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至文字教学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至文字教学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至文字教学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至文字教学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

词汇是由词和词的等价物(比如固定词组)构成的完整的集合体,它是在历史上形成并不断发展的。没有词汇就没有语言,就不能进行交际。因此,词汇教学是语言教学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英国语言学家威尔金斯(George Welkins)在《语言教学中的语言学》里说:“如果没有语音和语法,还可以传达一点点信息;但是如果没有词汇,那就不能传达任何信息。”可见词汇教学的重要程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无论是精读课、阅读课、听力课还是口语课,多数课堂教学是从词汇教学开始的。因此,运用词汇教学技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语言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词汇及词汇教学基础知识回顾

1 .词汇系统的本质

2 .词汇系统的主要特征

3 .现代汉语普通话词汇系统的主要特点

4 .汉语词汇教学

?研究词汇教学至少要涉及这样一些问题:词汇量的控制;词的选择;词义解释,主要的练习方式。下面分别讨论这几个问题。

( 1)关于词汇量的控制。词汇量的控制就是决定教多少词。词汇总量的无限性和常用词的有限性这一特点决定了在第二语言教学中进行词汇量控制的必要性。一方面,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掌握一种语言中的所有的词,说这种语言的本族人不可能,其他人更不可能,另一方面,每一个人都有一定的交际范围,在一定交际范围内常用词的数量是有限的,所以也不需要掌握所有的词。

教多少词主要由两个因素来决定:一是教学目标,即要求学生达到什么样的等级水平,对听、说、读、写4 项言语技能是全面要求,还是只要求其中的某一项或某几项技能。二是教学对象的特点和学习时限,即既定的教学对象学习多少时间。前者是必要性,后者是可能性。词汇量的决定不但要考虑必要性,而且要考虑可能性。

所谓必要性,就是达到某一种等级水平需要掌握多少词。假设我们把水平等级分为初、中、高3 个等级,这3 个等级要求掌握的词汇量分别为2500 、5000 和8500 ,那么,每一个等级所要求掌握的词汇量就属于必要性。

所谓可能性,就是在一定的学习时间内能够掌握多少词。人们学习第二语言不但要在课堂上学习,而且要在课外学习,所以我们所说的学习时间,既包括课堂教学时间,也包括学生课外学习的时间。

目前在词汇量的控制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难以测定学生在一定的时间丙能掌握多少词。难以测定的原因是:对人们习得词的潜能以及学习和教学中的许多变因难以测定和控制,难以进行数量化处理。学习和教学中的变因包括:对听、说、读、写4 项言语技能和相应的言语交际技能是全面要求还是部分要求;学生课内练习的机会和课外学习的时间;教材和课堂教学的方法、技巧;语言环境。学习汉语并不是只记住词就行了,除了词以外,还要学习语调、汉字、语法规则和有关的文化知识等,还要通过练习掌握言语技能和言语交际技能。也就是说,要把词放在言语材料中进行练习,直至真正掌握。当我们说掌握了多少词的时候,实际上也就包含了运用这些词的言语技能和言语交际技能,否则就不能说已经掌握了这些词。因此,教学要求是什么,怎样组织言语材料,用什么方法进行练习,学生在课内有多少练习的机会和在课外用多少时间进行学习,有多少机会用目的语进行交际,等等,都是决定教学词汇量的重要因素。由于存在着这些难以测定和控制的因素,目前只能根据经验来确定在一定的时间内教多少词。根据现有的经验,在不同的情况下,平均每一个课时的教学词汇量大概可以在2 - 6 个词之内浮动。

(2)关于词的选择。进行语言教学,不但要考虑词的数量,而且要考虑词的范围。所谓词的选择,也就是确定要教的词的范围。前面谈到,人们不可能也不需要掌握所有的词,因此在

第二语言教学中根据学生的交际需要选择合适的词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词汇选择不当,所教的词不是学生真正需要的,就只能事倍功半。不常用的词因为学了没有使用的机会,也很难掌握。在语言教学中,选词的标准主要有两条:常用,构词能力强。是不是常用,还要看使用范围,在这个范围内常用的词,在另外的范围内不一定常用。最常用的词是在各个范围内都常用的词,这应当是选择的重点,其次就是根据学生的特殊需要进行选择。汉语中有大量的单音节词可以跟其它词或语素构成合成词,这样的词就是构词能力强的词,也应当是选择的重点。

词的选择最终要落实到教材中。在编写教材时,选择常用词的最重要也是最简便的方法是首先选择好话题。这里所说的话题,是指谈话的中心内容,例如问候、家庭、婚姻、住房、人口、教育、经济、贸易、货币、股票等等。在常用的话题中,还要选择常用的语句,如果话题和话题中的语句都是常用的,其中所包含的词一般也是常用的。话题有大有小,在成篇的文章中,常常是一个话题中套着另一个话题。例如在关于家庭的文章中,就可能涉及婚姻、住房、人口、教育等话题,在关于经济的文章中,除了也有可能涉及这些话题以外,还有可能涉及贸易、货币、股票等话题。如果教材的课文不是编者自己编写,而是选用现成的文章,在选择时就要考虑文章话题的常用性和该话题所用语句的常用性。

(3)关于词义解释。要真正学会一个词,除了掌握这个词的发音和声调以外,还要懂得它的意感和用法。我们这里专门讨论一下怎样解释词义。语言教学中解释词义的方法很多,下面仅列举几种。

1)用实物或图片解释。这是直接法的释词方法。用这种方法解释词义,简单明了,又可以加快建立声音和概念的直接联系,因此凡是能够用实物或图片解释的,应当尽量用实物或图片。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词都可以用这种方法解释。

2)用同义词和反义词解释。

3)用语素义进行解释。前面谈到,汉语的合成词在意义上跟构词成分有一定的联系,因此,用语素义解释合成词的词义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例如学了“好”、“看”和“好看”以后,就可以利用学过的“听”、“吃”解释“好听”、“好吃”。在教合成词的时候,最好同时解释其中的语素,语素学多了,有些词即使不解释,学生也能懂。例如,学了“海”,又学了“洋”,学生就会懂得“海洋”的意思,学了“读”、“作”、“者”以后,就会懂得“读者”、“作者”的意思。

用语素义解释词义,最好结合汉语的构词法,即说明语素与语素之间的各种不同的语义关系,以使学生在理解词义时能举一反三。

4)类比。例如,学了“汽车”、“汽车站”和“火车”,就可以用“汽车站”类比“火车站”,学了“鞋”、“鞋店”、“帽子”,就可以用“鞋店”类比“帽子店”,学了“数学”、“数学家”和“化学”,就可以用“数学家”类比“化学家”。

5)叙述情境。例如教“梦”和“做梦”这两个词,可以这样叙述:“我昨天晚上睡觉,很快就睡着了,可是一会儿又醒了。为什么呢?因为做了一个梦。做了一个什么梦呢?我梦见你们每个人都考了100 分,我可高兴了,可是一高兴就醒了。”叙述完就可以问学生:我昨天晚上睡觉的时候怎么啦?如果学生回答出来了,还可以再间:你们常常做梦吗?你昨天晚上做梦了吗?谁能说一说你做的是什么梦?通过这样的方法,“梦”和“做梦”这两个词就可以得到充分的练习。

6)用学生已经掌握的语言译释。有些词不能用上面的任何一种方法解释,只能借助于媒介语。用媒介语解释词义有两种方法,一种是说明,一种是对译。采用说明的方法,要能熟练地运用这种语言。对译有一个很大的间题,就是不同语言的对应词的词义大部分不是等值的,许多对应词的褒贬色彩和用法也不一样,学生如果按照翻译的词义去理解,常常会用错。例如,我们有些汉语教材把“会”和“知道”都翻译成to know ,在某些情况下,“我不会”和“我不知道”都可以翻译成1 don ' t know 。根据这样的理解,学生在回答“他怎么没有来?”这样的问题时,就可能说“我不会。”又如,“吹捧”在汉语中是贬义词,而英语中与它对应的词flatter 不但有“吹捧”的意思,而且也有“过奖”的意思,可以说Oh , you are

flattering me 。如果把“吹捧”简单地翻译成flatter ,学生就有可能把“您过奖了”说成“您在吹捧我”。(引自鲁健骥:《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词语偏误分析》,《语言教学与研究)) l987 年第4 期)为了避免出现这类间题,有些词在解释的时候最好加上例句,连例句一起翻译。以前面举过的“家”为例,可以采取下面的办法:

家family , home

例:

1 )你家几口人?

you family how many ( measure word ) people

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 ?

2 )你下课以后回家吗?

you class be over after go( home ) back home ( question word )

Are you going home after class ?

(4)关于词汇的练习。前面谈到,习得一种言语现象需要经过感知、理解、模仿、记忆、应用这样几个阶段,因此,词汇练习可以分为感知性练习、理解性练习、模仿性练习、记忆性练习和应用性练习等不同性质的练习。下面介绍一下这几种常用的不同性质的练习的练习方法。

1 )感知性练习。对词的感知,包括语音识别(听音)和词形识别(认字)。主要的练习方法有听录音、跟读、认读、给字注音等。

2 )理解性练习。对词的理解,主要是理解词义。主要的练习方法有:说出或写出反义词,用同义词替换,用线条或箭头分析复合词的语义结构,图示方位词、数量词和其他能用图示的词语,听词指物、指物说词,用目的语或媒介语解释词义,等等。

3 )模仿性练习。包括语音模仿和汉字书写模仿。语音模仿主要是听录音和跟读,汉字书写模仿主要是描写、临写。

4 )记忆性练习。上述练习方法都可以作为记忆性练习的一部分。

5 )应用性练习。词的应用性练习,是指怎样运用指定的词。主要的练习方法有选词填空,利用指定的词组词、造句等。选词填空和利用学过的词组词、造句要涉及语法问题,但是词汇练习的侧重点是词的选择,因此练习题的设计要从词的选择的角度出发。上面介绍的这些练习方法实际上是举例性的,不但不全面,可能有更好的方法这里还没有提到。更多更好的方法要靠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创造。设计练习,最重要的是首先明确练习的内容和练习的性质,即练什么,要达到什么目的。同时要注意练习的层次性,掌握好练习的程序和步骤,把从感知到应用作为一个习得过程,并做到由浅入深,步步深入。

二、词汇教学技巧

词汇教学包括展示词汇、词汇解释及词汇练习几部分。展示词汇就是把所要教的词通过板书、领读、听写等方法介绍给学生,并让学生跟读、认读,从而使学生对所学词的形、音、义有初步了解,其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词语的用法。词汇展示分独词展示及综合展示。独词展示是以单个词的教学为讨论对象;而综合展示则是根据教学进程,从整体考虑确定介绍词汇的先后次序。

独词展示的方法有:听写、领读、认读、卡片及实物等,各种技巧各有特点。

?一般来说,综合展示词汇是为了使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紧凑、有序地衔接。教师可根据教学方法的需要,对生词表中的次序加以调整或重新排列。

1.按词类排列。

?在《初级汉语教程》第一册第24课中;有如下生词:做,复习,语法,呢,休息,一块儿,行,不,考试,听,录音,写,汉字,念,课文,练习,刚才,广播。按词类排列为:?写,念,做,听,练习,录音,广播,复习,休息,考试(动词)

?汉字,课文,语法(名词)

?一块儿,不(副词)

?行(动词)

?呢(助词)

?2.串联排列。

?按照生词在课文中出现的顺序排列。听写、认读以后,教师以排列好的生词为线索叙述或串讲课文。学生以词作为提示线索,听教师串讲课文和复述课文。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围绕着黑板上的词进行。学生在听写、认读、听教师串讲课文、复述课文的教学活动中对生词进行了多次听说练习,因而大大提高了记忆的效果。

?3.分话题排列。

?如在《初级汉语教程》第一册第36课中的生词有:病,手,破,上,药,每,次,舒服,头,疼,挂号,……科,内科,外科,发烧,嗓子,鼻子,通,咳嗽,表,读,张,嘴,感冒,打针,开,药片儿。按话题排列为:

?舒服,病,手,破,头,嗓子,疼,张嘴,鼻子,通,咳嗽,发烧,感冒(谈症状)

?挂号,**科,内科,外科(谈挂号)

?药,开,上药,药片儿,每,次,表,度,打针(大夫处置)

