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理工科类大学生人文素质状况调查研究

理工科类大学生人文素质状况调查研究

94露蒜j薅截2008年筹1期

【摘要】本文在对12所理工科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状况调查的基础上,剖析了理工科类大学生人文素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深化理工科类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理工科人文素质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418(2008)01—0094—03

【作者简介】黄平,南京林业大学团委书记、讲师、硕士;聂永江,南京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副教授江苏南京210037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大力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j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没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_1。笔者于2007年4月,调查了12所理工科类大学生人文素质状况,对调查资料进行了整理、研究,深感理工科类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尚需全面深入地拓展、推进、加强和提高。

一、调查结果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理工科类大学生虽有80%以上的人认识到人文素质教育、科技与人文融合的必要性,但其人文素质总体状况、科技与人文融合的实际程度,与党和国家的要求相距甚远,尚有不少实际问题需要研究,探求对策。

其主要问题有:

1.不重视准确、深刻理解概念

虽然我们只出了4道概念内涵理解情况的选择题,并无概念理解题,但是“似乎只知道一些”,“不太清楚”的比例平均达65%以上;“不太了解”,“不知道”的比例平均为14%以上。这就是说,近80%的学生对概念理解并不重视。据多方面反映,除考研、好学的少数学生以外,多数学生对概念内涵的揭示、理解,并不深究,懒得记忆。有些青年教师,讲课使用多媒体只显示概念解释的文字,并不讲解、阐释;考试时,很少考概念题,即使考了,一些学生也大多回答不准确、不深刻。

准确、深刻理解并掌握概念,是素质养成与发展的关节点,也是思维能力形成的联结点。概念不清,不能牢记,就难以形成知识链条、知识体系,思维能力就不强、不系统,就必然缺乏“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交流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口o。所以,素质教育、素质养成中,必须高度重视准确、深刻理解并掌握概念。这是理工科类大学生本身与学校人文素质教育中必须抓实、抓细、抓深的关键“细节”。

2.不重视全面、牢固掌握人文知识

人文知识的32个选择题,没有一人全答对。只有“法定结婚年龄”、“公民所指对象”,答对率达82%以上,其余答对率都很低。其中一些应知、必知的人文知识都答不出来,实在难以想象。如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作者,竟有近26%的学生答错。理工科类大学生的文学、音乐、戏曲、宗教、国情等方面的知识,显得相对贫乏,知识面窄,知识积累不够丰富。这种状况如果不改变,必然制约理工科类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必然影响国民素质的全面提高,难以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建立人力资源强国”和“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

3.不重视课外阅读人文知识类书籍

从答题情况看,“大量阅读”人文类书籍的学生

颤遘罐熬95

只占12.20%。这基本符合实际,事实上,到图书馆借阅人文知识类书籍的理工科类大学生很少。据_r解,一方面理工科类专业课程较多,学习任务较重,没有多少时间看课外“闲书”;另一方面理工科类大学生多数受实用主义、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重技术、专业,轻人文、社科,即使有时间也不愿看人文知识类书籍。

4.不重视参加课外科技创新活动

从“没有参加过”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学生,虽然答题比例占49%,但是实际情况更为严重。课外的一般科技活动,包括参观科普展览、参加科普宣传、制作科技作品等活动,理工科类大学生感兴趣、赋予行动的也不多;科技创新活动以及学生中学术研讨活动,积极参加的人更少,有的学校只有极少数“精英”参加,有的学校甚至从未成功开展起来。

不重视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也是理工科类大学生忽视人文知识素质的一个直接的、主要的原因。科技创新活动,虽然以科技知识、技能运用为主,但是必然要兼用人文知识,并能激发、产生、增强学习与扩展人文知识的兴趣、潜能。

二、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建议

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素质教育既面临有利条件,也面临严峻挑战。新形势、新情况、新发展的要求,决定_r素质教育必须加强、深化,理工科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也应加强、深化。结合以上调查情况的分析、研究,笔者认为,应进一步提高人文素质教育的自觉性。

按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笔者认为不仅理工科高校领导、教师与管理、服务人员,而且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各级领导、工作人员及社会各界人士,都应进一步切实提高人文素质教育的自觉性。高校及理工科高校是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深化人文教育是其应尽的职责。“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党和政府的重要职责”,党政机关也负有推进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职责,而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各界也应“关心、支持和投身素质教育”,“学校、家庭和社会要互相沟通、积极配合,共同开创素质教育的新局面。”H1所以,各行各业、各个方面都应进一步切实提高人文素质教育的自觉性。

