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学对人的三种定义

社会学对人的三种定义

社会学对人的三种定义
社会学对人的三种定义

社会学对人的三种定义

我们中国有句俗话,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对于这些高学历、高职称的人,我们百姓、我们社会应该用正常的心理、正常的态度进行破解,不要盲目"造神",不能盲目"神话"。因为他们也是人,在我们社会学上对人有三个主要定义:第一,人是介于天使与魔鬼之间的两足动物,用中国人的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第二个是社会生态学的定义:地球上有193种猿类和猴类,其中192种身上有毛,还有一种无毛,自称人类。这就是一本著名的书《裸猿》的定义;还有一种定义就是说,人呢,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是,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用不着整个宇宙都拿起武器才能毁灭他。一口气,比如说一氧化碳中毒就死了,游泳时一口水呛死了。一口气、一口水就足以致人死地。纵使宇宙毁灭了他,人仍然比致他死命的东西更加高贵。因为他知道宇宙给予他的优势,而宇宙对死却一无所知。因此,人类的全部资源在于思想。所以,象这些具有高学历、高职称的人就更应该具有好的思想。

美国如何定义"爱国主义"

李晓岗广义上说,"爱国主义"是"对自己国家的忠诚和热爱"。就此而言,各国人民对本国的感情是相似的,所有国家都存在爱国主义。

对于"爱国主义",美国哲学界和政治学界都存在着不同的认识。在哲学层次上,对爱国主义有三种看法。一种持排斥态度,认为所有爱国主义都是不正当的,不符合普适性和公正的道德判断的要求。这种观点认为,"仁者爱人"应当是普适的,即一个人应当对全人类怀有一视同仁的爱。而爱国主义都是自我中心的,它强调的是对自己国家和同胞的特别的关注,一个爱国者对自己国家的爱超过了对其他国家的爱,对自己国家利益的关注超过了对其他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关注。因此,爱国主义中的爱实际是与"我的国家"联系在一起的。爱国是因为这是"我的"国家,这里的人民是"我的"同胞。因此,爱国者的关注是根据"我的"一词做出的,但"我的"一词本身并不能证明某种行为在道德上是有价值的。

第二种看法是为爱国主义辩护,认为爱国主义是一种美德。艾拉斯代尔·麦克因特指出,爱国主义是道德的基础,应当超越其他任何有可能与之冲突的价值。如果一个人对本国的爱没有强到超越对人类的爱或对普适正义的关切,那它就不是真正的爱国主义,而仅仅是空喊口号的爱国主义。

还有一些哲学家试图在上述两种观点之间寻找中间立场,既使爱国主义在道德意义上可以接受,又不与普适性的要求相冲突,斯蒂芬·纳森桑称之为"冷静的爱国主义"。持这种立场的哲学家主张爱国主义可以是普适化的:每个人都有资格偏爱自己的国家。一个人可以强烈地热爱自己的国家和同胞,而不是其他国家及其居民。一个人说他热爱自己的国家,是一个真诚的道德判断,但如果一个人否认外国人有爱他们国家的权利,那他就失去了参与这一道德话语的资格,他在道德上就无法自圆其说,在理性上则有排外的嫌疑。同时,这种观点认为,一个人对自己国家和同胞有特殊的关爱,并不妨碍他对其他国家及其人民有一定程度的关爱。在特定的情况下,对整个人类的关注可以超越对自己国家和同胞利益的关注,在这种情况下,爱国主义与人道主义是一致的。爱国主义并不仅仅是主观概念或感情上的。爱国主义中的"爱"涉及哲学和道德范畴,而其中的"国"则具有政治含义。因此,爱国主义情感和政治参与行动密不可分,一位"爱国者"所热爱和忠诚的不仅仅是一个地理上的、而且是一个政治上的实体。爱国主义涉及对"我的"政府的特殊关注,涉及积极参与国家的公共政治生活。所以有人说,"一个完全不关心政治的人不算是一个爱国者"。

在现实政治中,对自己国家的爱常常转化为对政府维护本国利益政策的公开支持。因为现代国家的主要形式是民族国家,对国家的热爱和支持与对本民族的忠诚之间的区别难以清楚地予以界定,所以爱国主义又往往与"民族主义"联系在一起。在美国,一般认为,前者是

褒义的,既热爱自己的国家,又尊重其他国家人民对自己国家的感情;而当代"民族主义"的含义是贬义的,是对本民族的一种过度的爱,片面强调本民族优越意识,将自己的民族利益凌驾于其他民族利益之上,含有"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意思。例如,美国华裔学者裴敏欣指出,"就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的心理及行为表现而言,二者之间难以区分,它们对政策的影响亦是如此"。所以,在美国,既有人认为"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是同义词,也有人说它们相互是反义词。但总的来说,美国人经常把自己对本国的感情说成是爱国主义,而把其他民族对他们国家或民族的态度称为民族主义。

打造我们的文化内涵

一个民族之所以能给世界留下鲜明印记,主要在于她不同其他的文化内涵。在我们整个中华日益崛起的今天,努力打造中华文化的新时代内涵,是我们实现民族振兴的必由之路。2004年10月,中法两国元首开启了中国的"法国文化年",笔者有幸与法方文化总策划阿兰先生进行过交流。我问他:法兰西是近代西方民主思想的启迪者之一,出现了象卢梭、笛卡尔、孟德斯鸠、雨果等等一大批近代西方思想启蒙者。"自由、浪漫、创新、以人为本"则是世界公认的法兰西文化主调。而法国的香水风靡世界,卢浮宫、凯旋门、爱菲尔铁塔、蒙娜丽莎真迹等等.许多令人称奇的文化标志,也凸显了法国深厚的文化底缊。那您认为中华文化的内涵是什么?中国有哪些象征性的文化标志?

阿兰先生回答:法国文化的内涵之所以能为世界所了解,主要在于几百年来法兰西文化是向世界完全开放的,是在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中不断发展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底缊深厚、内涵丰富,但请恕我直言,由于长期以来东西方文化交流上还存在一些不能完全放开的障碍,西方对中华文化一直感到很神秘。法国是一个文化氛围深厚的国家,我们非常希望与中国进行全方位的文化交流,只有这样才能理解中华文化的精髓。我很难用几句话来概括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涵,但随着我们文化交流的不断增加,我想整个西方都会逐渐理解并熟悉中华文化。中国有许多文化积淀深厚的象征,象长城、故宫、中国京剧和中国功夫等等,都从不同侧面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内涵。

本人非常赞同阿兰先生的这番话,多少年来,我们曾为先人的勤劳智慧而自豪,也曾为我们创立的儒学、道学与理学思想而叹服,但中华文化一百多年来的屈辱经历表明:任何一种文化,如不能不断吸收人类先进文明的一切成果,盲目自大、孤芳自赏,就会落后。仁道、孝贤、中庸、谦诚、天人合一曾是中华古老文明所崇尚的思想,但这些主张已经与现实有许多的不协调,只有全方位增进与外来文化的交流,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才能打造出中华文化富于时代精神的新内涵,这是我们民族进步的精神动力。

