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休闲与生活质量的社会心理学观点

休闲与生活质量的社会心理学观点

休闲与生活质量的社会心理学观点
休闲与生活质量的社会心理学观点

休闲与生活质量的社会心理学观点

王进

摘要:近年来,休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正在改变我国居民生活的方式和理念,这引起了国内的休闲研究从许多不同的理论角度探索休闲与生活质量的关系。但是,多数的研究是把休闲作为一种客观现象,从支配时间、活动空间、社会经济和物质条件等方面来研究的,使得现有的研究结果很难阐述休闲本身的含意(Parr & Lashua, 2004)。本文从社会心理学的观点讨论休闲与生活质量的关系,把休闲作为主观现象放在社会系统中来考查,提出休闲的社会心理学概念模式,对休闲的特定文化社会现象进行界定。在休闲这个社会体系中,同一性影响社会互动的形式,作用个体的休闲兴趣与价值观。另外,由于休闲的发生是在社会体系中进行的,社会的互动结果增强对休闲机会的认知。当休闲机会的认知度增加时,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评估就会提高。进一步,所有这些过程还取决于社会人口的状况。这个休闲的概念模式包含了社会心理学的观点,更多地考虑了人文的因素,说明休闲与生活质量关系的复杂性。

关键词:休闲、生活质量、社会心理学

1、前言

休闲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重要社会特征之一。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已开始出现标志性的理念,并被作为城市发展的目标。例如,杭州,这个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将在2006年举办世界休闲博览会,把城市发展的目标定位在“世界休闲之都”上,开始打造以休闲产业和休闲文化为龙头,带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城市“精品”。杭州居民的生活方式正在朝着休闲多元化的方向改变,形成了以休闲文化为主要特征的社会行为方式。

从社会行为心理的层面上看,休闲的发展,意为着居民生活质量已不再是朝向客观取向,而是将注意转向主观精神消费的方面,更多的时间用于诸如旅游、健身锻炼、美容、接受各种技能培训、完善自我终身教育、读书和审美欣赏等方面。这些社会休闲行为反映了现代人生活价值和生活质量的社会心理趋向。因此,

一些社会心理学家把休闲描述为一种基本的社会氛围。在这个氛围圈子中,社会的同一性是一种内在的凝聚力。也就是说,在同一兴趣下,人们既可以自由地选择、满足和发展社会关系,又可以随意地追求和学习社会知识,通过运用一定的社会规则、角色、组织、实施和奖励等方法来创造娱乐的机会,从中体验自然和挑战,满足个体社会交流的需求,达到享受生活和促进个体成长的目的,使之成为一个完全的社会人(Csikszentmihalyi, 1990; Glancy & Little, 1995; Kelly, 1983; Marquez, McAuley, & Overman, 2004)。

广义地认为,休闲行为是一种追求享受的心理趋向(Henderson, Presley, & Bialeschki,2004),因而它与生活质量有着密切的联系。心理学历来比较重视对生活质量问题的研究。自从美国学者加尔布蕾施于1958年在《丰裕社会》一书中提出了“生活质量”的概念以来,有关围绕生活质量的定义、命题和测试受到了各个研究领域的关注,尤其是在心理学领域(Luger, 1996; Murray, et al., 2004)。关于生活质量的指标体系,目前的研究主要将其概括为客观的和主观的两个方面(Doward, McKenna, & Meads, 2004; Kathy, 1996)。生活质量的客观方面归纳为环境存在的生活条件(Myers, 1987),例如,衣食住行、收入分配、劳动保障、医疗保健、教育学习等。而主观的方面则主要是基于个体的认知,即对生活体验的评价和满意度,在生活情趣、人际关系、人生目的、人生理想、道德情操、权益保障等方面的价值评估(Diener, 1984; Geller & Nimmer, 1987; Megone, 1990; Moller, 1992)。有关的心理学研究建议,休闲的行为主要激发于内在的动力,强化享受和满足的体验,促进心理健康的评估,因此它能提高生活的质量(Wendel-V os, Schuit, Tijhuis, et al., 2004)。近年以来,出现了大量的有关休闲与生活质量的研究报告,尤其是在中国。也有一些国外休闲的理论被介绍到中国(马惠娣和刘耳,2001)。但是,即使是在国外,基于社会心理学分析的休闲与生活质量的研究却是寥寥无几(Parr, 2004)。因此笔者认为对于休闲的研究,应该从不同的视野去探索它的理论框架。中国的休闲研究相对滞后,缺乏对社会休闲心理现象的系统了解,以至使一些休闲人文文化的建设和价值导向等理论问题的研究长期得不到发展。例如,作为决策者,如何把握社会休闲的心理关联趋向?现有的休闲文化建设,及其健康、科学、文明的价值导向是否真正有助提高居民生活的质量?这些问题与居民休闲的社会行为心理有关(Jeffers & Dobos, 1993;

Schalock, 2004)。因此,探索这些问题,有待于从社会心理的角度,构建休闲理论的知识体系,解释自由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满足个体心理的需求(Parr & Lashua, 2004; Watkins, 2000)。本文主要采用文献分析的方法,对休闲与生活质量的社会心理学的观点进行阐述,主要目的在于拓展休闲理论研究的新视野。由于缺乏国内有关的文献,本文主要以国外相关的研究为基础,从社会心理学理论观点的角度,构划一个休闲的概念模式。

2.休闲是客观现象还是主观现象

社会心理学家通常会关心现象学的问题。休闲是一个客观现象,还是一个主观现象?这个问题主要基于两个假设:a)某个休闲的含义来源于对现象的学习;b)个体认知休闲的角度。这两个假设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认知途径,解释目前理论中人们对休闲现象的理解。在传统的休闲研究中,休闲通常被认为是“自由时间”(free time)或“活动”(activity)。随着人们对休闲的认识深入,认为仅仅用“自由时间”或“活动”来描述休闲是远远不能表达其真正内涵的,因为参加休闲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实现“社会互动”(social interaction)(Auld & Case, 1997)。所以,有学者建议休闲是一种“释放式活动”(emancipatory action)(Hemingway, 1999)。也有的学者认为休闲是“参与式民主”(participatory democracy)(Stormann, 1993),或是“社会拓展”(community development)(Arai & Pedlar, 1997)。Mannell 和Kleiber(1997)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认为休闲反映了“大脑的状态”(state of mind)。这样,休闲实际上就被分为了主观的和客观的现象来研究。作为客观的现象,休闲是一些有形物质或观念组成的系列活动,如场地、具体的时间、或活动的计划等。在这类休闲的研究中,研究人员通常倾向于把休闲定义成具有操作性。这种操作性功能可以让研究人员对休闲参与者的时间、活动、计划等进行标识。

虽然休闲的客观现象研究有助于研究人员考察个体或社会是否容入了休闲活动,但它不能直接解释休闲本身的含义(Mannell & Kleiber, 1997)。也就是说,个体参与某个活动是否被界定为休闲是有待于主观评估的。例如,对于一个具体的个体来说,休闲可能包含从事篮球运动,但并不意味着篮球运动就是休闲。什么时候篮球运动被界定为休闲,要取决于个体的主观评估。

作为主观现象,休闲被理解为个体参与活动的心理体验、满意程度、或参与的含义(Mannell & Kleiber, 1997)。其操作性表现为外部的(来自研究者的评估)和内部的(来自参与者的评估)资源。例如,研究者可以对休闲参与者认知的自由度、内在动机、效应水平进行评估,基于一个高水平定量结果来界定休闲。同时,从操作的内部资源考察,研究者也可以采用参与者评估体验标准的方法来界定休闲。Shaw (1985) 曾把休闲作为主观现象来研究,运用诸如自由度、内在动机、享受度和放松度等指标体系,让被试对他(她)们参与的活动进行休闲和工作含量的评估,结果支持了休闲的主观现象。后来,Howe 和Rancourt (1990) 对传统的休闲概念提出质疑,认为对于发生在一定时间和空间里的行为活动,研究人脑活动的状态可以使研究人员更直接解释休闲体验与休闲本身概念的关系。Mannell 和Kleiber(1997)提出了“休闲研究的心理学”(Psychologization of leisure studies),运用社会心理学的理论、概念、和方法来解释休闲行为,认为休闲反映了大脑的状态。Hemingway 和Parr (2000) 基于主观现象的研究,提出社会心理学的方法主要从三个方面开辟提供了休闲研究的视野:a) 解决目前休闲理论难于解释的社会学问题;b) 提出休闲的核心问题是增进个体的全面健康;

c) 休闲是通过个体与社会互动来实现的。

由此可见,休闲不仅是一个客观的现象,也是一个主观的现象。作为主观现象来研究休闲,强调了社会心理学的观点。在这个领域里,休闲被看作是内部主观合作的认知结果,也就是说,从社会心理学的观点分析,休闲提供了一个社会体系,使人们可以创造相互影响的娱乐健康体验,反映个体对参与社会组织活动适应性的评价(Cobb, 1994; Glancy & Little, 1995)。运用社会心理学的方法,我们可以解释群组人体怎样形成社会共识,探索休闲的社会互动作用,研究参与过程中形成的主观满足体验,揭示休闲本身的含义(Auld & Case, 1997)。

