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201地震波运动学

0201地震波运动学

?§1.概述

?§2.反射波运动学

?§3.地震反射波的时间记录剖面?§4.特殊波时距曲线

?§5.折射波(首波)时距曲线

?§1.概述

?1.地震波运动学

?地震波运动学研究地震波波前的空间位臵与其传播时间的关系。它与几何光学相识,也是引用波前、射线等几何图形来描述波的运动过程和规律,因此也叫几何地震学。

?地震波运动学的原理是应用地震勘探查明地下地质构造的基本原理之一。

? 2.时间场与射线方程

?当震源固定时,介质中每点都在一定时刻有波前通过,或者说在介质中每一点M(x,y,z)处观测都可以确定波前到达该点的时间t,因此波前传播时间t是观测点坐标的函数t=t(x,y,z)。这种波至时间的空间分布就定义为时间场。描述这个场的函数t(x,y,z)称为时间场函数。

?时间场是标量场,t(x,y,z)=t

称为等时面。

i

?波射线是用来描述波场特征的曲线。射线方程是描述波射线的空间分布的解析几何方程,一般形式为:

f(x,y,z)=0。

?从广义上讲,物理量的(空间)分布就是场。

?3.时距曲线

?在实际工作中,不可能直接测得分布于介质中的波前或射线的位臵和形状,只能在地面上进行观测,测定波到达各观测点的旅行时间。根据波的到达时间t和观测点的坐标x和y,就可以做出t=f(x,y)的关系图形,这个图就叫做时距图。t=f(x,y)的关系曲面叫做“时距曲面”。若观测点沿直线分布,观测时间t和观测距离x的关系曲线就叫做“时距曲线”。换句话说,时距关系就是地震波在地下的旅行时间和观测点的空间坐标之间的关系。

?时距曲线上的点本来是代表地震波的初至时间,但实际工作中初至时间不易确定,一般都以“同相轴”代之。同相轴是振动图上的各条振动曲线的各个极大值的连线。这个极大值在地震勘探中也习惯称为“相位”,但这与物理学中的相位的含义是明显不同的。

?研究时距关系可以了解地下地质构造,因为地下介质的结构不同,则地震波的传播特点也就不同;另外相同的介质结构的情况下,不同类型的波(如直达波、反射波和折射波)传播特点也会不同。

?根据地震勘探的基本原理,可以采用单道记录、自激自收的野外工作方法,但是由于这样做效率低以及一系列技术上的问题(如无法实现多次覆盖),在实际生产工作中早已不这样做了。现在都是所谓“共炮点多道接收”即采用一次激发沿测线多道接收。

?纵测线:激发点和观测点在同一条直线上的测线。用纵测线进行观测得到的时距曲线称为纵时距曲线。

?非纵测线:激发点和观测点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测线。用非纵测线进行观测得到的时距曲线叫做非纵时距曲线。

?除非特别说明,一般讨论的都是纵测线的情况?对同一类型的波,在同样的介质结构情况下,它的纵时距曲线与非纵时距曲线是不相同的。

?二维观测(即三维勘探)时,时距关系为时距曲面;

?一维观测(即二维勘探,且纵测线)时,时距关系为时距曲线;

?一维观测(即二维勘探,且非纵测线)时,时

距关系为空间时距曲线;

?§2.反射波运动学

?一、直达波时距曲线

?直达波不是反射波,也不是面波。它是从震源出发(没有经过反射界面)直接到达接收点的体波。

?1.时距方程:找时距关系t=t(x,y,z)总是从

出发的。?2.直达波时距方程?3.直达波与界面性质无关

?4.反射波时距曲线在x 很大时逐渐接近直达波

t S V =(距离)(速度)

t x V

=

?二、水平界面共炮点反射波时距曲线

?讨论反射波时距曲线还有另一方面的实际意义:如果采用自激自收,则由各接收点记录的反射波振动图组成的地震剖面上,反射波同相轴的形态是与地下界面的形态相对应的。但是,在一点激发多道接收的地震记录上,反射波同相轴的形态就与地下界面的形态不相对应了。因为这时在各接收点记录下来的反射波的到达时间,不仅与界面的深度、地震波的速度等地下地质因素有关,还同接收点与激发点之间的距离这一非地质因素有关。

