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旅游地理》专题复习试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旅游地理》专题复习试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旅游地理》专题复习试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旅游地理》专题复习试题

选修3旅游地理

[考纲原文] 1.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2.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3.旅游规划与旅游活动设计。

4.旅游与区域发展。

高考题组一旅游资源的类型、特点与欣赏

1.(2013·天津文综)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图1图2黄山云海

安徽省南部的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等美景吸引了大量中外游客。

(1)游客怎样才能观赏到图2所示的黄山云海?请你提出两条建议。

(2)观景时,导游要求游客站在观景台上,除了方便观景,还有什么原因?

答案(1)选择合适的位置(站在高处俯视);选择合适的时机。(若回答具体时间,合理即可) (2)保障游客安全。

解析(1)黄山云海是一种远景阔景,在高处俯视才能获得好的观赏效果,另外,云海景观夏季出现较多,要选择合适的观景时机。(2)观景台除了有较好的观景角度外,还能保证游客安全。

2.(·江苏地理)2011年6月杭州西湖文化景观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下图是杭州西湖主要景点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西湖发展旅游的资源优势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观赏三潭印月、雷峰夕照、苏堤春晓景点的最佳做法是________。

a.置身其中,近而观之b.适当距离仰视

c.在较高位置俯视d.把握观赏时机

答案(1)数量多种类多品质高(或价值高、知名度高)组合好(任答3项)(2)d

解析(1)西湖发展旅游的优势需要调动答题基本模板:景区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景观或景点的地域组合条件;景区旅游容量条件;旅游客源市场条件等。然后从图中获取信息进行具体的分析。(2)三潭印月需要选择农历每月十五日前后观赏,雷峰夕照显然需要夕阳西下时观赏,苏堤春晓需要春季观赏才行,因此三者观赏的最佳做法是把握观赏时机。

高考题组二旅游资源的开发与旅游规划

3.(2014·山东文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室外滑雪作为一项体育与休闲娱乐项目,日益受到人们的喜爱。滑雪场的雪可来源于自然降雪和人工取水造雪。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大型滑雪场地形和位置示意图。

指出该滑雪场选址的有利条件。

答案南方地区滑雪项目独特;近客源市场;交通便利;地形起伏和缓;用雪有保障(冬季气温低;有降雪条件;靠近水库方便人工造雪)。

解析滑雪场的选址既要考虑地形条件,又要考虑“雪”这一基本条件,还要考虑客源市场和交通条件,实际上本题考查旅游开发条件。根据图中滑雪场的交通位置、地形特点等可轻松解答。

4.(2014·海南地理)下图示意某旅游目的地,该地旅游资源丰富,但旅游规模相对较小。分

析该地旅游规模相对较小的原因。

答案地处高纬,气候寒冷,适宜旅游的时间短;远离客源地;交通不便;高昂的交通和装备费用,使得旅游费用较高;生态环境脆弱,旅游环境容量相对较小。

解析从旅游开发条件方面评价:地理位置偏远(在北极圈附近)、交通不便利、距离客源地远,吸引半径小、生态环境脆弱,旅游环境容量小,旅游旺季时间短(纬度高、气候寒冷)等。高考题组三旅游活动设计与环境保护

5.(2014·新课标全国文综Ⅰ)近年来,一种不同于传统观光游的“深度游”悄然兴起,深度游是指旅游者通过徒步、自驾等方式,围绕某一特定主题获得深刻体验的旅游活动,有3位旅游者结伴拟于4月下旬自驾前往下图所示区域(湖面高程3196米),进行以观鸟为主题的深度游。

指出为应对旅游地自然环境的特殊性,他们需要携带的生活用品,并说明理由。

答案海拔较高(3000米以上),氧气含量偏低,需带氧气袋(瓶)、抗缺氧药品等;气压偏低,水的沸点低,需带高压锅等;空气较稀薄,太阳辐射强,需带防晒物品;气温偏低,昼夜温差大,需备防寒衣物;此时该区域多大风,需备防风帐篷等。

解析首先,通过图中经纬度和湖面的高程(3196米)确定旅游地为位于青藏高原上的青海湖;其次,根据当地的自然地理特征分析旅游者需要携带的生活用品。青藏高原高寒缺氧、太阳辐射强烈、昼夜温差大、气压低、多大风等自然特征,决定了旅游者必须带足相应的生活用品。

6.(2014·新课标全国文综Ⅱ)某学习小组在探讨“老工业区如何转型”的活动中,发现德国鲁尔区在转型过程中,利用原有的生产设备等工业遗产资源,开发了能够吸引人们了解工业文明和工业化历史,具有独特观光、休闲等功能的工业遗产旅游产品。

指出老工业区的工业遗产资源,并设计老工业区工业遗产旅游项目。

答案 工业遗产资源:老工业区的厂房、车间等建筑,以及生产设备、工艺、流程、管理等工业遗产和遗迹。

工业遗产旅游项目:参观老工业区的厂房、车间以及工业遗产博物馆;利用多媒体手段再现原生产生活实景;体验原生产流程等;在由老厂房改造成的餐厅、酒吧、画廊等场所消费、休憩。

解析 老工业区经济衰落后遗留的厂房、车间、生产设备等都属于工业遗产资源,把这些资源一一列出即可;旅游设计要根据旅游资源确定,而多数工业遗产资源都属于旅游资源,不同的工业遗产资源可作不同的旅游设计,如利用宽敞的厂房做画廊,利用工业设备现场体验原来的工业生产流程等。

结合近年考题可以发现本专题:

从考查内容看,旅游资源的分布、开发条件评价,旅游景观的欣赏,发展旅游业的意义及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等是考查重点。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是考查的热点。

从考查形式看,多以区域图文材料、景观图等呈现信息,以综合题形式考查基础知识。 在二轮复习过程中应注意:(1)结合区域图文材料,考查旅游资源分布、特点及开发利用等。

(2)以我国或世界著名旅游区相关资料为背景,考查旅游资源的开发及环境保护。(3)结合具体旅游活动案例,说明做文明旅行者的重要性。

核心点一 旅游资源的类型、特点与观赏方法

主干精讲

1.旅游资源的分类及特点

[特别提示] (1)判断旅游资源的类型时,关键是看吸引旅游者的主导要素,如华山之险在于地质地貌,吉林雾凇在于气象因素,长江三峡关键在于水,这三种都属于自然旅游资源;蒙古族那达慕大会在于与民族风情相关的人文活动,属于人文旅游资源。

(2)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并不都是孤立存在的,许多景观区域范围内,二者往往相得益彰,形成自然和文化景观,如我国的黄山、杭州西湖的山水林泉、亭台楼阁。

2.旅游景观欣赏

(1)选择观赏位置

观赏距离远近、角度变化、俯仰变化等,都会带来不同的观赏效果。景观欣赏,远望取其势,近看取其质。

(2)把握观赏时机

观赏自然美景要把握季节、时间及气象变化,体验大自然中的美感,观赏人文景观同样也要把握时机。

(1)地貌的酷似造型,如广东肇庆的七星岩、云南路南石林的阿诗玛、安徽黄山的石猴观海、青岛的石老人等,只有在特定的观赏点才能获得某种形象。

(2)山中的峡谷、洞、一线天之类的景观,如长江三峡、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桂林的芦笛岩溶洞等,要置身其中近观方知其妙。

(3)瀑布景观,宜在适当距离仰视,以兼收其形、色、声、动等美感。而黄河壶口瀑布位于晋陕大峡谷中,需从两侧俯视。

预测演练

1.阅读材料及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江西省主要旅游景区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牯岭是庐山风景区的中心,海拔1 167米,是独特的“云中山城”,面积46.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1.3万,为庐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所在地。

