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苏省南京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

江苏省南京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

江苏省南京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
江苏省南京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

南京市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有关生物科学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1880年,恩格尔曼以水绵为实验材料,发现了光合作用的场所

B. 1910年,摩尔根以白眼雄果蝇为实验材料,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

C. 1958年,斯图尔德以胡萝卜韧皮部为实验材料,证明了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D. 1970年,科学家用荧光物质标记细胞膜上的蛋白质,证明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答案】B

【解析】恩格尔曼以水绵为实验材料,发现了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并且得出了光合作用可以释放氧气,A正确。摩尔根以白眼雄果蝇为实验材料,发现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而基因的分离定律是孟德尔发现的,B错误。斯图尔德以胡萝卜韧皮部为实验材料,最终发育成了完整的个体,证明了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C正确。科学家用不同荧光物质标记人和鼠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最终蛋白质在细胞膜上分布均匀,所以证明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D 正确。

2. 下图是绿色植物叶肉细胞的部分代谢过程图解,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过程①表示光合作用暗反应,无光条件下能正常进行

B. 过程②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所有活细胞都能进行

C. 过程③表示有氧呼吸第二阶段,无氧条件下能正常进行

D. 过程③产生的[H]、ATP、CO2都用于过程①

【答案】B

【解析】过程①表示的是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三碳化合物的还原,需要消耗光反应阶段产生的[H]和ATP,A错误;过程②表示的是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无氧呼吸全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B正确;过程③是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基质,有氧呼吸需要氧气,C错误;过程③是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产生的[H]用于用氧呼吸的第三阶

段,还原氧气,不能用于过程①的光合作用,D错误。

【考点定位】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细胞呼吸的过程

3. 下列关于生物体内有机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三磷酸腺苷由C、H、O、N四种元素组成

B. DNA分子解旋后空间结构改变将失去其功能

C. 淀粉、蛋白质、脂肪在氧化分解时都能释放出能量

D. 基因表达的直接产物性激素可调节生命活动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三磷酸腺苷由C、H、O、N、P五种元素组成,A项错误;DNA分子解旋后空间结构改变,但并没有失去其功能,B项错误;淀粉、蛋白质、脂肪在氧化分解时都能释放出能量,C项正确;性激素可调节生命活动,但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脂质,而基因表达的直接产物是蛋白质,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中的化合物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4. 下列关于动、植物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动物细胞没有原生质层,因此不能发生渗透作用

B. 动物细胞膜蛋白的形成与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有关

C. 叶绿体产生的ATP可以为细胞各种生理活动提供能量

D. 动、植物细胞实现细胞间信息交流都必须依赖于细胞膜表面的受体

【答案】B

【解析】动物细胞有细胞膜相当于半透膜,可以发生渗透作用,A错误;动物细胞膜蛋白的形成可以看作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过程,所以与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有关,B正确;叶绿体产生的ATP只能供给叶绿体基质中完成的暗反应过程,C错误;动、植物细胞实现细胞间信息交流不是都必须依赖于细胞膜表面的受体,如高等植物细胞之间就是通过胞间连丝让信息分子从一个细胞到另一个细胞完成信息传递,D错误。

【考点定位】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名师点睛】注意:叶绿体产生的ATP只能供应于自身暗反应的需要,不能供给细胞的其他生命活动。

5. 下图为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及物质跨膜运输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膜的厚度会发生改变体现了它的流动性

B. 大分子物质的跨膜运输必须通过④的方式进行

C. 神经递质乙酰胆碱通过②方式进入突触后膜

D. 神经元接受刺激产生兴奋的生理基础是Na+通过④方式内流

【答案】A

【解析】细胞膜的厚度会发生改变体现了它的流动性,A正确;大分子物质的跨膜运输必须通过胞吞胞吐的方式,不能通过④主动运输的方式,B错误;②为协助扩散,而神经递质乙酰胆碱通过胞吐方式出突触前膜,神经递质乙酰胆碱只是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不能进入突触后膜,C错误;神经元受刺激产生兴奋的生理基础是Na+通道开放,Na+大量内流,应是②的方式内流,不应是④的方式,D错误。

【考点定位】细胞膜的结构特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

【名师点睛】物质运输方式的比较:高浓度一侧运输到低浓度一侧,不需要载体和能量,属于自由扩散;高浓度一侧运输到低浓度一侧,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属于协助扩散;低浓度一侧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和能量,属于主动运输。

6. 图为细胞核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①在衰老的细胞中将收缩、染色加深

B. ②与核糖体RNA合成有关

C. ③为双层膜,其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

D. 蛋白质和RNA等物质能自由通过核孔,但需要消耗ATP

【答案】D

【解析】图中①表示染色质,细胞衰老后,细胞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变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A正确;②表示核仁,与核糖体RNA合成有关,在细胞周期中发生周期性消失和重现,B正确;③表示双层核膜,其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C正确;蛋白质和RNA等大分子物质通过核孔进出细胞具有选择性,同时需要消耗能量,D错误。

