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世纪十年:中国报告文学的裂变与复兴

新世纪十年:中国报告文学的裂变与复兴

新世纪十年:中国报告文学的裂变与复兴
新世纪十年:中国报告文学的裂变与复兴

新世纪十年:中国报告文学的裂变与复兴

近十年的报告文学,其流变如何、状态怎样,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已经见仁见智。

相对于上世纪80年代报告文学在思想与艺术上的全方位跃动,当下报告文学的状态无疑是处在裂变之中的。作家的写作动机、思想水准、审美诉求和艺术表现呈现多元状态,作品的水准良莠参差、鱼龙混杂。

题材选择、精神指向和个性化艺术表达等因素,决定了社会各界对于真正报告文学写作的认同和期盼。

中国的报告文学走入21世纪已经十年,正处在一个裂变与复兴的交叉地带。面对这样一个处于交叉地带和交织状态的文体,对其做出行将日薄西山或者一路高歌猛进的判断都为时过早。在对一种文体做出状态或趋势判断时,实在应当慎之又慎,至少应该是在实证的基础上来发言。首先,相对于由世界和中国作家在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创造的报告文学经典,相对于上世纪80年代报告文学在思想与艺术上的全方位跃动,当下报告文学的状态无疑是处在裂变之中的。这具体表现在,作家的写作动机、思想水准、审美诉求和艺术表现呈现多元状态,作品的水准良莠参差、鱼龙混杂——这样的裂变共置于同一时空之下,构成近十年报告文学流变的奇异景观,这种文体态势也使有关报告文学的业内外评论发生“裂变”,甚至波及报告文学期刊办刊理念的裂变。

与此同时,相比较上世纪90年代的徘徊与转折,近十年来的报告文学又有了某种复兴的意味。这体现在:其一,在一些力图有所作为的作家,譬如何建明、赵瑜、李春雷、朱晓军、陈歆耕、李鸣生、王树增、徐剑那里,对报告文学文体自身的认识和探索没有止步不前、反而有所掘进,从而使文本更具某种

独特性。近十年来,在报告文学领域还形成了聚焦某种题材的“专业户”,如李鸣生之于航天,徐刚、李青松之于生态与环保,朱晓军、一合之于反腐,王树增之于革命战争,党益民之于西藏边疆等,这不啻为报告文学题材的专精深提供了可贵的经验。与诞生之初、刚刚脱离新闻母体的报告文学相比,今天的报告文学已经超越了新闻体式,更趋向于思想性和主体性的文体,它的写作者的角色担当也不仅仅是新闻记者,而更趋向于具有艺术表达力的思想者。读者对于报告文学的“文体期待”已远远不在于它所表达的“新闻面”,而是希望获得比“新闻面”更加专精深的信息,特别是作家对于“新闻面”的独特认知和深入思考。报告文学题材“专业户”的出现也许正是应对了这一诉求。

其二,报告文学的社会影响力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近十年里,何建明、赵瑜、杨黎光、卢跃刚、陈桂棣、徐刚、胡平、李鸣生、王树增、王宏甲、一合、徐剑、黄传会、邢军纪、张正隆、梅洁、郝敬堂、李青松等跨世纪作家笔耕不辍,朱晓军、李春雷、朱玉、党益民等新秀崛起。一批作品诸如《中国农民调查》、《根本利益》、《天使在作战》、《木棉花开》、《红与黑》、《惊天铁案》、《昂贵的选票》、《解放战争》、《永远的红树林》、《革命百里洲》等引起报告文学界和社会各界的聚焦关注。一些作品甚至突破单一纸质媒介传播的局限,通过电影、电视和网络获得广泛传播。近两年,何建明的报告文学《国家行动》和《部长与国家》分别被改编成央视黄金时段热播剧《国家行动》和《奠基者》,后者更是成为近十年来央视开年大戏中唯一一部根据报告文学作品改编的电视连续剧。这些名声远播的作品创造了当下报告文学可观的“收视率”和“票房”。尽管题材各异、表现手法不同,但这些作品基本都有一个共同取向,那就是比较鲜明地契合着经典报告文学的核心精神和艺术元素,《天使在作战》和《木棉花开》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以揭露医疗腐败为题旨的《天使在作战》给予报告文学创作以多方面的启示,这就是必须严格坚

守报告文学的非虚构性和文化批判性原则,必须将艺术的审美性作为报告文学写作的自觉追求。《木棉花开》再现的主人公是中共高级领导干部,面对这样一个属于“主旋律”范畴的题材,作者没有为尊者讳、为官者讳,而是通过精选的细节、精巧的结构、简洁的描写、诙谐而富于激情的语言,生动地凸显了一位老革命的真实人性、生动个性和纯正党性。两篇作品凭借其题材选择、精神指向和个性化艺术表达等因素获得了广泛的影响,这再一次表明社会各界对于真正报告文学写作的强烈认同和由衷期盼。

其三,鲁迅文学奖、徐迟报告文学奖和“正泰杯”报告文学奖合力举荐佳作,《中国作家》、《北京文学》、《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刊倾力传播佳作,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全国报告文学理论研究会和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纪实文学委员会积极组织进行理论建设与批评。

可以说,裂变与复兴,既是报告文学当下状态的真实写照,也是其赖以生存的转型时期政治社会生态特性的深刻反映。近十年来,意识形态走向多元与多层——国家意识形态、精英知识分子意识形态和商业主义意识形态多重互渗,使报告文学文体呈现出多元意识形态的多重影响。其“裂变”在所难免,也实属必然。转型时期的独特社会文化景象,又为报告文学这样一种擅长于真实而刚性介入现实的文体提供了绝好的表现平台,因此,其“复兴”之意当不足为奇。

回眸十年,我们完全有理由为报告文学复兴的种种迹象感到欣慰。然而,毋庸讳言的是,在近十年中,报告文学的“裂变”却导致了诸多问题的发生以及危机的显现。一些写作者已经背离了经典报告文学所创造的文体核心精神。他们不同程度地丧失了对社会思想文化的反思、批判和引领意识,对转型时期所表露出来的现实重大问题视而不见或熟视无睹;在经济利诱或威权面前,炮

