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世界现代设计史考研冲刺、期末考试必考知识点

世界现代设计史考研冲刺、期末考试必考知识点

世界现代设计史考研冲刺、期末考试必考知识点
世界现代设计史考研冲刺、期末考试必考知识点

1.什么是CI计划?日本CI专家山田英理较准确地概括了人们对CI的认识:第一,CI是一种被明确地认识企业理念与企业文化的活动;第二,CI是以标志和标准字体作为沟通企业理念和企业文化的工具。德国学者盖尔哈特?马蒂亚斯教授则进一步明确指出,企业形象的组成部分应为:体现企业个性的企业哲学、体现企业形象的手段,这种手段又可分为企业行为规范、企业设计规范、企业的交际手段等等,要在企业广告、企业促销、企业公关方向付诸努力等,使企业形象分为行为举止、外在形象、交流活动等构成层面。

2.现代设计思想现代设计的产生基于大工业的生产方式和以大多数人为消费对象的设计思想之上。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的成果已逐步转为实用,以工业化生产为背景的现代生产方式已初具雏形,但早期机器并不完善,还不足以为人类提供价廉物美的工业产品。机器生产虽然导致了设计与制作的分离但还没有出现适应机器生产方式的真正的设计师。简陋、粗糙的大批量产品导致了设计水平的整体下降,市场上充斥的审美趣味低下的日用品引起了有识之士的关注和焦虑,他们把这与国民道德水准的下降联系起来。在手工业向工业化社会的转型时期,一批艺术家虽已预感到新时代的来临,但一时又无法向前看到工业生产的出路,于是怀旧、复古情绪生长,他们从中世纪、洛可可风格或自然民间中寻求设计灵感,用高品质的美学思想对待设计品,希望以此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和审美素养,形成了现代设计早期的装饰风格,也产生了为大众服务的现代设计的民主思想。

3.人体工程学人体工程学,又称人机工程学、人机工学,是20世纪初发展起来的一门独立的学科,它的宗旨是研究人与人造产品之间的协调关系,为设计提供依据。为设计提出人机关系依据的有两门学科:人机工学和心理学,特别是消费心理学。人体工程学在六七十年代有相当显著的发展,对于设计的起步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人体工程学的中心是解决人机之间关系的问题,其中包括:(1)人造的产品、设备、设施、环境的设计与创造;(2)对于人类工作和活动过程的设计;(3)对于服务的设计;(4)对人类使用的产品和服务的合适程度的评估。人体工程学的服务对象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手工产品,而更多的与大工业化的产品密切关联,现代工业的复杂性,使以前完全靠设计师的感觉、靠经验积累的人体工程方式完全落伍,无法适应新的设计需求,因此,是工业化迫使这个学科形成。

2.威廉·莫里斯他是在事件中实现拉斯金设计思路的第一个人物,他强调设计的服务对象为大众,希望振兴工艺美术的传统,一方面否定机械化、工业化风格,另一方面否定装饰过度的维多利亚式风格,认为哥特式、中世纪的设计才是诚实的设计。他反复强调设计的两个基本原则:一,产品设计和建筑设计是为千千万万的人服务的,而不是为少数人的活动;二,设计工作必须是集体的活动,而不是个体劳动。这两个原则在后来的现代主义设计中发扬光大。他开设了世界上第一家设计事务所,其设计的产品采取哥特式和自然主义风格,强调实用性和美观性结合,具有鲜明的特征,同“工艺美术”运动的基本风格完全吻合,促进了英国和世界的设计发展。代表作有自己在伦敦郊区的住宅“红房子”,与人合作《呼啸平原的故事》等。

3.新古典主义新古典是指资本主义初期最先出现在文化上的一种思潮,在建筑和设计史上指18世纪60年代开始在欧美盛行的古典形式。18世纪前的欧洲,巴洛克和洛可可风格盛行一时,其繁琐的装饰与贵金属的镶嵌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厌恶。在探求新的设计风格的过程中,希腊、罗马的古典建筑成了当时的创作源泉。人们认识到古典艺术质量远远超过巴洛克与洛可可,促成了新古典的产生与流行。新古典追求古典风格和简洁、典雅、节制的品质以及“高贵的纯朴和壮穆的宏伟”。在建筑上追求建筑物体形的单纯、独立和完整,细节的朴实,形式的符合结构逻辑,并且减少纯装饰性的构件,显示了人们对于理性的向往。新古典在各国的发展虽然有共同之处,但多少也有些差异,大体上在法国是以罗马式样为主,而在英国、德国则是希腊式样较多。新古典风格也体现于当时的产品上,其特点是放弃了洛可可过分矫饰的曲线和华丽的装饰,追求合理的结构和简洁的形式,构件和细部装饰喜用古典建筑式的部件。

4.折衷主义在19世纪,一个更为直接和严峻的问题是风格上的折衷主义。所谓折衷主义就是任意模仿历史上的各种风格,或自由组合各种式样而不拘泥于某种特定风格,所以也被称为“集仿主义”。随着生产的商品化,需要用丰富多彩的式样来满足和刺激市场,于是希腊、罗马、拜占庭、中世纪、文艺复兴的情调杂然并存,汇为奇观。同时,19世纪的交通已很便利,考古学大为发达,加上摄影术的发明,帮助人们认识和掌握了古代遗产,以致有可能对各种式样进行拼凑与模仿。

1.“工艺美术运动”工艺美术运动是起源于英国19世纪下半叶的一场设计运动,其起因是针对家具、室内产品、建筑的工业

批量生产所造成的设计水准下降的局面。这场运动的理论指导是约翰·拉斯金。主要人物则是威廉·莫里斯。这场运动受到日本艺术的影响,影响主要集中在首饰、书籍装帧等方面。其特点有:1、强调手工艺,明确反对机械化生产。2、在装饰上反对矫揉造作的维多利亚风格和其他各种古典、传统的复兴风格。3、提倡哥特风格和其他中世纪风格,讲究简单、朴实,功能良好。4、主张设计的诚实,反对设计上的华而不实趋向。5、装饰上还推崇自然主义,东方装饰和东方艺术的特点。工艺美术运动产生的根源是当时艺术家们无法解决工业化带来的问题,企图逃避现实,退隐到他们理想化了的中世纪、哥特时期。运动否定大工业与机械生产,反对机器美学,导致它没有可能成为领导潮流的主要风格,从意识形态上说这场运动是消极的。但是它的产生去给后来的设计家提供了设计风格参考,提供了不同以往的尝试典范,影响遍及美国和欧洲等地区,对后来的“新艺术”运动具有深远的意义。

5.水晶宫博览会1851年,为了炫耀英国工业进步,英国伦敦举办了19世纪最著名的设计展览——水晶宫博览会。水晶宫是由英国园艺家帕克斯顿设计的,第一次采用了玻璃和铁架结构,打破了传统建筑的格局,奠定了现代建筑的里程碑。水晶宫博览会对设计理念产生根本影响,各种思想争论对设计界形成强大冲击,终于在19世纪下半叶英国引发了一场“工艺美术”运动,开启了现代设计运动的先河。

