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互联网舆论的演变逻辑与作用机制

互联网舆论的演变逻辑与作用机制

互联网舆论的演变逻辑与作用机制
互联网舆论的演变逻辑与作用机制

姚迈新:互联网舆论的演变逻辑与作用机制

——对几起网络公共事件的解读

●姚迈新

摘要:近年来,网络公共事件多发和互联网舆论风暴引起了政府部门与学界的高度关注。本文着眼于2009年的三起互联网公共事件,分析了互联网公共事件从最初呈现到事件最终结局的演进过程,探讨了互联网舆论在公共事件进程中的演变逻辑及其对政府公权力形成实际影响的几个关键因素。

关键词:演变逻辑;倒逼机制;网络舆论;新兴公共领域

收稿日期:2010-02-07

作者简介:姚迈新(1975—),女,湖南长沙人,广州市委党校讲师,中山大学行政管理专业2007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公共管理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一、提出问题

随着传播技术的数字化,我国以互联网、手机为引领的新媒体时代已经到来,并不断推进和深化。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报告,截止2007年6月30日,我国网民总人数达到1.62亿,宽带网民数达1.22亿,手机网民已有4430万人。截至2008年12月31日,我国共有网民2.98亿人,博客用户规模已经达到1.62亿。截至2009年6月30日,我国网民规模3.38亿、宽带网民数3.2亿,均稳居世界第一,手机网民达到1.55亿。

①[所采用数据可参见“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相关信息]新媒体不仅改变了人们的信息传输与接受方式,影响和改变了传统媒体的优势传播地位及作用,而且对我国政府的社会建设和管理工作以及公权力运行方式

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我国政府正面临着与传统媒体截然不同的网络舆论环境。2008年6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指出:“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我们要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互联网的进入门槛低,覆盖面广,个性化、平民化色彩突出,且时效性与互动性明显,众多社会成员被吸引到互联网虚拟空间,自由随意地进行意见和情绪表达,并掀起了一阵又一阵网络舆论风暴,引发了许多带有集体行动色彩的网络公共事件。以2009年为例,当年就有多起互联网公共事件爆发,有的则成为社会大众注目的焦点性事件。已有学者借助“共意性社会运动”的概念分析了互联网公共事件中的社会动员机制,认为,议题合法性、网络舆论一致性和议题传播的广泛性是互联网公共事件成功的前提。该分析集中审视和解剖了网络舆论所引致的“在线集体行动”,关注何种议题与媒体空间运行情境等才能克服互联网沟通结构的内在缺陷,实现共意动员,以维持在线集体行动的成功。[1]笔者特别关注了互联网公共事件从最初呈现到事件最终结局的演进过程,通过对典型互联网公共事件的分析,探讨了互联网舆论在公共事件进程中的演变逻辑,力图揭示网络公共事件对公权力运行的实际影响。

二、互联网舆论的样态及对公权力运行的影响

(一)关于互联网“众声喧哗”的解读

以互联网、手机为引领的新媒体(“第四媒体”)在其传播效果上存在两面性,有人形象地说,网络上的个人表达与公共讨论呈现出“众声喧哗”的样态,[2]各种各样的议论、态度情绪、观点表达充塞网络,其丰富性、复杂性较现实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人群、嘈嘈杂杂的声音可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网络的“众声喧哗”给我们传递了这样的信息:一方面,新媒体进入门槛低、覆盖面广、时效与互动性强,能有效地突破人们在交流互动时

的“时间围墙”、“空间围墙”及“身份围墙”。在网络构成的虚拟空间里,人们不再受制于现实社会中各自的身份、地位,不再顾忌现实社会中错综复杂的关系网,可以自由、低成本地发表自己的看法,表达自己的情绪。网络使公民话语权得到了极大程度的解放,并极大限度地释放了人们对特定社会现象发表意见和看法的热情与能量;另一方面,正因网络进入门槛低、具有匿名性特征,网民主体构成较为复杂,他们在网上进行事件描述与观点发表、情绪表达时,必然具有很强的随意性和无序性,从而导致各个微小声音汇集成的庞大“网声”真假难辨、是非混淆。已有研究报告表明,在新媒体时代,电视仍是公信力最强的大众媒体,而互联网由于信息传播的极端开放性,导致鱼龙混杂、真假难辨,网络上的“公民新闻”常常遭到失实、侵犯隐私的批评。

(二)互联网舆论对公权力运行的影响

即使网络舆情具有偏差性的特征,我们仍旧不能回避互联网对现实世界的巨大影响。互联网是技术化的民主手段,现实社会中的公民藉信息技术获得了新的民主实现方式:针对某一特定社会现象或事件,所有人都可以在网络虚拟空间中进行自由的意见表达,无数个体的意见汇聚而成的网络舆情,能以迅捷的速度传播到现实社会关系网中,最终导致网上网下的意见、观点相互影响,现实社会与网络空间中的信息流紧密交织,针对特定社会事件或现象强大的意见声势可能在短时间内形成,并对现实世界中的政治、社会和经济生活发生实在且深刻的影响。戴维。杜鲁门曾在《政治过程:政治利益与公共舆论》中指出:“一个复杂文明必然发展出一系列复杂的政治安排。在交往模式比较复杂的社会中,政治行为的模式也是复杂的。”当前,我国正面对的是过去任何一个时期都不能望及项背的信息时代,信息不仅能够在人群中高速的互享与传播,而且交织密集,让人难以

辨识信息流的脉络与真伪。借助新媒体技术,人们实现了信息的零距离沟通、低成本分享。由于网络技术造就的虚拟网络空间的出现,社会的交往模式更趋复杂,这为政府公权力的行使创设了一个复杂的外部环境、一个有约束力的边界条件,网络作为技术化的民主手段,对公权力的运行形成了事实上的“作用机制”:如果视网络空间中的网民意见表达为“末端”,把政府的公权力行使作为“上端”,毫不夸张地说,认识到自身参与的巨大力量的网民正成为中国最大的“压力集团”。[3]在新媒体时代与信息化社会,网民意见表达——末端将催促上端——政府公权力的运行朝着更加透明、公正、民主的方向发展。

(三)网络舆论的演进逻辑与作用机制——以网络公共事件为例

2009年是中国网络公共事件的多发年。所谓网络公共事件,是“以互联网为信息沟通平台、由众多网民参与、围绕特定的事件进行广泛动员以达成某种特定目标的集体行动”。[4]2009年的云南“躲猫猫”事件、杭州“70码”事件、四川邓玉姣事件、湖北周森锋事件等都是典型的网络公共事件。具体来看,它们都是现实社会中的某一现象或事件催发网络空间中人们的热议、追问与质询,网民的意见与诉求汇聚成强大的网络舆论,并与现实社会中的人际互动裹挟在一起,推动社会大众共同想象的形成,想象继之投射回归至现实,最后导致网络空间或现实世界的集体行动。

有学者认为,网络公共事件中舆论演变为行动遵循着下面的逻辑:个人遭遇被网络曝光——快速发酵——社会情绪开始传染——社会大众的共同想象——一般信念形成(粗糙认知)——回归现实采取行动——公共事件爆发。笔者以为,以特定现象或事件为导火索,网络空间舆论可能导致“在线集体行动”:“个人遭遇被网络曝光——快速发酵——社会情绪开始传染——社会大众的共同想象——一般信念形成(粗糙认知)”,而现实世

界的“离线集体行动”则并不必然发生,即使如此,网上大众对特定事件“一般信念”所形成的强大意见声势,在现实世界里仍旧很有可能取得舆论抗争的胜利。2009年间的诸多网络公共事件发生与发展的过程印证了这一判断。以杭州“70码”事件为解读:2009年5月7日,杭州发生了一起看似普通的交通事故,当被害者谭卓车撞身亡的消息出现在网上(个人遭遇被网络曝光)便引起了网友的密切关注,网友们纷纷发帖悼念(快速发酵,社会情绪开始传染)并跟踪与更新事件最新动态,谴责肇事者、质询飙车族的违法行为为何未被禁止的声音越来越强大。与此同时,网络舆论开始强烈地怀疑:肇事者的家庭背景强大,肯定会影响警方办案(社会大众的共同想象),网友们对肇事者胡斌的家庭背景、身份地位展开了“人肉搜索”。而当5月8日杭州交管部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初步认定:肇事车辆的时速为“70码”左右,网络舆论沸腾了:网民们以细心演算、专门实验等佐证的方式发表意见,纷纷质疑“70码”的初步结论时,并强烈质疑与肇事者有关的诸多问题,所有的质疑都暗指肇事者的优越家庭背景是否导致执法不公?是否会妨碍社会公正的实现(一般信念形成)?最终,网络意见形成的强大声势,催生了政府对“70码”事件的重视和对“真相”的侦察。5月15日,杭州市公安局就“70码”数据失实向公众道歉。7月20日,杭州西湖区人民法院以交通肇事罪判处肇事者胡斌有期徒刑三年(网络舆论抗争成功引致政府查失及行为修正)。杭州“70码”事件充分展现了民众追寻与社会公正有关的事实真相的不懈努力,以及政府在事件过程中不断加强的责任意识、对社会舆论尤其是网络舆论的回应能力。网络舆论和政府的行为调整作为“70码”

