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翻译沃森和克里克于1953年发表在《科学杂志》关于DNA双螺旋模型的论文

翻译沃森和克里克于1953年发表在《科学杂志》关于DNA双螺旋模型的论文

翻译沃森和克里克于1953年发表在《科学杂志》关于DNA双螺旋模型的论文
翻译沃森和克里克于1953年发表在《科学杂志》关于DNA双螺旋模型的论文

分子生物学作业:翻译沃森和克里克于1953年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关于DNA双螺旋模型的论文

Nature

科学杂志

Equipment,and to Dr. G. E. R. Deacon and the captain and officers of R.R.S.Discovery II for their part,in making the observations.

Molecular structure of nucleic acids

核酸分子结构

A structure for Deoxyribose nucleic acid

脱氧核糖核酸的结构

We wish to suggest a structure for the salt of deoxyribose nucleic acid (D.N.A). This structure has novel features which are of considerable biological interest.

我们希望去提出一种结构是刺激性的脱氧核糖核酸即DNA。这个结构有一些新的特征对于生物学有很多重要的意义。

A structure for nucleic acid has already been proposed by Pauling and Corey2.

鲍林和科瑞提出了核酸的结构。

they kindly made their manuscript available to us in advance of publication.

在他们出版前,他们爽快的将对他们有用的手稿给我们。

Their model consists of three intertwined chains,with the phosphates near the fibre axis,and the bases on the outside.

他们提出的模型由三个缠绕的链组成,以磷酸盐靠近纤维轴线并且盘绕在外部。

In our opinion,this structure is unsatisfactory for two reasons:

以我们的观点,这个架构是不满意的两个原因

(1)We believe that the material which gives the X-ray diagrams is the salt,not the free acid,without the acidic hydrogen atoms it is not clear what forces would hold the structure together,especially as the negatively charged phosphates near the axis will repel each other.(2)some of the wan der waals distances appear to be too small.

(1)我们相信这种材料在X射线钠盐环境下,不是游离的酸,没有酸性氢原子,不清楚是什么力量将它们的结构结合在一起,尤其是靠近轴的负的带负电的磷酸盐互相排斥的现象。(2)一些范德华力距离很小。

Another three-chain structure has also been suggested by Frase (in the press).IN his model the phosphates are on the outside and the bases on the inside ,linked together by hydrogen bonds. This structure as described is rather ill-defined,and for this reason we shall not comment on it.

另一个三条链结构被费斯提出并即将出版。在他的提出的模型中磷酸盐在外部的与在内部的通过氧氢键共同连接组成。这个机构也被描述为有些不明确,因为这个原因我们没有对它提出意见。

We wish to put forward a radically different structure for the salt of deoxyribose nucleic acid.This structure has two helical chains each coiled round the same axis(see diagram).

我们希望提出了一个结构与脱氧核糖核酸结构本质不同的结构。这个结构有两个螺旋形的链每一个盘绕着相同的轴(看图表)

We have made the usual chemical https://www.doczj.com/doc/ea977472.html,ly,that each chain consists of phosphate diester groups joining β-D-depxuronpfirampse resodies wotj 3',5'linkages.

我们做出了不同寻常的化学设想,换句话说也就是每一条链由β-D脱氧呋喃核糖的3',5'磷酸二脂键和碱基形成。

The two chains(but not their bases)are related by a dyad perpendicular to the fibre axis.

这两条链(不是它们的碱基)是与它们有关联的一对垂直相交的纤维轴线。

Both chains follow righthanded helices,but owing to the dyad the sequences of the atoms in the two chains run in opposite directions.

两条链根据右手螺旋,但是应该归功于一对原子序列两条相反方向的链。

Each chain loosely resembles Furberg's2 model No.1; that is , the bases are on the inside of the helix and the phosphates on the outside.

每一条链大体上类似于富尔贝里提出的第一模型,也就是说,碱基螺旋在内部磷酸盐在外部The configuration of the sugar and the atoms near it is close to Furberg's standard configuration',the sugar being roughly perpendicular to the attached base .

糖的结构和靠近的原子与富尔贝里提出的模型标准结构相类似,糖大体上粗糙的垂直于附着的碱基上。

There is a residue on each chain every 3-4 A.in the z-direction .

每一条链残留这3—4A在Z形方向上。

We have assumed an angle of 36o between adjacent residues in the same chain,

我们假定同一条链中相邻核苷酸之间呈36度角。

so that the structure repeats after 10 residues on each chain,that is .after 34 A.The distance of a phosphorus atom from the fibre axis is 10 A. As the phosphates are on the outside,cations have easy access to them.

因此这个结构重复每条链上10个核苷酸,之后是34A。距离是磷酸原子从纤维轴的10倍。作为磷酸在外面,阳离子很容易接触到它们。

The structure is an open none,and its water content is rather high. At lower water contents we would expect the bases to tilt so that the structure could become more compact.

这是一个不很开放的结构,它的含水量很高。在低一点的含水量中我们希望碱基去倾斜以至于可以使这个结构能够更紧凑。

The novel feature of the structure is the manner in which the two chains are held together by the purine an pyrimidine bases. The planes of the bases are perpendicular to the fibre axis.

这新奇的结构特征是一种两条链通过嘌呤和嘧啶连接的碱基结合而成的。其中碱基垂直于纤维轴。

They are joined together in pairs,a single base from one chain being hydrogen-bonded to a single base from the other chain,so that the two lie side by side with identical z-co-ordinates.One of the pair must be a purine and the other a pyrimidine for bonding to occur. The hydrogen bonds are made as follows:purine position 1 to pyrimidine position 1 ; purine position 6 to pyrimidine position 6.

它们是成对出现的,一部分碱基在一条链中被氧化结合与另一个链上的碱基,两条链肩并肩联系在一起。其中之一必须是嘌呤另一个结合嘧啶才能发生一系列反映。这个氧化结合是:嘌呤位置1与嘧啶位置1;嘌呤位置6与嘧啶位置6

If it is assumed that the bases only occur in the structure in the most plausible tautomeric forms (that is ,with the keto rather than the enol configurations) it is found that only specific pairs of bases can bond together. These pairs are: adenine(purine)with thymine (pyrimidine), and

guanine (purine) with cytosine (pyrimidine).

如果假设碱基仅仅在这个结构中发生了很多貌似真实的形成互变异构(也就是说,氧化超过烯醇配置)它是通过特殊的碱基对被结合在一起发现的。这一对是腺嘌呤(嘌呤)和胸腺嘧啶(嘧啶),同时还有鸟嘌呤(嘌呤)和胞嘧啶(嘧啶)。

IN other words ,if an adenine forms one member of a pair, on either chain, then on these assumptions the other member must be thymine;similarly for guanine and cytosine.