1.“新艺术之家”1895年,萨穆尔·宾在巴黎普罗旺斯路22号开设了成为“新艺术之家”的工作室与设计事务所,它出资支持几位重要的设计家从事“新艺术”风格的设计,其中包括乔治·德方列,盖拉德。1900年,宾集团展出了新艺术之家的家具作品,这是该中心最成功和影响最大的一次展览。展出的作品具有强烈的自然主义倾向,模仿植物的形态和纹样,取消直线,刻意强调有机形态,新艺术这个名称也不胫而走。

2.先锋派运动比利时的设计运动在设计史上被称为先锋派运动,开始在19世纪的80年代。1881年比利时人奥克塔·毛斯创办民主色彩浓厚的艺术刊物《现代艺术》,宣传新艺术思想。在他的组织下,一批有志于艺术与设计改革的青年人在1884 年组成了一个前卫小组二十人小组,他们举办了一系列艺术展览,展出了欧洲当时最前卫的一批艺术家的作品,比如法国艺术家雷东、图卢兹·劳特累克、高更、塞尚、森特·凡高等人的作品,使比利时人开始了解当时前卫艺术发展的状况,接触现代艺术思想。二十人小组成员推威尔德为他们的领袖。在建筑出身的威尔德领导之下,这个小组逐渐开始从纯艺术向实用美术、设计方向转化。从1891年开始,这个小组每年都举办一次设计沙龙,也就是设计大展,展出各种各样的产品设计和平面设计。

3.格拉斯哥四人设计集团在苏格兰新艺术设计运动中,取得了比较大的成就的是格拉斯哥四人集团:查尔斯·雷尼·麦金托什、赫伯特·麦克内尔、马格蕾特·麦克唐纳、法朗西丝·麦克唐纳。在19世纪90年代至20世纪初,他们在建筑、室内、家具、玻璃和金属器皿等的设计方面形成了独一无二的苏格兰新艺术表现,即柔软的曲线和坚硬高雅的竖线交替运动的新表现,亦即设计史界所习称的“直线风格”。?麦金托什不仅是“格拉斯哥四人团”的领袖人物,而且其设计集中地体现了“直线风格”。从大量的作品来看,以麦金托什为代表的格拉斯哥设计风格,集中地反映在装饰内容和手法的运用上。具体而言,表面装饰遵循严格的线条图案以及格子和风格化的玫瑰形;配色柔和,主要限于淡橄榄色、淡紫色、乳白色、灰色和银白色构成的清淡优美的色彩;拉长的女子沉思形姿在他们的设计中也十分突出;装饰线条虽超起于稳定,但其视觉效果也不会变化,大多数表面图案抽象复杂,象征形态点缀其间,这些象征形态与大部分新艺术设计一样,沟通自然;代表作品有格拉斯哥艺术学院图书馆。

1.“新艺术”运动的主要特征:(1)、强调手工艺,反对工业化(2)、完全放弃传统装饰风格,开创全新的自然装饰风格(3)、倡导自然风格,强调自然中不在直线和平面,装饰上突出表现曲线和有机网格(4)、装饰上受东方网格的影响,尤其是日本神户时期的装饰风格与浮世绘的影响(5)、探索新材料和新技术带来的艺术表现的可能性

4.象征主义艺术象征主义艺术是19世纪末的一个非常显著的艺术运动流派,这个艺术流派对“新艺术”运动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比如维也纳“分离派”重要的画家古斯塔夫·克里姆特的作品,法国设计家艾米尔·盖勒的玻璃器皿设计,都具有强烈的象征主义特色。象征主义体现在“新艺术”风格的曲线的运用上。设计家沃尔特克莱恩就反复强调曲线的重要。这种对于曲线的重视和强调,使这场运动具有强烈的平面特征,也具有非常明显的东方艺术影响痕迹,特别是日本的浮世绘风格的痕迹。

5.“新艺术”运动指19世纪末20世纪初起源于法国并对欧洲和美国产生影响巨大的“装饰艺术运动”。持续长达十余年,在设计上是一次形式主义运动。“工艺美术”运动是其影响之源,莫里斯、马克穆多等人的风格对它有直接的影响。它们有许多相似处:都是对维多利亚和其他过分装饰风格的反动;都是对工业化风格的反映,都旨在恢复手工艺的重视和热衷;它们也都放弃了传统装饰风格的参照而转向自然的装饰动机;又同时受日本装饰的影响。但二者又存在区别:工艺美术运动重视中世纪的哥特风格,而新艺术运动放弃了任何的传统装饰风格,完全走向自然风格;强调自然中不存在平面和直线,在装饰上突出曲线,有机形态,装饰动机基本来源于自然形态。在意识形态上是一次知识分子在面对工业化和过分装饰风格泛滥双重前提下的一次不成功的改革设计的企图。虽然新艺术运动在各国间有很大区别,但在追求装饰,探索新风格尚是一致的。它为20世纪伊始的设计开创崭新的阶段,一直持续到1910年前后,逐步被现代主义运动和装饰艺术运动取代,是传统设计与现代设计间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

6.波尔多派兰比卡是出生与波兰的肖像画家,她于1927年获得波尔多国际博览会的荣誉大奖,其风格影响了波尔多的一批画家。此后,发展出类似的画风来,最后形成一个新的画派,成为波尔多派。这个流派有几位相当杰出的成员,比如让·杜巴斯,创作了大量具有“装饰艺术”风格的绘画作品,具有更高的装饰性特征,人物造塑夸张到接近做作的地步,相当时髦;雷涅·布涛也是波尔多派的重要成员之一,他同时也设计与制作陶瓷工艺品,也具有强烈的“装饰艺术”风格,雕塑人体具有明显的成棱角的块面,人物的头都是由曲折起伏的小块面组成的波浪型,装饰感非常强烈。

2.“好莱坞”风格“好莱坞风格”是“装饰艺术”运动在美国的一个延伸和发展,它的产生背景与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经济大危机有密切关系。1929到1933年,经济大危机席卷北美和欧洲,成百万的人失业,20 年代初期的虚假繁荣被萎靡不振的经济前景取代,人心惶惶,社会不安。这个时候,能够使人们暂时忘却危机和经济困境的是美国好莱坞的电影,这些电影给人们带来了片刻的欢乐,带来了各种幻想,无论是歌舞片、喜剧片还是文艺片,均受到经济危机下心事重重的各色人等的欢迎和喜爱,成为一种最好的减压方法。因此,电影业一枝独秀,好莱坞电影工业和电影院空前繁荣,电影院被称为梦的宫殿。好莱坞的电影院设计都具有非常大胆的想象力,大部分电影院的立面采用富于幻想色彩的设计,或者采用流行于美国西海岸的加利福尼亚装饰艺术风格,或者采取多种多样的装饰动机,包括一些在“新艺术”运动中曾经被采用过的装饰风格,比如卷草纹样、动物与其它植物发展出来的装饰图案等等,而使用的方式都非常夸张。