词汇教学的第二阶段就是解词。解词就是将所要讲授的词的意义及用法解释给学生。语言教学中解释词义的技巧很多:

1.用实物及图片解释。

?这种技巧简单明了,又可以加快建立语音和概念的直接联系。因此,凡是能够用实物或图片解释的,应尽量用实物或图片。

2.同义词和反义词的解释及近义词的比较。

?用一个已学会的反义词解释词义,这对学生理解词义,以及记忆生词都有好处。如远——近、批评——表扬、正好——恰巧等。再如近义词“还是”和“或者”,前者可用于疑问句,后者则不能。

3.语素的解释。

?这种技巧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解释和记忆。如学了“读”“作”“者”之后就会懂得“读者”和“作者”的意思。同样,学习了“海”、又学会了“洋”,“海洋”之义不讲自明了。

4.以旧释新。

?如“姑姑”是爸爸的姐姐或妹妹,这种技巧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摆脱外文翻译的局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汉语表达能力,而且对复习、巩固所学过的词语也是非常有效的。

5.类比。

?如学了“汽车”“汽车站”和“火车”,就可以用“汽车站”类比“火车站”;像“数学家”和“化学”类比“化学家”。

6.叙述情况。

?如教“凑合”可设置若干情境:

?(a)下第四节课已十二点了,你去食堂吃饭,你喜欢吃的菜已经都卖完了,你又不想去别的地方吃,你怎么办……你只好凑合吃吧。

?(b)今天电视有足球比赛,你最喜欢看足球比赛,打开电视不太清楚,可你又非常想看,怎么办……凑合看吧。

7.汉外对比。

?汉语的大量词语与某一外语在词义和用法上不完全对应to play,译成汉语是“玩儿”,在英语中可以说:play game,play basketball,play the violin,play the piano,但汉语里分别用;“做游戏,

打篮球,拉提琴,弹钢琴”来表示。

8.例句释义。

?老师直接给学生几个例句,让学生体会句义。但这种例句:一定要结合本班同学的实际,是他们自己的或是熟悉的场景、事情、生活,如“难怪”:

?(a)难怪这两天没看见山本,他回国了。

?(b)难怪教室这么冷,原来没有暖气了。

9.扩展词义。

?教师讲词时,除了把课文中该词的义项和用法讲清楚外,还可适当地讲一下其他常用的义项和用法。汉语里一词多义现象很多,在学生接受能力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地扩展词义可帮助学生更快地掌握该词。如神奇的词语“打”至少有五十多个义项:撞击义(打门),发射义(打枪),制造义(打家具、打蛋糕),编织义,(打毛衣),破碎义(碗打了),从事义(打工),游戏义(打扑克)……此外,还有介词“打”的意义和用法。

10.归纳词义。

?如“好”:

?形容词:那个人很好。(优点多)

?票好买吗?(容易)

?副词:我买了好几斤水果。(多)

?外边好黑!(程度)*有感叹语气

11.利用上下文。

?就是在具体的语境中解释词的特定词义,如《骆驼样子》中有一句:“不到两三个星期的工夫,他把腿溜出来了。”“溜”是“练”的意

12.翻译。

?对那些词义比较抽象,外语里可以找到准确对应词的词语可以使用这种方法,如“1ife——生活”等。

?应当指出的是,词语讲解只是课堂教学的一部分,学生想要真正掌握一个词,还应在此基础上做有关的大量练习。反复记,反复用,而习得一种语言现象需要经过感知、理解、模仿、记忆、应用几个阶段。因此,词汇练习可分为:

1.感知性练习:对词的感知,包括语音识别、词形识别、听录音、认读、注音等。

2.理解性练习:主要是理解词义,如写出反义词、同义词进行替换、用目的语或媒介语解释。

3.模仿练习:包括语音模仿、汉字书写模仿。

4.记忆性练习: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记忆词的意义和发音,如直接问答、利用图片、实物、体态动作、动词宾语等。

5.怎样运用指定的词。如选词填空、组词造句等。

?课堂教学技巧在数量上是无限的,而对外汉语教学技巧也会随着对课堂教学的研究、教学手段的发展以及教学经验的积累得到创新。我们将随着对外开放的发展,与时俱进,提高自身的素养,为对外汉语教育事业多做些新的尝试。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

汉语语法教学

1 语法教学的内容。根据我们对语法的认识,语法教学至少要包括下列内容:

( 1 )把词组织成词组的规则; ( 2 )把词、词组组织成句子的规则;( 3 )把句子组织成语段的规则;( 4 )把语段组织成语篇的规则。以上各类规则的教学,都要注意从形式结构到语义结构和从语义结构到形式结构的双向反复,把形式结构和语义结构的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要体现口语语法和书面语语法的不同特点。

迄今为止,在我国出版的多数对外汉语教材中,语法教学的内容还不够全面,重点也不够突出。例如:一般只偏重于句法教学,语段和语篇的组成规则在教学内容中几乎还是一片空白;列出的语法单位虽然包括词、词组和句子,但是词法和词组规则的教学实际上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词、词组和句子的教学多半只是形式结构的介绍和分析,语义关系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口语语法的教学也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这样的语法教学效果很不理想,多数学生语法掌握得不好,甚至到了高年级,表达时还经常出现语法错误,连续表达时在句与句、段与段的连接上语法错误更多。实践证明,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语法教学的内容还有很大的改进余地。吕文华认为,“从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出发,语法教学需要向两头延伸,一头是语素,一头是句群,即建立起五个层级的语法单位:语素―词―词组― 句子― 句群的教学。”“针对第二语言学习者在交际中先产生表达的意念再寻找语言形式的思维过程,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除了从结构形式到意义的模式组织语法教学外,还应有从意义到形式的模式,后者即语法中的表达方式。”并认为“必须增加口语语法的内容。”(吕文华:《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探索》,语文出版社,1994 )这些意见很值得重视。这里还要补一点,就是语篇组成规则的教学也不能忽视,语素教学倒可以结合词法教学进行。

2 语法教学的目的。语言教学中的语法教学和语言学教学中的语法教学目的不同。语言学教学中的语法教学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有关的理论和知识;语言教学中的语法教学则是为了让学生通过理解语法规则进而理解目的语本身,并运用语法规则在交际中进行正确的表达。在语言教学的课堂中,语法教学只是许多教学环节中的一个环节,课堂教学的大部分时间要用于进行尽可能接近于真实交际活动的言语操练,直至学生熟练地掌握所学的言语现象,在表达时不再意识到自己是在运用语法规则。

3 重点语法项目的选择。一种语言里的语法项目很多,但是无论是在第一语言教学中,还是在第二语言教学中,都不必列出所有的语法项目。就是列出来的语法项目,也不一定都作为重点来教。要列出的项目有两类,一类是虽然不难,但是是体现语法系统总体特征的项目。例如,汉语的四种谓语句,五种疑问句,是汉语最基本的句型,虽然其中的简单动词谓语句和用“吗”提问的疑问句都比较容易学,但是这些语法项目不能不列出来教给学生。另一类要列出的语法项目是学生的难点。怎么知道什么是难点,什么不是难点呢?一是通过语言对比研究来发现,二是靠教学经验。两种语言有明显差别的语法现象大部分是难点。说大部分,就是不一定所有有明显差别的语法现象都是难点,还要进行具体分析。一般说来,意思容易理解、比第一语言中表示同样意思的形式简单而又无法套用第一语言的表达方式的语言形式,学起来比较容易。例如与汉语的连动式相对应的英语句式,两个动词之间要加一个“to " ,但是说英语的学生很容易学会汉语的连动式,因为不可能在汉语的两个动词之间加一个相当于英语“to ”的语法成分。形容词谓语句却不同,虽然比英语相应句式的句子成分少,但是英语中的“to be ”可以与汉语的“是”相对应,所以说英语的学生习惯于在汉语的形容词谓语句中加一个“是”。学生难以理解、经常出错或者回避不用的语法现象都是难点。我们前面在介绍汉语语法特点的时候已经跟英语做过比较,从中可以看出第一语言为英语的学生的大部分难点。下面再专门列几条:

( 1 )量词的用法。

( 2 )形容词谓语句。要反复提醒学生,主语和作谓语的形容词之间不要加“是”。

( 3 )无标记被动句,如“书放在桌子上”、“钱包丢了”等等。这类句型在教材中要多出现,早出现,反复练,以便在学生头脑里打下深深的烙印。要让学生多记住一些这类句子。

( 4 )带各种补语的句子。

( 5 ) “把”字句。这是多数学生难点中的难点,我们下面要专门介绍“把”字句的教学。

( 6 ) “了”、“着”、“过”的用法。其中“了”也是难点中的难点。

( 7 )比较句。

( 8 )方位词的用法。

( 9 )长定语。

( 10 )三位数以上的大数目。

( 11 )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规则。

( 12 )段与段之间的连接规则。

4 语法点的编排。这一点主要是指先教什么,后教什么。我想编排语法点的先后顺序有两条原则:

( l )先易后难。例如:大部分“把”字句的动词后面都有补语,而且实际上包含着一个无标记被动句,所以一定要在教了无标记被动句和补语之后教“把”字句。

( 2 )在不违背上一条原则的前提下,尽可能把相关的语法点组成一个系列,连续编排。相关的语法点是指:围绕这样的语法点可以组织成套的词汇,以便尽快形成成段表达的能力;学了这个语法点,有助于学习另一个语法点。例如,十以内的数词和有关的量词可以跟用“有”的动词谓语句配套教,再用表示家庭成员的名词和有关的人称代词配套,学完这个系列以后学生就可以形成介绍自己的家庭有几个成员的能力。又如,为了突破“了”这个语法难点,可以把这样一些内容作为一个系列:我看小说。我每天(常常)看小说。我明天(后天,下星期)看小说。我正看小说呢。我昨天(前天,上星期)看小说了。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这里的“了”是什么意思。以后再这样编排系列:我要在上海住三年。我在上海住了三年。我在上海住了三年了。这样编排,有助于学生具体地理解用不用“了”、用一个“了”和用两个“了”的区别。

5 语法点的解释和练习。

解释一种语法现象,是为了让学生理解这种语法现象的形式结构和语义结构,使他们体会到汉语中的一种形式所表示的意思相当于自己第一语言中什么形式所表示的意思,自己第一语言中某种形式所表示的意思在汉语中用什么形式表示。学习汉语的学生多半没有系统的语言学知识,所以在汉语教学中必须避免经院式的语法解释。也就是说,要尽可能使用学生容易理解的话语,少用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的语法术语;要针对学生的难点,不必面面俱到;要尽可能使用启发式,促使学生自己体会两种语言表达方式的区别。

语法点的解释要尽可能结合练习,包括把词组织成词组的练习,把词和/或词组组织成句子的练习,把句子组织成语段的练习,把语段组织成语篇的练习。跟其他内容的练习一样,语法练习也应当根据语言习得的心理过程,分别组织理解、模仿、记忆和交际这样几种不同性质的练习。交际性练习将在讨论言语交际技能训练时介绍,这里仅以句法练习为例,先讨论前三种练习方式。

( l )理解性练习。理解性练习的方法很多,如造句、填空、改错、翻译、是非选择等。现在许多汉语教科书上的练习大部分属于理解性练习,这里要建议的是怎样通过理解性练习展示新的语法点。

方法1 :假设学生已学过用“吗”提问的疑问句,现在要学习用“什么”提问的疑问句。学生预习的时候己根据生词的译释懂得“什么”的意思。

老师指教室里学生知道其名称的任何一件实物,例如桌子,问一个学生:这是桌子吗?学生答:这是桌子。然后指着同一张桌子问另一个学生:这是什么?如果学生答“这是桌子。”就说明理解了这个句型。接着让学生利用有关的实物或图片,用“什么”互相提问。

方法2 :教趋向补语“出去”、“进来”。

老师对全班说:“我现在出去”,接着走出教室去。在教室外面对全班说:“我现在进来”,同时走进来。然后对一个听力比较强的学生说:“你现在出去。”如果学生听不懂,老师再示范一次。学生出去以后,老师问全班:他出去了吗?如果答对了,就叫那个学生进来,进来后

