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行政管理考研中国政法大学行管陈庆云《公共政策分析》状元笔记

行政管理考研中国政法大学行管陈庆云《公共政策分析》状元笔记

行政管理考研中国政法大学行管陈庆云《公共政策分析》状元笔记
行政管理考研中国政法大学行管陈庆云《公共政策分析》状元笔记

公共政策系统:由政策的主体、政策客体及其与政策环境相互作用而构成的社会政治系统。

A、公共政策主体

主体:进行着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有意识的人。

公共政策主体: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公共政策全过程(制定、执行、评估和监控)的个人、团体或组织。

①官方决策者:一般指广义的政府,即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在我国还包括执政党(中国共产党)。

(1)立法机关:由于政治体制的不同,各国的立法机关在公共政策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所起的作用不尽相同,其主要职责有立法权(即履行制定法律和政策)和监督权,从而在根本上控制了公共政策过程。

我国实行议行合一的政治体制,立法机构或权力机构是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一般而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具有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等职权。

(2)行政机关:贯彻执行国家的法律和政策,管理国家的内政、外交等行政事务的机关,掌握国家行政权力,运用公共政策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是立法机构所确立的国家意志的执行者。在西方国家,随着行政权力不断扩张,行政机关在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我国国家行政机关是指国务院及其组成部分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它们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行使国家行政权。(3)司法机关:法院不仅参与政策制定,而且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它不仅规定政府不能做什么,而且规定政府应该采取何种行为。在我国,作为司法机关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是国家权力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我国目前实际情况来看,司法机关的作用更多地表现在政策执行和监督方面,并没有真正成为政策制定的主体。

(4)中国共产党:我国现行的政治体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议行合一体制。从制度规范层面来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行使国家的立法权;从政府过程来看,中国共产党是我国政府系统的领导核心,左右着政府运行过程,主导着公共政策的制定。这主要体现在:a.党对国家的政治领导,包括党对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政策的领导;b.决定和影响各级政府机关的人事任免,推举共产党员执掌国家各级机关的重要权力,实现组织上的领导;c.确立党的指导思想在国家意识形态中的主导地位,通过宣传、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实现思想上的领导。

②非官方参与者:包括利益集团、政治党派、大众传媒、思想库和公民个人等,它们作为体制外的力量,通过游说官方决策者,施加压力,从而影响公共政策过程。

(1)利益集团:主要特征:a.有共同的利益和主张(形成的前提);b.影响公共政策制定(这是利益集团实现本集团利益的主要方式)。在美国,利益集团影响公共政策制定的方式和途径主要有直接游说、间接游说、司法诉讼、政治捐款、示威抗议等。

(2)政党(西方):政党尤其是执政党是公共政策主体中的一种核心力量,政党政治是现代国家政治统治的基本途径,公共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可视为执政党的政策。政党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往往是通过选举来实现的,在选举中没有获得执政和参政资格的反对党、在野党则承担监督政府的职责,并以此来影响政府的政策制定。

(3)大众传媒:主要包括广播、报纸、电视、书刊、电影、国际互联网等传播工具。在现代社会,大众传媒是社会公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对公共政策过程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这主要体现在:a.传播公共政策信息,实现政府与社会公众的双向沟通,为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提供了途径;b.通过带有倾向性的报道、分析、解释,引导和控制公众舆论的焦点和走向,从而影响公共政策议程设置。(4)思想库(现代政策研究组织):由专业人员组成的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性政策研究组织,它有利于改善政策系统和环境、促进决策质量的提高。包括官方思想库、半官方思想库、民间思想库、国际思想库。

(5)公民个人:公民或选民是公共政策主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最为广泛的非官方政策主体。公民个人通过各种政治参与途径,影响或制约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在西方国家,公民参与政策过程的方式主要包括投票选举、全民公决、听证会、示威游行、罢工等。

B、公共政策客体

公共政策客体:公共政策所发生作用的对象,包括公共政策所要处理的社会问题(直接客体)和所要发生作用的社会成员(目标群体,间接客体)两个方面。

①直接客体:社会问题

制定公共政策的目标,就是要克服或消除社会的实际状态和社会期望之间的差距。

问题:通常泛指实际状态与期望状态之间的差距。

社会问题:社会的实际状态与社会期望之间的差距。这些差距或偏差往往会导致社会的紧张状态。

公共问题:当问题超出了当事人范围,影响波及到非直接相关的群体,受到社会公众普遍关注时,问题就转换成为公共问题。

公共政策问题:只有那些被政府摆上议事日程并加以处理的问题才是公共政策问题。

其中,“社会”是指社会的广义概念,即社会是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领域的统一体。按照社会生活领域的不同,我们可把社会问题分为:(1)政治领域问题;(2)经济领域问题;(3)社会领域问题;(4)文化领域的问题。

②间接客体:目标群体

目标群体:那些受公共政策规范、管制、调节和制约的社会成员。

作为公共政策的客体的目标群体与公共政策主体之间是相互作用、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的:(1)公共政策主体对公共政策问题的界定和解决问题的目标直接规定了目标群体的范围和性质,而目标群体具有能动性,对公共政策主体起着反作用;(2)公共政策主体和客体在地位上具有相对性。

公共政策所要调整和规范的对象就是具有不同性质的利益诉求的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

在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中,目标群体的态度对于公共政策能否达到其预期目标有着重要的影响。公共政策问题能否解决,政策目标能否实现,并不仅仅取决于政策制定者和政策执行者的一厢情愿,目标群体理解、接受、遵从公共政策的程度是决定政策有效性的关键性因素之一。

C、公共政策环境

环境:某事物发生、存在所处的生态条件或某行动所处的背景。

公共政策环境:影响公共政策产生、存在和发展的一切因素的总和。

政策系统与政策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就其关系而言,政策环境决定和制约政策系统,起着主导作用;政策系统反过来会改善和塑造政策环境,具有反作用。

分类:①一般环境:作用和影响公共政策的所有外部因素的总和,它是政策系统存续和运行的基础,对政策系统的组织特性和功能会产生相当大的影响,是公共政策制定、执行和评价的宏观背景和总体性框架。

②工作环境:真正与具体的公共政策过程发生作用的是一般环境中较为具体的成分,它是一般环境中的不同部分在特定时间点上的聚合。

构成:①经济环境:是对公共政策系统具有重要影响的各种经济因素的总和,包括生产力的性质、结构,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经济结构、经济制度、经济体制、经济总量等。任何性质的公共政策主体,其决策体制、决策目标、决策行为、决策原则、决策方法等都要受到经济环境的制约,主要表现在:(1)经济环境是制定和执行公共政策的基本出发点:公共政策系统不可能超越经济环境所提供的物质条件和要求或脱离经济制度或经济体制的框架。(2)经济环境提供了公共政策系统运行所必需的资源;(3)经济环境影响公共政策系统的

经济目标取向:公共政策主体必须将特定时期的经济状况、经济利益矛盾、经济资源分配等因素作为制定和实施经济政策的基本依据和主要内容。②政治环境:对公共政策系统具有重要影响的政治状态,包括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体制、政治结构、政治文化、政治关系等。政治环境的影响表现为:(1)政治环境决定着公共政策系统的性质:特定的政治体制和政治结构决定了各政策主体的权力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公共权力在各政策主体之间的分配方式以及运行机制的设计决定了公共政策系统的性质。(2)政治环境决定着公共政策系统的民主化程度:只有构建畅通的、制度化的参与途径,让个人和群体参与公共决策,形成多元主体间的良性互动,决策的民主化才能实现。(3)政治环境决定着公共政策的合法化程度。

③社会文化环境:是对公共政策系统具有重要影响的社会状况和文化状况,包括人口规模、性别与年龄比例、地区和民族分布、社会道德风尚、国民受教育程度、科技人才储备、专利数量等。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有:(1)社会文化环境影响公共政策系统运行所需的智力条件;(2)社会文化环境影响公共政策系统运行的伦理和心理条件。

④国际环境:既包括全球范围内政治、经济、文化演变发展的一般趋势、全球秩序及相应的规则,也包括了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存与发展产生影响的,由国家间、国际组织间的竞争、合作与冲突而形成的具有一定稳定性的政治、经济、文化关系。国际环境的影响表现在:(1)国际环境影响公共政策系统的价值选择;(2)国际环境影响公共政策系统的参照系选择:政策系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为评价政策系统运行效能提供了新的参照系,为公共政策的目标定位和手段选择提供了参考依据;(3)国际环境影响公共政策系统的性质:在全球化、市场化和信息化的影响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公共政策系统越来越受到国际组织、跨国公司的制约。公共政策工具

政策工具(治理工具、政

府工具):实现政策目标的

手段。它是连接目标和结

果的桥梁,是将政策目标

转化为具体行动的路径和

机制。

分类:按在提供公共物品

和服务的过程中政府介入

程度的高低分(【加拿大】

霍莱特和拉梅什)

①自愿性工具:

核心特征:它很少或几乎没有政府干预,它是在自愿的基础上完成预定任务。

包括:(1)家庭与社区:优点:a.除非政府向它们提供补助或补贴,它们将不耗费政府的资金;b.许多服务领域显得更为合适;c.大多数社会中易获得广泛的政治支持。

缺点:a.通常无力解决复杂的经济问题;b.产生公平方面的问题,服务的需求者难于获取同等的资源、享受同等的服务。

(2)志愿者组织:优点:a.提供的服务是低成本的,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回应性;b.是一个公平的政策工具,通常能起到“雪中送炭”的作用,是社会公平机制有益的和必要的补充;

c.能够促进社会团结,提高政治参与水平。缺点:a.不适用于解决复杂的经济与社会问题,其应用范围有限;b.也可能蜕变为官僚组织,从而使其效率和效力大打折扣,丧失优势。

(3)市场(最重要、最有争议):优点:市场在提供大部分私人物品上是富有效率的手段,是资源配置的有效工具。缺点:a.不能充分提供大部分

公共政策旨在解决的公共物品;b.是一个高度不公平的政策工具,它仅仅满足那些有支付能力的人们的需求。

②强制性工具(指导性工具):借助政府的权威和强制力,对目标群体的行动进行控制和指导。

包括:(1)管制:政府通过一系列行政管理过程对个人和机构的行为做出要求和规定的活动。优点:a.建立管制所需要的信息相对较少;b.管制较容易实施;c.在运行管理中,管制的不确定性较低;d.更适用于危机管理;e.成本更低;f.能够表现出政府部门的快速行动,对公众而言具有政治感染力。缺点:a.经常扭曲自愿性或私人活动,从而导致经济上的无效率;b.可能会抑制创新和技术进步;c.缺乏灵活性,过于刻板;d.所引起的社会服从成本可能会比较高。

(2)公共企业(国有企业):特征:a.它们具有一定的公共产权;b.需要政府对其进行某种程度的控制或直接管理;c.可以生产在市场上出售的物品和服务。

优点:a.在因高资本投入或无利可因而私人企业不愿提供社会需要的物品和服务的条件下,公共企业是一项有效率的经济政策工具;b.建立公共企业所要求的信息比利用自愿性工具或管制时所要求的信息少;c.公共企业的利润能积累公共资金以用于公共支出。

缺点:a.政府难以有效地控制公共企业;b.在运行中,公共企业即使连续亏损也未必破产,缺乏有效的约束;c.许多公共企业的垄断地位使其能够将其无效率的成本负担转嫁到消费者身上,效率低下。

(3)直接提供:优点:a.所需信息较少因而容易运用;b.所要求的庞大机构规模使其能够获得高度工作绩效所必需的资源、技巧和信息;c.避免了间接提供所产生的一些问题;d.直接提供允许交易内部化从而降低成本。缺点:a.官僚机构直接提供的服务经常是刻板僵化的;b.对提供产品及服务的机构和官员的政治控制容易降低公共服务的质量;c.由于官僚机构缺乏竞争,它们没有足够的成本意识,造成浪费;d.政府机构之间和政府机构内部的冲突会损害物品和服务的直接提供。

③混合性工具:结合了自愿性工具和强制性工具的特征,允许政府对非政府行为主体的决策进行不同程度的干预,但最终仍由私人做出决策。

包括:(1)信息与规劝:信息传播是一种消极工具,政府向个人和公司提供信息并期待它们的行为发生预期的变化。它假设人们一旦获得相关问题的知识或信息,就能做出明智的选择。规劝是政府试图说服人们去做或不做某事,力求改变人们的偏好和行动。

优点:a.当问题尚没有明确解决办法时,规劝是较好的首选工具,且改变或放弃规劝工具比较容易;b.容易实施,成本很低;c.规劝与强调自由和个人责任的民主理念相一致。

缺点:a.是一个虚弱无力的政策工具,如果没有其他工具的配合,效果往往有限。

(2)补贴:政府给个人、公司和组织的各种形式的财政转移,目的在于通过影响和改变受资助者对不同备选方案成本与收益的判断,促使其采取政府期望的行为。补贴的形式包括拨款、税收减免、凭单、低息贷款等。优点:a.易于确立并加以实施,是一种灵活的政策工具;b.能够鼓励创新;c.补贴的管理和实施成本较低;d.具有较高的政治可行性。

缺点:a.需要财政资金,而增加开支总是比较困难的;b.收集相关信息的成本较高;c.发挥作用往往存在时滞,不适用于危机处理;d.补贴一旦建立起来,就难于取消。

(3)产权拍卖:假定市场是最有效率的资源配置工具。政府对特定的资源确立一定数量的可交易的产权,创造出人为的稀缺,并让价格机制起作用。

优点:a.只需政府设定物品和服务的总量,规定上限,其余的事情则留给市场机制去解决,比较容易确立;b.是一种灵活的政策工具,政府可以根据其需要来确定不同的上限;c.目标群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来调整自身行为。缺点:a.可能会助长投机行为;b.那

些不能购买产权的人常常因为别无选择而被迫采取不合法的行为;c.是一种不公平的工具,它依据支付能力而不是需要来配置资源,容易遭到反对。

(4)税收与使用者付费:税收是一种法定的由个人或者公司向政府的强制性支付,它可以作为一种政策工具,用来引发政府所期望的行为或者限制不希望的行为。使用者付费是管制和市场两种政策工具的结合体。政府只需设定收费的水平,运用市场力量来控制这种行为的数量。使用者付费常用来控制负外部性。

优点:a.比较容易确立;b.是一种灵活的政策工具;c.可以提供持久的财政激励;d.使用者付费工具有助于创新;e.减少了官僚机构的执行任务。

缺点:a.确定引发预期行为的税率和收费水平需要大量信息;b.不能满足危机时期快速反应的要求;c.比较繁杂,可能会提高管理成本。

选择模型:①经济学模型:经济学家大多把政策工具的选择等同于特定工具与需要完成的任务之间的技术性配对演练。福利经济学对国家干预更为宽容,对政策工具选择的分析也更为系统。它倾向于将政策工具的选择视为一种严格的技术性配对演练,即首先评估各种政策工具的特性,再将它们与不同类型的市场失灵相配对,估算它们的相对成本,然后就特定的市场失灵问题选择一个最有效的政策工具。新古典经济学家通常运用公共选择理论来分析政策工具的选择问题。二者对政策工具选择的分析都过于依靠演绎推理,而缺乏对在现实中政府究竟如何选择的扎实经验研究,忽视了影响政策工具选择的诸多复杂因素。

②政治学模型:认为政策工具的选择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政策工具的特性、需解决的问题的性质、政府在过去处理类似问题的经验、决策者的主观偏好、受影响的社会群体的可能反应等方面。

③综合模型(霍莱特和拉梅什):认为两类模型在建构各自的分析框架时都或隐或显地使用了两个相互联系的变量:第一个变量是国家能力,或者说国家影响社会行为者的组织能力;第二个变量是政策子系统的复杂程度,特别是政府在执行政策时面对的行为者的类型和数目。设定这两个变量,就可以形成一个政策工具选择的模型。

(1)国家能力强,政策子系统高度复杂:可以利用市场工具实现自由竞争,通过市场这种“看不见的手”来配置资源。(2)国家能力强,政策子系统低度复杂:可以采用管制、公共企业、直接提供等强制性政策工具;

(3)国家能力弱,政策子系统高度复杂:只能采用自愿性工具,借助社会民间的力量来推行政策;

(4)国家能力弱,政策子系统低度复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用混合性政策工具。

行政管理考研真题答题黄金攻略

名师点评:认为只要专业课重点背会了,就能拿高分,是广大考生普遍存在的误区。而学会答题方法才是专业课取得高分的关键。

(一)名词解释答题方法

【考研名师答题方法点拨】

名词解释最简单,最容易得分。在复习的时候要把参考书中的核心概念和重点概念夯实。

近5-10年的真题是复习名词解释的必备资料,通过研磨真题你可以知道哪些名词是出题老师经常考察的,并且每年很多高校的名词解释还有一定的重复。

专业课辅导名师解析:名词解释答题方法上要按照核心意思+特征/内涵/构成/案例,来作答。

①回答出名词本身的核心含义,力求尊重课本。这是最主要的。

②简答该名词的特征、内涵、或者其构成、或者举一个案例加以解释。如果做到①②,基本上你就可以拿满分。

③如果除非你根本不懂这个名词所云何事,或者压根没见过这个名词,那就要运用类比方法或者词义解构法,去尽可能地把握这个名词的意思,并组织下语言并加以润色,最好是以很学术的方式把它的内涵表述出来。

【名词解释答题示范】

例如:“行政权力”。

第一,什么是行政权力(核心意思,尊重课本)

第二,行政权力的几个特征,不必深入解释。

第三,行政权力的5点内涵。

具体一点,如,“行政责任”。

行政责任是指政府及其构成主体行政官员(公务员)因其公权地位和公职身份而对授权者和法律以及行政法规所承担的责任。

行政责任的特征包括:①行政责任是一种责任;②行政责任是一种义务;③行政责任是一种任务;④行政责任是一种理论;⑤行政责任是一种制度;⑥行政责任是一种监控体系。

【名词解释题答题注意事项】:

