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西部地区基层政府执行力现状及对策研究

我国西部地区基层政府执行力现状及对策研究

我国西部地区基层政府执行力现状及对策研究
我国西部地区基层政府执行力现状及对策研究

中文提要

基层政府执行力的强弱直接关系着中央行政命令的贯彻和执行的效果,同时也关系着基层政府行政管理职能的发挥。本文从“执行力四要素”即执行主体、执行客体、执行对象、执行环境四个方面描述了我国西部地区基层政府执行力弱化的表现,这些现象是由于我国西部地区行政体制不完善,机制不科学,政府人员整体素质偏低,对基层政府缺乏有力的监督,自然环境和经济环境的阻碍等原因造成的,并提出了通过建立和完善权力配置体制与制约机制,努力提高公务员的整体素质,建立有效的行政监督系统,努力发展政府财力增强执行支持力度,建设法治政府,增加执行透明度等各项措施来提高我国西部地区基层政府执行力。

关键词:

西部地区基层政府执行力

政府执行力源于“执行”在政府公共行政上的重要地位。美国政策学者艾利森认为:“在实现行政目标的过程中,方案确定的功能只占10%,而其余的90%取决于有效的执行①。”马克思也曾指出“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②。”显而易见,“执行力”在实现政策目标的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200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就提出了“政府执行力”慨念,明确指出要“建立行政问责制,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充分体现了我国政府对其执行力的高度重视。然而在我国西部地区由于自然条件、劳动力素质、政策环境、思想观念等多方面影响因素,使基层政府在执行力建设上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不容乐观。本文通过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历史分析与现状分析、比较分析与个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执行力四要素”为主要分析对象,对西部地区基层政府执行力展开论述,并提出了提高我国西部地区基层政府执行力的合理性建议。

一、基层政府执行力定义及内涵

究竟什么是基层政府执行力,学界是各执一词,他们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和诠释,如莫勇波从行政学的角度解释道:“政府执行力是指在政府组织内部所存在的,通过认同、支持和准确理解政府的目标及方向,精心设计方案和实施方案,并对政府各种组织资源进行集中有效的使用、调度和控制,从而有效的实施公共政策以及执行政府日常性公共事务和完成政府既定目标任务的政府内在力,是政府内部推动各项任务完成的能力③。”也有学者从社会学角度认为政府执行力代表政府处理社会事务、解决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纠纷的能力。还有学者从管理学的角度理解为是政府部门执行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的能力,是政府通过战略流程、人员流程和运行流程进行工作目标实现的系统化过程。为此,通过对学术界已有的执行力含义并结合地方实际情况,本人认为基层政府执行力是指基层政府组织及工作人员在公共精神的指导下,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充分合理利用各种资源,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意志,听从上级指示和命令,认真履行本级政府职能所体现在基层广大群众与社会团体身上的能力和力量。

从定义上看,主要从执行主体(基层政府机构及其组成人员)、执行客体(上级公共政策及本级政府政策)、执行对象(基层广大群众与社会团体)、执行环境(影响执行环境的因素,包括经济、政治、文化、自然和科技环境等)这四个方面诠释了基层政府执行力的内涵,其中执行主体和执行环境是最具变化性和影响力的因素,对基层政府执行力的影响最大。

二、我国西部地区基层政府执行力弱化表现

(一)执行主体对执行力的影响

1、组织沟通协调力脱节。政府各部门除了服从国家的整体利益之外,还要追求各自的部门利益。由于各种利益的驱使,执行机构及人员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往往是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互不通气、各走一套;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奉行“部门工作是本行,手中有钱

①宁骚.《公共政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76

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57版.152

③莫勇波.公共政策执行中政府执行力问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28

才风光”、“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潜规则,甚至还相互拆台。譬如,为了实现环境治理目标,环保、财政、税务、城管本应是各自分工、协调配合,可在实际工作中却是条块分割、缺乏衔接,造成资源巨大浪费,治理结果不尽人意。再如,有些地方假货泛滥,屡禁不止,这就有工商、质检、公安各自为政,没有互通情报;没有建立高效执行信息反馈机制;没有采取统一协调行动所致。

2、执行人员对政策认知上的“梗阻”。政策执行者只有充分认识了政策,才会坚定不移的完整而准确地执行政策,并确保政策能获得预期效果;如果政策执行者没有充分认识政策,则会出现政策认知上的梗阻,而这种梗阻在基层政府主要表现为政策执行者对政策利益分配缺乏高度的认同,不能准确把握政策精神、曲解了政策本意;还有个别领导故弄玄虚、一意孤行,致使政策执行偏离政策目标、脱离正确执行“轨道”。比如,为了惩罚超生人员,各地都规定了数额不等的罚款,一些基层政府为了保留一定比例的罚款数额,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其执行宗旨不再是控制人口数量,而是把超生罚款视为一种财源,这样本意为控制人口数量,反而助长了人口增长。

3、执行机构及人员的权威和威信日趋“下滑”。政府正是依靠政策法令的贯彻实施来保证社会的正常运转,履行管理社会和服务社会的主要职能。如今,在诱人的物质利益和多元的精神文化面前,一部分基层政府官员思想变得茫然起来,手脚也变得举步维艰,严重缺乏精神动力,其工作能力越来越不适应社会需要。生活上,贪图享受,不愿付出;工作上,事业心不强、庸庸碌碌、怕这怕那;最终在思想上,缺乏共产主义理想和从政道德,思想庸俗,不务公事,遇事想走捷径,把为人民服务意识异化为“为人民币”服务。如在西部地区的一些基层政府,上班时间一杯水、一根烟、一只股票能聊上半天的工作态度还依然存在,造成其工作效率的低下,政策执行效果较差的结果。

(二)执行客体对执行力的影响

政策目标模糊不清及政策标准不统一。在政策执行整个过程中,目标错误且执行效力高,能挽回的损失往往比目标正确、执行效力低要难得多;如果政策目标错误,政策执行也就毫无意义,相反,如果政策目标正确则会为政策执行确立方向、创造动力条件。然而,西部地区基层政府的一些政策目标的确立并不科学,一方面是对决策机构的不够重视,出现一种“拍脑袋决策、拍胸脯保证”的不良决策风气,各项专家和智囊团在决策中仅仅是走走样子,成为领导的“传声筒”,甚者还为领导“唱赞歌”,由原来一个人说了算变成一个人替大家说了算;另一方面,一些宏观政策的出台缺乏对基层特殊情况和实际困难的考虑,而且实施下来的利益分配标准还不相统一,致使一些政策到了村社就变成了一张废纸。如在2009年大学生村官职务调查中,对四川乐山的新民镇、考姑镇、龙孔镇、太平镇等乡镇进行实地考察,意外发现大学生出身的大部分村官不在村两委工作,而在乡镇办公室忙碌,他们有替人写稿子、统计报表的;也有帮人收文件、接听电话、整理表格的,完全不顾群众疾苦、自身职责、脱离群众现象,引人深思①。

①刘毅.《浅析乡镇政府机构公共政策执行漏洞及对策》https://www.doczj.com/doc/e6500547.html,.2012年7月31日访问

(三)执行对象对执行力的影响

随着市场的高速发展,中国各地方利益集团迅速产生和发展壮大,对当地政府决策及政策实施都产生了深刻影响,在西部地区则主要表现为民营企业和“官办”集团。民营企业通过行贿(利用金钱、美色、其他有价物券)等不正当手段“买通”相关决策者;或是通过主管部门直接影响或改变公共政策,这也是成为西部地区最常用最有效的方式。例如,西部基层某律师事务所为了减轻个人所得税,直言向政府摊牌,如果不减免税赋,其所在公司将考虑迁往其他各地执业,为此该市司法局专门向市委、市政府报送紧急报告,要求修改相关条例,最终以参照北京、上海等地的规定减轻了律师个人所得税,这种依靠主管部门改变政策的方法在地方基层不胜枚举。而“官办”集团则不同,它利用竞选或个人关系网络直接介入决策领域成为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或政府成员的方式,更直接更有效的接近相关决策者,影响其政策决策。在一些地方基层政府官员中,存在着公务员拥有这样或那样的企业公司,由本人或其家族掌管,甚至有的企业或公司还维系着本地经济命脉,成为当地典型的实力派人物,在享受丰富的报酬下为其担任保护伞和代言人的角色。

由于西部地区弱势群体的大量存在,保守僵化思想严重,致使一些有利政策得不到落实和贯彻;或落实下来的政策得不到支持和理解;甚至极力抵抗,出现殴打政府官员,破坏政府财物的不法现象。另外,在基层还出现群众领袖(舆论领袖)因一些利益纠纷或个人权益带领群众通过集体上访、游行示威等合法形式正面影响政策决策、抵制政策执行的现象。近年来,以集体上访为例,2000年全国31个省(区、市)县级以上党政信访部门受理群众集体上访批次、人次分别比1995年上升2.8倍和2.6倍,国家信访局受理的群众集体上访批次和人次分别也比上年上升36.8%和45.5%,2001年同比上升36.4%和38.7%。①

