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利界的新闻传奇案例

专利界的新闻传奇案例

专利麻烦不断小米最近有点烦

净化器被指抄袭的风波尚未平息,小米手机向海外市场进发的路上又遇迎头一棒。昨天,据印度媒体报道,印度德里高等法院日前裁定,小米侵犯了爱立信的专利,并要求小米停止向印度销售和出口手机。

小米被禁出口到印度

当地媒体报道,爱立信今年7月曾要求小米为其所持有的专利支付费用,但小米并未回复。如今法院裁定,小米不能向印度出口任何新手机,也不能推广或销售这些产品。这意味着,在专利纠纷解决前,小米可能不能在印度销售任何手机。

对这一消息,小米公司表示,小米印度公司尚未接到德里高等法院的官方通知,公司的法律团队目前正在对此进行评估。

爱立信公司则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在过去3年多一直尝试与小米就专利许可授权事宜开展对话,而小米拒绝就知识产权使用许可一事作出回应,爱立信只能采取法律行动。

据了解,小米公司今年6月进入印度市场,在4个月内总计售出50万台手机,印度也被小米认为是进军海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布局。

国产手机绕不开专利

“小米不是第一家在印度被诉讼的中国厂商,不过,可能是第一家被印度法院判决禁止销售的厂商。”手机中国联盟秘书长王艳辉说道。他认为,小米的当务之急是积极应诉,面对印度法院的禁令提出申诉,先解决禁售问题,再与爱立信坐下来谈授权费的问题。

王艳辉看来,这一判决影响到的不仅仅是小米,甚至可以说大陆手机的专利危机真的来了。爱立信告赢了小米,就可以以此为判例,去状告其他的中国手机厂商。这很可能会引发一串的连锁反应。

PATSNAP首席专利分析师贾郡则表示,由于爱立信本身已经不做手机了,因此手机企业很难通过交叉授权与其解决专利纠纷。最终只能是双方协商出一个能接受的专利授权费用。

抄袭门事件风波未平

小米在专利上的麻烦不止于此。在9日发布空气净化器产品后,小米就被指涉嫌抄袭了日本厂商巴慕达的产品设计,特别是小米空气净化器的研发经理大本雄也之前正是巴慕达的研发总监。

昨天,事件的当事方之一巴慕达终于开口表示,正在就小米的空气净化器产品是否对其构成侵权做进一步的确认,以决定是否采取进一步的法律措施。

不过小米在这一指责上并没有退步,回应称小米空气净化

“对于巴慕达公司的声器与巴慕达的产品有着完全不同的设计,

明和部分业内不负责任言论深感遗憾。”(记者古晓宇)苹果3D显示屏专利曝光与Fire Phone如出一辙

腾讯数码讯(编译:Eskimo)今年夏天问世的亚马逊Fire Phone虽然被证明是一款失败的产品,但它的身上也有一些值得注意的地方,比如可

根据使用者观看角度对显示图像进行调整的所谓3D显示屏。而亚马逊并不是唯一一家对这种技术感兴趣的厂商。最近,苹果也有一项功能相似

的专利申请遭到曝光。

该专利描述了“一种用于移动设备的三维显示环境”,它会使用传感器来自动判断用户的面朝方向,并根据这些方向数据来显示3D显示环境的

透视投影。用户在整个过程中无需和显示屏进行任何物理互动。

早些时候曾有报道称,苹果正在开发一种3D“软件环境”,看来这样的说法并非是空穴来风。当然,这也并不意味着苹果就一定会在未来的产

品当中加入这种技术。

与此同时,苹果还获得了一项基于投影的3D测绘技术,这原本属于他们所收购的以色列公司PrimeSense。在苹果开发使用手势控制Mac、Apple

TV甚至是移动设备的努力当中,这项技术将起到辅助作用。来源:VentureBeat

一起外观设计专利侵权案代理思路

今年以来,东莞市第三人民法院受理三六一度公司诉商铺商标权侵权纠纷案就有145宗,涉案商铺达50家,平均每案要求赔偿1000余元至2万余元不等。

该院分析知识产权纠纷案发现,近年来三六一度等国内知名品牌成为该院的诉讼“大户”,频频以商标权侵权为由将东莞一些商铺告上法庭。该院调研发现,许多商家“不知假而售假”,建议广大商家应提高警惕,进货时要求供应商提供相关授权文件并保留进货票据,以免遭遇索赔而蒙受损失。