第一,控制时间作答。由于名词解释一般是第一道题,很多考生开始做题时心态十分谨慎,生怕有一点遗漏,造成失分,故而写的十分详细,把名词解释写成了简答或者论述,造成后面答题时间紧张,专业课老师提示,要严格控制在5分钟以内。

第二,在回答名词解释的时候以150-200字为佳。如果是A4的纸,以5-8行为佳。

(二)名词辨析答题方法

【考研名师答题方法点拨】

这道题目可以作为“复合型名词解析”来解答。最主要的还是要解释清楚题目中的重要名词。

对于答题思路,还是按照课堂总结的“三段论”的答题模式。一般可以归类为“A是…”“A和B…”“AB和C”的关系三种类型,分别做答。

【名词辨析答题示范】:

例如“工资就是薪酬”。(专业课老师解析:这属于“A和B…”类型的题目)

第一,工资的定义。

第二,薪酬的定义。

第三,总结:工资与薪酬的关系。

【名词辨析题答题注意事项】:

第一,不能一上来就辨析概念之间的关系。如果先把题目中的相关概念进行阐释,会被扣除很多分数,甚至大部分分数,很多考生很容易忽视这一点。

第二,控制时间。辨析题一般是专业课考试最前面的题目,一般每道题350-400字就可以,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篇幅占到A4纸的半页为佳。

(三)简答题答题方法

【考研名师答题方法点拨】

简答题难度中等偏下,主要是考察考生对于参考书的重要知识点的记忆和背诵程度。往往是“点对点”的考察。一般不需要跨章节组织答案。因此,只要大家讲究记忆方法,善于记忆,记忆5-7遍,就可以保证这道题目基本满分。

简答题采用“定义+框架+总结”答题法。

①首先把题干中涉及到的最重要的名词(也叫大概念)进行阐述,就像解答名词解释一样。这一环节不能省略,否则无意中丢失很多的分数,这是很多考生容易忽视的一点。

②读懂题意,列要点进行回答。回答要点一般3-5点,每条150-200字。

③进行简单的总结,总结多为简单评析或引申。

【答题示范】:

例如“简答公共财政的职能。”

第一,公共财政的定义。(不能缺少)

第二,公共财政的3大职能。(主体部分)

第三,总结评析。

【简答题答题注意事项】:

第一,在回答简答题的时候,要采取“总-分-总”答题结构。即在回答要点

之前进行核心名词含义的阐释,最后写几句起总结的话,这样不会给人一种太突兀的感觉。

第二,在回答的时候字数一般在600-800为佳,时间为15-20分钟。通常字数应该是本题分值的至少30倍,即,1分至少30个字。

第三,如果课本没有明确答案,那你也不能拍脑门乱写,好的策略是向课本靠拢,将相关的你能够想到的内容往4×150里套就行了。关键在于有条理又能自圆其说,你如果能结构清晰、条分缕析的把题答完,你肯定可以得满分。

(四)论述题答题方法

【考研名师答题方法点拨】

论述题属于中等偏上难度的题目,分值往往也比较大,考察对学科整体的把握和对知识点的灵活运用,进而运用理论知识来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洞悉论述题的本质,其实回答起来还是非常简单的。论述题,从本质上看,是考察对多个知识点的综合运用能力。因此答案的组织往往是横贯全书,跨章节的。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课本的整体框架和参考书的作者的写书的内部逻辑。这一点是重点,特别是对于跨专业的考生来说,要做到这一点,难度非常大,同时也很必要。

考研论述题答题攻略:论述题“3w答题法”,即what,why,how。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答题结构上“总—分—总”,开头要阐述背景,解释相关的名词,最后要做总结,还是那句话,不要给人留下突兀的感觉。

①阐释论述题中重要的相关概念,并把论述题中重要的核心理论要点写出来。这部分是考察书本的理论知识的掌握,是后面展开分析的基础。

②要分析问的原因或者必要性。这部分构成了论述题中的“论”,要写的像论文里面的分论点,对于每一个分论点要适当的“述”。这是论述题的关键,结合课本,选好切入的角度至关重要。

③提出自己合理化的建议,并在最后做总结或者展望。

【论述题答题示范】

例如:结合公共财政相关理论,论述收入分配领域为什么“不患寡而患不均”。

第一,阐释“公共财政”的定义,阐释公共财政的职能,市场失灵理论,并详细阐述公共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

第二,分析目前“患不均”,即防止“收入分配差距过大”这一问题的原因,一般4-5条。

第三,结合公共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提出化解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政策主张。

【论述题答题注意事项提示】:

第一,紧扣理论。先阐释清楚相关的概念和核心理论。

第二,回答的视角要广,角度要多,不能拘泥于一两个点。但是条数也不宜过多,在5-8条为好。

第三,要点之间要有条理性。论述题字数在1500左右。用时为25-30分钟。

第四,如果没有案例分析题,论述题一般是最后一道考题,分值较大,需要考生合理规划时间,每道论述题至少留出30分钟以上的时间。

(五)案例分析题答题方法

【考研名师答题方法点拨】

案例分析考察形式往往看起来比较灵活,给人一种难以驾驭的感觉。但是案例分析题并不难,与其说是在考察案例,不如说是再考察考生对核心理论的掌握。一定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先理论后结合案例分析,方可获得案例分析题的高分。

考研答题攻略:案例分析要采用“理论——材料分析法”。

第一,仔细阅读案例,寻找涉及到的每一个相关的理论,并在答题的第一部分将理论部分写透。(这是主要的部分)

第二,结合理论分析案例材料。

【答题示范】

例如:结合我国房地产市场现状,给出一段描述房地产市场现状的材料。请运用公共政策知识分析,在房地产市场,是否存在市场失灵,是否存在政府失灵?运用什么政策工具解决人们的住房问题?

第一,明确案例的理论依据——市场失灵理论、政府失灵理论和政策工具理论。然后阐述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概念及其表现,阐释政策工具的定义和种类。

第二,结合材料进行分析。结合材料具体说明为什么在房地产市场既存在市场失灵也存在政府失灵,以及运用什么政策工具。

【案例分析题答题注意事项提示】:

第一,不要就事论事,要先分析、铺垫理论。

第二,要做到理论和材料的有效结合,不能理论材料两张皮。结合的方法或为验证理论的正确,或为运用理论对材料的相关问题进行评析,这个需要考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第三,案例分析题一般是最后一道考题,分值较大,需要考生合理规划时间,每道案例分析至少留出30分钟以上的时间。

【名师结语点评】如果想考取专业课135分及以上的高分,答题方法不可忽视。经过长期摸索,总结了一套成熟的考研专业课答题模板。每年的专业课复习后期,一般是12月份左右,会组织相关的专业课模考,一般考生只要按照总结的模板模拟考试4-5次,就能熟练地掌握高分答题方法和技巧。

行政管理考研独家专业课复习经验指导

考研专业课的复习分为六大阶段,六大阶段是考研专业课复习的“六部曲”。正确的阶段做正确的事,优化每个阶段的复习,才能让考研“更容易”,才能做到“不走弯路,一次成功。”

(一)择校预备阶段(1月中旬——3月初):

关键词:全面自我分析、确定考研院校专业、了解内部信息、抱定信念这一阶段最重要的任务是:全面的自我分析基础上,定下自己的目标院校和专业,并进一步明确自己报考专业的参考书目、报考人数、招生人数、复试分数线、该专业必备考研资料。提醒广大考生:选择院校和专业要综合考虑兴趣、专业课基础、外语水平、未来职业规划、报考专业的就业前景等因素。考研就是给自己一次机会,无论跨考与否,报考名校与否,择校、择专业一定要要建立在全面自我分析的基础上。一旦决定,要抱定信念,切勿轻易中途换学校、转专业!中途换院校和专业会极大浪费有限的备考时间和精力。

(二)基础理解阶段(3月上旬——7月初):

关键词:扎实理解、参考书及核心资料通读3遍、记下核心概念和公式

这一阶段最重要的任务是建立完整理解,为后面记忆和运用打下基础。将参考书目完整地看至少3遍以上。全部知识点重在理解,除了核心概念和公式外,不必刻意记忆。实在不理解的知识点标记下来,后面通过相关的辅导或者查阅解决。此外,这一阶段做笔记,切不可过分细致,以梳理框架和概念为主,太细会浪费很多时间,也记不住。建议考生制定每天和每周的规划,一般2-3章/天,这个速度比较合适。

(三)重点掌握阶段(7月初——11月上旬):

关键词:分清重点、地毯式全面记忆、不断循环巩固、检测督促

这一阶段最重要的任务是抓住重点、掌握重点。要抓住重点,一是要分析真题;二是要专业化辅导;三是内部资料,如出题老师的论文、讲义、当前学术热点等。在此基础上坚持专业课复习的80/20法则,对核心概念、基础概念、重要知识点、要点、常见公式一定要地毯式全面记忆,并反复强化,达到永久记忆。提醒广大考生要自我检测或者让专业课老师及时检测,不断督促,有压力才能保障效果。

