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CT技术操作规程

CT技术操作规程

CT技术操作规程
CT技术操作规程

CT技术操作规范

概述

一、CT检查的程序和方法:

CT和其它大多数检查一样,有它的检查程序和方法,另外,CT是一项大型的检查,且检查费用相对较高,所以必须在检查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合理地安排病人,使整个检查工作有序进行,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1.预约登记

病人来到放射科后,首先由登记室接待,并由登记室负责做好以下工作:

(1)仔细审查申请单是否填写完整,检查部位是否符合要求,并根据检查部位、扫描方式,由登记室估价后请病人交费,然后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和本部门的工作情况合理安排病人的检查时间。如检查需要预先作准备工作的,给病人检查须知并做好解释说明工作。

(2)病人检查完毕,应将检查申请单归还到登记室,并由登记室登记、填写片袋和病人照片一起交医师写诊断报告。

(3)编写病人姓名索引、诊断索引,做日常工作量及其它各项统计工作。

(4)检查完毕,已写出诊断报告的CT片袋仍旧送回到登记室,并由登记室负责归档。

2.扫描前病人的准备

CT检查前病人的准备工作对于CT检查的成功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下是作CT检查前,病人需注意或须准备的一般情况:

(1)CT检查前,病人须携带有关检查资料,包括以前检查的CT、MRI和常规X线检查的资料,以及其它临床检查资料。

(2)检查的病人和陪伴家属进入CT室必须换鞋,保持CT室机房内整洁,以免灰尘等进入影响机器的正常运行。

(3)对病人应作好耐心的解释说明工作,包括检查中机器发出的声响等,消除其紧张情绪,以使检查能顺利进行。

(4)检查并去除被检部位的金属物品,如发夹、钥匙、钱币和含有金属物质的钮扣等,以防止伪影的产生。

(5)对于不能合作的病人,如婴幼儿、昏迷的病人,须事先给予镇静剂,详细用法遵照临床医师的医嘱。

(6)对于胸腹部检查的病人,作必要的呼吸训练。如根据呼吸的指令或指示灯有规律的呼吸,以避免呼吸或运动伪影的产生。

(7)需要作增强的病人,应详细询问有无药物过敏史,有无不宜使用对比剂的身心疾病,根据药物使用说明做或不做过敏试验。

(8)对于作腹部检查的病人,须根据检查的需要,事先作好口服对比剂或水等的准备。另外,检查前一周内,做过食管、胃肠钡餐和钡剂灌肠的病人不能作腹部CT扫描,以避免肠腔内遗留的钡剂影响CT扫描。

(9)做盆腔扫描检查的病人,还需提前一天作好口服对比剂的准备,需特别注意服用的方法、时间和剂量等注意事项。

3.扫描的基本步骤

CT的扫描检查工作大体可分成以下5个步骤:

(1)输入病人的资料。此项工作在操作台上通过键盘或触摸屏上进行(通常有监视器屏幕提示),其包括病人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CT号等;选择扫描方向,是头先进还是足先进;病人的位置是仰卧、俯卧、左侧还是右侧卧;如果是增强扫描,要注明C+,其它特殊扫描方式,必要时也注明。

(2)摆病人体位。摆体位是将病人准确地、舒适地按照检查要求安置在检查床上。安置前首先根据检查的要求确定是仰卧还是俯卧,头先进还是足先进,然后帮助病人躺下,并根据检查的需要采用适当的辅助装置,固定病人的检查位置。如头颅检查采用头颅扫描架,膝关节扫描使用的膝关节托等。按照不同的检查部位升高检查床床面,开启定位指示灯,将病人送入扫描孔内,具体的进床深度视检查部位而异(请参照人体各部位扫描技术),熄灭定位指示灯,并将床位指示复零,此举主要的目的是使扫描时床移动有一个相对固定和易于记忆的参照值。

(3)扫描前定位。定位也就是确定扫描范围,此举可采用两种方法。一是扫描定位片,根据检查的要求定位片可以是前后位或侧位,然后利用CT机扫描软件中的定位功能确定扫描的起始线和终止线。这种方法比较直观、准确,目前的CT检查大都采用此法。另外一种方法是在摆体位时,利用定位指示灯直接从病人的体表上定出扫描的起始位置。这种方法节省时间,且可以省去一张定位片,但缺点是定位不如扫描定位片准确。此外,定位片除了确定扫描的范围外,也相当于常规X线检查的一张平片,有一定程度的诊断意义。定位扫描的具体方法是,通过键盘或鼠标等工具选择定位扫描,然后,根据得到的定位片直接在监视器屏幕的图像上,确定扫描的起始线、终止线和范围。

(4)扫描。扫描是CT检查的主要步骤,目前的CT机大都有横断面扫描(轴扫)、螺旋扫描(单层或多层螺旋扫描)和其它的一些特殊扫描功能,具体采用那种方式,需要操作者在扫描前选定,详细内容和方法参见以后各章节。根据不同的机器,扫描过程还可分为手动方式和自动方式。手动方式即扫描完一层后,需要做下一层的操作选择,并每次需按曝光按钮;而自动方式则只需按一次曝光按钮,即可完成整个由定位片确定的扫描范围。扫描的具体步骤是:先确定扫描方式,然后选择扫描条件及按下曝光按钮。整个扫描过程中,操作者要密切观察每次扫描的图像,根据需要有时要调整扫描的范围等(如被扫描部位在图像中的位置是否适当等)。

(5)照相和存储。照相和存储是完成整个检查的最后一步工作,根据不同的机器情况照相可自动拍摄完成或手工拍摄完成。自动拍摄是指在CT机上可预先设置,操作者只需在每次扫描开始时调整好窗宽、窗位,扫描完毕CT机会自动根据设置依次将所有扫描的图像拍摄完成。手工拍摄是扫描完成后,由人工一幅、一幅拍摄。自动拍摄速度快、简便,但对所有扫描图像无法选择及做图像的后处理;手工拍摄速度较慢,但可有选择地拍摄,并可根据需要做一些放大、测量和CT值等后处理工作。一般扫描完毕的CT图像都暂存于CT机的硬盘上,如需永久存储,可选择磁带、光盘等存储介质。存储的操作,通常在选定需要存储的病人后,输入存储的指令即可。

二.CT检查的扫描方法:

1.常规扫描

CT的常规扫描又称平扫,是CT检查中用得最多的一种方法,它的含义是按照定位片所定义的扫描范围逐层扫描,直至完成一个或数个器官或部位的扫描。一般,CT检查都需作常规平扫,然后根据具体情况作或不作进一步的各种CT检查。常规平扫通常是以部位或器官为检查单位区分的,如头颅扫描是以脑室为扫描对象并包括颅底,而上腹部扫描则通常以肝脏的上下界为扫描范围,其包括左侧的脾脏及两者之间的胰腺。在平扫检查中须注意下列一些情况:

(1)准确地定位。其不仅可减少不必要的扫描,同时也使病人少受不必要的射线剂量。

(2)作必要的记录。有些情况比较特殊的或对诊断有参考价值的须随时记录在申请单上,为诊断或下次检查参考。

(3)四肢的检查一般须作双侧同时扫描,以供诊断参考。

(4)体位、方向须准确标明。因为CT检查中左右的标注是根据仰卧、俯卧,还是头先进、足先进由计算机程序自动标注,方位的概念对于诊断来说特别重要。

2.增强扫描

采用人工的方法将对比剂注入体内并进行CT扫描检查称为CT增强扫描,其作用是增强体内需观察的物体对比度。注射对比剂后血液内碘浓度增高,血管和血供丰富的组织器官或病变组织含碘量升高,而血供少的病变组织含碘量较低,使正常组织与病变组织之间由于碘浓度差形成密度差,有利于病变的显示和

区别。如血管在常规平扫中与软组织密度相仿,注入对比剂后就可清楚地分辨器官或组织内的血管情况。另外,利用血供的情况还可区别良、恶性的肿瘤和较小的病灶。其它如空腔性脏器引入对比剂后,可进一步清晰地显示被检器官的情况。增强扫描的扫描方式基本上和平扫相同,其差别仅仅是注射和不注射对比剂,但一般临床上所指的增强扫描,只是指对比剂通过周围血管注入人体内的这一种扫描方法,通过口服对比剂使脏器增强在狭义上不属于增强扫描范围。

3.定位扫描

定位扫描是正式扫描前确定扫描范围的一种扫描方法,它和一般扫描的不同处是,平扫和增强扫描时CT的扫描机架是围绕病人作360度旋转,每扫描一层检查床移动相应的距离;而定位扫描时扫描机架在12、9、3点钟位置固定不动,只有检查床作某个方向的运动。另外,定位扫描一般一个病人只做一次。机架内的球管在12点钟位置时,其扫描的结果得到的是前后或后前(根据病人是仰卧还是俯卧)位的定位相,球管在9或3点钟的位置时得到的是侧位的定位相。

4.动态扫描

动态扫描可分为动态单层扫描和动态多层扫描。动态单层(dynamic screen)是在短时间内完成某一预定扫描范围的扫描方法,这种扫描方法能在少于非螺旋扫描约1/3之一的时间内,完成一个部位或由定位片确定的整个扫描范围,故对一些不能自主控制、躁动的急诊病人,或需在短时间内完成扫描的病例非常有用。动态单层或动态序列(dynamic series)是对某一选定的层面作时间序列的扫描,整个扫描过程中,被扫描的层面不变,而只有时间间隔的变化。动态多层(dynamic multiscan)基本与动态序列相同,差别仅仅是动态多层在所定的时间序列中作多层的重复扫描,而动态序列只作某一层的重复扫描。这两种扫描方法在增强扫描中,通过计算软件都能得到对比剂-时间增强曲线,有助于某些疾病的诊断。

5.目标扫描和放大扫描

目标扫描和放大扫描作用大致相同,此处归于一类。通常情况下,目标扫描是对感兴趣的部位或层面作较薄的层厚层距扫描,而对于感兴趣区以外的层面,则采取较大的层厚层距扫描,以减少病人的X线剂量,并且在其它部位病变的情况已基本排除的情况下,这对病人以及检查设备的利用是有益的。目标扫描有时可对兴趣区采用缩小扫描野的放大扫描,但不是必定采用的步骤。放大扫描是指缩小扫描野的一种扫描方法,它的着重点是在于放大欲仔细观察的部位。采用这种方法可使被扫描观察部位的影像放大,从而提高诊断效果。放大扫描是在X线通过被检查的物体时,使透过较小的物体衰减射线由较多的探测器接收,故又称为几何放大,这种方法须与后处理中的图像放大功能区别。

6.薄层扫描

薄层扫描一般指层厚小于5mm的扫描,非螺旋和单螺旋CT机最薄的层厚一般可达1mm,而高档的多层螺旋CT机,最薄的扫描层厚已可达0.5mm。薄层扫描的优点是能减少部分容积效应,真实地反映病灶及组织器官内部的结构。一般用于较小的病灶或较小的器官的检查,如肝脏和肾脏的小病灶,肾上腺的检查等,有时薄层扫描是在常规扫描发现或怀疑有小病灶的情况下作局部的加扫。扫描层厚越薄,图像的空间分辨率越高,有时为了获得较好的图像质量,也采用薄层扫描。

7.重叠扫描

重叠扫描是指扫描时设置的层距小于层厚,使相邻的扫描层面有部分重叠的扫描方法。如采用扫描层厚为10mm,层距为5mm,相邻两个扫描层面就可有5mm厚度的重叠。重叠扫描可减少部分容积效应的影响,提高小病灶的检出率,但这种方法由于扫描层面重叠,病人的辐射剂量增加,一般不作为常规的检查方法,只用于发现病变时局部兴趣区的扫描。

8.高分辨率扫描

高分辨率扫描通常须采用较薄的扫描层厚(1~2mm)和采用高分辨率图像重建算法,结果能得到高分辨率的扫描图像。临床上,这种扫描方法常用于肺部某些疾病的诊断,如肺的弥漫性、间质性病变和肺结节,颞骨岩部内耳等。高分辨率CT扫描由于分辨率高,受部分容积效应影响小,对结节内部结构和边缘形态的显示更清晰,故对临床上鉴别诊断较为困难的肺部结节性病灶的诊断,具有更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CT检查技术操作规范

