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2河南特岗专题:判断题(292道_含答案)

2012河南特岗专题:判断题(292道_含答案)

2012河南特岗专题:判断题(292道_含答案)
2012河南特岗专题:判断题(292道_含答案)

2012河南特岗教师招聘考试题型专练:判断题(292道含答案)

1.初中阶段影响学生人格发展的主要因素是自我。( )

2.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

3.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对相似的单词不能加以正确区分的现象属于刺激分化。( )

4.学习中出现成绩暂时停顿的现象,被称为高原现象。()

5.在课堂上,如果学生完全正确地回答了教师提出的问题,教师便没有必要再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了。()

6.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社会成员的受教育权利。( )

7.课时计划即教师进行课堂讲授的计划。()

8.教育现代化就是指学校设施的现代化。( )

9.教育和学校是同时产生的。()

10.教科书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

11.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

12.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法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

13.影响青少年智力发展的因素很多,如环境、教育、遗传、性别等。()

14.终结性评价关心的是最终的目标达成与否。()

15.教育目的是由人确定的,具有主观性,不具有客观性。()

16.管理学生只是学校领导、政教处和班主任的工作。()

17.影响人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教育是影响人发展的内在动力。( )

18.对“圆的直径是其半径的两倍”的学习属于命题学习。()

19.“接受学习”的创始人是奥苏贝尔,“发现学习”的创始人是布鲁纳。()

20.新课改进一步强化了教育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

21.国家课程通常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

22.对于获得知识的理解,墨家主张通过“亲知”“闻知”“说知”三种途径。()23.在书上重点内容下面划线属于认知策略中的精加工策略。( )

24.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包括注意、保持、复现、动机四个过程。()

25.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

26.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变成现实,所以它可以决定人的发展。()

27.课外作业是课内作业的继续,是教学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

28.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29.课外、校外教育要求学校、社会、家庭有机结合,其中学校占主导地位。()

30.教育研究的课题必须来源于教育实践。()

31.西方最早的教育专著是《大教学论》。()

32.埃里克森认为培养勤奋感的主要时期是童年期。( )

33.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德育工作最基本、最经常、最有效的途径。( )

34.宋代时,八股文被规定为科举考试的固定格式。()

35.瞬时记忆的主要编码形式是声像记忆。( )

36.学校应该把德育放在学校工作的首要位置。()

37.终身教育主要是指成人教育。( )

38.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

39.各级人民政府应对家庭经济困难的适龄儿童、少年免费提供教科书。()

40.《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

41.人格中的气质可塑性强,性格稳定性强。( )

42.教育法律关系产生的前提是教育法律制度的存在。()

43.“多学近乎智,无知即无能”,说明知识的掌握与智力的发展是同步的。()

44.教师申诉制度是一种非诉讼意义上的行政申诉制度。()

45.学习课程类型的多样化是全面实现课程价值的一种重要方式。( )

46.依据心理活动的倾向性,一般把人的性格分为外倾型与内倾型。()

47.态度和品德的实质是相同的。()

48.“望而生畏”属于第一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望梅止渴”属于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

49.学校心理辅导的高级目标是发展性辅导。()

50.义务教育就是强迫教育。()

51.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小学生,学校应当予以批评教育,屡教不改的,可以开除。()

52.组织教学仅仅是在上课开始时进行的。()

53.因材施教的实质就是根据国家规定的教材向学生施教。()

54.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独立于其他社会活动的特性。()

55.学习困难学生是指感官和智力正常而学习结果远未达到教学目标的学生。( )

56.诊断性评价只局限于在学科教学开始的时候进行。()

57.研究者认为,直觉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

58.记忆术是认知策略的一种。()

59.“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说的是道德认知。( )

60.觉察刺激之间微弱的差别的能力称为差别感觉阈限。( )

61.早期失去父母的爱,从小受溺爱而缺乏惩戒或受到不一致的惩戒,此类因素容易导致学生产生人格障碍。( )

62.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的价值与功能主要通过受教育者的发展来实现。()63.现代生产力的各种要素中,都渗透了教育的作用。因此,就其本质来说,教育就是生产力。()

64.思维是孩子智力的核心因素,一个人智力水平的高低,主要通过思维能力反映出来。( ) 65.最早的有关学习迁移的一种代表性理论是桑代克的相同要素说。()

66.捷克著名教育家昆体良的代表作是《大教学论》。( )

67.教师和学生的地位是不平等的,因为教师享有管理学生的权力。()

68.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和罗杰斯的有意义学习在本质上是一样的。()

69.我国的必修课程一般包括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

70.只要肯钻研教材,教师就能备好课。()

71.评定一个测验质量优劣的主要技术指标是“三度”,即信度、效度和难度。()

72.校外教育是在课程标准以外实施的教育。()

73.错觉是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经过努力就可以克服。()

74.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标准和道德品质三个主要部分。()

75.新课程改革就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76.教育目的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77.我们听到了远处火车微弱的鸣叫声,属于感觉。()

78.发现教学法就是让学生去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

79.电视剧《西游记》中有各种各样的妖怪,但他们的形象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利用了想象的一种加工方式——黏合。()

80.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育法律关系属于平权型法律关系。()

81.教师对学生的表扬是一种激发学生学习的正诱因。()

82.“六艺”教育的中心是礼乐教育。()

83.注意作为一种心理状态,出现在各种心理活动中。()

84.宋代以后的教学,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的主要依据是《诗》《书》《礼》《易》《春秋》。()

85.李老师沉着、机智、细致、认真,使活动任务顺利完成,这是她能力强的表现。()

86.生产力直接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与受教育权。()

87.儿童身心发展存在高速发展的时期,反映了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88.智育的任务就是教学生学习文化知识。( )

89.素质教育必须以德育为导向。()

90.课程就是德、智、体全部教育内容的总和。( )

91.划线、做笔记、提问等都属于精加工策略。()

92.言语是心理现象,语言是社会现象,所以说言语和语言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之间没有联系。()

93.人的周围神经系统由12对脑神经、31对脊神经组成。()

94.影响学生新的学习和后继学习的主要因素是学生已有的知识准备程度。()

95.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是最简单的心理现象。()

96.在教学中会发现有些小学生活动过多、注意力不集中,可能患有多动症。()

97.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是考试焦虑。( )

98.个体主观能动性的最高层次是心理活动。()

99.首因效应就是第一印象效应。( )

10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

本帖隐藏的内容

101.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含义是只要求生活世界不要求科学世界。()

102.合作学习也是一种教学策略,它的特征是以学生主动合作学习的方式代替独立完成作业。( )

103.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体现的是启发性教学原则。( )

104.西周时期的六艺教育中的“礼”是指道德教育。()

105.个体发展具有阶段性,所以教育者要因材施教。( )

106.从众是个人按照社会要求、群体规范或他人的意志而做出相应行为的社会现象。()107.有些人“少年得志”,有些人“大器晚成”,说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108.儿童的道德发展经历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的发展过程。()

109.乌申斯基认为“复习是学习之母”。这体现的是巩固性教学原则。()

110.德育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总称,它具有阶级性的特点。( )

111.高原现象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一段时间的学习成绩停滞不前和学习效率下降的现象。()

112.教学方法一旦形成之后,就不会随着社会的变革而发生变化。()

113.学习动机对学习结果的影响是通过制约学习积极性实现的。()

114.教师要进行家访时,可直接对被访学生说:“告诉你爸,今晚我要来家访。”( ) 115.我国中小学新课程十分强调教育教学评价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

116.弗洛伊德把人格结构分为三个层次,即本我、自我、超我。()

117.首先提出“长善救失”“教学相长”思想的是《学记》。()

118.从抑制不良行为的角度看,惩罚不利于良好的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施行于1993年。()

120.某教师对生病学生不问不顾,导致该学生因延误治疗而死亡,则该教师的行为属于不作为侵权。()

121.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所特有的生产劳动。( )

122.自我意识的发展要经历三个阶段,其中生理自我在3岁左右基本成熟。( )

123.教师的重要基本功“三字一话”是指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和普通话。()

124.西周时期的国学是由周王朝设立的、以研习儒家经典为主要任务的学校。()

125.“长善救失”说明个体的身心发展具有互补性规律。()

126.对于喜欢打小报告的学生,教师不予理睬,这是运用负强化的原理。()

127.课程资源的多少及开发只与当地的经济状况与学校设施的现代化程度有关,大多数教师感到无教育资源可开发,主要原因是当地条件太差。( )

128.在个体发展过程中,无意注意的发展先于有意注意。()

129.班级授课制的特点可以用“班”“课”“时”三个字来概括。()

130.中学阶段是异性交往敏感的时期,但教师和家长也不要“草木皆兵”,过分限制男女生之间的交往。()

131.一般说来,正负迁移的产生取决于两种学习在刺激反应之间相似与相异的程度。( ) 132.孟子是中国古代外铄论的代表。()

133.根据对问题思考速度的差异,区分出了两种不同的认知风格,即冲动型和沉思型。()134.与活动中心课程理论相对立的是学科中心课程理论。()

135.当学习任务比较简单时,要求学习效果达到最佳水平,则学习动机应保持在中等程度。()

136.赫尔巴特提出,应该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把教学理论建立在伦理学的基础上,可以说是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

137.多动症是先天体质上的原因。( )

138.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观察。()

139.在学校里,教师应尊重和爱护学生,满足他们的基本需要,促使学生努力学习。()140.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141.用来描述世界,回答“世界是什么”问题的知识是陈述性知识。( )

142.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内容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

143.条件反射是后天经过学习才能形成的反射,如“谈虎色变”“蜘蛛结网”等。()144.“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出自《孟子》,论述了环境与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 )

145.“勤能补拙”说的是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因素的影响。()

146.个别化教学就是个别教学。( )

147.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计划应坚持“下要保底,上不封顶”的原则。()

148.在前运算阶段,儿童已经掌握了守恒概念。()

149.对学生的指导、引导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

150.凝聚力是衡量一个班集体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

151.桑代克的联结—试误说抹杀了人类学习与动物学习的本质区别。()

152.教育目的包括三个层次: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目标和教师的培养目标。()

153.广义的教育心理学包括学校教育心理学、家庭教育心理学、网络教育心理学和社会教

育心理学。( )

154.依法执教的主体是教师。()

155.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 )

156.比较固执,爱钻牛角尖,这是思维缺乏灵活性的表现。()

157.近代社会,主张进行绅士教育的是英国的洛克。()

158.有时在大街上遇见熟人,明明知道对方的名字,但就是想不起来,这种现象称为“舌尖现象”。()

159.教师的威信有两种,一种是权力威信,一种是信服威信。()

16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单行法律。( )

161.一种人工诱导的无性生殖或者自然的无性生殖,可以实现一个或多个细胞生物在遗传上与另外一种生物完全一样。这种技术是克隆技术。( )

162.科尔伯格认为道德发展的三个水平为: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163.我国现代学制的建立早于欧美国家。( )

164.研究表明,要获得最佳的记忆效果,学习程度需达到50%。()

165.在西方,“课程”一词最早出现在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166.奥苏贝尔认为,接受学习是一种机械学习,而发现学习是一种有意义学习。( ) 167.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展示标本,这属于模像直观。( )

