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政治学导论》笔记第四版吐血整理版~!

《政治学导论》笔记第四版吐血整理版~!

第一篇政治的性质

政治是人类社会中最引人注目的现象,关乎人类共同体的兴衰成败。政治研究也就成为社会科学的主体学科之一。作为导论的基础,本篇将主要介绍政治的涵义、政治学的学科特征以及作为政治核心要素的权力。

第一章政治与政治学

关键词:政治政治学政治权力

本章重点:政治是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权力是政治的核心要素。学生应该重点理解政治的基本涵义;政治的重要地位;政治学的基本内容与发展简史;政治权力的基本涵义与类型;权力、权威与合法性的关系。

第一节政治的含义

一、什么是政治

1.历史上的几种政治观:

(1)政治是上帝对人世的安排。

(2)政治是一种治国之道。

(3)政治就是权力之争。

(4)政治就是政府的活动。

2.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

(1)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2)政治是各阶级之间的斗争。

(3)政治就是参与国家事务和国家管理

(4)政治是一门科学和一种艺术。

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理论,为人类认识政治现象做出了革命性的贡献。马克思主义第一次把对政治的研究与人类的彻底解放结合起来,具有科学性、阶级性、革命性和实践性,同时,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政治的定义:政治就是人们围绕公共权力而展开的活动以及政府运用公共权力而进行的资源的权威性分配的过程。

对此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理解:

1.社会需要进行资源分配。

人是有欲望的;满足人们欲望的资源是有限的,是需要付出代价的;社会必须寻求一种资源与代价分配的途径,此即政治。

2.分配必须是权威性的。

在大多数社会,由拥有权威和权力的政府作出决定,进行分配,政党、社团与政治人可以影响决定的作出;权威性分配的内容不仅包括资源,也包括代价。

3.权威性分配是一个系统化过程。

政治系统理论认为,政治本身是一个由各种因素组成的系统,政治系统又处于整个社会大系统之中,政治系统与其它系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二、作为博弈的政治

本目主要从博弈论角度理解政治过程,需要简要把握以下几点:

博弈,是指个人或者组织作出相互有影响的决策。

发生于个人,团体,政府,国家之间的政治事实上就是博弈。因为行动者必须不断地考虑博弈中的其他方如何行动。

1、政治博弈的要素有:5要素:局中人,资源,对策,规则与目标。

Tips:局中人(参与者):个人,团体,国家;资源:财富,人数,威望,职位,说服技巧;对策:博弈的核心就是策略的运用;规则:博弈最重要的要素是规则;目标:有些追求个人的利益,有些追求团体的好处,有为社会目标。

2、政治博弈的规则:(最重要的要素)

成文的,宪法,法律,行政机关的决定。

不成文的,习惯与传统是政治博弈。

3、政治博弈的类型:零和博弈与非零和博弈。

零和博弈:参加者一方所得为另一方所失的博弈。如,两位候选人之间的竞选。

非零和博弈:一方参与者所得不再恰好是另一方所失,不再完全敌对。参与者或多于二人,赢家多于输家为积极的非零和博弈,(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美关系)输家多于赢家为消极的非零和博弈。(冷战期间,美苏若爆发核战争,就都是输家)

三、政治的地位

人们一般将社会生活划分为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政治的重要性毫无疑问。可从政治的作用来理解政治的重要地位:

1.政治权力的首要功能是维护社会秩序。

2.政治对经济和其它领域具有极大的影响与作用。(经济见问题政治与经济关系。)

3.政治可以提升被统治者或民众的地位。

此外,政治对于个人而言是一种工具性的价值,人类政治过程在总体上是竞争政治权力与优化政治而实现政治文明的过程。

第二节政治学

一、什么是政治学

1.政治学是研究公共权力的形式及运作规律的科学。

2.政治学的规范性与科学性:即政治哲学和政治科学。

政治哲学(规范性):what should be研究政治的规范性,回答政治对错好坏问题,核心概念是公平、平等、正义、自由、民主等政治价值,是人们进行政治评价和政治分析的基本准则。

政治科学(科学性):what is研究政治的科学性,解释和回答政治现象。

规范性与科学性的结合,政治哲学与政治哲学的结合。

二、政治学的历史发展

1.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产生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是政治学说史上一次革命性变革,其根本目的是通过解释人类政治现象的本质特征,寻求解放全人类的政治途径。

历史背景:

第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第二,是继承人类文明成果的产物,主要吸收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启蒙思想和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第三,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建立在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基础之上。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1阶级问题,2革命问题,3国家问题,4未来社会问题以及体现于各个问题中的政治关系。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具有以下特点:1科学性2阶级性3革命性4发展性

2、中国政治学的历史发展

中国传统思想中没有形成专门的政治学学科,但包含了大量政治思想,例如儒家、法家、道

家等的思想。近代以来,西方政治学传入中国。

3.西方政治学的历史发展

古典主义政治学:从古希腊到19世纪中叶,政治学融于哲学之中。

旧制度主义政治学:从哥伦比亚大学建立政治学系到20世纪中叶,政治学作为正式学科出现,专注于法律制度研究。

行为主义政治学和理性选择主义政治学:二战之后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政治科学排斥政治哲学研究,主张政治研究的实证性、科学化和价值中立。

新制度主义政治学和新古典主义政治学:20世纪60年代中期之后,政治哲学复兴,国家概念回归,新制度主义兴起,政治理论多元化,社会科学诸学科交流繁荣。

(具体见问题)

三、政治学的范围

1.政治学的分支学科:

1)政治理论与方法论:主要是政治思想史与政治学研究方法论。

2)本国政府与政治:主要研究本国政治制度、政治文化、政治过程与政治发展。

3)比较政府与政治:政治制度、政治文化、政治过程、政治发展的跨国比较研究。

4)行政管理:关注政府的结构与管理过程。

世界政治:民族国家之间、跨国组织之间的政治研究。

5)政治学与其它社会科学的关系:

2.政治学与其他社会科学关系

政治活动与历史、经济、社会、心理等因素密切相关。

政治学与历史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相融合,形成了政治史学、政治经济学、政治社会学、政治心理学等交叉学科。

当前的政治学研究日益呈现出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社会科学综合化趋势。

第三节、政治学方法论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主要包括历史唯物主义、阶级分析和制度变迁理论。

