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老年护理学全册整套教案2483528

老年护理学全册整套教案2483528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标]

1. 掌握老化的概念和老年人的年龄划分标准。老年护理的特点。

2. 学习过程中应注意以实现“健康老龄化、积极老龄化”作为重要的护理目标。

[教学重点]

老化的概念和老年人的年龄划分标准。健康老龄化的内涵和积极老龄化的目标。

[教学难点] 老年护理的特点

[教学手段] 利用PPT课件,讨论

[教学课时] 4课时(其中:第一节2课时,第二节2课时)[教学内容]

第一节老年人与人口老龄化

一、老化的概念及其特点

(一)老化的概念

老化是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产生的一系列人体结构和功能上的退行性变化,引起机体内外环境适应能力逐渐减退的表现。

(二)老化的特点(丘比特)特征

1.累积性

2.普遍性

3.渐进性

4.内生性

5.危害性

二、老年人的年龄划分标准

(一)老年年龄的划分

1、根据WHO的规定,WHO二条标准:

(1)发达国家>65岁为老年人

(2)发展中国家>60岁为老年人

2、WHO新通用标准:

<44岁青年人

45-59岁中年人

60-74岁年轻老人

75-89岁老老年人> 80岁高龄老人

> 90岁很老的老年人长寿老人

3、中国现用标准(中华老年医学会1982年通过)

年龄分期称谓

45-59岁老年前期中年人

60-89岁老年期老年人

≥80岁老年期老龄老人

≥90岁长寿期长寿老人

≥100岁长寿期百岁老人三、人口老龄化

(一)人口老龄化的常用指标

1、老年人口系数

2、老年人口负担系数

3、老龄化指数

4、长寿水平

5、平均期望寿命

6、健康期望寿命

(二)老龄化国家(地区)的划分标准:根据WHO的规定

1.发达国家的标准:

65岁以上人口数量占该国家(地区)人口总数的7%;

2.发展中国家标准

60岁以上人口数量占该国家(地区)人口总数的10%

(三)世界人口老龄化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1.世界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和趋势

(1)世界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加快

(2)以发展中国家为主

(3)区域分布不均衡

(4)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延长

(5)女性老年人增长速度快

(6)高龄老年人快速增长

2.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和趋势

(1)我国老龄人口绝对值为世界之冠

(2)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快

(3)区域分布不均衡我国人口环境是未富先老

(4)城乡倒置

(5)高龄化趋势十分明显

(6)女性老年人比例高

(7)文化程度低

(8)婚姻状况稳定

(9)我国人口的发展是未富先老

(四)中国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影响

1.社会负担加重

2.社会保障费用增加

3.现有产业结构需要调整

4.传统养老模式受到影响

5.保健服务需求增加

6.老龄工作急需大力加强

(五)健康老龄化与积极老龄化

1.健康老龄化的背景、概念、内涵

(1)老年人个体的健康

(2)老年人的家庭健康

(3)老年群体的整体健康

(4)社会环境健康

2.积极老龄化

(1)目标: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2)工作格局: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

(3)发展策略:

A.将老龄事业纳入当地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划中;

B.加强社区建设,完善社区服务功能;

C.发展老年人福利事业;

D.营造全社会的敬老、养老、助老的风气。

第二节老年护理学概述

一、老年护理

老年护理是以老年人群为服务对象,提供护理服务的过程。

二、老年护理学定义

老年护理学是研究、诊断和处理老年人对自身存在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的学科。

三、老年护理的发展

(一)国外老年护理发展

(二)中国老年护理发展

四、老年护理的范畴

1.老年护理主要工作与目标

2.老年护理场所

3.老年护理人员角色

五、老年护理的特点

(一)健康老年人的护理特点:

1.老年人的生理特点与护理

2.老年人的心理特点与护理

3.老年社会问题与护理

(二)患病老年人的护理特点

1.病史采集困难且参考价值小

2.临床表现不典型

3.多种疾病同时存在

4.病程长、恢复慢、并发症多

5.易引起药物的不良反应

六、老年护理人员的素质要求

(一)职业素质

1.高度的责任心、爱心、耐心及奉献精神

2.“慎独”

3.良好的沟通技巧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业务素质

1.具有博、专兼备的专业知识

2.具有准确、敏锐的观察力和正确的判断力

作业:

一、名词解释

老化老年人口系数健康老龄化积极老龄化老年护理学

二、简答题

1.老化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2.世界卫生组织(WHO)对老年人的年龄划分标准。

3.老龄化社会的划分标准。

4.患病老年人的护理特点有哪些?

第二章老年人各系统的老化改变

[教学目标]

1. 掌握老年人各系统老化的主要改变表现特点。

2. 学习过程中应加强知识、技能的理解和运用,通过分析推理、比较区别等方法来理解各系统的老化改变与老年性疾病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老年人的感觉器官、循环系统的老化改变特点。

[教学难点] 老年人内分泌、神经系统的老化改变特点。

[教学手段] 利用PPT课件,讨论

[教学课时] 4课时

(其中:第1节—第3节为2课时,第4节—第8节为2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感觉器官的老化改变

1.视力、听力减退,出现老视、耳聋。

2.嗅觉、味觉、痛觉、温觉及触觉感觉迟钝→

对不良刺激的防御和抵抗力下降,易发生外伤。

3、皮肤衰老的特征 40~50 开始老化

(1)皮肤出现皱纹、松弛、变薄。

(2)下眼睑出现“眼袋”。

(3)皮肤干燥、多屑、粗糙,指甲变脆,趾甲增厚变弯。

(4)头发脱落、稀疏。

(5)皮脂腺及汗腺分泌减少。

(6)皮肤浅感觉功能减弱,皮肤表面的反应性减低、皮肤抵抗力降低。(7)老年色素斑见于面部、手背、前臂。

第二节呼吸系统的老化改变

1.咳嗽反射减弱,支气管粘膜清除异物能力减低,易出现咳嗽、排痰困难。

2.老年肺:肺泡数量减少、弹性降低,支气管壁变硬

3.桶装胸形成,呼吸肌萎缩,呼吸效能降低。

→呼吸道阻塞、呼吸功能下降。

第三节消化系统的老化改变

1.牙齿脱落、唾液分泌减少、味觉减退、吞咽功能下降,

→影响食物的摄入和消化。

2.食管粘膜及平滑肌逐渐萎缩,蠕动性收缩减少,食道下端括约肌松弛,排空延迟,食管扩张,

→吞咽困难、食物残留、反流性食管炎、食管癌。

3.胃液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减慢,肠壁肌萎缩,引起消化不良、便秘。

4.肝细胞变性、数量减少,结缔组织增加→纤维化→合成蛋白能力下降。

肝细胞内各种酶的活性降低,对内、外毒素的解毒功能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及肝损害→药物性肝炎。

第四节循环系统的老化改变

1.心脏改变:左室肥厚,左室腔相对变小,心肌细胞供需不平衡。

心肌细胞结构改变→心肌收缩力↓→心输出量下降→重要脏器血流量(心、脑、肾)↓

2.血管与血压的改变

血管僵直、断裂,动脉弹性下降,大动脉迂曲、延长→血压↑。

压力感受器敏感性降低→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

动脉粥样硬化、血脂升高→动脉栓塞。

3.心脏电生理的改变

窦房结起搏功能衰退,传导系统退行性变

→心率减慢,易发生房室传导阻滞。

4.心电图改变:心肌细胞和传导系统退行性变导致:

P波振幅降低 P-R间期轻度延长 QRS波电轴左偏

Q-T间期延长 T波低平。

第五节泌尿系统的老化改变

1.肾动脉粥样硬化,肾脏血流量减少。

2.肾脏功能下降尿酸的清除率、肾小球滤过率、肾脏的浓缩

稀释功能均下降。

3.膀胱肌肉萎缩,容量减少。易出现尿频、尿失禁、夜尿量增多等。

4.尿道:女性尿道腺体的腺上皮分泌粘液减少,尿道抗菌能力减弱,易发生尿路感染。

男性因前列腺增生,压迫尿道引起尿路梗阻,易发生排尿不畅,排尿困难。

第六节内分泌系统的老化改变

各种激素分泌减少,激素调节功能减弱,

易出现内分泌紊乱而引起疾病,如骨质疏松、前列腺增生、糖尿病等。

第七节运动系统的老化改变

(一)骨骼

骨质密度减少导致骨质疏松,出现脊柱弯曲、变短,身高降低。易发生变形和骨折。

骨的新陈代谢缓慢,骨的修复与再生能力逐渐减退。骨折愈合时间较长,不愈合的比例增加。

(二)关节

关节的退行性改变,尤以膝关节、腰和脊柱最明显。

关节及韧带的老化和退行性变 --- 关节活动范围缩小,

(三)肌肉

肌肉萎缩、肌力减退 ---易疲劳,腰酸腿痛。

活动减少,肌肉无力。

第八节神经系统的老化改变

脑组织萎缩,神经细胞数量减少,脑血管硬化等改变,使老年人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老年性痴呆发病率高。

作业:

1、老年人皮肤老化的特征有哪些?

2、简答老年肺的特点。

3、老年人为什么会出现夜尿量增多?

4、老年人为什么易发生骨折?

第三章老年人的健康保健

[教学目标]

1. 掌握老年保健的概念。老年保健的重点人群。老年保健的策略与措施。

2. 学习过程中注意以“指导老年人进行自我保健”作为重要的护理目标,加强知识、技能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重点]

老年保健的概念,老年保健的策略与措施。

[教学难点] 老年保健的策略与措施。

[教学手段] 利用PPT课件,讨论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概述

一、老年保健的概念

老年保健:是指在平等享用卫生资源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有的人力、物力,使老年人得到基本的医疗、护理、康复、保健等服务,以维护和促进老年人健康为目的,发展老年保健事业。

二、老年保健的目标:健康老龄化:

1、保持老年期活跃而具有独立活动能力,

2、即最大限度地延长老年期健康的时段,

3、缩短带病期、伤残期、改善身心健康状态,

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健康预期寿命。

即老龄人口健康化

三、老年人保健需求的特点

1.老年人医疗服务需求特点

(1)社区是实施老年保健的最主要场所;

(2)家庭养护是老年人保健的主要方式;

2.老年人对保健服务和福利设施需求的特点;

四、老年保健的重点人群

高龄老人独居老人丧偶老人患病的老年人新近出院的老年人精神障碍的老年人

第二节老年保健的发展

一、国外老年保健的发展

(一)国外老年保健的发展

英国美国日本

(二)国内老年保健的发展

1996年10月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三节老年保健的基本原则、任务和策略

一、老年保健的基本原则

1.保健的预防为主的原则

老年保健应集健康教育、预防、治疗、康复、保健于一体,充分发挥老年人的主观能动性,做到自我保健、家庭保健、社区保健相结合,共同担负起老年保健职责。

2.保健的全面性原则

老年人的健康包括身体、心理、社会三方面。

全面性多层次:躯体、心理、精神健康

多阶段:疾病或残障的治疗;疾病的预防和康复

3.保健的区域化原则(服务社区化)

家庭保健和家庭帮助;

日间医疗服务;

日间护理;

提供交通和护送服务;

为老人制定营养方案;

开展各种健康教育、文娱、体育活动。

4.保健的费用分担原则

政府财政、单位和个人分别承担

保险公司的保险金补偿一部分

5.保健的个体化原则

6.保健的功能分化原则

老年保健的功能分化是随着老年保健的需求增加,在对老年保健的多层次性有充分认识的基础上,对老年保健的各个层面有足够的重视,在老年保健的计划、组织和实施及评价方面有所体现。

