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临床检验病原生物学》试题汇编

《临床检验病原生物学》试题汇编

《临床检验病原生物学》试题汇编
《临床检验病原生物学》试题汇编

《临床检验病原生物学》试题汇编

绪论

一、名词解释

1.微生物

【答案】微生物是一群肉眼不能直接看到,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微生物包括细菌、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放线菌、真菌和病毒等。

二、填空题

1.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只有原始的核物质(DNA),无、等核结构,具有两类核酸,

缺乏细胞器(除外无其他细胞器),以非有丝分裂的方式行繁殖。

2.真核细胞型微生物具有高度分化的核,有、和,具有细胞器,行有丝

分裂的低等生物。包括、藻类和。

【答案】

1.核仁,核膜,核糖体,二分裂。

2.核膜,核仁,染色体,真菌,原虫。

三、单选题

1.没有细胞壁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是

A.细菌 B支原体 C立克次体 D衣原体 E真菌

【答案】 B

四、问答题

1.试述微生物按其结构和组成的分类

【答案】(1)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只(2)真核细胞型微生物;(3)非细胞型微生物

第一章细菌系统分类学概述

二、填空题

1.系统学就是给活的生物进行分类的科学,故而又称作系统分类学,它包括三个方

面:、和。

2.细菌命名法规分为、、和

【答案】

1.分类,命名,鉴定。

2.总则,原则,规则,辅则。

第二章人体常住微生物及致病微生物

一、名词解释

1.隐性感染

【答案]】当宿主的抗感染的免疫力较强,或侵入的病原菌数量不多、毒力较弱,感染后对机体损害较轻,不出现或出现不明显的临床症状,为隐性感染,或称亚临床感染。

2.潜伏感染

【答案]】当宿主与病原菌在相互作用过程中暂时处于平衡状态时,病原菌潜伏在病灶内或某特殊组织中,一般不出现在血液、分泌物或排泄物中,一旦机体免疫力下降,潜伏之病原菌大量繁殖而发病,如结核分枝杆菌有潜伏感染。

侵袭力

【答案]】是指细菌突破机体防御功能,在体内定居、繁殖和扩散的能力。细菌侵袭力与其表面结构和产生的胞外酶有关。

3.毒血症

【答案]】是指病原菌在机体局部生长繁殖 , 不侵入血流 , 只是其毒素入血 , 引起特殊的中毒症状。

【答案]】是指病原菌侵入血流,并在其中大量生长繁殖,产生毒性代谢产物,引起严重的全身性中毒症状。

5.菌血症

【答案]】病原菌由局部侵入血流,但未在血流中生长繁殖,只是暂时或一过性通过。如伤寒和流脑的早期有菌血症期。

6.带菌状态

【答案]】机体在隐性感染或显性感染后,病原菌仍在体内继续存在并不断向体外排菌,称为带菌状态。该宿主称为带菌者。

二、填空题:

1.病原菌的致病性与其具有的毒力、侵入的______及______有密切关系。

2.细菌的毒力是由______和______决定的。

3.内毒素是______菌细胞壁中的______成分。

4.内毒素是由类脂A、______和______组成。

5.内毒素的毒性部分是______,菌体抗原(O抗原)是_____。

6.外毒素的化学成分是_____,可用甲醛处理制备_____。

7.依据外毒素的作用机理不同,可将外毒素分为_____、_____和肠毒素。

8.构成非特异性免疫的因素有体液因素、_____和_____细胞。

9.构成非特异性免疫的屏障结构主要有皮肤与粘膜屏障、_____和_____。

10.吞噬细胞对细菌的杀伤和消化作用主要由_____和_____两大系统介导。

11.接触感染是指人与_____或人与_____密切接触引起的感染。

【答案】

1.数量,途径

2.毒素,侵袭力

3.革兰阴性,脂多糖

4.核心多糖,特异性多糖

5.类质 A,特异性多糖

6.蛋白质,类毒素

7.神经毒素,细胞毒素

8.屏障结构,吞噬细胞

9.血脑屏障,血胎屏障

10.抗体,补体

11.患者,感染的动物

三、单选题

1.正常机体中的无菌部位是

A.皮肤表面

B.粘膜表面

C.外耳道

D.血液

E.眼结膜

【答案】D

2.正常机体中的有菌部位是

A.腹腔

B.骨髓

C.肌肉

D.血液

E.外耳道

3.正常菌群成员引起感染的条件是

A.变为耐药菌

B.发生基因突变

C.寄居部位改变

D.变为L型细菌

E.发生S-R变异

【答案】 C

4.关于正常菌群的致病条件中错误的是

A.寄居部位改变

B.局部免疫功能下降

C.菌群失调

D.全身免疫功能下降

E.细菌的毒力变异

【答案】 E

5.关于正常菌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皮肤上最常见的是表皮葡萄球菌

B.双歧杆菌是肠道内含量最多的细菌

C.大肠埃希菌是肠道内含量最多的细菌

D.鼻腔最常见的是葡萄球菌

E.口腔最常见的是甲型链球菌

【答案】 C

6.治疗菌群失调症应使用

A.维生素

B.纤维素

C.抗生素

D.抗毒素

E.生态制剂

【答案】 E

7.细菌致病性强弱主要取决于细菌的

A.基本结构

B.特殊结构

C.侵袭力和毒素

D.分解代谢产物

E.侵入机体的途径

【答案】 C

8.与细菌致病性无关的是

A.粘附因子

B.侵袭性酶

C.毒素

D.芽胞

E.荚膜

【答案】 D

9.有利于细菌在体内扩散的物质是

A.菌毛

B.荚膜

C.M蛋白

D.血浆凝固酶

E.透明质酸酶

10.细菌荚膜的功能是

A.与细菌的致病力有关

B.与细菌分裂有关

C.与细菌的生长能力有关

D.与细菌的接合有关

E.与细菌的变异有关

【答案】 A

11.关于内毒素叙述错误的是

A.来源于革兰阴性菌

B.化学成分是脂多糖

C.性质稳定, 耐热

D.菌体死亡裂解后释放出来

E.能用甲醛脱毒制成类毒素

【答案】 E

12.外毒素的特性叙述正确的是

A.多由革兰阴性菌产生

B.多为细菌裂解后释放

C.化学组成是脂多糖

D.可制备成类毒素

E.耐热

【答案】 D

13.细菌外毒素的特性叙述错误的是

A.化学成分是蛋白质

B.毒性作用有选择性

C.受甲醛作用变成类毒素

D.毒性部分是脂质A

E.不耐热

【答案】 D

14.类毒素的性质是

A.有抗原性也有毒性

B.没有抗原性而有毒性

C.有抗原性没有毒性

D.没有抗原性也没有毒性

E.具有内毒素特性

【答案】 C

15.有关抗毒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为外毒素经甲醛处理后获得

B.可中和游离外毒素的毒性作用

C.要中和与易感细胞结合的外毒素的毒性作用

D.可中和细菌内毒素的毒性作用

E.B+C

【答案】 B

16.类毒素是

A.抗毒素经甲醛处理后的物质

B.内毒素经甲醛处理后脱毒而保留抗原性的物质

C.外毒素经甲醛处理后脱毒而保留抗原性的物质

D.细菌素经甲醛处理后的物质

E.外毒素经甲醛处理后脱毒改变了抗原性的物质

17.带菌者是指

A.体内带有正常菌群者

B.潜伏在体内的病原菌不向体外排菌者

C.体内带有条件致病菌者

D.感染后临床症状明显并可传染他人者

E.感染后临床症状消失仍不断向体外排菌者

【答案】 E

18.下述细菌中易引起菌血症的是

A.破伤风梭菌

B.伤寒沙门菌

C.白喉棒状杆菌

D.肉毒梭菌

E.霍乱弧菌

【答案】 B

19.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易发生的感染类型是

A.不感染

B.隐性感染

C.显性感染

D.潜伏感染 E 带菌状态

【答案】 B

20.可经过多途径感染的细菌是

A.脑膜炎奈瑟菌

B.淋病奈瑟菌

C.伤寒沙门菌

D.军团菌

E.结核分枝杆菌

【答案】 E

21.各种细菌特定的侵入部位有关的因素是

A.细菌的侵袭力

B.细菌的抗原性

C.细菌的特殊结构

D.宿主局部微环境

E.细菌的侵入方式

【答案】 D

22.病毒在体内传播可通过的途径是

A.产道传播

B.沿神经系统

C.虫媒传播

D.水平传播

E.消化道传播

【答案】 B

23.组织细胞对病毒的易感性取决于细胞支持病毒复制的能力及

A.病毒是否产生毒素

B.细胞是否处于感受态

C.组织中易感细胞的数目

D.病毒的特殊结构

E.病毒的核酸组成

【答案】 C

24.引起潜伏感染的病毒是

A.麻疹病毒

A.风疹病毒

B.单纯疱疹病毒

C.乙型肝炎病毒

D.流感病毒

【答案】 C

25.吞噬细胞吞噬细菌后,不可能出现的后果

A.可引起组织损伤

B.细菌被杀死消化

C.细菌不被杀死,在细胞内仍可繁殖

D.可引起细菌在体内扩散

E.细菌不被杀死但发生变异

【答案】 E

26.不属于正常体液与组织中的抗菌物质是

A.补体

B.溶菌酶

C.抗生素

D.乙型溶素

E.白细胞素

【答案】 C

27.关于抗感染免疫的叙述,下列错误的是

A.完整的皮肤与粘膜屏障是抗感染的第一道防线

B.吞噬细胞和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是抗感染的第二道防线

C.体液免疫主要针对胞外寄生菌的感染

D.细胞免疫主要针对胞内寄生菌的感染

E.抗体与细菌结合可直接杀死病原菌

【答案】 E

四、问答题

1.简述与细菌致病性有关的因素。

【答案】细菌的致病性与其毒力、侵入机体的途径及数量密切相关。细菌的毒力取决于它们对机体的侵袭力和产生的毒素。细菌的侵袭力是指病原菌突破机体防御功能, 在体内定居、繁殖和扩散的能力。侵袭力与其表面结构和产生的侵袭性酶有关。

细菌毒素分为外毒素和内毒素两类。外毒素是某些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细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并分泌到菌体外的毒性物质。它们对组织细胞有高度选择性, 毒性作用强, 可引起各自特殊病变和临床症状。内毒素是革兰阴性菌细胞壁中的脂多糖成分, 只有当细菌死亡裂解或用人工方法裂解菌体后才释放出来。引起的病理变化和临床症状大致相同, 主要包括: 发热反应、白细胞反应、内毒素性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2.简述构成细菌侵袭力的物质基础。

【答案】细菌的侵袭力是指致病菌突破机体的防御功能, 在体内定居、繁殖和扩散的能力。构成侵袭力的物质是菌体表面结构和侵袭性酶。①菌体表面结构包括菌毛和膜磷壁酸以及荚膜和微荚膜。细菌的菌毛和某些革兰阳性菌的膜磷壁酸为具有粘附作用的细菌结构;细菌的荚膜和微荚膜有抗吞噬细胞吞噬和抗体液中杀菌物质 ( 补体、溶菌酶等 )的作用。②侵袭性酶是指某些致病菌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某些胞外酶, 它们可协助细菌抗吞噬或利于细菌在体内扩散等。如血浆凝固酶、透明质酸酶等。

