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整理版美学复习资料

整理版美学复习资料

整理版美学复习资料
整理版美学复习资料

美是什么

古希腊四大家的探讨

马克思关于美的探讨

新中国四大派的探讨

一、古希腊四大家对美是什么的探讨

A、毕达哥拉斯:美是和谐(黄金分割率)

B、苏格拉底:有用就美

C、柏拉图:美的理式,是事物美的根源

D、亚里士多德:美要依靠体积与安排

雅典学院(意)拉斐尔

③毕达哥拉斯

②苏格拉底

①柏拉图(左)与亚里士多德(右)

毕达哥拉斯:美是和谐

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哲学家和美学家

和谐是以数的比例关系为基础的

天体的运动是和谐的,

具体可感的宇宙是最高的美。

意义和影响

*“人类历史上的一个真正重大的发现”

——[德]海森堡

*天文学研究:

托勒密——地心说

哥白尼——日心说

开普勒——开普勒第三定律

(行星运动的和谐法则)

开普勒第三定律(Kepler‘s third law of planetary motion)是指绕以太阳为焦点的椭圆轨道运行的所有行星,其周期的平方与椭圆轨道半长轴的立方之比是一个常量。

若用R代表椭圆轨道的半长轴,T代表公转周期,则

(R3)/(T2)=K

*数当作世界的本源

在空间几何关系、数的结构关系上把握世界

希腊雕塑、希腊美学、希腊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

造型性或形体性

(中西艺术的区别:以绘画为例)

持矛者彼利克列特作

人体雕像特点:典雅\写实比例和谐

※黄金分割率:指事物各部分之间一定的数学比例关系,即将一整体一分为二,较大部分与较小部分之比等于其和与较大部分之比,用公式表示,设A>B,则A:B=(A+B):A结果约为1.618:1(约相当于8:5)

特点:整齐匀称静穆庄严

中西绘画的区别

透视法以大观小

概念:把眼前立体形宋沈括《梦溪笔谈》

的远近景物看做平面形李成在画中“仰画飞檐”,

以移上画面,要求画家沈括笑他是“掀屋角”。

目光从固定角度集中于是一种从远向近,从高

一个焦点来观察事物。向下看的方法。

基础:科学数学天人合一

特点:注重写实气韵生动

真实的眼睛心灵的眼睛

西方传统绘画中国传统绘画

透视法:

《米德哈斯尼斯的小道》)

霍贝玛《树间小道》

小道在画面中间延伸,观众的视线随之伸展到天地的尽头。小道两旁是高而细的树,直耸入云霄,对称而又变化,让观众的视线顺着树木的推移,消失在想象辽阔的天空中。

以大观小:

从远向近,从高向下看的方法不象西

方绘画那样近阔而远

狭,下宽而上窄,反而是上宽而下窄,画家的眼睛笼罩全景,把全部景界组成一副气韵生动,有节奏的,和谐的艺术画面。

比较体会

达芬奇(1452—1519)

他在《画论》中指出,美不是来自神而是来自人,来自客观现实生活。美是可以用感官认识到的事物的性质,这种性质就是比例和谐。他说:“美感完全建立在各部分之间神圣的比例关系上。”

“神秘的微笑”:荷兰阿姆斯特丹的一所大学应用“情感识别软件”分析出蒙娜丽莎的微笑包含的内容及比例:高兴83%,厌恶9%,恐惧6%,愤怒2%。

苏格拉底

生于公元前5世纪,雅典

苏格拉底和毕达哥拉斯的最大区别

事物本身的美事物对使用者的美

自在之美和自为之美

人本主义的美学观

柏拉图

柏拉图(Plato)(427 B.C.—347 B.C.)

※人物简介

※美学观点

※意义影响

柏拉图公元前427年柏拉图生于雅典,其父母均出自名门望族。

雅典卫城Acropolis

柏拉图的原名叫阿里斯托克勒。“柏拉图”在希腊语中是“宽阔”的意思,柏拉图的胸肩宽阔,也说他的额头宽阔,于是他的原名被“柏拉图”所替代。

苏格拉底之死法国雅克·大卫

柏拉图深爱自己的老师苏格拉底,苏格拉底被雅典法庭以莫须有的罪名处死后,柏拉图离开了雅典这块使他伤透心的地方。柏拉图回到雅典,创办了哲学学校,这就是著名的阿卡德米学园(也称柏拉图学园)。门口写着“不懂几何者不得入内”。

西方美学史上第一篇专门研究美的著作

——《大希庇阿斯篇》

书中柏拉图本人始终没有出场,担任主角的大部分是苏格拉底。他通过苏格拉底和希庇阿斯的对话说明自己的观点。

希庇阿斯是一位智者。智者指公元前5世纪希腊一位以传授知识和修辞学为业的哲学家。智者又被成为诡辩者,诡辩者当然是一个贬义词。不过,早期智者是备受尊敬的人。

《大希庇阿斯篇》--对美的本质的思考

H:美是漂亮的小姐、母马、汤罐

Socrates P.K.Hippias

S

美是什么?

H:美是黄金

S:美是的。

H:美是恰当的、有用的、有益的

《大希庇阿斯篇》对美学的最大贡献就是区分了“美是什么”和“什么东西是美的”这两个问题。柏拉图对美本身的追问被称作为天才的追问,正是有了这个追问,西方才产生了美学。

理式(Idea)成为柏拉图美学的核心

A、美根源于“美的理式”,即“美本身”。

B、理式是客观世界的根源,客观世界并不是真实的世界,而理念世界才是真实世界。

C、美的理式是先于美的事物而存在的。现实事物的美只是美的理念的影子。

柏拉图思想的意义

柏拉图的理式是人类认识史上的重大发现。

但是,柏拉图夸大了理式的作用,导致理式世界与现实世界分离。

试图寻找一种普遍因素,由于它各种美的现象才成为美的。

“柏拉图路线”贯穿于整个西方美学史。

波普尔说:“人们可以说西方的思想或者是柏拉图的,或者是反柏拉图的,可是在任何时候都不是非柏拉图的。”

黑格尔(1770—1831)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绝对理念是世界的本质。绝对理念也是美的根源,但理念必须显现,与现象、与有限的感性形象成为具体的统一体,才能有美。

不同于柏拉图之处

A、理念不是与客观事物对立的,抽象的存在,理念显现于现象,成为具体的统一体,才能有美。

B、理念自身是一个发展过程,不像柏拉图那样把美的理念看作是永恒不变的。

四、亚里士多德

(Aristotle)(B.C.384–B.C.322)

※人物简介

※美学观点

17岁开始,亚里士多德师从柏拉图。他在柏拉图学园生活了二十年,直到柏拉图去世。

公元前367年,亚里士多德出生在希腊北部的卡尔西乃西半岛。其父是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的宫廷御医。

公元前

343年开始,亚里士多德受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的聘请,担任13岁的太子亚历山大的老师。

亚里士多德则回到雅

典,在吕克昂阿波罗

神庙附近办起了“吕克

昂”(Lyceum)哲学

学校并亲自任教。

公元前336年,亚历山大继承了马其顿王位,并开始军事扩张,征服了大片土地。

“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亚里士多德

19世纪法国莫森

在真理女神的周围围绕着象征着天文(天球仪)、音乐(七弦琴)、美术(画板)的三位人物以及纯洁的小爱神,手持镜子,预示着光明和智慧与她同在。

《真理》19世纪法国

朱里斯·约瑟夫·利弗贝尔

哈佛校训是拉丁文“Amicus

Plato,Amicus Aristotle,

sed Magis VERITAS”。意

思是“与柏拉图为友,与亚

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与真理

为友”。哈佛校徽上的文字,就是真理一词的拉丁文“Veritas”。

亚里士多德的主要美学观点

1.美产生于秩序、匀称与明确。

2.美产生于一定的尺度,不能不及,也不能过。

亚里士多德的大部分文学艺术

思想集中在他的《诗学》中。

“一个美的事物--一个活东西或一个由某些部分组成之物--不但它的各部分应有一定的安排,而且它的体积也应有一定的大小;因为美要依靠体积与安排,一个非常小的活东西不能美;因为我们的观察处于不可感知的时间内,以致模糊不清;一个非常大的活东西,例如一个一千里长的活东西,也不能美,因为不能一览而尽,看不出它的整一性。“

--亚里士多德《诗学》

二、马克思主义对美的探讨

1、劳动是一切社会生活的基础

劳动不仅改造着外在自然界,而且历史地改造着自身。

(1)伴随着萌芽状态的劳动,人的身体器官的质量、形态和功能等方面发生了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如脑手的进化)。(2)劳动使主体和客体开始了分化:劳动实践把人自身从一切存在物中区分出来,提升为主体,同时把外部世界和自然对象变成人的“无机身体”,变成“为我而存在”的客体。

(3)劳动在使主客体分化的同时,也使人的意向有了所指,且创造了一个人格化的世界(第二自然),在产品中再现了人的意志和力量。

2、人的本质力量在劳动中形成、发展

人的本质力量是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在人类遵循客观规律和主观目的进行自由创造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它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能动因素,是促进人类进步、推动历史前进的积极力量。

(1)人的本质力量的形成和发展,是以生产劳动和整个社会实践为基础的。

(2)人的本质力量不是凝固的,而是发展的、变化的,它标志着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所达到的水平。

3、劳动对象化了人的本质力量

(1)劳动是人有意识有目的的生命活动。人在劳动之前必须首先形成目的。目的的形成依赖两个条件:一是现实的人的需要,换言之,现实的人的需要构成了劳动的目的。其次,目的的形成还依赖于想象和思维,他们主要解决观念产品的形状和结构。

(2)在劳动过程中,劳动者充分调动自己的体力和智力,借助于种种手段加工对象,最终把观念产品变成现实的产品。现实的产品就成了人的本力量与物质材料的统一。原来无法感知的人的本质力量,现在以存在的形式显现在产品中。通过现实的产品,我们可以直观到人的种种本质力量。

这是一座三层楼房,长约230米,宽140米,高22米,成封闭式长方形,占地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超过4.6万平方米。面向广场的一面,中央稍凸出,有三道拱形铁门,入口处有阿拉特拉思巨神群像。御座大厅的御座后面,有用4.5万颗彩石镶成的一幅俄国地图。

4、劳动为美创造了前提条件

(1)劳动创造了美的事物

自然从历史顺序上说是按照人迹所到的自然、认识的自然、有所改造的自然、人造自然、人体自身的自然等次序,按照人化的不同水平进入人的观照范围之内,成为人的精神把握对象,进而成为美的事物。

(2)劳动创造了能欣赏美的人

美感是“人之感觉变成人的感觉”。人通过劳动培养了自身精神能力的专注性,并在不同方面发展了感官的特性:①概括性(理论家)、②联系性(通感)、③情感性(情感舒展与投射)、④创造性(远距离欣赏)

5、美是对象化了的人的本质力量

人类通过创造性地劳动,改变外在事物,一方面实现了自然的“人化”,另一方面实现了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在这种情况下,人可以从外在自然和内在自然两个方面取得生命的自由,而且确确实实能够感受到,体验到,意识到自由产生愉快。马克思在《詹姆斯·穆勤〈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摘要》中说了这样一段话:

假如我们作为人进行生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每个人在自己的生产过程中就双重地肯定了自己和另一个人:我在我的生产中物化了我的个性和我个性的特点,因此,我既在活动时享受了个人的生命表现,又在对产品的直观中由于认识到我们个性是物质的,可以直观地感知的因而是毫无疑问的权力而感到个人的乐趣。

结论:马克思主义对美的尝试性回答

A、美从哪里来?美是人类生产劳动实践的产物。

B、美怎样产生?劳动使人获得了社会的、普遍的、自由的本质,又将其物化在客观世界中;创造了美的事物,创造了审美的人及其美感。

C、美是什么?美是对象化了的人的本质力量。

动物是否有审美活动?

达尔文通过对许多飞禽走兽的观察,得出了禽兽和昆虫都有审美活动的结论。比如他说:

当我们看到一只雄鸟在雌鸟面前展示它的色相俱美的羽毛而唯恐有所遗漏的时候,而同时,在不具备这些色相的其他鸟类便不进行这一类表演,我们实在无法怀疑,这一种的雌鸟是对雄鸟的美好有所心领神会的。……如果雌鸟全无欣赏的能力,无从领悟雄鸟的美色、盛装、清音、雅曲,则后者在展示或演奏中所花费的实际的劳动与情趣上的紧张岂不成为无的放矢,尽付东流?