3.我们知道的生活质量

在过去的20年中,关于生活质量的定义出现了许多不同的描述,主要基于不同的研究目的而变化。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目前较为一致的观点认为生活质量应包含生活满意度、健康程度、和综合环境指标三个方面反映个体的认知评估(Kahn & Juster, 2002)。刺激生活质量研究发展的因数主要包括四个方面:a) 科

学技术的发展促进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需要了解发展、认知、价值和环境的复杂综合是否影响个体、家庭、社会的健康状况;b) 需要探索社会中个人生活压力的测试标准;c) 需要增强个人计划的意识,促进对生活的理解;d) 在生活质量研究的领域中,需要引进社会心理学的观点,提出生活质量的主观认知,强调个体特征(Schalock & Bonham, 2003)。由此可知,生活质量的研究在社会心理学领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许多研究人员运用社会心理学的方法比较人们对生活水平的评估(Felce & Perry, 1996;Petrenko & Mitina, 1998)。由于生活质量概念的应用性广,研究的内容涉足到很多方面。其中,当然也包括休闲的研究(Kathy, 1996)。

从社会心理学的观点分析,休闲促进个人的生活质量。Kernan和Unger 曾于1987年在一篇名为《休闲、生活质量与市场》的文章中,阐述了休闲与生活质量的关系:“一个人没有辛苦可以生活得很好,但是,缺少了休闲却不能”(237页)。目前的休闲研究也表明,休闲娱乐不仅增强体质,而且还保持心理的健康,有益于生活质量的提高。例如Kraus (2001) 发现休闲参与的态度与心理健康、个人同一性、需求满意度和生活满意度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研究人员解释,休闲活动为个体提供了社会交流的机会,发展社会同一性,促进身心放松。进一步,休闲活动主要是由内在动机支持的,而这种内在的动机在发展和运用技术方面,维系了相对较长的时间。所以,在休闲研究中参考生活质量的概念,考察个体的社会休闲环境,以此为评价工具,能较好地反映个人与社会环境的健康状况(Schalock, 2004)。

休闲与社区的生活质量的提高也有关系。Allen (1990) 曾调查社区生活的满意程度,运用生态学的方法考察社区娱乐休闲服务,结果发现社区休闲服务的发展与生活满意度密切有关。但遗憾的是Allen的研究缺少了反映主观认知方面的生活满意度。为了弥补这一不足,Jeffers 和Dobos (1993) 运用社会心理学的方法重新测试了这一关系。他们通过对生活质量的公众认知、休闲价值趋向、休闲机会的认知和社会交流的方式等进行了测试,结果发现休闲的价值趋向与社区生活质量存在着正相关关系。

4.休闲的社会心理学概念模式

如前所述,休闲活动促进社会同一、社会互动和个体发展,休闲的相对自由性为个体提供了发展个人满意度的机会。所以,休闲活动对人们的主观兴趣和生活质量尤为重要。也就是说,社会心理学的观点认为,在一定的社会范围内,人们对休闲机会的认知程度可以反映生活质量的评估。进一步,社会文化环境为个体提供了休闲活动的可能性,当然会作用个体对生活质量的评估。休闲文化的氛围(如杭州、成都等城市)为人们提供了大量的娱乐选择信息。人们认识休闲的机会不仅可以通过个人的观察和体验,还可以通过大众媒体和社会交流。在这里,文化氛围的因素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它关系到人们休闲的价值观和社会交流的内容。例如,对于休闲文化的氛围,社会的同一性会极大地影响个体休闲价值,同时也会主导社会休闲的互动形式。由于休闲的价值趋向和社会交流形成的休闲文化氛围为个体提供了一个认知环境,个体对休闲机会的认知度会增加,同时对休闲的满意度相应也会增加。前面我们提到,休闲研究表明高的休闲满意度会导致个体对生活质量评估的增加。所以,当人们意识到生活环境中休闲的机会增加时,他(她)们会感到生活质量在提高。

必须指出,休闲文化强化个体价值趋向还取决于社会人口的状况。所谓社会人口状况指包括个体成就因素、生活因素和其他不定因素(如性别、事件等)的综合社会学指标体系(Jeffers & Dobos, 1993)。个体成就因素指个体能够支配的特性,如与休闲价值观有关的教育、收入、职业等。生活因素主要指家庭状况,如成员组成、年龄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休闲的兴趣、能力和行为等(Kelly, 1983)。另外,许多休闲研究学者认为影响休闲参与的因素有很多,对于一些个体不能控制的因素,如性别差异、宗教信仰等都可能影响个体休闲的文化、兴趣、价值观、和交流的行为(Henderson, 1990; Jeffers & Dobos, 1993)。基于这些讨论,我们从社会心理学的观点建议一个休闲的概念模式(如图1)。

图1. 休闲的概念模式

5.结束语

本文从社会心理学观点讨论休闲的问题,着重阐述了休闲与生活质量的关系。过去的休闲研究从许多不同的理论角度来探索了这一关系,认为休闲与生活质量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Kathy, 1996)。基于这些结论,本文提出休闲的社会心理学概念模式,主要把休闲作为主观现象放在社会系统中来考查。首先,休闲是一个具有特定文化的社会体系。在这个体系中,社会的同一性决定了社会互动的形式,同时也影响个体的休闲兴趣与价值观。另外,由于所有运行都是在社会体系中进行,社会互动实际上又会与休闲价值观相互作用,增强对休闲机会的认知。当社会对休闲机会的认知度增加时,生活质量的评估就会提高。最后,所有这些过程还取决于社会人口的状况,作为催化剂使整个系统运转起来。这个休闲的概念模式包含了社会心理学的观点,把休闲作为主观现象来考考察,更多地考虑到它的人文因素。值得提醒的是,社会心理学的观点并不是主张回避休闲的客观现象。而相反,社会心理学主张把休闲的主观现象和客观现象综合起来考察,承认它们的复杂性。

参考文献:

[1].马惠娣,刘耳(2001)西方休闲学研究述评. 自然辨证法研究,17 (5),45-49.

[2].Allen, L. (1990). Benefits of leisure attributes to community statisfaction.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22 (2), 183-196.

[3].Arai, S. & Pedlar, A. (1997). Building communities through leisure: Citizen participation in a healthy communities initiative.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29,167-182.

[4].Auld, C. J. & Case, A. J. (1997). Social exchange processes in leisure and non-leisure setting:

A review and exploratory investigation.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29 (2), 183-200.

[5].Cobb, P. (1994). Where is the mind? Constructivist and socio-cultural perspectives on mathematical development. Educational Researcher, 23 (7), 13-20.

[6].Csikszentmihalyi, J. E. (1990). Flow: The psychology of optimal experience. New York: Harper & Row.

[7].Diener, E. (1984). Subjective well-being. Psychological Bulletin, 95 (3), 542-575.

[8].Doward, L. C., McKenna, S. P., & Meads, D. M. (2004).Effectiveness of needs-based quality of life instruments. Value in Health, 7 (1), 35-38.

[9].Felce, D. & Perry J. (1996). Assessment of quality of life. In R. L. Schalock (ed.). Quality of life: Volume I: Conceptualization and measurement (pp. 63-73). Washington, DC: American Association on Mental Retardation.

[10].Geller, E. & Nimmer, J. (1987). Integration of applied behaviour analysis and social marketing. In A. Samli (ed.), Marketing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interface (pp 253-276). New York: Quorum Books.

[11].Glancy, M. & Little, S. L. (1995). Studying the social aspects of leisure: Development of the multiple-method field investigation model (MMFI).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27 (4), 305-325.

[12].Hemingway, J. (1999). Critique and emancipation: Towards a critical theory of leisure. In T. L. Burton & E. L. Jackson (eds.), Leisure studies: Prosppects for the 21st century (pp. 487-506). State College, PA: Venture.