3.简述致病菌引起人体全身性感染后,临床常见的几种情况。

【答案】全身感染是指机体感染后病原菌或/和毒性代谢产物向全身扩散 , 引起全身性症状的一种感染类型。临床上常见有下列几种情况 :

(1) 毒血症 : 病原菌在局部组织中生长繁殖,但不侵入血流,只有其产生的毒素进

入血流 , 到达易感的组织细胞 , 引起特殊的中毒症状。引起毒血症的病原菌常见的有白喉棒状杆菌,破伤风梭菌等。

(2) 菌血症 : 病原菌由局部侵入血流,但未在血液中繁殖,只是一时性或间断性地

经过血流到达体内适宜的组织器官后再生长繁殖而致病。

(3) 败血症 : 病原菌侵入血流并在其中大量生长繁殖,产生毒性产物,引起严重的

全身中毒症状。

(4) 脓毒血症 : 化脓性细菌侵入血流后在其中大量繁殖,并通过血流扩散到其它

组织器官, 产生新的化脓性病灶。

4.细胞免疫对细胞内寄生菌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答案】抗体难以对细胞内寄生的病原菌发挥作用,故消灭胞内寄生菌主要靠细胞免疫。发挥细胞免疫的T细胞主要有细胞毒T细胞 (Tc细胞 ) 和炎性T细胞。

Tc细胞可特异性杀伤病原菌感染的靶细胞,当靶细胞被溶解,释出的胞内寄生菌可被体液因素清除。

炎性T 细胞通过释放淋巴因子产生免疫效应。细胞内寄生菌进入机体后 , 一般先被吞噬细胞吞噬而不被杀灭,形成不完全吞噬。炎性 T 细胞可通过释放淋巴因子,如γ-干扰素等,能激活巨噬细胞使其吞噬杀菌能力极大增强 , 可将不完全吞噬转变为完全吞噬,即可将胞内寄生菌杀灭清除。

(刘运德)

第三章感染的证据

一、名词解释

1.Koch's postulates

【答案】即柯赫法则,是判断微生物和感染性疾病之间因果关系的标准。该法则包括如下内容:①病原微生物一定存在于感染性疾病个体中,而在健康的个体中不存在。②一定能分离和纯培养所怀疑的病原微生物。③当分离的病原微生物接种敏感的动物模型时,可以导致相同的疾病。④相同的病原微生物可再次从这种被感染的动物模型中分离到。

2.传染源

【答案】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常见的传染源有: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

3.Seroconversion

【答案】即血清转换,是指感染急性期血清与感染2~3周以后的血清比较,抗体由阴性转换为阳性的现象,是诊断新近病毒感染的最好的血清学标记。正常情况下抗体的滴度只发生细微的波动,而感染状态下,双份血清抗体滴度比较,可发生4倍以上的显著性改变。

二、填空

1.感染的证据包括、和。

2.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主要任务是为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提供,包括病原体

的、、和。

3.从病原学角度研究微生物和感染性疾病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其主要判断标准

是。

4.感染患者痰液的外观常可以提示病原体的类型,如脓痰有恶臭气味者,常提示;

黄绿色或翠绿色痰液,提示;痰白粘稠,牵拉成丝,难以咳出,提示;大量稀薄浆液性痰中含粉皮样物,提示;铁锈色痰液,提示;砖红色痰液,提示等等。

5.部分病原体感染引起的腹泻常表现出典型的粪便外观,如霍乱患者粪便外观呈改

变,阿米巴痢疾时粪便颜色呈。

6.感染性疾病流行的基本要素包括、和。

7.真菌培养的最适温度为,在此温度下,绝大部分医学真菌均生长良好;深部致病

性真菌一般都适于培养;双相性真菌可随温度变化而发生菌落形态及结构的变化,26℃时为,37℃时为。

8.血液或组织内原虫感染血涂片不论是薄涂片还是厚涂片,常用的染色方法包括

和。

9.鞭虫卵呈长椭圆形,大小约50~54×22~23μm,无卵盖,卵壳厚,两端有。

10.常用的寄生虫虫卵检测方法有、、、和等。

【答案】

1.临床证据,流行病学证据,病原学证据。

2.病原学证据,形态学证据,培养与鉴定证据,免疫学证据,基于病原体组分检测的证据。

3.柯赫法则。

4.厌氧菌感染,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白假丝酵母菌感染,棘球蚴病,肺炎球菌肺炎,克雷

伯杆菌肺炎。

5.米泔水样,果酱样。

6.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7.25℃~28℃,37℃,菌丝相,酵母相。

8.瑞士染色,姬姆萨染色。

9.透明栓。

10.直接涂片法,厚涂片透明法,浓聚法,毛蚴孵化法,钩蚴培养法。

三、单选题

1.2003年新出现的严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的病原体最终确定为()

A.流感病毒

B.副粘病毒

C.新型冠状病毒

D.衣原体

E.支原体

【答案】C

2.斑疹伤寒的病原体是()

A.伤寒沙门菌

B.麻疹病毒

C.支原体

D.衣原体

E.立克次体

【答案】E

3.下列哪项属于全身感染的常见症状()

A.咳嗽

B.腹泻

C.发热

D.黄疸

E.血尿

【答案】C

4.柯赫法则(Koch's postulates)作为判断微生物和感染性疾病之间因果关系的标准。

其内容不包括()

A.病原微生物一定存在于感染性疾病个体中,而在健康的个体中不存在。

B.病原微生物仅能从该种疾病患者体内分离到,其他任何疾病均不可能存在。

C.一定能分离和纯培养所怀疑的病原微生物。

D.当分离的病原微生物接种敏感的动物模型时,可以导致相同的疾病。

E.相同的病原微生物可再次从这种被感染的动物模型中分离到。

【答案】B

5.革兰染色难以分辨的病原体不包括()

A.军团杆菌

B.支原体

C.白假丝酵母菌

D.分枝杆菌

E.梅毒螺旋体

【答案】C

6.血平板上培养常产生β溶血环的细菌是()

A.无乳链球菌

B.肺炎链球菌

C.绿色链球菌。

D.肠球菌

E.D群链球菌

【答案】A

7.浅部真菌培养的最适温度为()左右,在此温度下,绝大部分医学真菌均生长良好,

过低和过高的温度可影响真菌生长。

A.4℃

B.25℃

C.35℃

D.37℃

E.42℃

【答案】B

8.免疫学方法诊断感染性疾病时,常取取患者双份血清,即一份在疾病的急性期,另一份

在恢复期(一般为2~6周后),当抗体效价升高()倍以上方有诊断价值。

A.1

B.2

C.3

D.4

E.8

【答案】D

9.下列哪一个试验不属于常用的寄生虫虫卵检测试验()

A.直接涂片法

B.改良加藤法

C.厚血膜涂片

D.浓聚法

E.毛蚴孵化法

【答案】C

10.怀疑阿米巴感染时,如粪便标本不能及时检查,标本应放置()温度下保存。

A.4℃

B.25℃

C.37℃

D.-20℃

E.-70℃

【答案】C

四、问答题

1.列举实验室获取细菌感染证据的4种常用手段,并举例说明

【答案】

(1)形态学检测革兰染色,抗酸染色

(2)培养和鉴定大部分细菌可通过培养和鉴定获得诊断

(3)免疫学检测肥大反应诊断伤寒沙门菌感染

(4)基于核酸的检测难以培养的病原体,如结核分枝杆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

的PCR检测。

(刘根焰)

第四章病原微生物感染的诊断技术

一、名词解释

1.培养基

【答案】培养基是将细菌生长繁殖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按着一定的比例配制而成的营养基质。

二、填空题

1.细菌感染后实验室检查的主要目的是和。

2.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准确与否和标本的选择、、有直接关系。

3.通过直接涂片染色镜检就可做出初步病原学诊断的病原体有、等。

4.在细菌鉴定过程中,分离出纯种后,通常应用以下方法做出最后鉴定,

即、、、等。

5.细菌感染的实验室检查中,常用的血清学试验有、、等三大类。

6.根据用途分类,培养基的种类有、、、、。

7.血清学试验一般需作两次,其血清分别取自疾病的和。第二次抗体效价比第

一次时方有诊断意义。

8.根据物理性状分类,培养基的种类有、、。

9.属于直接凝集反应的血清学试验有、等。

10.细菌感染的实验室检查,主要从两方面考虑,即和。

【答案】

1.病因学诊断,指导临床用药。

2.采取的时间,采取的方法。

3.结核杆菌,脑膜炎球菌。

4.菌落观察,形态染色观察,生化反应试验,血清学鉴定。

5.凝集反应,沉淀反应,中和试验。

6.基础培养基,营养培养基,鉴别培养基,选择培养基,厌氧培养基。

7.急性期,恢复期,高四倍或四倍以上。

8.固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

9.肥达反应,外斐反应。

10.病原菌的鉴定和其成分的检查,血清学试验(查抗体)。

三、单选题

1.在标本的采集和送检中不正确的做法是()

A.严格无菌操作,避免杂菌污染

B.采取局部病变时要严格消毒后采集

C.标本采集后立即送检

D.尽可能采集病变明显处标本

E.标本容器上贴好标签

【答案】B

2.对细菌种属的鉴定,下列哪项方法不是必须的()

A.形态染色观察

B.分离培养

C.菌落观察

D.药敏试验

E.血清学鉴定

【答案】D

3.下列哪种试验不属于细菌的生化反应()

A.糖发酵试验

B.外斐试验

C. C.V-P 试验

D.靛基质试验

E.甲基红试验

【答案】B

4.关于血清学试验结果分析时错误的是()

A.试验阳性说明机体接触过相应病原体

B.单次试验阳性不能完全证明新近感染

C.试验阴性不能完全排除相应病原体感染的可能性

D.试验阳性即有辅助诊断意义

E.双份血清标本,后者抗体效价比前者高四倍或四倍以上时有诊断意义

【答案】D

四、问答题

1.标本采集与送检时应注意什么?

【答案】

(1)严格无菌操作,尽量避免杂菌污染,特别是正常微生物群的污染。

(2)根据不同病原菌在机体内的分布、繁殖和排出的部位,采集不同的标本。

(3)同一疾病不同病程,采集不同标本。

(4)尽早采集标本,应在使用抗菌药物前,否则应加药物拮抗剂。采集局部不得使用消毒剂,必要时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拭干后再取材。

(5)尽可能采集病变明显部位标本。

(6)标本必须新鲜,尽快送检。

(7)根据病原菌特点,选择接种、保存及运送方法。

(8)在标本容器、相应化验单上,做好标记,详细填写检验目的、标本种类、临床诊断及其他常规项目。

2.革兰染色的原理、方法及其临床意义?

