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年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与发展材料解析 新人教版必修3

2016年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与发展材料解析 新人教版必修3

2016年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与发展材料解析 新人教版必修3
2016年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与发展材料解析 新人教版必修3

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三民主义的提出

1.孙中山的早期改良思想

〔材料〕窃尝深维欧洲富强之本,不尽在于船坚炮利、垒固兵强,而在于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国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我国欲恢扩宏图,勤求远略,仿行西方以筹自强,而不急于此四者,徒惟坚船利炮之是务,是舍本而图其末也。所谓人能尽其才者,在教养有道,鼓励有方,任使得法也;所谓地能尽其利者,在农政有官,农务有学,耕耨①有器也;所谓物能尽其用者,在穷理日精,机器日巧,不作无益以害有益也;所谓货能畅其流者,在关卡之无阻难,保商之有善法,多轮船铁路之载运也。

夫人能尽其才则百事兴,地能尽其利则民食足,物能尽其用则材力丰,货能畅其流则财源裕。故曰:此四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四者既得,然后修我政理,宏我规模,治我军实,保我藩邦,欧洲其能匹哉!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1894.6)

【解读】《上李鸿章书》是孙中山1894年给清朝洋务大臣李鸿章的上书,它是孙中山改良思想的集中反映。

孙中山12岁时,在其兄孙眉的资助下,前往檀香山学习医学,在美、英教会学校接受欧洲式的教育,初步接触西方思想。1886~1892年,在广州、香港等地开办医馆,他进一步学习和了解西方的自然科学和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西方的富强激发了他的爱国主义思想。其间,他结识了著名的改良主义者何启、郑观应等,受他们的影响,孙中山希望清政府能实行自上而下的变革,走上变法图强的道路。

这条资料的意思是,欧洲富强的根本,并不是船坚炮利、垒固兵强,而在于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这才是强国的根本。不抓住这四个方面而去讲求船坚炮利,这是舍本求末的做法。人尽其才就是要在人的教育、鼓励和选拔任用上,要方法得当,充分发挥个人的才能;地能尽其利就是农政要有专人管理,学习先进务农方法,使用先进的务农工具;物能尽其用就是要精益求精,制造机器要尽量机巧,不让无用的浪费损害物器功用的发挥;货畅其流就是要货物在关卡畅通无阻,保护工商业的利益,多造轮船修铁路使货物更加流畅。这四个方面是使国家富强的主要途径,使国家大治的根本。作到了这些以后,国家百事兴、民衣食足、材力丰、财源富裕,然后进行国家改革,扩大我国规模,增强军队力量,保护我们的藩邦,欧洲难道能与我们相匹敌吗?

(1)孙中山早年就有强烈的爱国思想和资本主义意识,而且付诸行动;(2)早期孙中山对腐败没落的满清政府还抱有政治幻想,看不到封建势力与资产阶级的根本对立,企图通过清政府而实现他的强国之梦。但这次上书并未引起李鸿章的重视,清政府只任他观察农政的职务,使孙中山深受打击,感到失落,他再次游历欧、美,寻求救国之路。

【注释】①耨:音n?u,古代锄草的器具。

2.兴中会的成立和“振兴中华”口号的提出

〔材料一〕中国积弱,非一日矣!上则因循苟且,粉饰虚张;下则蒙昧无知,鲜能远虑。近之辱国丧师,剪藩①压境,堂堂华夏不齿②于邻邦,文物冠裳被轻于异族。有志之士,能无抚膺!夫以四兆③苍生之众,数万里土地之饶,固可发奋为雄,无敌于天下。乃以庸奴误国,荼毒苍生,一蹶不兴,如斯之极。方今强邻环列,虎视鹰瞵④,久垂涎于中华五金之富,物产之饶。蚕食鲸吞,已效尤于接踵;瓜分豆剖,实堪虑于目前。有心人不禁大声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用特集会众以兴中,协贤豪而共济,抒此时艰,奠我中夏。仰诸同志,盍自勉旃⑤!谨定规条,胪⑥列如左:

是会之设,专为振兴中华、维持国体起见。盖我中华受外国欺凌,已非一日。皆由内外隔绝,上下之情罔通,国体抑损而不知,子民受制而无告。苦厄日深,为害何极!兹特联络中外华人,创兴是会,以申民志而扶国宗。

──孙中山《檀香山兴中会章程》(1894.11.24)

〔材料二〕联盟人某省某县某人,驱除鞑虏⑦,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倘有贰心,神明鉴察。

──孙中山《檀香山兴中会盟书》(1894.11.24)

【解读】檀香山兴中会是由孙中山发起成立的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自上书李鸿章失败后,给孙中山的思想刺激很大,他感到清政府是强国富民的阻力。于是他于1894年11月24日在檀香山成立了兴中会,意图推翻满清统治。

材料一的意思是:中国今日的贫弱,并不是一日形成的。是因为上层统治者守旧不前,粉饰太平,虚张声势;下层蒙昧无知,很少能深谋远虑。近年来割地赔款,丧国辱师,使堂堂的中国在邻国都不愿提起,古远文明而被其他民族轻视。凡有志气的人士都捶胸感叹!以中国四万万人口,数万里富饶的国土,固守发愤就可以称雄天下,无人能敌。现在满清政府这些庸庸无为之辈贻误国家,荼毒百姓,一蹶不振到极点。现在列强环顾四周,对我国的富足,物产的富饶垂涎已久。对我们蚕食鲸吞一个接着一个;瓜分豆剖到现在这种状况实在令人担忧。有心于国家的人大声疾呼,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国家将到崩溃的地步,已经非救不可了。希望各位同志,要自强自勉。定下左边这些条规(古文书写时是右起竖写):设立兴中会,就是为了振兴中华、维持我们的国体。我国受外国欺凌,已非一日。都是因为内外隔绝、上下讯息渠道不畅造成的。国体受到损害而不知道,百姓受到压制而无处诉说。日复一日,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兹联络中外华人,创立兴中会,申民志而匡扶国家。

(1)从这个章程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分析,兴中会是一个资产阶级爱国革命团体。它是代表中国刚刚发展起来的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为全民族请命。(2)从章程可以看出,他们已经认识到满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是导致中国落后的根源。提出了反对满清政府统治的思想。兴中会的主要任务就是“协豪贤奠我华夏”。(3)它第一次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为当时的社会注入了一个新的希望。(4)这个章程也表明了孙中山的思想已经由谋求改良发展到革命救国。兴中会成立后,他

即谋划1895年在广州发动起义,但因消息泄露,他被迫流浪欧洲,在英国遭到清朝驻英使馆的迫害,1896年10月11日被绑架囚禁12天,后经他在西医书院的英籍老师康德黎博士获营救,写下了《伦敦被难记》,使他彻底抛弃了和平改良思想,更加坚定地走上了以革命谋求改变中国面貌的道路。他说:“吾党于是抚然长叹,知和平之法无可复施,然望治之心愈坚,要求之念愈切,积渐而知和平之手段,不得不稍易以强迫。”

【注释】①剪藩:指列强割地要求。②齿:启齿,谈及。③兆:数目,指一百万。④瞵(音lín):瞪着眼睛看。⑤旃(音zhān):助词,“之焉”的合音。⑥胪(音lú)列:列举。⑦鞑虏:这里指满洲贵族统治者。

3.孙中山对“三民主义”的解释

〔材料〕民族革命的缘故,是不甘心满洲人灭我们的国,主我们的政,定要扑灭他的政府,光复我们民族的国家。这样看来,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假如我们实行革命的时候,那满洲人不来阻害我们,决无寻仇之理。……如果满人始终执迷,仍然要把持政权,制驭汉族,那就汉族一日不死,一日不能坐视的!