[13].Hemingway, J. & Parr, M. G. (2000). Leisure research and leisure practice: Three perspectives on constructing the research-practice relation. Leisure Sciences, 22, 139-162. [14].Henderson, K. A. (1990). The meaning of leisure for women: An intergrative review of the research.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22, 228-243.

[15].Henderson, K.A., Presley, J., & Bialeschki, M.D. (2004). Theory in recreation and leisure research: Reflections from the editors. Leisure Sciences, 26 (4), 411-425.

[16].Howe, C. Z. & Rancourt, A. M. (1990). The importance of definitions of selected concepts for leisure inquiry. Leisure Sciences, 12, 395-406.

[17].Jeffers, L. W. & Dobos, J. (1993). Perceptions of leisure opportunities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in a metropolitan area.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25 (2), 203-217.

[18].Kahn, R. L. & Juster, F. T. (2002). Well-being: Concept and measures. Journal of Social Issures, 58 (4), 627-644.

[19].Kathy, L. (1996). Planning for Leisure: Issues of quality of life. Social Alternative, 15 (2), 19-23.

[20].Kelly, J. R. (1983). Leisure identities and interaction. London: Allen & Unwin.

[21].Kernan, J. & Unger, L. (1987). Leisure, quality of life, and marketing. In A. Samli (ed.), Marketing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interface (pp.236-252). New York: Quorum.

[22].Kraus, R. (2001). Recreation and leisure in modern society (6th ed.). Sudbury, MA: Jones & Bartlett.

[23].Luger, M. I. (1996). Quality-of-life differences and urban and regional outcomes: A review. Housing Policy Debate, 7 (4), 749-771.

[24].Mannell, R. C. & Kleiber, D. A. (1997). A social psychology of leisure. State College, PA: Venture.

[25].Marquez, D. X,, McAuley, E., & Overman, N. (2004). Psychosocial correlates and outcomes

of physical activity among latinos: A review. Hispanic Journal of Behavioral Sciences, 26 (2), 195-229.

[26].Megone, C. (1990). The quality of life-Starting from Aristotle. In S. Baldwin, C. Godfrey, &

C. Propper (eds.) Qualtiy of life:Perspectives and policies (pp. 28-41). London: Routledge.

[27].Moller, V. (1992). Spare time use and perceived well-being among black south African youth.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26, 309-351.

[28].Murray, M., Nelson, G., Poland, B., Maticka-Tyndale, E., & Ferris, L. (2004).Assumptions and values of community health psychology. Journal of Health Psychology, 9 (2), 323-333. [29].Myers, D. (1987). Community-relevant measurement of quality of life: A focus on local trends’ urban. Affairs Quarterly, 23 (1),108-125.

[30].Parr, M. G. & Lashua, B. D. (2004). What is leisure? The perception of recreation practitioner and others. Leisure Science, 26, 1-17.

[31].Petrenko, V. F. & Mitina, O. V. (1998). A Psychosemantic Analysis of the Dynamics of Russian Life Quality (1917 to 1998). European Psychologist, 6 (1), 1016-9040.

[32].Schalock, R. L. (2004). The concept of quality of life: What we know and do not know. Journal of Intellectual Disability Research, 48 (3), 203-216.

[33].Schalock, R. L. & Bonham, G. S. (2003). Measuring outcomes and managing for results. Evaluation and Program Planning, 26, 229-235.

[34].Shaw, M. (1985). The meaning of leisure in everyday life. Leisure Sciences, 7, 1-24.

[35].Storrmann, W. (1993). The recreation profession, capital, and democracy. Leisure Sciences, 15, 49-66.

[36].Watkins, M. (2000). Ways of learning about leisure meanings. Leisure Sciences, 22, 93-107.

[37].Wendel-Vos, G. C. W., Schuit, A. J., Tijhuis, M. A. R., et al. (2004).Leisure time physical activity and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Cross-sectional and longitudinal associations. Quality of life Research, 13 (3), 667-677.

Leisure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Toward to A Social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Wang Jin

Abstract:Leisure as a social phenomenon has been influencing Chinese life and value in recent. This resulted in a huge number of relevant studies focusing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eisure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from differently theoretic perspectives. Many of the research in China, however, have treated leisure as an objective phenomenon such as “free time”, “space activity”, and “social economic conditions”. As a result, the research findings caused the failure of

explanation for the concept of leisure (Parr & Lashua, 2004). From the social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this article argues leisure as a subjective phenomenon to occur in the social system. In the social system, identity largely affects the social interaction, interest, and value. Due to the occurrence of leisure within the social system, the social interaction enhances the awareness of leisure opportunity in the society, resulting in the increase of life satisfaction, mental health, and personal identity. Furthermore, the process is also dependent on demographic factors. This framework of the leisure concept derives from the theory of social psychology, illustrating the complex relationship between leisure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Keywords: Leisure, The quality of life, Social psychology

社会心理学实验案例

社会心理学实验案例 道德的起源:把五只猴子关在一个笼子里,上头有一串香蕉实验人员装了一个自动装置,一旦侦测到有猴子要去拿香蕉,马上就会有水喷向笼子而这五只猴子都会一身湿。首先有只猴子想去拿香蕉,当然,结果就是每只猴子都淋湿了,之後每只猴子在几次的尝试後,发现莫不如此,於是猴子们达到一个共识:不要去拿香蕉,以避免被水喷到。後来实验人员把其中的一只猴子释放,换进去一只新猴子A,这只猴子A看到香蕉,马上想要去拿,结果,被其他四只猴子海K了一顿。因为其他四只猴子认为猴子A 会害他们被水淋到,所以制止他去拿香蕉A尝试了几次,虽被打的满头包,依然没有拿到香蕉。当然,这五只猴子就没有被水喷到。後来实验人员再把一只旧猴子释放,换上另外一只新猴子B,这猴子B看到香蕉,也是迫不及待要去拿。当然,一如刚才所发生的情形,其他四只猴子海K了B一顿,特别的是,那只A猴子打的特别用力(这叫老兵欺负新兵,或是媳妇熬成婆),B猴子试了几次总是被打的很惨,只好作罢。後来慢慢的一只一只的,所有的旧猴子都换成新猴子了,大家都不敢去动那香蕉。但是他们都不知道为什麽,只知道去动香蕉会被猴扁。这就是道德的起源 阶级的起源:实验人员继续他们的实验,不过这个次他们改变了喷水装置,一旦侦测到有猴子要去拿香蕉,马上就会有水喷向拿香蕉的猴子,而不是全体。然后实验人员又把其中的一只猴子释放,换进去一只新猴子C,不同以往的是猴子C特别的孔武有力,当然猴子C看到香蕉,也马上想要去拿,一如以前所发生的情形,其他四只猴子也想海K猴子C一顿,不过他们错误估计了C的实力,所以结果是反被C海K了一顿。于是猴子C拿到了香蕉,当然也被淋了个透湿。C一边打着喷嚏一边吃着香蕉,美味但是也美中不足。A、B、D、E没有香蕉吃却也比较快乐,毕竟没有被淋到嘛。后来C发现只有拿香蕉的那个才会被淋到,他就要最弱小的A替他去拿。A 不想被K,只好每天拿香蕉然后被水淋,B、D、E越发的快乐了起来,这就叫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嘛,于是五只猴子有了三个阶级。这下子阶级也随着道德的起源了。 道德的沦丧:天变热了,笼子里的猴子们想冲凉却找不到地方。终于出现了一位反潮流英雄,猴子 HERO。HERO在无意中碰到了香蕉,理所当然的引来了一顿饱打。但在挨打的过程中,猴子们享受到了冲凉的乐趣。等身上的水干了之后,猴子A在无意中碰撞了HERO,使HERO又一次接触到了香蕉,于是,猴子们享受了第二次冲凉,HERO遭到了第二次痛殴。在此之后,只要大家有冲凉的需要,就会有一只猴子X挺身而出,对HERO实行合理冲撞。大家对HERO的态度也有了明显的不同,在平时大家会对HERO异常温和,以补充在冲凉时,为维护规则而不得不对它实行的暴力举动。一天,在大家冲凉时,饱受折磨的HERO闻到了香蕉的清香,生物本能使它在别的