一、颅脑、五官

(一)颅脑

【适应证】

1.颅脑外伤。

2.脑血管疾病。

3.颅内肿瘤。

4.先天性发育异常。

5.颅内压增高、脑积水、脑萎缩等。

6.颅内感染。

7.脑白质病。

8.颅骨骨源性疾病。

【禁忌证】

1.严重心、肝、肾功能衰竭。

2.含碘对比剂过敏。

【操作方法及程序】

1.检查前准备

(1)认真核对 CT检查申请单,了解病情,明确检查目的和要求。对检查目的。要求不清的申请单,应与临床医师核准,确认。

(2)做好解释工作,消除病人的紧张心理,取得病人合作。

(3)去除头部的金属饰物等,避免伪影干扰。

(4)对增强扫描者,按含碘对比剂使用要求准备。

(5)对婴幼儿、外伤、意识不清及躁动不安的病人,根据情况给予适当的镇静剂。

2.检查方法及扫描参数

(1)平扫

①扫描体位:仰卧位,下颌内收,两外耳孔与台面等距。

②扫描方式:横断面连续扫描。

③定位扫描:确定扫描范围、层厚、层距。

④扫描定位基准线:听眦线。

⑤扫描范围:自听眦线向上连续扫描80~90mm。

⑥扫描机架倾斜角度:根据病人头颅的具体位置,扫描机架作适当倾斜,使射线方向与颅底平面平行。

⑦扫描野(FOV):头部范围。

⑨扫描层厚:5~10mm。

⑩扫描间隔:5~10mm。

⑾重建算法:软组织或标准算法。

⑿扫描参数:根据CT机型设定。

(2)增强扫描

①对比剂用量:成人为60~100ml离子型或非离子型含碘对比剂,儿童接体重计算为2ml/kg。

②注射方式:用压力注射器静脉内团注或加压快速手推团注,速率1.0~2.0ml/s,如重点观察病变的血管特征(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等),2.5~3.5ml/s。

