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8.IPSG6.就诊者跌倒坠床风险管理制度

18.IPSG6.就诊者跌倒坠床风险管理制度

18.IPSG6.就诊者跌倒坠床风险管理制度
18.IPSG6.就诊者跌倒坠床风险管理制度

题目:就诊者跌倒/坠床风险管理制度编号:AO-18(2)

颁布部门办公室审核日期2012年4月20日

批准人夏慧敏首次发布日期2012年5月18日

回顾/修改日期2012年6月13日生效日期2012年7月9日

1.目的

帮助员工识别高风险跌倒/坠床就诊者,采取预防措施,防止就诊者跌倒/坠床。

2.标准

2.1 评估对象:医院建立可靠和有效的评估工具来确定就诊者跌倒的风险因素,对所有就诊者进行跌倒/坠床风险评估。

2.2 评估时机:(1)门诊预检及二次分诊时;(2)办理入院手续时;(2)转入时;(3)手术前;(4)手术后;(5)特殊检查、使用镇静药后;(6)发生跌倒后;(7)可能存在风险改变时:意识、活动、自我照顾能力等变化,使用镇静剂、止痛药、安眠药、利尿剂、降血压药、调节血糖药、更换陪伴人员或家属时。

2.3 门诊就诊者

2.3.1 门诊病人由分诊人员进行评估,并在门诊病人评估章上进行标识。以下高风险人员要提醒就诊者或其陪同人员预防跌倒的发生,并及时提供必要的的协助:步态不稳者;肢体功能障碍、行动不便者;视觉、听觉障碍者;意识障碍、失去定向感者;躁动不安者;临产期的孕妇;蹒跚学步的小孩。

2.3.2 工作人员应对高危人群作出以下的提醒:

2.3.2.1 注意不要跑动并避免与别人发生碰撞;蹒跚学步的小孩应由家长看管。

2.3.2.2 使用升降电梯而不要使用自动扶梯。

2.3.2.3 小心洗手间、阶梯等容易滑倒的区域。

2.3.2.4 必要时应主动请求工作人员的协助。

2.3.3 门诊科室应对门诊手术后、使用镇静剂后的病人进行预防跌倒的宣教,不适宜立刻下地走动的患者应让其留在院内休息或使用轮椅或车床协助离院,必要时应要求有陪人陪同离院。

2.3.4 接诊医生或是护士应对需要入院的就诊者进行评估,若有跌倒风险,应提供轮椅或是车床护送住院者入院。

2.3.5 医院通过电视宣传、发放单张、宣传栏、直接宣教等方式加强对就诊者及其家属的宣教工作,共同预防跌倒事件的发生。

2.4 住院者

2.4.1 评估

2.4.1.1 跌倒/坠床的高危险人群主要包括:婴幼儿、高龄、肢体无力、行动不便者、手术后、产后、身体虚弱、头晕、眩晕、贫血、血压不稳的、意识、精神障碍、精神状态差、注意力无法集中、使用镇静、安眠、降血压、调节血糖药等就诊者。

2.4.1.2 初始评估:凡新入院的住院者(新生儿除外)均需根据《入院评估记录》进行跌倒风险初始评估,评估在病人人院8小时内完成。成人住院者评估分值≥3分者为高风险人群,

儿童住院患者评估分值≥3分者为高风险人群。

2.4.1.3 护士按照《护理高风险病人知情同意书》、《病人跌落风险管理记录》及《健康教育记录单》对病人及陪人进行预防跌倒的健康宣教,病人或家属须在同意书上签名。首次评估后的总分应记录在《入院评估记录》中。

2.4.1.4 再评估:评估为高风险人群的住院者根据《病人跌落风险管理记录》每天进行再评估,非高风险人群则每周进行一次再评估。病人出现下列情况时需在1小时内完成再评估:转入、病情变化(如手术后,意识、活动、自我照顾能力等改变)、使用镇静、止痛、安眠、利尿、降血压、调节血糖等药物时、跌倒后、跌倒风险因子项目发生改变时。每次评估后要在跌落风险管理记录表里记录评估分数,填写评估日期、时间、签名。

2.4.1.5 新生儿由于自身不能自主移动,其跌倒/坠床的风险主要来自于家属和工作人员的疏忽,为此,新生儿入住科室应该教育家属和指引工作人员做好防止新生儿跌倒/坠床的预防措施。(见2.4.2.8-2.4.2.9)

2.4.2 预防措施

2.4.2.1 医护人员要对所有住院病人进行预防跌倒的教育。护士应做好入院宣教:包括介绍病区环境、护理呼叫铃及紧急呼叫铃的使用方法、床栏的使用方法及使用时机、请患者主动告知地面的湿滑现象及寻求工作人员的帮助、勿穿易滑拖鞋等。

2.4.2.2 让就诊者及家属了解不安全因素、就诊者正服用的一些会导致跌倒/坠床的药物和发生跌倒/坠床的危险、目前的行动能力及受限制因素,嘱咐就诊者避免快速转换体位。

2.4.2.3 确保住院者所用物品伸手可及,根据就诊者情况工作人员应给予必要的帮助。

2.4.2.4 对意识不清的就诊者工作人员要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如使用床栏防止坠床、遵照医嘱使用约束带防止就诊者因躁动而坠床。

2.4.2.5 为行动不便的就诊者提供轮椅并放置于适当的位置。所有带轮子的床、椅、桌、车都要有锁定装置,使用前应检查其安全性能是否完好;诊查床应调整于适宜高度或配备踏凳。

2.4.2.6 住院者外出检查、治疗需用车床或轮椅护送的,工作人员应事先检查及确定护送工具的安全性能良好方可使用,使用车床、轮椅运送前要上好床栏及绑好安全带。上、下坡时要特别注意固定好把手,防止松脱。

2.4.2.7 病床上配有安全床栏,工作人员应教会病人及其陪属正确使用床栏的方法,并告知儿童家属看管好小孩,家属休息时、转身背对儿童时均要上好床栏,防止儿童发生坠床;发现儿童家属将儿童放在楼梯、阳台护栏顶部等高处时,工作人员要及时制止。

2.4.2.8 教会产妇及其家属正确使用婴儿床及抱新生儿的方法,告知产妇及其家属新生儿在睡觉、转运时需将新生儿放置在婴儿床内,发现新生儿与产妇同床睡及产妇或家属抱新生儿方法不对时应及时纠正并给予指导。

2.4.2.9 在使用婴儿床、温箱、蓝光箱前工作人员要检查床栏、箱门的安全性,如螺丝是否松动、脱落。工作人员为新生儿、婴幼儿等高危险跌倒/坠床就诊者做检查、治疗、操作后,必须随手上好床栏、关好温箱或蓝光箱门。禁止使用者中途未上好护栏或未关温箱门离开。为新生儿进行沐浴时应该做好防止新生儿跌落的预防措施。

2.4.2.10 在无护栏的操作台上为病人提供服务,如新生儿沐浴后更衣时、在治疗床上行静脉穿刺等治疗时,工作人员要看管好小孩,禁止中途离开。

2.4.2.11 对评估确定为跌倒/坠床的高危险住院者应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尽量将高危人群安排在靠近护士站的床位,床头卡插入“预防跌倒”的警示条。