旅游研究中的三种社会心理学视角之比较

2012年4月 第26卷第2期 旅游科学Tourism Science Apr.,2012Vol.26,No.2 中图分类号F 590-0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75(2012)-02-0001-09旅游研究中的三种社会心理学视角之比较 彭建1王剑2 (1.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北京100081;2.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北京101101) 摘要:旅游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需要从其他学科引入相关的理论和方 法来推动自身的成熟与发展。旅游感知、态度和行为是旅游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直接关系到旅游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在过去数十年间,社会心理学的社会交换理论和社会表征理论为这一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相对剥夺理论是一种二战以后逐渐发展起来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在社会弱势群体的心理失衡和疏导机制研究方面有较强的解释能力。本文通过对旅游研究中的既有社会心理学视角剖析的基础上,分析了相对剥夺的内涵和旅游发展中的相对剥夺现象,进而比较了相对剥夺理论与既有社会心理学理论视角的独特性和互补性。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心理学视角,相对剥夺理论在旅游地相对剥夺感的表现形式、成因、疏导机制和定量测量等方面有较大的应用价值和潜力。 关键词:相对剥夺理论;旅游研究;社会心理学;社会交换理论;社会表征理论收稿日期:2011-09-28;修订日期:2011-12-28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中央民族大学自主科研计划资助项目《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的空间差异和可视化数据库研究》(1112KYQN08) 作者简介:彭建(1975-),男,博士,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旅游可持续发 展。王剑(1975-),女,博士,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社区参与旅游发展。20世纪60年代以来旅游业在全球范围内的蓬勃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旅游研究,很多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积极投入到这一新兴的研究领域。旅游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需要展开多学科的综合研究。经济学、地理学、社会学、心理学和人类 学是较早介入旅游研究的先锋学科(Jafari ,1981),至20世纪80年代末,将旅游问 题作为一个研究领域的学科增至15个(Jafari ,1988)。90年代以来,旅游研究的多 学科属性进一步加强,参与旅游研究的学科累计多达26个(Cheng , et al.,2009)。在众多的研究领域中,关于旅游态度、行为和满意度的研究占有重要地位。这些问题的研究可以纳入社会心理学的范畴。作为社会学和心理学的交叉学科,社会心理学致力于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能为旅游活动过程中相关主体的感知、态度和行为等问题的研究提供独特的理论分析视角。在过去的数十年间,社会交换理论和社会表征理论被成功应用于解释和分析旅游发展中的社会心理现象,DOI:10.16323/https://www.doczj.com/doc/d917391836.html,ki.lykx.2012.02.007

社会心理学

第一章绪论 一、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社会行为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社会心理是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是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引导作用的心理活动。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勒温提出著名的公式B=f(P,E)行为是个体及其情境的函数, 即社会行为及其发展取决于个体与其所处情境的状况。 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三、社会心理学经典效益分析 1 巴纳姆效应: 实验: 结论:由于人们不可能每时每刻去反省自己,也不可能总是把自己当作局外人来观察,所以,人们通常借助外界信息来认识自己,容易受到外界信息的暗示。人们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特别适合她们。 巴纳姆效应——自我暗示表现: ?迷失自我 ?受到周围信息的暗示 ?以他人的言行作为自己行为的参照 ?受到他人的影响和暗示 2 蝴蝶效应——防微杜渐 ?案例: ?表现:心理变化纤细而微妙,一丝再细小的不快心情或许就会导致一整天的心境不快,或许还会引起诸多烦恼,甚至引来一连串的噩运。 3 多看效应(曝光效应) ?多看效应:人们对越熟悉的东西就越喜欢的现象。 ?前提:首因效应要好,若是不好,则会起到反作用。 4 定势效应 ?案例: ?表现: 5 晕轮效应 ?案例: ?所谓晕轮效应,就是在人际交往中,人身上表现出的某一方面的特征,掩盖了其他特征,从而造成人际认知的障碍。 6 投射效应 ?案例: 由于投射效应的存在,我们常常可以从一个人对别人的看法中来推测这个人的真正意图或心理特征。 7 皮革马利翁效应 第2章自我认知 一、什么是自我认知 ?威廉·詹姆斯(1890)提出:自我包括三个部分: ?物质自我 ?真实的物体、人或者地点等 ?躯体自我和躯体外自我 ?社会自我 ?我们被他人如何看待和承认 ?社会特性:社会角色、社会地位、关系 ?精神自我 ?内部自我或心理自我 ?我们所感知到的内在的心理品质 ?代表了我们对于自己的主观体验、对自己的感受 二、怎么进行自我认知? 1 通过自己:

社会心理学 12答案

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心理学(二)》样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择出并将“答题卡” 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按照“大五”人格理论的观点,与个体如何对待与他人交往相关的人格维度是b A.神经质情绪稳定性B.外向型 C.开放性D.愉悦性宜人性 人格:是个体在对人对己对事反映时所显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模式构成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稳定而统一的典型心理品质。 大五人格理论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人格研究者们在人格描述模式上达成了比较一致的共识,提出了人格五因素模式。 1外向性:热情,社交,果断,活跃,冒险,乐观 2宜人性:随和,信任,直率,利他,谦虚,移情 3尽责性:胜任,条理尽职,成就,自律,谨慎。 4情绪稳定性:焦虑,敌对,压抑,自我意识,冲动,脆弱。 5开放性:想象,审美,修养,情感丰富,求异,智能

2.对科学研究的假设的三个要求不包括 ...c. A.必须是可证伪的 B.必须是可以用数量关系来表达的 C.必须简单D.必须区别于常识 3.按照Abramson艾布拉姆森的归因风格理论,乐观型的人经常把积极的事件归因于b A.外部、稳定、整体的因素B.内部、稳定、整体的因素 C.外部、稳定、局部的因素D.内部、稳定、局部的因素 归因:就是根据人的外部特征,对人的内在的心理状态或行为的原因所做的解释或推论 共变原则:在许多情况下,一个结果总是与一个原因相联系,没有这个原因时,这个结果不发生,我们就将这个结果归于这个原因。 排除原则:如果情景原因足以引起行为,就排除个人归因,反之亦然。 归因的非期望性(非顺从性):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不符合社会的期待,或不为社会所公认,就是行为的非期望性与非顺从性。

社会心理学(案例)培训课件

狼孩的故事社会化的角度 1920年印度传教士辛格在一个巨大的白蚁穴附近,发现狼群中有两个“狼孩”。辛格把她们送进了米梅纳普尔市孤儿院。据辛格讲,这两个孩子刚回到人类社会之初,具备很的特点:吞食生肉;四肢爬行;目光锐利;不会说人话,夜阑人静发出阵阵长嗥。辛格牧师夫妇俩为使两个狼孩能转变为人,作出了各种各样的尝试。 其中的一个阿拉玛到第2个月,可以发出“波、波”的音,诉说饥饿和口渴了。遗憾的是,回到人间的第11个月,阿玛拉就死去了。另一个卡玛拉4年后掌握了6个单词;将近5年的时间学会了两脚步行,但快跑时又会用四肢。经过5年,她能照料孤儿院幼小儿童了。她为自己想做的事情(例如解纽扣儿)做不好而哭泣。大女孩卡玛拉一直活到17岁。但她直到死时还没真正学会说话,智力只相当于3、4岁的孩子 顺水推舟情绪与认知角度 有一位英语老师因经常批评一位学生作业马虎,而遭致这位学生的不满。有一次。这位老师无意间在语法上出了一点小错,当场被那名学生发现,那位学生好不容易逮着了这次报复机会,马上站起来作了毫不客气地指正。面对这种尴尬的局面,这位英语老师以非常温和的神

色说道:“嗯,你说得真是对极了,可是其他同学刚才是怎么回事,为何没有发觉到,是不是上课在打瞌睡?” 受到老师的表扬,那位同学的对立情绪消失了。这时,这位英语老师又不失时机的说:“像这样的错误很容易犯,同学们一定要像他那样小心才是。”接着,老师便继续讲解其他内容。 想象权贵刻板印象 从前有对乡下夫妻在门口纳凉,老婆问:“当家的,皇上天天上山打柴用的一定是把金斧子吧?”老公冷笑道;“蠢婆娘!当了皇上还用打柴吗,他老人家一准儿天天在院子里摇着扇子乘凉的,喝小米粥还有人伺候着呢!”估计,摇着扇子喝小米粥,就是这位农夫最大的理想。 美国前总统里根夫人南希入住白宫一个月后,收到膳食开支帐单时,大吃一惊:“从没有人告诉我们,总统每吃一顿饭都要付钱的,而且干洗和使用牙膏等卫生用品也都要收费。”白宫就像一座豪华酒店,所有住在里面的人都要交纳餐费和杂费。连南希那样的美国人,在成为权贵前,都以为白宫的午餐是免费的。可见权贵的神秘,非常人所能想象。

