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Sensor框架Framework层解读

Sensor框架Framework层解读

Sensor框架Framework层解读
Sensor框架Framework层解读

【Android】Sensor框架Framework

层解读

Sensor整体架构

整体架构说明

1.黄色部分表示硬件,它要挂在I2C总线上

2.红色部分表示驱动,驱动注册到Kernel的Input Subsystem上,然后通过Event Device把

Sensor数据传到HAL层,准确说是HAL从Event读

3.绿色部分表示动态库,它封装了整个Sensor的IPC机制,如SensorManager是客户端,

SensorService是服务端,而HAL部分是封装了服务端对Kernel的直接访问

4.蓝色部分就是我们的Framework和Application了,JNI负责访问Sensor的客户端,而

Application就是具体的应用程序,用来接收Sensor返回的数据,并处理实现对应的UI效果,如屏幕旋转,打电话时灭屏,自动调接背光(这三个功能的具体实现会在以后分析)

从android4.1开始,把SensorManager定义为一个抽象类,定义了一些主要的方法,该类主要是应用层直接使用的类,提供给应用层的接口

SystemSensorManager.java

继承于SensorManager,客户端消息处理的实体,应用程序通过获取其实例,并注册监听接口,获取sensor数据。

sensorEventListener接口

用于注册监听的接口

sensorThread

是SystemSensorManager的一个内部类,开启一个新线程负责读取读取sensor数据,当注册了sensorEventListener接口的时候才会启动线程

android_hardware_SensorManager.cpp

负责与java层通信的JNI接口

SensorManager.cpp

sensor在Native层的客户端,负责与服务端SensorService.cpp的通信

SenorEventQueue.cpp

消息队列

服务端主要类

SensorService.cpp

服务端数据处理中心

SensorEventConnection

从BnSensorEventConnection继承来,实现接口ISensorEventConnection的一些方法,ISensorEventConnection在SensorEventQueue会保存一个指针,指向调用服务接口创建的SensorEventConnection对象

Bittube.cpp

在这个类中创建了管道,用于服务端与客户端读写数据

apk注册监听器

SensorManager mSensorManager =

(SensorManager)getSystemService(SENSOR_SERVICE);

Sensor mAccelerometer =

mSensorManager.getDefaultSensor(Sensor.TYPE_ACCELEROMETER);

protected void onResume() {

super.onResume();

mSensorManager. registerListenerImpl (this, mAccelerometer,

SensorManager.SENSOR_DELAY_NORMAL);

}

protected void onPause() {

super.onPause();

mSensorManager.unregisterListener(this);

}

public interface SensorEventListener {

public void onSensorChanged(SensorEvent event);

public void onAccuracyChanged(Sensor sensor, int accuracy);

}

View Code

Activity实现了SensorEventListener接口。

在onCreate方法中,获取SystemSensorManager,并获取到加速传感器的Sensor;

在onResume方法中调用SystemSensorManager,registerListenerImpl注册监听器;

当Sensor数据有改变的时候将会回调onSensorChanged方法。

初始化SystemSensorManager

public SystemSensorManager(Context context,Looper mainLooper) { mMainLooper = mainLooper;

mContext = context;

synchronized(sListeners) {

if (!sSensorModuleInitialized) {

sSensorModuleInitialized = true;

nativeClassInit();

// initialize the sensor list

sensors_module_init();

final ArrayList fullList = sFullSensorsList;

int i = 0;

do {

Sensor sensor = new Sensor();

i = sensors_module_get_next_sensor(sensor, i);

if (i>=0) {

//Log.d(TAG, "found sensor: " +

sensor.getName() +

// ", handle=" +

sensor.getHandle());

fullList.add(sensor);

sHandleToSensor.append(sensor.getHandle(), sensor);

}

} while (i>0);

sPool = new

SensorEventPool( sFullSensorsList.size()*2 );

sSensorThread = new SensorThread();

}

}

}

View Code

系统开机启动的时候,会创建SystemSensorManager的实例,在其构造函数中,主要做了

四件事情:

1.初始化JNI:调用JNI函数nativeClassInit()进行初始化

2.初始化Sensor列表:调用JNI函数sensors_module_init,对Sensor模块进行初始化。创建了

native层SensorManager的实例。

3.获取Sensor列表:调用JNI函数sensors_module_get_next_sensor()获取Sensor,并存在

sHandleToSensor列表中

4.构造SensorThread类:构造线程的类函数,并没有启动线程,当有应用注册的时候才会启

动线程

启动SensorThread线程读取消息队列中数据

protected boolean registerListenerImpl(SensorEventListener listener, Sensor sensor,

int delay, Handler handler) {

synchronized (sListeners) {

ListenerDelegate l = null;

for (ListenerDelegate i : sListeners) {

if (i.getListener() == listener) {

l = i;

}

}

…….

// if we don't find it, add it to the list

if (l == null) {

l = new ListenerDelegate(listener, sensor, handler);

sListeners.add(l);

……

if (sSensorThread.startLocked()) {

if (!enableSensorLocked(sensor, delay)) {

…….

}

……

} else if (!l.hasSensor(sensor)) {

l.addSensor(sensor);

if (!enableSensorLocked(sensor, delay)) {

……

}

}

}

return result;

}

View Code

当有应用程序调用registerListenerImpl()方法注册监听的时候,会调用

SensorThread.startLoacked()启动线程。

线程只会启动一次,并调用enableSensorLocked()接口对指定的sensor使能,并设置采样时间。

SensorThreadRunnable实现了Runnable接口,在SensorThread类中被启动

boolean startLocked() {

try {

if (mThread == null) {

SensorThreadRunnable runnable = new SensorThreadRunnable();

Thread thread = new Thread(runnable, SensorThread.class.getName());

thread.start();

synchronized (runnable) { //队列创建成功,线程同步

while (mSensorsReady == false) { runnable.wait();

}

}

}

private class SensorThreadRunnable implements Runnable {

SensorThreadRunnable() {

}

private boolean open() {

sQueue = sensors_create_queue();

return true;

}

public void run() {

…….

if (!open()) {

return;

}

synchronized (this) {

mSensorsReady = true;

this.notify();

}

while (true) {

final int sensor = sensors_data_poll(sQueue, values, status, timestamp);

…….

}

}

}

View Code

在open函数中调用JNI函数sensors_create_queue()来创建消息队列,然后调用SensorManager. createEventQueue()创建。

在startLocked函数中启动新的线程后,做了一个while的等待while (mSensorsReady == false),只有当mSensorsReady等于true的时候,才会执行enableSensorLocked()函数对sensor使能。而mSensorsReady变量,是在open()调用创建消息队列成功之后才会true,所以认为,三个功能调用顺

序是如下:

1.调用open函数创建消息队列

2.调用enableSensorLocked()函数对sensor使能

3.调用sensors_data_poll从消息队列中读取数据,而且是在while (true)循环里一直读取

启动SensorService服务

在SystemServer进程中的main函数中,通过JNI调用,调用到

com_android_server_SystemServer.cpp的android_server_SystemServer_init1()方法,该方法又调用system_init.cpp中的system_init():

extern "C" status_t system_init()

{

……

property_get("system_init.startsensorservice", propBuf, "1");

if (strcmp(propBuf, "1") == 0) {

// Start the sensor service

SensorService::instantiate();

}

…..

return NO_ERROR;

