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马原结课论文

马原结课论文

马原结课论文
马原结课论文

题目: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视域下的生态文明建设

摘要: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十八大的重要理论创新。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自然与社会关系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基础, 我国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涉及环境保护,目前已经深入到环境与经济融合、社会与自然和谐发展、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生态文明进步等更深层次的领域。本文从哲学的视野分析了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并与国外的相比较,对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形成系统的认识。

引言:

自从18世纪中叶英国工业革命以来,工业生产能力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矿产被开发出来用于各个领域的生产活动之中,越来越多的荒地被开垦,农村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城市化。在享受人类文明成果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利的同时,科技的发展也给生态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大量动植物灭亡,生物链越来越脆弱,人类生存的环境也越来越糟糕。人类到底应该怎样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存,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提出无疑给我们指明了一条光明的道路。在当代中国提倡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研究、运用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来指导社会的发展,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都具有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

中共十八大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紧张、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本文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视角出发,首先概述了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基本内容,分析了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形成及意义,以及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在中国的继承和发展,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当代生态文明及构建进行了分析。

正文:

一、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基本认识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关系,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存在的物质前提,人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人本身就是自然存在物,是自然界中的一部分。"人离不开自然界,要靠自然界生存"这是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思想的最基本的观点。在人类发展的不同时期,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永远也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

马克思坚持自然界优先地位的辩证唯物自然观,自然界自身存在着内在的、客观的联系和运行规律,人们只能遵循它而不能违背它。作为实践中的人,其需要不仅是多层次、多方面的,而且是不断发展的。但是人们必须遵循自然界本身的运行规律,在这个限度内,人的行动才能不破坏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人的活动方式合理与否,直接涉及到人从自然界中获取正负价值的状况。如果人的行为违背自然规律,只顾满足人们的不断膨胀的物质需要,把人与自然的关系仅仅看作是满足与被满足,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人类就会受到自然界的惩罚。

马克思认为在现实世界中,人和自然是融为一体的,实践作为人和自然相统一的中介,旧唯物主义对自然界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与他们相反,马克思主张把自然界从实践的角度去理解,在这种人们能动地作用和改造自然界的活动一实践的基础上,马克思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缺点,不仅仅承认外部自然界的客观性,还把自然界看成是人们的实践的对象、实践改造过的结果和实践的过程,把人看成是能动的实践存在物,强调人们是在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去认识和把握客观世界。马克思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里指出: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简单地通过自身的存在在自然界中引起变化;而人则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但是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事实上,我们一天天地学会更正确地理解自然规律,学会认识我们对自然界的学习过程所作的干预所引起的后果,特别自本世纪自然科学大踏步前进以来,我们越来越有可能学会认识并因而控制那些至少是由我们的最常见的生产行为所引起的较远的自然后果。此时的马克思已经从动物和人利用自然界的方式上,分析出人对自然的能动关系,人对自然的关系是有能动积极性的,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们只有掌握了自然界的客观性,学会认识和利用自然,才会越预见人类自己

的行为,也才能取得最高度的发展。

马克思认为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站在牢固平稳的地球上吸入并呼出一切自然力的现实的、有形体的人。人作为自然存在物,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没有自然界就没有人本身,人永远不能摆脱对外部自然界的依赖关系。在马克思看来,人的生活是同自然界相联系的,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同时,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劳动,人作为社会存在物,连同社会一起,也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产物。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演变是一个从和谐到失衡,再到新的和谐的螺旋式上升过程。马克思曾说过:社会是人同自然界完成了本质的统一,才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不断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人类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共同的价值取向和最终归宿。

二、马克思人与自然理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1.揭示了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人类文明的发展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个阶段,目前,人类文明正处于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过渡。人类文明的延续、发展和进步注定了生态文明的产生。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高度发展进化的一个新阶段,是一种工业文明之后的高级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全新状态,它体现了人类处理自身活动与自然界关系的进步:人类不断从主观上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可以说,走生态文明发展之路,己是当今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随着人类社会的迅猛发展,创造了高速增长的经济奇迹,但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许多树林惨遭砍伐,荒漠化的面积逐渐扩大,耕地不断减少,江河断流,严重的水质污染,自然资源的过量消耗和物种的大量消失等,造成生态系统失去稳定。事实表明,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和谐,往往影响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生态破坏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此外,在众多自然灾害中,许多自然灾害都是生态环境恶化导致的,都与人类破坏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同时,工业文明的发展造成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已严重威胁到子孙后代的生存发展。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不仅使入与自然之间变得不和谐,而且也使人与人之间变得不和谐,近年来因环境污染而引发的冲突事件有增无减。人类发展至今,已经深深意识到,没有生态安全人类自身就会陷入严重的生存危机。所有这些都正在催醒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迫使政府和民众更加重视生态保护。我们必须从合理利用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入手,从根本上扭转生态恶化的趋势,改变脆弱的生态环境,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

2.协调“人——自然——社会"系统,促进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统一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认为,“人——自然——社会"系统的生态平衡是一个在人的实践基础上的动态平衡。人的实践必然是对既有生态系统的调整,作为对自然的分化和改造,使其生成新的生态系统。在人的实践的作用下,自然界不断地由“非人化”形态转化为“人化”形态。然而,人化自然并不是在自在自然之外创造人化自然,而是在自在自然所提供的材料基础上通过对自然的“人化"的结果即意识化的以及被社会实践改造过的自然,也就是在自在自然的基础上表现了人的本质力量所在,体现了人的需要、目的和意志的自然。自在自然通过“人化”转化成人化自然,它的形态、结构乃至功能上不断向“人类本性”发生转移,甚至得到了强化,并且不断承载人类越来越多的目的和需求。但是,人化自然所固有的自然性决定了人化自然必须参与到整个大自然的运动当中,“人化自然”所固有的自然属性并没有随着人类活动所导致的结构或形态上的或大或小甚至根本性变化而改变,它们的发展和演化规律,仍然要受自然规律的制约。这就可能产生对人并非有利的负面效应。只有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才是我们解决当代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指导原则。

遵循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关于协调“人——社会——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的思路,我们要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要努力构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要打造反思和超越传统黑色工业文明的生产方式,坚持人的活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生态文明建设的这一根本原则。