换句话说,如果一个腺嘌呤作为一对中的成分,另一种设想是另一成分必须是胸腺嘧啶,同理,如果是鸟嘌呤则另一部分是胞嘧啶。

The sequence of bases on a single chain does not appear to be restricted in any way.

一部分碱基序列在单链中不会被任何限制。

However ,if only specific pairs of bases can be formed , it follows that if the sequence of bases on one chain is given, then the sequence on the other chain is automatically determined.

然而,如果一个特殊的碱基对被形成,它将遵循如果一个链被给,那么另一与其相对的不由自主的被决定。

It has been found experimentally that the ratio of the amounts of adenine to thymine, and the ratio of guanine to cytosine, are always very close to unity for deoxyribose nucleic acid.

实验中被发现,腺嘌呤和胸腺嘧啶占很大的比例,另一方面是鸟嘌呤和胞嘧啶,总是被脱氧核糖核酸结合。

It is probably impossible to build this structure with a ribose sugar in place of the deoxyribose,as the extra oxygen atom would make too close a van der waals contact.

它不可能去建立一个结构以核糖代替脱氧核糖,作为一个额外的氧原子将以范德华力连接。

The previously published X-ray data on deoxyribose nucleic acid are insufficient for a rigorous test of our structure .

先前出版的X射线得到的数据关于脱氧核糖是不充足的对于一个严密的结构。

So fa as we can tell,it is roughly compatible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but it must be regarded as unproved until it has been checked against more exact results.Some of these are given in the following communications.

所以我们讨论,它是一个粗略与其相配的实验数据,但是它必须被当做未被证明以至于它被很多其他结果所推翻。其中有一些是在下面的介绍中被给出。

We were not aware of the details of the results presented there when we devised out structure,which rests mainly though not entirely on published experimental data and stereo-chemical arguments.

我们没有意识到出现的这个结果,当我们明确这个模型虽然不是完全地,但主要是根据已发表的资料和立体化学原则建立起来的。

It has not escaped our notice that the specific pairing we have postulated immediately suggests a possible copying mechanism for the genetic material,

它没有偏离我们重视的特殊配对,我们假定立即提出一个可能的复制机制对于这些基因材料。

Full 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 including the conditions assumed in building it,together with a set of coordinates for the atoms, will be published elsewhere.

很多结构细节,包括假设建立的情况,结合一系列原子的协调,将被发表在它处。

We are much indebted to Dr.Jerry Dnonhue for constant advice and criticism ,especially on inter-atomic distances .

我们感激杰瑞博士,他经常给予的建议和批评,尤其是提出原子间距方面。

We have also been stimulated by a knowledge of the general nature of the unpublished experimental results and ideas of Dr.M.H.F.Wilkins,Dr.R.E.Franklin and their co-workers at King's College,London. One of us (J.D.W.)has been aided by a fellowship from the National Foundation for Infantile Paralysis.

我们也被威尔金斯博士和富兰克林博士及同事们一些没有发表的关于遗传本质的实验数据所激励,还有其中帮助我们的来自小儿麻痹国际基金的资助金。

J.D.Watson

F.H.C.crick

沃森

克里克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Unit for the Study of the Molecular Structure of Biological Systems, Cavendish Laboratory , Cambridge.April 2.

医学调查委员会单位对生物系统分子结构模型结构的研究,卡文迪什实验室,剑桥大学,四月二日。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教学设计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教学设计 【活动目的与意义】 1制作模型的过程是一个知识内化的过程,通过亲手制作,可以促进学生对DNA分子“双螺旋结构”和“反向平行”特点的理解和认识。 2通过讨论、交流与撰写活动报告,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和归纳问题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 3通过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的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并使他们在具体的制作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4通过分析DNA分子结构模型,将抽象知识形象化,有利于学生准确把握DNA分子结构的知识,为后续学习遗传部分的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 【活动程序】 1制定活动方案 1.1课前进行相应的知识储备 课前学生学习了DNA分子结构的基础知识,以及通过图书馆、网络等途径收集和掌握了一些有关DNA结构发现的科学史的材料,为课上进行相互讨论、交流与模型的顺利制作提供了必要的知识准备。

1.2活动材料用具的准备 硬塑料方框、不同颜色的硬纸板、金属细丝、订书机、订书钉、剪刀、粗铁丝。 1.3提供模型制作的参考数据 1.4设计活动方案流程 2实施活动方案 2.1分组并发放活动材料 每班分若干个小组,每小组4人。各组都配发硬塑料方框2个(5cm×10?M)、六种不同颜色的硬纸板各1张(20?M ×20?M)、细铁丝2根(长0.5m)、粗铁丝2根(长约10?M)订书机1个、订书钉若干、剪刀1把、活动报告(每人一份)。 2.2分组讨论制作模型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在学生讨论之前,教师先展示预设的问题和制作模型的参考数据,为学生讨论模型的制作提供帮助。设计的问题如下: (1)分别用何材料表示磷酸基团、脱氧核糖、各种含氮碱基?这几种物质在什么部位相连接? (2)如何表示磷酸二酯键、氢键以及氢键的数目? (3)如何体现DNA分子两条链之间的反向平行关系? (4)怎样才能使DNA分子的平面模型改变成立体模型? 以实验小组为单位,观察并分析教材上的DNA分子结构的立体图和平面图,然后根据实验桌上所提供的材料,以

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

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 1、【引子】“给我一打健全的婴儿,我可以保证,在其中随机选出一个,训练成为我所选定的任何类型的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巨商人,或者乞丐、窃贼,不用考虑他的天赋、倾向、能力,祖先的职业与种族。”这就是华生的断言。约翰·华生(Watson,John Broadus ,1878年1月9日—1958年9月25日)美国心理学家,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 广告大师。他认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不是意识而是行为,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必须抛弃”内省法”,而代之以自然科学常用 的实验法和观察法。华生在使心理学客观化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1915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2、【差生】约翰.华生(John B.Watson, 1878-1958)于1878年出生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的格林维尔。他从小是在学校里开始接受教育的。华生承认自己小时不是个好学生,有点懒、不听话、好争斗、学业成绩不好,只能勉强升级。只是在进入了当地的伏尔曼大学后才有所改变。 3、【机能主义的传人】1894年他进入伏尔曼大学,五年后 他得到硕士学位。后来他选择了芝加哥大学,把获得哲学博士作为目标。但是在学习中,他对哲学的热情很快消失,他甚至很难理解他的导师杜威的思想。然而,在安吉尔的影响下,开始对心理学产生兴趣,并把神经学作为第二副科。他