【答案】

(1)原理:①革兰阳性菌等电点低于革兰阴性菌,在同等条件下,吸收带正电荷的碱性染料多;②革兰阳性菌细胞壁肽聚糖层数多,立体网格状结构紧密,染料复合物不易从菌细胞内漏出,而革兰阴性菌细胞壁脂质含量高,易被乙醇溶解,使胞壁通透性增高,结合的染料复合物容易漏出;③革兰阳性菌含有多量核糖核酸镁盐与结晶紫、碘结合成大分子复合物不易脱色。此外,染色结果受菌龄、染料脱色时间、pH等多种因素影响。

(2)操作方法和结果:将标本固定后先用结晶紫染色lmin后水洗,再加碘液媒染1min后水洗,然后用95%乙醇脱色30秒后水洗,最后用稀释复红或沙黄复染1min后水洗。干后镜检,细菌被染成紫色的为革兰阳性菌,被乙醇脱色后复染成红色的为革兰阴性菌。

(3)临床意义:①鉴定细菌,革兰染色可将细菌分为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两大类;②与致病性有关,大多数革兰阳性菌以外毒素为主要致病物质,而革兰阴性菌主要以内毒素致病,二者临床表现和致病机理各不相同;③参考选择抗菌药物,大多数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头孢霉素、龙胆紫等敏感;大多数革兰阴性菌对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和氯霉素类等敏感。

3.抗酸染色的原理、方法及其临床意义?

【答案】

(1)原理:抗酸性细菌如结核分枝杆菌等分枝杆菌属细菌,细菌胞壁脂质多,其中分枝菌

酸与石炭酸复红结合成牢固的复合物,能够抵抗3%盐酸酒精的脱色作用,而使菌体保持红

色,故称抗酸染色法。

(2)操作方法和结果:将标本固定后先用高浓度石炭酸复红加热染色3~5min,倾去多余染

料后水洗,用3%盐酸酒精脱色30s水洗,最后加碱性美蓝复染30s水洗,干后镜检。细菌

被染成红色的为抗酸杆菌,细菌被染成蓝色的为非抗酸性细菌。

(3)临床意义:用于鉴定分枝杆菌属细菌如结核分枝杆菌、麻风杆菌,以及某些放线菌。

4.培养基的组成成分及其制备程序?

【答案】

(1)组成成分:

①营养物质:水、碳源、氮源、无机盐及特殊生长因子等。

②凝固剂:琼脂、明胶。

③抑菌剂:抑制杂菌生长。常用的抑菌剂有胆盐、煌绿、孔雀绿、蔷薇酸、亚硫酸钠、

亚硒酸盐、亚锑酸钾、苯乙醇等。

④指示剂:常用的指示剂有酚红、溴甲酚紫、溴麝香草酚蓝、甲基红、酸性复红、中国

蓝等。

(2)制备程序:调配与溶化、调整pH、过滤澄清、分装、灭菌、无菌检测与质控、保存。

(邵世和)

第五章微生物的保存与管理

一、名词解释

1.液体石蜡覆盖保藏法

【答案】液体石蜡覆盖保藏法是传代培养的变相方法,能够适当延长保藏时间,它是在斜面培养物和穿刺培养物上面覆盖灭菌的液体石蜡,一方面可防止因培养基水分蒸发而

引起菌种死亡,另一方面可阻止氧气进入,以减弱代谢作用。

2.载体保藏法

【答案】载体保藏法是将微生物吸附在适当的载体,如土壤、沙子、硅胶、滤纸上,而后进行干燥的保藏法,例如沙土保藏法和滤纸保藏法等。

3.寄主保藏法

【答案】寄主保藏法用于目前尚不能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的微生物,如病毒、立克次体、螺旋体等,它们必须在生活的动物、昆虫、鸡胚内感染并传代,此法相当于一般微生

物的传代培养保藏法。

4.冷冻干燥保藏法

【答案】先使微生物在极低温度(-70℃左右)下快速冷冻,然后在减压下利用升华现象除去水分(真空干燥)。

5.斜面低温保藏法

【答案】将菌种接种在适宜的固体斜面培养基上,待菌充分生长后,棉塞部分用油纸包扎好,移至2~8℃的冰箱中保藏。

二、填空

1.微生物菌种保藏技术很多,其原理主要是采用、、、和

等方法,使微生物生长在,的环境中。

2.微生物的代谢处于或的状态,才能在一定的时间内使其不发生而又保持。

3.冷冻保藏法可分、和等保藏法。

4.保存病毒应遵循,,,,,和等原则。

【答案】

1.低温,干燥,隔绝氧气,减少营养供给,添加保护剂,代谢不活泼,生长受抑制。

2.不活跃,相对静止,变异,生活能力。

3.低温冰箱(-20~-30℃,-50~80℃),干冰酒精快速冻结(约-70℃),液氮(-196℃)。

4.低温,定期活化增殖,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传代,严格按规范操作,避免毒种相互交叉污染,使病毒不产生

变异,保持病毒的遗传稳定性。

三、单选题

1.哪一项不是微生物菌种保藏技术原理()

A.低温

B.增加水分

C.隔绝氧气

D.减少营养供给

E.添加保护剂

【答案】B

2.传代培养保藏法中冰箱温度一般为()

A.0~2℃

B.4~6℃

C.8~10℃

D.12~14℃

E.30~36℃

【答案】B

3.哪种方法是传代培养的变相方法()

A.传代培养保藏法

B.载体保藏法

C.寄主保藏法

D.冷冻保藏法

E.液体石蜡覆盖保藏法

【答案】E

4.可作保藏厌氧细菌用的方法是()

A.斜面培养

B.穿刺培养

C.寄主保藏法

D.疱肉培养基培养

E.载体保藏法

【答案】D

5.滤纸保藏法属于下列哪种方法()

A.寄主保藏法

B.载体保藏法

C.穿刺培养

D.液体石蜡覆盖保藏法

E.冷冻保藏法

【答案】B

6.下列哪种可以用于保存目前尚不能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的微生物()

A.寄主保藏法

B.载体保藏法

C.液体石蜡覆盖保藏法

D.传代培养保藏法

E.冷冻保藏法

【答案】A

7.沙土保藏法()

A.寄主保藏法

B.冷冻保藏法

C.载体保藏法

D.液体石蜡覆盖保藏法

E.穿刺培养

【答案】C

8.干冰酒精快速冻结的温度是()

A.-50~80℃

B. -20~-30℃

C.-196℃

D.-70℃

E.-50℃

【答案】D

9.下列哪项不是保护剂()

A.牛乳

B.血清

C.甲醛

D.糖类

E.甘油

【答案】C

10.关于保存病毒的原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高温

B.定期活化增殖

C.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传代

D.避免毒种相互交叉污染

E.保持病毒的遗传稳定性

【答案】A

11.超低温冰箱保藏病毒的温度是()

A.4~8℃

B.-20~-40℃

C.-85℃

D.-100℃

E.-110℃

【答案】C

12.液氮保藏病毒方法中,液态氮内为()

A.-150℃

B.-196℃

C.-250℃

D.-300℃

E.-350℃

【答案】B

13.哪项是实验室和工厂菌种室常用的保藏法()

A.斜面低温保藏法

B.液体石蜡保藏法

C.滤纸保藏法

D.沙土保藏法

E.液氮冷冻保藏法

【答案】A

14.哪项为菌种保藏方法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对一般生活力强的微生物及其孢子以及无芽胞菌和难保存的致

病菌都适用()

A.斜面低温保藏法

B.冷冻干燥保藏法

C.液体石蜡保藏法

D.滤纸保藏法

E.沙土保藏法

【答案】B

15.目前临床真菌实验室普遍采用的保存方法有()

A.斜面低温保藏法

B.冷冻干燥保藏法

C.液体石蜡保藏法

D.滤纸保藏法

E.蒸馏水保存法

【答案】E

16.关于微生物的保管规则和制度,哪项是错误的()

A.菌种应专人负责保管

B.若要运输或携带必须置于金属罐内密封,由专人领取

C.保存的菌种应于规定时间定期移种,每移种一代作一次鉴定

D.实验室用培养基保存菌种时,应保存两套,一套供保存传代;另一套供日常应用

E.菌种保存范围,转移和销毁等必须严格遵守卫生部有关规定

【答案】C

17.哪项是在我国的国际菌种保藏中心()

https://www.doczj.com/doc/d415853545.html,CCM

B.ATCC

C.JFCC

D.JCM

E.NCCB

【答案】A

18.哪项是中国医学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的英文缩写()

A.ACCC

B.CGMCC

C.CMCC

D.CVCC

E.CFCC

【答案】C

19.关于保存病毒,哪项是错误的()

A.定期活化增殖

B.严格按规范操作

C.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传代

D.避免毒种相互交叉污染

E.常温

【答案】D

20.关于微生物菌种保藏中菌种的状态,哪项是错误的()

A.相对静止

B.不活跃

C.生长受抑制

D.仍保持生命活力

E.代谢旺盛

【答案】E

四、问答

1.微生物菌种保藏的目的及其原理。

【答案】

微生物具有容易变异的特性,因此,必须重视微生物的保存,使微生物的代谢处于不活跃或相对静止的状态,使其尽可能不发生变异或死亡,为科学研究与实验鉴定提供良好的菌种。

微生物菌种保藏技术原理主要是采用低温、干燥、隔绝氧气、减少营养供给和添加保护剂等方法,使微生物生长在代谢不活泼,生长受抑制的环境中。常用的方法有:蒸馏水悬浮或斜面传代保藏;干燥-载体保藏或冷冻干燥保藏;超低温或在液氮中冷冻保藏等方法。

2.微生物常用保存方法有哪些?