3.摒弃“人的绝对性",开发与保护自然并重

人类社会进入到今天,“人化自然”无论从规模还是程度,都充分体现了人的本质力量所在,“上天、入地、下海’’,到处都是人类实践的足迹。但是,在这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中,人类更多的是从人的眼前利益和现实需求着手进行对自然的索取和改造,进入人类实践活动的那部分“自在自然”不断灌注着人的目的,实现着人的支配,从而显现出人类活动的印记。“自在自然”在长期的进化及其选择下所形成的有序

的结构和稳定状态在人的作用下被打破,并且向着满足人的需要方面发生改变。人用自己的存在方式——实践来干预自然界的演化方式,而且把人的目的性因素贯注其中,由于人的欲求、愿望永远是一种心理需求而非生存需求,也就是是一个永无止境的需求,入往往就会无限度地把自己的目的、意愿运用到自然之中,从而超出自然承载的极限形成环境问题,形成了人与自然的对立乃至对抗问题。时至今日,人类过渡开发自然使大自然不堪重负,当人类之手捧着工业化和现代化科技造就的累累硕果时,却猛然发现自己的延续和发展正处于难以为继的险境。

马克思说: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自然规律是根本不能取消的。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能够发生变化的,只是这些规律借以实现的形式。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识是一个由无知到有知,由知之甚少到逐步认识、利用自然规律的过程。当今时代,人类实践的发展已昭示着:人是自然的一员。现代人不能以“征服者”的姿态把自然界当作为被掠夺的场所,不能再以“主人"身份把自然界当作被统治的“奴隶”。人与周围自然的关系,不应该是征服、统治、占有、支配的对抗关系,而应该是适应、依赖、共存、协调的和谐关系,即按照自然规律办事,保护自然环境。

人类开发自然和获取物质资料为我所用,应该说这是必然的。人类要生存、生活和发展,就要从自然界获取物质生活资料,人以及地球上的所有物种都是要从自然界中吸取物质、能量以维护自己的生存。但是,人与动物的区别:人不是单纯的自然消费者,而且还应该是自然的保护者、建设者。保护自然、补偿自然、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如果我们把人类生存作为评价人类行为的终极尺度,那么,我们就应有计划地改造与开发自然资源,同时又不能完全否定人类消费自然界和改造自然界的必要性。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我们的‘物质生产力’对自然界的开发和利用必须低于自然界的自然生产力,只有如此,我们的发展才是可持续的。因而我们应该开发和保护并重。

4.树立多维度的发展观,推动生态文明的进程

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是系统的发展观。

首先,树立当代与未来发展的纵向发展观。传统的发展观将当代与未来割裂开来,认为发展就是为了满足当代人的需求。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了这种来源于人类中心主义的错误观点,认为人类应当在保护和节省自然资源、防止和限制环境污染的基础上走经济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道路,人与自然之问实际上是相互依赖、共生共荣的。当代人在发展上要把握限度,不能威胁到子孙后代的发展。为此,要倡导生态价值和生存价值的幸福观。提倡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按照生态保持原则,以获得基本需要的满足为目标,抛弃唯物质主义的价值观和高消费的追求,讲究生活质量的提高。马克思、恩格斯的这种将现实意识和前瞻意识相结合的思想,有助于我们将传统的发展观转变为追求当代发展与未来发展相结合的发展观。

其次,树立人与自然双向构建的发展观。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找到了合理利用资源的途径。传统发展观没有辩证地看待人类对自然界的利用和保护、索取与补偿的双向互动关系,认为发展就是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发展就是要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这就导致,人类在征服自然的同时,又遭到了自然界的反征服。因为,如果只从“人与自然关系”方面认识发展,就会陷入困境:一是人类在向自然界的过度索取中,造成了物质和能量的逐步贫乏和枯竭,人类就会失去可持续发展的源头。二是对经济价值的过度追求,使人们的兴奋点只是聚焦于物质层面而忽视精神层面的发展。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重要特征是以人类的整体和长远利益来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它启示我们必须将传统的发展观转变为“人与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关系"和双向建构的发展观。

最后,树立全球主体的发展观。在全球化时代,环境问题已跨越了国家的界线,跨越了旧有的相互冲突的制度的界线。不同制度不同国家中的每一个人都同样面临着工业社会对大自然的破坏所带来的同一种生态灾难,虽然国家不同、制度不同,但是大家共处在同一条船上,吞噬着同一种恶果,承受着同一种命运。传统发展观以民族中心主义为文化价值取向,表现出强烈的本位主义和利己主义色彩。西方一些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的环境,把大量污染性工业和工业垃圾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虽然保护了自己国家的环境,但却加剧了全球环境污染。而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关于“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的思想,说明了发展问题和生态环境问题己经具有世界性的意义。不同国家、地区和社会群体,在利用资源和环境时,应该不危及其他国家、地区和社会群体的生存与发展,人类共同拥有一个地球,因此在生存和发展问题上应该互相支持、互相帮助。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对现代生态观与发展观的概括和总结,是对人与自然关系一般规律的科学

认识。它要求将世界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加强世界各国的合作,推动全球化条件下的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三、中国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分析与认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是一个世界的奇迹。但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以一定的形式爆发出来。这些年我国自然灾害频发,表面是天灾,在这天灾的背后却是人祸,特别是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和掠夺式的资源开发超过了自然环境的合理承载力,使得空气、水、土地生物等环境要素遭到严重的破坏,生态系统维持生命的功能退化,资源支撑能力下降。虽然现在我们重视对生态环境的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先后启动了天然林保护工程,沿海防护林大规模的植树造林运动,退耕还林还草,退田还湖,水土保持和防沙工程建设,建立一批不同类型的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保护区,生态示范区和生态农业县,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从整体上看,生态环境恶化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生态灾害在加剧,生态问题更加复杂,生态环境的改善不容乐观,发展并不完全表现为经济的增长和技术的进步。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还应该包括生态效益的提高。如果经济的增长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技术的进步不考虑技术的负面效应,最终会使我们所取得进步被环境的破坏所抵消。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正处在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型阶段,我们要吸取工业发达国家在工业工程中的经验教训,这种工业化进程是以自然的大肆消耗为手段,以破坏自然环境为代价实现的,这些国家实现工业化以后不得不花费巨资去治理环境污染,我们不能等经济发展了,环境污染了,再来治理。在各项工作中,环保要先行,走上一条经济发展、社会效益和生态优化相结合的道路。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是对社会主义文明的丰富与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极大丰富和发展。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概念,十八大的召开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更加丰满,从过去的“三位一体”战略布局,转向“五位一体”的新布局。这必将为建设美丽中国打下坚实的生态环境基础,为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结语:

人类的生产和发展离不开自然和生态环境,高度的社会文明不是简单的物质文明建设,更应包括精神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社会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文明是多方面和全过程的整合。当今,走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就是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就是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在践行马克西主义哲学的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

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和重要的思想资源,对于我们现在的发展有许多积极意义。中国化的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告诉我们经济发展必须是以人为本深层次考虑人与自然的关系,经济的发展必须保护人类生存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努力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双重和谐。

参考文献:

[1]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C].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3] [美]詹姆斯·奥康纳,唐正东等译.《自然的理由》.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4]李惠斌等:《生态文明与马克思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5]施密特:马克思的自然概念,商务印书馆,1988

[6]成勇.《浅析生态文明建设》,载于《生态经济》.2006年,第9期.

