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信息监测现状每日一练(2016.10.28)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信息监测现状每日一练(2016.10.28)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信息监测现状每日一练(2016.10.28)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信息监测现状每日一练(2016.10.28)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信息监测现状每日一练(2016.10.28)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均有1个正确答案,请从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用2B铅笔填涂相应答案代码。每小题所有答案选择正确的得分;不答、错答、漏答均不得分。答案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1、女性,5岁小儿,头、面、颈及双上臂烧伤,烧伤面积为( )

A.17%

B.19%

C.2l%

D.23%

E.25%

2、男性,42岁,在山丛中割草,不慎被蛇咬伤,现场急救时以下哪项有错( )

A.抬高伤肢

B.伤肢下垂

C.就地取材,绑扎

D.伤口排毒

E.移除肢体上可能的束缚物

3、对感染伤口的处理下列哪些不妥( )

A.充分引流

B.清创术

C.换药

D.应用抗菌药

E.去除坏死组织

4、关于清创术哪项有错( )

A.一般在伤后6-8h内进行

B.清除污物,切除失活组织,彻底止血

C.对伤后12h以内伤口,经彻底清创,可一期缝合

D.对颜面部创伤口,超过24h,不考虑清创缝合

E.对污染重的伤口,清创后可延期缝合

5、伤口边缘不整齐,周围组织损伤广泛,出血少,应为( )

A.刺伤

B.割伤

C.擦伤

D.撕脱伤

E.裂伤

6、某男孩,10岁,清晨上学路上,被犬咬伤小腿,伤口流血。应急处理时以下哪项做法有错( )

A.清水彻底冲洗伤口

B.伤口加压包扎止血

C.伤口暂开放引流

D.伤口及时清创

E.挤压伤口周围软组织

7、损伤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

A.感染

C.急性肾功能衰竭

D.应激性溃疡

E.压疮

8、烧伤时,伤员现场急救,下列哪项措施比较得当( )

A.大量喝开水

B.使用冬眠合剂

C.推注50%葡萄糖

D.服含盐饮料

E.肌注止痛剂

9、5:1

10、伤口放置预防性橡皮片引流条,拔除时间为( )

A.术后72h

B.术后24~48h

C.术后12~24h

D.术后12h

E.术后3~5d

11、伤口边缘不整齐,周围组织损伤广泛,出血少,应为( )

A.刺伤

B.割伤

C.擦伤

D.撕脱伤

E.裂伤

12、烧伤时,伤员现场急救,下列哪项措施比较得当( )

A.大量喝开水

B.使用冬眠合剂

C.推注50%葡萄糖

D.服含盐饮料

E.肌注止痛剂

13、伤口边缘整齐,周围组织损伤轻,而致血管、神经损伤的是( )

A.刺伤

B.擦伤

C.切割伤

D.撕脱伤

E.火器伤

14、男性,25岁,因车祸造成多发性损伤,急救时发现有窒息,腹部内脏脱出,股骨开放性骨折,病人血压低,脉微速。首先要处理的情况是( )

A.窒息

B.腹部外伤

C.股骨开放性骨折

D.休克

E.脉搏微弱

15、不属于开放性损伤的是( )

A.刺伤

C.切割伤

D.爆震伤

E.撕脱伤

16、男性,2岁,与小狗玩耍后,家长到医院咨询是否可能感染狂犬病.评估狂犬病病毒唾液侵入机体途径以下哪项有错( )

A.伤口

B.抓伤

C.舔伤的黏膜

D.舔伤的皮肤

E.完整的皮肤和黏膜

17、5

D.一般为1:l

E.广泛深度烧伤为

18、5℃,局部穿刺抽出脓液。此病人的切口属于( )

A.缝线反应

B.针眼脓肿

C.伤口感染

D.伤口异常

E.缝线脓肿

19、受伤皮肤与肌膜之间广泛分离,广泛出血,深部组织不受影响,多为( )

A.刺伤

B.切伤

C.擦伤

D.裂伤

E.撕裂伤

20、竹叶青蛇咬伤后局部主要表现( )

A.无明显炎症反应

B.轻微刺痛

C.麻木感

D.红肿、疼痛剧烈

E.肌抽搐

21、重度烧伤后补液,晶、胶液体的比例正确的是( )

A.一般为l:l

B.一般为l:

22、严重烧伤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是( )

A.低血容量休克

B.感染

C.肾衰

D.呼衰

E.高钾血症

23、下述哪项不正确( )

A.Ⅰ度冻伤,伤及表皮

B.浅Ⅱ度冻伤,伤及真皮浅层

C.Ⅱ度冻伤,伤及真皮

D.Ⅲ度冻伤,伤及皮肤全层或皮下组织

E.Ⅳ度冻伤,伤及肌肉骨骼

24、Ⅲ度烧伤,烧伤深度达( )

A.表皮层

B.表皮与真皮交界处

C.真皮浅层

D.真皮浅层

E.皮肤全层及皮下组织

25、Ⅲ度烧伤,烧伤深度达( )

A.表皮层

B.表皮与真皮交界处

C.真皮浅层

D.真皮浅层

E.皮肤全层及皮下组织

26、伤口放置预防性橡皮片引流条,拔除时间为( )

A.术后72h

B.术后24~48h

C.术后12~24h

D.术后12h

E.术后3~5d

27、男性,4岁小儿,两下肢烧伤,其烧伤面积为( )

A.38%

B.34%

C.30%

D.41%

E.40%

28、不属于开放性损伤的是( )

A.刺伤

B.擦伤

C.切割伤

D.爆震伤

E.撕脱伤

29、创伤急救中,首先应( )

A.解除窒息

B.抗休克

C.控制软组织渗血

D.固定骨折

E.包扎伤口

30、重度烧伤后补液,晶、胶液体的比例正确的是( )

A.一般为l:l

B.一般为l:

31、5:1

32、女性,双手、双前臂、右上臂和前胸有3手掌面积的烫伤,创面可见较大水疱疱壁较薄,

疼痛较剧。此病人的烧伤深度为( )

A.浅Ⅱo及深Ⅱo

B.Ⅲo

C.浅Ⅱo

D.Ⅱo

E.深Ⅱo及Ⅲo

33、有关损伤的急救和转运,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外露骨折断端应及时复位

B.开放性伤口用无菌纱布覆盖,缠上绷带

C.四肢动脉大出血时可上止血药

D.脊柱骨折的伤员必须卧板床

E.已明确无颅脑及腹部内脏损伤而剧痛的患者,可注射止痛剂

34、损伤的护理诊断,下述哪项不正确( )

A.疼痛

B.体液不足

C.潜在并发症

D.低钾

E.恐惧

35、男性,23岁,前胸及双上肢烧伤急诊入院,主诉口渴、剧烈疼痛,尿少。体检:脉搏细数,血压80/60mmHg,请估计病人血容量减少的原因中,以下哪项错误( )

A.血浆自创面渗出

B.血浆渗出到组织间隙

C.心排出量减少

D.末梢血管扩张

E.损伤组织分解的大分子对水钠有亲和力

36、面颊部开放性损伤后20小时就诊,局部处理应( )

A.伤口不清创,换药

B.清创后不予缝合

C.清创后延期缝合

D.清创后一期缝合

E.以上都不对

37、吸人性烧伤的最危险并发症是( )

A.感染

B.窒息

C.心衰

D.败血症

E.肺炎

38、有关损伤的急救和转运,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外露骨折断端应及时复位

B.开放性伤口用无菌纱布覆盖,缠上绷带

C.四肢动脉大出血时可上止血药

D.脊柱骨折的伤员必须卧板床

E.已明确无颅脑及腹部内脏损伤而剧痛的患者,可注射止痛剂

39、毒蛇咬伤后为降解伤口内蛇毒,可用于伤口外周作封闭的是( )