3.“装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起源于1925年在巴黎举行的“巴黎国际现代化工业装饰艺术展览会”,此运动几乎与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同时发展,所以无论是从材料还是形式上都受到现代设计运动的影响。但在很大程度上它依然是传统的装饰运动,与强调为大众服务、大批量生产的现代设计相区别。这一艺术运动是工艺美术运动和新艺术运动的延伸,也是设计师在接受了机械化和新材料后的装饰活动,它在风格上还受到了当时西方流行的现代艺术流派如野兽派、立体派和未来派的影响,这些影响既体现在此时期的招贴画上,也反映在一些器皿设计上。装饰艺术运动喜欢直线和对称的抽象构成形式、极富光泽的材料、具有强烈色彩效果的颜色,还采用机械、钢筋混凝土、合成树脂、强化玻璃等新材料。这种既有现代设计特征,又具有装饰趣味的艺术运动,反映出艺术家在工业化生产发展进程中对装饰艺术留念的矛盾折衷心理,装饰艺术运动的设计创造了20世纪初新生活的景观,成为极富时代特色的艺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时期的设计集中体现的特征为三个结合:①手工艺与工业化的结合②东方风格与西方风格的结合③人情化与机械化的结合

4.美国“装饰艺术”运动风格“装饰艺术”运动风格的建筑设计在美国风行一时之后,逐渐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一些设计时开始探索适合于本地区风土人情的改良型装饰艺术运动风格。它强调简单的几何特征,采用曲折线型和流线型的结构,使建筑具有时代感、速度感和运动感。这种风格的探索主要在美国的西海岸的洛杉矶和加利福尼亚的一些城市。最具代表性的建筑是洛杉矶的可口可乐公司大厦。另外,西海岸的“装饰艺术运动”风格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吸收当地原有的装饰手法,融入建筑设计当中去,位于洛杉矶市中心的联合中央火车站的设计就结合了流线型风格、美国殖民地时期风格,以及土著印第安文化特点,有机结合,使之浑然一体,形成独特的设计艺术特色,被称为“加利福尼亚装饰艺术”风格。除此之外,还有在南加利福尼亚形成的反映电影院建筑设计的“好莱坞风格”,以及强调造型简单,色彩浪漫、柔和的“佛罗里达版”风格。这些起源于欧洲又具有美国特点的“装饰艺术”运动风格,在20世纪30年代又传回欧洲,反过来影响欧洲各国设计艺术的发展。

1.德国工业同盟德国工业联盟简称“DWB”,1907年由赫曼·穆特修斯在德国倡议成立,其成员包括了制造商。建筑家和工艺家。德国工业联盟把工业革命和民主革命所改变的社会当作不可避免的现实来客观接受,并利用机械技术开发满足需要的产品。德国工业联盟成立后出版设计年鉴,开展设计活动,参与企业设计,举办设计展览,尤其具有意义的是他们有关设计的标准化和个人艺术性的讨论。持这两种观念的代表分别是穆特修斯和亨利·凡德·威尔德,在1914年的DWB年会上,穆特修斯极力强调产品的标准化,主张“DWB”的一切活动都应朝着标准化来进行”,而亨利·凡德·威尔德则认为艺术家本质上是个人主义者,不可能用标准化来抑制他们的创造性,若只考虑销售就不会有优良品质的制作。这两种观念典型的代表了工业化发展期人们对现代设计的认识。当然,随着工业的发展,穆特修斯的观点大获全胜,标准化已成为今日工业产品设计的准则。德国工业联盟的中心人物和设计实践者是彼得·贝伦斯,他受聘为德国通用电气公司的设计顾问,为该公司设计了厂房、电器、标志、海报及产品说明书等,他的设计极好的诠释了现代设计的理念,成为工业设计史上第一个工业设计师

2.塔特林塔特林是俄罗斯构成派中的中坚人物。他出身于工程技术家庭,1902~1910年间先后就读于莫斯科等地的艺术学校并获得风景写生画家的职业证书。由舞台美术工作开始,他尝试进行绘画与雕塑相互转化的实践。他的早期设计大多是借助于自然的类比。1913年他在巴黎受到了毕加索用木材、纸张和其他材料所作的三维空间建筑的启发,开始利用玻璃、金属、电线、木材等工业材料来进行抽象浮雕的创作。他1919-1920年完成的第三国际纪念塔是构成派最重要的代表作,对欧洲新建筑运动产生了莫大的影响,成为构成主义的宣言式作品。塔特林对材料、空间和结构有着深入的研究。他认为艺术家要熟悉技术、应该也能够把生活的新需求倾注到设计创意的模式中来,在设计上有目的创造出的结构形态,同样是合乎功能要求的,而不必局限于实用功能狭义的设计或艺术范围。塔特林把艺术家、设计师看成是创造生活、富于探索精神的人,这正是他与其他构成派成员不同的地方。

3.“风格派”荷兰现代主义设计运动,产生于20世纪初,是早期现代设计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风格派本源于荷兰绘画艺术风格,但它对设计界的影响巨大,风格派被看做是现代主义设计中的重要表现形态之一。荷兰“风格派”运动,既与当时的一些主题鲜明、组织结构完整的运动,比如立体主义、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运动不同,并不具有完整的结构和宣言,同时也与类似包豪斯设计学院那样的艺术与设计的院校完全不同。“风格派”是荷兰的一些画家、设计家,建筑师在1917 年到1928 年之间组织起来的一个松散的集体,其中主要的促进者及组织者是杜斯柏格,而维系这个集体的中心是这段时间出版的一份称为《风格》的杂志,这份杂志的编辑者也是杜斯柏格。他们的现代艺术思想是:(1)发展出一种中性的、理性的、现代的风格;(2)把传统的建筑、家具、绘画和雕塑及平面设计的特征变为基本的几何结构单体;(3)反复运用基本颜色和中性色。风格派设计所强调的艺术和科学紧密结合的思想和结构第一的原则,为以包豪斯为代表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风格派设计的代表作有《风格》杂志的封面设计、里特维尔德设计的红蓝椅等。

4.构成主义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成功后建立的苏维埃共和国也成为现代设计的探索地,在革命成果的鼓舞下,一批年轻的建筑家、艺术家和设计师组织起来,试图在建筑、艺术、平面

设计和服装设计等方面探索出一种能代表新政权的形式,他们的探索带有为无产阶级服务的政治色彩。俄国的现代设计探索被称为“构成主义运动”,构成主义以表现设计的结构为目的,设计师和艺术家把设计当作工程师建设桥梁或水渠一样操作,他们富有机械美感的设计也影响了包豪斯的设计风格。无论从它的深度还是探索的范围来说,都毫不逊于德国包豪斯或者荷兰的“风格派”运动。但是,由于这个前卫的探索在1925年前后遭到斯大林的扼杀,因此,没有能够像德国的现代主义那样产生世界的影响,这是非常令人遗憾的。构成主义的代表人物有马列维奇和塔特林等。德国构成主义的现代设计风格是:(1)受到立体主义和未来主义风格的影响;(2)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和朴素无华的无产阶级特征;(3)版面编排采用杂乱无章的方法,表示与传统的、电压的古典方式决裂;(4)探索摆脱传统之后的单纯结构和功能。