还师从洛布学习生物学和生理学。1903年他得到了哲学博士学位,并结了婚。直到1908年,他都在芝加哥大学当讲师。在这几年里,他既学习和工作,又做了大量的动物行为实验,并表现出对以动物为被试研究行为的偏好。开始形成他的行为主义方向的信念。 4、【良禽择木】1908年,当华生成为芝加哥大学助理教授的同时,他又获得了霍普金斯大学正式教授的职位。尽管华生对芝加哥大学十分留恋,但由于霍普金斯大学让他来指导实验室,比芝加哥大学给他更丰厚的薪水,这些优越的条件使华生最终还是来到霍普金斯大学。他在这里度过了他学术生涯最辉煌的岁月,一直到1920年。 5、【行为主义诞生】长期以来,华生不断思考如何使心理学研究更加客观化,1908年在一份讲义中他第一次公开了对这个问题的思考。1912年他应卡特尔的邀请,在哥伦比亚大学做了一系列的讲演,在演讲中又谈到了这个问题。1913年他在《心理学评论》杂志上发表了题为《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一文,正式宣告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诞生,这标志着行为主义革命的开始。 6、【当选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14年他又出版了他的第一本系统地阐述行为主义的专著《行为:比较心理学导言》。文章的发表和专著的出版在美国心理学界产生了重大影响,特别是得到了广大青年心理学家的响应。两年后当华生38

DNA复制 转录与翻译重要知识汇总

DNA复制、转录与翻译重要知识汇总 ? 今天给同学们汇总的知识是有关生物遗传学中的难点,DNA的复制转录以及翻译,对这部分知识不明白记不住的同学们一定要自己把表里面的内容写一遍,加深记忆哦~ DNA分子的复制、转录、翻译

三者之间的关系 1.过程不同 (1)复制的过程:DNA解旋,以两条链为模板,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两条子链,子链与对应母链螺旋化。(马上点标题下“高中生物”关注可获得更多知识干货,每天更新哟!) (2)转录的过程:DNA解旋,以其一条链为模板,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形成mRNA单链,进入细胞质与核糖体结合。

(3)翻译的过程:以mRNA为模板,合成有一定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 2.特点不同 (1)对细胞结构的生物而言,DNA复制发生于细胞分裂过程中,是边解旋边复制,半保留复制。 (2)转录和翻译则发生于细胞分裂、分化等过程。转录是边解旋边转录,DNA双链全保留。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并不是一个DNA分子通过转录可生成一个RNA分子,实际上,转录是以基因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基因,能控制多种蛋白质的合成,所以一个DNA 分子通过转录可以合成多个RNA分子。 (3)一个mRNA分子上可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条相同的肽链,顺次合成多肽链。从核糖体上脱离下来的只是多肽链,多肽链还要在相应的细胞器(内质网、高尔基体)内加工,最后才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有活性的蛋白质。 3.三者之间的关联要素 (1)DNA中含有T而无U,而RNA中含有U而无T,因此可通过放射性同位素标记T或U,研究DNA复制或转录过程。 (2)复制和转录发生在DNA存在的部位,如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拟核、质粒等部位。同学们比较容易忽视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有少量的DNA存在。这些DNA分子上的基因可以控制部分蛋白质的合成,因此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存在转录和翻译所需的酶、核糖体等条件,也会发生转录和翻译过程。 (3)转录出的RNA有3类,mRNA、tRNA和rRNA都是以DNA为模板通过转录合成的。但携带遗传信息的只有mRNA。 (4) DNA复制和转录都需要解旋酶,解旋酶的作用不是解开DNA分子的双链螺旋状态使之成为双链线性状态,而是断裂DNA分子中碱基对之间的氢键,使DNA双链解开成单链,以便作为模板进行复制或转录。 知识点汇总: 1、DNA的结构特点:由两条脱氧核苷酸链按方式盘旋而成的规则的结构。 由和连接,形成 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键形成,即A—T (氢键有个),G—C (氢键有个)。 2、DNA复制 时期:。

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教学设计

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 本实验既可加深学生对“DNA结构”的感性认识和理解,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教材首先介绍了该实验的“实验原理”。从制作DNA模型前应该考虑的问题、制作过程做了详细阐述。教材接着说明了制作的“目的要求”。要求通过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加深对DNA分子结理解和认识。 教材第三部分清楚地列出了该实验所需要的“材料用具”。特别应明白用什么代表磷酸、什么代表糖、什么代表含氮碱基。以及用什么对它们进行连接。 教材第四部分更为详细地介绍该实验的“方法步骤”。从制作“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长链→DNA结构→DNA的空间结构”这一步骤详细地作了说明。 因此,我们从如下几方面对该实验做本质性的准备: 1.知识结构的联系:要明确DNA的化学元素是C、H、O、N、P,由它们组成磷酸、脱氧核糖和含氮碱基,再由1分子磷酸、1分子脱氧核糖和1分子的含氮碱基组成基本单位一—脱氧核苷酸;再由脱通过聚合作用形成DNA分子。 2.掌握该实验的知识点:对理解和掌握“DNA分子的功能(复制和表达)”、“遗传和变异”以及“基因工程”打下了较好的理论基础。 3.实验操作的关键:该实验成败的关键是连接。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了相关的遗传物质的结构和功能之后,对DNA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对于双螺旋结构的巧妙之处还是不能很好的掌握和理解,因此通过这个实验,怎样引导才能使学生对DNA知识有更深的理解是本课的关键所在。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初步学会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掌握制作技术。 (2).进一步理解和掌握DNA分子的结构。 (3).理解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能力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动手操作,并进行实验观察,培养学生投身科学实验的参与精神;(2).通过组织学生活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心理学史--华生与行为主义(论文)

华生与行为主义 [内容提要]行为主义是美国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也是对西方心理学影响最大的流派之一。行为主义的发展可以被区分为早期行为主义,新行为主义和新的新行为主义。早期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以华生为首,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则为斯金纳等,新的新行为主义则以班杜拉为代表。 [关键词]行为主义华生心理学理论 行为主义是美国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也是对西方心理学影响最大的流派之一。行为主义的发展可以被区分为早期行为主义,新行为主义和新的新行为主义。早期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以华生为首,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则为斯金纳等,新的新行为主义则以班杜拉为代表。 总的来说,早期行为主义者,多半从机械唯物论的观点出发,使人们对心理学的对象和方法等最根本问题的看法,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特别是在方法论方面,其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但他们把行为说成是完全被动的,这与行为所表现出来的主动性、适应性等特别不符。从而迫使一些行为主义者开始寻找一条出路,以便既能维护行为的严格决定论,又能解释行为的不确定性。 一行为主义的主要观点 行为主义的主要观点是认为心理学不应该研究意识,只应该研究行为,把行为与意识完全对立起来。在研究方法上,行为主义主张采