事件的起始两端,形象地呈现了信息化时代公权力运行所遭遇的新型“作用机制”——互联网作为新型的政治参与手段和模式,当它针对某一

社会现象或事件建构起有效的公众舆论,并掀起一致性、强大的意见声势,就可能构成一种对公权力滥用或误用的制衡力量。

“进入网络时代,权力的死角正在被一点一点拽到阳光下曝晒,这将是一种常态”。[5]网络舆论推动政府公共行为更加公平、公正、透明,更具责任性与回应性,这是应积极肯定的事实,从更深层的意义来说,新媒体已经成为推动中国社会转型的新动力。

三、网络舆论对公权力“作用机制”效用发挥的因素分析

对2009年间77件影响力较大的社会热点事件进行的分析表明,由网络而引发公众关注的有23件,约占全部事件的30%。截取其中有典型代表性的三起事件进行分析:一是云南“躲猫猫”事件;二是杭州“70码”事件;三是湖北宜城周森锋事件(事件经过及详情可搜索有关报道)。这三起事件进入公众视线的方式各有不同,云南“躲猫猫”事件首经《云南信息报》披露,报道中述及云南玉溪被拘男子李乔明在狱中与狱友玩“躲猫猫”游戏,不慎撞墙致死;杭州“70码”事件中,被害者谭卓车撞身亡的消息最初通过网上传播;与“70码”事件相似,宜城官方网站、楚天都市报网站同步播出的文章称“周森锋可能是目前全国最年轻的县市长”,此为“周森锋”事件的索引。在进入公众的视线之后,三起事件都遭受了网民同等程度的“盛情礼遇”:网民纷纷从事件披露的起点出发,在网络空间中互动交流探讨,于不同的议题设置下穷追不舍,以质疑与探究的精神寻求事件真相。从事件最后的结局来看,“躲猫猫”与“70码”事件以网络舆论的胜利“成功收场”,事件得到了理性化的解决:云南省政府新闻办就“躲猫猫”事件召开新闻发布会称,李乔明系看守所内牢头狱霸以玩游戏为名,殴打致死,之后事件相关责任人受到处罚,死者家属获得了45万元赔偿:“70码事件”后期,杭州警方就飙车案70码说法向社会予以公开致歉,肇事者

胡斌被判有期徒刑3年。

本文将围绕上述事件,分析寻找以下问题的答案:除去网络的迅捷性、低成本、匿名性、无边界传播、web2.0形态②[是相对“我发你看”、信息单向传播的web1.0形态而言的一种由网民自主发声、信息反向传播形态,形式包括新闻跟帖、论坛/BBS 、博客、播客、QQ群、微博客等]等特征之外,还有什么关键因素使得网络虚拟空间的意见表达能最终“变虚为实”,演化成带有集体行动色彩的公共事件,并触动和影响政府公权力的行为?理论上所言的“作用机制”何以能够真正沿着网络公共事件的演进逻辑展开并最终发挥效用。

(一)互联网构建的新兴公共领域“去权力化”

对三起事件社会动员的广泛程度进行观察分析:

从网络在线动员情况看,“躲猫猫”事件引起了网民的强烈关注,网上的轩然大波与公众的普遍质疑最终促使云南地方政府同意由网民代表组成调查委员会进行现场调查:“70码”事件一经网上传播,不仅引爆了网络舆论,而且演变成一次持续发酵的“网络舆论事件”,网民的参与热度与积极性高涨:“周森锋”事件中,网民们创造了一个接一个的议题设置,从“背景门”、“抄袭门”、“打伞门”到“香烟门”,网络极大程度地调动了人们对事件的关注与参与度,“周森锋”事件从起初的涉私事件演化成为了公共事件。比较在线集体行动的情况来看,“躲猫猫”事件中网络舆论虽然对现实世界的集体行动存在影响但影响力较为有限:“70码”事件与“周森锋”事件的舆论风暴主要停留在网络虚拟空间,网民以网络搜索、网络呼吁等行为方式进行快速而广泛的在线集体动员,离线集体行动几乎未有开展。观察2009年其他网络公共事件,都显示出一个特征:事件过程中网络空间虽是舆论滔天,但因网上舆论而产生网下聚众行为,甚或游行示威、集体静

坐等行为的并不多,网络虚拟空间的大众动员水平远高于离线现实世界。多个网络公共事件表明,仅仅依靠在线集体行动(网络上的意见表达与汇聚)——虚拟空间里的舆论抗争在现实世界大都取得了“成功”,网民的期望得以实现。那么,为什么网络舆论并不需要与现实社会的行动力量交汇也能汇聚并演化为集体行动,最终推动事件的解决朝向网民期望的方向发展?笔者认为,这与互联网技术构建的新兴公共领域“去权力化”特点有关。

在新媒体环境下,“倚身于传统大众媒介的公共领域受到各种权力的制约,为各种权力割裂,这也就是哈贝马斯所哀叹的公共领域‘再封建化’,实质是公共领域由权力架构”[6]的状况已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由互联网虚拟空间建构的公共领域真正实现了“去权力化”,以及话语权的大众回归。如果说现实社会中人们还受制于身份、地位及现实人际关系网,常规的民意表达渠道与自由程度尚差强人意,那么互联网平台则为网民松绑,公共领域在互联网空间中获得了重生,重归其“自由交流”的本意,权力在虚拟空间中不再能扮演权威的角色,“草根百姓”与“权贵阶层”在意见表达上真正实现了地位平等。网民们以不受限制的方式进行自由地讨论、协商、交流,公布社会事件并进行公共事件意义上的讨论,互联网造就了一个“去权力化”、开放性与平等性兼具的新兴公共领域。在互联网构建的新兴公共领域,针对某一事件进行的意见表达是否能够取得“领袖”地位,不再受宥于发布意见者的身份地位,而取决于意见本身的批判精神与建设性。三起事件中,网民借助互联网平台发表自己的疑问,质询有关方尤其是政府公权力部门对事件的说法,其中有批判与建设意义的意见取得了主导地位,并进而引发了以互联网为平台的大范围公众参与。可见互联网“去权力化”是网络舆论汇聚演化为集体行动的基础。

(二)所指事件意义暗合当下社会文化主旨

仍以前面述及的三起网络公共事件为例,“躲猫猫”事件中网民对犯罪嫌疑人合法权利是否能得到保护存在疑虑,因而普遍质疑警方对死者死亡原因的解释,事件折射出社会舆论对弱势群体遭遇的强烈同情,传递了公众对匡扶社会公平与正义的渴求:“70码”事件中肇事者的行为与家庭背景等被“人肉搜索”,在媒体报道与网络发帖中,频用的“富二代、名车、飙车”等字眼,也在加剧着公众的联想与引申。肇事者被贴上的“富人”标签引发了公众焦虑,人们普遍担心“富人”阶层将借以非正常手段干扰公正执法。公众潜藏这样的认知,任何一个人都有可能是受害者谭卓,事件能否得到公平、公正的处理,反映了人们对自身命运的关注,也关乎大众对实现社会公正的信心:“周森锋”事件中,网络舆论的大众议题设置频多(从“背景门”、“抄袭门”、“打伞门”到“香烟门”),究其实,“最年轻的县市长”受到的所有质疑象征了社会公众对权力阶层的种种疑虑与不信任,权力获得的渠道正当性、有权者的特殊待遇等问题藉周森锋个体事件获得了群体性表达观点的机会,网络实际已将周森锋事件建构成为具有社会标本意义的事件。

三起事件中,网民投以关注的具体内容各有不同,但采取相似比较的方法来分析,三起事件都暗藏社会大众对社会公正能否实现的担心和怀疑,事件之所以都能在网络空间酝酿放大,并演化为集体行动,在于网民对事件的解读与意义建构符合当下社会大众的共同想象与判断——“社会不公正已成为社会转型期的显著现象”。[7]我国社会正处在转型期,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体制、社会结构及社会形态都在发生着变迁和断裂,整个社会在个人、法人、规则等层面上都出现了调整和失范,表现在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方面,人们的生存权、受教育权与就业权等基本权利未能得到平等

的实现。在现实世界中,公众从自身、周边人的遭遇或者媒体环境中频频读取到的信息,使“社会不公正”的判断深入人心,寻求“社会公正”价值的实现成为社会大众的共同企望。当网络舆论所指事件或现象被互联网意义建构为社会“标本”——“社会不公正”的代表性事例,意味着舆论已为现实社会中潜在的行动者铺设了广泛认同的“话语”,它触动或者挑战了人们共同的价值观、道德感或伦理,潜在的行动者因之获得了为“社会公正实现”而战的内在动力。因此,要解答为什么网络大众会对有关事件持续地追踪,不懈地抗争,我们可以从“事件本身暗合当下社会文化主旨”得到部分的解释,当网络大众对事件进行“社会不公正”的意义建构时,事件一经披露就会以燎原之势点燃人们在线集体行动的热情,“社会的痛感一强,燃点就低”,[8]此时,互联网对网络大众的有效动员能力高涨,在线集体行动成功的机率随之增加。