制粉饰文章、商业文章和娱乐文章,在误导读者、异化良知的同时,消解报告文学文体存在的基本意义。在有志于报告文学事业的作家那里,也仍然存在文体创新意识缺失和创新能力的不足等问题。不可否认,近十年来一些作家在报告文学文体创造上付出了艰辛探索与努力,但总体而言,报告文学近十年的艺术发展之路仍显平庸。多数作家或因局限于自身的知识水平、思维视野和艺术感悟等因素,不愿或不能寻践新路,只能或重复或模仿上世纪以来、特别是80年代经典报告文学作家所创造的语言体式和叙述模式;或在错位的文体感导引下,将小说等虚构文体中不适宜报告文学的修辞技法舶来,以至于出现真实与虚构混淆不清等致报告文学于窘地或死地的尴尬情境;或仍徘徊于新闻报道和宣传模式之中,使报告文学沦为三流宣传稿和文学等外品。另外,近十年专事报告文学写作的中坚仍然是那些跨世纪的、年过四旬或五旬甚至临界六旬的“老”作家,类似以小说轰轰烈烈搅动文坛的“70后”和“80后”那样的作家则几乎未见,报告文学的代际继承快要从“裂变”变成“断裂”了。近十年来,与创作形成轮之两翼的报告文学理论研究和批评的现状也不容乐观。报告文学研究在基础理论和发展史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然存在研究成果总量不足、研究人员数量不足以及研究受关注程度不高等问题。

解决当下报告文学存在的问题,寻求报告文学复兴的方法和途径,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亟待破解的难题。这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在“裂变”的格局中,正本清源、拨乱反正,依据经典还报告文学以本来面目,使回归经典报告文学的写作成为必然。具体来说,回归经典,就是主张当下的报告文学作家,须要以百年以来所公认的世界和中国报告文学大家的经典作品为楷模和标尺,领悟其思想精髓,效仿其艺术建构,拓展新思维、创立新范式。要强化报告文学的审美意识——即在遵循报告文学文体基本规范的前提下,反映和反思现实社会人生,使对报告文学艺术性的追求成为作家的文体自觉,而不是依靠非艺术的

直接宣泄,也不是借助虚构猎奇和粗制滥造。在回归经典的过程中,还要注重报告文学作家内在素质的全面提升,注重吸引年轻一代关注和投身这一文体的创作,使报告文学薪火相传、青春常在。

“新闻与报告文学”综合应用 巩固练习

基础知识 1.新闻也叫______,其结构一般包括________、导语、________、________和结尾五部分。导语一般放在________,以用来吸引读者阅读下文,新闻的内容必须________,其基本特征是________。 2.选出下列加红字注音全对的一组() A.繁衍.(yán)荤.腥(hūn)怜悯.(mǐn) B.噩.梦(è)契.约(qiè)拷.绸(kǎo) C.缜.密(zhěn)瞌.睡(kē)弄.堂(1òng) D.尘埃.(ái)骷.髅(gū)游说.(shūo) 3.下列各组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黯然颤抖坐想其成迥然有异 B.沧桑安谧记忆忧心轻手捏脚 C.循着直言老态龙钟消极怠工 D.圣地防范仗义执言防患未然 4.选择正确的标点符号填在下列横线上() 1978年在京城招了他们那一拨工人后_____基本就再没来过新人_____断了线了_____干点什么不比这体面_____ A.,——:? B.。,。! C.,——。? D.,——,! 5.下列各句中,加红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 牛充栋 ...。 B.“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昧”图片展,将伪科学暴露得淋漓尽致 ....,使观众深受教育。 C.本刊将洗心革面 ....,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 D.谈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 ....,使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课内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在一种特殊优惠的保护之下,吸收着廉价劳动力的滋养,在中国的东洋厂飞跃地(a)了。②单就这福临路的东洋厂讲,光绪二十八年三井系的资本收买大纯纱厂而创立第一厂的时候,锭子还不到两万,可是三十年之后,他们已经有了六个纱厂,五个布厂,二十五万锭子,三千张布机,八千工人和一千二百万元的资本。③美国一位作家索洛曾在一本书上说过,美国铁路的每一根枕木下面,都(b)着一个爱尔兰工人的尸首。④那么,我也这样(c),东洋厂的每一个锭子上面都(d)着一个中国奴隶的冤魂! 6.a、b、c、d四处的词语依次是() A.发展睡着联想托付;B.庞大横躺思考依托; C.前进横卧想象寄托;D.庞大横卧联想附托。 7.①句中“特殊的优惠的保护”是指____________;“廉价的劳动力”是指____________。 8.②句中运用了说明的表达方式,具体的说明方法有() A.举例子、列数字;

历史文献纪录片 信仰

序 1919年冬天,一位当过师范学校国文教员,叫陈望道的年轻人,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浙江省义乌市分水塘村。从寒冬到次年早春,他在自己的卧室里,借着一盏昏暗的油灯,送走了一个又一个长夜,翻译《共产党宣言》。1920年8月,第一部《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在上海出版。 《共产党宣言》只有28000多个汉字。这本薄薄的小册子,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创造信仰故事的思想起点。 1936年,毛泽东在陕北的窑洞里同美国记者斯诺谈话时回忆说,正是在1920年,读了《共产党宣言》、《阶级斗争》和《社会主义史》这三本书以后,他开始树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1992年,邓小平到南方视察,在谈话中他也深情地回忆说:我的入门老师是《共产党宣言》和《共产主义ABC》。江泽民同志回忆他在上海交大读书时谈到,他曾经晚上打着手电筒在宿舍里读《共产党宣言》。胡锦涛总书记多次要求全党同志特别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增强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咬定青山不放松。 中国共产党人信仰的理论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共产党人信仰的社会形态,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今天,我们叫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它的未来,是共产主义。 中国共产党人实践信仰的奋斗脚步,经历了革命、建设和改革三个大的历史时期。将近一个世纪过去了,曾经令人心潮澎湃的信仰故事,是不是已经变得平淡?曾经光芒闪耀的信仰真谛,将怎样成为我们矢志不移坚守的精神家园?让我们沿着信仰的足迹,去讲述信仰的故事,追寻它永恒的魅力。 信仰的选择 这条建成于上个世纪初的古驿道,是当时连通海丰与广州的重要通道。驿道两旁这些有百年历史的潮汕风格的店铺,见证了这里自古以来的热闹与喧嚣。80多年前,在人们的欢呼声中,这里的楼房被刷成了红色,一个苏维埃政权、一块红色革命根据地在此建立。 【同期】海丰县彭湃小学学生读书声:磊落奇才唱大同,龙津水浅借潜龙。愿消天下苍生苦,尽入尧云舜日中。 就在这棵大榕树下,这首诗的作者,一个26岁的青年,穿着从长工那里借来的破旧短褂,怀抱着德国产最新式的留声机,给农民宣传他的信仰。 【同期】彭湃次子、核潜艇专家彭士禄:他是个大地主出身,海丰数一数二的。 然而就是这个富家子弟,宣称“我即贫民”、“我即制度的叛逆者”,要发动农民起来革命。他的名字叫彭湃。这座巨大宅院,是彭家富有的象征。 【同期】彭湃孙女彭伊娜:从书上看到的和我的父辈们说,彭家在解放前,特别有钱,在海丰可以算得上最大的地主,就是现在桥头走过老街的店铺都是我们家的,那一大片的房子也是我们家的,有“鸦飞不过的田产”,就是乌鸦都飞不过的田产。