用客观的实验方法,而不使用内省法。主要观点可以概括如下:(1)机械唯物主义决定论; (2)认为心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是研究人的活动和行为的一个部门,要求心理学必须放弃与意识的一切关系,提出两点要求:第一、心理学与其他自然科学的差异只是一些分工上的差异;第二、必须放弃心理学中那些不能被科学普遍术语加以说明的概念,如意识、心理状态、心理、意志、意象等等; (3)极力要求用行为主义的客观法去反对和代替内省法,认为客观方法有四种:第一、不借助仪器的自然观察法和借助于仪器的实验观察法;第二、口头报告法;第三、条件反射法;第四、测验法。斯金纳则属于新行为主义心理学,他只研究可观察的行为,试图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函数关系,认为刺激与反应之间的事件不是客观的东西,应予以排斥。斯金纳认为,可以在不放弃行为主义立场的前提下说明意识问题。 二行为主义产生背景 行为主义产生于20世纪初的美国。代表人物是华生和斯金纳。这是针对冯特学派理论的不足而在美国这行的一场心理学革命。它一反传统心理学,而主张对人的意识进行研究的观点;主张心理学不应只是研究人脑中的那种无形的橡"鬼火"一样不可捉摸的东西--意识,而应去研究那种从人的意识中折射出来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客观东西,即人的行为。他们认为,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变化的各种身体反应的组合。这些反应不外乎是肌肉的收缩和腺体的分泌,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及其理论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及其理论 摘要:约翰.华生(John B.Watson, 1878-1958),美国心理学家,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他认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不是意识而是行为,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必须抛弃”内省法”,而代之以自然科学常用的实验法和观察法。华生在使心理学客观化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1915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关键词:华生行为主义研究方法 一、华生行为主义的研究对象——行为 华生在作为行为主义宣言的《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一文中,开宗明义宣称行为主义的"理论目标就是对行为的预测和控制"。 华生所讲的行为首先是一种可观察到的机体反应。这种机体反应的本质是人和动物对于外界环境的适应。华生承认,"反应"一词是从生理学中转借到心理学的。但是,心理学扩大了它的用法。也就是心理学把一组简单的生理反应组合成为一套复杂的反应,把简单的肌肉骨骼动作联结为一种行为的方式。华生把反应分为四类: 1、外显的习惯反应,包括开门锁、打网球、拉提琴、盖房子、与人说话、与人交往; 2、内隐的习惯反应,包括条件反射所引引的腺体分泌、无声言语(即思维)、身体的定向或态度; 3、外显的遗传反应,包括人的各种可以观察到的本能和情绪反应,例如抓握、打喷嚏、眨眼等; 4.内隐的遗传反应,包括生理觉察所研究的内分泌系统和循环系统的各种变化。在这里华生概括了有机体的全部行为,并且把这些行为区分出先天遗传的反应和后天习得的习惯反应。华生认为这种区分是很重要的,因为行为主义就是要发现后者的学习过程和方式,以掌握其形成的规律,实现预测行为、控制行为的目的。 二、华生行为主义的研究方法 1、观察法 华生承认观察法的重要作用,他把观察法分为两类。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实验题专练-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2020届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实验专练:(9)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1、在制作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时,会发现制成的DNA分子的平面结构像一架“梯子”,那么组成这架“梯子”的“扶手”、“扶手”间的“阶梯”、连接“阶梯”的化学键依次是( ) ①磷酸和脱氧核糖②氢键③碱基对④肽键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③①② D.①③④ 2、某同学在构建DNA分子模型时,想用不同的几何图形代表核苷酸的三个不同组成部分。那么该同学组建的DNA分子模型中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几何图形( ) A.五种 B.六种 C.七种 D.八种 3、某研究小组用下图所示的6 种卡片、脱氧核糖和磷酸之间的连接物、脱氧核糖和碱基之间的连接物、代表氢键的连接物若干,成功搭建了一个完整的DNA分子模型,模型中有4 个T和6 个G。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代表氢键的连接物有24 个 B.代表胞嘧啶的卡片有4 个 C.脱氧核糖和磷酸之间的连接物有38 个 D.理论上能搭建出410种不同的DNA分子模型 用卡片构建DNA平面结构模型,所提供的卡片类型和数量如下表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 最多可构建4种脱氧核苷酸,5个脱氧核苷酸对 B.构成的双链DNA片段最多有10个氢键 C.DNA中每个脱氧核糖均与1分子磷酸相连 D.最多可构建44种不同碱基序列的DNA 5、在DNA分子模型搭建实验中,如果用一种长度的塑料片代表C和T,那么由此搭建而成的DNA双螺旋的整条模型( ) A.粗细相同,因为嘌呤环必定与嘧啶环互补 4、卡片类 型 脱氧核糖磷酸 碱基 A T G C 卡片数量10 10 2 3 3 2

华生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特点

华生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华生是早期行为主义的典型代表,他采用观察法、条件反射法、口头报告法、测验法等不同的实验方法,得出了许多关于人类的感觉、情绪、思维、人格等方面的理论,并提出了学习上的频因律、近因律等学习理论。 一、华生的生平及著作 约翰.华生(John B.Watson,1878~1958)于1878年出生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的格林维尔。他从小是在学校里开始接受教育的。华生承认自己小时不是个好学生,有点懒、不听话、好争斗、学业成绩不好,只能勉强升级。只是在进入了当地的伏尔曼大学后才有所改变。 1894年他进入伏尔曼大学,五年后他得到硕士学位。后来他选择了芝加哥大学,把获得哲学博士作为目标。但是在学习中,他对哲学的热情很快消失,他甚至很难理解他的导师杜威的思想。然而,在安吉尔的影响下,开始对心理学产生兴趣,并把神经学作为第二副科。他还师从洛布学习生物学和生理学。1903年他得到了哲学博土学位,并结了婚。直到1908年,他都在芝加哥大学当讲师。在这几年里,他既学习和工作,又做了大量的动物行为实验,并表现出对以动物为被试研究行为的偏好。开始形成他的行为主义方向的信念。 1908年,当华生成为芝加哥大学助理教授的同时,他又获得了霍普金斯大学正式教授的职位。尽管华生对芝加哥大学十分留恋,但由于霍普金斯大学让他来指导实验室,比芝加哥大学给他更丰厚的薪水,这些优越的条件使华生最终还是来到霍普金斯大学,他在这里度过了他学术生涯最辉煌的岁月,一直到1920年。 长期以来,华生不断思考如何使心理学研究更加客观化,1908年在一份讲义中他第一次公开了对这个问题的思考。1912年他应卡特尔的邀请,在哥伦比亚大学做了一系列的讲演,在演讲中又谈到了这个问题。1913年他在《心理学评论》杂志上发表了题为《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一文,正式宣告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诞生,这标志着行为主义革命的开始。1914年他又出版了他的第一本系统地阐述行为主义的专著《行为:比较心理学导言》。文章的发表和专著的出版在美国心理学界产生了重大影响,特别是得到了广大青年心理学家的响应。两年后当华生38岁时被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华生的行为主义受到了心理学界的欢迎。1919年出版了他第二本专著《从一个行为主义者的观点看心理学》。这本书是他的行为主义观点最为全面系统的阐述。 1920年,由于一宗轰动当时的离婚案迫使华生辞去了霍普金斯大学的职务,使他中断了红极一时的学术经历。1921年华生进入商界,他用行为主义的方法进行广告宣传。他发现"新产品的销售曲线的增长与动物或人的学习曲线的增长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他还用大量时间普及行为主义。他为许多杂志撰稿介绍行为主义,甚至亲自讲课,传授行为主义心理学。1925年他的《行为主义》一书出版,这本书是华生行为主义的通俗表述。1930年华生对这本书进行了修订,