(四)执行环境对执行力的影响

在经济环境上,我国西部地区基层政府财政紧张,执行财力支持更是不足,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其结果往往是上面有好的政策,下面却难以执行;同时,还激化了群众的不满情绪、挫伤了执行人员的积极性。例如,现阶段西部基层为了改善村级道路,大力推进路面硬化工程,为此地方政府出台了不少有益方针及政策,可在需要当地政府财政有力配套和支持下,却成为一项项“死政策”。

政治环境不仅影响政策对象对政策的接受程度,而且还影响政策执行者所采取的行动②。在倡导依法治国的大环境下,一些基层群众对地方政策和国家法律的理解依然是一知半解、断章取义,为了求得一时的利益依据,忽视了相应的责任以及依法表达诉求的方法,抱着“法不责众、法不治女、法不治老”的潜规则,一味地通过群访、集体游街、非法闹事,给政府施压,从而达到自身利益目的。另外,还存在一些地方基层政府部门和执行人员不按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办事,搞代替执行、歪曲执行、越位执行、残缺执行等各种偏差性行为;还有甚者搞权钱交易、以权谋私等不法行为。

在文化环境上,我国西部地区常有一些不良行政作风扎根政府、荒废政务,正所谓“有

①《特殊利益集团对公共政策的影响》.https://www.doczj.com/doc/e6500547.html,.于2012年7月30日访问

②宁骚.《公共政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版.314

了好处马上办,没有好处拖着办”的趋利作风;“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衙门作风;“坐着车子转,隔着玻璃看”的官僚作风;“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瞒报、虚报的浮夸作风;热衷于好大喜功,沉湎于迎来送往的形式主义作风。他们习惯于以传统的思维想问题、办事情,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喜欢遇事抠文件,没有新文件就找旧文件,没有旧文件就以常规办事,照搬照抄。在政府外部,由于我国处在转型时期,各方面发展都相对滞后,人们的法制观念、道德意识还很淡薄,尤其是西部一些欠发达的地方人们,更是受传统思想影响深重、根深蒂固;做事打法律“擦边球”,托人找关系、走后门已成为他们的习惯性思维,这种裙带关系对规章制度的影响还依然存在。

在自然、科技环境上,西部大部分地区地势险要,丛山峻岭、地广人稀、村庄错落而居,交通状况较差,面对这样的自然条件,执行人员在执行政策过程中的难度就加大了很多。另外,由于西部政策环境相对滞后、群众思想观念还很保守、劳动素质也很低,这使得西部科技环境不如中东地区,一些高端技术和社会前沿事业因为无法进入到西部地区而都集中在北方地区及沿海城市,这也就意味着西部有效劳动力会大量外出,部分政策对象发生变化,各思想意识开始变得老化,这对于执行力的发挥且对当地经济发展都是致命一击。

三、我国西部地区基层政府执行不力的原因

(一)在执行主体方面

1、行政体制不完善与执行机制不科学。目前,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尚未完全到位,政府职能转变也没完全到位,行政执行还没有纳入法制化和制度化的轨道①。从纵向上看,组织层次过多,信息传递链过长,降低了上传下达的速度;同时执行信息在传递过程中易受干扰,容易出现信息失真、信息不全,导致执行偏差的发生;另外,地方与基层政府权力配置缺乏规范性,职责权限划分不清,经常产生摩擦,也是降低基层政府执行力又一个因素。从横向上看,基层政府机构设置不尽合理与部门间的职能交叉问题至今较为突出,致使一些工作分工不清、职责不明、事权划分交叉重叠时有发生。

在执行机制上,主要反映在没有建立和完善与执行机制相配套的合作治理的机制;同时也没有形成在决策、执行、监督、调控、反馈之间相互促进、相互配合的治理机制;以及缺乏比较完善的奖惩、绩效考核、评估等相配套的激励机制,就难免会出现在治理环境、打假制假上,各机构之间互不协调、不相配合的现象的结果。

2、领导干部能力与素质偏低。当前我国西部一些基层政府由于公务员平时对理论学习与业务培训不够重视,致使部分基层政府知识结构老化、认知理解能力和业务素质能力都存在明显不足,不能准确理解上级意图和政策精神,对政策的尺度往往把握不准,无意识的歪曲了政策原意;在执行过程中,领悟能力和应变能力偏低,不能及时纠正产生的偏差性行为,致使执行结果与预期目标相差甚远。

公务员素质主要包括业务素质和政治素质。在业务素质上,一些干部学习不讲实效,不能把学习同提高素质和工作相结合,导致他们对业务不熟悉,对工作不负责任;还有一些领

①唐铁汉.《努力提高政府执行力》.中国行政管理.2007.10

导干部观念淡薄、作风不扎实、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的精神不够。在政治素质上,一些基层干部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对国家和人民忠诚不够、公共精神树立不牢和法制观念不强的问题,不同程度地缺乏公正无私的道德情怀和现代公共服务理念①。

3、对基层政府缺乏强有力的监督。当前我国监督机制并不健全,尤其是西部基层政府很难形成对政策执行的全面监督制约,执行偏差行为得不到及时遏制,严重削弱了基层政府执行力建设。一方面,基层权力机关在监督上有“权”无“力”,因权力虚化缺乏约束力;政府内部监督机构又受到双重领导,缺乏独立性;社会监督由于区域特殊的社会环境而压力重重;新闻舆论监督也不同程度的受到约束。另一方面,监督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各种监督效果得不到有效奖惩,监督主体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在执行客体方面

首先,在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中,领导者对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工作往往不够重视,缺乏对信息的收集、加工、传递等各阶段的的处理;同时在人员编制上也存在着职能错位,编制偏少的现象;以及他们在获取信息上更是采用典型调查法、召开座谈会、听汇报等简单而粗略的形式获取相关资料。其次,在公共政策的决策上,一些基层政府领导干部在对待重大社会决策方案的设计上,往往不注重专家的意见和建议,习惯于一人说了算,而绝大多数人的意见被搁置一边。

(三)在执行对象方面

既得利益集团是指公共资源有支配的社会阶层为了共有的特殊利益而结成的共同体,其最大特点在于为了维护少部分人的利益而不惜牺牲大多数人的利益②。马克思、恩格斯曾明确指出:“每一既定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表现为利益③”、“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④”。在社会中,每一个利益群体都具有一定的权力需要,为实现本群体的利益会不择手段,在地方基层也同样如此,各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和对立是客观存在的社会事实。另外,部分群众思想观念落后且公共精神又相对欠缺,严重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对有益政策是半信半疑、一知半解,对政府执行措施更是不以为然、应付了事,相互间不能更好地协调与配合;同时,大部分基层群众在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分配问题上,更是看重自身利益,忽视集体利益,严重缺乏整体意识和大局观念。

(四)在执行环境方面

1、西部地区基层经济状况制约政策执行。经济环境是政府执行中的物质条件,没有充分可靠的物质基础,政府执行就会捉襟见肘、难以维持;然而,政府财政状况与当地生产力水平密切相关,凡是生产力水平高的地方国民收入就较高,其财政预算就能给政治活动以较充分的财力支持;反之,国家财政经费就会紧张,必然就会紧缩经费开支,减少对政策执行的分配,从而牵制政府执行力的发挥。我国西部地区基层政府经济环境正是如此,其政府财力非常吃紧,根本没有充分的财力去维持农村公共社会事业和支持一方有特色的经济产业链,

①王学杰.政府执行力与政府问责制.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8(2)

②刘豪兴.《社会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173

③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209

④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82

地理优势的工农产品也得不到充分而有效的开发和利用。

2、部分公务员及群众的民主、法制意识淡薄。基层政府的政治环境主要包括政府权力的执行和群体的政治生活。群众政治生活的民主与平等程度越高,政府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程度就越高,群众对政策执行就会越配合,执行力的发挥自然就快;相反则会牵制执行力的发挥。另一方面,政府执行权力的民主与平等也同样影响着政府执行的公开化程度,制约着各执行机构及部门间的相互协调与配合,能否增强执行意识,形成强大合力,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执行权力的民主化程度。