文学的创作过程

文学的创作过程 一、创作的必要条件 (一)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生活素材和广博的生活知识 1.有多样的生活兴趣,广泛地了解生活。 2.对所写的生活内容?烂熟于心?。 3.在开阔生活视野的同时,对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做深入的体察。 4.依靠直接经验的同时,还要掌握大量的间接经验,做到知识广博。 (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审美观、艺术观 1.世界观是对整个世界的总的根本的看法,也叫宇宙观。世界观影响着作家基本的创作原则和创作道路。 2.审美观和艺术观是对艺术的本质、特征、价值和使命的基本看法,它直接影响作家的审美个性、艺术趣味和创作质量。 (三)具有较高的文化艺术修养和熟练的艺术技巧 1.艺术修养是作家进行艺术创造所必需的艺术气质、素养与才能。 获得艺术修养的途径:⑴开发自己的艺术禀赋。 ⑵汲取前人艺术杰作中的艺术营养来构建自己特殊的智能结构。 2.艺术技巧是熟练地运用创作手法与技术去创造活的形象,艺术地表现生活的能力。 作家要掌握文学作为语言艺术所独有的艺术表现技巧。因为艺术技巧是: ⑴使生活变成艺术的必要途径。 ⑵使艺术形象具有深厚意蕴的必要手段。 ⑶提高艺术表现力的重要条件。 丰厚的生活基础、正确的世界观和熟练的创作技巧,是文学创作不可或缺的条件。生活经验是创作的基础,世界观是创作的灵魂,艺术技巧是创作的手段,三者相辅相成。 二、创作过程 文学创作活动的过程,即艺术积累、艺术构思和艺术表现三个阶段。理论上三者有先后次序,但在实际创作过程中,三者并非截然分开,而是相互交错的。 (一)艺术积累(材料储备)阶段 艺术积累是作为创作主体的作家,用自己的全部生命和心灵去把握生活素材的实践活动。 陆文夫说:?不写小说的人观察生活,较多的着眼于事,人是作为事的参与者而存在的。小说作者较多的着眼于人,事是作为人的一种连续性表现而存在的。? 艺术积累应该把?人?当作第一目标。 作家进行艺术积累和情感酝酿的基本途径,是对生活的观察、记忆、感受与体验。 1.观察:用审美的眼光,去观看和审查创作对象。 ⑴观察要有广度。⑵观察要有深度。 罗丹说:?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 2.记忆:把观察得来的信息、素材储存在头脑中。 ⑴艺术积累中的记忆,是经过作家筛选的印象。 ⑵记忆在艺术积累中,起酝酿、孕育、发酵的重要作用。 ⑶艺术积累中的记忆,不仅是外部材料的累积,更重要的是主体自身在观察中获得的情绪心境的聚积。《契诃夫手记》 3.感受:作家运用自己的感官去承受外物的刺激,从而产生属于艺术家自己的艺术感觉

新闻、报告文学

新闻 新闻分类:从广义上来讲,新闻包括报刊、广播、电视中有关现实情况的报道文章,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社论等。从狭义上来讲,新闻指简要和迅速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新闻文体,又称为“消息”。 新闻文体特点:真,即再现生活的真实; 快,即报道一定要及时; 新,即指内容要新,而是形式上也要求新; 新闻特点:针对性、及时性、真实性 新闻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组成,并不是所有的消息都有背景和结语。标题:是新闻的眼睛,要在第一时间传达出消息最重要,最吸引人的信息,力求醒目(鲜明)、凝练(概括)、准确、新颖、生动。形式有三种:单行标题、双行标题和三行标题。 完整的标题有三行:引题、正题和副题。 引题放在正题前,届时新闻的思想意义或交代消息的背景、说明原因、烘托气氛、引出正题。 正题概括说明消息的主要事实和思想内容,是标题的核心。 副题放在正题后,揭示结果和内容提要,对正题起着补充说明的作用。 拟标题时,注意虚实结合。 导语:新闻“电头”后的第一自然段,或开头的一两句话,一般称为导语,由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或者依托新闻事实的精辟议论组成。 导语通常包含(五个w):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如何。 主体:主体是导语之后,具体展开新闻事实的叙述,构成消息内容的主要部分,是全篇新闻的关键所在 背景:是指事件的历史背景、周围环境与其他方面的联系等。它是消息的从属部分,一般包括对比性背景材料,说明性背景材料,注释性背景材料。 背景对于新闻事实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1、说明新闻事件的起因; 2、显示或帮助读者理解新闻事件的重要性; 3、突出新闻稿件的新闻价值; 4、表明作者观点; 5、衬托、深化主题。 结语:一般指消息的最后一句或一段话,是消息的结尾。结语紧扣主题进行议论抒情,起到表现或深化主题的作用,语言较为精炼,有小结式、启发式、号召式、分析式、展望式等。

大型历史文献纪录片

大型历史文献纪录片《苦难辉煌》观后感 从2013年5月13日起,中央电视台在一套综合频道晚间的黄金时间段“魅力纪录”隆重推出《苦难辉煌》这部历史文献纪录片。《苦难辉煌》总共12集,我利用晚上孩子睡着的时间前观看了《苦难辉煌》。以下是我观后这部纪录片后的心得体会: 一、《苦难辉煌》是一部怎么样的纪录片 《苦难辉煌》纪录片根据著名作家金一南同名著作改编,由中央党史研究室、国防大学、解放军电视宣传中心联合摄制。该纪录片主要介绍中国共产党建党、建军初期到西安事变这一段历史,描述了我们党和军队早年的革命史,围绕“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进行了深入探索和思考。 《苦难辉煌》多角度、宽视野、全景式地再现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英勇奋斗的征程,重点刻画了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到抗日战争兴起,中国共产党的这两次历史性转变。该片首次披露了众多鲜为人知的影像史料,真实还原了党史和中国革命史中的一个个历史场景,回答了在救亡与复兴成为中华民族最紧迫历史使命的时代背景下,在各种方法各条道路都没有成功的情况下,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够带领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辉煌的重大问题。 二、观后《苦难辉煌》能感悟那一份厚重、一份悲壮、一种精神、一种辉煌