A.糜蛋白酶

B.胰蛋白酶

C.淀粉酶

D.脂肪酶

E.蛋白酶

40、烧伤时,伤员现场急救,下列哪项措施比较得当( )

A.大量喝开水

B.使用冬眠合剂

C.推注50%葡萄糖

D.服含盐饮料

E.肌注止痛剂

41、金环蛇所含的毒性蛋白质属于( )

A.神经毒

B.血液毒

C.混合毒

D.无毒

E.皮肤毒

42、狂犬病病人的护理诊断“有窒息的危险”的相关因素是( )

A.气道黏膜坏死

B.咽喉肌痉挛

C.口腔黏膜水肿

D.咽肌软瘫

E.喉肌软瘫

43、不属于开放性损伤的是( )

A.刺伤

B.擦伤

C.切割伤

D.爆震伤

E.撕脱伤

44、伤口清创的最佳时机( )

A.伤后12h内

B.伤后12~24h内

C.伤后6~8h内

D.伤后10h内

E.伤后18h内

45、男性,25岁,因车祸造成多发性损伤,急救时发现有窒息,腹部内脏脱出,股骨开放性骨折,病人血压低,脉微速。首先要处理的情况是( )

A.窒息

B.腹部外伤

C.股骨开放性骨折

D.休克

E.脉搏微弱

46、男性,25岁,因车祸造成多发性损伤,急救时发现有窒息,腹部内脏脱出,股骨开放性骨折,病人血压低,脉微速。首先要处理的情况是( )

B.腹部外伤

C.股骨开放性骨折

D.休克

E.脉搏微弱

47、大面积烧伤病人使用电解质溶液扩充血容量,应首选( )

A.

48、5

C.一般为2:

49、下列哪项不属于机械性损伤( )

A.切割伤

B.擦伤

C.挫伤

D.刺伤

E.放射线

50、腹部挫伤可能并发严重的损伤是( )

A.腹壁血肿

B.腹肌纤维断裂

C.腹部内脏损伤

D.皮下组织出血

E.急性尿潴留

51、5℃,局部穿刺抽出脓液。此病人的切口属于( )

A.缝线反应

B.针眼脓肿

C.伤口感染

D.伤口异常

E.缝线脓肿

52、面颊部开放性损伤后20小时就诊,局部处理应( )

A.伤口不清创,换药

B.清创后不予缝合

C.清创后延期缝合

D.清创后一期缝合

E.以上都不对

53、浅部软组织挫伤,何时可改用热敷( )

A.6小时

B.12小时

C.18 小时

D.24 小时

E.32小时

54、男性,4岁小儿,两下肢烧伤,其烧伤面积为( )

A.38%

B.34%

C.30%

D.41%

55、5%

D.3%

E.5%

56、对严重挤压伤患者,护理时除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外,还应特别注意( )

A.伤口肿胀程度

B.精神状态

C.肢端温度

D.损伤部位疼痛情况

E.尿量和尿色

57、关节受外伤作用,发生异常扭转所致的损伤为( )

A.挫伤

B.挤压伤

C.扭伤

D.裂伤

E.擦伤

58、狂犬病病人的护理诊断“有窒息的危险”的相关因素是( )

A.气道黏膜坏死

B.咽喉肌痉挛

C.口腔黏膜水肿

D.咽肌软瘫

E.喉肌软瘫

59、关于暴露疗法对病室要求正确的说法是( )

A.病室温度以28~32℃为宜,相对湿度70%左右

B.病室温度以28~32℃宜,相对湿度40%左右

C.病室温度以18~22℃为宜,相对湿度40%左右

D.病室温度以18~32℃为宜,相对湿度30%左右

E.病室温度以18~22℃为宜,相对湿度70%左右

60、浅Ⅱ度烧伤的深度是

A.深至皮肤角质层

B.达真皮深层

C.深至皮肤生发层

D.皮下组织浅层

E.达真皮浅层,部分生发层健在

61、某农民,男性,46岁,右下肢因房屋倒塌被砖墙压住,4小时后被救出,6小时后人院,主诉尿少,呈暗红色。体检:脉搏58次/分钟,血压86/66mmHg卧右肢体明显肿胀,有瘀血斑;化验血钾

62、Ⅰ期缝合的伤口术后换药时间为( )

A.2~3天换药1次

B.2~3小时换药1次

C.每日或隔日换药1次

D.每日换药1次或数次

E.每周换药1次

63、某男孩上学途中不慎被犬咬伤小腿,伤口出血少许。应该就地采取何种措施( )

A.包扎伤口

B.立即去医院

C.创面涂红汞

D.抬高患肢并限动

E.用大量清水反复冲洗伤口

64、小儿Ⅱ度中度烧伤

A.<5%

B.6%~15%

C.16%~25%

D.<25%

E.>25%

65、5

C.一般为2:

66、男性,34岁,头面部发生爆炸伤,急需行清创缝合术,清创过程中以下哪项有错( )

A.去除异物及坏死组织

B.伤后6—8小时内清创

C.若伤口污染重清创后可延期缝合

D.若受伤超过12小时,不宜清创缝合

E.伤后12小时内,经彻底清创可Ⅰ期缝

67、男性,野外工作者,在树丛中被蛇咬伤后,局部皮肤留下一对大而深的齿痕,且伤口出血,周围皮肤迅速出现瘀斑、血疱。应优先采取下列何种急救措施( )

A.伤口排毒

B.首先呼救

C.早期绑扎伤处近心端的肢体

D.立即送医院

E.反复挤压伤口

68、某农民,男性,46岁,右下肢因房屋倒塌被砖墙压住,4小时后被救出,6小时后人院,主诉尿少,呈暗红色。体检:脉搏58次/分钟,血压86/66mmHg卧右肢体明显肿胀,有瘀血斑;化验血钾

69、下述哪项不正确( )

A.Ⅰ度冻伤,伤及表皮

B.浅Ⅱ度冻伤,伤及真皮浅层

C.Ⅱ度冻伤,伤及真皮

D.Ⅲ度冻伤,伤及皮肤全层或皮下组织

E.Ⅳ度冻伤,伤及肌肉骨骼

70、男性,4岁小儿,两下肢烧伤,其烧伤面积为( )

A.38%

B.34%

C.30%

D.41%

E.40%

71、对严重挤压伤患者,护理时除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外,还应特别注意( )

A.伤口肿胀程度

B.精神状态

C.肢端温度

D.损伤部位疼痛情况

E.尿量和尿色

72、男性,野外工作者,在树丛中被蛇咬伤后,局部皮肤留下一对大而深的齿痕,且伤口出血,周围皮肤迅速出现瘀斑、血疱。应优先采取下列何种急救措施( )

A.伤口排毒

B.首先呼救

C.早期绑扎伤处近心端的肢体

D.立即送医院

E.反复挤压伤口

73、浅部软组织挫伤,何时可改用热敷( )

A.6小时

B.12小时

C.18 小时

D.24 小时

E.32小时

74、25%

C.