3、缺乏良好的文化氛围。一个强调工作一丝不苟和讲究工作效益的社会比一个懒散且不讲效率的社会更有利于促进政府的执行力建设,相对而言,政府内部的文化气氛可能会比政府外部的文化气氛更能直接地影响政府执行力发挥,良好的内部文化气氛可以促使执行者在对待任务上会全力以赴并讲究执行效益和执行纪律;同时良好的外部文化气氛也能间接的影响和改变执行者的行为及内在动力。另一方面,当今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各地文化环境正发生变化,一些求利倾向、金钱价值观等不良社会风气涌向基层,一些政府执行行为开始倾向于利益,拜金主义和功利主义在西部基层不断滋生蔓延,这也正是为什么会在西部地区基层政府执行过程中出现讲条件、讲回报、讲待遇、好大喜功、弄虚作假的原因之一。

4、地理条件的限制及科技发展的缓慢。西部的优势在于资源,西部的矛盾也在于资源,地理条件的限制是西部经济发展、各种矛盾的集中体现,各种优势资源、先进技术还存在“引不进,运不出”的现象,阻碍了一方经济发展。科技是经济系统中最活跃的部分,也是走在社会最前列的部分,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于行政发展最直接的影响是行政绩效的提高,以及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的变化;同时会引发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的变化,推动经济快速发展,而在西部整体科技发展水平远不如北方及沿海城市,尖端技术更是发展缓慢,这些都不同程度的牵制了当地基层政府执行力的发挥。

四、提高我国西部地区基层政府执行力的对策建议

(一)对执行主体的建议

1、建立和完善权力配置体制与制约机制。在权力配置上,科学合理的行政体制是保证政策执行的前提,提升基层政府执行力,必须进行行政体制建设改革,优化行政组织架构、转变政府职能、合理划分事权。纵向上,要尽量减少执行层次,实现政府组织扁平化、精简冗员,减少中间环节,提高传递信息的真实度;同时规范地方与基层政府间的关系,合理划分各级政府间的管理权限,达到各级政府的职、责、权相统一。横向上,优化职能部门的配置,按照具体的管理事务设立职能部门,避免职能交叉,政出门多;同时也要合理划分政府内部各组织职能部门间的执行权限,杜绝出现重复执行、多头执行及无人执行的现象。

在制约机制上,(1)建立岗位目标责任制。职责分明,目标明确是提升政府执行力的重要基础,目的在于明确各自职责,做到任务到岗到人,责任到岗到人,确保各项工作具体落实到位。(2)健全沟通协调与反馈机制。执行力是政府内部,各人、财、物、制度、信息等相互作用和经过一定机制整合后而产生的合力,可见在执行时难免会因各部门所处位置、所掌握的信息和资源、对规划的认识不同而发生分歧,因此,只有做到相互间沟通与协调流畅,

整个系统才会运转自如、形成合力。(3)落实考核评估与奖惩机制。首先要制定正确、可行的考核控制指标,依照政策标准检测政策执行行为,查出执行偏差;其次考核应与评估、奖惩相结合,对行政机关及其人员的执行力、执行结果以及综合素质进行全面监测、分析和评价,并以此作为薪酬、培训、晋升的客观依据,激发执行人员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

2、努力提高公务员的整体素质。行政人员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政府执行力的高低,决定着政府的管理水平,为此,要采用多种切实有效的措施,突出增强执行人员的理论素养、政策水平、责任意识。(1)加强政府公务员队伍的学习和培训。在学习上,以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工作业务素质为目的,应自觉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牢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自身政治理论素养;同时,还应自觉拓宽知识面,调整自身知识结构,补充薄弱环节,提高综合分析判断能力。在培训中,不仅要提醒自己对实践工作的重视,做到少在机关呆,多往基层跑,以倾听群众呼声为己任,而且还要在实践中增进与群众之间的感情,同时还要增强自身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重视领导班子,强化执行队伍。邓小平指出“领导班子就是作战指挥部,指挥部不强,作战就没有力量①”、“领导集体素质结构的状况是一个部门、一个单位、一个企业能否兴旺发达的关键②”。高度重视领导班子的推动作用,强化执行队伍建设,增强合力、增进团结,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一个坚强的领导集体,打造一个坚强的执行团队。

3、建立有效的行政监督系统。行政监督是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管理活动依法所进行的监督,既包括国家行政机关内部上级对下级的监督,专业行政监督机构对其他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的监督;还包括行政机关以外的政党组织、社会团体、大众媒介和公民对行政机关的监督③。有效地执行必须靠有效的监督,只有建立有效的行政监督体系,才能保证各执行活动安质按量完成;才能保证执行人员自我约束、自我纠正,从而有效控制私欲、滥用行政权力的可能,减少各种腐败行为的发生。因此,首先应建立一个多层次、多功能的监督网络,形成以党的监督为先导、人大监督为主体、舆论监督为压力的监督体系;其次要实行责任公开制,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最后认真落实奖惩制,对监督结果执行到位,充分发挥监督在执行中的震慑作用。

(二)对执行客体的建议

提高政策目标的针对性与政策标准的可行性。首先要科学诊断问题、并及时跟踪评估。对当前的现实问题或是历史遗留的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深入调查研究,准确掌握反馈信息,及时采取有效调整措施和补救方案。其次要深入基层,加强实践。要求领导干部在基层指挥、了解基层情况、处理基层矛盾、解决基层问题,贴近基层、贴近群众,真正让基层成为发挥执行效果的坚强阵地;坚决反对脱离基层的实际行为;同样也反对大学生村官不务政务,脱离群众的实际行为。最后要强化“外脑”在决策中的作用。建立公开透明的听证制度,充分发挥智囊团、专家的参谋咨询作用;同时也要注意吸纳社会各界人士及民间组织

①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9

②黄强.《领导科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242

③胡象明.《行政管理学》.高等教出版社.2005年版.250

的合理性建议,实现民主参与、科学决策。

(三)对执行对象的建议

面对西部地区基层既得利益集团对执行力的影响,第一,严格规范政府执行流程。设计合理的执行流程,使其法制化、公开化,这样既有利于发现和纠正执行过程中的偏差性行为,也有利于提升执行人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既可以消除执行中多余步骤,也可以减少时间和资源的浪费。第二,加强既得利益集团之间的沟通与协调,建立科学的社会利益互动机制。高效的执行离不开及时有效的沟通与协调,随着政府面临日趋复杂多变的公共事务和利益冲突,行政沟通与协调职能日益突出,各利益集团因利益纠纷或是权益上的分割,造成执行难度加大,需要政府出面进行协调并解决,方便政策执行。

在处理西部地区基层部分公民的抵制行为对执行力的影响上,(1)转变执行方式,树立为民服务理念。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也是政府执行的最高价值取向;政府要通过服务而不是管制来维护公共利益,在工作中始终要把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工作重心,并加以解决,增强自身服务意识;同时树立起“想为人民想,做为人民做”的整体公仆意识。(2)采取强制措施。有关部门如果做了大量的宣传和思想工作,但还是有个人和团体从自身利益出发,固执地反对政策号召,影响政策目标的实现,这时为了维护党和国家的整体利益和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就有必要采取行政、经济、法律等强制措施,保证执行的顺利进行。

(四)对执行环境方面的建议

1、努力发展政府财力,增强执行支持力度。首先应充分合理地开发与利用自然优势,努力发展当地“龙头产业”。西部地区占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在发展地方经济时,应结合当地可取资源和环境,充分利用和发挥自然优势,建立特色产业,形成产业链;同时把握上级政策精神、摸清实际情况,坚持政策变通原则,发展有潜力的企业公司,努力使其成为支撑一方经济的龙头产业。其次加大执行资源投入,大力节约财政开支。在分配中,反对平均主义,加大对执行资源的投入,保证执行力的发挥有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还要严格控制行政经费开支,坚决反对脱离实际、脱离人民的高消费,保证把每一分钱都花在急需的地方,大力提倡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节约文化。

2、建设法治政府,增加执行透明度。首先应健全法制建设。充分利用政府的委托立法权限,依据社会需要,通过听证会、论证会、公示等多种形式并注意听取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加快行政法规的制定工作,促进国家行政管理工作的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其次增强执法人员和群众的法制意识。通过参观、访问学习、培训等方式提高行政人员的法制意识,努力使其养成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执法准则;通过法制宣传、执法教育、走基层活动为全民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基层群众的法律意识,促成公民养成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习惯。最后强化执法监督,完善行政执法程序,实行行政执法责任制、过错追究制和绩效考核制,同时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督促执法人员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绝不破例为执法人员创造“软环境”,形成恶性循环,要充分发挥各制度应有的规范、约束和制衡作用。

3、净化文化环境,塑造现代人格。建立一种能影响执行人员思想和行为的执行文化,这既是政府有效执行的长期性保证,也是提升政府成员素质和能力的长效机制。首先应建立充满生机活力的执行文化。增强政府执行力文化就应不断加强自身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克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处事态度,努力调动每一个成员的积极性,使其养成具有遇到困难能克服、遇到矛盾能解决、遇到压力能正确面对的执行文化。其次应建设服务政府,重塑执行理念。必须践行为人民服务宗旨,切实确立“民本思想”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理念,要不断加强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树立良好的生活作风和领导作风;同时还应鼓励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树立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公共道德意识,强化村民的责任意识和权力意识。