案例50家商铺因侵权成被告

今年5月,常平镇一家百货商店的老板窦先生突然收到法院传票。原来,三六一度(福建)体育用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

六一度公司”)起诉他的店内所售拖鞋等商品侵犯了三六一度公司的商标权。

三六一度公司的代理律师称,该公司在市场调查中发现,许多商铺销售假冒该公司所有的注册商标产品,这些销售行为不仅侵犯了该公司依法享有的注册商标专用权,严重损害了品牌形象,给该公司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而且也给信赖该公司产品的消费者带来极大损失。

面对三六一度公司的起诉,窦先生大感愕然并“喊冤”。窦先生称,案涉商品不是他制造的,而是从供应商处进货的。他经营的百货商店是做零售的,不清楚是否侵权。他要求把供应商、生产商列为共同被告。

市第三人民法院审理认为,案涉被控侵权拖鞋系未经三六一度公司许可的在同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窦先生销售案涉侵权商品的行为属于侵犯三六一度公司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应承担停止侵权、赔偿损失的法律责任。

对于窦先生提出其销售的侵权商品有合法来源,应把供货商和生产商列为共同被告的抗辩,法院认为,窦先生提供的单据既没有反映侵权产品的具体信息,也没有反映侵权产品的供应商、生产商的具体情况,不符合商标法关于免除赔偿责任的规定,抗辩理由不成立。法院最终判决窦先生立即停止销售并销毁库存侵权产品,赔偿三六一度公司的经济损失5000元。

原因经营者“不知假而售假”

据东莞市第三人民法院统计,今年以来该院共受理以商铺经营者为被告的商标权侵权纠纷案件达205宗。其中,三六一度公司就起诉了145宗。其余案件的原告还包括七匹狼、金利来、双鱼、美的等品牌公司。

针对商铺频频成为被告的现象,该院调研发现,商铺经营者在经营过程中不知道销售的是侵权产品。销售者则表示,不知道也无法核实销售的产品是否正品,是“不知假而售假”,并以此作为抗辩理由。另外,销售者认为侵权责任在生产者。许多销售者认为其不是涉案商品的生产者,商品都是从批发商购

买的,其自身也是受害者,权利人应当找生产者赔偿,却无法提供合法的进货来源。

该院还发现,不少商铺经营者缺乏相关法律意识,在经营过程中不知法、不懂法,对所售产品已构成侵权却浑然不知,直至付出巨额赔偿代价才后悔不已。

对此,市第三人民法院采取庭审释法、庭审及判后答疑等方式,对涉案经营者进行普法宣传,并对此类案件积极展开调解。

法官建议

进货时应索要授权文件还要妥善保留进货票据

知识产权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销售者在经营过程中,应当如何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呢?市第三人民法院对广大商家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销售者应通过合法的供应商或生产商进货。对于零散的、上门推销的供应商和批发商,应提高警惕。对于没有经营资质、无法出具有完整送货单信息的推销人员,拒绝进货。

对于产品上印有日常生活中都可以了解的商标和图案,销售者应当要求供应商提供商标所有人或图案著作权人的授权文件,避免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销售侵害他人知识产权的产品,从而承担销售侵权物品的法律责任。对于进货价格极低廉的知名产品,要防假冒或侵权,应拒绝进货。

销售者应妥善保留进货票据。《商标法》规定:“销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能证明该商标是自己合法取得并说明提供者的,不承担赔偿责任”。销售者在进货时,应要求供应商出具完整信息的送货单,还应当要求供应商出具生产或经营的营业执照复印件等材料。凭这些单据及材料,在不知假而售假的情况下可以免除赔偿责任。(作者:刘小利,钟紫薇)

来源:东莞时报

鲜为人知的案例可能会极大改变美国的专利制度

近期美国最高法院审理的一起专利案件相对而言并不出名,这是有原因的。该案件既不涉及令人兴奋的新技术,也不包含具有争议的专利主张(如包括人类基因)。然而,Teva Pharms. USA诉Sandoz, Inc.可能会使美国的专利制度产生巨大的变革。

位于俄克拉荷马城邓拉普科丁律所的专利律师Douglas J. Sorocco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案件,因为本案可能会改变专利诉讼中原告与被告、地区法院与联邦巡回上诉法院之间的权力平衡,也可能会影响人们获取专利与打专利官司的方式。一切都可能会被改变。”

讽刺的是,如此巨大的影响是从一个上诉法院程序中相当平淡的冲突中而来的。具体而言:上诉法院是否必须遵从初审法院做出的专利权利范围解读?