伏尔泰:“如果你问一个雄癞哈蟆:美是什么?它会回答说,美就是他的雌癞哈蟆,两只大圆眼睛从小脑袋里突出来,颈项宽大而平骨,黄肚皮,褐色脊背。如果你问一位日内瓦的黑人,他就认为美是皮肤漆黑发油光,两眼洼进去很深,鼻子短而宽。如果你问一只魔鬼,他会告诉你美就是头顶两角,四只蹄爪,连一个尾巴。”

庄子说:”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齐物》)

“《咸池》、《九韶》之乐,张之洞庭之野,鸟闻之而飞,兽闻之而走,鱼闻之而下入,人卒闻之,相与还而观之。”(《至乐》)

动物的“审美活动”,其对象不过是同种属异性的性特征,而不是美;其感受实际上是基于生理本能的性感,而不是美感。动物基于性本能展示其种属特征的行为,同人类的审美活动有本质的区别。前者是生理的,自然的、本能的,后者则是心理的、社会的、有意识的。创造美,欣赏美只能是人类所独有的社会实践活动。

三、20世纪50年代中国美学大讨论

蔡仪:美是客观的

吕荧、高尔太:美是主观的

朱光潜:美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李泽厚:美是客观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蔡仪

蔡仪先生的美学观点:

美在于客观的现实事物。

美的东西就是典型的东西,美的本质就是事物的典型性。

美在于客观的现实事物,现实事物的美是美感的根源,也是艺术美的根源。

——《新美学》

物的形象是不依赖于鉴赏者的人而存在的,物的形象的美也是不依赖于鉴赏的人而存在的。

——《唯心主义美学批判集》

美的本质就是事物的典型性,就是个别之中显现着种类的一般。

——《新美学》

人类产生之前是否存在美?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自然界起初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已的,有无限威力的和不可制服的力量与人们对立的,人们同它的关系完全是动物同它的关系一样。不要想象,这种状态会有美。”(《全集》ⅢP35)

普列汉诺夫在《没有地址的信》中,令人信服地证明,原始狩猎民族,“虽然所住的地方长有鲜花,可是从来不用花朵来装饰自己”。

审美条件(色彩、线条、形状、音响)

审美条件向审美对象的现实转化

高尔太

吕荧、高尔太先生的美学观点:

美是主观的,客观的美不存在。

美和美感,实际上是一个东西。美的本质就是自然之人化。

在明月之夜,静听着低沉的、仿佛被露水打湿了的秋虫的合唱,我们同样会回忆起逝去的童年,觉得这鸣声真个“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其实秋虫夜鸣,无非是因为夜的凉爽给它们带来了活动的方便罢了。当它们在草叶的庇荫下兴奋地磨擦着自己的翅膀的时候,是万万想不到自己的声音,会被涂上一层悲愁的色彩的。

——吕荧《美学问题》

美,只要人感受到它,它就存在,不被人感到,它就不存在。

——高尔太《论美》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

何不于君指上听?

朱光潜

朱光潜先生的美学观点:

美是主客观的统一

区分了“物”(物甲)和“物的形象”(物乙)。

物甲是自然物,物乙是自然物的客观条件加上人的主观条件的影响而产生的,所以已经不纯是自然物,而是夹杂着人的主观成份的物,换句话说,已是社会的物了。美感的对象不是自然物而是作为物的形象的社会的物。美学所研究的也只是这个社会的物如何产生,具有什么性质和价值,发生什么作用;至于自然物(社会形象在未成为艺术形象时,也可以看作自然物)则是科学的对象。

——《美学怎样才能既是唯物的又是辩证的》

李泽厚先生的美学观点:

美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它不在于事物的自然属性,而在于事物的社会属性,即客观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李泽厚

认为蔡仪看到了美的客观性而忽视了美的社会性,朱光潜看到了美的社会性而忽略了美的客观性,所以二人的观点都是片面的,故将美的客观性和社会性统一起来。

所谓社会性,不仅指美不能脱离人类社会而存在,而且还指美包含着日益开展着的丰富具体的无限存在,这存在就是社会发展的本质、规律和理想。

——《论美感、美的艺术——兼论朱光潜的唯心主义美学思想》

自然界的审美属性,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自然物的自然属性,而是自然物的自然属性与人发生关系以后形成的一种社会属性。美是相对于人而言的一种社会性质。不存在一种实体化的、外在于人的美。

“美不自美,因人而彰(生成)。”(柳宗元)

1、美离不开观赏者,而任何观赏者都有创造性

2、同一外物在不同人面前显示为不同的景象,具有不同的意蕴

3、美带有历史性(时代、民族、阶级)

结论

美是相对于人类而言的一种价值属性,它离不开人,离不开人类社会,当然美必须以事物的自然属性作为物质基础,但美之所以为美,关键还在于这些自然属性同人类社会生活的联系,因此我们说美是一种社会现象,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它必然受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制约,只有随着社会历史的不断发展,美也才能不断丰富和发展起来。

小结

思考题

1、简述古希腊四大家关于美的主要观点。

2、如何理解“美是对象化了的人的本质力量”?

3、简述20世纪50年代中国四大派关于美的论争。

4、人类产生之前是否有美?

5、动物是否有审美活动?

第一编中西美学发展史

教学重难点

本质论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和观点。(重难点)

中国古代美学思想发展线索。(难点)

内容安排:

一中国古典美学思想发展线索(重点)

二中国现当代美学发展简况(难点)

具体讲稿:

第一讲西方美学发展史

我们知道,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于西方,西方美学比中国美学有更为复杂丰富的思想内容,也有更为明确清

晰的发展线索,因此,梳理美学的历史,首先就得简要回顾西方美学思想的历史。

西方美学史的基本特色,在于它始终被当作哲学的一个分支或者组成部分来看待,并与哲学史一起经历了从“本体论阶段”到“认识论阶段”再到“语言学阶段”的转换。

一西方古典美学思想发展线索

本质论美学、认识论美学、语言论美学、文化论美学

(一)本质论美学(古希腊罗马时期、中世纪)

1、古希腊形成以美的本质为中心的美学思考传统。

本质(essence)是古希腊思想家提出的一种主体设定,认为事物总存在

着它之所以如此的核心原因,这就是本质。

它有两个特征:一是认定美的本质问题在美学中具有优先地位;二是主张

本质问题存在于一切美学问题中,是美学的基础问题。

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

A、毕达哥拉斯:美是一定数量关系的和谐(黄金分割率)。

故事:毕达哥拉斯在路过一个铁匠铺时,被铁锤击砧的声音的和谐所吸引,经过仔细观察揣摩,他发现了声音的不同源于铁锤重量的不同,即音的长短与铁锤的重量成一定的比例关系。他把这一思考放到琴弦做实验,又发现:琴弦越长,声音就越悠扬;震动的速度越快,声音就越高亢。于是他从中悟出了音乐的基本原理就是一种数量关系。亦即音程学原理的雏形。

具体内容:他是从数学入手进行哲学和美学思考的,他们把数提升到本体论层面,认为事物最终由数构成,数的原则就是万物的原则,数给出一种永恒有序的局面和状态。

在美学思想上,毕达哥拉斯学派坚信,音乐是数的生动展开,是数造成的最为典范的和谐形式。音乐的和谐与生活的和谐内在相关。从音乐推广开去,生活中所有事物在本质上都以数为模型。

B、苏格拉底:有用就美

C、柏拉图:美的理式,是事物美的根源

古希腊大哲学家柏拉图开启了西方美学关于美的形而上学思考方式,他针对当时把美等同于漂亮的母马、竖琴、陶罐一类具体事物的流俗观点,严格区分了“美的事物”与“美本身”两个概念,认为前者仅仅回答了“什么东西是美的”,后者才涉及一切事物成其为美的普遍性质和共同原因,主张美学思考应当超越美的具体事物去寻求美本身。这个美本身,柏拉图称为理念。真正的美是理念。理念无始无终、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一切美的事物都以它为泉源,有了它那一切美的事物才成其为美,但是那些美的事物时而生,时而灭,而它却毫不因之有所增,有所减”(《文艺对话集》)

D、亚里士多德:美要依靠体积与安排,体现整一。(形式)

柏拉图的学生、古希腊另外一位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一反柏拉图将理念与现实、本体与现象、形式与材料分离开来的世界构成论,转而到“一个世界”探讨“存在”,把“存在”理解为推动事物构成、发展的“实体”和“始因”。与此相应,他从具体的客观事物出发展开美学思考,认为美不能脱离现实的具体事物而独立存在,而只能作为客观属性存在于具体事物之中,也就是说,美的本体与美的现象统一于一个客观世界。通过对大量美的事物的分析,亚里士多德把美的形式归结为“秩序、匀称与明确”,指出:“一个美的事——一个活东西或一个由某些部分组成之物,不但它的各部分应有一定的安排,而且它的体积也应当有一定的大小,因为美要依靠体积与安排”就是从这种体积和安排中体现出来的整一性。

E、普洛丁:神(好比太阳)是一切美的本质

古罗马晚期的普洛丁继承了柏拉图的理念说和亚里士多德的整一观,进一步推演出神性的太一,并把这种神性的太一设定为世界的最高本原,认为世界的产生和发展就是太一流溢出心智,心智流溢出灵魂,灵魂与物相结合而形成现象界的过程。在美学上,普洛丁主张神或太一是美的根源,“物体美是由分享一种来自神明的理式而得到的”,神明的理式对物体加以组织安排,使之化为一种凝聚的整一体,物体才得到美。美有等级之分,按照从高到低的次序分别呈现为神的美、心灵的美、事物的美。

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还有贺拉斯、朗加拉斯。

2、神学美学

是盛行于欧洲中世纪的、以基督教神学为主宰的美学。

它把本质论美学与基督教神学“嫁接”起来,认为世界的美来源于万能的上帝的创造。神学美学是西方美学被神学主宰的产物。

代表人物有奥古斯丁和托马斯?阿奎那。

(二)认识论美学

它是欧洲17世纪发生“认识论转向”以来到19世纪的以理性问题为中心的美学。“认识论转向”是指17世纪欧洲哲学中出现的以人的理性觉醒取代神学统治的潮流,它不再相信人的知识是来源于上帝,而是来源于人凭借理性对世界的观察和分析。

在认识论阶段,西方美学的主旨是探求审美何以可能与审美如何构成。围绕这一主旨,英国经验主义、大陆理性主义、法国启蒙主义、德国古典哲学先后从不同视角展开论述,形成了辉煌灿烂的思想成果。

1经验主义美学:美是对象在人的心里产生的快感。

这是17-18世纪英国的美学学派,认为审美来自人的感性经验,由此对审美感官、

审美感情和审美趣味等作了探讨。主要代表人物有英国的培根、休谟(1711-1776)、博克(1729-1797)和法国的夏夫兹博里。

休谟美学思想中的核心问题是审美趣味的标准问题。休谟在哲学上提出,人的感觉并不能体现事物的任何内在属性,而只能标志出心灵与事物之间的某种合拍状态或联系。与此相一致,他在美学上反对把美看成事物本身的一种性质:“美并不是事物自身的一种性质。它只存在于观赏者的心里,不同人的心灵见出一种不同的美”;“要想寻求实在的美或实在的丑,就像要确定实在的甜和实在的苦一样,是一种徒劳无益的探讨”。在此基础上,休谟认定,审美趣味的统一标准只可能在于人人都有的生理结构和心理结构,即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博克强调美的感性特点,认为审美是一种感性活动,但他把审美的感性根据建立在人类的基本情欲上。他提出,人类有自体保存和群居两种基本情欲。自体保存是每种生物或物种自我保护的本能,群居是繁衍生存的本能。人类的自体保存本能是产生崇高感的根源,群居本能则是产生美感的根源。

2理性主义美学

这是17-18世纪在欧洲大陆德、法等国盛行的美学流派,认为审美来自人凭借理性而对于直接的感性经验的整理过程,主张为审美和艺术制定必要的理性秩序和规范。代表人物有法国的笛卡尔、布瓦洛、德国的莱布尼茨、鲍姆加登等。

理性主义强调人的理性能力,并且把这种理性能力看作人的本性和真理认识的源泉。在美学上,理性主义虽然并不否认审美活动与感觉经验的联系,但它更看重感觉经验对理性、法则的尊崇和服从,总是试图将审美现象与最高真理、纯粹知识联系起来。同时,理性主义擅长于运用逻辑分析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使美学思考突破了经验描述的局限而更具理论性和普遍性。

笛卡儿以怀疑为起点,悬搁和排除感性,提出“我思故我在”,认为“我”感觉到的东西并不实在,只有看不见、摸不着的思想体才实在,因此“我思”是物质实体和精神实体的根据。从“我思故我在”入手,笛卡儿建立了审美主体,找到了审美活动的理性原则。

鲍姆加登在理性主义哲学基础上创立了美学,并把美学规定为研究低级的感性认识的科学。但是,为了克服感性认识的不可靠性,鲍姆加登将莱布尼茨的“混乱的认识”与沃尔夫的“完善”概念融合起来,说明审美活动尽管属于混乱的感性认识,另一方面却反映着客观世界的和谐秩序,具有意象的完善性。

3法国启蒙主义

以狄德罗为代表,“美在关系”

狄德罗认为,美表征着一切物体所共有的品质,这个品质就是关系,美就在关系中,以关系为转移。关系有三种,相应地,

美的形态也有三种。第一种是同一事物内部的关系,它产生出“真实的美”,即事物内部构成的秩序、对称、和谐的美。第二种是事物之间的关系,它所形成的是事物彼此映照的美。第三种是事物与人的关系,它揭示着一种与主体情感活动息息相关的美。

狄德罗强调指出:“一个物体之所以美是由于人们觉察到它身上的各种关系,我指的不是由我们的想象力移植到物体上的智力的或虚构的关系,而是存在于事物本身的真实的关系,这些关系是我们的悟性借助我们的感官而觉察到的。”(《狄德罗美学论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31页。)

4德国古典美学

德国古典美学不仅是认识论阶段的美学顶峰,而且也是古希腊以来西方

美学的一个高峰。在这一顶峰上,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大美学家,如康德(1724-1804)、席勒(1759-1805)、黑格尔(1770-1831)等。这是活跃于18-19世纪德国的美学流派。

康德以为美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的形式。他有三个批判:一是《纯粹理性批判》,指向认识论,以考察人类的知的功能;二是《实践理性批判》,指向伦理学,研究意(意志)的功能;三是《判断力批判》,指向美学,研究情的功能。《判断力批判》的宗旨,就是以判断力来联系人类能力中的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以审美世界联结自然世界和自由世界,以美学作为沟通认识论和伦理学的桥梁。

在康德看来,审美是一种不涉及任何概念内容的主观合目的性,或者形式的合目的性。那就是说,我们欣赏一个审美对象,并没有任何实际上的内容上的目的,而只是在形式上激动着我们,让我们念念不忘。所以,美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

黑格尔提出了“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一著名论断。根据这一观点来看艺术,艺术就不是用某种事例来解释概念而是去映现理念的光辉,艺术的美不是来自于所表现的事物本身的美,而是来自于理念的感性显现。他并由此出发,对各种艺术形式作了非常丰富的考察与思考。黑格尔认为,美学研究的对象应是艺术,美学应是“艺术哲学”。

