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诗两首(送孟浩然之广陵 送元二使安西)

古诗两首(送孟浩然之广陵 送元二使安西)

古诗两首(送孟浩然之广陵 送元二使安西)
古诗两首(送孟浩然之广陵 送元二使安西)

古诗两首(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

学习目标

1、认识“鹤、孟、陵、辞、唯”五个生字,会写“孟、浩、陵”等七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两首古诗。

3、结合注释、工具书、画面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

4、积累反映人间真情的古诗词,从中感受友爱、友情的温馨。

教学重、难点

结合注释、工具书、画面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

课前准备

1、搜集并积累反映人间真情的古诗词1——2首;

2、预习这两首古诗,了解李白与王维的生平;

3、课文插页的挂图。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是否遇到过与亲人或与小朋友分别的情形呢?如果有,那么你们当时的感觉是怎样的?(学生自由的说)下面我们来看看伟大诗人李白送别友人孟浩然时的情形是怎样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二、解题:

1、学生读题,让学生先自己理解题目。

2、引导学生理解:

黄鹤楼: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传说有神仙在此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之”的意思是去、往;“广陵”是今天的江苏扬州;题目的意思是“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到广陵去”。

三、预习检查:让学生读准下列四个字的读音、记住字形:孟(mèng)、浩(hào)、陵(líng)、辞(cí)。

四、交流搜集的有关资料

1、李白和孟浩然是什么人?(唐代著名的诗人)

2、李白和孟浩然是什么关系?

3、这首诗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

五、理解诗意

1、学生自学古诗.

自学要求: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熟读古诗,借助文后注解或字典,理解字词,翻译诗句,做好讲解古诗的准备。

2、检查交流自学情况.

①学生自愿或学习小组推荐1个学生讲解古诗。

②教师指点,并点出这首诗中的几个关键的不易掌握的字词。“西辞”“尽”。(诗意:老朋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花红柳绿的三月去扬州。你乘坐的船儿越行越远,驶向水天相接的地方,消失在蓝天的尽头。我眼前只有那浩瀚的长江水,还在向天边奔流。)

六、体会诗境

1、你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想象并描述“烟花三月”是一个什么样的画面。李白这时有心情赏景吗?为什么?

3、这时长江里是不是只有孟浩然的一只船?李白为什么只见“孤帆”?

4、李白站在岸边看好友孟浩然的船只由近而远心里会想些什么?(结合诗的最后两句体会诗人的感情)

5、借助插图体会诗的意境。

6、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诗的意境。

七、能力训练:我们能不能分角色表演一下当时的情景呢?

1、学生先以小组为单位,集体合作设计这一分别情景的表演,要注意事情发生的时间、环境,人物的动作、语言、表情等等。

2、学生自愿或推荐表演,表演后师生共同评议,选出最佳表演小组。

3、根据表演效果,再看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诗句的意境。

八、作业练习:

1、背诵并默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搜集并阅读有关友人送别的诗歌,体会诗人的感情。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指名背诵上节课所学的古诗。

二、在浩如烟海的诗歌王国里,有关友情的古诗也是非常多的,今天老师又要和同学们一同来学习两首古诗。

1、先出示课文中古诗:《送元二使安西》,再出示唐代高适的诗:《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注释:

董大:高适友人,生平不详。

曛:太阳落山时的余光,这里指昏暗的意思。

2、学生按照上节课的方法,自主、合作学习这两首古诗。

3、学生交流、汇报。

(形式自选。可先说第一首,也可先说第二首,更欢迎两首一起说。)

a、在交流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用具体生动的语言描述“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的意境。

b、“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中的“故人”与“故人西辞黄鹤楼”中的“故人”一样吗?分别指谁?

c、“故人”一词与“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中的哪个词相似?体会两位诗人与友人别离时的心态一样吗?为什么?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两首古诗。

三、自由“选点”,进行“练笔”

1、请学生就这三首古诗做一番赏析,从中品读出友情的珍贵。

2、师出示小练笔要求:

自由选择下列的一道题,进行描述性的练笔。

a、当时李白伫立在黄鹤楼边,目送着好友的船渐渐远去的帆影,请展开合理想象,把李白的神情、动作等描述下来。

b、王维与元二借酒饯行,请想象一下,当时二人会有怎样的表情流露,并会说些什么。

c、请用具体、生动的文字,将“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的场景描述下来。

3、学生练笔,师课堂巡视。

4、师生点评学生练笔。

四、课堂总结

请同学们尝试用一句话谈谈自己对友情的理解。

五、作业

1、默写《送元二使安西》。

2、修改课堂小练笔。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古诗两首送元二使安西|人教新课标图文稿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古诗两首送元二使安西| 人教新课标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读准字音,会写“舍”、“君”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诗文,背诵诗文。 3、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意。 4、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学习重点: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意。 学习难点: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解诗题知作者 长亭饮酒、古道相送、折柳赠别、夕阳挥手、芳草离情,都是千百年来送别诗中常用的意象。别人的送别都有送别的具体的人,比如李白的《赠汪伦》是谁送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谁送谁而《送别》,李叔同却用无所明指的象征,传达出感悟人生的觉悟。它不仅是朋友之间挥手相送的骊歌,而且是李叔同即将告别人间、弃世出家的“前奏曲”。难怪有人说“弘一大师李叔同半世潇洒半世僧”呢。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有关送别的诗-------唐代着名诗人王维的诗《送元二使安西》。 1、自由读题:谁送谁去哪里“使” 看注释是学习古诗的好方法)

2、师介绍“安西”及元二:安西是当时的朝廷在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境内设立的安西都护府,来统领西域各国的,元二------王维的好朋友,奉命出使安西,为国家守边重镇,在当时可是一大壮举啊!王维从长安赶到渭城。第二天为元二饯行,以酒相送。 3、连起来说说题目的意思,齐读课题 4、你知道王维吗生交流。总结出示: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善画人物、丛竹、山水。今存诗400余首。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苏东坡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音乐也很精通。王维大约在40岁后就开始过着一种亦官亦隐的生活,在山水田园之间弹琴赋诗,过得悠闲自在。他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与孟浩然并称“王孟”。其中以五言律诗和五言绝句成就最高。 二、读古诗解诗意 1、一读:就让我们走进这首古诗。同学们先来读诗,自由读两遍,注意读准字音. 2、指读,正音,通句 课件出示:朝(变红) “更尽”指导读 舍(书写田字格要注意什么),“舍”是象形字,看看它的演变过程,上部分是什么下面的“口”像什么 写“舍”、“君”字,引导把字写美观,并引导找寻笔画规律,让学生学字学得有趣、有效。 3、把生字、多音字放进诗文里再来读读看 4、古诗除去要读正确,还要读出节奏。七言绝句的一般停顿是这样的,(出示节奏诗)自己打节奏读读看,注意字断音连。

人教课标板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 20 古诗两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公开课教案)

