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建设方案 建设规划 申报书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建设方案 建设规划 申报书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建设方案 建设规划 申报书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建设方案 建设规划 申报书

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建设方案

二〇一一年十月

目录

第一部分项目概述 (2)

一、项目背景 (2)

二、建设项目概述 (2)

第二部分建设方案 (6)

一、专业建设基础 (6)

(一)建设背景 (6)

(二)人才需求分析 (6)

(三)建设基础 (8)

二、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 (10)

(一)专业发展的总体目标 (10)

(二)具体目标 (10)

三、建设内容 (13)

(一)人才培养模式 (14)

(二)课程体系改革 (23)

(三)师资队伍建设 (29)

(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 (34)

(五)实训基地建设 (37)

(六)社会服务能力 (54)

四、改革举措 (54)

(一)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54)

(二)改革举措 (55)

五、绩效指标 (56)

(一)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稳定 (56)

(二)成为省内汽车服务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基地 (56)

(三)促进全国职业院校汽车服务类专业的快速发展 (57)

(四)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57)

(五)教学团队综合实力增强 (57)

(六)提升顶岗实习质量 (57)

六、项目资金预算 (57)

七、专业建设进度 (60)

八、专业建设保障措施 (64)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建设方案

项目责任部门: 汽车工程系

项目负责人:张锐(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系副教授)

黄宁川(青海海通汽车贸易有限公司销售总监)

项目组主要成员:熊建国罗国玺黄平李恒宾赵建宁王海峰铁争鸣韩风侯彦羽张伟张冬冬李慧刘风李卫东

哈雪丽(上海大众汽车青海销售服务有限公司销售经理)

张龙晋(青海物产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魏大港(青海第一汽车修理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

金玉梅(青海海通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内训师)

赵束馨(青海之星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

第一部分项目概述

一、项目背景

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通知(教职成[2011]11号),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实施,以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以下简称专业服务能力)为出发点,整体提高高等职业学校(含高等专科学校,下同)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能力,教育部、财政部决定2011-2012年实施“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项目,重点支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提升高等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能力。

学院根据项目要求,经充分论证后决定申报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作为国家重点支持的建设专业。

二、建设项目概述

根据《青海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青海省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青海省“十二五”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十二五”师资队伍建设规划》、《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十二五”专业建设规划》、《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建设规划》等,我院确定了中央财政支持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建设资金预算如下:项目预算总投资50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200万元,地方财政投入资金50万元,行业投入资金200万元,学院自筹资金50万元。

建设期:两年(2012年—2013年)

主要建设项目及资金预算(见表1-1)。

表1-1 主要建设项目及资金预算表单位:万元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建设路线图

建设依据: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稳定的新青海和“稳藏固疆”的需要;“十二五”期间青海交通事业大发展的规划;高职教育的转轨和内涵建设;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建设目标:依托一个平台(青海交通运输职业教育集团),探索一个机制(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校企合作办学机制),形成一个模式(“工作导向、能力渗透、专门化方向”人才培养模式)。

建设资金:500万元

4

5

第二部分建设方案

一、专业建设基础

(一)建设背景

青海省是资源大省,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使经济发展始终处于欠发达地位,其中交通运输一直是制约我省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目前全省只有一条青藏铁路贯通东西,物资运输方式主要以公路运输为主。公路运输服务是公路客货运输的重要支撑,也是公路运输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体现。因此需要建立覆盖面广、具有一定服务水平的道路运输服务体系:即主要人口聚集地能满足基本的机动车维修、检测、驾培、汽车租赁服务;干线公路以及主要的农村公路能够实施及时、有效的维修救援服务。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7.1级强烈地震,国务院《关于印发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的通知》中提出,力争用三年时间基本完成恢复重建主要任务。玉树地区处于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位置,灾后重建所需的大量物资全部依靠汽车运输。这也为省内汽车运输业、汽车维修服务业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学院经过多年的办学实践,在面向汽车后市场各专业领域的高等职业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今后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人才需求分析