75、缝合伤口,下列哪种情况应提前拆线( )

A.伤口缝线有反应

B.伤口红肿、化脓

C.伤口疼痛

D.体温升高

E.以上都不是

76、浅部软组织挫伤,何时可改用热敷( )

A.6小时

B.12小时

C.18 小时

D.24 小时

E.32小时

77、创伤急救中,首先应( )

A.解除窒息

B.抗休克

C.控制软组织渗血

D.固定骨折

E.包扎伤口

78、关于清创术哪项有错( )

A.一般在伤后6-8h内进行

B.清除污物,切除失活组织,彻底止血

C.对伤后12h以内伤口,经彻底清创,可一期缝合

D.对颜面部创伤口,超过24h,不考虑清创缝合

E.对污染重的伤口,清创后可延期缝合

79、按急救顺序对机械性损伤患者最先采取的措施是( )

A.重点检查

B.抢救生命

C.包扎伤口

D.输血、止血

E.固定和搬运

80、换药用过的器械处理应( )

A.先清洗后浸泡再灭菌

B.先清洗后灭菌

C.先浸泡后清洗再灭菌

D.先浸泡后清洗

E.先灭菌再清洗

81、男性,34岁,头面部发生爆炸伤,急需行清创缝合术,清创过程中以下哪项有错( )

A.去除异物及坏死组织

B.伤后6—8小时内清创

C.若伤口污染重清创后可延期缝合

D.若受伤超过12小时,不宜清创缝合

E.伤后12小时内,经彻底清创可Ⅰ期缝

82、男性,42岁,前臂外伤手术缝合后5天,局部伤口红肿、疼痛,触之有波动感,T39℃,伤口换药时哪项不妥

A.及时拆除缝线,充分引流

B.伤口应每天换药一次

C.正确应用抗菌药及引流物

D.清洁伤口、清除坏死组织

E.伤口应每2—3天换药一次

83、不属于开放性损伤的是( )

A.刺伤

B.擦伤

C.切割伤

D.爆震伤

E.撕脱伤

84、烧伤病人“体液不足”护理诊断的依据是( )

A.创面有焦痂

B.创面有感染

C.创面渗出过多

D.创面组织坏死较多

E.皮肤屏障作用受到破坏

85、换药用过的器械处理应( )

A.先清洗后浸泡再灭菌

B.先清洗后灭菌

C.先浸泡后清洗再灭菌

D.先浸泡后清洗

E.先灭菌再清洗

86、损伤的护理诊断,下述哪项不正确( )

A.疼痛

B.体液不足

C.潜在并发症

D.低钾

E.恐惧

87、男性,野外工作者,在树丛中被蛇咬伤后,局部皮肤留下一对大而深的齿痕,且伤口出血,周围皮肤迅速出现瘀斑、血疱。应优先采取下列何种急救措施( )

A.伤口排毒

B.首先呼救

C.早期绑扎伤处近心端的肢体

D.立即送医院

E.反复挤压伤口

88、足外伤后8小时,伤口污染,处理方法为( )

A.清创后Ⅰ期缝合

B.只清创不缝合

C.单纯清洗伤口

D.伤口药物湿敷

E.单纯换药

89、男性,2岁,与小狗玩耍后,家长到医院咨询是否可能感染狂犬病.评估狂犬病病毒唾液侵入机体途径以下哪项有错( )

A.伤口

B.抓伤

C.舔伤的黏膜

D.舔伤的皮肤

E.完整的皮肤和黏膜

90、上肢出血应用止血带时不应捆扎在( )

A.上臂上1/3

B.上臂中上1/3

C.上臂中1/3

D.上臂中下1/3

E.上臂下1/3

91、烧伤病人输液时,判断有效循环血量的最简便的观察指标是( )

A.尿量

B.血压

C.脉搏

D.呼吸

E.神志

92、男性,2岁,与小狗玩耍后,家长到医院咨询是否可能感染狂犬病.评估狂犬病病毒唾液侵入机体途径以下哪项有错( )

A.伤口

B.抓伤

C.舔伤的黏膜

D.舔伤的皮肤

E.完整的皮肤和黏膜

93、预防狂犬病的主动免疫应注射

A.狂犬病疫苗

B.破伤风抗毒素

C.抗狂犬病血清

D.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E.抗生素

94、能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损伤是

A.裂伤

B.挫伤

C.扭伤

D.挤压伤

E.切伤

95、某男孩,10岁,清晨上学路上,被犬咬伤小腿,伤口流血。应急处理时以下哪项做法有错( )

A.清水彻底冲洗伤口

B.伤口加压包扎止血

C.伤口暂开放引流

D.伤口及时清创

E.挤压伤口周围软组织

96、换药用过的器械处理应( )

A.先清洗后浸泡再灭菌

B.先清洗后灭菌

C.先浸泡后清洗再灭菌

D.先浸泡后清洗

E.先灭菌再清洗

97、女性,35岁,双上肢烧伤后急诊人院。主诉:患处疼痛较为迟钝,但拔毛时有疼痛感。体检:双上肢布满小水疱,疱皮较厚。估计烧伤深度和预后时下列哪项有错( )

A.Ⅰo烧伤愈后无瘢痕

B.Ⅲo烧伤愈合后有挛缩

C.浅Ⅱo烧伤如无感染不留

D.深Ⅱo烧伤可产生瘢痕

E.深Ⅱo烧伤仅有色素痕迹

98、中国九分法计算烧伤面积,哪项是正确的( )

A.头、颈、面各4%

B.躯干为26%

C.双臂为5%

D.双下肢为46%

E.成年女性双足为9%

99、按急救顺序对机械性损伤患者最先采取的措施是( )

A.重点检查

B.抢救生命

C.包扎伤口

D.输血、止血

E.固定和搬运

100、男性,23岁,前胸及双上肢烧伤急诊入院,主诉口渴、剧烈疼痛,尿少。体检:脉搏细数,血压80/60mmHg,请估计病人血容量减少的原因中,以下哪项错误( )

A.血浆自创面渗出

B.血浆渗出到组织间隙

C.心排出量减少

D.末梢血管扩张

E.损伤组织分解的大分子对水钠有亲和力

101、损伤的护理诊断,下述哪项不正确( )

A.疼痛

B.体液不足

C.潜在并发症

D.低钾

E.恐惧

102、烧伤后创面感觉迟钝,疼痛轻,多见于( )

A.轻度烧伤

B.Ⅰ度烧伤

C.浅Ⅱ度烧伤

D.深Ⅱ度烧伤

E.Ⅲ度烧伤

103、男性,4岁小儿,两下肢烧伤,其烧伤面积为( )

A.38%

B.34%

C.30%

D.41%

E.40%

104、成人体重50kg,头、颈部、胸、腹、会阴及双上肢均为Ⅱ°烧伤,伤后第1个24小时补胶体液的量为

A.1225ml

B.1425ml

C.1625ml

D.1825ml

E.2025ml

105、男性,4岁小儿,两下肢烧伤,其烧伤面积为( )