(1)图中仅属于世界自然遗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庐山B.三清山

C.云居山D.井冈山

(2)在庐山观赏云海,选择________的时机最佳;从观赏角度来看,三叠泉瀑布宜在适当距离________。

(3)庐山风景区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答案(1)B(2)雨过天晴仰视

(3)旅游资源丰富;游览价值高,组合好;距客源市场近;交通便捷;地区接待能力强

解析第(1)题,图中所示风景区,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的是三清山,故选B。第(2)题,云海在雨过天晴后,景色最为壮观;瀑布最为突出的景色是飞流直下,所以观赏角度最佳是仰视,才能感受其气势。第(3)题,从旅游资源分析,庐山地区旅游资源丰富,且景色壮观,游览价值高,山上有众多景点,组合好;从市场分析,临近周围经济发达区,客源市场广阔;从交通条件分析,交通便利;从地区接待能力分析,山区面积广阔,地区接待能力强。

核心点二旅游资源的开发与旅游规划

主干精讲

1.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

(1)旅游资源游览价值的评价方法

游览价值的评价要从资源本身状况考虑以下三个方面,重在语言的规范性。

①要考虑资源的质量,即考虑其“非凡性”的特点、审美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其评价性语言为审美价值高(低)、历史文化价值高(低)、非凡性强(弱)。

②要考虑资源的集群状况,其评价性语言为资源集群状况是否优良。

③要考虑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其评价性语言为地域组合状况是否优良。

(2)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思路

评价某地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通常考虑以下几方面:

①资源的质量与价值:质量越好,价值越高越好。

②地理位置与交通条件: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开发条件优越。

③市场距离:越靠近经济发达地区,开发条件越优越。

④地区接待能力:旅游活动的配套设施、服务质量高,地区接待能力强,开发条件好。

⑤旅游的环境承载量:旅游活动的规模应与旅游区的环境承载量相适应。

2.区域旅游开发与规划的主要步骤

预测演练

2.(2014·黄冈中学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完成有关问题。

材料一平山县位于太行山东麓、石家庄西部。该县历史悠久,胜景荟萃,奇峰、溶洞、森林、草原、河湖、瀑布、温泉等自然景点100多处;国家、省、县三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0余处,类型多样,品位较高。近年来,经大规模开发建设,初步形成了驼梁、西柏坡和天台山等著名景区。目前,西柏坡至石家庄市区实现了全程高速,北京方向游客可以从京昆高速、山西方向游客可以从石太高速直接转到西柏坡高速。平山县形成了“吃、住、行、游、购、娱”一条龙服务的旅游格局。

材料二下图示意平山县旅游景点分布。

(1)说出平山县发展旅游业的位置优势。

(2)分析平山县旅游资源游览价值较高的原因。

答案(1)距离北京和石家庄等城市较近;有通往京津、太原等方向的高速公路,交通便利。

(2)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丰富多样;美学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较高;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和地域组合状况较好。

解析第(1)题,距离北京、石家庄等城市较近并且有高速公路与周边城市相通。第(2)题,旅游资源游览价值由旅游资源价值、旅游资源集群状况和地域组合状况三部分组成。

核心点三旅游活动设计与环境保护

主干精讲

1.正确进行旅游活动设计

(1)选择旅游地:主要考虑出游时间、交通状况等因素,确立旅游目的地。

(2)设计旅游线路

(3)保证旅游安全

2.旅游环境保护

旅游业发展中出现的环境问题

3.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1)健全环保法规,强化环境管理。

(2)加强全民教育,提高环保意识。

(3)搞好环境评价,制定环保规划。

(4)加强生态建设,防治环境污染。

(5)依靠科技进步,增强环保效果。

预测演练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某旅行社设计了“三纵一横”四条路线,策划寻访入秋景色自驾游活动,路线分布如下图。下图中标注的日期为各地入秋时间。

(1)设计旅游线路中,有一条只能欣赏半程入秋景色,请选出此线并分析原因。

(2)为旅途顺利,需做充分的物质准备,①②线路所备用品最少,请说明理由。

答案(1)③线路;入秋时间两端早,中间晚。

(2)沿线经济发达,商业网点多,购物方便;地势相对低平,路况好;基础设施完善。

解析第(1)题,结合图示知,③线路两端入秋时间较早,而中间较晚,无论从哪一段启程,只能欣赏半程入秋景色。第(2)题,①②线路位于我国中东部地区,社会经济发达,基础设施完善,商业网点多,购物方便,补充旅游所需物质比较方便。

1.文化旅游是以文化资源为体验对象的旅游活动。下图是“某地区文化旅游资源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地区发展文化旅游有哪些有利的资源条件?

(2)近年来,延安迅速成为文化旅游热点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答案 (1)类型多,数量多;地域组合好,游览价值高。

(2)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交通快捷;受旅游名城西安的辐射作用强。

解析 第(1)题,从旅游资源类型、数量、资源组合状况和游览价值等方面进行说明。第(2)题,延安旅游业的发展与其丰富的旅游资源、交通条件及西安的辐射作用有密切关系。

2.(2014·江苏百校大联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表为年浙江省入境旅游前十的客源国及其人次统计。

流水、人家”的特色明显。下图为“乌镇地理位置示意图”。

(1)据材料一统计,浙江省入境旅游的客源国中,游客最多的大洲是________________,原

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于不同的客源市场,乌镇在宣传促销方面采取了针对性的宣传,请将以下内容的数码填入相应的空格中。

①南方水乡②乡土品牌③历史文化名镇

对城市居民,突出________________;对北方游客,突出______________;对海外游客,突出________________。

(3)乌镇以一日游、二日游的短期旅游为主,试分析其原因。

答案(1)亚洲地理位置靠近;亚洲经济发展迅速,旅游消费需求增长

(2)②①③

(3)乌镇位于长三角区域,距离客源市场较近;旅游线路过短,且旅游资源主要为古建筑、江南水乡风光等,旅游资源类型单一;景区地域空间狭小,环境容量有限,接待能力弱。解析第(1)题,根据年浙江省入境旅游前十的客源国及其人次统计表知,浙江入境旅游的主要国家中,亚洲国家中韩国、日本、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游客最多。这与以上国家与浙江的旅游距离、经济收入水平和旅游消费需求有关。第(2)题,不同区域游客的旅游需求不同,针对城镇居民应突出乡土品牌,针对北方游客应突出水乡,针对海外游客突出历史文化名镇。第(3)题,从旅游市场距离、旅游资源特点、环境容量和接待能力等方面进行分析。3.2014年是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第5个年头,2014年春节也是旅游法实施后的第一个黄金周。据海南省旅委2月7日公布,由于国内外游客纷至沓来,实现井喷式增长,使假日旅游市场面临全方位的考验。其中琼海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6.3万人次,约占全省1/9,同比增长78.9%。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2014年春节琼海市旅游市场火热的主要原因。

(2)列举当前海南岛旅游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答案(1)气候温暖,天气晴朗,是理想的避寒度假圣地;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地区接待能力增强;旅游部门推出丰富多彩的旅游活动与产品,吸引游客;新旅游法实施更加保障了游客的权益。(任答3点即可)

(2)出入海南岛及岛内的交通运输压力较大;旅游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景区生态环境的承载力过大。(任答2点即可)

解析第(1)题,旅游市场火热的原因可以从该地旅游资源的非凡性(对旅客有很强的吸引力)、该地的接待能力、交通通达度、市场距离等方面分析。海南岛纬度较低,是一个热带海岛,在春节(北半球冬季)期间相比我国大多数地区而言,气候温暖,天气晴朗,是理想的避寒度假圣地,对游客有很强的吸引力;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地区接待能力增强;交通不断完善,可进入度较高;旅游部门推出丰富多彩的旅游活动与产品,吸引游客;新旅游法实施更加保障了游客的权益等。第(2)题,海南岛毕竟是一个面积有限的海岛,旅游承载力有限;短期内大量游客进入,必将对该地的交通、基础服务设施和生态环境带来过高的压力。4.意大利有着悠久的历史,该国现有世界遗产总数排名世界第一,分布如下图所示。某旅行社推出7月份意大利“世界遗产深度游”路线,历时10天。据此回答问题。