*应有陪人陪同(ICU、CICU 、新生儿病区除外),护士要对就诊者和陪同者进行重点指导,告知其责任、注意事项和需要采取的防范措施,并让陪同者签署《护理高风险病人知情同意书》。

*告知就诊者或家属在术后、产后、服用有镇静效果的药物后以及各种检查后要缓慢起床,并主动请求协助;眩晕或身体虚弱的人要注意少下床活动。

*要求住院者走动时穿防滑鞋(住院者自备)。

*加强重点巡视与照顾,增加巡视次数。

2.4.2.12 医务人员要对所采取的预防措施可能出现的不良后果进行评估,比如约束带的使用可能对患者肢体造成损伤、长期使用约束带会增加压疮发生率、拉高床栏会加重患儿坠床的损伤程度等,应严格遵守约束带的使用要求及对1岁以上的患儿及其家属加强防范攀爬床栏导致坠床伤害的教育。

2.5 环境设施

2.5.1保持医院内过道通畅,人员通行区域光线要充足。危险环境应有醒目的警示标识。

2.5.2 保持地板干净、不潮湿,及时清除地面上的积水、果皮等杂物。清洁人员进行拖地时应设置“小心地滑”警示牌。

2.5.3 浴室及洗手间地面铺防滑地砖或防滑垫,在浴室及洗手间安装扶手和紧急呼叫铃装置。

2.5.4 楼梯要安装扶手,并在楼梯的第一级及最后一级张贴警示标识。

2.5.5 楼梯、阳台、病房窗户、楼与楼间的天桥有防止意外和坠楼设置。

2.5.6 维修电梯、地下水井等设施时要有护栏隔开并有醒目的警示牌提示,必要时应有专人在现场提醒过往人员。

2.5.7 后勤工作人员及维修人员要定期(1个月1次)巡视各种设施是否处于安全状态,发现问题要及时报告、及时维修。

2.5.8 医院工作人员发现跌倒/坠床隐患时,应立即予以纠正或是报告相关部门进行处理,必要时应留在现场直至维修或清洁人员到场。

2.5.9 雨天时,保洁人员应在入口处铺防滑地毡,放置防滑提示,及时拖干地面;保安应摆放伞套机或发放塑料袋收置雨具。

2.5.10 出现潮湿气候时(南方的“回南天”季节),保洁人员应该放置防滑提示,及时拖干地面,必要时加铺防滑地毡预防跌倒。

2.6就诊者跌倒/坠床后处理

2.6.1 住院者(含急诊留观者)发生跌倒/坠床的处理程序

2.6.1.1获知住院者发生跌倒/坠床时,所在科室的医生或护士应立即到场,安抚住院者和家属,初步评估,简要了解事件发生经过。

2.6.1.2 医生或护士要对就诊者是否受伤、受伤的程度进行评估,评估就诊者受伤的程度(分为四级):

*0级=没有受伤;

*1级=轻微伤,包括瘀伤、擦伤、不需要缝合的撕裂伤等;

*2级=重伤,包括骨折、头部外伤、需要缝合的撕裂伤;

*3级=死亡。

2.6.1.3 如出现损伤,医生应对病人的伤情进行进一步评估并采取相应的处理。

*1级伤害病人:伤处立即清洁、消毒、给予冷敷,24小时后热敷、理疗,促进康复。

*2级伤害病人:成人:立即联系外院会诊后转院救治;小儿:立即请小儿外科会诊,据会诊意见予以治疗。

*3级伤害病人:保护好现场,立即上报部门负责人、医务部(行政值班)、中心领导,并做好家属的安抚工作,必要时报警处理。

2.6.1.4 要在病程记录中详细记录病人跌倒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跌倒后的评估情况及相应处理,并列为重点交班内容。

2.6.1.5 发生跌倒/坠床后要对住院者及家属进行预防跌倒/坠床的再教育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2.6.1.6 住院者发生跌倒/坠床后,发现者应立即向护士长或专科(病区)主任报告,并在24小时内填写不良事件上报系统中的相关信息进行上报。

2.6.1.7 若跌倒者/坠床者及其家属没有提出经济赔偿的问题,按照正常诊疗程序处理。若跌倒者/坠床者或其家属提出要求医院作出赔偿或是可能涉及经济赔偿的,应该报告给办公室向保险公司报案。在尚未明确医院与患方的责任分摊标准之前,跌倒者/坠床者的诊疗费用暂由其本人先行垫付,待明确责任后再核算分摊比例。

2.6.1.8 住院者跌倒/坠床后出现医疗纠纷的,交由医务部及相关部门按照医疗纠纷处理规程进行处理。

2.6.2 门诊就诊者跌倒后的处理程序

2.6.2.1 门诊出现跌倒者时发现者应该过去询问跌倒者是否需要协助,如不需要或跌倒者没有损伤或是损伤轻微不需要处理,则应向其作出预防跌倒的提醒。

2.6.2.2 如有损伤则应该根据初步评估结果指引跌倒者去急诊科就诊或通知急诊科医生到现场进行处理。超出医院诊疗范围的,急诊医生作出紧急处理后要予以转院处理。确需医院护送转院的则联系转运组进行转运(不收取跌倒者的转运费用)。

2.6.2.3 若跌倒者及其家属没有提出经济赔偿的问题,按照正常诊疗程序处理。若跌倒者或其家属提出要求医院作出赔偿或是可能涉及经济赔偿的,应该报告给办公室向保险公司报案。在尚未明确医院与患方的责任分摊标准之前,跌倒者/坠床者的诊疗费用暂由其本人先行垫付,待明确责任后再核算分摊比例。

2.6.2.4 就诊者跌倒后出现医疗纠纷的,交由医务部及相关部门按照医疗纠纷处理规程进行处理。

2.7 附则

2.7.1 护理部、质量管理办公室至少每季度要对导致就诊者跌倒/坠床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意见,由相关部门进行整改。若当月全院跌倒/坠床次数超过30例、单个部门跌倒/坠床次数超过3例时要及时进行分析和整改。

2.7.2 医院定期对员工包含研究生、进修生及实习生进行预防跌倒/坠床的培训。

2.7.3 就诊者家属跌倒时参照本制度规定操作。

3.相关文件

3.1《就诊者安全护理规程》

3.2《国际就诊者安全目标管理制度》3.3《临床护理技术规范》

附件1 预防跌倒/坠床健康教育

1.为就诊者和家属提供预防跌倒/坠床健康教育宣传单。

2.让就诊者和家属熟悉医院环境,对住院环境的宣传和教育要根据就诊者的需要反复进行。3.教育就诊者和家属床头呼叫器和淋浴间紧急呼救器的使用方法,必要时使用洗手间扶手。教育就诊者如有头昏、眩晕、眼花等不适症状时应通知医护人员寻求协助。

4.教育就诊者正确使用助听器、助步器,穿着大小合适的防滑拖鞋。

5.教育就诊者和家属在有需要时要主动请求帮助,如步行、上厕所、洗漱、拿食品等情况需要协助时可叫陪人或护士帮助。

6.教育就诊者和家属如何正确上轮椅或车床等,上轮椅、上车、上床时都要确定先锁好轮子,防止设备滑动而发生跌倒/坠床。

7.教育就诊者需要改变体位如起床、站立或坐起时,如果有头昏、眩晕等症状时要通知护士协助。

8.教育属于跌倒高风险人群的就诊者如确实需要进行淋浴时应使用座椅,淋浴后坐着穿衣服,避免弯腰捡东西。

9.当就诊者腹泻、尿频或有灌肠、拔除尿管后,教育就诊者需要便器时按床头呼叫器请护士或护理员帮助。

10.教育就诊者及家属床栏的使用方法,保证就诊者及家属能正确使用,告知就诊者不要独自下床,不要跨越床栏。家属更替时须重新教育。

附件2 跌倒/坠床风险评估表(成人使用)