20 古诗两首 文本简析: 这两首诗都是千古传颂、脍炙人口的送别诗,都描写了送别好友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所写。孟浩然也是唐代著名诗人,和李白是好朋友,彼此之间情谊深厚。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送别好友时无限依恋的感情,也写出了祖国河山的壮丽美好。诗的前两行叙事,后两行写景,景中却包含着一个诗意的情节:帆影已消逝了,而诗人还在翘首凝望,似乎要把自己的一片情意托付江水,陪伴行舟,将友人送到目的地。诗人巧妙地将对好友的一片深情寄托在对自然景物的动态描写之中,将情与景自然地交融在一起,含吐不露而余味无穷。 《送元二使安西》的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安西是指安西都护府,在今天的新疆库车附近。友人元二将要远赴西北边疆,诗人特意从长安赶到渭城来为朋友送行,其深厚的情谊,不言可知。这首诗既不刻画酒筵场面,也不直抒离情别绪,而是别具匠心地借别筵将尽、分手在即时的劝酒,表达出对友人的留恋、关切与祝福,使人不难想到这对好友频频祝酒、殷殷话别的情景。 选编这两首诗的意图,一是使学生在诵读中感受朋友之间深厚的友情;二是让学生继续积累诗句,培养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4、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等。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4、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古诗两首《芙蓉楼送辛渐》《送元二使安西》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 你们还记得《赠汪伦》这首诗吗?谁来背一背?(学生背诵《赠汪伦》) 2.谁来说说这首诗的作者李白为什么写这首诗。(因为李白要回家乡去了,汪伦很舍不得他,亲自来送他,李白很感激汪伦) 3.从古到今,人们在离别的时候总是特别的难过。今天,让我们一起回到唐朝去,再次见证一段深厚的友谊吧。 4.师板书课题。 二、学习古诗 1.解诗题,知作者。 ①通过预习,谁来说说这首诗的作者? ②学生交流各自搜集的王昌龄与王维的资料。 ③齐读课题,理解课题意思。 ④交流有关《芙蓉楼送辛渐》和《送元二使安西》两首诗的背景资料。 2.抓字眼,明诗意。 ①师:知道了诗题和作者,现在就请同学们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古诗,可以用铅笔在旁边做批注,写下你们的解释或感受。 ②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③汇报。 A.古诗的大意。 B.从诗中,你看见了什么?感受到什么? C.体会情感。从诗中你体会到什么?从哪些字、句体会出来的? 3.多诵读,悟诗情。 ①复习诵读方法。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古诗,了解了古诗的大意,接下来请同学自己带上感情,把这首古诗美美地读一读,能背诵的同学就背下来。 师:学完古诗,应该做什么呢?(多诵读,悟诗情)谁还记得诵读古诗的方法有几种?(小组读、轮诵、叠诵、表演读、唱诵) ②现在,就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朗读的时候不要影响其他小组。 ③汇报:哪个小组愿意有感情地读一读这首古诗? ④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读一读这首诗,可以带上自己的动作。 三、课外拓展 你们还记得以前学过的送别诗吗?(学生自己说说以前学过的或读过的送别诗)今天我们又学了两首送别的诗,这里还有几句送别的诗句,让我们一起读一读。 (出示课前准备的送别诗诗句,学生齐读) 四、总结 一首简短的古诗, 往往包含着诗人的不同感情, 希望同学们课后能自己找几首古诗来反复诵读, 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五、作业 1.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2.书写生字词。 3.背诵、默写这首古诗。

四年级上语文课本剧-20古诗两首送元二使安西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上语文课本剧-20古诗两首送元二使安西人教新课标 【唐代大诗人王维(公元701-761)的这首《送元二使安西》(又名《阳关曲》),千古传诵,脍炙人口。笔者认为,此诗是中华诗坛不可多得的一首奇诗。奇就奇在,它不同于一般的送别诗;它巧妙地借助于时空的转换,营造了耐人寻味的惜别氛围,达到了令人震撼的的艺术感染力,具有极高的意境。】 道具:柳树、酒家、酒杯、石桌、石凳、喷水壶 人物:王维、元二、店小二 场景:客栈前,几棵杨柳低垂,显得十分凄凉。 旁白:在渭城的一所酒家前,清晨的雨轻轻地润湿了地面,显得格外清洁。元二和王维来到一间酒家前,坐了下来。(一个人拿着喷水壶到处喷) 王维:老板,上五两三十里红,二两牛肉。 店小二:好嘞!(跑去拿酒)先生,您的酒,请慢用。 王维:(深情地)元二兄,明天你就要出使安西了,真的舍不得你走,我们是这么多年的好朋友! 元二:我奉皇上命令,赴安西管理,我也舍不得离开王维兄呀! 旁白:雨一直下着,客栈前的杨柳变得嫩绿嫩绿的,充满春意。 元二:想当初,我们俩经常在一起钓鱼、喝酒,每次都满载而归,何等痛快! 王维:是啊,那时我们可都是高手! 元二:这次出使安西,恐怕再也没人陪我钓鱼喝酒了。 王维:元二兄,要知道,出了阳关就是西域,西域可荒凉了,你可要多保重啊! 元二:(喝一口酒)是啊,西域很荒凉,不过你放心,我会自己小心,平安归来。 王维:听说西域很乱,动不动就闹土匪,你可得小心啊。 元二:谢谢王维兄的提醒,我一定会注意安全的。 王维:你到了安西一定要经常写信给我,这样我才安心。 元二:你就放心吧,我有什么事一定会写信给你的。 王维:元二兄,我再敬你一杯。 元二:(仰头喝了杯中酒)王维兄,你也要多保重。 王维:你再多喝几杯吧,出了阳关,再也找不到像我们这么知心的好朋友啦!(抹着眼泪)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送元二使安西--教案(公开课)