③扫描开始时间:开始注射对比剂后16~20s做动脉期扫描,60~70s做实质期扫描。

④扫描程序、参数与平扫相同。

3.摄片要求

(1)依次顺序摄取定位片、平扫和增强图像。

(2)窗位:L30~40HU,窗宽:W70~100HU。

(3)骨窗窗位:L300~500HU,窗宽:W1300~1800HU。

(4)病灶层面放大摄片(必要时)。

(5)测量病灶大小及病灶层面增强前后的 CT值。

(6)根据临床需要,可行图像重建。

【注意事项】

1.应注意扫描检查以外部位的防护屏蔽。

2.增强扫描后,病人应留观15min左右,以观察有无迟发过敏反应。

3.由扫描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并签名。

(二)鞍区

【适应证】

1.鞍内肿瘤。

2.颅脑外伤累及鞍区。

3.观察鞍区肿瘤侵犯周围结构情况。

4.鞍区先天性发育异常。

5.鞍区肿瘤术后复查。

6.鞍区血管性疾病。

7.鞍区感染。

8.鞍区骨源性疾病。

【禁忌证】

1.严重心、肝、肾功能衰竭。

2.含碘对比剂过敏。

【操作方法及程序】

l.检查前准备

(1)认真核对CT检查申请单,了解病情,明确检查目的和要求,对检查目的、要求不清的申请单,应与临床医师核准确认。

(2)做好解释工作,消除病人的紧张心理,取得病人合作。

(3)去除头部的金属饰物等,避免伪影干扰。

(4)对增强扫描者,按含碘对比剂使用要求准备。

(5)检查前4h禁食。

(6)对婴幼儿、外伤、意识不清及躁动不安的病人,根据情况给予适当的镇静剂。

(7)鞍区检查一般只做增强后扫描。

2.检查方法反扫描参数

(1)扫描体位:仰卧位或俯卧位。

(2)扫描方式:冠状面扫描。

(3)定位扫描:确定扫描范围、层厚、层距。

(4)扫描定位基准线:听眦线。

(5)扫描范围:从前床突至后床突。

(6)扫描机架倾斜角度:与鞍底垂直或与鞍背平行。

(7)扫描野(FOV):头部范围。

(8)扫描层厚:2~3mm。

(9)扫描间隔:2~3mm。

(10)重建算法:标准或高分辨率算法。

(11)扫描参数:根据 CT机型设定。

(12)对比剂用量:60~100ml,离子或非离子型含碘对比剂。

(13)注射方式:压力注射器静脉内团注或加压快速手推团注,注射速率1.0~2.0ml/s。

(14)扫描开始时间:对比剂注人后延迟13~18s开始扫描。

3.摄片要求

(1)依次顺序摄取定位片及增强图像。

(2)窗位:L30~50HU,窗宽:W250~350HU。

(3)骨窗窗位:L300~500HU,窗宽:W1300~1800HU。

(4)病灶层面放大摄片(必要时)。

(5)根据需要测量病灶大小及病灶的CT值。

(6)根据临床需要,可行图像重建。

【注意事项】

1.应注意扫描检查以外部位的防护屏蔽。

2.增强扫描后,病人应留观15min左右,以观察有无迟发过敏反应。

3.由扫描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并签名。

(三)颅脑CTA

【适应证】

1.脑血管疾病。

2.颅内肿瘤。

【禁忌证】

1.严重心、肝、肾功能衰竭。

2.含碘对比剂过敏。

【操作方法及程序】

1.检查前准备

(1)认真核对 CT检查申请单,了解病情,明确检查目的和要求,对检查目的、要求不清的申请单,应与临床医师核准确认。

(2)做好解释工作,消除病人的紧张心理,取得病人合作。

(3)检查前4h禁食。

(4)去除头部的金属饰物等,避免伪影干扰。

(5)对增强扫描者,按含碘对比剂使用要求准备。

(6)对婴幼儿、外伤、意识不清及躁动不安的病人,根据情况给予适当的镇静剂。

2.检查方法反扫描参数

(1)平扫

①扫描体位:仰卧位。下颌内收,两外耳孔与台面等距。

②扫描方式:横断面连续扫描。

③定位扫描:确定扫描范围、层厚、层距。

④扫描定位基准线:听眦线。

⑤扫描范围:依据病变情况具体确定。一般从后床突下30mm开始,向上达后床突上50~60mm。

⑥扫描机架倾斜角度:与扫描床成0°,或根据需要适当倾斜角度。

⑦扫描野(FOV):头部范围。

⑧扫描层厚:1~2mm。

⑨进床速度:1~4mm。

⑩重建算法:软组织或标准算法。

⑾扫描参数:根据CT机型设定。螺距1:1或2:1。

(2)增强扫描

①对比剂用量:成年人用量为100~140ml腐子或非离子型含碘对比剂,儿童按体重用量为2 ml/kg。

②注射方式:压力注射器静脉内团注或快速手推团注,注射速率3.5~5 ml/s。

③扫描开始时间:开始注射对比剂后12~25s做动脉期扫描,60~70s做实质期扫描。

④其他扫描程序、参数:与平扫相同。

3.摄片要求

(1)依次顺序摄取定位片、平扫和增强图像。

(2)窗位:L30~40HU,窗宽:W70~100HU。

(3)骨窗窗位:L300~500HU,窗宽:W1300~1800HU。

(4)工作站进行2D、3 D血管图像重组并摄片。

【注意事项】

1.应注意扫描检查以外部位的防护屏蔽。

2.增强扫描后,病人应留观15min左右,以观察有无迟发过敏反应。

3.由扫描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并签名。

(四)颅脑灌注CT

【适应证】

1.脑血管疾病。

2.颅内肿瘤。

3.颅内感染。

4.脑白质病。

5.颅骨骨源性疾病。

【禁忌证】

1.严重心、肝、肾功能衰竭。

2.含碘对比剂过敏。

【操作方法及程序】

1.检查前准备

(1)认真核对 CT检查申请单,了解病情,明确检查目的和要求,对检查目的、要求不清的申请单,应与临床医师核准确认。

(2)做好解释工作,消除病人的紧张心理,取得病人合作。

(3)检查前4h禁食。

(4)去除头部的金属饰物等,避免伪影干扰。

(5)对增强扫描者,按含碘对比剂使用要求准备。

(6)对婴幼儿、外伤、意识不清及躁动不安的病人,根据情况给予适当的镇静剂。

2.检查方法及扫描参数

(1)平扫

①扫描体位:仰卧位。下颌内收,两外耳孔与台面等距。

②扫描方式:横断面连续扫描。

③定位扫描:确定扫描范围、层厚、层距。

④扫描定位基准线:听眦线。

⑤扫描范围:上界为听眦线上80~90mm,下界为听眦线上0~10mm。

⑥扫描机架倾斜角度:与扫描床成0°;或根据需要适当倾斜角度。

⑦扫描野(FOV):头部范围。

⑧扫描层厚:5~10mm。

⑩重建算法:标准算法。

⑾扫描参数:根据CT机型设定。

(2)动态灌注扫描

①对比剂用量:成年人用量为40~50ml,离子或非离子型含碘对比剂,儿童接体重用量为2ml/kg。

②注射方式:压力注射器静脉内团注或快速手推团注,注射速率一般为8~10ml/s。

③扫描开始时间:开始注射对比剂后16~20s做动脉期扫描,60~70s做实质期扫描。

④其他扫描程序、参数:与平扫相同。

3.摄片要求

(1)依次顺序摄取定位片、平扫和增强图像。

(2)窗位:L30~40,窗宽:W70~100。

(3)病灶层面放大摄片(必要时)。

(4)测量病灶大小及病灶层面增强前后的CT值(必要时)。

(5)绘制动态灌注曲线。

【注意事项】

1.应注意扫描检查以外部位的防护屏蔽。

2.增强扫描后,病人应留观15min左右,以观察有无迟发过敏反应。

3.由扫描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并签名。

(五)脑池造影

【适应证】

(1)脑室内肿瘤的定位诊断。

(2)常规CT扫描不能明确诊断的桥小脑角、脑干以及颅底区域病变的辅助诊断。

(3)脑室先天性发育异常。

(4)脑脊液漏的定位诊断。

【禁忌证】

碘过敏或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等为对比剂增强扫描检查的禁忌证。

【操作方法及程序】

1.检查前的准备

(1)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的紧张心理状态,取得患者合作。

(2)检查前4h禁食。

(3)去掉所有头部的金属饰物和各种物体,避免伪影干扰。

(4)对婴幼儿、外伤、意识不清及躁动不安的患者,检查前给予适当的镇静剂,以防止患者摔伤及移动产生伪影。

(5)如欲观察脑脊液的动力变化,则在注人对比剂后2、6、12、24h进行扫描,必要时可于48h或72h后扫描。

2.检查方法及扫描参数

常规消毒后,行小脑延髓池或腰椎穿刺。穿刺成功后,固定针及注射器,并以均匀压力缓慢连续注人对比剂。足侧抬高使对比剂经腰、胸、颈段流人脑室。

(1)扫描体位:仰卧位,下颌内收,两外耳孔与台面等距。

(2)扫描方式:横断面连续扫描必要时冠状面扫描。

(3)定位扫描:确定扫描范围、层厚、层距。

(4)扫描定位标记:听眦线。

(5)扫描范围:依据病变情况而定。

(6)扫描机架倾斜角度:横断面扫描与扫描床成0°角、15o俯角,冠状面扫描与鞍背垂直。

(8)扫描层厚:10mm。

(9)扫描间隔:10mm(或依据病灶大小而定)。

(1)成像矩阵:512×512。

(11)扫描参数:120kV,120—170mA,1~3s,软组织或标准算法。

3.摄片要求

(1)依次循序摄取定位、平扫和增强图像。

(2)病灶部位放大摄片。

(3)测量病灶大小及病灶部位增强前后的CT值。

(4)必要时可行图像重建。

【注意事项】

(1)扫描时,用铅防护布遮盖胸、腹部,以减少患者辐射剂量。

(2)患者做增强扫描后,应留观 15—60ml,以观察有无变态反应。

(3)头部抬高 24h,头颈部反复屈伸和轻轻摇动,可使对比剂全部或部分流回至蛛网膜下腔。

(9)多饮液体,以减少腰椎穿刺后的头痛。

(六)内听道

【适应证】

1.内听道内小肿瘤。

2.脑桥小脑三角,内听道区域病变。

3.内听道先天性发育异常。

4.观察内听道内肿瘤与邻近结构的关系。

【禁忌证】

1.严重心、肝、肾功能衰竭。

2.含碘对比剂过敏。

【操作方法及程序】

1.检查前准备

(1)认真核对 CT检查申请单,了解病情,明确检查目的和要求,对检查目的。要求不清的申请单,应与临床医师核准确认。

(2)做好解释工作,消除病人的紧张心理,取得病人合作。

(3)去除头部的金属饰物等,避免伪影干扰。

(4)对增强扫描者,按含碘对比剂使用要求准备。

(5)检查前4h禁食。

(6)对婴幼儿、外伤、意识不清及躁动不安的病人,根据情况给予适当的镇静剂。

2.检查方法及扫描参数

(1)平扫

①扫描体位:仰卧位。下颌内收,两外耳孔与台面等距。

②扫描方式:横断面连续扫描,必要时冠状面扫描。

③定位扫描:确定扫描范围、层厚、层距。

④扫描定位基准线:横断面为听眶线;冠状面为外耳孔前缘与听眶线的垂直线。

⑤扫描范围:横断面——自外耳孔向上至整个颞骨岩锥。冠状面——自外耳孔前缘向前至颈内动脉管水平段连续扫描。

⑥扫描机架倾斜角度:与扫描床成0°。

⑦扫描野(FOV):头部范围。

⑧扫描层厚:1~3mm。

⑨扫描间隔:1~3 mm。

⑩重建算法:高分辨率算法。

⑾扫描参数:根据CT机型设定。

(2)增强扫描

①对比剂用量:成年人用量为60~100ml,离子或非离子型含碘对比剂,儿童接体重用量为 2ml/kg。

②注射方式:压力注射器静脉内团注或快速手推团注,注射速率一般为1.0~2.0ml/s。

③扫描开始时间:对比剂注人后立即开始扫描。

④其他扫描程序、参数:与平扫相同。

3.摄片要求

(1)依次顺序摄取定位片、平扫及增强图像。

(2)窗位:L30~40HU,窗宽:W70~100HU。

(3)骨窗窗位:L300~500HU,窗宽:W1300~1800HU。

(4)病灶层面放大摄片(必要时)。

(5)测量病灶大小及病灶层面增强前后的 CT值(必要时)。

(6)根据临床需要,必要时可行图像重建。

【注意事项】

1.应注意扫描检查以外部位的防护屏蔽。

2.增强扫描后,病人应留观15min左右,以观察有无迟发过敏反应。

3.由扫描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并签名。

(七)眼和眼眶

【适应证】

1.肿瘤包括眼内及泪腺,眶内各组织来源的肿瘤,其他部位转移到眼明眶部的肿瘤。

2.外伤眶骨骨折及眶内软组织损伤的诊断;眼球内和眶内异物的诊断和位。

3.血管病变如血管瘤、颈内动脉海绵窦瘘、静脉曲张等。

4.眶内各组织炎症如渗出性视网膜炎、视神经炎、眼外肌炎、泪囊炎、眼蜂窝织炎、视网膜剥离等。【禁忌证】

1.碘过敏或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

2.含碘对比剂过敏。

3.病情严重难以配合者。

【操作方法及程序】

1.检查前准备

(1)认真核对 CT检查申请单,了解病情,明确检查目的和要求,对检查目的要求不清的申请单,应与临床医师核准确认。

(2)做好解释工作,消除病人的紧张心理,取得病人合作。

(3)去除头部的金属饰物等,避免伪影于扰。

(4)对增强扫描者,按含碘对比剂使用要求准备。

(5)检查前4h禁食。

(6)对婴幼儿、外伤、意识不清及躁动不安的病人,根据情况给予适当的镇静剂。

(7)训练病人闭上眼睛保持眼球固定不动,或嘱病人眼睛盯住一目标,保持动。

2.检查方法及扫描参数

(1)平扫

①扫描体位:仰卧或俯卧位。

②扫描方式:横断面或冠状面连续扫描。

③定位扫描:确定扫描范围、层厚、层距。

④扫描定位基准线:横断扫描——听眶线;冠状扫描——冠状线(俯卧位)

⑤扫描范围:横断面自眶底至眶顶,必要时可根据需要扩大扫描范围。冠状面自眶前缘向后连续扫描,即从眼球前部至海绵窦。

⑥扫描机架倾斜角度:与扫描床成0°;冠状面检查时根据需要适当倾斜机架角度。

⑦扫描野(FOV):头部范围。

⑧扫描层厚:横断面1~3mm;冠状面3~5mm。

⑨扫描间隔:横断面1~3mm;冠状面3~5mm。

⑩重建算法:软组织或高分辨率算法。

⑾扫描参数:根据CT机型设定。

(2)增强扫描

①对比剂用量:成年人用量为60~100ml,离子或非离子型含碘对比剂,儿童接体重用量为2ml/kg。

②对比剂注射方式:压力注射器静脉内团注或快速手推团注,注射速率一般为1.0~2.0ml/s,重点观察病变的血管特征(如区分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等),可提高速率至