国家之复兴必由传统之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之厄运,始自五四,这是人人皆知之事。这场运动,以"反帝反封建"为口号,本是没什么错;以要求巴黎和会拒签,也是没有错;顺带着打倒中国封建主义旧文化,还是对的;但把中国传统文化等同于中国封建主义旧文化,不分臧否,统统打倒,这就是大错特错。而后的历史书,对此事的点点种种一片赞扬,没有为"中国传统文化不等同于中男封建主义旧文化"拔乱反正,弄得新中国后的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是从一出生就无好感,乃至于厌恶,只剩下几大民国遗老,如钱穆,傅斯年等在台湾或是在美国维系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体面。而至文化大革命,更是不用多说,把中国传统文化仅剩的一块遮羞布也扯了,最后这场运动是平反了,不过其平反的不彻底,只是为人,而未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平反,于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厌恶转变成了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绝裂,你说中国人与自己的文化绝裂,就好比是养大了孩子不要了娘,不荒唐可笑吗!到了八十年代,中国又开始流传一句举国皆知的话"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句话的毕竟,并不是针对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但无形中,却是把它

挤到了中国知识界了角落里,成了无人问津的冷门货。这三变,几乎是把中国传统文化从根斩断,奄奄一息。

这么做的后果是什么呢?中华民族的精神没了,核心的观念没了,一到改革开放,到处是拜金狂潮,谁还会想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面对国外扑天盖地的新观念的涌入,中国人不分好坏,照单全收,也不管是不是适合于国家的国情,最终酿成极大的风波。到现在,中国社会面对卖淫,吸毒,犯罪时,表现出较大的脆弱性,而这一点,在八十年代初第一代独生子女身上表现的尤为突出。

中国人不尊重自己的文化,也更加不尊重自己的历史,因为在他们看来,中国历史除了封建主义黑暗统治,一无他物。于是丝毫也没有一点民族自豪感,没有一点骨气,弄得中国人都看不起中国人。在西方人面前,哪有一点中国人的样子?这一点演变至今,就是中国人极端的祟拜外语。本来学习外语完全正确,中国不能再闭关锁国了吗,要和世界交流。但是其中一部分人,你可以把他们对待外语与对待中文的态度比较一下,前者是极度的狂热追捧,后者是极度的冷遇。有些人在外国人面前,你说接待就接待吧,做到不卑不亢,有礼有节就行了,偏偏是像一块臭膏药一样贴上去,真是丢脸。过去抗日名将吉鸿昌,在英国因为气不过别人劝他做日本人,干脆在脖子上挂了块牌子,写着"我是中国人",堂堂正正的走在大街上。你想想,那个时候,中国的地位多低啊,他照样有这个骨气,穷归穷,弱归弱,但我还是要做中国人。他这个底气来自哪?就是来自传统文化赋予他的精神,骨气。和他比较,这些人难道不应该汗颜吗?

也就近年来,随着国家实力的提升,随着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关注,中国人也开始关注起自己的文化来(这么说法实在是让人悲哀)。广州那开了些国学班,专教五六岁的小孩子,古籍书本明显卖得好了,中国历史也有人开始看了,加上一些古装电视剧的宣传,虽然未尽真实,但也的确是宣传了一下中国历史。有些人还开始写些古体诗,不论是否附庸风雅,有这个心也终究是好。

再是趁着中国实力提升,国家正式提出了国家汉语战略,这一点无疑是让人振奋的。这不仅让想起汉朝前四代皇帝只有靠与匈奴和亲才能保持边疆的安定,弄得史书上留下了"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的骂名,直到武帝一代,才全面的开塞出击,把匈奴赶得远远的,只能望着阴山下大片草原而哭泣。这种国家气势,中国真的是很久没有过了。这次的国家汉语战略,其就似汉武之开塞击匈奴,不过我们击的是外国文化,让他们也领略一下汉语的风采。有时候觉得我们这一代中国人比较窝囊,东边被日本人抢大陆架,抢石油,南边小小越南也爬到头上抢南沙群岛,西边是印度仗着头上有主,吠得也响,北边呢,国民党放了蒙古独立,俄罗斯也是对中国不安好心,而最远处,更是有美国人不断挑衅,撞飞机,炸使馆,我们只能是压一压气,先把内政搞好了再说,总不能小不能忍而乱了大谋吧。但是这口气也不是白压的,迟早有一天,我们会让别人知道,什么叫作"中国"。

以上牵扯出去,现在再说回来。要想实现这国家汉语战略,还是在传统文化的教育上。中国在传统文化方面的教育,我认为到目前为止,失败处多于可取处。其一,是开始的时间太晚,好象是三年级时候才开始的吧(存疑),中国的教育,最是讲究童子功,小的时候没基础,大了根本就学不了,像我真正入门,也已经是高二时了,现在学来,还是颇觉费力,因为背不了经史子集,也就不明白典故,也就看不懂古人的文章,又哪来的兴趣呢?。其二,教学不行,而其根本是老师的素质不够。比如讲一篇《六国论》,现在的教学只是字面的功夫,背出来,看明白,就可以了。而照中国传统的方法来言,首先应该是在黑版上挂上一幅战国地图,让大家知道,六国之地理位置,再来讲春秋至战国之大体形势,各国之关系,第三讲秦用何策,远交近攻,灭了六国,第四回到课文,我想老师不用讲,这篇文章的意思已经明了了。这里,须知在中国文化中,历来就没什么分科之说,文学,历史,地理,谋略,如此的分门别类,都是学了西方。古人是什么都学的,你说苏轼是文学家,那真是太看轻他了,

他同时也是个历史学家,又是地理学家,再说到孔子呢,更是了不得,其儒家所包含之内容,后世公认的广博,以"家"来形容他,实在是委屈了他,所以中国人叫他"至圣先师",所以他们的文章中,也就什么包罗万象,非通经史的人,是很难看懂的。过去的古人,于经史上的修养,是人人必备的,而今人则不然,已经没了过去的那种教育。就照我前面所说的那种教法,非在教室里站上语文,历史,地理三个老师,是没有办法完成的。因此,不要说现在这个国家汉语战略本身不仅缺老师,更是缺那种全面型的老师,配合这个战略出台的,更应该有教师培训标准的改变,有其待遇的改变,单凭区区一个"中国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是很难办成这件事的。

最近看到唐史太宗之时,大唐于文化上的气象,让人心神向往,真是应了"高山仰止,景行行之,虽不中之,心向往之"的话,唐时的气象,不仅是大气,宽厚,更是一种气魄,这是基于传统文化所散发出来的魅力,让近至突厥,吐谷浑,远至龟兹,倭国,都不自觉的来中土大唐学习。遥想祖先丰功伟绩,我们实在应该重新审视中国的传统文化,反省自己,如果我们的文化真的如此不堪,我们的祖先哪来创出的功业?如此不堪的文化,哪能延续三千年之久?如此不堪的文化,哪能吸引各国来学习?切莫看轻了自己的文化,想想我们的祖先,我们自当有骨气,抬头挺胸,无所畏惧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课后习题(社会运行的物质基础)【圣才出品】

第二章社会运行的物质基础 1.试析人口老龄化对社会运行和发展的冲击。 答:人口老龄化对社会运行和发展的冲击主要包括: (1)人口老龄化意味着老年抚养系数提高,越来越少的年轻人要养活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口,影响到劳动就业和社会福利制度安排; (2)人口老龄化意味着社会需求发生变化,规模庞大的老龄人口有着特定的需求,影响到相关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围绕高龄老人的社会服务业; (3)由于老年人口逐渐成为劳动、投资的重要主体,而老年人本身倾向于保守、储蓄,有可能导致社会经济活力不足、创新不足; (4)日益严重的老龄化最终必然导致人口再生产转向静止型甚至是缩减型,带来人口发展不可持续的危机,直接威胁到社会的存在。 2.试析邓拉普关于环境功能分析的模型的局限。 答:(1)邓拉普关于环境功能分析的模型 环境社会学家邓拉普用模型来呈现环境系统对于人类社会运行和发展的功能。指出:环境服务于人类的三种总体功能包括“供应站”、“居住地”和“废物库”。 ①当环境被当成供应站使用时,它是各种可再生和不可再生自然资源的来源。对这些资源的过度使用可以导致短缺和匮乏。 ②当环境作为居住地或栖息地时,它可以提供住所、交通系统以及其他日常生活中必需的重要东西。对环境这一功能的过度使用可能导致过度拥挤、堵塞以及其他物种栖息地的毁