《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送元二使安西》是盛唐著名诗人、画家和音乐家王维所著的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王维的好友元二将远赴西北边疆,诗人特意从长安赶到渭城来为朋友送行,其深厚的情谊,不言可知。这首诗既不刻画酒筵场面,也不直抒离别情绪,而是别具匠心地借别筵将尽、分手在即时的劝酒,表达出对友人的留恋、关切和祝福。 设计理念: 借助古诗文这一教学平台,通过“读、想、议”等行之有效且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并恰当运用多媒体课件激发情趣,拓展思维,从而突现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的独特感悟,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 教学目标: 1.读通并理解诗句意思。 2.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3.有感情的诵读这首诗,拓展送别诗。 教学重难点:掌握古诗的学习方法;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复习导入 1.师: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诗仙李白写的一首有名的送别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谁能来给大家背一背?(指名2-3人背诵,正音)让我们在音乐的感染下,用朗读将自己再次带到那江边依依惜别的场景中去!(生配乐齐读) 2.师:这首送别诗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李白和孟浩然之间的深情厚谊,带着这份感动,我们今天接着来学习第二首送别诗。 二、学习古诗 (一)解诗题 1.师:同学们伸出小手指,跟我一起写诗题(停顿板书),我先写一个字“送”,大家猜猜接下来我会写几个字?为什么?(指名2-3人回答,从中理解“使”、“元二”、“安西”) 元二:诗人的朋友,元常,在家排行老二,所以叫做元二。 使:出使。 安西:地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唐朝设置在西北的最高军事机构,也是元二此行的目的地。 2.师:谁能用自己的话完整地再说一说诗题的含义?(指名1-2人回答,王维送元二出使到安西去任职。)齐读诗题。 (二)知诗人

古诗两首《芙蓉楼送辛渐》《送元二使安西》

古诗两首《芙蓉楼送辛渐》《送元二使安西》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 你们还记得《赠汪伦》这首诗吗?谁来背一背?(学生背诵《赠汪伦》) 2.谁来说说这首诗的作者李白为什么写这首诗。(因为李白要回家乡去了,汪伦很舍不得他,亲自来送他,李白很感激汪伦)3.从古到今,人们在离别的时候总是特别的难过。今天,让我们一起回到唐朝去,再次见证一段深厚的友谊吧。 4.师板书课题。 二、学习古诗 1.解诗题,知作者。 ①通过预习,谁来说说这首诗的作者? ②学生交流各自搜集的王昌龄与王维的资料。 ③齐读课题,理解课题意思。 ④交流有关《芙蓉楼送辛渐》和《送元二使安西》两首诗的背景资料。 2.抓字眼,明诗意。 ①师:知道了诗题和作者,现在就请同学们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古诗,可以用铅笔在旁边做批注,写下你们的解释或感受。 ②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③汇报。

A.古诗的大意。 B.从诗中,你看见了什么?感受到什么? C.体会情感。从诗中你体会到什么?从哪些字、句体会出来的? 3.多诵读,悟诗情。 ①复习诵读方法。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古诗,了解了古诗的大意,接下来请同学自己带上感情,把这首古诗美美地读一读,能背诵的同学就背下来。 师:学完古诗,应该做什么呢?(多诵读,悟诗情)谁还记得诵读古诗的方法有几种?(小组读、轮诵、叠诵、表演读、唱诵……) ②现在,就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朗读的时候不要影响其他小组。 ③汇报:哪个小组愿意有感情地读一读这首古诗? ④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读一读这首诗,可以带上自己的动作。 三、课外拓展 你们还记得以前学过的送别诗吗?(学生自己说说以前学过的或读过的送别诗)今天我们又学了两首送别的诗,这里还有几句送别的诗句,让我们一起读一读。 (出示课前准备的送别诗诗句,学生齐读) 四、总结 一首简短的古诗, 往往包含着诗人的不同感情,