(三)传统媒体介入增强了网络舆论的“公信力”

网络构建的公共话语空间形态,为网络大众交流对事件“社会不公正”的个体“想象”形成一般信念与情感共鸣提供了平台。但从三起事件的舆论发展进程看,网民对事件表达的情感与观点没有仅仅停留在新媒体构建的话语空间中。由于传统媒体的介入报道,网络舆论对相关事件的热议得以持续发展并更趋膨胀,在事件中,网络与传统媒体互为推动,致使大众舆论对某一社会事件的关注与讨论不断升级。“躲猫猫”事件中,许多主流传统媒体迅速跟进网络舆论,连续发表深度报道,回应与推动了网民对死者李乔明死亡原因的高度质疑;杭州“70码”事件虽然首先发轫于网络,但之后传统媒体和网络也都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关注热情和报道强度,在两者的充分互动下,网络与传统媒体舆论相结合,推进对事件真相的探寻,不仅影响了社会的思维,而且矫正了司法的走向,改写了事件的处理结果;

周森锋事件中,“全国最年轻的县市长”的报道在多个门户网站纷纷相继转载后,首先是网络开始围观周森锋,各大媒体如新华社、人民网、《中国青年报》、《南方都市报》及《新京报》等也随之迅速跟进,对该事件进行了及时、连续地追踪报道,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互相配合,共同促使周森锋事件大规模迅速传播并产生影响。

网络空间和传统媒体在运行特点与规律上各具特色,前者互动性与即时性突出,呈多点对多点的特点。

传统媒体的时效性不如互联网,其信息传播为一点对多点,互动性不强。正因如此,在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的舆论传播与监督作用逐渐弱化,它们被新媒体抛在身后,谨慎地担当着跟随者的角色。但从媒体最宝贵的资产——公信力来看,很多相关调查显示,网络媒体的公信力远低于传统媒体,网络空间言论在社会公众中的说服力和号召力受到普遍的质疑。如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传播系一项针对青年进行的媒体公信力情况调查显示,当代青年特别是大学生对于传统媒体的信任度高,对于网络媒体的信赖程度低。[9]传统媒体相对网络等新媒体的“公信力优势”,使得网络所关注的事件只要经由传统媒体跟进与深度展示,社会公众对网络舆论的信任度就能够得到大幅提升,此时网络言论能引发更多的“情感共鸣”与“观点共振”,更多的行动者可能被吸纳到集体行动中来,事件持续的动力也得以增强。盘点2009年间其他典型网络公共事件,在网络舆论掀起的风暴中总能看到传统媒体的身影,没有传统媒体对网络民意影响力的加固和强化作用,以互联网为媒介的共意动员与集体行动的效果将趋于弱化。

(四)网络舆论抗争诉求的“合理”强度足够大

高恩新认为,抗争对象的“反动员”能力是影响互联网共意动员功能的因素。当社会成员利用互联网开展共意动员,政府部门、抗争对象也可

以利用互联网进行“反动员”行动,内容包括通过互联网发布有利于己方的信息,或者借助专业人员干扰议题讨论和扩散等。

网络舆论的“动员”与抗争对象的“反动员”两力相较,决定了网络舆论对抗争对象(包括政府公权力)的作用机制能否确实形成。如果网络舆论的抗争诉求“合理”强度足够大,面对网络舆论制造的压力,政府等抗争对象即使采取议题重构、信息发布、限制性措施等手段进行“反动员”,其效果与功能也将相对有限。作为政府公权力部门,此时最为理性的选择是顺应网络舆论合理化的抗争诉求,对舆论所指事件进行恰当的应对与解决,包括澄清或还原事件真相、纠正自身错误行为等。

“躲猫猫”事件和“70码”事件中,网民们致力于事件真相的追查,寻求事件的理性化解决,抗争诉求合理正当,网络舆论所建构的话题“合理性”程度高,给抗争对象(当地政府部门)造成了足够大的压力。在这样的情形之下,只有合理抗争诉求得到了有效的回应与解决,公权力部门对自身错误的话语与行为予以纠错,网络舆论带来的压力才可能消解。在“70码”事件后期,当地政府采取了系列的行动对网络舆论作出回应:如政府表示要“铁腕”查处飙车案、市委书记哀悼遇难者、警方就飙车案70码说法向社会致歉等行动都得到了公众的认可。而在周森锋事件中,面对网络舆论一个又一个议题设置下的质疑与诘问,既缺少了事件主人公的正面回应,有关政府部门也选择了挤牙膏式的回应,互联网共意动员未能以网民的“胜利”收场,原因何在?也许网络舆论抗争诉求的“合理”强度值得我们关注。该事件中网民同样热心追查事实真相,然而由于未能建构起一个合理的抗争主张,最年轻市长事件只能在演绎了持续升级的舆论风暴后“烟消云散”。

有学者认为,互联网“能够令公众在政治过程中的作用发生变化,把

政治话语带进公民的日常生活体验,改变人们对控制、自由与创造的认识,以便他们能够自由地动员集体智能提高治理水平”。[10]然而,我们应当认识到,网络舆论是否能确实提高治理水平,有赖于触动和改变现实世界公权力的运行,使其向着更加公平、公正与透明的方向发展,要做到这一点,仅依靠互联网的技术化力量是不够的,只有抗争诉求具有足够的“合理”强度,网络舆论才有可能走出虚拟空间发挥功用,成为推促公权力治理方式持续改良的动力。

四、互联网作为新兴公共领域的发展企望

2009年中国网络公共事件风生水起,网络虚拟空间中民众就某一特定事件进行意见与情绪的表达,网民的信息、观点、情绪等在互联网平台上得到充分互享和沟通,众多事件表明,由特定事件引发的互联网言论,在具备前述关键因素的情况下,有可能沿着一定逻辑演变为网络舆论风暴,并形成作用机制,影响现实世界政府公权力的运行。网络公共事件多发与滔天的网络舆论风暴似乎都在印证着许多学者的基本判断:互联网为公民提供了针对社会问题进行公共讨论的合法场地,中国的互联网新兴公共领域正在形成之中。与此同时,也有声音认为,基于中国目前的国家和社会关系,国家行政力量还有商业利益对网络空间存在着相当程度的介入与渗透,理想中的互联网新兴公共领域的平等、自由、民主景象难以在现实中出现,加上互联网舆论的内在分裂和消亡倾向,把公共领域的重构寄托在网络上是一种过于乐观的观点,网络难以承担这个重任。

然而,在我国,从互联网作为新兴公共领域的发展企望来看,其实两种观点之间并不矛盾,或许将二者进行融合,才是对“互联网作为公共领

域”合乎实际的认知:首先,在现实情境下,互联网更多地呈现出“工具性”特征,由于外部力量的介入与渗透,互联网作为新兴公共领域的功能实际上被削弱,而互联网自身“公信力”优势的不足,以及通讯结构的内在缺陷,也导致网络言论不断遭遇解构,持续、理性与高度一致的公众舆论难以形成,因此,“互联网作为新兴公共领域”的企望,受到互联网自身缺陷和外部力量的制约。在互联网平台上,哈贝马斯期冀的公共领域“理想化的言语情境”确实不容易实现。其次,从远景来看,互联网则为公共领域的勃兴提供了新的契机,“互联网作为公共领域”的企望正在逐步地推进。表面看,2009年众多互联网公共事件零散而孤立,有学者如是评价“往往是‘个案型’事件,无法成为推动制度变迁和社会变迁的力量”。[11]然而,当政府公权力部门将单一、孤立的公共事件集合在一起,进行整体看待与审视,单一事件的社会象征意义就会得到扩散与强化。就当下而论,互联网公共事件多发已经引起政府公权力部门的高度重视,网络舆论已成为政府公权力运行外部环境分析中的关键要素。互联网条件下,公众信息传播与接受途径、渠道所发生的巨大变化,要求政府及其公务人员适时调整社会公共管理、服务的思路与方式。我们有理由期待,在互联网技术带来的信息化革命浪潮面前,随着网络公民理性与责任心的成长,“互联网作为新兴公共领域”的面目将趋于清晰,它将在中国的政治与社会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参考文献」

[1][4][7][11]高恩新。互联网公共事件的议题建构与共意动员[J ]。公共管理学报,2009,(10):96-104.

[2][10]胡涌。众声喧哗:网络时代的个人表达与公共讨论[M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刘志华,单学刚,潘宇峰。人民网《地方应对网络舆情能力排行榜》出台及启示[EB/OL]。人民网,http://https://www.doczj.com/doc/de15859335.html, /GB/10179562.html,2009-10-12.

[5][8]杨敏,王运宝,徐浩程。网络舆论关注公共事件各级政府面临大考[J ]。决策,2009,(07)。

[6]毛勇。伦理以及社会价值观的世界——新兴公共领域在中国互联网的崛起[EB/OL]。紫金网,http://https://www.doczj.com/doc/de15859335.html, /news/netmedia/2008-7-7/n08779GCA2G8J8C44260K.shtml ,2008-07-07.