?为了解决反射时间不能直接反映反射界面深度这个问题,就要了解各道由于离开激发点距离不同而产生的波到达时差的大小,以便从实际观测到的波到达时间中减去这部分时差,只保留与界面深度有关的那部分时差(这件事就称为动校正,将在后面讨论)。

?为此,也需要了解在一点激发、多道接收时,波到达各观测点的时间的变化规律,即时距曲线方程。

第二章地震波运动学

延119井

声波曲线合成

记录

刘家沟组底界

石千峰组底界

太原组底界

石盒子组底界

山西组底界

本溪组底界T T 1l jg

T P 3f 5

T P 2h 8

T P 1s 2T P 1t 2

T C 2b 2

?二、水平界面共炮点反射波时距曲线

?所以:由此可以看出是双曲线()t OA AS V V

h x V h x =+=+=+22142222t h V

x h

22222441-=

?水平界面共炮点反射波时距曲线方程的推导也可采用虚震源原理。在地震勘探中把这种讨论地震波反射路程的简便作图方法称为虚震源原理。

?三、倾斜界面共炮点反射

波时距曲线由虚震源原理由O *引垂直于测线的垂线

O *M

则:把OM 记作Xm 则有:MS=OS-OM=X-Xm

t O S V =*O S MS MO **

=+22

MO *2=OO *2-OM 2=4h 2-Xm 2

所以:

又因为:∠OO*M=φ所以:()2

22

22424h xx x x h x x S O m m m +-=-+-=*t V x xx h m =-+12422

?

sin 2h x m =

第一章 地震波的运动学练习题

第一章地震波的运动学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反射波—— 2.透射波—— 3.滑行波—— 4.折射波—— 5.波前—— 6.射线—— 7.均匀介质—— 8.层状介质—— 9.振动图形和波剖面—— 10.同相轴和等相位面—— 11.时间场和等时面—— 12.地震视速度—— 二、填空题 1物体在作用下,弹性体____________所发生的________或________的变化,就叫做_____________形变。 2 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了____________,若去掉外力以后,物体仍旧其受外力时的形状,这样的特性称为_________.这种物体称为____________。 3 弹性和塑性是物质具有两种互相____________的特性,自然界大多数物质都____________具有这两种特性,在外力作用下既产生____________形变,也产生____________形变。 4 弹性和塑性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_形变或____________形变。这取决于物质本身的____________物质,作用其上的外力________作用力延续时间的_____________,变化快慢,以及物体所处____________、压力等外界条件。 5 地震波遇到岩层分界面时主要产生两种波是_________和________。 三、选择题 1. 连续介质中,常见的地震波传播速度与深度Z关系是 A)V=V o(1+βZ) B)V=V o(1+β+Z) C)V=V oβZ D)V=(1+2βZ)V o 2. 连续介质地震波射线为 A)直线B)曲射线C)双曲线D)抛物线 3. 费马原理认为,地震波沿 A)最大路径传播B)最小路径传播C)二次抛物线路径传播D)双曲线路径传播 4. 物理地震学认为,地震波是