20、古诗两首 送元二使安西

主备:冯君审核:使用: 课题20、古诗两首课时数第二课时教学内容20、古诗两首送元二使安西 教学目标 1、识和会写2个生字:明确多音字“朝”“舍”的两个读音。明白“使”、“浥”、“更尽”几个词语的意思,理解整首诗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3、借助注解,想象画面的方法理解整首诗的意思,采用层进式引读法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对友人依依惜别的离别之情。激发对祖国诗歌的热爱,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4、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 教学重点借助注解,想象画面的方法理解整首诗的意思,体会诗人对友人依依惜别的离别之情。 教学难点激发对祖国诗歌的热爱,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方法情景渲染学习法、对话交流学习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法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教师过程修改栏 一、知诗人,解诗题。 1、揭示课题,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首唐朝的送别诗,指课件:送元二 使安西(指名读,指导好停顿:送\元二\使\安西) 2、解释诗题。 读了诗的题目,你明白了什么?(使是什么意思?安西 在哪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 是谁送元二出使安 西呢?)连起来说说意思。再齐读。(评价:读很有节奏。) 3、简介作者。 诗题读懂了,那你对于诗人王维又有多少了解?(学生 发言后教师课件出示王维介简:王维:字摩诘,盛唐时期的 著名诗人、画家和音乐家。苏轼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师读完苏轼的评价后说:是这样的吗?我们现在就来读读王维的这首《送元二使安西》。 二、读诗句,晓诗意 1、自由朗读古诗。 打开课文,老师有两个要求:1.自由读。2.反复朗读,直到把诗读正确读的很有味道为止。 2.指名读,正音。 3.初步解释诗意。读了那么多遍古诗,能告诉我你理解了哪句诗?(此处不要求深挖,学生能说多少算多少) 三、品诗句,明诗意。 1、画中物 1)默读古诗,边读边感受,如果我们为诗配上画,你觉得画面上都有些什么,从诗句中圈出来。 2)你想画些什么?(边交流边板书:朝雨、客舍、柳色、美洒、故人) 2、画中情 预设一:渭城的景 ①、过渡语:是呀,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说说你看到的雨是怎样的吗?从哪里读出来的? ②、指导朗读第一句。 ③、柳:道路两旁你又看到了怎样的柳树?从哪句话读出来的?柳色为什么是新的? ④、指导朗读第二句。 ⑤、雨后,让我们闭目深呼吸!有什么感觉?(清新、清爽) ⑥、指名朗读一二句诗。 ⑦、齐读一二句诗。

《古诗两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课文

《古诗两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 元二使安西)课文 黄鹤楼①送孟浩然之②广陵 [唐] 李白 故人③西辞黄鹤楼, 烟花④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注释 ①黄鹤楼:楼名,在今湖北武汉。 ②之:去,到。 ③故人:这里指老朋友。 ④烟花:形容花开得繁茂,像浮动的烟雾。 送元二使①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②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③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注释 ①使:出使。 ②浥:湿润。

③更尽:再饮完。 《古诗两首》知识点 1、这两首诗都是(送别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所写,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送别好友时无限依恋的感情,也写出了祖国河山的壮丽美好。诗的前两行叙事,后两行写景。《送元二使安西》的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表达出对友人的留恋、关切与祝福。 2、诗句意思 (1)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这句诗的意思是:我的好友孟浩然在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由黄鹤楼出发,乘船东行到扬州去。烟花三月”写出了三月的扬州烟雾迷蒙、繁花似锦的景象。 (2)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句诗的意思是:我伫立江边,目送友人的小舟愈行愈远,渐渐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只望见浩浩荡荡的江水流向天际。 “孤帆”并不是说浩瀚的长江上只有一只帆船,而是说诗人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好友乘坐的那只帆船上。 (3)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两行诗由写景转入送别:朋友,请再喝尽这杯醇香的美酒吧,等你西行出了阳关之后,就再也没有一个交情深厚的老友了。“更”字表明(酒已劝了多次、尽了多杯。) 相关链接:送别诗:王维《山中送别》: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年年绿,