}

View Code

在这里创建了SensorService的实例。

SensorService初始化

SensorService创建完之后,将会调用SensorService::onFirstRef()方法,在该方法中完成初始化工作。

首先获取SensorDevice实例,在其构造函数中,完成了对Sensor模块HAL的初始化:

SensorDevice::SensorDevice()

: mSensorDevice(0),

mSensorModule(0)

{

status_t err = hw_get_module(SENSORS_HARDWARE_MODULE_ID,

(hw_module_t const**)&mSensorModule);

if (mSensorModule) {

err = sensors_open(&mSensorModule->common, &mSensorDevice);

ALOGE_IF(err, "couldn't open device for module %s (%s)", SENSORS_HARDWARE_MODULE_ID, strerror(-err));

if (mSensorDevice) {

ssize_t count =

mSensorModule->get_sensors_list(mSensorModule, &list);

mActivationCount.setCapacity(count);

Info model;

for (size_t i=0 ; i

mSensorDevice->activate(mSensorDevice,

list[i].handle, 0);

}

}

}

}

View Code

这里主要做了三个工作:

1.调用HAL层的hw_get_modele()方法,加载Sensor模块so文件

2.调用sensor.h的sensors_open方法打开设备

3.调用sensors_poll_device_t->activate()对Sensor模块使能

再看看SensorService::onFirstRef()方法:

void SensorService::onFirstRef()

{

SensorDevice& dev(SensorDevice::getInstance());

if (dev.initCheck() == NO_ERROR) {

sensor_t const* list;

ssize_t count = dev.getSensorList(&list);

if (count > 0) {

……

for (ssize_t i=0 ; i

registerSensor( new HardwareSensor(list[i]) );

……

}

// it's safe to instantiate the SensorFusion object here // (it wants to be instantiated after h/w sensors have been

// registered)

fusion(SensorFusion::getInstance());

if (hasGyro) {

……

}

……

run("SensorService", PRIORITY_URGENT_DISPLAY);

mInitCheck = NO_ERROR;

}

}

}

View Code

在这个方法中,主要做了4件事情:

1.创建SensorDevice实例

2.获取Sensor列表

3.调用SensorDevice.getSensorList(),获取Sensor模块所有传感器列表

4.为每个传感器注册监听器

registerSensor( new HardwareSensor(list[i]) );

void SensorService::registerSensor(SensorInterface* s)

{

sensors_event_t event;

memset(&event, 0, sizeof(event));

const Sensor sensor(s->getSensor());

// 添加到Sensor列表,给客户端使用

mSensorList.add(sensor);

// add to our handle->SensorInterface mapping mSensorMap.add(sensor.getHandle(), s);

// create an entry in the mLastEventSeen array mLastEventSeen.add(sensor.getHandle(), event);

}

View Code

HardwareSensor实现了SensorInterface接口。

1.启动线程读取数据

调用run方法启动新线程,将调用SensorService::threadLoop()方法。

在新的线程中读取HAL层数据

SensorService实现了Thread类,当在onFirstRef中调用run方法后,将在新的线程中调用SensorService::threadLoop()方法。

bool SensorService::threadLoop()

{

……

do {

count = device.poll(buffer, numEventMax);

recordLastValue(buffer, count);

……

// send our events to clients...

const SortedVector< wp > activeConnections(

getActiveConnections());

size_t numConnections = activeConnections.size();

for (size_t i=0 ; i connection(

activeConnections[i].promote());

if (connection != 0) {

connection->sendEvents(buffer, count, scratch);

}

}

} while (count >= 0 || Thread::exitPending());

return false;

}

View Code

在while循环中一直读取HAL层数据,再调用SensorEventConnection->sendEvents将数据写到管道中。

客户端与服务端通信

数据传送

客户端与服务端通信的状态图:

客户端服务端线程

在图中可以看到有两个线程:

1.

1.一个是服务端的一个线程,这个线程负责源源不断的从HAL读取数据。

2.另一个是客户端的一个线程,客户端线程负责从消息队列中读数据。

创建消息队列

客户端可以创建多个消息队列,一个消息队列对应有一个与服务器通信的连接接口

创建连接接口

服务端与客户端沟通的桥梁,服务端读取到HAL层数据后,会扫面有多少个与客户端连接的接口,然后往每个接口的管道中写数据

创建管道

每一个连接接口都有对应的一个管道。

上面是设计者设计数据传送的原理,但是目前Android4.1上面的数据传送不能完全按照上面的理解。

因为在实际使用中,消息队列只会创建一个,也就是说客户端与服务端之间的通信只有一个连接接口,只有一个管道传数据。

那么数据的形式是怎么从HAL层传到JAVA层的呢?

其实数据是以一个结构体sensors_event_t的形式从HAL层传到JNI层。看看HAL的sensors_event_t结构体:

typedef struct sensors_event_t {

int32_t version;

int32_t sensor; //标识符

int32_t type; //传感器类型

int32_t reserved0;

int64_t timestamp; //时间戳

union {

float data[16];

sensors_vec_t acceleration; //加速度

sensors_vec_t magnetic; //磁矢量

sensors_vec_t orientation; //方向

sensors_vec_t gyro; //陀螺仪

float temperature; //温度

float distance; //距离

float light; //光照

float pressure; //压力

float relative_humidity; //相对湿度 };

uint32_t reserved1[4];

} sensors_event_t;

View Code

在JNI层有一个ASensorEvent结构体与sensors_event_t向对应,

frameworks/native/include/android/sensor.h:

typedef struct ASensorEvent {

int32_t version;

int32_t sensor;

经过前面的介绍,现在知道了客户端实现的方式及服务端的实现,但是没有具体讲到它们是如何进行通信的,现在看看客户端与服务端之间的通信。

主要涉及的是进程间通信,有IBind和管道通信。

客户端通过IBind通信获取到服务端的远程调用,然后通过管道进行sensor数据的传输。

服务端

native层实现了sensor服务的核心实现,Sensor服务的主要流程的实现在sensorservice类中,下面重点分析下这个类的流程。

class SensorService :

public BinderService,

public BnSensorServer,

protected Thread

View Code

看看sensorService继承的类:

继承BinderService这个模板类添加到系统服务,用于Ibinder进程间通信。

template

class BinderService

{

public:

static status_t publish() {

sp sm(defaultServiceManager());

return sm->addService(String16(SERVICE::getServiceName()), new SERVICE());

}

static void publishAndJoinThreadPool() {

sp proc(ProcessState::self());

sp sm(defaultServiceManager());

sm->addService(String16(SERVICE::getServiceName()), new SERVICE());

ProcessState::self()->startThreadPool();

IPCThreadState::self()->joinThreadPool();

}

static void instantiate() { publish(); }

};

}; // namespace android

View Code

在前面的介绍中,SensorService服务的实例是在System_init.cpp中调用SensorService::instantiate()创建的,即调用了上面的instantiate()方法,接着调用了publish(),在该方法中,我们看到了new SensorService的实例,并且调用了defaultServiceManager::addService()将Sensor服务