1、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不但是政治学的方法论,也是作为整体性社会可会的马克思主义的核

心。

首先,人类历史的进步性。

其次,经济的决定作用。

再次,社会力量的重要性。

2、阶级分析

3、制度主义(见问题)

二、当代政治学方法论

1、行为主义

行为主义p29当代政治学方法论,三大主要流派之一,基本特征,第一,行为主义关注的是政治活动者的行为,断然拒绝机构研究法。第二,运用科学的方法研究政治现象。

第三,强调“社会科学的统一”。第四,主张“价值祛除”和“价值中立”。

2、理性选择主义

p30当代政治学方法论,三大主要流派之一,理性选择主义的的核心要素都直接来自行

为主义,方法论是个体主义,核心命题是“经纪人假设”,包含,社会选择理论(集体选择),集体行动理论

(集体中个体越多,收益越小),公共选择理论(个人为核心,私立性)

3、新制度主义

目前,在方法论意义上,西方政治学三个主要流派之一,新制度主义是在批判行为主义和理性选择主义的基础上产生的,其知识渊源主要是马克思主义和制度经济学。主要流派有,历史制度主义,理性选择制度主义。

新制度主义是在批判行为主义和理性选择主义的基础上产生的,其知识渊源主要是马克思主义和制度经济学。

主要流派:

1、历史制度主义

历史制度主义产生于对行为主义政治学的直接批判,核心是重新强调制度变迁中国家、政府和其他组织对人的行为的影响。认为人的偏好的形成和选择是由人所处的制度环境决定的。“路径依赖”是历史制度主义的一个主导性范式和话语(解释,传统越重,制度创新越困难)。方法论特征是归纳法。

2、理性选择制度主义

产生于对美国国会立法行为的研究,理性选择制度学派虽然重视制度安排的作用,但还是坚信行为这既有的偏好的力量,认为政治结果其实就是行为者策略性计算的结果。提出著名的制度创新理论(我国经济改革中的新举措)。“路径替代”。(无法预期,如,苏联解体)

第二章政治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关键词:政治权力权威合法性

本章重点:权力是政治的核心要素,政治的核心问题是国家权力问题。本章应该重点理解政治权力的基本含义,政治权力的类型划分,权力、权威与合法性的关系,以及不同国家政治权力的分配方式。

第一节权力与权力

一、政治权力的概念

现代政治学的权力定义受到马克斯·韦伯的影响。韦伯认为:权力是指处于社会关系之中的行动者排除抗拒其意志的可能性,而不论这种可能性的基础是什么。

在韦伯影响之下,现代政治学中存在不同的权力观,例如:影响力说,决策参与说,等。概念:政治权力是在政治关系中,权力主体依靠一定的政治强制力,为实现某种利益而作用于权力客体的一种政治力量。

1.权力是政治关系的中介,(即无权力便不能构成政治关系。政治关系的要素是权力主体、权力客体及政治作用。)

权力主体是占有或行使权力的个人或团体,如国家、政府、社团及个人。

权力客体是接受权力作用的团体或个人。权力主体与权力客体的地位是相对的,可以因时因地而转换。

政治作用是权力主体所拥有的政治力量,主要是政治强制力。

2.政治权力要实现的目的主要是利益。(利益既有物质利益,也有意识形态利益,等。)

3.权力主体能否达到目的取决于政治力量的对比。

综上,政治权力的主要因素包括:权力主体、权力客体、目的性、强制力、权力作用的方式,等。

二、权力的类型

根据政治权力的作用方式,可以将政治权力划分为五种类型:

1.强制性权力:强制性权力是普遍存在的权力形式,它是以威胁为基础、如果无法达到目标就是以制裁的权力类型。

2.功利性权力:功利性权力与强制性权力相反,权力主体通过提供某种好处而达到自身目的的权力类型。

3.操纵性权力:在前两种权力类型中,权力主体与权力客体存在明显的沟通关系,操纵性权力不是建立在公开的沟通基础上,而是通过隐蔽的方式改变态度和价值观,从而达到权力主体的目标。操纵性权力形成于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如作为宣传手段的“洗脑”。

4.人格型权力:人格型权力又称克里斯马型权力,是通过自身的个人品质、个人魅力等人格力量而达到目的的权力类型,马克斯·韦伯将这一类型引入政治学研究。

5.合法性权力:合法性权力就是基于社会成员的忠诚与认同而形成的权力类型。

在现代社会,合法性权力的获取主要是通过信仰体系/意识形态和有限政府/法治政府。

统治者为了减少权力运用的成本,往往综合运用以上各种类型权力。功利性权力与强制性权力是两种直接相对的权力类型。合法性权力与操纵性权力的关系相当密切。操纵性权力能导致合法化,合法化有利于运用操纵性权力。但操纵性权力的过度使用也会造成合法性的降低。

三、权力、权威与合法性

1.合法性是指政府、政权赢得社会成员的忠诚与认同的特性,这种特性不是来自正式的法律或命令,而是来自被统治者的心理认同。合法性权力就是基于社会成员的忠诚与认同而形成

的权力类型。

2.在现代社会,合法性权力的获取主要是通过信仰体系(意识形态)和有限政府(法治政府)。

3.合法性可促成权威的形成。权威是与权力密切相关的一个概念。权力是以强制力为后盾、迫使人服从的力量。权威则是赢得人们自愿支持与服从的力量。权威是被认为正当的权力。

4.权力转化为权威,关键在于合法性。权威以合法性为基础,但是实现合法性向权威的转变仍然需要一些条件:

第一,合法律性,指权利主体既要遵循有形法律,又要遵守无形的规则。

第二,合法性中的合利益因素上升为执政者实际政绩的有效性。权威不仅以合法性为依托,也需要良好政绩为其补充能量。

第三,合法性中的合道德性因素也较多或者完全在执政者身上体现。执政者在合法性基础上具备了合乎公众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念,这些极具感召力的因素很容易引发权威的形成。

我们简单地将权力分为以上几种类型。统治者为了减少权力运用的成本,往往综合运用以上各种类型权力。功利性权力与强制性权力是两种直接相对的权力类型。合法性权力与操纵性权力的关系相当密切。操纵性权力能导致合法化,合法化有利于运用操纵性权力。但操纵性权力的过度使用也会造成合法性的降低。