【答案】

微生物常用保存方法可分为以下几种:

(1)传代培养保藏法

有斜面培养、穿刺培养、疱肉培养基培养等(后者作保藏厌氧细菌用),培养后于4~6℃冰箱内保存。

(2)液体石蜡覆盖保藏法

是传代培养的变相方法,能够适当延长保藏时间,它是在斜面培养物和穿刺培养物上面覆盖灭菌的液体石蜡,一方面可防止因培养基水分蒸发而引起菌种死亡,另一方面可阻止氧气进入,以减弱代谢作用。

(3)载体保藏法

是将微生物吸附在适当的载体,如土壤、沙子、硅胶、滤纸上,而后进行干燥的保藏法,例如沙土保藏法和滤纸保藏法等。

(4)寄主保藏法

用于目前尚不能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的微生物,如病毒、立克次体、螺旋体等,它们必须在生活的动物、昆虫、鸡胚内感染并传代,此法相当于一般微生物的传代培养保藏法。病毒等微生物亦可用其他方法如液氮保藏法与冷冻干燥保藏法进行保藏。

(5)冷冻保藏法

可分低温冰箱(-20~-30℃,-50~80℃)、干冰酒精快速冻结(约-70℃)和液氮(-196℃)等保藏法。

(6)冷冻干燥保藏法

先使微生物在极低温度(-70℃左右)下快速冷冻,然后在减压下利用升华现象除去水分(真空干燥)。

3.何谓斜面低温保藏法?试述其优、缺点。

【答案】

斜面低温保藏法

将菌种接种在适宜的固体斜面培养基上,待菌充分生长后,棉塞部分用油纸包扎好,移至2~8℃的冰箱中保藏。

保藏时间依微生物的种类而有不同,霉菌、放线菌及有芽孢的细菌保存2~4个月,移种一次。酵母菌两个月,细菌最好每月移种一次。

此法为实验室和工厂菌种室常用的保藏法,优点是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不需特殊设备,能随时检查所保藏的菌株是否死亡、变异与污染杂菌等。缺点是容易变异,因为培养基的物理、化学特性不是严格恒定的,屡次传代会使微生物的代谢改变,而影响微生物的性状;污染杂菌的机会亦较多。

4.试述液氮冷冻保藏法的基本步骤及适用范围。

【答案】

液氮冷冻保藏法的基本步骤:

(1)选择安瓿管(2)加保护剂(3)接入菌种(4)冻结(5)保藏(6)恢复培养

此法除适宜于一般微生物的保藏外,对一些用冷冻干燥法难以保存的微生物如支原体、衣原体、氢细菌、难以形成孢子的霉菌、噬菌体及动物细胞均可长期保藏,而且性状不变异。

5.试述真菌的蒸馏水保存法的适用范围、优点及简要操作步骤。

【答案】

真菌的种类繁多,而蒸馏水保存法则适用于浅部和深部真菌菌株绝大多数的菌种,此方法存活率高、污染少、保存时间长,是目前临床真菌实验室普遍采用的方法。

(1)用移液器吸取4mL无菌蒸馏水注入安瓶中。将发育成熟的菌落用无菌接种针挑取数块放入安瓶中,加盖密封,贴上日期标签,注明菌株名称、编号,置室温保存。

(2)念珠菌属可将无菌蒸馏水4mL用移液器注入发育成熟的菌落试管后轻轻摇匀,使之形成菌悬液后,再注入安瓶中。

6.病毒常用保存方法有哪些,各自有哪些特点?

【答案】

(1)冰箱保藏法普通冰箱保藏:4~8℃;低温冰箱保藏:-20~-40℃;超低温冰箱保藏:-85℃。特点:方便、价格相对较便宜。此法保存要注意停电和冰箱的故障。

(2)液氮保藏方法置液氮保藏器中保存,保藏器内的气相为-150℃,液态氮内为-196℃。注意定期补充液氮。

(3)冷冻真空干燥保藏法先将液态的样品冻结成固态,在真空条件下使温度下降,通过直接升华抽去水分,从而使物质脱水干燥,简称冻干法。特点:冻干法保藏是在低温,干燥和隔绝空气的条件下,使病毒处于休眠状态,它的代谢是相对静止的,因而使病毒可以保存较长的时间。

7.试述微生物保管规则和制度。

【答案】

(1)菌种应专人负责保管,并由部门负责人经常督促检查。若因工作变动,应及时作好全面交接工作。

(2)菌种应保存于安全的地方,所用冰箱等保存容器均应加锁。若要运输或携带必须置于金属罐内密封,由专人领取。

(3)菌种必须设记录卡,内容包括菌种名称、编号、来源、分离日期、鉴定日期、鉴定者、鉴定结果、传代情况及所用培养基,保存方法、温度、转移及销毁情况和原因、保存者、部门负责人等。

(4)保存的菌种应于规定时间定期移种,每移种三代作一次鉴定。如发现污染或变异应及时处理。

(5)实验室用培养基保存菌种时,应保存两套,一套供保存传代;另一套供日常应用。

(6)菌种保存范围,转移和销毁等必须严格遵守卫生部有关规定。

(7)培养菌种的试管和干燥菌种的安瓿上应贴标签,写明编号、菌名及日期。

8.试列举出6个菌种保藏机构。

【答案】American Type Culture Collection(ATCC) 、Japan Collection of Microorganisms、German Collection of Microorganisms and Cell Cultures、Centraalbureau voor Schimmelcultures、Belgian Co-ordinated Collections of Micro-organisms、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CCCCM)。

(刘运德)

第六章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全面质量管理

一、名词解释

1.室内质量控制

【答案】室内质量控制(Internal quality control ,IQC)是实验室人员严格按照规定所执行的,确保整个检测过程中所使用的试剂、设备和所执行的操作符合既定要求的质量标准。室内质量控制应该贯穿于标本进入实验室到检测结果出来的整个检测过程。

2.室间质量评估

【答案】室间质量评估(External Quality Assessment,EQA)是实验室以外的有一定资质的机构组织实施的,通过比较不同实验室之间检测结果的差异,对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进行第三方评价,EQA又称作比对试验(proficiency testing ,PT)。EQA 是实验室质量认可的需要,可有效评价实验室质量管理的水平,同时也是对室内质量控制的有效检验,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应参加与本实验室有关的EQA 计划,并获得满意的成绩。

二、填空题

1.微生物检验标本的质量控制内容包括标本的正确、、。

2.药敏试验用MH琼脂的厚度为。

3.西蒙枸橼酸琼脂质量控制时,通常选肺炎克雷伯菌作为质控菌株,培养后呈,选大肠埃希菌作

为阴性质控菌株,培养后仍保持。

4.常规纸片法药敏试验的质量控制菌株为、和。

5.室间质量评估的基本模式有和。

6.分析后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是的质量管理和为医护人员和患者提供与项目结果有关的满意的

服务

【答案】

1.采集,保存,标识,运送。

2. 4 mm。

3.阳性,蓝色,阴性,绿色。

4.大肠埃希菌 ATCC 25922,金黄色葡萄球菌 ATCC 25923,铜绿假单胞菌 ATCC 27853。

5.熟练程度考核,盲点试验。

6.检测报告,专业咨询。

三、单选题

四、问答题

1.简述微生物实验室的全面质量管理

【答案】微生物实验室的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是指控制一切可能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不断提高检验的质量和效率,是质量管理的理想境界。微生物实验室的全面质量管理除人力资源、实验室环境、质量手册等实验室管理的共性问题外,与其他专业实验室的区别于在于围绕微生物检验过程的分析前、中、后三阶段的质量管理。

2.临床病原学检验标本采集的一般要求

【答案】

(1)标本采集前后要洗手

(2)标本采集过程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3)根据疾病的进程或病原体特性选取恰当的时机采集标本

(4)所采集的标本对感染性疾病具有代表性

(5)标本采集量要满足检测对标本量的最低要求

(6)标本采集后置于适当大小的无菌容器里

(7)确保盛标本的容器外面清洁且没被污染

(8)拧紧容器严防标本运送途中泄漏

(9)清楚填写标本的采集日期、患者标识和项目申请单

(10)及时送到临床微生物实验室

(11)

3.简述药敏试验培养基质量控制的基本内容

【答案】

(1)pH值

(2)培养基的量

(3)无菌试验

(4)生长抑制试验

(5)演变试验

(刘根焰)

第七章球菌

一、名词解释

1.MRS

【答案】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tant Staphylococcus)的缩写,该类菌对所有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类/加酶抑制剂复合制剂和碳青霉烯类药物均无临床疗效。

2.聚集因子(clumping factor)

【答案】又称结合型凝固酶,是指结合于某些葡萄球菌细胞壁的凝固酶,它直接作用于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使之变成纤维蛋白而形成凝块,通过玻片法凝固酶试验进行测定。

3.CAMP

【答案】无乳链球菌产生一种细胞外 CAMP 因子,它可增强金黄色葡萄球菌的β-溶血素对牛、羊红细胞的裂解能力,促其产生显著的协同溶血作用,常用作链球菌种群的鉴别。

二、填空:

1.产生自溶酶的病原性球菌常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葡萄球菌凝固酶试验中,玻片法主要测定_______,试管法主要测定_______。

3.金黄色葡萄球菌噬菌体Ⅰ群产生_____________毒素,噬菌体Ⅱ群产生______________毒素。

4.链球菌在血平板上可呈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溶血现象。

5.链球菌传统的分类常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分类。

https://www.doczj.com/doc/d415853545.html,ncefield 群特异性抗原,化脓性链球菌具有_______, 无乳链球菌具有________,牛链球菌具有_______。

7.肺炎链球菌与甲型溶血性链球菌的重要生化鉴别试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具有C、G 群抗原β-溶血性链球菌的BGUR 试验, 大菌落的停乳链球菌似马亚种呈________, 小菌落的咽

峡炎群链球菌呈________。

9.分解阿拉伯糖、亚碲酸盐和丙酮酸盐试验结果模式: 粪肠球菌为________ ,屎肠球菌为_________。

10.奈瑟菌和卡他莫拉菌的两个推测性鉴定指标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

【答案】

1.肺炎链球菌,淋病奈瑟菌,脑膜炎奈瑟菌。

2.结合型凝固酶,游离型凝固酶。

3.中毒性休克综合症毒素-1,表皮剥脱毒素。

4.甲型(或α)溶血,乙型(或β)溶血,丙型(或γ)溶血。

5.溶血现象,Lancefield 抗原结构

6. A 群,B 群,D 群。

7.胆汁溶菌试验,Optochin敏感试验,菊糖分解试验。

8.阳性,阴性。

9.-,+,+ ,+,-,- 。

10.革兰染色镜下特性,氧化酶试验。

三、单选题

1.引起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最常见的细菌是

A.铜绿假单胞菌

B.金黄色葡萄球菌

C.粪肠球菌

D.大肠埃希菌

E.草绿色链球菌

【答案】E

2.对 A 群链球菌的再次感染提供保护性免疫力的是

A.溶血素 O 抗体

B.透明质酸酶抗体

C.M 蛋白抗体

D.C多糖抗体

E.链道酶抗体

【答案】 C

3.对杆菌肽敏感的β-溶血性链球菌常是

A. A 群

B. B 群

C. C 群

D. D 群

E.G 群

【答案】 A

4.葡萄球菌触酶阳性,下列菌株例外的是

A.溶血葡萄球菌

B.表皮葡萄球菌

C.腐生葡萄球菌

D.木糖葡萄球菌

E.金黄色葡萄球菌厌氧亚种

【答案】E

5.可将脑膜炎奈瑟菌与淋病奈瑟菌区别开来的试验底物是

A.麦芽糖

B.蔗糖

C.葡萄糖

D.果糖

E.乳糖

【答案】 A

6.临床分离的革兰阴性双球菌中,水解三丁酸甘油酯,硝酸盐还原试验呈阳性,最有可能的细菌是

A.脑膜炎奈瑟菌

B.淋病奈瑟菌

C.卡他莫拉菌

D.干燥奈瑟菌

E.粘液奈瑟菌

【答案】 C

7.下列试验中,鉴别葡萄球菌属与链球菌属最有价值的是

A.氧化酶试验

B.葡萄糖发酵

C.触酶试验

D.杆菌肽试验

E.凝固酶试验

【答案】 C

8.有助于鉴别卡他莫拉菌与脑膜炎奈瑟菌的是

A.触酶试验

B.氧化酶试验

C.DNA酶

D.革兰染色

E.动力试验

【答案】 C

9.引起新生儿败血症的链球菌中,最多见的血清群是

A. A 群

B. C 群

C. F 群

D. D 群

E. B 群

【答案】 E

10.以下无芽胞细菌中,对外界理化因素抵抗力最强的是

A.粪肠球菌

B.铜绿假单胞菌

C.金黄色葡萄球菌

D.化脓性链球菌

E.霍乱弧菌

【答案】C

11.有关淋病奈瑟菌的论述,哪一项不正确?