(四)框架专题阶段(11月上旬——12月上旬):

关键词:将知识系统化、体系化,建立知识结构树

这一阶段最重要的任务是将知识体系化,系统化。知识点掌握的零散,不体系化,会造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思路狭隘,影响答题发挥,尤其是做大题的时候。必须要按照参考书的章节架构或者通过总结专题将知识体系化,系统化。对参考书做到提纲挈领,纲举目张。总结了全国各学校专业课的专题和章节联系,能在这一阶段帮助广大考生建立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五)模拟考试阶段(12月上旬——1月初):

关键词:全真检测、训练答题方法、试卷批阅、查漏补缺

这阶段最重要的任务是通过全真模拟掌握答题技巧和方法,查漏补缺。知识储备的好,不一定答题好,更不一定意味着考场得高分。要全真模考,在考试时间、题型题量和真题完全一致的情况下,做3-5次模拟试题,通过全真检测发现知识盲点,纠正答题方法,稳住考前心态,要经历一个盲目自信——弱点暴露——完善提高——再次

暴露——再完善再提高的涅槃重生的过程,提高答题能力。建议一定要让权威的有经验的专业课辅导老师批改试卷,发现问题,及时查漏补缺。

(六)考前冲刺阶段(1月初——考试):

关键词:保持复习热度、调节最佳身心状态、查漏补缺

这一阶段最主要的任务是调整身心状态,以最佳的心态迎接考试。经过前面5个阶段的复习,效果已经基本定型,在最后的5-10天内,要保持每天8小时的复习,保持专业课和公共课复习热度。这一阶段的复习要跳出来,不要纠缠于知识点的细枝末节,要敢抓敢放,抓大放小,整体通览,查漏补缺。此外,调节最佳的身心状态也很关键,要调整作息适应考试时间,比如考试是上午考英语,那么现在的复习也应该是上午复习英语;要注意饮食健康,充足睡眠;要积极的心理暗示,给自己输入考研正能量。考研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完美的知识储备,优秀的答题能力,强健的身心状态也很关键。赢在终点,笑到最后。

此资料由易研教育名师团队独家整理

2013年中国政法大学行政管理考研试题

七月一日之前推出全国58所院校行政管理视频和资料,优惠价为1680元-2500元。越早越优惠!还赠送最后三套押题卷和公共课阅卷老师一对一的点评指导。 育明教育包揽2009-2013年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考研状元! 第二节公共政策执行模型(书中也说,这部分只是简单介绍,所以了解即可,不要深究) 70年代中期后出现了不同的公共政策执行模型 一、T·史密斯的政策执行过程模型 我看其实基本上是系统论的观点,把政府看作是政策输出系统,向目标群输出政策而产生社会张力,引发冲突。它说是政府设立新的公共事务机构改变原来的处理模式的复杂行动 影响政策成败的关键因素可以归结为以下四类:理想化的政策;执行机构;目标群体;环境因素,强调要素之间的互动和与环境的反馈 微观缺陷:对执行人员的重要性关注不够 二、范·米特与范·霍恩的政策执行系统模型 政策执行过程中会存在六大因素影响政策执行绩效 它们分别是:政策目标与标准:是否是清晰可行的目标;政策资源:包括所有运用于政策执行的资源;组织间的沟通与强制行为:规范,激励,惩罚;执行机构的特性;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执行者偏好。 此模型没有考虑目标群体 三、麦克拉夫林的政策执行互适模型 把政策执行看成是执行者与受影响者之间就目标和手段做相互调试的一个过程 强调由于执行者与受影响者的观点和利益不一致而带来的互动,使目标和手段富有弹性,不断地调试以赋予政策新的含义,双方都不是被动的。 此模型是个简化的模型。对其它因素忽略过多

四、雷恩和拉宾诺的政策执行循环模型 把政策执行看作是介于政策意向与行动之间的动态过程,由拟定纲领、分配资源和监督执行三个阶段组成,并不断重复循环 说明了政策环境对政策执行产生的基础性影响 强调政策过程重复循环的价值 抹杀了目标群体的存在 五、萨巴蒂尔和马兹曼尼安的政策执行综合模型 把在政策执行中起较大作用的主要因素分为三类,类似于多元流模型 政策问题的可处理性 政策本身定规制能力 政策以外的变量 六、爱德华的政策执行模型 把影响政策执行状况的因素分为:沟通,资源;执行者偏好,官僚组织机构 沟通:政策内容和知性方法能否准确地传达给执行人员 资源:人员;信息;设备;权威 执行者偏好:执行者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对执行的影响较大 官僚组织机构:标准作业程序和执行权责分散化 其中,官僚制的标准作业程序可能对政策执行的不利影响包括: 1、限制执行人员执行能力的发挥,无法适应环境 2、产生目标置换 3、抵制创新与变迁 七、高金的府际政策执行沟通模型 试图综合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途径 分析重点在于政府间关系对政策执行的影响,突出地方政府的相对独立性 提出了各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这在以前是容易忽略的 继承者将府际关系划分为四个类型:合作共事性;合作但维持地方自主型;逃避式各自为政型;争斗性各自为政型 八、萨巴蒂尔的政策变迁支持联盟框架 用“政策变迁”取代“政策执行”,意味着政策执行过程本身就是改变政策内涵,政策取向的学习过程 此模型作为政策分析的方法不仅仅用于政策执行分析 政策变迁最好以政策子系统的观念来诠释,而不是以政府组织的变迁来诠释。 政策子系统包含公私部门的行动者,政府官员,知识精英等,基于相同的价值和利益形成支持联盟,采用若干倡导策略,以便影响政策。策略的冲突需要政治掮客的协调 政策在政策子系统中得以形成并获得执行 要理解政策变迁,还要有相对稳定的系统参数和外生于子系统的事件 此模型重在理论解释,而不是为实践着提供指导 第三节: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与方式 如果前面所有的途径,理论,模型都是从理论上解释和研究公共政策执行的过程,那么本节的内容则是在说明在实践中执行者是如何操作的,因此,政策执行的过程被分为三个阶段:政策执行的准备阶段,政策执行的实施阶段,政策执行的总结阶段 一、政策执行的过程 准备阶段:宣传准备;组织准备;物质准备;制定执行计划 进行政策宣传,加强政策认知 定义:政策宣传是指向社会公众宣布和传播政策的意图和内容,引导社会公众的行为向着宣传者所希望的

中国政法大学考研参考书

中国政法大学考研参考书(初试)

复试.

政法大民商法导师 王卫国教授洪道德教授张今教授杨秀清教授杜新丽教授吴景明教授江兴国教授 隋彭生教授魏敬淼教授梁淑英教授 法大编着的《法研圣经》 贴吧上的2010年中国政法大学法学考研最新指定参考书目8月版)07年1、《法理学导论》北大出版社(舒国滢主编8月)、《法理学》(第二版)人民大学出版社(舒国滢主编2008年2 2006年版)、《宪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舒国滢主编3 年版2004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周忠海主编5、《国际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6、《国际私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赵相林主编 年版)(莫世健主编20087、《国际经济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年版( 张树义主编20078、《行政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 年版(马怀德主编20109、《行政诉讼法学》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年9月版)10、《民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江平主编07 月版)07年911、《民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王卫国主编 )9月版12、《民事诉讼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宋朝武2008年月)08年213、《民事诉讼法学》厦门大学出版社(宋朝武主编 高教出版社(陈光中主编)北大出版社、《刑事诉讼法学》第三版14 10月)、《刑事诉讼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刘玫主编2008年15 月)年916、《刑法学》第三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曲新久主编2008月)年517、《刑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曲新久、陈兴良着2008中国政法大学初试科目: 外语:100分 政治:100分 法学综合一:(法理学40分、宪法学40分、国际法学40分、行政法学30分) 《法理学导论》(初试必读)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年6月版舒国滢主编 《法理学》(初试选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年第二版舒国滢主编 《宪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焦洪昌主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民主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 《国际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2008年周忠海主编 《国际私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2008年第二版