[9]徐凤兰,李灵革。影响媒体公信力因素调查[J ]。新闻实践,2006,(12):21-22.

来源:《行政与法》2010年第6期

大学生对于网络舆论的看法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对于网络舆论的看法的调查报告 许行 指导教师:陈金华 自从21世纪以来,由于互联网的快速普及,资讯的传播速度有了一个指数型的增长。消息来源变得更广更及时,已经从平面媒体转为门户网站和个人博客。特别是在微博、SNS 等Web 2.0型社交网站出现后,更多的声音也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得到广泛的传播。这给网民提供了一个相对自由地表达意见、获取信息和互动交流的空间,进而形成了独特的网络舆论。然而网络舆论是把“双刃剑”,一方面能关注一些主流媒体忽视或者被迫忽视的地方,使得正义得以张扬;另一方面也正是由于网络的放大作用,很多意见在网络的环境下变得“夸张”,甚至产生“网络暴力”。 因为大学生是目前网络的主力军,从而引发了笔者对于大学生对于网络舆论的看法的调查兴趣。 本调查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网上以人人网投票的方式发放,网下发放纸质调查问卷。并且辅以面对面口头访谈。然而,由于受课题开展过程中发生的黄山事件的影响,使得后期数据被迫删除而样本数量较少,并且由于接受调查学生的组成片面性,调查样本具有参考价值而不具备严格的代表意义。但是,依然可以从调查中收集出许多重要的信息。 从调查中可以分析出调查对象——大学生的一些基本情况:网龄长、每天上网时间长、并且关注各类事件。从此可以看出大学生是网络舆论的最主要参与者。 所有的被调查者都认为讲道理、辩论不是一种不良的网络行为,他们认为“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言论的权利是必须尊重的”,然而,在网络辩论的过程中,却产生了大量的不良行为,其中,恶搞、调侃甚至粗口脏话是比比皆是。辩论者希望得到更多人的支持,因而来标榜自己,阐明自己观点,对此多数大学生认为是无可非议的。然而,很多辩论者用一些虚无的证据,从道德层面来消灭对手却成了一种常见的暴力现象。 当被问及对网络暴力舆论的看法时,一位历史系的受访者说:“网民对特定事件的讨论严重侵犯了他人的隐私和合法权利,而且,由人肉搜索的案例可以看出,网络舆论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互联网的虚拟空间,而是直接延伸和投射到现实生活之中。这是十分危险的。” 一位旅游管理系的受访者也同意这个观点,并且认为“网民有以道德讨伐的名义执行法律职责的倾向。” 然而,有不少受访者有另外的看法。一位新闻系的受访者说:“‘网络暴力’只是由于我们现在网络环境不成熟的表现,现实压力、突发性事件、其他观点表达渠道缺失,成为网络暴力形成的条件,而这本身并非是网络舆论的错。事实上,网络舆论更多的时候表现出的是一种对被忽视者的关注,和对真理的追求。” 甚至有受访者认为,网络舆论只是一种舆论,网络只是一种渠道,而只是因为网络的

论网络语言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论网络语言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 孙柏转贴自: 湖南社会学网点击数:239更新时间:2009-6-17文章录入: admin] 越来越多的人正处在网络文化的新时代当中,而人类交流的工具——语言,也随着网络的扩展在一个新的时空里延伸。网络作为语言的一个载体,具有虚拟性、自主性、开放性、包容性、多样性等不同于传统语言载体的特点,正是由于这些特点催生了语言的新语体--网络语言。网络语言的出现和发展是当代语言生活中一个引起广泛关注的现象。 一、网络语言的特点 相对于我们的真实世界和生活语言,网络语言是人们在网络上用以交流的信息载体,由于其形成环境的特殊性,不可避免地带有与网络相适应的鲜明特征。 1、口语化 网络语言的表现形式虽然是书面的,但其实质更接近口语。网民们在网络中使用网络语言进行交流,就像是在现实生活中"打电话",它带有口语化的特征,主要表现为: (1)语气词的大量使用。网络语言中语气词的使用随处可见,网民们在一句话的开头或结尾都常会使用语气词,有的时候还是两个语气词叠用。如: "哇噻,终于找到你了!","噢,我就说呢。"语气词的使用在日常口语中也很常见,但网络语言中语气词的使用与之相比似有过之而无不及。由于网上交流少了面对面交流的那一份约束,网络语言常显得更加夸张,就语气词而言,不仅出现的频率相当高,而且还常常在后面跟上类似于"~~~"的符号,用以加强语气。

(2)方言词的大量使用。在网络语言中方言占据了流行的一角,并借助网络传播的优势赢得了越来越多网民的亲睐。由于方言在语音、语调和词汇上与普通话有一定的差异,字典里很少有标记这一类词汇的文字(有的方言甚至根本没有相应的文字书写形式)。因此,为了达到方言的音响效果,网民们常常利用谐音这一手段造出许多字的"新"用法。如: "麻烦介绍一下撒"(语气词,四川方言),"偶觉得还可以"("我"的意思,港台方言)。网络语言中的方言现象不仅能让操同一方言的使用者倍感亲切,有时还能利用其特殊的语音、语调造成幽默,新奇或是讽刺的效果,如下文中的例子采用谐音,就将方言普通话的腔调模仿的惟妙惟肖,例一: "亲爱滴,偶来了咯~~~",生动地表现了"小情人"间那种"粘乎乎"感觉。 (3)省音现象。网络语言中的省音现象与英语中的连读有些相似但又不完全相同,英语中的连读只是将两个字的发音连在一起,并不因此减少一个因素。而网络语言中的这种省音现象不仅将两个字的发音连在了一起,还省去了一些因素对音节进行合并。在日常的口头交际中,由于语速过快人们有时会将两个字的音连起来发,听上去像一个字,用书面语的形式记录下来的话,通常会还其本来面目,可是在网络语言中,这种现象却被网民们"临摹"下来了,如: "你不要老是酱紫嘛。"--"酱紫"是"这样子"的意思。 2、创造性 与现代汉语词汇系统中词汇的严谨相比较,网络语言由于减少了外来的束缚,发挥了运用者的自由,往往在构思上更为巧妙,语出惊人,令人瞠目,最大限度地反映了人们在语言上的创造力。网民们可以在网络上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张扬自己的个性以引起别人的重视,取得一定范围的认同,丰富多彩的网络语言为网民提供展示个性的平台,网民展示个性的文字又丰富了网络语言的空间。网络语言建立在想象基础之上,其独特的语言体式和风格表现在网络语言的词语、数字、字母、图形、音韵和中外语言的内涵延展、脱义和综合转换运用上,表现在句式的简短、倒装、创新和省略上。 (1)完全创新。例如:

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的关系

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的关系 摘要:正义是法律所追求的重要价值目标之一,对正义之分以及其相互关系也是法学界历来所探究的热点问题。程序定义与实体正义具有必然因果联系,就是说,没有程序正义就没有实体正义,程序正义是维护并验证实体正义的必要条件。笔者认为不管程序正义和实体正义何者为先,法律建立的目标是为了达到整个社会的正义,那么为了达到社会正义有时应牺牲个体正义。 关键词:正义程序;实体正义;平衡 刑事诉讼是严重社会冲突的制度化解决方式,与任何一种社会制度一样,正义同样是刑事诉讼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反过来说,我们之所以能够忍受一种不正义,唯一的正当理由是需要用它来避免另一种更大的不正义。①可见,正义理念是指导刑事诉讼制度建设的完美的观念形态。正义可以笼统地区分为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但这种区分只具有的意义②,多数人对实体和程序的理解往往带有一种经验的意味。实体正义主要关注于如何最后地分配和保护社会的实体性价值的问题。这些价值包括权力、财富、地位、秩序、和平以及一个社会所珍视的其他任何一种善。程序正义主要关注于为实现实体正义所采用的方法和程序是否有利于实体正义的实现,以及这些方法和程序本身是否符合一定的正义标准。 一、实体正义和程序正义的概念 (一)实体正义的含义 实体正义从广义上来看分为社会正义,与抽象正义相对应的具体正义上的实体正义以及与程序正义相对应的实体法上的实体正义。而实体正义从狭义上来讲一般指的是第三种概念。实体正义由于具有与程序正义的相对应性,他的概念也是与“程序正义”伴随产生的。程序正义的概念的产生是在对程序工具主义的批判基础之上,由于最初程序工具主义认为程序不具有独立性,他是附随于结果,只要结果具备善的属性也就认为程序具备正义性。故批判者认为程序正义是独立于实体正义之外的一种独立的正义,它不具有附随性和工具性。 (二)程序正义的含义 通行理论将程序正义解释为“标志着法律程序本身内在优秀品质的价值“。程序正义具有法的程序性规范的正义的属性,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形成于法的形成和实施过程的正义:二是程序法中对权利和义务的分配应符合的正义标准。一般来说,法的形成和实施过程是按照程序法的规定来进行规制的,据此可以将程序正义界定为:依法产生并且设有权利和义务,在运行中体现其内在的品质,并且目标是指向并达到结果符合实体法正义目的的过程、步骤。程序正义是通过法律程序的本身而不是其所要产生的结果得到实现的价值目标。但英美学者有关程序正义的理论以及英美人长期以来形成的程序正义观念似乎把程序正义强调得过于绝对化了,因为程序正义被视为一种可以完全决定裁判结果的绝对因素:只要遵循了公平、合理的程序,法院的裁判结果就被视为是正当的,不论这种裁判是否建立在正确、可靠的案件事实基础上。 二、对中国长期以来重实体,轻程序的分析 ①参见【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第2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②陈卫东:《刑事诉讼法学原理与案例教程》,第3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发展、趋势