5俄国现实主义美学

以车尔尼雪夫斯基(1828-1889)为代表,其观点是“美是生活”。他

把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哲学观运用到他的美学理论中,提出“美是生活”来批判黑格尔的“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一唯心观。

在批判黑格尔美论的基础上,车尔尼雪夫斯基提出了自己的美的本质观,他说:“美是生活。任何事物,凡是我们在那里面看得见依照我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那就是美的。任何东西,凡是显示出生活或使我们想起生活的,那就是美的。”(《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P6)

美是客观生活本身,而不是理念借以表现自身的一种手段;美的社会内涵是觉得应该如此;美的自然属性,能让人想起生活。将美学研究从精神层面拉回到现实生活。

(三)语言论美学

语言论美学是指西方19世纪末以来盛行的以语言问题为中心的美学。

西方当代美学所说的语言与传统美学所说的语言有根本的不同。它不是狭义的语言,而是广义的语言;它不只被理解为传情达意的工具和手段,而更被理解为本体论层面上的人的存在方式,人的感性活动方式,以及人和世界存在意义的生成、显现、保留、持存方式。在当代西方美学的视野里,语言具有二重性:一方面是符号,能传达人的思想、观念、情感、意绪,显现人和世界的存在意义;另一方面又是本体,是人的“存在的家园”,是人生在世的生存实践。正是从这种意义着眼,西方美学史家们又常把“语言学阶段”称为“生存论阶段”。

语言学阶段的西方美学,它的核心问题既不在世界是怎样的,世界的美是什么,也不在人是如何认识世界的,主体有怎样的审美能力,而在人是如何生存于世界以及如何谈论世界和人对世界的认识的。

归而言之,语言论美学的主要特征:

1、语言与意义的关系取代形式与内容的关系而成为美学的中心问题;

2、放弃对美的本质以及其他本质问题的追问,注重用语言学模式分析审

美现象;

3、放弃美学的系统化和体系化,认可具体问题的文本阐释。

A人本主义美学

人本主义美学将语言置于美学思考的中心地位,但它主要关注作为人的基本存在方式的语言,给予语言以本体论的崇高地位,把语言置于与存在同等的高度,并通过语言的考察来揭示审美活动中的主体的生成、构成作用,揭示审美活动的自由超越的非理性本质。

1、表现主义美学

2、心理学美学

3、现象学美学

4、存在主义美学

5、符号学美学

6、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

7、解释学美学8、接受美学

B、科学主义美学

1、自然主义美学

2、形式主义美学

3、语义学美学

4、格式塔心理学美学

5、分析美学

6、结构主义美学

7、实用主义美学

(四)文化论美学

是指西方20世纪80年代以来兴起的以文化问题为中心的美学,包括后结

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和“文化研究”等美学与文化分析流派。它把文化视为人类的符号表意行为,强调运用跨学科手段去综合的、多方面的分析文化现象,消解文化的精英色彩而揭示其日常性,从大众传媒和大众文化角度对审美问题作新的研究。

它有三个理论来源:索绪尔现代语言学、英国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现代性”和“全球化”话语。

文化论美学的特点:

1、在艺术是什么的问题上,文化论主张艺术是一种文化形态,而不是独立的语言作品或审美对象;

2、在艺术创造问题上,认为艺术的成功取决于多重文化的力量的交互作用;

3、在艺术作品问题上,坚持语言是特定的社会文化语境的复杂作用的产物;

4、在艺术读者问题上,强调欣赏是处于特定文化语境中的公众阅读行为;

5、在美学的问题框架上,艺术的文化性成为关注的焦点。

第二讲中国美学发展史

一、古代中国美学的概况

(一)中国美学的发端——先秦时期

1孔子以前的美论

《国语·楚语上》:“灵王为章华之台,与伍举升焉,曰:‘台美夫?’对曰:‘臣闻国君服宠(注:谓以贤受宠服,以是为美)以为美,安民以为乐,听德以为聪,致远以为明。不闻其以土木之崇高、彤镂为美,而以金石匏竹之昌大、嚣庶(注:喧扰嘈杂)为乐;不闻其以观大、视侈、淫色以为明,而以察清浊为聪。’”

这是中国古代美学典型的思维方式之一,即美与善合一,美与道德、伦理紧密相连。

2、孔子的“里仁为美”

奠定了中国古代美学把完美道德境界视为“美”的理论基础。

在《论语·颜渊篇》中较为集中的阐释了“仁”内涵: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孔子的“仁”含括了作为个体人的行为准则。可以说,孔子的“仁”所要求的是道德的“善”,这也是“里仁为美”的哲学内涵。

艺术功能的认识;“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即感发和陶冶人的伦理情感,促进个人与社会人伦的和谐发展。

附:

孟子以为“充实之谓美”。从个体人格精神的建构来展示美与善的联系,认为从善到美呈现为逐步递升的状态。(《尽心下》)

荀子“无伪(注:为)则性不能自美。”重视外在的礼仪对人的规范和节制。

3、老、庄的美学——道家的美学——超越功利性,自由精神的追求

道家跟儒家充分肯定善与美的统一不同,它的美学思想奠基于“道”。道

家看到,现实人生与道相背离,充满了美与善、美与真的矛盾。世俗之人为追

求感官声色、名利权势而伤身害生,失去了自然纯真的本性,而普遍陷入“倒悬”一般的生存境遇。因此,道家主张,通过心斋、坐忘,超越人世间的是非、利害、得失、荣辱、祸福甚至生死,从人世的苦难中解脱出来,回到道的自然无为,以虚静、素朴、恬淡的态度对待天地万物,进入一种“以天合天”的自由逍遥的审美境界。把握了美的本质特征。

老子:“无为而无不为”。(无为尊崇艺术规律,创造无不为的作品。)

庄子:“天地之美”。《知北游》:“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圣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

4、法、墨——功利美学

儒、道之外,墨家和法家都以狭隘功利主义的态度来对待审美活动和艺术

活动。墨家主张“非乐”,认为审美与艺术活动只能“亏夺民之衣食之财”,

无补于“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因此应当加以否定。法家更是以功利

为尺度来衡量审美和艺术,认为审美与艺术不仅无助于物质功用,而且还

“乱法”、“害用”。墨、法两家的狭隘功利主义观点在中国古典美学思想史上没有也不可能产生重要影响。

(二)中国美学的发展和繁荣汉——明清

1、汉代美学

《淮南子》为代表的道家美学。

董仲舒、司马迁、扬雄、班固、王逸、王充、《毛诗序》为代表的儒家美学。

崔瑗、蔡邕为代表的书法美学。

《淮南子》自然大美的追求,强调天人合一的关系。在美学上把先秦儒、道两家对内在审美人格精神的追求,转换成为对广大外部世界的审美追求,显示了汉代美学的新转向。

董仲舒提倡“天人合一”,强调天道、地道与人道、或自然与人事的和谐统一。从此,这个观念成为中国哲学的根本出发点,始终贯穿于中国古典美学之中。李泽厚《中国美学史》曰:“基于天人合一的观念,中国美学总是从人与自然的统一中去找美,不仅不同于西方中世纪的神学的美学,而且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西方唯心主义美学和机械唯物主义美学的缺陷。”

司马迁继承刘安《离骚传》对屈原的评价,从文辞和人品两方面肯定屈原。他提出“发愤著书”说,重视屈原的创作心里以及人格力量。西汉后期的扬雄批评屈原“扬才露己”而遭嫉,班固以忠君颂上为本的封建正统思想和全命避害、“明哲保身”的处世哲学来否定屈原的人格。至东汉王逸《楚辞章句》,又极力维护屈原。

这样的变化体现出了汉代美学发展的变迁。汉初,国运昌盛,气势恢宏,整个社会体现出一种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统治阶层与士人注重人格,故有尊屈仿骚的风气。而至东汉,谶纬之学兴起,人们的心胸变的狭隘,出于功利目的,西汉末年至东汉前期,反《离骚》之风骤然兴起,故有扬雄、班固之辈出来否定屈原及《离骚》。东汉末年,社会急剧动荡,

一批开明之士起而拯救朝政纲常,屈原敢于直谏、忧国为民的精神被人们借以为精神支柱,其价值也被重新发掘,故有王逸为屈原翻案之举。

王充《论衡》,提倡“真美”。针对东汉盛行之“谶纬神学”代表的“虚妄”美学而言。具体而言,其主张真善美的统一,反对华伪,提倡实诚,目的是将审美主体与客体从神学桎梏中解放。

(2)中国美学的巨大勃兴——魏晋南北朝

此间产生了一大批很有美学价值的美学著作

文论:《典论·论文》、《文赋》、《文心雕龙》、《诗品》

乐论:《声无哀乐论》、《乐论》

画论:《画论》、《画山水序》、《叙画》、《画品》

魏晋南北朝是人和艺术自觉的时代。人的审美自觉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审美及艺术与社会伦理有分离而独立的倾向;另一方面,审美与艺术对人生的作用也不仅仅停留在教化、抒发状态,而是又将人生境界提升到对形而上哲思体悟的超越上。可以说,在这个时期,中国美学从理论上已发展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曹丕的《典论·论文》,主张“文以气为主”,强调作家个性、气质、天赋与文艺创作风格的内在联系。

钟嵘的《诗品序》以“摇荡性情”说诗,强调诗对个体心理感受的表达。

陆机的《文赋》首次高标“诗缘情”,确立了情感在文艺中的本体地位,同“诗言志”一样在中国古代文艺美学史上具有开山纲领的意义。

刘勰的《文心雕龙》,以儒、佛、玄三栖相会的思想资源和宏大的精神面貌,构成中国古代第一个完整而系统的文论、美学体系。它提出的“神思”,对审美心胸、审美想象、审美情感作了深刻的描述;它提出的“风骨”、“隐秀”,揭示了艺术内容、艺术形式、艺术风格的审美特征;它提出的“物色”,不仅充分肯定了自然美的独立价值,而且深刻展示和阐述了艺术创造中的心与物的审美关系。

嵇康的《声无哀乐论》系统论证了音乐的审美特征,认为音乐美的本质在于“自然之和”。

顾恺之提出“传神写照”,对绘画中的形神关系作了明确的美学解释。

宗炳的《画山水序》提出“山水以形媚道”,“山水质而有趣灵”,“澄怀味象”以及“畅神”、“卧游”诸命题,标志着自然审美领域的独立形成。

(3)发展期——隋唐

a各种部门美学如诗文美学、乐舞美学、书画美学、绘画美学等都取得了骄人成就,开辟了美学研究的新领域,拓展了美学的空间。

书画美学方面:孙过庭《书谱》、荆浩《闭发记》、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张怀灌《书断》

诗歌美学方面:刘知几《史通》、孔颖达《五经正义》、李白《古风》、杜甫《戏为六绝句》、白居易《与元九书》、韩愈《送孟东野序》、司空图《与李生论诗书》。

b中国古典美学的最基本范畴“意境”的诞生

王昌龄《诗格》“诗有三境”

刘禹锡“境生于象外”

皎然“缘境不尽曰情”、“诗缘情境发”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

唐代美学的最高成就在道家美学与禅宗美学,集中体现为意境理论的创立。“境”字早在先秦的《战国策·秦策》中就出现了,在魏晋文献中也曾多有出现,但作为美学范畴的境,却是唐人的发现。署名王昌龄的《诗格》明确标举“诗有三境”:物境、情境、意境,并对三境的构成、特点作了相当深入的分析。

皎然《诗式》把佛教思想应用于诗歌理论,提出“取境”,“意静神王,佳句纵横”,涉及意境创造中的审美心理特征。

晚唐时期,署名为司空图的《诗品》,以审美意象为核心,创构了一种完整的意境美学理论。其中,尤其是“不着一

字,尽得风流”,“思与境偕”,“象外之象”,“韵外之致”,“味外之旨”等,都极其精当地刻画了意境的审美构成和审美品格。

4、继续发展——宋元

美学理论突破与创造,稍逊于前代。

两宋诗歌美学主要表现在大量的诗话、词话之中。以严羽《沧浪诗话》、张炎、李清照的词论为最。

金、元诗文美学,以王若虚、元好问、方回、杨维桢为代表。

元代戏曲美学,以燕南芝庵《唱论》、周德清《中原音韵》、钟嗣成《录鬼簿》为代表。

书画美学中比较重要的是郭熙(《林泉高致》)、苏轼和黄休复(《益州名画录》)等人。

宋代美学的特点之一是追求平淡境界。宋人既不向往神灵或宗教的狂热境界,也不渴求治国平天下的事功业绩,而是高度重视日常生活情趣。由此,宋人在审美上,便从前代人的“味”转换为“悟”;从魏晋名士对高风绝尘境界的追求,唐人对包容广大境界的追求,转向对平淡境界的崇尚,包括对文的平易、诗的淡雅、书的淡泊、画的平远的崇尚。黄休复《益州名画录》讨论画品画格,在唐人“神”、“妙”、“能”三品之外增加“逸”品,并把“逸”品置于其他三品之上,体现出宋人对清水出芙蓉式的平淡境界的追求。欧阳修以平淡为尚,主张诗文“古淡而有真味”,并将平淡的标准规定为“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宋代美学的另一个新特点是“以禅喻诗”。严羽《沧浪诗话》以禅宗哲学

为理论依据,探讨诗歌的审美特征,认为“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妙悟是“最上乘”的因素,是诗的“正法眼”。他还指出,诗有别材、别趣,即“兴趣”。“兴趣”是对钟嵘“滋味”说和司空图“味外之旨”说的继承和发挥。

由严羽也可以看出,禅宗不像道家那样重视自然无为的“道”,而重视内在的“心”;不像道家那样拥有一种与无限的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态度和气魄,而是退回内心世界求得解脱,难免有凄清、孤寂、空幻的色彩。

