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边疆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和谐引领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边疆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和谐引领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边疆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和谐引领农村社

会和谐稳定

(王大方)

在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国的国情决定了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在全面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构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和谐便是重中之重。在促进我国社会和谐、维系我省社会稳定的诸多因素中,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和农民的状况至关重要。农村社会和谐,可以为整个社会和谐奠定大好基础;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和谐,可以为边关稳定做好坚实的堡垒作用。以“和谐社会构建关键在于执政党”的科学思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和谐社会构建的成功与否,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基层党内和谐状况有关,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谐息息相关。在当前,对“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这一课题研讨还只停留在意义、问题、对策等理论层面,或者是全面性、宏观性的研究居多,对农村社会特别是村一级的社会实践领域探讨较少。

农村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和谐是全省农村和谐稳定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点、基础和关键。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和谐是指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

自然等协调发展,人与人之间关系融洽的一种稳定的状态。然而要达到这种稳定的状态,关键任务落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组织成员身上。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和谐建设是促进边疆农村社会和谐必然选择。在中国特定的国情、党情条件下,无论是从理性来看还是从现实来看,执政党是否和谐,直接影响着社会和谐。所谓党内和谐一般是指:“在党内政治生活中,党的各级各个组织之间、组织与党员之间、党员与党员之间、党员与干部之间、干部与干部之间友好相处,能给共事的一种党内生活状态,它是对党内团结的继承与发展,是更高层次和更高水平上的团结”。而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目前正在进行和谐新农村建设,如果没有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的村级党内和谐,就不会有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社会和谐,就不会有全省农村社会和谐。我们必须想办法通过增进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和谐,来更好地整合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社会的各种资源,促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发展,从而为农村社会和谐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发展是实现农村社会和谐的根本之道。目前,沿海地区农村经济已有了很大发展,为和谐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现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发展水平还不高,还特别落后,村与村、户与户之间发展还很不均衡等是当前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不和谐的重要因素。

大力发展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增加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农民收入、夯实物质基础仍是建设和谐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和谐的关键所在。一方面要增强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另一方面要帮民致富增收,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村级基层党组织面临的首要任务。但是,我们也不能盲目的照抄发达地区的发展模式,要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本村实际出发,在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并在上级各个部门的政策扶持前提下,通过党内和谐,充分发挥干部党员、普通党员创业积极性,增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村级党内形成良好发展氛围与发展共识、互相理解、互相扶持,最大限度地整合各级社会资源,调整产业结构,用好用足上级给予的各种帮扶政策,找出一条发展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的和谐之路。因此,通过构建村级党内和谐,促进村级经济发展从而达到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社会和谐是具有普适意义的。

通过增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和谐,促进村党组织更好地发挥领导核心作用。进一步扩大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各项事务的影响力和控制力。目前,有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比较软弱涣散,凝聚力、影响力不强,对农户的影响力、可信度和控制力逐步下降,影响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更谈不上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社会和谐。只有通过党内和谐建设,大大增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从班子内部到普通党员,

再到一般农户,才能有力地推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社会和谐。

通过增进村级党内和谐,促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党员更好地发挥主体作用。目前,影响党内和谐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党员的主体作用发挥参差不齐,党员的差异日趋扩大,党员的思想日趋复杂,党员老龄化日趋凸显,党员思想和知识学习更新缓慢。尤其在农村,普通党员的主体作用发挥十分有限,从而大大影响农村党组织作用的发挥。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和谐建设是促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社会和谐的切入点。我们必须从民主入手,做到党内民主的推进与村民自治的有机结合。当前,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社会和谐建设的难点在于民主治理结构还不完善。从村级党内民主来看,虽有改善,但实际状况还不尽如意,主要体现在民主渠道不通畅,普通党员对党内重大事务知之甚少,参与度不高,不同意见很难进行平等交流;民主决策难落实,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农村党组织对重大事务决定权,在一般状况下还是书记个人说了算,普通党员的意见建议很难得到尊重;对权力监督很难真正落实,效果并不十分理想,有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村级虽然党务公开,村务公开有了很大进展,但暗箱操作、权力失控现象仍然存在。如果村级党内不民主,是很难有党内和谐状况出现的。因此,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和谐必须从民主入

手。

实现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村级党内民主有利于对问题形成党内共识,通过党员提案制,重大事项党员首议制,最大限度地向党员征求意见和建议,从而对一些重大问题形成共识。一些村里的重大事项,往往涉及到千家万户,加上农户利益差异较大,如果不充分发挥民主,难免出现损害集体利益的现象。增进党内民主可以解决党员在科学决策中的地位问题。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村级公共权力的监督始终是一个难题。也是问题的隐患所在,只有通过加强党内监督,尤其是加强普通党员对权力的监督,公共权力的运行才会规范起来。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和谐的建设通过党内民主来推进有利促进村民自治的最大程度的实现。当前,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各地村民自治的问题比较突出,治理结构并不十分理想,既表现为村民自治的许多自主权利很难得到有效落实,应付上级的各种干预及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仍是村干部的主要工作;又表现为一些村,村民自治组织与党组织不和谐、不团结、各唱其调,甚至互相拆台,明争暗斗和缺乏交流对话渠道等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与村民委员会的治理结构上的缺陷。只有村级党内民主制度完善,党员民主权利得到尊重与保障,才能有效地推进村级各项事务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党组织