项目标准分值

年龄≥65岁 1 <65岁0

意识状态意识障碍(深昏迷除外) 1 清醒或是深度昏迷0

行动能力步态不稳、需要使用辅助工具如轮椅或是需要别人搀扶 1 可正常行走或绝对卧床0

自我照顾能力需要别人协助或是有尿频、腹泻症状 1 可以完全自理0

跌倒病史近6个月有跌倒史 1 无0

疾病因素伴有以下疾病或症状(抽搐、心理和行为异常、昏厥、

头晕、低血压、低血糖、中重度贫血、长期卧床或产后、

术后第一次体位改变时等)

1 无以上疾病或症状0

药物使用情况使用以下的药物:镇静剂、安眠药、泻药、利尿药、降

血压药、调解血糖药、毒品

1 其它药物或是没有0

环境/设施情况地面湿滑,光线暗淡,通道有杂物,呼叫器、床栏、车

椅锁定装置有故障等情况

1 无以上情况0

若评分≥3分,为高风险,每24小时需再评估一次。

项目内容评分活动度自主活动,无步态不稳;或不能自主活动或移动0 自主活动或移动时,需要辅助 1

能自主活动,但步态不稳,无辅助设施 1

认知能力能判断目标和方向并根据自己的行为能力判断危险

的存在;或是昏迷、无反应

分不清方向/目标,容易忽略或是不能认识危险的存在 1

1

疾病因素伴有以下疾病或症状(抽搐、心理和行为异常、昏厥、

头晕、低血压、低血糖、中重度贫血、术后第一次体

位改变时等)

无以上疾病或症状0

跌落史没有0 住院前有跌落史(近一年内) 1

此次住院期间有过跌落 2

用药情况无特殊用药或是使用镇静剂但儿童处于睡眠状态0 特殊用药:镇静剂、安眠药、泻药、利尿药、降血压

1 药、调解血糖药等

环境/设施儿童一直有成人在旁边看护或抱在成人手上0 儿童处于没人看护的状态,但采取了必要的防护措施 1

儿童处于没人看护的状态,而且没有采取必要的防护

2 措施如拉起床栏等

总分

若评分≥3分,为高风险,每24小时需再评估一次。

高风险人群

1、步态不稳者

2、肢体功能障碍、行动不便者

3、视觉、听觉障碍者

4、意识障碍、失去定向感者

5、躁动不安者

6、临产期的孕妇

7、蹒跚学步的小孩

评估方式

目视

评估时机 评估人

处理措施

患者进入医院,未分诊前 区域保安及所有见到患者的员工

主动提醒注意碰撞、滑倒,根据患者情况询问是否需要帮助,如需轮椅、车床等协助,请致电客服。

分诊时 分诊护士

主动提醒注意碰撞、滑倒,根据病

情判断是否需要轮椅、车床协助,

如需轮椅、车床等协助,请致电入院处。 患者入院时

收治患者入院的医生、分诊护士、入院处护士

患者跌倒后

发现跌倒事件及事件处理者

根据跌倒后的伤害程度判断需给予的处理措施,急需处理者按照急诊患者处理程序处理,并报告医务部等相关部门及上报不良事件。

说明:门诊就诊者使用车床或躺在床上进行转运或是诊疗时应该采取防护措施,若长时间躺在床上时应该对就诊者或其家属进行预防坠床的健康教育。

跌倒坠床管理制度

患者跌倒/坠床管理制度 1、加强安全意识,及时发现存在导致患者跌倒、坠床的高危因素,其中包括: (1)意识不清,躁动不安,精神异常,肢体活动受限,视觉障碍的患者; (2)体质虚弱,需搀扶行走或坐轮椅患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且无人看护患者;年老和婴幼儿无约束或无效约束患者; (3)服用特殊药物,近期有跌倒史(1周内)、已晕厥、黑蒙为主要症状者、经常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者; (4)病室地面潮湿或有积水未设防滑标志等; (5)患者穿的鞋底易滑跌等; 2、对具有跌倒、坠床危险因素的患者,护士应对病人或家属进行安全教育并采取相应防范措施。 3、对有跌倒、坠床的危险因素的患者,需实施逐级上报和监控。 4、加强病情观察及预防跌倒、坠床措施的落实,并加以记录。 5、各护理单元对已发生“患者坠床、跌倒”事件的,立即通知值班医生、病区护士长、科护士长,并向护理部汇报备案。

跌倒、坠床管理制度 1.根据《跌倒、坠床风险评估表》进行评估,住院患者是否存在跌倒、坠床危险因素,如存在危险因素,要及时制定防范措施,床头挂“防坠床”标识牌,并做好交接班,评估总分值≥5分者确定为重点监控对象报告护士长。 2.提供安全就医环境,易跌倒处放置醒目防跌倒的警示牌等。做好护理安全管理工作,对新入院患者进行安全教育,易跌倒患者采取安全防范措施。 3.对跌倒、坠床中、高危患者重点巡视并做好床旁交接班,做到班班重视。 4.对意识不清并躁动不安的患者,应使用床栏并有家属陪伴。对于极度躁动的患者,可应用约束带实施保护性约束,但要注意动作轻柔,经常检查局部皮肤,避免对患者造成损伤。 5.在床上活动的患者,嘱其做力所能及的事,如有需要让护士帮助。教会患者一旦出现不适症状,最好先不要活动,应用呼叫系统告诉医护人员,给予必要的处理措施。 6.一旦患者不慎跌倒或坠床时,即按应急预案处理并及时通知医师,配合医师对患者进行检查,根据伤情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并及时上报护士长。填写《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登记表》,逐级上报,一般24小时内上报,严重者应立即报告。 7.护士长要组织科室人员认真讨论,分析发生原因,提出处理意见和

跌倒坠床整改措施(共4篇)

跌倒坠床整改措施(共4篇) 跌倒坠床整改措施(共4篇) 第1篇跌倒的整改措施跌倒的整改措施篇1跌倒预防措施跌 倒预防措施.预防病人跌倒/坠床管理制度跌倒预防措施 一.环境保护措施 1.病房内有充足的光线。 2.地板干净.不潮湿。 3.危险环境有警示标识。 4.有潜在危险的障碍物要移开。 二.有高危跌倒/坠床患者的标识。 三.锁好床.轮椅.便椅的轮子,确保其安全。 四.睡觉时请将床栏拉起,离床活动时应有人陪护。 五.呼叫器放于患者易取位置。六.避免穿大小不合适的鞋及 长短不合适的裤子,鞋底应防滑。七.引导患者熟悉病房环境。八.当患者头晕时,确保其在床上休息。九.及时回应患者的呼叫。. 定时进行巡视,教会患者使用合适的助行器具。 一.必要时使用合适的身体约束,以使跌倒/坠床的可能减至 最小。 预防病人跌倒/坠床管理制度 1.高危性跌倒/坠床病人(评分4分)入院或转入24小时内 由责任护士评估记录一次;以后常规每周评估记录一次。