中国数千年来都是君主专制政体,这种政体,不是平等自由的国民所堪受的。要去这政体,不是专靠民族革命可以成功。……至于着手的时候,却是同民族革命并行。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并不是把来分作两次去做。讲到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外人断不能瓜分我中国,只怕中国人自己瓜分起来,那就不可救了!所以我们定要由平民革命,建国民政府。

社会问题在欧美是积重难返,在中国却还在幼稚时代,但是将来总会发生的。到那时候收拾不来,又要弄成大革命了。我们实行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的时候,须同时想法子改良社会经济组织,防止后来的社会革命,这真是最大的责任。……欧美各国,善果被富人享尽,贫民反食恶果,总由少数人把持文明幸福,故成此不平等世界。……欧、美为其不能解决社会问题?因为没有解决土地问题。……解决的法子,社会学者所见不一,兄弟所最信的是定地价的法,比方地主有地价值一千元,可定价为一千,或多至二千,就算那地将来因交通发达价涨至一万,地主应得二千,已属有益无损;赢利八千,当归国家。这于国计民生,皆有大益。少数富人把持垄断的弊窦自然永绝,这是最简便易行之法。

──孙中山《民族的、国民的、社会的国家》(1906.12.2)

【解读】《民族的、国民的、社会的国家》一文是孙中山1906年12月2日在东京举行的《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上发表的演说,这是继1905年10月《民报·发刊词》系统提出三民主义思想之后,孙中山自己对三民主义思想作的阐释,是研究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重要参考资料。

材料通篇对三民主义思想做了具体阐释:(1)民族主义是用暴力手段推翻以满洲贵族为首的清政府的统治,改变它一贯推行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反动政策,建立起独立的民族国家。(2)民权主义是经由平民革命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民主立宪政体。(3)民生主义是解决社会问题,提出解决民生的办法是核定地价,即现有所属归原主,涨价归公。

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1)孙中山的三民主义首先划清了民族主义和单纯“反满”思想的界限,反映了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趋势,代表了民族资产阶级打破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枷锁的要求。(2)孙中山的民权主义不但划清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同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界限,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批判了西方的政治制度,表现了对人民民主权利的关怀。(3)他的民生主义反映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发展资本主义的强烈愿望,看到土地问题对民主主义革命的重大关系,触及了西方社会制度的弊端的根源是劳资间的矛盾和对立。

但是,从材料分析也可以发现:(1)他的民族主义缺乏明显的反对帝国主义内容,过分地强调推翻满清政府统治,掩盖了帝国主义这个中国民族革命的真正敌人。(2)没有看到清政府实际是中国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表,没有看到君主专制政体实际是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从而没有把土豪劣绅、封建地主作为革命的对象,所以,他分不清革命的力量,弄不清革命的目标,导致了辛亥革命之后袁世凯篡权、护国、护法运动的失败。(3)他不愿去触动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所以他的民生主义、核定地价,其实是一种主观空想,根本不可能实现,这也表现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不彻底性。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材料〕长素①以为“中国今日之人心,公理未明,旧俗俱在,革命以后,必将日寻干戈,偷生不暇;何能变法救民,整顿内治!”夫公理未明,旧俗俱在之民,不可革命,而独可立宪,此又何也?岂有立宪之世,一人独圣于上,而天下皆生番野蛮者哉?虽然,以此讥长素,则为反唇相稽,校轸②无己,吾曰不可立宪,长素犹曰不可革命也。则应之曰:人心之智慧,自竞争而后发生。今日之民智,不必恃他事以开之,而但恃革命以开之。

且勿举华、拿二圣,而举明末之李自成。李自成者,迫于饥寒,揭竿而起,固无革命观念,尚非今日广西会党③之侪也。然自声势稍增,而革命之念起。革命之念起,则剿兵④、救民⑤、赈饥、济困之事兴,岂李自成生而有是志哉?竞争既久,知此事不可已也。虽然,在李自成之世,则赈饥、济困为不可已;在今之世,则合众、共和为不可已。是故以赈饥济困结人心者,事成之后,或为枭雄;以合众、共和结人心者,事成之后,必为民主。民主之兴,实由时势迫之,而亦由竞争以生此智慧者也。

然则公理之未明,即以事革命明之。旧俗俱在,即以革命去之。革命非天雄大黄⑥之猛剂,而实补泻兼备之良药矣!

──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解读】章炳麟(1869—1936)中国民主革命家、思想家、学者。初名学乘,字枚叔,后改名绛,号太炎,浙江余杭人。革命文章有《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和为邹容的《革命军》写的序。他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是革命派与保皇派开始思想大论战之前的一篇重要文章。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春,康有为接到保皇会在南北美洲华商的书信,对其中的革命思想非常惊恐。面对保皇会内部出现的革命倾向,他撰写了《答南北美洲诸华商论中国只可行立宪不可革命书》的公开信,力图论证中国绝对不可能实现民主共和,绝对不可以放弃对光绪皇帝的希望。章太炎看到此文后,于1903年写了《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对康有为的保皇谬论进行了无情驳斥。以上资料就是引自该文,驳斥的是康有为的革命会引起混乱无益于改变落后面貌说。

(1)章太炎是个坚定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具有以革命救中国的坚定决心。(2)材料驳斥了康有为革命引起混乱不能改变中国落后面貌的观点,以李自成领导的明末农民起义为例,论证了人们思想的文明和进步只能从竞争(斗争)中来这一唯物主义思想,鲜明地指出了只有革命,才是救国救民的良药。这在当时抨击保皇派反动观点,澄清人们的思想,坚定革命意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注释】①长素:康有为号长素。②校轸(音zhěn):纠缠。指辩论。③广西会党:指清末广西的三合会、天地会、洪门、忠义堂等秘密团体,提出过“杀光绪帝”,替太平天国复仇等反清口号。④剿兵:消灭官兵。⑤救民:指李自成起义军在1640年后提出“均田免赋”等解救民困的口号。⑥天雄大黄:中药名。康有为致诸华侨书将中国比做危重病人,必须用天雄大黄来“起沉疴而泻和疾”,等光绪帝复辟“用专制之权变法,乃今最适时之灵药”;民主则被比做人参白术一类补药,要等到变法之后再实行。他认为革命只会引起“糜烂之争”,根本不合当时国情。

2.革命派与保皇派的唇枪舌战

〔材料〕近日《新民丛报》将本年《开明专制论》、《申论种族革命与政治革命之得失》诸篇合刊为《中国存亡一大问题》。本报以为中国存亡诚一大问题,然使如《新民丛报》所云,则可以立亡中国。故自第四期以下,分类辩驳,期与我国民解决此大问题。兹先将辩论之纲领,开列于下,以告读者:

一、《民报》主共和;《新民丛报》主专制。

二、《民报》望国民以民权立宪;《新民丛报》望政府以开明专制。

三、《民报》以政府恶劣,故望国民之革命;《新民丛报》以国民恶劣,故望以政府专制。

四、《民报》望国民以民权立宪,故鼓吹教育与革命,以求达其目的;《新民丛报》望政府以开明专制,不知如何方副其希望。

五、《民报》主张政治革命,同时主张种族革命;《新民丛报》主张政府开明专制,同时主张政治革命。

六、《民报》以为国民革命,自颠覆专制而观,则为政治革命,自驱除异族而观,则为种族革命;《新民丛报》以为种族革命与政治革命不能相容。

七、《民报》以为政治革命必须实力;《新民丛报》以为政治革命只须要求。

八、《民报》以为革命事业专主实力,不取要求;《新民丛报》以为要求不遂,继以惩警。

九、《新民丛报》以为惩警之法,在不纳租税与暗杀;《民报》以为不纳租税与暗杀,不过革命实力之一端,革命须有全副事业。

一、《新民丛报》诋毁革命而鼓吹虚无党;《民报》以为凡虚无党皆以革命为宗旨,非仅以刺客为事。

一一、《民报》以为革命所以求共和;《新民丛报》以为革命反以得专制。

一二、《民报》鉴于世界前途,知社会问题必须解决,故提倡社会主义;《新民丛报》以为社会主义,不过煽动乞丐流民之具。

以上十二条,皆辩论之纲领。《民报》第四号刻日出版,其中数条皆已解决。五号以下,接连辟驳,请我国民平心公决之。

──《民报》,第三号号外(1906年4月18日)

【解读】同盟会成立后,以《民报》为主要阵地的革命派与以《新民丛报》为阵地的保皇派于1906年~1907年间展开了一场针锋相对的论战,这是继戊戌变法维新派与保守派论战之后,中国近代史上的又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大解放运动。革命派代表孙中山、章太炎等和保皇派代表康有为、梁启超等都参加了这次论战。上述资料是1906年《民报》第三号发的号外,列举了这次论战的十二条论战纲领,标志着这场论战正式开始。