课堂观察心得体会

课堂观察心得体会 英语组姜海献 通过学习让我对课堂观察有了初步的认识。课堂观察与传统的听课相比,我认为传统听课关注的是全面的整体的课堂,而课堂观察则把观察的视角缩小,从点中看全面。也可以说课堂观察是在传统听课的基础上把听课目标更细致化,更明确化。另外传统听课基本上是每个人各自听完课后发表相关的意见。然而在一堂课上,一个听课老师既要观察开课老师的一言一行,又要注意学生的一举一动,这样对于听课老师来说确实很难观察得细致、全面。课堂观察则是通过集体合作,分清各小组听课目标,在此基础上更明确地把握听课重点,甚至有时会通过观察到的结果进行数据统计,得到有力的数据证明,从而更加客观地进行评论。通过某个细节,某个特定的角度,观察课堂,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 课堂观察后的反思,让我也开始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作为青年教师,如何通过课堂观察使自己的教学有效性提高,除了平常开课时,作为被观察对象,在课后从其他老师那听到指正和建议外。我觉得自己平常在教学中的自我反思则更加重要,毕竟听课的次数有限,也不可能把自己的每堂课都录下来。所以每节课后能及时地反思课堂上观察发现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在课堂上,有时候我也会不自觉的问学生“对不对?是吗?”诸如此类的口头禅。虽然没有统计过,但自己也感觉到出现的频率好象还挺多的。另外,在问题的设计上,也存在着问题多,问题散的不足。自己感觉在设计问题的时候都有必

要问,但是在实际课堂上操作的时候,有些问题就显得太浅,一问就知道,要么就问得太深,学生无从下手。这些是对教师自身的观察反思,那同样如果是对后进生每节课也进行观察反思,通过记录下的内容再分析学生的学习状况,也是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时可能只能观察到一部分不足之处,毕竟“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反思是找到存在的问题,而从观察老教师的课堂中则是找到解决自身不足的方法,从而积累经验。观察他人的课堂,可能因此发现他人的课堂经验,也可能总结出他人的课堂教训,但课堂观察归根结底还是要服务于自己的课堂,加深自身对于课堂教学的理性认识。 确实一堂英语课要上好,需要注意很多细节。例如:多媒体的使用、教师的语言是否有感情、问题的设计、朗读的指导、板书的设计、学生的反映等。但是一堂课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一个教师也不可能是毫无缺点的,然而课堂观察则是尽可能的发现问题,减少缺点。教学优点越多,缺点越少,那么课堂教学就越具有创造性和艺术性。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也将努力战胜这些自身存在的缺点,提升教学水平。 接着,谈谈教学内容的观察诊断。从这个维度诊断课堂教学需注意:1、选择教学内容是否合适:符合课标规定、与教材要求吻合、与研究适应、学生需要等;

课堂观察框架与工具

课堂观察框架与工具 沈毅林荣凑吴江林崔允漷等 一、背景与说明 2005年3月,浙江省余杭高级中学成为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的实验学校,这意味着大学与中小学伙伴关系的真正确立。我们在合作探讨“基于合作的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深深地感受到听评课作为一种合作研究方式,它对于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与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审视我们当下的听评课,却又发现存在一些问题,如简单处理、任务取向、不合而作等。究其原因,最关键的因素有两个:一是老师们缺少听评课的框架,即我“依据什么”听评课?二是听评课的活动很不规范,即“如何”听评课?于是,我们在崔允漷教授及其团队的指导下,开始了听评课的研究。 我们决定以重新构建听评课的框架作为突破口。于是,我们查阅了大量国内外的文献,参考了大量课堂评价量表,历时半年,研制出第一个听评课框架,并命名为《余杭高级中学课堂观摩框架》。首先,我们按照课堂活动发生的要素,将课堂分解为教师、学生、学习媒介、课堂文化四部分。这样,我们建立了“教师技艺、有效学习、学习内容、课堂文化”四个维度的课堂观摩框架。每个维度下设置了一些观摩指标,每个视角下再设置一些观摩点,如“教师技艺·引起并能保持注意力”设置了四个观摩点,即告诉学生学习目标;适当地保持上课的进度;监控注意力的保持情况,定时激发注意力;保持学生的责任感(提问的技巧)。框架研制出来后,生物组进行了小范围的试验。我们发现,这个框架为教师理解课堂提供了一个支架,为教师观摩课堂提供了一些可操作的观摩点,出现了课后评课中大家都能说的好现象。但是,如下的问题依然存在:一是观摩之后,老师们的发言还是重在评价;二是我们到底需要关注哪些课堂现象,各个维度下的观摩指标罗列得不完整,为教师理解课堂带来困难;三是各个观摩点的设置不够聚焦。 到了2006年4月,我们带着试验的喜悦与存在的问题,与崔教授的团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讨论的问题主要聚焦在:(1)什么是课堂观摩/观察?(2)课堂的四个要素如何分解和定位?(3)各维度下的指标如何确立,并构成相对完整的框架?(4)观摩/观察点怎样确定?崔教授从听评课的哲学、社会学、技术/工具三个层面对课堂观察进行了定位(详见《教育发展研究》2007年第9B期),认为课堂观察应该是一种教师的日常生活,一种专业的在职学习,一种合作的校本教研。 为此,我们对《余杭高级中学课堂观摩框架》进行了全面的修订。修订的内容集中体现在下列四个方面:(1)观察维度。我们认为课堂是由课程、教师、学生、课堂文化四部分组成的,以此为基础,确立了这四个观察维度。(2)观察指标。分析每个维度,我们找出了其中核心的、又可观察的属性,并将这些属性确立为观察指标,这样每个维度下有5个一级指标,合计20个。(3)观察点。课堂是极其复杂

识读梁配筋图

识读梁配筋图 一、梁的配筋图画法 梁平面整体配筋图是在各结构层梁平面布置图上,采用平面注写方式或截面注写方式表达。 1、平面注写方式 平面注写方式是在梁的平面布置图上,将不同编号的梁各选一根,在其上直接注明梁代号、断面尺寸B×H(宽×高)和配筋数值。当某跨断面尺寸或箍筋与基本值不同时,则将其特殊值从所在跨中引出另注平面注写采用集中注写与原位注写相结合的方式标注: 原位注写表达梁的特殊数值。将梁上、下部受力筋逐跨注写在梁上、下位置,如受力筋多于一排时 ,用斜线“/”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

如下图表达了在轴线上梁的情况,引出线部分为集中标注。KL2(2A)300×650为2号框架梁,有两跨,一端有悬挑、梁断面300×650;φ8-100/200 (2)2φ25表明此梁箍筋是φ8间距200,加密区间距100,2φ25表示在梁上部贯通直径为25mm的钢筋2根;(-0.100)表示梁顶相对于楼层标高24.950低0.100m,在轴与①~②轴之间梁下部中间段6φ252/4为该跨梁下部配筋,上一排纵筋为2φ25,下一排纵筋为4φ25全部伸入支座。在①轴处梁上部注写的2φ25+2φ22 ,表示梁支座上部有四根纵筋,2φ25放在角部,2φ22放在中部。当梁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相同时,可仅在一边标注配筋值,另一边省略不注,如②轴梁上端所示。当集中注写的数值中某一项(或几项)数值不适用于某跨或某悬挑部分时,则按其不同数值原位注写在该跨或该悬挑部分处,施工时,按原位标注的数值优先选用。如③轴右侧悬挑梁部分,下部标注φ8-100,表示悬挑部分的箍筋通长都为φ8间距100的两肢箍。 梁支座上部纵筋的长度根据梁的不同编号类型,按标准中的相关规定执行。 2. 截面注写方式