[7]谢保军:马克思自然观的生态哲学意蕴,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

[8]徐春.《生态文明与价值观转向》,载于《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年,第4期.

马原论文

正如马克思所说:“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那为什么还需要一种新的社会制度?为什么马哲还要出现?但是,尽管生产力得到极大的提高,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操作下,效益可以达到最优。但,于此同时,国内与国际的贫富差距拉大,生产关系矛盾层出,更可怕的是由于资本主义的“社会理智”总在事后,以致环境正面临被利润至上主义的经济活动破坏的危险,而在人类能否持续生存,地球的持续运转的问题上,迫切需要“社会的理智”事先发挥作用。所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大势所趋,马哲应运而生。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及其转变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规律的学说。其主要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组成。 本课先主要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入手,讲述了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大厦的根基。利用辩证法,我们可以清楚的分析出资本主义值看重真理尺度而不看重价值尺度,追求效益而放弃公平,并且表现在消费上是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购买力相对缩小的矛盾,使经济危机周而复始。故我们在保持发展的同时,应该寻求两者之间的张力。并且运用辩证法和对立统一的思想,我们思考我们个人的发展在对立价值中的运演。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根据自我的特性寻求一个个人发展的张力。 其后,我们重点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入手,讲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联系和制约、变革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价值形式的演变和商品货币的产生、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最后从理论上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进行展望。其中分别从经济危机、全球化、政府专题、产业改革等方面进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分析,和唯物辩证法的具体应用。 谈及自己的感触一者在于自身的发展,一者对于一些社会问题有了更为理性的认知。 马克思曾从真理和价值两个尺度分析社会的发展,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本身的弊端。同时也指引了我们是否应该从对立统一的辩证角度思考我们的发展呢?我们都是有理想和憧憬的,但是这些愿望不仅仅取决于我们自身的能力,还有社会制度、生产力、传统的价值观等一系列的问题,影响制约着我们的发展。正如:实际上,人们每次都不是在他们关于人的理想所决定和所容许的范围内,而是在现有的生产力所决定和所容许的范围之内取得自由的。而到现在为止取得的一切自由的基础是有限的生产力。所以,我们一直在反思的应试教育,在辅助我们选拔人才的同时,破坏了年轻人的求知欲和创造力。但,我们又不得不选择应试,因为我们人口基数过于庞大,生产力不是特别发达,教育资源相对不充盈,我们没办法像欧美国家那样以创新和逻辑思考去选拔人才,也没办法想欧美那样结合自己的兴趣去随换专业,有时不仅仅因为成绩,也是为了生存——这个专业我们能不能找到工作。“兴趣就是天赋,天赋就是兴趣”,在中国的确很难实现。但,在这样的现实条件下,我们放弃理想么?不然,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无穷的,我们也许只是换一下时间,换一些角度去看待问题,在现实和理想的交叉区域,找到自己未来啊展的最优解。 其次,我想谈谈自己对全球化的理解与转变。从一开始几乎所有的经济学家都在鼓吹全球化,到现在几乎“反全球化”已成全球化。从中国的奋力进入WTO ,到现在现在基尼系数增长,贫富差距拉大。全球化到底是利是弊?贫富差距与之到底有什么关系?原来受主流媒体影响,跨国企业可以利用全球化的自由贸易可以在世界范围内融资,加深了国际间的依赖性,使得政治干涉,特别是武装干涉在国际国内越来越

马原课结课论文

谈马原课感想 说快也快,一个学期的马原课学习就到了尾声,在这一学期中,虽然之间有过几次因为专业课串讲,不得不错过课程,但是尽管如此我还是格外感谢在这一学期的马原学习中带给我的知识和触动,所以要在此谈一谈我的心得。 当初因为是选教课,很迷茫不知道该在7-8位老师中作何决定,于是仔细得读了读各位老师的简介,十分肯定刘秀华老师一定是一位出色而又经验丰富的人选,便毫不犹豫,也没跟宿舍人商榷就填选了志愿。当正式开课时,刘老师用略带北京味的口音,幽默地话语迅速调动起了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她经常会结合当下时事,将个人观点和马克思理论知识讲述给我们,只要一有这种环节我都是兴奋的而且痴迷的。原本认为无聊的马原课,都全是充满了欢笑。 作为一名理科生,当听见三个文科室友评价马原内容差不多都是高中学过的知识点时,其实我是拒绝的。因为想起在高中政治会考阶段的经历就觉得挺艰难,我的抵触心理油然而生。可是当听过第一节课以后,发现马原的知识却并不完全等同于政治的教条思想,更多的是老师的实际结合和师生交流,当下时事评价和社会舆论高谈论阔,这些都是灵活而不枯燥的。刘老师纵观古今中外,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我对马克思主义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虽然不敢说对马克思主义有多深入的理解,但确实比以前增加了不少知识。?其中,最值得说的便是分小组做展示的活动。一组十个人,选择一个主题,分工进行论文PPT和展示的任务,从活动中不但学到了知识,还在人员工作安排上锻炼了我。 从学习中谈收获: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它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部分构成,看似深奥,其实都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学习这门课程的意义在于帮助自己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因此,使自己在学习中,着重用学习领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去改造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提升自己对思想问题、学习问题、社会问题等进行思考的能力和方法。要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来提高对现实学习、生活和未来走向社会的认识 当然通过学习,我不仅掌握了基本的哲学知识,同时,也为构造自己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找到了正确的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发展史上的伟大变革,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彻底的唯物主义哲学。学习这门课程对于学习其他课程是一个从宏观角度理解的基础,如果这门课程学习好了,其他课程也就可以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我觉得学习这门课程对我最大的益处,不仅在于学习到了理论知识,更多的是让我自己的思想觉悟提高许多,分析和解决生活学习问题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从生活中谈收获: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原则 ,学习的目地全在于运用。所以 ,我们大学生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理论联系实际 ,关键是:一要联系社会实际 ,二要联系我们学生的生活实际。大

