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体系文件设备管理控制程序

体系文件设备管理控制程序

体系文件设备管理控制程序
体系文件设备管理控制程序

体系文件设备管理控制程序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https://www.doczj.com/doc/df18539211.html,好好学习社区

设备管理控制程序

1.目的

2.适用范围

3.引用标准

4.定义

4.1 设备

4.2 设备固定资产

4.3 点检

5.管理职责

5.1 归口管理

5.2 设备部门职责

5.3 财务部门职责

5.4 使用部门职责

6.管理内容与要求

6.1 设备的采购

6.2 设备的使用

6.3 设备的维护

6.4 设备的技术改造

6.5 设备的资产管理

6.6 设备的管理考核

7.设备文件

7.1设备作业指导文件

7.2设备使用的记录表格

7.3设备技术文件

7.4设备文件的管理

1.目的

为规范公司在设备管理方面的职责、管理内容和方法,使公司在设备管理工作得到有效地控制,特制定本控制程序。

2.适用范围

3.引用标准

TX-A.03.01《质量管理手册》

4.定义

4.1 设备:是指企业在生产、检测、管理等方面所需要的机械、装置和设施等物资的总称。

并且可供长期使用、能在使用中基本保持原有的实物形态。

4.2 设备固定资产:是指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设备

a.单位价值达到2000元及以上;

b.使用寿命超过半年;

c.能独立完成某项功能。

4.3 点检:是指对设备的某个部件、部位(称之为点)进行检查。

5.管理职责

5.1 归口管理:家用研制中心制造部(设备课)为公司设备管理的归口管理部门。

5.2 设备部门职责:对设备(办公设备除外)的采购、使用、维护、技术改造,设备固定资产

的管理,设备文件的管理,设备的管理及考核等工作的全过程负责。

5.3 财务部门职责:事业部财务部负责维护设备固定资产财务属性,对设备固定资产的管理

具有考核权。

5.4 使用部门职责:对本部门(课室)内的设备的使用、维护、资产管理等负责,组织本部门

(课室)内部的设备管理与考核,并参与和协助设备课开展设备采购、技术改造、管理考核等工作。

6.管理内容与要求

设备管理包括设备的采购、使用、维护、技术改造、资产管理、管理和考核等方面的管理内容和要求。

6.1 设备的采购

6.1.1 立项报告

1. 立项报告的编制:

1).由使用部门提出、编制并报批。必要时设备课提供协助。

2).也可由相关职能部门(如设备、开发、工艺、安全、计量等)申报。

3).属于标准设备且单位价值低于10万元的可用《设备购置呈报表》代替立项报告。

4).属于技术改造项目的,可用《技术改造项目计划表》代替立项报告。

2. 立项报告的内容必须明确设备投入的充分性和必要性;准确描述设备的功能、技术性能

要求,或者是设备的使用条件;进行投入产出分析以及准确的投资预算。

3. 立项报告的审批:

1).立项报告需经申请部门和设备部门审核,由中心副总以上领导批准。

2).对职业安全、卫生、环境等存在危险、有害因素的需经安全主管部门对其安全性进行评

审并签署意见。

3).属于测量设备(器具)的需经计量主管部门对其技术指标进行评审并签署意见。

4. 立项报告批准后,申请部门将立项报告的原件交设备部门归档并执行。

5. 对现有设备进行技术改造涉及设备固定资产(设备整体或部分)报废的,除满足第

6.1.1.2

条款规定外,还应同时按第6.4.5条款执行。

6.1.2 立项报告的技术文件

1. 标准设备的技术文件由设备部门根据供应商提供的技术资料组织相关部门进行确认和确

定。

2. 对非标设备的技术文件由设备部门编写或组织编写设备技术协议书。设备技术协议书应

包括有关的工艺技术要求、加工产品的质量要求、生产效率或节拍、加工工艺或规范、安全环保、计量等方面的具体要求。

1). 属于新产品开发、产品设计变更等原因引起的设备购置或技术改造项目,由工艺部编写

或提出详尽的技术要求。

2). 属检验检测的需要引起的项目,由品管部编写或提出详尽的技术要求。

3). 其余的项目,由设备课编写或组织编写。

3. 非标设备技术协议书需经使用部门、设备部门审核,由主管副总批准。

6.1.3 设备采购

1. 设备采购的形式:

1). 项目预算费用在20万元以下的,可选择招标或议标。

2). 项目预算费用在20万元(含)以上的,必须进行招标。

2. 设备采购的竞标:

1). 设备的采购必须有3家或以上供应商参与竞标。

2). 竞标单位不足3家的,设备课应做出书面的说明并经主管副总批准。

3). 参加竞标的供应商必须是经设备部门考察审核为合格的设备生产商或供应商。

3. 招标和议标的结果以《价格审核报批表》上报批准。

4. 《价格审核报批表》经设备部门审核。上报审批的价格低于或等于项目预算费用的,由

主管副总批准;上报审批价格高于项目预算费用的,由立项报告的批准人批准。

6.1.4 设备采购合同

1. 由设备课根据经批准的立项报告、《价格审核报批表》、设备技术协议书等确定的价格、

中标单位、技术要求、付款交货方式等与供应商商议并起草合同。

2. 合同及其附件经设备部门审核,由主管副总批准后,由设备课负责签订和执行。

3. 设备采购合同必须符合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的要求,应明确采购的货品及其数量、单价

及合同金额、付款交货方式及期限、技术要求、验收标准及期限等。

4. 标准设备的采购合同中涉及的技术要求文件,可以直接在合同中专门的章节明确或者是

签订设备技术协议书。非标设备的采购合同中涉及的技术要求文件,需签订设备技术协议书。

5. 设备采购合同中的实际采购价格必须不大于批准的采购价格。

6.1.5 设备安装调试

1. 设备的安装调试工作由设备课组织,使用部门配合协助。

2. 设备需要在公司内进行安装的,由设备课组织与供应商签订环保安全协议并督促供应商

执行。

3. 设备安装调试完成后由设备课组织使用部门以及工艺、安全、计量等相关部门对设备进

行初步验收,合格后签署《设备试用许可》,经主管部长批准后投入试运行。

6.1.6 设备验收

1. 设备安装调试完成后由设备课根据合同的规定组织验收。合同中未明确验收时间的为设

备安装调试完成之日起1个月内。

2. 设备的验收工作由设备课组织,使用部门参加。涉及与工艺、生产、安全、环保、计量

等的,须组织相关部门参加设备验收。

3.设备的验收应按合同规定对其进行性能、精度、安全、合同符合程度等方面的验收工作;

设备验收的情况和结果记录在《设备技术验收方案》(A、B类设备)和《设备验收移交单》。4.A、B类设备的验收,由设备课编写《设备技术验收方案》,设备部门审核、主管副总批准。

5. 设备课根据验收的实际情况可以组织供应商参加设备的验收工作。

6.设备验收不通过时,设备课必须根据验收结论或意见组织与供应商协商,限期整改或退(换)货并由供应商确认。限期整改期间为设备试用期限延期限。

7.通过验收的设备为合格设备,可以正式投入使用。

6.2 设备的使用

设备的使用管理的原则是“谁使用、谁负责”。

6.2.1 设备操作

1.设备的操作应由使用部门和设备部门对操作工进行培训,并按照《设备操作规程》正确操作使用设备。

2.设备的操作必须严格遵守和执行“五项纪律和要求”。

1).操作工必须经过培训并具有相应技能方可操作使用设备。严禁无操作资格或技能的人员

操作设备。

2).操作工必须严格按照《设备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严禁违章作业。

3).操作工在班前、班后必须对设备进行全面的清洁、点检和保养,以保障设备状态良好。

4).设备运转期间,操作工必须经常巡检设备的运行状况。发现异常要立即上报,发现故障

要立即停机、上报、维修或参与维修。

5).操作工必须规范、真实地填写设备运行维修记录等相关记录。

3.《设备运行维修记录本》每月3日由使用部门收集交由设备课归档(间断使用的设备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次数每两至三个月收集上交)。

6.2.2 定人定岗制度(A、B类设备)

1.操作工在上岗操作前必须由使用部门和设备部门进行培训并考核合格,取得管理部核发的资格文件方可上岗作业。

2.使用部门必须安排具有操作资设备操作工上岗操作设备,同时做到定人、定岗(定机台),并建立《设备定人定机台帐》并报设备部门备案。

3.操作工由于休假等原因离开本岗位达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的,重新上岗作业前必须由使用部门和设备部门培训并考核合格,并报设备部门备案。