7. ATP是生物体内最直接的能量来源,右图是ATP的分子结构简式,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ATP水解供能时①、②、③之间的高能磷酸键都将断裂

B. 当水解①和②之间的高能磷酸键后的产物之一可作为RNA分子的合成原料

C. ②和③之间的高能磷酸键断裂后所释放的能量主要以热能形式散失

D. ATP在细胞中能与ADP相互转化实现储能和放能,从而实现能量的循环利用

【答案】B

【解析】ATP水解供能时只有②、③之间的高能磷酸键都将断裂,A错误;水解①和②之间的高能磷酸键后的产物之一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可作为RNA分子的合成原料,B正确;②和③之间的高能磷酸键断裂后所释放的能量用于各项生命活动,C错误;能量是不能循环利用的,D错误。

8. 下列不属于控制无关变量的相关操作是( )

A. 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光照的实验中,将叶片的一半用黑纸包住

B. 验证温度影响酶活性的实验中,需将每一组底物和酶溶液分别置于相同温度条件下一段时间

C. 验证光合作用能产生淀粉的实验中,首先将实验植物进行饥饿处理

D. 绿叶的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制备滤纸条时剪去两角

【答案】A

【解析】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光照的实验中,是否有光是实验的自变量(单一变量),不是无关变量,故A错误;B、C、D选项都是对无关变量的处理。故选A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实验的自变量和无关变量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了学生的实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是能正确区分自变量

与无关变量。

9. 图为显微镜下观察某生物体细胞制作的临时装片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细胞甲中染色体组数目最多,便于观察染色体形态

B. DNA复制并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细胞乙

C. 交叉互换会导致细胞丁移向两极的基因组成不同

D. 细胞丙和戊中细胞核结构及染色体形态变化相反

【答案】D

...........................

【考点定位】有丝分裂

10. 下列关于细胞分化不同水平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从细胞水平分析,细胞分化是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改变的结果

B. 从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水平分析,细胞分化主要是细胞器的数目和种类改变的结果

C. 从分子水平的角度分析,细胞分化主要是蛋白质种类、数量和功能改变的结果

D. 从遗传物质的角度分析,细胞分化主要是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

【答案】D

【解析】从细胞水平分析,细胞分化是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改变的结果,A正确;从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水平分析,细胞分化主要是细胞器的数目和种类改变的结果,B正确;细胞分化

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表达,因此从分子水平的角度分析,细胞分化主要是蛋白质种类、数量和功能改变的结果,C正确;从遗传物质的角度分析,细胞分化主要是细胞中的遗传物质选择性表达,但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D错误。

11. 下图为一对雌雄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图解。其中Ⅱ、Ⅲ、Ⅳ、X、Y表示染色体,基因A、a分别控制灰身和黑身,基因R和r分别控制红眼和白眼。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AaX R X r和AaX r Y

B. 该对果蝇杂交后得到的F1代中雌果蝇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3/4

C. 基因A和a的根本区别是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

D. Ⅱ号Ⅲ号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发生交叉互换

【答案】D

【解析】根据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可知,雌果蝇的基因型为AaX R X r,雄果蝇的基因型为AaX r Y,A正确;该对果蝇杂交后得到的F1代中雌果蝇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1-纯合子

=1-1/2×1/2=3/4,B正确;基因A和a是一对等位基因,两者的根本区别是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C正确;交叉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而图中的Ⅱ号Ⅲ号染色体属于非同源染色体,D错误。

12. 右图为人β-珠蛋白基因与其mRNA杂交的示意图,①~⑦表示基因的不同功能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密码子位于mRNA上

B. 图中的核苷酸共有8种

C. 图中遵循的碱基配对原则为A与U配对,C与G配对

D. 图中β-珠蛋白基因中不能编码β-珠蛋白的序列是①③⑤⑦

【答案】C

【解析】密码子是mRNA上编码一个氨基酸的相邻的3个碱基,A正确;图中含有DNA和RNA,因此共有8种核苷酸(四种脱氧核苷酸+四种核糖核苷酸),B正确;β-珠蛋白基因的②、④、

⑥区和mRNA形成的双链分子中的碱基配对类型有3种,即A-U、T-A、C-G,C错误;图中③和⑤属于内含子,不能编码蛋白质,且①和⑦位于基因结构的非编码区,也不能编码蛋白质,因此图中β-珠蛋白基因中不能编码β-珠蛋白的序列是①③⑤⑦,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注意图中一条是DNA链,一条是RNA链,且③和⑤属于内含子,不能编码蛋白质。

13. 已知控制某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人类性染色体的同源部分,下图表示某家系中该遗传病的发病情况,选项是对该致病基因的测定,则Ⅱ-4的有关基因组成应是选项中的( )