(1)读图文资料,归纳意大利世界遗产的特点。

(2)作为游客,说明需要提前进行的相关准备。

答案(1)数量多;类型全,以文化遗产为主;分布广。

(2)了解相关的背景知识;准备防晒(暑)用品。

解析第(1)题,该国现有世界遗产总数排名世界第一,表明世界遗产数量多;从图示分布分析,有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类型多,其中以文化遗产为主;分布范围广。第(2)题,通过世界遗产可以了解历史,所以作为游客,需提前了解相关的背景知识;因7月份意大利炎热干燥,光照强,所以需要准备防晒、防暑的用品。

5.(2014·江苏地理)下图是中国部分重点旅游城市欧美入境旅游联系图,箭头指向表示境外游客在某城市旅游后的流向。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除北京、上海外,旅游联系最强的城市是________,该城市吸引境外游客的主要旅游资源类型是________。

(2)西安与桂林、广州、昆明等城市旅游联系的特点是________,昆明与其他城市旅游联系相对较弱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3)一位美国旧金山游客计划来华旅游后前往新加坡,在华期间将游览西安兵马俑、北京长城、桂林山水和上海等。下列旅游线路设计比较合理的是________(填写序号),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北京—西安—桂林—上海②西安—桂林—上海—北京

(4)形成桂林山水景观的外力作用是________。为保护桂林山水旅游环境,请提出你的建议。答案(1)西安人文旅游资源

(2)单向流动(联系)位置相对偏远(交通便捷程度较低);旅游资源对欧美游客吸引力相对较弱

(3)①节省旅游的经济和时间成本

(4)流水侵蚀(溶蚀)合理控制旅游资源的开发规模,缓解环境压力;污水达标排放、减少污染企业;设立自然保护区,保护桂林山水的稀缺资源;建立健全旅游环境保护法规;提升游客环保意识,倡导绿色旅游。

解析(1)结合图中箭头含义可知,箭头线越多,旅游联系越强。西安是古都,有众多人文旅游景观,是除北京、上海外,旅游联系最强的城市。(2)由图可知,西安与桂林、广州、昆明之间只有单向箭头,昆明地处我国西南地区,交通便捷程度较低。(3)游客可从美国旧金山坐飞机直接飞往北京,游览后去西安,然后去桂林,最后到上海,游览结束后可直接从上海飞往新加坡,这样可以节省时间和费用。(4)桂林山水是喀斯特地貌,也就是石灰岩在水的溶蚀作用下形成的一种地貌。保护旅游环境可从适度开发、控制污染、建立法规和提升

意识等方面作答。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一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一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 第一节人口再生产 ☆知识要点: 1、人口再生产定义:人口的世代更替过程(包括人口出生和死亡两个环节) 2、人口再生产类型:决定因素: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如不考虑人口迁移过程,这三个决定因素之间的关系应为: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类型有:原始型(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很低) 传统型(出生率高、死亡率较高、自然增长率较低) 过渡型(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 现代型(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很低) ※难点解析: 出生率降低原因:文明程度、人口素质提高; 死亡率降低原因:生产力发展;

自然增长率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 由于人口的素质受生产力的制约,所以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均受生产力直接或间接影响,所以说人口再生产类型与一定阶段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当人口再生产类型进入现代型后,由于人口逐年减少,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延长,所以最后会出现人口的老龄化现象,目前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发达地区已经出现这种现象,而且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进一步延长,时代更替速度减慢。 3、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地区分布 发达国家:现代型(德国、匈牙利人口出现负增长) 发展中国家:过渡型(部分国家已进入或正要进入现代型:韩国、新加坡、古巴、乌拉圭,我国已是现代型) 全世界:过渡型(世界上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多) ※难点解析:人口老龄化会引发的问题:社会负担加重,劳动力短缺 第二节人口数量与环境 ☆知识要点: 1、人口数量的变化原因 ①.自然增长(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②.机械增长(与人口的迁移有关) ※难点解析一:考察范围越大,人口迁移的影响越小,全球而言,则不必考虑人口迁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 一

一、生态问题(环境问题) 1、水土流失问题 我国典型地区:黄土高原 产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①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②地表植被稀少③黄土土质疏松 (2)人为原因:①植被的破坏②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轮耕)③开矿 治理措施:①压缩农业用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②植树造林③小流域综合治理④在中上游地区开展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打坝淤地,修梯田)相结合的水土保持工作。 治理的意义:有利于因地制宜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牧副渔全面发展,可增加农民的收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建立良性生态系统;建立生态农业模式,有利于促进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2、荒漠化问题 我国典型地区:西北地区(新疆、青海、内蒙等地) 产生原因:(1)自然原因:①处于内陆地区,降水少②全球变暖,蒸发旺盛;③鼠害,蝗害 (3)人为原因:①过度放牧,②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③交通线等工程建设保护不当 治理措施: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控制载畜量;营造三北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还牧;建设人工草场;推广轮牧;禁止采伐发菜等。 治理意义:以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保护土地资源,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有利于促进当地的生态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干旱缺水问题 我国典型地区:华北平原、西北、长江中下游地区 华北地区 产生原因: (1)自然原因:①温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少;②降水季节、年际变化大; (2)人为原因:①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②污染严重③浪费多,利用率低。 治理措施:(开源节流)①南水北调;②修建水库③控制人口数量,提高素质④减少水污染,减少浪费,提高利用率⑤限制高耗水工业的发展⑥发展节水农业,采用滴灌,喷灌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利用率⑦实行水价调节,树立节水意识,海水淡化等。 (思考:华北春旱的原因:①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较强②夏季风弱,雨季未到③春耕需水量大) 东北地区为何没有形成春旱:①春季气温回升慢,蒸发较弱②有春季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高中地理专题复习指导

高中地理专题复习指导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高中地理专题复习指导》的内容,具体内容:一.判断昼夜长短1.计算昼夜长短必须具备的知识:①熟悉、经纬线的基本性质。在同一纬线上,各地的昼夜长短相等,日出、日落的地方时相同;在同一条经线上,各地的地方时相同,经度... 一.判断昼夜长短 1.计算昼夜长短必须具备的知识: ①熟悉、经纬线的基本性质。在同一纬线上,各地的昼夜长短相等,日出、日落的地方时相同;在同一条经线上,各地的地方时相同,经度每隔15,时间相差1小时,即经度每隔l,地方时相差4分钟。②能正确识别晨线和昏线。晨昏线由晨线和昏线两部分组成,顺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的,称为昏线;相反,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称为晨线。位于晨线上的点正值日出,位于昏线上的点正值日落。③理解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太阳直射点直射哪一半球,该半球的昼就均长于夜,并且昼长由低纬向高纬递增,另一半球则昼均短于夜,昼长由低纬向高纬递减。④牢记几种特殊情况。二分日全球昼夜平分,赤道上全年昼夜平分,极圈内极昼期昼长为24小时,极夜期夜长为24小时。 2.计算昼夜长短的方法、技巧是: ①利用相邻两条经线间的经度差计算。在光照图上,一般只均匀地给出几条经线,用360除以图中经线间隔数,即可得到相邻两条经线间的经度差;再根据昼弧所跨越的经线间隔,计算出昼弧所跨越的经度数,用该经