青海省“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建设现代交通运输,坚持“品牌连锁”、“高效监管”、“科技兴运”、“人才强交”四大战略,促进全省经济快速发展的战略思想。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显示,我国汽车保有量逐年增加,2008年的保有量为4975万辆,2009年达到6300多万辆,2010年底达到7500万辆的规模。据青海广播网2010年3月30日报道,截至2010年3月25日,青海省仅西宁市机动车保有量达到188888辆。第一季度新上牌机动车为9228辆,比去年同期增长40%。2009年全国机动车平均增长率为17%,而西宁市的增长率就达到49.3%。从2010年开始,每天新上牌机动车数量超过100辆,平均每个工作日新上牌车达到

150多辆,其中上牌最多的时候每天超过250辆,预计到2030年全省机动车拥有量达到130万辆,是2008年的6.5倍。随着对交通基础设施投入的增加,城市道路,公路里程的增多,等级的提高,城市停车问题的解决,汽车需求量增长速度还会加快,汽车营销,汽车零部件的营销、汽车售后服务及配套服务等汽车商务业务也将会有大幅度的增加。

目前全国汽车市场的竞争气氛,正从以往的简单价格战向价格、推广、品牌等多种手段综合运用进化。经过近年频繁的价格战,从上游的生产厂家到下游的4S 店都意识到,要突破价格战的泥潭,必须放下简单的降价思维,将营销工作的内涵提升,使其呈现精细化、多元化的特点。而企业的经营思路的变化,将导致对高素质营销人才的需求增加。由于历史原因,汽车产品曾经长期供不应求,低压力的竞争环境下企业在营销方面的工作比较简单,企业的营销人员素质并不理想,随着近年企业行业竞争力度的加大和汽车整体市场销量的迅速上升,汽车营销企业大量增聘人手,根据我们的了解,本地不少汽车营销企业现有的人员专业性一般,很多都是从相关度较低的行业转行而来,如房地产、食品、化妆品、电子等,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科班出身的人员比较少,这些转行人员缺乏理论知识体系,不能完全满足汽车企业的工作要求。

目前我省仅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一家高职院校开办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培养高端技能型专业人才,年招生规模为100~150人左右;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汽车消费已成为趋势,因此,从事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工作的从业人员数量不足、素质不高的问题也将日渐凸显,这也会成为制约汽车后市场发展的瓶颈。

从企业人才状态分析,随着当前汽车销售服务业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逐步提高,存在大量人才缺口,急需大量的汽车人才;与同类院校比较,我院是高职教育,学生来源主要是本省经济欠发达地区,在企业就业上愿意从基层做起,愿意并胜任技术工人的工种;与同类专业本科院校比较,职业教育培养过程中强调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培养的是企业一线工作人员,学生更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综上所述,我院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是一个人才需求量大的长线专业,具有很好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三)建设基础

1.初步形成汽车专业群共享的内外结合的实训基地

我院是2005年教育部等六部委确定的国家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技能型紧缺人才的培养培训基地,同时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是青海省高职院校示范专业。学院通过自建、共建和援建等方式,现已建成300㎡的整车实训车间1间,汽车发动机等实验、实训室29间,占地面积达2000㎡。主要实验、实习设备有:丰田威驰等整车9部、丰田8A发动机等发动机检测台架、桑塔纳2000等发动机拆装台架、自动变速器检测台、ABS检测台、空调检测台、四轮定位仪等316台/套。建成“校中厂”青海海通汽车贸易有限公司、青海海达汽车检测有限公司、青海通瑞汽车贸易有限公司,这三家“校中厂”是集教学实训、科研、专业检测人员培训和对外检测服务于一体的股份制公司,为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学生提供了真实的实习、实训、就业平台。2005年,在中央财政的支持之下,学院又购置了360万的实训设备,极大地改善了校内实训条件,校内实训基地能基本满足现有学生的实习、实训需要。

近年来,本专业在建设校内实训基地的同时积极拓展校外实训基地,与省内外维修企业开展多层次合作,现与上海大众汽车青海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等25家企业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保证了学生校外生产性实训的需要。

2.初步形成教学团队多元架构

汽车专业群现已形成了由汽车行业技术专家、专业带头人、企业生产一线技术骨干、“双师”素质教师构成的教学团队。团队现有专任教师29人,兼职教师11人。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10人、中级职称6人,“双师素质”教师16人。本专业聘请了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王海林副院长(博士、教授)、宁波职业技术学院苏志刚研究员(执行院长)、辽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康宏卓教授担任客座教授。在专任教学团队中,有2名教师参加全国汽车维修专项技能认证(汽车碰撞估损领域D1模块)考试,获得了汽车估损师高级职业资格。有3名教师是青海省“135高层次