(4)转折——明清

明清时期中国审美文化还在更大的范围与更深的层次上得到拓展,那就是在传统文人审美思想继续发展的同时,传统中潜在的世俗文化风情喷薄而出,为中国审美思想增添了平凡生活的意趣、现实人生叙写的瑰奇以及追求情感实现的浪漫。戏剧、小说等文艺种类的发达,不仅在形式上为人们提供了对现实世界结构的另一种理解方式及因之而起的另一种审美经验,同时在内涵上也唤起了人们对身体、对情感欲望的认同,促进了对现实世俗生存认同的审美活动。这种新的拓展,又与从陆(九渊)王(守仁)心学蜕变而来、以李贽为代表的张扬个性、情感的学说结合在一起,推动了明清时期美学思想的新发展。

a诗文美学

明中以李东阳为首的茶陵派、以李梦阳、何景明为首的前七子,以谢榛、王世贞为首的后七子,以唐顺之、归有光为首的唐宋派,以袁宏道为首的公安派,以钟惺为首的竟陵派等,都有旗帜鲜明的美学思想。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是明末清初三大著名的诗文美学家

在明清散文批评史上起承前启后作用的主要是侯方域、魏禧和汪婉三大家,而影响最大的则是桐城派。还有清代学者章学诚《文史通义》。

叶燮《原诗》对古典美学的总结、清初四大诗论

b书画美学

《书法雅言》、《艺舟双楫》、《艺概》、《华山画序》、《画旨》、《画鉴》、《画品录》

c小说美学

叶昼、李贽、毛宗岗、脂砚斋、金圣叹、张竹坡

d戏剧美学

徐渭《南词叙录》、王骥德《曲律》、李渔《闲情偶寄》影响深远,另有吴江派与临川派关于本色与主情的论争。

e词论

清初有陈维崧为代表的阳羡派,后有朱彝尊为代表的浙西派、张惠言、周济为代表的常州词派。

二、现代中国美学的生成

美学概念的引入:(教材P3注)

19世纪60年代传教士和中国人编写的英汉词典中,即有esthetic”的词条。在最初的译介中,这个词有多种译法,如“佳美之理”、“审美之理”、“艳丽学”等等。

1873年出版的花之安的《大德国学校论略》中谈到了西方美学课程的设置,1875年年又著《教化议》一书谈到“丹青、音乐”“皆美学,故相属”。

1883年日本学者中江肇民翻译《维氏美学》。1897年,康有为编辑出版了《日本书目志》,其中“美术类”中第一部著作即为《维氏美学》;1901年京师大学堂编辑的《日本东京大学规则考略》中也多次使用了“美学”这样的提法。(一)美学变革的开拓者(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

梁启超的“三界”革命:诗界革命《饮冰室诗话》、文界革命《汗漫录》、小说界革命《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二)树立现代美学的界碑——王国维的贡献

1、开时代风气之先,大量译介西方现代美学。

2、王国维的美学是渴望把中西美学思想溶为一炉的艰难尝试。《红楼梦评论》、《人间词话》、《古雅之在美学上之位置》、《宋元戏曲考》、《文学小言》

3、王国维美学思想极为丰富,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他的“境界说”。

(三)美学的普及——蔡元培

美学教育、《美学通论》、《美学趋向》、《美学的对象》。

(四)中国现代美学构想

刘仁航、吕澄、范寿康、陈望道、李石岑(20年代)

朱光潜、宗白华、钱钟书(30年代)(介绍朱光潜和宗白华的美学成就。P7-8)

(五)马克思主义美学(40年代)

鲁迅、瞿秋白、周扬、冯雪峰

毛泽东、蔡仪

三、当代中国美学的成就

(一)当代美学发展三阶段

1、20世纪50s-70s末

(1)彻底批判以西方美学为基础的美学思想

(2)1956年第一次美学大讨论:美的本质何谓?

蔡仪:美是客观的。主张自然本身就有美。美是典型。

吕荧、高尔太:美是主观的。美在心不在物。(例子:星星P36)

李泽厚:美是客观性和社会性的统一。(例子:梅花、月亮P37)

“所谓社会性,不仅是指美不能脱离人类社会而存在,而且还指美包含着日益开展着的丰富具体的无限存在,这存在就是社会发展的本质、规律和理想。”

P41,上世纪80年代,修正原有观念,承认审美对象离不开审美主体,承认作为审美对象的美是“主观意识、情感、和客观对象的统一”。进而他提出美的本质是“自然的人化”,即人通过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的物质实践,改造了自然,获得了自由。这种自由是真与善的统一,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这种自由的形式就是美。

朱光潜:美是主客观的统一。(例子:梅花。)

2、20世纪70s末-80s末

中国美学界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美学热”,展开了第二次美学大讨论。中

心议题有:

(1)围绕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展开学术争鸣

(2)由介绍、引进西方美学和文艺学研究而引起“方法论”热

(3)由介绍、引进西方现当代美学思潮而引起文艺实践与美学理论的变革

(4)不同美学流派相关美学思想的进一步深化与扩展

3、20世纪80s末以来

(1)深入开展中国古典美学研究和西方美学研究

(2)全面反思

美感(一)

近代美学所侧重的问题是:

“在美感经验中我们的心理活动是什样?”至于一般人所喜欢问的“什么样的事物才能算是美”的问题还在其次。——朱光潜《文艺心理学》

对美的本质的探求

美感经验的研究

美感

美感是美学理论的关键。广义的美感是指人类的审美意识系统:审美能力、审美需要、审美趣味、审美理想、审美态度、审美感受等的总和;狭义的美感是指具体的审美感受,表现为主体在欣赏美的对象时的综合心理反映。审美意识系统是具有历时性的观念结构,审美感受具有共时性,是美感形成的基础,也是审美意识系统的核心。基本内容:

一、美感的社会历史生成

二、美感的心理结构

三、美感的生理和心理要素

四、美感的本质

五、美感的特征

六、美感的差异性

在风和日暖的时节,眼前尽是娇红嫩绿,面对这灿烂浓郁的世界,

心旷神怡,忘怀一切,时而觉得某一株花在向阳带笑,时而觉得某一个鸟的声音特别清脆,心中恍然有所悟。

一、美感的社会历史生成

●(一)从广义的美感入手,追溯人类审美意识系统的宏观历程

A、柏拉图:美感是人的灵魂在迷狂状态下对美的理念的观照

B、亚里士多德:“模仿说”

C、夏夫滋博里:把先验的审美感官(内在感官、第六感官)当作美感的基础

D、精神分析学派:把美感归结为被压抑的本能的一种特殊的宣泄方式

E、博克:“社会生活的情欲”、“自我保全需要”

F、费尔巴哈:美感来源于人在对象中直观到了人的本质

G、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感是从审美对象上观照到生活所引起的愉快

H、达尔文:高等动物的生物进化就形成了美感

I、弗雷泽:巫术说

(二)美感的形成是整个世界史的产物

A、制造劳动工具最早也是最明显地体现了人类有意识有目的地自由活动的特性,不仅得到了物质的满足,也在心理和精神上体会了创造的快乐,即美感的胚胎。

B、原始人的图腾崇拜尤其是巫术活动,在人类审美意识由不自觉走向自觉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C、对象的意义要靠人的感觉来发现,包括美感在内的人类感觉的产生,是人类长期劳动,使自然界得以人化的结果――自然界人化的过程是全部世界史的过程,因此,美感也是整个世界史的产物。

(三)美感的丰富与发展

A、美感的领域的扩大和审美观念的丰富:原来对人来说一些疏远的、可怕的自然现象,如荒芜人烟的大漠、波涛汹涌的海洋、冰封雪盖的极地、惊心动魄的火山爆发,都可以成为审美的对象。

B、审美感受的细化和深入:从比德到畅神显示了美感的深入和发展;20世纪的反传统倾向,既刷新了人类的审美趣味、审美感受,也提高了人们的审美能力。

(四)几种有代表性的美感理论

审美距离

审美移情

格式塔同形同构

内摹仿

1、距离说的提出

瑞士心理学家和美学家----布洛

●距离是指事物和人的实际利害关系之间的分离。

●距离产生美

诗人

商人

植物学家

岸上绚丽的风光与水中美丽的倒影

舟还长沙

郭六芳

侬家家住两湖东,

十二珠帘夕阳红。

近日忽从江上望,

始知家在画图中。

云烟中苍翠的群山

细雨下葱翠欲滴的嫩叶

薄雾中宁静的村庄

夕阳下薄雾笼罩的湖面

《细雨漓江》

李可染(1907~1989),中国现代中国画家。

作品:

《锺馗》、《牧牛图》《屈原》、

《王羲之》、《牧童遥指杏花村》、

《风雨归牧》、《细雨漓江》等等。

【清】焦秉贞

《仕女图册》

清代画家、天文学家。山东济宁人。是天主教传教士汤若望的门生。

通天文,擅画肖像,熟悉西方画法。他所画的人物、山水、楼观

的位置至近而远,至大而小,采用敏感透视法。

主要作品:《织耕图》、《张照肖像》、《列朝贤后故事》、

《秋千闲戏图》。

●审美不涉及利害理论

18世纪德国美学家——康德

审美不涉利害——审美与功利、欲念无关。

《判断力批判》

区分了美感和快感一般快感都要涉及到利害计较,都只是欲念的满足。

[俄]艾伊凡佐夫斯基《九级浪》

“如果危险或痛苦太紧迫,它们就不能产生任何愉快,而只是恐怖。但是如果在某种距离之外,或只受到了某种缓和,危险和痛苦也可以变成愉快。”

18世纪英国美学家博克

使用了“距离”这个术语。

●审美客体和审美主体要保持距离

不即不离

距离不及——实用功利

距离太过——不能欣赏和理解对象

2、移情说

●亚里士多德《修辞学》

“那些无耻的石头又滚回平原”

“矛头兴高采烈的闯进他的胸膛”

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乐也!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子非我,安之我不知鱼之乐?

古希腊建筑中主要的三种柱式:

◆多立克柱式

◆爱奥尼亚柱式

◆科林斯柱式

多利克式柱子比例粗壮,

开间比较小,檐部比较重,柱头是简单而刚挺的倒立的圆锥台,没有柱础,雄强的柱身从台基面上拔地而起。粗壮的多利克式柱子收分比较明显。

波塞多尼亚的第一希拉神殿,爱奥尼式柱子比例修长,开间比较宽,檐部比较轻,柱头是精巧柔和的涡卷,柱础复杂,看上去富有弹性,爱奥尼式柱子纤巧而又柔和。科林斯式柱子的柱头宛如一棵旺盛的忍冬草,其余部分用爱奥尼式的。直到希腊晚期才形成独特的风格。忍冬草成为建筑的重要装饰题材。

●移情作用的定义

用简单的话说,它就是人在观察外界事物时,设身处在事物的境地,把原来没有生命的东西看成有生命的东西,仿佛它也有感觉、思想、情感、意志和活动,同时,人自己也受到对事物的这种错觉的影响,多少和事物发生同情和共鸣。

●审美的移情作用的特征:

(1)审美的对象不是对象的实体,而是对象的形象。

(2)审美的主体不是实用的自我,而是观照的自我。

(3)主体和对象的关系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统一的关系。

主客融合,物我同一

由我及物—把我的感情移注于物由物及我—把物的姿态吸收于我

美感,其实不过是我的情趣和物的情趣往复回流而已

3、格式塔同形同构说

(1)格式塔心理学简介

诞生:20世纪初发源于德国,针对构造主义心理学提出。格式塔是德语Gestalt的音译,相当于英文Configuration,含有“完形”、“整体”、“全境”的意思,所以格式塔心理学又称为完形心理学。

创始人物:韦特墨、考夫卡、库洛

(2)阿恩海姆简介

阿恩海姆(Rudolf Arnheim)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美学家,格式塔心理学创始人库洛的追随者,格式塔心理学最主要代表,毕生从事教育和艺术心理方面的研究,颇有成就。

著作:《表现性的优先地位》、《艺术与视知觉》、《走向艺术心理学〉等。其中《艺术与视知觉》是格式塔心理学的扛鼎之作。

(3)观点:

自然物的运动、形状、色彩是支配它们或创造它们的力的作用的结果。

人内在的感情活动也受到力的支配

如果外物中展示的力的式样和人的心理中展示的力的式样相类似,即外部事物运动和形状同人的心理同形同构,那么外物能引起人相应的感情活动。外物本身就能表现人的感情。

(4)移情说与同形同构说的区别

移情说侧重主体—美是(有选择性的)外物与人心相融合的结果

同形同构说侧重客体——美在外物本身

题画松

万草已凉露,开国披古松,青山遍沧海,此树生何峰,孤根邈无倚,直立撑鸿蒙,端如君子身,挺如壮士胸

——李商隐

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

文森特·凡高Vincent van Gogh(1853~1890):荷兰画家。

代表作:《向日葵》、《鸢尾花》。

绘画风格:炙烈的色彩,如火的激情。

八大山人(1626——1705):原名朱耷,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六子朱权的九世孙,我国明末清初杰出的写意画艺术大师。绘画风格:冷峭凝练、生硬狂猛。

4、内摹仿

(1)内摹仿学说简介

内摹仿说是移情说的一种

代表人物:德国美学家、心理学家谷鲁斯

(2)观点:摹仿和游戏是本能,审美活动中二者联系在一起,摹仿是审美活动的主要内容。审美的摹仿不同于一般知觉的模仿,而是一种内模仿。

汤姆生在观照花瓶时的反应:

“双眼盯着瓶底,双足就压在地上。接着随着瓶底向上提起,她自己的身体也向上提起,随着瓶体上端展宽的瓶口的向下压力,自己也微微感觉到头部的向下压力,……有一套完整的平均分布的身体适应活动伴随着对瓶的观照。”

