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西部地区与东盟农产品比较优势研究

中国西部地区与东盟农产品比较优势研究

中国西部地区与东盟农产品比较优势研究
中国西部地区与东盟农产品比较优势研究

[文章编号]100123601(2007)062039320102204中国西部地区与东盟农产品比较优势研究

张婧

(贵州省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贵州贵阳550001)

[摘 要]如何发挥优势、规避劣势,推动我国与东盟各国的农产品贸易,是近年来学术界比较关注的话题。在分析我国与东盟各国农产品比较优势总体状况的基础上,以云南、广西、贵州为例,对中国西部地区与东盟农产品的比较优势问题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中国西部;东盟;农产品;比较优势

[中图分类号]F326.5[文献标识码]A

Study on Comparative Advantag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Between

We stern Area s of China and ASEAN

ZHAN G Jing

(Guizhou Supervision a nd Test Center of Agricult ural Product Qualit y,Guiyang,Guizhou550001,China)

Abstract:The interesting subject in our sphere of learning is how to promote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s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ASEAN by giving play to dominant position and avoiding inferior position.The comparative advantag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between the western areas of China and ASEAN is studied by taking Yunnan,Guangxi and Guizhou province as the examples on the basic of analyzing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between China and ASEAN.

K ey w ords:western areas of China;ASEAN;agricultural products;comparative advantage

2002年11月,中国与东盟签署了《中国2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中国和东盟双方从2005年起开始全面启动产品的降税,2010年中国与东盟6个老成员国将建成自由贸易区,2015年和东盟4个新成员国将建成自由贸易区。

农业在中国和东盟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中国2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会对中国特别是西部地区以及东盟各国农业和农产品生产产生较大的影响。

1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发展现状

1.1中国对东盟农产品进出口的总体情况

近年来,虽然我国对全球的贸易总量是顺差,但我国农产品进出口额占我国全球进出口总额的比例很低,而且在我国全球贸易中,农产品出口额低于农产品进口额,即农产品贸易表现为逆差。

与我国全球农产品贸易地位相比,近年来我国与东盟国家的农产品贸易同样表现为逆差,同样处于劣势地位。据资料显示,2004年我国农产品对东盟的进口额是37.6亿美元,中国农产品对东盟的出口额是18.4亿美元,贸易逆差为19.2亿美元。但是,我国对东盟农产品进、出口分别占对东盟进、出口总额的比重略高于我国农产品进、出口占我国全球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

从农产品进出口类别上看,根据2004年海关统计数据,按照出口额从大到小,我国对东盟国家出口的农产品大类分别是:水果蔬菜及其制品、其他农产品、调味品及其他食品、烟草、谷物、含油子仁油脂及其产品、动物及其产品、插花植物、饮料及酒、糖、咖啡和茶。而按照进口额从大到小,我国对东盟进口农产品大类分别是:含油子仁油脂及其产品、水果蔬菜、谷物、调味品及其他食品、其他农产品、糖及糖食、插花植物、咖啡、茶、烟草、乳制品等。

 [收稿日期] 2007207223;2007209205修回

 [作者简介] 张 婧(1984-),女,从事农产品与农村区域经济研究。

30户农民有1人获得绿色证书,龙头企业主要技术岗位全部实行持证上岗,80%的农技推广人员达到大专以上学历,80%以上的乡镇干部具有中专以上学历,80%的村组干部具有高中以上学历。使园区成为培养特色农业管理者、特色农业生产者的基地。五是建成特色农业信息的传输中心。使建成的特色农业信息传输中心成为特色农业信息化的助推器,汇集、加工、传播特色农业市场信息、特色农业科技信息及其他相关的农业有益信息。六是建成特色农业观光旅游的开发基地。以农业活动为基础,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既有生产性、观赏性、娱乐性、参与性、文化性、市场性、生态性、高效性等特征,又有观光、度假休闲、娱乐参与、拓宽视野增长知识、教育和品尝美食等功能。

(责任编辑:杨 林)

 贵州农业科学 2007,35(6):102~105 Guizhou Agricultural Sciences

1.2中国与东盟农产品比较优势分析

据有关研究显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农产品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显性比较优势,表示一国总出口中某种商品出口所占比例相当于世界贸易总额中该商品贸易所占比例的大小。RCA大于1,说明该国该类商品的出口相对集中,该国在这类产品上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小于1且呈不断下降的趋势。从1990年的0.846下降到2000年的0.509,2002年进一步下降到0.46。与东盟国家相比,RCA只大于新加坡,大大低于其他各国(表)。在东盟国家中,泰国、越南、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4国在农业上具有相对丰饶的土地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与我国相比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和市场竞争力,其农产品出口占东盟10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80%以上。

表中国与东盟农产品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年份中国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印尼菲律宾19900.846 2.502 1.5860.521 3.286 1.169 1.610 19950.635 1.839 1.2850.421 3.542 1.393 1.248 20000.509 1.6570.9170.313 2.359 1.2320.599

 资料来源:FAODA TABASES(https://www.doczj.com/doc/dd17356148.html,)。

从具体农产品品种来看,东盟的泰国、越南和缅甸3国谷物出口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其谷物出口的RCA值高达4以上。尤其是泰国,其谷物出口的RCA值还在不断提高,显示出其越来越强的比较优势。目前,泰国和越南大米出口位居世界第一位和第二位。泰国在谷物制品出口方面也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其RCA值一直保持在1左右。在水果蔬菜出口方面,泰国、越南、缅甸和菲律宾4国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近年来,其RCA值均达到1.6以上。泰国的蔬菜制品出口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蔬菜制品的RCA值为3.2左右。

与东盟国家相比,目前我国除蔬菜制品等少数农产品出口仍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外,总体上已经丧失了国际比较优势,农产品出口贸易将面临越来越多的困难。

2西部地区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状况

在我国农产品出口国际比较优势逐步丧失的大背景下,作为与东盟各国接壤或距离较近的西部地区,与东盟的农产品贸易状况如何?在此,以云南、广西为例,对西部地区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状况进行研究。

2.1云南与东盟的农产品贸易

云南是我国陆地上与东盟国家相邻最多的省份,它通过澜沦江和湄公河与东盟五国(越南、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相连,是我国连通东盟国家最便宜的陆上通道,是连接中国与东南亚两个潜力巨大的市场的结合部。云南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与周边的国家开展了双、多边农业合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他们通过“引进来、走出去”与泰、菲、越等国进行了多方面的农业合作与开发,如向越南、老挝输出猪、牛等畜禽,在泰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投资兴办企业等。

云南农业资源丰富,与东盟国家在农业资源与农产品方面有很强的互补性。就云南市场来说,对粮食、海水产品、热带水果等产品有较大的需求,而东盟国家对云南的优质无公害蔬菜、温带特色水果、甘蔗及肉牛为主的畜禽等产品,也有较大的需求空间。近年来,随着中国2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云南省与东盟农产品出口贸易额逐年增长,2004年的出口额为1.07亿美元,占云南省农产品出口总额的25%;2005年出口额达到1.58亿美元,占云南省农产品出口总额的33%。云南省出口东盟国家的主要农产品为烟草制品、乳制品、干鲜蔬菜、干果仁、温带水果、谷物、淀粉、干辣椒、啤酒、味精、茶叶、鲜花等。