地震波运动学理论

第二章地震波运动学理论 一、名词解释 1. 地震波运动学:研究在地震波传播过程中的地震波波前的空间位置与其传播时间的关系,即研究波的传播规律,以及这种时空关系与地下地质构造的关系。 2. 地震波动力学:研究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波形、振幅、频率、相位等特征的及其变化规律,以及这些变化规律与地下的地层结构,岩石性质及流体性质之间存在的联系。 3. 地震波:是一种在岩层中传播的,频率较低(与天然地震的频率相近)的波,弹性波在 岩层中传播的一种通俗说法。地震波由一个震源激发。 4. 地震子波:爆炸产生的是一个延续时间很短的尖脉冲,这一尖脉冲造成破坏圈、塑性带,最后使离震源较远的介质产生弹性形变,形成地震波,地震波向外传播一定距离后,波形逐渐稳定,成为一个具有2-3个相位(极值)、延续时间60-100毫秒的地震波,称为地震子波。地震子波看作组成一道地震记录的基本元素。 5.波前:振动刚开始与静止时的分界面,即刚要开始振动的那一时刻。 6.射线:是用来描述波的传播路线的一种表示。在一定条件下,认为波及其能量是沿着一条“路径”从波源传到所观测的一点P。这是一条假想的路径,也叫波线。射线总是与波阵面垂直,波动经过每一点都可以设想有这么一条波线。 7. 振动图和波剖面:某点振动随时间的变化的曲线称为振动曲线,也称振动图。地震勘探中,沿测线画出的波形曲线,也称波剖面。 8. 折射波:当入射波大于临界角时,出现滑行波和全反射。在分界面上的滑行波有另一种特性,即会影响第一界面,并激发新的波。在地震勘探中,由滑行波引起的波叫折射波,也叫做首波。入射波以临界角或大于临界角入射高速介质所产生的波 9.滑行波:由透射定律可知,如果V2>V1 ,即sinθ2 > sinθ1 ,θ2 > θ1。当θ1还没到90o时,θ2 到达90o,此时透射波在第二种介质中沿界面滑行,产生的波为滑行波。 10.同相轴和等相位面:同向轴是一组地震道上整齐排列的相位,表示一个新的地震波的到达,由地震记录上系统的相位或振幅变化表示。 11.地震视速度:当波的传播方向与观测方向不一致(夹角θ)时,观测到的速度并不是波前的真速度V,而是视速度Va。即波沿测线方向传播速度。 12 波阻抗:指的是介质(地层)的密度和波的速度的乘积(Zi=ρiVi,i为地层),在声学中称为声阻抗,在地震学中称波阻抗。波的反射和透射与分界面两边介质的波阻抗有关。只有在Z1≠Z2的条件下,地震波才会发生反射,差别越大,反射也越强。 13.纵波: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一致,传播速度最快。又称压缩波、膨胀波、纵波或P-波。 14.横波: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速度比纵波慢,也称剪切波、旋转波、横波或S-波,速度小于纵波约0.7倍。横波分为SV和SH波两种形式。 15.体波:波在无穷大均匀介质(固体)中传播时有两种类型的波(纵波和横波),它们在介质的整个立体空间中传播,合称体波。 16共炮点反射道集:在同一炮点激发,不同接收点上接收的反射波记录,称为共炮点道集。在野外的数据采集原始记录中,常以这种记录形式。可分单边放炮和中间放炮。 17.面波:波在自由表面或岩体分界面上传播的一种类型的波。 18.纵测线和非纵测线:激发点与接收点在同一条直线上,这样的测线称为纵测线。用纵测线进行观测得到的时距曲线称为纵时距曲线。激发点不在测线上,用非纵测线进行观测得到的时距曲线称为非纵时距曲线。

第一章地震波动力学

第一章地震波的动力学 人工激发的地震波随着时间增加向地下岩层中传播,地震波传播的动态特征反映在两方面: 地震波的运动学特征——指波传播的时间与空间的关系。 地震波场特征地震波的动力学特征——指波传播过程中振幅、频率、相位的变 化规律。 地震勘探的基本任务是研究地震波场特征。以指导找油找矿和解决其它地质问题。 本章重点: 1.地震波的反射、透射和折射 2.地震波的射线、波前、波剖面、振动曲线 3.克希霍夫公式 4.诺特方程 5.斯奈耳定律 6.褶积模型 7.横向分辨率 8.纵向分辨率 9.影响速度的因素 §1.1地震地质模型的理想化 一、理想化的原因 地震勘探主要在沉积岩中进行。与火成岩和变质岩相比,沉积岩具有沉积稳定、横向变化小,成层性好等特点。但各种构造运动等使地下地质结构复杂化,这就需要从实际介质出发,在不同的条件下,建立不同的地震地质模型,使问题得到简化,这在自然科学中是常见的,例如:气体——理想气体。 二、理想的弹性介质和粘弹性介质 1.理想弹性介质 任何一种固体,受外力作用以后,内部质点就会发生相互位置的变化,使固体