4、建设高效运转机制,提高政府执行效率。建设高效运转机制,首先应改善一般基础性设施建设。在我国西部地区要实现跳跃式发展不仅要加大对交通、通讯、邮电等一般性设施和电力、水利等能源基础设施建设;还要加大对通信卫星、计算机网络、视听传媒网络等信息设施建设,重点应落在交通上。通过这些,不仅有利于吸引外资,改善投资环境;而且也有利于利用高科技改善传统产业,增强自身发展潜力,正所谓“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其次,建立和完善政府电子政务。我国西部基层政府对电子化办公的应用还处在初始阶段,各方面工作还在探索当中,为了简化行政执行环节和程序,提高政府办事效率,降低行政成本;也为了提高政府透明度,方便公众监督,应加大对电子政务工作的建设力度,完善政府间的电子政府工作以及政府对企业、公民的电子政务工作。

小结

提高执行力是一个永恒性主题,也是一项系统化工程。着眼西部地区基层政府执行力问题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应建立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思想体系,既要从政府内部分析人员素质和文化氛围,也要从外部分析公民的文化素养及自然、科技情况;既要从实体上分析政府体制的不足,也要从思想上剖析人员思想下滑的原因,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建立以“执行力四要素”为重点分析对象,并以执行主体和执行环境为“突破口”的治理模式。在执行主体上,以建立和完善权力配置体制与制约机制为前提,加强执行监督,努力提高公务员的整体素质;在执行客体上,按照科学诊断问题、民主参与、科学决策、及时跟踪评估的理论程序,确立政策目标;同时,深入基层、加强实践,充分发挥智囊团的参谋作用。在执行对象上,实行政府信息完全公开,规范执行程序、转变执行方法,建立科学的利益协调机制。在执行环境方面,首先合理配置政府财政,充分利用自然优势,努力发展当地“龙头产业”;其次要健全法制,强化政府执行监控,增强执政透明度;再次应建设充满生机活力的行政文化,通过转变执行观念、鼓励群众参与的方式,净化政府内外文化环境;最后以改善基础设施为首要任务,建立和完善基层政府电子政务工作,提高执行效率。

总之,提升我国西部地区基层政府执行力,涉及方方面面,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借助政府成员的实践摸索和专家、学者的科学分析,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在分析中提炼升华,并依赖全民的共同努力,才能逐步提高执行效力,实现高效执行。

作者签名:

参考文献

1、贾凌民.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提高政府执行力.2007.13-16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3、唐铁汉.努力提高行政执行力.中国行政管理.2007.(10)

4、颜佳华.王升平.《影响政府执行力提升的负面行政文化分析》.学习论坛.2007.41-44

5、杨宇白.对提高政府执行力的思考.中国行政管理.2006(5)

6、乔升邦.《提高村级组织的政策执行力与新农村建设》.南阳师范学院报.2009(5)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选》.人民出版社.1995版

8、王学杰.政府执行力与政府问责制.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8(2)

9、李杰.陈伟国.政府执行力的经济学分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2)

10、宁骚.《公共政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1、胡象明.《行政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2、刘豪兴.《社会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3、倪星.《行政组织理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14、刘熙瑞.《现代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15、莫勇波.《公共政策执行中政府执行力问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16、刘毅.《浅析乡镇政府机构公共政策执行漏洞及对策》https://www.doczj.com/doc/e6500547.html,.2012年7月 31日访问

17、张进.《地方政府的政策执行行为研究》https://www.doczj.com/doc/e6500547.html,.2012年7月31日访问

加强政府团队建设 提高行政执行能力

加强政府团队建设提高行政执行能力 所谓团队是指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目标一致、技能互补的人群为完成某一任务而组成的合作关系。企业要获得长远发展,心须打造优质高效的管理和营销团队;政府因其运作方式的独特性和考核的多元性,更需要加强团队建设。 一、政府工作要定准方位,努力探索运营模式之变,跃上更高层面 目前,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在努力建设民本政府、诚信政府、务实政府、透明政府。这一执政理念的变化要求政府团队明确方向,找准定位,既要从宏观上思考和把握全局,又要从微观上推进局部发展与突破,探索寻求运营模式之变,以促进政府工作质量的提升。 1、推动决策模式之变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进入现代化建设的一个关键时期,在这重要的历史发展阶段,时刻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对于稳定发展、深化改革以及整个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推进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各级政府必须增强群众路线的自觉性,依靠群众,服务群众,才能营造出政治稳定、民殷国强的局面。因此,政府决策必须全面把握社情民意,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路线。决策之前要深入群众,广泛调查研究,征求群众的意见,汲取民智,顺应民意,凝聚民心,让民意充分体现在决策中。决策过程中只要不涉及安全与保密问题,都应该对群众公开,切实保障公众知情权,增加政府工作透明度,加强群众对政府工作的了解和监督。决策要严格落到实处,为人民群众谋到切实利益。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邀请政府以外的专家学者就社会经济发展问题出谋划策,对于发挥公共智力资源作用,促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政策制定不仅要集中政府团队中的智慧,还要善于伸长自己的手臂,借用别人的头脑,聘请各领域的一些高层次专家、学者和实干家等组成政府顾问团,委托其为社会经济发展建言献策,贡献知识和智慧,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目标及战略进行研究和科学论证,对政府规划、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提供咨询、建

政府职能部门要大力加强政府执行力建设

政府职能部门要大力加强政府执行力建设 文章标题:政府职能部门要大力加强政府执行力建设政府职能部门要大力加强政府执行力建设 温家宝总理在年初的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各级政府和政府部门要“建立健全行政问责制,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执行力”概念第一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标志着政府“执行力”建设被正式纳入国家治理范畴。贯彻温家宝总理的重要指示,大力加强政府执行力建设,我感到应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必须正确把握政府执行力的内涵和条件 “执行力”一词最早流行于国外企业界。所谓“执行”,是一套系统化的流程,它包括对方法和目标的严密讨论、质疑、坚持不懈地跟进以及责任的具体落实。执行力是“做”的能力,即企业选用合适的人去做正确的事,把事情做好的能力。近年来,“执行力”一词逐步

由企业向政府延伸。就政府而言,所谓执行力,既不同于传统行政法中的行政行为执行力,也不同于中央文件中提出的执政能力。它是指政府部门执行法律法规、方针政策、规划计划、决策政令的能力,也是指政府通过战略流程、人员流程和运行流程进行工作目标落实的系统化过程。它首先要求政令畅通和政令统一,各级政府必须按照宪法规定的原则,统一服从中央政府领导,严格贯彻落实国家法律法规和中央政策决定。同时,政府执行力也并非意味着下级政府只能跟在上级后面亦步亦趋,做法律政策的“传声筒”。它要求下级政府和官员真正吃透法律政策的精神,明确上级政府意图,体察人民的愿望和要求,把国家的法律法规和上级的政策决定创造性而又不违背原意地在本地区本部门贯彻落实。 从公务员的角度看,政府执行力说到底取决于公务员的执行力。但是,政府执行力不仅仅是公务员的执行力,还包括政府体制机制为公务员带来的创造力。因此,政府执行力包括公务员的观念、素质和能力、政府的体制机制、客观外部环境等四个方面的条件。一是公务员的观念问题。这是决定政府执行力高低的前提条件。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公务员要正确运用自己的权力,执行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必须首先树立

乡镇干部如何提高执行力

乡镇干部如何提高执行力 执行力,指的是执行并完成任务的能力,作为乡镇干部来说,就是贯彻落实各级党委政府的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能力。执行力的核心是“干”,即把决定了的事情变成具体的行动,推进工作,有效完成目标任务。从一定意义上讲,执行力就是开展工作的能力。 目前,乡镇干部主要由两个群体组成,一个群体是以前的招聘干部,有着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一个群体是年轻的公务员队伍,文化水平较高,工作充满激情。总体来说,乡镇干部的执行力还是比较强的,但也存在经验丰富却没有工作激情、没工作经验或执行走样、无力执行、有令不行等问题。影响了各级党委、政府决策的落实,影响了镇党委、政府的形象。我在乡镇工作也有几年时间了,我认为,乡镇干部要想提高执行力,必须做到以下三点: 一,加强学习,永葆激情。乡镇干部在政府部门的最底层工作,是直接为农民群众提高服务的群体。只有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素质,把处理农民群众的事情作为自己工作的动力和方向。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积极主动地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到具体工作中,成为农民群众的贴心人,提高自身干事的觉悟。 二、严谨细致,善解问题。乡镇工作被戏称为打火锅,什么都可往里倒,也不管乡镇干部喜不喜欢,能不能吃。一倒下来,就是乡镇干部必须完成的工作任务。这些任务不仅多而且杂。一不留神,就会出现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一步错,步步错”的局面,从而影响工