人才培养工程”创新科研骨干教师。

3.教学科研初见成效

自2004年以来,《汽车发动机模块》和《汽车底盘模块》被评为省级示范课程;《“汽车发动机模块”课程教学方法研究》和《“双元制”教学模式在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应用研究》获青海省教学成果二等奖;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被评为省级示范专业。专业教师担任主编并正式出版的教材有《汽车车身修复技术》、《汽车4S店管理》等6本高职教材,其中《汽车电路分析》和《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2本教材列入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教材;专业教师主持的《高原地区汽油机改装CNG后性能对比试验研究》、《“双元制”教学方法在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应用研究》和《乙醇汽油在高原环境下的应用研究》三个厅级科研项目通过结题验收;一个厅级科研项目《汽油车简易稳态工况排放测试系统工况模拟关键技术的研究及评价》正在研究之中。

4.技能大赛促进课改

利用学院资源优势,先后四次承办“青海省中等职业学校汽车维修技能大赛”,先后承办和协办全国钣喷大赛青海分赛区决赛,西宁地区汽车维修工技能大赛等省厅级赛事。积极参加全国高职汽车营销技能比赛,自2008年以来荣获国家级奖8项。

通过承办、协办和组队参加省级及国家级职业技能大赛,极大地促进了教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引领教师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学生技能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通过技能大赛把企业的实际工作模式和职业技能需求引入学校,适应了行业、职业的人才需求,促进了专业的发展和课程体系改革。专任教师结合汽车营销服务实际工作过程完成了整体设计,单元设计,全部参加并通过了学院组织的教师职业教育教学能力测评,使课程改革迈上了新台阶。

5.社会服务不断拓延

(1)利用教学资源为社会提供服务。面向汽车维修服务行业企业开展了多层次的技术服务,仅2010年为青运集团、青海省运输管理局、二炮驻青海某部等单位承担各类培训1500人次。

(2)利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及服务机构开展社会服务。以青海海通汽车贸易有限公司、青海交通驾校等校内实训基地为平台,为社会开展各种服务工作。利用职业技能鉴定所开展汽车维修工、汽车驾驶员培训和技能鉴定工作,仅2010年承担培训、鉴定1777人次。

(3)利用科技下乡送教上门服务。本专业教师每年参加团省委组织的科技文化“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专业教师义务到农牧区普及农机使用与维修知识。

(4)开展玉树灾后重建科技服务。玉树发生7.1地震后,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为玉树琼龙汽车检测站免费培训检测员,党员教师深入灾区进行政策宣传;与玉树州劳动就业与保障局签署协议,长期义务对玉树州职业教育师资和农牧民进行相关专业技能培训,以实际行动支援玉树灾区灾后重建工作。

(5)为职业学校专业建设提供服务。利用师资优势和专业建设经验,对口支援西宁市世纪职业学校、西宁市第一职业学校等中职学校汽车专业的发展,在专业规划、实训室建设,师资培训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持。

二、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

(一)专业发展的总体目标

依照青海省教育、交通“十二五”发展规划指导思想,以青海交通运输职业教育集团为平台,建设结构合理的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建设委员会;深入市场调研,加强企业合作,校企共同构建基于汽车营销服务工作流程的“工作导向、能力渗透、专门化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拓延社会服务功能,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通过两年建设,将本专业建成工学结合、校企深度合作的品牌专业,在区域内、行业内的同类高职院校中起到带动和引领作用。

(二)具体目标

1、人才培养目标

以汽车销售及售后行业人才需求为依据,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宗旨,在面向汽车销售、维修接待岗位培养的基础上,把专业培养岗位逐步拓展到

汽车保险理赔、汽车美容及装饰等方向。推行职业化标准,实施“专门化”培养模式,深化工学结合的力度。培养“下得去、用得上、干得好、留得住”达到业内1年工作经验水平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2、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建设