2.2广西与东盟的农产品贸易

广西地处中国与东盟两大板块的结合处,是中国与东南亚既有陆地相接、又有海洋相连的唯一省区。广西与越南的边境口岸达11个,而这些港口是中国大陆与东盟各国相连的港口,可开发潜力达2亿t的吞吐能力。所以,广西是我国进入东盟市场最简捷的通道,南宁被确定为举办中国2东盟博览会的永久地址。这种区位优势,为广西与东盟的农产品流通、农业投资、农业科技合作创造了条件,有利于扩大进出口合作,促进双方农业的国际化,更好地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实施自由贸易区的各种协议。

为提高广西农产品对东盟国家的市场竞争力,广西农业部门紧紧围绕市场需求,提出了“生产优质的农产品”的口号,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全区各地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为核心,以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为主线,形成了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的新高潮。抓生态,树品牌,该地区的特色优势农产品逐步抢夺了东盟市场先机。2003年,广西与东盟的农产品贸易额达2.38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22.9%,其中进口1.10亿美元,上升了15.4%,出口1.28亿美元,上升了30.3%。2004年广西与东盟国家的农产品贸易额增加到2.47亿美元,2005年进一步提高到2.67亿美元(其中出口额1.60亿美元),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势头。以柑橘为例,通过广西口岸出口东盟的柑橘2000年为246万美元,2005年达3344.3万美元,5年增长了12.6倍。

3西部地区与东盟农产品比较优势分析

3.1云南与东盟各国的比较

从资源状况上看,东盟各国自然条件优越,农业资源人均占有量远远高于云南。越南、泰国、柬埔寨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和广阔的海域,渔业发展潜力大;印度支那半岛国家发展大牲畜如黄牛、水牛、马、羊、

?

3

1

?

 第6期张 婧 中国西部地区与东盟农产品比较优势研究

骡、驴的养殖条件得天独厚;老挝、缅甸、越南和柬埔寨都是传统的农业国。而在农业资源的广度开发、深度开发、品种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农副产品加工及农业综合规划等方面,云南与东盟国家特别是老、缅、越、柬等国相比,具有较大的比较优势。

首先,云南与东盟国家农产品贸易市场潜力巨大,主要增长空间来自双方因地区、气候差异带来的需求互补性。云南省气候类型多样,大力发展温带水果出口创汇条件优越。云南水果生产优势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资源丰富,二是应市时间长、上市节令能早能晚,三是区域性规模生产已取得重大进展。

其次,蔬菜是农产品中的一个大项,中泰两国互免蔬菜进口关税,可以预见中方将从中得到更多的收益。而云南蔬菜品种丰富,上市时间长,反季菜种植已成规模,出口方面大有潜力可挖。同时,云南也有一定的技术优势和特色优势,比如咖啡、冬春早蔬菜、香料、药材等发展很快,已成为云南农业发展中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三,云南在畜禽、花卉等产业方面与东盟国家相比具有较强的价格优势和技术优势,因此,通过大力发展畜畜、花卉等劳动密集型农产品,云南在参与东盟市场竞争中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另外,云南在粮油生产方面也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近年来,周边国家的边境地区通过官方和民间渠道从云南引进杂交稻、玉米、甘蔗等作物良种和种猪、种牛等畜禽良种,充分说明云南省在这方面与东盟国家相比所具有的技术优势。

3.2广西与东盟各国的比较

近年来,广西不断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糖料、蔗、水果、蔬菜、生猪、家禽等原有优势产业继续稳定发展,优质稻、桑蚕、食用菌、烟叶、中药材、香料、花卉、草食动物、优势水产品等新兴优势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同时在亚热带作物选育、生物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研究应用以及家禽饲养、旱作农业、持续农业、生态农业等先进实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从而进一步加快了广西与东盟农业合作的步伐,拓展了广西与东盟农业合作领域,提高了广西农产品品质和竞争力。

近年来,广西与东盟的农产品一直保持进出口两旺的发展态势,双方农产品贸易主要以互补性为主。2004年广西对东盟国家农产品贸易额达到了2.47亿美元,占广西对东盟贸易总额的24.65%,东盟继续保持作为广西第一大农产品贸易伙伴的地位。

在农产品贸易结构上,由于所处的自然地理条件不同,广西与东盟各国具有不同的资源优势。广西在农产品贸易中,从东盟国家进口的主要农产品品种有龙眼、西瓜、香蕉、火龙果、芒果、木薯淀粉等,而向东盟国家出口的主要农产品品种有大蒜、中草药、绿豆、柑橘、苹果、梨等。与东盟国家相比,广西的蔗糖生产也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同时,在与东盟农产品贸易发展过程中,广西原有的一些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国际竞争力逐步丧失,如1994年以前,广西的大豆和油菜籽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比较优势度为0.37~0.48,但从1995年开始,原有的比较优势度和资源配置效率不断下降。

3.3贵州与东盟各国的比较

贵州是典型的山区农业省,复杂多变的生态环境,为各种生物的生长繁衍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

近年来,受大宗农产品及各类农副产品总量相对过剩的影响,农产品市场呈疲软状态。但贵州省各地的一批特色农产品,如辣椒、苦丁茶、中药材等,成为贵州农产品发展的亮点。就辣椒而言,贵州辣椒种类多样,品质出众,在国内外消费者中享有盛誉,市场竞争力强,发展前景广阔。全省辣椒种植面积已达6.6万hm2,约占蔬菜种植面积的1/4。又如作为一大产业发展的贵州苦丁茶,从1994年开始起步,目前年生产能力已达150~200t,产品一直供不应求,除销往上海、江苏、浙江、福建、河南等省(市)外,还远销日本、越南、新加坡等国,在农产品贸易中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除此之外,优质油菜、反季节蔬菜、花卉、杂豆类、薯类、干鲜果类、富硒农产品及一批地域性很强的特色养殖产品,如香猪、香羊、灰鹅等,以其鲜明的贵州地方特色受到省内外市场的青睐,与价格持续走低的粮食作物形成了强烈反差,在与东盟的农产品贸易中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发展前景广阔。但是,目前贵州特色农产品发展存在品种不多、规模不大、起点不高等问题,市场占有份额低,特色优势尚未转化为经济优势和竞争优势。因此,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培育、壮大一批龙头企业,切实加强对三芋(魔芋、洋芋、芭蕉芋)、辣椒、茶叶、山药、竹笋、野菜野果、富硒农产品等特色食品的精深加工,以及以区域性畜禽品种为主的特色养殖和加工,对于进一步增强贵州在与东盟国家农产品贸易中的比较优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进一步加强西部地区与东盟国家农产品贸易合作的思考

近年来,西部地区与东盟的农产品贸易与合作虽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在中国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之后,面对农业国际化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加快西部地区农业发展,扩大对东盟国家的农产品出口贸易,必须在提高西部农业的国际竞争力上下功夫。

4.1进一步深化对东盟国家基本国情的研究。目前,我们对东盟国家的了解还比较缺乏,特别是对东盟各国的相关法律法规、社会经济技术和自然条件等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这种状况,不利于在与东盟农产品贸易中充分发挥优势、规避劣势,从而实

?