168.问题解决的策略主要可分为算法和启发法两大类,逆推法属于算法策略。()169.备课通常是指“教师在上课前的教学准备”,一般要求教师要备课程标准。( ) 170.问题解决是通过内在的心理加工实现的,这体现了问题解决的认知性。()171.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主要标志是能否自觉关注学生。( )

172.班主任的经常性工作是设计并开展社会实践。( )

173.在巴甫洛夫所讲的两种信号系统中,第一信号系统是人类所特有的。()

174.心理实验中计算机模拟的应用标志着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诞生。( )

175.依法执教就是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按照教育法律、法规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法制化和规范化。()

176.学习动机可以影响学习效果,同时学习效果也可以反作用于学习动机。()

177.初中生思维发展的一个主要特点是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有了显著的发展,但容易产生片面性和表面性等缺点。()

178.在寒冷的冬天,可以看到户外的人不断呼出“白气”,这种现象在物理上称为气化。()179.学校发生突发事件时,应当先救护未成年人。()

180.英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提出的能力结构论是群因素论。()

181.实物直观的优势在于容易突出事物的本质要素和关键特征。( )

182.当代中国教育的导向思想是应试教育。( )

183.小学生的记忆,一般以理解识记、无意识记、形象识记为主导。( )

184.德育过程即品德形成的过程。()

185.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呈线性关系,即动机越强,学习效果越好。()

186.教师对优生的偏爱是自然的,无可厚非的。( )

187.2011年8月8日,中国政府网公布《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 )

188.校本课程的开发程序是一个固定的模式。()

189.独立性是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最高表现。()

190.教学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

191.“月晕知风”体现了思维的间接性。( )

192.“学在官府”是西周教育制度的主要特征。()

193.通过收集和分析某人过去和现在有关方面的资料,以推知其行为原因的方法是调查法。()

194.相对性评价又称目标参照性评价,是运用目标参照性测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的评价。( )

195.顿悟说是教育心理学史上第一个较为完备的学习理论。()

196.多元智力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于1983年在其《智力结构》一书中提出的。()197.知识表征是个体知识学习的关键。()

198.目前,我国的小学课程主要由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三部分组成。()

199.教师备课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了解课程计划、了解学生、设计教法。()

20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我国教育立法的根本依据。()

201.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展示的巨大的“和”字,其蕴含的思想源自儒家。()

202.气质影响人的活动方式与效率,是一个人选择职业的依据之一。()

203.个体的心理发展不是一个连续量变的过程,而是经历一系列有着质的不同的发展阶段的非连续性过程。( )

204.外铄论对教育在改造人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持消极悲观的态度。()

205.1924年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出版,其作者是陶行知。()

206.最早作出普及义务教育规定的国家是英国。( )

207.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同时也是一个学习者。()

208.美育的最高目的是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

209.罗夏克墨渍测验是一种投射式人格测验。()

210.班级授课制难以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不宜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

211.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杜威,其代表作是《民主主义与教育》。212.原始社会的教育虽然与生产劳动紧密相连,但还没有脱离生产劳动分离出来。()213.情感既可以成为意志的动力又可以成为阻力。()

214.取得教师资格的人员首次任教时,应当有试用期。( )

215.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突发性事件作出迅速、恰当的处理的能力被称为教育机智。()216.教师的学科素养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

217.暂时神经联系是记忆的生理机制。( )

218.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石,社会公平是教育公平的前提。()

219.国家倡导“阳光体育运动”,要求学校确保中小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

220.陶行知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他创造性地实践了泰勒的生活教育理论。()

221.核电站利用核能进行发电,其所利用的燃料为铀。()

222.一般平行四边形有关内容的掌握对菱形学习的影响属于自上而下的垂直迁移。()223.关键期是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错过某个特定行为发展的关键期,它将不再发展。()

224.教师的知识不仅要“专”,而且要“博”。()

225.了解学生,就是要了解学生个人。()

226.我国西周时期的“六艺”属于学科课程。()

227.学生的学习以掌握直接知识为主。()

228.在17世纪,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从而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捷克的夸美纽斯。()

229.“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说的是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230.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231.练习是形成各种操作技能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 )

232.活动课程是课程计划以外开展的体现自主、灵活、广泛、实践特征的课程形式。()233.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是知识授受的关系。()

234.学生是影响师生关系的最主要因素。()

235.只要运用正面说服的教育方法,一切学生都能教育好,因此,应反对纪律处分等强制性的方法。()

236.讲授法就是“注入式”教学方法。()

237.男孩在动作技能方面的优势要到青春期之后才能明显体现出来。()

238.负强化是运用惩罚排除不良行为的过程。()

239.我国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可分为三类:学校、学生、教师。()

240.非正式群体对个体的影响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

241.当客观条件发生了变化时,人们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若保持不变,会影响问题的顺利解决。这说明定势总是阻碍问题的有效解决。()

242.古代斯巴达教育的教育目的是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243.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所以心理是客观的。()

244.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无条件的。()

245.从迁移的观点来看,“温故而知新”属于顺向正迁移。()

246.课外辅导主要是针对基础差的学生。()

247.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前提。()

248.是不是面向全体学生,是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本质区别。()

249.我国最早的学校产生于奴隶社会。()

250.在一个大的学习阶段、一个学期或一门课程结束时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叫形成性评价。()

251.中小学课外活动的基本形式是群众性活动。()

252.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途径。()

253.课程计划是规范地确定学科教学目标、内容范围、顺序的指导性文件,是编写教科书和测评教学质量的依据。()

254.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它不仅决定了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而且制约着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

255.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是班主任了解了学生。()

256.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了集中学生的注意,避免学生“分心”,讲课的声音要抑扬顿挫,但不可忽高忽低,也不要配以夸张的身体动作。()

257.英国哲学家洛克认为天赋的智力人人平等。()

258.《中华人民共和国九年义务教育法》是我国最早颁布的一部教育法律。()

259.教育同生产劳动的分离始于原始社会。()

260.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学生。()

26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作出了到2020年教育具体目标和要求。()262.情绪智力即情商,是影响个体成功的重要因素。()

263.教学是一种传授知识的活动。()

264.创造力并不是少数人才有的,是每个人都有的潜能。()

265.不会进行教学反思的老师,就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266.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

267.素质教育是促进个体全面发展,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68.认知方式是指个人所偏爱使用的信息加工方式,有好坏之分。()

269.德育必须从提高道德认知开始。()

270.城乡师资力量的均衡性体现了教育的公平性。()

271.学校或教育机构对学生具有教育和管理权,学生有被管理和接受教育的义务。()272.智力影响学习的发生,影响学习的速度、数量和质量。()

273.为完成一种教学任务,教师可以同时选用几种不同的教学方法。()

274.班级授课制的特点可以用“班”“课”“时”三个字来概括。()

275.现代教学论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教就是为了不教。()

276.课程计划是由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并颁布的,对某门学科的教学作出统一要求和规定的重要文件。()

277.教师威信实质上反映了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

278.所谓依法执教就是依罚执教。()

279.2007年我国已经全面免除了农村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

280.《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确立的工作方针是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发展、提高质量。()

281.义务教育是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优质生源的教育。()

282.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283.教育法规和教育政策的规范效力及执行方式都是相同的。()

284.素质教育就是学生什么都学,什么都学好。()

285.最早从理论上阐述班级授课制的教育家是夸美纽斯。()

286.能力的发展与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是不同步的。()

287.人在激情状态下认识和自控能力会减弱,所以总是做错事。()

288.学生的学习是以获取直接经验为主要任务的。()

289.讲授法是注入式的方法,问答法是启发式的方法。()

290.学会调适是学校心理辅导的基本目标。()

291.受教育权利是儿童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是一项宪法权利。()

292.定势是一种消极的心理活动准备状态。()

参考答案

1.×【解析】初中阶段影响学生人格发展的主导因素是学校教育,主要因素是教师。

2.√【解析】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是一个完整的教育系统,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二者相互作用,相辅相成。

3.×【解析】刺激分化是只对条件刺激作出条件反应,对其他相似刺激不作反应;刺激泛化是对事物的相似性作出相同的反应。

4.√【解析】通常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一段时间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效率停滞不前,甚至学过的知识感觉模糊的现象,称为“高原现象”。

5.×【解析】教学评价不能仅仅局限于评判对与错,它还具有调控教学方向、检验教学效果、提供反馈信息等功能。

6.×【解析】政治制度决定着社会成员的受教育权利,而不是经济发展水平。

7.×【解析】课时计划是指教师为某一节课而拟定的上课计划。它不仅包括课堂讲授的计划,还包括班级、学科名称、授课时间、课题、教学目标、课的类型、教学进程等。

8.×【解析】教育现代化不但包括学校设施的现代化,还包括教育观念、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手段、教师队伍、教育制度等方面的现代化。

9.×【解析】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可以说教育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出现而

产生的。而学校的出现则是在奴隶社会初期。

10.√【解析】教材是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系统阐述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所以说作为教材主体的教科书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

11.√【解析】我国新颁布的《义务教育法》第十一条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

12.×【解析】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13.×【解析】性别不影响青少年智力的发展。

14.√【解析】终结性评价重在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

15.×【解析】教育目的是人们的教育理想,虽然属于意识范畴,但是教育目的的确立还要根据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以及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等,所以说教育目的也具有客观性。

16.×【解析】管理学生不仅是学校领导、政教处和班主任的工作,也是每位教师的权利与义务。

17.×【解析】影响人的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18.√【解析】对概念之间关系的判断属于命题学习,题干描述的是判断圆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19.√【解析】略。

20.×【解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要求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本帖隐藏的内容

21.×【解析】就我国现阶段基础教育课程现状而言,国家课程一般是必修课程。

22.√【解析】略。

23.×【解析】划线法属于认知策略中的复述策略。

24.√【解析】考查班杜拉观察学习的四个阶段。

25.√【解析】我国《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

26.×【解析】环境可以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变成现实,但是个体具有主观能动性,他们不是消极地接受环境的影响。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要通过个体的主观努力和社会实践活动才能实现。

27.√【解析】略。

28.√【解析】首先,知、情、意、行等心理因素的培养提高需要长期的训练和积累;其次,学生正处于成长期,世界观尚未形成,思想很不稳定,品德发展容易出现反复。所以说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29.√【解析】学校是专职教育机构,同时,学校有明显的教育优势,在社会上具有广泛的凝聚力、号召力。

30.×【解析】教育研究的课题可以来源于教育实践,也可以来源于教育理论。

31.×【解析】西方最早的教育专著是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

32.√【解析】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童年期是6、7岁~11、12岁,这段时间的发展任务是培养勤奋感,克服自卑感。

33.√【解析】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在学校全部工作中所占时间最多,也是学生在学校的主要活动。教学是学生进行德育工作最基本、最经常和最有效的途径。