材料分析,这十二条内容可归结为三个方面:一、要不要革命,要不要暴力推翻清政府的统治。革命派主张政治革命与种族革命是革命的两个方面,革命必须教育发动国民,实行暴力革命;保皇派认为种族革命与政治革命不能同时进行,不能推翻君主专制。二、要不要共和。革命派认为,革命的目的就是要以民权建立共和政体;保皇派认为必须实行君主专制。三、要不要解决社会问题,即解决土地问题,消除贫富差距。

(1)实质上,双方争论的根本问题,就是要不要实行三民主义。(2)这场论战,实际是资产阶级民主派与改良派的一次思想碰撞,它是革命势力与反革命势力的政治较量。(3)这次论战,客观上不仅使三民主义思想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而且也使三民主义思想得到广泛传播,为辛亥革命的发动作了舆论和思想准备。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3.11)

第一章总纲

第一条: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

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三条:中华民国领土为二十二行省、内外蒙古、西藏、青海。

第四条: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第二章人民

第五条: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族之区别。

第六条:人民得享有左列各项之自由权:身体、家宅、财产、言论、著作、刊行及集会、结社、书信秘密、居住迁徙、信教之自由。

第七条至第十四条:人民有请愿、诉讼、考试、选举及被选举之权;人民依法律有纳税、服兵之义务。

……

第三章参议院

第十六条: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

第四章临时大总统、副总统

第二十九条: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以总员四分之三以上出席,得票满投票总数三分之二以上者为当选。

第三十条: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

……

第三十七条:临时大总统代表全国,接受外国之大使公使。

……

第四十一条:临时大总统受参议院弹劾后,由最高法院全院审判官互选九人,组织特别法庭审判之。

……

第五章国务员

第四十三条: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均称为国务员。

第四十四条: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

……

第四十七条:国务员受参议院弹劾后,临时大总统应免其职,但得交参议院复议一次。

第六章法院

……

第五十一条: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

第七章附则

……

第五十四条:中华民国之宪法,由国会制定,宪法未施行以前,本约法之效力与宪法等。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解读】《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于1912年3月11日,分为总纲、人民、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副总统、国务员、法院和附则七章五十六条。

从内容可以看出:①它是我国第一部带有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临时约法》规定了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副总统(国务员)和法院分行国家的立法、行政和审判权,这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和三权分立的原则。②它规定了人民享有的各项权利,体现了“主权在民”的思想,这在我国历史上也是空前的,在当时极大地鼓舞了人民的斗争士气,是一面革命的旗帜。③它是中华民国当时的最高法律,在形式上具有了现代宪法的雏形。④它是一部不完备的宪法,它没有规定当时国家的根本任务,没有提出反帝反封建等革命纲领,也没有为人民行使权利规定保障措施。从而使这部宪法性质的《临时约法》在革命后期,并没有约束住袁世凯的独断专行和复辟行为,成为一张废纸而被最终废除。

总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是中华民国政治制度上一大创新,在当时具有积极的进步意义。毛泽东评价道:“民国元年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那个历史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当然是不完全的、有缺点的,但它带有革命性、民主性。”

4.康有为走向尊孔复古

〔材料一〕夫共和之立国也,去其治我者,而令人民之自治也。夫欲人民之自治至难矣,所谓自治者,孔子所谓克己复礼,佛所谓而难降伏其心也,人人皆栝①自治,蠢迪检押,进而上之,无险②之心,无愁苦之意,乃所谓共和也。故共和者,以道德为先,以政治为后者也。今所模欧师美者,皆其法制而无有道德也。……夫欧、美之政俗,自有其道德维持之,今但模仿其政俗之末,而失其道德之本,此其政俗所以在欧、美成功之效,而在我为败坏之由。

……而后生新学,骤睹欧、美学说之富且③琦④也,浸淫灌注之,不暇思其流弊也。又未深思细考其宜于中国否也,又深愤政府之无道,而思有以救之也,于是大裨贩欧、美之新货,运为舶来

品之异珍,举国之后生新学愤政府有同情也,忽见舶来品之新奇也,皆以为神方圣药,服之可起死还生焉。于是举欧、美人之自由自治平等革命共和民主之说,日昌洋而光大之,展转贩售,弥漫全国,遂以有今日之大乱也,遂以全法欧、美而尽弃国粹也。

──康有为《中国颠危误在全法欧美而尽弃国粹说》(1913.7—8)

〔材料二〕顷自晚清以来,学官改法,谬不读经,至于共和,丁祭不祀,乃至天坛经年旷祭……礼坏乐崩久也。……昔之士大夫虽无政无学,然或谨守自好,或以诗文金石古董为娱乐;今则消昼夜于麻雀,合官僚以狎邪,耳不闻道德之经,口不讲政治之学,情类乞丐,行同劫盗,惟有欧衣西食,免冠马车,以为欧、美在兹矣,此复安得谓之国呼?岂非无教为之呼?故今欲救人心、美风俗,惟有亟定国教而已;欲定国教,惟有尊孔而已。

──康有为《以孔教为国教配天议》(1913年4月)

【解读】辛亥革命以后,康有为的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他由资产阶级维新派走向尊孔复古的道路。《中国颠危误在全法欧美而尽弃国粹说》、《以孔教为国教配天议》是他在这一时期的两篇代表文章,集中表现了他的尊孔复古思想。

(1)康有为不了解资本主义取代封建统治的历史潮流,不理解民主政治取代封建专制是历史的必然。仅凭一些革命中的消极现象,就否定辛亥革命。(2)康有为的思想集中代表了复辟势力对革命的肆意攻击。他把社会的动荡,归罪于革命者的革命行为。(3)康有为认为造成这些现象的另一个原因是学习选择不当,进而为他在学校设立孔教科目立下基础。康有为认为,要改变当时的社会面貌,必须定国教,尊孔复古。

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他在1913年应北京孔教会的邀请,担任了孔教会的主席,而且上书教育局,要求在学堂开设孔教科目,抵制革命思想。并建议袁世凯祭拜孔庙,参与了弟子张勋的复辟活动,以致晚年成了历史进步的阻碍力量。

【注释】①櫽(音yǐn)栝:也作隐括,矫正木材弯曲或不平直的器具;(就原有文章、著作)剪裁改写。②诐(音bì):偏颇;邪僻;狡辩。③瓌(音guī):珍奇;像玉的石头。④琦:一种美玉;不平凡的,珍奇的。

旧三民主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1.孙中山思想的再次转变

〔材料一〕是故受屈人民当联合受屈人民以排横暴者。如是,在欧洲则露(按:即俄国。)独(按:即德国)为受屈者之中坚,英佛(按:即英、法。)为横暴者之主干;在亚洲则印度、支那为受屈者之中坚,而横暴者之主干亦为英佛;而米国(按:即美国。)或为横暴者之同盟,或为中立,而必不为受屈者之友朋,则可断言也。惟日本则尚在不可知之数。

──孙中山《支那革命为欧洲列强所最忌──致犬养毅书》(1923.11.16)

〔材料二〕顾吾国之大患,莫大于武人之争雄,南与北如一丘之貉,虽号称护法之省,亦莫肯俯首法律及民意之下。故军政府虽成立,而被举之人多不就职,即对于非常会议,犹莫肯明示其尊重之意。内既不能谋各省之统一,外何以得友邦之承认。

──孙中山《辞大元帅职通电》(1918.5.4)

〔材料三〕革命行动,欠缺人民心力,无异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因此吾人欲证实民族主义实为健全之反帝国主义,则当努力于赞助国内各种平民阶级之组织,以发扬国民之能力。盖惟国民党与民众深切结合之后,中国民族之真正自由与独立,始有可望也。……故国民革命之运动,必持全国农夫、工人之参加,然后可以决胜,盖无可疑也。

──《孙中山选集》下卷,第475~527页,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解读】材料一是孙中山写给日本友人、刚进入日本内阁的犬养毅的信,信中孙中山在分析了国际形势后,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大势已经发生变化,亚洲被压迫民族已经觉醒,俄国则成为“欧洲受屈人民之救主,而强权者之大敌”,甚至受屈更甚的亚洲人民也“不得不望于苏俄”,未来的战争肯定是“公理与强权之战”,而非“黄白之战”或“欧亚之战争”,建议日本政府支持中国革命,承认苏俄。