A. B. C. D.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由Ⅱ3×Ⅱ4→Ⅲ3该病为显性遗传病,又题干中说明致病基因位于人类性染色体的同源部分。Ⅲ3为X a X a,其中一个X a来自Ⅱ4,Ⅱ4是患者,另一个Y上只能是Y A,所以,Ⅱ4的基因型是X a Y A,Y染色体较短,A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伴性遗传,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14. 已知小麦的高秆对矮秆为显性、抗病对不抗病为显性,分别由D、d和T、t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现利用下图所示两种育种方法获得抗倒伏抗病的植株,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中②③④表示的基因组成分别为Dt、DDTT、ddTT

B. 两种育种方法都是为了获得ddTT,但所需时间不一样

C. 图中两种育种方法利用的遗传学原理都是染色体变异

D. 图中⑥代表的含义是连续多代自交、选纯的过程

【答案】C

【解析】【解析】分析图解:F1 DdTt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细胞有四种DT、①dT、②Dt、dt,经离体培养形成单倍体也有四种③DDTT、④ddTT、DDtt、⑤ddtt,A正确;从图中分析可知,左边代表单倍体育种过程,右边代表杂交育种过程,两种方法都能获得ddTT,但单倍体育种所需年限较短,B正确;图中单倍体育种是利用染色体变异原理,杂交育种是利用基因重组原理,C错误;图中⑥代表杂交育种中连续自交,逐代选择所需的纯种,D正确。

【点睛】单倍体育种和杂交育种的区别:

(1)单倍体育种需要获取花粉进行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幼苗,再经秋水仙素处理,获得纯合品系。杂交育种需要连续自交,不断筛选所需品系。

(2)单倍体育种年限短(一般需要2年),但技术要求高;杂交育种年限长(至少要3—4年),但技术要求低。

15. 图1为某高等动物的一组细胞分裂图像,A、a、B、b、C、c分别表示染色体;图2表示该动物某种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组数变化情况。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a和B染色体上的基因可能会发生交叉互换

B. 若图1中的乙细胞对应图2中的d时期,则m所代表的数值是1

C. 甲、乙、丙三个细胞中均含有2个染色体组,但只有丙中不含同源染色体

D. 丙细胞产生子细胞的过程中会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答案】C

【解析】a和B染色体为非同源染色体,而交叉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上,A错误;图1中的乙细胞含有2个染色体组,若其对应图2中的d时期,则m所代表的数值是2,B错误;甲、乙、丙三个细胞中均含有2个染色体组,但只有丙中不含同源染色体,C正确;丙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其产生子细胞的过程中不会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因为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D错误。

16. 若“P→Q”表示由P一定能推理得出Q,则下列选项符合这种关系的是( )

A. P表示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Q表示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 P表示父亲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患者,Q表示女儿患有该病

C. P表示某生物为单倍体,Q表示该生物体细胞中含1个染色体组

D. P表示某生物发生了基因突变,Q表示该生物性状发生了改变

【答案】B

【解析】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发生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发生自由组合,因此遵循分离定律,不一定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错误;父亲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患者,其致病基因一定传给女儿,所以女儿一定患有该病,B正确;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称为单倍体,因此含有一个染色体组一定是单倍体,但单倍体不一定含有一个染色体组,如四倍体产生的配子形成的单倍体含有2个染色体组,C错误;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等原因,基因突变不一定会改变生物的性状,D错误。

17. 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变异都可以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B.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

C. 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

D. 由同一物种进化形成不同物种的外因有自然选择和地理隔离等

【答案】D

【解析】生物的变异包括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其中可遗传变异能够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A错误;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B错误;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互助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C错误;自然选择和地理隔离等是生物进化的外因,D正确。

18. 某动物细胞中的染色体及基因组成如图1所示,观察装片时发现了图2、图3所示的细胞。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2、图3细胞中染色体组数分别是4和2

B. 等位基因B与b的碱基数目一定不同

C. 图3细胞分裂可产生2种类型的生殖细胞

D. 图1细胞形成图2细胞过程中会发生基因重组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图1属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图,图2属于有丝分裂图,图3属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图,图一有2个染色体组,因此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组加倍,图2为4个,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为2个,A正确。B与b的碱基数目可能相同,可能排列顺序不同导致,B错误;图3细胞分裂产生的细胞基因型一样,C错误;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存在基因重组,D错误。考点:考查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19. 关于几种育种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多倍体育种中,常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B. 单倍体育种中,常先筛选F1的花粉再进行花药离体培养

C. 诱变育种中,获得的突变体多数表现出优良性状

D. 杂交育种中,用于大田生产的优良品种都是纯合子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多倍体育种过程中,为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常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A正确;单倍体育种中,取F1的花粉进行花药离体培养,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后,根据性状筛选植株,B错误;基因突变具有多害少利性,所以在诱变育种中,获得的突变体少数表现出优良性状,C错误;杂交育种中,杂交水稻用于大田生产的优良品种部分是杂合子,D错误。

考点:生物变异的应用

20. 自然界中蝴蝶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有一种极为罕见的阴阳蝶,是具有一半雄性一半雌性特征的嵌合体。下图是其成因遗传解释示意图,则阴阳蝶的出现是早期胚胎细胞发生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