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5毕业论文

5毕业论文

5毕业论文

浅析《少年维特之烦恼》

专业

学号

姓名

学校

目录引言 (1)

一、时代性与影响 (1)

二、自然与人性 (1)

三、挣扎与失落 (3)

四、觉醒者的悲哀 (4)

结束语 (5)

注释、参考文献…………………………

内容提要:

本文从揭示小说时代性人手,分析了维特在生活、工作、以及爱情纠葛中雨旧制度的冲突。指出维特反封建的思想根源

-------启蒙主义。

对“自然人性”的追求是维特生活的动力,也是维特在遭遇失败后自杀的思想因素。

关键词:

时代性人性美自然美启蒙主义觉醒

浅论《少年维特之烦恼》中维特的形象

引言

《少年维特之烦恼》(1774、以下简称《维特》)是德国著名作家、诗人、学者、思想家歌德(1749—1832)成名之作。小说发表于1774年,在当时就以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强烈的情感体验,在十八世纪的德国社会各阶层,特别是青年读者中引起巨大的反响。在以后的流传中,小说更以主人公维特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和生活的不幸遭遇深深地打动了不同国度,不同时代的读者,在他们心中产生强烈的共鸣。

一、《少年维特之烦恼》时代性与影响

那么,何以使这部小说有如此巨大的魅力呢? 早在十九世纪,丹麦著名的大批评家勃兰克斯就曾经指出:《维特》的价值在于他表现了一个时代的烦恼、憧憬、和苦闷。也就是说在小说中,歌德向世人提出了一个具有时代普遍意义的社会问题。《维特》反映的是十八世纪后期德国社会的现实。在当时,这个被恩格斯称为“在政治和社会方面是可耻的”⑴国家,正处于死水般的沉寂和停滞状态中。在千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封建贵族的专横暴虐,等级森严的门阀制度,庸俗的市侩习气,婚姻的不平等,这一切,象一条条锁链,束缚着整个德国。不仅严重的压抑着人们的精神和思想,还直接的阻碍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但是,同其他欧洲国家一样,德国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诸如手工业工场,早在十五世纪就已经开始萌芽并发展起来。到了十八世纪,尽管与英法等先进的国家相比还远远落后,作为新兴资产阶级的市民阶层在政治上合经济上还很软弱。经历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及启蒙运动,在新思潮的影响下,人们已经开始觉醒。特别是青年一代更是感情激荡。他们对自身阶级在政治上的无权和社会上的受歧视地位非常不满,强烈的要求打破等级的界限。建立符合自然的社会秩序和平等的人与人关系。这样,不可避免的与当时势力仍很强大的贵族阶级发生强烈的冲突。《维特》正是这一时代精神的鲜明体现。

二、维特的精神实质:自然与人性美

主人公维特生活在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城市平民的出身,决定了他自然而然的对诸如“返归自然”之类启蒙思想的认同和接受。同时,新思潮的影响也使维特形成了与旧的意识形态迥然相异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这种新的因素首先体现在维特对人生的理解上。维特认为人活在世上就应当拥有享受现实生活的权利,应当充分体味青春的欢乐,品尝爱情的幸福。为此,维特提出了药“乐享现在”。同时,维特欣赏纯真的人性和健康的情感。对于压抑人的正常感情和正当需求的封建的陈顽旧习,他愤怒的斥之为“十恶不善”。在他的眼里,所有的清规戒律,不管怎样,统统都会破坏对自然的态度和真实表达。他一针见血的指出:教会的虚妄说教,封建伦理道德观念,全是束缚人的规矩准绳。封建的统治者之

所以要制定出如此繁多的条规,无非是害怕,在新思潮的影响下,“人性的洪流”会冲垮那些四平八稳的老爷们的亭园,花畦,苗圃,而在事先的“挖沟”,“筑堤”罢了。对封建统治者的这种维护腐朽统治的手段,维特给了毫不留情的揭露。这恰恰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要求摆脱封建羁绊,争取新的生活的强烈愿望。