1.包豪斯包豪斯设计学校于1919年由格罗佩斯担任校长。他早期是想建立一种类似工艺美术运动的行会组织,创造一个具有团队精神和平思想的理想化环境。但工业化的进程改变了他的办学观念,学校开始走向理性主义,使用较科学方式的艺术与设计教育,强调为大工业生产设计,并最终成为现代设计教育方式积极的探索者。在史无前例的情况下,格罗佩斯亲自设计了联系紧密、功能性很强的包豪斯校舍,制定了教学方针,把艺术家和工艺家联合起来,创造出一栋将建筑、雕塑和绘画结合成三位一体的新的未来殿堂。聘请了当时著名的艺术家如康定斯基、克利等,同时也聘请了著名的工艺家指导学生在工厂实际操作。他所开设的绘画基础课、训练学生对平面、立体、色彩和肌理的课程,现在仍是世界各地艺术学校的必修课。包豪斯还注意把教学、实践、销售结合起来,树立起整体形象,是这一学校为世界所瞩目。他们的设计活动所产生的产品今天看起来仍很经典。由于传播民主思想,包豪斯受到纳粹的迫害于1933年被迫关闭,仅存14年,但包豪斯的老师和学生把包豪斯的思想传遍了整个世界。

2.格罗佩斯格罗佩斯出生于柏林的一个建筑师家庭,青年时代曾在柏林和慕尼黑学习建筑。1907年起在贝伦斯的事务所工作,1910年与迈耶合伙在柏林开设建筑事务所,并于次年合作设计了采用大片玻璃幕墙和转角窗的法古斯工厂。1919年,格罗佩斯在德国魏玛创建了国立建筑学校,简称包豪斯,其目的是培养新型设计人才。学校重视基础训练,逐渐形成以平面构成、立体构成和色彩构成为特色的基础课程。学校主张艺术与技术

的统一;动手能力与理论素养并重;强调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提倡在掌握手工艺的同时,了解现代工业的特点并遵循自然与客观的法则来进行设计。1925年,由于受到反动政府的迫害,包豪斯迁往德绍,格罗佩斯提拔了一些优秀的教员,完善了教学计划和设施,并设计了新的包豪斯校舍。1928年,格罗佩斯迫于各种压力,辞去包豪斯校长职务。1937年,格罗佩斯到美国哈佛大学任建筑系主任,并创立了协和设计事务所。格罗佩斯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设计师,设计理论家和设计教育的奠基人,他对20世纪现代设计的影响是难以估量的。

3.莫霍尔·纳吉纳吉出生于匈牙利,早年以绘画和平面设计为主。纳吉于1921年来到包豪斯,1923年接替伊顿的职务,负责包豪斯的基础课程教学。纳吉强调形式和色彩的理性认识,注重点,线,面的关系,通过实践,使学生了解如何客观的分析两度空间的构成,并进而推广到三度空间的构成上,这就为设计教育奠定了三大构成的基础,也意味着包豪斯开始由表现主义转向理性主义。与此同时,纳吉也在金属制品车间担任导师,致力于用金属与玻璃结合的办法教育学生从事实习,为灯具设计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在这里出现了许多包豪斯最有影响的作品。他努力把学生从个人艺术表现的立场转变到比较理性的,科学地了解和掌握新技术和新媒介,他指导学生制作的金属制品都具有非常简单的几何造型,同时也具有明确、恰当的功能特征和性能。包豪斯解散后,纳吉于1937年在美国芝加哥成立了新包豪斯,作为原包豪斯的延续,将一种新的方法引入了美国的创造性教育,但这所学校的毕业生多数被聘为艺术家,手工艺人和教师,而非工业设计师。新包豪斯后来与伊利诺理工学院合并。

4.米斯·凡德洛米斯生于德国的一个普通石匠家庭。1907年,他与格罗佩斯一同在贝伦斯的事务所工作,收到贝伦斯的很大影响。1928年,他提出了“少即多”的名言,提倡纯净、简洁的建筑表现。1929年,米斯设计了巴塞罗那国际博览会的德国馆,其宽阔的内部空间,优雅而单纯的现代家具,使他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受注目的现代设计家。 1930年米斯担任包豪斯第三任校长,努力把学校改造为一个单纯的设计教育中心。他认为只有建筑设计能够使设计教育得到健康的发展,因而这种以建筑为核心来凝聚其他专业的做法一直贯穿于米斯的任期中。随着政治气氛日益恶化,1933年纳粹政府上台,其文化部发出的第一号命令就是关闭包豪斯,至此结束了其 14年的办学历程。 1938年,米斯移居美国,任伊利诺理工学院建筑系教授。他通过自己一生的实践,奠定了明确的现代主义建筑风格,并影响了好几代的现代建筑师和设计师。

5.现代主义设计现代主义设计是20世纪初从建筑设计发展起来的一场对传统意识形态革命,是20世纪设计的核心。主要是设计师为找寻代表新时代的形式,为改变设计观念,开始在设计观念、风格、形式及材料等方面进行探索,而集中在德国(始于工业同盟,包豪斯为高潮)、俄国(构成主义)和荷兰(风格派)进行试验,在30年代中期取得惊人成就。设计上体现的现代主义内容分为:民主主义、精英主义、理想主义和乌托邦主义。现代主义是由小批精英知识分子发动的,对设计长期服务于权贵阶层的一种反动,具有理想主义和乌托邦主义。虽不提倡为精英服务,但提倡精英领导。设计形式包括:1、功能主义特征,强调功能为中心,不再以形式为出发点,讲究效率、科学性。2、提倡非装饰的简单几何造型,受立体主义影响。3、具体设计上重视空间,特别是整体设计的考虑。4、重视设计对象的费用和开支。二战期间,欧洲大批设计家流亡美国,从而将欧洲的现代主义与美国丰裕的具体市场需求结合,在战后造成空前的国际主义风格高潮,现代主义逐渐变为了形式化的外壳,走向了形式主义的道路。其局限性在六七十年代受到质疑,垄断的、近乎单调的风格受到挑战而产生了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等。

1.流线型风格美国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促使了这一新的设计风格的形成。这种风格与当时的时代气氛、技术发展水平是很适应的。流线型原是空气动力学名词,用来描述表面圆滑、线条流畅的物体形状。这种形状能减少物体在高速运动时的风阻,在工业设计中它却成了一种象征速度和时代精神的造型语言。流线型主要出现在产品设计上,特别是汽车、火车等交通工具,是20世纪30年代很经典的一种风格,与包豪斯的现代主义大相径庭。三四十年代流线型风格已蔚然成风,遍及美国工业产品的各个方面,造成了消费者追逐潮流的购买热,式设计促进销售的一个成功例子。使流线型风格普及化的人物是诺曼·贝尔·盖茨等人。二战后,美国的流线型运动开始式微,而欧洲却兴盛了相当一段时间。流线型运动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持续了二十多年,其最重要的发展是汽车设计中的有计划的废止制度,以及他对于全世界设计行业、工业等造成的影响。