小学英语课堂观察与分析诊断报告

小学英语课堂观察与分 析诊断报告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小学英语课堂观察与分析诊断报告 松江区民乐学校黄秀丽 一、基本情况 本次课堂观察与分析实验的三堂课均为上海市二期课程改革中首批推出的科目之一---小学英语牛津教材的教学反思录像课。执教老师均为0至5年内的年轻教师,她们的基本情况如下: 表一三位执教老师基本情况 二、课堂观察结果与分析 (一)课堂教学简介

1、课型:三节课中,严老师的第一节课是句型教学的情景教学,倪老师的是词汇教学的新授课,而顾老师则是语句的新授课。上课时间分别为29分钟、33分45分和42分12秒。 2、主要教学环节:一(1)班以水果与动物、文具等为说话材料,教学What’s this/that It is …以句型教学为主要内容。一(3)班以句型为基础,继续教学本单元中的新单词bean、taro,通过安排不同的活动巩固新单词。五(2)班则教学“Rules for the swimming pool”,让学生明白应遵守游泳池的哪些规则,为什么三堂课正巧是三种教学内容,较好地体现了英语课的不同课型,很具有代表性。 (二)课堂教学提问分析 现提供课堂教学片段中提出的问题数作为样本,对它们进行分析比较。 表2 课堂提问技巧水平 表3 提问行为检核表汇总

从课堂记录资料分析,发现以下几个特点: 1.提问技巧方面: 一是教师课堂提问数量适宜,问题设计富有层次性,难易度较适合学生学习水平与认知能力。尤其从学生的听、说能力上下了较大的功夫,能引导学生探究思考。 二是上课提问时较注重推理性问题的提出,学生跟着老师的思路作答。推理性问题显示出不同年级、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区别,高年级的推理性问题较多,有一定的推理能力。

课堂观察记录表格

观察表大集合 表1:学生学习投入状态观察表 扫视(两分钟一次,共20分钟) 学生 1 2 3 4 5 6 7 8 9 10 % 说明: 1.该编码体系主要记录学生的学习非投入行为类别,每个编码代表的含义如下: ①与任务无关的闲聊 ②打瞌睡 ③白日梦 ④四处张望 ⑤做其他的工作 ⑥侵扰其他学生 ⑦试图引起别人的注意 ⑧削铅笔、转笔、上卫生间 ⑨其他 2.表中1—10代表着一段为时20分钟的观察,每2分钟扫视一次,所以共10次。

表2:对一名学生每分钟具体活动的观察时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分钟) 管理 等待注意 无关活动 倾听 观察 动手实践 讨论 思考 阅读 书写 说明: 1.表中第一行表示持续时间为15分钟的一段观察,每分钟记录一次学生的具体 活动 2.“管理”是指取出书本、笔等文具,拿资料,做学习的准备; “无关活动”是指闲聊、捣乱、打瞌睡、做小动作等; “动手实践”是指画图、手工、做练习等。

表3:课堂作业观察表 学科班级课题 时间月日星期上午∕下午第节观察点:课堂作业的类型、时间、反馈情况 课堂作业的类型 课堂作业的时间(分钟)课堂作业的反馈1—5 6—10 11—15 16及以上当堂反馈反馈形式 口头作业1 口头作业2 口头作业3 书面作业1 书面作业2 书面作业3 课堂作业的其他情况 课堂教学细节/ 体会简记 说明: 在每一领域的相应选项处用“√”标识。

表4:课堂提问频数观察表 学科班级课题 时间月日星期上午∕下午第节观察点:提问对象的位置、次数、频度 第6列第5列第4列第3列第2列第1列教室前门 第1行 第2行 第3行 第4行 第5行 第6行面向全体学生的提问 学生主动提问的情况 课堂教学细节/体会简记 说明: 1.利用画“正”的方式记录每个学生的应答次数,以同样的方式记录面向全体学生的提问和学生主动提问的情况; 2.利用“/”标识该位置上没有学生; 3.课堂提问率=(参与发言的总次数÷学生总数)×100% 4.提问覆盖率=(参与发言的学生人数÷学生总数)×100%

梁配筋图识读说明(终审稿)

梁配筋图识读说明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一、梁的配筋图画法 梁平面整体配筋图是在各结构层梁平面布置图上,采用平面注写方式或截面注写方式表达。 1、平面注写方式 平面注写方式是在梁的平面布置图上,将不同编号的梁各选一根,在其上直接注明梁代号、断面尺寸B×H(宽×高)和配筋数值。当某跨断面尺寸或箍筋与基本值不同时,则将其特殊值从所在跨中引出另注平面注写采用集中注写与原位注写相结合的方式标注:

原位注写表达梁的特殊数值。将梁上、下部受力筋逐跨注写在梁上、下位置,如受力筋多于一排时 ,用斜线“/”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 如下图表达了在轴线上梁的情况,引出线部分为集中标注。KL2(2A)300×650为2号框架梁,有两跨,一端有悬挑、梁断面300×650;φ8-100/200 (2)2φ25表明此梁箍筋是φ8间距200,加密区间距100,2φ25表示在梁上部贯通直径为25mm的钢筋2根;(-)表示梁顶相对于楼层标高低,在轴与①~②轴之间梁下部中间段6φ252/4为该跨梁下部配筋,上一排纵筋为2φ25,下一排纵筋为4φ25全部伸入支座。在①轴处梁上部注写的2φ25+2φ22 ,表示梁支座上部有四根纵筋,2φ25放在角部,2φ22放在中部。当梁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相同时,可仅在一边标注配筋值,另一边省略不注,如②轴梁上端所示。当集中注写的数值中某一项(或几项)数值不适用于某跨或某悬挑部分时,则按其不同数值原位注写在该跨或该悬挑部分处,施工时,按原位标注的数值优先选用。如③轴右侧悬挑梁部分,下部标注φ8-100,表示悬挑部分的箍筋通长都为φ8间距100的两肢箍。 梁支座上部纵筋的长度根据梁的不同编号类型,按标准中的相关规定执行。

跟踪式课堂观察报告

跟踪式课堂观察报告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教师对教材的理解需要通过教学提问来表现。所以,提高教师提问的有效性,将能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一、观察背景 新课改的呼声下,如何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每个教师所烦恼和思考的一个问题。当前的教育不再是说教模式,而是师生互动的教学活动。互动的过程避免不了教师的提问和学生的回答。但不同的提问模式却有截然不同的效果。 教师有效性提问便是课堂教学的核心之一。所谓教师有效提问,是指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精心设置问题情境,有计划地、有针对性地、创造性地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课堂教学提问方式。经过统计发现这个教学提问占据课堂教学时间的60%以上。如何确保有效性提问,是课堂质量的关键。 教学有效性提问只要关注教师提问的有效性。是否根据教学目标,能否在教学过程中制造良好的教育氛围。精心设置的问题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有效的提问还能提高信息交流,调节课堂气氛,促进师生有效互动,最终提高教学实效。 二、观察策略与方法 编制《教师有效提问观察表》,对初三政治课堂进行观察,并进行统计分析,研究教师提问在思品课堂上的有效性。 第一次课堂观察课题:《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第二次课堂观察课题:《走向世界的中国》 三、观察的班级情况 初三(1)班人数37人,男生20人,女生17人。执教者既教政治,又教历史,平时与学生的交流接触较多,所以学生在日常教学及情感上给予的支持和配合较多。而且学生较活跃,课堂气氛较轻松,和谐。 学情分析:学生进入初三学习已半学期,学生已经懂得了学习初三政治的基本要素,基本方法,在此基础上已学了基本经济制度,为学习本框奠定了基础。 四、观察与统计 为最大限度的保持课堂的原生态,课前并没有跟开课老师进行过交流。课堂配备摄像机,保证能够完整的记录每一个提问,然后对记录进行分类、统计、分析。 教师提问记录表 问题类型具体类型问题数量统计 有效问题1、铺垫型765.1% 2、思考型30 3、提醒型17 小计54 低效问题4、过易的1030.1% 5、过难的1 6、无意义重复的11 7、表达含糊不清的1 小计25 无效问题4 4.8% 其他问题“是不是”很多

