1000m以上,该背斜被F53、F19断裂破坏,背斜西翼地层倾角为30—40;东翼地层倾角一般为27°—40°。据地表地层产状判断,该背斜有向北倾伏之势。核部和两翼均由T1K、T1F1、T1F2地层组成,据12线剖面显示,其幅度为370m,该背斜较紧密,地面位置已基本查明。

2)鹦哥咀向斜S1:,该向斜北自1线延入矿区至16线北消失。区内延伸长2000m;据12线剖面显示,其幅度为370m;该向斜宽缓、并向北撒开,向南仰起并消失;两翼地层倾角一般为20°—30°,核部地层倾角5°—15°;核部和两翼由P2l、P2c、T1K、T1f及T1y等地层组成。南部被F18、F53等断裂所切。为一轴向近南北向,南端仰起并消失,北段撒开倾伏的宽缓、开阔对称短轴向斜,地表地面位置已基本查明。

(2)断裂

F16:该断裂已基本查明,是区域上大水沟——营上断裂在矿区的一部分,构成

矿区的西部自然边界。它与F15断裂组成透镜状断裂束。F16断裂位于该断裂束东侧。该断裂自南向北纵贯矿区西缘,延伸长大于1000m,断裂走向近南北向,倾向西,倾角58°—80°,,其走向与倾向均呈舒缓波状延伸,局部地段地表显反倾斜(如TC1402);西盘由P2l、P2c、T1K、T1f及T1y等地层组成,地层倾角多为35°—45°,局部地段达60°—70°(如TC1402);东盘由P2β、P21、P2C、T1k与T1f等地层组成,地层倾角35°—45°,该断裂破碎带发育,一般宽1—5m,地层断距为140—180m,破坏了煤层,但属矿区西部边界断裂。

该断裂在矿区10线以南约700m处交并于F15断裂上,再往南归并为F15断裂。

F18:该断裂地表已基本查明,是区域上龙潭头——新街断裂在矿区的一部分。它与F76、F19等两条断裂组成透镜状断裂束,F18断裂位于该断裂束西侧。该断裂自南至北贯穿矿区东缘,延伸长1700m,断裂走向呈近南北向。断裂破碎带明显,一般宽10—50m,地层断距约160—240m,破坏了煤层,倾角54°—75°之陡倾斜压扭性断裂。

该断裂在矿区10线附近交于F19断裂,再往北归并F19断裂;它与F76、F19断裂组成一南北长近,1700m,宽约800m之透镜状断裂束,断裂束内构造极其复杂。

F53:已基本查明,位于矿区东南部14线附近,为一走向北东、倾向北西,倾角50°—53°之张扭性断裂。延伸长约800m;地层断距20—30m;断裂上、下盘地层倾角15°—20°。该断裂切割F18断裂;断裂破碎带宽约0.5—10m,该断裂对深部煤层无影响。

F54:已基本查明,位于矿区12线与10线间的西侧。为一走向北东倾向北西,倾角75°之陡倾斜张扭性断断裂。延伸长约300m,该断裂发生在T1f1与T1k界面附近,地层断距约20m,破碎带宽1——2m,该断裂对深部煤层无影响。。

F7:已基本了解,位于矿区南端,为一走向北东、倾向南东、倾角45°之张扭性断裂。延伸长约300-400m,地层断距48m,断裂破碎带不甚明显,但见上盘与下盘地层产状呈近直角相交,断裂可靠,对深部煤层无破坏性。

F78:已基本查明,位于矿区12线与10线之间,东偏中部的T1f3地层中。为一走向北西、倾向北东、倾角42°—70°之张扭性断裂,延伸长300—400m,地层断距约

20m,断裂破碎带宽0.2—0.8m,该断裂对深部煤层无影响。

隐伏构造:钻孔中所见隐伏断裂5条,其中f10-2、f12-1系压扭性断裂,f1-1、f1-2、f10-1系张扭性断裂,并均已切割了煤层,造成重复或缺失。在此,仅对钻孔中所见隐伏断裂的特征加以扼要说明。5条断裂均系一孔所见,f1-1断距及f10-2断距为10-20m 左右,其余3条断距均小于10m,隐伏断层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应引起高度重视。

(3)矿区构造级别、序次的分析

1)构造级别

根据本区构造形迹的规模大小,一级构造是近南北向的F16、F18、B1、及S1等构造形迹;北东、北西及近东西向构造形迹属二级构造。

3)构造序次

本区构造形迹属北北东向构造在南北向扭应力和后期莲花状构造扭应力二者联合作用的结果。区域上在南北向扭应力作用下,首先产生一组与主压力平行的北东、北西向钝角相交的共轭剪切张裂面,形成第一序次的构造,随着该扭应力的持续作用。继而发生呈锐角相交的北北东向与北北西向共轭剪切节理,并随之产生破裂,形成第二序次的北北东向与北北西向构造形迹;与此同时或稍后,第一序次的张裂面产生破裂,形成第一序次的构造形迹;随后与北北东向、北北西向垂直的横张配套构造(近东西向)孕育而生,形成第三序次的构造形迹。在二组扭应力长期联合作用下,致使北北东向构造“S”型变形,区内各构造形迹均具有多期性和继承性。