2.样式主义没过的设计历来奉行“央视追随市场”的设计理念。20世纪20年代,经济萧条,失业率增高,为了刺激疲软的消费市场,美国产业界提出了新的设计策略,即一方面保持产品的基本结构、功能在一段时间内相对稳定;另一方面将产品重点放在产品外观上,不断推出外观造型新颖的产品来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这样的做法同时缩短了新产品开发周期,节约了开发费用,这就是“样式主义”设计。“样式主义”作用在美国的汽车产业体现得最为集中。为了打破福特轿车一统天下的局面,美国通用汽车决定从外观设计上寻找突破口,于1927年率先成立汽车外形设计部门,开始更新汽车外观造型和色彩。随后,美国其他汽车公司纷纷成立了设计部。样式主义设计满足了消费者求新的心理,这在消费市场疲软的时候的确起到了一定的刺激购买的作用,然而,样式主义也有负面作用,阻碍了产品质量性能的提高,使得包括汽车在内的一些美国产品,在后来与设计重功能、重理性的德国、日本等国家的产品竞争时,竞争力受到一定影响。

3.有计划废止制度是由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总裁斯隆和设计师厄尔提出的汽车设计新模式。他们主张在设计新的汽车式样的时候必须有计划地考虑以后几年之间不断地更换部分设计,基本造成一种制度,形成有计划的式样老化过程,成为有计划的废止制度。这是一种通过不断改变设计式样造成消费者心理老化的过程,其目的是促使消费者为了追逐新的式样潮流,而放弃旧式样、改换新式样的积极市场促销方式。此方式是非常典型的美国市场竞争的产物。尽管这种设计体系不被设计界推崇,并不断遭到环境保护主义者的抨击,却已经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在美国的工业界生根,同时也影响到世界各国,现在似乎没有可能把厄尔创造的这种体系推翻。

4.芝加哥学派19世纪以前芝加哥是美国中西部的一个小镇,由于美国西部的开拓,这个位于东部和西部交通要道的小镇在19世纪后期急速发展起来。而1871年在芝加哥市中心的一场大火灾加剧了新建房屋的需求。在当时的这种形势下,芝加哥出现了一个主要从事高层商业建筑的建筑师和建筑工程师的群体,后来被称作“芝加哥学派”。芝加哥学派的设计主张:形式永远服从功能的需要,功能不变,形式也不变。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人物路易斯·沙利文是美国现代建筑的奠基人、建筑革新的代言人,其设计的商业建筑史美国建筑史上的里程碑。沙利文重视功能,提出“形式服务于功能”的口号,认为装饰是建筑所必须而不可分割的内容,但他不取材于历史形式,而是以几何形式和自然形式为主。他的代表作有芝加哥会堂大厦、芝加哥大剧院等。芝加哥学派信奉“形式服从功能”的设计理念,同时谋求艺术与技术的有机结合,在建筑实践中大胆创新,采用钢材等新型建筑材料。在建筑形式上,采用钢架结构的高层建筑形式,为当时欧洲的同行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为后来现代主义建筑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5.雷蒙·罗维雷蒙·罗维出生于法国,后移居美国。他是美国工业设计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一生从事工业产品设计、包装设计及平面设计,参与的项目达数千个,从可口可乐的瓶子到太空宇航器,从香烟盒到飞机的内舱,所设计的内容极为广泛,代表了第一代美国工业设计师那种无所不为的特点,并取得了惊人的商业效益。罗维在20世纪30年代开始设计火车头、汽车、轮船等交通工具,引入了流线型特征,从而发动了重要的设计运动——流线型运动。他把设计高度专业化和商业化,使他的设计公司成为20世纪世界上最大的设计公司之一。他不仅对工业技术感兴趣,对于人的视觉敏感性也有很深的认识和追求,他的设计既具有工业化特征,又具有人情味。他的一生,是美国的工业设计开始、发展,到达顶峰和逐渐衰退的整个过程的缩影和写照。 罗维一生有无数殊荣,他是第一位被《时代》周刊作为封面人物采用的设计师。罗维对于美国工业设计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1.乌尔姆学院乌尔姆学院是一所国际色彩十分浓厚的设计艺术学院,创建于1953年,她的教师来自法国、英国、瑞士、奥地利、荷兰以及南美、北美等地,学生中有近一半的来自世界各地。它是一所私立性质的学院,其创办人是爱歇·舒尔,其定位是工业产品造型领域的国际性教学、视觉传达、工业营建、资讯。1961年又增设了影片研究所。首任院长和第二位院长是马克斯?比尔和托马斯?马尔多纳多。1968年12月5日因为经费问题解散。乌尔姆设计学院的设计教育是一种现代性的、开放式的教育,它强调的是理性、科学性、和现代性。乌尔姆学院关于设计思想的原则精神最终在与布劳恩公司的成功使用中得到实现,产生出所谓的布劳恩原则,成为德国高度几何化、理性化、功能化、高质量设计的典型,乌尔姆设计学院的思想终于结出了工业设计的累累硕果。

2.布劳恩公司布劳恩公司是德国最著名的大型家电公司之一,由马克思·布劳恩于1921年创建于德国的法兰克福,最初生产收音机、留声机的部件及其整个产品。1951年公司接受了大量的现代主义设计艺术思想,促使公司向新的设计生产方向转变,在产品的种类和形式上都有了质的飞跃。1954年,布劳恩公司聘请了乌尔姆学院的教师弗雷泽·艾歇尔为董事会员,正式开始了与乌尔姆设计学院的合作。后来乌尔姆设计学院工业产品设计系主任汉斯·古格洛特和迪特·兰姆斯等都成为布劳恩公司的设计师,乌尔姆设计学院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由此逐渐进入产品的设计和生产之中,形成布劳恩公司自己的设计理念和风格。与美国战后商业社会追求设计形式的“样式主义”设计原则不同,布劳恩公司不是在产品的形式上下功夫,而是以产品的实际质量水平来赢得市场,反对任何为商业目的而采取的形式主义做法,坚持依靠先进技术达到产品功能的完美。

3.系统设计原则系统设计的核心是理性主义和功能主义,常采用基本单元为中心,形成高度系统化的、高度简约化的形式,整体感强而具有冷漠和非人情味的特征。系统设计通过把纷乱的现象予以秩序和规范化,将产品造型归纳为有序的,可组合的几何形态设计模式,取得了一种均衡、简练的和单纯化的逻辑效果。如1956年古格洛特和兰姆斯合作设计得SK4型组合音响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该音响外形为一个长方形几何状的木头和塑料箱子,上加一个白色有机玻璃外罩,结构简单到无以复加的地步,通过古格洛特和兰姆斯的设计、宣传和推广,系统设计成为60年代以后西德设计的显著特征之一。系统设计从产品扩展到包括平面设计的其他领域,是对20世纪初追求典型性和标准化设计艺术思想的发展,最终使德国设计在世界设计舞台以高度理性化的系统设计而著称。