《苦难辉煌》的多维度再现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人民英勇奋斗的壮丽征程和革命精神;重点刻画了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到抗日战争兴起两次历史性转变。虽然只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历史的一个阶段,但“看似写历史,实则写今天,看似问过去,实则问未来”。回答了1840年以来,救亡与复兴成为中华民族最紧迫历史使命的时代背景下,在各种方法试过了,各条道路走过了,都没有成功的情况下,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够带领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辉煌的重大问题。它让我们看到的,是这个党饱受磨难而自强不息、历经曲折而愈挫愈勇、倍尝艰辛而愈加成熟的高贵品格;看到的是这个党在各种困难和挑战面前,砥砺自己的意志,增长自己的智慧,积聚自己的力量,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推动党和人民事业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不断创造新的辉煌的坚强意志。高扬的是共产党为广大人民群利益而奋斗的精神旗帜,鼓荡的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苦难辉煌》以其全新的视角、鲜活的语言、激越的精神、深邃的思想 把那段错综复杂、变革深刻、波澜壮阔的沧桑历史生动的呈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在观看振憾电视画面的同时,更多地能感悟那一份厚重、一份悲壮、一种精神、一种辉煌。 三、观看《苦难辉煌》纪录片给我的感想 观看《苦难辉煌》就是就能通过电视画面看中国的苦难史,看中国的辉煌历史。我们触摸的是厚重的中国历史,思考的是中国的

王蒙新世纪小说创作研究

王蒙新世纪小说创作研究 从20世纪50年代直到今天,王蒙都是文坛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作家之一,他的创作历程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当代文学演变发展的历程,通过王蒙的文学创作,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一个时代的文学发展趋势,还可以从中感受到一个时代的文学追求和文学理想。在漫长的写作生涯中,王蒙的作品从主题、人物、叙事再到语言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在七十年代末,他最先引进西方现代派小说的技巧,推动了文学的变革。新世纪伊始,王蒙虽然年事已高,但是他仍然不断推出新作,这些作品多从反思的角度反映一个老作家对世事人生的看法,也反映了他对新中国时代变迁的看法。其创作立场和创作方法,既彰显了一贯的个人风格,又呈现出不断创新求变的艺术取向。本文以王蒙新世纪作品为研究对象,选取了三个方面来论述王蒙新世纪作品与之前创作上的差异,以时间为序,从思想内容、人物形象和叙事方式三个方面,对王蒙小说的创作进行一个梳理,并结合王蒙的人生经历、历史的发展变化等主客观因素深入探讨王蒙新世纪小说创作转型的原因。论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主要探讨新世纪王蒙小说思想主题的变化。在这个时期,王蒙已经意识到了革命、历史等“宏大叙述”与个人、人性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其创作也从此前的侧重探讨政治、革命与人的关系的“宏大的叙事”,已经开始转移到对历史与人的关系的思索上。第二章主要探讨新世纪文学小说在内容题材方面的变化。在新世纪王蒙不再局限于描写一个时代的风云历史。他开始立足当下,关注平常生活里的人的精神状态。第三章探讨的是王蒙在文体与叙事方式上的

继承与超越。这个时期他在创作技法方面,进行了很多新的尝试,有在小说中首次尝试的复杂多变的叙事视角,有独特的叙事结构,还有对传统文体的借鉴与融合。

观看历史文献记录片《信仰》学习心得体会

观看历史文献记录片《信仰》学习心得体会 观看历史文献记录片《信仰》学习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观看历史文献记录片《信仰》学习心得体会学习心得体会《信仰》记录历史文献观看 观看历史文献记录片《信仰》的学习体会报告观看形式: 党支部组织多媒体课室内观看。参加人数: 中共党员:***** 中共预备党员: **** 《信仰》是一部激人奋进的一部党史教育片,该片以共产主义理论为基调,上至党的领袖们、下至普通的共产党员为群体,他们坚持共产主义信仰,抛头颅洒热血,为信仰不惜牺牲自我的生命精神,鼓舞和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中国革命事业伟大胜利的鲜活事迹,无不昭示着信仰的光辉所折射出的无穷力量。所有这些,都震撼荡涤和激励着我们这些大学生党员,使我们热血沸腾,鼓舞着我们更加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忘我的投入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中去,投入到自己本职工作中去,为建设富庶、美丽、幸福、现代化新淮安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级党员发表各自的观后感: ***: 在这部纪录片的带领下让我再次感受到了前辈们沿着信仰的足迹,去讲述信仰的故事,追寻它的魅力。随着影片的深入,我仿佛来到了旧社会中的苦难中国,中国处于随时亡国的危险之中,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迫在眉睫,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千辛万苦的探索和不屈不挠的斗争。中国共产党人信仰的未来,正是由这些不同阶段的目标连接起来的。在观看《信仰》中我深深体会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必须

始终坚守信仰,担负起传承信仰的使命,在平时应该把信仰作为精神力量,必须始终高举起信仰的旗帜。信仰是旗帜。作为每一名共产党员应在这面旗帜的引导下,在平凡的岗位和生活中,做有益于党的发展的事,有益于社会进步的事,有益于人民的事。把个人成长成才融入祖国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之中。 ***: 在观看《信仰》中我体会到,作为共产党员,始终要牢记党的宗旨,自觉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带头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更好地立足岗位创先争优,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坏境。作为中华名族的儿女,要追求理想,不能追求名利,追求理想是奋发向上的过程,也是升华人生的过程。如果追逐个人名利,那么追到了也不会满足,追不到则会失望痛苦。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发现这样一种现象,一些开始时工作很不错并且很有成绩的干部,后来却因利用人民给他的权力来贪图钱财、贪图名利、最后坠落成人民的罪人,究其原因就是在信仰上除了问题。没有信仰,就经不起失败的考验,经不起物质和金钱的诱惑,就不会有矢志不渝的追求,就没有为人民服务的崇高信念。 附送: 观看历史文献记录片《信仰》心得体会 观看历史文献记录片《信仰》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观看历史文献记录片《信仰》心得体会《信仰》心得体会记录文献历史观看

(完整word版)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考试整理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考点整理 一、填空题二、选择题 1、1915年9月《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第二卷起,易名为《新青年》),新文化运动即以此为肇始。 2、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在同年二月号《新青年》上发表《文学革命论》。 3、周作人是“五四”时期最有影响力的理论先导者和批评家,以“人的文学”来概括新文学的内容,表示新文学区别于旧文学的本质特征。“人的文学”成为“五四”时期文学的一个中心概念。 4、1921年6月周作人发表《美文》从理论上确认了文学性散文的地位。 5、鲁迅(中国的民族魂)的作品: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以及《热风》、《坟》等16本杂文集和书信集《两地书》,学术著作《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等。 6、现代白话小说的开山之作,是1918年5月鲁迅发表于《新青年》第4卷第5期的《狂人日记》。 7、冰心在《晨报副刊》上发表了《斯人独憔悴》等,正式开创了“问题小说”的风气。 8、王统照的代表作:《沉思》、《微笑》,突出“爱”与“美”的观点,探讨人生的“烦闷与混扰”。 9、庐隐的代表作:短篇《或人的悲哀》、《丽石的日记》,中篇《海滨故人》。 10、冯文炳,笔名废名,代表作:《竹林的故事》、《浣衣母》、《桃园》。 11、许地山,笔名落华生,代表作:《命命鸟》、《春桃》、《缀网劳蛛》、《商人妇》。 12、郭沫若在现代文学史上是足以代表一个时代的诗人与历史剧作家。第一本诗集《女神》是中国现代新诗的奠基之作。 13、郭沫若早在现代戏剧发展的第一个十年里,就写出了著名的《三个叛逆的女性》(《卓文君》、《王昭君》、《聂嫈》),抗战时期,创作了《虎符》、《屈原》、《棠棣之花》、《高渐离》、《南冠草》、《孔雀胆》等历史剧。 14、1922年,汪静之、冯雪峰、潘漠华、应修人出版合集《湖畔》,同年出版汪静之个人诗集《蕙的风》,1923年又有合集《春的歌集》出版,四人合称“湖畔诗人”。 15、1923年,出版了冰心的《繁星》与《春水》,宗白华的《流云小诗》。 16、冯至的诗集《昨日之歌》,鲁迅把冯至誉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