材料三是孙中山在袁世凯死后,要求北京政府恢复被毁弃的“约法”和国会,竟遭到已经窃取了北京政府大权的北洋军阀段祺瑞的拒绝。1917年7月,孙中山带领受革命党人影响的海军第一舰队和部分议员从上海南下广州,建立大元帅府,10月,护法战争开始。然而,开始响应大元帅的西南军阀,只是想借孙中山提高自己的名声,对军政府事事掣肘,甚至公然排斥孙中山,使命令不能出大元帅府。孙中山毅然于1918年离开广州,并通电辞去大元帅一职,即《辞大元帅职通电》,认识到“南与北如一丘之貉”。

(1)孙中山终于看到,帝国主义是我国革命的大敌。这一态度,于他在辛亥革命时期对英美帝国主义抱有幻想,希望帝国主义不要干涉中国革命,甚至不惜以承认帝国主义在中国已得特权为代价,企图获得他们对革命的支持。然而,面对帝国主义对中国革命的种种破坏,特别是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孙中山逐步承认到,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大敌。但他还没有认清日本帝国主义的真实面目。(2)南北军阀都是革命的对象,这是在护法运动失败后,孙中山总结的教训。在此以前,他一度把封建军阀作为革命的依靠力量。(3)孙中山认识到工农力量对中国革命的重要性。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中国共产党领导工农在南方革命的成果,使孙中山看到了革命的希望,逐渐认识到工农才是中国革命的真正力量,从而为他制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提出新三民主义,为改组国民党打下基础。

2.毛泽东论旧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

〔材料〕这种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革命的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真三民主义,是新民主主义的三民主义,是旧三民主义的发展,是孙中山先生的大功劳,是在中国革命作为社会主义世界革命一部分的时代产生的。只有这种三民主义,中国共产党才称之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才宣布“愿为其彻底实现而奋斗”。只有这种三民主义,才和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阶段中的政纲,即其最低纲领,基本上相同。

至于旧三民主义,那是中国革命旧时期的产物。……旧三民主义在旧时期内是革命的,它反映了旧时期的历史特点。但如果在新时期内,在新三民主义已经建立之后,还要翻那老套;在有了社会主义国家以后,要反对联俄;在有了共产党后,要反对联共……那就是反动的三民主义。……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解读】这篇资料摘自毛泽东1940年的《新民主主义论》,当时正处在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经形成,针对国民党顽固派歪曲新三民主义的革命精神,大搞“限共”、“溶共”、“反共”活动而讲的,对我们理解新三民主义很有参考。

(1)新三民主义是以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为基础的,离开三大政策,就不是新三民主义。(2)新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先生总结中国多年革命经验教训,借鉴了俄国革命的经验而提出的,它的产生是时代的需要。(3)新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基本一致,反帝反封建是两者的共同目标,这是国、共两党合作的基础。即就是在当今社会,新三民主义中的实现人民富裕也是处理两党关系的一个重要基石。(4)虽然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根本不同,但两者也有共同之处,新三民主义是旧三民主义在新时代的发展。

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20世纪初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理论的过程及其主要内容。了解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革命家为实现三民主义而领导武装起义,推翻清政府统治,建立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推行有利于发展经济、政治和文化教育的政策和法令,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基本史实。了解新三民主义提出的时代背景和新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过程与方法: 教师应精选典型历史事件,引导学生了解1905—1925年20年间孙中山提出、发展三民主义理论,为实现三民主义而不懈努力奋斗的历史轮廓;启发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及时评价学生学习表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在研究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并实地考察了西方社会后,提出了“振兴中华”的蓝图,它在辛亥革命时期发挥了巨大的理论作用。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革命家高举“三民主义”旗帜,组织、发动和领导了一系列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斗争。实现了20世纪中国社会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重点难点 重点: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及其作用;辛亥革命时期三民主义的实践。 难点:如何理解与旧三民主义相比较,新三民主义有了质的飞跃和巨大的进步? 教学过程 导言分析 江泽民指出:“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变,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结合引言,回答下列问题。 1、江泽民指出的“三次历史性的巨变”分别是什么?它们对中国人民各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帝制,使中国人民醒过来了; 毛泽东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创建新中国,使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邓小平领导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富起来了 2、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根据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需要,分别创立了什么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分别创立了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导入新课 面对鸦片战争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残酷现实,先进的中国人通过中外比照,思考着怎样才能救中国。 历史的发展证明,要挽救民族危亡,就必须创立革命的理论,并在它的指导下用暴力推翻封建统治。这一历史任务的承担者就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 讲授新课 一、三民主义的提出 1.背景 (1)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自然经济也随列强入侵加剧而进一步瓦解,民族资本主义取得发展,促进了思想理论的发展。同时,清政府实施新政,奖励实业的措施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民资的发展。 (2)政治原因:社会危机日益严重。 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泱泱文明古国更走到了亡国的边缘,中华民族陷入苦难的深渊(P78《时局图》)。 (3)社会现实:救国探索不断碰壁。 许多先进的中国人提出不同的救国主张。这些主张,都想在维护或基本保持封建制度的前提下,通过这样或那样的改良,使中国免遭列强侵略、摆脱危机。但是,在无情的社会现实面前,这些方案屡屡碰壁。 (4)思想基础:随着新式学堂和留学教育的发展,革命知识分之队伍迅速壮大。他们把西方资产阶级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作为革命的思想武器,大力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民主革命思想传播。邹容、陈天华等,积极宣传推翻清政府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民主思想,上海和日本的东京成为宣

高中历史 必修一 测试题及详解答案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二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从人类社会进步的角度看,希腊的自然地理 环境对希腊文明的最大影响是( ) A.有利于希腊民主政治的形成 B.有利于希腊航海事业的发展 C.有利于希腊向海外扩张 D.导致各邦长期独立自治 2.翻阅下面这部着作,你不可能看到的论述是( ) A.城邦是古希腊的一种国家形态 B.城邦是具有共同地域的公民团体 C.城邦的狭小阻碍公民直接参与城邦政治 D.城邦的基本特征是小国寡民和独立自主 3.实行民主制的雅典国家被称作“男性公民的俱乐部”,这意味着雅典国家的主人是 ( ) A.全体奴隶主 B.除奴隶之外的全体成年男性 C.除奴隶和外邦人之外的成年男性 D.从事工商业的成年男性 4.在雅典民主政治发展的过程中,曾经实行陶片放逐法。在公民大会上,凡公民 认为某人的行为有损公民利益,就把他的名字写在陶片上,如写名字的人数超过6 000就意味着多数通过,被写名字的人就要被流放国外10年,但不得动其财产。该材料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哪些基本原则? ( ) ①人民主权②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集中制③私有财产不可侵犯④轮番而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5.(2012届广东梅岗中学高三第三次测试)亚里士多德在《雅典政制》中说:“因为人民有了投票权利,就成为政府的主宰。”这说明( ) A.雅典人民实现了当家作主 B.公民大会是日常司法机关 C.雅典公民通过投票参与国家管理 D.雅典公民利用陶片投票选举最高权力机构 6.(2012届广东惠州博罗中学月考)中国当代着名导演艺术家罗锦鳞先生在编导古希腊悲剧《安提戈涅》中,直接写道:“你是君王,我是百姓,但是我们有同样的发言权。”此语表明他侧重古希腊悲剧所展现的( ) A.戏剧情节 B.等级观念 C.人文素养 D.民主精神

高中历史答题模板

如何分析历史背景 1.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2.政治背景【政居,制度,体质,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 3.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 历史条件侧重有利条件。 注意【直接原因,主要原因,根本原因】 分析改革,变法失败的原因 1.、 2.是否符合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和趋势。 3.改革的政策是否正确,是否得以有效的贯彻。 4.新旧势力力量的对比。 5.改革者的素质如何。 评价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 1.生产力因素。【生产工具,生产技术等】 2.生产关系因素。【新的生产方式确立,土地政策,农名起义等】3.… 4.上层建筑因素。【制度,政策,宗教文化等的】 5.对外关系和民族关系是否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6.社会环境因素。【国家是否统一稳定等】 7.地理条件的因素。

等等 如何回答问题“说明了什么” 1.这种斗争的目的是什么,有何进步或者倒退作用 2.这种斗争的失败是一种历史的偶然还是必然 3./ 4.如果是偶然,说明斗争的去这股咋,而且要进一步的创造条件。 如果是必然,说明这种斗争根本无法实现。是空想。 分析历史背景 历史背景是影响,预示事物发展趋向的客观条件 三个方面: 1.历史因素,是否是历史发展的需要。 2.现实因素,是否符合现实情况的需要。 3.【 4.主观因素,是否是当事人主观愿望能够的需要。 评价历史人物 两方面:积极。消极。 标准和原则7点: 1.生产力标准 2.人名群众和英雄人物对历史发展的不同作用的唯物主义原则,不要夸大英雄人物的作用。 3.阶级的观点。