华生的行为主义理论

华生的行为主义理论 约翰·华生(John B.Waston,1878)于1913年首先打出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旗帜,是美国第一个将巴氏的研究结果作为学习理论基础的人。他认为学习就是以一种刺激替代另一种刺 激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在华生看来,人类出生时只有几个反射(如打喷嚏、膝跳反射)和情绪反应(如惧、爱、怒等),所有其他行为都是通过条件反射建立新刺激―反应(S-R)联结而形成的。 1913—1930年是早期行为主义时期,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在巴甫洛

夫条件反射学说的基础上创立的,他主张心理学应该屏弃意识、意象等太多主观的东西,只研究所观察到的并能客观地加以测量的刺激和反应。毋须理会其中的中间环节,华生称之为“黑箱作业”。他认为人类的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环境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模式,无论是正常的行为还是病态的行为都是经过学习而获得的,也可以通过学习而更改、增加或消除,认为查明了环境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就能根据刺激预知反应,或根据反应推断刺激,达到预测并控制动物和人的行为的目的。他认为,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刺

激的各种躯体反应的组合,有的表现在外表,有的隐藏在内部,在他眼里人和动物没什么差异,都遵循同样的规律。 行为主义理论的内容 行为主义观点认为,心理学不应该研究意识,只应该研究行为。所谓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变化的各种身体反应的组合。这些反应不外是肌肉收缩和腺体分泌,它们有的表现在身体外部,有的隐藏在身体内部,强度有大有小。 华生指出一向认为纯属意识的思维和情绪,其实也都是内隐和轻微

的身体变化。前者是全身肌肉,特别是言语器官的变化,后者是内脏和腺体的变化。20年代以来记录肌肉电位变化的技术不断提高,已经发现心理活动伴有轻微的肌肉收缩。但连带发生的事件并不一定就是同一事件。所以思维时有轻微的肌肉收缩,并不足以证明思维就是轻微的肌肉收缩。 华生认为,肌肉收缩和腺体分泌都可归结为物理或化学变化;引起有机体反应的刺激,最后分析也只能是有机体内部和外界的物理或化学变化。这样一来。全部行为,包括通常所说的心理活动,都不外是一些物理

基因的转录与翻译真题练习测试

基因的表达真题演练 去黑三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1. (2012年课标全国卷,1,6分)同一物种的两类细胞各产生一种分泌蛋白,组成这两种蛋白质的各 种氨基酸含量相同,但排列顺序不同。其原因是参与这两种蛋白质合成的() 种类不同 BmRN碱基序列不同 C. 核糖体成分不同 D. 同一密码子所决定的氨基酸不同 2. (2012年安徽理综卷,5,6分)图示细胞内某些重要物质的合成过程。该过程发生在() A. 真核细胞内,一个mRN分子上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条肽链 B. 原核细胞内,转录促使mRN在核糖体上移动以便合成肽链 C原核细胞内,转录还未结束便启动遗传信息的翻译 D.真核细胞内,转录的同时核糖体进入细胞核启动遗传信息的翻译 3. (2011年海南卷)野生型大肠杆菌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用射线照射野生型大肠杆菌得到一突变株,该突变株在基本培养基上培养时必须添加氨基酸甲后才能生长。对这一实验结果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A. 野生型大肠杆菌可以合成氨基酸甲 B野生型大肠杆菌代谢可能不需要氨基酸甲 C. 该突变株可能无法产生氨基酸甲合成所需的酶 D. 该突变株中合成氨基酸甲所需酶的功能可能丧失 4. (2011年海南卷)关于RNA勺叙述,错误的是() A. 少数RNA具有生物催化作用 B真核细胞内mRN/和tRNA都是在细胞质中合成的

上决定1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碱基称为密码子 D.细胞中有多种tRNA,—种tRNA只能转运一种氨基酸 5. (2011年安徽理综卷)甲、乙图示真核细胞内两种物质的合成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乙所示过程通过半保留方式进行,合成的产物是双链核酸分子 B. 甲所示过程在细胞核内进行,乙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分子解旋时,甲所示过程不需要解旋酶,乙需要解旋酶 D一个细胞周期中,甲所示过程在每个起点只起始一次,乙可起始多次 6. (2011年江苏卷)下列物质合成时,需要模板的是() A. 磷脂和蛋白质BDNA和酶C.性激素和胰岛素 D.神经递质和受体 7. (2010年广东理综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是蛋白质合成的直接模板 B. 每种氨基酸仅由一种密码子编码 复制就是基因表达的过程 DDNA1主要的遗传物质 8. (2010年海南卷)下列关于遗传信息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A.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遗传信息的传递遵循中心法则 中的遗传信息是通过转录传递给mRN的 中的遗传信息可决定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DDNA病毒中没有RNA其遗传信息的传递不遵循中心法则 9. (2010年天津理综卷)根据下表中的已知条件,判断苏氨酸的密码子是 10. (2011年江苏卷)关于转录和翻译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转录时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 B. 转录时RNA聚合酶能识别DNA中特定碱基序列 CmRN在核糖体上移动翻译出蛋白质 D.不同密码子编码同种氨基酸可增强密码的容错性 11. (2010年上海卷)以“一GAATT—”的互补链转录mRNA则此段mRN的序列是()A—GAAUUG B. —CTTAA— C. —CUUAA— D. —GAATT—