2.5~3.5 ml/s。

③扫描开始时间:对比剂注人后延迟20s扫描观察动脉期,延迟50s扫描观察静脉期。

④其他扫描程序、参数:与平扫相同。

3.摄片要求

(1)依次顺序摄取定位片、平扫及增强图像。

(2)窗位:L30~50HU,窗宽:W250~450HU。

(3)骨窗窗位:L300~600HU,窗宽:W1500~2 000HU。

(4)病灶层面放大摄片(必要时)。

(5)测量病灶大小及病灶层面增强前后的CT值(必要时)。

(6)根据临床需要,可行图像重建。

【注意事项】

1.应注意扫描检查以外部位的防护屏蔽。

2.增强扫描后,病人应留观15min左右,以观察有无迟发过敏反应。

3.由扫描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并签名。

(八)鼻旁窦

【适应证】

1.鼻窦癌及其他恶性肿瘤和转移瘤。

2.良性肿瘤、鼻窦黏液囊肿。

3.上颌骨鼻窦区的肿瘤与囊肿。

4.外伤。

5.化脓性鼻窦炎、鼻腔息肉。

6.配合纤维内镜手术,显示上颌窦开口的部位和形态。

7.先天异常。

【禁忌证】

1.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

2.含碘对比剂过敏。

3.病情严重难以配合者。

【操作方法及程序】

1.检查前准备

(1)认真核对 CT检查申请单,了解病情,明确检查目的和要求,对检查目的、要求不清的申请单,应与

临床医师核准确认。

(2)做好解释工作,消除病人的紧张心理,取得病人合作。

(3)去除头部的金属饰物等,避免伪影干扰。

(4)对增强扫描者,按含碘对比剂使用要求准备。

(5)检查前4h禁食。

(6)对婴幼儿、外伤、意识不清及躁动不安的病人,根据情况给予适当的镇静剂。

2.检查方法及扫描参数

(1)平扫

①扫描体位:仰卧位或俯卧位。

②扫描方式:横断面或冠状面连续扫描。

③定位扫描:确定扫描范围、层厚、层距。

④扫描定位基准线:横断扫描——听眶线(仰卧位);冠状扫描——冠状线(俯卧位)。

⑤扫描范围:横断面自上牙槽突至额窦底连续扫描;冠状面自额窦前缘至蝶窦后缘。

⑥扫描机架倾斜角度:与扫描床成0°或根据需要适当倾斜角度。

⑦扫描野(FOV):头部范围。

⑧扫描层厚:3~5 mm。

⑨扫描间隔:3~5mm。

⑩重建算法:标准或高分辨率算法。

⑾扫描参数:根据CT机型设定。

(2)增强扫描

①对比剂用量:成年人一般用量为60~100ml,离子或非离子型含碘对比剂,儿童接体重用量为2ml/kg。

②注射方式:压力注射器静脉内团注或快速手推团注,注射速率一般为1.0~2.0ml/s。

③扫描开始时间:对比剂注人后立即开始扫描。

④其他扫描程序、参数:与平扫相同。

3.摄片要求

(1)依次顺序摄取定位片、平扫及增强图像。

(2)窗位:L30~50HU,窗宽:W250~450HU。

(3)骨窗窗位:L300~600HU,窗宽:W1500~2 000HU。

(4)病灶层面放大摄片(必要时)。

(5)测量病灶大小及病灶层面增强前后的 CT值(必要时)。

【注意事项】

1.应注意扫描检查以外部位的防护屏蔽。

2.增强扫描后,病人应留观15min左右,以观察有无迟发过敏反应。

3.由扫描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并签名。

(九)鼻咽、颅底

【适应证】

1.鼻咽部肿瘤,如鼻咽癌、纤维血管瘤和脊索瘤等。

2.鼻咽部肉芽肿性病变。

【禁忌证】

1.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

2.含碘对比剂过敏。

3.病情严重难以配合者。

【操作方法及程序】

1.检查前准备

(1)认真核对 CT检查申请单,了解病情,明确检查目的和要求,对检查目的、要求不清的申请单,应与临床医师核准确认。

(2)做好解释工作,消除病人的紧张心理,取得病人合作。

(3)去除头部的金属饰物等,避免伪影干扰。

(4)对增强扫描者,按含碘对比剂使用要求准备。

(5)检查前4h禁食。

(6)对婴幼儿、外伤、意识不清及躁动不安的病人,根据情况给予适当的镇静剂。

2.检查方法及扫描参数

(1)平扫

①扫描体位:仰卧或俯卧位。

②扫描方式:横断面或冠状面连续扫描。

③定位扫描:确定扫描范围、层厚、层距。

④扫描定位基准线:横断扫描——听眶线(仰卧位);冠状扫描——冠状线(俯卧位)。

⑤扫描范围:横断面自上牙槽突至额窦底连续扫描;冠状面自上颌窦前缘向后连续扫描至鼻咽腔后缘。

⑥扫描机架倾斜角度:与扫描床成0o或根据需要适当倾斜角度。

⑦扫描野(FOV):头部范围。

⑧扫描层厚:3~5mm。

⑨扫描间隔:3~5mm。

⑩重建算法:标准或高分辨率算法。

⑾扫描参数:根据CT机型设定。

(2)增强扫描

①对比剂用量:成年人用量为60~100ml,离子或非离子型含碘对比剂,儿童接体重用量为 2ml/kg。

②注射方式:压力注射器静脉内团注或快速手推团注,注射速率一般为1.0~2.0ml/s。

③扫描开始时间:对比剂注人后延迟13~18s开始扫描。

④其他扫描程序、参数:与平扫相同。

3.摄片要求

(1)依次顺序摄取定位片、平扫及增强图像。

(2)窗位:L30~50HU,窗宽:W250~450HU。

(3)骨窗窗位:L300~600HU,窗宽:W1500~2 000HU。

(4)病灶层面放大摄片(必要时)。

(5)测量病灶大小及病灶层面增强前后的 CT值(必要时)。

【注意事项】

1.应注意扫描检查以外部位的防护屏蔽。

2.增强扫描后,病人应留观15min左右,以观察有无迟发过敏反应。

3.由扫描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并签名。

(十)腮腺

【适应证】

1.良性腮腺肿瘤。

2.恶性肿瘤。

3.腮腺炎症及腮腺脓肿等。

【禁忌证】

1.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

2.含碘对比剂过敏。

3.病情严重难以配合者。

【操作方法及程序】

1.检查前准备

(1)认真核对 CT检查申请单,了解病情,明确检查目的和要求,对检查目的、要求不清的申请单,应与临床医师核准确认。

(2)做好解释工作,消除病人的紧张心理,取得病人合作。

(3)去除头部的金属饰物等,避免伪影干扰。

(4)对增强扫描者,按含碘对比剂使用要求准备。

(5)检查前4h禁食。

(6)对婴幼儿、外伤、意识不清及躁动不安的病人,根据情况给予适当的镇静剂。

2.检查方法及扫描参数

(1)平扫

①扫描体位:仰卧位或俯卧位。

②扫描方式:横断面或冠状面连续扫描。

③定位扫描:确定扫描范围、层厚、层距。

④扫描定位基准线:横断扫描——听眶线(仰卧位);冠状扫描——冠状线(俯卧位)。

⑤扫描范围:自蝶鞍至下颌角,必要时可根据需要扩大扫描范围。

⑥扫描层面角度:与扫描床成0°。

⑦扫描野(FOV):头部范围。

⑧扫描层厚:3~5mm。

⑨扫描间隔:3~5mm。

⑩重建算法:软组织算法。

⑾扫描参数:根据CT机型设定。

(2)增强扫描

①对比剂用量:成年人用量为60~100ml,离子或非离子型含碘对比剂,儿童接体重用量为 2ml/kg。

②注射方式:压力注射器静脉内团注或快速手推团注,注射速率一般为1.0~2.0ml/s。

③扫描开始时间:对比剂注人后延迟 13~18s开始扫描。

④其他扫描程序、参数:与平扫相同。

3.摄片要求

(1)依次循序摄取定位片、平扫及增强图像。

(2)窗位:L30~50HU,窗宽:W250~450HU。

(3)骨窗窗位:L300~600HU,窗宽:W1500~2 000HU。

(4)病灶层面放大摄片(必要时)。

(5)测量病灶大小及病灶层面增强前后的 CT值(必要时)。

【注意事项】

1.应注意扫描检查以外部位的防护屏蔽。

2.增强扫描后,病人应留观15min左右,以观察有无迟发过敏反应。

3.由扫描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并签名。

(十一)颞区(内耳)

【适应证】

1.颞骨部的先天性畸形,包括外耳、内耳、中耳畸形及血管畸形。

2.颞骨部的炎症性疾病。

3.颞骨的外伤。

4.颞骨肿瘤,包括外耳道癌、中耳癌、中耳鼓室内血管瘤、化学感受器瘤、面神经鞘瘤、听神经瘤等。5.耳硬化症。

6.耳源性脑脓肿。

7.岩骨尖综合征,外伤。

8.外耳道炎症、中耳炎、乳突炎、内耳迷路炎等。

【禁忌证】

1.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

2.含碘对比剂过敏。

3.病情严重难以配合者。

【操作方法及程序】

1.检查前准备

(1)认真核对 CT检查申请单,了解病情,明确检查目的和要求,对检查目的、要求不清的申请单,应与临床医师核准确认。

(2)做好解释工作,消除病人的紧张心理,取得病人合作。

(3)去除头部的金属饰物等,避免伪影干扰。

(4)对增强扫描者,按含碘对比剂使用要求准备。

(5)检查前4h禁食。

(6)对婴幼儿、外伤、意识不清及躁动不安的病人,根据情况给予适当的镇静剂。

2.检查方法及扫描参数

(1)平扫

①扫描体位:仰卧位或俯卧位。

②扫描方式:横断面或冠状面连续扫描。

③定位扫描:确定扫描范围、层厚、层距。

④扫描定位基准线:横断扫描——听眶线(仰卧位);冠状扫描——冠状线(俯卧位)。

⑤扫描范围:横断面以听眶线向上连续扫描至鼓窦盖;冠状面以冠状线垂直听眶线自外耳孔前缘向后连续扫描,必要时可根据需要扩大扫描范围。

⑥扫描机架倾斜角度:与扫描床成12 o~15 o(冠状扫描)。

⑦扫描野(FOV):头部范围。

⑧扫描层厚:超薄层1~2mm;薄层3~5mm。

⑨扫描间隔:同扫描层厚。

⑩重建算法:高分辨率算法。

⑾扫描参数:根据CT机型设定。

(2)增强扫描

①对比剂用量:成年人用量为60~100ml,离子或非离子型含碘对比剂,儿童接体重用量为2ml/kg。

②注射方式:用压力注射器静脉内团注或快速手推团注,注射速率一般为1.0~2.oml/s。

③扫描开始时间:对比剂注人后立即开始扫描。

④其他扫描程序、参数:与平扫相同。

3.摄片要求

(1)依次顺序摄取定位片、平扫及增强图像。

(2)窗位:L40~60HU,窗宽:W300~500HU。

(3)骨窗窗位:L300~600HU,窗宽:W1500~3 000HU。

(4)病灶层面放大摄片(必要时)。

(5)测量病灶大小及病灶层面增强前后的CT值(必要时)。

【注意事项】

1.应注意扫描检查以外部位的防护屏蔽。

2.增强扫描后,病人应留观15min左右,以观察有无迟发过敏反应。

3.由扫描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并签名。

(十二)喉部

【适应证】

1.喉部肿瘤性病变。

2.喉部囊肿及肢肿等。

3.喉的非肿瘤性疾病,如喉息肉(声带息肉)、喉囊肿、喉膨出等。

4.喉部外伤性病变及异物。

5.喉部炎症。

【禁忌证】

1.含碘对比剂过敏。

2.骤发喉阻塞须及时做气管切开者。

【操作方法及程序】

1.检查前准备

(1)认真核对CT检查申请单,了解病情,明确检查目的和要求,对检查目的、要求不清的申请单,应与临床医师核准确认。

(2)做好解释工作,消除病人的紧张心理,取得病人合作。

(3)去除头部的金属饰物等,避免伪影干扰。

(4)对增强扫描者,按含碘对比剂使用要求准备。

(5)检查前4h禁食。

(6)对婴幼儿、外伤、意识不清及躁动不安的病人,根据情况给予适当的镇静剂。

(7)向病人说明在扫描期间须保持头部不动,做平静呼吸,不能有吞咽动作。

(8)训练病人发持续的“咿”声或行瓦氏呼吸。

2.检查方法及扫描参数

(1)平扫

①扫描体位:仰卧位。下颌稍扬起,两外耳孔与台面等距。

②扫描方式:横断面连续扫描。

③定位扫描:确定扫描范围、层厚、层距。

④扫描定位基准线:听鼻线垂直台面。

⑤扫描范围:自舌骨平面向下扫描至环状软骨下缘,必要时可根据需要扩大扫描范围。

⑥扫描机架倾斜角度:与扫描床成0°。

⑦扫描野(FOV):颈部范围。

⑧扫描层厚:3~5mm。

⑨扫描间隔:3~5 mm。

⑩重建算法:软组织算法。

⑾扫描参数:根据CT机型设定。

(2)增强扫描

①对比剂用量:成年人用量为60~100ml,离子或非离子含碘对比剂;儿童用量按体重 2ml/kg计算。

②注射方式:压力注射器静脉内团注或快速手推团注,注射速率一般为1.0~2.0ml/s。

③扫描开始时间:对比剂注人后立即开始扫描。

④其他扫描程序、参数:与平扫相同。

3.摄片要求

(1)依次顺序摄取定位片、平扫及增强图像。

(2)窗位:L30~50HU,窗宽:W200~400HU。

(3)骨窗窗位:L300~600HU,窗宽:W1500~2 000HU。

(4)病灶层面放大摄片(必要时)。

(5)测量病灶大小及病灶层面增强前后的 CT值(必要时)。

(6)根据临床需要,可行图像重建。

【注意事项】

1.应注意扫描检查以外部位的防护屏蔽。

2.增强扫描后,病人应留观15min左右,以观察有无迟发过敏反应。

3.由扫描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并签名。

二、颈部、胸部

(一)颈部(甲状腺)

【适应证】

1.甲状腺病变,如囊肿、腺瘤、甲状腺及甲状旁腺肿瘤等。

2.颈动脉间隙内病变的恶性肿瘤,颈动脉瘤,副神经节瘤、神经鞘瘤和神经纤维瘤。

3.颈动脉粥样硬化和颈静脉血栓形成,静脉炎、蜂窝织炎和胶肿等。

4.咽旁、咽后、椎前间隙的良、恶性肿瘤等。

5.颈椎病变,外伤等。

【禁忌证】

1.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

2.含碘对比剂过敏。

【操作方法及程序】

1.检查前准备

(1)认真核对 CT检查申请单,了解病情,明确检查目的和要求,对检查目的、要求不清的申请单,应与临床医师核准确认。

(2)扫描前去除病人颈、胸部饰物及其他金属物品。嘱咐病人扫描时不做吞咽动作,可平静呼吸或憋住气。(3)对增强扫描者,按含碘对比剂使用要求准备。检查前4h禁食。

2.检查方法和扫描参数

(1)平扫

①扫描体位:仰卧位。身体置于床面中间,头稍后仰,使下颌支与床台面垂直。

②扫描方式:横断面连续扫描。

③定位扫描:确定扫描范围、层厚、层距。

④扫描范围:上界为舌骨下缘,下界至主动脉弓上缘。

⑤扫描机架倾斜角度:0°。

⑥扫描野(FOV):颈部范围。

⑦扫描层厚:5~10 mm,对微小病变可薄层扫描。

⑧扫描间隔:5~10mm。

⑨重建算法:软组织或标准算法。

⑩扫描参数:根据CT机型设定。

(2)增强扫描

①对比剂用量;80~100ml离子或非离子型含碘对比剂。

②注射方式:静脉团注或加压快速滴注。

③扫描开始时间:注射50ml后快速连续扫描。

④其他检查程序和扫描参数:同平扫。

3.摄片要求

①依次顺序拍摄定位片、平扫及增强图像。

③软组织窗,窗位L30~60HU;窗宽W200~400HU。骨组织窗,窗位L300~600HU;窗宽 W1500~3000HU。

③必要时测量病灶大小CT值,以及测量病灶层面增强前后CT值的变化。

【注意事项】

1.应注意扫描检查以外部位的防护屏蔽。

2.增强扫描后,病人应留观15min左右,以观察有无迟发过敏反应。

3.由扫描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并签名。

(二)胸部

【适应证】

1.肺部良恶性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2.肺部急慢性炎症及弥漫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3.肺血管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4.胸部职业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5.胸膜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6.纵隔肿瘤和大血管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7.胸部外伤。

8.胸部手术后疗效的评价。

9.气管和支气管内异物。

【禁忌证】

1.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

2.含碘对比剂过敏。

【操作方法及程序】

1.检查前准备

(1)认真核对 CT检查申请单,了解病情,明确检查目的和要求,对检查目的、要求不清的申请单,应与临床医师核准确认。

(2)扫描前去除病人颈、胸部饰物及其他金属物品。

(3)训练病人呼吸和屏气要领。

(4)对增强扫描者,按含碘对比剂使用要求准备。检查前4h禁食。

2.检查方法和扫描参数

(1)平扫

①扫描体位:仰卧位,身体置于床面中间,两臂上举抱头。

②扫描方式:横断面连续扫描。

③定位扫描:确定扫描范围、层厚、层距。

④扫描范围:自胸腔人口到肺下界膈面。

⑤扫描机架倾斜角度:0°。

⑥扫描野(FOV):体部范围。

⑦扫描层厚:5~10mm。

⑧扫描间隔:5~10mm。

⑨重建算法:软组织或标准算法。

⑩扫描参数:根据CT机型设定。

(2)增强扫描

①对比剂用量:成人80~100ml离子或非离子型含碘对比剂。儿童用量按体重 2ml/kg计算。

②注射方式:压力注射器静脉团注或快速手推加压团注。注射速率一般为3.0~4.0ml/s。

③扫描开始时间:含碘对比剂注射 60~80ml即可开始扫描。

④其他扫描程序、参数:与平扫相同。

⑤延迟扫描:根据需要可在注射含碘对比剂后5~30min做延迟扫描。

3.摄片要求

①依次顺序拍摄定位片(包括有和无扫描线的两幅定位片)、平扫和增强扫描图像。

②显示窗有肺窗,窗位L—300~一600HU,窗宽WI300~1600HU;软组织窗,窗位L30~50HU,窗宽W250~350HU;骨窗,窗位L300~600HU,窗宽W1000~2000HU。