创作过程的几个主要环节

创作过程的几个主要环节。 创作是非常复杂的。它的具体过程又是不一轻易划分的。然而为了对她有较明确的理解。还是要详细的说明。法捷耶夫曾经说“任何艺术工作的过程都可以假想地分三个时期。(一)积累素材时期(二)构思和酝酿作品时期。(三)写作时期。”这也是一种创作阶段的划分法。但是所谓积累素材时期,大约可以认为是创作的准备分阶段,不宜算作创作的一个时期;而所谓的构思时期和写作时期又和认识阶段和表现阶段是一致的。如果是短篇作品,也许有可能先行构思好了,然后在写作中一挥而就。但是在一般情况下。特别是创造较大的作品时,都不可能把构思和写作截然划分为两个时期。当然在写作之前。总得先有构思。但是写作之前的构思。往往只是形成大致轮廓,而在写作过程中还需不断地加以补充修正。使它成为更具体,鲜明而生动的形象。因此把创作过程简单的划分为构思时期和写作时期。也不是那么合适的。 我们不从创作过程的时期和阶段着想,而从创造活动的具体任务着想。却可以看出整个创造过程中有几个主要环节。题材的选练,主题的发掘,形象的塑造,结构的安排和语言的修饰。有的,看来是比较单纯的,有的显然是很复杂的。而从完成整个创作任务来看,这几项都是重要的,是一般文学创作都不可缺少的。 作家从事创作。首先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写什么,因而首先要负担的一个任务就是选择题材,进而要提炼题材。由于作家的创作个性不同,对文学的种类与体裁的应用不同,一般的说,作家道选择题才,往往是由于在日常生活实践中,经过观察,体念、研究、分析,对某种生活现象,得到较强烈的感受,留下较深刻的印象,因而引起创作的欲望,试图把它写出来。这种印象,也许来自间接的传闻和历史的记载,虽然不是直接接触的实际生活,但终究也还是实际生活的反映。所谓文学的反应现实生活是广义的,作为题材的选择对象也是广泛的。也就是说,不能简单的理解为只是当前的世界生活。 而且关于题材的选择,从初步的试图写它到确定写它,还需要反复斟酌的,未必是一次就能订妥的。即使经过选择,认定可以作为题材了,而到把它写进作品中去,不能还不是照原来的印象的直接摹写,还需要进行加工改造,正如选定一款森t用来作为制造某种机器的材料,还笑,把他反复锻炼除掉他的杂质,并锤炼成一种特定的形状。才能合用一样。世界上同样的生活事迹和同样的历史故事,在不同的时代要求中,在不同的作者的笔下,在不同的文学种类和体裁中,可以写出种种不同性质,不同意义的作品。如我国的开过典礼这回事,就有不少作家写过诗歌和回忆录等;又如:廉颇负荆的故事,也有一些作家写过诗歌和其他作品。这些作品都不同,都或多或少的表现着题材处理的不同。因此同样的生活现象和同样的历史故事,由于作家所考虑的角度不同,所感兴趣的重点不同,于是所写出的题材也自然会有所不同。 关于题材的选炼,从作者的主观来看,主要是为了体现他的思想感情。而从历史的角度来说,主要是为了体现时代的精神和要求。鲁迅谈到他的创作经验时又曾说:“说到为什么做小说吧,我仍抱着十年前的‘启蒙主义’,以为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所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再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如阿Q正传的写阿Q这个人物的生活事迹,就是因为阿Q是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最不幸的人物。鲁迅在作品中,掘出啊Q的精神胜利法,是为了揭露当时社会给他性格上,所造成的病态。使人们觉得这种病态是可悲可恶的,是必须治疗的。于是作品中所写的正是体现当时鲁迅的思想感情。鲁迅又说:为了要“听将令”“所以我往往不恤用了曲笔,在《药》的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上一个花环,在《明天》里也不叙单四嫂子竟没有做到看见儿子的梦,因为那时的主将是不主张消极的。”这里的“将令”,也可以说是一种时代的要求吧。文学创作都有主题,这是谁都知道的。但是什么是主题呢?主题是怎么来的呢?既然文学创作是一定的社会生活的反映,社会生活是文学的唯一源泉,文学作品的主题也就只能是从社会生活

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观后感

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观后感 《信仰》用一幕幕珍贵的画面为我们再现着历史:战争年代里,无数革命先烈为了国家与民族的解放,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勇往直前;和平岁月中,焦裕禄、孔繁森、牛玉儒、杨善洲等一大批领导干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了党和国家的事业奉献了自己的一切。 第1篇: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观后感 大型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共分为三个篇章,一百五十多分钟,清晰地讲述了中国共产党建党90多年以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经历的坎坷和取得的成就。《信仰》不仅是一部优秀的历史文献纪录片,而且是一种激励每个共产党员前行的素材。 第一篇只要主义真 主义是一种思想,是一种无穷的力量。在这一章里,开篇讲述的就是陈望道先生在一间昏暗的小屋里翻译出了具有决定意义的《共产党宣言》,这本字数不多的小册子,在随后的中国革命过程中指引无数中国无产阶级为了缔造一个全新的国家而奋斗。在《共产党宣言》的指引下,不论是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还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都表现出坚定的信念,这种信念就是对共产主义信仰的忠贞,甚至为此付出宝贵的生命。作为我们这一代共产党员,虽然没有经历过那样腥风血雨的岁月,但从片中先辈们不屈不挠的抗争中,我们仍然可以感受到那一腔热血的涌动。前辈们的坚守和牺牲换回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除了珍惜之外,更重要的是继承前辈们的遗志,坚守信仰,坚定地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做出自己的贡献。当代共产党人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使得这份信仰得以薪火相传。 第二篇壮志换新天 信仰是一股强大的力量。选择正确的理论指导思想对于我们走怎样的路有重要的作用,也决定着这条路是否能够走通。马克思主义是符合中国实际的科学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真