34.×【解析】八股文成为科举考试的固定格式的时间是在明代。

35.×【解析】瞬时记忆的编码方式有图像记忆和声像记忆两种,其中图像记忆是瞬时记忆的主要编码形式。

36.√【解析】我国2006年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学校应当把德育放在首

位。

37.×【解析】教育的终身化是指教育是贯穿人整个一生的工程,从摇篮到坟墓都要接受教育。这些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覆盖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等阶段和形式。所以,把终身教育等同于成人教育的观念是片面的。

38.√【解析】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素质,可以进行自我教育,所以说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

39.√【解析】我国2006年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对家庭经济困难的适龄儿童、少年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

40.√【解析】略。

41.×【解析】人的气质差异是先天形成的,性格是后天形成的,所以气质的稳定性强,性格的可塑性强。

42.×【解析】教育法律关系的产生以教育法律规范的存在为前提,只有适用教育法律规范调整的教育关系才能转化为教育法律关系。

43.×【解析】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但知识的掌握并不意味着智力的发展。

44.√【解析】教师申述具有非诉讼性。

45.√【解析】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课程类型的多样化有利于实现课程价值。

46.√【解析】略。

47.×【解析】态度和品德实质不同。价值观念只有经过组织,成为个人性格的一部分时的稳定态度才能称为品德。

48.√【解析】用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叫作第一信号系统,用语词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叫作第二信号系统。

49.√【解析】学校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可归纳为两个方面:学会调适和寻求发展。学会调适是基本目标,寻求发展是高级目标。

50.√【解析】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的特点,从这个角度讲义务教育就是强迫教育。

51.×【解析】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批评教育,不得开除。”

52.×【解析】教学工作包括五个基本环节,备课是第一个环节,而且是在上课前已经开始的。

53.×【解析】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从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同时又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因材施教的实质是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进行教学。

54.×【解析】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独特的发展规律。

55.√【解析】学习困难学生的智力和感觉正常,并不存在问题。

56.×【解析】诊断性评价是在学期开始或一个单元教学开始时,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状况及影响学习的因素而进行的评价。

57.×【解析】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发散思维。

58.√【解析】认知策略包括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记忆术是精加工策略的一种。

59.×【解析】“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属于道德意志。

60.×【解析】觉察刺激之间微弱的差别的能力称为差别感受性;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称为差别阈限。

61.√【解析】略。

62.√【解析】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是教

育者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依据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其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动。所以教育的价值与功能主要是通过受教育者的发展来实现。

63.×【解析】科技是生产力的重要内容,虽然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科学技术只有被劳动者掌握和运用,才能变成现实的生产力。教育再生产劳动力和科学技术,但它并不等同于生产力。

64.√【解析】智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和思维力等成分,并以思维力为核心。所以一个人智力水平高低主要通过思维能力反映。

65.×【解析】最早的有关学习迁移的一种代表性理论是形式训练说。

66.×【解析】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的代表作是《大教学论》。昆体良是古罗马教学法大师,代表作是《雄辩术原理》《论演说家的教育》。

67.×【解析】从教育法律关系上说,管理学生是教师的基本权利。但是从更广泛的意义来看,学生作为独立的社会个体,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社会主义的新型师生关系倡导的是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68.×【解析】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强调的是新旧知识之间有实质性的联系,而罗杰斯的有意义学习关注的是学习内容与学习者之间的关系,两者本质不一样。

69.√【解析】必修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共性。就我国现阶段基础教育课程现状而言,必修课程一般包括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

70.×【解析】教师备课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即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

71.×【解析】评定一个测验质量优劣的主要技术指标是信度、效度和标准化,而不是难度。

72.√【解析】考生要注意的是,我们经常说的课外、校外教育,二者一个是在课程标准之内,一个在课程标准之外。

73.×【解析】错觉是在特定条件下必然会产生的对事物的歪曲知觉,是不可以克服的。

74.×【解析】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个基本成分。

75.×【解析】新课程改革不仅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还包括教师的观念转变等。

76.√【解析】教育目的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对一切教育活动都有指导意义。

77.×【解析】对事物的理解性的感觉属于知觉,题干的含义是个体从微弱的声音中判断是火车鸣叫,属于知觉。

78.×【解析】运用发现法进行教学时要依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确定探究发现的课题和过程。这是运用发现法的基本要求之一。

79.√【解析】黏合是指把两种或两种以上客观事物的属性、元素、特征或部分结合在一起而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80.√【解析】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属于平权型。平权型教育法律关系是两个具有平等法律地位的教育关系主体之间产生的教育法律关系,通常视为教育民事法律关系。

81.√【解析】诱因可分为正诱因和负诱因。当个体因趋向或接受它而得到满足的诱因称为正诱因;如果个体因逃离或躲避它而得到满足,这种诱因称为负诱因。诱因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例如,对学生而言,教师的表扬是正诱因,斥责是负诱因。

82.√【解析】略。

83.√【解析】人的各种心理活动中,都伴随着注意这种心理状态。

84.×【解析】宋代以后,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重要依据是“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85.√【解析】能力是指促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题干中的描述是能力强的表现。

86.×【解析】生产力虽然是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基础,但不对教育起直接影响。对教

育的领导权与受教育权起直接决定作用的是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87.×【解析】在某一时期,儿童身心发展较其他时期迅速,反映了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88.×【解析】智育的任务不仅要教学生文化知识,而且要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

89.√【解析】德育对其他教育起着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的作用,它体现了社会主义教育的方向。

90.×【解析】课程不仅包括了全部的教育内容,还包括课外活动、家庭作业和社会实践等活动。

91.×【解析】划线属于复述策略。

92.×【解析】言语和语言是密切联系但又有区别的。

93.√【解析】略。

94.√【解析】学生原有的知识准备影响学生的后继学习。

95.×【解析】感觉是最简单的心理现象。

96.√【解析】活动过多、注意力不集中是多动症儿童的主要特征,但不是所有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多的儿童都患有多动症,教师和家长要注意区分。

97.√【解析】略。

98.×【解析】从活动水平角度看,个体主观能动性由三个层次构成:第一层次是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生理活动,第二个层次是个体的心理活动,最高层次是社会实践活动。

99.√【解析】首因效应是指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也叫最初效应、第一印象效应。

100.√【解析】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十三条。

101.×【解析】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强调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涵义是由过于注重“科学世界”转向更多地关注“生活世界”,并不是不要求“科学世界”。

102.×【解析】合作学习是一种让学生在小组中互相帮助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合作学习的方式并不能代替学生独立完成作业。

103.√【解析】产婆术亦称助产术,即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索,自己得出结论。体现的是启发性教学原则。

104.×【解析】六艺教育中的“礼”,不仅包括以“孝”为根本的伦理道德教育,还包括政治、历史等内容。

105.×【解析】个体发展具有差异性,所以教育者要因材施教。

106.×【解析】这种社会现象是服从,而不是从众。

107.×【解析】“少年得志”“大器晚成”是智力表现早晚的差异,是人身心发展个别差异性的表现。

108.√【解析】皮亚杰通过大量研究,发现并总结了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总规律,即儿童道德的发展经历从他律到自律的认识、转化的过程。

109.√【解析】略。

110.√【解析】德育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总和。从德育的性质上来说,在阶级和民族存在的社会,德育具有阶级性和民族性。

111.√【解析】题干表述的是高原现象的定义。

112.×【解析】生产力的发展不仅促进了教育内容的不断调整与更新,同时,生产力的提高也在不断地促进教学方法、手段、组织形式的更新与发展。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社会的变革与发展,继而制约着教育方法的变化与发展。

113.√【解析】个体学习动机越强烈,积极性就越高,从而影响学习结果,即学习动机通过制约学习积极性来影响学习结果。

114.×【解析】略。

115.×【解析】我国中小学新课程改革强调教育评价的发展功能,即能够促进学生的发展。116.√【解析】弗洛伊德把人格结构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三个层次。

117.√【解析】略。

118.×【解析】从抑制不良行为的角度来看,惩罚还是有必要的。当不良行为出现时,可以用两种惩罚方式:一是给予某种厌恶刺激;二是取消个体喜爱的刺激或剥夺某种特权等。119.×【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于1993年10月31日颁布,1994年1月1日起施行。

120.√【解析】该教师没有履行对学生的保护职责,构成不作为侵权。

121.√【解析】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所特有的生产劳动,提出了教育的“劳动起源说”。

122.√【解析】自我意识要经历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三个阶段;生理自我在三岁左右基本成熟,社会自我到少年期基本成熟,心理自我在青少年初期开始形成和发展。123.√【解析】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和普通话即“三字一话”是一个教师必须掌握的基本功。

124.×【解析】西周时,周王朝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并有了“国学”与“乡学”之分。国学是设在王城和诸侯国都的学校,教育内容是“六艺”。

125.√【解析】互补性规律是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长善救失”即扬长避短,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规律。126.×【解析】对学生的不当行为不予理睬,不给以强化,运用的是消退原理。

127.×【解析】课程资源包括教材以及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一切有助于学生发展的各种资源。课程资源的开发既与当地的经济状况与学校设施的现代化程度等客观条件有关,也与家庭、教师和学生等主观因素有关。因此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

128.√【解析】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随着年龄增长和大脑的成熟,有意注意开始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

129.√【解析】班级授课制的基本特点:(1)以班为单位集体授课,学生人数固定;(2)按课教学;(3)按时授课。

130.√【解析】教师和家长不要过分干涉男女生之间的交往,否则会引起孩子们的逆反心理,而应教育和建议他们把握好“自然”与“适度”原则。

131.√【解析】正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促进左右,负迁移指阻碍作用。两种学习之间相似程度高会产生正迁移;相异程度高产生负迁移;既不相似也不相异不发生迁移现象,即零迁移。

132.×【解析】荀子是外铄论的代表,孟子是内发论的代表。

133.√【解析】略。

134.√【解析】略。

135.×【解析】根据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学习任务比较简单时,要想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应维持较强的动机水平。

136.×【解析】赫尔巴特首次提出要把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科学教育学的基础。

137.×【解析】多动症产生的原因不仅可能有先天体质上的原因,也可能有社会因素的影响,如不安的环境。

138.×【解析】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注意。注意有指向性和集中性两种特点。139.√【解析】一般来说,在学校里最重要的缺失需要是爱与自尊。只有满足了学生基本的需要,才能促使他们积极努力地学习。

140.√【解析】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之间

的矛盾,它的实质是社会矛盾在德育过程中的反映。

141.√【解析】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是个人能用言语进行直接陈述的知识,主要用于区别和辨别事物。

142.×【解析】教育活动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媒介构成。教育媒介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组织形式和教育手段等。

143.×【解析】蜘蛛结网是本能行为,是无条件反射。

144.×【解析】“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出自《荀子》。

145.√【解析】略。

146.×【解析】个别化教学是一种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是指教学方法个别化。个别教学是一种“一对一”的教学实施形态,与班级授课制相对应。所以,个别化教学不等同于个别教学。

147.√【解析】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计划具有普遍性的特点,坚持“下要保底,上不封顶”的原则。

148.×【解析】儿童在具体运算阶段才掌握守恒概念。

149.×【解析】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教师的责任是帮助学生由知识不多到知识较多,由不成熟到成熟,最终是要促成学生能够不再依赖教师,学会学习、学会判断、学会选择。