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职业活动的内容、环境和过程构建实施“工作导向、能力渗透、专门化方向”人才培养模式。体现“产业文化进教育、工业文化进校园、工厂文化进课堂”的特点和需要。选择省内知名汽车服务企业,进行人才需求调研,综合企业汽车营销服务工作流程、专业岗位(群)能力要求、专业技能要求、职业综合素质要求、相应的职业资格、学生就业去向等进行分析研究,确定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素质和能力要求;教学活动以职业任务和工作过程为导向,确定培养目标和岗位能力,设计课程体系,制定教学计划;进行项目化训练,将专业基本能力、单项业务能力和职业能力拓展培养融入到各个任务和项目中,有效组织实施教学活动,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深入调研,完成企业职业岗位(群)的基本能力和职业能力调查,作为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内容改革的依据。以职业活动的工作能力要求为标准, 实施“基于汽车营销服务工作流程的任务驱动、能力渗透”课程体系,针对职业能力中专业能力的培养要求,以职业岗位为出发点,将企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工作内容及工作标准融入课程教学中。将教学内容按工作过程展开, 针对行动顺序的每一个过程环节以及职业能力设计任务,以职业岗位实际操作过程为线索, 以项目任务来构成教学的组织过程。

3.教学资源及资源平台建设

以校企合作的方式,按照同时规划,同时建设,同时投入使用“三同时”的原则建设。以“课程体系开发→课程资源建设→素材资源建设→资源平台建设”的思路开展课程资源建设工作。以优质核心课程建设为重点,建立共享优质教学资源。

校企共同设计和研发特色鲜明、符合国家建设规范的质量高、效果好的课件、文本、图片、音像、视频、动画、虚拟教学、案例等数字化教学资源。建成《汽车

销售业务实训教程》、《客户沟通与投诉处理》2门优质核心课程的教学资源,并完成2本工学结合特色教材(实训教程)。广泛收集教学和企业生产一线的资源,并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对资源进行整合,将资源转化成教师备课、学生学习、岗位培训、技能鉴定、继续教育和终生学习的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利用数字化校园网络平台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通过此平台,教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需求,通过Web方式,浏览、查询、下载、使用和上传资源,并自主组织学习效果的测试与评价,实现师师、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并可实现向企业员工及其他社会学习者开放。

4.师资队伍建设

以校企合作共建的汽车营销服务综合实训区建设为基础,建设一支能够胜任培养本专业人才的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德技双罄的“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通过专任教师参加国内培训,通过企业轮岗机制及参与企业生产环节等途径,培养2名专业带头人(专任1名、企业兼职1名),培养4名专任骨干教师和4名兼职骨干教师,从企业和行业遴选并培养兼职教师,在现有的11名基础上再培养4名,兼职教师总人数达到15名,使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时数达到50%,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95%以上。

5、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体制机制建设

依托青海交通运输职业教育集团,建设由行业专家、企业技术骨干、职业学校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组成,结构合理、技术先进、学术水平较高的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建设委员会,研讨和指导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实施。在推动、合作、交流、激励、就业、评价等机制建设过程中,遵循平等互利的原则,制定相关规章制度,明确双方的责任与权利,以保证校企合作长期健康稳定发展。

依据学院教学质量监控建设的总体规划,完善本专业的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和教学质量监控运行机制, 使教学管理全程化、责权对等制度化、监控信息公开化、动态调控及时化的“四化”运行模式,使本专业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建设有保障、教

学实施有标准。

6.实训基地建设

在青海海通汽车贸易有限公司等企业指导和参与下,在现有实训条件基础上,新建一个融教学、科研、生产、培训于一体的汽车营销服务综合实训区。在原有的校外实训基地的基础上,重新调研、考察、遴选,按一般合作、重点合作、深度合作三种层次的模式建设28家校外实训基地。

7.社会服务能力

扩大对外服务范围,积极开展技术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专业对口支援工作,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在师资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职工再就业、在职职工培训、社会化考评、职工技能比赛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三、建设内容

根据汽车服务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明晰人才培养目标,探索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基于汽车营销服务工作流程的任务驱动、能力渗透”的课程体系;建设“技能熟练、善于引导”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集教学、培训、技能鉴定、生产和科技服务五位一体,设备先进,结构合理,管理有效的校内实训基地;按“共建、共享、共赢”原则,校企共建长期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形成多元化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全面提升服务行业、服务社会的能力。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建设内容见图1-1。专业建设的具体内容及目标见表1-2。