唯一涉及到的上诉法院便是联邦巡回上诉法院。联邦巡回上诉法院成立于1982年,审理所有专利案件的上诉,这就是该法院常常被称之为美国专利法院的原因。

在1998年,联邦巡回上诉法院在Cybor Corp.诉FAS Techs. Inc.一案中宣称它将不考虑初审法院做出的专利权利范围解读。相反,联邦巡回上诉法院宣布它将重新审查所有权利范围解读并且自己来判断权利范围该如何被解读。

这种做法导致了很高比率的地区法院就权利范围解读做出的裁决都被推翻了。其他上诉法院在民事案件中推翻初审法院裁决的比率大概是8%到18%,而联邦巡回上诉法院推翻的有关权利范围解读的裁决的比率是33%,有关软件专利权利范围解读裁决的比率是45%。

促进上诉

如此高的反转率促使在地区法院输了官司的当事方想在联邦巡回上诉法院再试试运气。这种做法不利于快速解决专利纠

纷,并且所有相关方都不得不为在上诉法院打专利官司而付出时间和金钱的代价。

Sorocco说:“没人会根据地区法院级别的权利范围解读来解决案件,因为地区法院的裁决能够被上诉法院如此简单地推翻。企业非常痛恨这一点,因为这把宝都压在了上诉上而不是在陪审团审理之前或之后就把案件解决掉。每当我们与客户沟通时,无论是原告还是被告,我们都提醒他们要准备好通过上诉的途径来解决他们的专利纠纷。”

此外,当联邦上诉法院判决某一专利的权利范围被错误地解读后,该法院通常不会提供新的解读并将案件发回初审法院。法院通常是基于新解读来判案的,丝毫不给诉讼者根据新解读来呈现案件的机会。

Sorocco说:“这就像在游戏中间过程中改变规则一样。联邦巡回上诉法院改变了权利范围解读,而相关方却没有机会申辩或者基于新的权利范围解读提交新证据。”

不涉及任何事实?

对权利范围解读的重新审查不仅仅是无法做出公正、快速的专利纠纷解决办法这么简单,许多学者、专利诉讼律师和企业如是说。他们认为重新审查是非法的。

《联邦民事诉讼规则》第52(a)(6)条规定,仅当初审法院的裁定是“明显错误的”,上诉法院才能废除初审法院的裁定。因此,既然权利范围解读是从事实认定中得来的,那么除非上述事实认定具有明显的错误,否则联邦巡回上诉法院必须接受上述认定。

然而,联邦巡回上诉法院在Cybor案件中宣称权利范围解读不涉及任何事实发现,它们只是单纯的法律问题。并且在上诉法院根据重新审查标准来审理法律问题在美国已经是明文规定。初审法院的法律裁决绝对没有不受尊重。

但是权利范围解读仅仅是法律问题还是法律与事实混合的问题?如果是后者,则要求联邦法院遵从初审法院的基本事实认定。这是美国最高法院在Teva诉Sandoz一案中正面临的问题。

并且在10月15日的口头辩论中,似乎最高法院也不确定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

Barnes & Thornburg律所明尼阿波利斯办公室的合伙人Felicia J. Boyd说:“法官们的意见似乎也不统一。”她指出这与过去几年中的其他专利案件相反,在过去的案件中很明显法官将会推翻联邦上诉法院的裁决。

改变权力平衡

如果最高法院裁决上诉法院必须遵从地区法院的权利范围解读,那么初审法院将取得更大的权力。

Boyd说:“联邦巡回上诉法院将更不易成为依靠主观判断做出自以为妥善判决的激进法院。联邦巡回上诉法院仍会提供专利知识以及统一的法律测试,但是上述测试的应用可能会被转移到地区法院。”

这种转移将增强专利持有者的力量,因为虽然联邦巡回上诉法院有时被称为太过于支持专利持有者,而地区法院却被证实为更加偏袒专利持有者。

Sorocco说:“地区法院通常都偏袒专利持有者,这是因为陪审团认为原告拥有专利,所以法律应该站在他们一方。如果联邦巡回上诉法院不能够推翻如此多的初审法院的判决的话,专利持有者的力量将因此而大增。”