的大小和形状发生变化。外力取消后,由于内力的作用,使固体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即固体具有弹性。 (1)理想弹性体——外力取消后能完全复原的物体。 (2)理想塑性体——外力取消后,固体保持其受力时的形态。 (3)瞬时作用力小变形假设 一般物体在外力作用下,有弹性的一面,又有塑性的一面。如果作用力很小,作用时间很短,在外力去掉后,一般物体都能复原,即在瞬时作用力小变形的条件下,大部分物体都能被近似成弹性体。 (4)地震勘探满足瞬时作用力小变形假设,地下岩层可近似成弹性体爆炸点附近是破碎带,然后是塑性带,大约几百米以外是弹性带,在弹性带内形成弹性波。这是因为远离震源处岩石受的作用力非常小(位移小于1μm),且作用时间短(小于100ms),所以远离震源的岩石可以看作弹性体。 弹 性 带 (5)地震子波 弹性带内形成的弹性波,一般波形较稳定,具有2-3个相位。延续时间60— 100ms,叫地震子波 ....,在传播过程中,其振幅由于吸收等原因而衰减,但波形变化不大。 (6)把岩层看作弹性体的重要用途 弹性力学,光学的基本理论可以直接引用到地震勘探中来。 2.粘弹性介质 (1)介质的吸收作用 波在传播过程中一部分能量不可逆地转化成热能散掉。

第一章地震波运动学

第一章地震波运动学 1.斯奈尔定律与费马原理的关系: 作出各种不同入射角的射线路径(从S 点到D 点),并计算其相应的旅行时间,作出θ~t(单程)图,从图中找出费马路径,即Tmin 由l 对应的θ;再根据给出的两种介质的速度值,验证这一路径是否符合斯奈尔定律。 2.依据惠更斯原理用做图法证明折射波的出射角等于临界角θ。 3.在0点放炮,在离O 点200米处布置一个排列,有14道,道间距为10米,放一炮后得到的地震记录的一部分如图3—2所示,在该记录上看到的是一个直达波的一组振动图。 请分析这张记录,回答下列问题: (1)读出直达波的到达时间,画出直达波的时距曲线,并根据时距曲线的斜率求出直达波的速度。 (2)根据这张记录,试画出下列各时刻的波剖面,t i =0.1l ;0.13;O .16;0.17;0.20秒,作图时用一张15×25平方厘米的方格纸,距离x 的比例尺:l 毫米=2米,振幅的比例尺与地震记录上振幅的比例尺相同。 (3)从哪个时刻的波剖面上可以读出这个波的视波长数值来,棍波长等于多少?根据视波长和视周期的公式,从地震记录上得到有关数值,再用公式计算出视波长值,把计算出的值与从波部面上读出的值比较一下。 (4)这个波的波剖面长度是多少?振动图的延续时间是多少? (5)把t=O.16秒时刻的那个完整的波剖面图形与地震记录上的振动图比较一下,能否看出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会有这种关系? 4.已知波速V=1000m /s ,利用虚爆炸点做下列各图 a)已知反射界面的位置定时距曲线的形状和长度 b)已知时距曲线上t O =1.000秒,极小点坐标t m =0.865秒如图2—5,求反射界面的位置及产状。 5.关于正常时差、倾角时差的计算。 (1)水平界面,均匀覆盖介质,V=2500米/秒,h=1250米,计算炮检距x=0米,100米,200米,……1000米的反射波旅行时t 平。 t = 平 计算各x 值的正常时差:0n t t t ?=-平 (2)倾斜界面,φ=10O ,激发点O 处的界面法浅深度h o =1250米,均匀覆盖层波速V=2500米/秒,计算x=0米,士100米,士200米,……士1000米的反射波旅行时t 斜 t = 斜注意:本题设界面上倾方向与x 的负方向一致,取正号,但x 本身有正负号。 (3)用公式2sin d t V χ? ?= ,计算x=100米,200米,……1000米的倾角时差,并回答此公式计算出的是哪两点间的倾角时差? (4)用公式/ 0d n t t t t ?=-?-斜,计算x=100米,200米,……1000米的倾角时差?并回 答这是相对于哪一点的倾角时差?/ d t ?与d t ?有什么关系?哪一个精确?为什么?