马原学习心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习心得 “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 ——邓小平就是这样一个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让我们国家的经济体制走上了类似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道路,但他又巧妙的回避了资本主义改革的问题,使我国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这样做究竟好不好?我们的国家确实富裕起来了,同时这也并没有改变我们的社会形式,这着实是一种中庸的做法,既没有激进得走上资本主义改革的道路,也没有保持发展艰难的社会主义萌芽阶段。当然这并不是本文的主题,所以这里就不多说了。 刚开始的时候,我觉得这门课对我们理科生来说是一门可有可无的课,学校之所以安排这门课也不过是想让我们混个学分走走形式罢了,然而,通过这学期的学习,我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让我的人生观、世界观都有了很大的改变,对我以后的人生道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我不仅掌握了基本的哲学知识,同时,也为构造自己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找到了正确的方向。让我开始运用哲学的两面性的观点去分析生活中的问题和解决问题,找出共性和个性,处理好共性和个性,从而让自己的目光是全面的,促使自己更快更好的成长起来,并迅速成熟。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它的内容涵盖了社会性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性发展中国家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极深刻和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留给我们的大量文献典籍,它涉及的众多学科门类所形成的知识海洋,不公在马克思所处的时代,即使在今天也无愧地称得上是博大精深。下面就让我来谈谈我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内容的认识。 所谓马克思主义,就是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以及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在我国革命以及社会建设过程中始终发展着重要作用,对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有着指导性意义。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它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留给我们的大量精神财富,连同各国马克思主义者在继承和发展的实践中创造的理论成果,构成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思想宝藏资料库。它涉及的众多学科门类所形成的知识海洋,无论在马克思与恩格斯所处的时代,还是在人类文明继续进行时的发展进步的新时代,都当之无愧地称得上博大精深。 马克思主义作为基本指导思想,在我国人民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都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我们更深一步的领会到了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内涵,这为我们在以后的实际生活,全面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还有就是懂得了什么是实践及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实践是主体在神经中枢发出的命令指挥下发生、发展和结束的行为,是主体生活的担保和根据,是主体的一种可靠的生活方式。实践反映了主体的生存需要和客观现实之间的矛盾,表明了主体在面对生存挑战时所采取的积极态度。实践是主体对客体对自己的作用、刺激和影响做出的反作用。实践的发展不断给人们提出认识的新课题推动着人们去从事新的探索和研究从而使认识不断发展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实践提供认识

马原结课论文1000字左右

. '. 经过了半学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学习,使我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思 想对于我们的国家、社会的发展具有非常大的影响与作用。通过学习,我不仅掌握了基本的哲学知识,同时,也为构造自己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找到了正确的方向,让我开始运用哲学的两面性的观点去分析生活中的问题和解决问题,找出共性和个性,处理好共性和个性,从而让自己的目光是全面的,促使自己更快更好的成长起来,并迅速成熟。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程我感受到了以下几点:1.老师态度认真,课堂上严格要求学生。2.课程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由浅入深的领会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奥妙。3.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思考,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进行探究。 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马克思理论指导了人类社会向何处去。”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部分。“哲学就像猫头鹰,总是在夜幕降临时沉思、反思。” “马克思是时代的产物。”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客观世界物质存在不可改变,但客观世界的状态发展方式可以改变。”实现物质极大丰富、人民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无产阶级是哲学的心脏,哲学是无产阶级的头脑。” 在看待各种现象和问题时,学着去理性思考,并通过现象看到本质,让我了解到事物客观真实的一面。“科学是发动机,哲学就是方向盘。”因此,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观这些原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我应该遵循的原则。“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就是因为人是有意识,有思想。”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发展史上的伟大变革,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彻底的唯物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就是‘解放’。”“人不是被事物本身所困扰,而是对事物的态度所困扰。”学习这门课程对于学习其他课程是一个从宏观角度理解的基础,如果这门课程学习好了,其他课程也就可以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我觉得学习这门课程对我最大的益处,不仅在于学习到了理论知识,更多的是让我自己的思想觉悟提高许多,分析和解决生活学习问题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原则 ,学习的目地全在于运用。所以 ,我们大学生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理论联系实际 ,关键是:一要联系社会实际 ,二要联系我们学生的生活实际。“转识成智,化理论为方法。”

马原论文

浅谈互联网的发展对人们思想的影响 行政法1541郑明明学号:1520173127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作为传播信息的新媒体,成为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新途径,并对人们的学习、生活乃至思想观念产生着广泛而又深刻的影响。同时互联网开拓了一个崭新的、广阔无比的学习空间,在这个新世界里,将不存在任何障碍,这种学习空间的扩展,使得处于信息时代的大学生群体的学习面临一次意义深刻而又巨大的冲击。 随着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特别是因特网的日益普及,现代社会进入了网络时代,互联网已经成为重要的思想舆论阵地和国际舆论斗争的新领域,也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新的重要阵地,网络文化已成为影响人们思想品德?价值导向的重要因素。互联网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涉及社会结构、政治形态、交往方式、管理模式、经济运行、教育模式等诸多方面。更为重要的是,互联网不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也是一种思想和文化的存在,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阐述了:实践在人的认识的形成中具有决定作用。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为认识提供了可能,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互联网作为一种现代化的传播工具,打破了地域、民族、国别等界限,大大缩短了人们之间相互交往联系的距离。人的认识来源于实践,指导实践。互联网技术对人的思想的冲击证明了这个原理。由于互联网的出现,使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式发生了改变,增加了人类认识世界的途径,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个工具。同时互联网的出现在人类文化生存与传播形态上是一次重大突破,网络文化以其独特开放性、平等性、互动性及无政府性,形成了与传统文化的冲突与矛盾,它正越来越多地影响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 第一、互联网在社会上的发展及现状 21世纪,随着互联网的普遍发展,互联网已经逐渐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根据资料显示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可以大略地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86.6—1993.3是研究试验阶段,这一阶段网络的应用仅限于小范围内的电子邮件服务,而且仅为少数高等院校、研究机构提供电子邮件服务;第二阶段为1994.4—1996,起步阶段,中国这时被国际上正式承认为有互联网的国家;第三阶段为1997年至今,是快速增长阶段。如今,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我国网民规模达3.38亿,宽带网民达3.2亿。 由此可见,短短的二十多年间,互联网的用户从最初的0达到3.38亿人,这是一个十分庞大的数字,在这二十年间,互联网给中国带来了非同寻常的机遇,信息资源作为继材料资源、能源资源后又一重要的战略资源,它的有效开发和充分利用,已经成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和取得经济发展的重要生产要素,它正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学习方式。 第二、互联网对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带来影响