2.病情改变(如意识.肢体活动改变)由责任护士即刻重新评估。 3.评估4分,列为护理问题高危性伤害/跌倒,做好健康,交待防跌倒/坠床注意事项并在护理记录单上体现,病床边挂标识牌,做好交接班。 4.首次评分4分,报告科室护士长,护士长进行复评并签名,指导护士加强病人管理,定期巡视病人,了解防范措施落实情况。 5.请病人或家属在预防病人跌倒/坠床告知书上签名,要求同住院须知签名。 6.发生跌倒/坠床的处理科室立即采取处理措施,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及时准确记录,按伤情逐级报告主管医生.护士长.科主任;24小时内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表,夜间报告值班护士长,白天报告护理部,并检查指导处理。护理部组织讨论.分析,提出改进意见。 7.患者转科时将评分表随病历一同转交至对方科室并进行当面交接班。 8.患者出院.死亡后,住院病人跌倒/坠床危险因子评估表及告知书放入病历存档。住院病人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表 1.最近一年曾有不明原因跌倒/坠床1分 2.意识障碍(意识丧失,癫痫史,意识混乱,无方向感)1分 3.视力障碍1分

防范患者跌倒、坠床管理制度

防范患者跌倒、坠床管理制度 1、加强安全意识,及时发现存在导致患者跌倒、坠床的高危因素,其中包括: (1)意识不清、躁动不安、精神异常、肢体活动受限、视觉障碍的患者;(2)体质虚弱、需搀扶行走或坐轮椅患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且无专人看护患者;年老无约束或无效约束患者; (3)服用特殊药物、近期有跌倒史(1周内)、以晕厥、黑蒙为主要症状者、经常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者。 (4)病室地面潮湿或有积水未设防滑标志等; (5)患者穿的鞋底易滑跌等; 2、对具有跌倒、坠床危险因素的患者,护士应对病人或家属进行安全教育并采取相应防范措施。 3、对有跌倒、坠床的危险因素的患者,需实施逐级上报和监控。 4、加强病情观察及预防跌倒、坠床措施的落实,并加以记录。 5、各护理单元对已发生“患者坠床、跌倒”事件的,立即通知值班医生、科护士长,并向业务部、护理部汇报备案。 6、防范患者坠床、跌倒的报告及处理预案 (1)按护理部标准,新病人入院时,对存在发生跌倒、坠床危险因素的高危患者,根据《住院病人意外事件危险因素评估表》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2)护士在护理意识不清、躁动不安、癫痫发作、老年痴呆、精神异常的患者,床尾挂标识,并做好交班。 (3)做好安全宣教工作,对长期卧床的体质虚弱者、近期有跌倒史(1周内);以晕厥、黑蒙为主要症状者、经常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者、肢体活动受限、视觉障碍及年老体弱等患者,护士应告知其起床或行走时应由护士陪伴下进行。 (5)必要时开启陪护证,先告知家属留院陪护(开放病区)。 (6)做好入院宣教,告知病人住院期间、起床活动时穿防滑鞋。外出检查有专人陪同,检查前更换外出鞋,行动不便者准备轮椅。

跌倒坠床防范及管理制度

跌倒/坠床防范及管理制度 一、跌倒/坠床防范制度 1.所有患者入院或转科时,由责任护士对其进行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以确定其是否为高危跌倒/坠床患者。向高风险患者及家属做好安全宣教工作,留陪伴并签名(ICU和科内集中病房除外)。住院期间,责任护士应根据患者病情及自理能力变化,对患者跌倒/坠床危险因素实施动态评估。 2.在高风险患者床头作好防跌倒/坠床标识,让患者及家属知晓其警示意义,便于患者活动时家属及护士给予协助,向患者及家属发放相关宣传资料。 3.保持周围环境安全,病房内有充足的光线,地板干净无水渍,病房内和通道不应堆放杂物。 4.将病房呼叫铃放在患者随手可及之处,并教会患者及家属使用,将患者的生活用品放在容易拿取的地方。 5.固定好床、轮椅的轮子,确保其安全性。在走廊及厕所设扶手杆,厕所配备呼叫器和防滑垫,体能虚弱患者应尽量使用座便器。 6.指导患者避免穿不合适的衣裤和大小不合适的鞋,必要时使用合适的助行器等辅助用具,以协助其活动。 7.患者卧床时应加床栏防护,要留陪伴护理,对意识不清或烦躁不安的患者必要时用约束带约束并请患者家属签字。 8.对活动能力受限的患者,护士应指导其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同时要指导患者缓慢起卧、活动,并协助患者变换体位。 9.合理用药,与医生协商尽可能限制同时使用多种影响意识和活动的药物。 10.对服用镇静、催眠药的患者,未完全清醒时限制下床活动。应用降糖、降压及利尿药物的患者,告知其注意用药反应。服用导泻剂的患者应经常观察其排泄需要,协助安全入厕。 二、跌倒/坠床管理制度 1.患者入院或转科时,由责任护士对其进行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并填写《住院患者跌倒/坠床评估及护理措施计划表》。评分<4分者,每周评估一次,直至出院。 2.评分≥4分,为高风险跌倒/坠床患者,由护患双方共同确认,必须留陪伴看护(ICU 和科内集中病房除外),请患者或家属在《住院患者跌倒/坠床评估及护理措施计划表》上签名,做好健康教育,发放相关宣教资料,于床头作好防跌倒/坠床警示标识。 3.将高风险患者24小时内报告科室护士长,护士长(或护士长助理)进行复评并签名。 4.责任护士每天对所管高风险患者进行评估、宣教并记录;护士长(或护士长助理)每天进行查看、宣教并记录;各班对高风险患者进行交接、宣教并记录。

儿科跌倒坠床管理制度

儿科跌倒,坠床管理制度 1. 入院时护士告知患儿家属看管好自己的宝宝,注意不要在病房及走廊倒水,防止患儿不慎跌倒。责任护士对新入院病人做好入院风险评估,做好家长的安全教育。 2. 加强健康宣教:注意不得让患儿单独留在病床,以免发生坠床的危险。告知家长患儿有跌倒坠床的危险,需要24小时陪伴。 3. 教会家长床栏的正确使用方法,经常检查并保持床栏功能的完整 性,时刻保持一侧(无家长侧)床栏拉起。对于意识不清的患儿使用床栏,必要时使用约束带。对于意识不清的患儿使用床栏,必要时使用约束带。 4. 病房悬挂【防坠床、放跌倒】醒目标示; 5. 嘱咐家长为患儿穿合脚的防滑鞋,切勿打赤脚,着硬底鞋、慎穿拖鞋。 6. 严禁奔跑、嬉闹。 7. 需服用镇静剂的患儿应告知家长其注意事项,加强看护。 8. 保证良好的环境病房内光线充足,照明良好,夜间保持地灯开启状态,床头挂防跌倒坠床警示牌; 9. 保持地面清洁干燥,人行通道通畅;拖地应尽量避开患儿活动的高峰期,并用干拖把及时拖干积水和油质、湿滑处放置醒目的防滑告示牌、卫生间配置防滑地垫,安装扶手.