③必要时测量病灶大小及增强前后病灶同一层面CT值的变化。

【注意事项】

1.应注意扫描检查以外部位的防护屏蔽。

2.增强扫描后,病人应留观15min左右,以观察有无迟发过敏反应。

3.由扫描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并签名。

(三)纵隔

【适应证】

1.纵隔肿瘤,显示其范围及大小。

2.淋巴结转移及周围解剖结构。

3.纵隔肿块与血管异常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禁忌证】

1.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

2.含碘对比剂过敏。

【操作方法及程序】

1.检查前准备

(1)认真核对 CT检查申请单,了解病情,明确检查目的和要求,对检查目的、要求不清的申请单,应与临床医师核准确认。

(2)扫描前去除病人颈、胸部饰物及其他金属物品。

(3)训练病人呼吸和屏气。

(4)对增强扫描者,按含碘对比剂使用要求准备。

(5)检查前4h禁食。

2.检查方法和扫描参数

(1)平扫

①扫描体位:仰卧位横断面扫描,身体置于床面中间,两臂上举抱头。

②扫描方式:横断面连续扫描。

③定位扫描:确定扫描范围、层厚、层距。

④扫描范围:上界为胸腔人口,下界至心室水平。

⑤扫描机架倾斜角度:0°。

⑥扫描野(FOV):体部范围。

⑦扫描层厚:5~10mm。

⑧扫描间隔:5~10mm。

⑨重建算法:软组织或标准算法。

⑩扫描参数:根据CT机型设定。

(2)增强扫描

①对比剂用量:80~100ml离子或非离子型含碘对比剂。

②注射方式:压力注射器静脉团注或快速滴注。注射速率一般为3.0~

4.0ml/s。

③扫描开始时间:注射含碘对比剂50~80ml后连续扫描。

④其他扫描程序和扫描参数:与平扫相同。

3.摄片要求

①依次顺序拍摄定位片、平扫和增强的各层扫描图像。

②图像显示采用软组织窗,窗位 L35~70HU,窗宽 W200~400HU。

③测量病灶大小及增强前后病灶同一层面CT值的变化。

【注意事项】

1.应注意扫描检查以外部位的防护屏蔽。

2.增强扫描后,病人应留观15min左右,以观察有无迟发过敏反应。

3.由扫描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并签名。

三、腹部、盆腔

(一)胃

【适应证】

(1)胃恶性肿瘤。

(2)卵巢恶性肿瘤(寻找来源于胃的原发性肿瘤)。

(3)胃良、恶性肿瘤定位。

(4)胃恶性肿瘤治疗后随访复查,了解治疗疗效、复发情况。

【禁忌证】

碘过敏或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等为对比剂增强扫描检查的禁忌证。

【操作方法及程序】

1.检查前的准备

(1)检查前一天晚饭后开始禁食。

(2)检查当天晨空腹。

(3)检查前30min内口服1000ml水作为对比剂使胃充盈扩张,临上机前再饮水300min。(4)检查前10min肌注山莨菪碱20mg(青光眼、前列腺肥大、排尿困难者不用)。

2.检查方法和扫描参数

1)扫描体位:根据需要,采用仰卧位、仰卧右后斜位、左侧位或右侧位。

2)扫描方式:横断面连续扫描。

3)定位扫描:确定扫描范围、层厚、层距。

4)扫描范围:上界为胸骨剑突,下界至脐孔(包括隔上食管下段至胃大弯)。

5)扫描机架倾斜角度:0°。

6)扫描野:35—45cm。

7)扫描层厚:5~10mm。

8)扫描间隔:5~10mm。

9)成像矩阵:512×512。

10)扫描参数:120-140kV,120-250mA,1-3s(视CT机型号而定)。软组织或标准算法。(2)增强扫描。

1)对比剂用量:80~100ml离子或非离子型含碘对比剂。

2)注射方式:静脉压力注射器团注或加压快速滴注,2—3ml/s。

3)扫描开始时间:注射50~70ml后开始连续扫描(8—10s扫描周期)。

其他检查程序和扫描参数同平扫。

3摄片要求

(1 )依次循序拍摄定位、平扫以及增强图像。

(2 )测量病灶CT值及大小,必要时测量病灶增强前后的CT值变化。

(3 )疑胃穿孔患者,需采用纵隔窗拍摄(W350-500 L35-50),以鉴别脂肪与游离气体。

学校保安工作标准及操作规程2016-3-7日第一次修改

学校保安工作标准及操作规程 保安员培训实施作业规程 1 目的 规范保安员培训工作内容,使保安员培训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最终使全体保安员具备满足工作需要的知识和技能。 2 职责 <1> 校办根据学校情况监督指导保安队开展各项培训,并验收培训结果。 <2> 保安队长和校办沟通负责制定保安部年度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 3 作业规程 A.保安每班组队员每天上班要求提前10分到岗,统一集中整队,有班长组织进行立正稍息训练(目的是提高队员士气) B.要安排保安队员不断进行体能训练,以满足工作需要。 C.每周组织全体队员开一次会议,进行思想教育,总结一周的工作,全员学习业务知识,每次不少于1个小时。 D.新进队员要求必须要有一星期(7天)的培训方可上岗,培训内容:站姿训练、正步训练、立正稍息、队长训话等军事化训练、熟悉环境、业务知识培训。 业务知识内容应包含:警用设备的使用,锁车工具的使用,学校消防设备的使用,各项工作的作业流程。

门岗管理作业规程 1 目的 控制闲杂人员进入校区影响学校安全和正常的教育教学。 2 职责 <1> 保安队长负责检查执行情况。 <2> 门岗保安人员负责实施对人员、车辆及物品的出入管理。 3 作业规程 人员进出管理 当持有我校证件的教职工进入校区时,工作标准流程: A.门岗保安人员主动问好!标准语:你好! B. 在不影响执勤质量的前提下,可以为其提供服务。 当陌生人(包括有接送证但是还不到接学生时间的家长)进入校区,工作标准流程: A.门岗保安员首先要问:“您好!请问您找谁?”要求其打电话给当事人,经过当事人确认同意方可登记、发访客证进入校区,如果门岗无法确定当事人身份时,要求当事人到校区门口接人进入。 B.如过没有佩戴工作证保安员也不熟悉的人进入校区,当来人说明是我校教职工时,门岗保安员应礼貌的请对方出示相关证件,经确认后应说:“不好意思,刚认识您,给您添麻烦了,请进!” C.如果有陌生人硬要闯入者,当值队员要强行阻挡,并立即通知队长到现场处理,必要时向公安机关报警。 物品出入管理

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完整

通用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安全技术操作规程通则 1.安全通则适用于全公司所有岗位,未明确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所有人员必须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通则。 2.厂纪厂规和安全管理制度,认真执行“三大规程”(技术、操作、安全)员工进入工作岗位前,必须接受“三级安全教育”和岗位专业技能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能上岗工作。 3.工作时间,必须穿工作服,将防护用品穿戴齐全。 4.班前四小时内不准饮酒,班中禁止饮酒,班前八小时要保证充分睡眠,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5.工作期间禁止看书报,玩手机,脱岗,睡岗,串岗以及做工作以外的杂事。 6.工作中严禁擅离职守,必须暂离工作岗位时,须班组长同意安排合适人员替岗,方可离开。 7.严禁烟火,凡在禁火区域动火必须办理动火许可证。 8.非本人负责的机械设备、容器、仪器、管道阀门及工具不许擅自乱动。 9.非电器工作人员严禁拆解修理电器设备,线路及开关,未经车间批准非值班人员禁止入变、配电室。 10.高两米以上作业时必须系好安全带或设置安全防护。

11.一切检修工作都必须挂检修提示牌,检修电器应填写电气工作票。机械运转中禁止修理,禁止用抹布和棉纱擦拭运转设备。12. 13.一切岗位人员应掌握“四懂四会”知识,熟练防毒面具和消防设 施的使用方法。 14.禁止由窗户、楼梯口、高空往下抛掷杂物。 15.严禁挪用消防器材和占用消防通道,消防器材不得加锁,放置应 易于拿去,并设置显著标志,发现火灾立即通知调度室和消防队。 16.凡转动设备必须加装安全防护罩。 17.任何人不准在机械上站立,停留或放置杂物。 18.非有关人员禁止在下列场所停留 (1)起重工作的场所; (2)正在转运的设备附近; (3)有毒气体范围内及腐蚀性液体管道容器下; (4)动火工作的场所; (5)高空作业的地点; (6)处于事故状态的场所。 19.特殊工种和要害岗位的人员调动必须经安环部登记备案才能调用。 20.爱护安全设施和安全标志,安全设施及标志损坏时应及时报告。 21.易燃、易爆及危险作业场所,必须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22.严禁带儿童进入生产作业岗位。 23.各类运动机械在行进中,禁止人员上下。 24.未经安环部批准,严禁非本岗位工作人员禁止入(巡检、检修、

电焊一般安全操作规程

电焊一般安全操作规程 1、电焊工必须经过训练,取得安监局考核合格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作业操作证》(IC卡)后,才能独立操作。 2、在操作中,必须严格遵守以下电气安全规定: (1)电焊机必须绝缘良好其绝缘电阻不得小于1兆欧,否则不准使用。不准任意搬动护接地设备。工作前,首先检查接地线、导线有无损坏,电焊变压器的一次电源线要保证绝缘外,其长度在2.5-3米。二次线应使用绝缘线禁止使用厂房或其它金属物体接起来做导线使用(含零线)。导线有接头不超过2个,要用绝缘布包好,电线不准拖在行人道路,要挂起来。 (2)电焊机用电焊变压器,应该按照规定时间,间歇使用。 (3)电焊机外壳和二次线圈绕组引出线的一端,应采用单相三线或三相四线制,其中一根导线接地,在电焊机二次线圈绕组一端接地或接零时,则焊体本身不该接地,也不应接零,以防工作电流伤人或发生火灾。 (4)电源使用漏电保护器。 (5)在有接地线或接零线的工作上进行电焊时,应将焊件是的接地线或接零线的接头暂时断开,焊完后再接上。在焊接与大地紧密相联的工件(如管路、房屋、金属、立柱,有良好的接地铁轨等)上电焊时,焊件接地电阻小于4欧,则应将电焊机二次线圈绕阻一端接地或接零线的接头暂时断开,焊完后再恢复,总之,不能同时接地或接零(指二次端和焊件)。 (6)焊接中没发生电弧时,电压较高,要特别注意防止触电,调整电流或换焊条时,要放下电把进行。焊接工作结束后,要将电源切断。 3、进行焊接操作要做到: (1)在潮湿地点及金属容器内进行作业,要穿绝缘鞋和站在胶垫上。照明灯使用12伏,电焊、尖钳绝缘,使用镜有滤光镜的面罩,防止电弧射伤眼睛和烫伤面部,而眉与脸下不要离得太远,防止电弧和紫外线从侧面射伤面部。 (2)工作地点要用屏风围起来,以免电弧、紫外线和火花溅飞渣射伤其他人员。 (3)工作地点周围不要易燃易爆物品,严禁焊接未消除压力的容器和带有危险性的爆炸物品。 (4)在高空或井筒内焊接时,要有人在场监护,要系安全带,要用铁板隔开,防止火花或焊渣四处飞溅引起火灾。 4、禁止焊接有油污、将近燃易爆气体等的容器物品。 5、禁止在不停电的情况下检修,清扫电焊机或更换保险丝,以防触电。

操作规程管理规定(修订)