4.阿基米亚和孟菲斯后现代设计的流派之一,在意大利,后现代主义风潮尽管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兴起,但70年代后期先后出现的两个密切联系的设计集团——阿基米亚和孟菲斯,引发了80年代最引人瞩目的设计活动,并使后现代设计运动达到了高潮。1979年,阿基米亚工作室在米兰成立,与其有密切关系的包括索塔萨斯、蒙蒂尼等著名人物。阿基米亚举办过数次展览,其目的就在于对抗现代主义的理性设计方法,推崇的是流行主义而不是高品位文化。索塔萨斯是意大利设计界的宿将,早先加入阿基米亚,但不久后即退出。1981年没他在米兰与其名青年设计师组成孟菲斯,孟菲斯没有固定的宗旨,他们的本意就是反对一切固有观念。他树立了一种新的产品内涵,即产品是一种自觉的信息载体。在风格上,孟菲斯表现出各种极富个性的情趣和天真、滑稽、怪诞和离奇等。孟菲斯在设计原则上与阿基米亚的相似之处都是以高度的娱乐、戏谑、玩笑、艳俗的方法来达到与正统设计完全不同的效果,强调物品的装饰性,显示丰裕时代的艳俗与平庸。

5.优良设计美国现代艺术博物馆利用举办竞赛和各种展览方式来推动现代主义设计在美国的发展。20世纪30年代后期,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了几次“实用物品”展览,展品直接是从市场上的功能主义设计商品中挑选出来,以向公众推荐实用的、批量生产的、精心设计的和价格合理的家用产品。1940年,现代艺术博物馆为工业设计提出了一系列新标准,及产品的设计要适合于他的目的性,是英语所用的材料,适应于生产工艺,形式要服从功能等。这种美学标准在20世纪40年代大受推崇,并作为该馆组织的第二批“实用物品”展览的选择标准。这些实用物品被誉为“优良设计”,被视为道德和美学意义上的典范。为了促进工业设计的发展,现代艺术博物馆成立了工业设计部,诺伊斯被任命为工业设计部第一任主任,他和他的继任者考夫曼都竭力推崇“优良设计”,并把它作为反抗流线型一类纯商业性设计的武器。这些美国设计师将包豪斯的理论与20世纪的斯堪的纳威亚设计美学的相结合,创造出了许多有影响的作品,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设计师是伊姆斯和艾洛·萨里宁。

1.国际主义风格现代主义经过在美国的发展成为战后的国际主义风格。这种风格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影响了世界各国的设计。国际主义者首先在建筑设计上得到确立。米斯的西格莱姆大厦,庞蒂的佩莱利大厦成为国际主义建筑的典范。现代主义被称为国际风格的开端是约翰逊认为威森霍夫现代住宅建筑展的风格会成为国际流行的建筑风格,而称这种理性、冷漠的风格为国际风格。国际主义设计具有形式简单、反装饰性、系统化等特点,设计方式上受“少则多”原则影响较深,50 年代下半期发展为形式上的减少主义特征。从根源上看美国的国际主义与战前欧洲的现代主义运动是同源的,是包豪斯领导人来到美国后发展出的新的现代主义。但意识形态上看二者却有很大差异。现代主义的民主色彩,乌托邦色彩荡然无存,变为一种单纯的商业风格,变成了为了形式而形式的形式主义追求。80年代以后国际主义开始衰退,简单理性、缺乏人情味、风格单一、漠视功能引起青年一代的不满是国际主义式微的主要原因,逐渐后现代主义风格挑战。

2.波普设计风格波普设计风格是一场前卫而又面向大众的设计运动,20世纪60年代兴起与英国并波及欧美。波普一词源于英语中的“Popular”,有大众化、通俗、流行之意。它反映了当时西方社会中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的文化观、消费观及其反传统的思想意识和审美趣味。它受到美国20世纪50年代大众文化和20世纪60年代波普美术的影响,波普设计打破了二战后工业设计局限于现代国际主义风格的过于严肃、冷漠、单一的面貌,代之以诙谐、富于人性和多元化的设计,它是对现代主义设计风格的具有戏谑性的挑战。设计师在室内、家具、服饰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创新,其设计挣脱了一切传统束缚,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其市场目标是青少年群体,迎合了青年的桀骜不羁、玩世不恭的生活态度及其标新求异、用毕即弃的消费心态。波普运动追求新颖、古怪、新奇的宗旨缺乏社会文化的坚实依据,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其寻求新奇的设计动机已力不从心,开始在历史风格中找寻借鉴,一个以反传统为核心的运动成了

历史的大杂烩。这场运动只在形式主义中进行探索,并没有更加深层的意识形态依据,所以本身形式的不断改变使它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设计运动。

3.设计伦理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著名设计理论家维克多·巴巴纳克在其名著《为现实世界的设计》中,提出了自己对设计目的性的看法,可以说,这是在当时设计现状考察的基础上,从理论上对设计和设计师提出批评。在这部著作中,他明确提出了设计的三个目的:第一,设计应该为广大人民服务,而不是为少数富裕国家和阶层服务。第二,设计不但应为健康人服务,而且考虑为残疾人服务。第三,设计必须考虑地球的有限资源使用问题,必须为保护地球服务。巴巴纳克所提出的上述三个目的,反映了现代设计的根本宗旨和本质特征:设计的目的不仅仅是为眼前的功能、形式目的服务的,设计更主要的意义在于设计本身具有形成社会体系的因素。因此设计的考虑也必须包括对于社会短期和长期因素的内容。从当代设计伦理观看,还需考虑第三世界人民以及生态平衡、自然资源等目的。这种理论推动了设计观念的发展,可谓具有远见卓识。该书不仅在美国产生了巨大的反响,而且对世界设计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先后被译成十多种文字,成为各国设计师和学生的必读之书,书中的诸多观点被认为是现代设计师进行设计实践必须奉行的准则。

4.人体工程学人体工程学,又称人机工程学、人机工学,是20世纪初发展起来的一门独立的学科,它的宗旨是研究人与人造产品之间的协调关系,为设计提供依据。人体工程学在六七十年代有相当显著的发展,对于涉及的起步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人体工程学的中心是解决人机之间关系的问题,其中包括:人造的产品、设备、设施、环境的设计与创造;对于人类工作和活动过程的设计;对于服务的设计;对人类使用的产品和服务的合适程度的评估。20世纪人体工程学才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它的服务对象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手工产品,而更多地与大工业化的产品密切关联,是工业化迫使这个学科形成。人体工程学的研究在70年代达到高潮,70年代是人体工程学泛滥夸大的阶段,也是人体工程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的到理论实践上的完善化的阶段。