老师再问全班:“他进来了吗?”如果都答对了,就说明都理解了,接着让几个学生轮流表演,直到熟练掌握。

方法3 :关于“把”字句的教学。

“把”字句的语义结构和形式结构都相当复杂。有一种“把”字句的语义结构是:施动者通过某动作使动作的对象发生了某种变化。例如,“我把书放在桌子上”这句话的语义结构就是“我”通过“放”这个动作使“书”发生了位置变化,“警察把小偷抓来了”这句话的语义结构是“警察”通过“抓”这个动作使“小偷”“来了”,“孩子把花瓶打碎了”这句话的语义结构是“孩子”通过“打”这个动作使“花瓶”“碎了”。“把”字句的语义结构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施动者动作的对象是有定的。所谓“有定”,就是不是任何一个,而是特指的一个,英语中一般用定冠词“the "限定。这样在语义结构上要求的条件就比较多:有施动者,有施动者的动作,有施动者动作的对象,即受动者,而且这个受动者是有定的,还有受动者的变化情况。要表示这么复杂的语义结构,形式结构自然也复杂。受动者变化的情况常常要用补语或/和“了”来表示,补语和“了”也是学生的难点。“把”字句难,就难在这些方面,可以说难点都集中在一起了。要使学生学会“把”字句,看来要分散难点。怎样分散难点呢?汉语中有一种无标记被动句,如“书放在桌子上了”,“小偷抓来了”,“花瓶打碎了”,语义结构都是某动作使动作的对象发生了变化,跟“把”字句中“把”后面的成分相比,语义结构和形式结构完全一样。如果首先学好了这类无标记被动句,再学“把”字句,就非常容易,只要知道在句首补出施动者就行了。下面要介绍的“把”字句的理解性练习的方法就是以学好无标记被动句为前提的。方法如下:

老师让一个学生开开教室的门,接着问全班:门开开了吗?学生答:门开开了。老师再间:谁把门开开了?学生可能会答,也可能不会答。不会答也不要紧,老师可以说:某某把门开开了。这样学生至少可以获得“把”字句中有施动者这样的印象,而从无标记被动句到“把”字句,关键就在这里。然后用同样的方法练习“把书打开”、“把本子放在桌子上”等。

英语中有一种句式的语义结构相当于“把”字句的语义结构,如:Paul Painted the wall green . (保尔把墙漆成了绿色。)这样的句式翻译成汉语,一定要用“把”字句。类似的例子还可以举出一些:He laid the books on the desk . (他把书放在桌子上了。)He hung the picture on the wall . (他把画儿挂在墙上了。)It is not good to leave the child at home alone . (把孩子一个人放在家里不太好。)由于可以找到语义结构上的对应关系,我们可以告诉学生英语中什么样的结构所表示的意思在汉语中必须用“把”字句。

上面只是讨论了一种类型的“把”字句。但是只要掌握了这一类,其他类型的“把”字句也就比较容易掌握了。

方法4 :简单对比。有大量的语法现象只要通过简单对比就可以使学生理解。例如在教材和课堂教学中都可以作这样的练习:

注意下列汉语句式与英语句式的区别:

他有三个弟弟。(he has three younger brothers. )

这本书很好。(This book is good . )

桌子上有一本书。(There is a book on the desk )

( 2 )模仿性练习。最常用的模仿性练习的方法是句型操练。例如;

哥哥比弟弟大三岁。

两岁。

五岁。

弟弟比哥哥小三岁。

妹妹

句型操练必须在学生理解了这个句型的语义结构的基础上进行。

( 3 )记忆性练习。记忆性练习也可以叫做巩固性练习。理解性练习和模仿性练习也会产生记忆的效果,但是这种记忆往往是短时的,要使短时记忆发展为长时记忆,就必须增加练习

的分量,对所学的内容进行反复练习。这样的练习就属于记忆性练习。记忆性练习的方式很多,所有的理解性练习和模仿性练习的方法都可以用于记忆性练习。记忆性练习的方式应尽可能多样化,通过多种方式进行练习,可以使学过的词汇和语法点在不同的环境中出现,需要重现而又难以在课文中重现的词语可以在这类练习中重现。上面讨论的练习方法都是举例性的教学方法可以创造,有经验的老师能够结合具体情况创造出各种各样的练习方法。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关于语段和语篇教学的研究还是一个十分薄弱的环节。吴晓露在《论语段表达的系统训练》(《世界汉语教学》 1994 年第1 期)一文中具体讨论了语段的构成要素和语段训练的目标、内容及原则以及如何进行系统的语段表达训练,对语段教学有参考价值。

(一)抓住句式意义,辅以典型用例

按照构式语法的思想,构式是音义匹配的结构体。一个句式就是一个构式。一个构式有一个构式意义。我们把句型当做一个构式,教学中从构式意义入手,辅之以典型用例。这里要注意的是构式意义不要过度概括。过渡概括那个意义太抽象,违背直观原则。比如“把”字句,如果你按照语法学家的概括说它表示“处置”,这个概括没法在课堂上应用,“处置”太难理解。沈家煊说,语法意义是分层次的,就是说可以进行不同程度的概括。一个长期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老师说,“把”字句的教学是很失败的。一篇伊索寓言里原本有8个把字句,学生复述课文时,没一个用到把字句。之所以失败,我想,就是因为对语法意义概括过渡。专家语法可以最大限度地概括,教学语法不行。那在国际汉语教学中应该咋办呢?寻找句式的原型语义。什么是原型语义呢?使用频率最高的那个就是。张伯江《论“把”字句的句式语义》统计了王朔4部小说和老舍的13部作品,得出结论说:统计数字证明了“位移”意义在“把”字句语义中的基本性。我在上一期志愿者培训班上做过已测试,让每个人遭3个“把”字句。结果超过70%都是位移句。

把垃圾人出去。把作业交上去。把桌子抬进来。把杯子拿走。把这本书交给他。把书房在桌子上。把手举起来。把腿抬高。

表位移就是“把”字句的原型语义。可以这样告诉学生:一个力量使一个东西产生了移动,这时候使用“把”字句。如果他能在这种情况下使用“把”字句,他已经掌握了“把”字句的70%,剩下的边缘用法,在这个基础上慢慢掌握吧。(把个凤姐还病了。把我愁死了。本来就困难,还把个小猪死了。我把屋子翻遍了……)围绕这个语法意义,可以用各种活动进行训练。比方说拼积木,就会用到“把…放到……”的句子。也可以根据动作猜句子。比方说,小明对小光说了一句话,小光做了这样的动作(教师表演一个举手的动作)。

教学要适量,不能企图一次把什么都讲清楚。“把”字句有四个特点:

(一)动词要有处置意义;

(二)动词不能光杆;

(三)“把”的宾语不许有定;

(四)“把”的宾语与动词要尽量靠近。

这四条虽然也不能说就“不漏水”,总体上说还是管用的。但你不能把它直接拿到课堂上去。如果你在课堂上宣讲了这四条,然后让学生造句,你注定要失败。这四条有没有用呢?有,作为老师你心里要有这些东西,要让这些东西成为你的学术修养。当学生在“把”字句上犯错误的时候,他一定是触犯了其中的哪一条,这时

你就有能力纠正他。

(二)有构式思想,会归纳句式

“把”字句,“连”字句,“比”字句,“被”字句,“是……的”句,存现句,双宾语句等这事所谓特殊句式,都要求专门对待的。其实需要专门对待的格式远远不止这些。请看:

高了点儿甜了点儿咸了点儿胖了点儿

……

我们可以根据这些语料抽象出一个构式:A了点儿。然后我们研究这种构式表示什么意义。这个格式的语法意义较容易观察到:轻微偏离标准(说这话时如果伴有体态语的话,要么是抽抽着脸,要么是摇头)。那我们什么时候使用这个格式呢?需要表达轻微偏离标准这种意义的时候。

(三)要及时比较相近格式的差别

假如说我们在前边的课程里已经处理过A了点儿这种格式,眼下教学中又遇到了“高点儿了”这样的句子,你照前边的样子把它们句式化:

高点儿了胖点儿了瘦点儿了好点儿了舒服点儿了

还是用A来表示变项,从而把它们抽象为:A点儿了。接下来的事情是搞清楚A 点儿了这个构式的构式意义。这个构式的语法意义是:一种希望的状态刚刚出现,并希望其继续发展。举反例以证之:

*迷糊点了 *恶心点儿了 *疼点儿了 *穷点儿了 *傻点儿了

那咱啥时候使用A点儿了这个格式呢?

现在你已经处理过A了点儿、A点儿了,两种格式了,如果你是个心里有数的老师,你会利用各种机会来强化这两个格式的使用,让学生能够熟练使用而不发生混淆。因为你知道还有一个格式快遇到了。这不,你教着教着遇到了这么一句“有点儿酸了”。

A.有点儿酸了有点儿臭了有点儿老了有点儿旧了有点钝了

我们是不是要把这些用例抽象为“有点儿A了”呢?不行,能出现在这个格式里的还有动词:

B.有点儿生气了有点儿烦了有点儿走下坡路了有点儿变味儿了有点儿累了有点儿化脓了

事实上A组的“酸、臭、老、旧、钝”不是形容词,而是动词。所以格式要抽象为:有点儿VP。格式的语法意义是:事情出现了不良性的变化。

一个留学生说:“我前两天感冒了,打了好几个吊瓶,现在有点儿好了。”

老师要熟悉教材,不要讲一课备一课,对于知识点出现的顺序和早晚要心里有数。

三、语段生成教学

学生生成句子困难不大,但要让他一套一套地成段地说困难很大。从句子到语段是一个瓶颈。怎样克服这个瓶颈呢?我使用的方法是“对话——转述”法。用对话给出一个事情,要求学生转述这件事情。比如:

早上七点学校门口。

李禄:哎,张强,今天放学后一起去看电影好不好?

张强:对不起,我晚上有约会了。

转述:早上七点在校门口李禄遇到了张强,李禄约张强放学后一起去看电影。可是因为张强放学后有别的约会,所以他拒绝了。

看下一段:

早上七点学校门口。

李禄:哎,张强,今天放学后一起去看电影好不好?

张强:太好了,我好久没进电影院了。

转述:早上七点在校门口李禄遇到了张强,李禄约张强放学后一起去看电影。张强也好久没看电影了,所以欣然接受了。

(这两个对话可以用来讲解“拒绝”和“接受”的词义)

再看一个对话:

早上七点学校门口。

李禄:哎,张强,今天放学后一起去看电影好不好?

张强:太好了,我好久没进电影院了。哎,对了,看完电影咱俩一起吃饭好不好?

李禄:太好了!

转述:早上七点在校门口李禄遇到了张强,李禄约张强放学后一起去看电影。张强也好久没看电影了,所以欣然接受了。同时张强还建议看完电影后一起吃饭,李禄也欣然接受了。

再看一个对话:

早上七点学校门口。

李禄:哎,张强,我的词典你用完没有?我今天得用。

张强:对不起,我放在家里了。

李禄:哎,拿你没办法。

转述:前几天张强借了李禄一本词典,今天早上七点在校门口李禄遇到了张强。李禄因为今天要用到这本词典,就问张强用完没有。张强说放家里了。李禄有点不高兴,很无奈的样子。

用对话给出事件,简单而信息量大,语境感强,最为简洁,最为方便。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字教学

?一、汉字教学的任务

?二、汉字教学的原则和内容

?三、教学方法与步骤

?四、要注意的问题

?五、对汉字文化圈的学生的汉字教学

汉字教学的任务

汉字教学的任务是:

以汉字形音义构成的特点和规律为教学内容,帮助学生获得认读和书写的技能。

汉字教学的原则和内容

原则:

按笔画、部件、整字三个层次,从笔画、笔顺、部件和间架结构四个方面进行教学。汉字教学的原则和内容

1、笔画

笔画是现代汉字形体的最小单位,是学习书写的基础。

要求:

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要求能说出名称,能书空。

汉字教学的原则和内容

2、笔顺

笔顺是指汉字笔画的走向,书写规则。正确的笔顺不仅使书写汉字的基本修养,而且按固定的笔顺书写的字,更有利于记忆,书写速度更快。

要求:

牢记汉字的笔顺。

汉字教学的原则和内容

3、部件

部件是指由笔画组成的具有组配汉字功能的构字单位。构成一个汉字的偏旁、部首、独体字都是部件。由于构成常用汉字的部件有较高的称谓性,有利于识记汉字,因此掌握部件是认读和书写的关键,也是对外汉字教学的重点。

要求:

教写汉字时首先应帮助学生认清汉字的部件,尤其是不断复习和掌握独体字。

汉字教学的原则和内容

4、间架结构

间架结构是指汉字的结构方式,部件的摆布方式及组合的规律。

要求:

记住合体字的各种结构方式,例如上下结构、左右结构,各种包围结构等。书写时引导学生注意各偏旁部首及各种部件所占的位置和大小、宽窄、长短。

步骤与方法

一、顺序和步骤:

1、先认读,后书写

2、先教独体字,后教合体字

3、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4、一笔一笔地展示新部件的笔画笔顺和结构

把.swf

步骤与方法

二、方法:

5、对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和形声字可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适当做些说明帮助理解记忆

6、要帮助学生区分同音字的不同字义

7、对区别性小、容易混淆的字要做对比练习

8、对学过的部件要及时归纳总结

9、尽量做一些用字组词的练习,帮助学生逐渐学会通过字义理解词义。

10、练习汉字的方法有描写、临写、抄写、根据拼音写、用汉字组词等。

要注意的问题

1、汉字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对比分析

笔画对比:竖撇和竖;竖钩和竖提;笔画之间的相连、相交、相离的不同位置关系

笔顺对比:撇和捺;点的先后

部件对比:九几儿、木禾才;独体形近字的结构比较:日曰、士土

要注意的问题

2、注意教学步骤

先识记,后书写。

书写的教学步骤:

描红

用规范的田字格黑板教学生练基本笔画

跟着教师一笔一笔地按笔顺进行

教书写的环节中教师应下来巡视,注意学生的握笔姿势、书写方向。

课上要有听写练习,课下也要布置一定量的书写练习,教师应认真批改及时总结和讲评。

要注意的问题

3、重视对整体汉字的认读和识记加深印象和理解的训练

汉字以表义为主,分析汉字一定要着重其形,另一方面要利用汉字的表义功能识记汉字。字词教学紧密结合,充分利用汉字极强的组词能力,采取“以字解词”、“由词析字”的方法培养学生“望字猜义”的能力。

要注意的问题

4、应教一定的汉字演变和结构规律的知识,来帮助学生先从整体上把握汉字,让他们尽快找到对汉字的感觉,建立新文字的概念。不能死记硬背,尽可能利用汉字的表义和表音功能加深对汉字的理解和记忆。

解释和正式教学都应以传统的字源学、六书理论为依据,至少与之不应相违背,避免牵强附会。为了活跃气氛偶尔编些小故事发挥想象来解说也是可以的。

对汉字文化圈的学生的汉字教学

除了与教非汉字文化圈学生的步骤方法一样以外,视学生的具体情况,有些步骤可一带而过,或省略、缩短时间进行。须注意的问题:

1、遇与学生母语汉字相同的字要注意区别读音与词义

2、与学生母语相似的字,注意字形、笔画等的差别

3、学生母语中没有的中国汉字要多加练习

汉字的形体结构

?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它的字形与意义有着密切的联系。

?正因为如此,学习古代汉语的词汇离不开对汉字字形的分析

?只有具备了有关汉字结构的理论知识,才能更好地了解汉字的字形与它所记录的词的意义的联系,从而了解汉语字词的本义,以及本义与引伸义之间的关系,更好地阅读古代文献。

一、“六书”与汉字的形体构造理论

?汉字的形体构造是指汉字通过什么样的组合方式构造起来表达词义的。

?汉字是表意文字,它的形总是与一定的义联系在一起的。形、音、义三者之中,义是处于核心地位的。

?关于汉字的构造,传统有六书之说,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六书之名始见于战国时代的《周礼·地官·保氏》篇:“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周礼》并未具体说明“六书”的内容。

?具体说明“六书”的内容,最初见于汉代学者班固、郑众和许慎三家。

“六书”汉代三家说

?班固《汉书·艺文志》: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

?郑众《周礼》注: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

?许慎《说文解字·叙》: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今天一般采用许慎的名称,班固的次序: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四体二用” 说

?六书之中,真正与汉字的形体结构有关的只有四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只是用字之法。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四体二用”。

?造字之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

?用字之法:转注、假借。

(一)象形

?许慎:“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象形可分为独体象形和合体象形两类。

?象形脱胎于图画,古文字中的象形字大多保留图画的味道。例如:

?甲骨文中的“鸟”和“鱼”这两个字形就分别像鸟和鱼的简笔画。但象形字不等于是图画,

大都带有写意性质的,例如:

?有时还可把肢体部分省掉,只画头部,例如:

?

?“牛”字像牛头之形,“羊”字像羊头之形,但又不是把头部的所有面貌形状都画出来,只是表现头部最具区别性特征的部分,牛头和羊头都突出地表现它们的角,牛头的角是斜刺向上,羊头的角则卷曲朝下。这就是象形字不同于图画之处。

?

?一般说来,象形字都为独体字,即不能拆成两个构字部件的形体,但有的象形字却需要以另外的形体来作陪衬,这样才使该字所像之物明白无误地展示给读者。例如:

?其本义是“人头”。按说,只要画出上面的,就可以表示头了,但单就这一形体不足以让人明白是人的头,还是别的动物的头,故在此基础上加上,有了这个表示人的肢体的形体,就不会让人把“人头”误会为“狗头”了。

?页(xiè) 从“页”之字均与头、面有关,如“颂(皃也)、颁(大头)、顾(回头看)、颇(头偏)、颜(额)、顿(磕头)、题(额)、颠(头顶)”等。

?这类衬体象形字在汉字中不在少数,又比如:单画,让人不知画的是何物,但只要把连带的部分画出来了:

?人们一看就知道是树上结的果了。树上结的为果,藤蔓上长的是瓜,瓜也是一个衬体象形字,是在像瓜之形的形体加上藤蔓构成的:

?象形字在整个汉字系统中所占的比重不大,据有人对《说文解字》所收的9353个汉字作的统计,象形字为264个,仅占总数的2、8%

?但象形字是汉字的基础,其它三种构字法是在象形的基础或加某一抽象的符号(指事),或合两个独体象形字以会意(会意),或以一个象形字表示义类,一个象形字表示声类(形声)这样形成的。

?因此,大量地接触形象性很强的汉字,是掌握六书与汉字形体结构的关键,故多认识一些象形字,对掌握文字学知识是有好处的。

(二)指事

?许慎:“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可分为三类:

?1、独体指事(纯粹符号),如

上、下、乎、回、一、二、三

?2、加体指事(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增加指事性符号),如

本、末、朱、刃、亦、身、甘、血、寸、元、引

?3、借形寓意,如

大、高、齐、长

1、独体指事(纯粹符号)

2、加体指事(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增加指事性符号)

以木为基础构成的指事字有这样几个:

?“本”是在木的基础上加一圆点,表示树根所在之处,故“本”的早期意义应是“树根”。?“末”是在木的基础上加一短横,表示树梢所在之处,故“末”的本义是指“树梢”。?“朱”是在木的基础上加两短横,这两短横标明树干所在之处,故朱的本义是指“株干”。

3、借形寓意

指事字的数量比较少,根据清人王筠的统计,《说文》中的指事字只有129个。

(三)会意

?许慎:“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

?会意字可分为两类:

?1、比形象事(又叫早期会意字、商周会意字)

?2、合字会意(晚期会意字)

入水为“汆”、不正为“歪”、不好为“孬”、不用为“甭”、木四方为“楞”、少力为“劣”

?会意是比合两个形体的意义来表达一个新的意义的一种造字方法。

?但这种比合,不是简单的相加

?例如:止和戈放到一起,就不是“止”加“戈”的意思,它比合的是一种尚武的精神。甲骨

文字作:,表示的是“挥戈前进”的意思。

?人和言放到一起,也不是“人的话”的意思,而是表达的是“诚实”的意思。

?

?就是相同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形体放到一起,其意义也不是算术的一加一那么简单。例如:两个侧面的人放到一起,就有从和北之分,前者表示相随之意,后者表示相背之意。

?

比形会意字又分两种:

(一)同体会意

(二)异体会意

(一)同体会意

?同体会意是重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同符号,表示一种新意。

比如:

?两木为“林”,三木为“森”。

?二屮(che51)为“艹”,三屮为“卉”,四屮为“茻mǎng”(“莽”之本字)。

?两口为“吅xuān”(“喧”之本字大声叫)、三口为“品”,四口为“jí”喧哗。

?两虫为“kūn”(昆虫之本字,今借用“昆”为之),三虫为“虫”(按,此字才该读chóng,而一虫应读huǐ后作“虺”毒蛇的一种)。

?三鱼为“鱻”(此为新鲜字之本字,三鱼表示众多的鱼,众多的鱼放到一起,其色、味不变,就是新鲜的了,今以鱼名的“鲜”代替,是同音替代的通假。)

?三日为晶(此为“星”之本字,后引伸出“晶莹”等义以后,加一声符——“生”,构成从晶、生声的后起形声字——曐,后来简化成“星” )。

?两人相随为从,两人相背为北,三人为众。

(二)异体会意

?异体会意就是会合两个不同意思的形体,例如:

?“及”是从又(手)持人,会意为赶上并抓住了某人之意。

?“兵”从廾(拱)持斤,会意为兵器之义,后来又指持兵之人。

?“戒”为两手持戈,会意为守卫戒严之意。

?“隻”,本为“获”之本字,以手持隹,表示有所获。

?“伐”,从戈从人,以戈击人,会意为杀伐之义。

?“取”,从又(手)持耳,也是获取之义。(古代打仗之后,要论功行赏,按杀敌多少记功,开始以人头为记功的依据,后献人头太重,不易携带,就规定割下敌人尸体的右耳,以记军功。)?“逐”最初是从止(趾)、从豕,会意“追逐”之义,后来从辵,辵也与行走有关。

“韋”(韦)是从舛chuán、囗wéi,囗是城池,舛是两脚相背,在城池的周围有脚在行走,表示围住了一座城池,这个意义后来写作“围”。

“莫”,从日在茻中,太阳落在众草之中,会意为“日暮”之义,这个意义后来写作“暮”。?会意字为合体字,这是它与象形、指事从结构上的一种区别点。

?但有时与衬体象形字不好区别,一般的文字学家认为只要能分析成两个独立成字的构字部件,就可以看成是会意字,而不能分析为独立成字的构字部件的,就可看成是衬体象形。

?例如:象悬挂着一颗人头之形,表示“枭首示众”之意,本为一个独体象形字,仅管后来分化成两体,作“县”,但在古文字中还是不能拆分成两个独立的构字部件,故这个字应看成是

衬体象形。

(四)形声

?许慎:“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如:

? 江 河 逮 叔 效 更 英

1、形声字产生的途径

①加注音符

②把原字形的一部分改换成音符

③加注意符

第一,为明确假借义而加意符

狮 “师”字本为“师众”义而造,汉代假借它表示一种猛兽,后来加注“犬”旁分化出从“犬”、“师”声的“狮”字来表示这个假借义。前后《汉书》只有“师子”,《玉篇》、《广韵》已有“狮子”了。

又如:牟→眸、侔,每→晦。

第二,为明确引申义而加意符

取 “取”字引申有娶妻的意思,后来加注“女”旁分化出“娶”字专表这个引申义。 又如:景→影 间→涧 朱→株 采→彩 其→基 辰→娠

第三,为明确本义而加意符

“征”的的本字为“正”,“正”在甲骨文中作 ,上为囗(围),下为止(趾),

囗为四方形的城池,从止,表示去征讨攻打这座城池。在甲文中,“正”也是用作“征伐”之义,“征”为后起区别字。由于“正”借用作“正月”之“正”,又借用作一种祭名,就在本字的基础上加一彳部,构成从彳正声的形声字“征”来表示“征伐”义。“旅行”非其本义,甚至引伸义都说不上。

?再比如:

?“它”,本为“蛇”的象形字,由于用作旁指代词,表示“蛇”这个意义时,就在本字的基础上加一虫(huì)部,构成一个从虫、它声的形声字。“它”为蛇的本字。

?“莫”是一个会意字,本来是表达太阳落在众艹之中的“日暮”之义。由于借作否定性的无定指代词,在表示日暮之义时就在本字的基础上加一“日”作为形符,构成从日、莫声的形声字——暮。暮的声符“莫”就是“暮”的本字。