地球物理勘探题库

第一章地震波的运动学 第一节地震波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反射地震波的运动学 第三节地震折射波运动学 第二章地震波动力学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地震波的频谱分析 第二节地震波的能量分析 第三节影响地震波传播的地质因素 第四节地震记录的分辨率 第三章地震勘探野外数据的野外采集第一节野外工作方法 第二节地震勘探野外观测系统 第三节地震波的激发和接收 第四节检波器组合 第五节地震波速度的野外测定 第四章共中心点迭加法原理 第一节共中心点迭加法原理 第二节多次反射波的特点 第三节多次叠加的特性 第四节多次覆盖参数对迭加效果的影响及其选择原则第五节影响迭加效果的因素 第五章地震资料数字处理 第一节提高信噪比的数字滤波 第二节反滤波 第三节水平迭加 第四节偏移归位 第五节地震波的速度 第六章地震资料解释 第一节地震资料构造解释工作概述 第二节时间剖面的对比 第三节地震反射层位的地质解释 第四节各种地质现象在时间剖面上的特征和解释 第五节地震剖面解释中可能出现的假象

第六节反射界面空间位置的确定 第七节构造图、等厚图的绘制及地质解释 第八节水平切片的解释 一、名词解释 第一章地震波的运动学 1、波动(难度90区分度30) 2、波前(难度89区分度31) 3、波尾(难度89区 分度31) 4、波面(难度89区分度31) 5、等相面(80 、 33) 6、波阵面(81 、 34) 7、波线(70 、 33) 8、射线(72 、 40) 9、振动曲线(75 、 42) 10、波形曲线(76 、 44) 11、波剖面(65 、 46) 12、 子波(60 45)13、视速度(80 、 30) 14、射线平面(60 、 47) 15、运动学(70 、 55) 16、时距曲线(68、 40) 17、正常时差(60 、 45) 18、 动校正(60、 60) 19、几何地震学(70 、 35) 第二章地震波动力学的基本概念 1、动力学(70 、 40) 2、物理地震学(71、 35) 3、频谱(50 、 50) 4、波的发散(90 、 30) 5、波散(90 、 31) 6、频散(80、 35) 7、吸收(70 、 40 ) 8、纵向分辨率(60、40)9、垂向分辨率(60、40)10、横向分辨率(60、40)11、水平 分辨率(60、40)12、菲涅尔带(50、45) 13、主频(65、40) 第三章地震勘探野外数据的野外采集 1、规则干扰波(90、30) 2、不规则干扰波(90、30) 3、观测系统(80、35) 4、多次 覆盖(65、50) 5、共反射点道集(70、45) 6、检波器组合(90、30) 7、方向特性(75、30) 8、方向效应(90、30) 第四章共中心点迭加法原理 1、共中心点迭加(70、40) 2、水平迭加(60、40) 3、剩余时差(60、50) 第五章地震资料数字处理 1、偏移迭加(75、30) 2、平均速度(85、30) 3、均方根速度(80、30) 4、迭加 速度(70、40) 第六章地震资料解释 1、标准层(50、40) 2、绕射波(40、50) 3、剖面闭合(30、60) 4、三维地震(70、 30) 5、水平切片(45、60) 6、等厚图(65、40) 7、构造图(80、30) 二、填空题 第一章 1、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就是()。(90、30) 2、在地震勘探中把入射线、过入射点的界面法线、()三者所决定的平面称为()。(70、50) 3、反射波振幅的大小决定于(),极性的正负决定于(),到达时间先后决定于()。 (40、60) 4、倾斜界面共炮点反射波时距曲线形状(),极小点坐标()。(70、40) 5、地震反射界面是指()。(70、35) 6、折射波形成的条件(),盲区半径()。(75、35) 7、射线总是()波面。(70、40) 8、地面与地下反射界面都是平面,界面以上介质为均匀介质,则地面上纵直测线观测的反 射波时距曲线为()。(65、40) 9、在V(Z)=V0+(1+βZ)连续介质中,反射界面深度为H,如果要观测到该界面的反射 波,那么入射波的最大穿透深度为()。(30、50) 10、当地面和地下反射界面为平面时,共炮点反射波时距曲线极小点处的视速度为()。(35、