《行政管理》读后感

《管理思想的演变》读后感 专业人力资源管理 年级班级2013级1班 学号201311510131 姓名周子煜

我叫周子煜,就读于山东青年政治学院13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大三上学期,学校开设了《行政管理学》选修课,对我们以后尤其是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和行政管理工作有很大的帮助。除了老师每周上课为我们讲解外,我在课后又到图书馆借了一本《管理思想的演变》来学习,这使我对“行政管理学”有了新的认识,学到很多实用的知识,受益匪浅。 综观全书,我们能认识到,管理活动最初起源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在早期生产力水平极低的情况下,人们狩猎采集食物的生活过程中就已经有了集体合作。保存至今的古代宏大建筑和劳动分工情况下制作出来的精美的工艺品也表明了早在数千年前古人就已经掌握了丰富的管理技能。随着整个社会中对人的主体地位的关注,对人和组织关系的深入研究,管理学理论相应发生着以下演变:早期带有蒙昧和残酷色调的关注利润而忽视人的个体的地位理论学说;到工业革命后的关注员工技能、员工效率以及工人罢工冲击下劳资双方关系的改善;到重视非生产性因素,关注人性的心理及情感需要;到对管理的一般理论的提出和总结;到关注个人与组织的和谐关系为主,根据各自的特质将二者进行有效结合,形成一种适合外部环境的组织文化;再到随着其他学科的引入,计量、统筹学直至计算机技术的采用,技术手段的提高越来越不是问题,而是整个管理过程中人际关系的整合,员工思想和学习能力的开发,以及管理过程的各个阶段的有序化、可衡量性及可预测性。管理思想的演变史是一部人类对管理哲学的探索史。过去的实践为未来提供了历史的教训,为未来将要留下的足迹留下了基础和指导。 管理思想的发展过程对我们今天管理工作的借鉴意义:西方管理思想萌芽于文艺复兴时期,得益于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在整个世界上的立,形成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成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即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这段时期内。其转折点是1973年的世界能源危机,在世界能源危机以后世界新的政治经济格局开始萌芽。80年代末由于苏东巨变,经过几年新的调整,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已定,从原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以美苏两国为轴心国,变为多个政治经济强国并立的新格局,也就是说世界由两极转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在这个新的历史发展的背景下,世界各国的政府都对自己的政治、外交、经济政策进行了调整。在微观上,各国的企业同样也面临着新的形势。由于新的国际形势由原来的军事竞争转变为经济实力竞争,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显得更加激烈,企业生存发展尤

行政管理心得体会范文

行政管理心得体会范文 记得我是从xx年年10月份开始选学校和专业的,人生最痛苦的就是选择了,经历过考研的人感触尤其深。考研路上的第一个选择就是专业问题,在专业问题的选择上我想兴趣还是最重要的吧,经过一番考虑,我最终选择了行政管理,定下了专业算是迈出了考研路上的第一步,接下来就是最头疼的选学校问题了。 从xx年年11月份我就开始大量收集研招信息,主要有以下内容:1、找到所有招收行政管理专业的院校机构,2、对这些院校分省统计,3、找到这些院校的招生目录和参考书目,4、找到这些院校往年的报考录取比例及分数线,5、分区情况,211院校,985院校,34所自主划线院校,这个工作的任务量非常大,我花了两个月左右的时间,然后根据以上收集到的信息结合自身情况最终确定了以下几条择校标准:第一,地理位置,毕竟是自己选择学校报考,当然要好好考虑自己比较喜欢哪些地方,根据个人喜好我最终确定了13个自己比较向往的省份;第二,必须是211,由于自身本科院校是个地方二本实在拿不出手,所以我当然不能再考个有这种感觉的学校(觉得考研是个难得的自我提升的机会,也是对高考缺憾的弥补吧),(个人感觉像行政管理这样的文科性专业学校还是比较重要的),现在看来当初的这个选择还是对的,经历过考研的同学都知道,万一分数过了国家线而没有进入复试需要调剂的话,很多学校都要求什么本科院校要是985的,211的,或者是第一志愿报考的是985或者211的院校;第三,招的人不能少于10个,越是好点的学校推免的比例越大(尤其是全国56个有研究生院的高校推免比例最大,这点很多人不知道),减去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的考生,减去单考生,再减去一些关系户(有些关系硬的不仅可以提前弄到专业试题,甚至还可以在试卷上做记号,此类人有,但很少),所剩给我们这些绝大多数统考生的名额就不多了,所以这点也必须注意;最后还有些需要参考虑的因素,比如1往年的报考录取比例,这个很多人是找不到的;2参考书的数目,对于准备太晚的人,或者选校后后期又打算换学校的人这点不可以不考虑;3考试的题型,有些学校出题基本全是按书上的回答就可以了,有些则不是,灵活度很大。根据以上标准我最终选择了一下几个学校:中国政法大学(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徐州招14人);中国地质大学(2本书武汉40多人);中国石油大学(山东3本10人);中国海洋大学(山东4本参考书30人);华东理工大学(上海4本参考书30人);中国传媒大学(北京5本参考书16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5本30人左右);郑州大学(60人左右)。 有了这9个学校再选择就容易多了,下面要做的工作就是联系些这学校的同学,学长等,以了解这几个学校的'具体情况,做出最终选择。这个过程同样很恶心人,我加过这些学校的qq群,论坛,校内上联系过学长,但结果并不理想,经常遭遇冷漠,经常是没有人理,经常被“请出”qq群,甚至还会有人打击你不考。当然了也不乏有好心人会给你些建议。我实在是受不了种种次次冷遇,甚至打算报一个没有怎么考虑过的郑州大学(不是说郑大不好,相反它的这个专业挺好的,只是我想去外省而已,因为有个非常好的哥们在这个学校,他本科就是行管专业的,以前也去过郑大,买了些书,复印了几本他们班一个推免生的笔记),不过回来后还是不怎么想考省内学校。现在看来,我觉得这个过程能做好就做,做不好也没有关系,自己的努力才是最重要的,并没有某些辅导班渲染的那么重要,毕竟那些辅导班的老师他们考研时的情况和我们现在已经不一样了。最终选

读书笔记(关于《警察行政管理:结构、过程与行为》的读后感)

关于《警察行政管理:结构、过程与 行为》的读后感 ------ 著者:【美】查尔斯·R.史旺生列尔纳德·特里托罗伯特·W.泰勒 研究和借鉴美国等外国的警察行政实践及其理论发展,这是我国公安行政管理科学发展的需要,也是公安行政管理实践的需要。为完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公共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的写作,本人选读了一些国外关于警察管理的书籍,其中就有《警察行政管理:结构、过程与行为》一书,该书是由查尔斯·R.史旺生列尔纳德·特里托罗伯特·W.泰勒三位教授编写。该书依据行政管理学理论,特别是组织理论,在收集大量研究数据和真实案例的基础上,从政治、管理与法律的维度,深入论述了美国警察行政系统的功能、过程和行为方式,系统描述了美国警察行政实践的历史和现实,并结合反恐背景,提出了警察行政环境、情报主导警务、危机决策、警察人力资源管理、组织变革等一系列新的实践问题。该书不仅仅阐述了美国警察行政实践的演讲、概貌和精华,而且展示了美国警察行政学研究的新进展、新课题和新方法。该书中蕴含的警察管理人本化、法制化、科学化、信息化、社会化的原则和方向,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我国正全面深化公安改革,大力推进“四项建设”,进一步提升公安机关履职能力和水平。这里面提高的“四项建设”即:基础信息化、警务实战化、执法规范化、队伍正规化建设。我们的“四项建设”同书中谈到了“五化建设”整体方向是一致的。 本书对警务按历史发展进行了划分,分为传统警务和今日警务即

社区警务。传统警务是一种在事件发生后对求助电话采取应对措施的警务类型。传统警务是被动的,且受事件左右。通过对传统警务的研究,发现以下问题:增加警察数量并不能降低犯罪率或提高犯罪的侦破率;随机的汽车巡逻既不能降低犯罪率,也不能提高逮捕嫌疑犯的概率;频繁巡逻并不能减少犯罪;相反,会转移犯罪;缩短警察对求助电话的反应时间,这可能无益于逮捕罪犯,甚至不能提高先关公民的满意度;侦破犯罪并不是靠警察实施的犯罪调查------案件的侦破是因为嫌疑人马上被逮捕,或有人指认了他们。而现今流行的警务是社区警务,社区警务是一种警务原理,认为一般的邻里问题是引发犯罪的一种原因。社区警务具有预防性,事前主动性,并以信息为基础。社区警务与信息化工作合并在一起,有如下优势:提高了警察与社区之间的沟通;加强了警察组织与其他组织机构之间的沟通;更加注重问题导向和犯罪预防等等。 本书在第五章组织理论章节中认为:人是一个组织最重要的资产,警察组织也一样,警员是警队最重要的资产,我们需要最大可能的开发警察的潜能并且利用他们的智慧。如何挖掘警察的潜能,需要一套成熟的组织管理理论。传统组织理论认为组织是机械的、封闭的、官僚的、稳定的。这部分的知识历经几个世纪并于1900年至1940年之间定性。传统的组织理论分为三个分支,分别是:(1)科学管理、(2)官僚模式、(3)行政管理理论。泰勒的科学管理的核心思想就是找到“一个最好的办法”去工作。泰勒的科学管理不仅是一种组织的理论,还是一种动机的成形的理论,他相信雇员的行动上都要被起

中国政法大学同等学力申硕学位课考试命题范围409 专利法考试范围

《专利法》考试范围 一、考查目的 《专利法》作为知识产权专业的核心学位课程,主要侧重于考查学生对专利制度、专利权的主体与客体、专利权的授权和取得、专利权的内容与限制、专利代理和管理,以及专利权的保护等几个重要而基础的专利制度的掌握、理解与运用情况。 二、考查要求 专题一、专利法律制度概述 1.掌握 专利、专利权以及专利法的基本含义、专利制度的起源与发展、我国专利制度的产生和发展、专利制度的作用 2.理解 专利权的基本特征、不同时期专利制度对促进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的不同作用 3.运用 分析专利制度与版权制度、商标制度的不同 专题二、专利权的主体与客体 1.掌握 专利权的主体概述、发明人或设计人、发明人或设计人的工作单位、外国人、专利权的客体类型和具体特征、不受专利法保护的对象2.理解 我国专利权主体的种类、职务发明的判断标准和权利归属、我国专利权客体的种类、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的基本含义 3.运用 分析职务发明专利的归属 专题三、专利权的授权与取得