10. 告知家长使用床头呼叫器,并将呼叫器至于随手可及的位置。对于达到一定年龄的患儿需要任何协助而家属又不在身旁时,请按呼叫铃通知护士。 11. 物品应尽量收入柜内,保持走道通畅。将生活用品放在患儿容易取到的地方. 12?入厕时请缓慢蹲下,缓慢站起,专人陪同,有紧急情况,及时通知护理人员。 13. 患儿外出检查使用轮椅、平车时系好安全带,并全程护送。 14. 提高护理人员工作能力,增强责任心尤其针对低年资护士,强化临床理论知识,进行防跌倒坠床知识培训,定期考核;护理部及科室组织跌倒坠床专题研讨,通过案例学习与讨论分享,让护士充分了解跌倒坠床发生的危险因素。加强责任心观念的培养,护理措施落实到位,具体到每一个细节,加强病房巡视,发现有潜在跌倒坠床危险因素应及时制止。

防止跌倒、坠床管理制度

防止跌倒、坠床管理制度 1.医务人员应有高度责任心和安全防范意识,主动发现危险因素,并采取相应措施。 2.医院环境应有防止跌倒、坠床的安全措施,如地面使用防滑地板,走廊及厕所安装扶手,在厕所、浴室设置把手。为患者提供高度合适、具有适用于成人和儿童床栏的病床设施。使用安全运送患者的工具,如平车应有护栏、脚刹,轮椅提供安全系带。走廊、病房张贴防跌倒、坠床的语言警示标语或图示。 3.加强门诊就医及住院特殊患者如儿童、老年人、孕妇、行动不便和残疾等患者的安全管理,主动告知跌倒、坠床的危险和预防方法,及时提供帮助,如语言提醒、主动搀扶或请人帮助、悬挂警示标识、使用床挡等,病人常用物品放于随手可得的地方。 4.建立医院《住院病人意外事件危险因素评估表》,对新入、转入等住院患者要及时进行跌倒、坠床的风险评估,特别是年龄>60或<10岁、意识不清、视觉异常,使用利尿剂、镇痛、降压、降糖药物,行动不便、残疾、身体虚弱或有跌倒、坠床史等跌倒、坠床高危患者,强调家属守护,并根据病情、用药变化等情况再评估,病历中有记录。 5.对住院病人发生跌倒、坠床的高危人群,必须主动告知患者及家属跌倒、坠床危险及安全注意事项并签字确认,床旁悬挂警示标识。跌倒高危患者要强调卧床休息,确需下床者陪伴必须寸步不离搀扶。对坠床高危患者要随时使用床栏,必要时使用约束带,并告知家属或陪伴不可离开病房,如需短暂离开必须事前告知医护人员,同意后方可离开。 6.严格执行分级护理制度,加强病房巡视,随时发现并及时处理危险因素。

7.病房、走廊、卫生间光线充足,地面平整、清洁干燥,果皮、垃圾及其他障碍物应及时清除,危险环境要有警告标识牌。 8.加强与设备、后勤部门工作协调,基础设施设备、环境安全出现问题及时报告、维修,必要时更新设施设备。 9.一旦患者不慎发生跌倒或坠床时,立即启动不良事件应急预案进行处置。 10.科室针对跌倒或坠床意外事件进行分析整改,护理部定期对跌倒、坠床事件,及系统管理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完善防范措施,保障患者安全。

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报告制度处理预案和工作流程

住院患者坠床、跌倒意外事件管理制度 一、患者坠床、跌倒预防措施 1、新病人入院时,对存在发生跌倒、坠床危险因素的患者,根据《蚌埠市中医医院患者跌倒、坠床风险评估表》进行评估,评分中度以上者采取相应预防措施,床头悬挂安全警示标识,并告知患者及家属注意防范。 2、护士在护理意识不清、躁动不安、癫痫发作、老年痴呆、精神异常的患者,必须用床栏或约束带保护,并做好交接班。 3、做好安全宣教工作,对长期卧床的体质虚弱者、近期有跌倒史(1周内);以晕厥、昏蒙为主要症状者、经常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者、肢体活动受限、视觉障碍及年老体弱等患者,护士应告知其起床或行走时应动作缓慢或由护士(按铃呼叫护士)陪伴。 4、给存在发生跌倒、坠床危险因素的高危患者测量体重和沐浴时,护士必须守护在旁,不得离开。 5、做好入院宣教,告知病人住院期间、起床活动时穿防滑鞋。外出检查有专人陪同,检查前更换外出鞋,行动不便者准备轮椅。 6、夜间应开启地灯,保持病室、走廊和地面清洁、干燥、平整、完好、通道内不随便堆放物品,以免影响人、车通行。后勤保洁员拖地后应放置“小心地滑”的警示牌。 7、晚夜班加强巡视,必要时为病人准备床栏并拉起。 8、对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和特殊药物者(如安眠药、降糖药、降压药等)加强观察。

9、一旦患者出现跌倒、坠床等事件,应立即通知管床或值班医生,报告护士长、科主任,护士长接到报告后要及时评估事件发生后的影响,如实上报护理部。 10、当班护士协助医生对患者进行救治及伤情的判断,遵医嘱落实各项治疗和护理。 11、护士长组织对意外事件发生的过程及时调查研究,组织科内讨论,分析原因并提出改进意见或方案。护士长将讨论结果和改进意见或方案报送护理部。 二、发生跌倒与坠床处置预案 1、值班医务人员发现患者不慎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发生时应立即通知科室负责人,如患者病情允许,同时将其移至抢救室,联系家属; 2、对患者受伤情况,当班医生应做初步判断,测量BP、P、HR、意识及判断有无皮肤擦伤、骨折等; 3、科室负责人到场后,应问清事件发生的具体情况,对此作出相应的应急处理,同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 4、记录事件经过及患者情况并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表》; 5、科室负责人及时组织讨论,查找原因,总结经验,采取针对性整改措施,减少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的发生。 三、工作流程

防范患者跌倒坠床的管理制度流程

防范患者跌倒、坠床的管理制度一、制度 1.加强安全意识,及时发现存在导致患者跌倒、坠床的高危因素,其中包括:(1)意识不清、躁动不安、精神异常、肢体活动受限、视觉障碍的患者;(2)体质虚弱、需搀扶行走或坐轮椅患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且无专人看护患者;年老和婴幼儿无约束或无效约束患者; (3)服用特殊药物、近期有跌倒史(1周内)、以晕厥、黑蒙为主要症状者、经常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者。 (4)病室地面潮湿或有积水未设防滑标志等; (5)患者穿的鞋底易滑跌等; 2.对具有跌倒、坠床危险因素的患者,护士应对病人或家属进行安全教育并采取相应防范措施。 3.对有跌倒、坠床的危险因素的患者,需实施逐级上报和监控。 4.加强病情观察,及预防跌倒、坠床措施的落实,并加以记录。 各护理单元对已发生“患者坠床、跌倒”事件的,立即通知值班医生、病区护士长、科护士长,并向护理部汇报备案。 二、处理流程