——引自朱光潜《西方美学史》

(3)内模仿的美学意义指出了美感的生理基础,有人把它称为审美筋肉论或者艺术生理学。

颜真卿(708——784),字清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字体方严正大、雄浑拙朴、大气磅礴,世称颜体,在书法史上开辟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作品:《多宝塔感应碑》、《大唐中兴颂》、《颜家庙碑》。

黄山谷:“奇伟秀拔,奄有魏晋隋唐以来风流气骨,回视欧虞褚薛辈,皆为法度所窘,岂如鲁公萧然出于绳墨之外。”

苏轼:“书至于颜鲁公,画至于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

《多宝塔感应碑》

柳公权(778——865),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与颜真卿齐名,人称“颜筋柳骨”。字体方圆兼施,平正精确,挺拔清朗,世称‘柳体“。

作品:《玄秘塔碑》、《神策军纪圣功德碑》。

《玄秘塔碑》

赵孟頫,字子昂,号松雪,别号鸥波、水精宫道人等。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宋宗室,赵匡胤十一世孙,秦王德芳之后。年十四,以父荫补真州司户参军,宋亡后,他作为南宋遗逸而仕元朝,累官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他生前“被遇五朝,官居一品,史满天下”。死后封魏国公,谥号文敏。

字体秀媚圆润,袅娜轻盈。《元史》本传讲,“孟俯篆籀分隶真行草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

在上述例子中,筋肉运动起源于摹仿。筋肉运动有时为了摹仿,有时为了适应,当外物没有动作可摹仿时,感官就适应外物,产生种种生理变化。

二、美感的心理结构

(一)美感的心理机制:[美感活动中知、情、意之间的关系]

1、智力机制,认识活动与美感活动: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会影响对事物的审美判断,只有形成了具有深刻认识能力和理解能力的智力结构,才能使人的审美感受,尤其是对社会美和艺术品的审美感受更加深入、更加强烈。

2、意志机制,行为活动与美感活动:

A、意志使人专注于审美活动,驱使人的审美认识和情感体验升华为理性认识和精神上的愉悦

B、意志保证人的审美能力即认识美的规律,并在审美活动中提高和完善自己,达到美感活动的最后目的

3、情感机制,情感活动与美感活动:美感就是人的情感机制行使感受功能,进行审美判断的心理过程――审美观念和审美需要的提升,使人们在美感活动中的情感愉悦更加强烈,甚至上升到意志自由的境界;美感活动借助于想象力把审美客体和情感结合,形成审美意象,继而通过对审美意象的凝神观照,达到物我合一,物我两忘的自由境界

美感活动是以情感机能为主体,以情感运动为中介,从而调节人的智力结构和意志结构,提升人从认识必然到意志自由的心理过程。

(二)美感的心理结构

1、双重的动态结构:

表层上,审美器官直觉把握审美意象;

深层上,以情感为中介,审美意识系统对审美意象进行了创造性的转换。

2、既是共时的又是历时的:

就共时性而言,美感活动是一个具体的审美感受过程;

就历时性而言,人的审美意识系统是社会实践发展的产物。

美感(一)

(一)美感的生理要素

1、美感的生理表现:

人类表情有其生物学的根源,所以诸如喜怒哀乐等许多最基本的情绪,人在外貌表现上是相同的,具有人类的共同性。

2、美感的生理发生

A、感觉系统:视听两种感受器被称为审美感官,其审美功能表现在:声、色、形是客观世界具有审美意义的形式因素,视听系统感知这些因素的能力,是它们作为审美感官的基础功能;视听及其结合,具备对客体世界较高的整合能力,使主体可以把握到完整的世界总体,为美感的生成提供了保障。

B、人脑结构:大脑皮层最为重要

嵇康<四言赠兄秀才入军诗>之一

美感的心理因素

审美感受是各种心理因素复杂交错的动力综合,它们相互诱发、相互渗透、相互推动。

1、知觉与表象

2、想象与联想

3、通感

4、审美情感

5、审美理解

1、知觉与表象

感觉知觉表象

人的感官对外部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包括对颜色、形状、重量等方面的直观的感受。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形成的,但又高于感觉,是对外部事物各种属性的综合的、完整的反映。指的是保存在记忆中的外在事物的形象。感觉和知觉:感觉和知觉几乎总是同时进行,通称为感知。

A、审美感知具有选择性

B、审美感知具有完整性

C、审美感知注重形式表情性.

知觉表象异同

1、对外部事物整体风貌的综合感觉

1、对头脑中各种知觉印象的概括

3、直接途径

3、间接途径

2、形象鲜明直接

2、形象持久

反映外在事物的直接性和形象性

4、可塑性和变异性

对不同事物的不同特征进行概括

对同一事物的不同特征进行概括

2、想象与联想

想象

联想

分化、重组、运动

表象新表象

一种事物另一种事物第三种事物

(创造性的想象)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杜甫诗云: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须变幻为苍狗。

长信怨王昌龄

奉帚平明金殿开,暂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怨歌行班婕妤

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唐寅《秋风执扇图轴》

唐寅字伯虎,更字子畏,号桃花庵主,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等。有六一居士等别号。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笔墨富于变化,含蓄有思致,并自题一首绝句:

“秋来纨扇合当收,何事佳人重感伤,

请把世情详细看,大家谁不逐炎凉。”

联想

;接近联想类似联想对比联想

两个事物在时间上、空间上和经验上相接近,

由一个事物的知觉和回忆,会引起对另一个

事物的联想,从而产生相应的情绪反应。

两种事物在性质上或形态上相类似,由一种

事物的知觉和回忆而引起对另一种事物的联想。

由一种事物的知觉引起和它的特点相反

或相对的事物的联想。

想象

再造想象

创造想象

审美想象

它在我们欣赏艺术美,尤其是文学艺术时作用很大。

它是美感活动,尤其是艺术家创造活动中最自由、最积极的心理现象。

是充满情感,以情感为动力的;虽然不直接表示概念,但受理性支配。

陆游《沈园二绝》

城上斜阳画角哀,

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

曾是惊鸿照影来。

梦断香销四十年,

沈园柳老不吹绵。此身行作稽山土,

犹吊遗踪一泫然。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人,南宋杰出爱国诗人。

陆游创作力非常旺盛,是我国古代作品最多的诗人,仅在他的诗集《剑南诗稿》中保存至今的就有9300多首,所以他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他的诗内容极为丰富,风格雄浑豪放。陆游生活在祖国分裂的年代,

陆游在青年时与表妹唐琬结为夫妻,彼此情深意重,却由于父母之命,被迫分离,绍兴二十一年(公元1151年)春天,他们在沈园偶然重逢。陆游回忆往事,感慨万分,即兴在沈园园壁题写《钗头凤》词一阕。相传,唐琬看了这首词后非常伤感,回家后也和词一首,不久便忧郁去世了。

十二月二日夜梦游沈园亭二绝路近城南已怕行,沈家园里更伤情。香穿客袖梅花在,绿蘸寺桥春水生。城南水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玉骨久成泉下土,墨痕犹锁壁间尘。

春游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

暴风雨

革命

记得绿罗裙

处处怜芳草。

得意

失意

年老

年轻

冷清

热闹

凉爽

炎热

3、通感

通感:又称联觉,指美感活动中视觉、听觉和其他的各种感觉,如触觉、嗅觉、味觉可以相互沟通。它是美的对象所引起的一种感觉能够和其他感觉相联系,从而产生感觉的转移、转化和渗透的一种心理现象。

艺术中的通感现象

1、通感是艺术家的一种本领

2、通感是对欣赏者的一种要求

美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悲剧:广义悲指作为审美范畴;狭义的悲是指戏剧体裁,在西方美学史上是以艺术中的悲剧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广义的悲以狭义的悲为研究对象。戏剧:是通过展示被否定对象的不合理性,即可笑性而使美好期待以实现的一种审美形态。崇高:指对象具有非凡的,伟大的独特审美特性,使人在审美关照时产生剧烈的,激动不已的感觉,体会到一种惊心动魄的审美感受。优美:优美是美处于矛盾的相对统一、相对平衡的状态。从美感上看,优美给人以轻松愉快和心旷神怡的感受;从形式上看,优美表现为柔媚、和谐、安静与秀雅的美。荒诞;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看,荒诞是社会、自然、人三者之间矛盾的必然产物。是人的异化和局限性的表现丑:作为审美形态,是指某种由于不协调、不匀称和不规则而引起非快感,令人厌恶的东西,反映了美的缺失和不可能性。丑有别于畸形和丑陋、凶恶,不是美的简单否定,而是以反面形式保持和包裹了正面的审美理想观念美感:广义的美感指人类的审美意识系统,他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尤其是审美实践中形成的并不断发展起来的审美心理结构,心理功能,心理活动和观念形式的总和。它具体表现为审美能力、审美需要、审美趣味、审美理想、审美态度和审美感受等。狭义的美感,指具体的审美感受,即美感的心理结构及其运动方式,它表现为主体在欣赏美的对象时综合的心理反应。美育:就是以艺术和各种美的形态作为具体的媒介手段,通过展示审美对象丰富的价值意味,直接作用于受教育者的情感世界,从而潜移默化地塑造和优化人的心理结构,铸造完美人性的一种有组织,有目的的定向教育方式美感:广义的美感指人类的审美意识系统,他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尤其是审美实践中形成的并不断发展起来的审美心理结构,心理功能,心理活动和观念形式的总和。它具体表现为审美能力、审美需要、审美趣味、审美理想、审美态度和审美感受等。狭义的美感,指具体的审美感受,即美感的心理结构及其运动方式,它表现为主体在欣赏美的对象时综合的心理反应。(美感心理要素:感觉和知觉、联想与想象、情绪和心境、理解)科学美:科学美是指自然界本身的美与和谐特征在理论上的表现,包括理论美与实验美,通常以理论美为主张。特征:抽象概念性、理论体系性、普遍实用性。科学美的性质:对称性、新奇性、简洁性、统一性技术美的核心是功能美,即产品的实用功能和审美的有机统一。功能美的追求是对历史上曾出现过的两种片面性的否定,一种是只求功能,不问形式;一种是把产品的审美价值完全归结为外在的形式。这两种片面性都是对实用功能和审美的割裂。古希腊四大家对美的探讨:毕达哥拉斯:美是和谐(黄金分割率) 苏格拉底:有用就美柏拉图:美的理式,是事物美的根源亚里士多德:美要依靠体积与安排黑格尔丹托的艺术终结:黑格尔和丹托曾提出了艺术终结论了的观点。黑格尔从绝对理念逻辑出发,认为艺术是绝对精神的三个阶段之一,哲学是绝对理念的发展顶端,艺术最终要否定自己进入哲学而且,现代市民社会不利于艺术的发展,现代社会是一个功利和理性的散文时代。丹托一西方艺术和后现代主义为背景,提出艺术终结论。丹托认为,什么是艺术的问题以及超越了艺术的界限,必须交给哲学来解决,换言之,艺术终结在哲学里了,黑格尔的绝对理念与客观唯物主义相悖,当代社会虽然进入了理性的时代,但任然有诗的发展空间,并非真是散文的时代。同时,丹托片面地把艺术规定为是非的疆界,他认为的艺术不是人类主流价值观认为的纯艺术范畴,不符合主流的艺术观。黑格尔的悲剧理论:黑格尔以索福克勒的《安提戈涅》为研究对象,提出了悲剧是两种对立的理想的冲突与调解。在《安提戈涅》中,对立表现为血缘亲情与国家法律的冲突,安提戈涅代表的亲属爱与克瑞翁代表的维护国家安全的王法,这两种立场都有各自的合理性,但是在特定环境下都不可调和,具有普遍意义。其进步性表现为:黑格尔认为悲剧还引起了愉快和振奋,是两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力量的冲突,而不是个人的偶然原因照成的,但是他的理论也存在局限性,他摸杀了是与非,正义与非正义之间的冲突,未能认识到新旧势力的冲突,即悲剧的冲突所在,同时他认为悲剧冲突那不是通过斗争,而是通过调和来解决的,体现了他哲学的妥协性。亚里斯多德的悲剧理论:定义: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为的模仿,它的媒介是语言。模仿方式是借人物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悲剧引起人的怜悯和恐惧的情绪而使这些情绪得到净化。亚里斯多德以《俄狄浦斯王》为研究对象,认为悲剧产生的最根本原因是过失,即过失说借助情节来展示,在情节安排上,不是写极好的、极坏的或极恶的人,而是与我们相似的一般的人,而因为他们的过失和弱点,才能引起大家的同情和怜悯,这也会让我们自己由于同样的错误或弱点受到惩罚,于是产生了强烈的恐惧和不安。他之所以陷入厄运,是由于意外,而非蓄意为非作歹,这比希腊人的命运说前进了一步,但没有揭示悲剧的社会本质和社会根源,即发展中新旧势力的矛盾冲突的结果。美学学科的诞生:美学是有意识的对审美现象作整体性系统性思考所获得的系统理论,18世纪后,近代欧洲科学的各个学科逐渐形成,并全面发展,为美学思想的发展提供了动力。“美学”为文学艺术而生1735年.德。鲍姆嘉通《关于诗的哲学默想录》第一次使用“感性学”。1750年,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出版《美学》第一卷,----“美学”这一术语流行开来。中国美学史:中国美学的发端;先秦时期,发展和繁荣:汉——明清,巨大勃兴:魏晋南北朝、发展:隋唐、继续发展:宋元、转折;明清①美学变革的开拓者:梁启超“三界革命”(诗界、文界、小说界)→②树立现代美学的界碑:王国维“将美育引进中国”→③美学的普及:蔡元培(中国第一位提出美育问题的,“以美育仪宗教”出自他的演讲稿《以美育仪宗教说》、美育的集大成者)→④中国现代美学的构想:中国现代美学的双星朱光潜《西方美学史》(影响最大的《文艺心理学》)、宗白华《美学散步》中国审美形态:沉郁、飘逸、空灵从中国的文化史来看,受儒、道、释三家影响,形成了华夏文化特有的审美形态。沉郁:概括儒家文化内涵,代表人为杜甫。飘逸:概括道家文化内涵,代表人为李白。空灵:概括释家文化内涵,代表人为王维。美是什么:①古希腊四大家的探讨:毕达哥拉斯—美是和谐(黄金分割率)、苏格拉底—有用就美、柏拉图—美是理式、亚里士多德—美要依靠体积的安排(史上第一个对悲剧下定义的)。②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呈现。③马克思对美的探讨—美是对象化的人的本质力量。④新中国四大派的讨论:A蔡仪—美是客观的B吕荧、高尔太—美是主观的C李泽厚—美是客观性和社会性的统一D朱光潜—美是主客观的统一。⑤我们的观点是—美在意象共同性和差异性:共同性:人类的生理结构和机制以及心理活动的规律大致相同,特别是感受美的感官和神经系统是相同的。人类社会具有相对普遍的心理结构。3形式美感的共同性。差异性:美感的时代性,指人的审美意识随着时代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如环肥燕瘦。美感的民族性,因民族的不同而不同。如铁手镯、西兰卡普。美感的个体性,因人而异。如时尚、运动、休闲风格的迥异追求。西方美学史部分:本质论美学(古希腊、古罗马研究核心“美的本质”)→神学美学(中世纪从属神学基督教“美的本质在上帝”)→认识论美学(文艺复兴-19世纪)→语言论美学(19世纪末-20世纪70、80年代)→文化论美学(20世纪80年代至今)日常生活审美化:日常生活审美化就是用审美的眼光来看待日常生活。日常就是过去一些美学家(如朱光潜)所主张的人生的艺术化,人生的审美化。日常就是指后现代主义艺术家把日常生后中的现成物命名为艺术品,从而消除艺术与生活的界限的现象。日常指当代高科技条件下社会生活的虚拟化。日常是对大审美经济时代的一种描绘,人们在生活中追求一种愉悦的体验。崇高和优美的区别:首先,优美的对象使人亲近,而崇高的对象让人有点疏远。优美的对象让人亲近是因为优美的对象立即让人觉得愉快。而面对崇高的对象,我们不觉有一种“抗拒”,“不免带着几分退让回避的态度”,但这种抗拒是霎时的,它马上使我们想起,外物的体积和力量不能压倒我们内心的自由,反而激起我们振作起来。其次,优美的对象使人感到愉快,这种感觉是单纯的,始终如一的;崇高的对象使人有痛感的愉快,这种感觉是复杂和变化的。观察崇高的对象,“第一步因物的伟大而有意无意地见出自己地渺小,第二步因物的伟大而有意无意地幻觉到自己的伟大。”比如我们在看巍峨的山或浩荡的海时,第一眼看我们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住了,但很短的时间之后“我们的心灵仿佛完全为山海的印象占领住,于是仿佛自觉也有一种巍峨浩荡的气概了”。第三,优美的事物偏于静,在形式上显得和谐、精致、完满,崇高的事物偏于动,有突然性,不合常规,在形式上有些卤莽粗糙,不加雕琢,它不仅容纳美,还要驯服丑,把美和丑放在一个炉子里去锤炼。、马克思,李泽厚的美学观点:马克思认为美是人类生产劳动实践的产物。劳动使人获得了社会的、普遍的、自由的本质,又将其物化在客观世界中;创造了美的事物,创造了审美的人及其美感。美是对象化了的人的本质力量。劳动是一切社会生活的基础、人的本质力量在劳动中形成、发展、劳动对象化了人的本质力量、劳动为美创造了前提条件、美是对象化了的人的本质力量。李泽厚先生的美学观点:美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它不在于事物的自然属性,而在于事物的社会属性,即客观性和社会性的统一。认为蔡仪看到了美的客观性而忽视了美的社会性,朱光潜看到了美的社会性而忽略了美的客观性,所以二人的观点都是片面的,故将美的客观性和社会性统一起来。所谓社会性,不仅指美不能脱离人类社会而存在,而且还指美包含着日益开展着的丰富具体的无限存在,这存在就是社会发展的本质、规律和理想。西方美学史:本质论美学、古希腊形成以美的本质为中心的美学思考传统。特征:一是认定美的本质问题在美学中具有优先地位;二是主张本质问题存在于一切美学问题中,是美学的基础问题。神学美学是盛行于欧洲中世纪的、以基督教神学为主宰的美学。它把本质论美学与基督教神学“嫁接”起来,认为世界的美来源于万能的上帝的创造。神学美学是西方美学被神学主宰的产物。代表人物有奥古斯丁和托马斯?阿奎那。认识论美学是欧洲17世纪发生“认识论转向”以来到19世纪的以理性问题为中心的美学。“认识论转向”是指17世纪欧洲哲学中出现的以人的理性觉醒取代神学统治的潮流,它不再相信人的知识是来源于上帝,而是来源于人凭借理性对世界的观察和分析。语言论美学是指西方19世纪末以来盛行的以语言问题为中心的美学。主要特征:语言与意义的关系取代形式与内容的关系而成为美学的中心问题;放弃对美的本质以及其他本质问题的追问,注重用语言学模式分析审美现象;放弃美学的系统化和体系化,认可具体问题的文本阐释。文化论美学是指西方20世纪80年代以来兴起的以文化问题为中心的美学,包括后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和“文化研究”等美学与文化分析流派。它把文化视为人类的符号表意行为,强调运用跨学科手段去综合的、多方面的分析文化现象,消解文化的精英色彩而揭示其日常性,从大众传媒和大众文化角度对审美问题作新的研究。丑的形式特征和内容特征:形式特征:不和谐。内容特征:A、丑的形象外观包孕了美的意趣与理想,借助形象本身外丑内美的强烈对比产生审美效果,成为激发物。以否定的态度表现丑,真实展现丑的事物被历史抛弃的必然性,淋漓尽致地揭示出丑的本质,寄寓美的理想。以旁观欣赏的态度表现丑,但因艺术家高超的技巧和独创的形式使丑的题材具有可观赏的外观。