1.掌握 发明和实用新型授予专利权的条件、外观设计授予专利权的条件、专利申请、专利申请的审查与批准 2.理解 不同类型专利权的授权条件、专利申请和审判的程序 3.运用 理解专利授权和取得中的新颖性和创造性 专题四、专利权的内容与限制 1.掌握 专利权人的权利、专利权人的义务、专利权的限制、专利权的期限、终止和无效 2.理解 专利权人的权利内容与权利限制 3.运用 专利权终止和无效的程序 专题五、专利管理与专利代理 1.掌握 专利管理、专利代理 2.理解 我国专利机关及其管理职能、设置专利代理必要性 3.运用 我国专利管理的具体内容,从机制层面规范专利代理行为 专题六、专利权的保护 1.掌握 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专利侵权行为、专利权的法律保护 2.理解 对专利侵权行为的判定、对专利权范围的界定、专利侵权赔偿标

中国文化概论读书笔记

读了中国文化概论后,身为建筑学的学生,我受益匪浅,从中学到了中国文化的演变,还领悟到了中国文化的意义,让我身为中国人而感到骄傲。 该书讲了许多关于中国文化的内容,其中包括:中国地理环境以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中国文化的经济制度及其影响;中国文化的社会政治结构及政治制度;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与其深远的影响;中国古代的古典书籍以及其文化内涵。总体来说,该书包含了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是中国文化的百科全书,虽然在阅读的过程中我经历了漫长而又艰辛的过程,但到最后有所收获,证明我所付出的努力是值得的。 中国文化在整个历史长河中并非是亘古不变的,其中,在某些时期,中国文化发生了剧变。在中国历史的不同时期,各个思想与文化也是不同的,而各个文化的背景,也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密不可分。总体上看,中国文化的发展可分为以下几个时期:夏商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宋元时期,明清时期,以及民国到共和国时期。在这些不同的时期中,文化不断的发展,消退,融合,也是对当时的历史背景的一种反应。 夏商时期是我国封建王朝的开创时期,也是我国文化的开端时期,也是科技的起点。夏朝是商朝文化的奠基和基础,也即是夏朝是商朝文化的前提存在;而商朝是夏朝文化的发展与升华。在这个时期,人们已大量使用青铜器,史称为“青铜时代”,农业与手工业有了初步发展。文化上,夏商时期注重对鬼神的崇拜,国家的政治行为与国王的行为,都需要向鬼神祭祀,故而该时期的文化被称为“神本文化”。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百家争鸣的时期,各种思想浪潮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在中华大地上。因为周朝王室衰微,诸侯崛起,再加上礼崩乐坏,宗法制度被破坏,以及士大夫阶层的崛起,使当时的思想得到了解放与发展。其中就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现象。这百家之中,最为出名的是这六家:儒家,法家,墨家,道家阴阳家,名家。最后让以法家为优的秦朝灭了六国,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 在秦朝,秦始皇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决定实行“大一统”这一措施。他统

中国政法大学行政管理考研参考书

中国政法大学行政管理考研参考书 公共管理综合一(709管理学原理、公共行政原理各75分) 《管理学》(第二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刘俊生主编 《公共行政原理》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马建川、翟校义著 公共管理综合二(812公共管理、公共政策分析、政治学基础各50分) 《公共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修订版张成福、党秀云著《公共政策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陈庆云著《政治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王浦劬 2015行政管理考研真题答题黄金攻略 名师点评:认为只要专业课重点背会了,就能拿高分,是广大考生普遍存在的误区。而学会答题方法才是专业课取得高分的关键。 (一)名词解释答题方法 【考研名师答题方法点拨】 名词解释最简单,最容易得分。在复习的时候要把参考书中的核心概念和重点概念夯实。 近5-10年的真题是复习名词解释的必备资料,通过研磨真题你可以知道哪些名词是出题老师经常考察的,并且每年很多高校的名词解释还有一定的重复。

专业课辅导名师解析:名词解释答题方法上要按照核心意思+特征/ 内涵/构成/案例,来作答。 ①回答出名词本身的核心含义,力求尊重课本。这是最主要的。 ②简答该名词的特征、内涵、或者其构成、或者举一个案例加以解释。如果做到①②,基本上你就可以拿满分。 ③如果除非你根本不懂这个名词所云何事,或者压根没见过这个名词,那就要运用类比方法或者词义解构法,去尽可能地把握这个名词的意思,并组织下语言并加以润色,最好是以很学术的方式把它的内涵表述出来。 【名词解释答题示范】 例如:“行政权力”。 第一,什么是行政权力(核心意思,尊重课本) 第二,行政权力的几个特征,不必深入解释。 第三,行政权力的5点内涵。 具体一点,如,“行政责任”。 行政责任是指政府及其构成主体行政官员(公务员)因其公权地位和公职身份而对授权者和法律以及行政法规所承担的责任。 行政责任的特征包括:①行政责任是一种责任;②行政责任是一种义务;③行政责任是一种任务;④行政责任是一种理论;⑤行政责任是一种制度;⑥行政责任是一种监控体系。 【名词解释题答题注意事项】:

行政管理读书笔记

《中外行政制度比较》读书笔记 书名:《中外行政制度比较》 作者:立荣 第一部分:关于本书 本书立足于新世纪改革开放的新起点,为了现代化建设和政治学学科发展的需要而撰写,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做指导,把规研究与经验研究、制度研究与比较研究结合起来,对当代中古和外国(主要是具有典型意义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进行比较分析,探寻中外政治制度的形成历史和文化背景、结构容和基本特点、功能作用和运作机制、体制改革和发展趋势等,揭示人类社会共同的政治发展规律,以期启发人们的思考,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服务,为中国政治学学科发展服务。 第二部分:关于作者 本书作者立荣现为华中师大学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教育部中南教育管理干部培训中心常务副主任、省党政干部华中师大学培训部主任、华中师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研究生教育中心主任、省重点学科(行政管理)带头人、国家重点学科(中外政治制度)“行政管理与公共政策”方向学术带头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首席专家。 主要主持的科研项目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服务型政府建设和公共服务体系完善研究,和谐社会构建背景下的政府治理式变革与创新研究,中国山区乡政村治研究,中国转型期社会风险及公共危机管理研究,改革事业整体推进背景下政府组织治理制度创新研究等,并编撰了)《新视野与大思路:中国山区乡镇政权建设研究》,)《论有中国特色的国家行政制度》,《中外行政制度比较》等专著。 第三部分:行政制度的类型及其特征 1、阁制政府制度及其特征阁制政府制度起源于英国,也称作议会制政府制度责任阁制政府制度,它是西方一些国家由阁总揽行政权力并向议会负责的一种政府制度。一般而言,以英国为代表的阁制政府制度具有以下主要特征;(1)强调议会至上,在这种制度下,议会处于国家的政治活动中心,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拥有立法、组织阁和监督阁的权力。(2)阁组成独特,实行阁制政府制度的国家,阁由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一个政党或构成多数席位的数党联盟组成,议会中的多数党或数党联盟即为执政党。(3)阁总揽行政权力,阁系国家最高行政机关,政府首脑执掌实权。作为政府首脑,实际上又掌握着立法权。(4)

同等学力考试通过率到底高不高

同等学力考试通过率到底高不高 近年来,在职研究生教育发生了很多改革,原来的十月在职联考被取消了,很多考生都担心同等学力申硕考试难度会增大,所以对于同等学力考试通过率的问题大家都比较关心。那么,同等学力考试通过率到底高不高呢? 同等学力考试通过率到底高不高? 同等学力在职研究生教育:本科获得学士学位之后,在原工作岗位上担任一定的工作任务的同时进行非脱产的学习,修满学分,获得在职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结业证书,满足申请硕士学位的流程之后,通过国家组织的每年五月份举行的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全国统一考试,完成研究生论文并答辩通过,获得硕士学位证书。 由于新大纲的影响,和往年同等学力申硕英语考试对比,词汇没变,题型有所变化,多了一题型“短文完成”,当然分值也有调整。对于同等学力申硕考试