④改换形声字偏旁

振“振”引申有赈济的意思,后来把“振”字的“手”旁改换成“贝”旁,分化出“赈”字,来专门表示这种意义。

改变意符的:张→胀,说→悦;

改变音符的:袴→裤,螾→蚓。

声符、义符全换的:村→邨。

⑤表意字改造成形声字

闻本是突出人耳表示听闻,后来被改为从“耳”、“门”声的形声字。

岳后改为“嶽”,会意变形声了。

2、形旁和声旁的位置关系:

①左形右声:江、河、防、祥、靳、峡

②右形左声:鸠、郡、欣、斯、雌、胡

③上形下声:藻、宇、楚、崔、霖、草

④下形上声:娑、盂、禁、斧、岱、肓

⑤外形内声:国、阁、匪、衷、裏

⑥内形外声:闻、篡、莽、哀、辩

⑦声占一角:旗、施、旌、旂(从yǎn),房、病、徒、徙

⑧形占一角:雜(从衣集声),疆,载、哉、裁(zai声),媵、滕、勝、腾、縢、謄(朕声),修、條、脩(攸声)

⑨形符、声符相互穿插:游(从yǎn,汓声,后写作泅),隨(从辵隋声),杂(雜)(从衣,集声),赖(从贝,剌声)

注意

?①形声字偏旁的位置有时还可移动,如:“峰”可作“峯”,“裙”可作“裠”,“翅”可作“翄”,“裡”可作“裏”。

?但是在很多情况下,形旁和声旁由于配置方式不同而形成不同的形声字,例如:

?翊≠翌忡≠忠怡≠怠吟≠含旰≠旱

?偏旁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移动,什么情况下不能移动,大概是由于习惯。

?②同一个字,在不同的形声字中,既可以充当意符,也可以充当声符。如:“闺”、“阁”等字中,“门“充当意符;“问”、“闻”等字中“门”充当声符。

?③由于字体演变,有些形声字的声旁或形旁遭到破坏或割裂,已经看不出是形声字了。例如:

?春春(从艸、从日,屯声)、贼贼(从戈,则声)、隆隆(从土,降声)、责责(从贝,朿ci声)、细细(从系,囟声)、布布(从巾,父声)、在在(从土,才声)、急急(从心,及声)、杂杂(雜)(从

衣,集声)、汇汇(从匚,淮声)、我我(从戈,禾省声)、年年(从禾千声)、更更(从攴,丙声)?4.形符的表意功能

?①有少数形声字与其形符同义:如:船、頭、爸、爹、産、到、叛。

?②但绝大多数形声字的形符只表示词的意义范畴,或表示与词义的某种关系,而且,所表示的关系还往往泛而不切,灵活多样。如:同是从女的字,“姚、姬、姜、籝”表示原始姓氏;“姊、妹、姑、姨”表示亲属称谓;“婚、姻、嫁、娶”表示男女婚姻;“妊、娠、娩”表示怀孕生育;“娇、好、妩、媚”表示体态美好;“妒、忌、妖、佞(nìng)”表示丑恶品德;“奸、淫、婪、嬾”表示丑恶行为;“奴、婢、妃、媵”表示身份地位;等等。其中一些贬意字眼,本来根本与妇女无关。

?③另一方面,相同的意义,也可以用不同的形符来表示。如:同是禽类,雉、雞从隹,鹰、鹅从鸟;同是宫室建筑,庙、庑从广(yǎn),宗、室从宀。

?5.声符的表音功能

?形声字的声符具有粗略的表音功能,可是由于时代的变迁,以今音来衡量,许多声符已失去了表音的功能了。如:

?迈——万声儀——我声都——者声追——垖(dui)声

?狐——瓜声等——寺声移——多声埋——里声

?6.声符的表意功能

?通常情况下,人们都以为形声字只有形符才有表意功能,却忽略了声符的表意功能。绝大多数形声字,它的声符不是从形体方面,而是从语音方面进行表意。声符的表意功能只跟他的语音有关,而跟他的形体没有必然联系。如:

?从同源字看,以“兑”为声符的字多含有分析、解开的意思。“说”、“脱”(本义为消瘦,含有消解体肉之意)、“蜕”(本义指蝉、蛇之类动物解皮脱壳)“悦”(心情舒解)、“挩”(本意是解脱,后作“脱”)。

?再如:以“农“为声符的字多有浓厚的意思:露水多叫“浓”;花草茂盛叫“秾”;衣饰盛多叫“襛”;酒醇厚叫“醲”。

?以“戋”为声旁的字多有小的意思:水小曰“浅”,金小曰“钱”,贝小曰“贱”。

?形声是一种能产性最强的造字方法,许慎在《说文·序》中说:“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 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字者,言孶乳而浸多也。”

?形声字是在独体的“文”的基础上孶生繁衍出来的。

?形声字都能区别出意符和声符两种构字部件,意符表示形声字本义所属的意义范畴,声符表示形声字的声音。

?形声这种造字方式在汉字发展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用一个形体表示义类,一个形体表示声类,这种构字方式就克服了纯表意文字的不足,汉字能延续六千余年而不衰,并成为世界上通用的五种文字之一,形声这种造字方式起了很好稳定和适应作用。

?我们今天都还在用这种方式构造新字,以反映新的事物,如元素周期表的元素符号字,大多是用形声这种构字方式造成的字来记录的。

(五) 转注

?许慎:?°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历史上对转注的解说分歧最大,有代表性的大约有三家:

(完整版)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教案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教案 一、基本教学情况 课程名称:对外汉语词汇教学 教学对象:中低级水平留学生 学生人数:3名 授课学时:45分钟 二、教学目的 1、通过引导、图示使学生学习第三课关于“在饭馆儿”的个生词,并学会其读音、写法; 2、通过讲解新词语的重点、难点,指导学生正确运用词语,并能在交际中使用; 3、适当对这些关于“在饭馆儿”的词语作出解释,从而扩大词汇量。 三、教学要求 1、要求能正确的掌握每个生词的读音; 2、要求能够正确书写每个生词 3、要求能运用本课生词造日常用的句子,并知道其运用的场合。 四、教学方法 采用多媒体教学,教师将教学内容制作成Powerpoint或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生动活泼,语境具体,有助于理解。教师可采用动作表演、自由对话、分组对话等教学手段进行辅助教学,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更深、更好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经常出去外边的饭馆吃饭?” “有。” “那你们都是怎么点菜的呢?” (同学们七嘴八舌地回答) “好吧,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三课关于“在饭馆儿”的的词汇,认识一下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 (二)生词导读: 给学生发印有18的生词一张纸,生词上方标注有拼音,给2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自由熟悉。接下来用ppt展示生词,分成三组,分别让每个学生读6个,如果学生发音错误,教师进行纠正。 (三)讲解生词: 1、“正好”的讲解 (1)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两遍) (2)在ppt上展示一张同学们坐在一起吃饭的图片,教师给出一个情景,“大家正在吃

饭,Adam正好来了” (3)让学生们自主思考“正好”的意思,引导后讲解时“这时候,刚刚好”的意思 (4)练习:模仿上面的情景,让学生分别造一个有“正好”的句子。 2、“门口”的讲解 (1)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两遍) (2)教师走到教室门口,向学生提问:“老师站在哪里?” (3)向学生讲解“门口”的意思是站在门外面的意思。 3、“清蒸”的讲解 (1)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两遍) (2)在ppt中插入一个关于“清蒸”的短视频,向学生讲解清蒸是做菜的一种方法(3)向学生拓展其它的做菜方法,如炒,煮等。 4“味道”讲解 (1)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两遍) (2)在ppt 上展示四张关于“酸甜苦辣”的图片 (3)提问学生图片中的四种事物尝(吃)起来怎么样? (4)向学生讲解味道是舌头对于食物的感知,只有吃东西的时候才有感觉。 (5)练习:让学生就生活中常见的食物造一个关于“味道”的句子。 5、“嫩”的讲解 (1)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两遍) (2)在PPt中展示两组图片,分别是“婴儿和老人”“嫩芽和大树”,采用对比的方法加深学生对嫩字的理解。 (3)讲解嫩的意思是“初生而柔弱”或者“幼稚” (4)让学生举例生活中常见的嫩的东西,教师加以引导和纠正。 6、“香”的讲解 (1)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两遍) (2)教师准备两个东西:香水和樟脑丸 (3)教师将香水拿到鼻子前面做深呼吸的动作,表示很香水;当把樟脑丸拿到鼻子前,捂住鼻子,表示难闻。用动作演绎加深学生对“香”的理解,并告诉学生香的反义词是“丑”。 7、“菜单”“叫菜”的讲解 (1)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两遍) (2)首先先展示菜单的图片,让学生清楚什么是菜单 (3)教师准备好一份菜单,请两名学生上台,一个当服务员,一个当手里拿着菜单的客人。让学生演绎一个情景:你在餐馆拿着菜单该怎么做 (4)当客人将菜单上想吃的菜告诉服务员时,跟学生说这就叫做“叫菜”。 8、“新鲜”的讲解 (1)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两遍) (2)在ppt展示一组图片进行对比:一个鲜红的苹果和一个放久了的苹果 (3)向学生讲解新鲜的意思是:新鲜形容物品生产日期很近,没有遭受过多的污染。 (4)练习:让学生说说他们所知道的新鲜的东西,举出几个。 9、“清淡”的讲解 (1)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两遍) (2)在ppt展示两组关于食物的图片:大鱼大肉和蔬菜水果,很浓的汤和很清的汤。 (3)向学生讲解清淡的两张意思:颜色、气味等不浓;食物含油脂少的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一、课题名称:论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方法 二、课题研究的背景 赵元任先生说过:“一个语言里头最任意的部分就是它的词汇。”正是由于这个“最任意”,在第二语言学习中,难度最大的也是词汇。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体系中,词汇教学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词汇的学习是学生掌握和扩大词汇量必不可少的途径,同时也是学生学习和理解课文的前提。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也是语音、语义和语法的载体。因此,词汇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核心内容。词汇教学不仅仅是要留学生理解字典中的解释,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理解词的用法以及词语背后所涉及的文化意义。所以,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外国学生识词、辨词、选词、用词的能力,培养他们理解和表达的能力。而在实际的教学中,词汇教学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始终处于相对薄弱的地位。对外汉语教师在教学中忽视了语境教学,使学生无法准确理解词语的附加色彩,在运用过程中不符合语体或者不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有的违反了汉民族的文化心理,有的不符合中国人的礼貌。这样一来,留学生的表达不但让人听起来感觉别扭,甚至有时会闹出笑话,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因此,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技巧是词汇教学的当务之急。 长期以来,国内外的第二语言教学都把主要的精力放在语言结构上,直到70年代才把词汇放到较重要的位置上。随着“汉语热”的不断升温,对于教学方法的讨论也是如火如荼。目前词汇教学的方法主要有两种:词本位教学法和句本位教学法。二者的分歧点在于是看重整体还是看重部分。诚然,一个词的句法功能只有在实际的句子中才能体现出来,因此不能孤立地以词解词,而是要把词放在句子中,放到课文中去理解;同时解释一个词也不能忽略词本身的词音、词形和词义。除上述两种教学法以外,还有一种语素教学法。语素教学法能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但是其本身也有很大的缺陷。因此,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法研究的重点应该是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各个教学法的优点,规避不足之处。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 1.通过对词汇教学方法的探讨,帮助留学生掌握词语的形、音、义和基本用法,培养在语言交际中对词语的正确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帮助留学生掌握词语的文化内涵和词语在不同情景和功能中附加色彩的变化,从而使留学生具备在不同情景和功能中对词语的限制和选择的能力,以及区别词语之间语义差别的能力。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方法综述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方法综述 前言:随着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不断发展,对外汉语的教学方法需要不断 的完善,而词汇教学作为最重要的内容,词汇教学的方法需要我们进行系统的研究。目前存在的词汇教学方法很少,绝大多数是一线的对外汉语老师总结出来的教学经验,还不很系统,因此,我就目前存在的教学方法进行系统的研究,归纳和整理,以便方便对外汉语教学。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词汇教学时整个教学过程的重中之重,它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而它的教学方法的选择也是如此,比如说要考虑学生的文化背景,学生已有的汉语基础,所选择的词汇的特点,词汇的义项等等。现在我就综合这几方面的因素,对词汇教学方法进行研究。 正文:对外汉语教学的词汇教学首先就是要选择适合的教学词汇,这里综 合考虑汉语的词汇的特点,一,汉语从词性上分为实词和虚词,实词略讲,虚词详讲。我们知道名词、动词、形容词、叹词、象声词等,词义具体,所指对象明确,在课堂上可以略讲,甚至不讲,一带而过。介词、连词、副词等虚词,没有明确的词义,不容易理解。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所以要详细的讲。二,从文化角度上看,典型的文化词语应该教给学生。所谓典型的文化词语,是指那些由本国特有的文化现象产生的词语,例如:“红娘、旗袍、月老”等,在学生所在国家中,没有相似的文化现象,也就没有相对应的词语。如“红娘”,原是《西厢记》里的一个角色,因为其热情地为男女主人公张罗婚事,而成为媒婆的代名词。这样的文化词还包括:文化上有特定内涵的词语,如:贫农;字面意义相同,但中外对比不等值的词语,如:情人等。在学习时,一旦遇到这样的词语,教师一定要给学生解释清楚,不然学生就会望文生义,将词语的意思理解错。文化词语的讲解,一方面扩大了学生的词汇量,另一方面也向学生介绍了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是促进学生进一步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的有效方法。三,从词的意义出发来看,多义、反义、近义、同义词要讲解。词,是一个有意义的音义结合体,词所概括的意义就是词义。有的词义概括比较具体,就形成了实词,有的词义概括比较抽象,就成了虚词。教学中,对词义上有同义、等义、反义、近义等关系的词语进行比较学习,可以加深学生对词语的印象,可以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只有我们从众多的词语中,挑出应该讲解的词语,才能节约时间,增加练习词语的时间,从而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作为对外汉语词汇教学,选词只是开始,怎样把这些词讲出来让学明白是最重要的,我们结合了汉语词汇的特点选出了适合的词汇,那接下来选择什么方法是重中之重。就目前存在的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方法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进行系统化。 一:是展示法:包括直观法、演示法。直观法又可以分为用图片或用图 画来展示,用实物来展示。展示法解释词语,教师不是通过言语说明,而是通过一些直观的手段来展示。在黑板上画出图画,用一些简单的图片,做一些简单的动作,用一些实物等。这种方法适用用户解释那些所指具体可感的词语,例如,“牛”“马”“鸡”“鼻子”“耳朵”“拿”关门“咸”“辣”等。这类词语的意义适合运用某种直观的手段来显示。 比如:解释“龙”,只要画一张画有龙的图片,就一目了然。直观法直接将