A.38%

B.34%

C.30%

D.41%

E.40%

第十八章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第十八章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第一节概述 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non-communicable chronic disease)的定义为进行性的、不能自然痊愈及很少能够完全治愈的疾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一般简称为慢性病,这是一个广义的定义。CDC全国慢性病预防和健康促进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Chronic Disease Prevention and Health Promotion )关注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在广义定义的基础上,可以预防的并造成显著的发病、死亡和费用负担的疾病。包括的病种有心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关节炎、癫痫、口腔疾病、骨质疏松症、遗传性血色素沉着症、Alzheimer 病和铁超负荷(Iron Overload)。2001年我国第二次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学术会议征文包括的病种有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骨质疏松症和老年痴呆等。归纳起来,慢性病一般指不是由微生物引起的一类疾病。其病因复杂,大多数病因不明,这些疾病的自然病程较长,即从接触致病因子引起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出现结局的过程长,造成的疾病负担(burden of disease)大,但若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预防和治疗)可以预防和控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城市化的进展及危险因素暴露水平的增加,我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形势严峻。以糖尿病为例,1979年的患病率为1.01%,1994年达到2.50%,1995-1999年全国的调查显示糖尿病的患病率已达到3.62%,4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高达 6.28%。同时高血压、冠心病、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病率也处于上升趋势。WHO预测2020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占我国死亡原因的比例将由目前的58%上升到79%,慢性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目前针对慢性病的人群干预研究说明了慢性病的预防效果良好,美国通过生活方式(如戒烟、控制高血压、增加体力活动和营养状况)的干预,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冠心病的发病率显著下降。我国天津市慢性病干预的卫生经济学分析显示,干预的前两年投入大于收益,第三年开始收益大于投入,第四年成本效益为1:4.98,干预期间的综合成本效益为1:2.48。目前我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人群干预研究工作基础薄弱,对慢性病的干预理论和方法不熟悉,缺乏基于人群(社区)的慢性病预防和控制的干预计划,为了降低慢性病的发病率,急需在人群(社区)中广泛开展慢性病的现场调查研究和干预工作。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总结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 工作总结 篇一:创建“全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汇报 创建“全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汇报西陵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全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汇报尊敬的各位领导、大家上午好按照西陵区卫生局的统一工作部署西陵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创建全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为契机坚持建设标准化、服务惠民化、管理精细化的工作原则采取创建工作与中心发展相结合、创建工作与规范管理相结合、创建工作与创新工作相结合、创建工作与日常工作相结合的工作方式。先后通过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工作专班、落实部门责任、建立督办制度等有效工作措施全面推进了创建全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一、保障措施一组织保障一是成立了以中心主任朱玉华为组长、中心副主任李瑜、中心副主任为副组长、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全国慢性非传染性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以社区卫生服务发展部、公共卫生科科长、责任医师团队首席医生、责任医师团队首席护士为成员的创建工作专班。先后下发了《西陵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全国慢性非传染性疾

病综合防控工作实施方案》、《西陵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全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工作任务分解》建立了每周督导检查和通报制度。二是召开职工动员大会。全面解读了创建工作的目的和意义系统的培训了《全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考核评价方案》。三是每周召开创建工作专题会全面掌握创建工作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安排部署下步工作。二政策保障一是建立了以街办及社区为中心的慢病工作网络制定了各类工作计划、实施方案。二逐步建立了慢性病管理专帐同时完成对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规范化账簿建设。三是中心先后投入8万元用于健康教育处方、慢病宣传资料及自助监测点建设。四是明确了按年度每个慢病患者管理以30元补助标准落实社区责任医师团队工作经费。三队伍保障一是标准化建设慢性病门诊。组建了以中心副主任王世友为组长公共卫生科、责任医师团队首席医师、慢病管理医师的5人工作小组。进一步明确了以慢病门诊为主体的慢病管理工作思路。充分发挥慢病门诊在慢病管理中的指导、监督和管理职能。详细制订了《西陵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慢病门诊管理办法》、《西陵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慢性病患者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了中心将以慢性疾病为重点的科室建设。二是按中心3个各社区卫生服务站1个的标准组建了6支社区责任医师团队重点性完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任

XX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管理制度

XX街道社区服务中心(XX村) 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管理制度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规范做好食源性疾病病例的登记和报告工作。 一、成立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分管院长任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任成员,办公室设在公共卫生科;公共卫生科负责监测工作的综合协调,并设置专职管理员负责具体组织实施;急诊、腹泻病门诊、消化内科、儿科等重点科室要设立兼职管理员,负责本科室内部的组织协调。也可根据工作需要成立由本院或院外相关领域专家组成的诊疗专家组。 二、病例报告实行首诊医生负责制。任何科室和个人不得瞒报、谎报、缓报,或者授意他人瞒报、迟报、谎报。 三、临床医生在全年接诊过程中对发现的所有食源性疾病病例或疑似病例都要及时登记并报告。临床医生发现主诉由食品或怀疑由食品引起的感染性或中毒性的就诊病例,必须按规定做好门诊或住院日志的登记工作,并手工填写或通过HIS填报《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信息表》,不得有缺项、漏项。公共卫生科专管人员负责《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信息表》的收集汇总、审核、网络上报和资料存档等工作。 四、临床医生在日常诊疗中一旦发现疑似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每起出现2例及以上发病,或1例及以上死亡),应当及时报告医院公共卫生科,并及时联系检验科等相关科室,留存相关生物样本。公共卫生科在确认属实后做好登记,并及时上报属地卫生计生局或疾控中心。 五、公共卫生科负责每周对本院的门诊和住院登记进行一次检查核对。对食源性疾病病例或疑似病例未按要求及时上报,构成瞒报、缓报或谎报的,一经查实要给予批评教育或一定的经济处罚,并及时补报;对情节严重者要按规定追究其行政、法律责任。 六、公共卫生科负责组织医院临床医生开展全员培训,每年至少培训一次。对重点科室,要适当增加培训频次。新员工入职培训要有食源性疾病监测方面的相关内容。 七、公共卫生科要配合所在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相关食源性疾病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和样本采集等工作,并提供相应的诊疗记录。

第四章 常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第四章常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一、多选题 1.下列哪些因素为慢性病发病的主要可改变危险因素() A.不合理膳食 B.缺乏体力活动 C.营养不良 D.遗传因素 E吸烟 2.高血压发病危险因素包括() A.高钠、低钾膳食 B.超重肥胖 C.过量饮酒 D.遗传因素 E.长期经神紧张 3.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及其高危人群的诊断中具有如下哪些优势() A.检查不受进食影响 B.检查结果稳定 C.检查费用低 D检查不受时间限制 E患者依从性好 4.2型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有( ) A.膳食不平衡 B.遗传 C.超重、肥胖 D.体力活动不足 E.饮酒 5.有关胰岛素抵抗的概念正确的包括( ) A.机体对一定量的胰岛素的生物学反应低于正常水平

B.常伴有高胰岛素血症 C.常是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的重要特征之一 D.空腹胰岛素水平高的人更容易发展成为IGT E.空腹胰岛素水平高的人更容易发展成为2型糖尿病 6.IGT伴有如下哪几项易发展为糖尿病( ) A.原IFC≥5.Ommol/L B.餐后2h血糖≥9.4mmol/L C. 餐后2h血糖≥7.8mmol/L D.空腹胰岛素水平增高 E.腹型肥胖 7.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有() A.冠心病 B.高血压 C.肾衰 D.糖尿病足 E.致盲 8.世界卫生组织将冠心病分为哪几型() A.心绞痛 B.心肌梗死 C.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D.缺血性心肌病 E.猝死 9.发生心肌梗死可能有如下哪些临床表现() A.剧烈持久疼痛 B.无自觉症状 C.症状很轻 D.休息、硝酸甘油不能缓解疼痛 E.确诊需要靠心电图和血清酶学 10.冠心病危险因素有哪些() A高血压. B血脂异常

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案

X X X医院食源性疾病 监测与报告工作方案 为了贯彻落实广东省卫计委、经信委、商务厅、质监局、药监局、粮食局、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联合下发《关于印发2016年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全面提高我院医务人员对食源性疾病的识别、处置能力和报告意识,使食源性异常病例能够早发 现、早诊治,避免健康危害,保护公众健康。根据我院实际情况, 特制定本方案。 一、领导小组及各自职责 1、成立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与报告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信息网报员: 2、职责 领导小组职责:负责领导我院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监测工作,统一指挥和协调现场工作,组织对实施过程进行检查、督导。 医务科职责:食源性疾病诊断、生物标本检验技术指导、组织 院内会诊。 院感科职责:负责全院医生食源性疾病监测知识培训;制定我 院监测方案;信息网报员将会诊确认的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上报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并且附上该患者全部病历的复印件;将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报告区卫计局;收集信息表/卡,登录“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系统”填报临床医生填写的《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信息表》;每月填写《食源性疾病监测医院每月腹泻数据汇总表》(见附表1)。 检验科职责:指导临床正确采集标本;对临床送检的各类标本 及时进行检验,按照规范要求出具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生物标本检 验结果表。