马原论文

分数: 外国语学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论文 题目:为什么说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办法? 学院外国语学院 专业班级英语2班 学号 01007069 姓名邱丽萍 任课教师马志伟 日期 2011 年 11 月 11日

为什么说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办法? 摘要: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时间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关键字:唯物辩证法;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根本办法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首先,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世界观,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提供了以总结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最新成就为依据的、关于整个物质世界的科学图景,从根本上揭示了自然界、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作为科学的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与革命实践以及各门科学紧密联系,给予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锐利的思想武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之所以成为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因为它是完备深刻而无片面性的学说。正如列宁指出的:“马克思的哲学是完备的哲学唯物主义,它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人类,特别是给了工人阶级。”①其次,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彻底而完备的唯物主义哲学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建立,为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提供了根本的理论基础,所以列宁将其称为:“科学思想中得最大成果”②。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着重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揭示了

马原学习心得(总结类)

学习《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的心得体会 在这一学期,我们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其实在最开始听师兄师姐们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课特别无聊,于是去上课便抱着可上可不上得态度去上课。可是,去了才发现,原来上课给人的感觉和师兄师姐们讲的截然不同。老师用略带东北的口音,幽默地话语迅速调动起了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原本认为无聊的马原课,结果是充满欢笑的。 当然通过学习,我不仅掌握了基本的哲学知识,同时,也为构造自己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找到了正确的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发展史上的伟大变革,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彻底的唯物主义哲学。学习这门课程对于学习其他课程是一个从宏观角度理解的基础,如果这门课程学习好了,其他课程也就可以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我觉得学习这门课程对我最大的益处,不仅在于学习到了理论知识,更多的是让我自己的思想觉悟提高许多,分析和解决生活学习问题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我认为开设这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当代大学生的头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主要是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观察和分析问题,为学生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自觉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奠定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学习理论,最重要的是让我们青年学生能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仰、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等。由此我认为这门课程在整个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原则,学习的目地全在于运用。所以,我们大学生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理论联系实际,关键是:一要联系社会实际,二要联系我们学生的生活实际。我们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这样的时代与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时代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已经具有将近年的历程,社会主义制度已经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和平、发展、合作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经济全球化深入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同时,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世界发展不平衡状况加剧。所以,我们要联系国际、国内的实际情况来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有些同学认为这门课程深奥难懂,觉得虽然从初中政治就开始接触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了,但却一直认为它只是一门离现实比较遥远的科目,而且认为很少能在实际生活中得以运用。但是我在学习这门课程时,发现在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能体现出其中的原理。比如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在我们学生的现实生活中时时可以用到,在生活中运用这些原理来解决问题,是一种生活的智慧。大学生不仅是处在一个思想比较成

马原论文选题参考

论文及社会调查选题指南 1、论市场经济与当代青年人生价值。 2、论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 3、论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4、沉迷网络的哲学思考。 5、论市场经济与人的全面发展。 6、结合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谈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性。 7、运用政治经济学原理谈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能否改变世界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8、谈谈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 9、论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现代意义。 10、运用马克思主义相关原理,联系现实,谈对全球化的认识。 11、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或“中国模式”)的认识。 12、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批判拜金主义。 13、以婚嫁风俗的变化为题,分析其折射出的价值观的历史演变。 14、以青年人择偶观的变化为题,分析人们价值取向变化。 15、用相关的原理分析青年人择业观的变化。 16、唯物史观视野中的科学发展观。 17、“以人为本”的哲学思考。 18、以人为本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考。 19、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对新时期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思考。 21、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看中国发展。 22、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失败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理论的正确性。 23、美丽中国建设的生态维度。 24、大学生创业价值取向分析。 25、大学生素质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以科大为例。(社会调查) 26、大学生信仰现状及分析——以科大为例。(社会调查)

27、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状况及对策。(社会调查) 28、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现状及对策研究。(社会调查) 29、以某一企业为例论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30、用相关马克思主义原理分析某一典型社会现象。 31、我的中国梦

马原论文---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论中国特色的马克思社会发展观 n101201109 季静叶论文摘要:以人为本是体现时代精神的社会进步理念,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本质就是以人为本。正是出于对人类社会发展前途和人的生存境遇的关注,生成了马克思主义全部学说,使这一科学理论具有超越时空的普遍价值。中国共产党继承了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科学精神,演绎着当代马克思主义的精彩篇章。执政为民的理念,亲民的形象,爱民的情怀,诠释着以人为本的最高境界。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历史性飞跃,提示我们在社会和经济活动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发展生产力,重视人的主体地位,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为当代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永不衰竭的动力。 关键词: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人民群众 1.马克思社会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的终极价值追求。马克思主义历来把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和最高标志,从“人类的本质出发”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一条分外鲜明的红线。 2.马克思把以人为本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则的依据 ①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唯物史观从客体的角度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是人民群众,也从主体的角度的回答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唯物史观主张,“全部历史本来是由个人活动构成,而社会科学的任务在于解释这些活动。”1、人是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马克思在创立唯物史观时,开宗明义地指出,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因而,在唯物史观中,人也应该以主体的身份出现。马克思在批判旧哲学、创立自己的新哲学的标志性著作《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一条,就明确地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由此可见,从创立唯物史观起步始,对人类社会历史,马克思就非常强调要从作为社会历史主体的人的感性活动和实践去理解和把握,并把这一点视作自己的新哲学同旧唯物主义的一个根本区别。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正因为人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所以人们在思维中就应把人放在本位来把握,这样,“以人为本”就成为唯物史观的中心。如果不把人放在本位,那么,“社会”就变成了无主体的、失去了活生生的人的空壳。正因为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如实地把握了人是主体,要“以人为本”,所以它不仅是科学的、辩证的,而且具有崇高的价值观。2、人又是社会活动的客体。在社会的实践活动中人是主体,但当人们去研究人是怎样在社会历史中活动时,人就成了客体,是客观的现实存在。而且,人与人在交往时,也都是把对方当作客体来对待的,“我”、“你”、“他”就是人们把自己当作主体、把他人当作客体的称谓。唯物史观中一系列概念、范畴,以及这些概念、范畴所反映的矛盾运动及其逻辑体系,都不是先验地存在于马克思、恩格斯的大脑之中的,而是马克思、恩格斯把现实的人,在社会历史中实在的人作为客体进行研究所得到的科学抽象和概括。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进一步批判费尔巴哈时所说“费尔巴哈谈到的是‘人自身’,而不是‘现实的历史的人’。”“对抽象的人的崇拜,即费尔巴哈新宗教的核心,必须由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来代替……”(《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不仅被确立为唯物史观的研究对象,而对这个研究对象的研究成果即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甚至被恩格斯作为唯物史观的同义语来使用了。列宁也说过“唯物主义的社会学者把人与人间一定的社会关系当做自己研究的对象,从而也就是研究真实的个人,因为这些关系是由个人的活动组成的。”(《列

