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下尺桡关节脱位的分类及X线影像分析_李中泉

下尺桡关节脱位的分类及X线影像分析_李中泉

下尺桡关节脱位的分类及X线影像分析_李中泉
下尺桡关节脱位的分类及X线影像分析_李中泉

正常下尺桡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验证

正常下尺桡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验证 颜冰珊;尹望平;聂文忠;黄煌渊;朱梁豫 【期刊名称】《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年(卷),期】2011(015)017 【摘要】BACKGROUND: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characterized by repeatable and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test, has been frequently utilized in biomechanics analysis of fracture and fixation, such as forearm fracture, but there are few studies on distal radioulnar joints.OBJECTIVE: To establish and validate a more precise three-dimensional (3D) finite element model (FEM) of distal radioulnar joint.METHODS: Data of CT and MRI sectional images, obtained from a healthy man, were inputed into MIMICS10.1 and ANSYS10.0to generate 3D finite element model of distal radioulnar joint. Simulating under bending load, axial compression load and the torsion load conditions, the Vonmises stress distribution of distal radioulnar joint were detected and compared with the results of experiment in vitro for validation.RESULTS AND CONCLUSION: The model consisted of 333805 elements and 508384 nodes, which reflected the real geometric structure of the distal radioulnar joint objectively. Under bending, axial compression and the torsion load conditions,theoretical analysis results are consistent well in biomechanics. The current finite element model of the distal radioulnar joint can properly simulate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下尺桡关节脱位疗效分析

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下尺桡关节脱 位疗效分析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作者:杨国栋,蒋宜为,徐斌,郭成龙 【关键词】下尺桡关节脱位;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 下尺桡关节在维持腕关节的稳定和力量传导中起着重要作用。下尺桡关节脱位约占全身关节脱位的14%,若不能获得及时诊断并采取正确的治疗,则可导致前臂旋转受限以及腕关节功能障碍。对于陈旧性下尺桡关节脱位的治疗以往多采用尺骨小头切除,但切除尺骨头后出现腕关节的生物力学明显改变,引起腕关节不稳定[1],并且患者很难接受该手术治疗。对于新鲜的下尺桡关节脱位患者以及不愿接受手术治疗的陈旧性下尺桡关节脱位患者,笔者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获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 ①X线片:标准后前位X线片应使尺桡骨的遮挡最小,腕掌骨关节间隙在第三掌骨处对称,摄片时肩关节外展90°、肘关节屈曲90°、前臂旋转中立位,使腕关节侧关节间隙增大(>2.5 mm),侧位片

上可以看到尺骨头向掌侧或背侧突出。腕关节的姿势对于尺骨头位置有较大的影响,极度旋前的正位片上,尺骨变异可较中立位片改变1~2 mm。因此,由于标准的腕关节摄片体位的困难,造成其诊断假阴性率较高。②CT:下尺桡关节脱位的CT诊断标准主要有在中心法(Epicenter法)、桡尺线法(Mino法)、整合性法(Congruity法)、改良的桡尺线法。有学者提出桡尺比例(RUR)这一指标,并认为与桡尺线法、在中心法、整合性法3种方法相比,其更具优越性[2]。 1.2 一般资料 共选择28例患者,为2004年3月-2008年5月在本院就诊患者。男9例,女19例;新鲜损伤脱位22例,陈旧性脱位6例;年龄32~57岁,平均44.5岁;左侧16例,右侧12例,合并有桡骨远端骨折7例;受伤至手法治疗时间最短1周,最长10个月。 2 治疗方法 2.1 手法复位 患者取坐位,俩助手分别从前臂上下两端做相对牵引,术者用拇食二指捏住尺骨小头并向掌侧和桡侧挤压,同时慢慢旋动患腕,当听到有弹响声或疼痛减轻、患腕能够旋转时,即已复位,小夹板固定。 2.2 固定方法 复位后,维持对位,先在腕部和前臂缠绕一条毛巾,再在尺骨小头尺背侧放置合骨垫,使用腕部夹板固定,在床头X光机透视下对位良好,前臂悬吊于胸前。 2.3 术后处理