坏。 ③当环境被用为废物库时,它就成了堆放生活垃圾或其他垃圾、废水、工业污染以及其他副产品的地方。当这种废物淤积超过生态系统自身的吸纳能力时,就会导致各种源于有毒废弃物的人类健康问题以及生态系统自身的扰乱。 ④环境的三种功能彼此竞争空间,常常相互冲突。环境的三种竞争性功能之间的重叠以及由此引发的功能冲突已经在相当程度上增加了,区域生态系统层次上的环境功能冲突已经对全球环境产生影响,甚至导致了诸如全球变暖之类的环境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表示环境系统在一定条件下也对人类社会的运行和发展有着消极的、限制性的影响。 (2)邓拉普模型的局限 邓拉普的模型有助于简明地概括环境的社会功能及其随时间演进而发生的改变。但是,该模型因为忽视了社会行动主体,特别是制约社会行动的价值和权力因素,而受到一些批评。实际上,该模型对于环境在满足人们精神需求和形成社会文化价值方面的作用也有所忽视,需要引起注意。 3.试比较“人类例外范式”与“新生态范式”的不同观点。 答:根据人们对环境与社会关系的看法,可区分出两种范式的价值观,即“人类例外范式”(HEP)和“新生态范式”(NEP)。 (1)两种范式的观点对比 “人类例外范式”的观点“新生态范式”的观点 ①人类不同于其他动物,他是独一无二的,因为他有文化; ②文化的发展与变迁是无限的,文化的变迁①社会生活是由许多相互依存的生物群落构成的,人类只是众多物种中的一种; ②复杂的因果关系及自然之网中的复杂反

社会学基本理论

社会学基本理论 一、社会概述 1、含义---唯实派认为,社会不仅仅是一个集合,而是客观存在的实体。唯名派认为,社会是代表其具有共同特征的许多人的名称,是实名而非实体。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认为,社会的实质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其中经济关系是决定其他一切社会关系的最基本的关系。 2、特征---社会是有组织、有文化的系统;社会以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在任何社会发展时期,社会都是人类共同生活的最大群体;社会有明确的空间界限,存在于一定的空间范围之内;社会具有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社会有一套自我调节机制,它是一个具有主动性、创造性的“活的机制”。 3、类型---根据阶级关系与生产关系分为亚细亚社会、古代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与共产主义社会;根据人类学划分为原始社会、野蛮社会、文明社会;从社会存在方式划分为狩猎和采集社会、园艺社会、游牧社会、农牧社会、工业社会与后工业社会;从社会整体结构划分为公社社会与社团社会。 4、德国经典社会学家滕尼斯划分为公社社会与社会。公社社会指绝大多数的社会关系是建立在个人的亲友关系上的社会。社会是指绝大多数社会关系是建立在正式的、契约化的、非人格化的、专门化的基础之上的。 5、孔德划分为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与实证主义阶段。

二、文化 1、含义--指某一民族或群体代代相传的、共享的整体生活方式,是赋予一个社会以特色的长期凝结和传承下来的思考行为方式及结果。 2、基本要素--符号、语言、价值、规范 3、特性--文化是人类进化过程中衍生与创造出来的;文化石后天习得的;文化石共有的;文化具有象征性;文化具有复合性;文化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动态的发展过程;文化具有普遍性;文化具有民族性与阶级性;文化有多样性。 4、文化特质--一组文化的组成要素。 5、文化从--功能上相互联系而组成的一组文化特性。 6、文化模式--一个社会中所有文化内容组合在一起的特殊形式和结构。 7、类型--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主文化与亚文化、共同文化与差异文化。主文化是指一个社会站主导地位的、由大多数人共享的文化。亚文化是指仅仅作为社会上一部分群体所接受或特有的文化。 8、文化共同性来源有四个要素:物质上的相似性、生活上的相似性、人类环境资源的限制与影响、文化接触与传播的影响。 9、功能--文化石民族分野的标志;文化促进社会行为有了系统的规范;文化使社会团结有了重要的基础;文化塑造了社会的人。 10、文化分析中的种族中心主义与相对主义。 种族中心主义是以自己的文化为中心与标准来衡量别的文化,认为自己的文化石最优的。利:增进群体内的团结,减少团体内冲突,

[笔记]《社会学概论新修》重点概念

[笔记]《社会学概论新修》重点概念《社会学概论新修》重点概念 《社会学概论新修》重点概念汇总 第一编社会运行概述 1(社会学定义: 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2(社会指标、社会指标体系: 社会指标,是衡量社会运行和发展过程的综合的质量和数量的标准。 社会指标体系,是指为综合反映和说明社会或某一方面社会状况而设计的一组具有内在联系的社会指标。 3(当前中国社会要实现良性运行,应注意创造哪些条件,研究哪些问题, 1)人口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基础条件之一。一般的说,数量适度、质量合格、结构合理的人口是社会良性运行的必要条件。 2)生态环境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另一个基础条件。人类与其生存环境的协调发展,同样是社会良性运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保护生态环境与控制人口一样,是我国基本国策。 3)经济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决定性条件。要实现社会的良性运行,必须有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4)社会运行的政治条件。就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来说,政治状况如何,对社会运行有直接的影响。 5)社会运行的文化与心理条件。如果我们把人口、环境、经济等条件视为社会运行的物质条件,那么文化心理条件则可视为一种精神条件。 6)转型加速期和转型效应。 7)迟发展社会与迟发展效果。

4(社会运行机制: 社会运行机制是指人类社会在有规律的运动过程中,影响这种运动的各组成因素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联系,以及这些因素产生影响、 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 5(科塞:“社会安全阀”机制: 社会安全阀机制:让冲突在一个社会中制度化是非常必要的,它能化解或减弱冲突的力量,使之不至于发展到对社会造成严重震荡的程度,从而保证必要的社会整合。 6(社会整合之:“认同性整合”、“互补性整合”: 认同性整合是以共同利益为基础的,当人们将某一种利益与自己的个人利益紧密相连、产生一致性认同时,就会努力去维护这种利益,甚至不惜牺牲个人利益。在共同利益的引导之下,社会成员将会凝聚为一个联系十分紧密的社会整体,这就是认同性整合。 互补性整合是建立在特殊利益基础之上的,是由于社会成员、社会群体之间的异质性和相互需要而产生的相互依赖关系,这种依赖关系促使社会成员、社会群体凝聚为社会整体。 7(社会运行的激励机制: 社会运行的激励机制是指社会有机系统为引导社会成员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按设定的标准和程序将社会资源分配给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体,以实现其认同的社会目标的作用原理和作用过程。简言之,激励机制就是社会引导其成员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过程。 8(社会运行的控制机制(社会控制): 社会控制是指社会通过各种因素,运用各种方式,调动各种社会力量,促使社会个体和社会群体能有效的遵从社会规范,从而达到维持社会秩序,实现社会运行目标的目的。 9(社会保障:

社会学概论总复习重点(精心整理)