7.保健的联合国老年政策原则

(1)独立性原则

(2)参与性原则

(3)保健与照顾原则

(4)自我实现与自我成就原则

二、老年保健的任务

(一)老年人医院或老年病房的保健护理

(二)中间服务机构中的保健护理

(三)社区家庭中的医疗保健护理

三、老年保健的策略与措施

(一)老年保健的策略

“老有所医”、“老有所养”、

“老有所乐”、“老有所学”、

“老有所为”、“老有所教”

(二)老年保健的措施

1.国家在老年保健方面的举措

2.老年自我保健

(1)自我保健的意义

(2)自我保健的具体措施

自我预防自我观察自我治疗自我护理

定期健康体检

(3)自我保健的注意事项

(二)老年保健的措施

3.家庭保健

4.社区保健

(1)开展社区保健的意义

(2)开展社区保健的具体方法

作业

一、名词解释:老年保健

二、简答:

1.试述老年保健的全面性原则。

2.老年保健的重点人群有哪些?

3.老年人自我保健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三、填空:

1.老年保健的策略有()()()()。

第四章老年人的心理卫生

[教学目标]

1. 掌握老年人的心理特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的维护和促进。

2. 学习过程中注意以“维护和促进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作为重要的护理目标,加强知识、技能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重点]

老年人的心理特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的维护和促进。

[教学难点] 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

[教学手段] 利用PPT课件,讨论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及影响因素

一、老年人的心理特点:

1、感知的特点(感觉和知觉):

人脑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称为感觉

人的感觉可分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两种。

外部感觉有视、听、嗅、味和皮肤感觉 (温觉、触觉、痛觉)五种。

内部感觉有运动、平衡、痛、体位等感觉。

老年人感觉会因增龄而减退。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形象的反映,是

人对感觉信息的加工和解释的过程。

知觉总是与以往经验相联系,老年人的知觉由于既往经验的参与,使其比感觉衰退得慢而轻.

2、记忆的特点:

记忆是一种重要的心理活动过程,是人们对感知、体验或操作过的事物的印象经过加工保存在大脑中,并在需要时提取出来大脑是记忆的载体。

(1)记忆的生理性老化

1)初级记忆和次级记忆

初级记忆是指老年人对于刚听过或看过、当时在脑子里还留有印象的事物记忆较好,是记忆减退较慢的一类记忆。

初级记忆随增龄基本上没有变化,或者变化很少。

次级记忆是指对已听过或看过一段时间的事物,经过编码储存在记忆仓库,以后需要加以提取的记忆,其减退程度大于初级记忆。

老年人记忆活动的年龄差异主要表现在次级记忆方面。

2)机械记忆和逻辑记忆

老年人对与过去、与生活有关的事物或有逻辑联系的内容记忆较好,而对生疏的或需要机械记忆或需要死记硬背的内容,则记忆较差。

(2)记忆的病理性老化

记忆的病理性老化是由于疾病的影响而引起的记忆障碍,属

于异常老化多见于老年痴呆病人

但在疾病早期两者界限不易划分,难以鉴别,必须通过日常的仔细观察和定期检查,才能早期发现,早期给予治疗老年记忆减退出现有早有晚,速度有快有慢,程度有轻有重,说明其个体差异很大。

因此,如能指导老年人注意自我保健,坚持适当的脑力锻炼和记忆训练,并主动利用记忆方法,保持情绪稳定,心情愉快,有信心,就可延缓记忆衰退。

3、思维的特点:

思维是人的一种最复杂的心理活动,是人以已有的知识经验为中介,对客观现实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

思维随着增龄出现衰退较晚,特别是与自己熟悉的专业有关的思维能力在年老时仍能保持。

但是,老年人由于在感知和记忆方面的衰退,在概念、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方面的能力有所减退,尤其是思维的敏捷度、流畅性、