临床医生职责:负责食源性疾病个案监测,收集填写《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信息表》和《疑似食源性异常事件报告卡》;采集送检合格的生物样本。 3、成立食源性疾病监测会诊专家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监测细则 (一)定义:以腹泻症状为主的就诊病例,每日排便3次或3次以上,且粪便性状异常(稀便、水样便、粘液便或脓血便等)。 (二)监测科室:全院各科室(重点为急诊科、内一科、内二科、儿科等科室)。 (三)监测对象:本院接诊的全部门诊、住院患者(重点为年龄≤14周岁的婴幼儿和儿童,年龄≥65周岁的老年人以及妊娠和哺乳期妇女,特别关注内科、急诊科和儿科的就诊者)。 (四)监测人员:临床医生 (五)监测内容 1、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 (1)食源性疾病指主诉由食品或怀疑由食品引起的感染性或中毒性的就诊病例。 (2)报告名录:共42种疾病。 细菌性感染疾病16种: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痢疾、伤寒和副伤寒、布鲁氏菌病、非伤寒沙门氏菌、致泻大肠埃希菌、志贺氏菌病、肉毒梭菌病、葡萄球菌肠毒素中毒、副溶血性弧菌病、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病、蜡样芽胞杆菌病、单增李斯特菌病、阪畸肠杆菌病、其他。 病毒性感染疾病3种:病毒性肝炎、诺如病毒病、其他。 寄生虫性感染疾病4种:包虫病、管圆线虫病、旋毛虫病、其他。

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信息表(2017年)

附表1-1 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信息表(2017年)一、病例基本信息(横线上填写相关内容,或相应选项的“□”中打√) 二、主要症状与体征*(在相应症状或体征的“□”中打√,至少填写一项)

三、初步诊断*:□急性胃肠炎□感染性腹泻□毒蘑菇中毒□菜豆中毒□河鲀中毒 □肉毒中毒□亚硝酸盐中毒□农药中毒□其他 四、就诊前是否使用抗生素:□是□否(抗生素名称)

五、既往病史:□无□一般消化道炎症□克罗恩病□消化道溃疡□消化道肿瘤 □肠易激综合征□脑膜炎、脑肿瘤等□其他 六、暴露信息 是否怀疑进食了某些食品后出现以上症状:是否,如果“是”请于表格中填写食品信息,可填写多行。 食品品牌、生产厂家、购买地点信息主要对应于预包装及散装产品,进食场所主要对应于餐饮食品。购买地点和进食场所至少填写一项。 注:以下信息可用序号填表 1、食品分类: 1、肉与肉制品 2、蔬菜类及其制品 3、水果类及其制品 4、水产动物及其制品 5、婴幼儿食品 6、 乳与乳制品7、蛋与蛋制品8、饮料与冷冻饮品类9、包装水(含桶装水)10、粮食类及其制品11、豆及豆制品12、坚果籽类及其制品13、菌类及其制品14、酒类及其制品 15、糖果、巧克力、蜂蜜及其制品16、藻类及其制品17、油脂类18、调味品19、其他食品20、 多种食品21、混合食品22、不明食品 2、加工或包装方式: 1、餐饮服务业 2、家庭自制 3、定型包装 4、散装(包括简易包装) 5、其他

3、进食或购买场所类型: 1、家庭 2、饭店(酒店) 3、食品店 4、街头食品 5、餐饮业-其他 6、单位食堂 7、学校食堂 8、工 地食堂9、农贸市场10、超市11、零售店 12、零售-其他13、农村宴席14、其他 七、填报机构信息 医疗机构名称*:接诊医生:填表人:填表日期:年月日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制度

孕产妇保健工作制度 1、为辖区户籍人口、常住人口中的妊娠妇女建立母子保健手册,并进行早孕检查与指导。 2、按照《国家基本公共服务规范(2011年版)》中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对孕产妇进行健康管理,统计上报相关信息。 3、做好孕产妇与未产儿生命检测与管理工作。 4、对建册的孕妇进行高危筛查,筛查出的高危孕妇按要求进行登记、追访与管理。 5、入户调查、核实本辖区内的孕产妇和未产儿死亡(含外地户口及外区户口)情况,填写死亡报告卡,及时上报。 信息收集、报告、管理制度 1、及时准确收集、整理、统计、分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及培训信息。 2、建立健全各种登记、统计制度,健全统计台账,做好统计汇编,遵守各种信息资料的保密制度。 3、按要求上报卫生行政部门和相关部门各种统计数据和信息,不得举报、迟报、虚报、瞒报、伪造和篡改。 4、根据统计指标,定期分析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改进工作。 5、专人负责信息的收集、报送、管理。 6、逐步健全网络信息系统,做好数据录入及整理工作。 7、严格执行计算机操作规范,定期对计算机进行保养、维护及数据备份。 卫生监督协管员工作职责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制度 1、设专(兼)职人员管理慢性病工作,建立社区慢性病防治网络,制定工作计划。 2、对辖区内高危人群和重点慢性病定期筛查,掌握慢性病的患病情况,建立信息档案库。 3、对人群重点慢性病分类监测、登记、建档、定期抽样调查,了解慢性病发生发展趋势。 4、针对不同人群开展健康咨询及危险因素干预活动,举办慢性病防治知识讲座,发放宣传材料。 5、对本辖区已确诊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进行控制管理。为慢性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实行规范管理,跟踪随访,详细记录。 6、建立相对稳定的医患关系和责任,以保证对慢性病患者的连续性服务。 老年保健工作制度 1、设专兼职人员负责老年保健工作,建立网络,制定工作计划。 2、对辖区内老年人的基本情况和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登记、建立健康档案。 3、按照《国家基本公共服务规范(2011年版)》中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规范要求对辖区内老年人进行管理。 4、对以居家养老形式为主的老年人进行服务需求评估,提供医疗护理、康复、保健服务及精神慰藉、舒缓治疗服务。 5、对患有慢性病的老人进行管理,进行饮食、运动、合理用药、合理就医指导。 6、对于高危老人,进行健康指导、行为危险因素干预。 7、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对老年人进行疾病的预防、自我保健、常见伤害预防、自救和他救等指导。 免疫规划管理制度 1、对适龄儿童根据规定的免疫程序进行疫苗接种,并宣传免疫预防知识。 2、建立儿童预防接种电子档案、及时做好信息登记和更新,上传至国家信息管理平台。档案应长期妥善保管。 3、疫苗专人管理,制定需求计划,从规定渠道购入。购入时须验收疫苗相关合格证件。做

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控制(副高级)

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控 制(副高级) 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参考资料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控制专业——副高级) 一、专业知识 (一)本专业知识 1.熟悉健康促动与健康教育学、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营养 与食品学的基本理论知识,熟悉项目设计、实施、督导、考核与评估 的理论和技术; 2.熟练掌握慢病危险因素如吸烟、不平衡膳食、缺乏体力活动、高血压、酗酒等,以及伤害相关行为的干预理论与技术; 3.熟悉或了解常见慢性病与伤害的预防、控制和康复理论。 (二)相关知识 1.熟悉社会医学、行为医学、传播学、卫生经济学、医学人口学 的基本理论知识; 2.熟悉《中国居民营养膳食指南》,《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 3.了解心理学、内科学、康复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 4.具备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 二、专业实践水平 1.参与制订本地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与伤害的预防控制计划;