对外汉语中高级词汇教学方法汇总

对外汉语中高级词汇教学方法汇总 相比于初级词汇,中高级词汇的讲解和练习难点要更多,对老师教学技巧的要求也相对要高。所以,希望下面的这些经验之谈能给大家一些思路,帮助大家上好中高级的课程。(一)中高级词汇总体特点: 1. 生词量加大。其中,具体名词和简单动词的数量大幅度下降,而抽象名词和副词、连词的数量逐渐增多。 2. 生词难度加大。出现越来越多的近义词,造成学生对于词汇含义及用法搭配的混淆。 3. 对丙级词汇的记忆增强生词逐渐脱离日常生活最基础的频繁词汇范围,此类词汇一般在特定场合使用,这样就加强了记忆难度。(备注:中文词汇难度分为甲、乙、丙三级。) 4. 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词汇积累,学习更有主动性。从最初对汉语的不认识不了解,经过一段系统的学习后,逐渐到认识、掌握及了解。学员对于汉语词汇的掌握及运用越来越得心应手,这样就激发了学员们的学习热情及主动学习能力。给更高级别的汉语学习奠定了基础。总体而言,讲解词汇的方法基本不变;但是根据以上特点,教学方法还是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比如:图示法的使用将会逐渐减少,而拆字、释意和举例等教学方法的使用将会逐渐增多。由于这个阶段的课程难度和长度都有所增加,很难用单一的方法讲解课程,所以各种方法在使用频率上会相较之前有所不同。 (二)比较法: 一般多用于近义词比较。 近义词区分较难,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容易混淆。如:“凭”和“靠”,“一切”和“所有”,“暂时”和“临时”,“突然”和“忽然”等等近义词的区分。又如:“后来”和“以

后”的区分,“以后”能说过去的事情也能说将来的事情,但是“后来”只能指过去的事情。先让学生掌握词汇的基本含义,再加强课后练习,加强学生对词汇的记忆及运用。(三)话题引入法。 在教学中引入“找对象”话题,以话题“找对象”为主题,展开内容并向学生提出若干个问题,就可以引出部分生词,如:对象,结婚,条件,个子等等词汇。 话题:找对象 甲:我希望我的对象个子高高的。 乙:我的结婚对象是中国人。 丙:我还没有对象。 丁:你结婚了没有? ······ (四)中心语联想法。 就是抓住关键词,发散思维,进行联想记忆。在“我的爱好”此句中,“爱好“就是中心语。让学生们根据身边具体情况用“爱好”造句。又如:“我的爱好是写毛笔字”、“我喜欢写楷书”等等。 (五)上下文法。 若是课文中生词不多,那就直接读文章。根据上下文猜生词的意思,在文章当中进行理解和学习。文章读完后,再领导学生去学习生词。 (六)拆词法。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应把握的几个原则

!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应把握的几个原则# 孙新爱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广东广州&’()*+, -关键词.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多元性/原则/认知 -摘要.在对外汉语语言要素教学中%词汇教学占有重要的位置%要搞好词汇教学%必须根据汉语词汇的本身特点和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特点%在教学中把握好几个原则0文章中还谈到了认知在词汇教学中的作用0 中图分类号12’3&4*文献标识码15文章编号1’)6+7’*()$+((8,(+7((’87(& 词汇是构筑语言大厦的物质材料%在语言中占有重要地位0一个人如果不能掌握足够的词汇%就无法完成意义的表达%也就不可能运用该语言进行交际0对于外语学习者%掌握一定的外语词汇是很关键的0有人认为习得足够的词汇是语言问题的核心%59:和;<==$’3>6,甚至提出句法发展是否可以约化成词汇学习的问题0词汇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也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它的中心地位要予以确立0同时%词汇是一个开放性系统%一种语言到底有多少个词谁也说不清楚0?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规定汉字教学量为*(((%词汇量定为>>+’0常用词8(((AA&((((%非常用词’((((AA’+(((0不管是母语还是外语%学习者都必须掌握大量的词汇0学生要一个一个地学%教师要一个一个地教%尤其是外语学习%这一教学过程显得更是复杂0在词汇教学中%老师不仅要讲清楚词语的音B形B义%更重要的是讲清楚词语的用法%即词与词的搭配以及搭配时应该注意的问题%并且要让学生通过大量的练习掌握词语的用法0那么%如何达到良好的词汇教学效果%我们必须依据汉语词汇的本身特点和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特点%来确立词汇的教学原则0笔者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过程中总结出以下几点原则%在这里谈一谈以求教于方家0 一B要把握语素B字B词结合的教学原则 进行语素教学就是在讲一个新词时%把那些常用的B构词能力强的语素的意义教给学生0学生在学会了一个语素的基本意义之后%再接触由这个语素组成的其它新词时%就会根据该语素义去理解和记忆新词词义0这样%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也方便学生以后的自主学习0比如在教C丢失D这个词时%C失D是一个构词能力较强的语素%如果我们教给学生C失D的语素义%那么%学生遇到C失学D C失信D C失职D等生词时%就可以根据C失D 的语素义进行猜测0另一方面%汉语的词不同于拼音文字的单词%它是以一个个的汉字为基本书写单位的%往往每一个字自身都有意义%在单个汉字作为语素与其它语素组合成词的时候%往往仍保留有原来的意义0汉语复合词词义与语素义和词的结构都有关系%我们借鉴?汉语构词研究@$苑春法%+(((,一文研究结果%看一下汉语词词义与语素义之间的关系0该研究是基于遗传算法的汉语 +((8年*月第+卷第+期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E F G9H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教案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教案 一、基本教学情况 课程名称:对外汉语词汇教学 教学对象:中低级水平留学生 学生人数:3名 授课学时:45分钟 二、教学目的 1、通过引导、图示使学生学习第三课关于“在饭馆儿”的个生词,并学会其读音、写法; 2、通过讲解新词语的重点、难点,指导学生正确运用词语,并能在交际中使用; 3、适当对这些关于“在饭馆儿”的词语作出解释,从而扩大词汇量。 三、教学要求 1、要求能正确的掌握每个生词的读音; 2、要求能够正确书写每个生词 3、要求能运用本课生词造日常用的句子,并知道其运用的场合。 四、教学方法 采用多媒体教学,教师将教学内容制作成Powerpoint或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生动活泼,语境具体,有助于理解。教师可采用动作表演、自由对话、分组对话等教学手段进行辅助教学,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更深、更好的理解。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经常出去外边的饭馆吃饭” “有。” “那你们都是怎么点菜的呢” (同学们七嘴八舌地回答) “好吧,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三课关于“在饭馆儿”的的词汇,认识一下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 (二)生词导读: 给学生发印有18的生词一张纸,生词上方标注有拼音,给2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自由熟悉。 接下来用ppt展示生词,分成三组,分别让每个学生读6个,如果学生发音错误,教师进行纠正。

(三)讲解生词: 1、“正好”的讲解 (1)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两遍) (2)在ppt上展示一张同学们坐在一起吃饭的图片,教师给出一个情景,“大家正在吃饭,Adam正好来了” (3)让学生们自主思考“正好”的意思,引导后讲解时“这时候,刚刚好”的意思 (4)练习:模仿上面的情景,让学生分别造一个有“正好”的句子。 2、“门口”的讲解 (1)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两遍) (2)教师走到教室门口,向学生提问:“老师站在哪里” (3)向学生讲解“门口”的意思是站在门外面的意思。 3、“清蒸”的讲解 (1)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两遍) (2)在ppt中插入一个关于“清蒸”的短视频,向学生讲解清蒸是做菜的一种方法 (3)向学生拓展其它的做菜方法,如炒,煮等。 4“味道”讲解 (1)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两遍) (2)在ppt 上展示四张关于“酸甜苦辣”的图片 (3)提问学生图片中的四种事物尝(吃)起来怎么样? (4)向学生讲解味道是舌头对于食物的感知,只有吃东西的时候才有感觉。 (5)练习:让学生就生活中常见的食物造一个关于“味道”的句子。 5、“嫩”的讲解 (1)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两遍) (2)在PPt中展示两组图片,分别是“婴儿和老人”“嫩芽和大树”,采用对比的方法加深学生对嫩字的理解。 (3)讲解嫩的意思是“初生而柔弱”或者“幼稚” (4)让学生举例生活中常见的嫩的东西,教师加以引导和纠正。 6、“香”的讲解 (1)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两遍) (2)教师准备两个东西:香水和樟脑丸 (3)教师将香水拿到鼻子前面做深呼吸的动作,表示很香水;当把樟脑丸拿到鼻子前,捂住鼻子,表示难闻。用动作演绎加深学生对“香”的理 解,并告诉学生香的反义词是“丑”。 7、“菜单”“叫菜”的讲解 (1)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两遍) (2)首先先展示菜单的图片,让学生清楚什么是菜单 (3)教师准备好一份菜单,请两名学生上台,一个当服务员,一个当手里拿着菜单的客人。让学生演绎一个情景:你在餐馆拿着菜单该怎么做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词汇教学技巧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词汇教学技巧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没有词汇就无法传递语言信息,语言交流也无从谈起。所以在交际中使用恰当的语言准确地表意尤为重要。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词汇教学是对外汉语课程教学的基础,学生掌握词汇的程度越高,其语言运用能力越强,所以词汇教学效果影响着学习者汉语的整体水平。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任务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有关汉语词汇知识的指导下,掌握一定数量汉语词汇的音、形、义和基本用法,培养在语言交际中对词汇的正确理解和表达能力。”汉语中词汇系统复杂、数量庞大,最小的语言单位是语素而不是词,由于外国学生缺乏汉语语感,常常有理解不当、使用出错、记忆困难等问题,本文则尝试探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词汇教学技巧,以提高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效果。 一、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现状 在我国对外汉语教学中,主要有三种教学法:一、“结构一情景一功能”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此教学法以培养学生交际能力为目的;二、“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三、以句型训练为主的直接法。以上三种常见的教学法都侧重于语法教学,以建构学生系统的语法结构。从中也可以看出,语法教学长期处于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的中心位置,词汇教学并没有受到相应的重视。目前,已有大量的语言学者强调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词汇部分应该受到重视,提倡“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心论”。暂且不论该理论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但是从另一侧面体现了词汇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二、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存在的问题 词汇是语言的基础,所以学习一门语言,词语的学习应该贯穿其始终。现