新世纪文学中地“底层文学”

新世纪底层文学初探 2004年以来,“底层文学”逐渐成为文艺界关注的一个中心。“底层文学”是在新世纪出现的一种新的文艺思潮,它与中国现实的变化,与思想界、文学界的变化紧密相关,是中国文艺在新形势下的发展,也是“人民文艺”或文艺的“人民性”在新时代的发展。随着“弱势群体”、“失业下岗”、“三农问题”、“劳动力转移”、“农民工”等新名词的陆续涌现,社会分层已成为一种客观存在,“底层”问题逐渐升温。许多拥有朴素人道主义情怀的作家纷纷视点下移,关注底层,创作出一大批反映底层人物生存境遇的优秀作品。有学者因此敏锐地指出:“随着社会分层和两极分化的加速,底层文学叙事很有可能成为一种文学思潮” 近几年来,学界有关“底层文学”的论述综观其脉络,研究焦点主要集中于以下四个方面:⑴“底层”及“底层文学”的概念梳理; ⑵有关“底层文学”的表述之争;⑶关于“底层文学”的误区⑷“底层文学”的重要性及其前景 一、“底层”及“底层文学”的概念梳理 要界定何谓“底层文学”,首先必须澄清何谓“底层”。“底层”一词源自意大利共产党创始人葛兰西,但“葛兰西的底层理论实际上仍是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它通过论述底层在各种统治中的作用而论及底层在自己的政党领导下取得霸权的问题。就是说,葛兰西的‘底层’首先是作为一种革命力量存在的,而底层的其他方面是被置后的。”在国,批评家蔡翔发表于1995 年的散文《底层》是最早在今天意义

上提及“底层”的文章之一,在文中,他用“底层”一词来指代城市社会的最下层,并充满感情地说:“对我来说,底层不是一个概念,而是一道摇曳的生命风景,是我的来处,我的全部的生活都在这里开始。”“底层”问题在国兴起后,众多学者试图从学术角度对其概念予以界定。南帆认为,底层是一个被压抑的阶层,对其无法进行一个简单的本质主义命名,而是必须进入历史化的过程。学者旭则从社会学角度出发,认为底层就是很少或基本不占有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的群体,其主体构成为工人和农民,并一针见血地指出,“底层”一词的出现,本身即为一个巨大的不平等的社会存在。王晓华的界定则更为清晰明了,他将政治经济学观点与文化视野结合起来,从三个层面阐释“底层”概念:“⑴政治学层面——处于权利阶梯的最下端,难以依靠尚不完善的体制性力量保护自己的利益,缺乏行使权利的自觉性和有效路径;⑵经济层面——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匮乏,没有在市场经济体系中进行博弈的资本,只能维系最低限度的生存; ⑶文化层面——既无充分的话语权,又普遍不具备完整表达自身的能力,因而需要他人代言。”可谓众声喧哗,但我们还是可以从以上诸多表述中或多或少地瞥见“底层”概念界定中的某些共性特征,其中如“被压抑的阶层”、“普遍不具备完整表达自身的能力”、“沉默的大多数”等表述,已渐为学界所接纳。随着“底层”概念的廓清,“底层文学”之定义也渐趋明朗并逐步为学界所认可,即“底层文学”是“由底层作者或其他阶层作者撰写的以底层人物为叙述对象,表现其生存境遇和精神世界的一种写作。”

新闻通讯与分析报告文学的写作方法

新闻通讯与报告文学的写作方法

————————————————————————————————作者:————————————————————————————————日期:

新闻通讯与报告文学的写作方法(2011,2,25在全市统战系统写作培训班上的讲课金明德) 一、通讯和报告文学的基本知识 (一)什么叫通讯 1,通讯的涵义:通讯是新闻体裁中的一个种类,是一种比较详细、深入、细致、生动的新闻报道,是一种运用多种表现手法的新闻体裁。 2,通讯的基本特点。通讯具有语言活泼、形象生动、场景真切、细节感人等显著特点,因而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3,体裁。体裁就是文章体例和章法的总称。体例是指文章或书籍的体制和规范,它反映写作和编纂的格式与要求;章法主要指文章或作品写作与谋篇布局的方法(这里的写作包括撰写和创作,不但文章讲究章法,书画创作也讲究章法),章法反映写作特点和风格。二者结合便是体裁。通俗地理解,体裁就是文体的裁定。常用的新闻体裁大体有消息、通讯、特写、速写、侧记、专访、故事(新闻故事而非文学故事)、综述等。而通讯便是新闻体裁中最重要的体裁之一。 4,通讯的种类:一般分为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等。最常用的是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 (1)人物通讯:是以报道人物为主要内容的通讯。其基本要求有以下几点:(1)体现时代背景特征;(2)刻画人物形象和个性;3,用人物语言、心理活动和具体行为来围绕主人公所发生的故事来表现人物;(4)有场景描写和生动的细节。 (2)事件通讯:是以重大的或寻常的事件为报道的通讯类型。是记述新近发生的,典型的、人们普遍关注的、有教育意义的新闻事件。它既可以反映现实生活中发生的重大的、振奋人心的典型事件和突出事件;也可以从某一新闻事件截取一个或若干个片断,进行细致详尽的描述,揭示事件的深刻含义;还可以是若干事件的综述。 写事当然离不开与事件有关的人,但它不像人物通讯那样着力刻划人,而是以事件为中心,在事件的总画面中,写人是为写事服务的。 事件通讯基本要求有以下几点:(1)叙事要有明确的目的性;(2)事件情节线索要清晰;(3)叙事要生动,灵活运用多种表现手法,突出重点,有详有略;(4)在叙事中要选好人物,写人物时注意精练、并用人物的语言和行为、形象为写事件服务。