表1-2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建设目标表

(一)人才培养模式

1.建设目标

在专业建设委员会的指导下,构建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工作导向,能力渗透,专门化方向”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活动以职业任务和工作过程为导向,确定培养目标和岗位能力,设计课程体系,制定教学计划;按照完整的工作流程模式来组织教学,将专业基本能力、单项业务能力和职业能力拓展培养融入到各个任务和项目中,培养“下得去、用得上、干得好、留得住”达到业内1年工作经验水平

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2.建设思路

依据高等职业教育应着力推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的指导思想,通过构建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工作导向,能力渗透,专门化方向”人才培养模式,见图1-2。深入调研,完成企业职业岗位(群)的基本能力和职业能力调查,作为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内容改革的依据。以职业活动的工作能力要求为标准, 实施“基于汽车营销服务工作流程的任务驱动、能力渗透”课程体系,针对职业能力中专业能力的培养要求,以职业岗位为方向,将企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工作内容及工作标准融入课程教学中。将教学内容按工作过程展开,以职业岗位实际操作过程为线索, 以项目任务来构成教学的组织过程。最终使其成为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坚实的汽车基础知识、熟练规范的汽车销售、维修服务业务技能及综合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达到业内一年工作经验水平。

图1-2 “工作导向,能力渗透,专门化方向”人才培养模式示意图3.建设内容

1)构建“工作导向,能力渗透,专门化方向”人才培养模式

“工作导向,能力渗透,专门化方向”人才培养模式,采用工学结合的形式实施教学,利用1学年完成汽车销售项目的学习(含5个学习任务);利用1学年完成汽车维修接待、汽车衍生服务2个项目的学习(含5个学习任务)。三个学习项目无先后顺序,当有多个教学班级时,各教学班可交叉进行学习,有效利用实训设备,缓解因设备台套数不足造成的实训分组率低的问题。整个教学过程按照业务流程展开,学生在完成了各个单项技能的学习和训练之后,在业务实训区内训师的指导之下进行业务演练,将各个单项技能应用于实际工作过程,完成专门化学习;利用第3学年完成毕业顶岗实习(含2个学习任务),在校内实训基地学习的基础上,到校外实训基地进行生产性实训,达到业内一年工作经验水平并完成毕业论文。

深入企业进行岗位能力调研,结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汽车销售顾问)标准,规范技能训练项目和考核标准,不断完善各个学习任务;在实训区以各项业务标准工作流程、典型工作和企业文化为导向,加强汽车营销服务单项操作技能训练和企业文化熏陶;在顶岗实习阶段,通过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生产性实训,学习和感受企业文化、环境适应、情景体验、职业养成,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最终达到业内一年工作经验水平。

2)教学实施方案

整个教学周期化分为四个项目的学习,用1学年实施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题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进行汽车销售工作项目中店面接待、商品展示、报价/签约、交车、业务流程演练5个任务的相关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完成汽车销售顾问专门化培养。

用1学年实施以“忠于职守、质量至上、服务第一、团结协作”的汽车服务行业职业道德教育,进行汽车维修接待工作项目中服务预约、接车/制单、交车、业务流程演练4个任务以及汽车衍生服务工作项目中业务流程演练1个任务,共计5个任务的相关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完成汽车服务顾问专门化培养。

用第3学年进行职业技能相关知识学习和综合技能培养。通过企业顶岗实习,

主要进行以“行业规范、企业文化、企业管理、就业理念”为主题的职业养成教育,进行生产性顶岗实训,学习企业文化、企业制度,树立质量意识、服务意识,学习与人沟通交流的技巧;促进职业技能、综合技能的提高,最终使学生具备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创新能力、社会能力,从而适应企业工作岗位需求,最终达到业内一年工作经验水平。

根据教学实施方案(见表1-3)学生在第4学期须考取汽车销售顾问证书,考取机动车驾驶证,在顶岗实习期自愿考取企业营销服务资格认定证书。在第6学期获取毕业证和汽车销售顾问“双证书”毕业制度的基础上,尝试“三证”或“多证”融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