代汉语中的词汇体现了语音的结构和变化,组成语句又体现了各种语法关系,学习词汇也连带学了语音和语法,所以词汇教学的效果直接影响着学习者汉语的整体水平。但词汇教学又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困难环节。因为汉语词汇数量庞大,加之外国学生缺乏汉语语感,故词汇对外国学生来说是个难点。而且至今国内对外汉语教学界还没有建构起一个系统的词汇教学体系,所以我国对外汉语教学还缺乏一种高效的词汇教学方法。 汉语的词汇是集音、形、义于一体的字构成的。中国人学习母语都由字开始再到词汇的学习,通过字义的组合和类推去理解词义。但长期以来对外汉语教学一直是以语法教学为中心,教材中也忽略了汉字和词的密切关系,导致学生难以把握汉语词汇的规律,更不了解在不同语境下,词具有不同的语义功能和搭配习惯,所以学习者掌握词汇的困难很大。但近年来出现了“语素教学法”“字本位教学法”等,都试图抓住汉语的特质,抓住构词的最小单位——汉字(语素)来进行汉语教学。这些新的研究理论和教学法的出现有助于学生掌握庞大复杂的汉语词汇。 三、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技巧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缺乏系统高效的教学方法,笔者认为目前提高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效果的方式是提高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技巧。众所周知,汉语的词汇复杂繁多,各类近义词、反义词、一词多义、褒贬义词数量众多,这不仅是汉语词汇在归类上的特论文联盟点,同时也可以借鉴利用,有助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首先要让学生充分理解汉语词语的意义,才能在特定的语境中恰当理解和使用词语。要让学生了解词的本义、语境意义、词的搭配及其使用范围等。在课堂中,注重对各类词汇进行多角度、多方式的解释,并且善于归纳总结,从而提高对外

2020年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攻略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攻略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攻略 导语:对外汉语教学按照教学内容可分为语音教学、词汇教学和语法教学。其中词汇教学占有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是对外汉语教学法一直努力探讨和研究的问题。汉语教学中词汇教学也变得尤为重要,如何解释词语又是词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因此,对如何进行汉语词汇教学做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是非常有意义的。 在对外汉语教学的众多环节中,词汇教学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如何能够有效地解释课程中出现的新词语,并且让学生能准确理解并得体地运用又是词汇的关键性问题,这同时也是作为对外汉语教师必须具备的技能之一。 对零起点或初级阶段的学生而言,受学生水平的限制,用目的语解释词语比较困难,有的时候甚至是不可能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在这个阶段就完全不能用目的语进行词汇教学,我们反而应该不要放弃任何能用目的语的机会,也就是说,能用目的语解释的词语绝不用母语解释。 而对于中级阶段的学生来说,学生们已经基本掌握了一些常用词汇并且已经初步具备了简单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可以尝试着用目

的语解释词语,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目的语的感知,而且也有利于避免对母语的过分依赖,进而逐步摆脱母语的干扰,增强汉语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高级阶段的学生,基本可以完全用汉语解释新词语了。在这个阶段可以充分地体现目的语释词的优越性,这样不仅能够准确地解释词义,而且还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汉语能力。 上面说道根据学生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词汇教学方法,不能单纯地只是依靠母语或者目的语解释词义,也要根据词语自身的特点。而所要解释的词如果在学生已经掌握的目的语词汇范围内有同义词、近义词或反义词,就可以利用这些关系而选用目的语进行解释,这样不仅复习了学过的词,还可以在两个词语的对比中加深对新词语的理解。 留学生学习汉语的初级阶段,使用母语解释词语有很多的优势。不仅时间短,而且学生更容易接受,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这种方法也存在很多的问题。 第一点,一直使用母语教学不利于学生提高目的语的听说读写能力,而且学生会对母语过分依赖,这样不利于目的语语感的形成。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方法与技巧汇总

姓名:李曼 学号:2013140016 专业:汉语国际教育 年级:13级 课程: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要素教学 教师:刘吉艳 作业题目: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方法与技巧汇总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方法与技巧汇总 1、直观法 利用实物、图画、表格、示意图、符号、公式等辅助手段,化抽象的定义为具体形象的图示,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 例如讲解趋向补语时,可以画简笔画的房屋、楼梯、人物来表示“进来、出去、进去、出来、上来、上去、下来、下去”等。 2、情境导入法 教师通过一个具体情境的设置,通过问答、展示图画、讲故事等方式,引导出要讲的语法点。 例如本课要学表示完成的“了”,教师进教室就问一个学生: 教师:××昨天来了没有? 学生:他昨天没来。 教师:哦,他昨天没来。××,你昨天去哪儿了? 这种闲聊其实是有意为之,在为该语法点教学做铺垫。 3、语境教学法 语法规则都是从一个个典型的语境中抽象出来的。与其空讲规则,对学生云里来雾里去地讲解,不如再重新回到语境中去,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自己发现、总结语法规律,从而掌握语法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语境或创造语境。 以副词为例,副词意义抽象,它们的意义体现在与句中以及前后句其他成分的关系中,体现在句子的内容与说话人的态度的关系中。例如“简直”一词,它常用来强调某种情况、状态达到很高的程度,含有夸张语气。但是,不说明说话人、行为者的主观态度,就不能充分揭示为什么它具有强调作用和夸张语气。例如:“妈妈平时总唠叨我找对象的事,这次听说有人要给我介绍……简直不知道怎样打扮我好了。”该句说明了“妈妈”天天急着让我找对象,“简直”的强调,夸张语气也就突显出来了。 4、对比教学法

《对外汉语教学入门》笔记周小兵主编

对外汉语教学入门笔记 周小兵,李海鸥 上编主要介绍学科建设以及教学方法,中编主要介绍语言要素以及文化教学,下编主要讲语言技能教学机测试。 第一编 一教学简论 1.语言学习的基本概念 第一语言第一语言是指孩子最早习得的语言,也就是从父母或者周围其他人哪里自然习得的语言。 第二语言第二语言是指在第一语言之后再学习的其他语言。 目的语目的语是指学习者正在学习的语言。它的涵盖性强,可以包括第一语言,第二语言,母语,外语,本族语,非本族语,标准语,方言等。不管是什么语言,只要是一个人正在学习并希望最终掌握的语言,都可以成为目的语。 习得与学习 习得是指从周围环境中通过自然学习过的某种能力。比如说,幼儿站立,行走,饮食的能力,就是自然习得的。习得无需专门的教师,专门的教学。习得理论包括强化论,传递论,内在论,认知论等。 学习是从阅读,听讲,研究,实践,训练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多数情况下,学习是指在专门场所由专门教师实施的专门教学,应该有教学计划,教材,教学实施和测试。学习包括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多种辨别学习,言语联结学习,概念学习,原理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学习等。 2.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学习的差异 儿童第一语言习得和成人第二语言学习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主体,动机,环境,方式,教育者及相关因素,过程和文化等方面。 3.基础学科和相关学科 对外汉语教学的产生本身就是多学科交叉的结果,相关学科主要有神经生理学,心理学,语言学,教育学等。 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并很快成为应用语言学中最有影响的部分。 1.对比分析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习惯和偏误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两个重要概念。 对比分析的内容对比分析假说的心理学基础是行为主义心理学。假说有两派:强硬派和温和派。对比分析的语言学基础是结构主义语言学。它强调对语言进行细致描述。 对比分析遭遇的批评20世纪60年代以来,对比分析假说在发展中受到的批评主要来自一下三个方面:非干扰性偏误的事实,理论批评和来自实践的批评。 对比分析的发展对比分析在三个方面有了明显发展:回避,相似等级和干扰是学习者的策略。汉外对比分析汉外对比有宏观、微观两类。 2.偏误分析 偏误分析的步骤和作用 Corder曾详细描述了偏误分析的五个步骤:语料选择,偏误识辨,偏误分类,偏误解释和偏误评估。 偏误类别包括语际偏误、语内偏误和认知偏误。 3.中介语及其变异 中介语中介语的概念是:学习者在二语习得过程中构建的,既不同于母语又不同于目的语的

对外汉语教学40基本语法和教案复习过程

基本语法项目(40项) ●主语—谓语—宾语 我学习汉语 ●定语、状语、补语 我的朋友学习汉语他认真地学习汉语他学得很好 1.用疑问代词的疑问句:他是谁?/ 这是什么书?/ 你去哪儿?/ 怎么去? 2.正反疑问句:1.你是不是中国人?/ 你去不去商店?/ 你忙不忙? 2.你是中国人不是?/ 你有没有词典?/ 你有词典没有? 3.用“还是”的选择疑问句:你喝咖啡还是啤酒?/ 你去商店还是(去)书店? 注意区别:A还是B ?// A或者B 4.定语:1.的+ 名词:这是我的书,那是他的笔。(领属关系) 2.不用“的”:这是中文书。/ 他是汉语老师。(说明性质) 他是我爸爸。/ 那是我们学校。(亲属或单位)3.动词…的+名词:这是我买的书。/ 看电影的人很多 5.状语:1.副词作状语:我常去商店。 2.双音节形容词作状语(常用“地”):他高兴地说:“……”。 3.单音节形容词作状语(不用“地”):你快走!/ 我要多听多说。 4.形容词前有程度副词(一般要用“地”):他们很认真地学习。

5.介词短语作状语:我在中国学习。/ 我在他那儿看电视。/ 我从美国来。/ 我跟中国老师学汉语。/ 我给他写信。/ 你往前走/ 我对他说 6.存现句:处所+动词+名词 1.表示存在:墙上有(挂着)一幅画。 2.表示出现:前边来了一个人。 3.表示消失:停车场上开走了一辆车。 7.动态助词“了”:动词+了(“了”在动词后,表示动作完成):1.昨天我去了书店,他没有去书店。(过去:动作已经完成) 2.明天我吃了早饭去书店。(将来:动作1完成后会出现动作2)3.每天我吃了早饭就去学校。(平时:动作1完成后出现动作2) 8.语气助词“了”(一):句子+了(“了”在句尾,表示事情已经发生):1.现在他去书店买书了。 2.昨天你去书店了没有?(正反问) 9.语气助词“了”(二):名词/ 形容词/ 句子+了(“了”在句尾,表示变化):1.春天了,天气暖和了。 2.他现在是大学生了,可以独立生活了。 10.表示很快会发生:“要---了、就要---了、快---了、快要---了”:1.要下雨了。/ 新年快到了。/ 汽车快要开了。 2.我明天就要(*快要)回国了。(“快要”前不能用时间词语)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

