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语言学概论

总学时数:32学时

适应专业:对外汉语(2+2)

一、说明部分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对外汉语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

2、教学目标及意义

《语言学概论》是研究语言的性质、结构规律、演变规律以及语言与文字的关系等方面的问题。

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能比较系统地掌握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为提高语言理论水平、进一步学习和深入研究其他语言课程奠定比较的语言理论基础。

3、课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本课程包括导言、语言的社会功能、语言是符号系统、语言、语法、词汇、文字和书面语、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语言的接触、语言系统的发展十个部分。

教学中应讲清楚语言学的基本概念,使学生通过学习能比较系统地掌握语言学的基础知识,了解语言与社会的关系、语言的演变规律、文字的性质以及它与语言的关系等方面的内容;认识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基本类别和主要流派,了解语言学在科学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4、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语言语音、语法。难点是语言的演变、语法的显形规则与隐性规则。

5、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学生自修、课后作业练习。

6、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本课程以叶蜚声、徐通锵编写的《语言学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4为基本教材。

参考书目:

[1]伍铁平1993《普通语言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

[2]胡壮麟2000《语言学教程》(修订版中译本)北京大学出版社

[3]高名凯1995 《语言论》商务印书馆

[4]王力1981 中国语言学史山西人民出版社

[5]德·索绪尔1980 普通语言学教程商务印书馆

[6]高名凯、石安石1963 《语言学概论》中华书局

二、正文部分

第一章语言的社会功能

一、教学要求

了解语言的社会功能。

掌握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绪论

第二节、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知识要点:

1、语言和说话。

2、语言是人类的交际工具。

3、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第三节、语言是思维的工具

知识要点:

1、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2、儿童学学习语言的过程。

3、关于聋哑人的思维。

4、思维能力是全人类共同的,语言是各民族不同的。

三、本章学时数:4学时

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的系统

一、教学要求

了解语言的性质;理解语言符号的特点;

初步掌握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理解语言是人类社会特有的这命题的含义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语言符号的性质的特点

知识要点:

1、符号。

2、语言符号及其特点。

第二节、语言符号的系统性

知识要点:

1、语言的层级体系。

2、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在语言学位中具有重要地位。

第三节、语言系统是人类特有的

知识要点:

1、人类的语言能力主要表现为抽象的思维能力和灵活的发音能力。

2、语言是其他动物和人类之间无法跨越的鸿沟。

3、人类语言和所谓动物“语言”的根本区别

4、了解其他动物的叫喊之类的性质可以反衬人类语言系统的特点。

三、本章学时数:4学时

第三章语音

一、教学要求

了解语言的属性,掌握人类发音的基本原理;认识元音和辅音的区别及其特点;

掌握音位及音位组合的规则,能划分音位,能用国际音标标注普通话的语音。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语音的基础知识

知识要点:

1、语音

语言的四要素;音素。音高。音重和音长。

2、人类的发音器官。

发音器官的机构。人类发音的基本原理。

3、音素和音标

音素。音标。国际音标的书写及认读。

第二节、元素和辅音

知识要点:

1、元音和辅音及区别。

2、元音舌位图。

8个基本元音

3、辅音

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辅音的发音原理和发音特点。

第三节、音位

知识要点:

1、音位。

2、音位的对立和互补

“对立”是鉴别一个音素能否成为一个音位的最根本的原则

“互补”是对“对立”原则的补充。

3、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

4、音位和音位变体

第四节、音位的聚合

知识要点:

1、音位的区别特征。

2、聚合群。

第五节、音位的组合

知识要点:

1、音节

划分音节标准的紧张说。汉语音节结构的特点。

2、语流音变

同化;换位;弱化和脱落。

三、本章学时数:4学时

第四章语法

一、教学要求

了解语法在语言高位中的地位.