社会学概论总复习重点 一、社会学的含义: 郑杭生定义: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王思斌定义: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出发,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行动来研究社会结构及其功能、社会过程及其原因和规律的社会科学。 戴维波普诺定义:社会学是对于人类社会和社会互动进行系统、客观研究的一门学科。 老师PPT定义:社会学是一门对社会秩序和社会进步进行实证研究的学科。 二、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的联系: 1.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由最初的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转变成为既密切又相互独立的并列关系。 2.社会学为社会工作提供重要的理论知识基础。 3.社会工作拓展了社会学理论知识的应用平台、并在实践中检验与丰富社会学理论知识与方法。 三、社会的定义: 1.社会唯实论(斯宾塞、迪尔凯姆、齐美尔) 社会是由各种制度和规范构成的有机整体,社会外在于个人,并对个人具有强制性。“结构—功能角度) 2.社会唯名论(韦伯、吉丁斯)

社会只是单纯的名称,是人们的主观想象或抽象,而不是一个实体,只有个人才是真实存在的。(“社会行为”角度) 3.外在形态:社会是指享有共同地球和共同文化的相互交往的人口有机结合而成的人类共同体。 4.内在本质:社会是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一个社会关系体系或系统。 四、文化的含义: 1.广义: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 2.狭义:文化是人类的精神和观念方面的创造。 五、文化的特点:(老师PPT观点) 1.集体创造性(纯自然的东西不是文化只有人类制造的加工出来的东西才是文化。) 2.普遍性(具有广泛性,不是个人行为。) 3.象征性(具体的事物或者现象具有特定的文化含义。) 4.多样性(民族文化) 5动态性(具有传递性和变迁性) 六、“文化滞后” 1.英国社会学家威廉奥格本提出。 2.文化是各个组成部分相互依赖的,当文化发生变革时,各部分变革速度不同就会不平衡,从而造成社会问题。 3.一般物质文化先于非物质文化发生变革。

《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重点概念

《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重点概念汇总 第一编社会运行概述 1.社会学定义: 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2.社会指标、社会指标体系: 社会指标,是衡量社会运行和发展过程的综合的质量和数量的标准。 社会指标体系,是指为综合反映和说明社会或某一方面社会状况而设计的一组具有内在联系的社会指标。 3.当前中国社会要实现良性运行,应注意创造哪些条件,研究哪些问题? 1)人口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基础条件之一。一般的说,数量适度、质量合格、结构合理的人口是社会良性运行的必要条件。 2)生态环境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另一个基础条件。人类与其生存环境的协调发展,同样是社会良性运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保护生态环境与控制人口一样,是我国基本国策。 3)经济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决定性条件。要实现社会的良性运行,必须有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4)社会运行的政治条件。就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来说,政治状况如何,对社会运行有直接的影响。 5)社会运行的文化与心理条件。如果我们把人口、环境、经济等条件视为社会运行的物质条件,那么文化心理条件则可视为一种精神条件。 6)转型加速期和转型效应。 7)迟发展社会与迟发展效果。 4.社会运行机制: 社会运行机制是指人类社会在有规律的运动过程中,影响这种运动的各组成因素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联系,以及这些因素产生影响、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 5.科塞:“社会安全阀”机制: 社会安全阀机制:让冲突在一个社会中制度化是非常必要的,它能化解或减弱冲突的力量,使之不至于发展到对社会造成严重震荡的程度,从而保证必要的社会整合。 6.社会整合之:“认同性整合”、“互补性整合”: 认同性整合是以共同利益为基础的,当人们将某一种利益与自己的个人利益紧密相连、产生一致性认同时,就会努力去维护这种利益,甚至不惜牺牲个人利益。在共同利益的引导之下,社会成员将会凝聚为一个联系十分紧密的社会整体,这就是认同性整合。 互补性整合是建立在特殊利益基础之上的,是由于社会成员、社会群体之间的异质性和相互需要而产生的相互依赖关系,这种依赖关系促使社会成员、社会群体凝聚为社会整体。 7.社会运行的激励机制: 社会运行的激励机制是指社会有机系统为引导社会成员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按设定的标准和程序将社会资源分配给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体,以实现其认同的社会目标的作用原理和作用过程。简言之,激励机制就是社会引导其成员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过程。

社会学的基本概念

社会学概念和社会行为的 “意向”概念 (就社会学这个具有多种含义的常用词在本书中的意义来说,)社会学指的是一门试图说明性地理解社会行为,并由此而对这一行为的过程和作用作出因果解释的科学“。行为”在这里表示人的行动(包括外在的和内心的行动,以及不行动或忍受),只要这一行动带有行为者赋加的主观意向“。社会”行为则表示,根据行为者所赋加的意向而与他人行为有关,并在其过程中针对他人行为的一类行动。 一、方法论基础 的可以是: “意向”在这里指一个行为者在 某一具体环境下主观上实际持有的意向,或者②一群行为者在特定的一系列事件中平均或近似持有的主观意 在一 向;个思维构造的纯粹状态里,被视为典型的某个或某些行为者主观持有的意向。意向是否客观上“正确”或者是否能够被形而上学地论证为“真”,在此毫无意义。在这一点上,研究行为的经验科学如社会学和历

史学,与研究行为的各种带有价值判断的学科如法学、伦理学、道德学、美学等不同,后者试图研究的,是其对象的“正确”或“有效”的意向。 有意向的行为,与(如我们希望在这里说的)单 纯反应性的、无主观意向的行为之间,没有任何确定的界限。与社会学有关的行为中,有很大一部分,尤其是纯粹习惯性的行为(见下文),就处在两者的界线上。在人的心理生理活动中,有时根本就不存在具有意向的即可以理解的行为。还有些行为的意向,只有专家才能辨认出来。神秘的从而无法适当地用语言表述的行为,对于那些不能产生这些行为的人来说,是不可理解的。反之,把特定行为产生出来的能力,不是理解这一行为的前提条件。“不是恺撒的人也能理解恺撒。”要明确地理解一种行为,完整的“行为重现”是重要的、但不是绝对的条件。在一个行为过程中,可理解的部分和不可理解的部分常常混在一处、联成一体。 所有的说明,就像整个科学一样,都希冀“明 确”。明确的理解具有的特征或者是理性的(因此是合乎逻辑或者合乎数学规律的),或者是可设身处地领会的(情感的,艺术上可感受的)。这里,理性的特征表示,对人的某一行为来说,它所具有的全部意向都完全的和透彻的被理智地理解了。可设身处地领会的特征则表示,这一行为所具有的全部感觉世界都被重新完整地想象出来。理性的理解,即对行为意向的直接和清晰的理智把握,能够实现的最高层次,首先是在数学或逻辑中,