自考美学复习资料汇总

柏拉图 1,柏拉图《大希庀阿斯篇》讨论美的本质的论著。2,理念论(柏拉图)回忆说、迷狂说(柏拉图) 3,柏拉图《文艺对话集》最早明确谈到了“崇高”并且把崇高和优美并举的西方美学家;, 4,柏拉图认为真正的美是理念; 5,柏拉图首次提出“美本身”问题; 劳动先于艺术是普列汉诺夫提出的; 杜威《艺术即经验》以审美经验为美学研究对象的美学代表作。 蒋孔阳先生《美学新论》主张美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与现实之间的审美关系。 尼采《悲剧的诞生》认为悲剧的诞生与古希腊人的两种精神即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有关; 尼采把生活中的悲剧与审美意义上的悲剧明确的区别开来的美学家。 朗吉弩斯认为“崇高是伟大心灵的回声”; 绝对精神论(黑格尔)先验主体论(康德)基本本体论(海德格尔)时间存在论(马克思)解释学理论(狄尔泰)尼采和克尔凯郭尔是的哲学是理性怀疑论的代表。康德最早提出天才论,强调艺术是天才的创造和表现。 康德提出“反思判断力” 康德认为崇高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数学的崇高,一种是力学的崇高;认为崇高对象的特征是无形式,美学著作《判断力批判》 艺术表现说的代表人物是克罗齐、德拉克洛瓦; 焦虑说是由丹麦哲学家克尔凯戈尔提出的有关悲剧情绪的观点;焦虑的首要特征表现为它是一种否定性的精神。展示了自由的可能性。(罪孽说)

西方存在主义之父的丹麦著名哲学家克尔凯戈尔 审美形态与人的思维方式的关系: 惨的对象变成有趣的东西”; 经验主义的代表人物是:荷加兹、哈奇生、休谟 新自然主义派人物:托马斯.门罗 传统思想家:克罗齐 法国美学家阿尔贝.加托从艺术审美特征出发把艺术分为三类即:美的艺术、机械艺术、既有实用目的又使人获得审美愉悦的艺术; 马克思对人的存在的认识,包括三个阶段:自我意识-人自身-现实的人; 亚里士多德是真正奠定了悲剧理论基础的,认为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这是悲剧理论史上的第一个比较完整的定义。 审美经验的动态过程可以划分为呈现阶段、构成阶段、评价阶段; 日本学者中江肇民1883年从西方翻译的《威氏美学》出版;1750年美学之父德国理性主义哲学家鲍姆加登1750年出版专著《感性学》; 意象主要类型包括:仿象、兴象、喻象、抽象;

《设计美学》期末复习资料资料讲解

《设计美学》期末复习资料2010.12 试题类型: 判断题:2’X5 简答题:20’X2 论述题:20’X1;30’X1 1、先秦至两汉是我国设计美学形成的基础阶段,许多设计美学观念在这时开始形成。 2、先秦时期理论上较为突出的成就就是设计典籍《考工记》的出现。 3、“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体现了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4、墨子的“先质后文”、“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进一步强调了实用功能,反对浪费奢靡。 5、杨雄的“言为心声,书为心画”提倡一种博大精深、富于崇高色彩的美。 6、按照郭沫若对青铜器的说法,青铜器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人化——神化——礼化——人化。 7、简要论述《考工记》设计学思想。 答:1、“阴阳五行”的道器统一观。是说各种事物现象都存在着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对立关系。2、“天人合一”“天时地气”“材美工巧”。“天时”、“地气”指的是自然方面的客观因素,“才美”、“工巧”则强调的是主体和主观因素。主张人与自然的融合,强调工艺制作要符合自然生态规律,并认为自然规律可以制约设计的优劣。3、“制器尚象”。《周易》中就已提到“制器尚象”,主张把有形之器与卦象等抽象符号联系起来,运用象征手法表现抽象的“意”。 8、南齐画家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六法论,即“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等创作原则。 9、简要论述宋代哲学特征。 答:中国哲学美学在宋代现实儒道释三学融合,完成了以道德为本体和主题的中国人格美学.既不向往神仙或宗教的热狂境界,也渴慕治国平天下的世工业绩,它面向现实人生,高度重视生活情趣,任情感自然地流露和表现,鄙视宫廷艺术的富丽堂皇、雕琢伪饰。宋代美学大体可以分为两派,一派提倡“平淡天然的美”,以欧阳修、苏轼、严羽为代表;另一派是提倡客体化的、具有伦理道德性质的“理”,以邵雍、程璟、程颐、朱熹等哲学家为代表。 10、中国设计美学思想来源。 答:道家美学的思想对设计美学的影响。道家哲学和美学的创始人是老子和庄子及其学派,在道家看来,真正的美是一种同自然无为的“道”合为一体、超越人世的利害得失、在精神上不为任何外物所奴役绝对自由的境界。这种心境与自然融合、与道同行的境界是审美的最高境界。佛教美学对中国设计美学的影响,中唐时期的禅宗,通过直觉、顿悟以求的精神解脱、达到绝对自由的人生境界的理论。 11、中国传统设计美学观念的具体体现。 P32 (结合课本适当张开论述答题) 答:1、中国传统设计中的“精气神” 2、中国设计中的“意”与“象” 3、中国设计美学中的“和”与“合” 12、苏格拉底被认为是西方设计美学思想的鼻祖。(P37) 苏格拉地论述美和效用的关系问题对设计产生了较大影响。 13、古希腊简述基本上是三种主要柱式,即多利克、伊奥尼亚和科斯林三种柱式结构。 14、多利克柱式、伊奥尼亚柱式、科林斯柱式的特点。 答:(P39) 1、多利克柱式的特点是比较粗大雄壮,没有柱础,柱身有20条凹槽,柱头没有装饰,又被称为男性柱式 2、伊奥尼亚柱式的特点是比较纤细秀美,柱身有24条凹槽,柱头有一对向下的涡卷装饰,由于曲线明显, 这一柱式结构又被称为女性柱式。 3、科林斯柱式的特点是装饰性强,但是在古希腊建筑中的应用并不十分广泛,典雅的宙斯神庙采用的是科 林斯柱式。 15、奥古斯汀的美学著作《论美与适宜》中把美区分为“自在之美”和“自然之美”两种类型。 答:(P41第四段) 即事物本身的美和一个事物适宜于其他事物的美。奥古斯丁罗列出美的较为具体的特征和规律,它们包括平衡、类似、适宜、对称、比例、和谐等原则,统摄这些原则的“整体”。美不在于各种成份的量,而在于

(完整版)自考美学简答论述题复习资料

自考美学问答题复习资料 1、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答:(1)是体现着人与世界的审美关系的一切审美现象或审美活动。也就是说,不是美,而是审美活动,才是美学研究的真正对象;(2)审美现象是审美关系的现实展开。包括四方面:①艺术美(如唐诗宋词的美);②自然美(如高山大川的美);③科技美(如细胞结构的美);④日常生活中的美(如服饰的美)。 2、美学的性质是什么? 答:美学是一门关于审美现象的综合性的人文学科。包括三个层面:①美学的研究对象是审美现象也是审美活动;②美学是一门人文学科;③美学是一门综合性的人文学科。 3、怎样理解美学属于人文学科? 答:①美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不一样;②美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方式和方法不一样。 4、怎样理解美学以马克思的实践存在论为基础? 答:①首先要看到,人的存在与世界的存在、人的审美感觉与现实的审美对象都是在实践中双向建构、同步发展的。这一点为美学提供了实践存在论的根基; ②美学以实践存在论为哲学基础,还需要借助自由概念和范畴作为中介,因为自由乃是通向审美的根本途径,也是哲学通向美学的桥梁。 5、为何说美学是一种人生实践? 答:①首先,美学之所以产生和发展,是有其必然性的,是由于人的生存发展的实践需要审美;②其次,美学实践一方面是人的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也以人生实践为源泉。 6、审美对象的特点是什么? 答:①它是情景交融、人与世界一体的人生形象;②它是主体能通过它“直观自身”,并与之产生精神情感交流的意义形象;③它是超个体及眼前功利的、气韵生动的自由形象;④它是能唤起主体联想、想象,使主体产生超越的超越形象。