难度--同等学力申硕英语水平考试比大学考试时四级水平高一级,但是也没有那么难,5500-6000单词量。 报考同等学力申硕是通过性考试,考生只要成绩达到合格分数线即为通过。当然,不同专业的考试通过比率也是不尽相同的,而且每个学校的申硕通过率也各不相同。在全国范围看,每年的通过率大概处于30%-45%之间,但这是全国平均水平。一些名校的通过率比较高,如中国人民大学在职研究生同等学力申硕考试的通过率能达到70%以上。 因此,可以说同等学力申硕考试难度不大,与现行的研究生考试形式相比,是难度最低的。再加上其可以先参加学习再考试,而且在成绩有效期内,还给予单科成绩保留,这样对于考生顺利通过两门考试进一步降低了难度。 同等学力申硕不同于其他考试形式,其他考试都是先考试再入学,考试不能通过就要等到下一年重新报名,而同力统考可以最少申硕四年,每年在三月份报名,五月份参加考试,四年内能累计通过两门考试即算通过。通过后完成论文答辩的考生,就能拿到在职研究生学位证书。 总的来说,大家想要提高同等学力申硕考试通过率需要选择好专业并且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只要做到这样,大家都能顺利通过同等学力申硕考试,对于这点,大家不用过于担心,暂时没有消息说2017年同等学力申硕考试难度会有变化,大家可以放心报考、好好复习。

《中国文化概论》知识点梳理

中国文化概论 绪论 一、填空题 1、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通常称为(文化现象) 2、与英文Culture对译的汉语是(文化) 3.“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出自(《说苑?指武》) 4. 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是(文化现象) 5、中国文化属于(国别文化、多民族构成的共同体文化、东方文化) 6、广义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7、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时期、某一国家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这些现象称为(文化事象) 8、中国文化又称(中华文化、华夏文化、炎黄文化)) 9、文化传统除了延续性的特点外,还具有(稳定性) 10、中国文化属于(国别文化、多民族构成的共同体文化、东方文化) 11、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被称为(文化传统) 12.学界把一些不属于狭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性称为(文化内涵) 二、名词解释 1、文化思潮:某种文化观念及与之相关的文化事象,在某一特定时期,在一定背景下,对社会产生广泛影响,为多数人所赞同和奉行,其形成的潮流是文化思潮。 2、狭义文化:狭义文化又称人文文化,是某一社会集团(民族或阶级)在长期历史的发展中经传承累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系。 3、文化内涵:不属于侠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征,成为事物的文化内涵。 4、文化政策:指定一定的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 5、中国传统文化:以中国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 6、.狭义文化:是某一社会集体(民族或阶层)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累计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 7、广义文化:广义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8、文化事象: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民族或地域)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这些现象成为文化事象。 9、文化观念:一个时期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人群对文化问题所持的态度和看法。或在某一文化事象里所表现的意识形态,称作文化观念。 10、文化政策:指一定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 11、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12.民族文化: 不同的民族有自己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文化,文化的差异与特色是划分民族的标志之一。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立的文化,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发展的历史。“由于历史发展条件和文化本身的结构、功能等方面的特点,不同民族的文化在发展中,在这一或那一历史时期,相对而言,有比较昌盛、发达、普及的;也有昌盛、发达、普及的程度稍差一些的。但是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不会因此而丧失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地域特色。 三、简答题 1、文化被划分成哪两个层次?两个层次的区别是什么? 答:①上层文化和底层文化。②上层文化指宫廷文化与上层文人所创造、拥有的文化;底层文化指民间文化,即不依赖于统治阶级的广大人民及其精英人物所创造、拥有的文化。 第一章

中国政法大学行政管理考研背诵笔记公共政策分析

公共政策广义(由政府、非政府公共组织和民众,为实现特定时期的目标,在对社会公共事务 实施共同管理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公共政策狭义(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通过对社会中各种利益进行选择与整合,在追求有效增进与公平分配社会利益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公共事务(不仅包括人们公认的、涉及到所有或绝大多数人的共同事务,而且也包括那些可能转换为前者,但却与部分人,甚至个别人相关的事务) 社会公共事务(包括政治性公共事务、经济性公共事务和社会性公共事务等,其中“社会”是相对的,可划分为多个层次) 公共政策的本质(要解决利益的增进与分配问题,它是社会利益的集中反映,是政府对社会利 益进行的权威性分配。理解要点:1实实在在地增进社会利益;2对全社会的利益进行分配;3基于多种利益关系的有选择的利益分配;4通过整合各种利益矛盾后的利益分配;5要在实践中得到兑现的利益分配;6要在增社会利益中突出效率,在分配社会利益中突出公平) 政策的形成过程(实际上是各种利益群体把自己利益要求输入到政策制定系统中,由政策主体依据自身利益需求,对复杂利益关系进行调整过程:1利益选择2利益整合3利益分配4利益落实)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1阶级性2整体性3超前性4层次性5多样性6合法性7规范性) 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1导向功能:正负导向;2调控功能:调控社会各种利益关系尤其是物质利益关系,有直接的和间接的两种形式,表现出倾斜性,也有积极与消极之分;3分配功能) 公共政策分析(对政府为解决各类公共政策问题所采取的对政策的本质、产生原因及实施效果的研究;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对政策、政策系统及政策过程的研究) 公共政策基本分析框架(麦考尔一韦伯分析模式:描述性分析与规范性分析;沃尔夫的分析模式:政策分析程序;邓恩的分析模式:从政策信息的转换过程去研究) 公共政策分析要素(1政策问题2政策目标3政策方案4政策模型5政策资源6政策评价标准:多元理性基本内容:技术、经济、法律、社会、实质理性7政策效果8政策环境9政策信息) 公共政策分析原则(1系统原则2预测原则3协调原则4分解综合原则5民主原则) 政府角色定位的基本理论框架(1在现代社会中,市场和政府是解决社会问题的两种基本 途径2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市场是解决社会问题的基础性途径。但市场并不是完美的,市场的失灵为政府干预提供了依据。3政府也存在失灵的可能性,这将制约政府在解决社会问题时发挥作用的空间。4应将的讨论拓展到包括政府、市场、第三部门和社区四者之间关系的讨论) 问题(泛指实际状态与期望状态之间的差距) 社会问题(社会的实际状态与社会期望之间的差距,一个问题要成为社会问题,必须是一个同时对许多个体发生影响并导致这些个体不满的状态)

我的法大考研心得

我的考研心得 一、总述:考研是件值得付出的麻烦事儿 1、整个考研过程可能要包括:(1)初试:(目标确定)选城市、选学校、选专业;(努力复习)公共课复习、专业课复习;(2)复试:联系导师,英语口语、英语听力和专业课笔试、专业课面试;调剂等。 2、在此期间你不得不学着作出选择,然后为此坚持不懈的努力,直至目标达成,但这还不是考研的全部,我认为考研的过程中最大的关隘是心理问题。毕竟我们需要在冷板凳上枯坐相当长的时间,其间难免会有孤独、寂寞和苦恼,它们往往比纯粹身体上的苦和累更加折磨人。其实在我的考研路上,自信不足所导致的心理上的摇摆和士气低落就使我很受煎熬。 二、分述:勇敢的面对 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考研的道路。考研是个机遇,选择自己心中倾慕已久的学校,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专业。我们人生中这样的机会不多,高考是一次,考研也是一次,毕竟这是实现我们人生理想的一条道路,甚至 是一条捷径。 1、考研要选准方向。 第一,学校选择:(1)自己经历——全国所有有硕士点的学校都可以成为 你的目标,包括那些一直让我们魂牵梦萦的名校。不过选择太多的时候往往会使我们眼花缭乱,我建议师弟师妹们一定要结合自身情况理性选择学校。我考研的时候,也在几个学校之间徘徊过良久,之所以最后选择中国政法大学,主要是因为这是我高考就报考的学校。其实之前也想过报考清华和人大,而且人大的书也买了,还准备过一个月,不过经过挣扎之后最终我还是选择了法大,这也是我最初的目标。当然法大考的科目很多,多到11 门。(2)建议——我认为师弟师妹们学校选择应该考虑一下因素:想去的城市、想上的学校、考试的科目、学校的历年真题和自身情况来综合判断以便理性作出选择。 第二,专业的选择方面:(1)自己经历——刚开始我也很想学民法,而且确定学习民法之后我一直觉得很有动力。不过报名时候,稳妥起见我选择了行政法,因为除了民法之外,我对行政法还是比较感兴趣的,但是自从选择行政法之

2018年中国政法大学美学(010106)考研参考书目、招生人数、考试科目、专业指导、经验

2018年中国政法大学美学(010106)考研参考书目、招生人数、考试科目、专业指导、经验 一、考试科目及招生人数:Array二、专业指导经验-学习方法: (一)参考书的阅读方法

1.目录法:先通读各本参考书的目录,对于知识体系有着初步了解,了解书的内在逻辑结构,然后再去深入研读书的内容。 2.体系法:为自己所学的知识建立起框架,否则知识内容浩繁,容易遗忘,最好能够闭上眼睛的时候,眼前出现完整的知识体系。 3.问题法: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总结成问题写出来,每章的主标题和副标题都是很好的出题素材。尽可能把所有的知识要点都能够整理成问题。 (二)学习笔记的整理方法 1.通过目录法、体系法的学习形成框架后,在仔细看书的同时应开始做笔记,笔记在刚开始的时候可能会影响看书的速度,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会发现笔记对于整理思路和理解课本的内容都很有好处。 (三)真题的使用方法 认真分析历年试题,做好总结,对于考生明确复习方向,确定复习范围和重点,做好应试准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分析试题主要应当了解以下几个方面:命题的风格(如难易程度,是注重基础知识、