摘要:随着以互联网为媒介的人际交流越来越普遍和频繁,网民创造使用者张扬他们个性和魅力的网络流行语,其主要分为四类:数字类、字母类、文字类、符号类。新奇求异性、不稳定性和交际省力原则是它们的主要特征。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网民群体的更新,新的网络流行语又将产生和被使用。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起源类型特征发展趋势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成熟和普及,人类传播已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网络传播时代。那些年轻而时尚的网民们思维灵活,喜欢新事物,冲上创新,不断创造出一些充满怪异情趣、生动活泼的新词,这些词在网络聊天中被网民们约定俗成后广泛流传,我们称其为网络流行语。网络语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网络语言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和网络相关的专业术语,如信息技术、浏览器等;二是和网络有关的特别用语,如网吧、网民等;三是网民在网络上所用的常用词语,如神马等。狭义的网络语言就仅指第三类。①我们这里所讨论的网络语言也仅是针对狭义的网络用语(网络流行语)而言。 网络流行语是对传统语言词汇库的扩展,是那些在日常应用着的语汇库中不存在的,首先在网络交流过程中出现的词语,或者是在日常应用词汇库中旧有的,但是在以网络为媒介的交流中被赋予了新的意义的词。网络流行语有着很强的时效性,具有一定的风向标的作用。 一.产生群体 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39.9%。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88亿,超过台式电脑网民数3.8亿。 中国网民中40岁以上人群比重逐渐上升,截至2012年6月底,该群体比重为17.7%,比2011年底上升1.5个百分点。中国网民增长空间逐步向中年和老年人群转移,但主要还是以青壮年为主。 截至2012年6月底,我国拥有IPv6地址数量为12499块/32,相比上年底增速达到33.0%,排名迅速上升,仅次于美国、巴西。② 网民中青壮年比例较高,从用户职业上来看,学生所占比例最高,他们活跃在网络上,其年龄、学历和职业结构使其具备了其他社会群体不同的文化特征:年轻、有知识、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具有创新能力、个性、反叛精神。他们在网络上显示了其特有的智慧和才情。 二.网络流行语的分类 (一)数字部分,抽象的数字经过想象力的组合排列产生新的诙谐活泼充满情趣的意义,大多数是运用汉字外文的谐音,或者通过特别的数字组合表达某种意义。(二)字母部分,通过字母组合利用汉语拼音首字母或者英文单词的字母大写或读音的谐音来表达某种含义。 (三)文字部分,它们是由汉字构成的新词或原有的词汇附加了新的意义。(四)符号部分,陈原《社会语言学》:“表示现代社会生活的某些特殊情景,不能或不满足使用语言(有声语言或书面语言)来作为交际工具常常求助于能直接刺激人的感官的各种各样的符号,以代替语言,以便更直接,更有效,并能更迅速地做出反应。”③ 数字类、字母类、符号类范围相对文字类范围比较小,三者举例如下:9494=就是就是596=我走了(数字谐音) BS=鄙视GGMM=哥哥妹妹(汉字首字母缩写) :-D=笑O(∩_∩)O哈哈~=哈哈(通过组合符号、字母等形成新的表情)

江苏省如皋市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三)历史试题

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三) 历史试题 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春秋战国时期,以知识分子群体为核心的士阶层兴起并形成了自己的行为准则。孟子主张:“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表明他 A.追求积极向上的人生境界B.主张发奋读书以明道救世 C.提倡超然物外的价值追求D.维护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2.曹魏时期,中正的评价必须要有书面的正式材料。材料主要包括家世、品、状三个方面。 状,指行状,是举主对于被举者道德才能的详细叙述。这反映出曹魏时期的选官制度A.摒除了门第间的差别B.促进了社会阶级流动 C.扩大孝廉举主的权力D.关注选拔的公正合理 3.北宋前中期,在今四川井研县一带山谷中,密布着成百上千个采用新制盐技术的竹筒井,井主所雇工匠大多来自“他州别县”,以“佣身赁力”为生,受雇期间,若对工作条件或待遇不满意,辄另谋高就。这反映出当时 A.民营手工业得到了发展B.官营手工业世界领先 C.商业发展打破地区界限D.盐业专卖制度已解体 4.在筑城技术方面,宋以前的城市,城墙主要为夯土或版筑,城门多有木柱支撑而成。宋代一些重要城市开始包砖,到明代城门包铁皮,并筑砖拱门。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A.防御体系不断升级B.火药广泛用于军事 C.社会浮华之风盛行D.城市经济功能强化 5.明代仁宗皇帝曾赐给吏部尚书赛义,礼部左侍郎杨士奇、杨荣各金银章一枚,印章上刻有“绳愆纠缪”四字,要求他们积极进言官员的过失,并加印密封来报告。这说明当时A.六部成为皇帝顾问机构B.中央监察制度由此建立 C.中央行政效率得以提高D.封建专制皇权得到强化 6. A C.农产品的世界竞争力持续上升D.资本主义经济已经渗入到农村

新形势下网络舆情生成、演变规律初探 (1)

新形势下网络舆情生成、演变规律初探网络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递方式,催生了新的舆情承载模式,在很多时候网络舆情已经成为社会舆论的“风向标”和“引领者”。作为一种复杂的人类社会现象,网络舆情变化必然要遵循某些客观规律,而掌握这些发展规律,对于现阶段正确引导网络事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xx论坛上的一些具体事例,从网络舆情的不同发展阶段、特点以及成因背景等角度入手,对网络舆情演变发展规律作了一些探究。 一、网络舆情演变的几个阶段 1、刺激反应阶段。舆情的产生,往往源于外部事件的刺激,而网络舆情的产生则体现为民众通过网络这一平台,对外界的刺激性因子作出反应,进而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诉求。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关系国家民族利益的热点事件、事关国计民生的热点话题、反映当前社会道德困惑的焦点问题都有可能扮演着外界刺激因子的角色,相关热点事件一经发生或是经由媒体、网站论坛报道渲染,就有可能引发网民关注。 2、关注热议阶段。在网络热点雏形形成后,随着网民对事件的持续关注和情绪、意见的不断释放,大量与此相关联的信息得到补充和整合,从而吸引更多网民的关注,形成更深、更广的影响力。根据受关注程度的高低,这种“热况”有的持续时间较短,有的则要经历一个较长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好几种不同的观点,随着讨论的深入和事件真相的披露,最后会形成一种或几种占主导性的意

见。到此为止,网络舆情才正式形成。 3、涨落沉寂阶段。事物的发展规律总会经历一个由盛到衰的过程。网络舆情涨落、盛衰是客观刺激和主观心理活动作用下的结果。某一网络事件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高度关注后,一般都会逐渐消退。当然有些影响较大的网络热点问题可能会在外界新的刺激因子的作用下,出现第二波、第三波热潮。但从总体上看,随着时间的推移、公众兴趣的转移以及利益问题得到妥善地解决,舆情空间就会由最初的不断扩展变为逐渐回缩,直至最后沉寂消失。 二、网络舆情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特征和规律 1、单一事件造成同类事件井喷,网络舆情具有杠杆效应。在网络舆情的传播过程中,其蔓延范围之广、传播速度之快、影响力之深,大有“一个支点撬动整个地球”之势。一方面,由于所反映问题的普遍性,某一事件一经网络披露,网民们很容易表现出某种共鸣,将身边的或所听闻的同类事件发布到网上。以xx论坛为例,论坛网友对环境问题关注度颇高。从9月、10份发帖情况来看,xx论坛“关注xx”版块发表涉及环境问题的帖子211条,其中,提到废塑料问题的有69条。对9月7日至13日一周内18:00时段的“关注xx”首页帖子(普通主题)进行统计,在首页的30条主题中,涉及环境问题的分别是3条、4条、2条、3条、1条、3条、4条,每天首页上都会有环境类帖子出现,在各类帖子中居首。 另一方面,在网络交流中,由于缺乏形体语言的暗示,撇开事实不谈,人们很容易因为在网上发现很多与自己的见解有这样或那样共