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制作D N A双螺旋结构模 型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一、实验背景资料 本实验的来源是人教版高中生物第二册中的实验十二——《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旧人教必修高中生物实验十《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在上课之前同学们学习了DNA的发现历程,了解到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且它由四种脱氧核苷酸(腺嘌呤脱氧核苷酸、鸟嘌呤脱氧核苷酸、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胞嘧啶脱氧核苷酸)组成,它的排列顺序以及数量多少决定了其储存遗传信息的多样性,同时明确组成DNA的化学元素是C、H、O、N、P,由它们组成磷酸、脱氧核糖和含氮碱基,再由1分子磷酸、1分子脱氧核糖和1分子的含氮碱基组成基本单位一—脱氧核苷酸;再通过一定的化学键(氢键、3‘-5’磷酸二酯键)连接作用形成DNA分子。在本实验前中学生物学中与本实验相关的理论知识主要有“基因在染色体上”、“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DNA的分子结构内容”等内容。即学生在本实验前已经对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制作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对本实验相关内容的要求主要有:1、通过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深入理解DNA双螺旋结构的特点;2、通过本实验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3、培养学生对生物的兴趣爱好;4、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5、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本实验现代生物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现代生物科学研究中,模型方法被广泛运用,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成功就是一个范例。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是以形象化的具体模型,能使研究对象直观化,既可以促进研究,又可以简略地描述研究成果,又便于理解和传播。在中学生物学教材中,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作为生物技术性设计和制作的第一案例,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常见的难题和疑问:1、如何选取更好的实验材料便于更好地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2、如何确保模型构建的成功,即构建的关键步骤有哪些;3如何将模型和理论知识结合使学生更好、更全面的弄懂DNA的双螺旋结构;4、怎么通过

行为主义理论——华生、斯金纳、班杜拉(整理笔记)

一、理论背景 (一)社会背景: 产生于20世纪初期美国,现代化生产对人的行为的要求越来越高。科学管理、行为控制直到通过行为技术的社会控制,作为一种革新的思想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 (二)哲学上的实证主义: 实证主义开始明确地提出科学的首要任务是收集可供简单概括的确实的观察材料。孔德认为应该用更客观的方法研究人。马赫认为科学只不过是人的经验的更完备的数学整理,只有客观的资料、经验才是可以接受的。它为行为主义者提出科学实践的本质,乃是对看得见的行为的客观观察的启示。 (三)行为主义是对构造主义和机能主义的反叛 构造主义:领袖人物是铁钦纳。心理学的主题是意识经验。由于意识经验只有经验着的人才能意识到,因此只有采用内省法才能研究人的心理。所谓心理学就是以内省法对意识的研究。内省法是一种高度专业化的自我观察的形式,其目的是观察意识的内容,解答经验的“什么”what、“如何”how、和“为什么”why三部分的内容。关于“什么”,是由心理过程的系统内省分析出那些心理元素来解答的。关于“如何”是说明通过内省分析出来的心理元素如何联结成复合物的。至于“为什么”,是用一个与心理过程相对应的神经过程来解释心理过程。铁钦纳一方面认为每一个意识都有相应的神经过程,一方面又不承认神经活动时心理过程的原因,因此他在身心问题上是个二元论者,称之为身心平行论。要内省自己主观的感觉,而不是刺激物本身。 机能主义心理学:作为构造主义的对立面出现的,可以追溯到达尔文的进化论和詹姆士的实用主义哲学。心理活动是一个连续的整体;人的活动与社会也是一个整体;反对把心里分析为各个元素或部分;心理学不能脱离社会进行研究;心理学要研究动作的机能,而机能表现为协调,协调实际上是适应活动。研究方法上提倡主观观察即内省和客观观察相结合,更注重客观观察。 华生认为构造主义和机能主义都是心灵主义的,创立了行为主义心理学,斯金纳、班杜拉为新行为主义者。 二、华生的经典行为主义 (一)行为主义的界定: 华生把有机体应付环境的一切活动称之为行为,行为的基本成分是反应,反应分为习得的反应(包括我们一切复杂习惯和我们的一切条件反射)和非习得的反应(指我们在条件反射和习惯方式形成之前婴儿期所作的一切反应)。 华生把引发有机体反应的外部和内部的变化称为刺激,而刺激必然属于物理的或化学的变化。任何复杂的环境变化,最终总是通过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转化为刺激作用于人的身上。说到底,刺激和反应都属于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便形成S—R(刺激—反应)公示,通过刺激可以预测反应,通过反应可以推测刺激。“所谓适应,我们仅指有机体通过运动改变了它的生理状态,那个刺激不再引起反应。” (二)如何研究人类行为 在S—R公式中,刺激和反应都是可以替代的。当一个由无条件刺激引起的反应被一个替代刺激所引起,就形成条件反射。引起条件反射的那个替代刺激就是条件刺激。反应的替代就是条件化。如被狗咬过的人对狗的态度不同。 根据刺激—反应和形成的替代刺激—替代反应,可以进行各种实验研究,行

DNA复制转录翻译的比较

DNA复制、转录、翻译的比较【课标要求】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考向了望】基因表达过程中有关碱基数目的计算。【知识梳理】一、DNA复制、转录、翻译的比较

二、基因表达中相关数量计算来 (一)基因中碱基数与mRNA中碱基数的关系:转录时,组成基因的两条链中只有一条链能转录,另一条链则不能转录。基因为双链结构而RNA为单链结构,因此转录形成的mRNA分子中碱基数目是基因中碱基数目的1/2。(二)mRNA中碱基数与氨基酸的关系:翻译过程中,信使RNA中每3个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所以经翻译合成的蛋白质分子中的氨基酸数目是信使RNA碱基数目的1/3。综上可知:蛋白质中氨基酸数目=tRNA数目=1/3mRNA 碱基数目=1/6DNA(或基因)碱基数目。 (三)计算中“最多”和“最少”的分析 1、翻译时,mRNA上的终止密码不决定氨基酸,因此准确地说,mRNA上的碱基数目比蛋白质中氨基酸数目的3倍还要多一些。 2、基因或DNA上的碱基数目比对应的蛋白质中氨基酸数目的6倍还要多一些。 3、在回答有关问题时,应加上最多或最少等字。如:mRNA上有n个碱基,转录产生它的基因中至少有2n个碱基,该mRNA指导合成的蛋白质最多有n/3个氨基酸。 4、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数目=肽键数+肽链数(肽键数=缩去的水分子数)。【基础训练】1、合成一条含1000个氨基酸的多肽链,需要转运RNA的个