2.能与不同部门建立协作关系,依托社区卫生服务,实施慢性病 社区综合干预及伤害防制,指导基层医师在人群中展开相关危险因素 的健康教育; 3.参与本地区人群的死亡(含死因)、发病和患病、行为危险因 素监测,利用监测资料评价干预效果,通过有效途径向各业务部门和 卫生行政部门提供监测结果及政策建议。 4.对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防制过程 提出所需的生化检验、仪器检测、健康监测项目,并能对血压、血脂、血糖、等结果实行分析。 三、学科新进展 1.能够阅读本专业外文期刊,了解健康促动、社区综合干预、行 为医学、社会市场学、传播学等理论现状和发展趋势。 2.了解慢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部 疾患、伤害以及行为危险因素监测干预评价等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 3.了解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最新履约进展及世界 卫生组织《饮食、身体活动和健康世界战略》、《伤害监测指南》、《伤害社区调查指南》等实施进展。 2.对相关学科近年进展有一定了解。 附本专业病种 高血压 冠心病 脑卒中 糖尿病

食源性疾病制度

蚌埠四院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工作管理制度 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临床医生做好有关食源性疾病的登记、报告。不得瞒报、迟报、谎报或授权他人瞒报、迟报、谎报。 一、分管院长负责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的领导,防保科、首诊医师具体负责监测工作,防保科负责全院临床医师的全员培训工作。 二、临床医生必须按规定做好登记工作,填写有关项目和登记卡,要项目齐全、字迹清楚,住址写到具体门牌号,要留联系方式及联系人姓名,不得有缺项、漏项。 三、发现食品安全事故或食源性疾病,除采取抢救措施外,24小时内向防保科电话报告,接到报告后及时向疾控中心报告。 四、发现传染病暴发,食物中毒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首诊医生应立即报告联系防保科、检验科等相关科室,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领导小组迅速组织专家小组会诊并及时报告卫生行政部门,封存导致食品安全事故的食品及原料。做好登记、抢救记录等资料保存。防保科专管人员搜集和汇总报告卡,上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并且附上该患者全部病历的复印件。 五、防保科每月对院内的门诊登记日志进行一次检查核对。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工作。 六、医务人员在医疗过程中,对疑似或确诊食源性疾病不按要求上报,瞒报、缓报、谎报者,一经查实将给予教育、经济处罚,并及时补报,情节严重者按《食品安全法》、《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食物中毒事故处理办法》等规定追究行政、法律责任。

关于印发《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工作管理制度》的通知 临床各科室: 为了响应蚌埠市卫生计生委的号召,通过对个案病例信息的采集、汇总和分析以及病原学检验,了解重要食源性疾病的发病及流行趋势,及时发现食源性疾病聚集性病例及暴发线索,以提高食源性疾病暴发和食品安全隐患的早期识别、预警与防控能力。现结合我院实际,制定了《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工作管理制度》并印发如下,望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附:《蚌埠四院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工作管理制度》

食源性疾病监测培训试题

晋城市城区食源性疾病监测培训试题 单位:姓名: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5分,共25分) 1、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单位和接收病人进行治疗的单位应当及时向事故发生地哪个部门报告。() A.县级质量监督部门?? B.县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C.县级卫生行政部门?? D.县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2、下列不属于纸质《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报告卡》的内容的是() A.姓名、性别、出生年月 B.住址、身份证号码、电话 C.实验室检查或辅助检查结果 D.患者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 3、食物中毒的含义是:() A.食用了致病性细菌及其毒素而引起的急性消化道疾病; B.食用了被化学毒物所污染的食品而引起的急性消化道疾病; C.食用了各种含有自然毒素的食物而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 D.食用了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或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后出现的急性、亚急性疾病 4、《食源性疾病监测病例信息表》中所列的发病、就诊时间应精确到()。 A.天 B.小时 C.分钟 D.秒 5、食物中毒个案调查需调查发病前多长时间内摄入的食品() 小时小时小时小时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7分,共35分) 1、下列属于食源性疾病的是() A.食物中毒; B.经食品感染的肠道传染病(如痢疾)、人畜共患病(口蹄疫)和寄生虫病(旋毛虫病)等; C.与食物有关的变态反应性疾病; D.因一次大量或长期少量摄入某些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以慢性损害为主要特征的疾病。 2、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是由一个以上的可能与食品有关的个案组成且存在下述一个或数个特征。()

A.疾病的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学特征与现有的诊疗经验和专业判断明显不符,用现有的临床专业知识和经验无法得到合理解释; B.病情/健康损害严重或导致死亡,无法得到合理解释; C.同一医疗机构接诊的类似病例数异常增多,超过既往水平且不能得到合理解释; D.诊断不清的疑难杂症。 3、下列不属于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范畴的是() A.国家法定传染病; B.原因明确的食源性疾病个案或事件; C.诊断不清的疑难杂症; D.未经试点医院会诊、也未经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组织专家会诊确定的异常病例/事件; E.与食品不相关的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 4、食物中毒的处理应包括:() A.迅速抢救中毒者 B.禁止继续食用或出售可疑食品 C.采集可疑食品及患者排泄物送检 D.对中毒事件进行调查及处理 5、食物中毒事故调查报告主要包括() A.中毒发生情况 B.中毒食物 C.责任单位 D.中毒发生原因 E.有意义的采样和检验结果 F.致病因素 三、判断题(每题5题,共25分) 1、食源性疾病病例信息采集的对象是:由食品或怀疑由食品引起的感染性或中毒性的就诊病例。() 2、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报告是指对调查处置的所有发病在2人及以上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进行报告。() 3、《山西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督查制度》规定,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管理科室应每月对临床科室进行督查,并做好记录。() 5、食源性疾病监测是为了掌握食源性疾病的发病及流行趋势,及时发现食源性疾病暴发线索,提高食源性疾病暴发早期识别、预警与防控能力。() 四、简答题(共15分) 简述医疗机构食源性疾病病例信息采集工作流程及网报时限。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知识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知识 高二级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概念、类型及现状 2、知道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的病因 3、知道如何进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控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概念、类型及现状 (2)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的病因 (3)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控 2、教学难点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概念、类型及现状 三、教学方法: 讲解法 四、教学课时: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概念、类型及现状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non-communicable diseases , NCDS)简称“慢性病”或“慢病”,是指从发现之日起起算超过3个月且不能治愈或很难治愈的非传染性疾病。具有病程长、病因复杂、迁延性、无治愈或极少治愈、健康损害和社会危害严重等特点。按照国际疾病系统分类法(ICD-10)标准可分为: (1)精神和行为障碍老年性痴呆、精神分裂症、神经衰弱、神经症等 (2)呼吸系统疾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等 (3)循环系统疾病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心肌梗死等 (4)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胃炎、消化性胃溃疡、胰腺炎、胆石症等 (5)内分泌、营养代谢疾病血脂紊乱、痛风、糖尿病、肥胖、营养缺乏等 (6)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骨关节病、骨质疏松症等 (7)恶性肿瘤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结肠癌等