地球物理勘探_第1章_地震波动力学基础-参考1

地震勘探简介
地震勘探:以同岩(矿)石间的弹性差异为基础,通 过观测和研究地震波在地下岩层中的传播规律,借 以实现地质勘查找矿目的的物探方法。 应用领域:主要用于油气田、煤田地质构造的勘探, 地壳测深,工程地质勘察等。 地震勘探的分支方法:
1. 2. 3. 4. 折射波法; 反射波法; 透射波法; 面波法; ‥ ‥等。
地震勘探技术的流程:
1. 2. 3. 4. 理论研究; 野外资料采集; 室内数据处理; 地震地质解释; ‥ ‥等。

地震反射波勘探的基本原理
? 在地表附近激发的地震波向下传播,遇到不同介质 (地层)分界面产生向上的反射波,检测、记录地 下地层界面反射波引起的地面振动,可以解释推断 地下界面的埋藏深度,地层介质的地震波传播速 度、地层岩性、孔隙度、含油气性等。 ? 最简单的是根据反射波到达地面的时间计算地下界 面的深度,基本公式为:
1 H = vt 2
? 反射波法的主要优点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查 明从地表到地下数千米的整个地层剖面内各个构造 层的起伏形态,甚至是地层岩性特征。

地震反射波勘探的基本原理
地震勘探原理示意图

地震反射波勘探的基本原理
1 2 3 4 5 6 7 8 9 10
x
t
地面检波器 1 界面 1 泥岩 2 3 4 5 6 7 8 9 10 砂岩
x r1
在地表一 点激发地 震波,并 且接收来 自地下界 面的反射 波,这种 工作方式 被称为自 激自收。
界面上法 向入射
界面 2
z
灰岩
r2
地震勘探原理示意图

地震勘探原理(西安石油大学)

地震勘探原理复习提纲 一、本课程主要内容 绪论:物探与地震勘探的概念 第一章地震波基础 第二章地震波运动学 第三章地震资料采集:包括观测系统、地震组合法、共反射点叠加 第四章地震资料处理简介 第五章地震数据采集系统 二、主要名词与概念 1.地质年代与地层单位,宙、代、纪、世;宇、界、系、统, 2.油气藏、油气田 3.物探(基本勘探方法) 4.地震勘探(基本勘探方法) 地震勘探是利用地下介质的弹性和密度差异的一种物探方法。 地震勘探可以分为三种基本勘探方法,即反射波法、折射波法和透射波法。 5.费马原理 6.Snell定律 7.地震折射波 8.理想弹性体 弹性理论有个6基本假设,理想弹性体是指满足连续性假设、完全弹性假设、均匀性假设和各向同性假设的弹性体。 9.张量10.面波11.波阻抗12.平面简谐波 13.波型转换14.偏振交换15.发散16.波散(频散,色散) 17.地震波的吸收18.球面扩散19.大地滤波作用 20“滑行波”21视速度定理22.回转波 23.回折波24.动校正 25剩余时差 把某个波按水平界面均匀介质一次反射波做动校正后残存的时差称为剩余时差。 26.静校正 静校正主要包括井深校正、地形校正和低速带校正三部分。 27.偏移 28.时间场 29.时距曲线 30.时间剖面的显示方法 31.振幅恢复 32.反褶积 33.观测系统(包括基本原则) 34.地震组合法,线性组合,面积组合 35.空间方向系数 36.共反射点叠加法 37.动态范围,瞬时动态范围 38纵测线、非纵测线 39.识别全程多次有两个重要标志,一是标志,二是倾角标志。 40.地震勘探中常用的震源有炸药震源、可控震源、重锤、空气枪、电火花等;

地震勘探原理期末总复习 1 (共四部分)