作大局。同时,乡镇的工作都有着自身的特点和处理问题的独特方式,并可以找寻一定的规律。但是时代在发展,以往的工作模式,思路也许不会出大错,但工作常常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所以乡镇干部必须要有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要善于创新地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高自身干事的能力。 三、爱岗敬业,甘于奉献。乡镇工作任务多,而且涉及各行各业。乡镇干部不管是公务员、事业编还是镇自筹,都必须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伏下身子,尽职尽责地完成自己负责的工作或临时交办的工作任务,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在乡镇工作,也许你做了很多的工作,但不容易出成绩,别人或领导也不一定看得到。所以乡镇干部必须要站稳立场,甘做“无名英雄”,甘于奉献。要坚信只要你做了事情,总有一天会被人发现的,认可的。要把我们的工作与党委、政府的事业、地方的兴盛,人民的进步结合到一起,提高自身干事的境界。

陕西培训网考试提升政府执行力

提升政府执行力 宋世明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法学博士 前言 今天,我跟大家探讨一个全新的题目,叫提升政府执行力。我们尊敬的温家宝总理在2006年政府工作报告当中,首次提出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特别是2006年9月4号,温家宝总理在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推进政府管理,创新电视电话会上有一个讲话,当中有一段:目前,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存在两个突出的问题:一是政令不畅、执行不力;二是违法违规,失信于民。必须下决心解决这些问题,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 2008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当中再一次提出:“严肃法纪政纪,坚决改变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这就是我们今天为什么要特别强调提升政府执行力。借一句总理的一句话来说,目前,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存在着突出问题,其中突出问题之一那就是“政令不畅、执行不力”。 在公共管理这个学科当中,一般是从四个角度来解释提升政府执行力的价值和作用。 第一,当组织处于重大转折点的时候,战略是关键性因素;当战略已经确定,执行力就是关键性的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和国家有三个大的重要的战略转折点,一是七八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二是一九九二年,三是二零零三年战胜非典之后。二零零三年战胜非典之后,我们的执政党,我们的国家明确提出,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那么从这个角度上说,自从我们二零零三年战胜非典以来,我们执政党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以来,我们的战略已经确定。下一步,各级政府、各个部门要全面创造性的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是第一个角度。 第二,三分战略,七分执行;战略,易于复制;执行,不容易模仿。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我毛泽东的战略战术,我的敌人是非常清楚的,那就是,我一瞬间敌人、包围敌人、消灭敌人,很可惜,我的敌人不知道我毛泽东在何时、何地、何种时机采用这种战略。”所以战略,易于复制;执行,不容易模仿。提出一个战略,绝不允许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以培训落实培训。 第三,没有执行力,任何规则都是一纸空文。没有执行力,任何政策都将丧失公信力。决策是为了执行,出主意,想办法,是为了这个主意,这个办法能解决问题。所以,没有执行力就谈不上有效的决策,谈不上决策的有效,这是第三个角度。 第四,中国正在处于转折期,有若干新的制度、若干新的法规,若干新的规则。在这种关键的时刻,提执行力有它独特的价值。我记马基雅维利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什么事情比执行昔日的制度更加困难。”为什么呢?因为旧制度的受益者都会把新制度看作是他们的敌人,而那些新制度的潜在的受益者都会对新制度报以笼络的支持。所以,我们的新的规章,新的制度,新的法律,新的规则的大量的出现的今天,我们强调执行力它有特殊的价值。 刚才是说执行力的价值,组织对执行力来说就是一个组织的生命力,对组织当中的个人来说执行力就是个人的竞争力。简而言之,对组织来说,没有执行力就没有竞争力;对你我个体来说,没有执行力那就没有竞争力。

当前我国政府执行力建设研究

当前我国政府执行力建设研究 政府执行力是政府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持政令畅通、提高行政效率的重要保证。政府执行力的强弱,将直接影响政府执政理念、发展战略和目标的顺利实现。近年来我国公共管理领域发生的一系列事件表明,我国政府执行力明显不足,“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等现象时有发生,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大大降低了行政管理的效率,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从政府改革的阶段性特征看,十六大标志着中国政府改革已经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强化政府执行力即是这一阶段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政府改革的主要内容。 因此,结合实际深入分析影响我国政府的执行力的原因,探讨有效提升我国政府执行力的对策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运用比较和文献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从政府执行力生成机理的角度进行分析,指出政府执行力是执行环境、执行主体、执行客体、执行制度、执行资源和执行绩效等多种要素经过政府机制的整合和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整合力”。其中执行环境是外部条件,执行主体是主导因素,执行客体是作用对象,执行制度是必要条件,执行资源是现实基础,执行绩效是最终结果。在此基础上,通过比较分析了国外政府执行能力以及回顾我国政府执行力模式变迁(即从建国初以政治影响力为主导的强力执行模式,到改革开放后以行政管理为主导的分权执行模式,再到当前以责任型政府为主导的加强执行力建设阶段的转变),揭示了当前我国政府执行力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同时,给出了我国政府执行力提升的若干建议和对策:全面变革和创新政府管理理念,大力加强执行文化建设;合理界定政府职能边界,大力培育政府执行要件;培育政府执行主体的执行力素质;构建协调高效的政府执行机制;强化责任追究,创新激励机制,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和执行监控机制;扩大执行主体,优化公民参与制度,培育公民精神。

浅谈新形势下如何提升基层干部执行力

浅谈新形势下如何提升基层干部执行力 摘要:执行力是政府工作的生命力。但是,当前基层干部执行力普遍偏低,存在机械执行、趋利执行、应付执行和低效执行等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干部综合素质低下、体制机制不完善及社会不良风气侵蚀。因此,坚定理想信念、提高能力素质、营造干事氛围及建立长效机制成为提升基层干部执行力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基层干部;执行力;体制机制 “三分决策、七分执行”,执行力直接考量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是政府工作的生命力。基层干部站在执行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的最前沿、第一线,其执行力的好坏是党和国家事业成败的关键和基础,也是党和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当前,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基层干部执行力建设面临许多新情况,同时也出现了许多新问题,迫切需要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提升新形势下基层干部的执行力。 一新形势下基层干部执行力提升面临许多新情况 (一)执政理念的转变,思想观念的变化,对提升基层干部执行力提出了新要求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化,经济发展举世瞩目,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人民生活殷实富足,国际地位与日俱增,与之相适应,党的执政理念也发生着深层次转变,更加注重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改善民生、生态保护、社会和谐。与此同时,人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也发生深刻变化,思想多元化、观念多样化。这些都对基层干部贯彻执行党和政府各项方针政策,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二)发展方式的转变,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提升基层干部执行力提出了新挑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党的十七大对我国未来经济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当前,我国正处在由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转变时期,必须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同时,我国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类产品、各种服务随着科技的进步,不断升级换代。这些都是当前基层干部在工作过程中必然面临的新挑战。 (三)社会结构的转型,利益关系的调整,给提升基层干部执行力带来了新难题我国社会正

基层行政机关执行力研究

基层行政机关执行力研究 执行力是任何组织宏伟蓝图得以实现的点睛之笔,对政府而言,唯有具备有效的执行力,才能保障国家意识得以实现。而基层行政机关是与广大社会群体接触最多的一级政府,也是现实生活中解决社会问题的首要力量。社会大众对国家和政府的评价,多数来源于生活中与基层行政机关接触的经验。因此基层行政机关的执行力是将利国利民的政策切实贯彻于基层大众的关键环节,唯有做好基层行政机关的执行工作,才能改善我国政府的形象,提升政府公信力和号召力。 而与此相对,我国基层行政机关执行不当、执行不力、执行低效等一系列问题引发了我国政府的合法性危机。本文共分为五章,依次为绪论,我国基层行政机关执行力的相关概念和理论依据,我国基层行政机关执行力现状,我国基层行政机关执行力的现存问题原因分析和基于组织认同提升基层行政机关执行力的对策。首先,本文基于基层行政机关独特的政治地位——执行多于决策,分析了从组织认同的研究视角提升基层行政机关执行力的意义。之后,通过文献和描述分析方法,文章提出了基层行政机关认同层次和构成要素,在此基础运用模拟法建立了基层行政机关认同的发生机理,并在认同路径的基础上提出了影响基层行政机关执行力的障碍因素和及其原因。 在分析基层行政机关执行力问题时,本文结合研究视角,从心理认同发生失败以及心理与行为认同不一致两个角度出发,阐述我国基层行政机关执行力的现状,指出我国基层行政机关的执行结果主要表现为偏差执行、消极执行和被动执行,由此导致了执行不当、执行不力和执行低效的执行问题。最后,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分别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针对原因提出了提升我国基层行政机关执行力的的有效对策,包括以人为本,提升心理认同度和优化的执行环境,提升心理认同和行为认同的一致性。