马原论文

(王琳琳)据了解,目前我国许多高校在每年新生入学时都要进行人格问卷调查,然后把学生分成A、B、C三类,问题比较突出的同学则归到A类,问题不大的同学归到B类,没有问题的同学归到C类。许多学校的调查结果都表明,A、B两类学生大概占全部新生的15%以上。黑龙江省一所高校统计,该校目前每周前往心理健康中心咨询的学生有二三十人。在学校每年大量的心理咨询中,来自高年级的学生大概占一半左右。大学生心理问题综合起来大体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一般性的成长心理问题,有心理障碍倾向但并不严重,这是大学生心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另一类则是出现了程度不等的心理障碍。成长心理问题主要包括:环境改变与心理适应的问题,学习心理调试不当而出现的心理问题,情绪控制、自我认知、人格发展、意志品质锻造能力的相对较弱而造成的人际交往、恋爱、性心理等方面出现心理与行为的偏差。 调查分析: (许琳)为了了解我们大学生的心理求助状况,我们小组在前段时间进行了有关大学生心理求助的调查,一共有近一百人参与了本次调查,其中大二的学生占53.95%,大一的学生占32.89%,高中生占9.21%,大三和研二以上各有一名。男女生比例刚好1:1。 通过我们的调查发现,生活是充满快乐的,有59.21%的同学在生活总会经常保持愉快的情绪,55.26%的同学经常是对人友善的,51.32%的同学在日常生活中保持乐观; 然而在生活中同学们出现负面情绪的情况也是很高的,有64.47%的同学在生活中经常出现焦虑情绪,甚至超过了出现愉快情绪的同学比例,53.95%的同学在生活中经常出现郁闷情绪,39.47%的同学经常出现冷漠情绪,有22.37%的同学经常出现对他人的敌对情绪。 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出现压力过大可以说是非常普遍的现象,调查发现,经常出现压力过大和偶尔出现压力过大分别占比23.68%和67.11%,远远超过了基本没有出现过压力过大同学的人数。可见,正确的寻求心里求助,及时调节心态,是非常重要的。 (读数据略)很少有同学遇到过温饱问题,有超过半数的同学遇到过学习问题、感情问题、生涯规划问题,近半数调查的同学遇到过人际交往问题,而他们在遇到这些困难时,我们发现大部分人会选择积极面对,想办法解决,但是仍有28.95%的同学无法做到这么积极,他们选择不面对,放任不管,日渐消极。 在这些积极面对的同学中,很多同学选择了找家人朋友倾诉,也有同学选择吃东西看电影听音乐唱歌打游戏来进行自我调节,也有同学选择错误的发泄情绪方式,这里就不进行举例了,但是几乎没有人会选择找心理工作者进行咨询。

马原论文书写格式

论文题目(题目黑体小2号,居中) (全文行间距固定为23磅,字符间距为标准)空一行 作者:李一明(宋体5号)□学号:00918000□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专业班级:新闻学2009级3班 空一行 摘□要:(黑体小4号)我国学界对恐怖主义犯罪的研究开始于20 世纪80 年代,美国“9·11” 事件后明显增多。综观已有的研究成果,绝大多数研究者都试图对恐怖主义犯罪的相关概 念给出定义,虽然定义的角度各不相同,但概括起来,主要涉及主体、目的、手段、对象 四个方面的内容,只不过,不同的定义对这四个方面的取舍、强调、理解和表述存在差异。 这表明目前我国学界并没有对恐怖主义犯罪的定义达成共识。(宋体小4号) 关键词:(黑体小4号)关键词1;(宋体小4号)关键词2;关键词3…… 空一行 □□一、我国学界有关恐怖主义犯罪定义的研究概况 (说明:一级标题的名称黑体4号,如有二级、三级标题,名称宋体小4号;第一级标题采用 “一、二、三、·······”的形式,第二级标题采用“(一)(二)(三)·······”的形式,第三级标题采 用“1.2.3.······”的形式。) □□虽然恐怖主义犯罪现象早已存在,但真正在世界范围内泛滥则是在20 世纪中期以 后。我国1979 年《刑法》没有关于恐怖主义犯罪的专门规定。资料表明,自20 世纪80 年代起我国才开始有学者对恐怖主义犯罪进行探讨。随着国际恐怖主义犯罪的日益猖獗, 我国对此问题逐渐重视起来,1997年《刑法》增设了组织、领导、参加恐怖活动组织罪, 但20世纪90年代(尤其是90 年代前期) 的研究成果仍为数不多。2001 年美国“9·11” 事件后,国际社会加强了对恐怖主义犯罪的打击与防范,联合国安理会于2001 年9 月 28 日通过了针对恐怖主义犯罪的1373号决议,在这样的形势下,我国立法机关于2001 年 12 月29 日通过《刑法修正案(三) 》,对《刑法》中涉及恐怖主义犯罪的规定作了较大 的修改与补充,首次在《刑法》中出现“恐怖活动犯罪”这一概念,相应地,我国学界有 关恐怖主义犯罪的研究明显增多。 (正文:宋体小4号,正文行间距固定为23磅,字符间距为标准) ....... 正文与参考文献之间空一行 参考文献(黑体4号,居中) [1]刘国钧,陈绍业,王风翥.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