四、权利

1、公民身份问题

社会学家马歇尔首先于1949提出“公民身份”,这一概念的要素是公民权利、政治权利和社会权利。马歇尔的“公民身份”是指共同体所有成员都享有一种在权利上和义务上平等的地位。

在理论上流行两个流派:

即自由主义的公民身份理论(消极形象)以个人主义为基础,把公民资格看做一系列公民权利的获得和保障。

共和主义的公民身份理论(积极地)共和主义的公民观具有强烈的道德主义色彩,在公民资格的目的上,追求的是个人在共和国中的自由。在表现形式上,建立在个人主义的基础上,把公民资格看做是一种法律地位,具有明显的法律色彩。

公民身份理论有两个基本前提:第一,必须在民主政治下才有所谓的“公民”,第二,必须存在最低限度的开放社会。

2、公民的权利与义务

权利分为六类:1、保障个人自由不受干扰的权利,思想自由,平等权利以及少数民族和妇女的权利等;2、争取社会进步和幸福的权利3、接受公正审判的权利4、言论自由和了解情况的权利5、参加选举的权利6、为集体要求而自由结社的权利。

享受权利的同时要负有相应的义务。

1、热爱自己的国家,维护国家安全。

2、守法

3、沿承道德

第二节法治与民主

一、法律与制度

法律:成文法,不成文法

制度: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和习惯法有很多交集

二、法治

关于法治的第一种理解,即法律至高无上原则。

关于法治的第二种理解,法治概念是正义的另一种表述,尤其是与正当程序相联系。

三、民主

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从发生过程来看,起源于古希腊,发展与资产阶级革命,大众民主的到来还应应归功于各种以追求平等和福利为诉求的平民运动,社会主义运动和革命。所以,我们说民主的本质是社会主义,即民主是社会主义价值的平等的重要工具。

第一种民主观:民主只能是一个近似值意义上的概念,即民主政治是一个近似值。

第二种民主观:将民主视为专制的对立政体。

大致地说,民主是公民表达利益,分配权力和分享福利的过程,以民主为工具企图最大化实现平等权。

第二篇政治意识

政治意识是政治主体所具有的政治认知、政治态度和政治信仰,它既包括个体的政治心理、民族的政治文化,又包括集团的意识形态。政治文化是整个民族整体政治心理的呈现,政治心理是意识形态存在的基础,而政治意识形态则直接影响着政治心理的形成。政治心理、政治文化的形成和意识形态的深入人心,则必须通过政治社会化过程。

第三章政治文化与政治社会化

关键词:政治文化社会资本

本章重点:政治文化对政治制度和政治过程影响深远,是解释政治发展的重要变量。本章应重点理解政治文化的基本内涵,政治文化的类型和基本功能,并重点了解近年来兴起的社会资本研究。

第一节政治文化

一、政治文化的概念

1.政治文化研究的兴起。

政治文化成为明确的研究对象是从20世纪50、60年代开始的。阿尔蒙德在《比较政治体系》中率先使用了政治文化这一概念,以此取代“民族精神”、“民族性格”等概念。

政治文化研究的兴起源于两方面的推动:

第一、战后民族独立国家借鉴西方民主制度,却并未因此走上政治稳定与发展的道路,这促使政治学家研究这些国家制度背后的文化因素。

第二、政治学自身的发展为政治文化研究提供了资源,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成果被借鉴进来。

2.政治文化的涵义

政治文化的三种理解:

第一、政治文化指政治体系的心理层面,包括成员对体系各层面的感觉、认知、评价和情感取向。

第二、政治文化指政治体系中各种主观因素的综合,不仅包括心理层面,而且包括各种政治思想和政治理论。

第三、政治文化不仅包括前述观念性的政治文化,还应包括上层建筑领域“物之性”层面的政治制度和政治规范。

概念:我们认为,从政治学的发展进程和政治文化概念出现的背景来看,政治文化是政治学上的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概念。它主要是指社会成员在长期的政治社会化和政治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直接影响人们政治行为的、相对稳定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

理解政治文化需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政治文化主要是指社会成员针对政治体系各层面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

第二、政治文化的形成是感性与理性、自发与自觉的统一。

第三、政治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相对于政治制度具有滞后性。

第四、政治文化具有结构性,内部存在非同质的亚政治文化。

二、政治文化的内容

政治文化主要包括三个基本成分:

1.政治认知性成分:即人们对政治组织、政治过程、政治目的、政治角色、政治产品等方面的知识。

2.政治情感性成分:即对政治体系和政治活动的感情和直观评价。

3.政治评价性成分:即人们依据一套他们认为正确和合理的价值信条,明确或含蓄地对政治体系进行的价值判断。

这三种基本成分的划分不是绝对的,而是互相渗透、互相影响,以整体形式影响成员的政治态度,塑造政治习俗,进而决定社会成员的政治行为模式。

三、政治文化的类型

1.统治政治文化和大众政治文化

统治政治文化是政治领导阶层对政治现象、政治体系、政治关系等的认知、情感、价值取向和态度。大众政治文化是一般成员对这些政治对象的认知、情感、价值取向和态度。二者以阶级分化为基础,既对立又统一。

2.狭隘型文化、顺从型文化和参与型文化

这是阿尔蒙德与维巴提出的一种分类框架。狭隘型文化主要位于原始落后的社会政治系统中,这些地区尚未形成成熟的政治共同体,缺少政治角色分化。社会成员对政治制度、政治过程缺乏明确的认知、情感和价值取向,更谈不上对体系内的决策及实施施加影响。顺从型政治文化是政治体系成员对政治权威、政治结构和规范及自己在政治输出方面的责任等有较明确的认知、情感和价值取向,而对政治输入和政治参与缺乏认知,这实际上是一种被动的服从关系。参与型政治文化是社会成员对政治体系、政治输入和政治输出等都有强烈的认知、情感和价值取向,并对政治体系成员的权利、能力、责任及政治行为效能等有积极认知与评价。一般而言,参与型政治文化与民主制度相一致。任何政治体系的政治文化都是三者的混合。

3.其余分类形式。如美国政治学者塞缪尔.P.亨廷顿等将政治文化文卫尽善型文化和工具型文化。也有人划分为传统政治文化和现代政治文化。(网络PPT)

四、社会资本

1.社会资本是由普特南提出的,是政治文化研究沉寂之后的新复兴。它是指社会成员在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信任与规范。