执行力建设心得体会

执行力建设心得体会 今年4月,根据省政府关于提高政府执行力大讨论的通知精神,全省公路系统结合工作实际,以“创新思维提高公路执行力”为主题开展了大讨论活动。本人作为公路系统的一名员工,在公路局党委的领导下,按照局制定的《实施方案》的具体要求,我积极参与这次的大学习、大讨论活动。尽管这次活动还是刚开始,但我接受到的教育、得到的启发可真不少。下面就近阶段参与学习、讨论谈谈个人对执行力建设的一点肤浅认识。 一,充分认识加强执行力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行政执行力是指行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贯彻落实上级的战略决策,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的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就是提高执行命令,完成任务,达到目标的能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关系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课题。十六届四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以清醒,深厚,高度的历史自觉,通过丰富执政能力的内涵,在把握执政规律,提高执政能力,完善执政方略,改进执政方式,巩固执政基础,完成执政使命等重大问题上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为我们党紧紧抓住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切实肩负起执政兴国这一伟大使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当前我市政府行政执行能力正在稳步提高,但不执行,虚执行,乱执行和难执行等行政执行力不强现象仍然存在,在依法行政过程中也还不同程度存在认识不够到位,立法不够科学,执法不够严格,体制不够完善,政令不够畅通,监督不够有力等弊端,影响了我市各级政府执行效率,影响了政府在广大市民心目中的形象,也影响了城市综合竞争力。所以,在全省开展执行力大讨论活动,是顺利履行当前政府历史使命和职责的迫切需要。 二,加强行政执行力建设的总体目标 加强行政执行力建设,目的是建设一个具备依法行政能力,高效服务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和快速应变能力的政府体系;建设一个责权明确,运转协调,政令畅通的政府机制;建设一支能打仗,打硬仗,打胜仗,能干事,会干事,干好事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其重点是提高政府依法行政能力,行政决策能力,行政管理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总体目标是全面提高行政执行力,努力建设有限政府,责任政府,高效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 三,加强行政执行力的主要措施 . 加强执行力建设,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行政机制。建立和完善行政执行机制,是提高机关执行力的重要载体。目前,不少行政机关之所以存在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现象,一个重要原因

新形势下提升基层干部执行力的思考(一).doc

新形势下提升基层干部执行力的思考(一 ) 摘要 :执行力是政府工作的生命力。但是,当前基层干部执行力普遍偏低,存在机械执行、趋利执行、应付执行和低效执行等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干部综合素质低下、体制机制不完善 及社会不良风气侵蚀。因此,坚定理想信念、提高能力素质、营造干事氛围及建立长效机制 成为提升基层干部执行力的必然选择。关键词:基层干部 ;执行力 ;体制机制 “三分决策、七分执行”,执行力直接考量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是政府工作的生命力。基层干 部站在执行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的最前沿、第一线,其执行力的好坏是党和国家事业成败 的关键和基础 ,也是党和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当前,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 基层干部执行力建设面临许多新情况,同时也出现了许多新问题,迫切需要按照科学发展观和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 ,提升新形势下基层干部的执 行力。一新形势下基层干部执行力提升面临许多新情况(一 )执政理念的转变 ,思想观念的变化 , 对提升基层干部执行力提出了新要求改革开放30 多年 ,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化 ,经济发展举世瞩目 ,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人民生活殷实富足,国际地位与日俱增 ,与之相适应 ,党的执政理念也发生着深层次转变 ,更加注重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更加注重改善民生、生态保护、社会和谐。与此同时,人的思想观念和思维 方式也发生深刻变化 ,思想多元化、观念多样化。这些都对基层干部贯彻执行党和政府各项 方针政策 ,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二 )发展方式的转变 ,科学技术的进步 ,对提升基层干部执 行力提出了新挑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党的十七大对我国未来经济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决 策,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当前 ,我国正处在由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转变 时期 ,必须大力调整产业结构 ,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 ,建设 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同时,我国科学技术日新月异 ,各类产品、各种服务随着科技 的进步 ,不断升级换代。这些都是当前基层干部在工作过程中必然面临的新挑战。(三 )社会结构的转型 ,利益关系的调整 ,给提升基层干部执行力带来了新难题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的关键 时期 ,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从而带来了一系列矛盾和问题:利益关系趋于复杂,贫富差距明显加大 ,社会矛盾不断加深等等; 与之相伴随 ,政府部门也存在一些权利部门化、部门利益化的现象 ,基层干部与上级部门的干部相比,政治、经济待遇相差较大,而工作任力和压力却大得 多 , “干好干坏、干多干少一个样”等等 ,这些都给提升基层干部执行力带来了新的难题。二当 前基层干部执行力不高的主要表现及原因分析(一 )当前基层干部执行力不高的主要表现党 的十七大以来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政府执行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 ,作为党和国家事业成败关键和基础的基层干部执行力,还存有一些突出问题亟待解决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机械执行当前 ,很多地方的基层干部习惯于照搬照抄,照本宣科,不管下情,不知民情,不顾实情 ,以传统的思维和办法来想问题、作决定、办事情。这种安于现状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满足于当““太平官”、做“太平事”的“庸官”必然导致执行 力的持续降低。在这些庸官中,机械化地执行政策是其最典型的特征。有的主观能动性差,依赖思想比较严重 ,人云亦云 ,甘当“复印机”、“传声筒”、“二传手”,上级布置跟着布置 ,上 级开会跟着开会 ,生搬硬套 ;凡事按惯例执行 ,以老套套行事 ,用老办法工作 ,习惯念老经、走老路、说 老话 ,工作思路不宽、办法不多 ,创新意识不强。 2.趋利执行欲望和需要是“人的能动性的源泉和动力”1],而利益便是欲望的最佳着眼点。当前 ,有些地方基层政府及其公务人员在进行公共 行政活动时 ,以小团体利益为落脚点,凡事把单位和部门利益放在第一位,有利益的抢着干,没利益的不推则躲 ,无视整体的发展大局。甚至有的以个人利益为取舍 ,用心营私 ,与己有益 ,用足用活 ,与己无益 ,束之高阁 ;有的则唯上级利益 ,不讲群众观念 ,不怕群众不满意 ,就怕领导不注意 , 唯上欺下 ,把上级和领导当成“如来佛”,虔诚膜拜 ,趋之若鹜 ,百般讨好 ,不顾群众的切身权益。政府执行人员执行责任心不强 ,执行意识淡薄是影响政府执行力提升的最大元凶 2]。 3.应付执行基于当 前我国政策执行机制的不健全、不完善以及赏罚不明 ,使得不少基层干部对政策执