浅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词汇教学 论文关键词:语言教育对外汉语词汇教学 论文内容摘要:词汇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随着世界范围内“汉语热”现象的出现,关于如何提高词汇教学效果的探讨也越来越成为研究的重点。本文主要从词汇教学入手,通过对对外汉语教学中词汇教学的目标和任务、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拓展和教学实践等几方面进行了全面论述,从不同角度对词汇教学的深层问题和教学方法做出思考。 词汇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近年来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词汇教学越来越得到大家的重视,几乎每一篇关于词汇教学的论文中都谈到了词汇教学的重要性。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词汇教育的重要性做了详细论述:杨惠元先生从词汇教学与句法教学的关系角度提出“强化词语教学,淡化句法教学” ①的观点;齐春红先生从认知语言学理论的角度对词汇教学的关键作用进行了理论阐释,详细论述了词汇教学的特点与认知理据②;胡明扬先生以语言的实质情况为视角,认为“语言说到底是由词语组合而成的……离开了词语也就没有语言可言。”③总之,词汇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因此,从不同角度对词汇教学的深层问题和教学方法做出思考,对于提高对外汉语教学效果、提升留学生语言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词汇教学的目标和任务 词汇是语言学习的基础,它贯穿学习的始终,词汇教学的效果也直接影响着留学生汉语学习的整体水平。汉语的词汇体现了语音的结构和变化,组成语句又体现了种种语法关系,因此,词汇的学习也涉及到语音和语法。词汇的本质就是人们对现象的分类、归类和命名,词汇具有音节的整齐性、组词的灵活性以及复合词的构成方式跟词与词的结合方式的一致性等特点④。词语教学作为提高学生汉语认知能力的一门教学是必不可少的,关键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词汇教学内容应该包括什么,如何通过对词汇本质和特点的把握来实现词汇教学的目标?笔者认为:以汉字为基础的词汇讲解是基础,因为学生学习汉语有一个很重要的目的是要与中国人交流,能够应用。所以对外汉语中的词汇教学要能够让学生把自己学到的汉语应用起来,就是教给他们如何应用和怎样应用,让他们分清日常口语词汇和书面语词汇的不同,并加以运用。同时需要学生明白,书面语词汇与口语词汇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很多时候书面词汇的东西也需要在口头上来表达,在初等阶段需要的是汉字(语素)与基本词汇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词汇认知能力是词汇教学的重要目标,词汇认知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具体表现为词汇意思表达的准确性、词汇运用的正确性和词汇使用的得体性,这种能力要建立在语言知识和相关文化知识的基础上。词汇教学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任务非常繁重,因此教学要分阶段、有侧重地完成目标。 二.词汇教学的难点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词汇教学》讲义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词汇教学》讲义 初级汉语的词语记忆与词语教学 浙江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吴坚 词语的教学、学习和运用是语言的教学、学习和运用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手段之一。要掌握和运用大量的词语,必须依靠词语的记忆。怎样在初级外汉教学的过程中用有效的方法使学生熟记和运用词语?从外汉教学实践出发,运用教育心理学和学习心理学的原理,“根据(词语)记忆规律,有计划地合理安排新词反复出现的次数与间隔”①,采用某些循环记忆教学的方法进行词语教学,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 所谓循环记忆,具体地说,是指教师根据教学要求,把教材预先分成若干个单元,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每一个单元包括词语识记、词语再认、词语回忆和间时复习四个环节;在相邻的单元之间,前一单元的间时复习环节需要插入后一单元的某些教学环节之间进行。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学习、记忆和运用词语,构成了外汉词语教学的基本过程。以《初级汉语课本》第三册为例,可以以三课为一个单元,把二十课课文分为七个单元。在第一单元的三课中,每一课都进行词语识记、词语再认、词语回忆三个环节的教学活动。三课教学完成后,紧接着进入第二单元的教学,在第二单元中的第一课上完,第二课开始前,对第一单元所学的词语(共三课)作阶段复习,即完成第一单元的问时复习。依此类推,每一单元的词语都在本单元中多次反复记忆并在下一单元的时间段中再次出现,强化记忆。 一、识记生词 在词语教学的每一单元中,第一环节是识记生词。 识记是整个记忆过程的开始,是保持的必要前提。提高记忆效果,必须首先进行良好的识记。没有识记,记忆就不可能形成,而且记忆的形成一般要经过多次识记。 识记又可分为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无意识记是在无意间形成的记忆,只能积累零碎的知识经验,同样是学习外语,处于目的语(或目标语)环境中的学生掌握外语的速度要比处于母语环境中的学生快得多。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在目的语的环境中,无意识记的机会相对要多得多。 但是,系统化的科学知识必须通过有意识记才能掌握。要掌握一门外语,只靠无意识记是远远不够的,而是必须通过进行有意识记,形成系统知识。有意识记是指有预定目的,采取一定的方法步骤去主动努力进行的识记。我们要探讨的就是,在汉语词语教学过程中,如何根据记忆规律指导学生进行词语的有意识记,以期收到更好的效果。 外语教学一般都从生词教学开始。母语非汉语学生的汉语教学也不例外。环节教学法也从生词人手,识记生词是它的第一环节,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因为学生在第一次接触到生词时,这个词给他留下的是什么印象或者感觉,理解了多少,理解得多深,对于该词在他头脑中的记忆产生的效果如何是有着非常直接的影响的。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教学大纲.doc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对外汉语专业(适用型)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非学位课) 课程学时:34学时(周2学时) 课程编号:55762204 课程学分:2学分 一、课程说明 对外汉语教学专业的课程体系由语言、文化、教学技能等课程构成,《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是一门集教学理论和教学技能于一体的重要课程。通过课堂讲授、教学实践,使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重要意义、基本理论、教学体系;学习和掌握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基本原则、规律、方法和策略,并能够较好地运用所学理论、规律和方法指导汉语语法的教学实践,具备较高的驾驭语法知识、解决语法问题和组织语法教学活动的能力。 本课程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课堂上采用案例分析教学法将讲授、讨论、课堂教学演练与实地教学观摩相结合,注重学生理论水平的提高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本大纲适用于对外汉语专业(适用型)的特点,突出运用和实用特征,轻理论、重实践,只介绍相关的基本理论,通过增加教学录像观摩、实际对外汉语课堂教学观摩的次数以及使用案例分析法培养学生的实际语法教学技能,成为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上手者”。 二、课程内容和学时分配 第一章概论(4学时) 主要讲授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概说;第二语言习得基本理论。教学内容涉及理论语法与教学语法的区别,教学语法的研究领域,几组二语习得术语、二语习得的心理过程以及中介语等内容。理论略讲,每次课为学生安排30分钟的教学录像观摩,为学生提供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实例和典范。 第二章汉语语法教学的理据与方法(4学时)主要讲授对外汉语教学的策略问题;语法的课堂教学技巧和方法。教学内容涉及如何依据汉语

具象型特性确定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点与策略,展示语法点的技巧、解释语法点的技巧、练习语法点的技巧以及归纳语法点的技巧等。 第三章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的教案写作(4学时)主要讲授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教案写作的基本步骤及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国家汉办汉语国际推广志愿者培训的教案模式为主,不同授课内容,教案具体形式略有不同。定期安排学生写教案,让学生熟练掌握此项基本教学技能。 第四章量词及其短语教学(4学时) 主要讲授汉语量词的基本知识,学习者学习量词时的主要偏误类型,量词的认知性教学,动量词的教学等。其中量词的认知性教学、相近名量词的对比教学和动量词的教学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课前采用案例分析法,学生尝试寻找更好的教学方法,教师总结。 第五章副词、区别词及其短语教学(4学时)主要讲授汉语副词基本知识,学习者习得汉语副词常见偏误类型,副词教学的知识要点,相近副词辨析;区别词的定义,学习者习得区别词的常见偏误类型,区别词的教学策略。其中相近副词辨析和区别词的教学策略是本章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第六章汉语虚词及其短语教学(4学时) 主要讲授介词及其短语教学以及汉语助词的教学。内容包括介词及其短语的基本知识,习得者的主要偏误类型,介词教学应侧重的方面,介词比较教学;结构助词、时态助词,助词的主要偏误类型和教学策略。其中介词教学,介词比较,助词的教学策略是本章的重点与难点。 第七章汉语补语教学(4学时) 主要讲授结果补语和趋向补语的教学。内容包括什么是结果补语,主要偏误类型,结果补语的教学要点,结果补语的主要操练模式;什么是趋向补语,主要偏误类型和主要问题,教学的重点、难点,具体教学技巧。其中结果补语的教学要点、主要操练模式、趋向补语的主要存在问题和具体教学技巧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第八章汉语句式教学要点与策略(6学时) 主要讲授汉语“把”字句教学要点与策略;汉语“比”字句教学要点与策略。内容包括“把”字句的主要特征,主要偏误类型,“把”字句的教学要点和策略;汉语“比”字句概说,“比”字句教学要点与策略等。其中“把”字句的教学要点和策略、“比”字句教学要点与策略是本章的教学重点与难点。 除以上教学内容外,本门课程在授课过程中常设置讨论题,课后适当留作业。本学期的教学过

探索对外汉语初级词汇教学模式

探索对外汉语初级词汇教学模式探索对外汉语初级词汇教学模式 一、“基于信息交流”的对外汉语初级综合课词汇教学模式 鉴于目前对外汉语初级综合课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教学实践,依据第二语言习得的输入和输出理论、认知心理学记忆理论和构式语块分析法,本文提出“基于信息交流”的初级汉语综合课词汇教学模式,以图表概括如下:该模式包含三个要素:教师“高质量的目的语输入”是关键,“师生、生生之间的高频互动”是桥梁,“互动型的目的语输出”是目的;一个总原则:“有意义的信息交流”。作为该模式的总原则,“有意义的信息交流”贯彻了“在用中学,在做中学”的当代语言教学理念,其中的“信息”是广义的,包括信息、观点和意见等。“有意义的信息交流”含义有二:一是生词讲练中教师提供的例句和设置的问题应来源于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事物,这样的学习才对学生有意义,才会引起其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二是生词的讲练要以有意义的信息交流为手段和最终目的,即通过有意义的信息交流活动讲练生词,使学生在“用中学”。“高质量的目的语输入”是该模式的关键要素,后文重点论述。“师生、生生之间的高频互动”是该模式的运行机制,是课堂教学的推动力,是实现“有意义的信息交流”和“在用中学”的有效途径。互动性是词汇教学的重要原则之一。“互动型的目的语输出”既是“在用中学”的过程,也是结果,是“高质量的目的语输入”和“互动机制”联合作用的结果。Swain指出: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习得者只获得说话机会(opportunitiesforproductionalone)远不足以使之进步,重要的是习得者必须在“促使”之下说出准确的句子(learnerbepushedtoproduceaccurateoutput)。实践证明:这是一条最有成效的方法。足够的“输入”与“输出”不仅是培养“生成能力”的必要和前提,而且是防止“语言残废”的有效手段。输入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教案设计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教案设计 仁义礼智信忠孝勤勇敬谦俭恒思诚谨预慈恕平 编撰缘起 文字犹如化学成分。不同的组合,营造不同的氛围情景,表达不同的意境,产生不同的育人效果。不同的化学组合有不同的功效,有的成为治病疗伤之灵丹妙药,而有的却成为危害身心之毒药。文字也一样。有的文字成为了宣扬暴力、色情、邪恶恐怖思想之工具,有的文字则成为维护利益集团之法宝,牢牢把控文字意义解释权。汉语文字却是中华民族亿万人民在几千年中,不断丰富其深刻内涵的,具有极其深刻的神韵内涵,饱含民众的痛苦泪水、欢歌笑语、雪雨风霜。我们编著此教材,意在使文字成为人心向善之阶梯。让人在文字学习中,自然得到良善性情之熏陶,吸收强大之正能量。 本教材在编撰过程中参阅了大量古今中外高效识字教材之精华。 包括《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笠翁对韵》、《声律启蒙》等传统蒙学识字教材,也研读了近现代各类汉语速成教材,吸取各家之所长,形成自己独特神奇的风格。作者在编撰教材过程中通读了大量书籍,当然包括《澄衷蒙学堂识字字典》,台湾新民书局的《学典》、大陆社科院所编撰的《现代汉语词典》,更包括各类传统文化经典名著,从中汲取可用之词。

本教材采用意义集群,音韵集群,符合孩子的天性和认知规律,在实践过程中是非常成功和可喜的,是值得信赖的好教材。 教材特点: 1:集中识字。短短几页纸把所有常用汉字浓缩进去。使复杂中文简单化。大道至简至易。但又区别于其他集中识字教材,本教材在诵读过程中,能自然明白其意义内涵,而不是:只知其音,不知其义。在一定程度上义比音更重要。因而出现不少汉学家只识字不能读音。因为中国字的造字方法特殊而多样,包括意象法之类,看其形,知其意。比如凶恶的凶,一个坑里布满类似荆棘的东西,人路过,能不让人倒霉吗? 避免生涩的不重复,采用生动有趣的重复。让孩子愿读、想读。三岁孩子都可以读的。在重复中记忆,在重复中体味汉字的魅力韵味,在重复中体会理解汉字的意义。本教材不但能让学者快速识字,还能理解字词的含义,真正掌握汉语含义实质。 语言教材要为学者创设不同场景,使学员通过已有知识、认知,去领会未学词组之含义,实现语言学习的帮带片之奇效。创设好的语境情境,能使学员自然猜测出词之含义。 天马行空式情景创设来源于:音乐的高低起伏、抑扬顿挫。故事情节跌宕起伏自然能吸引人,能让人持续读下去,而不会使得教材枯燥乏味。如果教材所创设情境太雷同、平淡、枯燥,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