小学语文课堂观察报告

观察设计 准备阶段。1.制订观察方案,做到五个确定,即确定观察主题、确定观察内容、确定观察工具、确定观察方法、确定成员分工。 对观察主题进行细化理解,认为“提问的有效性”应包括三个层次:一是有效的,包括铺垫型、思考型、提醒型及其他;二是低效的,包括过易或过难的、无意义重复的、表述含糊的;三是无效的,即没有必要的提问。2.准备人手一份课堂教案,对教材以及教师的教学思路做到心中有数,以便于在观察时更多地聚焦于我们的主题。现场阶段。主要任务是观察与记录。本次观察研究中,我们采集了整节课上教师的几乎所有提问及学生的回答、教师的理答情况,以备课后作出更客观准确的分析与研究。 反思阶段:即观察之后的反思与分析。我们对所有问题进行了逐一的分析与归类,选择了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进行具体剖析并进行相应的讨论。 本次观察主要采用以下方法:一是分时段分小组的观察方法。我们将进入课堂的观察人员根据时段进行分工,每二人一组,进行观察。 三、观察引发的困惑 我们对课堂提问进行了汇总与处理,经过分析,得出如下结果,也由此给观察者和观察对象带来了困惑。 1.从量上看来,教师课堂提问数量偏多,形成了教师对学生一问一答的灌输式教学方式,为什么有这么多问题呢?这是困惑之一。 2.教师所提的核心问题并不多,在交流时却分解成了很多小问

题,为什么需要这么多细小的问题来支撑一个核心问题呢?这是困惑之二。 四、观察问题解疑 1.教师没有给予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 被观察教师口才一流,思维敏捷,却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以及反应状况。整堂课课堂节奏过快,平均每分钟要提1个问题,学生忙于应付,无暇思考,思维停留于浅表层次,无法向纵深方向发展;面对学生不够理想的回答状况,教师势必要进行诸如“再想一想?”“还有吗?”之类的不断追问与提醒,导致问题数量增加。这样不良循环,得不偿失。 2.教师过多依赖提问展开教学过程 每一个环节,教师总是以各种各样的问题串联起来,这样导致有些问题完全可以不问或根本不是问题却要画蛇添足提出来,如答案在书上的问题,教师自问自答的问题以及学生脱口而出的问题等。 2.无法调控生成,教师点拔功力欠火候教师处理学生的回答时由于答案与自己的预设相悖,此时教师因缺少经验等原因不能机智应对或者点拨不够,造成这一教学环节很难收到相应效果而反复纠缠于同一个问题无法自拔。这时教师采取的方法就是不断增加提问的数量以解决这一尴尬局面,最后的效果可想而知。而且,有些问题本来是有效的,可教师由于不会点拨或引导不当致使有效问题也不有效了。 五、观察建议 1.转变观念,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课堂观察框架

教师课堂观察专业成长方案 一、意义 1、靶向性:区别于一般性的盲目观察,是一种具有靶向性的专业活动。 2、目的性:观察者具有明确的目的、从课堂教学中搜集数据、证据,并进行分析。 3、操作性:观察点必须可观察、可记录、可解释。 4、研制性:观察者要根据自己的观察需要制作观察量表。 5、双向性:上课者根据自己课堂教学中需要改进的地方确定观察点, 听课者再从中进行自己感兴趣的二次选择。 二、课堂观察框架 A、教师教学维度 视角一:环节 观察点: 1、怎样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即时性、直接动机、间接动机) 2、教学环节是怎样围绕目标展开的?(指向性、情节设置、过渡衔接) 3、怎样证明该教学设计是有创意的?(鱼刺模型、模式选择、其它创意) 视角二:呈示 观察点: 4、讲解效度怎样?(语言清晰、生动、简洁、节奏、语速、到位) 5、怎样进行的板书?(字迹与分块、主题凸显程度、设计新意、知识点图示化、规律揭示) 6、怎样使用的媒体?(呈现了什么、怎么呈现的、是否适当和有效) 7、操作是怎样进行的?(示范的规范性、理解程度和有效程度) 视角三:对话 观察点: 8、提问是怎样进行的? (时机、对象、问题的类型——尝试、两难、极端、反面,结构设计、认知程度) 9、学生是怎样回答的?(两个等待时间、语言组织、内容、思路分析、思维状态) 10、教师对话技能使用熟练吗?(采访、表决、追问、评价、反意、归谬、佯误、留白)视角四:指导 观察点:- 11、怎样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自学习惯、独立思考习惯、阅读与批注方式、理解领悟效果) 12、怎样指导学生合作学习?(讨论的状态、共享信息程度、交换意见的方式、讨论结果) 13、怎样指导学生探究学习?(问题的意义、学生问题的提出、发表见解状态、批判性思维)视角五:机智 观察点: 14、教学设计有哪些现场调整?(起因、调整方式与内容、痕迹、效果) 15、如何处理学生的突发事件?(起因、现场状态、教师应对方式、学生反应、效果) 16、运用了哪些非语言行为?(表情、体态语言、移动、沉默、手指符号、心理标记) B、学生学习维度 视角六:准备 观察点: 17、课前学生准备了什么?(内容、程度、学生的数量、主动状态) 18、学生是怎样准备的?(通过指导、独立进行、合作完成、不同类型学生的习惯)

识读梁配筋图知识讲解

识读梁配筋图

识读梁配筋图 一、梁的配筋图画法 梁平面整体配筋图是在各结构层梁平面布置图上,采用平面注写方式或截面注写方式表达。 1、平面注写方式 平面注写方式是在梁的平面布置图上,将不同编号的梁各选一根,在其上直接注明梁代号、断面尺寸B×H(宽×高)和配筋数值。当某跨断面尺寸或箍筋与基本值不同时,则将其特殊值从所在跨中引出另注平面注写采用集中注写与原位注写相结合的方式标注:

原位注写表达梁的特殊数值。将梁上、下部受力筋逐跨注写在梁上、下位置,如受力筋多于一排时 ,用斜线“/”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 如下图表达了在轴线上梁的情况,引出线部分为集中标注。KL2 (2A)300×650为2号框架梁,有两跨,一端有悬挑、梁断面300×650;φ8-100/200 (2)2φ25表明此梁箍筋是φ8间距200,加密区间距100,2φ25表示在梁上部贯通直径为25mm的钢筋2根;(-0.100)表示梁顶相对于楼层标高24.950低0.100m,在轴与①~②轴之间梁下部中间段6φ252/4为该跨梁下部配筋,上一排纵筋为2φ25,下一排纵筋为4φ25全部伸入支座。在①轴处梁上部注写的2φ25+2φ22 ,表示梁支座上部有四根纵筋,2φ25放在角部,2φ22放在中部。当梁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相同时,可仅在一边标注配筋值,另一边省略不注,如②轴梁上端所示。当集中注写的数值中某一项(或几项)数值不适用于某跨或某悬挑部分时,则按其不同数值原位注写在该跨或该悬挑部分处,施工时,按原位标注的数值优先选用。如③轴右侧悬挑梁部分,下部标注φ8-100,表示悬挑部分的箍筋通长都为φ8间距100的两肢箍。 梁支座上部纵筋的长度根据梁的不同编号类型,按标准中的相关规定执行。