社会心理学的演化-一种学科制度视角

方文:社会心理学的演化: 一种学科制度视角方文2005年10月8日 14:06 《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 学科发展史是学科理智史和学科制度史的双重动态史。本文尝试从学科制度的视角分析社会心理学的学科发展历程。以之为出发点,作者认为: 跨学科社会心理学的式微,其主要原因是暂时的学科制度创新,受到既定正统的学科制度的挤压而丧失了其合法性; 作为统一的美国社会心理学学科诉求的失败,源于其社会心理学的理智分裂和学科制度分裂之间的交互强化; 社会心理学的主流历史话语的建构,则源于学科制度精英在学科制度中同时也是在学科理智发展中的符号霸权化过程; 而欧洲社会心理学的发展 壮大,则是欧洲社会心理学的理智诉求和学科制度建设之间良性互动的结果。文章的结论是: 学科制度视角在学科理智视角之外为学科进展提供了基本的分析框架、策略和工具。 关键词学科制度跨学科社会心理学三种社会心理学欧洲社会心理学历史话语 作者方文,1966 年生,哲学博士,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 在北大、牛津或敦煌石窟,在昨日、现时或明天,作为学者,其肉身虽受限于具体场景而呈现出不同的面向,但其精神脉动则是同质的。这是学者的命定。他们宿命地隶属于一种跨越时空的理智共同体(intellectual community) 。每个个体的血脉点滴地融于其中,从不间断永不停息。在这种共同体中有: 同质的追问: 人的存在、困境及救赎之道; 同样的求索动力: 单纯的好奇心和完善人类物种生存境况的实际功用诉求; 同样的元方法律令: 超越理智—情感二元对立的永不停息的批判、反思和怀疑; 同质的评价准绳: 简单的完美; 同样的英雄系谱: 柏拉图、孔子、康德等; 同质的原型: 孔子学堂和柏拉图学园; 同样的深层语法Π论说方式,尽管各有各的方言。这种理智共同体的气息和生命,作为人类智慧活动所蕴涵的人文理念或人文精神,在每个学者身上流淌; 而它的质地则像胚胎发育一样,在缓慢地流变、分化和完善。殆至19 世纪初,伴随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它获得了崭新的存在形式即现代科学共同体(scientific community) 。尽管在这一共同体内部存在着符号资本或符号资源的霸权或分层,但概而言之,它是种种具有独特尊严和合法性的独立学科的集合体。而特定学科的独特尊严和合法性的建构则有赖于其理智进展和学科制度的完善。不过,迄今为止学科理智进展的视角受到广泛的重视,而学科制度的视角却受到致命的忽视。本文尝试以社会心理学作为个案,构造一种学科制度的分析视角,以之来观照社会心理学的百年进程,并由此对困扰社会心理学学科发展的一些基本论争进行评价和解释。

【精品文献】十大经典社会心理学研究(全)

【精品文献】十大经典社会心理学研究(全) 十大经典社会心理学研究 “正常人有时候会做出一些有背于他们本性的蠢事,以哪种方式,为什么会这样,我一直对此极其感兴趣。为什么本性善良的人有时候会做出一些邪恶的事情来,为什么聪敏的人有时候又会做出一些愚蠢,荒谬的傻事,” -- Philip Zimbardo 跟著名社会心理学家Philip Zimbardo教授一样,我也对为什么我们有时候会做蠢事这一点很痴迷。通常我们会听到的答案是:是由于外人造成的 (一些社会心理学家笼统的这样解释。)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我一直在详述这10个最有影响力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每一个都讲述了其与我们日常生活相关的独一无二且意义深刻的故事。 1、光环效应 当你自己的头脑是一个谜的时候,十大社会心理学研究不但论证了“光环效应”,还证明了我们是多么难以进入自己的思考过程。 “光环效应”是社会心理学里的一个经典的发现。其理念是对于个人的总体评价(例如,她是否令人喜爱)渐渐成为了狭隘的对于某些特定的特征的评判(例如,她是聪明的)。好莱坞明星完美地证明了光环效应。因为他们总是很有魅力而且令人喜爱,所以我们就自然而然地假设他们同时也是聪明的、友善的、明辨是非的等等。直到我们发现了(大量的)与此相反的证据,我们才幡然醒悟。同样的道理,政治家利用“光环效应”使其成为自己的优势。他们表现得和蔼而友好,却不怎么谈到主旨。人们倾向于相信这些政治家的政策是好的,因为他们看上去是好人。道理就是这么简单。 但是你可能认为我们可以通过反省,或者用一种说法来说,追溯我们的思考过程以回到最初的错误,从而找到这种判断的错误。在上世纪70年代,著名社会心

社会心理学试题和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通俗心理学的关键是()。 A.确定其他人的一致的、基本的心理倾向的能力 B.确定其他人的稳定的、基本的心理倾向的能力 C.确定其他人的一致的、稳定的心理倾向的能力 D.确定其他人的一致的、一般的心理倾向的能力 2在1966年,布雷姆提出了()。 A.对抗理论 B.去个体化理论 C.个性理论 D.群体压力理论 3群体内聚力与群体绩效间的关系受到()的影响。 A.社会关系 B.群体任务

C.群体规模 D.群体规范 4领导的应变理论是由()提出来的。 A.菲德勒 B.坎贝尔 C.亚当斯 D.斯托纳 5()把失去控制的概念应用于拥挤。 A.奥尔特曼 B.罗廷 C.谢罗德 D.格林伯格 6.从沟通的方式,可以把沟通分为()。 A.直接沟通和间接沟通 B.口头沟通与书面沟通

C.当面沟通与非当面沟通 D.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 7.个体偏离群体的程度将受到()的影响。 A.个体本身的特点 B.群体本身特点 C.社会因素 D.信息因素 8.贝克威茨在1965年提出了()理论。 A.侵犯激起理论 B.社会学习理论 C.侵犯诱因理论 D.挫折—侵犯理论 9.()是归因治疗的一个基础。 A.凯利的归因模型 B.自我障碍模型

C.习得无望模型 D.自我服务模型 10.社会规范与角色的区别在于()。 A.社会性 B.普遍性与特殊性 C.社会学观点 D.行为性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社会心理学成为一门实验科学的标志是()。 A.开始运用实验 B.依靠生活经验 C.从描述现象转向揭示和利用规律 D.不再依赖神秘的观念

需要与动机: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公益广告策略

需要与动机: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公益广告策略

————————————————————————————————作者:————————————————————————————————日期:

需要与动机: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公益广告策略-新闻学需要与动机: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公益广告策略 苏晓慧 【摘要】本文借用社会心理学的视角来研究公益广告。发现很多公益广告并未真正抓住受众的需求心理,未能诱发受众需要动机,广告中好的理念未能得到贯彻,这也是公益广告“虚弱说服”的原因。所以可以从需要与动机理论出发探讨公益广告策略,使得公益广告真正深入人心,发挥影响力。 关键词公益广告需要与动机受众心理 在2015 年9 月1 日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七十四条中明确指出:“国家鼓励、支持开展公益广告宣传活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文明风尚。大众传播媒介有义务发布公益广告。广播电台、电视台、报刊出版单位应当按照规定的版面、时段、时长发布公益广告。”通过法律形式做出了这样的规定,可见公益广告对于我们的重要性。① 一、公益广告及其“虚弱说服”的原因1、公益广告的界定 公益广告是指不以盈利为目的,为社会公众利益和社会风尚服务的广告。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这个定义:第一,公益广告不以盈利为目的,它是社会公益事业的一部分,与商业广告相比具有相当强的社会性。一般是由政府有关部门或者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的企业形象而做。第二,公益广告是为社会公众利益和社会风尚服务,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容易引发舆论,引起大众的共鸣。成功的公益广告必定是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使得大家共同行动来倡导广告理念。 2、公益广告的功能 一个国家公益广告的发展水平,往往能从侧面反映出这个国家的文明程