应用能力还是发挥能力,是否存在偏、难、怪现象等)、题型、题量、考试范围、分值分布、考试重点、考查的侧重点等。 考生可以根据这些特点,有针对性地复习和准备,并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这样既可以检查自己的复习效果,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以待改进;又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使之条理化、系统化 2.做笔记的方法不是简单地把书上的内容抄到笔记本上,而是把书上的内容整理成为一个个小问题,按照题型来进行归纳总结。 三、专业课全年复习规划 1.基础复习阶段 着重基础知识的系统理解和梳理。该阶段要保持踏实认真的态度,深入研修。建议复习专业课时可以交叉进行,一天可以看两门专业课或更多。可交替进行,减少疲劳,提高效率。 该阶段可以认真听听辅导班的课,仔细看书,做好笔记,增进对专业课知识的理解。 2.强化提高阶段

行政管理考研中国政法大学行管考研真题及解析

如何理解古德诺关于政治与行政二者关系的思想。(15分)弗兰克.约翰逊.古德诺,他于1900年出版《政治与行政》一书,详细论述了行政与政治的关系,由此大大推动了行政学的发展。(1)他提出了政治与行政的区别:古德诺在西方行政学史上是以坍塌政治与行 政各自的职能以及二者的关系而闻名。他的主张与威尔逊的观念有较大的分歧,在《政治与行政》第一章“国家的职能”中明确指出:在所有的政府体制中,都存在这两种主要的或基本的政府功能,即国家意志的表达和国家意志的执行,这两种功能分别称之为“政治与行政”。政治是表示国家意志的领域,行政是实现国家意志的方法和技术,行政不应受政治权益措施及政党因素的影响。它放映了当时美国社会行政改革,实行科学管理的要求,对美国的行政实践和理论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政治与行政的协调。古德诺在“政治与行政二分法”上的重要贡献,主要不在于率先提出二分法的主张,而在于对政治与行 政的关系提出一些有独创的思想,在二者的关系上他认为:政 治与行政的分离是相对的。即政府各机构之间的分工不可能像 政府两种功能之间的划分那样来得一清二楚。实际上在各种类 型的政府里,这两种功能不仅都被分开了,而且每个政府都建 立了一些多少有些区别的机关。一方面,所有这些机关不可能 把自己完全限于形式其中的某一功能;另一方面,它们又都在 很大程度上或主要地以行使这种或那种功能为特征。以执行国

家意志为主要功能的机关,经常又被赋予表达国家意志的具体细节的职责,尽管这些国家意志的具体细节在表达时,必须合乎由蛀牙职责在于表达国家意志的具体细节的职能,尽管这些国家意志的具体细节在表达时,必须合乎由主要职责在于表达国家意志的机构所制定的一般原则。这就是说,被称为执行机构的机构,几乎在任何情况下都拥有大量的制定法令全或立法权;另一方面,以表达国家意志为主要职责的机关,即立法机关,通常又有权用某种方式控制以执行国家意志为主要职责的机关对国家意志的执行。也就是说,尽管人们能够区分开政府的两种主要功能,但无法严格地规定这些功能委托给那些政府机关去行使。 关于行政的功能,古德诺认为行政不应仅被当做执行机构的一种功能,相反,人们看到行政是执行国家意志的功能。在某些方面,它在范围上可能比由成文法规定的执行机构的功能要大一些,在另一方面则可能小一些。在他看来,把每一种功能烦恼派给一个分立的机构去执行是不可能的,这不仅因为政府权力的行使无法明确的分配,而且还因为随着政府体制的发展,政府的这两种功能趋向于分化成一些次要的和从属的功能。他强调,以“政治行政二分”的提法容易造成这样的误解:一种政府功能只能存在于一种政府机构中。他第一次指明这个道理:分权原则的极端行使不能作为任何具体整治组织的基础。因为这一原则要求存在分立的政府机构,每个机构只限于行使一种被分开的政府功能。然而,实际政治的需要却要求国家意志的表达

中国政法大学法硕专业与人大法硕专业考研难度对比

育明教育 2014年考研视频课程+内部资料笔记+历年真题+公共课阅卷人一对一3次指导=2500元 第一年没过,第二年免费重修,直到考上!!! 此外,现在很多小机构虚假宣传,建议到现场实地考察,并一定要查看其营业执照,或者登录工商局网站查看企业信息。 【2013年喜报】 2013年育明教育学员共有18人考入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硕士(非法学) 9人考入法律硕士(法学)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硕士招生目录 2013年复试分数线 2012年复试线

2011年复试线 【育明教育】法律硕士考研复习专家推荐用书 (1)《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全国联考考试大纲》(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主编: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和教育部考试中心) (2)《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全国联考考试分析》(人大出版社出版,主编:教育部考试中心) (3)《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全国联考考试指南》(以下简称联考指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总主编:曾宪义) (4)法律硕士复习练习配套必备 一、《法律硕士联考考试大纲配套练习》 二、《全国法律硕士研究生入学联考标准化题库》 三、《全国法律硕士研究生入学联考历年真题》 (5)育明教育法律硕士独家内部考研精编资料及押题卷

出题人,阅卷人加盟策划汇编,打造法硕最专业最精准的考研辅导资料 第一百四十三条本法的解释权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授权澳门特别行政区法院在审理案件时对本法关于澳门特别行政区自治范围内的条款自行解释。 澳门特别行政区法院在审理案件时对本法的其他条款也可解释。但如澳门特别行政区法院在审理案件时需要对本法关于中央人民政府管理的事务或中央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关系的条款进行解释,而该条款的解释又影响到案件的判决,在对该案件作出不可上诉的终局判决前,应由澳门特别行政区终审法院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有关条款作出解释。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作出解释,澳门特别行政区法院在引用该条款时,应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解释为准。但在此以前作出的判决不受影响。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在对本法进行解释前,征询其所属的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委员会的意见。 第一百四十四条本法的修改权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本法的修改提案权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国务院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的修改议案,须经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三分之二多数、澳门特别行政区立法会全体议员三分之二多数和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同意后,交由澳门特别行政区出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团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 本法的修改议案在列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议程前,先由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委员会研究并提出意见。 本法的任何修改,均不得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对澳门既定的基本方针政策相抵触。 第九章附则 第一百四十五条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时,澳门原有法律除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宣布为同本法抵触者外,采用为澳门特别行政区法律,如以后发现有的法律与本法抵触,可依照本法规定和法定程序修改或停止生效。 根据澳门原有法律取得效力的文件、证件、契约及其所包含的权利和义务,在不抵触本法的前提下继续有效,受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承认和保护。 原澳门政府所签订的有效期超过一九九九年十二月十九日的契约,除中央人民政府授权的机构已公开宣布为不符合中葡联合声明关于过渡时期安排的规定,须经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重新审查者外,继续有效。 育明教育:考研专业课答题攻略 (一)名词解释

《行政管理学》导论读后感

《行政管理学》导论读后感 在第一学年,很多人都在想我们学行政管理专业的怎么学得课法学、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都在学几乎同样的课本,而且我们学管理的怎么不该分到经济与管理学院吗?给我最大的疑问是怎么当时只学管理,不学行政管理。由此可知当初,行政管理对我而言可谓是一个天马行空的概念,只知是政府、学校、企业行政部门管的事。 读导论给我一大益处为纠正过去片面的观念。正如课本所言行政一词,在汉语中应用较广,并不限于政府工作,如非国家机关的企、事业单位亦常有“行政总裁”、“行政主管”、“行政副职”和“行政处、科”等职称或机构设置。但书本所讲的行政管理,则主要是指国家各级政府部门在执行法定职能及其具体运作的过程中,对于所经历的程序、环节,以及所处理的事项和解决的问题等一系列的管理活动。 在我们身边,我们可感受到行政管理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联系导论的知识,可知在我们学校,可看到学校涵盖院长办公室、星湖校区管理委员会、发展规划处/教学评价与督导处、人事处(计生办)、监察处、审计处、财务处、教务处、科研处/社科处、学生处、招生办等一些行政机构,这些行政机构与行政管理的关系可形容为息息相关。通过学习行政管理学不仅有利于我们掌握行政管理的理论知识,还有利于以后毕业的实践应用。 人总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在社会上,几乎所有的企、事业单位,以及政府都涉及行政管理。从大的方面说,特别在今天经济全球化,知识科技高度发达,人才科技竞争日渐激烈的趋势下,单了解皮毛行政管理知识是远不足够的,学习行政管理学更重要的目的不言而喻,是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产生新的理论。从小的方面来说,掌握雄厚的知识,包括行政管理知识,对我们毕业顺利就业有功不可的作用,也是为我们拥有一份好工作,过上好日子提供莫大的帮助。 老师在课堂上授课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老师在课堂上起“导演”作用。其一因为双向传递信息,精通案例材料,通过能够旁征博引来说明问题。其二因为案例思考题的设计有讨论空间,老师能够引导学生营造多视角的思考路径,启发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得到最充分的发挥。 毫无疑问学生的参与意识越强课堂讨论的效果越好,但是因为我们很多人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