在对自然的理解上,维特也充分展示出新的气象。与封建教会的漠视现实和自然相比,维特表现出对大自然的热爱。他向往自然,宁愿终日陶醉在“林树,蒺垣、花簇之中。”⑵他幻想自己“变成一只金甲虫,到哪馥郁的香海中去遨游一番,尽情的吸露吮蜜。”⑶他热爱大自然,甚至对大自然的力量达到崇拜的地步。在写给友人的信中,维特如是说:“……我躺在飞泉侧畔的茂草中,紧贴地面观察那千百颗小草,感到叶茎间有个扰攘的小小世界——这数不清的形形色色的小虫子,小蛾子——离我心更近来。于是,我感受到按自身模样创造我们的人类的全能上帝的存在,感受到将我们托付与永恒欢乐海洋之中博爱天父的唏嘘,我的朋友!”随后,每当我的视野变得朦胧,周围的世界和整个天空都象我爱人的形象似的安息在我心中时,我便常常产生一种急切的向往:“啊,要是我能把她再现出来,把这如此丰富、如此温暖地活在我心中的形象,如神仙般的呵口气吹到纸上,使其成为我灵魂的镜子一样,这该有多好!——我的朋友!——然而我真去做时,却会遭到毁灭,我将在壮丽自然威力底下命断魂消。”⑷

维特如此的热爱人自然,崇尚自然。这在当时统治阶级看来,显然是大逆不道的非分妄想。

象一束火焰,冲破了封锁的坚冰一样,维特的身上闪耀这“新的精神”的光辉。作为一名觉醒了的德国知识青年的代表,维特已经拥有了新的人生观,再也不能够与污浊的社会坑壑一气。为了逃避社会带来的烦恼,他决心“改弦更张”,“皈依自然”来医治这颗敏感的心。于是,他舍弃城市舒适的生活,离开亲人和朋友,来到僻静的山村,呼吸自由清新的客气,饱享春天的美好时光。的确,在大自然的怀抱中,维特的身心感到了愉悦。M伯爵废弃花园的美景,瓦尔海姆湖迷人的

风光都让维特为之陶醉流连忘返。在那里,维特也感受到纯真的人性美。村童天真,使女的羞怯,农夫的质朴都让维特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亲切友爱。尽管如此,维特还是感受到了庸俗的卫道士带来的压力。在给好友威廉的信中担心的嘱咐说:“…..别把这话讲出去,传开了会有人骂我的。”⑸同时,维特也感受到自身才能无处发挥的痛苦。“我身上还有许多其他才能无处发挥,正在发霉衰朽,不得不小心翼翼的收藏起来。唉,一想到这一点,我的整个心就紧缩了。”⑹维特的烦恼,在作品中更集中的体现在与绿蒂的不幸恋爱上。维特与绿蒂的恋爱是经典式的一见钟情。在看到绿蒂的第一眼,维特就被深深的打动了. “……就在我跨进门去的当儿,一幕我见所未见的动人情景,映入了我的眼帘。在前厅有六个孩子,从十一到两岁,大的大,小的小,全都围着一个模样娟秀,身材适中,穿着雅致的白裙,袖口和胸前系着红色蝴蝶结儿的年轻女子。她手里拿着黑面包,按周围弟妹的不同年龄与胃口,依次切给他们大小不等的一块‘她把面包递给每一个孩子时都那么慈祥,小家伙也自自然然的说一声:“谢谢!”不等面包切下来,全都高擎着小手在那儿等。而眼下,又一起津津有味的吃起来,一边按照各自不同的性格,有的飞跑到大门边,有的慢吞吞的踱过去,好看一看他们绿蒂姐姐将要乘着出门去的那辆马车。…..”⑺维特被绿蒂深深的吸引着,在他的眼里绿蒂是那么“那么聪敏,却那么单纯;那么坚毅,却又那么善良;那么勤谨,却那么娴静……”⑻“她的所有谈吐中,都发觉她是那样有个性;每听她讲一句,都从她的脸庞上发现了新的魅力,新的精神光辉。”⑼对维特而言,绿蒂不仅是美丽的,更重要的是在心灵和情感上与自己也是相通的。绿蒂对文艺的爱好和理解,对参加乡村舞会这种追求欢乐的行为的勇敢立场,对老人的爱戴和尊敬,对将死女友的照料和抚慰,这一切都让维特感到惊喜。在维特看来,纯真,善良的绿蒂,就是那宁静的自然美的化身,是理想的自然人性的象征。这让维特不可抑制的拿着全部的热情爱恋着绿蒂。在六月十六日写给友人的信中可以看出维特因爱情而躁动不安的心。“……我讲的全是废话,空空洞洞,俗不可耐,丝毫没有反映出她的本来面目。等下次……不,不等下次,我现在立刻对你讲她,