4.操作工由于休假等原因离开本岗位达六个月以上的,按6.2.2.1条款执行。

5.操作工更换操作相同类型设备不同机台的,按6.2.2.3条款执行。

6.2.3 交接班制度

1.双班或三班制

1).操作工在交接生产的同时必须进行设备及其工(器)具的交接工作并记录在《设备运行维

修记录本》。

2).交接班时由接班的操作工对接班时的设备状况进行检查和评分并如实地填写。如设备状

况未达良好的,接班人员应要求交班人员对设备重新进行清洁、保养和检修。

3).交接工作由交、接班的操作工签名确认。

2.单班制

1).操作工在下班前必须进行设备及其工(器)具的清点工作并记录在《设备运行维修记录

本》。

2).操作工对设备状况进行检查和自评分并如实地填写。如设备状况未达良好的,操作工应

对设备重新进行清洁、保养和检修。

3).操作工应签名确认。

6.2.4 特殊作业

1.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规定的特殊作业人员必须取得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规定的操作资格证书。

2.对于取得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规定的操作资格证书的操作人员,视为具备上岗资格。必要时,设备课和使用部门可以根据操作岗位的重要程度,对这类操作人员进行重新考核或培训,由管理核发上岗资格证。

6.3 设备的维护

设备维护管理的内容包括设备保养、性能精度检测、故障处理、委外维修、计划维修、大维修、设备事故处理等。

设备的维护管理的原则是“谁使用、谁负责”。

6.3.1 设备保养

1.设备保养实施“三级保养制度”:日常保养、一级保养、二级保养。

设备保养的原则:日保制度化、经常化;一保不出班组;二保不出课室。

2.日常保养:

日保的主要内容是点检、清洁、润滑、紧固,是设备完好运行的最基本、全面的保障。

日保的重点是检查、调整、紧固、润滑、防锈、排污、清理清洁油污、杂物、料屑等。

日保的基本要求:整齐、清洁、润滑、安全。

1). 设备点检:

a. 操作工和维修工在每班开机时应按照《设备点检作业指导卡》所规定的内容对设备进行

点检,并如实地将点检情况与所发现的异常及其处理记录在《设备点检记录表》。

b. 使用部门设备员和设备课工程师每周应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操作工、维修工的点检工作进

行检查监督,并按照《设备点检作业指导卡》所规定的内容对设备进行点检,如实地将检查处理情况记录在《设备点检记录表》。

c. 使用部门对各级点检所发现的问题应及时进行调整、紧固、维修并记录。

d. 设备点检的项目有测量器具进行计量的应记录测量数据,无测量数据的确定其符合性(√

或×)。

e. 《设备点检记录表》每月3日由使用部门收集,交由设备课归档。

2). 设备清洁:

a. 设备操作工应在每班的班前班后各5至10分钟对设备进行全面的清洁保养工作即设备

“5S”:清理、清洁(油污、杂物、料屑、防锈、排污)、整理、整顿(工器具、连接管线、生产物料)和持续保持。

b. 设备的清洁工作与状况应在《设备运行维修记录本》记录。

3). 设备润滑:

a. 操作工、维修工必须根据《设备润滑图表》的规定和要求对设备进行润滑,保证润滑装

置完好,保持润滑部位整洁、润滑状态良好。

b. 设备的润滑在《设备运行维修记录本》记录。

c. 设备的润滑保养必须遵守“润滑五定”原则:定人、定时、定量、定质、定点。润滑五

定的要求在《设备润滑图表》应得到明确。

3.一级保养

1). 设备的一级保养由使用部门编制一保计划组织实施。原则上每台设备每月进行一次,也

可以根据设备状况的良好程度适当调整。

2). 一保的重点是在日保的基本要求上,同时有重点的针对设备一些带缺陷的、异常的、故

障率高的部件(位)进行检修,更换失效的零件,恢复至完好的状态。

3). 使用部门每月3日必须编制本月的一保计划和填写上月的一保计划完成情况,并填写《设

备一保、检修计划(完成)表》上交设备课。

4). 一保的实施由操作工和维修工一起进行。原则上C类设备以操作工为主,A、B类设备以

维修工为主。

5). 一保实施完成后由一保实施者填写《设备一级保养完成单》。

4.二级保养

1). 设备的二级保养原则上每台设备每年进行一次,也可以根据设备一年来的状况适当调

整。

2). 二保的重点是在一保的基础上,对设备进行更为全面的维修保养或进行局部的技术改

造,恢复和提高设备的精度性能。

3). 二保与大修同时进行,按6.3.6条款执行。

5.为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操作工和维修工在实施设备的各级操作、维保养工作时应严格遵守《设备维护保养规程》,严禁违章作业。

6.3.2 设备性能精度检测

1. 属于测量设备(器具)的并符合公司计量管理要求的设备及其零部件,按照规定的计量周

期由计量部门组织对其性能精度进行检测并记录。

2. 对于不符合6.

