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湖南省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前演练卷(三)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湖南省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前演练卷(三)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湖南省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前演练卷(三)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湖南省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前演练卷(三)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2017-2018学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前演练卷理综化学试题

1. 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霾尘积聚难见路人”,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有丁达尔效应

B. “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

C.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屠呦呦对青蒿素的提取属于化学变化

D. 古剑“沈卢”“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剂钢指的是铁的合金

【答案】C

2. 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乙烯和苯都能使溴水褪色,褪色的原因相同

B. 分子式为C2H6O2且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有机物一定是乙酸

C. 油脂和纤维素都是能发生水解反应的高分子化合物

D. 甲烷、苯、乙醇、乙酸和酯类都可以发生取代反应

【答案】D

【解析】A、乙烯结构简式为CH2=CH2,含有碳碳双键,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苯使溴水褪色,利用溴单质易溶于有机溶剂,属于萃取,因此原理不同,故错误;B、C2H4O2可以是CH3COOH,也可以是HCOOCH3,羧酸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酯在NaOH溶液发生水解,故错误;C、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纤维素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错误;D、甲烷和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苯和液溴在铁作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取代反应,乙醇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即取代反应,酯类发生水解,即取代反应,故正确。

3. 利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的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利用图甲装置,可快速制取氨气

B. 利用图乙装置,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分离CH3CH2OH和CH3COOC2H5混合液

C. 利用图丙装置,可制取乙烯并验证其易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

D. 利用图丁装置,可说明浓H2SO4具有脱水性、强氧化性,SO2具有漂白性、还原性

【答案】C

【解析】A. 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浓氨水受热发生分解生成氨气,所以利用图甲装置可快速制取氨气,所以A是正确的;B. 乙醇易溶于水,乙酸乙酯不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所以可以利用图乙装置,乙醇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分离CH3CH2OH和CH3COOC2H5混合液,B正确;

C.乙醇和浓硫酸混合加热到170℃时发生反应,生成乙烯,但是如果加热到140℃,生成的是乙醚。图丙装置中缺少温度计控制反应温度,C不正确;

D. 浓硫酸可使蔗糖脱水碳化,这个过程放出大量的热,碳被浓硫酸氧化生成二氧化碳,浓硫酸被还原为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可使品红溶液褪色,可使酸性高锰钾溶液褪色。所以利用图丁装置,可说明浓H2SO4具有脱水性、强氧化性,SO2具有漂白性、还原性,D正确。

4. 有机物(CH3)2CHCH2CH3的二氯代物有

A. 9种

B. 10种

C. 11种

D. 12种

【答案】B

点睛:分析有机物的二氯代物的数目时,先用对称分析法,找出相同的碳原子,再分析每种碳原子上所连的氢原子数,然后用定位法,先固定一个位置,然后看第二位置的可能情况,依次分析,防止重复和遗漏。

5. 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且Y、Z、W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如图,已知X和W能形成

最最简单的有机物,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X能分别与Y、W形成化合物,且其所含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

B. W有多种同素异形体,且均具有高熔点、高沸点的性质

C. X的离子半径一定小于与Y同族的短周期元素的离子半径

D. Y、Z与X的常见稳定液态氧化物反应的剧烈程度Y大于Z

【答案】D

【解析】【解析】X与W能形成最简单的有机物,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则X为H元素,W

为碳元素,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可知,Y为Na、Z为Mg元素。A.X能分别与Y、W形成化合

物,形成的化合物分别为NaH、烃类,分别为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含有的化学键类型不

同,A项错误;B.碳的同素异形体中C60为分子晶体,熔沸点较低,B项错误;C.H-的离子半径

大于Li+,C项错误;D.金属性Na>Mg,钠与水反应较为剧烈,D项正确。答案选D。

点睛:本题考查元素的推断,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明确元素周期表结构为解答关

键,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是甲烷,X与W能形成最简单的有机物,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