5.有机现代主义有机现代主义是从二战后到20世纪60年代,流行于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美国和意大利等国的一种现代设计风格,它是对现代主义的继承和发展。这种风格在造型上常常体现出“有机”的自由形态,而不是刻板、冰冷的几何形,无论是在生理还是心理上给使用者以舒适的感受,而与此同时这些有机造型的设计往往又适合于大规模生产,这标志着现代主义的发展已突破了正统的包豪斯风格而开始走向软化,这种软化趋势是与斯堪的纳维亚设计联系在一起的,被称为“有机现代主义”。在北欧,有机现代主义的著名代表人物是阿尔瓦·阿瓦,在美国以萨里宁为代表,在意大利则以尼佐利著称。“有机现代主义”设计的代表作有萨里宁设计的“胎椅”及“郁金香椅”。

1.意大利理性主义运动意大利也有过类似德国、荷兰、前苏联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尝试,在意大利被称为理性主义运动,是由一小批设计是自发开始的探索。他们发展出自己的社会哲学计划,反映在建筑与工业产品设计上。意大利设计的基本精神是现代主义时代的民族风格,但是在意大利的理性主义设计团体则追求没有民族风格的国际主义特征,因此这个探索延续的时间不长,影响也非常有限。不少重要的设计师都曾经参加过理性主义的试验,其中特拉格尼是意大利理性主义“七人小组”的核心人物,他们在1926年发起这个理性主义设计运动,意大利的理性主义设计对于国家经济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生产成本低,便于批量生产,其中最典型的例子是特拉格尼设计的法西斯宫。理性主义设计包括了相当多的灯具,家具,造价低,形式具有强烈的现代味道,因此非常受消费者欢迎。但是到了30年代中期以后,因为经济开始恢复,理性主义开始失去政府与企业的宠爱与支持,设计很快转到新古典复兴上去了。

2.诺瓦茜托运动指意大利20世纪30年代在理性主义以后产生过的一个为期不长但是很有特色的设计运动。它产生的背景与法西斯主义在意大利权利的扩展分不开。这种设计采用古典主义的动机,加以简化和部分修正,成为一种为独裁政权服务,具有一定功能特性的,但是更多具有强烈的政治象征的新风格。它的主要形式影响不是来自理性主义的现代设计,而主要是来自法国、奥地利等国的装饰化根源,与当时盛行的装饰艺术风格运动有所关联,但是也具有更加明显的政治目的性。诺瓦茜托集团的组成人物有吉奥·庞蒂等意大利重要的设计家。该集团正式成立于1926年,设计主要集中在建筑上,不少当时重要的政治建筑都出自这些大师之手,都具有特别强烈古典复兴的味道,同时也引用了少量现代主义的特征,如吉奥·庞蒂艾米丽奥·兰西亚设计的“假日宫”。

3.意大利反主流设计20世纪60年代意大利发生了与其他西方国家类似的变化,即新生的青少年成为重要的消费群,而知识分子当中对于那种单纯考虑为上层服务的设计也感到不满和仇恨,因而,各种新的、具有反叛动机的激进设计运动在意大利蓬勃开展,理论家把这些运动统称为“反主流”,也叫激进运动。意大利激进设计运动的领袖人物是爱多尔·索塔萨斯,他在50年代中期把一些非标准国际主义的设计动机引入自己的设计中,到了60年代他的探索与当时的社会大气氛吻合,因而引发了激进的,反潮流的设计运动。同时也受到英国波普和中国文革红卫兵运动大破大立精神的影响,意大利的激进设计运动在60年代末达到高潮,但是,由于这种激进的设计思潮脱离社会实际,也脱离工业生产与市场规律实际,因此,这些设计基本没有得到接受,也没有被企业厂家生产,只存在设计阶段,成为这个特定时代的一段历史。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以来,随着社会动乱因素的逐步消退,消费层逐步进入稳定化,激进主义设计运动也就很快消退了。

4.保罗·汉宁森汉宁森被誉为丹麦最杰出的设计师,他曾在哥本哈根的技术学校和丹麦科技学院学习。1920年,汉宁森成为哥本哈根市独立建筑师,在那里他成功地设计了几幢住宅、工厂和两个剧院的室内。除此之外,他还为报纸和期刊撰写文章,为剧院编写滑稽剧、创作诗歌。从他的文字作品可以看出,他还是一名犀利的社会和建筑批评家。汉宁森的成名作是他于1924年设计的多片灯罩灯具,这件作品于1925年在巴黎国际博览会上展出,获得很高评价并摘取金牌,这种灯具获得“巴黎灯”的美誉,后来发展成为极为成功的PH系列灯具。这类灯具不仅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而且因为它来自与照明的科学原理,而不是由于任何附加的装饰,因而使用效果非常好,体现了斯堪的纳维亚工业设计得鲜明特色。

5.爱多尔·索塔萨斯爱多尔·索塔萨斯出生于奥地利的一个建筑师之家,1935~1939年在都灵楼受建筑学教育,擅长建筑、室内、家具、展示与装饰等设计。1947年在米兰独立开设设计事务所。1958年起为奥利维蒂公司设计了大量的电动打字机、计算机及其他办公机器。从I960年代后期起,他的设计从严格的功能主义转变到了更为人性化和更加色彩斑澜的设计,并强调设计的环境效应。20世纪80年代他和七位设计师在米兰—组成“孟菲斯设计集团”。“孟菲斯”反对一切固有观念,反对将生活铸成固定模式,开创了一种无视一切模式和突破所有淸规戒律的开放性设计思想,随后“孟菲斯”迅速发展成为国际性设计集团。索塔萨斯认为设计就是一种生活方式,因而设计没有确定性,只有可能性,他认为设计不仅要按当代条件有效思考,还应采取某种不受时间限制的永久性方式。他反对一切唯功能论包括包豪斯精神及形而上学的理性化、非个人化的设计教条。他力图通过产品的再设计,寻找通往个人自我发展的道路。

1.德国青年风格德国的新艺术运动是以“青年风格”来称谓的,艺术家、建筑家以《青年》杂志为中心,希望通过手工艺的传统恢复来挽救颓败的当代设计,思想上也受拉斯金等人的影响。初始带有明显的自然主义色彩,但于1897年后逐渐摆脱以曲线装饰为中心的法国等新艺术运动主流,开始和格拉斯哥四人相似的探索,从简单的几何造型和直线的运用上找寻新的形式发展方向。青年风格运动最重要的设计家是贝伦斯,被誉为“德国

现代设计之父”,早期受新艺术运动影响,也有类似于分离派的探索。他以慕尼黑为中心进行设计试验,其功能主义和采用简单几何形状的倾向都表明他开始有意识地摆脱新艺术风格,朝现代主义的功能主义方向发展。对米斯"凡德洛和科布西耶等人影响巨大。代表作有德国电器集团的厂房建筑(现代主义幕墙式建筑的最早模式)。