1.进一步提高人文素质教育的理论自觉

结合当前实际和存在问题,深入学习、领会党和国家关于素质教育的一系列文件和有关理论。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高度”,“建设创新

型圈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充分认识到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没者和可靠接班人,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6’。真正落实育人为本,真心投入人文素质教育。

2.迸一步切实增强人文素质教育的观念自觉

根据党的十七大精神,高等教育在促进人力资源强国的建设中,要在稳定规模的基础上,进一步树立、强化正确的、科学的人才观、质量观和发展观,必须将德智体美紧密结合、相互协调,才能相互渗透、栩互融合,真正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但是,应试教育的观念与评价制度尚未根本改变,无论高校还是社会,重智、轻德、抑体、弃美的状况仍很严重。以智为先、以智为本、以智为准进行考试、考核、评价、录用的做法,仍很盛行。正确、科学的人才观、质量观、发展观,并没有真正切实的确立、贯彻、执行。对此,政府与高校领导,必须加以重视,要研究、校正观念,真正做到教育观念的高度自觉,使人文素质教育能抓实、抓紧、持续、高效。社会各界也应更新教育观念,才能形成良好的素质教育氛围,并正确评价、对待人。右。

3.进一步切实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自觉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指出要优先发展教育,建立人力资源强因;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两大新的奋斗目标对高等教育进一步切实提高质量,积极培养学生全面素质和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也进一步明确了素质教育的总目标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方向与标准。但是,在实施教育、评价等实际工作中,创新糖事申的培养并没有被真正突出与贯彻,尤其人文素质教育在创新精神培养中的作用还未予以充分重视与发挥;创新能力培养也存在着相当多的困难与问题,阻力较大,社会各界尤其企业界等对大学生实习、实践安排等实际问题难以解决,国家对此也尚未有盟确、切实的政策、措施、规定。这些问题,反映出对人文素质教育目标的领悟、落实、执行的自觉程度还较低、较浅,迫切需要提高、深化。

4.理工科类大学生应进一步提高人文素质养成,增强自觉性

学生是人文素质教育的主体、受教育者与直接承担者,也是素质教育目标的最终实现者。理工科

96麟满赫2008卑弟1期

类大学生在提高、增强科学素质的同时,必须进一步提高增强人文素养,使自身具有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把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同世界上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结合起来,培养文明习惯、高尚人格,增强美感体验,陶冶情操,提高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不断学习与扩展历史、政治、文学与社会、美学知识、思维方式与方法;没有这些知识的凝聚与积累、融合,难以确立人文素质的核心思想(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及团队精神),难以将科技运用于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发展经济与创新科技、振兴祖国。

但是,不少理工科类大学生缺乏这方面的自觉。不仅选修人文素质课程不积极、人数少,而且课外宁可无谓消耗时间也不愿阅读人文书籍和报刊。除少数学生外,理工科类大学生人文知识相对缺乏,连最基本的礼仪、沟通技巧都了解甚少;学习和工作中的人际关系都难以相处得协调、和谐;他们的服务、创新、发展受到很大制约和影响。理1:科类大学生必须充分认识到人文素质养成的必要性、紧迫性,增强提高人文素质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竞争实力、发展潜力。

理工科类大学生有了这些自觉,对于党和国家关于素质教育的一系列规定、措施,就能主动想方设法贯彻、落实,并不断研讨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提出新’措施,将人文素质教育与自身的素质增强、提高,持续、有效地进行,实现素质教育的月标。

胡锦涛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2007年8月29日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核心是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这应该成为教育工作的主题”,“要形成全社会推进素质教育的强大合力和良好环境”。7j。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所有这些,都标志着实施素质教育包括人文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国家意志的体现,已成为全民族的广泛共识,进入到国家推进、重点突破、全面展开的新阶段。高等院校亟须推动在专业课教学中的教书育人工作,加强社会实践,加强校园文化建没和加强网络思想教育新阵地建设,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和教育以及形势与政策教育,做好资助经济困难大学生、毕业生就业服务与指导等解决大学生实际问题的工作,强化人文素质教育同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相结合、同自主创新能力培养相结合、同师资队伍人文素质提高相结合,不断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促使当代大学生自觉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参考文献】

[1][8]胡锦涛.在党的十Jt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摘要)[EB/OI』.http://www.moe.educn.