150.√【解析】群体凝聚力是指群体对成员的吸引力和成员之间的相互吸引力。关系融洽、凝聚力强的班级,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自豪感和认同感,顺利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所以,凝聚力常常成为衡量一个班集体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

151.√【解析】桑代克认为学习就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忽视了认知、理解、情感等在人类学习中的作用,抹杀了人类学习与动物学习的本质区别。

152.×【解析】教育目的包括三个层次: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教师的教学目标。教育目的的三个层次是易混点。

153.×【解析】广义的教育心理学包括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心理学。

154.√【解析】依法执教是对教师的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因而其主体是教师。

155.√【解析】教育是通过教师的劳动培养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教书只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

156.√【解析】灵活性是指思维活动的灵活程度。

157.√【解析】洛克主张绅士教育,认为绅士教育是最重要的,一旦绅士受到教育,走上正轨,其他人就都会很快走上正轨。

158.√【解析】略。

159.√【解析】略。

160.×【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教育基本法律。

161.√【解析】本题是对科技知识的考查。

162.√【解析】略。

163.×【解析】我国现代学制的建立比欧美现代学制的建立晚,到清朝末年才出现。

164.×【解析】学习程度达到150%时记忆效果最好,过度学习达到50%时记忆效果最好,注意区分这两种说法。

165.√【解析】略。

166.×【解析】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是从学习方式的维度上划分的,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是从学习内容与学习者认知结构的关系维度上划分的,四者之间没有必然的对应关系。奥苏贝尔强调的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167.×【解析】运用标本,属于实物直观教学。模像直观包括各种图片、图表、模型、幻灯

片、录像带等。

168.×【解析】逆推法是常用的启发法策略之一,还有爬山法和手段—目的分析法。169.×【解析】教师备课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即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170.√【解析】问题解决的认知性体现问题解决活动是通过内在的心理加工实现的,整个活动过程依赖于一系列认知操作的进行。

171.√【解析】心理学家把教师成长划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和关注学生三个阶段。能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172.×【解析】班主任的经常性工作是根据不同学生、不同情况设计并开展班级教育活动。173.×【解析】在巴甫洛夫所讲的两种信号系统中,第二信号系统是人类所特有的。174.×【解析】现代认知心理学诞生的标志是奈塞尔的《认知心理学》的出版。

175.√【解析】本题是对依法执教概念的考查。

176.√【解析】学习动机影响学习效果,反过来学习效果也会影响学习动机,如一个学生学习效果不好,可能会挫伤其学习积极性,降低学习动机。

177.√【解析】到了初中阶段,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有所发展,但仍带有不少片面性和主观性。

178.×【解析】呼气时,刚从嘴里呼出来的是气体,出来遇冷后变成液态的小水滴,由气态变为液态在物理上称为液化。

179.√【解析】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四十条。

180.×【解析】吉尔福特提出智力的三维结构论,认为智力包括内容、操作和成果。181.×【解析】在实际事物中,本质因素与非本质因素往往结合在一起,而且非本质因素一般表现得比较强烈。

182.×【解析】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当代中国教育的导向。

183.×【解析】小学生的记忆以无意识记、机械识记、形象识记为主导。

184.×【解析】德育过程是一种教育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方统一活动的过程,是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品德的过程。而品德的形成过程是受教育者思想道德结构不断建构完善的过程。

185.×【解析】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之间呈“∩”关系。

186.×【解析】教师应热爱所有学生,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

187.√【解析】略。

188.×【解析】校本课程开发包括建立组织、现状分析、制定目标、课程编制、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与修订六个步骤。在具体的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其程序不是一成不变的。各校在开发过程中必须结合实际,选取合适的操作流程,使校本课程的开发更具时效性。

189.×【解析】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自觉性;第二,独立性,也称自主性;第三,创造性。创造性才是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最高表现。

190.√【解析】教学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这是教学的本质。

191.√【解析】思维的间接性是指思维活动不直接反映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而是借助一定的媒介和一定的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认识。“月晕知风”是典型的思维间接性表现。

192.√【解析】西周时,周王朝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学在官府”是西周教育制度的主要特征。

193.×【解析】通过收集资料对某个人进行深入而详尽的研究的方法是个案法。

194.×【解析】相对性评价又称为常模参照性评价,是运用常模参照性测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的评价。

195.×【解析】桑代克提出的联结—试误说是教育心理学史上第一个较为完备的学习理论。

196.√【解析】略。

197.√【解析】个体在学习过程中,总是根据自己对知识的不同表征而选择相应的学习方法,所以说知识表征是知识学习的关键。

198.√【解析】目前在我国,中小学课程主要由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三部分组成。199.×【解析】教师备课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即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

200.×【解析】《宪法》中有关教育的条款是我国教育立法的根本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我国基本法律,即“教育母法”。

201.√【解析】本题是对常识的考查。

202.√【解析】在各种实践领域中,气质虽不起决定作用,但它对人的工作方式有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的工作效率。因此在职业的选择上,考虑气质因素是十分重要的。203.√【解析】个体心理发展具有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204.×【解析】外铄论者一般都注重教育的价值,对教育改造人的本性,形成社会所要求的知识、能力、态度等方面,都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205.×【解析】1924年出版的廖世承的《教育心理学》是我国第一本此类教科书。

206.×【解析】德国于1763年作出了普及义务教育的规定,是最早普及义务教育的国家。207.√【解析】教师职业角色多样,他们不仅被认为是智者的化身,作为教师,他还必须是一个学者和学习者,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

208.×【解析】美育的最高目的是培养学生心灵美和行为美,使他们在生活中达到内在美和外在美的统一。

209.√【解析】罗夏克墨渍测验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投射式人格测验。

210.√【解析】班级授课制虽然有利于有效地大面积培养人才,但也限制了学生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发挥,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和满足个性化的学习需要。

211.√【解析】略。

212.√【解析】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教育无法脱离生产劳动而独立。

213.√【解析】本题是对情感与意志的关系的考查。

214.√【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十三条规定,取得教师资格的人员首次任教时,应当有试用期。

215.√【解析】教师在无准备的情况下,能够迅速、果断地作出正确判断,随机应变、因势利导,是教师教育机智的表现。

216.×【解析】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热爱学生。

217.√【解析】巴甫洛夫条件反射理论的假说认为记忆是在大脑皮质上暂时神经联系地接通、巩固和恢复。暂时神经联系一经形成便会在大脑皮质中留下痕迹的接通,这就是识记;这些痕迹因受到强化而得到巩固,因不强化而消退,这就是保持和遗忘;回忆和再认则被认为是暂时神经联系的痕迹在一定条件下的重新活动。

218.√【解析】该题考查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的关系。

219.√【解析】略。

220.×【解析】生活教育理论的提出者是杜威,而不是泰勒。

221.√【解析】本题是对自然科技知识的考查。

222.√【解析】自上而下的垂直迁移,即上位的较高层次的经验影响下位的较低层次的经验的学习。平行四边形是菱形的上位概念。

223.×【解析】关键期并非是绝对的,错过关键期之后,经过补偿性学习仍有可能得到发展,只是难度要大些。

224.√【解析】教师的专业知识应建立在广博的文化知识修养的基础之上。

225.×【解析】了解和研究学生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了解和研究学生个人;了解学生的群体

关系;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226.√【解析】学科课程分科设置,重视学科内容的内在逻辑联系,但不重视学科之间的联系。我国古代的“六艺”属于学科课程。

227.×【解析】借助间接经验认识世界,是认识上的捷径。掌握间接经验是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基本途径。

228.√【解析】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出版的《大教学论》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作了阐述,为班级授课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229.×【解析】这句话说的是环境对人发展的影响。

230.√【解析】教育目的是针对所有受教育者提出的,而培养目标针对的是特定的受教育者。231.√【解析】练习对技能进步有促进作用。练习是操作技能形成的具体途径。

232.√【解析】活动课程又叫儿童中心课程或经验课程,具有实用性、综合性、实践性等特点。

233.×【解析】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结成授受关系,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互相促进的关系。

234.×【解析】教师是教育过程的组织者,在全部教育活动中起主导作用。因此,教师是影响师生关系的最主要因素。

235.×【解析】在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中,说服的方法作用是很大的,但说服的方法不是万能的,必须辅以纪律处分等强制性的方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236.×【解析】讲授法可以是“注入式”的,也可以是“启发式”的。“注入式”主要指教师从主观出发,把学生看成单纯接受知识的容器,向学生灌注知识,无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237.√【解析】男孩在动作技能方面的优势到青春期以后才逐渐显露出来,之前非常微弱。238.×【解析】惩罚与负强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一个会降低反应概率,一个则是为了增加行为出现的概率。

239.×【解析】我国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分为公民(自然人)、机构和组织(法人)、国家三类。

240.√【解析】非正式群体对个体的发展既有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的作用。

241.×【解析】定势对问题解决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

242.×【解析】古代斯巴达教育以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为主,其教育目的是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是古代雅典教育的教育目的。

243.×【解析】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

244.×【解析】热爱学生首先要理智地爱,不溺爱、不偏爱;其次要无私地爱,一视同仁;再次,爱与要求相结合。

245.√【解析】学习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题干中“温故而知新”体现的是顺向正迁移。

246.×【解析】课外辅导不仅包括为基础差和因事、因病缺课的学生补课,也包括给成绩特别优异的学生做个别辅导,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的教育等。

247.√【解析】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可能性。没有这个前提或者有缺陷,个体的身心发展水平就会受到不可弥补的影响。

248.×【解析】能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本质区别。249.√【解析】我国最早的学校产生于商代,并且同时产生了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我国商代的社会形态是奴隶社会。

250.×【解析】在一个大的学习阶段、一个学期或一门课程结束时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叫总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

251.×【解析】中小学课外活动的基本形式是小组活动。

252.√【解析】教育目的是对受教育者的总的要求,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只有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才能实现教育目的。

253.×【解析】题干描述的是课程标准的释义。

254.√【解析】本题考查德育目标的地位。

255.×【解析】了解学生并不意味着班集体的形成。

256.√【解析】略。

257.√【解析】本题考查洛克的教育思想。

258.×【解析】我国最早颁布的教育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它标志着我国教育开始走上依法治教的道路。

259.×【解析】原始社会中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到了古代社会两者才开始分离。

260.√【解析】我国法律规定学生有受教育的权利,无故开除学生要负法律责任。

261.√【解析】2010年6月2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政治局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262.√【解析】略。

263.×【解析】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所以说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活动,也包括学生的学习活动。

264.√【解析】每个人都有创造力,只是被开发的程度不同而已。

265√【解析】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形成和培养自我反思的意识以及自我监控的能力。

266.√【解析】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面对全体学生,主要是针对正常学生。

267.√【解析】传统教育更偏重于部分学生,而素质教育强调面向全体学生,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

268.×【解析】认知方式不同,个体选择信息加工的方式不同,但并不影响对信息的处理,所以说认知方式没有好坏之分。

269.×【解析】德育的一般顺序是从道德认知开始,但德育又具有多种开端,知情意行都可以作为开端。

270.√【解析】提倡教育的公平性即要实现教育的民主化。教育民主化要求在教育过程中全体学生享有教育资源机会的均等,这意味着要对社会弱势群体学生给予特殊照顾。平衡城乡师资力量体现了这一要求。