历史文献纪录片

历史文献纪录片 当今时代电视观众对于纪录片的观看真的是少之又少。除了近几年比较火的《舌尖上的中国》以及经常无聊时随手打开的《动物世界》,其他应该没什么了解,更不要说历史文献类的纪录片,看了更是感觉枯燥乏味,还不如看历史书呢。并且现在是网络信息时代,什么都可以在网络上得到答案,而且信息量超大,刷新速度超快。这样的环境下历史文献类的纪录片该何去何从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其实仔细查找,近几年这类的纪录片成功的也有一些。如中央电视台著名纪录片导演孙曾田拍摄的反映康有为戊戌变法之后思想变化的微纪录片《变》,其被誉为“在纪录片虚构方面实现了真正意义的突破”,就对传统的纪录片创作手法进行了大胆的突破,利用影视艺术的特性突破了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束缚,实现了古人、今人的对话,思维极为深邃,促人反思、回味。因此,互联网时代的纪录片创作,在主题、题材、风格、创作主体、视觉包装等方面,都亟待进行相应的变革。 (一)主题多元化:新媒体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审美习惯和价值观念。传统纪录片偏向于说教,而且远离生活,而各种各样影视剧和综艺节目的兴起,使得纪录片的受众主体越来越少。纪录片主题的选择要转向多元化,摒弃宏观空洞的说教,用故事化的手法,在观众轻松愉悦地接受过程中传递影片娱乐化表层下的思想内涵。 (二)创作方式的变化:新媒体产生之后,纪录片的创作不再是电视媒体单位的“专利”,人们可以利用手中的手机、摄像机等随时记录身边发生的事,倾注各自对生活的个性化理解和关注,这种方式虽然不能够与电视台专业化高预算的精致制作媲美,但其中的草根文化气息更加逼近真实生活,更容易让普通观众所接受。目前网络上的“拍客”群体,带有草根性、群体性、个性化的拍客以青年人为主,该群体一般都具备一定的文化程度,而且思维敏捷和创新意识活跃,他们所建立的双向传播方式,形成一种民主化的媒体形式,表现内容更加人性化。 (三)叙事清晰系统:

现代文学第三个十年 战时战后文学(1937年-1949年)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文协) 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文协) 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文协) 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文协) 文艺界抗敌协会(文协) 艺界抗敌协会(文协) 界抗敌协会(文协) 抗敌协会(文协) 敌协会(文协) 协会(文协) 会(文协) (文协) 文协) 协) ) 中国抗战时期为团结抗日力量而建立的全国性的文艺团体1938年武汉成立国抗战时期为团结抗日力量而建立的全国性的文艺团体1938年武汉成立抗战时期为团结抗日力量而建立的全国性的文艺团体1938年武汉成立 战时期为团结抗日力量而建立的全国性的文艺团体1938年武汉成立 时期为团结抗日力量而建立的全国性的文艺团体1938年武汉成立 期为团结抗日力量而建立的全国性的文艺团体1938年武汉成立 为团结抗日力量而建立的全国性的文艺团体1938年武汉成立 团结抗日力量而建立的全国性的文艺团体1938年武汉成立 结抗日力量而建立的全国性的文艺团体1938年武汉成立 抗日力量而建立的全国性的文艺团体1938年武汉成立 日力量而建立的全国性的文艺团体1938年武汉成立 力量而建立的全国性的文艺团体1938年武汉成立 量而建立的全国性的文艺团体1938年武汉成立 而建立的全国性的文艺团体1938年武汉成立 建立的全国性的文艺团体1938年武汉成立 立的全国性的文艺团体1938年武汉成立 的全国性的文艺团体1938年武汉成立 全国性的文艺团体1938年武汉成立 国性的文艺团体1938年武汉成立 性的文艺团体1938年武汉成立 的文艺团体1938年武汉成立 文艺团体1938年武汉成立 艺团体1938年武汉成立 团体1938年武汉成立 体1938年武汉成立 1938年武汉成立 1938年武汉成立 1938年武汉成立 938年武汉成立

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观后感

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观后感 导语: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由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以下是品才网小编整理的纪录片信仰观后感,欢迎阅读参考。 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观后感近期,我局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观看了大型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观后,在全体党员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引发了大家对“信仰”这一重要问题的新的思考。通过观看《信仰》纪录片,使全体党员产生了以下感受和体会: 一、共产党人必须始终坚守信仰 信仰,是人对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等的选择和持有。大家都知道,人是应该有些信仰的。但如何选择,如何坚守呢?这关乎一个人一生的命运,一个国家也一样。《信仰》这部纪录片以党的90多年历程为背景,通过讲述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优秀共产党员的感人故事,深刻阐述了中国人是如何选择信仰,如何坚守信仰的。 共产党员应以什么为信仰呢?1920年《共产党宣言》创造了共产党信仰的起点。无数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信仰,前赴后继,不停地追求、坚守自己的信仰,才有民族的独立和今天的幸福生活。信仰有

多大的力量啊!从91年前,13名党的早期组织成员宣告成立中国共产党,到今天拥有8000多万名党员的中国共产党,是信仰,让中国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二、共产党人担负起传承信仰的使命 信仰会传承,事业会延续。革命时期有方志敏、陈树湘、张思德、刘胡兰等一大批抛头颅、洒热血的共产党员;建设时期有朱光亚、王进喜、钱学森、李四光、华罗庚、邓稼先等一大批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的共产党员;改革时期有沈浩、吴仁宝、孔繁森、杨善洲、李林森、谷文昌等一大批带头致富,忘我工作的领导干部。当《信仰》这部纪录片让我再次重温了前辈们那些信仰的故事,又一次踏过了先辈们那些信仰的足迹后,我相信,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我们将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全面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我们将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饿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定会实现。 三、共产党人应该把信仰作为精神力量 人有了信仰,就是有了精神力量。如果信仰是崇高的,人就会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高尚的思想境界和道德品质的人,不断努力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塑造一个美好的社会角色。如果信仰是偏差的,那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就是扭曲的,这样的人也会为他扭曲的信仰做出疯狂的举动,从而危害自身、危害社会。

现代文学三十年第三章:小说(一)

第三章小说(一) 一、五四小说取得文学正宗地位: (一)从文学边缘地位向中心移动: 原因:梁启超“小说界革命”; 出版传播手段进步; 现代稿费制度的逐步完善; (二)五四革命给小说现代化的契机:阅读群体扩大(青年一代的阅读习惯); 西洋小说的引入。 (三)不足:“五四”究竟还是属于中国现代小说的初期,除了鲁迅这样的个别天才作家之外,大部分小说家还是比较稚嫩的。 二、从“问题小说”到人生派写实小说 (一)问题小说: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的小说群体。 ⑴问题产生的原因: ①五四新旧思想文化碰撞交锋,塑造了“思考的一代”,在一段时间内,全社会都在思考“人生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 ②受到欧洲,俄国表现社会人生作品的直接刺激。(易卜生、日本问题小说) ⑵代表作家:(问题小说的作者不一定是纯粹写实派,大部分在前期比较偏向浪漫主义)⒈冰心 代表作:《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颖铭、颍石)《超人》(何彬,与《烦闷》《悟》 构成“爱的三部曲”)《分》《繁星》《春水》(小诗) 特色:问题小说 爱的哲学:爱、童心、自然美 语言特色:“冰心体”:典雅秀丽,杂糅古今中外的语言,充满率真,单纯,柔婉。 2.王统照(中国现代中长篇小说最初实践者) 代表作:《沉思》《沉船》 特色:问题小说 探讨人生的“烦闷和混扰”夸大“爱”与“美”的作用和力量 语言特色:擅长运用象征手法,和故事写实性掺杂并存,小说气氛笔力强劲。 (3)特点: 问题小说流行时间不长,却是典型的五四时期产物。作家们以五四新文化作为参照,重新思考社会人生问题,并通过小说的形式加以艺术的表现。对社会弊端的敏锐感悟,使五四文学具备了强烈的启蒙色彩和理性批判精神。 主要不足是由于急于要表达作者对现实的批判和对人生的思考,社会功利的倾斜使其不免带有观念化与抽象化的陋病,人物形象被社会问题冲淡,削弱了作品的审美价值。 (二)人生派写实小说