4

1

? 贵州农业科学2007,35卷

现优势互补和“双赢”的目标。要通过加强对东盟国家相关法律、社会经济条件、民俗风情等的研究,进一步加强西部地区与东盟各国的农产品贸易与合作,提高西部地区农产品出口的针对性。

4.2切实加强西部地区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西部地区由于具有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和地理区位优势,不少特色农产品在与东盟的国际贸易中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但由于缺少高水平的专业性的区域性出口种植基地,规模小,质量不统一,管理跟不上,比较优势难以发挥,许多农产品缺乏出口竞争力。为进一步增强西部地区在与东盟国家农产品贸易中的竞争优势,必须在竞争对比中明确自身优势,合理有效地利用优势资源,切实加强特色农产品出口生产基地建设,壮大特色农业产业。

4.3充分发挥西部地区与东盟国家相比在技术方面的优势,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西部地区尽管是我国比较落后的区域,但与东盟国家相比,在技术方面仍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特别是在肉类制品和蔬菜制品等方面,显示出农产品深加工的较大潜力。因此,西部地区应突破性地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蔬菜、畜产品、水产品及特色产品等农副产品的深加工产业,依靠科技进步,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增强西部地区在与东盟农产品贸易中的市场竞争力。

4.4大力支持对外合作企业的发展,建立畅通的农产品贸易流通渠道。西部地区对外合作企业总体实力不强,出口渠道很不稳定,政府在组织农民开拓东盟市场中做得还不够,具有一定规模的从事对外合作的农产品生产和流通企业不多,不少地方还仅靠少数经纪人小规模贩运,严重制约了西部地区农产品优势的发挥。大力支持对外合作企业的发展,畅通西部地区与东盟国家农产品贸易渠道,对于促进西部地区与东盟国家的农产品贸易与合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5进一步加强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为促进西部地区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发展提供保障。目前,西部地区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还很不健全,企业对农产品出口缺乏必要的质量技术保证手段和措施,没有统一的出口产品生产技术标准、加工技术标准以及包装、储运、保鲜操作规程,难以保证出口农产品的质量,更不能提供技术依据来打破进口国对农产品设置的技术壁垒。

4.6高度重视和加强与东盟国家在农作物种质资源与优质农作物品种方面的合作。东盟国家有许多优质水稻、大豆和其它农作物品种资源,有其特殊的生物品种特性,对培育我国优质作物品种,发展我国种子产业非常有益。而东盟国家在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总体上还十分落后,重视和加强在这一领域中与周边国家的合作,包括农作物种质资源考察、收集、评价、交换和保存,有利于实现资源共享,共同促进品种繁育、保护和合理开发,使农业生物资源特别是野生资源能得到有效保护与持续利用。

5结论

5.1随着中国2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西部地区农产品贸易面临东盟国家的挑战,原有的一些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将随之逐步消失,但与此同时,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也为西部地区进一步加强与东盟国家的农产品贸易与合作带来了新的机遇。

5.2西部地区能否不断扩大与东盟国家的农产品贸易,在激烈的竞争中占领一席之地,关键在于能否在竞争中合理利用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自身特色农业产业。

5.3西部地区与东盟国家在农产品贸易中具有互补性,加强西部地区与东盟国家的农产品贸易与合作,将有利于实现“双赢”目标。如西部地区有技术优势,有加工优势,更有发展特色农业、无公害食品和绿色食品的优势,而东盟国家有土地资源、种质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在农产品贸易与合作中能够实现优势互补,提高西部地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5.4要充分提高西部地区在与东盟国家农产品贸易中的国际竞争力,西部地区除充分发挥特色农产品优势外,还必须大力加强特色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建设、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和特色品牌农产品建设,提高西部地区农产品标准化、安全化、品牌化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1]刘稚.云南与东盟国家农业合作的前景与思路[J].东南亚,

2004(1):272321

[2]孙恒忠.世界经济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M].北京:经

济科学出版社,20051

[3]李崇光.农产品比较优势与对外贸易整合研究[M].北京:中

国农业出版社,20031

[4]朱肖蔓,李先德.中国农产品对东盟市场出口分析[J].世界农

业,2006(12):6291

[5]陈泽明.区域合作通论(理论战略行动)[M].上海:复旦

大学出版社,20041

[6]陶性潜,许军.发展贵州特色农业大有可为[J].中国农业资

源与区划,2003(1):122141

[7]赵文军.贵州与东盟经济贸易合作机遇分析及其对策[J].贵

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572601

[8]郭宽.加快云南与东盟国家的农业合作[J].云南科技管理,

2003(6):302331

[9]唐文琳.中国2东盟自由贸易区进程与广西农业发展策略探讨

[J].改革与战略,2005(1):442471

(责任编辑:高红卫)

?

5

1

?

 第6期张 婧 中国西部地区与东盟农产品比较优势研究

农产品调查报告

农产品调查报告

农产品调查报告 近年来,随着农产品总量增加、品种丰富和消费升级,以粮油产品、畜产品、水产品、蔬菜、水果和特色农产品加工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业步入了两位数增长的快车道。下面是农产品调查报告,欢迎参考阅读! 篇一:农产品市场价格调查分析报告摘要:为了熟悉和掌握农产品营销价格的相关知识,了解农产品价格调整以及不同销售渠道农产品价格差异的原因,提高科学的市场调研能力,我们小组实地走访了学校周边的农贸市场和超市、沙市中商和沃尔玛,了解了本地农产品大概的市场价格行情。由于没有对不同时间段的农产品价格的调查,因此本文主要对不同销售渠道的价格差异的对比分析,在实地问访中农产品有价格调整幅度的产品大类及具体种类,以及这些调整的原因。 1.调查研究方法。此次调查研究方法为询问法和直接观察法。 2.调查研究内容。此次调查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五大类:粮食类、蔬菜类、水果类、肉蛋类和水产品类。 3.调查对象。此次调查对象为:新风市场、新风二路市场、富迪超市、美廉美购超市、沙市沃尔玛和沙市中商。 4.调查过程。此次调查时间为20xx年5月28日,主要环节为:设计调查问卷表;实地走访;统计和分析调查表;总结。 农产品市场价格对比表

从表中能够看出,农贸市场价格与超市价格每一个类别都有差异,但能够看出粮食类和水果类的差异较小,蔬菜类个别价格差异较大,如东北大米的差价为元每斤,而青椒的价格差价达到元每斤。粮食类: 蔬菜类: (1)两者所处的市场环境不同 农贸市场处于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摊贩经营者们生产规模小,所售对象是众多分散的消费者,市场上存在众多的竞争者而且经营大致相同的产品,而超市特别是一些大型的超级市场处于垄断竞争的市场环境中,由于经营管理水平等的不同,其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有一定的差异,导致价格与集贸市场相比也有不同。如沙市沃尔玛水类产品有专门的高级的制冷和水箱区,一斤鲫鱼卖元每斤,而农贸市场只售元每斤。 (2)两者掌握市场信息的能力不同 农贸市场由于生产经营规模小,大多是单个的摊户还有一些流动的摊贩,她们所能掌握的市场信息的能力有限,不能根据市场行情的变化适时作出相应的调整,而超市由于其规模性和专业性,她能够根据市场的供需状况、同业的价格及时作出相应的调整。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像青椒、茄子价格最近有一定的上涨幅度,如青椒,27日价格为元每斤,而28日售价为2元每斤,一天之类涨了元,像瓜果类的产品总体上价格有下跌,香蕉