提高政府行政效率重在加强政府行政执行力的建设

提高政府行政效率重在加强政府行政执行力的建设□张效琴 (陕西警官职业学院,陕西西安710043) 摘要:建设一个“务实、廉洁、高效”的政府是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所要实现的目标,政府行政执行力的强弱对能否实现该目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政府行政执行力的建设,注重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强化领导成员的责任意识,培养公务员的执法能力,培育健康的行政执行力文化,对于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和我国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大有裨益。 关键词:政府;行政效率;行政执行力 中图分类号:D63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07(2009)02-0001-03 收稿日期:2008-12-12 作者简介:张效琴(1965—),女,陕西韩城人,陕西警官职业学院法律系副教授,法律硕士,研究方向为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一、政府行政执行力与提高行政效率的关系 “执行力”是在西方管理界被频繁使用的词汇,其主要内容就是按质按量地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国外一些著名企业家普遍认为,企业成功的最大优势就是拥有执行力,而企业管理的最大危害就是缺乏执行力。这样一个源于企业管理而在企业界得到广泛推崇的理念正日益向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领域渗透,并被不断赋予新的内涵。温家宝总理在200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提出要“提高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说明我国政府已经充分认识到政府的行政执行力在推进政府改革和建设中的极端重要性。所谓行政执行力就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贯彻落实上级的战略决策、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的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也即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执行命令、完成任务、达到目标的能力。正确、科学的公共政策、行政决策固然重要,然而,强有力的行政执行力却万万不可少,因为法律的威严、政策的良善、决策的准确都体现在行政机关的执行力上。如果行政机关的执行力软弱涣散,再好的法律、政策都将会是一纸空文。清代的唐甄在其政论文章《权实》中写到:“为政贵在能行,夫国有善政,而德泽不加于民者,政虽善,未尝入民也。”就是说,任何良法美意构成的方针、政策,如果不能贯彻下去,落实到位,是谈不上治道的。 提高行政执行力是当代公共行政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各国政府竭力追求的目标。因为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今世界,一个国家行政执行力的水平将会直接影响其国际竞争力,决定其民族的兴衰存亡。20世纪的后20年,西方各国相继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政府再造运动,归根结底就是为了提升政府的行政执行力,塑造高效、灵活、廉洁的政府形象。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一国政府要想有效地引导本国社会经济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必须大力提升政府执行力。 一个高效的政府必须是具有强有力的执行力的政府。这样的政府会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优的质量将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方针付之行动,贯彻落实,使国家的法律、政策发挥出应有的效应,真正惠及社会大众。反之,如果是一个执行力软弱、组织涣散的行政机关,不仅难以发挥法律、政策应有的作用,还会招致老百姓对政府的不满,严重损害政府的形象,使政府的公信力下降。 二、我国政府行政执行不力的表现 (一)有意曲解中央政策 有的行政机关为了发展本地经济,增加当地的经济发展指数,有意曲解中央政策,名曰“执行”、“落实”,实际上一点行动都没有。为了减少污染,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又好又快地发展经济,中央三令五申要求各地取消那些耗能大、污染严重的企业。然而,这样的政策到了某些地方有时很难得到贯彻落实,甚至有的行政机关竟和这些企业暗中互通消息。只要有上级检查,这些企业一律关门停业,不得开工生产,等检查组一走,再通知企业继续生产。在土地征用方面,中央为了保住全国耕地18亿亩的底线,规定了在征用土地特别是耕地方面严格的审批手续。然而,有些地方政府为了招商引资,在办理有关征地手续时,明知政策不允许,按正常的渠道根本就办不下来,竟然采取迂回曲折的办法,瞒报用地的性质,变相地为有关企业办理了用地手续。2007年7月,国家土地副总督察甘藏春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从涉及违法的用地面积来看,非法批地的案件约占涉及土地面积的80%,其中,主要是地方政府和涉及政府为违法主体的案件,一些县、市政府默许、纵容乃至在背后操纵违法违规用地,未批先用,以租代征,擅自设立和扩大开发区,擅自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违规侵占基本农田等。这种“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做法自然会使中央的政策无法实现其既定的目标。所以,在2006年,全国就没有实现在年初确定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减少2%的目标。 (二)在工作中互相推诿以逃避执行或者做一些表面文章虚假执行 对于一些棘手的问题,某些负有相关职责的行政机关会推诿扯皮,逃避执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是一些行政机关工作人员面对问题时的态度。例如:对于农 公共行政 1

进一步提高政府执行力八大措施

提高政府执行力八大措施 第一条强化每项工作的唯一主体责任。对区政府每项工作,只由区政府1名分管领导、1个职能部门包干负责。各镇(含街道、经济开发区,下同)、各部门内部分工参照执行。 第二条建立区政府常务会议重点工作和重点项目汇报制度。区政府常务会议议程增加重点工作和重点项目汇报环节。由区府办公室选取若干个(一般为3-4个)重点项目作为汇报对象报区长或常务副区长审定后,提前1周通知相关区领导及相关单位作汇报准备。会上由相关区领导作汇报,相关单位作补充汇报。 第三条实行重点项目挂钩区领导现场办公制度。对区级以上重点项目,挂钩区领导要每周召开1次现场办公会,并形成会议纪要印发。区府办公室要将现场办公会召开情况造表报区长和常务副区长。 第四条实行重点项目部门领导挂钩包干制。对区级以上重点项目,相关镇和部门要落实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挂钩责任制,牵头单位对相关重点项目要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工作组,并由分管领导包揽负责重

点项目各项工作的组织实施和具体推进。 第五条建立重点项目台账管理制度。由牵头责任部门对区级以上重点项目基本情况和推进情况等进行信息登记和资料收集,做好台账管理,同时报区重点项目办公室备案。 第六条严格执行限时办结制度。受理公文要在2天内完成资料检查程序和告知(来文单位)程序。办理过程中属部门权限许可的,要在5个工作日内办结;属部门权限外的,要加快报批速度。经研究,每15天召开1次规划联审会议、1次土地联审会议。 第七条建立上行平行文件的跟踪协调机制。凡对上对外行文办事,要“先商后文,当面协调”,相关单位要积极主动与对口部门沟通,尽量按相关部门的指导意见行文,以求事半功倍。文件送达后,要“对口跟踪,人随文转”。由区府办公室负责跟踪办理流程和总体协调,相关职能部门要指定1名分管领导负责跟踪协调,并将协调情况告知区府办公室。区府办公室每周1次以书面形式向区政府相关领导汇报上行平行文件跟踪协调情况。 第八条实行重点项目进度定期报告制度。对区级以上重点项目,牵头责任单位主要领导要每周以手机短信形式向区长和挂钩区领导报告项目进度,如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牵头责任单位和区挂钩领导要及时向区长或常务副区长报告。区府督办每周要将重点项目督查情况以手机短信形式报

论提升中国地方政府执行力的策略选择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 Y FOR NATIONALITIES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 ) 第27卷第6期□2005年11月 V OL.27N O.6□NOV.2005 118  GXMYXB 管理学   莫勇波论提升中国地方政府执行力的策略选择 论提升中国地方政府执行力的 策略选择 □莫勇波 [摘 要] 政府执行力的生长机理,是与政府执行要件、政府运行机制及执行环境密切相关的。构 建中国各级地方政府执行力,需要进一步加强政府执行主体的素质建设、优化政府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构建规范有效的政府执行流程,同时还要优化社会的执行环境。 [关键词] 政府执行力;构建;机理;路径 [中图分类号] C931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3887(2005)06-0118-04 On Strategies to Improve the Executive Ability of Local G overnments in China MO Y ong 2bo (Guang x i Dep artment of Ed ucation ,N anni ng 510275,Chi na ) Abstract :The growt h mechanism of t he government’s executive ability is clo sely related to t he element s ,operation mechanism and environment of govern 2ment execution.To build t he executive ability of local government s in China ,ef 2fort s should be made in imp roving t he quality of t he executive subject s ,optimi 2zing t he organizational st ruct ure and operation mechanism of t he government s ,setting up standardized and effective executive process and improving t he envi 2ronment of execution. K ey Words :executive ability ;building ;mechanism ;app roaches 一、政府执行力:一个不可忽视的 政府核心要素 近 年来,政府执行力问题逐渐成为公共行政与公共管 理领域研究的新亮点。“执行力”一词近年来主要被用于工商企业管理领域,特指“企业贯彻落实领 导决策和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的能力”。[1](P128) 而作为行政 管理学意义上的政府执行力,其一是指政府组织执行政策决策方面的执行力,其二是指政府组织执行日常事务方面的执行力。行政学家古德诺早在20世纪初就提出了政治行政“二分法”的理论,他指出,“政治与指导和影响政府的政策有关,而行政则与这一政策的执行有关。” [2](P7) 政府乃 负责行政的机关,政府的重要功能就是执行国家的意志,包括国家的法律和政策。古德诺的这些论述深刻地揭示了“执行国家意志”乃是政府的主要功能和职责,为现代政府 组织理论奠定了基础。笔者认为,政府执行力的概念可解释为在政府组织内所存在的通过准确理解政府的目标及方向和精心设计方案、实施方案,并对政府的各种组织资源包括人财物、信息、法例、制度等进行集中有效使用、调度和控制,从而有效地执行实施政府的公共政策、决策、法令、战略、计划以及完成政府既定目标的政府内在的能力和力量。 关于政府执行力的重要性,目前正逐渐为中国的一些地方政府领导和有关学者所重视。海南省省长卫留成在2004年2月26日召开的省人大三届二次会议上,就直接提 出必须重视政府执行力的建设。四川省委书记张学中也特别提出了政府执行力的问题,据报道,张学中针对该省高县原县委书记王邦兴、县长吴建华因对退耕还林政策执行不力而引咎辞职一事时指出:“各市州、各厅局的工作之所以有差距,往往不是战略问题、思路问题,而是工作中执行力 强弱的问题。”[3]成都市委书记李春城则针对实际工作中的