与村委会的关系就会融洽,从而保证村民自治最大程度地实现;才能规避基层党组织与村民委员会的治理结构上有缺陷。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和谐建设促进边疆农村社会和谐,必须把解决好群众利益问题作为落脚点。农村社会和谐的最大难点是利益的不和谐。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农村的利益格局发生了很大分化,利益主体日益多样化。从党内来看,随着新党员数量不断增加,老党员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也不断发生分化,导致党内都是党员,但又分属于不同社会阶层。这些变化,反映到党内就表现为党内的利益关系更加复杂,党内利益的冲突和矛盾日益明显和强烈。如果平衡关系处理不好,党内就会出现许多离心倾向,成为影响党内不和谐的主要因素,农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就会大大下降,农村和谐稳定就难实现。当前,在一些问题比较突出的农村,各种利益矛盾的冲突表现得尤为突出。

把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和谐的立足点放在党内利益协调,并形成与实现群众利益的良性互动。首先,注重党内利益的平衡与协调不是否认差别,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党员的利益差别是客观存在的,只有在差异中寻求认同,既差别对待,又做到在权利上平等,尽量做到一碗水端平,并使其能够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找准党员在个人利益、村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平衡点,不能容忍个人利益、局部利益

抵触整体利益,也不能地抹杀党员应得的利益,要建立一种互相尊重相互理解的平衡机制。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利益平衡与协调,最终通过为本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为民谋福祉来保证群众利益的实现,这种实现因为具有广泛性。是促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社会和谐,并形成各个利益主体实现各自利益的良性互动的有力推进剂。

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利益整合能力,是党内利益和谐和解决好群众利益问题的关键。要把不同利益主体下的不同意见进行有效整合,使不同意见表达有畅通的渠道,并有包容性较强的科学决策制度作保证。利益的整合还需发挥党组织的领导作用,而对不同利益主体及千差万别利益诉求,无论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和谐,还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社会和谐,都不可能是无原则的迁就。否则就会变成一盘散沙,一事无成,甚至滋生腐败。对原则性问题决不能妥协退让,关键是要讲究政策,讲究方法。而对非原则问题,则应表现出相应容忍性和包容性。真正做到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和谐,始终要体现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和谐。必须抓好文化和谐的基础。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和谐需要相应文化和谐作保证,并形成良好的村级党内和谐的氛围和环境。目前,还存在一些村党内和谐文化气氛不浓。如在处理组织与党员

关系上,对一些问题不加批评、不加制止,讲“一团和气”。在人际关系上拉小圈子,热衷拉帮结派、任人唯亲,甚至形成明显人身依附关系。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盛行,凡事都要考虑是否有好处,甚至热衷于权钱交易。由于目前农村党员素质参差不齐,思想上差异很大。以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指导,团结、和睦、尊重、创新这样的和谐文化在许多地方还没有建立起来。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和谐引领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必须以和谐文化为基础。和谐文化作用不可低估,尤其是通过各种文化建设,提炼出一些共同价值理念。不仅为全体党员所认同,还促进全体村民共同价值观的形成,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加以实践,逐步成为指导党员及村民的行动指南。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和谐促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必须以完善的制度体系作支撑。制度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和谐的重要因素。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村级党内民主制度还不够完善,影响民主决策、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党员权利保障制度落实不到位,影响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党员创建党内和谐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农村治理制度不完善,村党组织与村委会由于产生的方式不同,在一些地方常常会出现两个中心,合作程度差。党员活动制度及关爱制度不完善,导致

党员对组织的向心力不强。上述制度的不完善,影响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党内和谐。有些村虽然也出台了许多制度,有些制度不切合实际,有的制度仅仅是挂在墙上,没有很好地执行。那么,制度完善永远是一句空话。促进疆少数民族地区党内和谐及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制度,尤其要适应本村实际,具有很强操作性、实践性。目前,立足点应当放在制度的有效性及针对性,使制度真正在党内和谐及农村社会和谐中发挥作用,并通过实践不断加以完善,只有这样,制度效果才会逐步呈现出来。

综上所述,构建边疆少数地区农村和谐稳定必须从疆少数地区农村发展为基础,从村级党内民主、文化和谐着手;必须从疆少数地区农村村级党内制度、行动和谐和解决好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入手。(云南省勐腊县象明乡倚邦历史文化古街村官)联系方式(电话:137******** 邮编:66631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