古诗两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同步练习 (1)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古诗两首课课练 一、给下面带点字注音。 黄鹤()楼广陵()西辞()唯()见 孤帆()孟()浩然渭()城浥()轻尘 二、比一比,再组词。 凡()孟()告() 帆()猛()浩() 唯()辞()陵() 惟()欲()凌() 三、默写。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 四、解释带点的意思,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1、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五、判断,对的在后面括号里打“√”,错的打“×”。 1、李白是唐朝诗人。() 2、黄鹤楼在今湖南长沙。() 3、“故人”是指故乡、家乡的客人。() 4、《送元二使安西》的作者是宋朝的王维。() 六、照样子换部首,组新字。

例:汪——旺 唯——()辞——()鹤——() 陵——()峭——()梯——() 七、比较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忽闻岸上踏歌声。() 我闻到了一股香味。() 你听到了什么新闻。() 孤帆远影碧空尽。() 敌人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我们应尽全力帮助贫困山区的朋友。() 八、画一画。 学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想像当时的情景,并用笔把它画下来,你来试试。 九、填空。 1、李白在黄鹤楼送的一位故人是。这位故人要去的地方是。题目的意思是。全诗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2、《送元二使安西》的作者是代诗人,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十、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注释:平明:天刚亮的时候。楚山孤:孤零零的楚山。 冰心:像冰一样的莹洁的心。 诗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心情下送别友人? 十一、巧填标点。

20古诗两首送元二使安西 - 用于合并

一、教材解读 1.课交简说 这两首诗都是千古传,脍炙人口的送别诗,都描写了送别 友时的依依别之情 《黄鶴機送潜然之广陵》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所写。孟浩然也 是唐代著名诗人?和李自是好朋友,比之间情深厚,这当 达了诗人送别好友时无队的感?也写出了祖国河山的社附美 好。诗的前两行叙事,后两行写纸,绿中却包含着一个诗意的情节:朝影已消逝了,而诗人还在首凝望,似乎要把自己的一片情意托付江水,席伴行舟,将友人送到目的地。诗人巧妙地将对好友的一片深情寄托在对自然量物的动态描写之中,将情与環自然地交融在一起,含吐不露而余味无穷 送元二使安西》的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安西是指安西 都护府,在今天的新疆库车附近。友人元二将要远赴西北边,诗人特意从长安赶到渭城来为朋友送行,其深厚的情谊,不言可知。这首诗既不刻画酒筵场面,也不直抒离情别绪,而是别具匠心地借别筵将尽、分手在即时的劝酒,表达出对友人的留恋、关切与祝福,使人不难想到这对好友频祝酒、股话别的情景。 选编这两首诗的意图,一是使学生在诵读中感受朋友之间深厚 的友情:二是让学生继续积累诗句,培养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教学这两首诗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 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词句解析 C )人,细二月下,4 这句的意是x我的好左面沿然在花似锦的 物爱, 楼”是天下名,是传说中的 是两位诗人分别之所,的技在西,扬州在,3 情 西东顺流下,告辞时自然要面向西,故前是“教一 花三“种地写出了三月的扬州期雾迷蒙、繁花的集 ②)送影空本,见长江天际 这句诗的意思是:我伫立江边?且送友人的小舟包行 渐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只望见潜浩荡荡的江水流向天 并不是说活的上具有一只机缩,而是 部集中在好友坐的那只帆船上“”漫”二字和的正 去、江流天际的景象以及诗人目驻神驰的情形巧妙展晚来 将 (3)渭城朝雨浥轻尘,客命青青柳色新 浮城”是指秦时的阳城,在长安西北,水北, 为渭城。这句诗点明了送别的地点、时间和环境气氛。滑端 场如小雨,湿润了路上的尘埃。旅店旁的棵棵绿柳,被雨水