4.; 5.时代的观点。既要把历史人物放到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评价,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肯定,反之否定。非现代观点。 6.不要以偏概全。 7.客观公正,不要带感情色彩。 8.注意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分析历史事件 4要素:原因,经过,结果,影响。 — 分析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 7要素:历史因素,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民族关系因素,对外关系因素,思想文化因素,个人主观因素。 分析历史事件的过程 1.用事件系法。以时间为轴心按照历史事件发生发展高潮结束的逻辑顺序进行归纳。 2.用空间系法,以地点为纽带进行归纳。 3.以人物系法,按照历史人物的活动来归纳。 ? 分析历史事件的结果 有4种:成功,失败,既有成功的地方又有失败的地方,胜而不

《三民主义的形成与发展》教学设计

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课标要求: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教学目标: (1)识记:三民主义的具体内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新三民主义的内容; (2)理解三民主义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的作用;《临时约法》的进步意义和辛亥革命的成败; (3)比较新三民主义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异同;三民主义与辛亥革命成败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内容。 难点:对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分析与评价。 ★教学过程及要点: 【导言分析】 江泽民指出:“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变,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结合引言,回答下列问题。 1、江泽民指出的“三次历史性的巨变”分别是什么?它们对中国人民各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帝制,使中国人民醒过来了;毛泽东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创建新中国,使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邓小平领导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富起来了。 2、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根据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需要,分别创立了什么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分别创立了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导入新课】 面对鸦片战争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残酷现实,先进的中国人通过中外比照,思考着怎样才能救中国。 继林则徐、魏源“开眼看世界之后”,地主阶级洋务派提出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主张;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则提出了实行“君主立宪”的主张,然他们都不主张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封建统治,而封建统治的腐朽是导致中国近代民族危机的根源。因此,封建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维新派的社会实践都以失败而告终。 历史的发展证明,要挽救民族危亡,就必须创立革命的理论,并在它的指导下用暴力推翻封建统治。这一历史任务的承担者就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 对于孙中山先生很多称谓:1940年,国民政府尊称其为:“中华民国国父”。中国国民党尊为“永远的总理”;中国共产党则称他为“革命先行者”。在中国大陆也有人称他为“现代中国之父”,而民间普遍称他为“中国国父”。 一、三民主义的提出: 1、背景 (1)政治: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各派救国方案失败。 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泱泱文明古国更走到了亡国的边缘,中华民族陷入苦难的深渊(P78《时局图》)。 许多先进的中国人提出不同的救国主张。这些主张,都想在维护或基本保持封建制度的前提下,通过这样或那样的改良,使中国免遭列强侵略、摆脱危机。但是,在无情的社会现实面前,这些方案屡屡碰壁。 (2)经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自然经济也随列强入侵加剧而进一步瓦解,民族资本主义取得发展,促进了思想理论的发展。同时,清政府实施新政,奖励实业的措施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民资的发展。 (3)思想:随着新式学堂和留学教育的发展,革命知识分之队伍迅速壮大。 他们把西方资产阶级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作为革命的思想武器,大力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民主革命思想传播。邹容、陈天华等,积极宣传推翻清政府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民主思想,上海和日本的东京成为宣传中心。

高中历史材料分析题的答题步骤和答题技巧.doc

高中历史材料分析题的答题步骤和答题技巧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高考越来越倾向于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1、获取和解读信息 (1)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 (2)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 (3)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 2、调动和运用知识 (1)辨别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 (2)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 (3)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 3、描述和阐释事物 (1)客观叙述历史事物; (2)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特征; (3)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阐释。 4、论证和探讨问题 (1)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 (2)使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 (3)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 在众多的历史试题中,材料分析题无疑成为了综合考察学生各种能力的好题型。从历年的考试题分析中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材料分析题的分值越来越大,就连选择题也趋向于材料解析,而学生的学习弱点就

在于此,材料分析题成为制约学生历史成绩提高的一大难题。针对以上种种情况,现把自己工作以来在材料分析题的答题步骤和答题技巧上的经验总结如下: 一、答题步骤: 做好历史材料分析题可分为四步:审题抓关键词、读材料找有效信息、链接所学内容、组织答案答题。 1、审题抓关键词 拿到材料首先读题,不要急于看材料,审题包括审该题干中有几个要回答的问题,每个问题的具体要求是什么,问题与问题之间有什么样的关联,换言之,就是找准问题的关键词。只有弄清楚了这些问题,才能带着问题去读材料,更有针对性地解答问题,从而节省做题时间。 2、读材料找有效信息 材料分析题反映了“论从史出”的历史学科特征,读懂材料是答好题的前提。做好这一步的关键是仔细阅读材料,挖掘有效信息。阅读材料正文之前,要注意正文前或正文后提示性的文字,即时间、地点、人物、材料的标题或出处等。看完提示性的文字后,再带着问题读材料,找到材料的中心词,材料之间的对比处,即有效信息。 例:①材料题的一种文字型材料题: “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纴……”——《墨子》 问题:上述材料反映的生产方式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练习题(含答案)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练习题(含答案) 第六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一、单项选择题1 . 1912年,孙中山自豪地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里的“变局”和“创举”指:A .辛亥革命的爆发B .清朝统治被推翻C .中华民国成立 D.《临时约法》的颁布2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创立了中华民国,在政治体制方面效仿的西方国家是:A .美国B .英国C .俄国D.日本3 .孙中山将解决土地问题引入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最早是在A.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B.同盟会时期C.武昌起义时期D. 兴中会时期4 .1912年春,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A .宣告了中华民国的成立B .标志着清王朝统治的结束C .宣布废除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 D .标志着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的诞生5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①按照三民主义思想制定的②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③对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制度、反对封建专制具有进步意义A.①不正确,②③正确 B.①②③都正确 C.①②正确,③不正确 D.①③正确,②不正确6 .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这是因为①它表达了 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②它反映了中国人们要求 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③它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纲领 ④孙中山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革命者 A.①②B.①②③C.③④ D.①③④7 .下列有关三民主义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民族主义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民权主义是创立民国C.民生主义是“平均地权” D.民生主义提出了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8 .下列对三民主义的评述,不正确的是A .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B.三民主义反映了资产阶级在政治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 C .三民 主义明确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D.三民主义没有提出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9 .孙中山之所以把“民族主义”作为三民主义的首要部分提出,主要是因为A .清王朝已完全成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工具 B.鉴于维新改良失败的教训 C .汲取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的有关经验 D.国内汉族与满族的矛盾尖锐10 .南京临时政府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它规定A .国家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高中历史六种题型答题技巧

高中历史六种题型分析及答题技巧 第一部分六种题型分析 1、叙述型 从历史的角度归纳和综合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过程(原因、经过、结果)或历史人物主要的活动。设问往往要求考生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或者是直接从材料中提炼论点回答。 题目中一般含有“简述”、“叙述”、“概述”、“试述”等提示语,回答时要紧紧围绕事件或者人物的主要活动,把散见于教材中的内容根据要求进行整理,注重考查对教材知识的再认再现和归纳总结。 2、综合型 把分散在教材不同章节、不同国度、不同历史时期但又有某种联系的历史内容融合在一起进行综合考查,它既便于考查学科知识之间的系统联系,又注重考查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从解答方法上看,多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解答方法解题,是叙述、论证、分析、比较等的综合体。这种题型的突出特点是内容跨度大,能力要求高。 3、说明型 说明型是对事物的本质或者对事物(事件)进行分析说

明。设问中往往包含有“试分析、试说明、表明、体现了、反映出”等词语。这种题型主要考查考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阐释的能力和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4、比较型 比较型是将有某种关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事件(现象、人物)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分析。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单项比较与综合比较、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求同比较与求异比较、定性比较与定量比较四大类。这种题型主要考查考生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5、评述型 评述型是对历史事件(现象)和历史人物,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进行阐释、评判和估价,得出符合实际的理性认识。这种题型的一般要求是对历史事件(现象)和历史人物的活动,进行综合归纳,概要叙述,再依据当时的具体条件,给予历史唯物主义的评价。把不同要求的评述结合在一起,又可以分为:评价与叙述相结合成为评述型题;与论证相结合成为评论型题;与分析相结合形成评析型题。题目的提示语一般有“评述”、“试评”、“评价”、“评论”、“评析”等。评述时要注意结合时代背景,实事求是。 6、开放型 开放型试题的答案是开放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