慢性病已成为世界几乎所有国家成人的最主要死因,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未来十年,慢病死亡率将占死亡的73%,占疾病负担的60%。我国居民的首要死因也是慢性病,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和呼吸系统疾病。卫生部06年发布的《中国慢性病报告》中死亡人数将近600万。09年11月11日慢性病防治研讨会指出,我国慢性病患者呈快速增长趋势,死亡率已占因病死亡人数的80%,未来30年将出现高峰。 (二)病因: 慢性病的病因可分为可改变的危险因素、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和中间危险因素。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包括吸烟、酗酒、不合理膳食、静坐生活方式等,下面主要针对可改变的危险因素进行阐述。 (1)吸烟 众所周知,吸烟已经是许多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吸烟人群中患多种癌症、心血管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明显高于非吸烟人群。WHO认为,每人每天吸5支以上的香烟,或每天连续或间断被动吸烟15分钟,就会对身体造成中度以上的损伤。烟草中的尼古丁、焦油等4000种有毒成分被吸入人体后与组织细胞争夺氧气和营养,导致组织细胞缺氧缺血,容易癌变,有毒成分还能导致血管硬化,诱发冠状动脉痉挛,从而出现心脑血管疾病。据统计,全球每年死于吸烟的人数达500万,大概每10个成人中有1个死于烟草的毒害,约有一半的青少年呼吸着被香烟烟雾污染的空气。国外资料证实:被动吸烟的母亲与无被动吸烟母亲相比所生新生儿体重低200—500克,畸形发生率高1.8—3.8倍。总之,香烟杀人于无形之中,其破坏性之大、危害性之广已无需赘述。 (2)酗酒 长期过度饮酒对人体危害最大最直接的器官是肝,乙醇长期大量进入肝脏可使肝细胞反复脂肪变性、坏死和再生,最终导致纤维化和肝硬化。除此之外还会伤害到生殖器官、消化系统等,大量饮酒也是高血压、脑卒中等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酒精是一种嗜神经性精神活性物质,严重刺激中枢神经系统时会出现人格障碍、遗忘综合征、脑萎缩等,导致各种精神障碍的发生。但是,适度饮酒对防治慢性病还是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的。 (3)不合理膳食 专家指出,“吃出来的慢性病”危害巨大,大量研究显示,膳食中营养过剩是肥胖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等非传染性疾病的共同危险因素。膳食不平衡尤其对心血管病影响最为明显,最近十年我国城乡居民的膳食和营养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营养不良和营养缺乏患病率继续下降,但也面临着营养缺乏和营养失衡的双重挑战,全国居民消费结构正由“饥饿减少”向“慢性疾病”方向发展。城市居民膳食结构不合理、城乡居民铁、维生素A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种类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种类、预防和控制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指从发现之日起算超过3个月的非传染性疾病。这些疾病主要由职业和环境因素,生活与行为方式等暴露引起,如肿瘤、心脏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患,精神疾病等等,一般无传染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noninfectious chronic disease NCD)指长期的,不能自愈的,几乎不能被治愈的疾病。并规范所涉及的慢病重点是指那些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高和医疗费用昂贵的,并有明确预防措施的疾病。当前主要指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精神心理性疾病等一组疾病。 这些疾病主要由职业和环境因素,生活与行为方式等暴露引起,如肿瘤、心脏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患,精神疾病等等,一般无传染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与吸烟、酗酒、不合理膳食、缺乏体力活动、精神因素等有关。由于慢性病死亡的人数占总人数的60% ,80%慢性病发生在低、中收入国家中,约1/2慢性病死亡发生在70岁以下人群,世界上慢性病的发生男女机会相同,约1700万慢性病患者不到期望年龄就过早死亡,如能控制主要危险因素,80%心脏病、中风和II型糖尿病能够预防,40%癌症亦可以防治。 特点: 1.病因复杂,发病与多个行为因素有关。 2.潜伏期较长,没有明确的得病时间。 3.病程长,随着疾病的发展,表现为功能进行性受损或失能,对健康损伤严重。 4. 很难彻底治愈,表现为不可逆性。 种类: 心脑血管疾病:常见有高血压、血脂异常、冠心病、脑卒中等。 营养代谢性疾病:常见有肥胖,糖尿病,痛风,缺铁性贫血,骨质疏松等。

恶性肿瘤(癌):主要为胃癌、肺癌、肝癌、食管癌等。 精神类疾病:精神、心理障碍,过劳症;强迫、焦虑;抑郁症;更年期综合症。 口腔疾病:龋齿,牙周病等。 危险因素:遗传因素:与遗传基因变异有关 环境因素:年龄、体重超重与肥胖、长期过量饮食、运动量不足、营养失衡、吸烟与饮酒、病毒感染、自身免疫、化学毒物接触等因素。精神因素: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及各种应激状态。 防治: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病)是一类与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疾病,如心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等。研究证实,慢病的发生与吸烟、酗酒、不合理膳食、缺乏体力活动、精神因素等有关。慢病具有病程长、病因复杂、迁延性、无自愈和极少治愈、健康损害和社会危害严重等特点。慢病是全球的一个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慢病是全球致死和致残的首位原因,慢病导致了全球疾病负担加重。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与控制:在慢病的防治中,预防显得特别重要,由于慢病往往具有共同的危险因素,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改变不良行为,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烟、限酒、合理膳食、进行适当的体力活动,保持心理健康,就能防止或减少多种慢病的发生。慢病诊断容易,定期进行健康检查能及早发现慢病,通过及时治疗,促进康复,减少并发症和伤残的发生,以提高生活质量。 成为中国主导疾病:中国卫生部于2005年7月7日上午公布的最新全国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显示:过去10年,我国居民中患病人数增加,但去医院看病的人数却明显减少,有近一半的患者不到医院就诊。本次调查显示,排除季节性影响,我国年患病人次为50.8亿,比1993年增加了7.3亿人次。其中多为高血压、糖尿病和脑血管病等常见病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题库-传染病监测(同名38982)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题库-传染病监测(同名38982)

2015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题库 ——传染病监测 一、单选题 1、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开始实施日期。( B ) A、1989年2月21日B.2004年12月1日 C.1989年3月21日 D. 2004年1月1日 2、甲类传染病是指( D ) A. 鼠疫、炭疽 B. 鼠疫、艾滋病 C. 霍乱、炭疽 D. 鼠疫、霍乱 3、下列传染病中按照甲类传染病管理的病种是:( C ) A. 艾滋病 B. 白喉 C. 肺炭疽 D. 伤寒和副伤寒 4、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和采供血机构及其执行职务的人员为传染病疫情( C )报告人。 A. 重要 B. 兼职 C. 责任 D. 义务 5、执行职务的医疗卫生人员瞒报、缓报、谎报传染病疫情的,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责令暂停(C )执业活动,或者吊销其执业证书。 A.2个月 B.5个月 C.6个月以上1年以下 D.1年以上2年以下

6、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情报告人有瞒报、缓报、谎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情况时,应向当地(B )报告。 A. 政府部门 B. 卫生行政部门 C. 疾控中心 D. 公安机关 7、在我国领域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 A )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医疗机构有关传染病的调查. 检验. 采集样本. 隔离治疗等预防. 控制措施,如实提供有关情况。 A.必须 B. 自愿 C. 特定情况下 D. 可以拒绝 8、甲类和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乙类传染病的报告时限是( D ) A.城镇2小时. 农村6小时 B. 城镇2小时. 农村12小时 C.城镇6小时. 农村12小时 D. 城镇农村均2小时9、除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在诊断后,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C )内进行网络报告。 A.6小时 B.12小时 C.24小时 D.2小时 10、发现甲类传染病及按甲类管理传染病的病人或疑似病人时,应在多少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 A ) A. 2小时 B. 6小时

试谈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

更多资料请访问.(.....) c:\iknow\docshare\data\cur_work\.....\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指导方案》的通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https://www.doczj.com/doc/e71585396.html,. 2010-11-16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 示范区工作指导方案 心脑血管疾病、癌症、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统称慢性病)是影响我国居民健康和生命质量的主要疾病,同时也是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的疾病。国内外实践表明,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和社区行动是防控慢性病的有效策略。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的精神,加快我国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的建设,形成示范和带动效应,推动全国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深入开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 (一)总目标。利用3-5年时间,在全国建立一批以区/县级行政区划为单位的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通过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多部门行动综合控制慢性病社会和个体风险,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早诊早治、疾病规范化管理减少慢性病负担,总结示范区经验,推广有效管理模式,全面推动我国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 (二)工作目标。 1.在示范区建立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专业机构支持、全社会参与的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机制与体制。 2.建立和完善慢性病防控工作体系,加强慢性病防治队伍建设,提高专业人员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 3.规范开展慢性病综合监测、干预和评估,完善慢性病信息管理系统。 4.探索适合于本地区的慢性病防控策略、措施和长效管理模式。 (三)主要指标。