度数乘以1/15就是该地的昼长。②利用昼弧与夜弧的比值计算。昼弧与夜弧的比值可由昼弧与夜弧所跨的经度数来推算,若求出:昼弧/夜弧=a,则昼长=24/(1+1/a)。③利用日出、日落的地方时计算。计算地方时,一般不考虑地表的地形起伏、地球的椭圆形状以及大气散射作用对昼长的影响,因此由日出到正午、由正午到日落的时间间隔是相同的,若假定某地日出或日落的地方时为A,则该地的昼长=2×|12-A|。或:日出+日落=24;日落-日出=昼长。④利用对称纬度计算。不同半球纬度数相同的两条纬线,昼夜长短恰好互补。即某纬度的昼长(夜长)等于与之纬度数相同的另一条纬线的夜长(昼长)。 例题1,一艘由太平洋驶向大西洋的船经过P地(图中左上角)时,一名中国船员拍摄到海上落日景现,洗印出的照片上显示拍照时间为9时0分0秒(北京时间)。据此判断拍摄照片的当天,漠河的夜长约为 A.16小时 B.14小时 C.10小时 D.12小时 据题意分析推断:54S以北的P地20时才日落,说明该地昼长夜短,昼长大约有16个小时,即此时为南半球的夏季半年。南半球的夏季半年,就是北半球的冬季半年,中国漠河(纬度在53N多)应该是昼短夜长,夜长大约也在16小时左右。这里要注意的原理是,南北半球纬度度数相同的两个地区,北半球地区的昼长一定等于南半球地区的夜长。 例题2,一天,我国某城市于北京时间4时30分日出,18时30分日落。据此回答10~12题。 10.该城市的经度为

【最新】高中地理:选修6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选修6知识点总结 ——选修6 环境保护 1.水体污染 (1)成因:①工业废水②农业废水③生活污水的排放④水体富营养化(水华/赤潮) ⑤原油泄漏造成海洋污染⑥洋流的扩散作用 (2)治理方案:①禁止污水未经处理随意排入江河②建立污水处理厂 ③政府加强立法保护和执法力度④建立统一管理体制⑤建立有效应急机制,做好清污工作(3)危害:①破坏生态环境②危害人体健康③生物多样性减少 ④造成水质型缺水⑤农作物减产 2.固体废弃物污染 (1)成因:①人口数量大幅增多②近代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的结果③农业生产所丢弃(2)治理方案:①进行资源回收利用②提高资源利用率③减少城市垃圾总量 ④改变垃圾处理方式⑤垃圾分类处理⑥加强立法监督工作 (3)危害:①占据大量土地②造成土地资源浪费 ③污染土壤、大气、水体④危及人体健康 3.大气污染 (1)成因: 自然:①北方降水少,植被覆盖率低,土地荒漠化严重,大风天气多②火山喷发 人为:①工业废气污染②汽车尾气污染③建筑工地增多④矿石燃料的燃烧 (2)治理方案:①关闭高污染企业②节约和提高能源利用率③开发利用新能源 ④控制汽车尾气排放⑤使用清洁能源⑥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⑦改变能源消费结构⑧开发煤炭脱硫技术 (3)危害:①污染大气②可吸入颗粒物增多,造成雾霾天,危及人体健康 ③引发酸雨④导致光化学烟雾事件 4.淡水资源短缺 (1)成因: 自然:①淡水资源总量有限②淡水资源陆地分布不均(中国:时空分布不均) 人为:①不合理开发利用淡水资源②淡水资源需求大③水体污染(水质型缺水)(2)解决方案: 开源:①修筑水库②调节季节降水分布不均③跨流域调水④调节空间降水分布不均 ⑤合理开发提取地下水⑥废水处理再利用⑦研发海水淡化技术⑧人工降雨 节流:①改进灌溉技术②影响工农业生产③破坏生态环境④损害人体健康⑤引发国际冲突5.耕地问题 (1)原因:①人口持续增长②土地退化现象严重③非农业用地占用农业用地 ④不合理灌溉和使用农药造成土壤污染⑤耕地分布不均 (2)解决方案:①实行耕地总量不断减少措施②提高土地利用率③提高耕地质量 ④控制人口数量⑤提高单位亩产⑥合理灌溉使用农药

高中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知识点总结材料

选修⑥环境保护 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 1.1环境的概念及分类 (1)概念:指相对并相关于某项中心事物的周围事物 (2)环境的分类(依据人类对其影响程度):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 (3)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 1.2环境问题 (1)表现: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全球环境变化 ★(2)原因: 【自然原因】 自然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指火山爆发,地震,山崩,泥石流,台风,海啸,寒潮,水旱等自然界固有自然灾害【人为原因】 1.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的矛盾(根本性的原因) 2.短期经济利益与长远环境效益的矛盾 3.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矛盾 4.个人行为和大众利益的矛盾 (3)解决关键:是在尽可能短的时期内,控制世界人口的增长,使世界人口稳定在适度的规模 (4)当代环境问题的特点: 1、危害的不可预见性 2、过程的不可逆性 3、规模的全球性 1.3环境观 (1)概念: 人类的环境观(也称为自然观,或人地关系论)是指人类在长期与环境的共存与斗争中逐渐认识环境而形成的,人类对与其赖以生存的环境相互关系的基本认识。 (2)两种不同的环境观: 【传统的环境观】 人地关系:人地对立基本观点:征服自然后果:资源枯竭和环境破坏 【新的环境观】 ①天人合一,人地归一②保持平衡与协调③良性方向发展 1.4可持续发展 ★(1)概念 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文化技术和自然环境的综合概念。 (2)基本思想 ①鼓励经济增长②要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③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 (3)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中国21世纪议程》 第二章:环境污染与防治 2.1环境污染概述 (1)地理环境的自净能力的概念:指环境对外来物质具有一定的消纳、同化能力。 (2)环境污染的原因:在一定的时间、空间范围内,环境的自净能力是有限的,污染物排放超过其环境其自净能力,就会产生环境污染 (3)自净机理:物理净化,化学净化,生物净化 高中地理选修6 第1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选修全套精选教案(优质课)

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1-3章) 高中地理必修二全套教案 高中地理必修三全套教案 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1-3章)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 一、课程标准 ●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1)标准解读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是指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环境,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理解。宏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天体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即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微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太阳系中所处的位置。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目的不是要系统学习天文知识,而是要为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打基础。在太阳系九大行星中,从质量、体积、运动等方面看,地球只是其中的普通一员,但是,存在生命尤其是高级智慧生命又使地球成为太阳系中特殊的一员。很显然,地球上为什么适宜于生命生存和繁衍是本条“标准”的重点要求。 从本条“标准”的设计来看,说明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不仅要从地球自身条件和行星际空间条件分析,还要从恒星际空间条件分析。“标准”将地球的特殊性限定在太阳系范围之内,隐含着在太阳系之外可能有存在生命的星球。实际上,人类一直在为寻找“外星人”而努力,目前已在太阳系之外发现了几十颗可能会有生命的行星。 根据本条“标准”的要求,学生在分析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时,要会运用有关资料加以说明。这些资料如太阳系九大行星的比较数据、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图、地球本身的条件等。(2)教学重点 ? 地球上为什么适宜于生命存在和繁衍。 (3)教学目标 ? 能用自己绘制的示意图说明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 能选用一定的资料(数据、图表等)说明地球行星的普通性与特殊性; ? 在地外生命存在的可能性探讨活动中,能运用自己搜集的资料,表达自己的观点; ? 尝试运用已学知识,写一段文字,表达宇宙环境认识方面的一个观点。 (4)教学方法 ? 小组讨论法、图表分析法、比较分析法 二、知识结构 三、教学过程 一、人们对宇宙的认识(板书) 【引导、讲解】人们对宇宙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在人类发展的初期,由于人们的活动范围狭小,往往凭自己的直觉认识世界,看到眼前的地面是平的,就以为整个大地也是平的,并把天空看做是好像倒扣在平坦大地上的一口巨大的锅,于是,便有了“天圆地方”的说法。后来,人们经过观察,发现天空中的各个星体都在围绕着地球转,地球好像处于整个宇宙的中心位置,这样,便产生了“地心说”。由于受西方宗教势力的影响,这个学说观点统治人们的思想是相当长的。到16世纪,哥白尼的“日心说”使自然科学第一次从中世纪神学的桎梏下解放出来,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意味着宇宙实际上就是太阳