掌握语法中的组合规则与聚合规则,认识变换的意义;认识不同语言结构的特点。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语法和语法单位。

知识要点:

1、语法

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

2、语法单位

语素;词;词组和句子。

第二节、组合规则

知识要点:

1、词法

构词法。单纯词和合成词。汉语合成词的构造类型。

2、句法

句法的五种基本结构规则。.语句的形成。

3、语法意义和语法形成,语法手段

4、组合的层次性和递归性

成分分析法和直接成分分析法

第三节、聚合规则

知识要点:

1、词类。

2、形态

词形变化。

3、语法范畴

常见的语法范畴有性,数,格,体.时,态,人称,级等。

第四节、变换

知识要点:

1、变换和句型。

2、变换和句法同义。

3、变换和句法多义。

第五节、语法的结构类型和普遍特征

第五节、1、语法的结构类型。

孤立语;粘着语;曲折语;复综语。

2、语言的普遍特征

三、本章学时数:6学时

第五章词义

一、教学要求

了解词汇的构成和词义的特征;

掌握词义的聚合和组合;词语在思想表达中的灵活运用,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词汇和词义

知识要点:

1、词汇及其构成。

基本词汇;派生词汇。基本词的特点;一般词的构成。

2、词义的含义。

3、词义的概括性

一般性,模糊性,全民性。

4、词义和语素义。

第二节、词义的聚合

知识要点:

1、重义和多义。

隐喻和换喻。多义词和同义词的区别。

2、同义词和反义词。

3、义素和义场。

第三节、词义的组合

知识要点:

1、词义的搭配

2、词义与环境

3、词义的组合与运用。

三、本章学时数:4学时

第六章文字和书面语

一、教学要求

了解文字的性质作用;文字的起源,发展的基本规律和文字改革的原因和基本方向;

掌握口语和书面语的特点。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文字和语言

知识要点:

1、文字及其作用。

2、文字与语言的关系。

3、汉字和汉语的关系。

第二节、文字的起源、发展和改革

知识要点:

1、文字的起源。

原始文字和科学的文字体系。

2、文字的发展。

表意、意音、表音三个阶段。

几种重要的字母。

表意、假借、和形声。意音文字体系。

3、文字的改革和改进

第三节、书面语

知识要点:

1、口语和书面语

书面语的形成。汉字对汉语书面语的影响。

2、书面语的保守性及其改革

书面语与口语脱节的原因。汉语文言与白话的差异。“五.四”的白话文运动和汉语书面语的改革。

三、本章学时数:2学时

第七章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一、教学要求

了解语言是不断发展的;了解语言发展的特点;

掌握认识语言的分化与统一和社会发展的关系,以及这种发展与语言规范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语言发展的语音和特点

知识要点:

1、社会的发展是语言发展的基本条件

2、语言系统中各种因素的相互影响与语言的发展

3、语言发展的特点

渐变性;不平衡性。

第二节、语言的分化

知识要点:

1、语言分化的原因

2、社会方言

地域方言

汉语的七大方言。

3、语言的谱系分类。

第三节、语言的统一

知识要点:

1、语言随着社会的统一而统一

2、共同语

普通话,其基础方言是北方方言。

3、共同语的规范

语言的演变和语言的规范。汉语规范化问题。

三、本章学时数:4学时

第八章语言的接触

一、教学要求

了解语言成分的借用与吸收;

掌握语言的融合及其原因的语言接触过程中的一些特殊形式。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语言成分的借用和吸收

知识要点:

1、借词

借词不同于意译词和仿译词。

2、汉语结构的特点对词语借用的影响。

3、结构规则的借用

第二节、语言的融合

知识要点:

1、语言系统的排挤和替代

2、语言融合的原因

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水平是一种语言在竞争中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

3、自愿融合和被动融合

4、融合的过程

语言融合过程一般是从双重语言现象到最后完成语言的统一。

第三节、语言接触的一些特殊形式

知识要点:

1、“洋泾浜”。

2、混合语和国际辅助语

三、本章学时数:2学时

第九章语言系统的发展

一、教学要求

了解和掌握语音、语法、词汇和词义的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点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语音的发展

知识要点:

1、语音发展的线索

方言差异的比较;古今诗韵的区别;不同时期的借词的读音考订。

2、语音演变的规律性

汉语浊音清化的规律。音变规律的特点。

3、语音对应关系和历史比较法。

第二节、语法的发展

知识要点:

1、组合规则的发展

古今语序的差异和语法组合规则的演变。

2、聚合规则的发展

形态的变化,语法范畴的消长和词类的发展。

3、语法发展中的类推作用

第三节、词汇和词义的发展

知识要点:

1、新词的产生和旧词的消亡

2、词语的替换

3、词义的演变

词义的扩大、缩小和转移

三、本章学时数:2学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