社会心理学经典研究量表

一.自尊量表 指导语:仔细阅读下列条目并随后用数值标明每一条陈述在多大程度上描述了你:0=极不典型(根本不像我) 1=不典型(有些不像我) 2=不典型,也不能说典型 3=典型(有些像我) 4=极典型(非常像我) 1.(2 )大体上,我对自己满意。 2.( 1 )有时候我对自己一点也不好。 3.(4)我感到我有一些好品质。 4.()我可以像其他大部分人一样把事情做好。 5.()我感到我没有很多值得骄傲。 6.()我有时确实感到自己没有用。 7.()我感到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至少和其他人在一个同等水平上。 8.()我希望我可以对自己有更多尊重。 9.()总而言之,我倾向于感到自己是一个失败者。 10.()我对自己持正向态度。 二.自我意识量表 指导语:仔细阅读下列条目并随后用数值标明每一条陈述在多大程度上描述了你:0=极不典型(根本不像我) 1=不典型(有些不像我) 2=不典型,也不能说典型 3=典型(有些像我) 4=极典型(非常像我) 1.()我总是尝试了解我自己。 2.()我关心自己做事的风格。 3.()大体上,我不太关注自己。 4.()我总是反省自己。 5.()我关心我所呈现出自己的方式。 6.()我经常是我自己的幻想的主体。 7.()我从不仔细审视自己。 8.()我自己意识得到自己看起来的样子。 9.()我通常关注我的内在感受。 10.()我通常担心自己是否给人好印象。 11.()我经常检验自己的动机。 12.()我离开家之前的最后一件事是照镜子。 13.()我有时感到我在某个地方看着我自己。

14.()我关心其他人怎么想我的。 15.()我很警觉自己情绪的改变。 16.()我通常都注意自己的外表。 17.()当我思考问题时我注意到自己的思维过程。 三.尴尬易感性量表 指导语:仔细阅读下列条目并随后用数值标明每一条陈述在多大程度上描述了你: “1”为“完全不像我”,“7”为“完全像我”。 1234567完全不像我完全像我 1.()我对自己没有自信。 2.()在公众场合,除非我的衣服、发型都很合适,否则我会感到不安。 3.()在人群中时我会感到不安。 4.()我不介意自己是大家注意的焦点。 5.()我太过于关心怎么和别人相处了。 6.()我觉得没有足够的能力和刚刚认识的人谈话。 7.()在社交情境中,我觉得我很笨拙。 8.()当没有表现出我的最好一面时,我会感到不安。 9.()有时候我觉得我完全暴露在大家的眼光下。 10.()如果我在一群人面前犯了错,我会感到羞耻。 11.()当要面对一群人说话时,我会感到慌乱。 12.()在公众场合与一群人在一起时,我常常觉得会暴露出自己的情绪。 13.()成为大家的注意焦点会让我感到不安。 14.()仅仅是想到自己要做一个演讲就会使我紧张。 15.()当出现轻微的难堪时,我会感到羞耻和窘迫。 16.()在公众场合,我非常担心会犯错。 17.()我不喜欢待在人群中。 18.()我不容易脸红。 19.()我常常担心自己看起来很傻。 20.()我觉得自己很敏感。 21.()我很关心别人怎么看我。 22.()我很担心自己说的事情听起来很傻。 23.()我生怕把自己弄得像个傻瓜一样。 24.()别人对我的看法是非常重要的。 25.()我不容易感到尴尬。 四.自我监控量表 指导语:仔细阅读下列条目,若句子所描述的内容符合您的实际情况,请在句子的左边标记“T”,反之则标记“F”。 1.()对我而言,模仿别人的行为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及研究对象(一) 1.你生理上是男性或者女性长大以后就应该符合男性的社会规范或者女性的社 会规范。这属于()C ?A、民族社会化 ?B、个体社会化 ?C、性别角色社会化 ?D、角色扮演 2.个体的社会心理和社行为包括()个人在社会当中社会认知的过程,人的社会 态度三个方面D ?A、个体与群体的关系 ?B、群体的社会化 ?C、个体的成长 ?D、个体的社会化 3.从宏观角度看,影响一个人社会化的因素是()。D ?A、社会组织结构 ?B、社会政治制度 ?C、社会教育理念 ?D、社会文化环境 4.社会心理学是对人的心理和社会行为规律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这里的人既包 括个体也包括()C ?A、组织 ?B、社会 ?C、群体 ?D、他人 5.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个体心理和个体行为、社会交往心理和行为、群体心理和 ()A ?A、应用社会心理学 ?B、特定群体的心理行为 ?C、社会组织的心理行为 ?D、社会心理认知 6.()将角色的概念引入社会心理学说社会就是一个大舞台B ?A、吴江霖 ?B、乔治米德 ?C、潘菽 ?D、迪尔凯姆

7.从新生儿、幼儿、儿童、青年、中年、老年的过程是人随着年龄()变化的过 程A ?A、生理 ?B、角色 ?C、心理 ?D、身体 8.传统认为,社会心理学源于希腊。()× 9.性别角色社会化就是个体成人之后的行为要符合其性别的社会规范。()√ 10社会化的过程是一个一生的过程√ 11社会化完全是一个自动化的过程×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及研究对象(二) 1.一个歌星一首歌唱得好,我们就认为他所有歌唱的好,进而认为他满腹经纶, 这是()D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光环效应 2.人在社会中,()怎样去认识别人,怎样去认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个就是 社会认知C ?A、怎样去认识自然 ?B、怎样去认识社会 ?C、怎样去认识自己 ?D、怎样去认识动物 3.人际交往心理和行为不包括()D ?A、人际关系 ?B、人际沟通 ?C、利他与侵犯行为 ?D、角色扮演 4.应用心理学研究环境社会心理学、法律社会心理学、军事社会心理学和()A ?A、消费社会心理学 ?B、学习社会心理学 ?C、政治社会心理学 ?D、群体社会心理学 5.以下哪个不是在研究社会态度()B

社会心理学案例

1、案例:某超市原定感恩节清晨5时开门,但约2,000名经已等得不耐 烦的顾客,在4时55分强行一涌而进,混乱中一名职员被推倒在 地,从后涌上的人潮更将他踩至重伤。该名34岁的职员送院后,在早上6时证实不治。据报其他职员曾试图营救达穆尔,但顾客却无视职员劝阻。甚至当职员表示有人死亡而要暂停营业时,更有顾客怒哮:“我由昨天早上已开始排队了!”并继续“扫货”。超市保安及警方到场后,始能驱散人潮。惨剧中还有4人受伤送院,包括一名怀孕8个月的妇人,据报已经流产。 1)从众: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文中提到的2000人的行为方式)。通常情况下,多数人的意见往往是对的。从众服从多数,一般是不错的。但缺乏分析,不作独立思考。不顾是非曲直的一概服从多数,随大流走,则是不可取的,是消极的“盲目从众心理”。 2)攻击行为:企图伤害那些不愿被伤害的个体。 文中提到的应该是“工具性攻击”:不以伤害为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赢得商品)。 挫折:是指人们在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无法克服或自以为无法克服的障碍或干扰,是其需要或动机不能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消极反应。 3、美国一家公司曾研制成一种猪皮便鞋,该鞋特点是轻便、舒适、走路无声,故起名为“安静的小狗”。为了解市场反映,公司采用了免费试穿的方式,规定试穿8周后将鞋收回,也可在8周后付5美元将鞋留下。结果大多数试穿者都选择了将鞋留下。此后,公司将这种鞋全面投放市场并大获成功。几年后,美国成年消费者中90%的人都熟知该品牌产品。 这公司推出这种方法的人太有才了,首先将鞋以免费试穿的方式放出去,这样会有一定的人回去试穿的,这样就有了群众基础,这是利用人爱占小便宜的心里。即使不满意也没什么损失最多就是在8周后在送回去。而在穿了8周,在加上鞋本身的特点,能引起人们的热评也不是难事。有人群众基础后,在将这种鞋全面投放市场,取得成功也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了。东西要卖出去,得让人们熟知才行,与其花大代价去做广告,在广告中说这鞋有多好还不如让人们自己去发现鞋的好。这其实比做广告的效果好多了。人们总是不会轻易相信广告中所说的。而是有从众心里,用葛优的话来说就是,哪人多我去哪,我相信群众。

社会心理学经典案例或理论

社会心理学经典案例(或理论)

————————————————————————————————作者:————————————————————————————————日期:

1、鸟笼逻辑 挂一个漂亮的鸟笼在房间里最显眼的地方,过不了几天,主人一定会做出下面两个选择之一:把鸟笼扔掉,或者买一只鸟回来放在鸟笼里。这就是鸟笼逻辑。过程很简单,设想你是这房间的主人,只要有人走进房间,看到鸟笼,就会忍不住问你:“鸟呢?是不是死了?”当你回答:“我从来都没有养过鸟。”人们会问:“那么,你要一个鸟笼干什么?”最后你不得不在两个选择中二选一,因为这比无休止的解释要容易得多。鸟笼逻辑的原因很简单:人们绝大部分的时候是采取惯性思维。所以可见在生活和工作中培养逻辑思维是多么重要。 2、破窗效应 心理学的研究上有个现象叫做“破窗效应”,就是说,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它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的被人打破;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清洗掉,很快的,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会不好意思丢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现之后,人就会毫不犹疑的拋,丝毫不觉羞愧。这真是很奇怪的现象。心理学家研究的就是这个“引爆点”,地上究竟要有多脏,人们才会觉得反正这么脏,再脏一点无所谓,情况究竟要坏到什么程度,人们才会自暴自弃,让它烂到底。任何坏事,如果在开始时没有阻拦掉,形成风气,改也改不掉,就好象河堤,一个小缺口没有及时修补,可以崩坝,造成千百万倍的损失。犯罪其实就是失序的结果,纽约市在80年代的时候,真是无处不抢,无日不杀,大白天走在马路上也会害怕。地铁更不用说了,车厢脏乱,到处涂满了秽句,坐在地铁里,人人自危。我虽然没有被抢过,但是有位教授被人在光天化日之下,敲了一记闷棍,眼睛失明,从此结束他的研究生涯,使我多少年来谈虎变色,不敢只身去纽约开会。最近纽约的市容和市誉提升了不少,令我颇为吃惊,一个已经向下沉沦的城市,竟能死而复生,向上提升。因此,当我出去开会,碰到一位犯罪学家时,立刻向他讨教,原来纽约市用的就是过去书本上讲的破窗效应的理论,先改善犯罪的环境,使人们不易犯罪,再慢慢缉凶捕盗,回归秩序。当时这个做法虽然被人骂为缓不济急,“船都要沉了还在洗甲板”,但是纽约市还是从维护地铁车厢干净着手,并将不买车票白搭车的人用手铐铐住排成一列站在月台上,公开向民众宣示政府整顿的决心,结果发现非常有效。警察发现人们果然比较不会在干净的场合犯罪,又发现抓逃票很有收获,因为每七名逃票的人中就有一名是通缉犯,二十名中就有一名携带武器,因此警察愿意很认真地去抓逃票,这使得歹徒不敢逃票,出门不敢带武器,以免得不偿失、因小失大。这样纽约市就从最小、最容易的地方着手,打破了犯罪环结(chain),使这个恶性循环无法继续下去。

社会心理学在线作业答案

社会心理学-A 一 单项选择题 1. 下列哪些容不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 ) a 人际关系 b 社会变迁 c 社会互动 d 社会化 a 创新性 b 开放性 c 实用性d 独立性 a 抽样调查 b 个案调查 c 观察访谈 d 典型调查 a 玛格丽特·米德 b 本尼迪克特 c 卡丁纳 d 马林诺夫斯基 a 角色互动 b 角色规 c 角色丛 d 角色知觉 a 定势b 社会刻板效应 c 首因效应 d 光环效应 a 人们在交往的过程中彼此间相互影响而形成的一种心理上和社会上的联系 b 以人们的需要为基础 c 是多种心理因素的复合体 d 以交往为手段 a 环境压 力 b 角色不兼容 c 信息过多 d 个人差异 a 媒介性b 对象性c 统合性d 压迫性 2. 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新型学科,具有综合性、( )、层次性和应用性的特点。 3.调查法是社会心理学家在社会行为研究中常用的收集、分析资料的方法,其中不属于调查法的是( )。 4.由于文化决定理论的片面性,到后期,林顿、( )等人将文化决定理论改造成文化相对理论。 5.一个角色总是与其他角色联系在一起的。这样一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角色称为( )。 6.在对他人形成印象的过程中,由于对他人某些突出品质或特征的了解,从而掩盖了对这个人的其他品质或特征的知觉,这种社会心理现象称为( )。 7.不属于人际关系的特点的一项是( )。 8.冲突的来源有多种,其中不属于冲突来源的是( )。 9.态度的基本特征有( )、在性、持久性三个方面。

a 经典条件反射 b 经验在参照 c 认知不协调理论 d 操作性条件反射 a 服从心理b 选择心理c 从众心理d 集群心理 a 观看效应 b 从众 c 竞争与协作 d 共做效应 a 人际冲突 b 目标冲突 c 认识冲突 d 情感冲突 a 正式群体 b 初级群体 c 非正式群体 d 次级群体 二 多项选择题 既有稳性又有外显性 既有个体性又有群体性 既有主动性又有受动性 以上都是 既有客观性又有主观性 实证主义与人文主义相并存的趋势 社会心理学朝着深入研究个性、小群体和集体问题的方向发展 加强了同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等一系列行为科学的联系 研究课题广泛地面向实际,从理论探索转向应用研究 摆脱了假说的验证,进入实证化阶段 间接性 标准化 匿名性 性 真实性 10. “当一个刺激有规律地出现在另一刺激之前,那么前一刺激的出现很快就会成为后一刺激出现的信号”,这属于( )。 11.群体心理包括三种形式,分别是社会群体心理、( )和民族心理。 12.在群体中的共同活动,由于成员间的相互激励作用,可能比一个人的单独活动更有效率。这属于( )。 13.不属于从冲突起因上来划分群体冲突的是( )。 14.学校、工厂、部队等群体属于( )。 1.社会行为的基本特征包括( )。 2.属于20世纪70年代后日本社会心理学研究出现的动向的论述是( )。 3.问卷法是一种被社会心理学研究普遍使用的调查技术或工具,其特点是( )。

社会心理学试卷与答案

社会心理学试卷与答案 一、单选题 1. (1分) 第一份专业经济心理学的专业杂志是哪一年创办的?() ? A. 1902 ? B. 1908 ? C. 1975 ? D. 1981 2. (1分) 以精神分析法研究经济心理学的是()。 ? A. 考托瑙 ? B. 拉扎斯菲尔德 ? C. 阿尔布 ? D. 迪希特 3. (1分) 关于性别角色的论述,下列哪位学者的观点最接近中国的“男主外、女主内”的基本观念?() ? A. 本尼迪克特 ? B. 奥尔波特 ? C. 霍尼

? D. 帕森斯 4. (1分) 感知觉异常;逻辑思维紊乱;奇怪想法与信念;情感迟钝或倒错;明显怪异行为;明显退缩或社会隔离;兴趣、动机、意志力明显减退;学习工作能力明显下降;生活懒散、个人卫生或修饰明显受损等这些特征,是()的初期症状。 ? A. 躁狂抑郁症 ? B. 抑郁症 ? C. 精神分裂 ? D. 走火入魔 纠错 5. (1分) 费孝通认为中国社会的横向结构属于()。 ? A. 差序格局 ? B. 团体格局 ? C. 交换格局 ? D. 情感格局 纠错 6.

(1分) 下列哪位社会心理学对性别差异做过出色的跨文化研究? ? A. 奥尔波特 ? B. 霍尼 ? C. 米德 ? D. 海德 纠错 7. (1分) 下列心理学家中被认为是经济心理学的创立者的是()。 ? A. 弗洛伊德 ? B. 冯特 ? C. 塔尔德 ? D. 阿尔布 纠错 8. (1分) 考托瑙对经济心理研究的集中体现是《经济行为的心理分析》,他认为经济心理研究的重点应该是()。 ? A. 经济行为

? B. 决策行为 ? C. 心理预期 ? D. 非理性行为 纠错 9. (1分) 谨小慎微、敏感多疑、拘谨呆板、优柔寡断、心胸狭窄、求全责备、顾虑重重、自我克制、苛求自己、责任心过重、好玄想等这些特征是()的表现。 ? A. 癔病性人格 ? B. 强迫人格 ? C. 反社会型人格 ? D. 分裂人格 纠错 10. (1分) 拉扎斯菲尔德则主张在经济心理学的研究中应该以()作为研究的重点。 ? A. 经济动机 ? B. 消费行为 ? C. 消费潜意识 ? D. 经济习惯