地理高考高中地理复习专题分类集锦

地理高考高中地理复习 专题分类集锦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地理】高考高中地理复习专题分类集锦 高中地理是文科中偏理的学科,它兼有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的性质,要求同学们既要有较强的文字分析整合能力,又要具备较强的数字处理能力。因此,不少高中生在学习地理时感到十分困惑,甚至头疼。好的方法是成功的基础,只有“会学”才能“学会”。同学们要想学好高中地理,一定要注重“四抓”。抓“概念”重“消化”同学们在学习地理时,要重视概念的学习,要对所有的地理概念一一消化、理解、吸收,不留夹生饭。只有概念清楚了,判断、推理问题才能正确无误。要把那些特别容易混淆的概念罗列出来,一一对比其差异。诸如:天体、天球;日冕、日珥;近日点、远日点;角速度、线速度;时区、区时;短波辐射、长波辐射;气旋、气团;天气、气候;寒潮、寒流;矿物、矿产、矿床;岩溶、熔岩;生态系统、生态平衡、生物群落;地质作用、地质构造;国土、领土等等。当然,概念学习不是孤立的,要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抓“原理”重“理解”同学们应从基础知识抓起,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过“地理原理”关。如:地球表面热量分布不均的原因;四季、五带的产生和划分的依据;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季风与季风气候;气温与气压的关系;海拔与气温、气压的关系;空气的水平运动与垂直运动的成因;水循环的动力及其过程;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的发生及其变化机制;生态平衡的条件;光、热、水、土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人类与环境的对立统一等等。掌握了这些原理、法则和规律,分析事物就有了说服力。抓“综合”重“联系”综合性即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统一性,就是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内在联系及其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例如:为什么亚马孙河流域成为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这不仅仅是纬度决定的,与大气环流、地形结构、洋流影响也有密切关系。西欧为什么成为典型的温带海

高中地理选修五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选修五知识点总结 一、我国自然灾害多发的地理背景: (一)自然背景: (1)气候背景: ①我国东部濒临太平洋,面对世界上最大的台风源区(西北太平洋台风区)。 ②位于最大的季风气候区,受强大的季风环流控制,降水时空分布极为不均。 ③气候复杂多变,气候不稳定性强。 (2)地形地质背景: ①地形复杂多样,西高东低,起伏较大,以山地丘陵为主。 ②太平洋板块俯冲,印度洋板块碰撞,地壳运动活跃。 ③处在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之间。 (3)生物背景: 地域辽阔,气候多样,土壤和植被类型多样,滋生和繁殖了多种有害生物。 (二)人文背景: (1)过度利用,生态环境脆弱: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长期积累的对自然的过度利用,形成了脆弱的生态环境。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效应往往以各种灾害的形式表现出来。 (2)承受能力和抵御能力差: 社会经济系统对自然灾害的承受能力和防御能力低下。 (3)人口和经济密集区和灾害多发区重合: 人口和经济密度高度集中在灾害多发、易损的东部地区,这种地理分布的不平衡性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自然灾害的严重性。 二、我国主要灾害的地域特点和形成原因: 1地震: (1)时空分布特点: 多震国家,时间上周期性,有活跃期平静期。 集中四大地区,台湾福建沿海、华北太行山沿线和京津唐地区、西南青藏高原和它边缘的四川云南两省西部、西北的新疆甘肃和宁夏。 (2)原因: 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俯冲带、印度板块与亚欧板块的碰撞带,地壳运动活跃。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之间。 ②我国板块内部多断裂破碎构造。 2 滑坡、泥石流

高中地理选修二海洋地理知识点归纳

高二地理选修2 海洋地理 教学目标: 一、海洋和海岸带 1、海底地形的形成和分布规律 2、海水温度、盐度的分布规律 3、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 4、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及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5、波浪、潮汐、洋流等海水运动形式的主要成因及其作用 6、海岸的主要类型和特点 7、海岸带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 8、海平面变化对海岸带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影响 二、海洋开发 1、海水资源、海洋化学资源、海底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和现状 2、潮汐能、波浪能等的特点以及海洋能的开发前景 3、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4、开发利用海洋空间的重要性及其主要方式 5、海洋旅游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三、海洋环境问题与保护 1、风暴潮和海啸的成因、危害及应对措施 2、海洋主要污染物的来源及其对海洋环境产生的危害,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主要对策 四、海洋权益 1、内水、领海、毗连区、大陆架、专属经济区和公海等概念的区别 2、我国海洋国情的基本特点和我国维护海洋权益的重要意义 3、建立和维护国际海洋秩序的重要性 本讲重点: 1.海底地形、海水温度、盐度的分布规律 2.海水运动形式的主要成因及其作用 3.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和现状 4.风暴潮和海啸的成因、危害及应对措施 5.内水、领海、毗连区、大陆架、专属经济区和公海等概念的区别 本讲难点: 1.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及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2.风暴潮和海啸的成因、危害及应对措施 考点点拨: 第一课时 一、地球上的海与洋 1 2 太平洋:面积最大(将近一半)、水温最高、水体最深、岛屿最多。

大西洋:呈“S”形。 印度洋:热带海洋面积大。 北冰洋:最小、纬度最高、水温最低。 3.海 (1)概念:通常一面或两面临近陆地,但不深入陆地,其余面以开阔的水域或若干海峡与其他海或洋相连。有个别海不邻近陆地,如北大西洋西部的马尾藻海。 (2)海的分类:按所在位置划分内海、边缘海、外海、岛间海。 内海,或称地中海,如地中海、红海、黑海、波罗的海、渤海等。 边缘海,如白令海、鄂霍次克海、日本海、黄海、东海和南海等。 外海:如阿拉伯海、巴伦支海等。 岛间海,如爪哇海、苏拉威西海等。 举例:陆间海—地中海内海—渤海边缘海—东海、南海最大海—珊瑚海 4.海峡和海湾 (1)海峡: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水道 A.分类:海峡有天然海峡和人工海峡两种。 B.天然海峡的成因有多种,如海底扩张、大陆漂移、地层陷落、冰川重压等。 C.世界主要海峡 (2)海湾 A.海湾多由沿海陆地沉降、海面上升淹没沿海洼地、河谷等形成。 B.有一些海湾名为湾,实为海,如墨西哥湾、比斯开湾、孟加拉湾等。 C.有一些海湾名为海,实为湾,如马尔马拉海、亚速海等。 二、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与认识 三、海岸与海底地形 (一)海岸 1.海岸线 (1)定义:海岸线是海洋与陆地的分界线。实际上,海面由于潮汐等因素而涨落不定,因此海岸线的位置也随之迁移。通常人们把海平面升到最高处时与陆地的交线,叫做海岸线。 (2)影响海岸发育因素:除潮汐因素外,风暴潮、海底地震和火山爆发等引发的海啸、全球变暖等因素。 2.海岸的类型 (1)按海岸组成物质,可分为基岩海岸、砂质海岸、淤泥质海岸和生物海岸。 (2)按海岸塑造因素,可分为侵蚀性海岸、断层海岸、泥沙质海岸、三角洲海岸、生物海岸。(二)海底地形的分布 海底地形:从大陆边缘到大洋中心,海底地形分成大陆架、大陆坡、洋盆和洋中脊等主要类型。大陆隆:也称大陆基。是大陆坡麓向大洋盆地缓侵倾斜的海底沉积带。深度约为1500—5000m之间。靠近大陆坡的地方较陡,接近大洋盆地的部分较缓。大陆隆主要分布在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和南极洲周围。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二知识点总结 第一课时 一、地球上的海与洋 1.海与洋对比 对比项目洋海 占海洋面积比重89%11% 水深一般在3000米以上平均深度从几米到二三千米 受陆地影响程度影响较小受大陆、河流、气候和季节影响大 水温和盐度变化不大比较大 海流系统有独立的系统无独立的系统 2.四大洋 太平洋:面积最大(将近一半)、水温最高、水体最深、岛屿最多。 大西洋:呈“S”形。 印度洋:热带海洋面积大。 北冰洋:最小、纬度最高、水温最低。 3.海 (1)概念:通常一面或两面临近陆地,但不深入陆地,其余面以开阔的水域或若干海峡与其他海或洋相连。有个别海不邻近陆地,如北大西洋西部的马尾藻海。 (2)海的分类:按所在位置划分内海、边缘海、外海、岛间海。 内海,或称地中海,如地中海、红海、黑海、波罗的海、渤海等。 边缘海,如白令海、鄂霍次克海、日本海、黄海、东海和南海等。 外海:如阿拉伯海、巴伦支海等。