2.社会资本能够提高社会效率,提高投资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收益,解决集体行动的困境。

概念:社会资本是指社会群体内部的成员在相互联系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信任和规范,它们能够提高社会效率和社会收益。

3.社会资本有四个主要特征:第一、可以提高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收益;第二、社会资本需要创造和构建才能形成;第三、社会资本具有自我积累和增强的倾向;第四、社会资本是一种公共物品,不能由私人部门提供,而是社会共享品。

4.社会资本的基本要素:

第一,信任,其中最为重要。并由互惠规范与社会网络的作用,产生了社会信任。

第一、互惠规范。这是由社会化和惩罚来维系的,社会成本的降低进一步促进了互惠规范。第二、社会网络。社会网络是个体所处的社会联系,分为横向网络和垂直网络。第三、信任。这是最重要因素,产生于前两个要素。

第二节政治社会化

一、政治社会化的含义

代表性观点:

第一种,政治社会化是社会成员你学习政治知识和技能的过程

第二种,政治社会化是社会塑造其成员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意识的过程

第三种,政治社会化是政治文化传递和延续的过程。

概念:社会成员在政治实践中逐步获取政治知识和能力,行程政治意识和政治立场的过程。

政治社会化是两个运动过程的辩证统一,就个体而言,是政治人成长的过程。就群体而言,是政治体系塑造其成员政治心理和政治意识的过程。这两个过程的主题不同,目的也不同,但二者的结果是一致的。

从宏观,抽象的意义上说,政治社会化主要是社会的政治意识积累、传播和延续的过程,是政治文化和意识形态发挥作用的重要前提。

二、政治社会化的特点

第一,政治社会化是社会成员与政治体系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互动过程。

第二,政治社会化是对社会政治意识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第三,政治社会化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

三、政治社会化的主要媒介

1、家庭家庭是社会成员最初的,影响最为直接的政治社会化媒介。与其它媒介相比,家庭在塑造儿童人格、形成人生观及政治启蒙方面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2、学校学校通过课程及活动灌输特定政治意识和政治价值,促进或改变家庭所形成的政治观,因而是政治体系培训公民的重要手段。

3、同辈团体同辈团体是具有大体相同的教育程度、社会经济背景、兴趣爱好相合。这是一种非正式的社会结构,但对青少年的观点,态度影响极大。

4、工作场所这是政治社会化的真是媒介。在公共场所,个人对自己的地位、权利、义务都有明确认识,其政治态度和政治行为也趋于确定化。

5、大众传媒媒介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也是现代社会政治化的重要渠道。但这种媒介可能会扭曲公共舆论,公共舆论并不总是可靠。

6、选举及其他政治活动场合这些有助于公民在政治事件中提高政治认识和政治技能,不失为政治社会化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7、社会政治组织社会政治组织的政治社会化功能主要体现在通过宣传组织的主张、信仰来影响社会成员的政治取向,以及通过组织的活动向其成员传播政治知识和技能,培养特定的政治文化。

除此以外,其它一些正式或非正式组织,如利益集团、国家机关等也都具有很强的政治社会化功能。在不同社会和政治文化背景下,政治社会化机构也有较大差别,直接导致人们政治态度、政治价值观的差异。

四、政治社会化的功能

第一,从社会成员个体的层面来看,政治社会化使他们获得了适应社会政治生活所必须的政治知识,政治态度和政治技能。

第二,从政治文化层面讲,政治社会化是政治体系维持、改变政治文化的重要手段。

第三,从政治体系的层面看,政治社会化是影响体系正常维持和运转的关键因素。

第四章:意识形态

关键词:意识形态

本章重点:现代民族国家的历史与意识形态密切相连,意识形态在国家兴衰中扮演重要角色。本章应重点理解意识形态的政治与经济功能,意识形态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第一节意识形态的涵义与特征

一、意识形态的概念

几种意识形态定义:

1.马克思的意识形态定义:马尔库塞认为,马克思对意识形态有三种理解:第一、它是对是唯心主义的否定和揭示;第二、一种对社会存在的系统解释;第三、它在总体上是一类确定的文化。

2.曼海姆队两种范围意识形态的区分:一种是“特殊”的虚假意识形态,这是对社会真相的掩饰与曲解;另一种是“全面”的意识形态,即一种世界观和生活方式信仰。

3.韦伯的信仰体系:韦伯认为统治必须依赖于一定的“对统治合法性的信仰”,这种信仰是一种说明为什么应该服从某种统治的理论体系或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是一个含义丰富的概念,我们侧重将其看作一定团体中成员共有的认识、信仰或价值体系。它是成员对周围世界以及团体本身的认知体系,反映了团体的利益取向和价值取向,为团体的集体行为提供了合理性辩护,同时也对个人行为提供一套约束。民众的政治心理与意识形态密切相连,前者是后者存在的基础,后者又影响着前者的形成。

二、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

1.现实性:意识形态必须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向性。一方面,意识形态是为了维护或批判现存的政治制度;另一方面社会成员之所以接受意识形态,也是出于为社会所接受的现实目的。

2.总体性:意识形态是一个综合性的思想体系,包括以下几个层次:第一、政治思想、法律思想与经济思想,第二、社会思想、教育、伦理、艺术;第三、哲学、宗教。

3.阶级性:不同阶级和社会集团拥有不同的意识形态,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

4.相对独立性:第一,意识形态与社会存在并不完全同步,或者先进于,或者滞后于社会存在。第二,意识形态的发展具有历史的继承性。第三,意识形态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第四,意识形态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意识形态推动社会发展,落后的则阻碍和延缓。

5.依赖性:意识形态来源于和依赖于社会存在,有什么样的社会就有什么样的意识形态,马克思认为传统的意识形态以神秘的和扭曲的方式反映着现实世界。

第二节意识形态的基本类型

一、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一套博大精深的政治理论。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共产党才是唯一代表全人类的政党,主张通过革命夺取无产阶级的政权,并通过无产阶级专政和生产资料的国家与全民所有制的形式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即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二、民主社会主义

民主社会主义的理论渊源之一是马克思主义,是欧洲左翼政党的指导性理论。其基本主张是:结合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优点,克服其缺点,寻找一条介于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的道路。近来流行的“第三条道路”与传统民主社会主义有所差别,其力图超越新自由主义(新右翼保守政治)和民主社会主义(传统左翼激进主义政治),找到一条新的中间道路。