可能从上述改变中获益最多的是专利主张实体,即所谓的专利流氓。近些年来,在美国,相当大一部分的专利侵权诉讼都是由专利流氓提起的。Sorocco说:“抛弃重新审查这一标准将使专利流氓处于有利的地位。”

专利纠纷可以被快速解决。Boyd说:“如果权利范围解读更难被推翻,那么就有更多案件被快速解决,更少会闹到上诉法院去。”

但是虽然这或许将加速美国的专利诉讼解决,但是仍不清楚这能为诉讼当事人节约多少成本。当事人可能会在上诉方面少花点钱,可是他们却将在初审法院的审理过程中花费更多。

Boyd说:“如果重新审查制度消失,那么地区法院的专利诉讼将变得更加昂贵。人们将在专家证据和庭审过程中花费更多的钱,因为他们没有第二次机会了。”

Robins、Kaplan、Miller & Ciresi律所的负责人Matthew B. McFarlane同意上述观点。他说:“如果联邦巡回上诉法院必须要遵从初审法院有关权利范围解读的事实认定,那么我将确保在初审法院就搜集好事实,并且要确保法官是依据这些事实来做出判决的。这将增加诉讼前期过程中的庭审成本。”

美国最高法院有望在6月底其任期结束前对本案做出判决。(编译自https://www.doczj.com/doc/e8450982.html,)

来源:中国保护知识产权网

站在专利战的“风口”小米招架得住吗

一则中兴、华为向包括小米、OPPO、步步高在内的国内手机厂商发“律师函”,指后者侵犯其WCDMA专利的报道又一次将小米推向风口浪尖。华为和小米很快出面辟谣,但这并没有减少业内对于国内手机厂商开打专利战的各种猜测,更无法掩盖小米在通信领域核心专利上一穷二白的事实。

小米或许能够用4年时间,就跃升成为仅次于苹果、三星的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机厂商,但专利的积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站在这个“风口”上,小米恐怕无力招架。如今智能手机市场竞争已经进入白热化,专利又是一项强有力的竞争和自我保护的武器,很难说中兴、华为等强势企业会不会选择利用专利利器。再加上小米也已经启动海外拓展计划,进军全球市场没有专利更是寸步难行。因此对于小米来说,尽快补齐专利短板是当务之急。

国内市场难避免

在发明授权的数量上,小米仅有10件,华为、中兴的专利授权则分别达到了2.2万多件和1.4万多件。

针对“律师函”传闻,华为知识产权部部长丁建新通过自己的微博予以否定。他表示:“华为一贯倡导知识产权保护和有偿共享技术创新,但知识产权保护不是张牙舞爪、四面出击。”中兴则对该事件不置可否。在官方声明中,中兴明确表示“尊重有利于终端产业健康发展的知识产权保护行动”。在业内人士看来,短期内华为、中兴告小米侵权的概率几乎为零。但不能忽视的是,当小米这样的新贵触动两大权威的根基时,很难说中兴、华为还能否沉得住气。根据IDC发布的今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报告,小米已跻身全球前3名,而中兴、华为没能进入前5名。今年小米预计将完成6000万部手机的销售目标,实现超过700亿元的销售额。这种赶超势头是老牌厂商无法忽略的。例如苹果和三星,还不是屡屡挑起专利事端,在国际市场上掐得你死我活。

抛开苹果、三星这些常在国际舞台上挥舞专利大棒的巨头不说,就是华为和中兴在国内市场发起的专利诉讼,小米这样的手机新贵也难以应对。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的公开数据,在发明授权数量上,小米仅有10件,而华为、中兴的专利授权则分别达到了2.2万多件和1.4万多件。

目前,我国智能手机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品牌集中度越来越高。专利作为厂商参与竞争和自我保护的有力武器,一旦发挥作用,专利战将不可避免。在日前召开的移动智能终端技术创新与产业联盟技术交流会上,工信部电信研究院知识产权中心主任周洁就提到,国内厂商在专利方面的应对能力不足,创新意识淡薄,研发能力很弱,对核心专利、标准专利的布局也比较薄弱。然而厂商竞争仍然激烈,过度营销,市场利润趋薄,难以承受专利诉讼。