271.√【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对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以及学生的权利和义务有明确的规定。

272.×【解析】智力不影响学习的发生。

273.√【解析】根据每一堂课具体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即使是同一种教学任务,教师也可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传授新知识,可采用讲授法;复习和巩固知识,可采用练习法。274.√【解析】班级授课制的基本特点:(1)以班为单位集体授课,学生人数固定;(2)按课教学;(3)按时授课。

275.√【解析】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在于建构学生主体,“教”的目的是为了达到“不教”,即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

276.√【解析】考生要注意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概念的区别。

277.√【解析】教师威信是指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它实质上反映了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师成功扮演教育者角色、顺利完成教育使命的重要条件。

278.×【解析】依法执教就是依罚执教这一观点是传统教育的一大弊病。在义务教育阶段,

一些教师在执教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歧视、侮辱、体罚学生的现象,主要就是对依法执教的意义和重要性认识不到位。依法执教是对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指对学生的依罚管理。

279.√【解析】我国2006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

280.√【解析】略。

281.×【解析】义务教育是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其实质是国家依照法律的规定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强迫教育。义务教育又称强迫教育和免费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普及性的特点。

282.√【解析】生产力水平是教育的物质水平,决定了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283.×【解析】教育法规与教育政策的区别在于执行方式不同:教育法规的执行是以国家的强制力为后盾的,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遵守,不得违反;教育政策的执行方式主要是依靠行政力量或党的纪律,运用号召、宣传、教育、解释、动员等方式贯彻实施,其强制力是有限的。

284.×【解析】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能动性,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什么都学,什么都学好。

285.√【解析】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是“班级授课制”的奠基者。他在1632年发表的《大教学论》一书中,对班级教学的实践作了总结和归纳,并对班级教学的特点、功能、应用等问题,第一次从理论上作了概括性的阐述和论证,从而奠定了班级教学的理论基础。286.√【解析】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但不是同步发展的。

287.×【解析】激情是一种强烈的情感表现形式,往往发生在强烈刺激或突如其来的变化之后,具有迅猛、激烈、难以抑制等特点。人在激情的支配下,常能调动身心的巨大潜力。288.×【解析】教学中学生获得的知识既有直接经验,又有间接经验。就学生的认识任务而言,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大量地接受间接经验。

289.×【解析】注入式是指教师从主观出发,把学生看成单纯接受知识的容器,向学生灌输知识,无视学生在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启发式是指教师从学生实际出发,采取各种有效的形式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指导他们自己去学习的方法。讲授法和问答法是教学方法,是注入式和启发式都可以采用的方法。

290.√【解析】学校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可归纳为两个方面:学会调适和寻求发展。学会调适是基本目标,以此为主要目标的心理辅导可称为调适性辅导;寻求发展是高级目标,以此为主要目标的心理辅导可称为发展性辅导。简言之,这两个目标分别是要引导学生达到基础层次的心理健康水平和高层次的心理健康水平。

291.√【解析】略。

292.×【解析】定势(即心向)是指重复先前的操作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在定势的影响下,人们会以某种习惯的方式对刺激情境作出反应。因此定势对解决问题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

判断题题库及答案

判断题题库及答案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1、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经常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 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3、由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人,有依照法律规定取得补偿的权利。(×) 4、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构成犯罪的,除追究刑事责任外,对肇事者在驾驶资格方面将做出终身禁驾的处罚。(对) 5、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除追究刑事责任外,对肇事者在驾驶资格方面将做出终身禁驾的处罚。(对) 6、住宅区的物业服务企业可以对管理区域内的共用消防设施进行维护管理,提供消防安全防范服务。(×) 7、任何人都有权对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执法中的违法违纪行为进行检举、控告。(√) 8、建设用地是指已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地,包括城乡住宅和公共设施用地、工矿用地、交通水利设施用地、旅游用地、军事设施用地等。(×) 农业建设用地是指直接或间接用于农业生产需要或规定用于农业生产配套的工程用地。(×) 9、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国家环境保护规划的要求,编制本行政区域的环境保护规划,报同级人民政府备案并公布实施。( X ) 10、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为改善环境,依照有关规定转产、搬迁、关闭的,人民政府应当予以支持。(√) 1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 12、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13、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常设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1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修改宪法。√ 15、因醉酒驾驶机动车依法被吊销驾驶证的,10年内不得重新申领。(错) 16、驾驶拼装的机动车或者已达到报废标准的机动车上道路行驶的,除被罚款外将被并处以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对) 17、交通警察因收集证据的需要,可以扣留事故车辆。(对) 18、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在消防监督检查中发现火灾隐患的,一律依照规定对危险部位或者场所采取临时查封措施。(×) 19、生产、储存、经营其他物品的场所与居住场所设置在同一建筑物内,不符合消防技术标准的,责令停产停业,并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20、生产、销售不合格的消防产品或者国家明令淘汰的消防产品的,由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的规定从重处罚。(×) 21、依照法律规定征收环境保护税的,不再征收排污费。(√) 22、负责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部门在收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后,应当全文公开。( X ) 23、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符合条件的社会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可以通过诉讼收取适当经济利益。( X )

国开《管理学基础》章节自测题作业答案

第一章 一、单项选择 题目1 在管理的各项职能中,最具有规性、技术性的职能是()。 A. 控制 题目2 人们常说“管理是一门艺术”,强调的是()。 A. 管理的实践性 题目3 “管理就是决策”是下列哪位经济学家的观点?() C. 西蒙 题目4 当管理者接待来访者、参加剪彩仪式等社会活动时,他行使的是()的角色。 A. 精神领袖 题目5 组织是管理的基本职能之一,它是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 A. 目标、部门和关系 二、多项选择 题目6 管理作为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具有其独特的性质,比如()。 管理具有二重性, 管理具有科学性, 管理具有艺术性 题目7 明茨伯格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管理者在组织中扮演十种角色,这些角色被分为()。 人际关系角色, 信息传递角色, 决策制定角色 题目8 根据管理二重性的原理,与自然属性相联系的是()。

生产力, 社会化大生产 题目9 管理者在行使各种管理职能、扮演三类管理角色时,必须具备以下技能:如()。 技术技能, 人际技能, 概念技能 题目10 下列选项中,()属于管理者所扮演的决策角色。 企业家角色, 干扰应对者角色, 资源分配者角色, 谈判者角色 三、判断正误 题目11 一般来说,组织规模越大,管理者必须应对的环境因素的数量越多。() 对 题目12 控制的实质就是使实践符合于计划,计划就是控制的标准。() 对 题目13 事先对未来行为所作的安排就是预测,它是人们有意识的活动。() 错 题目14 处于不同管理层次上管理者,其履行的管理职能也是不同的。() 错 题目15

从教材给“管理”所下定义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管理的对象就是组织的各种资源。() 错 第二章 一、单项选择 题目1 西方早期的管理思想中,()是最早研究专业化和劳动分工的经学家。 正确答案是:亚当?斯密 题目2 管理科学学派中所运用的科学技术方法,来源于()。 正确答案是:军队 题目3 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中心问题是()。 正确答案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题目4 企业流程再造强调()的理念。 正确答案是:顾客为导向和服务至上 题目5 古典管理理论对人性的基本假设,认为人是()。 正确答案是:经济人 二、多项选择 题目6 马克斯·韦伯指出,任何组织都必须由某种形式的权力作为基础,才能实现目标。这些权力包括:()。 传统的权力, 理性--合法的权力, 超凡的权力 题目7 199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的彼得·圣吉教授出版了一本享誉世界之作--《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下列选项中()是其主要容。

行政执法考试判断题参考题库汇总

一、判断题1、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在法定授权范围内,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职权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答案:正确2、因行政协助发生争议的,由请求机关与协助机关共同的上一级行政机关决定。答案:正确3、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派出机关和乡镇人民政府可以作出重大行政决策。答案:错误4、重大行政决策听证会中,听证主持人根据听证笔录制作的听证报告是政府决策的主要依据。答案:错误5、政府行政首长作出暂缓决定超过 2 年的,重大行政决策方案退出重大行政决策程序。答案:错误6、制定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义务产生直接影响的规范性文件,必须由制定机关负责人集体讨论决定。答案:正确-12 -7、规范性文件有效期为 5 年;标注“暂行”、“试行”的规范性文件,有效期为 1 年。答案:错误8、行政执法决定自送达之日起生效。答案:正确9、行政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签订,但是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答案:正确10、行政机关可以根据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申请进行行政调解,也可以主动进行行政调解。答案:正确11、受委托行政机关或者组织在委托的范围内,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职权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答案:错误12、行政管理事项涉及不动产的,由不动产所在地行政机关管辖。答案:正确13、行政机关受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申请或者依职权启动行政程序后,认为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当移送有管辖权的行政机关,并通知当事人;受移送的行政机关认为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可以再行移送。答案:错误14、风险评估是作出重大行政决策必经程序。答案:正确15、行政机关制定的内部工作制度、人事任免决定、对具体事项的处理决定、工作部署、向上级行政机关的请示和报告以及其他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义务没有直接影响、不具有普遍约束力、不可以反复适用的公文,不属于规范性文件。答案:正确16、议事协调机构、政府工作部门的派出机构和部门内设机构可以制定规范性文件。答案:错误17、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也可以向行政机关提议制定规范性文件。答案:正确18、行政机关调查取证时,行政执法人员不得少于2 人。答案:正确19、行政执法决定必须说明理由。答案:错误20、行政机关实施行政指导可以收取适当的费用。答案:错误21、行政机关行使行政裁量权应当符合立法目的,采取的措-14 -施和手段应当必要、适当;实施行政管理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实现行政目的,应当选择最有利于保护公