2020学年高中语文 每日一题 新闻和报告文学阅读(二)(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新闻和报告文学阅读(二) 三、新闻类文本阅读考点梳理 1.拟写新闻标题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提纲挈领,浓缩文意,因此新闻标题必须简洁、确切、醒目。常见的是拟写新闻的主标题或者拟写主标题和副标题,单独拟写副标题的不常见。 拟写新闻标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题文一致:标题所揭示的事实要与新闻内容完全一致。 (2)一语破的:要牢牢地抓住新闻中最重要的最有特点的最本质的事实,以一语破的。 (3)简洁明快:要通过锤炼字句和适当采用简称等办法使标题简洁明快。 (4)旗帜鲜明:标题要有明确的是非、鲜明的爱憎。 (5)生动活泼:标题要生动形象,就要注意选词并采用适当的修辞手法。 (6)注意字数要求:根据字数限制删繁就简,将字数控制在范围之内。 2.拟写一句话新闻 就是用一句话采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形式,最大限度地完成报道新闻的目的,一句话新闻包含的答题要点:时间、地点、人物(对象)、事件(过程、结果)、原因(目的)。这些要点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拟写的句子可以是主谓句,不一定是单句。 答题方法: (1)根据新闻要素,准确筛选信息点。 (2)整理要点,遣词成句。 3.分析新闻结构,明确导语、结尾的作用 新闻是实用类文本的一种,其结构包括导语、主体、结尾等部分。分析新闻结构,属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近年来偶有考题出现。其考查形式一般是要求分析新闻结构,主要是导语、结尾的作用。因此,我们在阅读时应当多角度去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答题方法: (1)把握结构,抓住导语。导语包含新闻的要点。 (2)结合内容,分析作用。无论是导语还是结尾,都是为表现新闻的中心服务的,其作用应根据新闻的具体内容具体分析。 4.新闻点评的写法

《百年百事:100集超大型历史文献纪录片》

《百年百事:100集超大型历史文献纪录片》 目录 一 1、八国联军入侵北京 2、普朗克首创量子论 3、诺贝尔奖开始颁发 4、无线电:越过大洋进万家 5、福特开创汽车工业时代 二 6、莱特兄弟揭开飞行第一页 7、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 8、中国辛亥革命 9、人类到达南极 10、第一次世界大战 三 11、俄国十月革命 12、中国五四运动 13、中国共产党成立 14、电视信号试播成功 15、弗莱明发明青霉素 四 16、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17、英联邦形成英帝国衰落 18、长征:中国工农红军的壮举 19、雷达的发明与应用 20、中国抗日战争 五 21、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22、日军挑起太平洋战争 23、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24、美国在日本投下原子弹 25、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六26、联合国成立 27、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兴起 28、电子计算机问世 29、冷战开始 30、马歇尔援欧计划出台 七 31、印巴分治 32、以色列建国 33、北约成立 34、新中国成立 35、朝鲜战争 八 36、苏伊士运河 37、解开DNA结构之谜 38、亚非会议在万隆召开 39、华约成立与消亡 40、苏共20大与波匈事件 九 41、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 42、机器人开发与使用 43、“绿色革命”的兴起 44、OPEK--石油输出国的兴起 45、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十 46、神奇之光--激光的诞生 47、民族独立的“非洲年” 48、越南战争爆发 49、阿尔及利亚实现独立 50、古巴导弹危机 十一 51、马丁`路德`金与美国黑人民权运动 52、中国成功爆炸原子弹 53、中国“文化大革命” 54、东盟正式成立 55、布拉格之春 二 56、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 57、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什么是报告文学

什么是报告文学 言及报告文学,人们都会想到它是“真”的,缘何?有“报告”二字管着。 何谓报告?《辞海》上列了一大串,但无论是“公文”意义上的报告,还是“新闻纸”上和报告文学中的报告,它都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或“重大历史事件的报道”。至于报告文学中的“文学”二字,无论从人们约定俗成的观念中,还是从文学创作必不可少的典型化途径看,说白了就是艺术虚构,或者是源于生活的合理想象。 既然“报告”意味着“真实”,“文学”意味着“虚构”,那么,让—个真实的“报告”与—个虚构的“文学”这两个相互矛盾的概念通婚,所孕育出来的“报告文学”究竟是“报告”还是“文学”? 事实上,关于报告文学的一些基本理论,本身就有诸多不能自圆其说的地方。比如,《新闻工作者手册》、《新闻写作》、《新闻文体写作》等一些基本新闻理论书籍,都将报告文学纳入“新闻体裁之一”;而《文学辞典》、《文学理论简明辞典》、《辞海》等文学理论书籍和权威性工具书,又都将报告文学划入“文学体裁之一”。 “报告文学”一仆两主,孰是?孰非? 理论是指导实践的。理论思维不清,学术观点不明,必然要导致实践上混乱、无序。

有人不承队“报告”与“文学”的矛盾性,指出:报告文学既不是新闻,也不是文学,是介乎新闻与文学之间的新闻与文学的综合体。 这种回答貌似客观、公正,但从上世纪二十年代报告文学在我国产生至今,理论界除有人这么寥寥数语和泛泛而谈外,尚无有足够的论据和公认的论证来对这“综台体”的内涵与外延加以科学的质的规定性界定。因此,不足为凭。 有人搬出《辞海》说:“报告文学是文学体裁之一,散文的一种。也是速写、特写等的总称。直接取材于现实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真人真事,经过适当的艺术加工,迅速及时地表现出来,为当前的政治服务,有文学创作‘轻骑兵’之称”。 那么我要问,何谓“艺术加工”?“加工”到什么程度才算“适当”?为什么要“适当”? 还是茅盾先生说得干脆:“报告文学就是运用文学手法写出来的真人真事的报告。”那什么又是“文学手法”?《写作问答》解释说:“报告文学的文学手法就是通过典型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生活的本质。具体说来,它要通过对真人真事的严格选择,深入的调查研究,挖掘本质特征,然后再通过严格的选材、剪裁,对某情节、细节的提炼,对人物、景物的刻画 描绘,并认真地锤炼语言,从而鲜明生动、具体形象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