地方政府执行力结题报告

我国地方政府执行力弱化的原因及提升路径研究 1.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地方政府作为国家的构成要素,在国家政治生活、经济生活以及社会生活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由于中央政府的许多职能必须由各级地方政府完成,所以,地方政府的执行能力直接影响并体现着国家执行力。但目前在我国地方政府执行过程中出现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执行意识淡薄、执行能力有限;执行组织机构之间的沟通与协调不畅;本位主义严重等都影响着地方政府执行的效果。这些问题会产生一系列不良影响:影响政策执行效果;削弱中央权威;降低政府效能,损害政府公信力,这些都直接影响政府全面正确履行,制约社会经济发展,阻碍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本课题运用地方政府学、公共政策学、公共选择理论、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行政管理学学等相关知识,通过文献法、定性与定量结合分析法、比较法等方法,不同角度分析我国地方政府具体行政工作中执行力所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相应解决途径,不仅有利于提升地方政府执行力,而且有利于实践科学发展观,提升政府公信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主要研究成果。特别要说明主要的科学发现和创新之处,并有具体的内容和必要的数据。 课题研究期间发表论文三篇,其中核心期刊两篇。 1、梅煜公共决策制定与实施中的公民参与[J] 人民论坛2013、01 2、梅煜我国网络监督的现状以及完善路径[J] 人民论坛201 3、05 3、杨明、梅煜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中政府作用探析[J] 知识经济201 4、8 发表的三篇论文分别从地方政府制定公共政策、地方政府实施监督以及地方政府职能部门具体工作几个不同的方面研究在公共管理过程中影响地方政府执行力的因素和如何提高不同行政过程的执行力。 《公共决策制定与实施中的公民参与》从公民参与的角度研究了地方政府行政行为的基础:公共政策。这也是目前我国影响地方政府执行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有利于提高公共政策的公共性、合法性和合理性,对地方政府提高执行力有重要的意义。 《我国网络监督的现状以及完善路径》论述了在网络信息时代人民群众通过互联网了解国家事务,对国家的经济、政治、行政、法律、文化等活动进行评价,发表言论,获取信息,行使民主监督权利,推动网络舆论的形成,使虚拟的网络变成现实的监督手段。并分析了这种新方式目前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有效发挥其作用的相应对策建议,对完善地方政府的监督方式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有利于民众参与地方政府行政过程,提高地方政府的行政能力和服务水平,对提升地方政府执行力有重要作用。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中政府作用探析》是陕西省知识产权局2014年度知识产权战略研究课题:陕西省地理标志产品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本课题研究内容研究陕西省质监局地理标志保护工作的现状及推进路径,陕西省地方政府管理事物为例,对本课题研究成果的具体运用,体现了本研究课题的实践价值和社会效益。本篇论文从陕西省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的现状入手,分析了政府在地理标志保护工作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就是探讨在陕西省目前地理标志保护工作中政府执行力存在着哪些不足,并根据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也即如何提升政府在此项工作中的执行力,从而推动此项工作的发展。 本课题从几个不同的角度,选取了几个具体问题分析了地方政府在相关职能中执行力不足的原因和提出了提升相关执行力的路径。创新之处在于立足地方政府的具体职能,以实现社会公共利益为根本宗旨,以地方政府拥有的各种资源为基础,在履行具体职能、实现各种行政目标和完成行政任务等的过程中分析地方政府执行力存在的不足和就具体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3.此项目的科学意义及反响、应用前景;学术界的反映和引用。 本课题对地方政府执行力的研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作为中央政府在地方政策贯彻的主体,增强地方政府执行力是维护中央政府权威,确保政令畅通的现实需要;是维持和增强整体政府公信力的现实需要;是维持和增强整体政府公信力的现实需要。同时在理论上,地方政府执行力也是地方政府研究不可忽略的重要范域,执行力是地方政府行政能力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在当前地方政府的研究体系中,对执行力的研究还相对欠缺,因此对地方政

探索“六步一体工作法” 提升乡镇政府执行力

探索“六步一体工作法” 提升乡镇政府执行力[摘要]文章就我国乡镇政府的工作现状进行研究,指出其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关完善对策,以期为提升乡镇政府的执行力有所裨益。 [关键词]乡镇政府;执行力;意义 乡镇政府作为我国最基层的一级政权组织,是政府机构系统的触角和基石,其执行力如何,直接关系到党政各项战略决策和工作部署能否在农村落到实处。长期以来,乡镇政府在贯彻上级政策文件精神、推动工作开展方面体现了较强的的执行力,取得了良好效果。但在我国社会深刻转型、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政府职能深入转变、群众诉求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乡镇政府在提高执行力方面正面临着一些新问题,如执行人员素质较低,思想转变不到位,执行手段单一粗暴,消极、形式、教条执行现象依然存在,行政执行成本过高,执行效率低下等。因此,积极探索提高乡镇政府执行力的有效途径,是当前每个乡镇主要领导亟需思考的首要问题。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笔者通过积极的探索思考,总结出以学、预、分、带、督、考为主要内容的“六步一体工作法”,对提高乡镇政府执行力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学——抓学习提高,增强执行素质,这是提升乡镇政府执行力的前提。一是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强化乡镇干部的执行理念。理念是行动的先导,科学的政治理念是提升干部执行力的关键。就当前而言,就是要通过深入开展“解放思想、赶超跨越”大讨论、“弘扬广西精神发扬老区传统”、“学用政策抓落实、强化执行促跨越”等活动,在干部中积极倡导“执政为民”、“快速反应,立即执行”、“敢为人先,争创一流”和“服务大局”等执行文化理念。二是加强业务知识学习,提高乡镇干部的执行能力。要从工作实际需要出发,本着缺什么、补什么原则,通过多种形式,进行针对性学习培训,如采取“县乡联训”、“专题轮训”、“挂职代训”、“乡镇讲坛”、“我为大家上一课”等模式,努力打造学习型组织,培养一岗多能的乡镇干部队伍。三是建立健全学习考核制度。把乡镇干部学习培训完成情况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和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使干部有学习压力和动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形成注重学习的用人导向。 预——抓计划制定,规划执行目标,这是提升乡镇政府执行力的基础。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工作只有从计划开始,才能做到繁而有序、忙而不乱。制定科学合理的执行计划,要求乡镇政府做到以下几方面:一要吃透上情,认真领会、准确把握上级的政策和决议,在思想上同上级的指示精神保持高度一致,增强执行决策的坚定性和自觉性。二要掌握下情,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深入群众,访民情、察民意,全面掌握农村实际,准确把握群众诉求。三要上下结合,从本乡镇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政策,力求用活用好政策,找到执行政策的突破口,全面有效地开展工作。五要制定应急预案,通过深入分析和思考,将影响执行的要素提炼出来,找到应对措施,制定执行中具体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准则。 分——抓任务分解,落实执行责任,这是提升乡镇政府执行力的核心。工作

【范文】关于提升政府执行力的分析检查报告

关于提升政府执行力的分析检查报告政府执行力是由“政府”作为决策主体,“执行”作为作用过程,“力”作为效率程序所构成的互为条件、互为作用、互为因果的对立统一体。关于一系列政府执行力问题的形成,主要来自于政府决策的准确度、人之精神的作用度、客观条件的适应度三方面,而影响政府执行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在于政府管理。 如何提高政府执行力,关键在于创新政府管理。所谓创新政府管理,就是探索政府管理的新方法、新模式,以适应新环境的变化和新现实的要求,其本质在于建立科学合理的政府管理模式,从而确保社会公共资源得到优化配置,确保国家资本更好地用于改善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简而言之,创新政府管理,就是要求政府创新管理理念、管理职能、管理制度、管理手段、管理行为等各个方面,打造服务政府、法制政府、责任政府、效能政府、廉洁政府。 一、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些年来,围绕简政放权,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推进,政府职能和管理方式不断变革,但是必须看到,政府管理体制还远远不适应于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与经济体制改革相比,政府管理体制改革明显滞后。由此造成了当前一系列突出的政府执行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思想落后、观念滞后。由于客观存在的部门单位之间苦乐不均,收入分配、福利待遇相差悬殊,职务、级别的权利差异等原因,一些干部官本位思想突出。有的干部一旦任用不如意,则思想消沉、工作消极;有的即使照顾换了岗,待“兴奋期”一过,就产生了“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思想,工作随大流、一般化;有的业务不熟、能力不强、作风不实,难以胜任本职工作,造成“一把手”难以为计,力不从心;甚至有的领导干部,认为本部门、本单位没钱、没权、没地位,而产生见异思迁、厌倦其职的思想和情绪;有的则无心事业、用心营私,盼到调整盼升迁,思想动荡不定,工作安心不下。不仅自己无所顾忌,而且影响他人工作积极性。这些问题的长期存在,构成影响执行力的思想根源。 二是机制不全、体制不顺。近年来,政府不断创新机制体制,破解了不少难题。但是,部门、单位之间职能交叉、职责不清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考评机制的科学性、中心工作任务分配的合理性、奖惩机制的有效性、评先评优的公认性、项目指标的可行性、用人机制的导向性都还存在着与客观实际不相适应的地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力发挥。同时,目前部门、单位普遍存在的官多兵少、头重脚轻、人满为患、人浮于事、忙闲不均、死水一潭的状况,也给部门、单位工作造成极大影响,这些多年来形成的问题,凸显机制不全、体制不畅不活的弊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