课堂观察分析报告

下面,我根据这张量表谈谈我对今天凌老师《竞争与合作2》课的一些看法,不足之处敬请专家、老师批评指正。 1、课堂话语的时间。根据观察的数据,凌老师讲授的时间为20分钟,学生活动的时间也为20分钟,师生互动的时间为5分钟,过程中师生交流、生生交流时互动时间充裕,对于这样一个时间分配是比较适中的。这样的时间安排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挖掘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全面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使学生自主的学、主动的学。从学生的反馈来看,学生是真正融入了课堂,效率高。 2、课堂话语的措辞。根据观察,凌老师的吐词清晰,语速适中并不时利用鼓励性的语言,营造了和谐、民主的氛围,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课堂话语的插话。每一次学生的作答,凌老师都能进行及时有效的评价,增强学生的持续性学习;面对学生的回答问题,凌老师总是耐心倾听、冷静分析、合理引导,发扬民主,从来打断学生,尊重学生,张扬学生的个性,尽量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让他们产生积极的、主动的学习欲望,并形成良好的课堂学习行为习惯。 小小建议: 1、教师讲解的时间可以再缩短一些,把感受合作拼图游戏的小组分享的时间适当加长一些更好,给予学生展示自己经验或教训的时间也可以稍微多一点,让学生真正懂得良好合作的意义。

2、在小组分数统计上,教师应更多的照顾一些弱势的小组,给予他们更多回答问题的机会,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总分体现和谐课堂、民主课堂。 个疑问,是关于咱语文这个学科的,身边一直有这样一种观点,认为语文不需要投入那么多时间,反正拉不开差距,而且投入的时间与分数不成正比,可能花了很大力气可分数并不太高。有位老教师曾说过这样的话:“要是想让哪个班成绩差,好办,语文老师多下劲,多让让他们学语文,到时中考、高考成绩准差,其它科都不好不说,语文也不好——语文教与不教、学与不学一个样。” ——摘自特级教师党红英《语文教师,不能在别人的浅薄中迷失自己》 缘起三:“痛心”的“2009届初三中考绩效考核”。 5月份,某区某校兑现的这份考核,竟然不顾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将其优分率与数理化“比拼”,教师和领导者的“抗争”结果,语文学科很“受伤”。 面对如此桩桩尴尬的现实,不断叩问:语文课堂效益,何以流失?语文,何以“被边缘化”? 缘起四:区教育局提出“教学效益年”活动,区教科室筹办“同题博客比赛” 为近距离观察我校及兄弟学校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益的实情,磨砺经验,熔铸底气,搜讨精研,开一剂“救课”的“良方”。本学年笔者已听评课28节。为节约篇幅起见,现重点选取《孙权劝学》、《感

梁配筋图识读教案资料

梁配筋图识读

情境四:结构施工图识读子情境三:梁配筋图识读 一、梁的配筋图画法 梁平面整体配筋图是在各结构层梁平面布置图上,采用平面注写方式或截面注写方式表达。 1、平面注写方式 平面注写方式是在梁的平面布置图上,将不同编号的梁各选一根,在其上直接注明梁代号、断面尺寸B×H(宽×高)和配筋数值。当某跨断面尺寸或箍筋与基本值不同时,则将其特殊值从所在跨中引出另注,平面注写采用集中注写与原位注写相结合的方式标注: 原位注写表达梁的特殊数值。将梁上、下部受力筋逐跨注写在梁上、下位置,如受力筋多于一排时 ,用斜线“/”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 如下图表达了在轴线上梁的情况,引出线部分为集中标注。KL2(2A)300×650为2号框架梁,有两跨,一端有悬挑、梁断面300×650;φ8-100/200 (2)2φ25表明此梁箍筋是φ8间距

200,加密区间距100,2φ25表示在梁上部贯通直径为25mm的钢筋2根;(-0.100)表示梁顶相对于楼层标高24.950低0.100m,在轴与①~②轴之间梁下部中间段6φ252/4为该跨梁下部配筋,上一排纵筋为2φ25,下一排纵筋为4φ25全部伸入支座。在①轴处梁上部注写的2φ25+2φ22 ,表示梁支座上部有四根纵筋,2φ25放在角部,2φ22放在中部。当梁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相同时,可仅在一边标注配筋值,另一边省略不注,如②轴梁上端所示。当集中注写的数值中某一项(或几项)数值不适用于某跨或某悬挑部分时,则按其不同数值原位注写在该跨或该悬挑部分处,施工时,按原位标注的数值优先选用。如③轴右侧悬挑梁部分,下部标注φ8-100,表示悬挑部分的箍筋通长都为φ8间距100的两肢箍。 梁支座上部纵筋的长度根据梁的不同编号类型,按标准中的相关规定执行。 2. 截面注写方式 是将断面号直接画在平面梁配筋图上,断面详图画在本图或其它图上。截面注写方式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与平面注写方式结合使用,如在梁密集区,采用截面注写方式可使图面清晰。 下图为平面注写和截面注写结合使用的图例。图中吊筋直接画在平面图中的主梁上,用引线注明总配筋值,如L3中吊筋2φ18。

小学数学课堂观察分析诊断报告

小学数学课堂观察分析 诊断报告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小学数学课堂观察分析诊断报告小学数学共开设了3节课,涉及到二年级、四年级和六年级3个年级,执教的3位老师中有2位教龄在10年以上,其中一位教师是备课组长,区首届教学能手。另外一位教龄5年。 二、课堂观察结果与分析 (一)课型类别、教学环节与时间配置 本次所开设的3节课均为新授课,一节是计算教学新授课《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一节是几何知识新授课《圆周长》,另一节是几何知识概念课《角的大小》。 本次开设的3节课就教学环节而言大致都可分为:引入部分——揭示课题——展开研究——巩固应用。 (二)课堂提问分析(包括提问技巧水平和提问行为) 表1 课堂提问技巧水平检核表(片断) 表2 教师提问行为分析表(一)

表3 学生回答的类型分析表 结论: 教师提问方式正在转变,推理性问题占30%以上,创造性问题的设计已逐步被教师重视,但教师之间还存在差异。 (1)提问具有包容性和启发性。一问一答的教学形式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比较常见,这种简单机械的问答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恰当的提问有利于老师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语言表达能力。在这3节课中,教师所提推理性问题共56个,占问题总数的%,相应地学生的回答也不只是停留在机械判断是非上。反映出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不只是把教材问题化,即设计一连串的问题,一问一答,在形式上很热烈,实际上却没能触动学生的思维,而是居高临下的设疑、激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引领学生进入学习对象的一系列“矛盾”之中,造成学生心理的“不平衡”,从而激起求知欲。