高中历史 第16课《三民主义》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第16课三民主义 一、三民主义的提出 (一)历史背景: 1、政治社会状况: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改良方案失败(中体西用、维新变法)。 2、经济阶级条件:19世纪末中国面临瓜分危机时刻,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 3、主观努力:1895年,广州起义失败,孙中山流亡国外,一边学习资产阶级理论,一边考察西方社会政治,大大丰富了民主革命思想。 (二)三民主义的提出: 1、提出: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中国同盟会总章》中明确提出十六字纲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1905年在《民报》的发刊词上,阐发为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2、内容:

3、评价:积极:①三民主义是一个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理论指导。②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③也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推动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 局限:但它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没有彻底土地革命纲领。这就不可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二、三民主义的实践: 1、指导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推翻清朝封建统治。 注意——辛亥革命的结果: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但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没有改变双半社会的性质。 2、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认国家主权属于国民全体——性质: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3、孙中山维护民主共和斗争:二次革命、护国运动、两次护法运动……失败。 三、发展:“新三民主义”思想形成——孙中山革命思想的飞跃 1、条件:①孙中山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失败。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五四运动、十月革命对孙中山的影响; ③中共和共产国际对孙中山的帮助。 ④孙中山的爱国思想和救国救民的崇高责任感。 2、提出新三民主义——1924年国民党“一大”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1)1924年国民党“一大”《国党一大宣言》内容: ①接受中共反帝反封建的主张,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②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2)新旧三民主义的内容对比 ①民族主义:旧三民主义主要反对满洲贵族统治,没有明确的反帝纲领

【实用】高中历史评析比较类题目

观点论述题解题方法: 1、亮明观点。用词一定要确定。比如我认为……正确、我认为……错误等。正确、错误之后一定要用 明确的语句把你的观点表述清楚。要对材料进行提练概括,尽量不要照抄材料原文。(关键词可以抄下来) 2、用史实来论证这个观点。史实要注意多角度分析。 思路一: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社会生活。 思路二:外因、外因。 思路三:国际因素、国内因素。 思路四:与该事件有关联的多个主体(国家或组织)等。 不同的问题适用不同的思路,在审题时一定要先整出思路再写答案,千万不能想一句写一句。 史实与观点要紧密结合,要准确运用所学的知识,表述要准确,层次要清晰。 3、用理论来论证这个观点或写总结性语言。(这个结论一定要结合这道题目的内容写出,一般不要照 搬政治课所学的原理,但要以政治课上所学原理为思路、为依据,用历史的语言来表达。)以下是我整理的范文,如有不当之处敬请指教。 1、(2008年海南单科26题)(12分)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天下已平,(汉)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孝惠、高后时……市井之子孙亦不 得仕宦为吏。---- 《史记》 工商杂色之流,假令术逾侪类(同辈之人)……止可厚给财物,必不可超授官秩,与朝贤君子比肩而 立,同坐而食。---- 《旧唐书》 古者官民一家也,农商一事也……商籍农而立,农赖商而行,求以相辅,而非求以相病,则良法美意, 何尝一日不行于天下哉。---- (宋)陈亮:《龙川集》 士之子恒为士,商之子恒为商。严氏之先,则士商相杂,(严)舜工又一人而兼之者也。然吾为舜工计,宜专力于商,而戒子孙勿为士。盖今之世,士之贱也,甚矣! ---- (清)归玄恭:《归庄集》 评述中国古代商人社会地位的变迁。(12分) 范文:(答案仅供参考) 第一部分:分述地位变迁 汉朝,严格限制商人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 唐朝,商人经济地位有所提高,但政治地位低下。 宋朝,农商并举(并重),地位提高。 清朝,商人社会地位甚至超过士,社会重视商人。 第二部分:分述地位变迁的原因 汉初经济残破,为恢复发展农业。严格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唐朝商品经济发展繁荣,政府实行开明的政策(中唐以来,重农抑商政策有了某种松动) 宋朝商品经济进一步繁荣 清朝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拜金逐利的社会风气。 (注:以上两部分可以按朝代顺序逐条对应着写,条理更清楚,更不容易丢分。) 第三部分:总体评价 商人社会地位提高是生产力发展,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重农抑商政策是违背经济发展客观规律,虽在封建社会初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长远看不利于 社会经济发展。所以农商并举、农工商并重,社会各阶层和谐共处,才最有利社会发展。 清朝商人地位高于士,也不是正常的社会现象。 2、(2011年全国新课程卷41题)(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西方的崛起曾被视为世界历史中最引人入胜的历程之一。这一进程始于民主与哲学在古希腊和 古罗马的出现,继之以中世纪欧洲的君主制和骑士制度,经过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结束于西欧和北美 对全世界军事、经济和政治的控制。非洲、拉丁美洲和亚洲的人们只有在遭遇欧洲探险或被殖民时才会被 提到,他们的历史也就是从欧洲的接触和征服才开始的。

高考历史评析题(小论文)应试技巧分析

高考历史评析题(小论文)应试技巧分析 【命题特点】试卷中出现一种以材料中的一种或者几种观点展开评述的题目,也称开放性试题,这种题型设计极大地反映了新课程对学生学科思维和学科能力的考查,符合课改方向。 【真题回顾】 典型例题1、2011年高考全国文综卷(课标)第41题 西方的崛起曾被视为世界历史中最引人入胜的历程之一。这一进程始于民主与哲学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出现,继之以中世纪欧洲的君主制和骑士制度,经过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结束于西欧和北美对全世界军事、经济的控制。非洲、拉丁美洲和的人们只有在遭遇欧洲探险时才会被提到,他们的历史也就是从欧洲的开始的。 然而,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一些历史学家对上述概括提出了颠覆性的认识。他们认为在1500年前后的经济、科学技术、航海、贸易以及探索开拓方面,亚洲与中东国家都是对全世界的引领者,而那时欧洲刚走出中世界进入文艺复兴时期。这些历史学家认为,当时的欧洲要远远落后于世界其他地方的许多文明,直到1800年才赶上并超过那些发达的亚洲国家。因此,西方崛起是比较临近才突然发生的,这在很大程度上都改归功于其他文明的成就,而不仅仅取决于的事情。 ——摘编自杰克戈德斯通《为什么是欧洲?——世界史视角下的西方崛起(1500-1850)》评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典型例题2、2012年高考全国文综卷(新课标)41 “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有人据此图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见图10)。 图10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反应”模式。 (要求: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教育部考试中心提供的评分参考】 第一等(12—9分): ①观点明确;②能有机结合材料并充分利用中外史实,多角度论证观点;③逻辑严密,论述充 分,表达清晰。 第二等(8~5分) ①观点较明确;②能结合材料或利用相关史实论证观点;③论述较充分,表达清晰。 第三等(4~0分) ①观点不明确;②未能利用材料或史实解释观点;③论述欠充分,表达不清晰。

(完整版)高中历史解题技巧万能答题模式及答题思路

高中历史解题技巧万能答题模式及答题思路 一、选择题解题技巧“三看三思”的方法。 审题干“三看”:看时间、空间,界定答题范围;看否定、肯定,确定答题方向;看关键词语,明确内涵外延。特别要注意提取隐性时间信息,明确时限。搞清历史现象的横向、纵向的历史空间和阶段特征,明确题目的时间范围和空间。 三思:思是否符合史实;思是否符合题干要求;思是否与题干有必然的逻辑联系。特别要注意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诸如生产力观点、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观点、阶级斗争观点、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等,以这些理论观点为指导,再进行论证和分析。 二、非选择题解题的“五步法”。 ①先仔细研究问题,准确把握问题的要求。 ②带着每一个问题认真阅读题目所给的相关材料,正确、全面理解材料含义,边阅读材料,边把与该问题有关的关键字、词、句,甚至标点符号,分值都勾画出来。 ③分层,材料越长,越要处乱不惊,要一层一层来找层意,就是找段句号的关联句,每个段句号就是一个意思,每个关联词的转折和并列就是另外一层意思或者两个意思的构成,这样就会清楚,有很大的得分效应。 ④回忆所学过的有关史实,观点及方法,根据问题的要求,分析材料,提炼观点。 ⑤归纳整理,以简炼准确的文字去表述。 三、非选择题万能答题模式