A.革兰阴性双球菌

B.标本来不及检验应放冰箱保存

C.培养需5%~10%CO2

D.培养久后菌体可发生自溶

E.营养要求高,普通培养基上不生长

【答案】 B

12.关于肠球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触酶试验阴性

B. 6.5%NaCl 肉汤生长

C.胆汁七叶苷变黑

D.pH9.6 肉汤混浊

E.最适生长温度 45℃

【答案】 E

13. 引起人类烫伤样皮肤综合症的病原菌是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表皮葡萄球菌

C.化脓性链球菌

D.铜绿假单胞菌

E.炭疽芽胞杆菌

【答案】A

14. Lancefield群特异性抗原的分类,依据链球菌所含哪种抗原的不同?

A.M 抗原

B.S 抗原

C.P 抗原

D.C抗原

E.R 抗原

【答案】 D

15.目前我国感染人的猪链球菌主要是哪型?

A. 2 型

B. 1 型

C.9 型

D.7 型

E. 3 型

【答案】 A

16.在 6.5%NaCl 培养基上能生长的是

A.肺炎链球菌

2018年上海高考生物试题纯

2018年上海高考生物试题(纯版) 第Ⅰ卷(共60分) 一.单选题(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一)1分题(共8题) 1.核糖与核酸都不含有的元素是 A.N B.O C.P D.S 答案:D 2.下列物质由肝细胞内核糖体合成的是 A.转氨酶B.糖原 C.胆汁D.尿素 答案:A 3.要观察植物细胞的细胞板结构,所选择的细胞应处于有丝分裂的 A.前期B.中期 C.后期D.末期 答案:D 4.有同一器官分泌,且生物效应相反的一组激素是 A.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B.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 C.促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D.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

5.下列糖类中属于单糖的是 A.蔗糖B.核糖 C.糖原D.淀粉 答案:B 6.下列表示纯合体的基因型是 A.B. C.D. 答案:C 7.人类镰刀形细胞贫血症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A.基因突变B.染色体结构变异C.基因重组D.染色体数目变异答案:A 8.在果蝇的下列细胞中,一定存在Y染色体的细胞是A.初级精母细胞B.精细胞 C.初级卵母细胞D.卵细胞 答案:A (二)2分题(共20题) 9.下列各细胞结构中,可能存在碱基互补配对现象的有 ①染色体②中心体③纺锤体④核糖体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10.据右图,下列选项中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的是 答案:A 11.制备单克隆抗体所采用的细胞工程技术包括 ①细胞培养②细胞融合③胚胎移植④细胞核移植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③④ 答案:A 12.1个葡萄糖分子有氧呼吸释放能量为m,其中40%用于转化为,若1个高能磷酸键所含能量为n,则1个葡萄糖分子在有氧呼吸中产生分子数为 A.25m B.25n C.5m D.5n 答案:B 13.β-半乳糖苷酶能催化乳糖生成半乳糖和葡萄糖,但不能催化麦芽糖分解为葡萄糖。这表明,β-半乳糖苷酶的催化作用具有A.高效性B.专一性 C.稳定性D.多样性 答案:B

高考理综生物试卷及答案(上海卷)

2011年高考上海生命科学试卷 一、单选题(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一)1分题(共6题) 1. 下列藻类中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A. 伞藻 B. 衣藻 C. 硅藻 D. 颤藻 2. 在蝌蚪发育成蛙的过程中,对尾部消失起主要作用的细胞器是 A. 溶酶体 B. 中心体 C. 线粒体 D. 高尔基体 3. 有些人乘车时会感到眩晕和恶心。人耳中与此现象相关的身体平衡感受器是 A. 耳蜗 B. 前庭器 C. 鼓膜 D. 听小骨 4. 下列细胞中,其呼吸过程会产生乙醇的是 A. 缺氧条件下的马铃薯块茎细胞 B. 剧烈运动时的人骨骼肌细胞 C. 酸奶生产中的乳酸菌 D. 受涝的植物根细胞 5. 登革热是由蚊虫叮咬传播的微生物传染病,该病的传播途径属于 A. 接触传播 B. 空气传播 C. 病媒传播 D. 媒介物传播 6. 人免疫系统中大量合成并分泌抗体的细胞是 A. 巨噬细胞 B. T淋巴细胞 C. 致敏T细胞 D. 浆细胞 (二)2分题(共21题) 7. 右图①~④表示麻醉剂阻断神经冲动传导的可能位置。如果病人有感觉,但手不能动,那 么阻断的位置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8. 基因突变在生物进化中起重要作用,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 A基因突变为a基因,a基因还可能再突变为A基因 B. A基因可突变为A1、A2、A3……,它们为一组复等位基因 C. 基因突变大部分是有害的 D. 基因突变可以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 9. 科学家从我国腾冲热泉中分离得到一株硫化叶菌,下列关于该菌的表述错误的是 A. 青霉素不能抑制其细胞壁的合成 B. 为高温酶的潜在来源 C. 对其研究有助于了解生命的起源和进化 D. 无拟核结构 10. 右图为人体某细胞内发生的部分代谢途径,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①所示的反应类型为氧化分解反应 B. 该细胞膜上有胰高血糖素受体,但无肾上腺素受体 C. 脂肪酸需转化为丙酮酸后,才能进入三羧酸循环 D. 该细胞合成的甘油三酯主要以VLDL的形式输送至血液 11. 甲状腺的滤泡细胞分泌甲状腺素,C细胞分泌32肽的降钙素,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滤泡细胞和C细胞内含有不同的基因 B. 控制降钙素合成的基因长度至少为192对碱基 C. 在降钙素溶液中加入适量的双缩脲试剂,溶液呈橘红色 D. 滤泡细胞和C细胞内RNA种类不同 12. 右图表示两基因转录的mRNA分子数在同一细胞内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若两种 mRNA自形成至翻译结束的时间相等,两基因首次表达的产物共存至少需要(不考 虑蛋白质降解)

全国初中化学竞赛试题及答案

全国初中化学竞赛试题 及答案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2008年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 (第十八届天原杯)复赛试题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 得分 试题说明:1.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附加题供选用)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F:19 Na:23 Al:27 S:32 Cl: K:39 Ca:40 Mn:55 Fe:56 Cu:64 Zn:65 Ba:137 3.考试时间:2小时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 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有两个答案的错1个不得分, 漏选1个扣1分。请将答案填在下表相应题号的空格内。)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1.2007年10月24日,我国使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嫦娥1号”送上月球轨道,其任务之一是探测月球上氦–3(质子数为2,中子数为1的原子)资源。下列氦–3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2.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08年8月8日在北京举行。下列措施不符合绿色奥运理念的是() A.奥运场馆周围的路灯采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 B.在奥运场地使用电动汽车和新型清洁燃料汽车 C.场馆附近的绿化采用微灌或滴灌智能控制技术 D.将奥运村的生活垃圾全部集中深埋 3.1991年碳纳米管被发现。碳纳米管是由石墨中的碳原子层卷曲而成的管状的材料,管的直径一般为几纳米到几十纳米,管的厚度仅为几纳米。碳纳米管由于其独有的结构和奇特的物理、化学特性以及潜在的应用前景而受到人们的关注。下列有关碳纳米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碳纳米管是一种新型的高分子化合物 B.碳纳米管的化学性质常温时很稳定 C.碳纳米管导电属于化学变化 D.碳纳米管的结构和性质与金刚石均相同 4.闪电时空气中有臭氧(O3)生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O3和O2混合得到的是纯净物 B.O2比O3稳定 C.等质量的O3和O2含有的氧原子数之比是2︰3 D.O3与O2的相互转化是物理变化 得分评卷 人

(完整版)上海高一生物期末考试试卷(精心整理)

上海高一上学期 生物期末考试卷 一、选择题 1. 下列科学家中,提出“DNA双螺旋结构分子模型”的是() A. 林耐 B. 沃森和克里克 C. 施莱登和施旺 D. 达尔文 2. 用不同的化学试剂可以鉴定不同物质的存在。可用于检测蛋白质的试剂是() A. 班氏试剂 B. 碘液 C. 双缩脲试剂 D. 苏丹Ⅲ染液 3. 生活在沙漠中的仙人掌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 A. 蛋白质 B. 糖类 C. 水 D. 无机盐 4. 显微镜镜检人血涂片时,发现视野内清晰的细胞如下图所示。为进一步放大该细胞,首先应将其移至视野正中央,为此装片的移动方向应是() A. 向右上方 B. 向左上方 C. 向右下方 D. 向左下方 5. 无机盐在生物体内起重要作用。下列关于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缺钙易导致人体肌肉抽搐 B. 缺锌易造成人体生长发育不良 C. 碘吸收过少影响甲状腺素的合成 D. 铁是叶绿素分子必要的合成元素 6.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中糖类的储存形式依次是() A. 乳糖和糖原 B. 淀粉和糖原 C. 麦芽糖和乳糖 D. 葡萄糖和乳糖 7. 下列各种物质中,属于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的是() A. B. C. D. 8. 人体患“脚气病”是由于缺乏() A. 维生素A B. 维生素Bl C. 维生素C D. 维生素D 9. 下列能正确表示核苷酸结构的是()

A. B. C. D. 10. 下列不属于细胞膜成分的是() A. 磷脂 B. 纤维素 C. 胆固醇 D. 蛋白质 11. 图中a、b、c、d表示物质通过细胞膜的方式,其中属于主动运输方式的是() A. a B. b C. c D. d 12. 细胞中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是() A. 核仁 B. 核糖体 C. 高尔基体 D. 线粒体 13. 下列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A. 酵母菌 B. 水绵 C. 颤藻 D. 甲型H1N1流感病毒 【答案】C 14. 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都需要宿主细胞才能增殖 B. 都含有核糖体 C. 都含有DNA和RNA D. 都不含蛋白质 15. 能正确反映温度和酶催化效率关系的是() A. B. C. D. 16. 下列反应属于水解反应的是() A. 葡萄糖+葡萄糖→麦芽糖+水 B. 甘油+脂肪酸→脂肪+水 C. 核糖核酸+水→核糖核苷酸 D. 丙酮酸→二碳化合物+CO2

全国初中化学竞赛复赛试题(含答案)

