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颐和园》第二课时 小练笔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颐和园》第二课时 小练笔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颐和园》第二课时 小练笔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颐和园》第二课时 小练笔

18颐和园

一、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描绘了北京颐和园的美丽景观,全文层次清楚,首尾呼应,语言生动优美、具体形象,处处洋溢着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

课文移步换景,按照游览的顺序记叙。一写长廊的景色:先抓住“长”的特点从总体介绍,然后抓住每一间的横槛上五彩的画的特点从内部介绍,最后抓住长廊两旁风景宜人的特

点介绍外部环境;二写万寿山的景色:先写从山脚下抬头看到的佛香阁和排云殿的壮观景象,再写站在佛香阁的前面从山上向下、向前、向东远眺所看到的美丽景色;三写昆明湖的景色:分别介绍了长堤、湖心岛、十七孔桥。课文开头总述颐和园的美丽,结尾与开头呼应,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教材中配有3幅图片,分别是长廊、佛香阁和十七孔桥,可以使学生形象地感受颐和园的美丽。

二、学情分析:一是使学生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进一步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二是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学习按照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能按照课文所记叙的游览顺序,练习给课文分段。

3.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理解词句,会用“耸立”和“隐隐约约”2个词语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4自然段。

四、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按照游览顺序给课文分段。教学难点借助课文,陶冶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二)学会本课14个生字和12个新词。

(三)练习按作者的游览顺序给课文分段。

二、教学重、难点

(一)学会本课14个生字和12个新词。

(二)练习用不同的方法给课文分段。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导语

2、出示幻灯片,认识颐和园的几个著名景观,从直观入手,对颐和园的美景先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有条件的可以给学生播放有关颐和园的风景教学录相片。或出示一组有关颐和园名胜风光图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轻声读课文,用笔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划出本课的生字和新词。

2、学习生字新词,检查预习情况。

(1)学习生字:

识字教学的要求是读准字音、记清字形、了解字义。会给生字组词。

(2)运用几种常用的解词方法,解释重点词语的意思:

3、齐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质疑问难,在教学过程中要解决学生中的疑难问题,做到“讲其所当讲”。

4、进行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如何给课文分段。用不同的方法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三、齐读课文,讲读第1、6自然段。

1.齐读课文。

2.提问:

(1)颐和园给作者留下了什么深刻印象?(课文开头就点明了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颐和园景色优美;颐和园很大,占地范围广。)

(2)作者有什么希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3. 明确作者的游览顺序。

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及十七孔桥。

四、讲读,学习课文第二段。

1.指名朗读,思考讨论,教师归纳明确:

(1)作者是怎样来到长廊的?(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说明长廊的位置:离大门不远。)

(2)长廊的特点是什么?

(3)作者是怎样把长廊这处景观写具体的?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五、讲读,学习第三段。

指名两名同学分别朗读课文第3、4两个自然段。思考、回答问题。

1.作者游完长廊,站在万寿山脚下,抬头一看都看到了哪些景观?它们各是怎样的?

2.作者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不同的三个方向望,分别看到了什么?

3、品读优美的句子,感受昆明湖的美。

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痕迹。

(1)说说这段话是抓住什么来描写景物的?

(2)学生思考、回答,教师订正,归纳总结:

4.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要边读边想象,想象出昆明湖平静的美来。

五、学习课文第四段。

1.指名朗读第四段。思考,回答问题:

(1)作者从万寿山下来,在昆明湖畔都看到了哪些景物?

(2)十七孔桥是怎样的?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2.理解“”耸立、隐隐约约“的”词义,并练习说话。

3.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4. 小结:说说这个句子是抓住什么来描写景物的?

六、总结全文,体会游记这类文章的写作方法。

七、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八、作业: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4自然段。

2. 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上节课,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游览了颐和园,颐和园给作者怎样的总印象?

2、作者又是怎样带着我们走,带着我们游的呢?(课件演示)

3、作者移步换景,按照游览的顺序,向我们介绍了整个游览的过程。跟着作者走了一遍,就这样结束文章。这样写一篇游记,可以了吗?

二、领悟方法,类比移植。

(一)总起分说的构段方式

1、作者移步换景,按照游览的顺序,带着你走,带着你游,这是写游记最基本的规律。

2、但具体生动地描绘景点是写游记最重要的规律,这也是同学们觉得写游记最困难的地方。

3、为了帮助大家解决这个困难,今天我们就选一个段落进行回顾,再读一读。

读读第一句,里面有一个很关键的词,它告诉了我们后面的内容要写什么,是哪个?4、师(出示课件:总起句),点拨:这就是总起分说的构段方式。这是写景点的一个窍门。

(二)按一定顺序写

1、师:这一段,作者的观察点在哪里?(板书)

2、观察顺序又是怎样的?用关键词告诉我。(板书)

3、板书:作者观察的顺序是——从远到近

4、师:按照观察顺序,作者先后看到了哪些景物呢?继续用文中的关键词告诉我。

5、师串词,贴板书:

6、小结:学习方法

(三)抓住景物特点,具体生动地描写

1、出示课件,自己读读。看看感觉怎样。

2、说说感受。(板书)

3、师:作者是怎么具体、生动的写出昆明湖静和绿的特点的?(课件:填空)

品读体会动态和静态描写。

A、比喻。

(1)作者把昆明湖比作了——镜子和碧玉。

(2)小结:作者展开合理的想象,运用比喻手法,通过生活中常见的镜子和玉石,让读者很容易就能感受到昆明湖的水面平滑、透亮的特点,以及玉石那样的碧绿无瑕,突出了湖水的静和绿。整个句子,表达形象生动,又很有美感。

这样的描写方法,我们称之为——静态描写。

除了静态描写,还可以怎样写,能让景色的特点更加突出,锦上添花呢?再看这一句。

B、准确用词。

1、品读、理解动词——“滑”,用词的准确和其表达的效果。

2、小结。

(四)总结板书,小结写作方法。

1、师:你们看,咱们读课文,学写游记,找到了描写景点的这么多窍门。

2、下面我们就运用这样的方法,来试着完成一个小练笔。(出示小练笔要求)齐读。

(五)欣赏图片,指导写法

1、我们可以写哪些熟悉的景物呢?(欣赏图片)

2、课件最后一张图片定格,这是哪里?

3、如果写这个景,你打算怎么观察?

4、再给大家一点提示(出示课件:提示和练笔小窍门)。

提示:明确你所在的观察点位置,注意准确运用方位词有序地描写景物。

(六)写完以后,自己对照评价标准,看看你给自己评几颗星?

(七)学生课堂练笔。(师巡视指导)

(八)全班交流、点评。

1、上台展示。

2、小组里互读、互相评一评你们的小练笔。

3、自行修改作文。

4、修改后的展示小练笔。

板书:

18 颐和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