灵活性、独特性以及创造性比中青年时期要差。

4、情绪的特点: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的需要与否获得满足的反映。

老年人的情绪控制力削弱,容易激发;

老年人的情感具有明显的倾向性,会发生偏爱和溺爱;

有些老年人情绪波动幅度较大,瞬息多变,稍不遂意就老泪纵横,一经满足又破涕为笑;有些老年人也会变得仁慈、和善和诙谐起来

较多的老年人爱留恋往事,缅怀旧友和故人。

5、智力的特点:

智力的构成非常复杂,主要包括注意、记忆、想象、思维、观察、实践操作和环境适应等方面的能力,是一种整体的、综合的能力。

智力也会随年老而发生变化,但并非全面减退。

(1)智力的生理性老化

1)液态智力

主要与人的神经系统的生理结构和功能有关

液态智力指获得新观念,洞察复杂关系的能力,如知觉整合能力、近事记忆力、思维敏捷度及与注意力和反应速度等有关的能力

液态智力随年龄增长而减退较早,老年期下降更为明显

2)晶态智力:与文化知识和经验累积有关的言语、能力、判断力及各种学习获得技能,成年后仍有所增长,直到70-80岁之后才有所减退。

晶态智力与后天的知识、文化及经验的积累有关,如词汇、理解力和常识等

晶态智力并不随增龄而减退,有的甚至还有所提高。直到70

岁或80岁以后才出现减退,且减退速度较缓慢

智力发展存在不平衡趋势,为老年人智力的发掘提供了理论依据

(2)智力的病理性老化

如果五六十岁的人智力突然明显减退,意味着病态,临床上最常见的是痴呆症。应引起重视,及早就医,查明原因,尽快治疗。

6、人格的特点:

也称个性,指个体在自然素质的基础上与社会环境交互作用,在成长发展的适应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个性倾向性和比较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的总和。

(1)对健康和经济的过分关注与担心产生的不安、焦虑

(2)能力下降产生的保守。

(3)交往减少造成的孤独。

(4)把握不住现状产生的怀旧和发牢骚。

总结:老年人的心理特点

1、注意力迟钝、粘滞。

2、短时、近期记忆减退。

3、思维迟缓、思路狭窄。

4、语言繁冗、短话长说。

5、情绪控制能力削弱。

6、意志倾向趋于两极化。(原来刚强的老年人,变得格外自

信和固执。在实施目的时,其行为难以调整,甚至不合时宜。原来懦弱的老年人,变得更加缺乏自信,主动性和进取性减弱,常感叹体力和精力不如往日)。

二、影响老年人心理变化的影响因素:

1、各种生理功能减退。

2、社会角色的变化。

3、家庭人际关系和经济状况的改变。

4、丧偶。

5、疾病。

6、文化程度。

老年人心理发展的常见冲突

1、角色转变与社会适应的冲突

2、老有所为与力不从心的冲突

3、老有所养与保障不足的冲突

4、安享晚年与意外打击的冲突

第二节、老年人心理健康的评估

(一)情绪和情感的评估

(二)认知的评估

(三)压力与应对的评估

第三节: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

一、焦虑

(一)概念:焦虑是个体感受到威胁时的一种紧张的、不愉快的

情绪状态。

(二)原因:

1、体弱多病,行动不便,力不从心;

2、疑病症;退休后经济收入减少,生活水平下降;

3、各种应激事件,如离退休、丧偶、丧子、经济窘迫、家庭关系不和、搬迁、社会治安以及日常生活常规的打乱等。

4、某些疾病如抑郁症、痴呆、甲状腺机能亢进、低血糖、体位性低血压等,以及某些药物副作用,如抗胆碱能药物、咖啡因、β-阻滞剂、皮质类固醇、麻黄素等均可引起焦虑反应。