2019年全国初中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测试(第28届天原杯)复试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N-14、O-16、Na-23、Mg-24、Al-27、S-32、Cl-35.5、K-39、Ca -40、Fe-56、Cu-64、Zn-65、Ag-108、Ba-137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有2个答案的的错1个不得分,漏选1个口分。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卡相应题号的空格内) 1.网络神曲“化学是你,化学是我”揭示了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碳酸钠俗名纯碱,也叫苏打,可用于清洗厨房用具的油污 B.84消毒液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广泛,溶液无色、有漂白作用,它的有效成分为Ca(ClO)2 C.青铜是我国使用最早的合金材料,目前世界上使用量最大的合金材料是铝合金D.明矾[KAl(SO4)2·12H2O]溶于水会形成胶体,因此可用于自来水的消毒杀菌 2.科学家最近在-100℃的低温下合成了一种化合物X,此分子的模型如图所示,其中每个 代表一个碳原子,每个代表一个氢原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该分子的分子式C5H4 B. 该分子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93.75% C. 该分子中的氢原子与碳原子的原子个数比为5:4 D.等质量的该物质与甲烷相比,燃烧时消耗的氧气更多 3.下列做法不会使人中毒的是() A.用工业酒精配制白酒饮用B.将燃气热水器安装在浴室内 C.向蔬菜大棚内通入适量的CO2D.用胆矾对饮用水进行消毒 4. 海水淡化可采用膜分离技术。如图所示,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 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进入左侧淡水池,而海水中其他各种离子不能 通过淡化膜,从而得到淡水。对加压后右侧海水成分变化分析正确的 是() A.溶质质量增加B.溶剂质量减少 C.溶液质量不变D.溶质质量分数减少 5.已知①钠、镁、铝等活泼金属能与乙醇反应,生成乙醇的金属化合物和氢气;②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是相对的,有些金属如镁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金属氧化物和单质碳。

2016上海高考试题及答案-生物

上海生命科学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考试分设试卷和答题纸。试卷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全部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综合题,包括填空题、选择题和简答题等题型。 3.答卷前,务必用钢笔、圆珠笔或签字笔在答题纸正面清楚地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在答题纸反面清楚地填写姓名。 4.作答必须全部涂或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选择题的作答必须用2B铅笔涂在答题纸上相应的区域,综合题的作答必须用钢笔、圆珠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位置。 一、选择题(共6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SARS病毒可以通过口腔分泌物进行传播,这种传播途径属于A. A.媒介物传播 B.空气传播 C.病媒传播 D.接触传播 2.在电子显微镜下,放线菌和霉菌中都能观察到的结构是 A.核糖体和质膜 B.线粒体和内质网 C.核糖体和拟核 D.线粒体和高尔基体 3.将紫色洋葱鳞叶外表皮细胞置于30%蔗糖溶液数分钟后,结果如图1 所示,紫色分部的区域和影响色素分布的结构分别是 A.①和细胞膜 B.①和细胞膜、液泡膜 C.②和细胞膜、液泡膜 D.②和细胞膜、液泡膜、细胞壁 4.多肉植物鸡冠掌通常利用落叶上长出的不定芽繁殖,这种繁殖类型是 A.出芽生殖 B.营养繁殖 C.分裂生殖 D.有性生殖 5.下列关于测量蚕豆叶下表皮保卫细胞颤长度的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从低倍镜转到高倍镜时,两眼必须从显微镜侧面注视 B.从低倍镜转到高倍镜时,轻轻地转动物镜使高倍镜到位 C.从低倍镜视野中,需将进一步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 D.测量细胞长度时,应尽量使目镜测微尺与被测细胞平行并重叠

2016年上海生物高考试题(含答案)

2016年上海生命科学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考试分设试卷和答题纸。试卷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全部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综合题,包括填空题、选择题和简答题等题型。 3.答卷前,务必用钢笔、圆珠笔或签字笔在答题纸正面清楚地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在答题纸反面清楚地填写姓名。 4.作答必须全部涂或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选择题的作答必须用2B铅笔涂在答题纸上相应的区域,综合题的作答必须用钢笔、圆珠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位置。 一、选择题(共6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SARS病毒可以通过口腔分泌物进行传播,这种传播途径属于 A.媒介物传播 B.空气传播 C.病媒传播 D.接触传播 2.在电子显微镜下,放线菌和霉菌中都能观察到的结构是 A.核糖体和质膜 B.线粒体和内质网 C.核糖体和拟核 D.线粒体和高尔基体 3.将紫色洋葱鳞叶外表皮细胞置于30%蔗糖溶液数分钟后,结果如图1所示,紫色分布的区域和影响色素分布的结构分别是 A.①和细胞膜 B.①和细胞膜、液泡膜 C.②和细胞膜、液泡膜 D.②和细胞膜、液泡膜、细胞壁 4.多肉植物鸡冠掌通常利用落叶上长出的不定芽繁殖,这种繁殖类型是 A.出芽生殖 B.营养繁殖 C.分裂生殖 D.有性生殖 5.下列关于测量蚕豆叶下表皮保卫细胞长度的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从低倍镜转到高倍镜时,两眼必须从显微镜侧面注视 B.从低倍镜转到高倍镜时,轻轻地转动物镜使高倍镜到位 C.从低倍镜视野中,需将进一步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 D.测量细胞长度时,应尽量使目镜测微尺与被测细胞平行并重叠

2018年化学教师工作计划范文

教育文化 2018年化学教师工作计划范文 姓名:XXX 日期:XX年X月X日

2018年化学教师工作计划范文 学年第二学期化学学科教研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以新课程改革为本学期工作的重中之重,认真完成初中化学新课程的实施与评价试验,做好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的组织学习工作。 针对我省新高考“3+2方案”,加强高考改革、课程改革、教学改革三者之间关系的研究,确保高中化学必修和选修教学质量都得到提高,争取在今年的高考中考出好成绩。 充分利用化学学科教研基地,加强基地的校本课程研究,用多种方式培养基地化学教师队伍,提升基地化学教研组的教研教学水平。 加强课题研究,在新课程改革中从实施、评价和教学技术等方面开展多角度、多层面的专项性的课题研究。 加强青年化学教师培养工作,重点抓好青化会活动,积极开展理论学习、业务学习,现代教学技术学习等,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 做好XX年省初中化学竞赛和高中化学奥林匹克竞赛的参赛组织工作。 充分利用“化学工作室”(原化学教师电脑沙龙)良好的基础条件,加强“使用先进教学媒体,利用丰富网上资源,优化化学教学过程”的专题研究,办好化学教师自己的网页。 具体工作分述 一、新课程试验 新学期前,用专家讲学、研究课、专家、教师和学生共同评课等多种形式,进行初中化学新课程的新一轮培训工作。 2.继续进行初中化学新课程的实施与评价试验。 第 2 页共 5 页

实施方面,继续加强教材教法和课堂教学研究,总结一年来新课程实施的经验与成绩,把教师的研究成果汇编成专著。 评价方面,扩大“学生化学学习成长过程记录研究”的研究队伍,加强化学学习的过程评价;做好今年《化学考试说明》的使用与研讨工作,搞好初中化学学习的终结评价,为今年化学课程改革划上圆满的句号,也为明年的课改工作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3.成立“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学习组”,用多种形式定期组织学习活动,研究“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 4.2月底或3月初,组织化学教学研究人员等,参加省学会组织的新课程培训活动;4月份,对xxx市武进、金坛地区进行新课程调研。 二、常规工作 初三年级 (1)利用本学年第一学期的期终化学教学调查测试题,认真做好初三化学教学情况的调查研究。在开学初进行一次教学质量分析。 (2)由初三年级“中心教研组”牵头,以“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和教材学习研究组”为骨干,利用专题讲座、研究课、研讨会、“教研沙龙”研讨活动等形式,分“常见的酸碱盐”、“食品中的有机物”、“化学与社会发展”、“化学复习”等若干专题,每月进行1~2次教研活动。力争使新课程的理念和要求能落实到化学课堂教学实际中去。 2.高一年级 (1)开学前进行XX学年第一学期期终教学质量调研结果分析,认真总结高一化学教学情况,提出教学建议,作为新学期教学工作的参考。 (2)由高一年级“化学教研中心组”负责,在2~5月份,以“元素周期律”和“硫及其化合物”等为课题,开研究课2~3节。 第 3 页共 5 页

2016年上海市初中学生化学竞赛复赛试卷及参考答案

2016年上海市初中学生化学竞赛(第二十八届天原杯)复赛试题 (总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相对原子质量:H-1 Li-7 C-12 N-14 O-16 Fe-56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个小题,共40分,每小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有两个答案的错1个不得分,漏选1个扣一半分数) 1、2015年10月,因发现抗疟疾药青蒿素而首获诺贝尔自然科学类奖的中国本土科学家是 A. B. C. D. 2、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金钢石 B、汞蒸汽 C、氯化氨 D、瓷坩埚 3、已知HClO与H2SO3都是弱酸,两者可以发生反应:HClO + H2SO3→ HCl + H2SO4,下列判断合理的是 A、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B、该反应中H2SO3作还原剂 C、该反应说明某些酸具有一定的碱性 D、反应后溶液pH>7 4、垃圾应分类收集,以下物质应放置于贴有“”标志垃圾筒内的是 A、废电池 B、旧报纸 C、空易拉罐 D、过期药品 5、在命名化学物质时,如果某元素的化合价不止一种,一般我们把其中比较稳定而且常见的化合价作为标准,化合价比它高的加上前缀“高”,化合价比它低的加上前缀“亚”,以此进行区分。据此,下列物质命名正确的是 A、BaMnO4:锰酸钡 B、Na2FeO4:铁酸钠 C、Hg2Cl2:氯化汞 D、CaHPO4:亚磷酸氢钙

6、波尔多液是一种含铜杀菌剂,制作波尔多液的主要原料除了水和硫酸铜外,还需 A、纯碱 B、烧碱 C、硫磺 D、生石灰 7、下列能制备氢气并能灌充小氢气球的实验装置是 A. B. C. D. 8、在设计探究实验时,往往保持所有条件均相同进行多次实验,其目的是 A、增加数据数量,便于总结数据变化规律 B、控制实验条件进行对比 C、消除试剂中所含杂质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D、消除偶然的不确定因素带来的误差 9、已知酸碱中和反应放出的热量与消耗的酸、碱的物质的量成正比。将30mL某稀硫酸与30mL 某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恰好完全反应,溶液温度升高T1,保持两种溶液浓度不变,体积均改为90mL进行中和,溶液温度升高T2,若不计热量损失,T1与T2的关系是 A、△T1=△T2 B、△T1=3△T2 C、3△T1=△T2 D、6△T1 =△T2 10、某溶液的溶质可能是K2SO4、KCl、Na2CO3、NaOH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同学取4份此溶液样品,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①进行焰色测试,火焰呈黄色,透过蓝色钴玻璃可以看到火焰呈紫色 ②加入硝酸银,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产生气体 ③加入足量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沉淀部分溶于稀硝酸且放出气体 ④加入足量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该同学最终确定该溶液中仅存在K2SO4、KCl、Na2CO3三种溶质。请分析.该同学只需完成上述哪两个实验,即可得出此结论