广西农产品出口东盟市场问题探讨

摘要 广西作为一个与东盟国家接壤的省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区域优势。如何最大限度地分享自由贸易区建立所带来的利益和减少挑战所带来的冲击,是当前广西农产品出口所面临的一项十分紧迫而重要的任务。因此,研究广西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的现状以及贸易动向,分析双边的互补性和竞争性特点,对加强广西和东盟农产品贸易,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广西位于我国西南沿海地区,属于亚热带气候,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省份,农产品资源非常丰富。中国一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启动,受到冲击最大、最直接的就是广西农业及其农产品的出口。 本文从广西一东盟农产品贸易现状与特点出发,分析了在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下广西农产品与东盟各国的互补性和竞争性,主要探讨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广西农产品的出口东盟策略问题。 【关键词】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农产品出口 Abstract Guangxi has the area advantage abounding in gifts of nature as a province area bordering on ASEAN countries. How the high limit field shares free-trade zone founds impingement brought about by what be brought about benefit and

decrease challenge , is very urgent but important one mission been confronted with by current Guangxi agricultural exports. The trad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rade trend therefore, studying Guangxi and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 of ASEAN, analyse bilateral complementation nature and competitiveness characteristic, correct sharpening Guangxi and ASEAN agricultural product trade, have very important practical or immediate significance. That Guangxi is located in our country southwest coastal areas , belongs to subtropics climates, is representative one agriculture province , agricultural product money.That Guangxi is located in our country southwest coastal areas , belongs to subtropics climates, is a representative agriculture province , agricultural product resource enriches very much. That Chinese one ASEAN regional economies integration course starting, is pounded maximal , the most direct accommodating oneself to is Guangxi agriculture and their outlet of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 The main body of a book current situation and the characteristic have set off from one Guangxi agricultural product of ASEAN trade , have analysed exit ASEAN tactics problem going to Guangxi agricultural product complementation nature with every country of ASEAN and competitiveness , discussing the lower Guangxi of background unifying in regional economies agricultural product mainly in Chinese one ASEAN Free Trade Area frame. [Keyword]Chinese one ASEAN Free Trade Area Agricultry Exports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原产地规则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原产地规则 在确定商品原产地符合东盟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泛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以下简称协议)的基础上,适用以下规则: 规则1:定义 对于此附件: (a)“缔约方”意为协议的各方,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文莱、柬埔寨王国、印度尼西亚共和国、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共和国、新加坡、泰国和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 (b)“原料”应包括配料部分、部件、组件,和/或那些可经过物理合成另一商品,或那些从属于另一商品生产过程的商品。 (c)“原产品”是指符合原产地规则2中规定的产品。 (d)“制造”意为获得商品的方法,其中包括种植,开采, 收获,饲养,繁殖,榨取,采集,收集,捕捉,捕捞,诱捕,狩猎,制造,生产,加工或装配。 (e)特定产品的原产地规则是指原材料的税目号发生了改变或产品经过了特殊的生产加工过程或满足增值标准或同时满足上述任意几种标准的规则。 规则2:原产地标准 1、鉴于此协议,进口到缔约方的产品,如能满足以下列出的任一原产地要求,就能享受优惠待遇: (a)在规则3中所陈述和定义的完全获得或生产的产品;或 (b)非完全生产或获得的产品,特指符合规则4,规则5或规则6的产品。 规则3:完全获得产品 按规则2(a)的意义,下述产品应被认为是完全生产或获得于缔约方的产品: (a)植物和收获、采摘或采集的植物产品; (b)生长和饲养的活动物; (c)获取于上述b项所指活动物的动物产品; (d)通过狩猎,诱捕,捕捞,采集或捕捉所得的产品; (e)从土地、水域、海床或海床底土获取的矿物及其他自然产生物质,但a项至d项所列不包括在内; (f)缔约方从其领海外的水域、海床或海床底土获取的产品;只要根据相关国际法该成员国有权开发这些水域、海床或海床底土; (g)由在缔约方注册或有资格悬挂该方旗帜的船只自公海捕捞的海产品和其他水产品; (h)于已在缔约方注册或有资格悬挂缔约方旗帜的捕捞船上加工并/或制作的产品,上述(g)项所涉及的产品除外; (i)所采集的物品既不能再发挥其原有作用也不能被储存或修理,只能供回收原料用或用于循环再生目的,和 (j)在缔约方境域内获得或生产的货物只限于上述项目(a)至(i)所涉及的产品。 规则4:非完全获得产品 (a)鉴于规则2(b),如果符合下述要求,产品可被认为是原产: (i)产品源自任何缔约方的成份应不少于40%;或 (ii)如果源自非缔约方的原材料、零件或产品的总价值不超过该产品离岸价的60%,且该产品的最后一道加工工序在缔约方境域内完成。 (b)鉴于该附件,规则4(a)(ii)中所列出的原产地标准可以参考“中国-东盟自贸区成分”。40%的中国-东盟自贸区成分计算公式如下:

中国与东盟贸易互补和贸易竞争分析

2014 届毕业论文中国与东盟贸易互补和贸易竞争分析 学院:国际商学院 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班级:1011班 学号: 学生姓名:项貌堂堂 指导教师: 日期:2014

中国与东盟贸易互补和贸易竞争分析 摘要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加快建设进程的脚步,我国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合作不断深化,双边贸易不断放大。东盟已经跃居中国第三大贸易合作伙伴。在经济发展的道路上,中国与东盟是相似的。加上地缘、文化、气候、经济结构各种的相似,处于同一发展阶段的双方很容易造成市场竞争。例如纺织品、鞋类和玩具等同质化商品共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激烈。但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不断发展过程中,我国市场潜力大、产品生产能力强等优势和东盟拥有我国可依赖的、需要进口的资源丰富,互补性贸易极大地丰富了双边国内市场,机电产品大进大出,区内产品互为产业链。在这种情况下,双边贸易产生了互补互利、互相竞争,长期利润最大化的现象。目前随着自由贸易区的成立,服务贸易得到长足发展,在承包工程和劳务、旅游业、文化交流、人力资源开发和培训等方面交流日益频繁。因此,对中国与东盟贸易互补和贸易竞争进行分析将是潜在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本文旨在分析中国和东盟双边贸易的现状,了解双方经济贸易合作中互补性和竞争性产生的原因及重要影响,并根据未来影响和发展趋势对我国企业提出建议。 关键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互补;竞争