1、历史背景=(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 ⑴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 ⑵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 ⑶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 2、历史条件:与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侧重于有利因素 3、原因广度:原因=主观(内因)+客观(外因) ⑴主观原因:事件发起、参与者内在经济、政治、思想诸方面因素 ⑵客观原因:自然、社会环境、外在各方面经济、政治、思想因素等 原因广度与背景分析方法基本相同,背景侧重于静态分析,原因更侧重于动态分析。 4、原因深度:原因:→直接→主要→根本 ⑴直接原因:最直接引发事件的偶然性因素(导火线、借口等) ⑵主要原因:包括引发事件的主观、客观各方面重要因素 ⑶根本原因:历史趋势(生产力发展、时代要求)+主观需要等 三者既有层次区别,又有联系渗透,如“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主要原因涉及当时国内外各种矛盾,包括帝国主义侵略、北洋军阀黑暗统治、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无产阶级壮大、十月革命影响、马克思主义传播等因素;根本原因则是主要原因中最深层的因素。 5、矛盾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阶级矛盾、阶级内部矛盾、民族矛盾、宗教矛盾、不同利益集团矛盾……

高中历史学习方法和解题策略

高中历史学习方法和解题策略 说到高中历史,大家千万不要和“背”“记”联系起来,并不是说高中历史不需要背诵、记忆,而是说,想要学好高中历史不仅仅是背和记,还有更好的学习方法和解题策略, 下面就来了解一下高中历史学习方法和解题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历史五大学习技巧 首先,先看书,后背书。看是全面的看,背是重点的背。这理由很简单,它符合人自 身大脑的记忆规律。所有的东西你都背下来是不可能的,而看书,是缘由于熟悉对于 事物记忆的帮助。很多事情,你没有特意去背,但你却记住了,而且,终生不忘,就 在于,它是你所熟悉的。 其次,看书后,不划重点的去做题。重点不是不需要划,而是,要看是谁来划,如果 是老师,是其他同学给你划,那你便是一个被动的去接受的地位,你永远不知道为什么。而如果你去直接做题,遇到看书时没注意的问题了,再去书中找出来,划上重点,长此以往,这便是你自己的重点。你会发现,无形中,你已经对那些要背的重点了如 指掌了,何须再背。 第三,熟练记忆采分点词汇。做过高考练习的同学都知道,高考是按点得分的。一道 大题的标准答案通常只有几个要点,答出要点就有分,答不出哪怕写再多也没分。而 要点通常都是很简洁、干净,课本上的一大段内容可能只需要一个词或一句话就能概括,一个词一句话就是要点。很多同学不放心,大段大段地背课文,而且还要求自己 背的与课本内容一字不差。这么做,既难以记住又占用大脑空间。 第四,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诠释要点。这样做的目的是帮助你记忆。只有你知道怎么用 自己的语言说出书里的话了,你才能够真正的记住它的内涵。考试时,你才能够想起 书里的采分点。有的同学是不知道怎么组织语言,怎么展开来写,就把死记硬背的课 本内容套进去,其实可能是他对课本内容还不够熟悉。这时候不妨多看看书。这里更 加体现了看书的重要性,平时看书看熟了,在回答大题尤其是主观题时,自然而然会 用学科语言展开答题,也不用担心会出现写完要点不知如何展开的情况。 第五,勤练习,保持手感。高考四门考试中,文综是最能拉分的一门。毕竟文综三科 不像语、数、英是从高一就练起,它是等到高三才开始三合一大综合,大家适应这门 考试的时间都不长,都处在同一起跑线上,在这方面夺分的可能性也最大。有的同学 平时单独做三科中的某一科像历史、地理什么的都挺强的,但一到三合一练习就不行

高中历史材料分析题的答题技巧

新高中历史材料分析题的答题技巧 一、总体要求 材料式问答题:即材料解析题(含图表、图片)和问答题的融合,从形式上看它由两部内容构成:一是材料;二是设问。近几年高考主观试题几乎全部采用了这种形式。 1.通读材料、明确主题 在命制一道材料题时,命题者往往是先确立一个主题,再围绕这个主题去寻找材料、构思设问,所以,一般来说,每道材料解析题都会有一个主题。在解答材料题时,首先要通过浏览材料,尽可能的抓住作者的命题意图或材料的主题,这样就能迅速调动所学知识点,从而使解题明确方向,集中思维,为下一步解答奠定基础。 2.分析问题、细读材料(很重要的环节) 在明确材料的主题后,接下来应该认真分析命题者提出的问题,通过分析设问句中的关键字、词,明确作者问的是什么,需要回答什么。再根据这些问题,仔细地阅读材料,力争把每段材料的意思都弄明白,大致形成答题思路。阅读的过程中,要逐字逐句地分析和研究,不要放过材料的任何一个部分,包括题头、摘引等,尤其是材料中有关时间、地点、人物之类的信息,往往是解题的突破口。 3.提取信息、加工整理 材料分析题所提出的问题绝大部分答案应该从材料中得出,因此这时应根据仔细阅读材料后的思路,再次结合问题到材料中去寻找信息,把与问题相关的信息都提取出来,写在草稿纸上备用。能否把材料中的所有相关信息都找出来,取决于答题者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然后把找到的信息进行筛选,剔除不需要的和重复的信息,根据所学知识,把这些信息进行归纳整理,列好提纲,准备答题。 4.审查提纲、流畅表达 在上述步骤进行完毕后,还要最后浏览一遍材料及其设问,审查自己列出的提纲是否正确或有无遗漏,最后就可以在试卷上动笔答题了。答题时一定要做到依据提纲,一气呵成,言简意赅,击中要害,不可啰里啰嗦,言之无物,涂涂改改,答非所问。 5.答题的文字表达方式的相关要求 (1)文字表达一要字迹端正、排列整齐、疏密得当; (2)文句要通顺、平实、语言准确; (3)在形式上做到“三化”: ①段落化,一问一段,简明直观; ②要点化,一个得分点一句话; ③序号化,不同的段和不同的句上标出不同的序号,做到条理分明,一目了然。 二、主观题的解题方法 1.关于评述题(即solo题)的解答方法 基本方法:回答评述题一般有三个步骤。 第一,判断是非,表明自己的观点。(有时需要从材料中提炼观点) 第二,用所掌握的史实,进行多角度的论证。做到逻辑严密、史论统一。(有时还需要分析作者观点的成因。) 第三,要适当小结,升华观点。 题例:(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高二历史必修三《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知识点总结