知X为H元素,W为C元素,Y为Na元素、Z为Mg元素,结合对应的单质、化合物的性质以

及元素周期律知识解答该题。

6. 室温时,将0.10mol/L NaOH溶液滴入20.00mL未知浓度的某一元酸HA溶液中,溶液pH

随加入NaOH溶液体积的变化曲线如下图。当V(NaOH)=20.00 mL,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则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一元酸溶液浓度为0.10 mol·L-1

B. a、b、c点的水溶液导电性依次增强

C. 室温时,HA的电离常数Ka≈l×10-5

D. a点和c点所示溶液中H2O的电离程度相同

【答案】C

【解析】A、根据信息,当V(NaOH)=20mL时,二者恰好完全反应,NaOH+HA=NaA+H2O,因此c(HA)=0.1mol·L-1,故说法正确;B、导电性与溶液中离子浓度以及所带电荷数有关,离子浓度越大,所带电荷数越多,导电能力越大,根据起点HA的pH=2,说明HA为弱酸,a点溶质为NaA和HA,HA物质的量较多,b点时溶质NaA和HA,NaA较多,c点时溶质为NaA和NaOH,都是强电解质,因此导电能力c>b>a,故说法正确;C、HA H++A-,电离产生的c(H+)=c(A -)=10-2mol·L-1,弱电解质电离程度微弱,即c(HA)约为0.1mol·L-1,根据电离平衡常数的表达式K=c(H+)×c(A-)/c(HA)=10-2×10-2/0.1=10-3,故说法错误;D、a点对应的pH=3,即溶液中c(H+)=10-3mol·L-1,c点时pH=11,溶液中c(OH-)=10-3mol·L-1,两点对水的电离抑制能力相同,故说法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电解质溶液、电离平衡常数、影响水电离的因素等知识,试题相对简单,但需要认真审题;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可逆过程,且微弱,影响弱电解质电离的因素有浓度、温度、同离子效应、反应等。

7. 3-可将气态废弃物中的硫化氢转化为了利用的硫,自身还原为4-。工业上常采用如图所示的电解装置,通电电解,然后通入H2S加以处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电解时阳极反应式为4- -e-= 3-

B. 电解时阴极反应式为2HCO3-+2e-=H2↑+2CO32-

C. 当电解过程中有22.4L标准状况下的H2生成时,溶液中有32gS析出(溶解忽略不计)

D. 整个过程中需要不断补充K4与KHCO3

【答案】D

【解析】A、电解的目的是4-转化成3-,阳极是失电子,化合价升高,4--e-= Fe(CN)6]3-,故说法正确;B、阴极上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HCO3-电离产生H+放电,即电极反应式为HCO3

-+2e-=H

2

↑+2CO32-,故说法正确;C、电解后通入H2S,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3-+H2S +2CO32-=24-+S↓+2HCO3-,因此有H2~2CO32-~S,产生1molH2,有1molS的产生,因此产生22.4LH2时,溶液中有22.4/22.4molS,即32gS,故说法正确;D、根据选项C,23-+H2S+2CO32

-=24-+S↓+2HCO

3-,K

4

与KHCO3不需要补充,故说法错误。

8. 汽车尾气中排放的NO x和CO污染环境,在汽车尾气系统中装置催化转化器,可有效降低NO x 和CO的排放。

已知:①2CO(g)+O2(g) 2CO2(g) ΔH=?566.0 kJ·mol?1

②N2(g)+O2(g) 2NO(g) ΔH=+180.5 k J·mol?1

③2NO(g)+O2(g) 2NO2(g) ΔH=?116.5 k J·mol?1

回答下列问题:

(1)CO的燃烧热为_________。若1 mol N2(g)、1 mol O2(g) 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分别需要吸收946 kJ、498 kJ的能量,则1 mol NO(g) 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吸收的能量为

___________kJ。

(2)CO将NO2还原为单质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为了模拟反应2NO(g)+2CO(g) N2(g)+2CO2(g)在催化转化器内的工作情况,控制一定条件,让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用传感器测得不同时间NO和CO的浓度如下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