数、信使RNA上的碱基个数和双链DNA上的碱基对数至少依次是( A )A、1000个,3000个和3000对 B、1000个,3000个和6000对 C、300个,300个和3000对 D、1000个,3000个和1000对 2、鸡的输卵管细胞能合成卵清蛋白、红细胞能合成β—珠蛋白、胰岛细胞能合成胰岛素,用编码上述蛋白质的基因分别作探针,对3种细胞中提取的总DNA的限制酶切成片段进行杂交实验;用同样的3种基因片段作探针,对上述3种细胞中提取的总RNA进行杂交实验。上述实验结果如下表: 注:“+”表示杂交过程中有杂合双链;“-”表示杂交过程中有游离的单链。 根据上述事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 A、胰岛细胞中只有胰岛素基因 B、上述3种细胞的分化是由细胞在发育过程中某些基因丢失所致 C、在红细胞成熟过程中有选择性地表达了β—珠蛋白基因 D、在输卵管细胞中无β—珠蛋白基因和胰岛素基因 3一个mRNA分子有m个碱基,其中G+C有n个;由该mRNA合成的蛋白质有两条肽链。则其模板DNA分子的A+T数、合成蛋白质时脱去的水分子数分别是( D )

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一、实验背景资料 本实验的来源是人教版高中生物第二册中的实验十二——《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旧人教必修高中生物实验十《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在上课之前同学们学习了DNA的发现历程,了解到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且它由四种脱氧核苷酸(腺嘌呤脱氧核苷酸、鸟嘌呤脱氧核苷酸、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胞嘧啶脱氧核苷酸)组成,它的排列顺序以及数量多少决定了其储存遗传信息的多样性,同时明确组成DNA的化学元素是C、H、O、N、P,由它们组成磷酸、脱氧核糖和含氮碱基,再由1分子磷酸、1分子脱氧核糖和1分子的含氮碱基组成基本单位一—脱氧核苷酸;再通过一定的化学键(氢键、3‘-5’磷酸二酯键)连接作用形成DNA分子。在本实验前中学生物学中与本实验相关的理论知识主要有“基因在染色体上”、“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DNA的分子结构内容”等内容。即学生在本实验前已经对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制作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对本实验相关内容的要求主要有:1、通过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深入理解DNA双螺旋结构的特点;2、通过本实验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3、培养学生对生物的兴趣爱好;4、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5、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本实验现代生物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现代生物科学研究中,模型方法被广泛运用,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成功就是一个范例。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是以形象化的具体模型,能使研究对象直观化,既可以促进研究,又可以简略地描述研究成果,又便于理解和传播。在中学生物学教材中,制作DNA 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作为生物技术性设计和制作的第一案例,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常见的难题和疑问:1、如何选取更好的实验材料便于更好地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2、如何确保模型构建的成功,即构建的关键步骤有哪些;3如何将模型和理论知识结合使学生更好、更全面的弄懂DNA的双螺旋结构;4、怎么通过平面结构使学生对DNA的空间立体结构有更深的了解;5、如何通过本实验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他们对生物学的兴趣。6、实验的拓展(替代实验) (一)核酸的发现历程

dna转录和翻译教案

dna转录和翻译教案 【篇一:dna转录和翻译教案】 遗传与进化第一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一、教学目标(一)知识 与技能目标 1、了解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中间物质rna; 2、概述 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3、计算问题:基因(dna)碱基、rna 碱基 和氨基酸的对应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培养学生的 分析综合能力。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 介绍遗传工程,对学生进行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三、教学内容(一)转录: 1.定义:以双链 dna 中的确定的一条 链(模板链用于转录,编码链不用于转录)为四种核苷酸为原料, 在rna聚合酶催化下合成rna 的过程。 2.过程:dnamrna 3.小结:场所:细胞核模板:解旋的dna 的 一条链原料:4 种游离的核糖核苷酸所需酶:解旋酶、rna 聚合酶 等产物:mrna (二)翻译: 1.定义:根据遗传密码的中心法则, 将成熟的信使 rna 分子(由 dna 通过转录而生成)中“碱基的排列 顺序”(核苷酸序列)解码,并生成对应的特定氨基酸序列的过程。2.过程:mrna有一定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3.小结:场所:细胞 质中的核糖体;模板:mrna;原料:20 种氨基酸(由trna 搬运);产物: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肽链。 (三)密码子: 1.密码子:mrna 上三个相邻的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称为一个密码子。 2.trna(转运rna)的特点:像三叶草的叶形,一端是3 个碱基, 另一端是携带氨基酸的部位(如课本示意图)。 3.反密码子:每个trna 上的三个碱基,可以与mrna 上的密码子互补配对。 小试牛刀:已知mrna 的碱基序列是a mrna链上有多少个密码子? 写出相应的反密码子,并根据密码子表,列出相应的氨基酸序列。