三、新自由主义

自由主义是近代西方以来最重要的政治思潮之一。其基本出发点是个人主义,强调对个人权利和个人价值的保障,进而实现公共利益。新自由主义继承了传统自由主义的基本价值观,但是重点强调保证个人实现自由权利的社会公正。新自由主义尤其强调私有制和市场经济对实现个人权力的重要性,反对国家过多干预,倡导公民社会作用,维护多元价值。

四、新保守主义

保守主义也是西方影响最大的思潮之一,极其重视传统、秩序、等级和自由的价值,反对激进的社会改革。新保守主义继承传统保守主义基本价值的基础上,特别强调宪政秩序的重要性,倡导一种“宪政的民主”。一方面强调国家对于维护个人自由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性,主张加强国家的权威,另一方面又竭力反对国家大规模干预社会经济。反对一切激进的思想,尤其是反对社会主义,多元主义和马克思主义。

五、社群主义

社群主义是当代西方与新自由主义两相对峙的一种政治思潮。它的哲学基础是一种集体主义,认为个人是由所处的社群决定的,社群是政治分析的基本变量。社群主义强调国家、家庭和社区的价值,倡导爱国主义,强调集体权利相对于个体权利的优先性,希望以公益政治学代替权利政治学。

六、民族主义

民族主义起源于18世纪的欧洲,对近现代世界历史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在心里层面,民族主义是一种心理状态,或是一个民族的民族性,或是对民族利益、民族独立和民族统一的信仰或主张,或是一种爱国心和民族自豪感。在政治层面上,民族主义是一个民族追求建国的政治主张和政治运动。政治上的民族主义是一种强大的政治哲学,它与爱国心相结合,甚至成为宗教性的主义和运动。当然民族主义是一把双刃剑,它唤起被压迫民族要求解放和独立的意识,也引起过军国主义,帝国主义,种族优越主义及战争等罪恶。

第三节意识形态的基本功能

一、意识形态的政治功能

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意识形态实现了政治化,其与国家的关系鲜明的体现出来。

1.意识形态的政治功能:

第一、维护政权的合法化;

第二、推动大规模社会政治动员;

第三、实现政权的转移;

2.极端的意识形态政治化也有其弱点:

第一、削弱意识形态的其它功能;

第二、造成思想模式化,缺乏创新;

第三、意识形态封闭化,远离社会;

第四、压制其它意识形态的发展;

第五、旧成对意识形态的反感,就的社会化功能难以实现。

二、意识形态的经济功能

1.保护团体内部团结与稳定;

2.论证团体集体行动的合理性;

3.动员团体全体成员采取集体行动,以实现行动的规模经济;

4.约束团体成员的行为,减少“搭便车”现象的出现;

5.规范团体之间的关系。

三、意识形态变革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关于意识形态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马克思、李斯特、韦伯等社会科学家实际上都曾作过论述。以诺思为代表的新经济史学派将意识形态纳入制度变迁的视野中加以考察,对意识形态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进一步深入研究。

1.意识形态的特征与经济增长

一方面,任何一种意识形态在其产生之初都曾促进经济增长,另一方面,随着其相对于社会发展的滞后性而又阻碍经济增长。

能够促进经济长期增长的意识形态一般具有以下特征:全面性、灵活性、合理性、稳定性和包容性。

2.意识形态变革的滞后性及其影响

意识形态具有相对于社会存在的独立性,与历史有着深刻的联系,因此意识形态的变革就可能落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由此而导致意识形态束缚经济发展:

第一、压制创新;

第二、破坏变革团体存在的合法性;

第三、造成团体成员分裂,阻挠集体行动的进行;

第四、助长“搭便车”现象的增加。

3.意识形态的变革方式与经济增长

意识形态有两种变革方式,第一,意识形态的自我更新、改良,第二,意识形态的革命更替。我们这里着重讨论前一种:

第一、自上而下的变革。意识形态最典型的自我更新方式。往往能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前提,为经济增长提供有效的意识形态支持。(日本明治维新,土耳其凯末尔改革,面对强大威胁,统治集团有能力推行改革,且处理好与内部顽固势力的关系)

第二、自下而上的变革。这种变革往往是经济增长推动的,如果变革成功,就能推动经济继续增长,反之则阻碍经济增长。(意识形态的革命,缓慢且易遭到破坏,最终或导致主导意识形态的变革或者推翻主导意识形态)

第三、上下互动变革方式。这是社会内部意识形态演进的常态,是意识形态自我调节的结果,由此而实现意识形态与经济增长的契合关系。

第四、中心——边缘方式。这是一种由边缘地区向中心地区逐步变革意识形态的方式,边缘地区由于受中心控制较弱而率先变革意识形态,实现经济增长。

意识形态的变革与经济增长有着密切关系,意识形态的特征及其变革方式决定着其基本经济功能的完成情况及通经济增长的契合度。

市场经济需要充分发挥个人与团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尽量减少官方干预。因此经济的持续增长,关键不是建立强大的官方意识形态,而是要充分挖掘社会的有效合理价值,建立起一套受认可的认知体系和信仰体系,从而促经济增长。

第三篇:政治体系

政治体系是政治行为主体所赖以存在的制度形式,是政治行为主体与政治制度的有机统一。政治行为主体包括国家、政府、政党、利益集团等政治组织和政治个人。上述政治行为主体的活动构成了政治全过程,即自下而上的利益表达和利益综合与自上而下的政策输出。同时,这些政治行为主体在政治过程中形成了各种政治制度,如政府体制、政党制度、利益集团规则等。

第五章:国家

关键词:国家国家本质国家目的国家类型国家结构形式国家机构

本章重点:国家是政治的核心,是社会发展的主导性变量。本章应重点理解国家的基本涵义、国家的本质、国家的目的、国家的类型、国家的结构形式与国家机构的设置。

第一节:国家的起源与国家的目的

一、国家的起源

国家是管理社会的公共性权威组织的总体性指称,是一个兼具实证性与规范性的概念。对于国家的产生与起源:

1.国家神权说。国家是由神或上帝直接或间接创造的,是神为了保护人类而创造的。政治权力来自神授,统治者是上帝在人间的代理人,人民应绝对服从之。有利于当时的社会,但也是暴君统治的护身符。