[键入文字] 高二历史必修三《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在不断更新的同时也需要及时的归纳总结,才能更好的掌握,接下来历史网给大家整理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知识点总结,供大家参考阅读。 怎样理解三民主义 三民主义是孙中山从“振兴中华”的救国愿望出发,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实践中,深入研究中西有关思想资料并实地考察西方社会政治的基础上提出的。 孙中山倡导的民族主义的主要内容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就是用革命的手段推翻“洋人的朝廷”──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变半殖民地的中国为民族独立的中国。民族主义是三民主义的前提,它继承了中国历史上的民族主义传统,吸取了西方资产阶级争取民族独立与自由的民族主义思想。孙中山强调“民族主义”绝不是排斥满族,只是反抗满族贵族的民族压迫,推翻满族贵族的统治。孙中山认为清政府已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故欲免瓜分,非先倒满清政府,则无挽救之法也”(《孙中山全集》第1 卷,第234 页)。民族主义“并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假如我们实行革命的时候,那满洲人不来阻害我们,决无寻仇之理”(《孙中山选集》第81 页)。所以,民族主义反对的不是整个满族,而是反对满族统治者。也没有排外的思想,而是要联合一切平等待我之民族,反对帝国主义瓜分中国。政治上获得独立之后,必须有经济上的富强独立,这是民族主义的另一主要内容。孙中山对此作了十分具体细致的研究,提出了一个中国建设的具体蓝图──《实业计划》。孙中山的民族主义在辛亥革命前是全体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旗帜。 孙中山倡导的民权主义就是“创立民国”,通过政治革命,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权主义是三民主义思想的核心,是“政治革命的根本”,它主要来自西方资产阶级的“平等”思想和民治观念。孙中山主张“一国之人皆有自由、平等、博爱之精神”,充分享有“民权”。民权主义从理论上解决了当时资产阶级革命派迫切要解 1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材料一①至于民权主义,就是政治革命的根本。将来民族革命实行以后,现在的恶劣政治固然可以一扫而尽,却是还有那恶劣政治的根本,不可不去。②中国数千年来都是君主专制政体,这种政体,不是平等自由的国民所堪受的。要去这政体,不是专靠民族革命可以成功……研究政治革命的工夫,煞费经营。至于着手的时候,却是同民族革命并行。③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并不是把来分作两次去做。讲到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 周年庆祝大会上的演说》材料二④关于民权一方面的方法……第一个是选举权。现在世界上所谓先进的民权国家,普遍的只实行这一个民权。专行这一个民权,在政治之中是不是够用呢?专行这一个民权,好比是最初次的旧机器,只有把机器推到前进的力,没有拉回来的力。⑤现在新式的方法,除了选举权之外,第二个就是罢免权。人民有了这个权,便有拉回来的力。这两个权是管理官吏的,人民有了这两个权,对于政府之中的一切官吏,一面可以放出去,一面又可以调回来,来去都可以服从人民的自由……国家除了官吏之外,还有什么重要东西呢?其次的就是法律。所谓有了治人,还要有治法。⑥人民要有什么权,才可以管理法律呢?如果大家看到了一种法律,以为是很有利于人民的,便要有一种权,自己决定出来,交到政府去执行。关于这种权,叫作创制权,这就是第三个民权。⑦若是大家看到了从前的旧法律,以为是很不利于人民的,便要有一种权,自己去修改,修改好了之后,便要政府执行修改的新法律,废止从前的旧法律。关于这种权,叫作复决权,这就是第四个民权。人民有了这四个权,才算是充分的民权;能够实行这四个权,才算是彻底的直接民权。 ——摘编自孙文讲演、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编辑《民权主义》1924年版 ①指出了政治革命的根本是实现民权主义;②指出了推翻君主专制政体不能只靠民族革命;③表明推翻君主专制政体有双重意义,建立民主立宪政体是政治革命的结果;④⑤⑥⑦阐述了民权的内涵,即选举权、罢免权、创制权、复决权,并指出只有真正实现这四种权利才是彻底的直接民权。两则材料展现了孙中山对民权的认识逐渐具体和深入,关于民权主义的内涵变化也是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的集中体现,凸显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学科核心素养。 【问题设置】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民权主义的内容。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孙中山民权主义内容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这一变化进行简要评析。 第1页共1页

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拓展2]

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三民主义的具体内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新三民主义的内容; (2)理解三民主义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的作用;《临时约法》的进步意义和辛亥革命的成败; (3)比较新三民主义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异同;三民主义与辛亥革命成败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学生自查资料,了解孙中山的一生革命活动。 (2)通过对比,使学生认识新旧三民主义的不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认识到三民主义是当时最进步的思想,但不能领导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2)引导学生学习孙中山具有适应时代潮流和与时俱进的高贵品质。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内容。 难点:对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分析与评价。 ☆教学建议: 本课教材主要从两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孙中山三民主义:三民主义的提出及影响、新三民主义的提出及影响。本课内容一方面表明三民主义的内容在不断充实和发展;另一方面反映出先进中国人的救国探索不断深入;同时还反映出孙中山能够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具有崇高的人格品质。由于本课内容理论性较强,建议在教学时充分利用与孙中山有关的文字与影视资料比较丰富这一优势,适当补充有关材料,增强学生对孙中山革命活动的感性了解,为深化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发展历程奠定基础。 ★教学过程及要点: 导入新课: 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机提出了许多救国主张。洋务派提出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主张,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出了实行“君主立宪”的主张,但他们都不主张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封建统治,而封建统治的腐朽是导致中国近代民族危机的根源,因此,洋务派和资产阶级维新派的社会实践都以失败而告终。历史的发展证明,要挽救民族危亡,就必须创立革命的理论,并在它的指导下用暴力推翻封建统治。这一历史任务的承担者就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 由此导入新课。 一、三民主义的提出: 1、背景:时代呼唤革命的理论 (1)各种救国方案屡屡失败:如洋务运动破产、维新变法失败等。 (2)中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19世纪末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热潮。引导学生理解教材《时局图》的含义。 P 78

历年高考全国卷1历史材料分析题论述题汇编(含答案)

历年高考全国卷1历史材料分析题论述题汇编(含解析答案)2019年全国卷一(材料分析题) 41.(2019·全国Ⅰ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钢产量迅速增长,1983年达到4002万吨,1986年达到5205万吨,至2002年达到18224.89万吨,钢产量已连续7年保持世界第一。2002年全行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比2001年增长39.30%,2002年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总额比2001年增长33.82%.钢材品种结构继续改善,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特殊品种和高附加值品种大幅增加。 ——摘编自《中国统计年鉴》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四个国家钢产量的总体发展趋势及基本原因。(15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钢铁业发展的主要原因。(10分) 2018年全国卷一(材料分析题)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中国基层社会治理历史悠久。改革开放以后,村民自治成为中国亿万农民的伟大创造。 材料一 宋代一些地方实行乡约制度,其功能主要是扬善惩恶,制定规约进行道德教化,并建立民间组织和相关的赏罚制度。明清时期,宣讲“圣谕”成为乡约最重要的内容。当时,由地方官吏广泛推行乡约制度,设立乡约组织,每月召集百姓宣讲、教化。康熙九年颁布了乡约组织必须宣讲的《上谕十六条》,内容包含“重农桑以足衣食”“训子弟以禁非为”等。 ——据杨开道《中国乡约制度》等材料二、 清末,时人认为“地方自治者,为今世界立国之基础……于救亡之事,至为切要”。1909年,清政府颁布《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地方自治大致按行政区划分城镇和乡两级,设立议事会为议决机关,议员由选民互选充任。 ——据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高中历史-必修三-经典大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对自然科学和玄学都没有多少兴趣,他们提供讨论的哲学是社会的、政治的和伦理的。从规劝和改良的语气来看,这种哲学无疑反映了一个屡起冲突、政治混乱的时期……哲学家们在晚周时期大动乱的形势下,力图提出稳定社会和安抚人心的原则。——[美]伯恩斯等《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儒家学说)在修身治国方面,它设计出一整套由小及大、由近及远的发展人格和安定邦家的方案,为巩固政教体制提供了切实可循的途径。守旧而又维新,复古而又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在正在消逝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这就是为什么儒学在当时能成为“显学”以及虽然于变革动荡的形势下显得迂阔难行,而到新社会秩序巩固后又被捧上独尊地位的原因。汉代以后,儒学几经变化,礼教德治思想始终一贯,从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正宗。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三明清之际,从李贽“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到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从顾炎武批判“私天下”,到王夫之“孤秦陋宋”论、唐甄的“凡为帝王者皆贼”论,充分说明这一时期思想界的活跃。 请回答: (1)材料一提出的“晚周时期大动乱”给思想领域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儒家提出的“稳定社 会和安抚人心的原则”有哪些?(6分) (2)春秋战国时期“迂阔难行”的儒家学说为什么自汉武帝时代起能成为正统思想?其社会 影响如何?(8分) (3)材料三中说的“思想界的活跃”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分析当时“思想界的活跃”的社 会根源。(6分)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材料和概括提炼能力。第(1)题,结合百家争鸣和孔孟思想的内容概 括回答。第(2)题,从政治和思想方面概括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原因,从积极和局限两方面概括其社会影响。第(3)题,据材料三信息及明清时代背景概括回答。 答案:(1)影响: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现象。(2分) 原则:孔子提出“仁”的学说以及后来孟子发展孔子的“德治”思想, 提出的“仁政”学说起到稳定社会和安抚人心的作用。(4分) (2)原因:汉武帝时,政治上的大一统局面形成,需要有大一统的思想为根基;儒家学说经过董仲舒的改造,适应了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需要。(4分)影响: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 争的局面,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随着儒学地位的上升,政府加强了对思想、文化和 教育的重视,有利于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4分) (3)体现:这些思想家挑战正统、提倡个性、批判专制,否定帝权等主张,对封建的正统思想提出了挑战,成为近代进步思想的先声。(2分)根源:明末商品经济蓬勃发展,资本主义开始萌芽,“重农抑商”的思想受到挑战,“工商皆本”的思想应运而生。(4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