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提出

1、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提出,标志着生物科学的发展进入了(分子生物学阶段) 最佳答案 标志着生物学进入分子生物阶段的是? 标志是是1953年沃森、克里克提出的DNA双螺旋结构。1944年O.T.埃弗里等研究细菌中的蛋白质工程转化现象,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1953年J.D.沃森和,开创了分子生物学的新纪元。在此基础上提出的中心法则,描述了遗传信息从基因到蛋白质结构的流动。遗传密码的阐明则揭示了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贮存方式。 DNA双螺旋结构的提出开始,便开启了分子生物学时代.分子生物学使生物大分子的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使遗传的研究深入到分子层次, 生命之谜被打开,人们清楚地了解遗传信息的构成和传递的途径.在以后的近50年里,分子遗传学,分子免疫学,细胞生物学等新学科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一个又一个生命的奥秘从分子角度得到了更清晰的阐 明,DNA重组技术更是为利用生物工程手段的研究和应用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在人类最终全面揭开生命奥秘的进程中,化学已经并将更进一步地为之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DNA双螺旋模型认为,必须由两股核苷酸碱基的任意排列顺序,来决定高度有序的DNA三维结构。它由两条右旋但反向的链绕同一个轴盘旋而成,活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生命的遗传密码就刻在梯子的横档上。沃森们的模型,引发了一门称为“分子生物学”的新科学的诞生;它为破译生物的遗传密码提供了依据,导致遗传工程学的出现。用人工的方法将生物体内的DNA分离出来,重新组合搭配,再放回生物体内,创造新的品种,成为本世纪下半叶最活跃的领域。例如我国科学家实验成功的杂交水稻,抗棉铃虫棉花等等,都是DNA重组的产物; 目前国际上正热门的克隆技术,也是DNA的绝妙之作。1954年4月DNA双螺旋提出后,整个生物学界呈现出少有的五彩缤纷的景象,被认为是20世纪以来生物科学中最伟大的成果,是生物学史上一个新纪元,为生物科学,农业科学,医学的发展开辟了新天地。 2、轮藻细胞具有不断地积累k+的能力,k+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主动转运) 图2-5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自由扩散这种方式是指物质从浓度高的一侧通过细胞膜向浓度低的一侧转运,例如,02、C02、甘油、乙醇、苯等物质,可以从浓度高的一侧转运到浓度低的一侧。这种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叫做自由扩散。自由扩散不需要消耗细胞内新陈代谢所释放的能量,是一种简单的运输方式,这种方式与主动运输相比,叫做被动运输。 主动运输主动运输的特点是被选择吸收的物质是从浓度低的一侧,通过细胞膜运输到浓度高的一侧,必须有载体蛋白质的协助,需要消耗细胞内新陈代谢所释放的能量。例如,轮藻细胞胞中K+的含量比它所生存的水环境中的K+多63倍。人的红细胞中K+的浓度比血浆中K+的浓度要高出30倍,而红细胞中Na+的浓度却是血浆中的1/6,可见,轮藻细胞和人的红细胞具有不断地积累K+和运出Na+的能力,以致不会使细胞膜内外的K+和Na+的浓度达到平衡。因为这种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一般是物质从浓度低的一侧运输到浓度高的一侧,所以,需要消耗细胞内新陈代谢所释放的能量。 3、生物体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是(ATP ) 新陈代谢与ATP的关系: 新陈代谢不仅需要酶,而且需要能量。我们知道,糖类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之一,脂肪是生物体内储存能量的主要物质。但是,这些有机物中的能量都不能直接被生物体利用,它们只有在细胞中随着这些有机物逐步氧化分解而释放出来,并且储存在ATP中才能被生物体利用。所以说,新陈代谢所需要的能量是由细胞内的ATP直接提供的,ATP是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 4、对人体细胞内ATP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TP主要在线粒体中产生)

华生行为主义外国儿童心理理论

华生的行为主义 [摘要]:行为主义(behaviorism)是20 世纪初起源于美国的一个心理学流派,是美国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是对西方心理学影响最大的流派之一,也是世界心理学中的一个主要学派,创始人为约翰·布鲁德斯·华生(John Broadus Watson)。华生的行为主义基本理论有行为、思维、习惯、情绪、人格五个要点,这五个方面都是用习惯的形式,习惯的整合的方式来阐述的。华生对心理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被誉为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建人。他确定了以行为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消除了传统心理学的主观性,格守一般科学共有的客观性原则。 [关键词]:行为主义;习惯;刺激;反应 一、华生的生平及著作 约翰·华生(John B. Watson)于1878 年1 月9 日出生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的格林维尔城外的一个农庄。1894 年他进入伏尔曼大学,五年后他得到硕士学位。后来他选择了芝加哥大学,把获得哲学博士作为目标。但是,在学习中他对哲学的热情很快消失了,①他甚至很难理解他的导师杜威的思想。然而在安吉尔的影响之下,他开始对心理学产生了兴趣,并把神经学作为第二副科,并师从洛布,学习生物学和生理学。1903 年他以题为《动物的教育》的论文获芝加哥大学心理学博士学位,随之出任芝加哥大学当讲师和心理实验室主任直到1908 年。在这几年里,他既学习和工作,又做了大量的动物行为实验,并表现出对以动物为被试研究行为的偏好,开始形成他的行为主义方向的信念。1908 年当华生成为芝加哥大学助理教授的同时,他又获得了霍普金斯大学正式教授的职位。尽管华生对芝加哥大学十分留恋,但由于霍普金斯大学让他去指导实验室,比芝加哥大学给他更丰厚的薪水,这些优越的条件使华生最终还是到了霍普金斯大学。他在那里度过了他学术生涯最辉煌的岁月,一直到1920 年。长期以来,华生不断思考如何使心理学研究更加客观化,并于1908 年在一份讲义中他第一次公开了对这个问题的思考。1912 年他应卡特尔的邀请,在哥伦比亚大学做了

基因的转录与翻译 真题练习

基因的表达真题演练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命 题 剖 析 考 向 扫 描 1 以示意图等形式考查DNA的结构、特点、转录过程及与DNA分子复制的区别, 考查学生对DNA分子复制与转录过程的理解能力及对二者区别的分析能力。 选择题是常见题型 2 以选择题或非选择题等形式考查转录、翻译过程及其调控机制,考查学生的 识图能力及理解、推理分析等综合思维能力 3 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中心法则相关容及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考查学生获取信 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命 题 动 向 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部分是高考的重点,容侧重转录与翻译的具体过程、条 件、特点及碱基数目的计算等,题型多样化,选择题、非选择题均有。对中心法 则和基因与性状的关系的考查以选择题为主,可能会结合具体实例分析基因控 制性状的模式或遗传信息传递的过程 1.(2012年课标全国卷,1,6分)同一物种的两类细胞各产生一种分泌蛋白,组成这两种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含量相同,但排列顺序不同。其原因是参与这两种蛋白质合成的( ) A.tRNA种类不同 B mRNA碱基序列不同 C.核糖体成分不同 D.同一密码子所决定的氨基酸不同 2.(2012年理综卷,5,6分)图示细胞某些重要物质的合成过程。该过程发生在( ) A.真核细胞,一个mRNA分子上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条肽链 B.原核细胞,转录促使mRNA在核糖体上移动以便合成肽链 C 原核细胞,转录还未结束便启动遗传信息的翻译 D.真核细胞,转录的同时核糖体进入细胞核启动遗传信息的翻译 3.(2011年卷)野生型大肠杆菌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用射线照射野生型大肠杆菌得到一突变株,该突变株在基本培养基上培养时必须添加氨基酸甲后才能生长。对这一实验结果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 A.野生型大肠杆菌可以合成氨基酸甲 B 野生型大肠杆菌代谢可能不需要氨基酸甲 C.该突变株可能无法产生氨基酸甲合成所需的酶 D.该突变株中合成氨基酸甲所需酶的功能可能丧失 4.(2011年卷)关于RNA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少数RNA具有生物催化作用 B 真核细胞mRNA和tRNA都是在细胞质中合成的 C.mRNA上决定1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碱基称为密码子 D.细胞中有多种tRNA,一种tRNA只能转运一种氨基酸 5.(2011年理综卷)甲、乙图示真核细胞两种物质的合成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所示过程通过半保留方式进行,合成的产物是双链核酸分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