一、预案 1.按护理部标准,新病人入院时,对存在发生跌倒、坠床危险因素的高危患者,根据《住院病人意外事件危险因素评估表》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2.护士在护理意识不清、躁动不安、癫痫发作、老年痴呆、精神异常的患者,及无陪伴的3岁以下婴幼儿时必须用床栏或约束带保护,床尾挂标识,并做好交班。 3.做好安全宣教工作,对长期卧床的体质虚弱者、近期有跌倒史(1周内);以晕厥、黑蒙为主要症状者、经常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者、肢体活动受限、视觉障碍及年老体弱等患者,护士应告知其起床或行走时应由家属或护士(按铃呼叫护士)陪伴,如需沐浴必须在家属陪伴下进行。 4.给婴儿测体重和沐浴时,护士必须守护在旁,不得擅自离开。 5.必要时开启陪护证,先告知家属留院陪护。 6.做好入院宣教,告知病人住院期间、起床活动时穿防滑鞋。外出检查有专人陪同,检查前更换外出鞋,行动不便者准备轮椅。 7.夜间应开启地灯,保持病室、走廊和地面清洁、干燥、平整、完好、通道内不随便堆放物品,以免影响人、车通行。工勤人员拖地或打蜡后应放置“小心地滑”的警示牌。 8.中夜班加强巡视,必要时为病人准备床栏并拉起。 9.对服用特殊药物者(如安眠药、降糖药、降压药等),加强观察。 10.一旦患者出现跌倒、坠床等事件,应及时通知医师,并遵医嘱落实各项治疗和护理。

患者跌倒、坠床管理制度(IPSG.6)

1.目的:落实预防措施减少跌倒/坠床发生率,提醒医院员工识别跌倒高风险患者,对工作中不安全因素采取预防措施,保证患者安全,防止跌倒/坠床事件的发生。 2.适用范围:针对所有院内的住院和门、急诊患者。 3.定义:跌倒是指非预期情况下,患者身体的某部分接触到地面或其他低处。 4.权利与责任: 4.1全体员工:协助保持医院环境安全,防止跌倒的发生;对跌倒患者进行正确处置和汇报。 4.2护士:准确及时评估患者跌倒风险,并落实预防措施。 4.3保洁员工:保持地面干燥,拖地或地面潮湿时及时放置警示标识并及时处理解决。 4.4护理部、医务科:对患者跌倒事件进行监控、分析并反馈,制定相关统一护理措施。 5.标准: 5.1门、急诊成人患者跌倒风险评估 5.1.1各首诊护士、医生负责门诊患者跌倒风险的评估,根据《门、急诊成人跌倒评估表》对每 一位就诊患者进行评估,勾选一项或一项以上因素为高危跌倒患者。 5.1.2如评估为高风险跌倒患者,在门诊病历中记录,并在患者左胸口处贴“防跌倒”标识,采 取跌倒/坠床预防措施。 5.2门、急诊儿童跌倒风险评估 5.2.1根据《门、急诊儿童防跌倒评估表》对每一位患儿进行评估,勾选一项或一项以上因素为 高危跌倒患者。 5.2.2如评估为高风险跌倒患者,在门诊病历中记录,在患者左胸口处贴“防跌倒”标识,并采 取跌倒/坠床预防措施。 5.3住院病人跌倒风险评估 5.3.1所有住院患者入院,成人(>14岁)使用Morse跌倒危险因素评分表进行评估,儿童(≤ 14岁)使用HDFS儿童跌倒危险因素评估表进行评估,新生儿(28天以内)均为高风险患 者,需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5.3.2Morse评分≥45分或HDFS评分≥12分为高危跌倒患者,应在其床头悬挂“防跌倒、防坠 床”标识,在腕带上粘贴警示标识,并采取跌倒/坠床预防措施。 5.3.3所有高危患者需签署《住院患者跌倒坠床高危知情及预防告知书》。 5.4 评估的时机 5.4.1门诊患者评估时机:门诊首诊护士、医生在患者就诊前进行评估。 5.4.2住院患者评估时机 5.4.2.1首次评估:患者入科后接诊护士立即评估,并在入院8小时内完成记录。 5.4.2.2再次评估:高危跌倒患者,需每日进行再评估;非高危患者每周进行一次再评估。 当患者出现下列情况时需再次评估:病情变化(如手术后,意识、活动、自我照护 能力等改变)、使用镇静、止痛、安眠、利尿、降压、降糖等药物时、跌倒后跌倒 风险因子发生改变时每天评估一次。每次评估后要在评估栏内记录评估分数,填写

跌倒坠床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

跌倒、坠床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 一、应急预案 1、立即就地查看病人,了解病人病情。 2、报告医生协同处理,使对病人的伤害降到最低限度。 3、将病人抬上病床,检查意识、瞳孔、生命体征是否正常,是否有外伤(擦伤、肢体骨折等)。 4、遵医嘱予以B超、CT检查,确定是否有内脏损伤或出血。 5、病人出现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变化时,立即遵医嘱予以输氧、输液、心肺复苏等处理。 6、做好病人和家属的安抚工作,消除其恐惧、紧张心理。 7、详细交接班,密切注意病人病情及心理变化。 8、将事情发生的经过及对、如实报告护士长。护士长应立即了解病人病情,做好相应处理,防止事态扩大,并及时向护理部报告。 9、坠床为病人住院期间影响病人身心健康、引发护理纠纷的不安全因素,严重者可加重病人病情甚至危及病人生命。护士应树立安全防范意识、遵守安全管理制度,对可能发生坠床的高危人群、危险因素,制定预防与处理措施,杜绝类似事件发生。 10、坠床的高发人群。 (1)病情危重、手术后及需要严格卧床休息,生活不能自理病人。 (2)各种内出血或外伤、高烧、昏迷、休克、极度衰弱病人。 (3)瘫痪、惊厥、婴幼儿、年老体弱病人。 (4)躁动、癫痫、视力障碍、精神障碍、不合作病人。 (5)自杀倾向病人。 11、坠床的危险因素。 (1)护士不了解病人病情及心理。 (2)未及时使用护拦、约束带等保护用物。

(3)健康宣教不力。 (4)病人转运、改变体位过狴中未采取保护措施。 12、坠床的预防措施 (1)护士长组织科室全体护士认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安全管理制度等法规文件,树立护士的安全防范意识和“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高度责任感。 (2)保持护拦、约束带、推车等用物性能完好,病房地面、走廊、卫生间等环境干净安全,对科室的环境、设施、护理操作等各个方面进行督查,对可能出现的不安全隐患及时检查、落实整改措施。 (3)对于极度躁动病人,床旁设护拦,应用约束带约束肢体,并注意约束适当、加强局部皮肤检查、做好交接班。 (4)护士加强巡视病房,及时观察病人病情,了解坠床的高发人群,以采取保护措施。 (5)对病人及其家属进行安全防范指导,做好专科专病的健康教育,提高病人及其家属的安全保护意识。对于有可能发生病情变化的病人,指导其不做体位突然变化的动作,以免因体位性低血压而导致虚脱。 (6)对于精神障碍、自杀倾向病人,留陪人并向其详细交代相关注意事项。 二、处理程序 立即查看病人通知医生检查伤情将病人抬至病床进一步检查监测病情对症处理加强巡视观察效果健康宣教 护理记录交接病情报告护士长