我现在要不讲,就永远别想讲了。要知道,我坦白告诉你,在开始写这封信以后,我已经三次差点儿扔下笔让人给马装上鞍子,骑着跑出去了。不过我今天早上已经起誓不出去;只是仍时时跑到门外看太阳还有多高,是不是……”⑽

对自然地热爱和对纯真的人性美追求,是维特精神实质。可这恰恰是他个人悲剧的根源。

三、追求事业与爱情中挣扎与失落

欢乐不能长存,维特还没有品尝到爱情的幸福,这个“可耻的社会”又带来了新的烦恼。

社会上流俗和偏见,制约着维特爱情的发展。维特所爱的绿蒂,已经和贵族出身的阿尔伯特订婚了。而这个阿尔伯特看起来又是稳重和善的。甚至于,因为绿蒂阿尔伯特和维特成为了朋友。这样维特就陷入复杂的感情纠葛之中难以自拔。一方面维特执着的追求可望而不可即的爱情;另一方面,社会的门第观念和对朋友的负疚心理又使维特感到了烦恼和不安。

理想中的爱情成为痛苦的源泉,而自身的才能又得不到展示的机会。这种现状促使维特做出理性的选择——离开绿蒂,寻找自己新的人生道路。

然而,社会仍然是那个丑恶的社会。事业并没有给维特带来安慰,却给了他更大的打击。维特出任公使馆秘书,而公使馆却是一个“世上找不出第二个象他那样吹毛求疵的傻瓜,一板一眼,啰里啰嗦,活像一个老太婆;从来没有满意自己的时候,因此谁也甭想多会儿称他的心。”⑾工作中的不如意,让维特心生不快,但社交上的失败却是致命的打击。在这个等级森严的社会里,维特还意外的被逐出了沙龙。一次他去看望很欣赏他的C伯爵,恰巧那天C伯爵家里聚集一大批达官贵人和他们的夫人。这些上流社会的“高等公民”认为平民出身的维特与他们在一起,有损他们的体面和尊严。他们以明显的不满,表现出对维特的轻视。维特被主人委婉的逐出了沙龙。次日,全城为之议论纷纷。感到人格的尊严受到侮辱,维特再也无法忍受,愤然辞职,结束了他寻找“新的生活”的探索。

在社会中挣扎的维特,没有能够寻找到理想的生活,只能带着满心的伤痛又回到“自然”之中,回到这个能够给他以温暖和力量的“避难所。”可当维特从工作的失意和社交的屈辱中回到山村时,一切都变了。明媚的春天已经转入阴冷的秋季。大自然的美好已经在世俗的破坏下支离破碎了。菩提树下,贤惠的妇人失去乖巧的小汉斯和老实忠厚的丈夫;纯朴的青年农夫为了爱情对抗社会,杀人、入狱;老牧师珍爱的美丽的胡桃树,被只知道“牛油和鸡蛋”的庸俗的牧师娘子砍去了。只有绿蒂,这个美丽的大自然的化身,维特仅剩下的精神的寄托。