《管理学基础》判断题题库

《管理学基础》判断题题库 (更新至2019年7月试题) 阿吉利斯认为,领导方式会影响人的成熟过程,如果让职工长期从事简单的重复性工作会造成依赖心理,从而阻碍其向成熟发展。(对) 彼得·鲁克认为,企业经理的任务就是要创造一个整体,他既是”作曲家”也是“指挥家”。(对) 彼得·圣吉教授认为,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看法不同,原因是他们的行为模式不同。(错) 扁平型组织结构有利于领导控制,但会影响下属的工作积极性。(错) 表彰和奖励能起到激励的作用,批评和惩罚不能起到激励的作用。(错) 采购控制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对输入品进行评价和挑选,以确保输入品的质量、数量和建立稳定的购销关系。(错) 采用轮盘式沟通模式时,每位成员都可以与其他每个人自由沟通,因此沟通快,但由于沟通渠道太多,容易造成混乱并且降低传递信息的准确度。(错) 采用外部招聘的方式选择管理人员,有利于鼓舞士气,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错) 产品质量是工作质量的体现,也是工作质量的基础和保证。(错) 成本标准和收益标准都属于实物标准。(错) 成就需要理论认为主管人员的成就需要是可以培养的。(对) 处于不同管理层次上的管理者,其履行的管理职能也是不同的。(错) 从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初期,欧洲和美国都相继有人提出比较系统的管理理论。比如,在美国表现为泰罗创建的科学管理理论,在法国表现为法约尔的行政管理理论。(错) 从教材给“管理”所下定义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管理的对象就是组织的各种资源。(错) 从形式上看,目标管理是一种程序和过程。(对) 从组织需要的角度进行人员配备,就是将有知识、有能力的人安排到组织中来,其他条件完全不需要考虑。(错) 当外部环境处于剧烈变化状态时,企业可以通过建立一些临时性的部门、通畅的信息传递、分权程度的提高,发挥员工的潜力,减少外部环境对拿业造成的不利影响。(对) 定量目标比定性目标更易衡量。(对) 对于同一管理职能,不同层次的管理者所从事的具体工作的内涵也是不完全相同的。(对) 非语言沟通主要包括身体语言和语气语调等。非语言沟通之所以受到重视,是因为身体语言等非语言方式能够令人信服地表达人的真情实感。(对) 非语言沟通主要包括身体语言和语气语调等。这种沟通方式之所以受到重视,是因为非语言方式能够令人信服地表达人的真情实感。(对) 非正式沟通未经管理层批准,是不受等级结构限制的沟通。(对) 高层领导者更应该了解相关的专业知识。(错) 高科技和适宜的外部环境是网络型组织结构的基础条件。(对) 根据戴维·麦克和兰的研究,对一般职员来说,成就需要比较强烈。(错) 根据归因理论,把失败归于稳定因素会提高以后工作的积极性,归于不稳定因素可以降低工作的积极性。(错) 公司层战略是企业总体的、最高层次的战略,因此,也称为高层战略。(错) 贡献考评是决定管理人员报酬大小的主要依据。(对) 沟通过程中有了反馈,表明信息接受者收到并完全理解了信息发出者的信息。(错) 古典管理理论把人当成“经济人”,行为科学家提出了“社会人”的观点。(错) 管理的艺术性就是强调管理的复杂性。(错) 管理人员的工作主要是从事资源协调和管理,没有必要掌握具体的业务知识。(错) 管理人员要与各种人相处,可能遭遇各种事件,因此需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样才能冷静的处理好意外和突发事件。(对) 管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产生的,在原始社会是不存在管理的。(错) 管理是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群体活动,是一个动态的协作过程。(对) 1

管理学基础综合练习题

《管理学基础》综合练习和答案 双击自动滚屏发布者:楚晓玉发布时间:2009-3-27 阅读:230次 综合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 1.这是个网络系统,由输入、处理、输出和反馈四个环节构成:它在管理各职能中占有重要地位,就是管理的(B )。 A.控制职能 B.决策职能 C.领导职能 2.企业要正常运转,必须根据企业经营目标,对各生产要素进行统筹安排和全面调度,使各要素间能够均衡配置,各环节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这里的统筹安排和全面调度就是管理的( C )职能。 A.组织 B.控制 C.协调 3.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对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有重大影响,成为后来管理过程学派的理论基础,他的代表作是( A ) A.《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 B.《科学管理理论》 C.《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论》 4.梅奥等人通过霍桑试验得出结论:人们的生产效率不仅受到物理、物理的因素的影响,而且还受到社会环境、社会心理因素影响。由此创立了( B ) A.行为科学学说 B.人际关系学说 C.人文关系学说 5.科学管理理论是古典管理理论之一,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 ( B)。 A.制定科学的作业方法 B.提高劳动生产率 C.提高工人的劳动积极性

6.系统管理学派认为,组织是由一个相互联系的若干要素组成、为环境所影响的并反过来影响环境的开放的 ( A )。 A.社会技术系统 B.社会经济系统 C.社会经济组织 7.管理科学学派中所运用的科学技术方法,来源于( C ) A.学校 B.科研部门 C.军队 8.对企业现在和未来的整体效益活动实行全局性管理,就是( A )的核心。 A.战略管理 B.经营管理 C.企业战略 9.199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的彼得·圣吉教授出版了一本享誉世界之作,引起世界管理界的轰动,这就是( C )。 A.《企业再造工程》 B.《管理的革命》C《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 10.企业流程再造的目的是增强企业竞争力,从( B )上保证企业能以最小的成本、高质量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赢得客户。 A.作业管理 B.生产流程 C.生产管理 11.按照计划内容表现形式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目标、策略、政策等多种。在决策或处理问题时,用以指导并沟通思想活动的方针和一般规定就是( C ),它指明了组织活动的方向和范围。 A.策略 B.规则 C.政策 12.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通过市场中“看不见的手”的引导,实现( A ),从而实现全社会的公共利益最大化。 A.资源配置的优化 B.劳动力的合理利用 C.利益的再分配 13.戴维斯等学者指出,企业目标可分为主要目标、并行目标、次要目标。其中,(

统计学选择题判断题汇总(有答案)

二、判断题(每题1分,计10分,请填入“√”或“”)() 1、数量指标根据数量标志计算而来,质量指标根据品质标志计算而来;() 2、普查是全面调查,抽样调查是非全面调查,所以普查比抽样调查准确;() 3、凡是离散型变量都适合编制单项式数列;() 4、任何变量数列都存在众数;() 5如果,则变量分布为左偏;() 6、判定系数越大,估计标准误就越大;() 7、正相关是指两个变量的数量变动方向都是上升的;() 8、统计的本质就是关于为何统计,统计什么和如何统计的思想;() 9、两个总量指标时间数列相对比得到的时间数列一定是相对数时间数列;() 10、同度量因素在起到同度量的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权数作用。()

统计基础判断题:1.统计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不考虑个别事物的特征()

2.统计工作有前后之分,在时间中是不能交叉进行的() 3..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而标志则不能用数值表示.() 4.指标体系就是把若干个统计指标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体系() 5.统计调查中的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有时一致,有时则不一致() 6.结构相对指标一般只能在分组的基础上计算,且分子与分母不能互换.() 7.随着研究目的的不同,总体单位总量有肯能变化为总体标志总量(0 8,一个总体有多个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 9.一个总体有一个总体单位总量,有多个总体标志总量()、 10.权数对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影响取决与总体单位数的多少.()、 ~ 学年第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1 )卷 二、不定项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一个或多个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答案的题号写在题前的括号内,选择了错误答案,该小题无分,漏选正确答案,酌情给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1、统计学的核心内容是 c A数据的收集 B数据的整理 C数据的分析 D数据的分组 E以上都不对 2、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 A 国民收入 B 平均工资 C 计划完成程度 D 出勤率 E 总产量数 3、变量是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变量的数量表现是变量值,所以 A 数量标志和所有统计指标是变量 B 所有标志值和指标值是变量 C “工业企业总产值”是个变量值 D 变量不包括品质标志 E “某企业工业总产值20万元”是个变量值 4、下列项目中属于非全面调查的有 A.重点调查 B.抽样调查 C.典型调查 D.全面统计报表 E.定期调查 5、编制时间数列的可比性原则包括abce A.时间方面的可比 B.总体空间范围的可比 C.统计指标内容和计算方法的可比 D.统计指标的名称和含义可比 E.统计指标的计量单位和计算价格的可比 6、从一个总体中可以抽取一系列样本,所以 A. 样本指标的数值不是唯一确定的 B. 所有可能样本的平均数的平均数等于总体平均数 C. 总体指标是确定值,而样本指标是随机变量 D.总体指标和样本指标都是随机变量 E. 所有可能样本的标准差等于总体的标准差 7、应用移动平均法分析长期趋势,采用多少项计算移动平均数,一般考虑下列问题A 现象的变化是否有周期性 B 原数列的项数 C 原数列波动大小 D 是否需要移动平均数列的首尾数值 E是时期数列还是时点数列 8、在编制指数时,确定同度量因素需要考虑的问题有 A 各指标间的经济联系 B 同度量因素的可比性 C 同度量因素固定的时期 D 实际条件和使用上的方便 E 同度量因素是否符合指数形式 9、分类抽样中的类与整群抽样中的群相比,有 A 二者相同 B 二者不一样 C 二者的划分原则相反 D 要求群内差异大,类内差异小 E 要求群内差异小,类内差异大 10、一元线形回归方程中的回归系数ac A 能说明两变量间的变动方向 B不能说明两变量间的变动方向 C 能表明两变量间的变动程度 D不能表明两变量间的变动程度 E 其数值大小受计量单位的影响 一、判断题(判断正误,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每个判断1分,共10分) 1、在全国人口普查中,总体是全国总人口,总体单位是每一户,全国总人口数是变量。() 2、对于有限总体只能进行全面调查。() 3、众数、中位数都是位置代表值,它们不受极值的影响,对于偏态分布它们的代表性好于均值。() 4、对离散型变量只能编制组距数列,对连续型变量既可以编制组距数列也可以编制单项数列。() 5、几何平均法适用于变量的连乘积等于总比率或总速度的现象。() 6、权数本身对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影响取决于权数绝对值的大小。() 7、在其他条件不变下,提高估计的置信度,会加大允许误差,要减小允许误差,就要降低估计的可靠程度。

所有分类管理学基础练习题

管理学基础练习题 第一章 一、名词解释: 1.管理 2.管理学 3.归纳法 4.试验法 5.演绎法 二、填空题: 1.管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具有以下特点:()、()、()、()。 2.管理学在研究生产关系时,主要研究()。 3.管理学在研究生产力时,主要研究()。 4.管理学在研究上层建筑时,主要研究()。 5.管理学和其他许多社会科学一样,其研究和学习方法基本上有()、()和()。 三、简答题: 1.如何深刻理解管理的基本概念? 2.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各是什么? 四、问答题: 什么是管理的两重性?掌握管理的两重性有何重要意义? 第二章 一、填空题: 1.自古以来,人类的经济、政治、军事、宗教及其他一切社会活动,都具有三个最基本的特点:()、()、()。 2.中国传统的管理思想,分为宏观管理的()和微观管理的(),主要 包括如下要点:()、()、()、()、()、()、()、()()。 3.“科学管理”理论的创始人是美国的(),他创立的管理制度称为()。 4.组织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是法国的()。 5.马斯洛在需要层次理论中将需要分为五级()、()、()、()、()。 6.赫茨伯格在《工作与激励》一书中正式提出了激励的双因素理论,这两类因素分别是()和(),前者是以()为中心,后者是与()有关。 二、单项选择题: 1.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为5个层次,这5个层次由低到高的顺序是() A.生理、安全、感情、尊重、自我实现 B.安全、生理、感情、尊重、自我实现 C.生理、感情、安全、尊重、自我实现 D.安全、生理、尊重、感情、自我实现 2.在下列各因素中属于保健因素的是() A.监督;与上下级的关系;工资;工作安全 B.提升;责任;工作安全;工资 C.监督;责任;与上下级的关系;提升 D.监督;工资;与上下级的关系;提升 三、判断说明题: 1.回顾我国的管理史,可以发现学会管理、加强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2.X理论认为人的本性是好的,并非天生懒惰。因此管理者应创造一个能多方面满足工人需要的环境,使人们的智慧、能力得以充分的发挥,以更好地实现组织的和个人的目标。而Y理论正好相反。 四、简答题: 1.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有哪些内容? 2.“行为科学”学派中“需要层次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3.“双因素”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管理学基础练习题一