7、审美经验的特点是什么? 答:①审美经验主要不是认识,而是一种感性体验;②审美经验是一种快感体验,但不同于感官欲望带来的快感。在审美经验中,美感提升着欲望满足的快感;③在审美经验中主体也追求对象,但这种追求是与特定对象展开的精神性对话与交流,而不是实际的占有、利用对象。 8、请简要回答审美活动的特殊性。 答:①人与世界的本己性精神交流;②最具个性化的精神活动;③有限无功利性与最高功利性的统一;④审美活动是自律性与他律性的统一。 9、审美价值与一般价值活动的共性及其特殊性是什么? 答:(1)共性:首先,都表现为以主体为根据、为目的、为趋向的一种特殊的主客体关系,客体自身的属性成为主体需要的价值对象,而主体的需要则是客体自身属性的价值确证。因此,审美活动的展开,即是客体对象被人性化、内在化的过程,也是主体审美需要的对象化、现实化的过程;其次,都必然要受到社会实践活动的深刻制约,并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2)特殊性:首先,审美活动所追求的是能满足人的心灵需要的精神价值,主体主要运用自己的审美感官去直接把握对象的审美特性,并进行情感体验;其次,在审美活动中,主体从日常操劳着的世界进入到一个深蕴着生命意义的特殊世界,所追求的是能启迪人领悟人生真谛,并激励人不断去创造自己生活意义的一种特殊的精神价值。 10、为什么说审美活动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基础,为审美主体、审美对象的存在提供了现实依据? 答:因为:①首先,美并不是先于人而存在的一种东西,美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在审美活动中相互作用所生成的一种特殊价值;②其次,只有在主客体关系中才能把握审美主体的性质;③再次,就审美而言,正是人的对象化活动,建构起现实的审美对象及与之相适应的审美主体,确定了主客体间审美关系的规定性。总之,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是构成审美活动的两个基本要素,审美活动就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规定、相互激荡的矛盾运动过程。 11、请简要说明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的精神存在特征。 答:审美活动中的精神存在特征主要表现在惊异、体验和澄明三个基本环节

美学专题复习题答案

2013年秋期成人教育(专科) 《美学原理》期末复习指导 第三部分综合练习题 一、填空题 1.鲍姆嘉通在1750年出版的专著《美学》中首次提出“美学”这一名称,这被认为是美学学科产生的标志。 2.俄国民主主义者车尔尼雪夫斯基依据唯物主义哲提出了“美是生活”这一著名的美学命题。 3.马克思说,“(人的)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史的产物”。 4.17世纪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提出了“我思故我在”的著名命题,为从理性上探讨美学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 5.在认识论美学的五种形态中,德国古典美学最为重要,它的代表性人物是康德、席勒、黑格尔。 6.在中国现代的美学家中,李泽厚认为美是“客观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7.提出“有意味的形式”美学观的是英国艺术批评家克莱夫贝尔。 8.王维国从20世纪初年起关注“美学”问题,借鉴西方自学观念和术语陆续撰写一系列美学与美育论文,由此被视为中国现代美学的创始人。 9.中国现代美学史上,宗白华倡导并亲身实践体验美学,提出了“艺术意境(意境或境界也对)”、“节奏”等重要概念,产生了重要而广泛的影响。 10.清末明初著名学者王国维接受了德国唯意志论思想家叔本华的“审美静观说”,发挥了审美无功利观念。 11.在《古代社会》一书里面,(美国)摩尔根(L.H.Morgan)依照物质生产方式中技术发展的程度,将人类历史划分为蒙昧时代、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 12.我国在上世纪 50年代出现过短暂而热烈的“美学讨论”,围绕美的本质问题形成了客观论、主观论、主客观统一论和社论等多种不同学说及其争鸣场面。 13.美的四个基本特征是符号性、无功利、形象性和感染性。 14.美的形式是具体审美对象的感性形态,是同美的内容直接相联系的;而形式美则是从各个具体的美的形式中抽象出来的共同的美。 15.“泛审美”指的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审美趋向生活化、实用化、通俗化、和商业化,变成了人们生活本身的一个组成部分。 16.美感不是心灵所固有的,也非天然的禀赋,更不是神赐的迷狂,美感来源于

广东2015年自考设计美学课程复习资料

)复习资料自考设计美学课程(04026、单项选择题一 现代科学观的缔造者之一(伽利略)在天文学、运动的原理和定律、数学与经验的关1 联、实验科学或科学实验等方面进行了开创性的探索。年出版的《新工具》,16202 (培根)被同时代人赞誉为“自然大臣”认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是(马克思主义)3 现代之父(塞尚)向世人揭示了新的“看”的方法。4 (毕加索)是对现代设计影响最大的现代艺术家。在现代设计史上,5 热的抽象代表为(康定斯基)6 冷的抽象代表为(蒙得里安)7 .帕克斯顿8 英国“水晶宫”的设计者是约瑟夫.保时捷9 纳粹时期素有“电动汽车之父”斐迪南DIA”10英国设计与工业协会,简称为“BIIA”11 英国工业艺术院,简称“CAI”12英国美术与工业委员会“NRD”13英国国家工业艺术注册设计师“世纪二三十年代意大利设计界最有代表性且最富才华的人物。.庞蒂是2014吉奥GM 美国通用公司的简称为15年19231882—德1934年出版的菲德里柯..奥尼斯的《16“后现代主义”一词最早出现于西班牙、拉美诗选》中;文丘里。在建筑上最早提出后现代主义概念的是美国建筑家罗伯特.17 .解构主义的始作俑者是法国当代哲学家雅克德里达。18 .盖里是世界公认的杰出的解构主义大师。19美国建筑师弗兰克-----上海土山湾工艺院20中国最早的西洋美术摇蓝21《癸卯学制》的建立标志着中国近代教育制度的确立。年正式废除了科举,成立学部。22清政府于1905 北京美术学校创立,设立图案系。1918年成立第一所国立美 术院校—23中国近代于241620年出版的《新工具》一书作者是培根。--二、多项选择题 1 为努力探索而牺牲的科学家有(布鲁诺)(伽利略) 2 莫奈的作品有(卢昂.大教堂)(阿尔让特依大桥) 3 商品有计划的废止方式主要有三种:A不断增加产品的新功能,使前期的产品不断老化;B不断更新产品的流行形式,使前期的产品很快过时;C直接控制和缩短产品的使用寿命。. 4 设计美学包含了设计的(功效性、审美性、伦理性)设计美的特征:(功能性、艺术性、技术性、商业性)5 6 设计美学的分类:(环境设计类、工业产品设计类、视觉传达类) 7 现代设计的三大范畴:(现代建筑及环境设计、现代产品设计、现代视觉传达设计)《建筑与绘画》约翰·拉斯金设计作品有《建筑的七盏明灯》、8

美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美学试题及参考答案(一)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40、41小题每题7分,42小题6分,共20分) 40.简述美育的特点 41.简析“美感是性本能的升华” 42.简述罗丹的雕塑“欧米哀尔”“丑得如此精美”的原因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43.为什么说“技”与“道”是艺术创造中的重要因素?“技”与“道”的关系是什么? 44.以王昌龄《采莲曲》为例试阐述美感作为一种感觉的一般特点。 附诗:荷叶罗裙一色载,芜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参考答案 40.(1)美育是感性的,是通过潜移默化的途径作用于人的,是一种感化。(2)不需要强制和勉强,是心甘情感、乐而忘返的。(3)使人不得不然,是动之以内,从情感角度打动人的。(4)不仅满足每个欣赏者个人的情感生活,而且还激励欣赏者满足自身独创性的需要。(5)美育可以与德育相结合,可以陶冶性情,泄导身心。 41.(1)“美感是性本能的升华”有对也有错。(2)对在它指明了美感与动物性性选择的关系。(3)错在它没有看到人类的美感来源于动物性本能却超越了动物性本能。 42.(1)艺术作品美不美不在于所表现的生活是丑还是美,生活中的美、丑,均可成为美的艺术品的表现内容,艺术的创造性是最美的。(2)生活中的丑创造成艺术的美,不是把丑变成了美,而是把丑变得更典型了。(3)艺术能将生活真实地表现出来,可以使欣赏者明辨美丑,本身就有着巨大的艺术感染力,这种感染力就是美。 43.(1)“技”与“道”是艺术操作中的概念,而艺术操作是艺术意象生产的重要方面。(2)“技”与“道”是艺术操作中的艺术技能与技巧的运用与发挥。不掌握这些技能和技巧,就不可能进入自己的艺术创作过程将自己孕育的意象物态化。因此,它们是艺术创作中不可逾越的环节。(3)“技”与“道”中,技侧重于技巧、技能方面,而道则侧重于艺术意象创造和传达中无碍和充满生气的至高境界。(4)“技”与“道”是相互依赖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5)艺术创造的最高境界是技与道之间界限消除。 44.(1)美感包括着客观的美的刺激和主观对于美的反应这两个方面。(2)美感同样离不开刺激感觉的光、色、形、声、味、气息和触觉等这样一些永远在变化的形式因素。(3)美感体现了人在审美活动中的主导意向。 美学试题(二)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0.简述审美关系的特征。 31.简述审美经验的动态过程。 32.简述意象的物态化和物化。 33.悲剧的基本特征。 34.美育的基本特点。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35小题14分,36小题12分,共26分) 35.为什么说审美活动是人最具本质性的存在方式? 36.举例说明艺术中技巧的审美价值。 参考答案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0.(1)审美关系不是理智认识关系,而是情感体验关系; (2)审美关系是通过感性形式建立起来的,是一种感性直观的关系; (3)审美关系是是人与世界间的自由关系; (4)审美关系在逻辑上先于审美主、客体而存在,而不是审美主、客体逻辑上先于审美关系存在。31.(1)审美经验的第一个阶段是呈现阶段,指的是主体借助感知对对象的感性特征加以把握,从而使对象在主体的意识之中呈现出来; (2)审美经验的第二个阶段是构成阶段,指的是主体在想象等心理要素的作用下,完成审美对象的构 成活动; (3)审美经验的第三个阶段是评价阶段,指的是主 体对已经构成的审美对象进行感受和评价的过程。 32.(1)审美意象是精神性的,存在于心理活动中, 还未呈现为形式符号,有待凝定于一定的物质实在 中; (2)意象的物态化指先把意象的心理层次牵引出 来,赋予—定的形式符号; (3)意象的物化则指直接运用物质手段,使意象在 物质实在意义上得到凝定; (4)意象经过物态化和物化,便构成了现实的艺术 品,形式符号和物质实在便是意象物态化和物化的 直接结果。 33.(1)通过对人生存在的否定性体验,从而展现 对人生存在价值的肯定。 (2)悲剧的审美冲突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社会及自 身存在的冲突和超越。 (3)悲剧的情感体验是一种人生实践存在的深层体 验。 34.[参考答案] (1)诉诸感性。(2)潜移默化。(3)能动性。 35.(1)人在审美活动中的存在不同于在日常生活 中的存在,它是一种超越性的存在方式; (2)人在审美中的存在不同于异化活动中的存在, 它是一种自由的存在方式; (3)人在审美中的存在不同于人的现实存在,它是 一种应然的存在方式。 36.(1)艺术技巧是意象孕育的继续与完成。 (2)艺术技巧的运用与发挥是艺术操作的过程。 (3)艺术操作技能与技巧是艺术中不可逾越的环 节。 (4)艺术意象的创作过程不能孤立地追求操作技能 与技巧,否则就会沦为匠艺。 美学试题(三)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6分,共30分) 30.如何理解美学研究方法的多层次性特点? 31.简评朗吉诺斯的崇高观。 32.简述美育与德育的区别与联系。 33.简述形式因素在美感中所起的重要中介作用。 34.艺术的接受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35小题14分,36 小题12分,共26分) 35.为什么说否定给美和艺术下定义的做法既是不 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 36.结合苏东坡谈文与可画竹:“其身与竹化,无穷 出清新”,来谈审美感受的特征。 答案: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小题,36、37小题每题3分, 38、39小题每题4分,共14分) 36.(1)古罗马贺拉斯提出。(2)把美育看成娱乐 与道德教育的统一。(3)要求文艺具有魅力,通 过感动给人以教益。 37.美学研究的对象:(1)以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 (2)通过艺术来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3)研 究各种审美对象、美感经验、审美意识、审美范畴 和美学思想。 38.(1)法国学者柏格森提出。(2)他认为生命的 本质在于不断创造,而生命的反面,则是僵硬、呆 滞、机械化。(3)喜剧性产生的原因,正在于动 作、姿态、形体的机械化。(4)这种说法不能囊 括所有喜剧产生的原因。 39.(1)集体无意识说是由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提出的; (2)他认为“集体无意识”是由遗传保存下来的一种 具有人类普遍性的、潜藏于意识深层的朦胧精神; (3)艺术家正是在“集体无意识”的驱动下进行创作 的,艺术起源于集体无意识。(4)这是一种从起 源的角度界定艺术的学说。四、简答题(本大题小 题,40、41小题每题7分,42小题6分,0分) 40.(1)生活中有美也有丑,有悲也有喜,不能简单 地把一切生活都看作是美的,更不能把美定义为生 活。(2)车尔尼雪夫斯基一方面说凡是能够显示 现实生活的都是美的,另一方面说只有依照我们的 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才是美的,这样,同一个命题 就出现了矛盾。(3)主观上的喜欢与生理上的满 足是“美是生活”在理论上的两根支柱,前一方面容 易滑向主观唯心主义,后一方面则容易走向庸俗的 生理学观点。 41.(1)喜剧性的笑是人类才有的心理现象。(2) 笑的感情必须与是非判断无关,与强烈的憎恶之情 不相容。(3)笑要有共鸣,是在一定的社会圈子 里产生的。 42.(1)区别:①方式不同,体育以锻炼身体为主, 美育以情感教育为主。②目的不同,体育的目的 在于增强健康体质,美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审美能力。 (2)联系:①现代健康的特征是身心协调,体育 不仅有生理学特征,而且有心理学特征。身体的运 动促进着心理的发展和提高。②美育中的情感活 动促进着身心的全面发展。③体育本身也是美育的 一种途径,使运动者和观赏者产生强烈的审美体验。 五、论述题(本大题小题,43小题12分,44小题14 分,6分) 43.(1)联想使得美感比一般动物的快感更加丰富多 彩。(2)联想使得既有对象变成含蕴丰富、生生 不已的审美意象。(3)联想使得美感在时间和空 间两个领域得到拓展。(4)分析出“瞿塘贾”与“弄 潮儿”的对比联想。 44.(1)艺术创造的核心是意象的生成,郑板桥的话 即描述了这一过程。(2)艺术意象的生成过程可 以分为两个阶段:意象的孕育与意象的生产。(3) 意象的孕育起源于主体与客体的感性相遇。客观事 物在这种相遇中从美的角度展示自己,主体则激发 起创作的冲动。(4)意象的生产意味着艺术家心 中的意象得到了物态化和物化,内在的意义转化成 了外在的形式符号。 美学试题(四)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什么是优美?其特征有哪些? 2.美感的产生是哪些因素的因缘汇合? 3.丑的美学意义是什么? 4.马克思主义美学有哪些基本特点? 五、论述题(每小题11分,共22分) 1.结合艺术作品,分析艺术意象的基本特征。 2.结合具体事例,论述美育是如何转移人的心理气 质和精神面貌的。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又称秀美、阴柔美、典雅美等,是人类活动中目 的和现实的一致,是真与善的统一,作为社会实践 的产物,它表现了人与现实自然的一种和谐关系; 优美的本质在于人与世界的和谐,是人对这种和谐 关系的情感肯定。 (1)优美是建立在人与客体世界的最终的和谐共 存关系之中。 (2)就整体而言,优美对象是内外关系的和谐, 是外观形式与美的内容的相互协调,以及个体形态 与普遍内容完美有机的结合。 (3)优美的事物在感性形式方面多具有小巧、轻 盈、妩媚、秀雅、圆润、清新等品格。 2.美感的产生是有条件的,从逻辑上看,它是多种 因素因缘汇合的结果,这些因素有: (1)以人的审美能力的存在为前提。 (2)以人的审美心理的存在为基础。 (3)与人的审美态度密切相关。 (4)一定的审美环境。 3.丑是违背事物发展规律的有碍于人生的一种否定 性价值形象,丑的美学意义主要有: 首先,就在于它是美的对立面,从而能以丑衬美, 没有丑就没有美,它们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 其次,世界的发展有待于丑的刺激,丑是刺激人 们前进的一种重要动力。 再次,审丑历来都是人们审美活动的一个重要方 面,历来的文学艺术都有表现奇丑怪异的杰作。原 始艺术和现代主义艺术就充满了以丑为美的审美现 象。 最后,生活中的丑,经过艺术家的心灵点化,可 转为艺术中的美,进而成为抨击丑的巨大 的艺术力量。 4.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特点主要有: (1)把美学问题与人类社会实践紧密联系起来。 (2)把美的本质问题与人的本质紧密联系在一 起。 (3)唯物辨证地解决了美学中的主体和客体之间 的关系问题。 (4)有巨大的历史感。