3.2.1条款规定的设备及其零部件,如其对产品质量等具有关键影响的,

应进行性能精度检测。

3.设备的性能精度检测由使用部门按照《设备性能精度检查记录表》的要求进行检测并记录,设备工程师参加。必要时由设备课组织实施或委托外单位实施。

4. A、B类设备原则上每年进行一次设备性能精度检测(与设备大修、二保同时实施),填写

《设备性能精度检查记录表》。性能精度要求高的设备如冲床、模具等根据实际需要增加轮检的次数。

5.检查测量结果不符合标准要求的,使用部门或设备课应组织维修,并在维修后重新检测。

无法修复到标准要求,但基本能够满足生产、质量、安全、效率等要求的,由设备课组织使用部门、工艺部门、品管部门等进行技术鉴定,让步接受并重新修订具体的性能精度要求。

6.《设备性能精度检查记录表》在检测结束后交由设备课归档。

6.3.3 设备故障处理

1. 设备故障处理实施“三级维修制度”:班组能解决的由班组解决(班组级);课室能解决

的由课室解决(车间级);课室不能解决的由设备课组织解决(公司级)。

1).当设备发生故障或故障征兆时,操作工必须立即停机进行初步检查,自己能处理的要立

即排除;自己不能排除的,要及时通知维修工进行修理并上报班组长。

2).维修工在接到维修通知后应立即到现场进行故障分析与修理,操作工协助;维修工不能

解决的通知设备课工程师处理。

3).设备课工程师在接到维修通知后应立即到现场进行故障分析并指导维修工修理,操作工

协助;

4).经过以上三级处理仍无法修复的,由设备课组织委外维修,按第6.3.4条款执行。

2. 各级操作维修人员在处理设备的故障后,应规范、真实地填写《设备运行维修记录本》。3.各级操作维修人员在发现设备故障或隐患以及接到维修通知后应立即到现场进行故障分析与修理,最快速度使设备故障或隐患得到消除,恢复设备的性能和精度,最大限度降低损失。

4.在实施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时应严格遵守《设备维护保养规程》,严禁违章作业。

6.3.4 委外维修

1. 设备出现设备故障、设备维护保养、设备的性能精度检测等项目而公司内无能力解决的,

由使用部门填报《委外加工、修理申请单》。

2.《委外加工、修理申请单》由设备部门审核、主管副总批准。

3.设备课在委外维修时,应找2家(含)以上供应商议价,并将议价结果按《价格审核报批表》上报批准后实施。应急维修的项目,在经设备课长同意后可先委外维修后补办价格审批手续。

4.委外维修的质量、精度要求高或费用大于5000元时,设备课应与供应商签订维修合同。5.委外维修项目在现场实施过程由设备课组织,使用部门协助,并签订安全环保协议。6.委外维修后设备课组织相关部门进行验收,填写《设备维修项目验收记录表》。

6.3.5 计划维修

1.实行预防(计划)维修,改善设备的运行状况、消除故障隐患、彻底解决效率高的故障的根源,使设备得到有效地管理和控制,提高设备综合效率,减少设备故障以及故障后修理造成的负面影响。使用部门应根据设备备件寿命、故障发生的历史数据等组织预防性维修。

2. 设备故障分析表

1).对于重复性及典型的故障,使用部门应组织分析、总结,采取预防措施,防止再发生,

填报《设备故障分析表》。

2).《设备故障分析表》由使用课室编制,使用部门课长审核、部长批准。

3).《设备故障分析表》每月3日前上交设备课审核和存档。

3.设备一保、检修计划

1). 使用部门根据设备使用状况编制《设备一保、检修计划(完成)表》。在每月3日前并上

交设备课备案。

2). 《设备一保、检修计划(完成)表》由使用课室编制,使用部门课长审核、部长批准。

3). 《设备一保、检修计划(完成)表》每月3日前上交设备课审核和存档。

4.计划维修由使用部门组织实施,必要时设备课协助。

5.计划维修完成后,由使用部门填写《设备维修项目验收记录表》并组织验收。

6.3.6 大修

1. 使用部门在每年6月15日根据一年来设备的使用、故障等状况编制《年度设备大修计划

表》及所需的备件计划。

2. 设备课汇总各使用部门的《年度设备大修计划表》并组织评审,于6月底前报批。3.大修主要由使用部门负责组织实施,设备课指导并检查。必要时由设备课组织或委外实施。