《管理学基础》练习题一管理、管理者与管理思想 练习题一 (一)填空题 1.管理作为人类的一项活动,不同于文化活动、科学技术和教育活动等,它具有()、()、艺术性、创造性和()5个特征。 2.管理过程包含着巨大的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性主要体现在()的不确定性、管理运行时空的不确定性、()的不确定性以及管理实施结果的不确定性4个方面。 3.管理的基本手段包括()、组织、()、协调和()。 4.()是指将组织内的各种资源按照配比及程序要求有序地进行安置。 5.()是指对未来行动或活动以及未来资源供给与使用的筹划。 6.()是指领导指示组织内的所有人同心协力去执行组织的计划,实现组织的目标。 7.()是指根据既定目标,不断跟踪和修正所采取的行为,使之朝着既定目标方向运作,并实现预想成果或业绩。 8.()是指将资源按照规则和配比安排的一种活动,也是将专业化分工条件下各种的工作行为成果有序统一的活动。 9.管理的基本问题是()。 10.充分有效地利用组织有限的资源,实现组织目标,可以有两个基本的方法。这两种方法用投入产出术语来表示,分别为:()和()。 11.所谓管理活动A的机会成本是指()。 12.“自我实现人”假设是对人的价值的一种最新的看法。这一假设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心理学家()的()理论。 13.科学管理理论所提出的任务管理是由()、()、()等原理构成的,对今天的企业管理依然有很大意义。 14.团队学习的有效性不仅在于团队整体会产生出色的成果,而且其个别成员学习的速度也比其他人的学习速度快。团队学习的修炼从()开始。 15.近100年来管理理论学派林立,但大致可分为4个发展阶段:()、()、()、()。 16.行为科学中比较著名的理论包括:马斯洛的()、赫兹伯格的()、麦克雷戈的()、布莱克和穆顿的()等。 17.行为科学认为,()是由共同遵守某些准则的员工(管理者和非管理者)所组成的集合体,他们为实现组合体的目标而努力。 18.决策的有效性和科学性需要三个条件:第一,();第二,();第三,

管理学基础判断题75747

1.管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产生的,在原始社会是不存在管理的。( × ) 2.管理的艺术性就是强调管理的复杂性。( × ) 3.管理是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群体活动,是一个动态的协作过程。( √ ) 4.事先对未来行为所作的安排就是预测,它是人们有意识的活动。( × ) 5.控制的实质就是使实践符合于计划,计划就是控制的标准。( √ ) 6.从教材给“管理”所下的定义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管理的对象就是组织的各种资源。( × ) 7.组织是由目标、结构和关系这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 × ) 8.处在不同管理层次上管理者,其履行的管理职能也是不同的。( × ) 9.对于同一管理职能,不同层次的管理者所从事的具体工作的内涵也是不完全相同的。( √ ) 10.管理者扮演干扰应对者角色就是要协调好组织与外部环境因素的关系。( × ) 11.人际关系技能是指成功地与人打交道并与人沟通的能力。掌握这项能力对各层次的管理者具有同等重要性。( √ ) 12. -般来说,组织规模越大,管理者必须应对的环境因素的数量越多。( √ ) 1.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既重视技术因素,也重视社会因素。( × ) 2.正式组织是为了实现企业目标所规定的企业成员之间个人感情关系的一种结构,它以效率逻辑为其行动标准。( × ) 3.权变理论认为,组织的管理没有绝对正确的方法,也不存在普遍适用的理论。采用哪种理论和方法进行管理,要视组织的实际情况和所处的环境而定。( √ ) 4.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期,欧洲和美国都相继有人提出比较系统的管理理论。在美国表现为泰罗创建的科学管理理论,在法国表现为法约尔的行政管理理论。( × ) 5.韦伯是德国古典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他对管理理论的贡献是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管理体系,其代表作是《行政组织体系理论》。( × ) 6.法约尔是西方古典管理理论在法国的杰出代表,他提出的一般管理理论对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被誉 为“一般管理理论之父”。( × ) 7.古典管理理论把人当成“经济人”,行为科学家提出了 “社会人”的观点。(√ ) 8.梅奥认为,在共同的工作过程中,人们相互之间必然发 生联系,产生感情,形成一种行为准则或惯例,这就形成了 正式组织。( × ) 9.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层,是呈观念形态的价值观、 信仰及理想等。它体现在企业经营哲学、宗旨、方针、目标 等方面。( √ ) 10.彼得·圣吉教授认为,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看法不同, 原因是他们的行为模式不同。( × ) 11.“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区别在于:“非正式 组织”中以效率的逻辑为重要标准。( × ) 12.经验学派主张通过分析经验来研究并传授管理学问题, 被称为经验教学。( × ) 1.现实中,许多中小型组织大量采用的是非正式计划。( √) 2.只有组织的高层管理人员才有资格编制计划。( ×) 3.以效率为出发点制订计划,就是追求较高的经济利益。 ( × ) 4.-般而言,战略计划相比作业计划要承担较高的风险。 ( √) 5.目标是指组织在一定时期内所要达到的具体成果。( √) 6.确定目标是计划工作的起点。(×). 7.任何一个组织的目标都是想方设法创造更多的利润。 ( × ) 8.计划的前提条件可以分为外部前提条件和内部前提条件。 其中,外部前提条件多为组织不可控制的因素。( √ ) 9.-般而言,预测时间越短,影响预测结果的因素变化越小, 预测误差也越小;反之亦然。( √ ) 10.无论是定性预测还是定量预测都需要建立数学模型。 ( × ) 1.企业目标为企业决策指明了方向,是企业计划的重要内 容,也是衡量企业经营思想的标准。( × ) 2.依据权变原则,企业目标要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 整与修正。企业的长期目标应保持一定的稳定性,短期目标 应保持一定的针对性。( × ) 3.企业目标为企业决策指明了方向,是企业计划的重要内 容,也是衡量企业实际绩效的标准。( √ ) 4.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提出,企业目标唯一有效的 定义就是创造利润。( × ) 5.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人们不仅把企业看成是经济组织, 还认为企业应当担负起对社会的责任。企业不仅是一个以员 工、经营者和投资者为主体组成的经济组织,也是一个包含 顾客、供应商、竞争者、政府等要素在内的开放系统,应把 这些系统要素的共同利益作为企业的目标。( √ ) 6.在目标的内容方面,彼得·德鲁克指出,企业的性质本 身需要多重目标。在每一个领域中,只要企业绩效和成果对 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直接的利害关系,就需要订出目标来。 ( x ) 7.目标管理强调的是以成果为目标的管理。(x ) 8.目标管理体现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 x ) 9.R.利克特从行为科学的角度研究目标管理,他提出:工 作目标=决策的质量×激发人们履行决策的动机。( x ) 10.目标管理是一种激励手段,是完成某一特定方面的管理 工作的工具。( x ) 11.从形式上看,目标管理是一种程序和过程。(x ) 12.彼得·德鲁克认为,企业经理的任务就是要创造一个整 体,企业经理既是“作曲家”也是“指挥家”。( x ) 13.彼得·德鲁克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首先在《目标管理》 一书中提出目标管理思想。( × ) 14.彼得·德鲁克认为科学管理理论偏重于对职工思想与行 为的研究,行为科学重视工作的效率,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 而目标管理理论可以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 ) 15.目标管理把以科学技术为中心,以人为中心的两种管理 思想统一起来,是对管理学的重要贡献。( × ) 16.目标管理强调成果,实行“效益至上”。( × ) 17.麦格雷戈在德鲁克的目标管理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新 的业绩评价方法,提出下属人员应承担为企业设置短期目标 的责任以及同其上司一起检查这些目标的责任。( x ) 18.强调短期目标容易产生企业的短期行为,因此,企业在 发展过程中,要强调中长期目标。( x) 19.在目标设立过程中,目标要略低于企业当前的生产经营 能力,保证企业经过一定努力能够实现。目标过高,会因无 法完成任务而使员工丧失信心。( x ) 20.目标管理思想诞生于美国,最早将其应用到管理之中的 企业,也是在美国。( x) 21.目标管理强调自我控制和民主管理,强有力的领导控制 与积极的自我控制相结合是实现目标动态控制的关键。 ( x ) 22.目标的制定具有严肃性,确定之后不能修改。( x ) 23.目标实施过程中,管理者必须进行控制。积极的自我控 制与有力的领导控制相结合是实现目标动态控制的关键。 ( x ) 24.在实践中,日本企业结合自身管理的特点,将目标管理 理论赋予日本化的个性,形成了自己的管理风格。( √ ) 25.定量目标比定性目标更易衡量。( √ ) 26.目标设立过程中应注意目标期限要适中。在大多数情况 下,目标设置可以与年度预算或主要项目的完成期限相一 致。(√) 1.战略的实质是谋求外部环境、内部资源条件与战略目标 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 √ ) 2.通常,组织的宗旨都是空泛而笼统的。( × ) 3.目标和目的就是为实现组织的战略远景而设定的一套中 短期的定性指标。( × ) 4.公司层战略是企业总体的、最高层次的战略,因此,也 称为高层战略。( × ) 5.只经营一种业务的小企业,或者从事专业化经营的大型 企业,其业务层战略与公司层战略是一样的。( √ ) 6.战略控制必须以战略目标为控制标准。( √ ) 7.组织实施稳定性战略就是保持组织的原有状态。 ( × ) 8.实行成本领先战略,就是降低产品价格。( × ) 9.集中化战略是中小企业较为适宜的战略选择。( √ ) 1.决策者所选择的方案一定是最优化的。( × ) 2.战略决策主要是由组织的中高层领导决定的。( × ) 3.相对于个人决策,群体决策的效率较低。( √ ) 4.运用德尔菲法进行决策时,对专家成员的意见采用统计 方法予以定量处理,所以说它是定量决策。( × ) 5.头脑风暴法与质疑头脑风暴法,两种方法一正一反,若 运用得当,可以起到互补作用。( √ ) 1.组织结构设计的弹性原则就是要求部门机构的设置具有 一定的弹性。( × ) 2.事业部制是一种分级管理、分级核算、自负盈亏的组织 结构形式。( √ ) 3.高科技和适宜的外部环境是网络型组织结构的基础条件。 ( √ )

判断题题库

判断题题库 1 各单位应当根据会计业务的需要设置会计机构。() 2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3 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计量、记录、计算报告等环节,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记账、算账、报账,为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的功能是会计监督职能。() 4 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5 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 6 会计记录所使用的文字只能是中文,不允许使用民族文字或外国文字。() 7 会计核算是对经济活动进行记账、算账和报账的过程。() 8 事前监督是对各项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理性、合法性和完整性的审查。() 9 会计的基本职能是核算和监督,而核算职能则是会计的首要职能。() 10 凡是特定主体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都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也就是会计的对象。() 11 企业会计的对象就是企业的资金运动。() 12 会计的基本职能是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会计监督是首要职能。() 13 会计监督包括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 14 会计监督是一种事后监督。() 15 会计对象在企业中具体表现为企业再生产过程中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 16 重要性是指企业的财务报告应当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17 收入的特点之一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利益总流入,所以企业出售