网络舆情监控系统可行性报告

舆情监控系统可行性分析报告 2011年4月

1 目录 第一章项目总述 (2) 1.1 系统背景 (2) 1.2 数安舆情监控系统的必要性 (2) 1.3 我国网络舆情现状 (3) 1.4 系统设计方针和原则 (3) 第二章项目可行性分析 (4) 2.1价值分析 (4) 2.2 数安舆情监控系统三大模块 (5) 2.2.1 舆情分析引擎 (5) 2.2.2 互联网信息采集 (5) 2.2.3 搜索引擎数据管理 (5) 2.3 数安舆情监控系统先进技术 (5) 2.3.1 网络信息采集技术 (5) 2.3.2 数安舆情监控系统舆情智能分析技术 (6) 2.3.3 自然语言智能处理技术 (7) 2.3.4 全文检索技术 (7) 第三章实施方案 (7) 3.1 总体框架 (7) 3.2 数安舆情监控系统系统特点 (8) 3.2.1 自定义URL来源及采集频率 (9) 3.2.2 支持多种网页格式 (9) 3.2.3 支持多种字符集编码 (9) 3.2.4 支持整个互联网采集 (9) 3.2.5 支持内容抽取识别 (10) 3.2.6 基于内容相似性去重 (10) 3.2.7 热点话题、敏感话题识别 (10) 3.2.8 舆情主题跟踪 (10) 3.2.9 自动摘要 (10) 3.2.10 舆情趋势分析 (10) 3.2.11 突发事件分析 (10) 3.2.12 舆情报警系统 (10) 3.2.13 舆情统计报告 (11) 3.3 价值实现 (11) 第四章项目投资 (12)

第一章项目总述 1.1 系统背景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媒体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播形式,已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网友言论活跃已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不论是国内还是国际重大事件,都能马上形成网上舆论,通过这种网络来表达观点、传播思想,进而产生巨大的舆论压力,达到任何部门、机构都无法忽视的地步。可以说,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 1.2 数安舆情监控系统的必要性 网络舆情是通过互联网传播的公众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热点、焦点问题所持的有较强影响力、倾向性的言论和观点,主要通过BBS论坛、博客、新闻跟贴、转贴等实现并加以强化。当今,信息传播与意见交互空前迅捷,网络舆论的表达诉求也日益多元。如果引导不善,负面的网络舆情将对社会公共安全形成较大威胁。对我们说,如何加强对网络舆论的及时监测、有效引导,以及对网络舆论危机的积极化解,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国家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创建和谐社会的应有内涵。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正在跃升为全球领先的舆论媒体大国。截至2006年初,电视数量、报纸发行量和30岁以下网民人数均已排名全球首位;现有3000多个电视频道、2000多份报纸和9000多种杂志。在舆情媒体规模、媒体种类等发展迅猛的同时,舆情导向的监测预警显得愈发重要,特别是互联网这把“双刃剑”,既提供了大量进步、健康、有益的提倡性信息,也有不少反动、迷信、低级的误导性言论,这样就更需要有舆情监测预警的出现,防范误导性舆论的社会危害于未然,把握和保障正确舆论的前进导向,为构建和谐社会的舆情保驾护航。 2

新时代网络语言的汉语言文学发展

新时代网络语言的汉语言文学发展 摘要:经过上千年的传承以及发展,现如今汉语言已经成为一种完善且成熟的语言体系。因此,在汉语言基础上演变并发展而出的汉语言文学广博精深且精妙绝伦。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作为我国民族文化的根基,汉语言文学在网络语言的侵袭之下,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与危机。为了能够适应当下较快的生活节奏,汉语言文学的改革与转型势在必行。本文主要探究新时代背景下,汉语言文学在网络语言侵袭下所产生的积极影响以及消极影响,并对网络语言在汉语言文学发展中的意义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汉语言文学的发展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借鉴。 关键词:新时代;网络语言;汉语言文学;影响;意义 随着我国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在科研领域也不断取得一些突破,但在文字的应用上,则依然还处于基础功能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文字不单单为人们获取信息提供了便捷,同时也给汉语言文学的改革带来了一定的机遇。但是,当下不断加快的社会节奏,也使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受到了一些影响,致使其面临着一些难题和挑战。所以,对新时期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以及意义进行探究,具有一定的价值,急需引起思考和重视。 一、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产生的积极影响分析 对网民来说,网络用语具有一定的魅力,且随着其自身以及相关衍生文化的发展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1]不管对于哪一门语言

来说,要想被人们长久地传承并应用下来,就必须经过自身不断发展与创新。对文字本身来说,网络语言的不断发展能够对汉语言的进步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网络语言能够形象、生动地将人们内心的情感真实地表达出来,并使汉语言文学得到长效的发展。由于青年人接触网络的机会较多,且对新鲜的事物比较容易接受,因此,网络语言在青年群体中的应用比较广泛,且会对青年人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每年都会有一些新的外来词汇或者合成词被收录在牛津词典中,进而使词典得到不断完善和发展。网络语言即是人们在进行网络交流时,运用符号、简写以及外来词汇等方式赋予传统词汇新内涵,并创造出的一些新词汇。网络词汇的创造有很多种类和形式,且应用起来也十分多变且灵活。其不受传统语言规则的限制,不仅将一些外语的语法巧妙地融入其中,同时也体现出了对汉语言的改革与创新。网络语言的发展,丰富了人们运用语言沟通时的形式以及情感,更突破了传统语法规律的限制,在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一定乐趣的同时,也使汉语言文学的发展更加丰富多彩。例如,在网络中我们经常看到有人会说“神马都木有,神马都是浮云”,其中的“神马”就是“什么”的谐音,“木有”就是“没有”的谐音;在网络论坛中,我们经常会看到“拍砖”抑或“拍板砖”这样的词语,其指的就是批评意见;“造砖”则通常是指精心认真的写作;“灌水”则是指随意地写,无实质内容且言之无物、过长;“见光死”则通常是对网恋的一种比喻,即一见面就完蛋了。近年来,“囧”这个字在网络中比较流行,且“囧”字不单单只被广泛地应用在网络之中,同时其在生活中也得到了应用。

关于正义的几点思考

关于正义的两点思考 摘要:正义是法律的起点,同时也是法律的重点,也是法律所应追求和实现的目标。自古以来关于正义的定义多种多样,没有定论。本文通过阐述前人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同时提出争议的判断标准。 关键词:正义判断标准 一.何谓正义 正义“具有一张普洛透斯似的脸,变幻无常,随时可呈不同的形状,并具有极不同的面貌。”①从古希腊开始,哲学家、法学家、社会学家等就根据自己的知识架构以及自身的需要,对正义作出各式各样的定义。 (1)古希腊先哲柏拉图从道德的角度就曾画龙点睛的指出:正义就是各行其是和各守本分的美德,就是理性支配欲望,精神支配肉体的美德。亚里士多德继承和发扬柏拉图关于正义的定义。当代的法学家周凤举先生也承袭了这一思想。他将正义定义为正义是调节人类社会生活及人与人关系的一种道德观念,是在理性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体现公平、公正、公道原则的一种道德规范,是人们评价是非、善恶、美丑的一种道德标准,是人类善良愿望的核心。 (2)古罗马法学家认为,正义是给予每个人应得到的部分。在古罗马形成了合乎正义的三条原则:即正值的生活、不损害他人,各得其所。 (3)近代的学者站在不同的角度对何谓正义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霍布斯从权力主义方面对正义进行解释。他强调行为是否正义取决于主权者。合法的掌权者把一些事情作为正义的,从而指挥人们去做;而把一些事情作为是不正义的,从而禁止它。把正义和自由联系在一起始于英国哲学家和社会学家斯宾塞。他认为,同正义观念相联系的最高价值不是平等,而是自由。康德继承和发展了斯宾塞的正义论的主旨。他说:“如果我的行为或者我的状况,根据一条普遍法则,能够和其他人任何一个人的自由并存,那么,任何人妨碍我完成这个行为或者妨碍我保持这种状态,他对我是不公正的。因为根据普通法则,这种妨碍或阻力不能和自由并存。”② 美国当代著名的政治哲学家罗尔斯的正义学说被称为“社会正义论”或“体制正义论。”他指出:正义的首要问题是社会的基本结构或者准确地说,是社会主要制度分配基本权利和义务,决定由社会合作产生的利益之划分方式。比利时法学家佩雷尔曼对形式正义有系统的论述。他认为,不管人们出于何种目的,在任何场合下使用正义的概念,正义总是意味着某种平等,即给予某一特殊观点看来是平等的人,即属于同一范畴或阶层的人同样的对待,至于这个范畴属于什么 ①[美]博登海默著:《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61页。 ②[德]康德著,沈叔平译:《法的形而上学原理—权利的科学》,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41页。