2.国家社会共同体说。亚里士多德认为,国家是一种自然产生的有益团体。每一个国家都是一种团体,每一种团体都是为了某种善而建立。但是社会共同体说没能很好地把国家与其它社会团体区别开来。

3.社会契约说。社会契约说是对国家神权说的否定。国家是处于自然状态的人们为了保障生命与财产安全而订立契约而建立的。国家的任务是遵守自然法,保障公民权利;如果违背契约,人民就有权推翻之。社会契约说直接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新国家的建立。

4.国家统治说。国家的核心要素是政府,政府是实现统治的工具。国家统治说表明了一些国家的统治特征和统治手段,但并不能科学的解释国家统治的本质,也难以让人明白国家到底为何物。

二、国家的目的

以上各种国家学说,大多只涉及国家的表面现象,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则揭示了国家的本质。

1.国家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私有制出现后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国家是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阶级的机器。国家的实质是阶级专政。具体而言:

(1)国家的产生是基于统治阶级的意志。

(2)国家政权始终掌握在统治阶级手中。

(3)国家权力始终是用来为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的。

国家权力的特征:

(1)国家权力具有特殊的强制性。

(2)国家权力具有主权性。(如今,受挑战,如世贸组织的出现,国家让渡一部分经济权)(3)国家权力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总之,国家的本质是以暴力为后盾的阶级统治,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机器,现在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也无法否定资本主义国家的阶级性。

2.国家的基本目的

我们认为,国家的基本目的主要有以下:

(1)安全。国家的首要目的是保障共同体的安全。这种安全应建立在基本正义基础上,不应狭隘地理解为统治者的安全。安全也不是绝对的,国家为追求安全而进行的军备竞赛会导致各个国家的不安全,这就是安全悖论(越认为自己不安全,越要发展军事,越发展军事,引起他国担忧,军备竞赛开始,更不安全)(911后美国为了自己的安全,甘愿牺牲一些往日的自由和人权,告诉我们安全是国家首要的、基本的目的)。

(2)秩序。国家在保障安全的基础上必须保障资源分配的一定秩序。这种秩序的形成必须基于两个条件:法律和秩序带来的限制是人们生存所必需的;秩序的仲裁必须是基于合法程序的公正裁决。(无秩序不成国家,如索马里、卢旺达;仅有秩序也不够,还需正义,如黑社会)

(3)正义。正义的本质是国家应该满足个人和团体生存所需的基本要求。资源分配应该给予公平交易,机会均等,同时又应该保障分配结果不至于差异巨大。(国家兴于正义,亡于非正义)

安全、暴力、秩序、权力、正义、权威的关系:

安全需暴力来保障,秩序需要权力来维护,正义需要权威来达成。

安全秩序正义

暴力权力权威P118

3.国家目的的矛盾性

国家与社会、统治者与人民利益的差异性导致了国家悖论的出现。诺思认为,国家制订规则基于两个目的:第一、界定所有权结构,使统治者租金最大化;第二、降低交易费用,使社会产出最大化。这两个目的之间往往会导致矛盾,这就使国家悖论,这是国家不稳定的根源。国家兴衰说到底就是社会正义和统治者利益之间的关系协调问题。

4.国家能力

国家能力是国家将自己的意志、目标转化为现实的能力,主要是指中央政府能力。国家能力主要是以下四种:

第一、汲取能力,即财政能力;第二、调控能力,即指导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第三、合法化能力,汲取的政治认同的能力;第四、强制能力,即运用暴力维护统治的能力。

其中最重要的是财政汲取能力,财政汲取能力弱,调控能力就差,进而对合法性造成冲击,若总以强制力维护统治,成本高,难以稳定。但若一味地要求财政收入,遏制了有效产权组织的发展,就会造成落后。

从经济上看,国家能力建立在有效产权制度的基础上,从政治上看,国家能力最终建立在良好的制度基础之上。这四种能力根本基于有效产权与良好制度。

说到底,有效的产权组织,和有利于民众利益表达的良好机制,是国家能力的根本保证,是提高统治能力的基础。

第二节:现代国家的建设

一、现代国家的含义

现代国家是从远古的部族、近代的民族以及工业革命后的阶级关系中演变而来的一个政治共同体。19世纪开始,大家公认的国家的基本特征是:

第一,国家作为国际体系中的一个实体,具有明确的领土范畴和确定的居民;

第二,在特定疆域内合法地垄断暴力,国家权力具有特殊的性质,即对内最高对外独立;第三,政治世俗化和政治专业化的完成及官僚制的建立。

传统国家三要素,或者四要素

人口(居民),领土(土地),主权(权力),政府

领土: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明确区域,否则就会发生战争。

人口:每个国家都有以共同语言和共同的心理为特征而居住在其上的人群。

主权:国家应该有主权,无主权就是一个属地,而不是一个国家。

政府:国家的运转需要有面对其人口的有组织的力量即政府,政府可以更迭,但必须有一个统一的政府,否则难以成为作为一个国家(如索马里)

东西方大势的合流,意味着现代国家的特征还应该包括,基本公民权利的实现。(在过去几十年里,很多国家有了19世纪国家的特征三点,但没有公民权利,于是不稳定。才发生了所谓的第三波民主化浪潮,和2011年发生在北非、中东的民主化运动。)

二、民族与现代国家建设

1648年《威斯特法利亚和约》后,欧洲出现了诸多现今意义上的民族国家,是权力和民族共同体的结合。

民族国家就是我们一般意义上所指的现代国家概念。

民族主义:当一个民族不愿意服从一个权力时,就开始了民族解放运动,出现了民族主义。民族观直接影响着现代国家的组织形式:在国家建设意义上,有两种流行的民族观:

一种是政治性的,一种是文化性的。

政治化的民族观:

定义: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这样民族有了自决性质,即把国内的族群看做是政治集团,强调其整体性,政治权力和“领土”疆域。(如,苏联的加盟共和国,自治州等,将民族问题制度化,收到严峻的民族主义问题的困扰,在决定用“民主的方式”处理之后,收到民主化推动的民族主义,迅速发展,波罗的海三国宣布独立,并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文化性的民族观:

文化性的民族观实际是族群关系的一种表达。

“族群”一词出现于20世纪并在美国使用较多,用语表示多族群国家内部具有不同发展历史、不同文化传统,甚至不同体质特征但保持内部认同的群体,这些族群在一定程度上也可被归类于这些社会中的“亚文化群体”。

“族群”与有领土联系的政治实体“民族”不同,存在重大差别。

族群主要被视为文化群体,即承认存在某些共性,但更愿意从分散的个体角度来处理族群关系。在强调少数族群的文化特点的同时淡化其政治利益。

中国由于族群概念的“文化化”,使得中原地区融合周边的思想瑰宝,最终形成以中原汉人为核心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

美国等西方国家也是以“族群”而非民族观念处理少数族裔问题。

三、阶级与现代国家建设

划分阶级的两个基本条件:

第一,客观性的物质条件

第二,主观性的阶级意识条件。

形成阶级意识的主要方式:一,在政治斗争中形成,具有“自发性”,即因政治斗争激发。二,在政治斗争中构建,通过引导,动员,灌输而构建。

“等级地位”是建立在某种特定的方式和含糊不清的阶级地位之上,由财富,技能等原因决定,在一个阶级内部划分的不同等级,而来自不同阶级的人可能享有同样的等级地位。

阶级关系在现代国家建设中的意义:

第一,不同的阶级关系决定了现代国家建设的道路的不同

国家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三种路线:资产阶级革命道路(英法美),法西斯主义道路(德日),共产主义道路(中俄)。各国内部阶级力量对比,解释各国走上不同发展道路原因。

阶级关系还直接影响国家转型。城乡二元化的阶级表现出的两党制,泰国“黄衫军”与“红衫军”轮番抗争以及导致的政权更迭。菲律宾选举暴力告诉我们,同质化的精英结构不利于民主巩固,而同质化精英结构的背后,则是世袭性的阶级关系和贫富两极的利益结构。“第三波民主化浪潮”中的政治转型告诉我们,在贫富两极化的利益结构和阶级关系中,不但很难存在一个巩固的民主,而且很可能是一个充斥暴力、动荡、腐败的坏民主。

第二,阶级关系不但包括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关系,还应包括国家与统治阶级和被统

治阶级的关系,及阶级分析涉及的是国家、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三种政治主体。

第三,在方法论上,宏观抽象的阶级关系通常以利益集团政治的形式表现,即强势利益集团和弱势利益集团的背后往往是不同的阶级结构。在国家建设过程中,阶级冲突更多的是以利益集团的冲突形式表现。

四、现代国家建构的危机与全球化时代的国家

1、现代国家建构的危机

现代国家构建需要经历的五种危机:

认同性危机,合法性危机,渗透性危机,参与性危机和分配性危机。

认同性危机:建立现代国家时遇到的第一个障碍,国家内的民族,地区上的政治团体必须认为他们是这个国家的一份子,否则就会发生认同性危机。(如美国南北战争,发生在卢旺达的战争)

合法性危机:(合法性产生于民众的自愿的服从,而民众的服从来自于利益的基本满足和表达利益要求的机会的实现,是否满足民众的经济政治需求,是构建现代国家时最核心的问题)渗透性危机:国家有能力让其疆域内的所有组织个人服从法令,否则就会发生渗透性危机。“天高皇帝远”现象普遍的国家存在着渗透性危机(如斯里兰卡,哥伦比亚,政府法令无法到达每一个角落和组织)

参与性危机:民众只有参与了权利的分配过程,国家才能克服参与性危机。(发达国家的参与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发展中国家正面临发展与参与谁先谁后的艰难选择)

分配性危机:政治就是决定“谁得到什么”的过程,满足分配中的基本正义,建立让所有人的基本生活和基本尊严得到满足的机制,否则因分配不公导致的贫富差距过大,政治不稳。发达国家基本已度过五种危机,最后克服合法性危机,但发展中国家仍是一个挑战。

2.全球化时代的国家

全球化概念:全球化是指各国经济、文化和政治相互联系的复杂网络的形成,其主要特征是地理距离和国家之间的领土边界变得日益不重要。

全球化开始于国际资本的跨国性流动。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文化全球化和政治全球化。

文化全球化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在保存多元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全球性文化品位,如快餐文化和牛仔服文化。

政治全球化的载体主要是联合国、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一些国际组织,而关注的主要是人类面临的共同威胁,如环境危机、恐怖主义等。其行动方式有军事“维和”和全球共同治理。

全球化时代,传统的管家主权收到了严峻的挑战。国内政策随着加入各种组织受到各种约束,甚至强势国家以人道主义危机为名强制性干预另一个国家,形成所谓的“新干预主义”。

全球化时代,一些国家开始了国家重构过程,如“欧盟”,“东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出现。尽管如此,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全球化不能改变民族国家是世界政治经济行为主体的格局,国家作为一定疆域内的治理主体的现状也不会得到改变。

第三节:国家类型与国家形态

一、划分国家类型的方法和标准

西方政治学中的国家类型划分经历着从“分类法”到“类型学”的过程。

分类法指传统的国家分类,主张对国家作“质”的区别,如亚里士多德的分类法。

类型学主张以实证标准,反对以先验的、思辨的标准,如韦伯的分类法。

马克思的分类法则是基于所有制与阶级的划分。

二、以所有制形式为标准的划分

1.奴隶制国家

奴隶制国家的经济基础是生产资料的奴隶主所有制,奴隶只是会说话的工具。

2.封建制国家

封建制国家的经济基础是生产资料的封建所有制,农民不完全占有生产资料,对封建主具有人身依附关系。封建制国家实行领主分封制和权力等级制,并直接运用宗教进行统治。

3.资本主义国家

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基础是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所有制和资产阶级对工人的雇佣制。资本主义国家又可分为自由资本主义国家和垄断资本主义国家。

自由资本主义国际:是指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资产积极国家,这个时期,主要采用“自由主义”的统治方法。倡导自由竞争,政府经济政策是放任主义,国际作用消极,只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守夜人”。但扩大的政治权利有限。

垄断资本主义国家:进入20世纪后,资本主义国家具有垄断性,表现为垄断性财团的出现、垄断财团和证券的结合。垄断资本主义的扩张导致了大规模国家间战争。资产阶级统治更加成熟,更多人参与政治,普选权在欧美出现,经济上他们实行反垄断法,以1929资本主义大危机为契机,国家作用大大加强,干预经济运行以及社会生活,建立起福利制度。