4.大修项目完成后,由使用部门填写《设备维修项目验收记录表》,设备课组织验收。

6.3.7 设备事故与处理

1.设备事故分类:设备事故分为重大事故、中级事故、一般事故。

1). 重大事故:造成全厂停产24小时以上的;或财产损失20万元以上的。

2). 中级事故:造成全厂停产8小时以上,或主要生产车间停产24小时以上的;或财产损

失10万元以上的。

3). 一般事故:造成全厂停产4小时以上,或主要生产车间停产8小时以上,或主要机台停

产24小时以上的;或财产损失5万元以上的。

2.发生设备事故时,操作工必须立即停机,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并保留现场,第一时间通知班组长和区域维修工,并立即向上传达至设备工程师、使用部门和设备课的课长、主管部长。中级以上事故应报主管副总。

3.事故发生后,设备课应立即组织工程技术人员、维修工、操作工甚至外单位对设备设施进行抢修,将公司财产损失降到最低、事故影响程度降到最小。

4.事故得到抢修处理后由设备课负责召集事故分析会,按“三不放过原则”分析事故原因、制定预防措施并监督落实、处理事故责任人员,填报《设备事故报告》。

5.《设备事故报告》由设备部门审核、由主管副总批准。一般事故的事故分析会由设备主管部长主持处理,中级事故和重大事故由主管副总主持处理。

6.事故处理的“三不放过原则”:

1).事故原因不清楚不放过。

2).事故责任者和周围群众没受到教育不放过。;

3).事故没有采取预防措施不放过。

6.4 设备的技术改造

1. 设备管理及使用部门应围绕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员工劳动强度、降低设

备停机故障率、降低生产及运行的成本、安全、环保等方面,根据生产大纲的产能需求以及新产品、新工艺、设备更新等要求,对设备进行不断的改善和必要的技术改造。

2. 设备课在每年6月组织使用部门根据生产的具体情况和要求编制《年度设备技术改造计

划表》,并在月底前报批。

3.《年度设备技术改造计划表》由设备课负责编制,主管副总审核,中心总经理以上批准。4.年度的设备技术改造项目由设备课负责组织实施,一般安排在生产淡季进行。

5. 其他的设备技术改造项目按

6.1条款执行。

6. 一般设备或对设备结构强度、性能无较大影响的项目原则上由使用部门实施;重点设备

的改造项目由设备课组织使用部门实施,或委托外单位实施。

7.技术改造项目实施完成后,由设备课按6.1.6条款组织验收。

6.5 设备的资产管理

设备资产管理包括设备管理分类、设备固定资产台帐管理、设备资产的调拨、封存、启封、报废等方面的管理。

6.5.1 管理分类

1.为使设备在使用管理过程中得到有效地管理,突出重点、关键点,将设备分为A、B、C 三类进行分类管理。

2.设备的管理类别由设备课根据该设备在产品质量、生产、安全、价值以及维修五大方面进行评估与分类。

3.设备的管理类别的首次确定在固定资产台帐登录工作的同时进行;设备的管理类别的调整在设备固定资产盘点时,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进行(特殊情况可以立即调整)。

4.分类标准:

1).A类设备(关键设备):是指对生产和产品质量关系重大、使用危险性高且为当地安全监

察部门监管的、价值大(尤其是高价进口设备)、精度要求高、维修困难列为关键设备,进行重点监控管理。如翅片冲床、商检系统、冷媒灌注机等。

2).B类设备(主要设备):是指对生产和产品质量关系较大、使用危险性较高或为当地安全

监察部门监管的、价值较大、有一定的精度要求、维修较困难或故障率较高的设备。如长U弯管机、打包机等。

3).C类设备(通用设备):是指对生产和产品质量基本无关系、精度要求低、危险系数低、

价值低、结构简单、易维修的设备。如生产输送线体等。

6.5.2 台帐管理

1. 设备课在设备(固定资产)验收合格后填报《设备固定资产入仓凭证》,经设备课、财务部

门审批。《设备固定资产入仓凭证》一式两份,分别由设备课、财务部门存档。

2. 由于设备的技术改造和改善项目对原设备发生增值或资产合并的,在项目验收合格后《设

备固定资产增值(合并)申请表》,经设备课、财务部门审批。《设备固定资产增值(合并)申请表》一式两份,分别由设备课、财务部门存档。

3.台帐登录:设备课凭《设备固定资产入仓凭证》或《设备固定资产增值(合并)申请表》将设备登录到《设备固定资产台帐》的基本属性;财务部门根据设备课提供的相关财务费用资料对新登录的设备的财务属性进行登录。

4.设备编号:设备编号是设备在公司内的编号标识,具有唯一性;设备的编号规则按公司财务部门的相关规定执行。

5.台帐维护:设备课负责对台帐的基本属性及时维护;财务部门负责对台帐的财务属性及时维护。

6. 使用部门对本部门(课室)设备资产的实物与分台帐负责,并配合设备课、财务部门开展

对设备资产的管理工作。

7. 设备固定资产盘点:

1).设备课和财务部门应定期或不定期对设备的实物与台帐的一致性进行检查和考核。

2).每年6月底和12月底组织公司的设备资产盘点,逐项核对帐物的一致性。设备资产的

盘点工作由设备课组织,使用部门执行,财务部门考核。

6.5.3 设备的调拨

1. 由于某种原因需要将一台设备交由另一部门(课室)使用和管理、或调拨至集团公司内其

他公司使用和管理时,必须由调入部门填写《设备(固定资产)转移单》。

2. 调入部门凭批准的《设备(固定资产)转移单》到调出部门搬迁设备。搬迁工程较大的由

设备课组织搬迁。

3.公司内的调拨由研制中心主管副总批准;集团内跨公司的调拨由双方公司或中心的总经理批准;部门内的调拨由主管部长批准。

4. 公司内部的设备调拨由设备课凭《设备(固定资产)转移单》办理设备资产使用部门属性

的修改;集团内部的设备调拨由双方公司的设备课和财务部门凭《设备(固定资产)转移单》办理设备资产的销帐和入帐。

6.5.4 设备的封存与启封

1. 设备封存:

1). 由于某种原因需要停用某台设备,预计停用时间长达6个月(含)以上的须办理设备封存

手续。

2). 由使用部门填写《设备封存/启封申请表》,经设备部门审核,由主管副总批准。

3). 设备在提交封存前由使用部门进行全面地检修和保养,确保设备处于完好状态;设备课

进行封存前技术鉴定。

4). 设备在批准封存后使用部门仍然对设备的使用管理负责,必须参照6.3.1条款和6.3.2

条款对设备定期进行清洁、保养、维护和性能精度检测,并注意防尘、防锈。

5). 《设备封存/启封申请表》一式二份,分别由设备课、财务部门存档。设备课凭《设备

封存/启封申请表》办理设备资产的状态属性的修改。

2. 设备启封:

1). 因某种原因需要启用封存设备时,由使用部门到设备课填写原设备封存的《设备封存/

启封申请表》的启封部分内容。

2). 设备的启封经设备部门审核,由主管副总批准。

3). 设备课凭《设备封存/启封申请表》办理设备资产的状态属性的修改。并复印一份交财

务部门存档。

6.5.5 设备的报废

1. 当设备存在以下一种或多种情况时,根据实际原因填写《设备报废申请单》。

1). 设备达到使用年限、精度失效、性能落后、无修理价值的。

2). 由于工艺变更、新产品改型、技术更新或其他原因,使设备失去使用价值的。

3). 由于异常原因,使设备造成损坏而不能使用,又无法修复的。

4). 由于安全、环保等原因,造成对人身安全存在重大危险和职业卫生、环保产生重大影响

的。

2. 设备的报废由设备课提出申请、组织技术鉴定、提交设备处理建议,由使用部门、设备

部门、主管副总审核,财务部门核准,中心总经理批准。

3. 《设备报废申请单》批准后由设备课组织将设备移离生产现场处理。

4.设备课和财务部门根据批准的设备《设备报废申请单》对《设备固定资产台帐》进行销帐或其他财务处理。

5. 设备课对报废的设备要单独设立台帐并及时处理,残值尽可能收回。整机或部分价值可

转移再利用的,需在《设备报废申请单》提出转移部分的去向,用途和价值评估。

5. 设备整机作为二手设备处理的,参照第

6.1.3条款的方法执行。

6.6 设备的管理考核

1.为落实设备管理体系的具体要求和措施,检验设备管理的水平,保障设备的使用维护得到有效地执行,设备课负责对使用部门的设备管理水平和业绩进行检查和考核。

2.检查考核范围:设备管理体系所涵盖的所有内容。主要内容包括设备运行保障的费用情况;设备操作维护等文件的编制、发放、张贴与执行情况;设备运行与交接班等各项记录;设备的操作、点检、清洁、润滑、保养、故障维修与计划维修的执行情况与设备的状况;设备故障发生率;设备事故发生率;设备台帐的帐、物、卡的一致性;设备技术改造、大修、二级保养、计划维修的执行情况;设备检查、故障分析等的整改措施的执行情况等。

3.检查考核方法:

1). 设备管理的执行与记录的检查考核由设备课组织进行定期(月度检查、日常巡查)或不定

期抽查,每月统计设备故障率、事故发生率等,编写《设备检查整改计划表》并提出考核意见。

2). 费用的使用情况每季度统计一次,填报《设备费用情况统计报表》并提出考核意见。

3). 设备台帐的帐、物、卡的一致性每年进行二次大盘点,填报盘点结果并提出考核意见。

4). 其他的考核项目由设备课根据公司设备管理的水平与业绩情况编制相关检查考核的具

体办法并组织实施。

4.检查考核的落实:设备课在组织进行检查并提出考核意见,由设备主管副总批准后各部门落实体现考核意见。

7.设备文件

7.1 设备作业指导文件

1.设备的作业指导文件由设备课编写,设备课长审核,主管部长批准。

2.设备的作业指导文件应在设备交付使用的同时编审批并发放使用部门执行。

3.设备的作业指导文件为设备管理体系的受控文件,由设备课统一管理(归档、发放、回收并记录)。发放时加盖红色“受控”字样。

4.使用部门必须管理保存好作业指导文件,并张贴或悬挂在设备的醒目位置,以方便员工随时查阅、执行。

5.设备作业指导文件分类:

1).设备操作规程:所有设备均必须编写设备操作规程,以指导操作工操作使用设备的具体方法的作业指导文件。

2).设备维护保养规程:重点设备应编写设备维护保养规程,以指导维修作业时的操作规范、关键点、注意事项的作业指导文件。

3).设备点检作业指导卡:重点设备应编写设备点检作业指导卡,以指导操作工、维修工等对设备进行日常点检作业的作业指导文件。

4).设备润滑图表:重点设备应编写设备润滑图表,以指导操作工、维修工等对设备进行润滑保养的作业指导文件及图示。

5).设备性能精度检查记录表:重点设备应设备性能精度检查表,以指导维修工等对设备进行性能精度检查的作业指导文件

7.2 设备使用的记录表格

1.设备记录表格的样式见第8条款的记录表格。

2.设备记录表格由使用部门每月底收集并进行相关分析,每月3日上交设备课归挡。

7.3 设备技术文件

1.设备技术文件的种类:

1).立项:立项报告、设备购置呈批表、技术改造项目计划。

2).采购:招标评审记录、价格审核报批表、合同、技术协议书、设备验收技术方案、验收移交单。

3).台帐管理:设备入仓凭证、设备增值(合并)申请、设备封存/启封、设备报废单,以及设备转移单。

4).供应商提供的设备技术文件:合格证、使用说明书、图纸、程序等。

5).其他文件:技术监督局等频发的安全使用许可证书、检测报告等。

2.设备技术文件由设备课负责保管。

3.设备技术文件保存至设备报废后1年。如设备移交至集团内其他公司,设备技术文件附件设备移交。

7.4 设备文件的管理

1.设备的作业指导文件、记录表格、技术文件等设备文件由设备课负责保管。

2.设备课应建立设备文件的借阅管理规定,登记借阅情况并按时追回。

3.对于遗失文件的责任人按规定进行考核。

4.遗失的文件如果可以从其他部门或供应商等处进行复制或补发的,设备课应负责补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