China and Asean Trade Complementarities and Trade Competition Analysis ABSTRACT With the speeding up of China-Asean Free Trade Area construction, deepening economic and trade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Asean countries, bilateral trade is continuously enlarged. Asean has become China's third largest trade partner. China and Asean are similar during the way of economical development. Compareing with geography, culture, and climate, China and Area’s economic structure is extraordinary conform. Due to they at the same level of development, it’s very easy to cause competition in the market. They have some competitive goods such as: clothing, shoes and toys and so on. The homogeneity goods in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intensed dog-eat-dog situation. However, in the process of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China-Asean Free Trade Area, China's has large market potential, production ability. The 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Asean) has the advantages can rely on or the rich resource that China needs to import. The bilateral complementary trade have greatly enriched domestic market advantages, because a lager number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onic products import and export. Thus, the products are integrated industrial chain in those area. The phenomenon, which is bilateral trade achieved the complementary, mutual benefit, profit maximization in long-term, and mutual competition happen through combined both of them. Now with the establishment of Free Trade Zone, trade in services develop rapidly. There are some aspect communicated more than before, like in contracted projects and labor service, tourism, cultural exchanges, human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training, etc. Therefore, the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asean trade complementary and competitive analysis will be the most important issue to potential investors. This article aims to analy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between Chin a and Asean’s bilateral trade and understand the complementarities in economic and trade cooperation or the causes of competitive and important influence. According to the influence and the future trend of two side, the thesis will propose the advices to enterprises in our country. KEY WORDS China - asean free trade area ; complementary ;competition

广西与东盟旅游业的合作与发展

广西与东盟旅游业的合作与发展 . 2007-5-31 王洪涛李伯兴阅读11次 一、广西与东盟旅游业合作的现状 东盟成立于1967年,成员国包括新加坡、文莱、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越南、柬埔寨、老挝和缅甸等10国,人口约5.2亿,国内生产总值(GDP) 总和约有7000亿美元,目前东盟是世界上比较活跃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其中旅游业是它们重要的产业之—。2003 年1月1日,《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开始生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开始进入实质性运行阶段。其中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旅游合作将成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重要建设内容之一。广西与东盟的越南山水相连, 与东盟其他国家邻近,是我国与东盟国家联系的重要桥梁之一,在开展与东盟旅游合作方面优势明显,具有比其他内地省份得天独厚的条件。 2002年,广西国际旅游人次比1990年增加了1.63倍,其中接待的外国游人占国际旅游者的比重由1990年的29.60%上升到48.4%,增加了1.65倍,东盟旅游者占外国游人的比重由1990年的4.92%上升到2002年的26.56%,增加了5倍。2002年广西日接待海外旅游者人数排在全国第7位,接待的东盟旅游者17.5万人次,占全区亚洲市场旅游者的42.3%。其中越南占60.88%,马来西亚占16.78%,泰国占11.59%,印度尼西亚占8.38%,新加坡占3.53%,菲律宾占1.88%。其余四国旅游者很少。这说明东盟10国在广西国际旅游市场的地位正在提升且发展迅猛,越南、马来西亚和泰国是广西东盟旅游市场的主要客源地。从1990~2002年广西国际旅游人数增加了1.63倍,国际旅游收入增加了6.22倍,说明国际旅游业投资的乘数效应很高,游客每增加1人可以带来约4倍的收入。国际旅游业的这一特性使它成为广西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因此,广西加大力度拓展国际旅游市场是符合经济规律的。广西“十五”计划纲要和广西“旅游业发展重点专项规划”,已勾画出把广西建成旅游大省的宏伟蓝图。广西要建成旅游大省,不仅要做好国内市场,而且还要经营好国际市场。 目前,东盟的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是我国首批开放中国公民自费出国旅游的目的地国家,也是广西公民自费旅游的主要目的地。1993年至2000年,广西的旅行社组织前往上述国家自费旅游人数达52807人次。越南是广西中越边境旅游的主要目的地,除广西本土居民外,全国各地每年都有约50 万人次经过广西的凭样、东兴、北海等口岸前往越南旅游。但是,除旅游人员外,广西与东盟国家在旅游其他领域的合作如旅游投资、旅游人才交流等方面较少。

浅析中国农产品市场的销售渠道

浅析中国农产品市场的销售渠道 【摘要】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产品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和日常生活用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产业布局的调整,农产品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我国农产品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而相对落后的农产品市场销售渠道建设一直是制约我国农产品市场快速发展的瓶颈。本文从我国农产品营销渠道存在的问题着手,通过探讨如何建立完善的营销渠道,提出农产品营销渠道创新应在政府的支持和推动下,做到营销渠道多样化、管理规范化、服务功能综合化、农产品销售体制健全化,切实提高农产品流通的效率和效益。 【关键词】农产品;销售渠道 一、我国农产品销售渠道的模式类型与特点 我国目前现存的农产品销售渠道模式主要有“农户+批发商”模式;“农户+龙头企业”模式;“农户+合作社+龙头企业”模式;“农户+供应商+超市”模式。各模式表现出不同的销售效率、渠道结构、稳定性等特点。农产品销售渠道单一,渠道权力严重向龙头企业倾斜,农户谈判能力弱,利益受不到保障;渠道结构呈现出“两端小中间大”的不对称性,农户和零售终端规模小,中间销售环节纷杂,造成销售不畅,效率低下。 二、我国农产品销售渠道管理的现状分析 (一)农贸市场风光不再。农贸市场作为农产品主分销渠道在满足城乡居民生活食品需求、促进农产品销售、繁荣城乡经济发挥过重要作用。但随着城乡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传统的农贸市场渐渐不再适应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和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 (二)营销渠道的主体主要由小型小户构成。我国农产品的经营主要还是分布在于零散的农户手中,小生产大市场形成了我国农产品销售的最大特色。表面上看,散户的经营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和灵活性,也使消费者可以在零星农户中货比三家,选择最优。然而这样的发展不利于市场的控制和良性发展,同时消费者也要花更多的时间去选择购买,对于上班族的人来说无疑是不方便的。 三、当前中国农产品市场销售渠道存在的问题 (一)国家农产品销售政策不完善 第一,市场体系不够健全,市场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层次较低,管理不够规范;第二,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宏观调控体系和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宏观调控体系的规模、结构、制度都有待改善;第三,市场供应不稳定,市场组织化程度不高。因此自主营销的市场能力受到一定限制,使得相关经营主体缺乏利益诱惑从而丧失了农产品销售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导致了销售渠道不畅通。

立足广西区位优势 面向东盟通道建设 构建衔接中国与东盟现化农产品流通体系

立足广西区位优势面向东盟通道建设 构建衔接中国与东盟现化农产品流通体系 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事关农产品稳定供给和农民持续增收,是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动脉,是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末梢神经和城乡统筹发展的桥梁。广西作为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打造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形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必须充分发挥好自身的区域特色优势,大力发展内陆外向经济,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的改革,构建有机衔接中国与东盟农产品的整体竞争力。 一、广西农产品流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据调研,得知,目前,广西农产品流通设施还有待改进。首先,交通运输网路布局存在地区差异,多式联运的交通运输网络还没有形成。其次,农产品的运输设备仍以传统的大型货车为主,容量有限、能耗大,对于农产品的有效保护不足。再次,物流集散设施存在结构不合理,相关的功能配套不健全,仓储设施滞后以及规划不合理。 (二)农产品流通主体的组织化程度低。广西农产品流通主体自身组织能力不高,组织化意识不强;同时,广西农产品流通自治组织缺乏,没有发挥组织作用,这导致农产品流通主任辐射面有限,现代化程度不高,受益面不广,很少形成“一体化”服务方式。