从传播心理学视角分析

从传播心理学视角分析“网络暴力”成因 https://www.doczj.com/doc/d917391836.html,/2008-04-21 10:03:28来源:人民网 [摘要]自“虐猫事件”后,网络暴力现象愈演愈烈,“铜须门”事件、“史上最毒后妈事件”、“很黄很暴力”事件接踵而至,网民的道德审判、恶搞谩骂给当事者心理造成极大的创伤。在本文中,笔者试图运用勒温的“场理论”分析网络暴力现象的成因,第一部分分析了网民心理,探讨了集体无意识、从众心理、狂欢心理与网络暴力现象的关系;第二部分分析了网络环境,解析了网络匿名性、BBS把关人议程设置对网络暴力现象的推波助澜作用。 关键词:“网络暴力”道德审判网民心理网络环境 不经意间,“很黄很暴力”成了网络火爆的流行语。这条短语的流行缘于2007年12月27日央视新闻联播播出的关于净化网络环境的新闻,其中采访了北京某小学生张殊凡,她这样描述自己对网络环境的看法:“上次我查资料,忽然蹦出一个网页,很黄很暴力,我马上把它给关了。” 短短几秒钟的出镜,张殊凡自己可能也没想到,会引起轩然大波。只因一句“很黄很暴力”,关于她上镜的视频、图片一夜成灾;各大论坛随即出现了许多帖子来恶搞“很黄很暴力”;还有人制作了色情漫画图来影射张殊凡,更有人发起了人肉搜索令,公布了张的履历等私人资料…… 姑且不论网络环境到底黄不黄,暴不暴力。从人文关怀的角度来说,她还只是个孩子,幼小的心灵能承受起这样的恶搞吗?所幸的是,各大网站终于关闭了有关视频,以正确的舆论导向淡化这起事件,让当事人回到正常的生活。 始作俑者这样为自己辩解:小姑娘很正经的“表态”之所以会被恶搞,其实是因为她在“特殊的年龄”、“特殊的场合”说了一些“特殊的话”。一个网页既“很黄”又很“暴力”,这么“特别”的“集大成网页”,怎么偏偏被这位查资料的小学生给碰上了?一个13岁的

社会心理学重点整理章志光版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 现场实验:在现场背景中适当控制实验条件进行的实验,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现场研究:研究者亲临现场依据计划通过多种方法对有关的社会事件、群体活动及其中的心态进行观察与了解的方法。一般是非参与观察,即研究者作为旁观者观察;也可以进行参与观察,即研究者作为群体的成员参与活动。 优点: a.所获材料比较真实且有深度,有助于新事实的发现。 b.不排除甚至相当重视晤谈,但更集中注意力于人们的行为、群体情境及相互作用的活动上。克服了许多被研究者不善或不愿描述而歪曲实情的困难。 c.采用参与观察法时;研究者的本来身份不易被觉察,因而可以消除或减少被访谈者常有的人为紧张感或唐突感,从而保证了材料来源的多样性与真实性。 d.所得到的结果来自于不断发展变化的日常活动,因而其成果或结论能直接运用于被考察的环境。如果考察的群体较典型,其结论甚至可以推广或应用于类似的群体或 环境。 缺点: a.要考察的有关现象往往要等待其自发出现,而不能靠研究者的意愿去引发,有时还会遇到意外的干扰不能完成考察任务,所以在时间与精力上往往花费较多。 b.导致社会现象发生的因素往往是多方面多种类的,考察者所把握的因素是否全面或是否为主要原因,常常有赖于其分析素养,更取决于相关研究方法本身的局限性。符号相互作用理论 符号相互作用理论:强调事物的意义和符号在社会过程及在社会心理、社会行为中的作用,带有社会学特色。 代表人物:米德、林顿、戈夫曼及海曼等人。 基本思想: 1.基本观点 心智、自我、社会是密切关联的三种结构和现象。它们的形成、维持和发展,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制约和关联,都凭借符号(特别是言语)及符号相互作用来实现。 米德把能传达某种意义的姿势(gestures),如动作、形相、言辞等称作符号,并称人是惟一能使用语言符号及其意义系统的动物。 (1)人的心智活动是人在社会相互作用过程中掌握与运用符号并通过符号相互作用而产生与 发展起来的,它既是社会客体向主观领域过渡的内化过程,也是大脑赋意义于客体 的外化过程。

社会心理学_在线作业_2

社会心理学_在线作业_2 交卷时间:2016-02-06 09:34:57 一、单选题 1. (5分) ? A. 光环效应 ? B. 首因效应 ? C. 定势 ? D. 社会刻板效应 得分:5 知识点:3.2 社会印象 展开解析 答案A 解析 2. (5分) ? A. 环境压力 在对他人形成印象的过程中,由于对他人某些突出品质或特征的了解,从而掩盖了对这个人的其他品质或特征的知觉,这种社会心理现象称为()。 冲突的来源有多种,其中不属于冲突来源的是()。

? B. 个人差异 ? C. 信息过多 ? D. 角色不兼容 得分:5 知识点:4.3 利他动机与利他行为展开解析 答案C 解析 3. (5分) ? A. 社会变迁 ? B. 人际关系 ? C. 社会化 ? D. 社会互动 得分:5 知识点:1.1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展开解析 答案A 解析 4. 下列哪些内容不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5分) 若从自身与环境的关系分析,影响心理健康的原因可分为遗传、()、心理与社会四个方面。 ? A. 经济 ? B. 生物 ? C. 文化 ? D. 政治 得分:5 知识点:8.2 社会化与社会控制 展开解析 答案B 解析 5. (5分) 民族文化主要是指一个民族或社会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形成和传承的生活方式与()之和。它是一个民族形成、存在以及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重要标志。 ? A. 生活风俗 ? B. 生产劳动 ? C. 思想观念 ? D. 语言文字 得分:5

知识点:7.1 社会群体概述 展开解析 答案C 解析 6. (5分) ? A. 蒂博特 ? B. 谢里夫 ? C. 海曼和凯利 ? D. 梅顿和纽卡姆 得分:5 知识点:2.2 社会心理学的具体方法 展开解析 答案A 解析 7. (5分) ? A.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 B.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不属于参照范型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人最核心的需求有三种,分别是生存、关系和成长,提出这一观点的是( )。

社会心理学考试试卷答案

《社会心理学》考试试卷(A卷) 一、单现选择题(每题1分,共计15分) 1、精神分析理论的创始人是(B) A、荣格 B、弗洛伊德 C、阿德勒 D、霍妮 2、个体出生到成年社会化初步完成阶段指( D) A基本社会化 B预期社会化 C发展社会化 D基本和预期社会化 3、根据角色存在形式的不同,可把角色分为(A) A理想角色、领悟角色、实践角色 B先赋角色、后致角色 C正式角色、非正式角色、 D支配角色、受支配角色 4、在人际关系的8种类型中,所占比例最小的是(D) A竞争型 B合作型 C竞争合作型 D无规则型 5、“望梅止渴”是体现暗示的绝好例子,这种暗示是(A) A直接暗示 B间接暗示 C自我暗示 D反暗示 6、时尚的极端形式是( C ) A时髦 B热 C时狂 D流行 7、从信息传递速度看,以下哪种沟通速度最快( A) A轴型 BY型 C链型 D圆型 8、态度改变三阶段理论的第二阶段是( B ) A服从 B认同 C内化 D外化 9、在人际沟通中,沟通者只按照自己预先制定的计划,即按自己的意愿进行沟通,根本不顾及对方的反应,这种沟通称为( A ) A假相倚 B非对称相倚 C反应性相倚 D彼此相倚 10、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看到漂亮女孩会不由自主地赋予它们以各种美好的品质,这种现象在社会心理学中称为(C)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光环作用 D隐含人格 11、人们感到失败不可避免时积极地搜寻,乃至制造影响其成效的不利因素的过程称为( D) A缺陷补偿 B自我照顾归因 C选择性遗忘 D自我设障 12、米德认为,互动得以进行的基本条件是(D) A角色学习 B角色分析 C角色意识 D角色扮演 13、迁居到异国他乡生活,学习当地的语言,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这种社会化称为( c ) A发展社会化 B再社会化 C主动再社会化 D强制再社会化 14、在非语言沟通中,最重要的一类是( D) A动态无声的 B静态无声的 C有声的 D类语言 15、阿德勒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属于(A) A 精神分析理论 B社会学习理论 C社会认知理论 D新精神分析理论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10分) 1、在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具体方法有( ABCDE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访谈法 D问卷法 E档案研究法 2、社会影响的宏观表现有( ACD ) A时尚 B时狂 C流言 D集群行为 E群众行为 3、社会心理学关于犯罪原因的主要理论解释有( ABC ) A挫折—侵犯理论 B随异交往理论 C标签理论 D符号互动理论 E社会认知理论 4、有声的非语言符号称为类语言,它包括( ABCDE ) A笑声 B哭声 C叹气声 D呻吟声 E其他声音变调 5、受挫后的行为反应包括( AC ) A退化 B投射 C攻击 D抑制 E隔离 三、判断(每题1分,共计5分) 1、“望梅止渴”式的暗示是间接暗示。(×) 2、单向沟通比双向沟通速度快,双向沟通比单向沟通准确。(√) 3、女孩更多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男孩更多受到环境的影响。(×) 4、人们用来进行非语言沟通中最重要的一类是静态无声的非语言符号。(×) 5、实验室实验法比现实实验法的信度高,效度低。(×) 四、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计10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