社会学与社会行动的定义

4.1 社会学与社会行动的定义* 社会学(这个字眼具有多重涵义,下面仅以我们所理解的方式予以定义),是一门科学,其意图在于对社会行动进行诠释性的理解,并从而对社会行动的过程及结果予以因果性的解释。所谓“行动”(Handeln)意指行动个体对其行为赋予主观的意义——不论外显或内隐,不作为或容忍默认。“社会的”行动(“Soziales”Handeln)则指行动者的主观意义关涉到他人的行为,而且指向其过程的这个行动1。 A.方法论的基础2 1.“意义”(Sinn)在这里可以有两种涵义:(a)事实存在的意义:是指某个行动者在某一既定情况下的主观意义,或诸多事例中,行动者平均或相类似的意义;(b)纯粹类型的意义:是指以概念建构的方式被当作一种或多种行动者的类型来想像其可能的主观意义。 2.有意义的行动和不具主观意义赋予的反射性行为(Sichverhalten)之间的界限,是十分模糊的。有一大部分与社会学相关的行为,尤其是纯粹的习惯性行为,是界于两者之间。在有些心理物理(psychophysische)过程,并不易发现有意义的、亦即可理解的行动,有时候或许根本没有意义的。在另一些情况下,只有心理学家才能发现什么是有意义的行动。许多无法妥当以语言表达的神秘经验,对没有类似经验的人来说,是没办法完全理解的。同时,从事相同的行动,并不是理解的必要先决条件:“要理解恺撒,不必然要成为恺撒”。“再体验的可能性”(Nacherlebarkeit)对理解的精确性是重要的,但不是意义诠释的绝对条件。一个过程可理解和不可理解的部分经常是相互混合而相关联的。 3.如同所有科学的观察,任何对意义的诠释,都是追求一种“确证”(Evidenz)3。理解的确证可以有两种特质:a. 理性的(逻辑的或数学式的);b. 拟情式的再体验(情绪的或艺术欣赏式的)。理性的确证,主要适用于其主观意义关联(gemeinter Sinnzusammenlang)能够以知性清楚理解的行动。拟情的确认(Einfuhlend evident),则适用于那些可以完全再体验当事者所经历之情感关联(Gefuhlszusammenhang)的行动。理性的理解在这里是指以知性直接而清楚可对意义掌握的理解,在最极致的情况下表现为数学式或逻辑命题相联系的意义关联。譬如当某人引用2×2=4此命题或是以毕氏定理做推论,或当他依据我们一般接受的思考模式推演出逻辑上的“正确”结论时,我们可以完全清楚理解其意义关联。同样的,当某人根据我们熟知的“经验事实”,以一定手段达到既定目标并产生一定行动结果,其行动便可以理性地理解。任何对这类理性倾向之目的行动(Zweckhandeln)的诠释,在理解其手段选择上具有着高度的确证性。就一种较不精确、但尚可以满足一般对解释之需求的确证程度而言,我们也可以理解那些自己会涉入的、或对其原因可拟情式体验的某些“错误”(Irrtumer),包括对问题的混淆掩饰(Problem verschlingungen)。 另一方面,人们行动所倾向的一些终极“目标”和“价值”,我们可能常常无法确证式地去理解。在一定条件下,我们虽然对这些目标价值可以知性的掌握,然而当它与我们自己所相信的价值偏离得越远,我们就越无法以拟情式的体验去理解。依个别的情况我们必须满足于:对这些价值只作知性的诠释;或当这种尝试也失败时,我们只能把它当作既成事实来接受,而在此基础上,尽可能地去知性的诠释或达到拟情体验最近似的程度,以便对受这些动机驱使的行动过程多少能有所理解。就此而言,像那些对宗教的或慈善德行的热情无动于衷的人,或那些不赞成极端理性或狂热主义者(如“人权斗士”)之行动的人,往往甚至是畏避去从事任何理解的努力,或只以上述方式来面对这类行动。我们自己越涉入以下这些的 *原文出自Weber著Wirtschaft und Gesellschaft, (J.C.B. Mohr(Paul Siebeck),Tübingen,1976);英译选自Parsons 编译The Theory of Social and Economic Organization (Free Press,1947),pp.88-114。中译摘自顾忠华译《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台湾远流出版社,1995年),第19-49页。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考研郑杭生《社会学概论》课件

社会学概论郑杭生 第七章社会互动 ?社会互动的含义、 指社会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 ?社会互动的理论 一、符号互动论 符号是指能够有意义地代表其他事物的事物 基本观点:①符号在人们的社会互动过程中起着中介作用。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是运用符号进行的,是符号互动②人的行为是有意义的行为③意义不是固定不变的东西。一方面,意义的确定有赖于互动的背景和情境;另一方面,意义是在互动过程中通过双方的协定而确定的④在互动过程中,人们往往通过扮演他人的角色,从他人的角度来解释其思想和意向,并以此为根据来指导自己的行为⑤在互动过程中,人们往往从自己所认识到的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看法之中来认识自己,形成并修改自我概念。 两个主要派别:①以布鲁默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注重用人文科学方法来研究互动过程。他们认为互动是一个角色创造的过程,主张用生活史、自传、日记、信件等作为研究材料,采用个案研究、非结构式访谈、参与观察等方法来阐释互动过程②以库恩为代表的衣阿华学派主张用实证主义方法来研究互动结构。认为人的行为是被其地位、角色所决定的,根据个体的参照群体,可以预测其自我评价和行为。互动是一个角色扮演的过程。提倡用问卷或态度量表来测量人们的自我概念,试图将互动理论操作化。 缺陷:①将社会关系简单地归结为人际关系,忽视了宏观社会结构②忽视了互动的内容和社会经济条件对互动形式的重要影响③所使用的一些概念没有明确的定义 二、角色理论 角色和互动是密不可分的:①互动是角色的互动②角色的形成和扮演也是在互动中完成的 一、参照群体理论

①参照群体是指个体在心理上所从属的群体,是个人认同的为其树立和维持各种标准、提供比较框架的群体②个体将其参照群体的价值和规范作为评价自身和他人的基准,作为自己的社会观和价值观的依据。 ③揭示了非面对面的人际接触对个人行为的制约作用,反映了个人与群体的互动的特殊方面 ④是研究个人的客观社会地位与其社会观点之间相互作用的社会心理机制的工具,是探明个体动机与社会结构之间相互作用的机制的工具,从一个更广阔的角度和更深入的层次增进了我们对社会互动的理解 ⑤缺陷:将社会关系归结为人际关系,忽视了个体所属的社会结构,难以全面解释社会互动的特点 二、戏剧理论(印象管理理论) ①采用戏剧分析的方法,从印象管理的角度来揭示社会互动的特点 ②主要研究人们运用哪些技巧来在别人心目中创造印象,认为互动的一方总想控制对方的行为,使对方通过对自己行为的解释,做出符合自己计划中的行为反应 ③指出四类人际礼仪:a、表达式礼仪:用来表示对他人的问候、恭维和感谢等b、回避式礼仪:表示对他人隐私与个人空间的尊重c、维系式礼仪:用来维系人际关系,使之不中断d、认可式礼仪:用来表示对别人身份的认可 ④缺陷:夸大了人类行为的表演性与虚伪性 三、社会交换轮 ①着眼于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相互交往的外显行为,用代价和报酬来分析社会关系,认为社会互动的实质就是人们交换酬赏和惩罚的过程②认为交换行为不仅存在于市场关系之中,而且存在于包括友谊、爱情在内的多种社会关系之中③理论基础是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④缺陷:忽略了人类行为的社会前提,带有浓厚的心理还原主义色彩 5个命题:a、成功命题:某种行为越经常得到报酬,这个人就越愿意从事该行为b、刺激命题:现在的刺激越与过去得到酬赏的某种刺激相似,就越愿意采取这种行动c、价值命题:一种行动越有价值越有可能被采取d、剥夺-满足命题:在近期内越是经常得到某种酬赏,随后的同样酬赏对他而言就越没有价值