防范患者跌倒、坠床的相关制度、风险评估、相关处置措施及报告程序

防范患者跌倒、坠床的相关制度、风险评估、相 关处置措施及报告程序 一、制度 1.加强安全意识,及时发现存在导致患者跌倒、坠床的高危因素,其中包括: (1)意识不清、躁动不安、精神异常、肢体活动受限、视觉障碍的患者; (2)体质虚弱、需搀扶行走或坐轮椅患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且无专人看护患者;年老和婴幼儿无约束或无效约束患者;(3)服用特殊药物、近期有跌倒史(1周内)、以晕厥、黑蒙为主要症状者、经常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者。 (4)病室地面潮湿或有积水未设防滑标志等; (5)患者穿的鞋底易滑跌等; 2.对具有跌倒、坠床危险因素的患者,护士应对病人或家属进行安全教育并采取相应防范措施。 3.对有跌倒、坠床的危险因素的患者,需实施逐级上报和监控。4.加强病情观察,及预防跌倒、坠床措施的落实,并加以记录。各护理单元对已发生“患者坠床、跌倒”事件的,立即通知值班医生、病区护士长、科护士长,并向护理部汇报备案。 处理流程 住院患者 评估 存在危险因素不存在危险因素 加强观察落实措施逐级上报

二、预案 1.按护理部标准,新病人入院时,对存在发生跌倒、坠床危险因素的高危患者,根据《住院病人意外事件危险因素评估表》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2.护士在护理意识不清、躁动不安、癫痫发作、老年痴呆、精神异常的患者,及无陪伴的3岁以下婴幼儿时必须用床栏或约束带保护,床尾挂标识,并做好交班。 3.做好安全宣教工作,对长期卧床的体质虚弱者、近期有跌倒史(1周内);以晕厥、黑蒙为主要症状者、经常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者、肢体活动受限、视觉障碍及年老体弱等患者,护士应告知其起床或行走时应由家属或护士(按铃呼叫护士)陪伴,如需沐浴必须在家属陪伴下进行。 4.给婴儿测体重和沐浴时,护士必须守护在旁,不得擅自离开。5.必要时开启陪护证,先告知家属留院陪护。 6.做好入院宣教,告知病人住院期间、起床活动时穿防滑鞋。外出检查有专人陪同,检查前更换外出鞋,行动不便者准备轮椅。7.夜间应开启地灯,保持病室、走廊和地面清洁、干燥、平整、完好、通道内不随便堆放物品,以免影响人、车通行。工勤人员拖地或打蜡后应放置“小心地滑”的警示牌。 8.中夜班加强巡视,必要时为病人准备床栏并拉起。 9.对服用特殊药物者(如安眠药、降糖药、降压药等),加强观察。 10.一旦患者出现跌倒、坠床等事件,应及时通知医师,并遵医嘱落实各项治疗和护理。

跌倒、坠床的管理制度

防范患者跌倒、坠床的管理制度及流程 一、制度 1.加强安全意识,及时发现存在导致患者跌倒、坠床的高危因素,其中包括: (1)意识不清、躁动不安、精神异常、肢体活动受限、视觉障碍的患者; (2)体质虚弱、需搀扶行走或坐轮椅患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且无专人看护患者;年老和婴幼儿无约束或无效约束患者; (3)服用特殊药物、近期有跌倒史(1周内)、以晕厥、黑蒙为主要症状者、经常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者。 (4)病室地面潮湿或有积水未设防滑标志等; (5)患者穿的鞋底易滑跌等; 2.对具有跌倒、坠床危险因素的患者,护士应对病人或家属进行安全教育并采取相应防范措施。 3.对有跌倒、坠床的危险因素的患者,需实施逐级上报和监控。 4.加强病情观察,及预防跌倒、坠床措施的落实,并加以记录。 5.各护理单元对已发生“患者坠床、跌倒”事件的,立即通知值班医生、病区护士长、科护士长,并向护理部汇报备案。 二、处理流程 防范患者坠床、跌倒的措施及处理流程 一、措施 1.按护理部标准,新病人入院时,对存在发生跌倒、坠床危险因素的高危患者,根据《住院病人意外事件危险因素评估表》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2.护士在护理意识不清、躁动不安、癫痫发作、老年痴呆、精神异常的患者,及无陪伴的3岁以下婴幼儿时必须用床栏或约束带保护,床尾挂标识,并做好交班。 3.做好安全宣教工作,对长期卧床的体质虚弱者、近期有跌倒史(1周内);以晕厥、黑蒙为主要症状者、经常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者、肢体活动受限、视觉障碍及年老体弱等患者,护士应告知其起床或行走时应由家属或护士(按铃呼叫护士)陪伴,如需沐浴必须在家属陪伴下进行。

4.给婴儿测体重和沐浴时,护士必须守护在旁,不得擅自离开。 5.必要时开启陪护证,先告知家属留院陪护。 6.做好入院宣教,告知病人住院期间、起床活动时穿防滑鞋。外出检查有专人陪同,检查前更换外出鞋,行动不便者准备轮椅。 7.夜间应开启地灯,保持病室、走廊和地面清洁、干燥、平整、完好、通道内不随便堆放物品,以免影响人、车通行。工勤人员拖地或打蜡后应放置“小心地滑”的警示牌。 8.中夜班加强巡视,必要时为病人准备床栏并拉起。 9.对服用特殊药物者(如安眠药、降糖药、降压药等),加强观察。 10.一旦患者出现跌倒、坠床等事件,应及时通知医师,并遵医嘱落实各项治疗和护理。 二、处理流程 患者坠床或跌倒的伤情认定制度和处理流程

跌倒、坠床的管理制度

跌倒、坠床的管理制度

————————————————————————————————作者:————————————————————————————————日期:

防范患者跌倒、坠床的管理制度及流程 一、制度 1.加强安全意识,及时发现存在导致患者跌倒、坠床的高危因素,其中包括: (1)意识不清、躁动不安、精神异常、肢体活动受限、视觉障碍的患者; (2)体质虚弱、需搀扶行走或坐轮椅患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且无专人看护患者;年老和婴幼儿无约束或无效约束患者; (3)服用特殊药物、近期有跌倒史(1周内)、以晕厥、黑蒙为主要症状者、经常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者。 (4)病室地面潮湿或有积水未设防滑标志等; (5)患者穿的鞋底易滑跌等; 2.对具有跌倒、坠床危险因素的患者,护士应对病人或家属进行安全教育并采取相应防范措施。 3.对有跌倒、坠床的危险因素的患者,需实施逐级上报和监控。 4.加强病情观察,及预防跌倒、坠床措施的落实,并加以记录。 5.各护理单元对已发生“患者坠床、跌倒”事件的,立即通知值班医生、病区护士长、科护士长,并向护理部汇报备案。 二、处理流程 防范患者坠床、跌倒的措施及处理流程 一、措施 1.按护理部标准,新病人入院时,对存在发生跌倒、坠床危险因素的高危患者,根据《住院病人意外事件危险因素评估表》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2.护士在护理意识不清、躁动不安、癫痫发作、老年痴呆、精神异常的患者,及无陪伴的3岁以下婴幼儿时必须用床栏或约束带保护,床尾挂标识,并做好交班。 3.做好安全宣教工作,对长期卧床的体质虚弱者、近期有跌倒史(1周内);以晕厥、黑蒙为主要症状者、经常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者、肢体活动受限、视觉障碍及年老体弱等患者,护士应告知其起床或行走时应由家属或护士(按铃呼叫护士)陪伴,如需沐浴必须在家属陪伴下进行。 评估 住院患者 存在危险因 素 不存在危险因素 加强观察 落实 逐级