工艺操作规程管理规定 1 目的和适用范围 1.1工艺操作规程是规范工艺操作人员生产运行操作的重要技术性文件和规范要求,为规范操作规程的管理,提高操作规程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推进操作受控,促进安全生产,特制定本规定。 1.2本规定适用于山西润锦化工有限公司生产装置操作规程的编制与管理。 2 管理职责 2.1公司主管技术副总经理是负责操作规程编制与管理工作的主要领导,负责组织操作规程制(修)订、审批。 2.2公司生产技术部是操作规程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操作规程制(修)订、审核、上报与发布,负责组织操作规程的年度评审。 2.3公司生产运行事业部负责组织操作规程的执行。 2.4公司设备管理部、安全环保部等部门负责组织操作规程相关专业内容的制(修)订,并进行专业审核及执行过程中的监督检查。 2.5车间(工段)负责操作规程的编制、审查、上报及日常管理,负责审批后操作规程的执行。 3 操作规程的编写方式、原则 2.1 各车间成立操作规程(方案)编写小组,车间主任具体组织并审核,编写小组应包括管理、技术、操作三个层次的人员。 2.2 操作规程编制过程中,必须坚持集体讨论,在讨论过程中不断修改,最大限度地吸收不同层次的知识和工作经验,保证操作规程正确和可操作。

2.3 操作规程的编写应遵循以下原则。 2.3.1 操作规程必须以工程设计和生产实践为依据,确保技术指标、技术要求、操作方法的科学合理; 2.3.2 操作规程必须总结长期生产实践的操作经验,保证同一操作的统一性,成为人人严格遵守的操作行为指南,有利于生产安全; 2.3.3 操作规程必须保证操作步骤的完整、细致、准确、量化,有利于车间设备的可靠运行; 2.3.4 操作规程必须与优化操作、节能降耗、提高产品质量、安全环保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利于提高装置生产效率; 2.3.5 操作规程必须与岗位责任制(各车间另行制定)相结合,做到分工明确、协调一致; 2.3.6 操作规程必须在生产实践中及时修订、补充和不断完善,实现从实践到理论的不断提高。在装置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时必须及时以补充规定形式进行修改。 3 编写格式和内容 3.1操作规程包括工艺技术规程、操作指南、开停工规程、基础操作规程、事故处理预案等章节,编写格式和内容以生产技术部编制的《山西润锦化工有限公司工艺技术操作规程编写模板及内容(试行)》(参见附件一)为蓝本进行,力求内容全面,叙述精练、层次清晰、数据准确,并根据岗位特点适当增减变化内容,但基本格局应符合本要求。 3.2工艺技术操作规程的基本内容包括: 3.2.1岗位任务、职责; 3.2.2原理与流程:该装置的生产原理与工艺流程描述; 3.2.3工艺指标、原辅材料消耗及产品质量指标:包括原料指

全套管钻机 安全操作规程 - 制度大全

全套管钻机安全操作规程-制度大全 全套管钻机安全操作规程之相关制度和职责,一、钻机安装场地应平整、夯实,能承载该机的工作压力;当地基不良时,钻机下应加铺钢板防护。二、安装钻机时,应在专业技术人员指挥下进行。安装人员必须经过培训,熟悉安装工艺及指挥信号,并... 一、钻机安装场地应平整、夯实,能承载该机的工作压力;当地基不良时,钻机下应加铺钢板防护。 二、安装钻机时,应在专业技术人员指挥下进行。安装人员必须经过培训,熟悉安装工艺及指挥信号,并有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 三、与钻机相匹配的起重机,应根据成桩时所需的高度和起重量进行选择。当钻机与起重机连接时,各个部位的连接均应牢固可靠。钻机与动力装置的液压油管和电缆线应按出厂说明书规定连接。 四、引入机组的照明电源,应安装低压变压器,电压不应超过36V。 五、作业前应进行外观检查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钻机各部外观良好,各连接螺栓无松动。 (二)燃油、润滑油、液压油、冷却水等符合规定,无渗漏现象。 (三)各部钢丝绳无损坏和锈蚀,连接正确。 (四)各卷扬机的离合器、制动器无异常现象,液压装置工作有效。 (五)套管和浇注管内侧无明显的变形和损伤,未被混凝土粘结。 六、应通过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启动内燃机,并怠速运转逐步加速至额定转速,按照指定的桩位对位,通过试调,使钻机纵横向达到水平、位正,再进行作业。 七、机组人员应监视各仪表指示数据,倾听运转声响,发现异状或异响,应立即停机处理。 八、第一节套管入土后,应随时调整套管的垂直度。当套管入土5m以下时,不得强行纠偏。 九、在作业过程中,当发现主机在地面及液压支撑处下沉时,应立即停机。在采用30mm厚钢板或路基箱扩大托承面、减小接地应力等措施后,方可继续作业。 十、在套管内挖掘土层中,碰到坚硬土岩和风化岩硬层时,不得用锤式抓斗冲击硬层,应采用十字凿锤将硬层有效地破碎后,方可继续挖掘。 十一、用锤式抓斗挖掘管内土层时,应在套管上加装保护套管接头的喇叭口。 十二、套管在对接时,接头螺栓应按出厂说明书规定的扭矩,对称拧紧。接头螺栓拆下时,应立即洗净后浸入油中。 十三、起吊套管时,应使用专用工具吊装,不得用卡环直接吊在螺纹孔内,亦不得使用其他损坏套管螺纹的起吊方法。 十四、挖掘过程中,应保持套管的摆动。当发现套管不能摆动时,应采用拔出液压缸将套管上提,再用起重机助拔,直至拔起部分套管能摆动为止。 十五、浇注混凝土时,钻机操作应和灌注作业密切配合,应根据孔深、桩长适当配管,套管与浇注管保持同心,在浇注管埋入混凝土2~4m之间时,应同步拔管和拆管,并应确保浇注成桩质量。 十六、作业后,应就地清除机体、锤式抓斗及套管等外表的混凝土和泥砂,将机架放回行走的原位,将机组转移至安全场所。 总经理助理职责董事会秘书职责辅导员工作职责

装卸机械一般安全操作规程(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装卸机械一般安全操作规 程(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2494-66 装卸机械一般安全操作规程(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1、司机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经有关部门考试合格取得装卸机械司机执照后方准操作。 2、实行定人、定机制。实习司机、学徒操作必须有正式司机在旁指导,装卸机械禁止乘坐无关人员。 3、司机衣着要整洁、紧身,做到“三紧”(袖口紧、下摆紧、库管紧),严禁穿高跟鞋、拖鞋或赤脚工作,女司机头发必须卷放在工作帽内。 4、交接班时严格执行“四交”、“八查”制度。 (1)四交 ①交接清楚生产操作环境; ②交接清楚机械设备及安全装置情况; ③交接清楚安全质量措施和注意事项; ④交接清楚随车工属具是否齐全良好。 (2)八查

①查燃油、润滑油、工作存油量和质量,有无漏油; ②查冷却水是否充足,有无漏水,风扇带张紧度是否正常; ③查灯光、喇叭、电议、电器连接线、电瓶是否正常; ④查轮胎是否缺气和损坏,车轴、螺丝、弹簧钢板是否正常完好; ⑤查转向机构和个部位刹车制动性能是否良好有效; ⑥查发动机、电动机、发电机运转情况,各部有无异响; ⑦查钢丝绳及接头、滑轮吊钩、吊具悬索、起升链条、货叉、限位连锁安全装置是否完好; ⑧查棚架、门窗、玻璃是否完好,金属结构是否变形、开裂、脱焊。 5、发动机启动时应做到: (1)启动前各操纵手柄置于空挡、拉紧手制动;

操作规程管理制度范本

操作规程管理制度 1 、目的 确保安全生产,保证产品质量,完成生产任务,提高经济效益,各岗位按一定的操作规程操作,特制定本制度。 2 、范围 本制度规定了工艺操作规程(含临时操作规定及工艺处理方案)管理的基本要求。 本制度适用于鸿基焦化操作规程(含临时操作规定及工艺处理方案)的管理。 3、职责 3.1 技术部为本标准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操作规程制(修)订、审批与发布、实施全过程的监督检查。 3.2 生产部负责组织编制、审核装置操作规程(临时工艺操作规定及含工艺处理方案)相关专业内容,并检查操作规程相关专业内容的执行情况。 3.3 设备部负责组织编制、审核装置操作规程(临时工艺操作规定及含工艺处理方案)相关专业内容,并检查操作规程相关专业内容的执行情况。 3.4 安环消防部负责组织编制、审核装置操作规程(临时工艺操作规定及含工艺处理方案)相关专业内容,并检查操作规程相关专业内容的执行情况。 3.5 人力资源部负责操作规程的培训 3.6 车间负责操作规程的上报及日常管理,负责操作规程的使用与执行。 4 管理内容 4.1 操作规程的编写原则 4.1.1 操作规程必须以工程设计和生产实践为依据,确保技术指标、技术要求、操作方法的科学合理,成为人人严格遵守的操作行为指南; 4.1.2 操作规程必须保证操作步骤的完整、细致、准确、量化,有利于装置和

设备的可靠运行; 4.1.3 操作规程必须与优化操作、节能降耗、降低损耗、提高产品质量、安全环保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利于提高装置生产效率; 4.1.4 操作规程必须明确岗位操作人员的职责,做到分工明确、配合密切;4.2. 操作规程编制方式 4.2.1 成立编制小组。在公司组织下,各装置成立操作规程编制小组,每一个小组必须包括管理、技术、操作三个层次的编制人员至少有三人组成。车间主任具体组织,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及操作人员(工程师、班长和岗位操作人员)参加。 4.2.2 集体研究讨论。操作规程编制过程中,必须坚持集体讨论,在讨论过程中不断修改,最大限度地吸收不同层次的知识和工作经验,保证操作规程正确和可操作。 4.3 操作规程的内容和编制方法 4.3.1 操作规程包括工艺技术规程、操作指南、开停工规程、基础操作规程、事故处理预案、安全生产及防护等。 4.3.2 工艺技术操作规程的内容包括: ⑴装置概况:生产规模、能力、建成的时间和历年改造情况; ⑵原理与流程:该装置的生产原理与工艺流程描述; ⑶工艺指标:包括原料指标,半成品、成品指标,公用工程指标,主要操作条件,原材料消耗、公用工程消耗及能耗指标; ⑷生产流程图:工艺原则流程图、工艺管线和仪表控制图、工艺流程图说明。流程图的画法及图样中的图形符号应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规定; ⑸装置的平面布置图:必须标出危险点、报警器、灭火器位置。必要时可单独画出危险点、报警器、灭火器位置图; ⑹设备、仪表明细:将设备、仪表分类列表,注明名称、代号、规格型号、主要设计性能参数等。 4.3.3 操作指南是正常生产期间操作参数调整方法和异常处理的操作要求,编写要点: ⑴编写思路:以生产期间操作波动的调整为对象,以控制稳定为目标,防止异

建筑工程各工种安全操作规程(全套)

施工现场作业人员安全生产基本规定 1、凡从事建筑安装工程的各种工人必须严格遵守本工种安全操作技术规程。各类机械操作工及其它工种在操作各类机具时应严格遵守所操作机械和机具的安全操作规程。 2、参加施工的工人(包括学徒工、实习生和民工等),要熟知本工种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在操作中应坚守工作岗位,严格酒后操作。 3、电工、焊工、司炉工、爆破工、架子工、塔吊司机和指挥,打桩机司机和各种机动车辆司机等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经考试合格,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后方准进行本工种独立操作,非特殊工种持证人员严禁从事特殊工种施工。 4、作业工人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并扣牢帽带。禁止穿拖鞋或赤脚。在没有防护设施的高空、悬崖和陡坡施工,必须系安全带。上下交叉作业有危险的出入口要有防护棚或其它隔离设施。距地面2米以上操作要有防护栏杆、挡板或安全网。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三件宝要定期检查,不符合要求的严禁使用。 5、施工现场的脚手架、防护设施、安全标志和警告牌,不得擅自拆动,需要拆动的,必须经工地施工负责人同意。 6、工作前必须检查机械、仪表、工具等,确认安全完好后方可使用。 7、施工机械和电气设备不得带病运转和超负荷作业,发生不正常情况应停机检查,不得在工作运转中进行检查和修理。 8、电气、仪表、管道和设备试运转,应严格按照单项安全技术措施进行,运转时不准擦洗和修理,严禁将头、手伸入机械行程范围内。各类施工机械应由持证机操工操作,其它人员不得无证操作,不得操作与工种无关的机具和机械。 9、从事高空作业要定期体检,经医生诊断,凡患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病、癫痫病以及其它不适于高空作业疾病的,不得从事高空作业。 10、高空作业衣着要灵便,禁止穿硬底和带钉易滑的鞋。 11、高空作业所用材料要堆放平稳,工具应随手放入工具袋(套)内,上下传递物件禁止抛掷。 12、遇有恶劣气候(如风力在六级以上)影响施工安全时,禁止进行露天、高空、起重和打桩作业。 13、梯子不得缺档,不得垫高使用,梯子横档间距以30厘米为宜,使用时上端、下端都应扎牢,下端应采取防滑措施。人字梯底脚要拉牢,在通道处使用梯子应有人监护或设置围栏。单面梯与地面夹角以60-70度为宜,梯下应有专人监护,禁止二人同时在梯上作业。所有使用人字梯和单面梯在2M以上高空作业时,作业人员应戴好标准安全帽、系好安全带,安全带应生根可靠。 14、作业工人应定期参加安全活动,加强安全施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做到自己不伤害自己,自己不伤害他人,自己不被他人伤害。

机床工一般安全操作规程(新版)

( 操作规程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机床工一般安全操作规程(新 版) Safety operating procedures refer to documents describing all aspects of work steps and operating procedures that comply with production safety laws and regulations.