岛间海,如爪哇海、苏拉威西海等。 举例:陆间海—地中海内海—渤海边缘海—东海、南海最大海—珊瑚海4.海峡和海湾 (1)海峡: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水道 A.分类:海峡有天然海峡和人工海峡两种。 B.天然海峡的成因有多种,如海底扩张、大陆漂移、地层陷落、冰川重压等。C.世界主要海峡 海峡连通海域 曼德海峡红海--印度洋 马六甲海峡印度洋--太平洋 霍尔木兹海峡波斯湾--印度洋 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大西洋 巽他海峡印度洋--太平洋 英吉利海峡大西洋—北海 土耳其海峡黑海---地中海 (2)海湾 A.海湾多由沿海陆地沉降、海面上升淹没沿海洼地、河谷等形成。 B.有一些海湾名为湾,实为海,如墨西哥湾、比斯开湾、孟加拉湾等。 C.有一些海湾名为海,实为湾,如马尔马拉海、亚速海等。 二、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与认识 三、海岸与海底地形

高中地理选修知识点总结-推荐下载

高中地理选修③(旅游地理)知识点 一、简述旅游资源的内涵。 1.旅游资源的概念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凡是能够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也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统称为旅游资源。 2、了解旅游资源的分类 自然旅游资源:地质地貌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象与气象景观人文旅游资源:遗址遗迹、建筑设施、旅游商品、人文活动 3、运用资料说明旅游资源的多样性(1)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 (2)历史、文化背景和民间习俗的不同(3)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发展水平(4)人们的旅游动机复杂多样 4、列举实例,比较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 种类自然旅游资源 人文旅游资源 形成天然形成的自然事物和现象人类创造的文化事物和现象规模一般教大一般较小变化一般比较缓慢一般比较迅速分布野外较多 居民地较多 功能 生态旅游、探险旅游、体育旅游、度假旅游、健身旅游文化旅游、宗教旅游、休闲旅游、购物旅游、会议旅游 等示例 山体、水域、植被、野生动物群、气象奇观、天文奇观、构景地貌、自然灾害遗迹、自然保护区等历史古迹、园林、工艺品、表演艺术、民俗、宗教礼仪、城乡风貌、社会风情等5、举例说明旅游资源的主要特点 多样性、地域性、观赏性与吸引性、不可移动性、重复使用性、可创造性 二、在地图上指出我国“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的名称与分布 遗产性质遗产项目及所在省级行政区 世界自然遗产 九寨沟风景名胜区--四川云南三江并流保护区--云南黄龙风景名胜区--四川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湖南世界文化遗产 长城——八达岭--北京长城——山海关--河北长城——嘉峪关--甘肃 明清故宫——北京--北京明清故宫——沈阳---辽宁 莫高窟---甘肃 平遥古城--山西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陕西苏州古典园林--江苏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北京颐和园--北京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河北 天坛---北京曲阜孔林、孔府、孔庙--山东大足石刻--重庆武当山古建筑群--湖北青城山——都江堰--四川布达拉宫历史区---西藏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安徽 丽江古城----云南 龙门石窟---河南明清皇家寝陵—明十三陵、明孝陵--北京 明清皇家寝陵—明显陵--湖北

S技术高中地理专题复习

地理导学案 “3S技术专题 重难点 1.GIS的概念、应用,尤其是与城市管理 2.全球定位系统在定位、导航中的作用 常考点 纵观近几年新课标地区的考题,可以看出对“3S技术”专题考点的考查难度不算大, 多注重对基础原理和基本应用的考查。从考查内容看侧重“3S术在实践中的应用;从考查 形式看多以源环境和城市等热点问题为背景。近几年年高考命题形式除遵循近几年的命题规律外,还可能资源开发自然灾害监测等社会热点问题,考查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等。 1、遥感技术(RS (1)、工作原理和特点 (2)、核心知识:遥感技术主要利用不同 地物(即目标物)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不同这 一原理对地物进行分辨得到相应的影像图片。 如:耕地与林地、海洋与陆地、被污染的水体 与未被污染的水体、健康的农作物与遭受病虫 害的农作物等等。 (3)、应用: 应用领域具体内容应用原理 资源普查 矿产资源 应用遥感图像可以划分蕴藏矿产的大致区域 水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等 通过遥感图像,运用图像处理技术,提取相关资 源的分布、类型、健康状况等 环境监测 荒漠化、环境污染、海洋生态、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 响、植被变化等通过同一地点不同时段遥感图像的对比分析,可以动态监测环境问题与自然灾害的发生,预测其发展变化趋势 自然灾害防御监测台风、暴雨、冰雹等灾害性天气的预报,旱情、水灾、滑坡、泥石流、地震、火灾等监测 2、全球定位系统(GPS) (1)、工作原理与功能 (2)、核心知识:由于全球定位系统能确定目标物的经纬度、高程(或深度)和速度,所以其最主要功能是定位和导航。 (3)、提示:确定静止物体 的三维坐标至少需要3颗 GPS卫星,确定运动物体的三维坐标至少需要4颗GPS 卫星。由于卫星信号传播和接受不受天气等因素影响,GPS具有全球性、全能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等特点。 3、地理信息系统(GIS) (1)、应用和特点不同地物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不同

高考地理 高中地理复习专题 知识点分类集锦

高考高中地理复习专题 分类集锦 高中地理是文科中偏理的学科,它兼有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的性质,要求同学们既要有较强的文字分析整合能力,又要具备较强的数字处理能力。因此,不少高中生在学习地理时感到十分困惑,甚至头疼。好的方法是成功的基础,只有“会学”才能“学会”。同学们要想学好高中地理,一定要注重“四抓”。 抓“概念”重“消化” 同学们在学习地理时,要重视概念的学习,要对所有的地理概念一一消化、理解、吸收,不留夹生饭。只有概念清楚了,判断、推理问题才能正确无误。要把那些特别容易混淆的概念罗列出来,一一对比其差异。诸如:天体、天球;日冕、日珥;近日点、远日点;角速度、线速度;时区、区时;短波辐射、长波辐射;气旋、气团;天气、气候;寒潮、寒流;矿物、矿产、矿床;岩溶、熔岩;生态系统、生态平衡、生物群落;地质作用、地质构造;国土、领土等等。当然,概念学习不是孤立的,要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 抓“原理”重“理解” 同学们应从基础知识抓起,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过“地理原理”关。如:地球表面热量分布不均的原因;四季、五带的产生和划分的依据;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季风与季风气候;气温与气压的关系;海拔与气温、气压的关系;空气的水平运动与垂直运动的成因;水循环的动力及其过程;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的发生及其变化机制;生态平衡的条件;光、热、水、土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人类与环境的对立统一等等。掌握了这些原理、法则和规律,分析事物就有了说服力。 抓“综合”重“联系” 综合性即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统一性,就是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内在联系及其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例如:为什么亚马孙河流域成为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这不仅仅是纬度决定的,与大气环流、地形结构、洋流影响也有密切关系。西欧为什么成为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在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综合性分析问题上,同学们要做如下努力:有计划地做一批综合性典型训练题,学习从自然因素到经济因素全面考虑问题的方法。关于这一点,同学们要多注意老师讲解的典型例题分析,将其积累起来,转化为自己的知识。 抓“共性”重“个性” 地理环境既有共性,更具个性。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重视事物共性的总结和个性的分析。如陆地上的自然带,从赤道向两极,大致可分为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温带森林带、苔原带和冰原带。这是共性。但实际分布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又具有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垂直地带性及非地带性。这就是个性。具体实际情况中可