1.知识知晓率:示范区人群慢性病知识知晓率达到70%以上;自我血压水平知晓率达到70%,自我血糖水平知晓率达到30%。 2.健康行为形成率:成年男性吸烟率控制在60%以下;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低于8克;平均每天运动量6000步以上的成年人的比例达到35%以上。 3.慢性病早期发现率:高血压、糖尿病登记率不低于当地调查患病率或全国平均患病率的60%;干预人群重点癌症早诊率不低于50%。 4.慢性病管理率:人群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规范化管理率分别不低于35%和30%。 5.慢性病控制率:人群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血压、血糖控制率分别不低于30%和25%。 二、示范区工作内容 示范区可根据本指导方案提出的基本内容,因地制宜,创新确定本地区的工作内容。 (一)收集基础资料,开展慢性病相关社区诊断。收集、整合并分析示范区基础信息和资料,建立示范区基础信息数据库。分析当地主要慢性病及危险因素流行情况,确定重点目标人群和优先领域,明确主要策略和行动措施。 (二)建立和完善慢性病监测系统。逐步建立和完善覆盖示范区全人群的慢性病监测系统,至少包括慢性病死因监测、肿瘤登记、心脑血管事件报告、慢性病危险因素监测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信息等基本内容,不断提高监测质量。建立慢性病信息管理平台,定期发布示范区慢性病预防控制相关信息。 (三)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充分发挥大众传媒在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中的作用,突出地方特色,围绕控制烟草消费、推动合理平衡饮食、促进健身活动等重点内容,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建立长效运行机制。基本要求如下: 1.当地主要媒体要设置固定宣传专栏,广泛开展慢性病预防宣传教育。

疾病监测信息系统操作手册

文档编号:IE-CDC-SC02-CR-1.0-03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监测信息系统I期建设项目 疾病监测信息系统 操作手册 中科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03年03月24日

关于本文档 说明:类型-创建(C)、修改(U)、删除(D)、增加(A);

目录 1.前言 (1) 2.用户计算机硬件要求 (1) 3.用户计算机软件要求 (1) 4.登陆方法 (1) 5.功能操作 (2) 5.1 ..................................................... 报告卡管理 2 5.1.1............................................... 新增报告卡片 2 5.1.2............................................... 报卡浏览审核 6 5.1.3............................................... 历史卡片查询 13 5.2 ................................................... 死亡报卡管理 14 5.2.1........................................... 新增死亡报告卡片 14 5.2.2........................................... 死亡报卡浏览审核 16 5.3 ....................................................... 实时统计 17 5.3.1......................................... 死亡卡分地区统计表 17 5.3.2......................................... 死亡卡分年龄统计表 18 5.3.3......................................... 死亡卡分职业统计表 19 5.4 ....................................................... 统计图表 20 5.4.1............................................... 分地区统计图 21 5.4.2............................................... 分年龄统计图 22 5.4.3............................................... 分职业统计图 23 5.5 ....................................................... 统计报表 24 5.5.1............................................... 分地区统计表 25 5.5.2............................................... 分年龄统计表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报告管理制度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报告管理制度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目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为预防和控制肿瘤、急性心肌梗塞、脑卒中等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和流行,为了加强我院慢性病登记报告管理工作,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一、管理组织:由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小组负责。办公室设在**办公室。 二、报告对象 辖区内常住居民及我院住院患者 三、报告内容: 1、冠心病急性发作病例:心肌梗塞、心脏性猝死。 2、脑卒中发作:指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及未分类脑卒中,不包括一过性脑缺血发作及慢性脑动脉硬化。 3、恶性肿瘤及中枢神经系统良性肿瘤 恶性肿瘤确诊为新肿瘤的病例报告一次即可,以后不必再报,若经过治疗后,又有复发或转移不必再报,但已在外院确诊为肿瘤(包括已经治疗)而来我院治疗,不论原发或继发,仍须填写报告卡,并在诊断一项内要求填写清楚(如××癌手术后或放疗后,××癌术后复发或转移,须注明何时手术或何时放疗)再要填写外院首次诊断的日期及原发部位。同一患者先后出现二处原发性肿瘤,则二次肿瘤均须报告。 四、填报方法: 1、门急诊、住院病人,确诊为上述病例,在门急诊明确诊断的应由门急诊诊治医生负责填写报告卡;在住院部明确诊断的应由主诊医生负责填写报告卡;并在科内疾病报告登记簿内登记。 2、填写报告卡,在应该填写的各项内均须完整、正确、清楚地填写,不能遗漏填写项目。 五、报告程序及报告要求 1、门急诊、住院医生发现脑卒中发作、急性心肌梗塞、恶性肿瘤(经临床或病理等证实者)病例,由接诊医生填写相应的发病报告卡,在48小时内向社区办报告;并填写到慢病报告登记簿上。各科室负责人每季度自查一次,并有签名。 2、医院定期进行慢病漏报调查,发现漏报病例,责成接诊医生补填发病报告卡和慢病报告登记簿。

第十章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教案

第十章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Chronic Non-communicable Diseases 20世纪全球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一大批传染病逐渐受到了控制,甚至被消灭,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慢性非传染性的疾病,其患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已经严重地威胁人类的生命和健康,现已成为21世纪全球发展重要的卫生挑战之一。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chronic non-communicable diseases,CNCDs)是一组潜伏期长,一旦得病则不能自愈的、也很难治愈的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性病。主要包括以下几大类疾病:①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②恶性肿瘤,如肝癌、肺癌、乳腺癌等;③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等;④精神异常和精神病,如精神分裂症、抑郁症、老年性痴呆等;⑤遗传性疾病;⑥职业病,如矽肺等;⑦慢性气管炎、肺气肿和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⑧其他,如慢性胃炎等消化系统疾病、骨关节病等肌肉骨骼系统疾病。由于不同国家对慢性病的概念理解有所不同,其分类方法不一,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慢性病分类。 慢性病是相对于传染性疾病和急性疾病而言的一组疾病总称,其包含的范围非常广泛。与传染性疾病不同的是,这些疾病大部分主要是由环境因素、行为和生活方式等所引起的,如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有些非传染性疾病是突然发生的,病程很短,如车祸、自杀等,也不属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范畴。 【案例一】 52岁的Roberto Severino Campos生活在巴西圣保罗郊外一个简陋的城镇,身边有7个子女和16个孙儿、孙女。Roberto从来不担心自己的高血压,也不关心自己的饮酒和吸烟习惯。“他是如此固执,我们无法谈论他的健康”,他31岁的女儿Noemia回忆说。 Roberto第一次中风发生在六年前,当时他46岁,那次中风导致他双腿瘫痪。四年后,连续两次中风又使他失去了说话的能力。Roberto过去是一个公共交通办事员,但是现在完全依靠家庭照料。自从Roberto第一次中风后,他妻子为了挣钱养家一直在做清洁工的工作,每天工作时间非常长。他们的长子也帮助支付费用。家庭收入的一多半用于购买Roberto所需的一种特殊尿布。“幸好他的药和医疗检查都是免费的,不过我们有的时候甚至没有钱买票坐公共汽车去当地的医疗中心。”Noemia继续说。 更重要的是,这个家庭不但失去了养家糊口的人,而且失去了一个每个家庭成员都可依赖的父亲和祖父。Roberto现在不能动弹,像婴儿一样需要喂食和看护。Noemia不时地将他背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