二、煤层

1、含煤性

本区含煤地层为晚二叠系龙潭及长兴组,平均厚度288.65m。含煤地层中含煤层及煤线50—55层,平均53层。煤层累计厚度24.68—43.96m,平均33.73m,含煤系数8.9—14.1%,平均11.6%。其中,P2l1、P2l2、P2c的平均含煤系数分别为7.9%、18.1%、9.6%。

可采煤层共14层,其中全区可采煤层8层(M2 、M3、M4+1、M7、M9、M13、M16、M19),大部可采煤层4层(M5、M10、M11、M15)局部可采2层(M2+1、

M12)。各段地层中,P2l1有M19、M16共2层,P2l2共有M15、M13、M12、M11、M10、M9、M7共7层,P2c有M5、M4+1、M3、M2+1、M2共5层。

可采煤层累计平均总厚度18.77m,可采煤层含煤系数为6.5%按煤层可采程度划分,全区可采8层,计12.73m,占67.82%;大部可采4层,计4.38m,占23.33%;局部可采2层,计1.66m,占8.84%。按煤层所在地层划分,P2l1为2.78m,占14.81%;P2l2为10.58m,占56.37%;P2c为5.41m,占28.82%。

综上所述,本区含煤地层中的煤层层数多,总厚度、可采煤层厚度大,含煤系数高。

2、可采煤层

(1)可采煤层厚度及稳定性

可采煤层包括全区可采煤层,大部可采煤层及局部可采煤层。大部可采煤层指区内可采煤层点在一半以上且能连成片的煤层;局部可采煤层指12勘探线以北能连成片的可采煤层;而在12勘探线以南能连成片的为不可采煤层。据此,本区可采煤层共14层。其中,全区可采的有8层(M2、M3、M4+1、M7、M9、M13、M16、M19),大部可采煤层有4层(M5、M10、M11、M15),局部可采煤层有2层(M2+1、M12)。

本区可采煤层厚度定为0.70m,其原煤灰份(ad)不大于40%。

可采煤层厚度及稳定性见表1-1。

设计可采煤层情况:

M2:厚0.86-2.17m,平均厚1.28m,含一层泥岩夹矸,顶、底板均为泥岩。

M2+1:厚0.33-1m,平均厚0.72m,单一结构,顶、底板主要为粉砂岩。

M3:厚0.75-1.82m,平均厚1.13m,含一层泥岩夹矸,顶、底板均为泥岩。

M4+1:厚0.73-1.41m,平均厚1.15m,单一结构,顶、底板均为泥质粉砂岩。

M5:厚0.2-1.15m,平均厚0.91m,单一结构,顶板为泥质粉砂岩、底板为粉砂岩。

M7:厚1.68-3.65m,平均厚2.53m,含一层高岭石泥岩夹矸,顶、底板一般为

泥质粉砂岩和粉砂岩。

M9:厚1.07-2.34m,平均厚1.45m,含1-4层夹矸,顶、底板均为泥岩。

M13:厚0.98-3.26m,平均厚1.96m,含一层高岭石泥岩夹矸,顶板为泥质粉砂岩,底板泥质粉砂岩、粉砂岩、菱铁岩。

M16:厚0.93-1.41m,平均厚1.09m,单一结构,顶板为泥质粉砂岩、粉砂岩,底板泥岩。

可采煤层厚度及稳定性统计表表1-1

2、可采煤层顶底板岩性

可采煤层的直接顶板一般为泥岩、炭质泥岩及含炭泥岩,厚度从0.03m至0.92m,一般为0.10m。顶板多为泥岩、粉砂质泥岩、粉砂岩。底板以泥岩为主,其次为炭质泥岩,厚度小于1m。往下变为砂质泥岩并夹菱铁岩。

3、可采煤层层间距

可采煤层间距及变化情况详见表1-2。

可采煤层层间距及变化情况统计表表1-2

P2l2地层中M7-M13各煤层间的层间距小于10m,且变化率值较大,反映了煤层稳定性相对差且厚度变化大。M5-M7煤层间有近46m的不含煤或仅含局部可采煤层段是比较稳定的层段,变化率小反映了这一特征。M7-M9煤层,M15-M16煤层,M16-M-19煤层间的层间距均大于20m,其余煤层间的层间距均小于或近于10m。

根据区域资料,M19煤层在大河矿区均可采,但因控制点少,本次未计算该煤层储量。

三、煤质

1、物理性质

本区不同煤层和煤层中不同部位其物理性质存在差异,主要表现为:

颜色为黑色;光泽为沥青光泽、沥青质光泽为主,亦有似沥青光泽、暗淡光泽;条痕为黑色、褐黑色;断口为不平坦状,亦有参差状。

2、煤岩结构、构造、宏观煤岩类型。

煤岩结构以线理状、透镜状为主,亦有细条带——透镜状及似均一状。煤岩构造为块状。

宏观煤岩类型以半亮型煤为主,占62%;其次为半暗型煤,占32%;光亮型及暗淡型煤各占3%。

(3)显微煤岩组分及显微煤岩类型

主要煤层显微岩组分及显微煤岩类:本区主要煤层显微煤岩类型属亮暗煤,镜质组分含量中等偏少,为39—58%;矿物组分含量较高,为9—19%,含较多的丝炭组分,普遍含稳定组分。

(4)煤的变质阶段

M7、M9、M10煤层的镜煤最大反射率1.0-1.1%,变质阶段为m,系1/3焦煤;M16煤层的最大反射率1.2%,为III——IV,系焦煤。可见,下部煤层的变质程度稍高于上部煤层。

3、化学性质及工艺性能

仅对可采煤层加叙述,数据一般采用平均值。

(1)化学性质

1)工业分析:

水分(Mad):原煤为0.54——1.19%,且垂向上从上往下水分含量降底。

灰分(ad):14层可采煤层中,原煤属中灰煤有7层,分别为M5、M7、M9、M11、M13、M15、M16,其中小于20%的3层为M7、M9、M16。其它7层属富灰煤。因此,本区以中灰煤为主,部份为富灰煤。

挥发分(Vdaf):精煤挥发分为29.44 —33.26%,均属中高挥发分煤。垂直变化是:M7以上,Vdaf大于30%,M7以下均小于30%;横向变化是:由南向北,由西向东Vdaf稍有增高。

固定碳(FCad):原煤FCad43.23—58.94%,精煤为53.72—63.69%。

2)元素分析:

Cdaf:原煤为87.04—89.64%,精煤为88.08—89.96%。

Hdaf:原煤为4.90—5.88%,精煤为4.77—5.54%。

Odaf:原煤为1.99—6.27%,精煤为2.99—4.75%。

Ndaf:原煤1.42—1.93%,精煤为1.37—2.06%。

3)有害元素:

硫:原煤硫含量(St.d)0.14—0.99%,精煤为0.17—0.90%,均属特低硫煤。以有机硫为主,硫铁矿硫次之。

磷:原煤磷含量(Pd)0.009—0.018%,属特低—低磷煤。

氯:原煤氯含量(Cl.d)0.01—0.02%,含量低。

砷:原煤砷含量(as.d)0.0000—0.0003%,含量低。

4)微量元素

锗:原煤(Ge.ad)含量1.0—1.9g/t。

镓:原煤(Ga.ad)含量4.4—7.9g/t。

详见:表1-3、续表1-3《可采煤层煤质汇总表》。

可采煤层煤质汇总表(平均值)表1-3

可采煤层煤质汇总表(平均值)续表1-3

(2)工艺性能

1)发热量:原煤发热量(Qb.ad)为22.83—29.30MJ/kg,精煤为28.40—32.39MJ/kg;Qb.daf原煤为33.96—36.16MJ/kg。精煤为35.91—36.86MJ/kg。本区可采煤层属中等、中高、高发热量煤。

2)粘结性:粘结性指数(GR.I)为76.55—92.07,属中强——极强粘性煤。

胶质层最大厚度(y)为14.8—22.3mm,属中等——强粘结性煤。

胶质层最大厚度(y)14.8—22.3mm,属中等一强粘结性煤。

3)焦煤(JM):焦煤的煤点见于M11及其以下煤层,其主体的上界在M15。M11——M13区间煤类参差带中发育JM(数码25)。以单煤层平均值划分,M13—M19属JM煤区。

综上所述,本区赋存中——高挥发强粘结性煤类。顶部系气煤、肥煤,下部为焦煤,中间几乎为煤类单一的分布宽阔的三分之一焦煤区,占可采煤层总厚度的68%。焦煤区完整分布在含煤地层下部,占可采煤层总厚度的32%。

四、水文地质

(一)含隔水层(组)特征

水文地质调查范围适当大于地质填图范围,出露含(隔)水层组如下:

1、永宁镇裂隙溶洞水含水层(T1y):出露厚度大于172.34m,钻孔ZK402首穿该层。岩性为钙泥质粉砂岩夹薄层灰岩,孔深69.0m出现漏水,6号泉出露在永宁镇组底界,流量3.31l/s,排泄该层地下水,为矿区内最大泉水。

F15断层以西,该含水层分布于剥蚀堆积沟谷,接受地表水补给,于硐山村形成岩溶洼地。发育直径2m的落水洞,集地表水流补给地下水。34号下降泉群流量较大,1.35 l /s。该地层为矿区主要含水地层。

2、飞仙关组第二、三段弱裂隙含水层(T1f2+3):厚274.36m。由粉砂岩、细砂岩、泥岩组成。比T1f1粒度相对较粗。出露位置高,受降雨补给,泉水流量不大。0.349—0.018 l /s,对矿床充水无直接影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