对外汉语中级综合课课堂观察分析实施报告

对外汉语中级综合课课堂观察分析报告 摘要:本文从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观察维度,以惠元、??的《对外汉语综合课教师课堂教学行为量表》为基本参照工具,通过对示课《牵手一生,是幸福还是谎言》的课堂观察,将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按照对象指向分为指向教学容的行为、指向学生的行为以及指向课堂的行为三种类型,旨在对中级汉语综合课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进行量化观察分析。 关键词:综合课;课堂观察;教师;教学行为 一、观察背景 (一)观察容。本文观察选择的课堂是北京语言大学中级综合课短文教学示课录像。教学容为第16课《牵手一生,是幸福还是谎言》的生词、语法点和课文。该课文长度为600多个汉字,共有21个生词,2个常用词语和4个语法点。教学对象一共12名,国别以亚洲(国、日本、越南、泰国等)居多。该课主讲教师苹是一位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二十余年,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优秀教师,在此类课型的教学中有一定的代表性。 (二)观察式。本报告观察记录的具体做法:将示课教学录像进行文字转写,转写重点是教师行为。转写时,尽可能细致地描述课堂上教师各种行为的具体表现,同时尽可能

详细地记录下教师行为发生的条件,以及行为发生后学生的反应及课堂整体状况,为进一步的分析做准备。 (三)观察目的。综合课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主干课,每课的生词、新语法点、课文的容都始建于综合课,其他课型基本上是围绕着综合课进行专门的技能训练。对优秀对外汉语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观察并进行量化分析,可以帮助教师更好的发现自身问题,针对性的解决问题,促进对外汉语教师教学技能等各面的提高。 二、课堂中的教师行为分类 本报告将捕捉到的教师行为按照行为的对象指向分为 三类:1.指向教学容的行为;2.指向学生的行为;3.指向课堂的行为。 (一)指向教学容的行为。指向教学容的教师行为是教师在课堂上为完成某一教学目标或容定向的任务所表现出 来的行为,在本次观察的课堂中具体包括展示、提示、提问三种行为。 1.展示行为。展示行为是教师利用某种媒体向学生提供学习信息的教学行为。这类行为可以由教师完全独立控制。根据所利用的媒体或媒体元素的不同,本课堂中的展示行为较多,有利用多媒体展示文本和图片、运用板书展示课文语法点、运用卡片展示文本以及运用教具展示课文提示词等多种表现形式。

“课堂观察”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方式(讲座稿)

“课堂观察”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方式 2013/10/22 一、什么是课堂观察 自从有了课堂教学以来,观察课堂的行为就一直存在,但作为一种科学研究方法的课堂观察,源于西方的科学主义思潮,发展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我国,兴起于第八次课程改革的校本教研热潮中。对传统的听评课进行专业化改造的研究与实践,使得课堂观察与评价走进学校的日常教学、教师的专业学习和团队的合作研究。 1、定义:课堂观察就是通过观察对课堂的运行状况,进行记录、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谋求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促进教师发展的专业活动。 2、特征:课堂观察由明确观察目的、选择观察对象,确定观察行为、记录观察情况、处理观察数据、呈现观察结果等一系列不同阶段的不同行为构成,是一种行为系统。 课堂观察将研究问题具体化为观察点,透过观察点对一个个单元进行定格、扫描,搜集、描述与记录相关的信息,对观察结果进行反思、分析、推论,以此改善教师教学,促进学生学习,是一种课堂评价研究方法。 课堂观察包括课前会议、课中观察与课后会议三个阶段。从课前会议的讨论与确定,课堂中的观察与记录,到课后会议的分析与反馈,构成了确定问题——收集信息——解决问题的工作流程,是一种工作流程。 课堂观察由既彼此分工又相互合作的团队进行,在课堂观察的整个过程中,每一个阶段都是教师之间多向互动的过程。在改进课堂教学的同时,促使该合作体的每一位成员都得到应有的发展。是一种团队合作。 课堂观察对改善学生课堂学习、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形成学校合作文化等都有重要的意义。 二、课堂观察的框架设计 (一)课堂观察的框架及设计依据 要观察课堂,首先必须解构课堂。课堂涉及的因素很多,需要有一个简明、科学的观察框架作为具体观察的“抓手”或“支架”, 研究者尝试从四个维度: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程性质和课堂文化构建这样一个课堂观察框架,既有理论依据,又有实践依据。 理论依据主要是对课堂构成要素的认识,即课堂主要由学生、教师、课程及课堂文化构成。四者既各有所指,又相互关联。 学生学习维度主要关注怎么学或学得怎样的问题,学生是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他们是课堂学习的积极参与者、主动建构者,学生的有效学习是课堂成败的决定性因素。 教师教学维度主要关注怎么教的问题,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教师灵活运用各种教学资源、教学方式等教学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程性质维度主要指的是教和学的内容是什么的问题,它是师生在课堂中共同面对的教与学的客体。三者之间,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通过课程发生联系。 在整个互动、对话、交往的过程中形成了课堂文化。因此,课堂文化具有整体性,关注的是整个课堂怎么样的问题,是课堂中各要素多重对话、互相交织、彼此渗透形成的一个场域。

数学课的课堂观察分析报告

数学课的课堂观察分析报告 2005年6月14日,我随省教科所姜瑛俐副主任、廖先亮老师,全国特级教师刘中林老师、访问学者冯纯开一同在武穴实验二小进行了为期两天的课堂观察活动。我们听了三节数学课,每节课都使用了课堂观察工具表进行定量分析,包括《教师活动观察表》、《教师教学环节中教学策略统计表》、《教师教法观察记录表》、《某一位学生每分钟具体活动观察表》、《全班学生学习投入状态观察表》、《学生行为观察表》、《课堂课程资源利用观察记录表》,并进行了课堂教学、专家与教师互动交流的现场录像。旨在通过课堂观察和互动交流中了解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共性和个性问题,从而从问题入手,确定能统领学校教育教学的校本研究课题,进行行动研究。 三位数学教师的基本情况:A老师,男,28岁,多次主讲校内外公开课,授课内容《求复杂平均数的应用题》。B老师,女,31岁,曾在省教科所组织的讲课比赛中获一等奖,授课内容《分数乘整数》。C 老师,女,24岁,在地区讲课比赛中获一等奖,授课内容《制作年历》。三位讲课的教师具有年轻、专业知识较为厚实、工作积极性高、上进心强等基本特点。 一、具备的优势: 1、利用资源,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变“课堂教

学”为“课堂生活”。《求复杂平均数的应用题》就是与学生生活经验密切相关的学校生活实例——捐款活动来展开教学。《制作年历》更是从生活实际出发,收集年历,认识年历,让学生利用数学知识,制作年历。三位老师都利用了3项以上课程资源.并且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课程资源来组织教学。如制作年历的活动课注重利用了社区和学生生活资源,《求复杂平均数的应用题》、《分数乘整数》属于数学知识的新授课,因此,充分利用了教材资源和学生自身资源。三节课有一位教师应用了多媒体教学资源。对于多媒体资源教师有较清晰的认识,不搞形式主义,一定要能真正服务教学才用.说明教师更多的是重视学生和教师自身的资源的开发。 2、把握了“教学过程是师生、生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这一课程理念。虽然有些教材内容单调,可老师能以学生活动为支撑,在教学组织中,教师的角色正在努力转化。老师在了解、指导学生的探索活动中,经常用商量的口吻与学生们交流。如《求复杂平均数的应用题》中教师出示捐款统计表后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你能提出一个什么问题自己解决吗? 教师尽量变数学知识的传授者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启发者、学习的引导者。体现出关怀、尊重、信任。每位教师都采取了创设情境、分小组学习、演示、任务驱动、讨论、师生互动等6种以上教学策略,旨在以多样的教学形式组织教学,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全班学生学