美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优美:即平时人们所讲的美,其实是美的表现形态之一,它是由于审美客体优美的对象,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而表现出来的一种优雅、秀丽的美; 2、崇高:美的表现形态之一。在这里它不是一般的形容词。它是由于审美客体(崇高的对象)内容与形式的矛盾冲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雄壮、激扬的美,是主体在面对巨大客体对象压倒之势的情景下显示的对客体的突破和超越的人格精神,是精神对形式的抗争与高扬; 3、悲剧:又称悲、悲剧性,美的表现形态之一。它是由悲剧性冲突所表现出来的美。通常以美好的毁灭、正义的失败、英雄的牺牲、生活的磨难等为其基本内容,不仅催人泪下,也具有警醒和感奋人心的巨大作用; 4、喜剧:又称喜、喜剧性,美的表现形态之一。通常是指以严肃的题旨为灵魂而以荒唐的艺术表现形式造成“悖谬”,从而引人发笑来鞭挞丑,征服丑,并显示实践主体自尊自豪、优越胜利的一种审美对象。是由喜剧性矛盾所表现出来的美。 西方美学的三个基础 1.对事物的本质追求。(柏拉图) 2.对心理知、情、意的划分。(欧几里得几何学方式,鲍姆加登) 3.各门艺术的同一性(艺技不分;艺术与技术关联;艺术脱离技术;18世纪时,区分开来。) 以中国为代表的非西方 1.无对本质的追问,且认为本质不可清晰言说。(语言、事物、内心) 2.对知、情、意无划分,认为心理是整体,并进行整体功能把握。(性、心、意、志、情不同却互渗) 3.各门艺术从未统一论述过,因为各门艺术不平等。(诗文最高,书画次之,雕塑和建筑偏低,小说和戏曲最低。历史上出现过多次综合现象:唐、宋园林、元明清的戏曲;但此类综合从“闲情逸趣”出发,并未打破诗文的教化高位,因此并未统一。) 美作为“学”的历史(西方) 一. 本质——现象 1.毕达哥拉斯学派:数 2.柏拉图:“什么是美”(《大希匹阿斯》,《会饮篇》) 从概念和定义的水平上给“美”确定一个恰当的内涵。 二.从客体到主体 鲍姆加登用德文Aesthetica使美学正式成为一门学科 鲍姆加登认为,美学是“感性认识的科学,自由艺术的理论,低级认识论,以美的方式去思维艺术。理性类比的艺术”。 从感性的角度,他给美下了定义:“美”就是“完善的感性”。

(完整版)自考《美学》简答题复习资料

1、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答:1)是体现着人与世界的审美关系的一切审美现象或审美活 动。也就是说,不是美,而是审美活动,才是美 学研究的真正对象2)审美现象是审美关系的现实 展开。包括四方面:①艺术美(如唐诗宋词的美)② 自然美 (如高山大川的美)③科技美(如细胞结构的美) ④日常生活中的美(如服饰的美)。 2、美学的性质是什么? 答:美学是一门关于审美现象的综合性的人文学科。包括三个层面:①美学的研究对象是审美现象也是审美活动②美学是一门人文学科:③美学是一门综合性的人文学科。 3、怎样理解美学属于人文学科? 答:①美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 不一样;②美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方式和 方法不一样。 4、为什么说审美活动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基础,为审美主体、审美对象的存在提供了现实依据? 答:因为:①首先,美并不是先于人而存在的一种东 西,美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在审美活动中相互作用 所生成的一种特殊价值;②其次,只有在主客体关系 中才能把握审美主体的性质;③再次,就审美而言, 正是人的对象化活动,建构起现实的审美对象及与 之相适应的审美主体,确定了主客体间审美关系的规 定性。总之,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是构成审美活动的 两个基本要素,审美活动就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 间相互依存、相互规定、相互激荡的矛盾运动过程。 5、审美对象的特点是什么? 答:①它是情景交融、人与世界一体的人生形 象;②它是主体能通过它“直观自身”,并与之产生 精神情感交流的意义形象;③它是超个体及眼前功利 的、气韵生动的自由形象;④它是能唤起主体联想、 想象,使主体产生超越的超越形象。 6、审美经验的特点是什么? 答:①审美经验主要不是认识,而是一种感性 体验;②审美经验是一种快感体验,但不同于感官欲 望带来的快感。在审美经验中,美感提升着欲望满足 的快感;③在审美经验中主体也追求对象,但这种追 求是与特定对象展开的精神性对话与交流,而不是实 际的占有、利用对象。 7、请简要回答审美活动的特殊性。 答:①人与世界的本己性精神交流;② 最具个 性化的精神活动;③有限无功利性与最高功利性的统 一;④审美活动是自律性与他律性的统一。 8、审美价值与一般价值活动的共性及其特殊性是什么? 答:1)共性:首先,都表现为以主体为根据、 为目的、为趋向的一种特殊的主客体关系,客体自身 的属性成为主体需要的价值对象,而主体的需要则是客体自身属性的价值确证。因此,审美活动的展开, 即是客体对象被人性化、内在化的过程,也是主体审 美需要的对象化、现实化的过程;其次,都必然要受 到社会实践活动的深刻制约,并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 而发展。领悟人生真谛,并激励人不断去创造自己生 活意义的一种特殊的精神价值。 2)特殊性:首先,审美活动所追求的是能满足 人的心灵需要的精神价值,主体主要运用自己的审美 感官去直接把握对象的审美特性,并进行情感体验; 其次,在审美活动中,主体从日常操劳着的世界进 入到一个深蕴着生命意义 9、怎样理解美学以马克思的实践存 在论为基础? 答:①首先要看到,人的存在与世界的存在、 人的审美感觉与现实的审美对象都是在实践中双向建 构、同步发展的。这一点为美学提供了实践存在论的 根基;②美学以实践存在论为哲学基础,还需要借助 自由概念和范畴作为中介,因为自由乃是通向审美的 根本途径,也是哲学通向美学的桥梁。 10、审美形态的特征是什么? 答:①生成性——一指审美形态的历史生成, 二指审美形态的个体相对性生成。审美形态的生成性 也就是广义的美的生成性,是关于美在审美实践活动 中生成的总规律的一个缩影; ②贯通性一一指民族文化,尤其是植根于其文 化土壤中的哲学思想对审美形态的统摄性。在特定文 化背景下产生的审美形态,从表面上看,往往只是特 定的艺术形式或艺术风格。但在这种体裁和风格的背 后,实际上潜藏着文化,尤其是哲学思想的制约性, 这种制约性导致了审美形态的贯通性; ③兼容性——指审美形态是多种审美因素构成 的有机体的感性凝聚。审美形态就是以一定的存在形 式和审美风格为特征,以人生样态和人生境界为底 蕴,以审美情趣贯彻其中的有机整体; ④二重性——主要指的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 一。掌握审美形态的二重性特点,可以避免以西统 中,或以中排西的简单化做法,从而在审美形态的 民族性与世界性的两极对立中保持必要的张力。 11、请简要说明审美主体在审美活 动中的精神存在特征。 答:审美活动中的精神存在特征主要表现在惊 异、体验和澄明三个基本环节及其起伏运动的状态 中。①惊异:从日常生活中的跃出。审美惊异就是人 在一定的现实境遇中由于与客体对象的直接契合所产 生出来的一种迥异于日常生活经验的特殊心境,既表 现为客体对主体的召唤,也表现为主体对客体的向 往。②体验:沉浸在与对象直接的相处中。审美体验 就是主体在具体审美活动中被具有某种独特性质的客 体对象所深深吸引,情不自禁地对之进行领悟、体 味、咀嚼,以至于陶醉其中,心灵受到摇荡和震撼的 一种独特的精神状态。③澄明:走向本真的世界。 只有在审美中人才以完整的“我”与完整的世界直接 相遇,人与世界之间的一切遮蔽、晦暗不明均被敞 开,从而使主体进入一种光明无蔽的澄明之境,一种 最高的生存状态。 12、确定审美形态的基本标准是什么? 答:①广泛性或普适性一一即不仅在某一种 类或某一体裁中使用,而且还在其他一般艺术形式中 使用,还在现实生活的审美中使用;②统摄性一一即 集杂多于统一。如中国古代审美形态术语颇多,且 有零散性特点,就需要概括和统摄。按照这种统摄性 原则,我们就会比较容易地发现中国古代审美形态 的基本脉络;③历史性一一有些审美形态积淀在民族 的审美文化中,产生了长久而持续的影响,已经在某 种意义上构成了本民族审美文化的识别标志。 13、制造和使用工具的活动对审美 活动的发生有什么意义? 答:①工具的出现,彻底打破了人原有的生物 性肢体、器官和能力的狭隘性与固定性②工具不仅包 括物质性的劳动手段,而且也包括人所独有的运用语 言符号的能力;③ 人类只是通过运用工具的劳动,才 越来越广泛、深入地学会认识自然的,真正形成人的 意识④工具作为人的智力的一种物化形式,它既是人 所创造的一种物质产品,又是人借以实际地改造自然 的一种物质手段⑤人类使用工具的劳动活动,不仅造 成外在自然的人化,而且也同时造成人本身内在自然 的人化。由上可知,制造和使用工具的活动是人的生 产不同于动物生产的一种最本质的规定性,也是审美 活动得以发生的真正前提。 14、审美形态的历史性表现在哪 里? 答:①表现为审美形态是特定历史社会文化发 展阶段的产物;②审美形态的具体内涵在历史发展中 不断演变。 15、比较中西审美形态与语言的关系。 答:审美形态与语言密切相关。首先,中国文 字表意,高度重视词汇;西方文字表音,高度重视语 法;其次,由此引发的审美形态的区别是:中国文字 长于抒情,具有诗性;西方文字长于叙事和论证, 具有逻辑性 16、优美的特征是什么? 答:①是超然优雅的人生境界的真实表现;② 是秀雅协调的外在形式特征;③是和谐化一的内容; ④是心旷神怡、愉悦轻快的审美体验。 17、崇高的内涵和特征是什么? 答:内涵:①人与自然的对立与超越; ②人与社会的对立与超越;③艺术作品的崇高风 格。 特征:①雄伟壮阔的力量之美;②社会价值实 现的昂扬之美;③刚毅坚强的品格之美;④恢宏豪迈 的尊严之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