固定资产、出租无形资产产生的经济利益流入均不构成收入。() 18 企业销售商品时,如估计价款收回的可能性不大时,即使收入确认的其他条件均已满足,也不应当确认收入。() 19 费用是企业发生的各项开支,以及在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以外的支出和损失。() 20 长期借款是为了满足生产经营周期资金的不足的临时需要而借入的。() 21 费用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 22 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 23 本期发生的管理费用和制造费用均会影响本期损益。() 24 资产既包括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也包括未来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经济资源。() 25 会计科目的分类按其归属的会计要素不同分为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 26 设置会计科目的相关性原则是指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当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 27 企业的短期借款利息数额较大,而且是到期一次支付时,需要按月计提计入“应付利息”。() 28 会计科目所反映的经济内容就是账户所要登记的内容。() 29 预付款项情况不多的企业,可以不设置预付账款科目,将预付的款项计入到应付账款的贷方核算。() 30 损益类科目用于核算收入费用、成本的发生和归集,提供一定期间与损益相关的会计信息的会计科目。() 31 所有的总账科目都应该设置明细科目,进行明细核算。()

管理学基础判断题汇总

管理学基础判断题汇总 1、组织是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它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即目标、结构和关系。×目标、部门和关系 2、从教材给“管理”所下的定义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管理的对象就是组织及各种资源。×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 3、现代企业管理学认为,企业管理的重点在经营,而经营的核心是计划。×决策卓 4、组织的效率,是指组织活动达到目标的经济效益大小。×是指组织活动达到组织目标的有效性 5、法约尔是西方古典管理理论在法国的杰出代表,他提出的一般管理理论对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有重大影响,被誉为“一般管理理论之父”。×被誉为“经营管理理论之父” 6、在<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论>一书中,他最早提出一套比较完整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因此被称之为“组织理论之父”,他就是法国古典管理理论的代表---韦伯。×德国卓越人社区 0u,t1[1]TE 7、梅奥认为,在共同的工作过程中,人们相互之间必然发生联系,产生共同的感情,自然形成一种行为准则或惯例,要求个人服从,这就构成了“人的组织”。×非正式组织 8、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区别在于,正式组织中以效率的逻辑为重要标准。×正式组织中以感情逻辑为重要标准 9、经验学派主张通过分析经验来研究并传授管理学问题,被为经验学派。×被称为案例教学o8TqI k d 10、西蒙是决策理论学派的代表人,他认为管理就是决策,并将决策分为程序性和非程序性决策,他的研究重点是非程序性决策。√-tO'Z L)Q`U Y 11、企业战略管理的目的是增强企业竞争力,从业务流程上保证企业能以最小的成本、高质量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赢得客户。×企业流程再造的目的是增强企业竞争力 12、彼得.圣洁提出了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技能,认为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看法不同,是因为全心全意的智慧不同。×是因为他们的心智模式不同 13、它是一份用数字表示预期结果的报表,被称为“数字化”规划,它就是预测。×它就是预算5|/\ 14、企业目标为企业决策指明了方向,是企业计划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企业实际绩效的标准。√A'C l7Wu0~ 15、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提出,企业目标惟一有效的定义就是创造利润。

会计电算化题库判断题汇总

一、判断题 (一)电算化基础 # 14 只有通过财政部评审的会计软件才能进行计算机替代手工记账B 错误(√) 14 建立健全电算化岗位责任制等内部管理制度是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重要措施A 正确(√) # 8 目前我国通用会计核算软件以自行开发为主。B 错误(√) 4 会计电算化不属于信息处理应用领域。B 错误(√) 8 会计电算化与会计信息系统既有联系,也有区别。A 正确(√) 3 为解决实际问题而设计的会计软件、企业管理软件都是一种应用软件。A 正确 10 会计信息系统是会计信息化的组成内容。A 正确(√) 8 会计信息化更多强调会计输出结果的增值性。A 正确(√) 9 会计电算化与会计信息系统相互独立。B 错误(√) 9 会计信息系统是一个人机交互系统。A 正确(√) 15 定点开发的会计软件也可以申请计算机替代手工记账A 正确(√) 10 集团企业会计软件的目标具有双重性的特点。A 正确(√) 9 会计电算化与会计信息系统相互独立。B 错误(√) 14 各单位制订会计电算化相关管理制度时,可依据《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中关于电算会计的要求A 正确(√) (二)计算机知识 1 任何存储器都有记忆能力,即其中的信息都不会丢失。B 错误(√) 2 当计算机断电后,存储在RAM中的一小部分数据仍然存在。B 错误(√) 1 常用的外存储器有U盘、硬盘、光盘和磁带等。A 正确(√) 3 内存比外存的存取速度慢。B 错误(√) 3 运算器和控制器构成了中央处理器CPU。A 正确(√) 4 键盘上的Ctrl是控制键,它总是与其它键配合使用。A 正确(√) 2 键盘上Num Lock指示灯亮时为非数字锁定状态。B 错误(√) 1 只有硬件没有软件的计算机通常称为“裸机”。A 正确(√) 2 计算机系统指的就是计算机的硬件,就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B 错误(√) # 1 今天,计算机在基本的硬件结构方面,已经突破了冯·诺依曼的传统框架。B 错误(√) 2 计算机的常用输出设备有打印机和键盘。B 错误(√) 3 汇编语言程序在计算机中不需要编译,能被直接执行。B 错误(√) #3 程序设计语言以高级语言的执行速度最快。B 错误(√) 4 计算机软件分为系统软件与语言两大类。B 错误(√) 病毒 # 3 计算机病毒具有潜伏性,仅在某些特定的日子才发作。B 错误(√) 4 计算机病毒是由于计算机保养不好而产生的故障。B 错误(√) 2 防火墙是机房中用于防止火灾发生的墙。B 错误(√) 3 计算机病毒是一种人为编制的、具有一定破坏性的程序。A 正确(√) 2 计算机病毒只能使计算机瘫痪,但不能破坏会计数据。B 错误(√) #4 计算机病毒的类型包括引导型和文件型两种。B 错误(√) #1 复合型病毒兼有引导区型病毒和宏病毒两者的特征。B 错误(√) 系统 # 4 操作系统是一种应用软件,由一组计算机程序组成。B 错误(√) 1 计算机系统指的就是计算机的硬件,就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B 错误(√) 2 计算机软件是组成计算机的各种物理装置。B 错误(√) 1 操作系统是软件系统的核心。A 正确(√) 3 系统故障风险是指来自社会上的不法分子通过互联网对企业内部网的非法入侵和破坏。B 错误(√)Internet

最新管理学基础判断题资料

判断题(考试时请根据要求填写,我是为了简便用FT表) 1、F管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产生的,在原始社会是不存在管理的 2、F管理的艺术性就是强调管理的复杂性 3、管理是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群体活动,是一个动态的协作过程 4、F事先对未来行为所作的安排就是预测,它是人们有意识的活动 5、控制的裨是使实践符合于计划,计划就是控制的标准 6、F从教材给管理下的定义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管理的对象就是组织的各种资源 7、F组织是由目标、结构和关系这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 8、F处在不同管理层次上管理者,其改选的管理职能也是不同的 9、对于同一管理职能,不同层次的管理者所从事的具体工作的内涵也是不完全相同的 10、F 管理者扮演干扰应对者角色就是要协调好组织工作与外部环境因素的关系 11、T 人际关系技能是指成功地与人打交道并与人沟通的能力,掌握这项能力对各层次的管理者具有同等重要性 12、T一般来说组织规模越大,管理者必须应对的环境因素的数量越多 13、F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既重视技术因素,也重视社会因素 14、F正式组织工作是为了实现企业目标所规定的企业成员之间个人感情关系的一种结构它以效率逻辑为其行动标准 15、T权变理论认为,组织的管理没有绝对正确的方法,也不存在普遍适用的理论,采用哪种理论和方法进行管理,要视组织的实 际情况和所处的环境而定 16、F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欧洲和美国都相继有人提出比较系统的管理理论。在美国表现为泰罗创建的科学管理理论,在法国 表现为法约尔的行政管理理论 17、F韦伯是德国古典管理理论的代表队人物,他对管理理论的贡献力量是提出来了理想的行政管理体系,他的代表作是《行政组 织体系理论》 18、F 法约尔是西方古典理论在法国的杰出代表,他提出来的一般管理理论对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被誉为“一般管理 理论之父” 19、T古典管理理论把人当作经济人,行为科学家提出了社会难的观点 20、F梅奥认为在共同的工作过程中人们相互之间必然趋势发生器联系点,产生感情,开成一种行为准则或惯例,这就形成了正 式组织 21、T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层是呈观念形态的价值观,信仰及理想等,它体现在企业经营哲学、宗旨、方针、目标等方面 22、F彼得。圣吉教授认为,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特的看法不同,原因是他们的行为模式不同 23、F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区别在于“非正式组织”中以效率的逻辑为重要标准 24、F 经验学派主张通过分析经验来研究并传授管理学问题衩称为经验教学 三、 25、T现实中许多中小型组织大量采用的是非正式计划 26、F只有组织的高层管理人员才有资格编制计划 27、F以效率为出发点制订计划就是追求较高的经济利益 28、T 一般而言战略计划相比作业计划要承担较高的风险 29、T目标是指组织工作在一定时期内所要达到的具体成果 30、F确定目标是计划工作的起点 31、F任何一个组织的目标都是想方设法创造更多利润 32、T计划的前提条件可以分为外部前提条件和内部前提条件,其中外部前提条件多为组织不可控制的因素 33、T 一般而言预测时间越短影响预测结果的因素变化越小,预测误差也越小,反之亦然 34、F无论是定性预测还是定量预测都需要建立数学模型 四、 35、F企业目标为企业决策指明服方向是企业计划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企业经营思想的标准 36、F 依据权变原则企业目标要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与修正。企业的长期目标应保持一定的稳定性,短期目标应保持一定 的针对性 37、T企业目标为企业决策指明了方向是企业计划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企业实际绩效的标准 38、F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提出,企业目标唯一有效的定义就是创造利润 39、T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人们不仅把企业看成是经济组织工作还认为企业应当担负都对社会的责任。 40、T在目标的内容方面彼得。德鲁克指出企业的性质本身需要多重目标,在每一个领域中只要企业纯净和成果对企业的生存和发 展有直接的利害关系,就需要订出目标来 41、T目标管理强调的是以成果为目标的管理 42、F目标管理体现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 43、F R利克特从行为科学的角度研究目标管理他提出工作目标=决策的质量X激发人们履行决策的动机 44、F目标管理是一种激励手段是完成某一特定方面的管理工作的工具 45、T从形式上看目标管理是一种程序和过程 46、T彼得。德鲁克认为企业经理的任务就是要假造一个整体,企业经理既是作曲家又是指挥家 47、F彼得。德鲁克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首先在《目标管理》一书中提出目标管理思想 48、F彼得。德鲁克认为科学管理理论偏重于对职工思想与行为的研究,行为科学重视工作效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