第一章地震波运动学理论(专业知识) 地震勘探的基本任务是根据地震记录上的反射波或折射波来确定地质界面的位置。 一、 1、地震记录中的接收方式 地震记录的基本方式 地震记录--以测线方式记录地震波的反射波或折射波。 地震测线--接收点以线性方式排列成线。 (另一解释:沿着地面进行地震勘探工作的路线) 一个震源用一条测线接收,称二维地震观测;用多条测线接收称三维观测。 一般炮点和接收点都放在同一测线上,叫纵测线。(二维常用) 炮点与接收点不在同一线上,叫非纵测线。(三维常用) 2 地震记录的几种接收(记录)方式 1.单道接收(自激自收)--一炮一道(效率很低); 2.多道接收--一炮多道; 3.多线多道接收—三维记录中用多线接收每线上有多道 4.三分量接收—在一道上接收三个振动的波。 3 观测系统(测线参数): 把炮点和接收点之间的排列按一定的规律分布的各种观测方式称观测系统 炮检距—炮点到检波点的距离叫炮检距,有最小炮检距和最大炮检距。 炮距--炮与炮之间的距离;炮线距-炮线之间的距离。 道间距--道与道间的距离;测线距--测线间的距离。 炮检距—炮点到检波点的距离叫炮检距,有最小炮检距和最大炮检距。 炮距--炮与炮之间的距离;炮线距-炮线之间的距离。 道间距--道与道间的距离;测线距--测线间的距离。 4 时距关系(曲线) 传播旅行时--从激发到被接收到所需的时间。 时距曲线—表示炮检距和旅行时之间关系的曲线 波至(初至)--接收点由静止状态到因波到达开始振动的时刻,这个时刻称为波的初 至。 相位--这个相位与物理中的相位概念不同。地震勘探中习惯用振动波形图上某个特 定的位置(极大或极小值),地震相位通常指反射波组的特征,包括振幅、周期和连续性等。 同相轴(event)--一组地震道上整齐排列的相位,表示一个新的地震波的到达,由地

地震波速度资料解释

地震波速度资料的解释 论文提要 地震波速度是地震勘探中最重要的一个参数,是地震波运动学特征之一。在资料处理和解释过程中,速度资料均十分重要。例如在计算动校正时需要叠加速度,绘制构造图进行时深转换时需要平均速度。近年来,速度资料在地震解释中应用得越来越广泛,概括起来有以下几方面: (1)进行时深转换、绘制深度剖面和构造图。 (2)根据速度资料识别波的性质,如多次波、绕射波和声波等。 (3)利用速度资料制作合成地震记录和理论地震模型,对地震记录作模拟解释。(4)利用速度纵横向变化规律,研究地层沉积特征和相态展布。 (5)利用层速度资料,预测岩性分布和砂泥岩横向变化。 (6)利用速度资料计算反射系数图板,进行烃类检测,判别含气亮点。 (7)利用合成声波测井,进行砂体横向追踪和对比。 (8)利用速度资料预测地层异常压力。 由此可见,提取和分析速度资料是地震地质解释的一项重要的工作,熟悉各种有关的速度概念、速度资料的求取方法和影响速度的各种地质因素对于应用速度资料解决地质问题是很重要的。 正文 一、理论研究和实际资料证实,地震波在岩层中的传播速度与岩层的性质、岩石的成分、密度、埋藏深度、地质时代、孔隙度、流体性质等因素有关,下面分别分析各种因素对速度的影响。 (一)影响速度的一般因素 1.岩性 由于各种岩石类型的成分不同,其传播地震波的速度是不同的(图5—1);有时即使是同一种岩石类型,由于结构不同其波速也在一定围变化。地震波传播速度主要取决于构成这些岩石矿物的弹性性质,一般来说,火成岩孔隙很少或没有孔隙,地震波速度比变质岩和沉积岩的都高,且变化围小;变质岩的波速变化围较大,沉积岩波速最低,变化围大,这主要与沉积岩成分和结构复杂,受孔隙度和流体性质的影响较大有关。表(5—1)是几种类型岩石与介质的波传播速度和波阻抗资料。 2.密度 通过大量岩石样品物性研究和数据分析整理,发现地震波速度与岩石体积密度之间(图5—1(a)、(b)),存在着一种令人满意的近似关系。即: (图5—2)中给出了按上式计算的理论曲线和测定的速度与密度的关系。图中可以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