社会学基本原理

社会学基本原理 第一章、导论 一、概念:是对社会结构和人类行为进行系统、客观研究的一门社会科学学科。 二、发展过程:创造人:孔德(法国)在《实证哲学教程》第四卷提出的。 实证主义者:孔德、斯宾塞(英国)、马克思、迪尔凯姆 人文主义者:韦伯(德国) 三、分类:社会动力学:研究社会进步、发展。 社会静力学:研究社会秩序、稳定。 迪尔凯姆的“三论”:《社会劳动分工论》、《社会学方法论》、《自杀论》。 四、社会学研究的方式:科学性、系统性、客观性。 五、社会学的理论视角: 1、功能论视角:部分对整体的作用,以此维持社会正常秩序:孔德、斯宾塞、迪尔凯姆, 主要用于研究稳定的小规模的社会。 2、冲突论视角:因有限的资源,权力和声望而发生斗争的生活现象。社会各部分是冲突的, 秩序是冲突的结果:马克思的观点:社会处在极其破坏之中,社会秩序源于社会一部分统治另一部分,是力量与强制产物。 3、互动论视角:如何行为感兴趣,而对人们的思想和感觉感兴趣,探索人们的动机、目标 和理解世界的方式。 六、社会学的应用价值: 社会学与社会:评估研究、社会实验、政策取向的社会调查、社会预测、社会检测与描述五种类型。 参与社会化的规划,实施和检验工作,进行社会发展战略的研究,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能为社会工作、行政、企业管理提供所需的知识,能为改革提供理论指导和科学预测。 第二章、社会结构 一、含义:社会结构是社会系统各要素之间比较持久、稳定的相互模式。 在社会结构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经济基础,而在经济结构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生产力。 二、组成部分:社会地位、社会角色、社会群体、社区、社会分层和社会制度。 三、社会地位:先赋地位:通过血缘和世袭的方式获得的地位。 自致地位:后天努力而获得的。 四、社会角色:对某种社会身份的期待。 占有的是地位、扮演的是角色 第三章、社会角色 一、内涵: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 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待,是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1、是社会地位的外在表现。 2、是一套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行为模式。 3、是人们对特定地位的人的行为期待。 4、是社会结构的基本构成单位。 二、角色集:一个人集多种角色于一身;一组相互依存的角色。 三、社会角色的类型: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文化的结构与功能)【圣才出品】

第五章文化的结构与功能 5.1复习笔记 一、文化及其特征 1.文化的定义 文化是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与非物质的产品的综合。 2.文化的特征 (1)可习得性。文化是超生物性的,任何文化都是人们后天习得和创造的,文化不能只通过生物遗传而获得,而是要通过一个个社会性的个体主动学习并综合起来的结果。 (2)共享性。文化是所有社会成员所共享的。 (3)象征性。象征性是指人类在创造文化时总是赋予其丰富的象征意义。 (4)全括性。文化涵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5)整体性。文化是一个有机系统和整体,由不同的要素有机构成,各构成要素之间按照一定的规则或规律形成一个统合的整体。 (6)文化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①文化的普遍性是指所有的人群都有文化; ②文化的特殊性是指每一个社会或人群,都有自己特色的文化。 二、文化的分类 1.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

(1)物质文化。指物质世界中,一切经过人的加工、体现了人的思想的东西。 (2)非物质文化。又称精神文化,指制度、规范、观念等。 (3)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在使用上是有差异的,物质文化因自然规律的作用,在使用过程中不断被损耗,非物质文化却可以被反复使用而不损耗。 2.主文化与亚文化 (1)主文化。指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为社会上多数人所接受的文化。主文化对社会上大多数成员的价值观、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影响极大。 (2)亚文化。指仅为社会上一部分成员所接受的或为某一社会群体特有的文化。亚文化一般并不与主文化相抵触或对抗。 亚文化又可分为不同的类别: ①民族亚文化。是为社会中少数民族群体所特有的文化。 ②职业亚文化。指为各种职业群体特有的文化。 ③越轨亚文化。指为一些反社会集团所特有的文化。 (3)主文化与亚文化的区分不是绝对的,两者都在发生变化,也可能互相转化。主文化可以转变为不占主导地位的亚文化,亚文化也可以转变为占主导地位的主文化。 3.主文化与反文化 (1)主文化。指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对现存社会秩序起着维护、支持作用的文化。 (2)反文化。是对现存秩序的背离和否定,是对现存主文化的抵制和对抗。 反文化不一定都是坏的东西,反文化的性质取决于它所反对的文化的性质。 4.评比性文化与非评比性文化 (1)评比性文化。指有好坏、高下之分的文化,即在两种文化的比较中,可以评出孰优孰劣的文化。一般说来,评比性文化都是比较容易鉴别其价值的文化。

郑杭生社会学理论发展

郑杭生先生社会学理论发展 社会运行论、社会转型论、学科本土论与社会互构论 中国社会的社会学究竟是什么?郑对于一个刚刚从“文革”阴霾中走出来的国家,面对一个百废待兴的社会场景,“迫切需要社会学家回答一系列社会有序运行和学科建设的问题”。他的回答便是“我们要建立的社会学就是以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的”。这一社会学研究对象的提出就是基于对建国以来社会运行状况,特别是“文革”期间恶性运行状态的反思,再加上严复的社会学定义“研究社会治乱兴衰之由”的启发创造出来的。提出社会运行的概念,并把社会运行区分为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中性运行和模糊发展、恶性运行和畸形发展三种类型,并结合中国现代化的实际进程,探究社会运行的诸多条件、机制及其内在关联,也便建构起了先生的第一个宏大的理论体系“社会运行论”。这个理论的建构既传承了中国学术千百年来从“治乱兴衰”考察社会历史的特有传统;也没有背离自孔德开启的西方社会学所延续的“秩序与进步”、“结构与过程”等恒久的学科主题;同时该理论也直接规定了中国社会学学科的独特性质、规定了这门学科服务于我国社会现实的方向和主要途径。尽管该理论的提出一度受到质疑和批评,但是不可否认,在先生苦心经营的社会学学术共同体里,该理论已经成为基本一致的学术观点被一批批学生所传承和应用,无论微观层面的家庭社会学研究、社会角色与社会互动研究,还是宏观层面的社会分层与流动、社区建设与发展、社会变迁与现代化研究;无论是中国社会思想史研究还是分支社会学的政治社会学、法社会学、民族社会学、环境社会学、道德社会学等研究。 8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的改革开放如火如荼,社会变化开始在方方面面展现,利益结构的调整、社会关系的疏离、价值取向的多元化等等诸多现实问题恰是中国社会学必须面对且必须作出解释的,这是一门学科的使命。全方位变革的时代需要总能产生它所需要的思想,先生1987年开始使用“转型”概念,1989年进一步提出“社会转型”和“转型社会”范畴,继而又提出“社会转型效应”、“社会转型度”与“社会转型势”概念并对之进行具体化和操作化。社会转型度( 具体分为速度、广度、深度、难度和向度五个次级概念) 和/ 社会转型势( 具体分为优势级、中势级和弱势级等) 两个基本概念; 社会转型有别于体制转轨,确指社会结构从农业的、乡村的、封闭半封闭的传统型社会向工业的、城镇的、开放的现代型社会的转变。社会结构是社会中各种社会地位及其相互关系的制度化或模式化的体系。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在社会关系中占有特定的社会地位,都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产物。结构转型主要体现在原来由次级制度化结构如所有制、身份制、单位制和行政制等所规定的社会成员的身份体系弱化,结构弹性增强;自由流动资源与自由流动空间的出现使国家与社会分离,体制外力量增强,自主性社会成长等。结构转型含括了中国利益格局、社会控制、文化模式以及社会支持系统等诸多方面的转型,由此建构起先生的第二个理论体系“社会转型论”。该理论形成了关于中国社会正处在由传统型社会向现代型社

社会学原理复习完整

社会学原理(2018上) 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5分) 简述题(每小题6分,30分) 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1.社会学概念的基本内涵 含义: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等基本规律的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具体社会科学,是社会学专业的一门基础学科。(社会运行论) 首次提出:1838年,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孔德(“社会学之父”) 糅合(社会哲学)——独立(研究社会现象) 哲学思辨——实证研究(实证知识) 一般社会哲学——专门具体科学 2.社会学研究的基本程序 (1)提出和界定问题 (2)回顾已有相关研究成果 (3)进行研究设计:研究路径、方法与具体计划 (4)收集数据、资料 (5)整理和分析资料 (6)阐明研究发现:新发现及其解释 (7)得出研究结论:概括性、完备性与有效性 (8)发表研究成果 3.社会互动概念的基本内涵 是社会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在特定情境与背景下通过信息传递而