送元二使安西 教案(公开课)

《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 育英二小张慧 教材分析: 《送元二使安西》是盛唐著名诗人、画家和音乐家王维所著的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王维的好友元二将远赴西北边疆,诗人特意从长安赶到渭城来为朋友送行,其深厚的情谊,不言可知。这首诗既不刻画酒筵场面,也不直抒离别情绪,而是别具匠心地借别筵将尽、分手在即时的劝酒,表达出对友人的留恋、关切和祝福。 设计理念: 借助古诗文这一教学平台,通过“读、想、议”等行之有效且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并恰当运用多媒体课件激发情趣,拓展思维,从而突现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的独特感悟,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 教学目标: 1.读通并理解诗句意思。 2.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3.有感情的诵读这首诗,拓展送别诗。 教学重难点:掌握古诗的学习方法;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复习导入 1.师: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诗仙李白写的一首有名的送别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谁能来给大家背一背?(指名2-3人背诵,正音)让我们在音乐的感染下,用朗读将自己再次带到那江边依依惜别的场景中去!(生配乐齐读) 2.师:这首送别诗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李白和孟浩然之间的深情厚谊,带着这份感动,我们今天接着来学习第二首送别诗。 二、学习古诗 (一)解诗题 1.师:同学们伸出小手指,跟我一起写诗题(停顿板书),我先写一个字“送”,大家猜猜接下来我会写几个字?为什么?(指名2-3人回答,从中理解“使”、“元二”、“安西”) 元二:诗人的朋友,元常,在家排行老二,所以叫做元二。 使:出使。 安西:地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唐朝设置在西北的最高军事机构,也是元二此行的目的地。 2.师:谁能用自己的话完整地再说一说诗题的含义?(指名1-2人回答,王维送元二出使到安西去任职。)齐读诗题。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古诗两首送元二使安西|人教新课标

《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读准字音,会写“舍”、“君”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诗文,背诵诗文。 3、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意。 4、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学习重点: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意。 学习难点: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解诗题知作者 长亭饮酒、古道相送、折柳赠别、夕阳挥手、芳草离情,都是千百年来送别诗中常用的意象。别人的送别都有送别的具体的人,比如李白的《赠汪伦》是谁送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谁送谁而《送别》,李叔同却用无所明指的象征,传达出感悟人生的觉悟。它不仅是朋友之间挥手相送的骊歌,而且是李叔同即将告别人间、弃世出家的“前奏曲”。难怪有人说“弘一大师李叔同半世潇洒半世僧”呢。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有关送别的诗-------唐代着名诗人王维的诗《送元二使安西》。 1、自由读题:谁送谁去哪里“使” 看注释是学习古诗的好方法) 2、??师介绍“安西”及元二:安西是当时的朝廷在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境内设立的安西都护府,来统领西域各国的,元二------王维的好朋友,奉命

出使安西,为国家守边重镇,在当时可是一大壮举啊!王维从长安赶到渭城。第二天为元二饯行,以酒相送。 3、连起来说说题目的意思,齐读课题 4、你知道王维吗生交流。总结出示: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善画人物、丛竹、山水。今存诗400余首。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苏东坡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音乐也很精通。王维大约在40岁后就开始过着一种亦官亦隐的生活,在山水田园之间弹琴赋诗,过得悠闲自在。他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与孟浩然并称“王孟”。其中以五言律诗和五言绝句成就最高。 二、读古诗解诗意 1、一读:就让我们走进这首古诗。同学们先来读诗,自由读两遍,注意读准字音. 2、?指读,正音,通句 课件出示:朝(变红) “更尽”指导读 舍(书写田字格要注意什么),“舍”是象形字,看看它的演变过程,上部分是什么下面的“口”像什么 写“舍”、“君”字,引导把字写美观,并引导找寻笔画规律,让学生学字学得有趣、有效。 3、把生字、多音字放进诗文里再来读读看 4、?古诗除去要读正确,还要读出节奏。七言绝句的一般停顿是这样的,(出示节奏诗)自己打节奏读读看,注意字断音连。 5、?带着这种感觉齐读全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