网络舆情分析报告

网络舆情分析报告 学号:6100114004 姓名:陈文鑫专业:电子商务 新闻背景:南昌大学14年9月1日开始全校实行自主保洁,寝室保洁阿姨全部被请辞,学生们要轮流打扫公共卫生,寝室楼道加公厕,然而在短短时间内,引起了在校学生的强烈反弹和社会网络的激烈讨论。 据钱江晚报记者赶赴南昌采访发现:南昌大学宿舍的卫生情况已经有了好转,事情该怎样发展?这是52岁的南昌大学校长周创兵度过的第27个教师节。面庞黝黑、显得有些疲惫的他在自己整洁的办公室里踱步,头也不抬的回绝记者的采访要求说赶着开会。 这位被“上头条”的校长,正与他履新一年的南昌大学共同深陷舆论漩涡——南昌大学“自主保洁”制度,激起校内学生的强烈反弹。 有学生在微博上直言,“我交了学费,不是来掏粪的”.更有学生调侃到,“学校有条韬奋路,我们都是掏粪男孩”,此事迅速成为微博热门话题。还有学生质疑,学校执意推广,破坏了校园民主,相关费用流向也未及时公开。而众多网友则批评,这些90后太娇生惯养,“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并声称“招人不招昌大生”、、、、“自主保洁”为何酿成轩然大波?南昌大学是否存在强行推广?相关费用流向是否公开透明? 学生爆料:目前存在反雇清洁工现象 学校有规定,不分男女,一个学院的学生负责“承包”指定楼栋的卫生,包括厕所》同时,由于同一学院的学生分在不同的宿舍楼居住,以学院为单位组织,学生们可能被分配去打扫非自己居住的宿舍楼卫生。 学生反应,因为高楼层水压太低,秽物冲不下去,感觉恶心,连午饭都吃不下。 多名学生证实,在目前的“自主保洁”中,存在某些班级摊派学生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做清洁,以及反雇清洁工和学生工的现象。 校方回应:之前和学生沟通存在误会 舆论的发酵,已然席卷巨大风暴》面对来访的钱江晚报记者,南昌大学单位宣传部部长刘继荣表示,校方感受到巨大的舆论压力:“这几天,学校针对自主保洁开了不少专题会议。 “自主保洁”的提出,源起校长周创兵到南昌大学抚州医学院的一次调研。刘继荣介绍,抚州医学院的保洁改革很成功,“全宿舍楼除了两个保安,其他都是学生自主管理。”这让周创兵很受触动。所以才实行这一制度改革。 刘继荣解释说,之前和学生们国沟通存在误会,其实学校从未强制实行轮流打扫,或者强行摊派清洁任务。他出示一份署名为“学生组织联合会”的倡议书,倡议书里表明,学校决定自9月1日开始在全校推行学生公寓自主保洁服务工作,倡议积极参与班级(楼层)值日,认真完成日常保洁任务,积极争当志愿者,努力完成特殊保洁任务,积极参加大扫除。 一位校方知情人士分析,自主保洁走样,学校上下各级都有责任——从学院一级来说,“自主保洁”只是徒增他们的负担,没有什么实质性好处。 制度去向:不会取消,将推广行政人员“自主保洁” 在短短几天时间里,472名学生联盟上书反对,校方却称这些学生只占到了全校的百分之一。外界质疑,学校省下了保洁人员费用支出,是不是太抠门,省下来的钱哪去了。南昌大学学生宿舍与教室管理中心主任李永坚说:“不是学校抠门,实际上,学校

第二卷 复述格劳孔和阿德曼托斯关于正义的论述

第二卷复述格劳孔和阿德曼托斯的观点 第二卷开始苏格拉底的主要对话者是格老孔和阿得曼托斯。谈话发生于苏格拉底与色拉叙马霍斯的谈话之后,同来的格劳孔不满于色拉叙马霍斯轻易认输,更不满于苏格拉底关于正义模糊的论述,于是他想与苏格拉底就关于正义的本质的问题继续推理讨论。而格劳孔的兄弟阿德曼托斯则引用诗歌对格老孔的观点进行补充论证 格劳孔首先区分了三种善:善在本身;善既在本身,又在其后果;善在后果但本身是辛苦的。然后提出问题:正义属于哪一种?苏格拉底回答为第二种。但一般人会认为正义是第三种即善在结果本身辛苦,格老孔从来没有听到有人有力地为正义辩护,令其满意地信服正义比不正义好。因此他打算代表一般人的看法与苏格拉底辩论,并期待苏格拉底能有力地为正义辩护。格劳孔的论证从以下三方面展开: 第一:正义的本质和起源 正义是最好与最坏的折中。因为人们尝到过干不正义之事的甜头,也尝到过遭受不正义的苦头。为了既不要不正义之慧,也不要正义之亏,人们选择订立这样的契约。但这样的契约为大家接受和赞成并不是因为它本身真正善,而是因为这些人没有力量做不正义之事,因为他们是弱者。这就是正义的本质和起源。 第二:实施正义的人并非心甘情愿,而是不得已为之 格劳孔做出一个假设:眼前有两个人,一个正义,一个不正义。给他们各自随心所欲的权力(魔戒)然后冷眼旁观,当场就能发现,两人都会走向不正义之路,做不正义之事。这证明没有人把正义当作自己的事,心甘情愿的去实行。个人从不正义那里比从正义那里能得到更多利益,如果谁有权而不为非作歹甚至还会被当做傻瓜。 第三:不正义的人会比正义的人过得更好 假设让正义和不正义各趋极端:正义的人不做坏事却有大逆不道之名,不正义的人坏事做绝却有最最正义的好名声。然后来比较二者的生活:正义的人将会受到拷打折磨、戴着镣铐烧瞎眼睛受尽各种痛苦,而不正义的人却身居高位、通婚幸福。所以说诸神或是众人他们给不正义之人安排的生活要远比正义之人的生活幸福得多。 以上是格劳孔的观点,但阿德曼托斯认为格劳孔的阐述仍不够。他认为必须把人家赞扬争议批评不正义的观点全部理出来,这样才能表达清楚格劳孔的意思。于是他补充如下:第一:人们赞美的并不是正义本身,而是来自正义的好名声。他举诗人赫西俄德和荷马的诗句为例说明,只要有这个好名声,就可以从中得到种种好处。 其二:正义是艰苦的,不正义则是愉快的。诸神总是给正义的人不幸的遭遇和多灾多难的一生而给坏人以种种的幸福。阿得曼托斯引用诗歌论证存在消灾赎罪的方法:献祭,符咒,赛会。引证祭享和赛会可替生者赎罪,特有的仪式可使死者在阴间得到赦免。那么那些比较聪明,善于推理的年轻人会得出怎样的结论,他们还会做一个正义的人吗? 第三:诗歌里甚至告诉人们诸神都是可以收买的。所以即便做了不正义之事也没关系,只要向诸神祷告求情就可以安然无恙。那么人们还有什么理由去选择正义,而舍弃不正义呢? 所以我们不需做一个真正正义的人,只要表面上看起来正义即可。因为只要有正义这个门面,生前死后我们便可以对人或神左右逢源无往而不利。 虽然格劳孔和阿德曼托斯所述的观点都站在普通人和第一流权威的立场,但他们本身的想法却并非如此,实际上他们期望苏格拉底能证明正义与不正义本身各是什么以及它们对所有者各起了什么广泛深入的作用。

20101126 互联网的起源和发展

第二章:互联网基础知识 主讲人:杨春明 第一节互联网发展史 一.Internet 的起源和发展 最早起源于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DARPA的前身ARPAnet,该网于1969年投入使用。 ◆ARPAnet称为现代计算机网络诞生的标志。 ◆ARPAnet在技术上的另一个重大贡献是TCP/IP协议簇的开发和利用。 ◆它是Internet 的主干网,它为Internet的存在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Internet 的第二次飞跃归功于Internet 的商业化。 1983年ARPAnet 分裂称为两部分: ARPAnet和存军事用的MILNET. 同时局域网和广域网的产生和蓬勃发展对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NSFnet 于1990年6月彻底取代了ARPAnet 而称为了Internet 的主干网。 NSF 指的就是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它建立的网站NSFnet。 NSFnet对Internet 的最大的贡献是使Internet 全向社会开放。 二.Internet在我国的发展进程及现状 1.关于中国公用数据通信网。 我国已建成四大公用数据通信网中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通信网 ChinaPAC 中国公用数字数据网ChinaDDN 中国公用帧中继网ChinaFRN 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 ChinaNet 2.关于中国Internet的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研究试验阶段(1986~1993) 第二个阶段起步阶段(1994~1996) 第三个阶段快速增长阶段(1997~至今) 1994年4月,中关村地区教育与科研示范网络化工程进入互联网,实和Internet的TCP/IP 连接,从而开通了Internet的全功能服务,从此中国被国际上正式承认有互联网的国家。 3 Internet的发展特点与趋势 ●Internet的发展经历了研究网、运行网和商业网三个阶段。 ●Internet的意义并不在于它的规模,而在于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全球性的信息基础设 施。 ●信息产业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产生活方式,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重要 标志之一。 Internet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公共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演变阶段