(三)农产品流通技术水平低。一方面,在流通前很多环节依然依靠农户人工分拣、清洗与分类,不利于农产品的有效保护,容易造成损耗,品牌设计与宣传不利。另一方面无证商贩充斥市场,影响流通市场的服务水平。此外,农业信息网络服务以政府主导为主,制约了农产品网络信息的更新。 (四)农产品市场营销力度不强,流通过程中供求关系失衡。营销手段和技术的欠缺,影响了农产品的流通。农产品供求存在季节性、区域性以及结构性的供求矛盾。 (五)东盟物流标准不统一。我国物流行业内法规协调性不强,与国际接轨程度不高。东盟十国的物流标准化程度参差不齐,各成体系。基础设施建设标准也不统一,阻碍了广西与东盟物流合作的进一步发展。 (六)农产品安全保障体系不健全。首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不健全,存在个体户种植生产,无标生产、无标流通现象普遍。其次,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能力和水平以及检测项目开展不够。 二、构建衔接中国与东盟现化农产品流通体系的总体思路 中国与东盟现化农产品流通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明确思想,确立原则,理清目标,分清重点。其总体思路是: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创新发展、行业对标、互补联动。 ——政府引导:加强政府在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等方面的引导,营造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 ——市场运作: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

东盟农产品市场分析

东盟国际农产品市场分析 中国和东盟在2010年1月如期建成世界第三大自由贸易区,形成了一个惠及19亿人口、接近6万亿美元GDP和4.5万亿美元贸易总额的经济区,农产品市场商机巨大。 4.1 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情况 我国与东盟各国的农产品贸易有着较强的互补性,我国除部分省区具有与东盟相近的自然条件外,多数省份地处温带,中国和东盟国家在农产品贸易上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中国与东盟的气候条件差异使双方优势产品有很大区别,中国的苹果、梨、柑橙、柿子等温带水果与东盟各国相比具有品种多、价格便宜等优势,而东盟许多热带产品,如天然橡胶、棕榈油、可可、腰果等,以及加工农产品具有相当的优势。目前从东盟国家进入我国市场的水果主要是荔枝、龙眼、火龙果、榴莲、山竹等南亚热带水果,由于东南亚国家气温高,日照时间长,与我国西南地区同类水果相比,具有早熟的优势。 农业部统计显示,2008年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额达138.2亿美元,其中我国出口东盟45.8亿美元,同比增长16.0%;从东盟进口农产品92.4亿美元,增长30.2%,主要来自泰国、越南等国。 中国与多数东盟国家一样,都是典型的农业国家,对农机、农药、化肥等农资的需求日益增长。目前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农资

市场非常活跃,柬埔寨、越南等国家从中国进口大量的化肥、农用机械、农药原材料等产品。越南农药生产的原料及各类活性物质的80%依靠进口,钾肥和磷酸二氨全部依赖进口,尿素每年需进口约100万吨,这些主要从中国进口。来自中国江浙的农药、喷雾器、薄膜、柴油机,广东、广西的拖拉机、小型电机等,在东盟国家有很好的销路,2007年,我国出口东盟国家的农机产品达13.43亿美元。 伴随农业的发展,中国的农资需求也日益旺盛,每年均进口大量化肥、农药、柴油、煤炭、种子。据海关统计,2009年我国共进口农药4.42万吨,与2008年基本持平;货值3.34万美元,同比增长12.8%。,东盟、欧盟和美国为主要进口市场。 2004-2009年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情况表 4.2 广西东盟贸易情况 2009年广西对东盟进出口49.5亿美元,比2008年增长24.3%,其中进口13.3亿美元,出口36.2亿美元,分别增长5.4%和33%。广西对东盟的贸易额占全区对外贸易额的35%。广西位列我国对东盟进出口10强,对东盟贸易的迅速扩大成为推动广西对外贸易的主要动力。

中国与东盟出口商品比较优势分析

天津师范大学学位论文(设计)中国与东盟出口商品比较优势分析 系别:外贸 学生姓名:李斯特 学号:08575216 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年级:2012级 完成日期:2014年5月6 指导教师:李雨

中国与东盟出口商品比较优势分析 摘要:截至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已经全面建设完成,使我国与东盟的经济合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中国与东盟国家在商品出口方面有着明显的比较优势,本文旨在分析中国与东盟国家贸易发展的现状及其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基础上,运用比较优势理论,进一步剖析中国与东盟国家现有的比较优势,挖掘二者贸易发展的空间,指出约束双方贸易的诸多现实因素,最后提出一系列相关对策建议,以期为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合作提供一条以现有比较利益为基础、以提高自身国际竞争力为目标的拓展路径。 关键字:经济合作;比较优势;出口贸易;优势互补

目录 一、比较优势理论 (1) 二、中国与东盟出口贸易概况及特点 (1) (一)中国出口商品贸易概况 (1) 1.概况 (1) 2.特点 (2) (二)东盟出口贸易概况。 (3) 1.概况 (3) 2.特点 (4) 三、中国与东盟出口商品比较优势分析 (5) 四、加强中国和东盟出口商品贸易结构优势互补的对策及建议 (10) (一)实现资源性产品的优势互补 (10) (二)避免同质 (10) (三)加强与东盟国家间的国际分工和合作 (10) (四)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合作应以联合开发为突破口 (11) 参考文献: (12)

一、比较优势理论 一国在两种商品生产上较之另一国均处于绝对劣势,但只要处于劣势的国家在两种商品生产上劣势的程度不同,处于优势的国家在两种商品生产上优势的程度不同,则处于劣势的国家在劣势较轻的商品生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处于优势的国家则在优势较大的商品生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两个国家分工专业化生产和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则两国都能从贸易中得到利益。 比较优势理论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理论,从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到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1772-1823):如果一个国家各种产品生产都占有绝对优势,另一个国家都处于劣势,但是他们在不同的产品上的优劣程度是不一样的,具体表现为劳动生产率的差距是不同的。按照李嘉图的观点来说,应该依据“两优取最优,两劣取次劣”的原则进行分工和贸易。后来产生的赫克歇尔-饿林定理:一个国家应该生产并出口密集使用本国相对丰富要素的产品而进口密集使用本国相对缺少的要素产品。在赫克歇尔-饿林模型基础之上,巴拉萨提出了阶段比较优势理论。该理论认为一国的经济发展会导致该国的要素禀赋发生变化,进而使出口商品构成和比较优势发生变化。在经济发展的初期,一国的要素禀赋在于劳动力和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随着经济的发展,一国的要素会发生变化,资本积累在增加,技术在改进,在出口商品的构成中,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会增加,出口商品的比较优势将发生变化。本文就以上理论分析中国与东盟出口商品比较优势。 二、中国与东盟出口贸易概况及特点 (一)中国出口商品贸易概况 1.概况 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具有阶段性,大致是这样分段的。建国后致1978年,是改革开放前的对外贸易。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实行的是国家管制的内向型的、国家垄断的保护贸易政策。这一时期对外贸易体制高度集中,以行政管理为主。国家管理主要通过进出口许可制度、保护关税制度、外汇管理制度、货运监督与查禁走私制度和出口商品检验制度等。进口受到很大的限制,出口由国家垄断和控制。不可否认这样的贸易政策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曾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就不再适应经济形势了。管的过死、缺乏利益激发机制、产销脱节,这样就使的对外贸易整体发展缓慢。在这一时期中国的出口额仅占世界出口额的0.75%,在世界贸易排名32位。