[2]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2007—02一17.

[3][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z].1999—06—13.

[5]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z].2007一ol一21.

[6]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迸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2004—08—06.

[7]胡锦涛.努力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EB/OL].http://news.xinhuanet.com.

(责任编辑邱梅生)

(上接第93页)探索者和创造者。

高校教师的技术创新素质体现在及时了解国内外最新学术动态,积极地参加科研活动;不断地充实和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加快教学内容改革,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调动学生的创业热情;在教学活动中改变自己的教风,放弃教师的自我权威意识,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探索欲;在课堂教学中优化教学结构,讲究教学艺术,增大教学信息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是,由于种种历史原因,高校内部理工科、文科长期分离,教学与科研被人为地割裂,各系或专业之间互不通气,课程设置特别是基础课量小面窄,加之授课时不少人采用了教师与学生一问一答式的课堂教学方式,这些都严重妨碍了人才创造力的培养。因而,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启发学生关注相近学科,加强跨系、跨专业的横向联系。传授必要的科学学习理论和方法,指导学生科学地学习,组织相应学科的科研和学术活动,引导学生了解、把握学科发展新动向。

【参考文献】

[1]毛祖桓.如何培养工科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与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2000,(13一】4).

[2]周济.大学科技创新迫切需要解决四大问题[N].人民日报,2006—07—14.

[3]何剑锋论加强工科学生科技情报调研能力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6,(32).

(责任编辑邱梅生)

理工科类大学生人文素质状况调查研究

作者:黄平, 聂永江

作者单位:黄平(南京林业大学团委,江苏南京,210037), 聂永江(南京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党委,江苏南京,210037)

刊名:

江苏高教

英文刊名:JIANGSU HIGHER EDUCATION

年,卷(期):2008,(1)

引用次数:2次

参考文献(6条)

1.胡锦涛在党的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摘要)

2.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2007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1999

4.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 2007

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2004

6.胡锦涛努力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

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黄平试论校园文化在理工科类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中国林业教育2008,26(3)

以浓厚的校园文化来熏陶和影响理工科类大学生的价值选择、人格塑造、思维方式、道德情感、行为习惯,不断提升他们的人格、气质、修养等内在品质,教育和引导他们正确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理工科院校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该文简要分析了理工科院校校园文化的缺失,探讨了校园文化在理工科类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2.期刊论文王赫图书馆影响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因素分析——基于理工科院校图书馆的研究-科技情报开发与

经济2010,20(5)

阐述了理工科院校图书馆对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作用,从外部物理环境和内部管理机制上,分析了理工科高校图书馆在培养大学生文化素质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3.期刊论文张仁琼理工科高校图书馆应加强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0(4)

从我国当代大学1素质现状入手,介绍了素质的内容、大学生素质的缺陷,着重论述了人文素质的含义,理工科高校图书馆在人文素质教育中应发挥的作用以及为加强素质教育可采取的几条措施.

4.期刊论文毕海燕.Bi Haiyan在理工科高校大学生中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思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9,25(1)

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大学生,培养和造就一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时代赋予高校的一项艰巨的战略任务,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当前以理工科为主的高等院校(以下简称为理工科高校)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面临着一系列不利因素的严峻挑战.理工科高校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要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系统学习、党团组织培养培训、校园文化的熏陶和长期的社会实践锻炼等多种渠道和途径来实现.

5.期刊论文葛晨光高校理工科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及方法途径创新探析-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

2008(7)

在高校理工科教学中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必要,而且完全可能.本文阐述了在理工科教学中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主要内容,并提出了具体的方法途径.

6.学位论文钟效铭高校目标教学与人才培养质量研究——教学目标训练对大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的影响2008

目标教学是在教学目标分类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现代教学模式。通过对大学教师和大学生的教学目标问卷调查发现:(1)大学生教学目标意识要强于大学教师;(2)大学生教学目标运用能力处于较低水平且不利于大学课堂学习;(3)大学教师教学目标运用能力期待提高以适应和满足大学生要求。 本研究从理论上初步探讨了教学目标训练对大学生课堂学习效果产生积极影响的作用机制,构建了教学目标训练的教学策略和程序,以对文理工科实验组学生进行了教学目标训练,然后把328名文理工科大学生作为被试分实验组与对照组并进行实验教学验证实验假设:教学目标训练能有效促进大学生课堂学习效果。实验采用课堂观察记录法和笔试测试法对被试课堂学习情感态度进行观察记录评分和认知水平进行了检测。结论如下:

(1)在课堂学习效果、认知水平测试和课堂学习情感态度观察上,文理工科实验组与其对照组有极其显著性差异。

(2)在认知水平测试记忆成绩上,文科实验组与对照组有极其显著性差异,理工科实验组与其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在各组间性别比较上,文理科实验组男生与其对照组男生、文科实验组女生与对照组女生有极其显著性差异,工科实验组男生与对照组男生、理工科实验组女生与对照组女生有显著性差异。

(3)在认知水平测试理解成绩上,文科实验组与对照组没有显著性差异,理工科实验组与其对照组有极其显著性差异;在各组间性别比较上,文理科实验组男生与其对照组男生、文科实验组女生与其对照组女生没有显著性差异,工科实验组男生与其对照组男生,理工科实验组女生与其对照组女生有极其显著性差异。

(4)在认知水平测试运用成绩上,文理科实验组与其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工科实验组与其对照组有极其显著性差异:在各组间性别比较上,文理工科男生与其对照组男生没有显著性差异,文理工科实验组女生与其对照组女生有极其显著性差异。

(5)在认知水平测试迁移成绩上,文理工科实验组与其对照组均没有显著性差异;在各组间性别比较上,文理工科实验组男生与其对照组男生、文理工科实验组女生与其对照组女生也没有显著性差异。 (6)在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和情绪积极三个观察记录成绩及所有十三个观察项目成绩上,文理工科实验组与对照组有极其显著性差异;在各组间性别比较上,文理工科实验组男生与其对照组男生、文理工科实验组女生与其对照组女生有极其显著性

在实证研究结论基础上,本研究对大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的总体状况,文理工各科实验组与对照组认知水平测试状况,文理工各科实验组与对照组课堂观察记录评分状况,大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的性别差异等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本研究立足于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探讨了教学目标在高校课堂教学中发挥作用的机制。其价值在于:

(1)本研究为如何提高大学生培养质量提供了一定思路。对学生进行教学目标操作技术训练,将有助于提高学生教学目标操作技术水平,以更好地实现课堂教学目标,进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本研究为大学教学评估提供了一个新的参考。通过对学生的教学目标操作训练,学生对课堂教学的评估可以直接以课堂教学目标达成度作为一个重要指标,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学生评价课堂教学的盲目性和主观性,有助于大学教学评估工作的更加丰富和合理。

(3)本研究为课堂教学技术与艺术训练理论和操作提供了一个实证参考。课堂教学技术化,进而艺术化,是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落脚点,教学目标操作技术是教学目标逻辑操作技术中的首要操作技术,以教学目标操作技术训练作为突破口,可以为其它课堂教学操作技术训练提供理论和操作的借鉴。

7.期刊论文冯石岗.窦威.FENG Shi-gang.DOU Wei理工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问题透析-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

科学校学报2008(4)

大学生是未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过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他们,将其培养成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合格人才.

8.期刊论文马圣芹.张子华.MA Sheng-qin.ZHANG Zi-hua如何发挥图书馆在理工科高校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中的

作用-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8(26)

阐述了在理工科高校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探讨了理工科高校图书馆如何在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方面发挥其优势和作用,论述了如何构建人文素质教育平台.

9.期刊论文林秀琴.LIN Xiu-qin谈理工科大学生素质开发战略-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1)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劳动力的素质尤其是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正成为各国在全球化竞争中的决定性因素.因此,理工科大学生综合素质开发对国家经济竞争力的提高具有战略意义.本文着重探讨理工科大学生素质开发的战略地位、核心战略、首选战略和基础战略.

10.期刊论文李春树.熊文元从高校理工科毕业设计谈加强大学生“四会”能力培养-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9,30(12)

通过分析当前地方本科院校理工科专业学生毕业论文(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以专业技能训练和课程设计为载体,以培养学生“四会”(会用、会讲、会写.会做)能力为核心,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引证文献(2条)

1.罗桂生试谈理工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期刊论文]-科技信息 2009(4)

2.谢朝清.马恒民.王俊霞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方法新探[期刊论文]-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本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d518858116.html,/Periodical_jsgj200801031.aspx

下载时间:2010年5月24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