走向海外绕不开

对于任何一家致力于进入全球市场的品牌来说,专利这道坎都是必须要迈过的。

在国内智能手机市场竞争加剧、趋于饱和的形势下,包括小米在内的厂商纷纷向海外市场寻求机遇。据小米公司副总裁

宋涛介绍,小米从去年就开始试水国际市场。在进军我国香港和台湾地区之后,今年年初又陆续向印度等东南亚国家拓展。今年7月份试水印度市场之后,仅用了4个多月的时间,小米就已成为印度市场份额第五的手机厂商。同时,小米也有进军泰国、俄罗斯、墨西哥、巴西、土耳其等市场的计划。不过,国外成熟市场对专利知识产权的重视程度远高于国内。而就小米瞄准的市场来看,其潜在的诉讼风险要比欧美市场小得多。

周洁表示:“在俄罗斯、印度等诉讼风险低的国家开拓市场就安全吗?其实不然。我们最近对印度智能终端市场进行了系统分析,发现国内厂商在新兴国家开拓市场也会面临专利压力,新兴国家的专利布局仍然被巨头企业掌控。”

在宋涛看来,小米是非常重视知识产权保护的。今年小米申请了上千个知识产权专利,其中20%是国际专利。但对于走向全球市场的小米来说,这还远远不够。在向海外扩张的时候,小米并没有足够的知识产权,能够与其他智能手机厂商达成专利交叉授权协议。“华为凭借自身的专利储备,通过专利交叉授权方式解决了专利难题,从而在欧洲健康发展。联想则通过收购摩托罗拉拿到了进入欧美市场的通行证。”手机中国联盟秘书长王艳辉认为:“中国大陆品牌如果不拓展进入欧盟市场,短期内受到的专利压力并不会很大。但长远来说,对于任何一家致力于进入全球市场的品牌来说,专利这道坎都是必须要迈过的。”

收购并购是出路

手机新贵申请专利再出海肯定来不及,收购、并购拥有专利的公司或组建专利联盟或是新出路。

中兴和华为这两家被称为在专利诉讼中成长起来的企业,每年都会拿出收入的10%以上投入研发,在通信领域的专利储备即使在全球市场也排名靠前。在海外市场,中兴和华为有多年的积累,在100多个国家建有分公司,并与当地运营商实现了密切合作。这是小米短期内难以赶超的。不过,为了进军全球市场,小米已经开始在专利上布局。据悉,小米正与国产手

机芯片商联芯科技合作,共同出资成立新公司,专门负责手机芯片核心技术的研发与应用。这或许能够弥补小米在专利上的些许不足。

在业内人士看来,像小米这样的新兴手机企业,短期内申请专利再出海肯定来不及,但可以通过收购、并购拥有专利的公司,或是组建专利联盟的方式来保护自己。有消息称,黑莓CEO程守宗在出席APEC期间,就曾分别对话小米、联想、HTC等企业高层,并表示出合作意向。这也引发了业内猜测,黑莓对小米来说显然具有很强的诱惑力,尤其是在专利方面。

近年来,知识产权的“军备竞赛”正在加剧。根据工信部电信研究院的统计数据,近年来,智能终端领域的专利年诉讼量激增。在2000年到2013年间,前几年的专利年诉讼量增长缓慢,从2010年开始呈现急速增长态势。

王艳辉也认为:“专利不够可以购买,但必须有一个专业的专利运作团队,否则市场空间会受到局限。”因此对于小米来说,通过积极的收购、并购进行专利防御,能在海外市场快速打通渠道体系,实现落地国际化。

手机专利之战或引燃专利市场

2014年10月底,联想公司以29.1亿美元的价格,从谷歌手中买下2000件原摩托罗拉的专利,同时获得了另外20000件专利的实施许可;11月初,小米公司则斥资1.03亿人民币从大唐电信购买了芯片的专利授权。此外,小米公司还经营着专利运营公司“智谷睿拓”,这家公司成立于2012年8月,致力于信息领域的投资。国内近期来有关手机专利的诉讼像潮水般涌来,专利之战悄然打响。

今年以来,中国专利诉讼的客观条件已经逐渐具备了:政府高层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了知识产权、专利的重要意义;专门的知识产权法庭也在北京、上海、广东陆续的筹建和设立;专家

和媒体也投入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使“专利”这个小众的话题得到了广泛地讨论

专利代理公司有哪些呢:

https://www.doczj.com/doc/e8450982.html,

喜欢的案例题都能找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