4.社会主义国家

传统社会主义国家是建立在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题、多钟经济成分并存的基础上,代表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现实中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

我国与传统社会主义国家的不同,基本特征有:

第一,在意识形态上,以马克思主义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辅助一定的爱国主义。

第二,在政党制度上,加强共产党的领导,实行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

第三,在政府体制上,实行共产党领导下的“议行合一”制,党管干部,党管政府,党管议事制度。

第四,在经济制度上,以公有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五,在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上,国家居统率地位,个人呢和社团拥有一定程度的空间。

三、以国家和社会关系为标准的划分

吉登斯根据国家与社会的融合程度,将国家形态区分为传统国家、绝对主义国家和现代民族国家。区分的标准除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迁,还包括人身监视力的加强、军事暴力的国家化和人类行为的工业主义特征。

1.传统国家。阶级分化、城乡差别明显,行政力覆盖范围有限,国家只有边陲而无疆界,大量军事力量受制于军阀和民间力量。

2.绝对主义国家。疆界划定,主权出现,国王成为主权代理人,法律成为全民性规范,军事力量大为扩张,军队内部行政管理手段高度发达并为控制社会提供了可资借用的体系。

3.现代民族国家。从绝对主义国家继承了疆界与主权。工业化提供了物质资源和技术,行政力量扩大,国家对社会的监视力加强。

吉登斯实际上以欧洲历史为基础勾画出了传统国家向现代国家的转型过程。

四、以政治治理形式为标准的划分

以政治治理形式或权力集中的程度,可将国家划分为集权主义国家和分权主义国家。

1.集权主义国家

第一、法西斯主义国家。又称极权主义国家,根本特征是国家对社会的全面控制。实行极端的国家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实行一党政治;实行秘密警察统治;国家垄断经济、文化和信息机构。

第二、威权主义国家。威权主义国家主要是一些既没有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也没有完全照搬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的发展中国家,其主要特征是:政治威权较弱,因而实行中央集权;政治权力集中于个人或精英集团,政治反对派受到压制;社会受到国家有限控制,实行较开放的民间经济活动;意识形态先天不足,这些国家往往是赤裸裸的权力统治。

20世纪70年代以来,威权主义国家和地区发生了民主转型。(韩国和台湾)

原因:第一,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庞大的中产阶级,他们是政治转型的动力;第二,中产阶级的行程和教育水平的提高,提升了权利意识,要求有政治表达机会;第三,市场经济本身培养公民自立、多元化和宽容的政治文化,因体制转型而带来阵痛;第四,政治上层的改革愿望和政治意识符合了社会心理和政治诉求的变化。

2.分权主义国家

分权主义国家主要是指西方的自由民主国家,其主要特征是:

第一,意识形态上的多元主义,但主流意识形态是洛克式的自由主义

第二,竞争性的政党政治

第三,定期选举制度

第四,代议制政府和三权分立的政治制衡原则

简单比较着几种国家类型,法西斯国家是最恶劣的国家类型之一,自由民主国家最具有合法性,而集权主义国家在历史进程中的重大作用也不容磨灭。制度的评价应具有历史性。

五、国家形态

定义:国家形态是指一个国家在特定时期基于国家、市场和社会三者关系所形成的治理结构以及由此治理结构而产生的行为特征和治理绩效。

任何一种国家形态都具有周期性和相对性。同时因此衍生出了多元化的国家形态。如,俘获型国家,勾结型国家,掠夺型国家,失败国家,依附性国家,自主性国家,工具型国家等,期中国家形态的周期性和相对性决定了上述国家形态是有联系的,可以相互转化。

1、失败国家

概念:当一个国家不能提供国家安全,国内秩序,基本福利和社会正义时,这样的国家就是失败国家。因此,我们认为国家失败就是因国家治理结构衰败和国内主权的丧失而导致统治力下降甚至治理无效的无政府状态或次无政府状态。

特征:1、暴力横行,国民缺乏基本的安全感2、贪污盛行,制度形同虚设3、人民生活每况愈下4、无法有效控制国境,容易成为跨国犯罪和国际恐怖主义的渊薮。

失败国家的前提:国家的分裂和解体

形成的基本路线:弱国家走向失败的国家失败国家

经典政治学上,当一个主权政府因丧失国内主权而不能对其合法控制的疆域进行有效护卫(即国家分裂),同时不能有效提供基本国内秩序保障(国内恐怖主义和黑势力猖獗)和社会福利时,这样的国家就是失败国家。(苏联解体就是失败国家的典型案例)

超强国家失败国家

2.依附性国家以及相关国家形态

依附性国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作为国家的上层建筑依附于在生产资料上占垄断地位的那个阶级并为之服务。在这个意义上,资产阶级国家的工具性或工具型国家又可以看做是依附性国家。

勾结型国家:指政府与特定私人集团为了自身利益相互勾结的状态,这种状态有时可能是稳定的,有时可能是周期性震荡的。勾结型国家是强强联合(政府+财团),必然会对人民和社会实行掠夺,因为勾结型国家又会演变为掠夺型国家。

俘获型国家: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从权威主义向代议制转型的过程中,在权威体制下或计划经济中居绝对主导地位的国家与政府因为市场的诱惑而被市场复活,财团在政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甚至可以制定有利于自己的游戏规则,政府成为财团政治的俘虏,形成所谓的俘获型国家。

3.自主性国家

哈佛大学历史学家司考切认为,首先,国家不仅应该被看做各社会阶级为经济利益而斗争的舞台,更应该被当做国内主权所协调的行政、政策过程和军事过程,是一个自组织系统。其次,作为一套国家机关或国家组织,国家有可能和统治阶级在经济和社会资源的分配上竞争,国家所得资源的目标有时和统治阶级一致,有时不一致,而不一致的目标甚至会威胁统治阶级的利益,因此国家具有自主性。

存在的原因:

国家的基本目的

第一,是维持秩序,国家有时会以牺牲统治阶级的利益为代价而向被统治阶级让步,甚至会和被统治阶级一道遏制统治阶级利益。

第二,作为国际体系的一员,安全的需要意味着国家安全战略目标和行为原则有可能直接威胁着统治阶级的利益。

国家的自主性和国家能力有着密切关系,国家的自主性取决于国家独立于社会经济统治阶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