高考地理复习专题分类集锦

高考地理复习专题分类集锦含答案 高中地理是文科中偏理的学科,它兼有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的性质,要求同学们既要有较强的文字分析整合能力,又要具备较强的数字处理能力。因此,不少高中生在学习地理时感到十分困惑,甚至头疼。好的方法是成功的基础,只有“会学”才能“学会”。同学们要想学好高中地理,一定要注重“四抓”。 抓“概念”重“消化” 同学们在学习地理时,要重视概念的学习,要对所有的地理概念一一消化、理解、吸收,不留夹生饭。只有概念清楚了,判断、推理问题才能正确无误。要把那些特别容易混淆的概念罗列出来,一一对比其差异。诸如:天体、天球;日冕、日珥;近日点、远日点;角速度、线速度;时区、区时;短波辐射、长波辐射;气旋、气团;天气、气候;寒潮、寒流;矿物、矿产、矿床;岩溶、熔岩;生态系统、生态平衡、生物群落;地质作用、地质构造;国土、领土等等。当然,概念学习不是孤立的,要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 抓“原理”重“理解” 同学们应从基础知识抓起,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过“地理原理”关。如:地球表面热量分布不均的原因;四季、五带的产生和划分的依据;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季风与季风气候;气温与气压的关系;海拔与气温、气压的关系;空气的水平运动与垂直运动的成因;水循环的动力及其过程;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的发生及其变化机制;生态平衡的条件;光、热、水、土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人类与环境的对立统一等等。掌握了这些原理、法则和规律,分析事物就有了说服力。 抓“综合”重“联系” 综合性即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统一性,就是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内在联系及其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例如:为什么亚马孙河流域成为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这不仅仅是纬度决定的,与大气环流、地形结构、洋流影响也有密切关系。西欧为什么成为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在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综合性分析问题上,同学们要做如下努力:有计划地做一批综合性典型训练题,学习从自然因素到经济因素全面考虑问题的方法。关于这一点,同学们要多注意老师讲解的典型例题分析,将其积累起来,转化为自己的知识。 抓“共性”重“个性” 地理环境既有共性,更具个性。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重视事物共性的总结和个性的分析。如陆地上的自然带,从赤道向两极,大致可分为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温带森林带、苔原带和冰原带。这是共性。但实际分布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又具有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垂直地带性及非地带性。这就是个性。具体实际情况中可能个性更具特点。 专题集锦目录 一、等值线专题 2 二、地理计算专题 8 三、河流专题: 9 四、地下水专题 10 五、太阳高度 11 六、影响地理事物(现象)的各种因素 13 七、问题地理专题 16

(完整版)高中地理各专题汇总复习

高中地理各专题汇总复习,掌握了期末考试何惧! 1. 等高线地形图专题: ⑴水库大坝建设选择在河流峡谷处,原因: ①地处峡谷处,利于筑坝;②有盆地地形,蓄水量大。 ⑵交通运输线路(铁路、公路)选择某地的理由: 等高线稀疏,地形坡度和缓,建设周期短,投资少,施工容易。 ⑶确定某地为盆地,判断理由: 河流向中部汇集,表明地势中间低,四周高。 ⑷引水工程选择某地,原因: 该地地势较高,河水可顺地势自流。 ⑸选择某地为梯田,理由: 该地地势平缓,坡度较小,在此开垦梯田,既扩大耕地面积,又利于水土保持,达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实现可持续发展。 ⑹登山选择某线路,原因: 该地等高线稀疏,地形坡度较小,爬坡容易。 2. 海洋资源专题:

⑴渔业资源集中分布在温带沿海大陆架海域,原因: ①大陆架水域,海水较浅,阳光充足,光合作用强盛; ②寒暖流交汇或冬季冷海水上泛,将海底营养物质带至表层; ③入海河流带来丰富营养盐类;浮游生物繁盛,鱼类饵料充足,易形成大渔场。 ⑵海底矿产资源分布规律: ①近岸带的滨海砂矿:砂、贝壳等建筑材料和金属矿产 ②大陆架浅海海底:石油、天然气以及煤、硫、磷等矿产资源 ③海盆:深海锰结核(主要集中于北太平洋) 3. 盐度和洋流专题: ⑴盐度最高的是红海,原因: ①地处副热带海区,降水稀少,蒸发旺盛. ②周围是热带沙漠地区,缺少大河注入. ⑵盐度最低的是波罗的海,原因: ①地处较高纬度,气温低,蒸发弱。 ②周围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有淡水注入. ⑶巴尔喀什湖东咸西淡的原因: ①东部:地处内陆,降水稀少,蒸发旺盛;缺少河流注入. ②西部:有河流注入,起稀释作用. ③中部窄,不利于两边水体交换,造成两侧盐度差异较大。 ⑷世界表层海水盐度的水平分布规律: 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低纬度和高纬度递减。

【最新】高中地理:选修5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选修五知识点总结 一、我国自然灾害多发的地理背景: (一)自然背景: (1)气候背景: ①我国东部濒临太平洋,面对世界上最大的台风源区(西北太平洋台风区)。 ②位于最大的季风气候区,受强大的季风环流控制,降水时空分布极为不均。 ③气候复杂多变,气候不稳定性强。 (2)地形地质背景: ①地形复杂多样,西高东低,起伏较大,以山地丘陵为主。 ②太平洋板块俯冲,印度洋板块碰撞,地壳运动活跃。 ③处在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之间。 (3)生物背景: 地域辽阔,气候多样,土壤和植被类型多样,滋生和繁殖了多种有害生物。 (二)人文背景: (1)过度利用,生态环境脆弱: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长期积累的对自然的过度利用,形成了脆弱的生态环境。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效应往往以各种灾害的形式表现出来。 (2)承受能力和抵御能力差: 社会经济系统对自然灾害的承受能力和防御能力低下。 (3)人口和经济密集区和灾害多发区重合: 人口和经济密度高度集中在灾害多发、易损的东部地区,这种地理分布的不平衡性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自然灾害的严重性。

二、我国主要灾害的地域特点和形成原因: 1地震: (1)时空分布特点: 多震国家,时间上周期性,有活跃期平静期。 集中四大地区,台湾福建沿海、华北太行山沿线和京津唐地区、西南青藏高原和它边缘的四川云南两省西部、西北的新疆甘肃和宁夏。 (2)原因: 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俯冲带、印度板块与亚欧板块的碰撞带,地壳运动活跃。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之间。 ②我国板块内部多断裂破碎构造。 2滑坡、泥石流 (1)时空分布特点: ①具有突发性,雨季更易发生。 ②主要分布在西南山区,及地势的二三级阶梯交界处以西至北京-兰州-昌都一线之间。 (2)成因: ①地形复杂,山地多,坡度大;②降水集中,多暴雨;③植被的破坏;④不合理的工程建设。 3.旱灾(我国气象灾害之首): (1)时空分布特点: ①各地均可发生,频率不同,黄淮海最重、华南西南次之、再次是长江中下游地区。 ②全年均发生,南北差异大,北方春旱、长中下夏秋旱,华南秋冬旱。 (2)原因: 自然原因——季风气候显著,降水集中,且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 人为原因——①过度放牧②过度开垦③过度砍伐④不合理的利用水资源。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云的种类-word