广西在东盟自贸区中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广西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摘要:在全球化浪潮推动下,世界经济正在形成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自由贸易区构成了世界经济的主要格局,在此背景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应运而生。而广西作为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的前头堡,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成,使广西的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在双方广泛参与的合作中,广西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成了广西发展的热门议题。 关键词:挑战、机遇、自由贸易区、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东盟是东南亚国家联盟的简称,其前身是由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3 国于1961 年成立的东南亚联盟。1967 年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泰国、菲律宾四国外长和马来西亚副总理在泰国首都曼谷举行会议,发表了《曼谷宣言》,正式宣告东南亚国家联盟的成立。20 世纪80 年代后,文莱、越南、老挝、缅甸和柬埔寨5 国先后加入该组织,使东盟由最初成立时的5 个成员国发展到目前的10个成员国,人口约5.3亿。 2002年中国和东盟10国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共同决定到2010年建成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标志着中国一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进程正式开始启动。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自由贸易区,仅次于北美自由贸易区和欧盟,成为世界第三大自由贸易区。 广西在中国—东盟自贸区中的区位优势 广西位于我国西南边陲,是我国唯一与东盟国家既有海洋又有陆地相接的省区,处于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中心位置。无论是地理位置还是基础设施,相对于多数东盟国家都具有相对优势。 地理位置优越。广西位于中国大陆沿海地区的西南端,面向东南亚,背靠大西南,处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和中国大西南地区的交汇地带,是西南乃至西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也是联结粤港澳与西部地区的重要通道,同时也是中国与东盟贸易的前头堡,是中国通往东盟以及东盟进入中国必经的国际通道和枢纽,具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 天然港湾众多,良好的港口条件。广西海岸线曲折,天然港湾众多,具有良好的港口城市。目前已建成的北海、钦州、防城港等沿海港口,在广西与东盟的贸易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地理优越的北部湾,也是中国大西南和大陆南端的最佳出海处。这些都构成了广西的港口优势。 基础设施相对完善,交通便利。广西正不断在公路、铁路、港口方面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目前,以沿海建成了钦州、北海、防城港等港口,陆路以南昆铁路和湘桂铁路为骨干,高等级公路桂南、南梧高速公路等,再加上“黄金水道”西江,广西建成了陆路、水运、航空和其他基础设施相配套的区域物流通道,广西通往西南的交通线也已经基本定型,这大大密切了广西内部与东盟的贸易往来。 国家对广西的大力政策扶持。随着我国东西部地区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国家逐渐重视中西部地区的发展,而广西作为我国西部欠发达省份,也得到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广西目前同时面临着中国加入WTO、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建立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泛北部湾经济区和“泛珠三角”经济区域合作等多重发展机遇,相对于国内许多省份和东盟国家具有明显的政策优势。 拥有国内、国际广阔市场。广西产品除了区内自销外,还销往国内的其他省区。但是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成,广西产品除了拥有国内市场外,国际市场进一步扩大。在原先双边的边境贸易的基础上,广西的产品远销至整个东盟十国。由于整个自贸区的人口达到了18亿多,广西拥有的国内外市场潜力巨大。

农产品行业分析

农产品行业分析 一、项目容 本项目主要针对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运用日趋完善的电子商务,为农产品买卖建立网络信息服务,意在解决我国农产品业信息基础设施落后、网络化程度较低、信息的交流与共享不通畅而导致农产品产品交易困难的现状。通过网络技术,让农产品销售摆脱中间商盘剥与市场信息不通畅的问题。 二、项目发展前景 1、有利的外部宏观环境 对“三农”问题的重视,以及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的越来越深入人民生活,电子商务在我国农业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发改委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化、农业部对农业信息化重视和积极扶持政策,如今农业的发展可以让我国现有的经济发展水平有一个新突破;经济全球化的外力推动,更有利于农产品的出口。 2、农产品市场的自我创新需求驱动 产业发展的基础是生产,但市场和流通是决定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农产品流通不畅已经成为阻碍农业和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影响农民增收乃至农村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农产品的交易难及农产品的结构性、季节性、区域性过剩,从流通环节看,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信息不畅,盲目跟风。市场信息的形成机制

和信息传播手段落后使农户缺少市场信息的指导。二是农产品交易手段单一,交易市场管理不规。所以当务之急便是如何解决信息畅通问题,以及市场预测,尽可能避免不必要的损失。这需要创造一个平台去解决这个问题。创造一个平台去提高信息流通率,信息匹配率,商务交易率,方便这个产业的发展和扩大。 2、可盈利性:在二级代理商,三级代理商不存在的情况下,农民,一级代理商和消费者都能获得最大程度的实惠。我们作为电子商务平台收取一定的中间服务费。 3.农村配备大学生村官,具备人才基础 4.发行纸质农产品券或者电子券,凭券在指定地点领取新鲜农产品,降低的成本支出,如邮费等,也极大的减少了网购风险。 五、项目优势 1、建立一种交易平台。让城市居民根据自己的需要集中订购所需的农产品,农民根据城市居民的订购量直接将农产品发给城市居民。通过农户和城市居民直接交易,到达双赢的局面。 2、减去农产品销售中间环节, 最大化让利农民;同时可以避免由于农产品的保质期短造成的损失问题。

福建省与东盟农产品竞争力比较分析研究

福建省与东盟农产品竞争力比较分析研究 福建省作为一个沿海省份,与东盟各国发展农产品贸易,具有地缘优势与多年形成的社会文化资源优势。随着CAFTA的建立,加深了福建与东盟的友好合作关系,带动双方经济的发展。本文通过对福建省与东盟农产品现状进行分析,探讨了双方农产品优劣势。同时,利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竞争力指对福建省和东盟农产品国际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最后为福建省与东盟发展农产品贸易提出对策建议。 标签:农产品竞争力;显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竞争力指数 一、引言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的成立,中国与东盟逐渐实现商品零关税化,而农业是两者极为重要的贸易合作项目之一。这为福建与东盟农产品贸易发展带来巨大契机,2013年第一季度东盟首次成为福建省第一大贸易伙伴,2015年第一季度所有贸易伙伴中东盟增长速度最快。福建省对接东盟具有地缘接近,社会文化资源等优势,如何应抓住这个机遇,加强双方在农业上的交流与合作,积极拓宽东盟农产品贸易市场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双方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对比入手,期望改善福建省东盟双边农产品的出口现状,扩大农产品的出口规模,带动经济的发展。 二、福建与东盟农产品贸易发展现状 (一)福建省农产品现状 1.福建省农产品发展状况 福建省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合各种瓜果蔬菜的栽培,因此其农产品以蔬菜类、粮食类、茶叶、油料以及水果为主。蔬菜产量一直居于首位,产值从2004年到2013年上升了23.97%,粮食次之。近些年,福建省十分重视水果与茶叶行业的发展,不断增大其种植面积,水果和茶叶产值在近十年分别上涨了40.04%和100.11%。茶叶作为福建省特色农产品出口,产量位居全国第一,有乌龙茶、红茶、绿茶、白茶和花茶等。 2.福建省农产品进出口现状 据统计2014年前三季度,福建省进口农产品310.5亿,其中粮食154.9亿元,为主要进口的农产品,占同期贸易总额的49.9%。美国、巴西、东盟和加拿大是福建省农产品主要进口国,占农产品进口总额3/4左右。 福建农产品对东盟出口增长快速,由2009的6.76亿美元到2011年(CAFTA 建立的第二年)的18.3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01%。2009年到2013年福建省对