可传统的力量和社会的习俗已经改变了一切,包括维特视之为“朋友”的阿尔伯特和精神的最后家园的绿蒂。婚后的阿尔伯特,露出其冷酷的市侩的本质。他只关心自己的事业和庄园,变的十分自私。在谈到绿蒂父亲的秘书,那个可怜人时,维特的语气中有掩饰不住的不满。“威廉!我上次信中讲的那个人,那个幸福的不幸者,过去就是绿蒂父亲的秘书。他对她起了恋慕之心,先是暗暗的滋长,隐藏着,后来终于表露出来,因此丢掉了差事。结果发了疯。这段文字尽管干巴巴的,请你体会一下,这个故事是如何震动了我;我之所以写成象你读的这个样子,因为阿尔伯特就是这样无动于衷的给我讲的。”⑿不仅仅是阿尔伯特,绿蒂也在很大程度上泯灭了善良和纯朴的天性。“……这当儿,我听见她们在低声交谈,相互报告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无外乎谁谁结婚了,谁谁生了病,病的很重之类的本地要闻。”

‘她现在老是干咳,脸上颧骨这么高,还常常晕倒,我看是活不下去了。’客人说。

‘那个N、N的情况一样糟。’绿蒂应着。

‘他已经浮肿了,’客人又讲。

“听她们聊着,我在想象中已经去了那两个可怜人的病榻前,看见他们如何苦苦挣扎,留恋生病。如何……⒀

就这段引文,我们可以看出那个曾经纯真、善良的绿蒂,已经变成了一个唠唠叨叨的妇人,一个冷酷无情的人。很难想象,她那个曾经纯真善良的绿蒂,曾经如

何善待她的弟妹,体贴和照料她垂死的女友。这不能不让维特感到寒心,甚至让他决心要消失在绿蒂和阿尔伯特的世界里。

维特没有离开,在他的心底还留存有最后的幻想。然而现实又一次打破维特仅存的希望。虚伪的阿尔伯特开始指责维特,尽管“在指责的同时,仍不忘替他讲几句公道话。”⒁他把维特的感情称为“不幸的热情。”⒂希望能想办法让他离开。

也许,绿蒂仍然是爱维特的,“她把自己的女友挨个想个遍,发现她们身上都有这样那样的缺点,没有一个配得上维特的。”⒃她明白,这因为她是在把维特留给自己。然而,最终,“她看出了自己的终身应和丈夫结合一起;丈夫对她的爱和忠诚她是了解的,因此,也打心眼里仰慕他;他的稳重可靠仿佛天生作为一种基础,好让一位贤淑的女子组上面建立起幸福生活似的;她感到,他对她和她的弟妹是永远不可缺少的靠山啊!”⒄最终,绿蒂也没能摆脱封建传统门第观念的影响,从而粉碎了维特仅有的希望。在实际生活中遭遇的种种不快,在公使馆里的难堪,以及一切失败,一切屈辱,以及对绿蒂的极度失望,这时统统在他心里翻腾开来。这一切的一切都使他觉得自己的无所作为是应该的。他发现自己毫无出路,连赖以平平庸庸活下去的本领也没有。失去了活着理由的维特,终于走向了个人的悲剧——自杀。

四、与“狂人”的比较中来看“觉醒者的悲剧”

维特的悲剧,是一个青年觉醒者的悲剧,同时,也是那个时代的悲剧。在那个思想受到压抑的时代,维特的反抗意识来自启蒙思想。卢梭提出过一种理想的“自然状态。”在这种“自然状态”中,没有农业、工业、没有语言,住所,没有私有财产和私有观念,没有奴役和统治,没有法律,没有道德上的善恶观念,没有竞争和战争,人们之间也没有任何联系。在有关“自然人”的论述中,卢梭句名言:

“每个人,都生而自由,平等。”⒅

不难看出,这种思想对维特产生了重要影响。正是在卢梭思想的影响下,维特拥有了追求自由和幸福的勇气,才有了反抗的决心。然而,启蒙思想本身是有缺陷的,尽管在那个时代它具有十分突出的进步作用。这正是维特走到最后只能在绝望中自杀的根本原因。

在维特自杀这一点上,历来是文学批评家注意的焦点。有一种流行的说法是:“维特是一个软弱的个性,他与封建社会的格格不入。然而只停留在孤独的感伤和愤慨之中,乃至悲观自杀。这反映狂飙突进运动的软弱。在当时莱辛就指出,维特的性格过于软弱。”⒆