马原论文

关于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的调研分析 执笔人:朱紫薇韩博文【摘要】 此次我们小组调研的选题是“结合自身实践(打工、实习等),充分认识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我们想通过此次的实践调研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本中学到的理论进行结合,对当下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问题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探究其本质规律。为此我们小组采用了多种调研方式相结合,通过分别对总结自身实践经验的感受、访谈同学、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收集数据,最终经过数据的整理、分析,得出我们的调研结果。即同学们通过自身的实践,能充分的将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这表明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同时,在不断的社会实践中,同学们也会收获一些书本以外的知识,丰富自己的认识,这表明了,实践是认识的源泉,认识是主题对客体的能动反应。 【关键词】社会实践;实践;认识 引言: 如今,大学生活我们拥有了充足的课余时间,很多同学会选择去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比如兼职。通过这些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可以验证自己的所学,积累社会经验,同时也能通过勤工俭学来获得一定的收入。通过对这个现象的分析,我们对实践与认识的关系有了深一步的探讨。 1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从原始人钻木取火,氏族社会的形成,再到人类逐渐从蒸汽时代、电气时代演变到如今的信息时代,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都是从实践中产生的。通过实践,主体对客体有了更多直观的感受,慢慢的这种感受就积累成为经验,也就是主体的客体的认识。虽然通过实践得到的认识并不完全是正确的,但只有通过源源不断的实践,人们得到。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人的认识只能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认识就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客体是认识的对象和内容,单是客体本身不能形成的认识。因为只有通过实践,人的感官才能同客体接触,使客观事物及现象反映到人的头脑来;也只有通过实践,主体同客体反复相互作用,才能使客体的各种本质特征逐渐暴露出来,为主体所把握。所以,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马原结课论文

《矛盾论》对我们的作用与影响 ——读《矛盾论》有感 摘要:在现实中矛盾是无处不在,无所不在的。在客体内部、主体内部、主体和客体之间,主观和客观之间,都是矛盾的表现,各个环节都是对立统一关系的反映。由于“矛盾”本身能够体现出“具体存在和本质存在”的对立统一关系,也能够体现出“具体概念和抽象概念”的对立统一关系,同时还能够体现出“个别和一般”的辩证逻辑关系。因此,用“矛盾”作为哲学理论的基本范畴,就能够实现唯物论、辩证法和逻辑学三者的同一,真正体现了它们三者的完美结合。列宁说:“就本来的意义讲,辩证法是研究对象的本质自身中的矛盾。” 关键词:辩证法;矛盾;同一性;共性个性 正文:《矛盾论》是毛泽东早期(1937年初稿,1952年修改稿)撰写的一部非常重要的哲学著作。《矛盾论》是继《实践论》之后,为着同一目的,即主要为着反对党内严重存在的教条主义思想而写的重要的哲学著作。《矛盾论》结合中国革命的具体时间,深刻、系统地阐发了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规律——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对立统一规律的、因而也是唯物辩证法的精髓——关于矛盾的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锐利的思想武器。 (一)《矛盾论》继列宁之后,再次强调指出“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矛盾论》就是对这一法则的深刻而系统的阐述,它完成了列宁关于要具体阐发和说明对立统一规律的遗愿,在辩证法发展史上有极重要的意义。 (二)为什么说对立统一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法则、是辩证法的核心呢?最根本的,是因为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运动发展的源泉在于事物的矛盾性,特别是事物的内部矛盾性。是否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去理解事物的运动,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形而上学的或庸俗进化论的宇宙观,就是用孤立的、静止的和片面的观点去看世界,其所以如此,最根本的是缺乏矛盾的观点,即对立统一的观点。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能够科学地说明世界的发展变化,最根

马原哲学论文 大二马原论文1500字

马原哲学论文大二马原论文1500字 《马原》-当代中国水资源问题 姓名:钱伟桥学号:1103860525班级:11031301 开展流域水资源保护规划,是实施水资源有效管理的技术保障。水资源保护规划的核 心间题是对流域的水体进行合理的功能再分配,提出相应的水质保护目标,也既水功能区划,水功能区划是实行以污染物总量控制为标志的流域水环境管理的依据。当今,可持续 发展作为国家未来发展的基本模式,已成为水资源保护规划的总体规划目标。但是,如何 在现行的水资源保护规划成果中,通过具体定量化的指标,将流域经济与环境协调持续发 展作为规划的基本原则,确定合理可行的水体功能保护标准,是水资源保护工作能否适应21世纪新形势的关键所在。 1水环境价值研究现状分析 1.1环境价值研究现状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问题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包括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们的关注,并展开了一系列的环境经济学研究,从经济学角度对我国的环境 污染损失量、生态资源价值量进行定量化评估、分析,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是,与其它较 为成熟的学科相比,迄今为止,环境经济核算仍然处于探讨和实验研究阶段中。由于环境 价值计量研究涉及社会各个方面,十分复杂,受多种条件限制,现有环境价值的计量研究,在基础资料的选择、计量方法的采用、计量内容和计量参数的选取、计量结果的表达方式 等方面,不能做到规范化和程序化,各类环境价值计量成果 缺乏可比性和可靠性判断分析。现有环境价值计量研究尚未真正建立起环境价值量与 环境状态变量的定量化计算关系式,导致已有的环境价值量研究成果缺乏可更新性和拓展性,降低了环境价值计量成果的实际应用与推广价值。 1.2水环境价值研究状况评述 水环境价值属于环境价值十分重要的构成部分,成为当今世界研究的热点课题。尤其 是我国水污染间题十分严重,开展水环境价值核算研究将为各类水环境规划、水污染治理 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但由于受以下儿个方面因素影响,水环境价值核算研究进展缓慢。 1受环境价值整个学科发展进程的影响,水环境价值核算研究尚处于探索研究之中。 2尽管我国水污染问题十分突出,但是以往通常仅将水环境价值作为环境价值核算的一部分进行核算研究,很少单独立题对水环境价值展开系统研究,因此,研究成果缺乏一定 的深度和广度。