5724《公共卫生管理》 一、单向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被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无分。) 1、公共卫生事业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有两个方面(1) (1)社会卫生活动的宏观和微观管理规律(2)卫生行政和卫生事业管理活动(3)公共卫生事业管理学总论和各论 (4)公共卫生事业管理的性质和研究方法 2、我国卫生事业的性质:(1) (1)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2)福利政策(3)公益事业(4)盈利为目的 3、“WHO”指(1) (1)世界卫生组织(2)世界医疗组织(3)世界经贸组织(4)世界健康组织 4、下列属于“卫生服务利用指标”的有:(1) (1)“两周每千人就诊人数”(2)“两周每千人患病人数”(3)“两周每千人患病日数”(4)“一周因病伤卧床人数” 5、区域卫生规划的周期一般为:(1) (1)5年(2)4年(3)1年(4)6年 6、ISO——9000是(1) (1)服务业合格的认证体系和质量管理标准体系(2)指国际标准化组织(3)国际质量组织(4)国际卫生标准 7、1883年,德国俾斯麦政府颁布的标志着世界上第一个强制性医疗保险制度诞生的法规是:(1) (1)《疾病保险法》(2)《社会保障法案》(3)《医疗服务建议》(4)《健康保险法案》 8、我国卫生事业的宗旨是:(1) (1)为人民健康服务(2)以农村为重点(3)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 务(4)中西医并重

9、街道卫生院、工厂保健站属于城市三级预防保健服务的(4) (1)第三级机构(2)第二级机构(3)不属于三级预防保健服务机构(4)第一级机构 10、常用的社区卫生指标中“人口出生率”的计算公式是:(4) (1)(年出生活产数÷同年育龄妇女数)×100%(2)(年初人口数+年末人口数)÷2 (3)(年出生活产数×年均人口数)×100%(4)(年出生活产数÷年均人口数)×100% 11、我国药品管理法管理的对象是(4) (1)医疗单位(2)医疗行政机构(3)医务工作者(4)药品 12、我国卫生事业的性质表明,我国卫生事业(1) (1)既具有福利性又具有公益性(2)以盈利为目的(3)具有投资回报性(4)是一种福利政策 13、常用的社区卫生指标中“一般生育率”的计算公式是(1) (1)(年出生活产数÷同年育龄妇女数)×100% (2)(年初人口数+年末人口数)÷2(3)(年出生活产数×年均人口数)×100% (4)(年出生活产数÷年均人口数)×100% 14、颁布于1883年的《疾病保险法》标志着世界上第一个强制性医疗保险制度的诞生,它是由(1) (1)德国俾斯麦政府颁布的(2)日本政府颁布的(3)美国政府颁布的(4)国际劳工组织颁布的 15、“ISO”是指(1) (1)国际标准化组织(2)国际社会组织(3)国际卫生组 织(4)国际质量体系 16、我国2003年颁布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处理应急事件的方针是(1)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2)信息畅通、反应快捷(3)统一领导、分级负责(4)依靠科学、责任明确

网络语言的发展及演变

网络语言的发展及演变着名诗人北岛写过世界上最短的一首诗,诗名是《生活》,内容只有一个字:网。无论你是否承认,这首诗完全概括了你现在的生活状态,无处不处于一张张硕大的网中。而“网络”这一张无形的大网正以它无法抗拒的力量和速度覆盖了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多的人不可避免地处于网络文化的新时代中,人类交流的工具——语言,也正随着这种趋势而步入一个新颖另类的时空。在网上,每一个冲浪者的语言行为和能力,都在潜移默化地改变。为了更好地运用网络语言,驾驭网络,人们展开了一场场研究和讨论。目前,针对网络语言的研究比比皆是,形式各异的论着铺天盖地地向我们涌来。而今天,这种潮流的推动下,笔者也展开了一系列的调查和研究,对网络语言的特征、演变和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探索,力求找出答案,为大家的网络生活开拓一片明朗。 一、什么是网络语言 首先,我们必须知道什么是语言。语言是符号系统,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语义为意义内容的,音义结合的词汇建筑材料和语法组织规律的体系。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进行思维和传递信息的工具,是人类保存认识成果的载体。 那么网络语言又是什么呢它和传统的语言又有什么不同呢 你只要在百度搜索上输入“网络语言”,在你面前出现的词条将不下一百种,比较严谨全面的解释还是不多,下面这条则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网络语言是伴随着网络的发展而新兴的一种有别于传统平面媒介的语言形式。它以简洁生动的形式出现在人们眼前,一诞生就得到了广大网友的偏爱,并在年轻群

体的推动下,神速发展。 二、网络语言的特征 前面我们对什么是网络语言稍微做了了解,那么网络语言的现状又是什么样的呢要研究这个问题,必须从表象和实质两方面入手。首先,我们小组对网络语言做了一番调查和总结,觉得网络语言可以分成下面几大类。 1、数字型:一般利用谐音来达到转化目的。 2、翻译型:其实这在语言学上很常见,就是外来语,一般也是根据原文的发音,找合适的汉字代替。 3、字母型:造词方法仍是谐音,以单纯字母的发音代替原有的汉字。 4、符号型:多以简单符号表示某种特定表情或文字,以表情居多。 (一)词汇特征 1.出现大量的谐音词:网络语言中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数字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易于输入和谐音的关系,一些数字的组合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另一方面,网络交际过程中为了加快交流的速度,在用汉语拼音输入法进行汉字输入时,一般不进行选择,而是在当前输入法默认的情况下就按了回车键,于是导致了一些有趣的谐音怪词的诞生,在网络这个特定的环境中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力而广泛流传开来。 1)英语谐音:用同音字母代表一个单词或字母组合乃至句子。, 2)汉语谐音 3)数字谐音: 4)“网虫”们随机使用的但已被圈内公认的各种缩略词。这些缩略语的来源主要是公认的缩写词汇,电传、传真英语的缩略符号或用数字代替字母缩合

西方哲学家的正义观

西方哲学家的正义观 一、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正义 柏拉图是第一个系统地思考“正义”的哲学家,他的正义观贯穿于《理想国》一书,是其民主和法治构建理论的基础。在《理想国》中,柏拉图首先在书中第一卷中对当时流行的“正义”概念进行了批判,与对话者一起一步一步去接近找到他所理解的正义。 克法洛斯认为正义即言行诚实。他认为,正义的实现与金钱有关,“有了钱财他就用不着存心作假或不得已而骗人了。当他要到另一世界去的时候,他也就用不着为亏欠了神的祭品和人的债务而心惊胆战了。”而柏拉图认为,这种正义只是一种行为正义。且,还债的对象和还债的时机也会导致不正义的情况出现。比如,一位朋友借给我们一件武器。后来他发疯了,接着想要我们归还这件武器。肯定有人会说我们不应该把武器归还给他,还给他是不对的、不正当的;毫无保留地把事情告诉一个疯子也是不对的、不正当的。此时,我们就“不能用说实话和把我们受委托的任何东西归还原主来定义正当的行为。波勒马霍斯认为正义即给每个人应得的。根据他的说法,“善待朋友”相当于拯救生命的医生,水手们谨慎航行以确保托运人安全抵达目的地;“把恶给予敌人”就相当于“在战争中联友而攻敌的时候”。而柏拉图认为,这种正义因为对象过于明确反而导致了模糊。因为如果医生没有患者,而舵手没有航行或战斗,那么这是否意味着正义是没有作用的呢?换而言之,“正义只对无用的东西有用,那么正义也没什么了不起的。”同时,有时敌友并不能明确分类,那么我们就会混淆善恶给予的对象,那么这样的话,很可能会出现帮助坏人、危害好人的情况。色拉西马霍斯认为正义即强者的利益,公平正义完全是国家实际掌权者依法对臣民的任何行动所强加的名称,并认为他们都是为了增加他们自己个人的或阶级的利益。柏拉图认为色拉西马霍斯的观点没有道德的含义,,统治者本人还会依据其欲望对权力尽行扩充。当强者只关心自己的利益而忽略了下属的利益时,他的行为也是非正义的。 柏拉图详尽地阐释了正义的两种形态:国家正义和个人正义,并进而指出了正义实现的三种路径。柏拉图认为一个正义国家的组织应该像整个宇宙和个人的有德行的、和谐的灵魂一样,由理性在其中占统治地位。同时,这个国家里有三个阶层,正如灵魂的三部分各自的功能那样:各个阶级之间的关系也相当于康健灵魂中各种功能之间的关系。在柏拉图的理想国里,有三个阶层的公民,即统治者、护卫者和生产者。统治者拥有的德性是智慧,因而居于国家的最高层面。他们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他们的职责是通晓治理国家的知识,能依靠自己的智慧力量和高尚的道德品质来管理国家;护卫者的地位仅次于统治者,其所拥有的德性是勇敢,他们经过一定的教育,作为治国者的辅助者,主要职责在于用忠诚和勇敢保卫国家的安全,从而维护国家的安定秩序;生产者作为最后一个阶层拥有节制这一品性,他们接受一定的技能培训,主要职责是为国家的正常运行和发展提供基本的物质生活资料。据此,柏拉图认为,如果每一阶层的人都能固守其位置,各司其职,那么“整个国家将以非常和谐的方式发展,所有阶级都将获得大自然赋予他们的那一份幸福。”在讨论国家正义时,柏拉图认为,一个国家的三个阶层分别具备智慧,勇敢和节制三种美德,且各司其职、和谐共存,便可称为国家正义。而一个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