机床工一般安全操作规程(新版) 1、工作前按规定穿戴好防护用品,应扎好袖口,不准围围巾、戴手套,女工发辫应挽在帽子内。 2、要检查设备上的防护、保险、信号装置。机械传动部份、电气部份要有可靠的防护装置,否则不准开动。 3、工、夹、刀具及工件必须装夹牢固。 4、机床开动前要观察周围动态,机床开动后,要站在安全位置上,以避开机床运动部位和铁屑飞溅。 5、机床开动后,不准接触运转的工件、刀具和传动部份。禁止隔着机床转动部分传递或拿取工具等物品。 6、调整机床速度、行程,装夹工件和刀具以及擦拭机床时都要停车进行。 7、机床道轨面上、工作台上禁止码放工具或其它东西。

8、不准用手直接清除铁屑,应使用专门工具清扫。 9、凡两人或两人以上在同一台机床上工作时,必须有一人负责安全,统一指挥,防止事故发生。 10、发观异常情况,应立即停车,请有关人员进行检查。 11、不准在机床运转时离开工作岗位。因故要离开时,必须停车并切断电源。 云博创意设计 MzYunBo Creative Design Co., Ltd.

安全操作规程完整版

安全操作规程 机组操作期间,提高安全意识,精心操作,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操作者要熟悉了解操作规程,不能误操作。为了杜绝事故的发生,要认真阅读操作手册中的安全说明以及公司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并认真执行。 以下是简要记述的最重要的安全说明。 1.标志“注意” 机组在相关区域贴有安全警示牌,以期引起操作人员的高度重视。 机组是依据目前的工艺要求所制定的安全规程,操作人员应该严格认真的执行。 2.机组安全管理 机组操作手册保存在现场随时可以拿到的地方。 开车前操作人员必须认真阅读并理解本操作手册,特别是“安全”章节。尤其是偶而在这个机组工作的人员(比如开工和维护人员)。 除了这本操作手册,也应阅读一般有效的规程和其它有关预防事故的规定。 也可能涉及一些强制规定,如:接触危险物质,穿戴好防护品(如处理酸、碱液时)。 如果必要,操作手册为了考虑生产的特殊性可以改动。 所有机组、机械上的安全说明和危险警报必须能看到并保持清楚。 定期检查操作人员工作是否按安全规程工作,是否留意危险警报,是否持有操作手册。 不能在机组设备上改动或重新改制或添加零件,这可能会危及安全。这一点也适用于安全装置和安全阀的安装和调整以及支撑件上的焊接。 不能随意的改动控制系统中的程序软件。 备件必须与制造商的技术要求相符,原始备件通常有保证。 即使快到了试验检查的最后期限,也要按操作手册中列出的(规定)执行。 执行维护工作,应具备足够的工作条件和防护用具等。 要使大家都知道灭火器的位置和使用。 要注意可能性的火灾警报和灭火。

安全设施要定期检查、维护。 建议向操作人员上急救课程。 4操作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 选择受过专业培训的人员并具有一定的操作常识和文化素养热爱本职工作的工作人员,进行操作、开车、维护和维修工作。 明确机组操作责任,有权抵制他人违反安全规程的指令。 被培训的人员、或受过一般培训过程的人员只能在有经验的人员的指导下在机组上工作。 工作在机组电气设备的人员要根据电气工程师编写的电气技术规程或在电气工程师的指导下工作。 燃气设备(燃气消耗设备)上的工作只能由受过特殊培训的人员完成。 5正常操作 避免出现任何可能危及安全的操作方式。 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机组设备处于安全、操作状态。 只有在所有保护装置,安全装置如保护栏、紧急跳闸装置、吸音器、排泄设备等都有并处于操作状态,才能操作机组设备。 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不要把手放入运行的机器或两个旋转机器部件,旋转锟子之间。 操作期间严谨打开所有的罐、炉门、人孔、盖等。如果特别需要,要穿戴防护用具,打开时,废气排出,可能会接触到腐蚀性或有毒物质。 打开盖之前,相应的罐子应该排空,罐要冷却下来并做气体检测试验,确保检修人员生命安全。 每班检查设备一次用肉眼检查其外貌是否有损坏,如有变化立即报告(包括操作习惯的变化),如果必要,立即停车检查并采取安全措施。 一旦出现错误运行,立即断开设备并采取安全措施,立即消除危害。 按照操作手册进行设备的启动和关闭及控制。 机组设备开工前,要保证设备启动时无人处在危险之中。 6服务与维护 按照操作手册的规定,制定维护和检查的时间,以及设备的使用期限。包括设备零部件更换及相应的资料。这项工作只能由专业人员完成。

CT机操作规程

CT机操作规程 一、开机 1、检查制冷设备状态,确保机房温度15°C -24°C,相对湿度30%-60%符合要求; 2、打开设备电源时注意仪器状态、系统自检信息,发现异常时记录相关信息,及时关闭总电源,并报告维修人员; 3、开机后,按要求进行自检和预热。自检过程,约3-5分钟,自检完毕,主显示屏自动出现预热界面,预热曝光按钮亮,按下曝光按钮进入预热过程,约3分钟,此时不要做其他操作,待预热完毕。 二、操作准备 1、检查主机的功能状态,磁盘空间(必要时清理),当可用空间小于50%时,将影响系统运行速度; 2、检查相关连入设备(图像处理工作站等)的性能、状态。 三、接诊操作 1、患者信息输入:利用RIS系统,按次序从WORKLIST调取或手工输入病人ID并核对患者信息,准备开始检查; 2、摆放病人体位:根据检查目的,选择仰卧/俯卧、头先进/脚先进,升高检查床到一定高度后送入扫描孔中; 3、选择扫描序列:点击桌面左侧人体模拟图的相应部位,右侧出现可供选择的预设扫描序列,根据会诊单上的检查目的,选取合适的扫描序列后点击进入;并检查序列参数是否与病人体位、检查目的相符合。若不符则进行修改;若符合则点击CONFIRM; 4、扫描 4.1定位片扫描:以上步骤完成后,机器进行曝光前的一系列准备,约15-20秒内曝光预备按钮亮,按下,接着曝光开始按钮亮,再次按下,开始扫描获得定位片图像;

4.2确定扫描范围在定位片上调节扫描框的各个边界使与检查目 的相符合,选取合适的kV、mAs、FOV、层厚、层间隔、滤过函数、 HP、窗值等参数; 4.3点击CONFIRM,进入扫描开始前的准备,移动床位; 4.4 曝光预备按钮亮,按下曝光开始按钮亮,曝光获得平扫图像; 4.5增强扫描 4.5.1点击相应部位的增强扫描序列,进入后设定扫描范围、 延迟时间和增强标记后点击CONFIRM准备扫描; 4.5.2 设定造影剂流速、剂量后开始注射造影剂,经一定延迟 时间后启动扫描; 4.6扫描结束后图像会自动上传至PACS及后处理工作站,修改过患者基本信息和后处理生成图像需手工上传PACS; 4.7点击NEXT PATIENT进行下一病人的检查。 四、关机 全天工作完成后,依次点击主菜单UTILITY—SHUTDOWN—OK执行关机程序。待主、副台显示屏均出现操作系统关机界面时,按下控制 柜上的开/关按钮,关闭机器。 五、注意事项 1、每天早晨进行一次快速空气校正CheckUp,并进行球管预热。 如球管2小时以上未曝光,进行病人扫描时需先完成球管预热。 2、非照射部位给以适当屏蔽防护,保持设备表面清洁使用中性清 洁剂擦拭设备表面; 3、使用中若发现异常,请随时记录错误代码或现象并签名,同 时上报科主任及工程师做好维修准备。为防止系统软件错误,请在系 统连续使用24小时以上,每24小时重启系统一次; 吴川市人民医院

安全操作规程

推土机安全操作规程 一、推土机的操作应遵守一般安全技术要求的有关规定。 二、绞盘式推土机钢丝绳的安全技术要求,应符合起重机械的一般安全技术要求。 三、推土机使用前的准备工作,应参照挖掘机使用前的准备工作办理。 四、推土机工作中,应注意以下安全事项: 1、发动机起动后,严禁有人站在履带上或推土刀支架上。 2、推土机工作前,工作区内如有大块石块或其它障碍物,应予以清除。 3、推土机工作应平稳,吃土不可太深,推土刀起落不要太猛。推土刀距地面距离一般以0.4米为宜,不要提得太高。 4、推土机通过桥梁、堤坝、涵洞时,应事先了解其承载能力,并以低速平稳通过。 5、推土机在坡道上行驶时,其上坡坡度不得超过25°,下坡坡度不得大于35°,横向坡度不得大于10°。在陡坡上(25°以上)严禁横向行驶,纵向在陡坡上行驶,不得做急转弯动作。上下坡应用低速挡行驶,并不许换档。下坡时严禁脱挡滑行。 6、在上坡途中,若发动机突然熄火时,应立即将推土刀放到地面,踏下并锁住制动踏板,待推土机停稳后,再将主离合器脱开,把变速杆放到空档位置,用三角木块将履带或轮胎楔死,然后重

新起动发动机。 7、推土机在25°以上坡度上进行推土时,应先进行填挖,待推土机能保持本身平衡后,方可开始工作。 8、填沟或驶近边坡时,禁止推土刀越出边坡的边缘,并换好倒车档后,方可提升推土刀,进行倒车。 9、在深沟、陡坡地区作业时,应有专人指挥。 10、土机在基坑或深沟内作业时,应有专人指挥。基坑与深沟一般不得超过2米。若超过上述深度时,应放出安全边坡。同时,禁止用推土刀侧面推土。 11、推土机推树时,应注意高空杂物和树干的倒向。 12、推土机推围墙或屋顶时,用大型推土机墙高不得超过2.5米;用中、小型推土机墙高不得超过1.5米。 13、在电线杆附近推土时,应保持一定的土堆。土堆大小可根据电杆结构、掩埋深度和土质情况,由施工人员确定。土堆半径一般不应小于3米。 14、施工现场若有爆破工程,爆破前,推土机应开到安全地带。爆破后,司机应亲自到现场察看,认为符合安全操作条件后,方可将机械开入施工现场。若认为有危险时,司机有权拒绝进入危险地段,并及时请示上级。 15、数台推土机共同在一个工地作业时,其前后距离不得小于8米,左右距离不得小于1.5米。 16、推土机在有负荷情况下,禁止急转弯。履带式推土机在高速

操作规程(修改后)

压缩机操作规程 (2) 加气机、加气柱操作规程 (5) 电气设备操作规程 (7) 配电室工作注意事项 (8) PLC控制柜操作规程 (10) 干燥器操作规程 (12) 调压撬操作规程 (14)