梁配筋图识读

情境四:结构施工图识读子情境三:梁配筋图识读一、梁得配筋图画法 梁平面整体配筋图就是在各结构层梁平面布置图上,采用平面注写方式或截面注写方式表达。 1、平面注写方式 平面注写方式就是在梁得平面布置图上,将不同编号得梁各选一根,在其上直接注明梁代号、断面尺寸B×H(宽×高)与配筋数值。当某跨断面尺寸或箍筋与基本值不同时,则将其特殊值从所在跨中引出另注,平面注写采用集中注写与原位注写相结合得方式标注: 原位注写表达梁得特殊数值。将梁上、下部受力筋逐跨注写在梁上、下位置,如受力筋多于一排时,用斜线“/”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 如下图表达了在轴线上梁得情况,引出线部分为集中标注。KL2(2A)300×650为2号框架梁,有两跨,一端有悬挑、梁断面300×650;φ8-100/200(2)2φ25表明此梁箍筋就是φ8间距200,加密区间距100,2φ25表示在梁上部贯通直径为25mm得钢筋2根;(-0、100)表示梁顶相对于楼层标高24、950低0.100m,在轴与①~②轴之间梁下部中间段6φ252/4为该跨梁下部配筋,上一排纵筋为2φ25,下一排纵筋为4φ25全部伸入支座。在①轴处梁上部注写得2φ25+2φ22 ,表示梁支座上部有四根纵筋,2φ25放在角部,2φ22放在中部。当梁支座两边得上部纵筋相同时,可仅在一边标注配筋值,另一边省略不注,如②轴梁上端所示。当集中注写得数值中某一项(或几项)数值不适用于某跨或某悬挑部分时,则按其不同数值原位注写在该跨或该悬挑部分处,施工时,按原位标注得数值优先

选用。如③轴右侧悬挑梁部分,下部标注φ8-100,表示悬挑部分得箍筋通长都为φ8间距100得两肢箍。 梁支座上部纵筋得长度根据梁得不同编号类型,按标准中得相关规定执行。 2、截面注写方式 就是将断面号直接画在平面梁配筋图上,断面详图画在本图或其它图上。截面注写方式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与平面注写方式结合使用,如在梁密集区,采用截面注写方式可使图面清晰。 下图为平面注写与截面注写结合使用得图例。图中吊筋直接画在平面图中得主梁上,用引线注明总配筋值,如L3中吊筋2φ18。 二、梁平法施工图 梁平法施工图就是在梁得结构平面布置图上,采用平面注写方式或截面注写方式表达得梁配筋图;

英语高效课堂观察与分析报告

英语教学研活动记录 主题:如何构建高效课堂 课堂观察与主题报告 1月4日,我们围绕高效课堂的构建对肖静老师执教的when was it invented?一课进行了观察和分析,我们分设立了如下几个角度,以 下是详细材料: 观察目标:课前预习效果及在课堂上的落实情况 观察对象:肖静老师及初三1班全体同学 观察地点:初三1班教室 观察时间:2015年1月4日 观察过程: 8:52 提问单词 采用点名单独提问的方式。 1号女生发音拼写均正确; 2号徐新杰invent scoop heel 发音全部正确; 3号褚建:be used for doing 掌握较好; 4号李涛:calculator adjustable 发音全部正确。 以上几位同学,都回答了2--4个单词,表现良好。 9:10 学习2a时,提问了要求预习的短语:adjustable heels /heated ice cream scoop/battery-operated 。 采用集体回答的方式。 本节课主要是进行Unit9 SectionA部分的新授课讲解,所预习的内容并不多,主要是本节要用到的单词。 在利用检查单词进行课程导入后,徐老师又从单元题目入手,引导学生温故知新,回忆了Unit3的重要语法点,然后展开了新课的讲解。在整节的教学内容中,所预习的单词及短语,均为目标语言。师生进行了多次操练。从学生的个人表现、小组回答来看,大部分同学都可以正确的拼读所预习的单词和短语并进行延伸,效果较好。

课堂观察与主题报告 赵丽平 肖静老师这节课讲授初三英语第九单元When was it invented ? section A.主要语法点是被动语态的用法,包括被动语态的时态变化、被动语态在特殊疑问句中的使用以及一些常用词语搭配。主要句型: When was it invented? When were they invented? Who was it invented by? What is it used for? 首先从整体角度对这节课进行分析: 课堂开始第一步是熟悉课上所用词汇如:invent ,be used for, scoop, adjustable ,heel 等 接着联系unit3所学内容引入被动语态,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本节课重点是被动语态。 下一步是新课。根据句型 When was is invented? 详细解释被动语态。根据基本结构be+ done ,对be 进行变化 When ____ it invented? 让学生填空从而猜测本节主要将那种被动语态。 随后,结合听力材料,让学生找出问题答案,When were they invented? 从而体会被动语态在过去式中的用法。在这之后马上跟上pairwork 联系学生对话能力,对语言的使用能力。 接下来,创设情境,让学生根据图片思考:who was is invented by? 与此同时教师介绍不同的发明,帮助学生理解。 让学生总结完成句子: When ____ it _______? When ______they ______? Who ______ it invented ______? What ____ it _______ (use)_______? 通过完这些句子顺便对课堂进行总结。 最后进行当堂达标检测。 纵观肖静老师这节课,有下列特点 :一是学习目标明确,开始变让学生知道这节课要学什么。 二是环节步骤分明,衔接自然。 三是重视基础能力培养。 am is are was were

梁配筋图识读说明

一、梁得配筋图画法 梁平面整体配筋图就是在各结构层梁平面布置图上,采用平面注写方式或截面注写方式表达。 1、平面注写方式 平面注写方式就是在梁得平面布置图上,将不同编号得梁各选一根,在其上直接注明梁代号、断面尺寸B×H(宽×高)与配筋数值。当某跨断面尺寸或箍筋与基本值不同时,则将其特殊值从所在跨中引出另注平面注写采用集中注写与原位注写相结合得方式标注: 原位注写表达梁得特殊数值。将梁上、下部受力筋逐跨注写在梁上、下位置,如受力筋多于一排时 ,用斜线“/”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

如下图表达了在轴线上梁得情况,引出线部分为集中标注。KL2(2A)300×650为2号框架梁,有两跨,一端有悬挑、梁断面300×650;φ8-100/200 (2)2φ25表明此梁箍筋就是φ8间距200,加密区间距100,2φ25表示在梁上部贯通直径为25mm得钢筋2根;(-0、100)表示梁顶相对于楼层标高24、950低0、100m,在轴与①~②轴之间梁下部中间段6φ252/4为该跨梁下部配筋,上一排纵筋为2φ25,下一排纵筋为4φ25全部伸入支座。在①轴处梁上部注写得2φ25+2φ22 ,表示梁支座上部有四根纵筋,2φ25放在角部,2φ22放在中部。当梁支座两边得上部纵筋相同时,可仅在一边标注配筋值,另一边省略不注,如②轴梁上端所示。当集中注写得数值中某一项(或几项)数值不适用于某跨或某悬挑部分时,则按其不同数值原位注写在该跨或该悬挑部分处,施工时,按原位标注得数值优先选用。如③轴右侧悬挑梁部分,下部标注φ8-100,表示悬挑部分得箍筋通长都为φ8间距100得两肢箍。 梁支座上部纵筋得长度根据梁得不同编号类型,按标准中得相关规定执行。 2、截面注写方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