不能否认,这一观点,有它的合理性,换一个角度,我们还可以给维特之死以新的解释。

首先,从与封建制度的冲突来看,维特是一位勇于反抗的强者,一个从灵魂到肉体的不妥协者。自杀恰恰是他坚强的表现。

从前文可知,维特的精神实质是启蒙主义思想。从这一点出发,维特的反抗只是一种在主观上感受到自由和平等的愿望受到压抑后的本能的反抗。他没有更高的革命理想,也不可组织和发动群众。维特的反抗还不是对旧制度的自觉的挑战。在那个“万马齐喑”的时代,他的觉醒早就了他的孤单。贾宝玉不能反出大观园,少年维特也无法负担起推翻封建统治,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重任。

鲁迅先生在《狂人日记》中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孤独的觉醒者——狂人。在中国封建社会的末期,在那个特定的时代里,狂人以他的敏感,表现出反封建的因素。狂人翻开中国历史,在“没有年代的页码中看出吃人来”。狂人勇敢的面对吃人者“放声大笑起来,十分快活。自己晓得这笑声里有的是义勇和正气。”⒇狂人坚信“将来是容不得吃人的人的”(21)在现实中,找不出理解,对未来狂人呼唤着“救救孩子”。(22)同所有时代的“先醒者”一样,狂人是不被理解的。人们视他为“疯子”,连天真的孩子也去围观和嘲笑他。悲哀的狂人,一如烦恼的维特。

然而,与狂人不同,维特更鲜明的表现出反抗的决心。狂人喊出反封建的呼声,是在他发疯之后。这或者是作者的匠心独运,但客观上更凸显出这呼声的艰难,维特是始终清醒着的,他清醒的讥讽和对抗着不合理的社会。狂人最后还是“痊愈”了,在强大的旧势力面前,他终于妥协了。到外地候补,回到他曾经诅咒过的阶级里。维特是不妥协的,他放弃了宝贵的生命,作为与污浊社会最彻底的决裂。

不能不说,维特是真正的强者。

其次,维特的死还可以理解为对自然的回归。

维特是热爱自然的,可以说他全部的身心都投入对“自然”的追求之中。这“自然”不仅指客观存在的大自然,也指人,或人与人之间纯真的天性。维特热恋绿蒂,在很大程度上把她视为自己所追求的“自然人性”的理想的化身。可绿蒂不是完美的,在社会丑恶的侵蚀下,绿蒂渐渐露出庸俗的一面。如果说,第一次维特的不辞而别,还带有崇高的成份,(维特试图成全朋友的幸福)那么无疑,自杀,永远的消失在绿蒂的生活中,包含着对绿蒂深深的失望。

绿蒂不能成为维特所追求的完美的“自然人”理想,活着就失去了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说,死才能融入自然,才是对自然的真正皈依。

结束语

时隔二百多年,《维特》仍然以深刻的思想性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流传于世。也许,只要现实生活存在,就不可避免的产生“维特式”的烦恼。不能不说,《维特》是一部当之无愧的世界名著。

注释:

1、恩格斯《德国现状》《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第63页。

2、杨武能译《少年维特之烦恼》第二页人民文学出版社81年版。以下,

3、P2

4、P3-4

5、P55

6、P55

7、P17

8、P15

9、P19 10、P15 11、

P65 12、P100 13、P90-91 14、P108 15、P108 16、P119 17、P118-119 均引自同一出处。

18、卢梭《社会契约论》P9《欧洲哲学史》下卷38页 1985版南开大学出版社。

19、朱维之等编《外国文学简史》(欧美部分)P140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99版。

20、鲁迅《狂人日记》《鲁迅全集》P129 甘肃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

21、P132 22、P132 均出自同一出处。

参考书目:

1、《歌德谈话录》爱克曼辑,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9月第一版。

2、《欧洲哲学通史》上下卷,冒从虎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3、《多余人论纲》张伟著,东方出版社85年版。

4、《十九世纪文学主流》勃兰克斯(丹麦)第一分册,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8

年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