压缩机操作规程 一、开车前的准备工作 (1)每次开车前检查压缩机撬体各零部件的连接部件是否到位,紧固件是否紧固。 (2)检查各压力、温度仪表是否正常。 (3)检查润滑油系统是否正常,压缩机曲轴箱内液面是否在正常位置;启动注油器电机,检查注油器的油滴数量。 (4)开启冷却水系统,检查冷却塔顶部风机和冷却塔出水管线上水泵运行情况。 (5)以上四项检查完毕后,单独检查主电动机。盘车数转检查转动是否灵活;瞬开电动机观察转向是否正确,并监听电动机是否有异响。 二、启动与运行 (1)必须在上述准备工作完成后进行。(若操作者为首次操作压缩机必须详细阅读压缩机及电控操作说明书) (2)接通电源,启动压缩机,使压缩机空负荷运行。 (3)当压缩机转速正常后,打开进气阀,关闭卸荷阀、排污阀。 (4)观察各参数数值是否正常。(参数数值见附表一) (5)根据进站天然气压力调整压缩机进气阀,使压缩机满负荷运行。 (6)起动完成后,压缩机即投入正常运行和升压,进入PLC系统自动控制运行阶段。 (7)压缩机启动和运行中,操作人员必须随时在机房查看和监听有无异常现象及声音出现,随时查看注油器油滴数量。检查阀门,管路接头等有无泄漏。如有异常立即停车。 (8)压缩机运行中,操作人员必须随时在机房查看运行情况, (9)操作人员每小时做一次巡检,认真如实填写相关运行记录。 三、关机

(1)正常情况下压缩机的关闭由PLC程序控制。如需手动关机按下PLC 控制柜上或现场控制柜上的停机按钮即可。 (2)关机后关闭进气阀,打开卸荷阀,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打开排污阀排污。 四、紧急情况处理 (1)如发现紧急情况,操作人员立即按下现场控制柜或PLC控制柜上急停按钮,并马上将情况报告上级。 (2)生产运行过程中发生紧急情况,按《CNG加气站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中的相应预案执行。 附表一 自贡通达压缩机设计运行参数

碎石加工厂全套安全操作规程完整

碎石加工厂 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目录) 1、安全操作规程一般规定 2、振动喂料机安全操作规程 3、颚式破碎机操作规程 4、分级机安全操作规程 5、泥浆泵安全操作规程 6、浓缩机安全操作规程 7、陶瓷过滤机操作规程 8、压滤机安全操作规程 9、圆锥破碎机的操作规程 10、振动筛的操作规程 11、装载机操作规程 11、破碎工安全操作规程 12、汽车司机(厂内机动车)安全操作规程 13、装载机司机安全操作规程 14、电工安全操作规程 15、焊工安全操作规程 16、检修工安全操作规程 17、办公室员工安全规程

安全操作规程一般规定 1、新入厂的职工,必须经过本厂、工段、班组三级安全教育,经考试合格后,方准进行工作。外来参观人员,必须经本厂同意并派专人带领方准进行参观。 2、凡在本厂区域内的人员,必须遵守所设安全警示牌、提示牌的规定。 3、进入作业场所,必须穿戴好该作业场所规定的劳动保护品,禁止穿高跟鞋、拖鞋进入生产检修场所。 4、作业前,必须认真检查作业场所、设备、仪表工具等,确认安全后,方可进行工作。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5、严禁酒后上岗和班内饮酒,工作中禁止打闹、睡觉和脱岗。 6、工作中必须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发现(生)事故,必须采取措施,保护现场并立即报告。 7、设备禁止带病运转,安全防护设施或装置,禁止私自拆除。电器设备外壳必须按规定接地或接零,接地电阻符合规定。 8、设备运转中,禁止进行注油、清扫、修理等工作,禁止隔着传动部位传递工具物品。 9、禁止在危险场所逗留、休息,禁止身体触及带电设备或带电体。 10、行驶的机械设备禁止攀登和上下。 11、禁止擅自关闭现用状态的电、油、风、水开关或阀门,工具仪表禁止乱动。 12、发现架空线断落地面或悬高不足8米内,禁止人员进入并立即报告。 13、发现有人触电,首先切断电源或用绝缘物体挑离带电体后,才能进行抢救。 14、登高2米以上的为高处作业,高处作业必须佩带安全带或采取其它安全措施,工具、材料必须用绳索上、下,并扎捆牢固。登高不足2米或在大于30度以上坡面作业也必须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2、CT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

CT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 1、非本科室工作人员未经允许精致进入控制室和机房。 2、本设备的设计对患者是很安全的,但是操作人员须注意X射线、激光束、扫描架和移动床等可能对患者及其他人员造成伤害。 3、所有操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关专业知识,经过正规培训后被允许,才能操作本机,操作人员必须仔细阅读说明书,熟练掌握设备原理和操作方法,其他人员禁止使用本机。 4、开机:操作人员在确认电源、房间温湿度、机房门窗等正常后,方可开机,先打开操作台面板下方的电源开关,然后开计算机电源,等系统启动完成后,运行球管预热和日常校准(通常每天上班前预热球管,使用一周和图像有伪影需进行日常校准),本机扫描架正常情况下不关机,如因停电等关机,需等待五分钟以上才能再次开机,开机后确认机器一切正常才能使用。 5、扫描前准备:完成患者的扫描前准备工作,扫描前需对患者说明检查全过程和患者注意事项,进行必要的练习(如呼吸训练),正确摆放体位,清理扫描室内可能影响设备运转的物品,做好患者重要器官的射线防护,请出无关人员并关好防护门。 6、扫描:操作人员须按照检查单的要求及预诊内容进行摆位和扫描定位,准确设计并完成扫描计划,仔细观察扫描图像,确定必要的补充扫描,确定已达到检查目的后方能让患者离开。 7、严禁用力敲打键盘、机架及其他周边设备的按键、开关,操

作应做到:轻、准、稳。 8、做好扫描记录:准确填写扫描技术参数,对三维重建、增强扫描、CTA等特殊检查,做好详细技术数据记录,并签名。 9、密切注意扫描中及增强后患者情况,如遇不良反应立即停止扫描,并组织抢救。 10、图像处理后:认真完成图像后处理、存档等工作。 11、关机:正常情况下先关闭计算机下方主计算机和重建计算机的电源开关。再关闭扫描架开关,最后关闭变压器电源。另外,请注意工作站,高压注射器等设备及房间照明灯是否关闭。 12、操作人员发现设备异常时,请勿盲目自行处理,应立即向科主任反映情况,估计问题较复杂、恢复所需时间较久,应同时向科主任及后勤保障部报告,并联系厂家及时维修。 13、每周至少进行一次CT机清洁及维护保养,定期校正CT值。 14、扫描室及控制室的温度、湿度应符合CT机规定的要求,一般温度控制在摄氏18到24度左右,相对湿度控制在,30~60%左右。 15、扫描室及控制室应保持清洁,如有污物、血迹、造影剂等污染设备及地板应立即清洁。扫描室及控制室内严禁存放无关的物品。

电工一般安全操作规程标准范本

操作规程编号:LX-FS-A76878 电工一般安全操作规程标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电工一般安全操作规程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操作规程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1、电工上班必须穿上完好的绝缘鞋,服装整齐,严禁赤膊,工作时使用绝缘良好的工具。 2、无论临时或永久、有电或无电的电线裸露处均须立即用绝缘布包扎好。 3、停用已久的低压电气设备使用时,必须先用摇表检查绝缘电阻(其阻值是否在正常范围内)合格后才能投入运行。 4、所有电气设备金属外壳都应有良好接地装

5、电工去生产车间检修的随带工具,往返时必须清点。 6、电工上班必须备带试电笔,工作前必须测试无电才能工作。 7、一般情况下,禁止带电作业,必须带电作业时,应办理带电作业申请手续,经车间领导同意并要采取保护措施。 8、不得任意乱拉临时线和临时灯,必要时须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并及时收回或改装(正规线路)(见临时接线安全规程)。

加油站全套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加油站规章制度目录 服务规范目录1………………………………………………………………………加油站文明服务公约2……………………………………………………………………………加油站员工守则3……………………………………………………………………加油站规范化礼貌用语4…………………………………………………………………………………加油站忌语 安全管理制度目录5………………………………………………………………………加油站加油操作须知6…………………………………………加油站防火防爆十大禁令安全制度、安全职责7………………………………………………………………………………安全管理制度8……………………………………………………………加油站防火安全检查管理制度9………………………………………………………………………………消防管理制度10…………………………………………………………………………….明火管理制度11…………………………………………………….加油站质量、计量和损溢管理制度12…………………………………………………………….加油站票证、现金管理制度13…………………………………………………………….加油站记帐、登统管理制度14……………………………………………………………….加油站设备维修管理制度15………………………………………………………………….加油站值班、巡查制度16……………………………………………………………….加油站站客站貌管理制度17……………………………………………………………….加油站油品接卸管理制度18…………………………………………………………………………….物价管理制度 岗位(安全)职责目录19……………………………………………………………………………站长安全职责20…………………………………………………………………班长(领班)安全职责21…………………………………………………………………员工安全职责岗位职责22……………………………………………………………………………站长岗位职责23…………………………………………………………………班长(领班)岗位职责24…………………………………………………………………………安全员岗位职责

全套安全操作规程

主要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爆破工安全操作规程 1、岗位安全职责 1.1爆破作业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标准GB6722-2003《爆破安全规程》等规定,并作好日常记录; 1.2保管所领取的爆破器材,不应遗失或转交他人,不应擅自销毁和挪作它用; 1.3严格按安全技术交底和操作规程作业。 2、岗位任职条件 2.1接受过良好专业安全技术及技能培训; 2.2持有公安部门颁发的“爆破员作业证”上岗。 3、上岗作业准备 3.1 接受安全技术交底,清楚其内容。包括炮眼的布置,周边眼、辅助眼的间距及孔深,各种炮眼的装药量,导爆管的连接,起爆的顺序等; 3.2 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如工作鞋、安全帽、防噪音耳塞等; 3.3 熟悉围岩类别,检查爆破品的生产厂家、牌号、规格、批次、受潮及运输工具的情况; 3.4 察看爆破现场,确认要撤离的人员设备。 4、安全操作规程 4.1爆破器材运输,要选用符合安全要求的运输工具,有持证的安全员或爆破员押运,按规定的路线和时间直接送到工地; 4.2雷管与炸药必须放置在带盖的容器内分别运送,其间距应相

隔50m以上; 4.3在有沼气和煤尘爆炸危险的工作面,必须使用取得产品合格证的煤矿安全炸药和雷管; 4.4不同厂家生产的不同品种的电雷管不得掺混使用; 4.5加工起爆药包,只许在爆破现场于爆破前进行,并按所需数量一次制作,不得留成品备用,制作好的起爆药包应专人妥善保管。 4.6导火索插入火雷管要轻轻推止加强帽,严禁转动插入。电雷管只许由药卷的顶部装入,不得用电雷管代替竹、木棍扎眼。装制炮头时,必须将电雷管脚线末端扭结短路。 4.7炮眼内的泥浆,石粉必须吹洗干净;刚打好的炮眼热度过高,不得立即装药。电力爆破装药连线时,严禁雷管脚线、放炮母线与导电体相接触; 4.8 装药要用木竹棒轻塞,严禁用力抵入和使用金属棒捣实。禁止使用冻结、半冻结或半溶化的硝化甘油炸药。 4.9 工作面装药时,人员要撤到安全地点,划出警戒线,严禁一切人员通过,放炮时,必须先发出警号进行爆破时,所有人员应撤离现场,其安全距离为: ⑴独头巷道不少于200m; ⑵相邻的上下坑道内不少于100m; ⑶相邻的平行坑道,横通道及横洞间不少于50m; ⑷全断面开挖进行深孔爆破(孔深3—5m )时,不少于500m。 4.10导火索起爆时严禁明火点炮。单人点火时,一人连续点火的根数(或分组一次点火的组数),地下爆破不得超过五根(组),露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