2.德国系统设计系统设计的核心是理性主义和功能主义,常采用基本单元为中心,形成高度系统化的、高度简约化的形式,整体感强而具有冷漠和非人情味的特征。系统设计通过把纷乱的现象予以秩序和规范化,将产品造型归纳为有序的,可组合的几何形态设计模式,取得了一种均衡、简练的和单纯化的逻辑效果。如1956年古格洛特和兰姆斯合作设计得SK4型组合音响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该音响外形为一个长方形几何状的木头和塑料箱子,上加一个白色有机玻璃外罩,结构简单到无以复加的地步,通过古格洛特和兰姆斯的设计、宣传和推广,系统设计成为20世纪60年代以后西德设计的显著特征之一。系统设计从产品扩展到包括平面设计的其他领域,是对20世纪初追求典型性和标准化设计艺术思想的发展,最终使德国设计在世界设计舞台以高度理性化的系统设计而著称。

3.德意志工业联盟德意志工业联盟简称“DWB”,1907年由赫曼·穆特修斯在德国倡议成立,其成员包括了制造商。建筑家和工艺家。德国工业联盟把工业革命和民主革命所改变的社会当作不可避免的现实来客观接受,并利用机械技术开发满足需要的产品。德国工业联盟成立后出版设计年鉴,开展设计活动,参与企业设计,举办设计展览,尤其具有意义的是他们有关设计的标准化和个人艺术性的讨论。持这两种观念的代表分别是穆特修斯和亨利·凡德·威尔德,在1914年的DWB年会上,穆特修斯极力强调产品的标准化,主张“DWB”的一切活动都应朝着标准化来进行”,而亨利·凡德·威尔德则认为艺术家本质上是个人主义者,不可能用标准化来抑制他们的创造性,若只考虑销售就不会有优良品质的制作。这两种观念典型的代表了工业化发展期人们对现代设计的认识。当然,随着工业的发展,穆特修斯的观点大获全胜,标准化已成为今日工业产品设计的准则。德意志工业联盟的中心人物和设计实践者是彼得·贝伦斯,他受聘为德国通用电气公司的设计顾问,为该公司设计了厂房、电器、标志、海报及产品说明书等,他的设计极好的诠释了现代设计的理念,成为工业设计史上第一个工业设计师。

1.新现代主义在文杜里提出向现代主义挑战以来,出了后现代主义还有一条道路就是对现代主义的重新研究和发展,被称为“新现代主义”或“新现代”设计。新现代主义坚持现代主义的传统,根据新的需要给现代主义加入了新的简单形式的象征意义,但总体来说它是现代主义继续发展的后代。这种依然以理性主义、功能主义、减少主义方式进行设计的风格,人数不多但影响巨大。20世纪70年代从事现代主义设计的以“纽约五人”为中心,他们的作品遵循了现代主义的功能主义、理性主义基本原则,但却赋予象征主义的内容。新现代主义是在混乱后的后现代主义之后的一个回归过程,重新恢复现代主义设计和国际主义设计的一些理性的、次序的、功能性的特征,具有它特有的清新味道。新现代主义在平面设计上的影响特点之一就是包豪斯风格:工整、功能性强、将就传达功能,冷漠。代表作有迈耶的装饰艺术博物馆,贝律铭的卢浮宫“水晶金

字塔”等。

2.高科技风格高科技风格源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机器美学,反映了当时以机械为代表的技术特点。到70年代以后,一些设计师和建筑师认为,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尖端技术不断进入人类的生活空间,应当树立一种与高科技相应的设计美学,于是出现了所谓的高科技风格。高科技风格首先从建筑设计开始,在工业产品设计中,高科技风格派喜欢用最新材料、尤其是高强钢、硬铝或合金材料,以夸张、暴露的手法塑造产品形象,常常将产品内部的部件、机械组织暴露出来,有时又将复杂的部件图上鲜艳的色彩,以表现高科技时代的“机械美”、“时代美”、“精确美”。?高科技风格的实质在于把现代主义设计中的技术因素提炼出来,加以夸张处理,形成一种符号的效果,赋予工业结构、工业构造和机械部件一种新的美学价值和意义。

3.解构主义风格结构主义的形式实质是对于结构主义的破坏和分解,作为一种设计风格的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在建筑上最先开始,从字意来看,解构主义的所反对的是正统原则和正统标准,即现代主义、国际主义原则与标准。后现代主义兴盛了不长时间就衰颓了,重视个体、部件本体,反对总体统一的解构主义哲学却被少数设计师认同。它不是设计上的无政府主义方式,所有解构主义作品都貌似零乱,而实质有内在的结构因素和总体性考虑的高度理性化特点。重要的代表人物有弗兰克?盖里、艾什曼等。盖里的作品具有鲜明的个人特征,采用解构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重视结构的基本部件,认为基本部件本身就具有表现的特征,完整性不在于建筑本身总体风格的统一,而在于部件的充分表达。他的设计代表了解构主义的精神精华。解构主义因为存在许多结构的、工程上的问题,很难立即影响到工业设计,对于平面设计,则导致了达达主义风格的

复兴。解构主义并没有能够真正成为引导性的风格,它一直是一种知识分子的前卫探索,具有强烈的试验气息。

4.绿色设计绿色设计是指以环境和环境资源保护为核心,以保护人类生态环境、维护人类身体健康为目的的设计理念及行为。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为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文明,同时也在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破坏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空间,给人类的生存及发展造成严重威胁。随着全人类物质文明的高速发展,人们也逐渐认识到以环境污染为代价而换取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巨大危害。20世纪80年代绿色设计的理念正式在世界范围内提出,并迅速在个涉及领域得以重视和实施,其主要设计原则有:节省资源,着力从节约资源的角度开发产品和服务;降低污染,着力于减少、消除污染的途径开发产品和服务;回收及再利用,实施绿色设计,是产品可以翻新和循环再利用;消除污染,着力于净化生态环境,提高生活质量而开发产品与服务。绿色设计的4R理念属于绿色设计的一种设计方法。4R是由Recovery(回收)、Recycle(再循环)Reuse(再利用)、Reduce(减量)四个词的第一个字母组合而来,这四个词的词意构成了绿色设计的内涵。

5.后现代主义风格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是后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的产物。它发端于建筑设计并影响到其他设计领域,在设计宗旨、风格等方面向现代主义设计提出挑战。现代主义设计风格长期以单调、沉闷、冷漠的形式充斥城市。随着经济发展,形式单调的产品已不能适应多元化市场的需求和商业竞争。后现代主义设计应运而生。60年代末以美国建筑师文杜里为代表,提出主宰设计风格的不是权威,而是市场。后现代主义反对“少即多”的设计原则,并提出“少即烦”的观点,认为设计不仅要实现功能要求,还必须使形式表现出丰富的视觉效果。他们提出“复兴都市历史拼合”理论,认为新时期的设计应以新材料、新技术克服单一化的技术特征,要表现出与自然和原有的历史传统面貌融为一体的都市面貌。其设计风格的总体特征是重视形式、强调装饰,企图把良好的功能、科学的结构和古希腊罗马样式、哥特样式等各种经典样式的装饰细节相结合,追求独特艺术韵味和设计个性。因此后现代主义设计风格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常常显得生动、活泼,同时又呈现出繁琐甚至拼凑和大杂烩的面貌。后现代主义最重要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有文杜里设计的“文杜里住宅”、格里夫斯设计的波特兰公共服务中心大厦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