2019高考地理专题复习:云的种类经过多次考试之后,我们会发现每次丢分的问题似乎都是相似的,但只有真正掌握知识,才能找到我们存在的问题,更容易针对性的加以克服。查字典地理网特为大家整理高考地理专题复习,希望能帮大家更好地掌握知识。 (一) 卷云 细致而分散,具有纤维组织,像羽毛、头发乱丝或马尾,孤悬高空而无云影,日出日落时显现橘红色或红色。卷云是一种最高的云,清晨太阳还没到地平线就已经出现了。 (二) 卷层云 是最高最白的一种云幕,当太阳或月亮被遮住时,仍能看到它的轮廓,周围常出现一种晕。凡天空有晕就一定有卷积云,但厚的卷积云则像幕一样拉到天边。 (三) 卷积云 这种云很少出现,偶而会布满全天的时候,渔夫们称之为鲭鱼天,因为天空好像布满了鱼鳞,个体很小,呈白色而无云影,有时呈波浪状。卷积云大都和卷云或卷层云同时出现。 (四) 高层云 高层云大都掩蔽全天,逐渐便厚便低时,使人有阴沈之感。当它转变成雨积云之前,常有疏落的雨低降下。相反来说高积云也是由雨层云升高而成。 (五) 高积云

高积云的个体比卷积云大,中央有云彩,常连成一片,底部成波浪状,或排成一长列,或交织成棋盘状,其式样很多。 (六) 层积云 个体比高积云更大,外型较柔和,结构不太明显。如果连成一片,则底部具有波浪型态和明暗相间的灰色阴影。层积云大都像巨大的滚轴,云底以下代表窝流层。高山常见的云海大都为层积云。 (七) 层云 层云是一种均匀一致的灰白色低云,似雾,但不与地面相接。当它笼罩在半山腰时,边缘有下泻的姿态,到了那里就是浓雾。 (八) 雨层云 是典型的坏天气云,黯黑而无定型,很像破不,使天空因而阴暗,凡属於持久性与,一定是雨层云中降落。 (九) 积云 彷佛是棉花堆,顶不平坦,顶部隆起像土丘、花椰菜或塔状。阳光斜射时,积云的明暗面很明显,如果和阳光在同一方向,中央阴暗,边缘特别明亮。 (十) 积雨云 是一种最浓厚而庞大的云,垂直伸展极高,底部黯黑,难以分辨,顶部耸起如山岳或高塔,而且常常有铁砧状的伪卷云,做巨大的羽扇状伸出,积雨云已临天顶时,即将有大雷

高中地理环境保护选修6-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选修六环境保护知识点总结 环境与环境问题 环境的概念及分类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人类活动影响了环境,反过来环境也会制约人 类,作用力越大则反作用的制约力越大。 ▲环境问题的表现: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全球环境变化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自然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指火山爆发,地 震,山崩,泥石流,台风,海啸,寒潮,水旱等自然界固有的自然灾害 (2)人为原因 解决当代环境问题的关键是在尽可能短的时期内,控制世界人口的增长,使世界人口稳定在适度的规模 当代环境问题的特点: 1、危害的不可预见性: 2、过程的不可逆性: 3、规模的全球性:两种不同的环境观: 传统的环境观:人地关系:人地对立基本观点:征服自然 后果:资源枯竭和环境破坏 新的环境观:人地关系:天人合一,人地归一保持平衡与协调。 后果:良性方向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内涵 (1)概念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文化技术和自然环境的综合概念。 (2)基本思想①鼓励经济增长;②要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③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 (3)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一一《中国21世纪议程》 环境污染与防治 地理环境的自净能力的概念:指环境对外来物质具有一定的消纳、同化能力。 ▲环境污染的原因:在一定的时间、空间范围内,环境的自净能力是有限的,污染物排放超过 其环境其自净能力,就会产生环境污染 自净机理:物理净化,化学净化,生物净化 不同水体的自净规律:河流〉湖泊〉地下水(原因从流动速度,更新周期,溶解氧考虑)重金属污染: 污染物:各种重金属 污染过程及危害:通过水体或食物链造成人或动物中毒 ▲水体富营养化:水体富营养化发生在淡水水体,称为“水华”;发生在海洋,称为“赤潮” 1、形成条件:较为封闭的海湾、湖泊等水体中,由于水体的流动性差,自净能力弱 2、污染物:氮磷等营养元素 3、污染源: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废水 4、危害——①水生植物和鱼类死亡②水质变坏③湖泊变沼泽 5、湖泊沼泽化本身是一种自然现象,进程缓慢。人类活动(水体富营养化与围湖造田)加快了这一进程 海洋石油污染 1、污染源:近海石油的开采、加工和运输,海上油轮泄漏 2、污染物:石油 3、危害: 直接危害:油污染能直接导致海鸟、海兽的毛、皮丧失防水和保温性能,或因堵塞呼吸和感觉器官而大量死亡。油膜和油块能粘住大量的鱼卵和幼鱼,并阻碍海藻的光合作用,海底栖息动物则

【地理】高考高中地理复习专题分类集锦

【地理】高考高中地理复习专题分类集锦 高中地理是文科中偏理的学科,它兼有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的性质,要求同学们既要有较强的文字分析整合能力,又要具备较强的数字处理能力。因此,不少高中生在学习地理时感到十分困惑,甚至头疼。好的方法是成功的基础,只有“会学”才能“学会”。同学们要想学好高中地理,一定要注重“四抓”。 抓“概念”重“消化” 同学们在学习地理时,要重视概念的学习,要对所有的地理概念一一消化、理解、吸收,不留夹生饭。只有概念清楚了,判断、推理问题才能正确无误。要把那些特别容易混淆的概念罗列出来,一一对比其差异。诸如:天体、天球;日冕、日珥;近日点、远日点;角速度、线速度;时区、区时;短波辐射、长波辐射;气旋、气团;天气、气候;寒潮、寒流;矿物、矿产、矿床;岩溶、熔岩;生态系统、生态平衡、生物群落;地质作用、地质构造;国土、领土等等。当然,概念学习不是孤立的,要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 抓“原理”重“理解” 同学们应从基础知识抓起,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过“地理原理”关。如:地球表面热量分布不均的原因;四季、五带的产生和划分的依据;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季风与季风气候;气温与气压的关系;海拔与气温、气压的关系;空气的水平运动与垂直运动的成因;水循环的动力及其过程;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的发生及其变化机制;生态平衡的条件;光、热、水、土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人类与环境的对立统一等等。掌握了这些原理、法则和规律,分析事物就有了说服力。 抓“综合”重“联系” 综合性即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统一性,就是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内在联系及其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例如:为什么亚马孙河流域成为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这不仅仅是纬度决定的,与大气环流、地形结构、洋流影响也有密切关系。西欧为什么成为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在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综合性分析问题上,同学们要做如下努力:有计划地做一批综合性典型训练题,学习从自然因素到经济因素全面考虑问题的方法。关于这一点,同学们要多注意老师讲解的典型例题分析,将其积累起来,转化为自己的知识。 抓“共性”重“个性” 地理环境既有共性,更具个性。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重视事物共性的总结和个性的分析。如陆地上的自然带,从赤道向两极,大致可分为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温带森林带、苔原带和冰原带。这是共性。但实际分布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又具有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垂直地带性及非地带性。这就是个性。具体实际情况中可能个性更具特点。 专题集锦目录 一、等值线专题 2 二、地理计算专题8 三、河流专题:9 四、地下水专题1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