发生的具有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 是最基本、最普遍的日常生活现象;人性、自我和社会都是在社会互动中形成的 4.社会网络概念的基本内涵 是社会行动者(个人、群体、组织乃至国家)及其相互关系的集合,是社会关系的交织 在社会网络中人们共享某些社会资源或观念,但关系一般不如有组织群体那么严格、规范社会网络具有多重性与交迭性 5.社会分化概念的基本内涵 特指社会系统的结构中原来承担多种功能的某一社会地位/角色发展为承担单一功能的多种不同社会地位/角色的过程;是社会差别的历史动因 6.社会保障概念的基本内涵 含义:就是政府通过立法,社会团体、社区等通过政府授权,以现金、物质、服务等形式,向因精神和生理残疾、年老力衰、意外伤亡、失业、多子女负担者以及他们的家属,提供旨在维持他们最基本的最低生活水平的保障 有的国家在上述基础上,另外提供一些面向全民的福利设施、服务和物质资助 意义:有助于平等、公正、稳定、社会发展 7.社会角色概念的基本内涵 与人们的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规范与行为模式,是人们对特定身份人士的行为期望,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8.科层制概念的基本内涵 (1)指组织内部职位分层、权力分等、分科设层、各司其职、遵章办事的结构模式和管理方式 (2)是韦伯提出的一种理想类型的组织结构模式,也是现代社会组织的典型设计方式 (3)主要特征:明确的分工;明确的职权等级、明确的规章制度体系;公私关系分离;为事

[整理版]韦伯:社会学基础概念

[整理版]韦伯:社会学基础概念 韦伯:社会学的基本概念 提示:这种开宗明主义的、不可或缺的、然而又难免显得抽象和远离现实的给概念下定义的方法,并不要求新颖。相反,它只力求——也可以说是希望——用比较有的放矢的、比较具体的(正因如此,自然会显得也许有些学究式的)表达方式,来表述任何经验社会学在谈及同样事物时,实际上所指的是什么东西。在应用似乎是不同寻常的或新的表达方式的地方,情况也是如此。与在《罗各斯》杂志第4卷上发表的论文[1913年版第253页等。(《科学论论文集》第3版第427页等)]相比,这里用的术语非常简单,因而在很多方面要有所修改,以求尽可能做到易于理解。当然,要求无条件地大众化和要求概念应该尽最大可能严密,并不是总能一致的,而且在必要时要为后者让路。 关于“理解”一词,请参阅K?雅斯帕尔(1883-1969,德国哲学家和心理学家)的《普通心理病理学》[亨利希?里克尔特(1863-1936,德国哲学家)的《自然科学概念形成的界限》第2版(1913年,第514-523页)中的若干见解,尤其是盖奥尔格?齐美尔(1858-1918,德国哲学家和社会学家)在《历史哲学的若干问题》一著中的某些观点,也在参考之列]。在方法上,正如已往常常提到过的那样,我在这里也要提一提F?戈特尔的《言词的统治》一文所描写的过程,自然,这篇论文有些晦涩难懂,而且也不是处处都把思想表达透彻;在实际内容上,我要提到的是斐迪南?滕尼斯(1855-1936,德国社会学家和哲学家)的优秀作品《共同体与社会》。此外,还应该提到鲁道夫?施塔姆勒(1856-1938,德国法哲学家)那部常常把人引入歧途的《用唯物主义历史观看经济与法律》,以及笔者发表在职《社会科学文献》第24卷[(《科学论论文集》1907年第3版的第291页等)]的论文,拙文在很多方面已经包含了下述论著的基础。在方法上,我与齐美尔(在《社会学》和《货币的哲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人的社会化)【圣才出品】

第六章人的社会化 6.1复习笔记 一、什么是社会化 1.社会化的定义 (1)“社会化”内涵的发展过程 ①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社会化研究主要以少年儿童为对象,研究的重点是个体如何从一个“生物人”转变为一个“社会人”。 ②20世纪50年代开始,社会化研究的范围逐渐扩大,出现并形成了广义的社会化研究。在广义社会化的观点看来,社会化不仅是一个“生物人”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内化社会价值标准、学习角色技能、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社会化是一个贯穿人生始终的过程。 ③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广义的社会化研究又有了新的发展: a.强调研究个体的社会化对于整个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意义,以及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社会环境因素所起的作用,个体的成长与社会运行和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 b.扩大“个体”概念的内涵。“个体”既可以指一个个具体的人,也可以指社会意义上的一个群体或单元。 (2)社会化概念的内涵存在三种不同的理解角度: ①从文化的角度来看,社会化是一个文化传递和延续的过程,社会化的实质是社会文化(核心是价值标准)的内化。 ②从个性发展的角度,社会化被视为一个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社会人就是经由

社会化过程而形成有个性的人。 ③社会结构角度认为,社会化就是要使人变得具有社会性。社会化功能在于维持和发展社会结构。 (3)社会化的概念 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健全和完善。社会化是一个贯穿人生始终的长期过程。 2.社会化的类型 (1)初级社会化 ①初级社会化是发生在生命早期的社会化。其主要任务是向儿童传授语言和其他认知本领,使其内化社会文化规范和价值标准,能够正确理解社会关于各种角色的期望和要求。 ②初级社会化主要发生在儿童时期,是整个社会化过程的基础。 (2)预期社会化 ①预期社会化是这样一种社会化形式:人们在此过程中学习的不是现在要扮演的角色,而是将来要扮演的角色。 ②预期社会化大量地发生在青年时期。 (3)发展社会化 又称继续社会化,是在初级社会化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指的是成年人为了适应新形势提出的角色要求而进行的学习过程。 (4)逆向社会化 社会化是一个双向过程,即不但有长辈传授知识和规范给晚辈,也有晚辈传授知识和规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考研郑杭生《社会学概论》终极笔记

社会学概论郑杭生 第十章社会组织 社会组织的含义 广义:泛指一切人类共同活动的群体 狭义:相对于初级群体的的次级组织形式,即正式社会组织。指人们为了实现某种共同目标,将其行为彼此协调与联合起来所形成的社会团体。 组织活动的四项内容:组织的目标结构、组织的心理结构、组织的技术结构、组织的整体活动 社会组织的特征 1、社会组织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与初级社会群体是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并取代初级群体成为社会结构的标志。与之相应,人类社会的群体生活也就发生了重要变化,主要表现在:①新型组织方式对人际交往产生一定影响②组织内部的运行依赖一套正式而稳定的关系结构 2、特征:①现代组织的非人格化特征:人与人之间是一种普遍关系,个体行为要符合组织的要求②现代组织的整体合理性与个体非合理性特征:每一组织都以功能合理性为基础,个体只能按照组织的要求行动 ③现代组织的道德与非道德性的两重性标准:现代组织作为一种工具用于任何目的都是可能的 社会组织的构成要素 1、规范:指稳定的规则与规章制度 2、地位:指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中所处的位置,有成就地位与归属地位两种 3、角色:指按照一定社会规范表现的特定社会地位的行为模式。角色是地位的动态表现, 地位是角色的静态描述 4、权威:指一种合法化的权力。权威是社会组织的特性,依附于职位。 组织的研究变项 1、组织运行是指组织实现自身目标和发挥自身功能的过程