防范患者坠床与跌倒管理制度

防范患者坠床与跌倒管理制度 1.每位高危患者在入院由注册护士完成坠床.跌倒的危险因素评估,并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 2.凡发生病人坠床与跌倒事件,无论有无后果均应填写“患者跌倒报告表”上报护理部。 3.坠床与跌倒评估要求:首次评估患者跌倒风险总分≥4分评估1次/周,待病情稳定,总分<4分,不在评估;病情变化随时评估.接受特殊治疗或特殊用药评估2次/周;病情稳定或转出时评估1次。 4.防范坠床与跌倒的安全措施 ⑴做好护理体检,对新病人或转科病人进行病情评估,对病人有一项或多项障碍及年龄大于65岁或<10岁,有头昏史,服用特殊药物(降压药.利尿剂等)的病人应列入交班,重点巡视,预防跌倒。 ⑵对病人和家属进行防坠床、跌倒安全教育,病人和家属在入院须知上签名。 ⑶定期检查护理用具,确保功能完好。 ⑷病人视觉障碍、意识改变、术后麻醉未醒,小儿和活动不方便的老年人以及危重病人常规使用床栏,酌情请家属陪护。

⑸凡系跌倒高危患者床边挂防跌倒标识;设床栏,病人床边设可及呼叫铃及必需物品。 ⑹提供安全就医环境,保持病房通道和病房走廊无障碍物;有充足的光线,清扫地面时在旁设醒目的防滑标志;有台阶地面用醒目颜色标志。 防坠床与跌倒的监控要求 1.凡评估分值为高危险者由科室护士长监控,检查措施落实情况并在评估表单上确认签字。 2.若已发生跌倒事件,科室认真分析、整改,科内质控员对整改措施落实情况的跟踪检查。并按不良事件上报护理部。 3.护理部不定期对全院防坠床与跌倒安全措施进行抽查,定期与不定期对发生跌倒的案例进行分析及预警,制定防范措施,不断改进护理工作。

患者跌伤与伤情认定报告制度 1.值班护士一旦发现患者跌伤,应及时启动跌伤护理应急预案,处置好患者,降低负面影响。 2.通知值班医师,并协助进行伤情评估认定,完善相关检查及记录。 3.根据伤情及时采取治疗护理措施,并安抚患者及家属。 4.科室按规定填写患者跌伤报告表应在24小时内上报护理部,上报程序如下: 值班人员→科室护士长→护理部→主管副院长或院长 5.护理部视情况组织专家进行评估,指导制定护理措施。 6.发生患者跌伤科室有意隐瞒不报,事后发现将按情节轻重给予严肃处置,并纳入科室绩效考核。

跌倒坠床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图

跌倒、坠床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图 一、应急预案 1、立即就地查看病人,了解病人病情。 2、报告医生协同处理,使对病人的伤害降到最低限度。 3、将病人抬上病床,检查意识、瞳孔、生命体征是否正常,是否有外伤(擦伤、肢体骨折等)。 4、遵医嘱予以B超、CT检查,确定是否有内脏损伤或出血。5、病人出现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变化时,立即遵医嘱予以输氧、输液、心肺复苏等处理。 6、做好病人和家属的安抚工作,消除其恐惧、紧张心理 7、详细交接班,密切注意病人病情及心理变化。 8、将事情发生的经过及对、如实报告护士长。护士长应立即了解病人病情,做好相应处理,防止事态扩大,并及时向护理部报告。 9、坠床为病人住院期间影响病人身心健康、引发护理纠纷的不安全因素,严重者可加重病人病情甚至危及病人生命。护士应树立安全防范意识、遵守安全管理制度,对可能发生坠床的高危人群、危险因素,制定预防与处理措施,杜绝类似事件发。 10、坠床的高发人群。 (1)病情危重、手术后及需要严格卧床休息,生活不能自理病人。 (2)各种内出血或外伤、高烧、昏迷、休克、极度衰弱病人。 (3)瘫痪、惊厥、婴幼儿、年老体弱病人。

(4)躁动、癫痫、视力障碍、精神障碍、不合作病人。 (5)自杀倾向病人。 11、坠床的危险因素。 (1)护士不了解病人病情及心理。 (2)未及时使用护拦、约束带等保护用物。 (3)健康宣教不力。 (4)病人转运、改变体位过狴中未采取保护措施。 12、坠床的预防措施 (1)护士长组织科室全体护士认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安全管理制度等法规文件,树立护士的安全防范意识和“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高度责任感。 (2)保持护拦、约束带、推车等用物性能完好,病房地面、走廊、卫生间等环境干净安全,对科室的环境、设施、护理操作等各个方面 (3)对于极度躁动病人,床旁设护拦,应用约束带约束肢体,并注意约束适当、加强局部皮肤检查、做好交接班。 (4)护士加强巡视病房,及时观察病人病情,了解坠床的高发人群,以采取保护措施。 (5)对病人及其家属进行安全防范指导,做好专科专病的健康教育,提高病人及其家属的安全保护意识。对于有可能发生病情变化的病人,指导其不做体位突然变化的动作,以免因体位性低血压而导致虚脱。

防范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管理制度

防范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管理制度 一、防范患者跌倒、坠床制度 1、做好入院患者的宣教工作,让患者熟悉病区环境,遵守病房管理秩序。指导患者及家属能正确使用呼叫系统,保持走道畅通无障碍。 2、强化医护人员安全意识,及时发现和评估可能导致患者跌倒、坠床的高危因素,重点关注以下人群: ⑴意识不清、躁动不安、精神异常、肢体活动受限、视觉障碍的患者。 ⑵体质虚弱、需搀扶行走或坐轮椅患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且无专人看护患者;年老和婴幼儿无约束带或无效的约束患者。 ⑶服用特殊药物(镇静剂、降压药等)、近期有跌倒史(一周内)、以晕厥、黑蒙为主要症状者、经常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者。 ⑷病室、卫生间或洗漱间地面潮湿或有积水等易发生跌到危险; 3、对具有跌倒、坠床等危险因素的患者,护士应对病人或家属进行安全教育并采取相应防范措施。 4、对具有跌倒、坠床等的危险因素的患者,要认真填写病情评估表。 5、对于有意识不清、麻醉后未清醒及年老者等,应拉起两侧床档且固定好。躁动不安的患者,可应用约束带实施保护,但要注意动作轻柔,经常检查局部皮肤,避免造成副损伤。

6、提供光线良好的活动环境。不要让病房太暗,夜间打开床头灯或卫生间的灯。 7、将常用物品置放于病人视野内且易于拿取的范围内;便器应倒空并置于适当位置。 8、针对不同病人做好健康宣教,应用特殊药物的病人注意防范并发症的发生。如突然改变体位导致体位性低血压、一过性脑供血不足,引起晕厥等。 9、一旦患者不慎坠床或跌倒时,护士应立即报告医生,迅速查看病人,初步判断病情并给予相应的处置。同时做好记录上报护士长及科主任。 10、加强巡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准确记录病情变化,认真做好交接班。 11、护士长组织对意外事件发生的过程及时调查研究,分析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并将结果报护理部。 二、患者跌倒、坠床意外事件报告制度 1、患者发生跌倒或坠床事件后,护士应立即赴现场,及时了解跌倒或坠床发生的经过,并在第一时间通知医生。 2、医生到场后应立即观察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神志、意识等生命体征,并根据体格检查,及时对伤情做出初步的判断,必要时作进一步检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