2018上海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生命科学生物等级考真题卷

上海市2018学年度等级考监控测试 生命科学试卷 考生注意: 1.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本考试分设试卷和答题纸。试卷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全部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综合分析题,包括填空题、选择题和简答题等题型。 3.考生应用2B铅笔、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纸上 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图1为丙氨酸结构式,依据氨基酸结构通式,判定他的R基是() A. -H B. -NH 2 C. -COOH D. -CH 3 2. 我国科学家钟杨已保存种子4000万种,他的团队贡献属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A.就地保护 B.迁地保护 C.离体保护 D.异地保护 3. 图2为某动物细胞周期中各期时长,该细胞分裂间期时长为() A. 1h B. 4h C. 12h D. 21h 4. 使用显微镜目镜测微尺在低倍镜10X下测量变形虫,测得虫体长占20格,转换高倍镜40X虫体所占格数为() A. 10格 B. 20格 C. 40格 D. 80格 5. 表1为某同学设计的实验,该实验结果可以证明酶() 表1 步骤1号试管2号试管 1加淀粉液2ml加淀粉液2ml 2加充足淀粉酶加充足脂肪酶

3加碘液加碘液 现象不变色变蓝 A.具有高效性 B. 具有专一性 C. 本质为蛋白质 D. 本质为RNA 6.为一个基因型AaBb的土豆,将其块茎埋入土中,其后代基因型为() A. AaBb B. AaBB C. AABb D. aaBb 7.如图3是人体内物质X和Y的代谢示意图,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①表示糖酵解 B.物质Y是丙酮酸 C. Z表示卡尔文循环 D. 物质X是脂肪 8.发财树浇水太多容易导致烂根,烂根后植物能检测出() A.乙醇与CO 2 B. 仅CO 2 C. 仅O 2 D. 仅H 2 O 9.吸收外周组织中多余胆固醇并运到肝脏的脂蛋白主要是() A.乳糜微粒CM B. 高密度脂蛋白HDL C. 低密度脂蛋白LDL D. 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 10. 小萌正在参加百米赛跑,下列状况中符合此时身体情况的是() A. 支气管扩张,心跳加快 B. 支气管收缩,心跳加快 C. 支气管扩张,心跳减慢 D. 支气管收缩,心跳减慢 11. 图4是某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光学显微镜照片,该细胞刚完成() A. 细胞核分离 B. 染色单体分离 C. DNA双链解开 D. 同源染色体分离

2017年高中化学竞赛(安徽赛区)初赛试题及参考答案 (精校)汇总

2017年全国中学生化学竞赛(安徽赛区)初赛试题 注意:考试时间2.5小时,满分150分。请在答题卡上答题,允许使用非编程计算器。 一、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仅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科学研究发现液态水可能存在第二形态。当水被加热到40℃~60℃之间时,它的导热性、折射率、导电性等属性均会发生改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液态水中水分子间以范德华力结合 B.液态水两种形态间转化需断裂O—H键 C.纯液态水均以分子H2O形式存在,不能导电 D.导热性、折射率属于水的物理性质 2.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高压钠灯能发出透雾能力强的淡紫色光,常用做路灯 B.食品包装内放置生石灰与放置硅胶的作用相同 C.燃煤中加入CaO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及温室气体的排放 D.聚乙烯和聚氯乙烯的单体相同 3.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5molO2转移的电子数为N A B.标准状况下,22.4L氯气与56g铁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3N A C.16g16O2和18O3的混合物中含有的质子数目为8N A D.42gC3H6中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目为8N A 4.25℃时,c(CH3COOH)+c(CH3COO-)=0.1mol·L-1的醋酸、醋酸钠混合溶液中,c(CH3COOH)、 c(CH3COO-)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溶液的叙述不正确 ...的是A.pH=5的溶液中:

c (CH 3COOH))>c (CH 3COO - )>c (H +)>c (OH - ) B .溶液中:c (H +)+c (Na +)=c (CH 3COO - )+c (OH - ) C .由W 点可以求出25℃时CH 3COOH 的电离常数 D .pH=4的溶液中: c (H + )+c (Na + )+c (CH 3COOH)-c (OH - )=0.1mol·L -1 5.常温下,K a (CH 3COOH)=K b (NH 3·H 2O)=1.75×10-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可以用酸碱直接滴定法测定醋酸铵的含量 B .醋酸钠溶液中加入醋酸铵固体,溶液的pH 减小 C .pH=3的盐酸与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 c (NH 3·H 2O)>c (Cl - )>c (NH 4+) D .用0.1mol·L -1的盐酸滴定0.1mol·L -1的氨水时,可用酚酞作指示剂 6.已知下列反应: SO 2(g)+2OH - (aq)=SO 32-(aq)+H 2O(1) ΔH 1 ClO - (aq)+SO 32-(aq)=SO 42-(aq)+Cl - (aq) ΔH 2 CaSO 4(s)=Ca 2+(aq)+SO 42-(aq) ΔH 3 则反应SO 2(g)+Ca 2+(aq)+ClO - (aq)+2OH - (aq)=CaSO 4(s)+H 2O(I)+Cl - (aq)的ΔH 为 A.ΔH 1+ΔH 2+ΔH 3 B.ΔH 1+ΔH 2-ΔH 3 C.ΔH 1-ΔH 2+ΔH 3 D.ΔH 3-ΔH 1+ΔH 2 7.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将①中溶液滴入②中,预测的现象与实际相符的是 8.一定条件下,一种反应物过量,另一种反应物仍不能完全反应的是 A .过量的Fe 粒与稀硝酸溶液 B .过量的浓盐酸与二氧化锰 C .过量的稀硫酸与铁 D .过量的红磷与氧气 9.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 .0.1mol·L -1NH 4HCO 3溶液中:K +、Na +、NO 3- 、Cl - B .c (H +)=1×10-13mol·L -1的溶液中:Mg 2+、Cu 2+、SO 42-、NO 3- C .K w /c (OH - )=1×10-13mol·L -1的溶液中:NH 4+、Ca 2+、Cl - 、NO 3- 0.100 0.075- 0.050- 0.025- 2.7 3.7 4.7 5.7 pH c /m o l · L -1 W

全国初中化学竞赛复赛试题及答案

2018年全国初中化学竞赛 (第二十二届天原杯>复赛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K:39 Ca:40 Fe:56 Cu:64 Zn:65 Ag:108 Cd:112 Sn:119 Ba:137 Pb:207 Si:28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 1.我国“化学”一词最早出于《化学鉴原》<1871年)。该书把一种元素翻译为“矽制取金属钛(Ti>,其在一定条件下的主要反应有: ①FeTiO3+H2 = Fe+TiO2+H2O;②TiO2+2C+2Cl2=TiCl4+2CO;③TiCl4+2Mg=2MgCl2+Ti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反应①中的H2被氧化 B. 反应②中钛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C. 反应③是复分解反应 D. 反应②Cl2中的“Cl”得到电子 3.正常人胃液的pH在0.3~1.2之间。用以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中常含MgCO3、NaHCO3、酒石酸钠等,这主要是由于 A.碳酸、酒石酸都不是强酸 B.酒石酸是营养品 C.Na2+、Mg2+都是人体必需的元素 D . MgCO3、NaHCO3与胃酸作用生成CO2,服药后有喝汽水的感觉 4.下列制取物质的设计中,不可能 ...实现的是 5.两个或多个同种含氧酸分子之间可以脱水形成相对分子质量更大的酸,如磷酸H3PO4可形成H4P2O7或H5P3O10等。下列物质不属于硫酸(H2SO4>脱水后形成的是 A. H2S2O7 B. H2S3O10 C. H2S2O8 D. H2S4O13 6.“碳捕捉技术”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CO2分离出来进行储存和利用。常利用NaOH溶液来“捕捉”CO2,过程如下图所示<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 下列有关该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方法的优点是能耗小 B.该方法可减少碳排放 C.整个过程中,只有一种物质可以循环利用 D.“反应分离”中,分离物质的基本操作是蒸发、结晶 7.已知复分解反应2CH3COOH+Na2CO3=2CH3COONa+H2O+CO2↑可进行。在常温下,测得

2019年上海市静安区高考生物二模试卷-解析版

2019年上海市静安区高考生物二模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 1.水稻收获后,要充分晾晒才能入库,这样做的目的是() A. 减少水稻种子中自由水的含量 B. 增强水稻种子的呼吸作用强度 C. 减少水稻种子中有机物的含量 D. 增强水稻种子的光合作用强度 2.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部分物质的对应关系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纤维素--植物体的储能物质 B. RNA--生物主要的遗传物质 C. 蛋白质--生物主要的能源物质 D. 磷脂--细胞膜的组成物质 3.某同学在显微镜下测量蚕豆叶下表皮保卫细胞的长度时,记录下了以下现象,其中 正确的是() A. 有的保卫细胞中可观察到染色体 B. 转动目镜,目镜测微尺随之转动 C. 有的保卫细胞中可观察到紫色液泡 D. 移动装片,目镜测微尺随之移动 4.以下结构中,所有细胞都具有的是() A. 细胞核 B. 中心体 C. 细胞壁 D. 核糖体 5.如图表示蛋白质代谢的部分过程,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 过程①属于水解反应 B. 过程①表示糖酵解过程 C. 物质X表示丙酮酸 D. 物质X表示二碳化合物 6.适时接种HPV(人乳头瘤病毒)疫苗,能有效预防宫颈癌,以下关于HPV疫苗的 说法正确的是() A. 接种HPV疫苗属于天然免疫 B. 接种的HPV疫苗属于抗体 C. HPV疫苗能引起特异性免疫 D. 天然HPV即可作为HPV疫苗 7.某同学为验证酶的特性,分别将等量的过氧化氢酶、淀粉酶、蒸馏水与3mLH2O2 混合,并分别测定O2生成量,推测该同学是为了验证酶的() A. 专一性 B. 高效性 C. 两重性 D. 多样性 8.青蛙在变态发育过程中,尾会消失。与这种现象直接有关的细胞器主要是() A. 内质网 B. 高尔基体 C. 线粒体 D. 溶酶体 9.以下关于唾液淀粉酶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基本结构单位是葡萄糖 B. 与双缩脲试剂反应显蓝色 C. 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 D. 与班氏试剂反应显红黄色 10.如图表示发生在细胞中的某过程,据图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从Ⅰ到Ⅱ发生了基因突变 B. 图中圆圈X代表核糖核苷酸 C. 从Ⅰ到Ⅲ表示DNA复制过程 D. 图中圆圈Y代表胸腺嘧啶