2、组织研究的特点表现在研究变项的运用,组织内的基本变项包括组织的结构、部门化、操作和相互行为 3、人与组织的关系表现在三个方面:人的特征、与组织进行交换的形式、能否与组织相认同 4、组织与环境的关系:组织的外在制约因素、生存机制问题、在与环境交换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特点 社会组织的分类 1、含义:组织之间存在着差别,这种差别是由更大的社会母体造成的,这就是组织分类 2、按照功能和目标分类(帕森斯) ①经济生产组织:指制造物品或进行生产的组织,典型形式是实业公司,把经济功能放在首位 ②政治目标组织:指为保证整体社会目标实现而形成的各类组织形式 ③整合组织:指那些从社会层次上提供功能的组织形式 ④模式维持组织:指那些具有“文化”、“教育”和“价值承载”功能的组织 3、以受惠者为基础的分类(布劳) ①互惠组织:这种组织的成员因共同的兴趣而结合在一起,参与程度较低 ②服务组织:以服务为主,主要是为组织的受惠者提供良好的服务 ③经营性组织:指那些可以用货币形式衡量活动价值的组织 ④大众福利组织:社会公众都是这类组织的受惠者 4、以组织谋求人们顺从方式的分类(艾提佐尼) ①疏远型组织:是利用职权指导个人或群体活动的组织 ②功利型组织:以实际性奖励和非实际性奖励为基础的组织 ③道德型组织:以劝导和感召来将人们的行为引导到被认为是正确的轨道上的组织 5、以组织所使用的技术为基础的分类 ①长链组织:指那些需要在时间序列中执行功能的组织形式 ②媒介组织:指将希望保持相互依赖的人群结合在一起 ③集约组织:指将各种各样的工艺技术或方法结合在一起以改变人或对象的组织 6、我国社会组织的分类

社会学概论新修第四版重点知识

1、什么是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如何正确加以把握? 答:国外看法:1、以社会及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2、个人及其社会行为为研究对象,3、马克思:个人是社会的存在物,避免将社会当作抽象的东西同个人对立起来,反之社会又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个人借以生存的社会关系的总和。 国内看法:社会为研究对象;个人及其社会行为为研究对象;剩余说,研究对象是其他社会学科所不研究的剩余领域。 正确把握:社会学有独特的研究对象;社会学研究对象众说纷纭;对社会学对象的理解不应强求一致。 2、社会与个人关系的重要性? 答:定义社会学的对象,离不开两者的关系问题;区别社会学的学派;确定社会学的属性;社会学的主要内容,直接、间接的包含或体现着社会与个人的关系问题;理论上,每个社会学家自觉或不自觉的解决的问题,实践上,每个社会必然面临的问题;某种意义上,社会学的基本问题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3、如何理解社会学与其他社会学科的关系? 答:社会学与历史唯物论的关系:具体的社会科学与哲学科学的关系,特殊与一般的。 社会学与单科性社会学科的关系:综合性学科与单科性科学的关系,特殊与个别的关系。 社会学与历史学、管理学的综合性学科的关系:同属综合性学科。 4、社会学如何为社会实践服务? 答:社会学的认识功能或认识意识:向人们提供科学的社会知识;社会学通过提供社会学的视角和方法,帮助人们获得新的社会知识。 社会学的实践功能或实践意义::帮助人们掌握科学的社会知识,维护和改善现存社会结构、社会制度,改革不利于社会发展的社会体制,避免盲目性,增强自觉性,使自己的社会行动更加合理,符合规律性;对社会管理和制定社会政策提供实际建议,为改革开放政策、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 5、中国社会学与中国社会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转型是何关系? 答:对转型的认识越深入,越全面,社会学的成长越扎实、越迅速;成长了的社会学,推动转

社会学的一些概念

族群 在民族学中指地理上靠近,语言上相近,血统同源,文化同源的一些民族的集合体,也称族团。比如中华民族可分为华夏族群,百越族群,百濮族群,氐羌族群,苗瑶族群,突厥族群,蒙古族群和女真族群等 米德的自我概念 米德认为在社会心理学中,我们并不使用组成群体的那些单个的个体的行为来构造社会群体的行为,相反,我们从特定复杂的群体行动的社会整体出发来分析那些组成这个群体的单个个体行为。因而,他是从社会整体这个角度来定义自我的。他指出自我是一种社会实体,不能象希腊学者将其定位在心脏、大脑或者其它器官的。它是一种必须与整个身体联系起来的社会实体,只有自我与身体联系起来了,它才能与环境联系起来。自我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存在,必须把它当作整个社会系统和社会过程得组成部分来考虑;个体的自我只有通过社会及其中不断进行的互动过程才能产生和存在。并且自我具有下列特征,即它是自己的一个对象——这种特征既使它与其它对象区别开来,也使它与身体区别开来。所以,在表明人类都有自我之下,米德仅意指人是他自身的客体。 米德首先对他的自我概念做出了社会的限定,即它是从社会整体、社会和个体的互动的视角来定义自我的。在选取了研究的切入点之后,他展开了对自我的构成性分析——客我的一面和主我的一面。作为客体的自我,是客我。米德指出客我是一个人自己采纳的一组有组织的其他人的态度。客我是内化了的共同体的态度,是“概化了的他人”和团体规范的总和。是从他人的立场上评价和预测自我的反思方面。与客我相对的是主我,它是有机体对其他人 的态度做出反应,以主体姿态出现,它是允许更多的具体目标或结果出现的发动机。 主我是个体在社会情境中对照自己的行为举止所做出的行动,他只有在个体完成了某种活动之后,才进入他的经验,因而,主我是不确定的;而客我是作为自己审视和评价对象的自我,是组织化的他人的态度,是社会价值观的映射,因而是确定化的和制度化的。主我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他不断地对他人、对群体、对自然环境做出反应,调整自己。这种调整会改变他所反应的那一环境的类型,世界也相应的变成了另一个世界;而具有稳定性、必然性、普遍性的客我则能够得到共同体的承认。当然,就构成个体自我的主我与客我的关系而言,米德指出,这二者共同构成整体的自我。这种整体统一的共同归属是社会,因为从本质上说,自我就是一个社会过程,它借助于这两个可以区分的方面不断进行下去。作为社会实体的自我其产生依赖于三个条件:语言——有意味的符号、玩耍、游戏。姿势的对话和语言都是一种符号。只有这种符号的理解成为共同的经验时,交流才成为可能。通过交流沟通,个体获得了我们所说的某种心理内容,或者是说获得了自我。米德指出,自我在婴儿的早期并不存在,通过其与周围的诸社会个体的符号互动,作为他与该社会互动过程以及其中诸个 体之关系的结果才产生出来。 具体来说,个体自我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玩耍阶段、游戏阶段和概化他人阶段。在玩耍阶段,儿童开始表现出看待自己的能力,即把自己与周围环境区分开来。在玩耍中儿童可能扮做一个母亲、警察或教师,在不同角色的扮演中视自己具有了一种把自身置于那些有意义的他人地位的能力。由此发展下去,以自我为中心的玩耍让位于游戏规则和配合。个体开始懂得它必须按照他在一个既定角色网络中所处的位置来看待自己,必须按照他如何与他人发生联系的方式知觉自己。正在玩棒球的人做什么是由他所具有的这个球队的其他每一个人的态度控制的,这些人的态度至少可以影响他自己特定反应。个体把这些他人的态度内化于自己心中。当个体把采取他人的态度来知觉自己的态度或行为的观点扩大到他所在的社区或社会时,自我发展进入最后的阶段——概化他人阶段(或称为“一般化他人”, the Generalized Other)。这时,个体被认为有能力假定推断一个社区总的观念,或总的信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