(三)表现:焦虑可分为急性焦虑和慢性焦虑两大类

1、急性焦虑主要表现为急性惊恐发作。老人常突然感到内心紧张、心烦意乱、坐卧不安、睡眠不稳、口干、心悸、脉搏加快、多汗、血压升高、潮热感、呼吸加快、大小便意增加。

严重时,可以阵发性出现气喘、胸闷,有一种濒死感。并由此而产生妄想和幻觉,有时有轻度意识迷惘。

2、慢性焦虑一般表现为平时比较敏感、易激怒,生活中稍有不如意的事就心烦意乱;注意力不集中,有时会生闷气、发脾气等

(四)防护:对老年人焦虑的防治,首先要帮助老人保持良好的心态,学会自我疏导,自我放松。如果焦虑过于严重时,应用抗焦虑药物,如利眠宁、多虑平等。

二、抑郁

(一)概念:抑郁是个体失去某种其重视或追求的东西时产生的情绪状态。

(二)表现: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和行为活动减少三个方面。(三)老年期抑郁症的防护:

首先应注意饮食起居,严防自杀;

避免促发因素,采用心理治疗;

药物治疗首选三环类抗抑郁药(如多虑平、阿米替林、丙咪嗪);

对药物治疗无效或对药物不良反应不能耐受者,有严重自杀企图和行为及伴有顽固的妄想症状者,有明确的躯体疾病不能用药物治疗者,可采用电休克治疗。

三、孤独

(一)概念:孤独是一种心灵的隔膜,是一种被疏远、被抛弃和不被他人接纳的情绪体验。

(二)原因:导致老年人孤独的可能原因为

1、离退休后远离社会生活

2、无子女或因子女独立成家后成为空巢家庭

3、体弱多病,行动不便,降低了与亲朋来往的频率

4、性格孤僻

5、丧偶

(三)表现:

孤独寂寞、社会活动减少会使老年人产生伤感、抑郁情绪,

精神萎靡不振,常偷偷哭泣,顾影自怜,如体弱多病,行动不便时,上述消极感会更加加重。

孤独也会使老年人选择更多的不良生活方式,如吸烟、酗酒、不爱活动等,不良的生活方式与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有的老年人会因孤独而转化为抑郁症,有自杀倾向。

(四)防护:

摆脱老年人孤独,一方面,需要子女和社会共同努力。做子女的必须从内心深处诚恳地关心父母,更要注重对父母的精神赡养,经常与父母进行感情和思想的交流;丧偶老年人的子女应该理解和支持

部分老年人的求偶需求。

另一方面,老年人应力所能及的参与社会活动,在活动中扩大社会交往,做到老有所为,既可消除孤独与寂寞,更从心理上获得生活价值感的满足,增添生活乐趣。也可以通过参加老年大学的学习以

消除孤独,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挖掘潜力,增强幸福感和生存的价值。

四、自卑

一、概念:

自卑即自我评价偏低,它是一种消极的情感体验。当人的自尊需要得不到满足,又不能恰如其分、实事求是地分析自己时,

就容易产生自卑心理

二、原因:

①老化引起的生活能力下降;

②疾病引起的部分或全部生活自理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的丧失;

③离退休后,角色转换障碍;

④家庭矛盾;

老年人形成自卑心理后,往往从怀疑自己的能力到不能表现自己的能力,从而怯于与人交往到孤独地自我封闭。他们看不到人生的光华和希望,领略不到生活的乐趣,也不敢去憧憬美好的明天。

对于自卑的老年人应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健康的社会心理环境,尊老敬老;鼓励他们参与社会,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使他们增加生活的价值感和自尊。

对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老人,应注意保护,在不影响健康的前提下,尊重他们原来的生活习惯,使老年人的尊重和需要得到满足。

第四节:老年人心理健康的维护与促进

一、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一)心理健康的定义

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将心理健康定义为:“所谓心理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