马原结课论文1000字左右

经过了半学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学习,使我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思想对于我们的国家、社会的发展具有非常大的影响与作用。通过学习,我不仅掌握了基本的哲学知识,同时,也为构造自己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找到了正确的方向,让我开始运用哲学的两面性的观点去分析生活中的问题和解决问题,找出共性和个性,处理好共性和个性,从而让自己的目光是全面的,促使自己更快更好的成长起来,并迅速成熟。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程我感受到了以下几点:1.老师态度认真,课堂上严格要求学生。2.课程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由浅入深的领会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奥妙。3.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思考,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进行探究。 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马克思理论指导了人类社会向何处去。”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部分。“哲学就像猫头鹰,总是在夜幕降临时沉思、反思。” “马克思是时代的产物。”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客观世界物质存在不可改变,但客观世界的状态发展方式可以改变。”实现物质极大丰富、人民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无产阶级是哲学的心脏,哲学是无产阶级的头脑。” 在看待各种现象和问题时,学着去理性思考,并通过现象看到本质,让我了解到事物客观真实的一面。“科学是发动机,哲学就是方向盘。”因此,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观这些原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我应该遵循的原则。“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就是因为人是有意识,有思想。”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发展史上的伟大变革,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彻底的唯物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就是‘解放’。”“人不是被事物本身所困扰,而是对事物的态度所困扰。”学习这门课程对于学习其他课程是一个从宏观角度理解的基础,如果这门课程学习好了,其他课程也就可以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我觉得学习这门课程对我最大的益处,不仅在于学习到了理论知识,更多的是让我自己的思想觉悟提高许多,分析和解决生活学习问题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原则 ,学习的目地全在于运用。所以 ,我们大学生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理论联系实际 ,关键是:一要联系社会实际 ,二要联系我们学生的生活实际。“转识成智,化理论为方法。”

马原论文

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 思考和分析我国当前社会的基本矛盾的特点和解决这些矛盾的途径 摘要:社会主义社会充满矛盾,矛盾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动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对基本矛盾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的基本矛盾表现为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基本矛盾表现为敌对阶级之间的剧烈的对抗和冲突,必须经过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矛盾的社会革命才能解决。在社会主义社会,由于私有制变成了公有制,社会基本矛盾已不再具有对抗的性质,而是通过大量的人民内部矛盾表现出来。我国的改革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在我们面前有许多必须解决而且回避不了的问题,解决当前社会的基本矛盾成了必须抓紧而不能拖延的任务。”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基本矛盾解决矛盾的途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的特色是社会主义道路却并是不一帆风顺的,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矛盾存在,最主要的就是基本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所以,要更好、更快的向前发展,就要去简化或是解决这些矛盾。 一、我国当前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一次转型之初,当国家资本原始积累和改革开放伊始,社会基本矛盾发生转化和主要表现为生产力相对落后与人们物质生活需求不断增长的矛盾;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国家资本原始积累基本完成,经济体制改革亟待深化,导入政治体制改革的时机日臻成熟,步入经济二次转型和社会变

马原结课论文

辨证唯物主义讲的是一切物质都是在不断运动和变化的,事物与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对立统一规律(事物矛盾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唯物辨证法的三大规律。 “实事求是”是整个思想路线的核心,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和归宿。“一切从实际出发”,而不是从马列的书本出发,从外国模式出发,更不是从主观臆断出发,是哲学的唯物论,是思想路线的出发点。“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路线的根本要求、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其中最关键的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作出新的理论概括。“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思想路线的运动过程、检验标准及最高目标。而实践的检验,归根到底是人民群众的检验、人民利益的检验、“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检验。故而,这里所说的思想路线包括了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唯物论的全部主要内容。所以,这也可以说就是邓小平阐述的实事求是哲学思想的丰富内涵。实事求是虽只4个字,却蕴含着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唯物论的全部基本观点和方法,体现出当代时代精神的精华和中国历代优秀文明成果的灵魂。 以实事求是为核心和精髓所建构的邓小平哲学思想,首先,充满彻底的唯物主义精神,对人对己对整个世界的看法都坚持从实际出发,是对就承认对,是错就承认错,是先进就承认先进,是落后就承认落后。只肯定应该肯定的东西,是否定应该否定的东西,不走极端,不搞绝对化。其次,注重从社会实践出发的主体认识论,突出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坚持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敢于冲破传统观念,纠正不科学的甚至扭曲的认识,纠正教条式的理解

大学生自我认识极其矛盾--马原论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论文论文题目:大学生的自我认知及其矛盾 学院:园艺林学学院 班级:园艺1004 学号: 2010305201007 姓名:王超凡 2012年5月

大学生的自我认知及其矛盾 摘要:大学时期是自我认知发展的关键期,大学生自我认知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生活和学习方式的选择以及个人将来的发展。当代大学生自我认知的主流是健康向上的,但也存在着不成熟的部分,即存在着自我认知的矛盾冲突.在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方面具体表现出来。大学生自我认知的矛盾及其分化的积极方面将成为他们自我进取的动力,而消极方面将成为青年自暴自弃的起点。引导和干预大学生自我认知也是大学心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的部分。 关键字:大学生自我认知心理 自我认知(self-cognition)是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自我观察是指对自己的感知、思维和意向等方面的觉察;自我评价是指对自己的想法、期望、行为及人格特征的判断与评估,这是自我调节的重要条件。当代心理学一般认为自我认知的形成大致可分四个阶段:一是能够把自己的身体与外界事物区别开来(一岁左右有所表现);二是认知到“我”,用“我”这个代词(三岁左右);三是认知到自己的行为,能对行为的外部表现作出相应的评价(小学儿童);四是认知到自己的内心品质,能对自己的心理特点和政治品质作出评价。第四阶段是自我认知发展的最高阶段,只有到青少年时期才能达到。大学生阶段作为一个特定时期,是青年自我认知矛盾时期,产生自我分化,理想的我和现实的我产生矛盾,自我同一性的混乱表现为时间的混乱等。自我认知是否正确、完善、统一,紧密关联着个体的思想和行为,决定着个体人生价值观的建构,对一个人的活动和未来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一、自我认知及其发展动因: 自我认知是人格结构中的核心部分,它在人格发展中起着调节作用,也影响着人的整个心理的发展。对青年的自我认知及其发展的研究,应该考虑青年所置身于的社会环境、文化背景的影响。青年期自我认知的特色,正表现为内在的自我认知在这一影响下的成立、发展和变化的过程之中。自我认知是认知的一种,它是指人对于自己以及自己和周围事物的关系的一种认识,也是人认识自己和对待自己的统一。自我认知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包括自我观察、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控制等形式。大学生不仅急切地要求了解自己,强烈地关心着自己个性品质的发展,同时有了自我教育的愿望。自我认知的迅速发展是青年心理的又一特点。自我认知的内部结构主要由三个系统构成:一是自我调节系统,包括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监督和自我控制,这是自我认知的主要机制;二是自我导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