中国-东盟贸易与比较优势

中国-东盟贸易与比较优势中国在国际贸易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而邻近地区东南亚与中国有着互补性的贸易结构,使得东盟成为中国重要的贸易伙伴。 本论文以要素禀赋理论为基础,从比较优势理论出发进行,对比并分析中国与东盟各产品的贸易的数据,对中国与东盟的贸易进行探讨,探讨中国与东盟在贸易的过程中是否真正实现双赢,中国在与东盟的贸易中得到了什么。 比较优势理论(Principle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根据教材中李嘉图的理论,比较优势原理指一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都具有绝对成本劣势,互利贸易仍然能够发生. 低效率国家应该专门生产并出口其效率低的相对较少(绝对劣势最小)的产品,高效率的国家应该专门生产并出口其效率高的相对较多(绝对优势最大)的商品. 比较优势理论是一个不断发展并且完善的理论,由比较优势理论更进一步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了要素禀赋理论-----一个国家应该生产并出口密集使用本国相对丰富要素的产品而进口密集使用本国相对缺少的要素产品。基于要素禀赋理论又诞生出特定因素理论等等.作为我们分析比较优势的基础。 东盟成立于1967年,目前包括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老挝、缅甸、越南、柬埔寨、文莱十个国家。自1990年以来,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额以年均约20%的速度增长。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宣布中国与东盟贸易关系进入一个新的

阶段。而在刚刚过去的2014年,中国与东盟贸易额达4804亿美元,占中国对外买一总额比重达11%,东盟日益成为中国重要贸易伙伴,作为相邻地区,中国与东盟具有得天独厚的贸易优势。 那么为什么我们要对这个组织进行分析呢? 目前世界上有172个区域自由贸易协定,区域经济—体化和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其安排的内部货物贸易量占全球贸易总量的50%以上。通过建立优惠经贸安排寻求更大的经济发展空间,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首要政策选择。作为举世瞩目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加入了WTO的情况下,面对各国纷纷进行合作带来的压力与挑战,中国更是跟着这个贸易潮流,与许多国家或组织建立了贸易关系,而与东盟的贸易更是一大贸易举措。而当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后,将是一个拥有最多人口的自贸区,也是发展中国家间最大的自贸区,是世界第三大市场。中国与东盟的贸易关系越来越紧密,东盟也成为了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和第二大进口来源地。将给各方带来多赢局面,这就是中国与东盟贸易的价值。接下来将会以互补性与竞争性来进行分析。 (1)中国与东盟的互补性分析 东南亚国家地处热带,热带资源、海洋资源、矿藏资源、农业资源 丰富,而中国是一个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其工业较为发达,所以

浅谈广西与东盟旅游经济合作

浅谈广西与东盟旅游经济合作 摘要:充分发挥广西的比较优势,加强与东盟的旅游经济合作,能为双方的经 济腾飞再助一臂之力。本文通过分析广西与东盟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对如何发展 广西与东盟的旅游经济合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广西东盟旅游经济 1 广西与东盟旅游经济合作的现状 广西地处祖国的南疆,濒临北部湾,与越南接壤,亚热带风光十分优美,不 仅有举世闻名的桂林山水、北海银滩,而且壮、瑶、苗等少数民族风情浓郁,还 有百色、龙州等历史文化名城和革命老区,有南珠、猫眼石等珍贵旅游产品,这 些都推动着广西旅游业的发展。东盟近年也吸引了大量的广西游客及中国内地游客。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是我国首批开放的中国公民自费出国旅游的目的地 国家,也是广西自费旅游的主要目的地。越南的下龙湾,柬埔寨的吴哥窟,泰国的 宫殿和佛教寺庙以及风光旖旎的海岛,印度尼西亚的巴喱岛,马来西亚的云顶景区 等等都是我们喜爱的旅游胜地。广西与东盟这两个区域风俗接近,文化传统相似,客源流向变化周期短,回头率很高,为双方开展旅游经济合作奠定了基础。同时,广西政府纷纷加大投资力度,加大资金投入,使得广西近年来旅游的基础设施建 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东盟国家的政府也纷纷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吸引了大 量的外资,希尔顿饭店、喜来登旅馆集团、国际假日饭店纷纷在东盟亮出招牌。 2 广西与东盟加强旅游经济合作的建议 近年来,广西旅游资源得到了初步的开发,具有了一定的规模,为加强与东 盟国家旅游业的合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要更好的满足和适应两区域旅游经济的 合作发展的需要,发挥自己的优势克服自己的劣势,在借鉴别国旅游发展的经验 的基础上,结合广西自身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推动旅游 经济合作能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具体建议如下: 2.1 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促进旅游经济合作的发展 旅游业是行业相关度很高、综合性很强的产业,涉及交通、餐饮、住宿、娱乐、购物等直接为旅客提供服务的行业,还涉及通讯、银行、保险、水电、医疗 等为游客提供辅助服务的行业,并且需要这些行业相互配合、协调发展。光靠旅 游行业自身来协调,很难取得预期的效果。因此,应由政府来主导、协调。首先,政府要做好规划加大对旅游业的投资力度,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旅游生态 环境,建设一批旅游饭店,使旅游景点有路可通。其次,给予更多的优惠政策, 为旅游业各部门的协调发展创造条件。第三,政府做好调查研究工作,制定广西 与东盟两区域旅游资源的开发,发展规划,合理利用资金、人才等有利因素。第四,政府还要加强对旅游行业本身的管理,加强对旅游市场的整顿,提高旅游服 务意识和服务质量,树立广西旅游整体新形象。要使广西与东盟国家的旅游经济 合作迅速、持续的发展,促进经济的发展,就必须加强广西区政府的主导、协调 作用,做好发展旅游业合作的长远的、整体的规划。 2.2 坚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独特的自然资源和生态资源是广西发展旅游业的基础条件,经过人们精心保 护的俊山、秀水等环境给人们带来了让人倾慕的回报。因此,在发展广西与东盟 旅游经济合作的时候,我们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首先要开发与保护共同 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对旅游资源的开发也意味着一定程度的破坏。所以我们 要正确处理开发与保护的辩证关系,在开发中强化保护,在保护中合理开发。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