对4例陈旧性下尺桡关节脱位治疗的体会

对4例陈旧性下尺桡关节脱位治疗的体会 目的探讨陈旧性下尺桡关节脱位的治疗。方法4例陈旧性下尺桡关节脱位患者均采用自体掌长肌腱移植重建加克氏针横向固定下尺桡关节,同时铺助长臂石膏托固定。结果4例患者均获2年随访。4例患者疼痛均明显减轻,握力均较术前增加,旋转功能恢复正常。腕关节X线复查:下尺桡关节位置恢复正常。采用改良Mayo评分评估腕关节功能:术前平均70分,术后平均92分。患者对手术结果满意。结论掌长肌腱移植重建铺助克氏针石膏托固定治疗陈旧性下尺桡关节脱位,术后腕关节功能改善明显,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手段。 标签:下尺桡关节;脱位;掌长肌腱;重建 下尺桡关节是腕关节的组成部分,在腕关节和前臂旋转运动中发挥重要作用[1]。单纯下尺桡关节脱位在临床中少见,因此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常容易忽视,以致延误治疗。我科自2010年1月~2012年6月利用自体掌长肌腱移植重建下尺桡韧带,并铺助克氏针石膏托固定治疗4例陈旧性下尺桡关节脱位患者,均获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4例,男2例,女2例,右手3例,左手1例。年龄20~45岁,平均3 2.5岁。患者都有外伤史,2例车祸,2例摔伤。4例患者均为背侧脱位。临床表现为腕关节持续疼痛,前臂旋转受限,标准X线正位片可看到下尺桡关节分离,侧位尺骨小头向尺背侧移位。CT重建可进一步明确诊断。 1.2方法手术均采用仰卧位,臂丛阻滞麻醉,使用气囊止血带。首先于腕背第四、五伸肌鞘管间做纵行切口,循小指固有伸肌腱和伸指总肌腱之间显露尺桡关节背侧部分。再于腕掌侧、尺侧腕屈肌腱和掌长肌腱之间做纵切口,循尺侧腕屈肌腱和指屈肌腱之间进入,切开部分旋前方肌肌腹,显露桡骨远端掌尺侧。同时切取掌长肌腱20cm备用。然后在桡骨远端尺背侧处,用直径3.2mm钻头,C 臂机确认位置距月骨窝和乙状切迹关节面各6mm处,由背侧向掌侧钻孔,建立桡骨隧道。进一步显露尺骨茎突和尺骨颈尺侧,在透视下用4.0mm钻头在尺骨颈与尺骨茎突隐窝之间建立纵行隧道。细钢丝编织掌长肌腱两端,先自背侧传入桡骨隧道至掌侧,并将肌腱掌侧断端引至尺背侧,再将肌腱两端经尺骨隧道引出至尺骨颈处,将一端绕过尺骨颈前侧和尺侧伸肌腱鞘下方。前臂旋后位,完全复位下尺桡关节,拉紧掌长肌腱,用一枚直径1.5mm克氏针在尺骨远端约 2.5cm 处横向固定下尺桡关节。肌腱两端自身打结固定,并将剩余肌腱残端缝合固定在局部软组织上。冲洗切口后缝合。术后使用长臂石膏托固定肘关节屈曲90°位。4w后开始功能锻炼。 2 结果 本組4例患者术后均获2年随访。4例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腕疼痛均

胡超华--下尺桡关节脱位

下尺桡关节脱位 常为Coiles、Smith、Galeazzi骨折的后遗症。单纯下尺桡关节脱位,并不少见,但常被忽视,以致延误治疗。 下尺桡关节的稳定性,由下尺桡掌侧韧带、下尺桡背侧韧带及三角纤维软骨盘维持。当前臂旋前时,下尺桡背侧韧带及三角纤维软骨盘的背侧缘紧张;反之,当旋后时,下尺桡掌侧韧带及三角纤维软骨盘之掌侧缘紧张。 当下尺桡背侧韧带断裂时,旋前过程即会发生尺骨小头向背侧的半脱位。当下尺桡掌侧韧带断裂时,旋后过程会发生尺骨小头向掌侧的半脱位。如没有三角纤维软骨盘的撕裂或尺骨茎突的骨折,不可能发生完全的尺骨头脱位。当尺骨小头完全脱位,而无尺骨茎突骨折时,则必有三角纤维软骨盘的撕裂。这种撕裂可在该软骨盘中心部,或横形,或舌形。反之,纤维软骨盘完好时,必有尺骨茎突骨折。这种骨折常在尺骨茎突的基部,是纤维软骨盘及尺侧副韧带牵拉所致。 跌倒、扭伤,或忽然提起重物,使腕关节桡偏,背屈或旋转的应力均可造成此种损伤。 以尺骨头向背侧的半脱位最为常见,此时可见旋前时尺骨头向背侧突出,旋后时自动复位。局部可见肿胀,并有压痛。被动活动下尺桡关节,可感知较正常侧松弛,并伴疼痛。此种损伤应于急性期旋后位短臂石膏托固定5~6周。如急性期失于治疗、常会造成复发性半脱位的后果,引起腕部的无力和疼痛。 尺骨头向掌侧脱位时,损伤较重,除腕部肿痛,尺骨头向掌侧突出外,腕及前臂的旋转活动明显受限。尺骨头常交锁在脱位位置。因之,需在麻醉下复位。复位时前臂应于旋后位,牵引下向背侧推压脱位的尺骨头。复位时常伴有弹响声。复位成功后应以短臂石膏托固定于旋前位5~6周。中文名:下尺桡关节脱位英文名:dislocation of distal radioulnar joint 别名: 概述: 下尺桡关节的功能是稳定桡骨在尺骨远端的旋转。主要稳定因素是:尺侧 侧副韧带,该韧带附着于尺骨茎突尖端,止于豌豆骨和三角骨;三角软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