2019年上海市嘉定区高考生物二模试卷

2019年上海市嘉定区高考生物二模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分) 1.下列化合物可能存在如图所示结构的是() A. 脂肪 B. 胰岛素 C. DNA D. 肝糖原 2.某学生研究小组欲测定某品牌氨基酸饮料中是否含有蛋白质,可选用的试剂是() A. 班氏试剂 B. 苏丹Ⅲ染液 C. 双缩脲试剂 D. 碘液 3.红细胞膜内K+浓度是膜外的30倍,膜外Na+浓度是膜内的6倍,维持K+、Na+分布不均的是膜上的() A. 受体 B. 载体蛋白 C. 磷脂 D. 糖蛋白 4.ATP的结构式可用如图表示,其中高能磷酸键的部位是() A. 仅①处 B. 仅③处 C. ①和②处 D. ②和③ 5.如图为人体内葡萄糖氧化分解的某一途径,其中过程②进行的场所位于() A. 细胞质基质 B. 线粒体内膜 C. 线粒体基质 D. 线粒体外膜 6.下列措施属于切断乙型肝炎传播途径的是() A. 隔离病人 B. 消毒餐具 C. 锻炼身体 D. 接种疫苗 7.用不同实验材料分别对燕麦的胚芽鞘进行以下研究实验,图表示实验前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实?验结 果正确的是() A. B. C. D. 8.草原物种多样性可用样方法调查,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①在植物密集处选取样方地 ②根据植物密度确定样方面积 ③统计样方内物种数 ④统计样方内每--种植物的个体数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9.某研究小组先对大鼠进行48小时的限制饮水,每次播放音乐时给大鼠供水,多次训练后大鼠听到音乐 会做出饮水动作,建立了大鼠饮水奖赏条件反射。该实验研究中音乐对于实验前大鼠和实验后大鼠来说分别是() A. 无关刺激和条件刺激 B. 条件刺激和无关刺激 C. 非条件刺激和条件刺激 D. 非条件刺激和无关刺激 10.如图是一低等海洋动物完成某反射的反射弧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处只要受到刺激,便能引起②的反应 B. b处给予适宜刺激,引起②的反应属于反射 C. 兴奋每传递一次都会导致突触前膜的面积减少 D. a处和c处的传导分别是生物电传导和化学物质传导 11.在光合作用中,RuBP羧化酶能催化CO2+C5→2C3.为测定RuBP羧化酶的活性,某学习小组从菠菜叶 中提取该酶,用其催化C5与14CO2的反应,并检测产物14C3的放射性强度。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RuBP羧化酶催化的上述反应过程为CO2的固定 B. RuBP羧化酶催化的上述反应需要在无光条件下进行 C. 测定RuBP羧化酶活性的过程中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 D. 单位时间内14C3生成量越多说明RuBP羧化酶活性越高 12.如图为生物遗传信息传递与表达过程示意图,数字表示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高考化学最新化学事件相关试题汇总(精编)

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省级赛区)试题 时间到,把试卷(背面前上)放在桌面上,立即起立撤离考场。 ●试卷装订成册,不得拆散。所有解答必须写在站定的方框内,不得用铅笔填写。草 稿纸在最后一页。不得持有任何其他纸张。 ●姓名、报名号和所属学校必须写在首页左侧指定位置,写在其他地方者按废卷论。 ●允许使用非编程计算器以及直尺等文具。 相对原子质量 2004年2月2日,俄国杜布纳实验室宣布用核反应得到了两种新元素X和Y。X是Am靶得到的。经过100微秒,X发生α-衰变,得到Y。然后Y连续用高能48Ca撞击243 93 发生4次α-衰变,转变为质量数为268的第105号元素Db的同位素。以X和Y的原子序数为新元素的代号(左上角标注该核素的质量数),写出上述合成新元素X和Y的核反应方程式。 第二题(4分) 2004年7月德俄两国化学家共同宣布,在高压下氮气 会发生聚合得到高聚氮,这种高聚氮的N-N键的键能为 160kJ/mol(N2的键能为942kJ/mol),晶体结构如图所示。 在这种晶体中,每个氮原子的配位数为;按键型分类 时,属于晶体。这种固体的可能潜在应用 是,这是因 为:。

第三题(6分) 1 2.指出表中第一种和第二种呼出气体的分压小于吸入气体分压的主要原因。 第四题(15分) 在铜的催化作用下氨和氟反应得到一种铵盐和一种三角锥体分子A(键角102°,偶极矩0.78×10-30C·m;对比:氨的键角107.3°,偶极矩4.74×10-30C·m); 1.写出A的分子式和它的合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A分子质子化放出的热明显小于氨分子质子化放出的热。为什么? 3.A与汞共热,得到一种汞盐和一对互为异构体的B和C(相对分子质量66)。写出化学方程式及B和C的立体结构。 4.B与四氟化锡反应首先得到平面构型的D和负二价单中心阴离子E构成的离子化合物;这种离子化合物受热放出C,同时得到D和负一价单中心阴离子F构成的离子化合物。画出D、E、F的立体结构;写出得到它们的化学方程式。 5.A与F2、BF3反应得到一种四氟硼酸盐,它的阳离子水解能定量地生成A和HF,而同时得到的O2和H2O2的量却因反应条件不同而不同。写出这个阳离子的化学式和它的合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化学方程式和必要的推断对它的水解反应产物作出解释。 第五题(7分) 研究发现,钒与吡啶-2-甲酸根形成的单核配合物可增强胰岛素降糖作用,它是电中性分子,实验测得其氧的质量分数为25.7%,画出它的立体结构,指出中心原子的氧化态。要给出推理过程。 第六题(6分) 最近发现,只含镁、镍和碳三种元素的晶体竟然也具有超导性。鉴于这三种元素都是常见元素,从而引起广泛关注。该晶体的结构可看作由镁原子和镍原子在一起进行(面心)立方最密堆积(ccp),它们的排列有序,没有相互代换的现象(即没有平均原子或统计原子),它们构成两种八面体空隙,一种由镍原子构成,另一种由镍原子和镁原子一起构成,两种八面体的数量比是1︰3,碳原子只填充在镍原子构成的八面体空隙中。 1.画出该新型超导材料的一个晶胞(碳原子用小球,镍原子用大○球,镁原子用大球)。 2.写出该新型超导材料的化学式。 第七题(7分) 用2份等质量的XeF2和XeF4混合物进行如下实验: (1)一份用水处理,得到气体A 和溶液B,A 的体积为56.7 mL(标准状况,下同),其中含O2 22.7 mL,余为Xe。B中的XeO3能氧化30.0mL浓度为0.100mol/L的(NH4)2Fe(SO4)2。 (2)另一份用KI溶液处理,生成的I2被0.200mol/L Na2S2O3滴定,用去Na2S2O3 35.0mL。 求混合物中XeF2和XeF4各自的物质的量。 第八题(8分) 今有化学式为Co(NH3)4BrCO3的配合物。

初三化学竞赛试题

初中化学应用知识竞赛初赛样题 考试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 姓名评分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Mg—24 S—32 Cl— K—39 Ca—40 Cu--64 一、精挑细选,每小题有1个或2个正确的答案哦!(每小题2分,共30分) 1、健康的食品关系千家万户,下列有关做法中,合理的是 A.用工业石蜡或滑石粉给瓜子“抛光、美容” B.用“明胶+色素”制作“人造鱼翅” C.用适量的小苏打使面包松软可口 D.将过期奶粉掺入合格奶粉继续售卖 2、下列关于环境保护问题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绿色化学”是指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的化学 B.“白色污染”主要是指白色粉尘等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C.“温室气体”主要是指二氧化碳、甲烷等气体 D.“酸雨”是由大气中含硫和和氮的氧化物等导致的 3、元素X 的氢氧化物的化学式为X(OH)m ,元素Y 的钾盐的化学式为KnY,则X 与Y 两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A.XmYn B. YmXn C. XnYm D. YnXm 4、近年来赤潮在我国时有发生,当赤潮发生时,海水中的某些微小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水体呈红、紫等颜色,并对生物造成危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赤潮是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 B.含磷洗衣粉广泛使用与排放是发生赤潮的主要原因之一 C.在封闭的海湾更易发生赤潮D.赤潮的发生是与人类活动无关的自然现象 5、已知镁在空气中燃烧时,会发生如下两个反应 3Mg+N2=Mg3N2 2Mg+O2=2MgO 则24g镁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所得产物的质量为( ) A.等于B.等于40g C.之间D.小于或大于40g 6、原子的核电荷数小于18的某元素X,其原子的电子层数为n,最外层电子数为2n+1,原子核内质子数为2n2―1.下列有关X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能形成化学式为X(OH)3的物质B.X可能形成化学式为KXO3的物质 C.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和核电荷数肯定为奇数 D.X能与某些金属元素形成化合物 7、氢气将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新能源。以水为原料大量制取氢气最理想的途径是 A、由热电站提供电力电解水 B、改进以焦碳和水制水煤气的方法 C、利用太阳能分解水 D、使赤热的铁和水反应生成氢气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上海市上海中学普通高中生物必修一试卷及答案

上海市上海中学普通高中生物必修一试卷及答案 一、单选题 1.将植物栽培在适宜的光照、温度和充足的CO2条件下,如果在2h时,将环境中某一条件改变,此时,叶肉细胞中的C3、C5、ATP含量变化如图。那么改变的条件是() A.加强光照B.减弱光照 C.提高CO2浓度D.降低温度 2.下图是在不同光照强度下测得的桑树与大豆间作(两种隔行种植)和大豆单作(单独种植)时大豆的光合速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大豆植株的呼吸强度单作大于间作 B.大豆植株的光合速率单作大于间作 C.大豆植株开始积累有机物的最低光照强度单作大于间作 D.为减小误差,间作与单作植株间的株距、行距均需相同 3.以下关于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B.细胞核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C.核孔是DNA等大分子进出的通道 D.染色质是细胞核内的重要结构,由RNA和蛋白质组成 4.细胞分化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生命现象,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老年人体内仍然存在着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细胞 B.细胞分化的方向通常是可逆转的 C.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D.胡萝卜的韧皮部细胞具有全能性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较大的分子,如葡萄糖等只有通过主动运输才能进入细胞 B.所有的细胞都具有相同的细胞膜结构,即由磷脂分子构成膜的基本支架,“嵌入”支架或“漂浮”在支架两侧的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相同

C.叶绿体中的色素都有吸收光能的作用 D.在叶绿体的内膜、类囊体上和基质中含有多种进行光合作用所必需的酶 6.以下二倍体生物的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是() ①有丝分裂中期细胞②有丝分裂后期细胞③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细胞④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⑤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⑥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 A.①②③B.①③⑤C.①③⑤⑥D.①④⑤⑥ 7.真核细胞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科学家们在研究细胞核的作用时进行了大量的科学实验。下列有关实验与结论均相符合的是 实验名称结论 ①美西螈核移植实验美西螈的肤色不是由细胞核控制的 ②蝾螈受精卵横缢实验蝾螈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分裂、分化 ③变形虫去核及核移植实验变形虫细胞核、细胞质相互依存,具有完整性 ④伞藻嫁接与核移植实验伞藻形态结构的建成只与细胞核有关 A.②④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8.下列实验中,加入试剂后不能产生特定颜色的是() A.取成熟香蕉匀浆,用斐林试剂加热检测还原糖 B.黑暗中放置24h的天竺葵叶片,用碘液检测淀粉 C.口腔上皮细胞经健那绿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线粒体 D.花生子叶经苏丹III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脂肪颗粒 9.图是光合作用探索历程中恩格尔曼的实验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用水绵做实验材料是因为其叶绿体呈球形便于观察 B.实验前需“黑暗”处理,以消耗细胞中原有淀粉 C.实验通过观察好氧细菌的分布来确定氧气产生的位置 D.实验证明叶绿体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10.下列有关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和载体蛋白叙述错误的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